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共生思想与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的构建

共生思想与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的构建

共生思想与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的构建
共生思想与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的构建

专题名称】社会工作

【专题号】C42

【复印期号】2012年05期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沪)2012年1期第75~80页

【英文标题】Philosophy of Symbiosi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clusive Social Policies System

【作者简介】田毅鹏,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

导师,吉林长春130012

【内容提要】近年来,伴随着“包容性发展”概念的提出及流行,学界开始尝试将这种包容性理念转化为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所谓“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在此

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任何包容性社

会政策体系的构建,除了学习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理论和经验模式外,

还必须努力寻找一定的本土思想文化体系作为支撑,必须得到包括政策制定

者和政策作用对象在内的整个社会成员的认同,否则其政策将因缺少本土文

化思想的内在支持而处于无根境地。

【日期】2011-10-10

【关键词】共生思想/包容性社会政策/社会达尔文主义/弱势关怀Philosophy of Symbiosis/Inclusive Social Policy System/Social Darwinism/the Caring of Vulnerable GroupEE25UU1963743

中图分类号:C91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257-5833(2012)01-0075-06

一、共生思想之发生及其在现代社会的衰落

所谓“共生”一般是指复数种类的生物在同一空间内或同一关系体系内共

同生存的现象。日本《广辞苑》中将“共生”解释为:一起在共同的地方生活;不同种类生物具有行动上、生理上的联系,在一起生活的状态;分为共利共生和单利共生;寄生有时也被作为共生的一种。社会领域内广义的“共生”通常包括“人与自然的共生”、“异民族的共生”、“与残疾人共生”、“与老年人共生”、“男女共生”、“与疾病共生”等。

在东亚思想发展演进的历史上,存在着比较丰富的共生思想,主要表现在:(1)东亚传统原典思想中的“共生思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的“原典时期”,即存在有许多关于“共生”的思想观点。如儒家的“和而不同”、墨家的“兼爱”,均表达出不同人群共生共处的思想。而道家思想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命题,亦表现出人与自然共生并处的至高境界。到宋代理学勃兴之时,更有张载《正蒙》中所揭示的建基于宇宙论基础之上的天地人“共生共处”思想:“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堪称是东亚共生思想的典型表达。(2)佛教中的“共生思想”。佛学经典提出了“缘起世间相依相存”和“众生平等”的观点,成为前工业社会共生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日本当代共生思想的代表性人物黑川纪章即认为其共生思想理论,就是“把佛教的‘共存’和生物学的‘共栖’重叠组合创造出来的概念”①。(3)基于现代哲学社会科学而界定的“共生”观。从哲学社会科学角度探讨共生问题的主要有共生社会学、共生政治学、共生哲学等。如从社会学研究视角出发的“共生社会”的研究,将社会分化的具体情形与共生思想结合起来,重点探讨分化中

的社会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胜组”和“败组”如何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相处的问题。共生政治学则强调“我们所说的‘共生’,是向异质者开放的社会结合方式。它不是限于内部和睦的共存共荣,而是相互承认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自由活动和参与的机会,积极地建立起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结合”。同时,共生哲学的相关著述也层出不穷。如1993年以来,日本学者花崎皋平的《主体性与共生的哲学》、尾关周二的《共生的理想》,中国学者胡守钧的《社会共生论》等。这些著作重点探讨了共生哲学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学科体系的基本理论。

通过共生思想谱系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共生思想体系奠基于古代,作为传统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共生思想所提出的核心追问,实际上是“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在社会变迁相对缓慢的前工业社会,共生思想为调解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人类步入现代社会,共生思想则逐渐开始走向衰落,这主要是因为:第一,与前工业社会相比,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人类开始处于高度竞争关系之中,生存斗争成为国家、群体乃至个人的主线。尤其是对于非西方国家而言,近代以来,由欧美列强压迫所导致的种族危机,使得“救亡主义”始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救亡主义赋予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以较强的合法性。虽然在人们看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生存竞争学说乃是一种野蛮的学问,但却仍承认“当此二十世纪,为优胜劣败、生存竞争之世界。如政治、工业、商业种种,非竞争何以有进步?”②研究达尔文主义与中国关系的美国学者浦嘉珉认为“达尔文在方方面面都被中国化了。包括道家达尔文主义、儒家达尔文主义、法家达尔文主义乃至佛教达尔文主义。而许多中国人的达尔文主义实际上是上述那些达尔文主义的综合体”③。正是在这种强调优胜劣汰的思想的直接作用下,共生思想不可避免地走向式微。

第二,市场经济和“发展主义”的影响。现代历史上的市场经济和发展主义是压抑共生思想的又一重要因素。诚如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中所言:与前工业时代“市场”嵌入社会不同,19世纪以来,这个有机结构被打破,市场经济离开了社会。“市场体系快速地发展着,它吞没了空间和时间,当它在1914年左右达到自己的极限时,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现有的居民还是尚未出生的后代,无论生理意义上的个人还是所谓公司这样的巨大虚构体,都被包含在这个体系内了。与此同时,同步的反向运动也在进行中。它不只是社会临时的一般防御行为;更是对损害社会组织的那种混乱的反抗。”④在波氏看来,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逻辑深度地渗透到整个社会体系内,才导致人类社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种强调竞争的市场社会原理表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上,主要表现为发展主义。这里所说的发展主义是一种认为“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的信念。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目标,依据不同的手段,例如高科技、工业化、国家干预或市场机制,产生出不同版本的发展主义学说——自由市场、外向型经济、依附发展(dependent development)或以发展为主导的国家(developmental state)等等”⑤。发展主义背景下的发展模式往往表现为“压缩式发展”,即在时间上的“压缩”,“我们是一个在一代或两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的农业社会。西方在200多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发生的变化在这里正在用50年或更少的时间来完成,所有这一切统统塞进一个极其紧迫的时间框架内,因此必然会出现错位和功能紊乱”⑥。正是在上述思想和思潮的压迫之下,竞争思想和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观念成为思想主潮,共生思想则必然屈居一隅,难以成为占据

主导地位的时代思潮。

二、共生思想与包容性社会政策之间的亲和关系

将共生思想与包容性社会发展的话语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我们会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亲和关系。在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的概念体系中,“社会包容”的反义词是“社会排斥”。众所周知,社会排斥概念最早出现于法国。20

世纪60年代,法国一些政治家、活动家、官员、新闻记者和学者经常在意识形态上模糊地提到穷人是“受排斥者”。后由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首次提出了“社会排斥”概念,并逐渐在社会上流行。“社会排斥”理论原先是针对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和偏见的,这种歧视和偏见建立在一个社会有意达成的政策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戴维解释说:“主导群体已经握有社会权力,不愿意别人分享之。譬如他们担心移民具有潜在的破坏性,因而感到有必要对这些人加以社会排斥。”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包容”实际上就是要消除各种形式的“社会排斥”,使绝大多数的人群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故对“社会排斥”的解说必定有助于我们对“社会包容”的深入理解。

作为一个源于西方的概念,社会包容和社会排斥理论分析框架的确立,主要是从公民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视角展开其学理论证的。从社会权利的观点看来,公民身份最重要的成分包括公民权、政治权和社会权,这里所说的“社会权”是指一系列从少数经济福利及保障到充分分享社会传统与社会呈现出的文明生活标

准的权利。在此框架下,个人与国家间的责任是相互的,“个人对国家的责任是为自己和自己的家庭勤奋工作,社会的责任是为个人提供维持文明生活水准的手段,而单单让个人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中尽力挣到工资是不算尽到责任的”⑧。基于上述逻辑,公民享受国家的政策保障具有天然的合理性。

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社会权利论证的思路不同,非西方社会往往不是通过社会权利理论去论证包容性社会存在的合法性,而更多的是从共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故在构建包容性社会政策的进程中,我们在积极借鉴西方社会权利理论的同时,还应努力激活东亚传统的共生思想,以为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一)共生思想与包容性社会政策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般说来,东亚共生思想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可浓缩概括为“仁”的理念、“共”的智慧以及“人与自然共生”等思想,尤其是关于分化社会状态下贫富强弱双方“共存”、“共栖”、“共生”思想智慧,较为丰富。《易传·序卦》里详尽地阐释了天地万物与人的共生关系:“有天地,然后万物生,有万物,然后有男女。”从根本上说,天地、万物和人类不仅是共生的,而且这种共生还是历时性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对社会共生构成最大挑战的是分化问题。对此,汉代董仲舒给出的社会调节术是:“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春秋繁露·度制》)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把“重民”问题提到了“君道”的高度上来加以认识,提出“君民相依论”,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论教戒太子诸王》)“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资治通鉴》,卷一九二)从上面这两段话看,李世民认为“君”与“民”以国为媒介,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虽然阐述的更多是一种政治性交换共生,但仍可发现其共生思想的智慧。

与古代社会较为低下的财富创造能力和简单的社会构成不同,现代社会条件

下不同阶层之间“社会共生”之实现更为复杂。在日本学者山口定的笔下,现代竞争社会的共生法则可表述为:第一,在我们现今的竞争社会中,必须是对生存方式本身的自我变革之决心的表白。因为在竞争关系中,站在优势一方者虽然也说共生,但若没有相当的自我牺牲的觉悟的话,就不会得到弱者的信赖。第二,不是强求遵从现成的共同体的价值观,或是片面强调“和谐”与“协调”而把社会关系导向同质化方向,而必须是在承认种种异质者的“共存”的基础上,旨在树立新的结合关系的哲学。第三,它不是相互依靠,而必须是以与独立保持紧张关系为内容的。第四,是依据“平等”与“公正”的原理而被内在地抑制的。第五,必须受到“透明的公开的决策过程的制度保障”的支撑⑨。上述共生思想原则对于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构建的原则具有重要的启示。

(二)弱势关怀与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构建的核心

虽然共生思想关涉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其核心关注却主要表现为一种弱势关怀取向。近代以来,在社会达尔文主义风行的背景下,人类始终处于高度竞争的社会之中,为生存竞争而疲于奔命。作为一种社会运行逻辑,优胜劣汰被赋予天然的合理性,社会由此失去了包容性。作为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反动,共生思想所揭示的是以弱势关怀为主题的人类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共生之理。

(1)弱势关怀之出发点。无论是缓慢发展的前工业社会还是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其社会产生贫富强弱分化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其直接后果将导致社会的失衡。“所谓失衡社会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一个利益集团或阶层拥有的各类社会资源(包括获得的公共资源)占社会总资源的比例远高于他们占总人口的比例,另一个利益集团或阶层拥有的各类社会资源(包括获得的公共资源)占社会总资

源的比例远低于他们占总人口的比例。”⑩故共生思想的出发点必定是弱势关怀。在社会剧烈分化的状态下,共生思想关注的是那些处于边缘的受惠较少的人群,并努力将其纳入到社会共同体之中。

(2)弱势群体的组织依托。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其之所以被置于弱势,不仅仅是基于财富占有的多寡,同时还包括其社会联结和社会资本的状态。在克服过激竞争的社会中,为使弱者获得自立和公平的权利,弱势群体“参与某些共同和共同体是不可或缺的。在实现社会弱者与强者共生关系的场合,由弱者结成的共同或共同体的抵抗力是不可缺少的。否则,共生理念就可能成为隐蔽压抑和支配关系的意识形态”(11)。

(3)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日本学者井上达夫认为,共生伦理的核心是正义,实现正义的方式是不同群体间的“对话”。他在《共生的做法》一书中指出:“对话是异质的各个人既保持异质性,又相互结合的基本形式。……即使是在对方的存在理由与己根本对立的紧张关系中,主体之间也能进行对话。尽管有时讨论会以各不相让告终,但对话这样的努力本身就能够促成对立的主体间的共生。”(12)由此,复活地域公共生活便显得格外重要。

(4)以关怀弱势为主旨的包容性社会政策并不是要造成一个均等的社会。因为所谓共生,不是简单的均等共生,而是差异性共生,不能因共生追求而完全划一。“社会共生论主张每个人皆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但是并不保证每个人成功。个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竞争以及环境所给的机会。共生论反对不公平的竞争(如垄断竞争),提倡合法竞争。合法公平的竞争,人人机会均等,因此也是共生态。”(13)其中,贫富之间要展开必要的交流和交换。共生思想不仅仅被理解为一种异质物的共存,而且二者之间还必须发生交往和交换关系。

(三)以共生思想反思批判发展主义

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社会发展战略的转变。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东亚长期受“发展主义”影响。作为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反动,包容性社会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反对达尔文主义式的极端竞争,强调共生。近年来,在东亚社会,共生思想和包容性社会政策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人们希冀通过此建构一个包容性的社会。而且,“共生思想”所揭示的和谐理念亦为政府及社会各界所接受。2005年6月29日,日本政府发布了《共生社会促进政策研究会报告书》,对共生社会构建的理论及其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学术界则围绕着“格差社会”问题展开了较为充分的研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对格差社会背景下社会分化的激烈批判。2006年,日本学者神野直彦和宫本太郎出版《脱格差社会战略》一书,提出:应改变小泉改革所尊奉的“不安和竞争的社会观”,而代之以“安心和连带的社会观”,那种一旦错过了机会便无法重新选择的“单向通行型社会”是一种典型的“非合理社会”(14)。共生思想作为一种抗拒极端竞争的理念而发挥作用。当然,共生思想对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构建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社会领域,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共生以及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期待。

三、走向“包容性社会”

以共生思想与包容性社会政策作用于东亚当下社会运行进程之中,我们会发现,共生思想和包容性社会政策建构的目标均直指“包容性社会”构建。无论是对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还是日渐走向富有而僵化的日本社会,建设包容性社会这一话题的提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而言,当“排他性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社会已经演变成排他性或者封闭性社会,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分化性社会。排他性增长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化。排他性增长表明一些社会群体垄断经济发展过程,独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而被排挤出经济发展过程的社会群体,所能分享的经济成果甚微,甚至没有。这样的增长模式必然导致社会分化,即一些社会群体越来越富,另外一些群体越来越贫穷。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必然导致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15)。

当然,借助传统的共生思想,通过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的建构,进而实现包容性社会的理想社会建设目标,必定要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

首先,作为一种抗拒达尔文主义式竞争的温和的社会团结理论,东亚的共生思想固然对其社会的秩序和谐以及阶层之间的团结共处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必须看到,东亚历史上的共生思想多具有较强的政治性交换主义的工具性取向。这在“阳儒阴法”的传统思想结构体系中表现得较为充分,如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从“性恶论”和“自为论”出发所提出的社会福利观,强调“贫富分化合理论”、“反济贫论”和“反足民论”等观点,其思想主张总体的特点是强调“利害关系”和“竞争”,认为有些人的贫穷是因其个人的懒惰或奢侈造成的,而富有则是勤俭的产物。反对国家以“仁爱”理论为指导,不主张对百姓实施“养生丧死”、“济贫足民”的社会福利政策。认为君主“今上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家,是夺力俭而与侈惰也,而欲索民之疾作而节用,不可得也。”(《韩非子·显学》)而制度化儒家在论证贫富共生思想时,也往往带有浓厚的维护王朝秩序的“秩序情节”。故我们在从传统思想体系中借取这些思想资源时,应时刻保持应有的警惕,要努力通过社会理论“批判意识”的释放,为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提供植根于本土、面向弱势群体的价值关怀,并努力使之与现代社会权利思想相结合,以实现必要的转化。

其次,包容性社会的构建还面临社会原子化、流动化等社会基础秩序变动的

挑战。世纪交替之际的东亚,共生主义在社区发展、福利体系构建、国际关系等领域的实践中业已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我们承认“共生社会”构建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强者”和“弱者”的关系问题,那么,就会发现,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昔日建立在熟人关系基础上的共同体逐渐走向解体,使得现实社会秩序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而传统社会解体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严重的分化过程。为防止社会走向原子化,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人类建立起新的“社会联结”。

再次,在利用传统共生思想资源构建共生社会的进程中,要注意在“思想资源”与“制度建构”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结,以防止二者之间的脱节。如我们从分配的视角来探讨包容性社会政策体系构建问题,会发现在中国目前的三种分配模式中,由“市场调节的工资待遇等初次分配,存在差距扩大化与某些不公的问题;政府调节的社会保障等二次分配,存在覆盖面不足与力度不够的问题。慈善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可以做‘市场不为,政府不能’的事情”(16)。在这一意义上,第三次分配是克服第一次、第二次分配弊端的重要社会分配方式,是托起社会的第三只手。故共生社会构建不能止于思想启蒙,而应加强制度建设。

循着上述的分析思路,我们回视传统,会看到:儒家思想中并不缺少“公”的观念与价值,相反地,其对此是非常强调的,诸如“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等,但其问题在于此种至高的“大公”理念却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这主要是因为,儒家伦理的某些特征和内涵,如“由近及远”的差序格局等,使中国人的慈善意识固化在特定的框架内,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人的现代慈善意识和慈善行为。而1949年以来单位体制下“社会动员”式的慈善行动则对民间慈善意识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遏制。在“公”的体制下,人们崇尚的道德观念是“大公无私”、“以公灭私”、“存公去私”、以义为公,以利为私,致使公私关系长期处于不共戴天的对立紧张状态,其结果压抑了“公”(官)以外的社会“助”的力量的发展,直接导致“助”的体系走向单一化,没有形成多元的、现代的“助”的主体。由此,我们在利用传统共生思想资源构建共生社会的进程中,要注意“思想资源”与“制度建构”之间的必要联结,打破过去“奉公灭私”传统或现在“灭公奉私”风气二元对立的格局,而创造出一种“活私开公”的新气象,从个体“私”的行为中开出新的公共性。即是将个体的自我实现这一“私的动机”与对弱者的关怀救助结合起来,在“活私开公”中奠定新公共性的基础,并进而实现制度创新。

注释:

①[日]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覃力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序言。

②孟庆鹏主编:《孙中山文集》,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509页。

③[美]浦嘉珉:《中国与达尔文》,钟永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0页。

④[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起源》,冯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⑤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

⑥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国外社会科学前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页。

⑦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⑧[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3页。

⑨[日]山口定:《关于共生》,《朝日新闻》1994年10月30日。

⑩王绍光等:《第二代改革战略》,《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

(11)[日]尾关周二:《共生与共同的理念——超越自由主义》,《国外社会学》2002年第1期。

(12)转引自李萍《日本现代社会中的共生伦理》,《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9期。

(13)胡守钧:《社会共生论》,《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1期。

(14)[日]神野直彦、宫本太郎:《脱格差社会战略》,岩波书店2006年版。

(15)郑永年:《如何重建中国包容性社会》,《联合早报》2010年11月30日。

(16)宋林飞:《第三次分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学海》2007年第3期。

创新思维训练考试答案

单选题 1 关于高峰体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 一种欣喜若狂的状态 B、 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全身发抖 C、 只关心内心的感受,对外界的敏感性下降 D、 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自己烦恼 我的答案:B 2 思维导图包含哪些基本组成要素() A、 核心主题与分支 B、 关键词与联系线 C、 颜色与图形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3 包容性思维的长处主要是()。

明辨是非、做出评判 B、 避免冲突、多元思考 C、 整合歧见、统一认识 D、 折中妥协、不偏不倚 我的答案:C 4 关于头脑风暴法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头脑风暴法以8人~12人为宜 B、 头脑风暴的时间不宜太长 C、 如果有人的想法非常荒谬应该及时指出 D、 头脑风暴的结果应该及时整理 我的答案:C 5 关于连接思维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有机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新的整体B、 其本质是二元联想

彼此连接的两个事物必须有相似性 D、 是很多发明创造的典型方法之一 我的答案:A 6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批判性思维已有统一规范的定义 B、 批判性思维强调质疑与求证,进行理性思考 C、 批判性思维要求进行合符逻辑的分析与推理 D、 批判性思维并不等于一味否定 我的答案:A 7 关于强制联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在两个看上去无关的事物之间寻找内在联系 B、 对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细致拆分,再进行强制连接 C、 用两个词进行自由发散联想,然而再进行词与词之间的搭配与重组D、 发现两个事物之间的不同

我的答案:A 8 本课程涉及了哪些内容() A、 创新的定义、原理、方法、练习等 B、 批判性思维、平行思维和包容性思维 C、 创新情境、创新人格、高峰体验 D、 以上都包括 我的答案:D 9 有人按照衣夹的样子,用金属材料制作了一个巨大的“衣夹”,竖立在一座大厦的前面,你认为这是不是一种创新() A、 不是,衣夹是晒衣时用的,放在大厦前面算怎么回事 B、 不是,它仅仅是将衣夹放大了很多倍,算不上创新 C、 是的,因为它是艺术家做的,就是创新 D、 是的,因为它与众不同,而且颇具视觉冲击力,有欣赏价值 我的答案:D 10 阻碍我们创新的根本原因是()。

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西方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学院:班级:数学学号姓名: 关键字:西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基督教、渗透、文化需求 摘要: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分化为三个派别,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中间派。保守派主张一成不变,继续走老路子;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中间派则认为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就能强国御侮。 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股股的“西洋风”也开始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不仅汉语里多了很多的音译词,例如“摩登”,“可乐”等等。过西洋节也成了卷过上下所追逐的时尚风气,就拿眼下的圣诞节来说,各家店铺把小店装饰的五彩斑斓,各种搞促销活动接踵而至,各大高校呢,就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精彩的活动,情侣们纷纷上街,学生们欢天喜地。这些现象通通都反映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渗透力。那么西洋文化是什么时候开始向中国开始渗透的呢?它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热衷于过西洋节呢?下文我们来分析一下。 其实西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就与中国的东汉王朝开始了交往,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代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频繁,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基督教的传入,当时基督教在中国称作“景教”,教徒一度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渗透。但到了唐朝晚期,军阀混战,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没落。第二次渗透,是元朝。当时因为蒙古帝国的影响力,大批的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他的《东方闻见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成为西方垂涎的伊甸园从此开始。第三次渗透是在明末清初,时值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并开始向中国推广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著名的有利玛窦,汤若望等,可惜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人所传达的东西,中国继续沉眠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等到了第四次渗透,已经是鸦片战争以后了,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四次的渗透初期仍是外国人通过传教向中国人灌输西方的宗教哲学经济政治思想,但到了后期,一批批爱国青年成为了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主力军。第五次大规模渗透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了,中国人开始关注好莱坞了,中国人喜欢上NBA了,中国人爱上过洋节了,中国人的水平要用英语来衡量了,可见,第五次渗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前四次的渗透,因为,它已经彻彻底底的征服了这个民族。 那么西方文化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的就征服了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我认为有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二才是外部文化的原因。为什么说我们自身的原因是第一位呢。我们还是要从历史方面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分化为三个派别,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中间派。保守派主张一成不变,继续走老路子;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中间派则认为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就能强国御侮。一开始中间派掌权,开始推行所谓的“洋务运动”,但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中间派不足以改变中国现状。于是激进派开始上台,发动了所谓的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被逐渐唾弃。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阶级斗争阶段,特别是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长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轻视,使中国人普遍存在文化上的精神空缺及文化满足上的空虚。恰好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那种多样性及多彩性,弥补了中国人长期压抑的文化需求,所以普遍被中国

(完整word版)创新思维训练期末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25,共50.0 分) 1有人按照衣夹的样子,用金属材料制作了一个巨大的“衣夹”,竖立在一座大厦的前面,你认为这是不是一种创新?()(2.0分)2.0 分 A、不是,衣夹是晒衣时用的,放在大厦前面算怎么回事? B、不是,它仅仅是将衣夹放大了很多倍,算不上创新 C、是的,因为它是艺术家做的,就是创新 D、是的,因为它与众不同,而且颇具视觉冲击力,有欣赏价值 我的答案:D 2下列哪一项不是适合创新的情境?()(2.0分)2.0 分 A、宽松愉快的 B、和谐平等的 C、认真思考的 D、庄重严肃的 我的答案:D 3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2.0分)2.0 分 A、批判性思维已有统一规范的定义 B、批判性思维强调质疑与求证,进行理性思考 C、批判性思维要求进行合符逻辑的分析与推理 D、批判性思维并不等于一味否定 我的答案:A 4本课程涉及了哪些内容?()(2.0分)2.0 分 A、创新的定义、原理、方法、练习等 B、批判性思维、平行思维和包容性思维 C、创新情境、创新人格、高峰体验 D、以上都包括 我的答案:D 5进行强制联想的目的是()。(2.0分)2.0 分 A、追求事物的新颖性 B、喜欢别出心裁 C、突破思维定势 D、把两个不同事物重组在一起 我的答案:C 6要成为有创造力的人,应该()。(2.0分)2.0 分 A、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习惯 B、掌握创新思维的原理、方法,经常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C、发现适合自己的创新情境并让自己置身其中 D、以上都包括 我的答案:D 7包容性思维的长处主要是()。(2.0分)2.0 分 A、明辨是非、做出评判 B、避免冲突、多元思考 C、整合歧见、统一认识 D、折中妥协、不偏不倚 我的答案:C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股股的“西洋风”也开始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过西洋节也成了卷过上下所追逐的时尚风气,就拿眼下的圣诞节来说,各家店铺把小店装饰的五彩斑斓,各大高校呢,就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精彩的活动,情侣们纷纷上街,学生们欢天喜地。这些现象通通都反映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渗透力。 其实西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第五次大规模渗透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了,中国人开始关注好莱坞了中国人喜欢上NBA了,中国人爱上过洋节了,中国人的水平要用英语来衡量了,可见,第五次渗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前四次的渗透,因为,它已经彻彻底底的征服了这个民族。 [ 转自那么西方文化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的就征服了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我认为有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二才是外部文化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阶级斗争阶段,特别是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长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轻视,使中国人普遍存在文化上的精神空缺及文化满足上的空虚。恰好改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那种多样性及多彩性,弥补了中国人长期压抑的文化需求,所以普遍被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并迅速扩展开来。 从西方文化自身的原因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非常讲究的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给中世纪昏暗的文化注入了多姿多彩,优雅的元素,于是诞生了莎士比亚一大批天才文艺作者。并且西方文化宗教气氛浓厚,所以又给西方文化披上了一层神圣神秘的外衣。这些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向我们的文化传统致敬,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过去的也是未来的。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立足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儒家思想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吸收异质文化,完善自己。比如,宋明理学对于心性的关注,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道、释三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一个例证。儒家文化的发展( ) A.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B.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说明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D.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了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了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 A.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4.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锦绣江苏人文荟萃,中原、江淮、金陵、吴文化碰撞融合,衍生出灿若繁星的地方特色文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二(19 )李志传指导教师:邓小莲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包容性而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 化体系。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首先体现在厚德载物思想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理解是,天地最大,它能包容万物,天地合而万物生、四时行。从这种对自然的理解中引申出做人的道理:人生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像地那样厚重而包容万物。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文化是儒学。儒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里对中华民族在思想方式、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长期起着支配作用。儒学主张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种精神使中国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对外来文化向来不排斥。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川流不息,正是由于其吸纳百川的结果。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还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中国历代思想家多主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几个显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M A S T E R 045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几个显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齐 艳 摘 要: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英语是国际交流的一种主要语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冲突日渐凸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词汇、亲属关系和法律等三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究其根源,试图找出一条途径以期形成有效交流。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 文化差异 词汇 亲属关系 法律 众所周之,英语是国际交流的一种主要语言。在知识全球化与通讯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在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同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其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的几点差异(一)词汇 课程认定为纯粹的技能型课程。同时,作为音乐教师和音乐传承人的目标培养,课程设置应该强化基础性、综合性、民族性和实用性,一些高深的理论课程如复调、和声学应该设置为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学生和需要加深专业学习的学生选修;专业基础性课程的内容要加大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介绍和对该项课程作出如下设置。 (1)必修课:音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汉族音乐概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土家族苗族侗族音乐鉴赏、外国音乐史、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歌曲写作与配器。 (2)选修课:音乐美学、教师口语、音乐学概论、舞蹈名作赏析、中国民族经典音乐赏析、西方经典音乐作品赏析、中外音乐教育比较、中小学新课标新教材解析、声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管弦乐器教学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曲式与音乐作品分析、和声学、复调。 (二)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设置按照必修主修技能课、必修辅修技能课和选修技能课,为体现学科特性,强化民族音乐教育,课程可以明确规定为:必修主修技能课每人确立一门专业主修课(如:声乐、钢琴、器乐、舞蹈),必修辅修技能课则必须确立为非主修技能课(主修为声乐的辅修必修钢琴、器乐、舞蹈),而且非主修技能课必修涉及有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同时,选修课程中必修有一门为少数民族音乐艺术课程。 (1)必修课:专业主修课(声乐、钢琴、舞蹈、民族器乐、西洋器乐,开课学期为8学期)、专业辅修课(声乐、钢琴、舞蹈、民族器乐、西洋器乐,开课学期为4—6学期)、即兴伴奏(128学时)、合唱与指挥(64学时)、计算机音乐制作与合成 (64学时); (2)选修课: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模唱、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编排、中国民族器乐、音乐教学课件制作。 (三)专业实践与考察课程 专业实践性课程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应用,是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使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也是教师基础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根本体现。专业实践课程主要包含三大类:一是专业实践课程,有毕业论文和毕业汇演、学年度音乐会等,通过专业实践课程整合音乐专业学科知识,强化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重视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二是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有教育教学实习、教育教学见习与课堂教学模拟等,通过教育实践型课程,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日程教学的备、教、辅、改、考、评等基本环节,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了解学生和管理学生的能力;三是艺术考察与采风、基础教育调查等,通过这类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地域特性或民族特性的音乐文化形态和音乐传承方式,为毕业论文或毕业汇演积累素材,收集资料,强化生活体验,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更为有效的经验储备;作为民族院校音乐学专业的考察类课程要侧重于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和教育现状展开调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使学生关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投身于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教育。 专业实践必修课程:实习、毕业论文、毕业汇演、学年度音乐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考察、教育考察与模拟教学、武陵地区音乐文化考察。 (康晓蕴: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少 数民族艺术与音乐教育。)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每个语言学习者要想熟悉使用这种语言,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掌握大量的词汇。学习英语词汇不仅要了解其读音、意义,更要了解其文化内涵。 1、elephant(大象) 有这样一则报道:某电池厂生产的“白象”电池在国内畅销,但相同的产品(包装上英文名为“white elephant”)出口到国外销路并不好。原来产品英文名处理不当。古泰国盛产白象,由于其体形庞大,性情温顺,毛色好看,而数量不多,所以被看成一种罕物,仅养于宫中,作为国王的宠物。国王为处罚失宠的大臣,就把食量惊人的白象赏赐给大臣。很快大臣的家当被吃个精光。但因为大象是国王所赐之物,大臣不敢随意处置,只得硬撑,直到一贫如洗。所以在英语里,也难怪以此命名的产品在欧洲市场不受欢迎。如果弄清中英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失误和损失。 2、称呼意义的区别 字面意义和涵义字面意义就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词的

《创新思维训练》单选题(含答案)

《创新思维训练》单选题 1.包容性思维的长处主要是(C )。 A、明辨是非、做出评判 B、避免冲突、多元思考 C、整合歧见、统一认识 D、折中妥协、不偏不倚 2.创意的萌芽阶段需要(D )。 A、严密的分析与推理 B、大量的知识储备 C、周密的计划与实施 D、信马由缰式的发散思维 3.创造性天才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在于(C )。 A、智商超过常人很多 B、体力超过常人很多 C、思维方式与众不同 D、情商高于常人 4.关于包容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异同,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C ) A、包容性思维从肯定合理部分开始,批判性思维从质疑开始 B、包容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都强调逻辑与证据 C、包容性思维容易变成是非不分 D、批判性思维有可能滑向论辩式思维 5.关于创新人格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A ) A、创造性天才大都是情商很高的人 B、创造性天才失败几率不比普通人少 C、创造性天才大都比较自信 D、创造性天才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6.关于打破规则的描述哪一项是最准确的?(D ) A、很多时候遵守规则是必要的 B、打破规则有利于实现创新与突破 C、当制定规则的基础已经变化,可打破规则 D、以上都对 7.关于高峰体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B ) A、一种欣喜若狂的状态 B、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全身发抖 C、只关心内心的感受,对外界的敏感性下降 D、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自己烦恼 8.关于了结需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 A、了结需要越高的人越容易创新 B、了结需要是指我们总希望尽快对某一问题下结论,而不能忍受暂时的模糊混沌状况 C、了结需要是一种心智枷锁 D、了结需要让我们倾向于接受单方面信息 9.关于连接思维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C ) A、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有机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新的整体 B、其本质是二元联想 C、彼此连接的两个事物必须有相似性 D、是很多发明创造的典型方法之一 10.关于六顶思考帽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C ) A、六顶思考帽就是用六种颜色的帽子代表六个不同的思维角度或思考方向

论中国人之包容性

“何谓中国人”系列论文之 论 中 国 人 之 包 容 性 姓名:眀寰宇 学号:2010190427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班 2011 年 11 月 11 日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其中厚德载物里就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传统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了我们民族生生不息。 一、中国文化经久不息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传统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流传五千年而不衰,而其他三大古文明却早已没落?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那种包容精神,就是因为我们对外来的文明有极大的包容性。博采众家,取其所长,正是我们华夏文明的优良传统。 当代中国人的灵活性和包容性超过任何国家。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再加上西方的自由与民主思想使中国人具备了任何可能性。可一个最大的缺点在于太爱面子,太在意他人的看法,如果丢掉了这点中国人将无比强大。 一种文化什么都包容,难免会冲淡自己、丧失自性,成为“四不像”,恰如一杯水,油盐酱醋都灌将进去就不再是水了。文化包容性的限度,一则体现在坚持本土文化的主体性,即坚持本民族文化的主导性、主流性、主干性,尤其是在本民族基本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仰上不能退缩;二则体现在坚持对西方文化的选择性,即保持甄别良莠、合理选择的理性态度,在器物和制度上而不是精神魂魄上采取“拿来主义”和“洋为中用”的基本原则。或许有人会说,这还是“中体西用”的老调重弹嘛!是的,这确实没有什么新意。但文化的基本理念不可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人的精神魂魄不可游荡无归、漂泊不定,这就是中国文化“人唯求旧,器唯求新”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原因之所在。

文化-包容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古埃及文化和古巴比伦文化是如何中断的以及中断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现今的西方文化,已经可以确认不是古希腊文化的延续。因此,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传统文化一枝独秀地维持到现在,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中原因何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起了很大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尽管有不同的见解,但有一条却是众所公认的,那就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其中厚德载物内含着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1、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集中体现在儒家文化的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上。 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传》的“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2、中国历代思想家多主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在诸子百家时期,儒家在初创之时,创始人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是有矛盾的,在齐鲁“夹谷之会”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闹得不欢而散。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孔子正视文化差别,主张用先进的华夏文化消除差别,实现华夷一统。他教育弟子子夏,要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提倡君子坦荡荡,胸怀要宽广。孔子传播自己的学说失败后,虽然慨叹要乘桴浮于海,但是他还是在那里仔仔细细地整理各种文化典籍,使得《五经》能够保存下来,他不因为《诗经》中的齐文化内容而删掉齐诗,这正是他胸怀宽广的体现。他对儒学以外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吸收确实有大家的风范。绝不像比他晚几百年的西方恺撒大帝那样,只会喊“我来,我看,我征服!”对别国的文化缺乏尊重、缺乏包容精神。孔子还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之“学”,无疑也包括向外族人民学习。 孟子把孔子誉为“集大成”者,对孔子思想中的包容性大加赞美。他继承了孔子的这种胸怀,认为海洋的博大胸怀是人类应该效法的,发出了“观于海者难为水”的慨叹,其很多主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思想。 荀子在齐国是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他主持学宫的时候,实行开明的政策,招揽列国名流,汇集百家学说,兼容并包、来去自由。这一做法使得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观点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各家各派也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造就了中国学术史上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局面。 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人理解成只要儒术,不要别的思想派别。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董仲舒仅是就统治思想方面主张用

创新思维训练考试答案

创新思维训练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5,共分) 1有人说“学校扼杀创造力”,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分)分 A、 强调统一化培养目标和标准化评价体系,压缩学生个性化发展空间 B、 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材与大纲,让学生思维和眼界受限,容易产生权威型心智模式 C、 题海战术和应试教育让学生失去好奇心和对学习的兴趣 D、 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2富莱利用胶水的不强特性发明了便利贴,这是运用了()。(分)分 A、 逆向思维 B、 侧向思维 C、 转换思维 D、 直观思维 我的答案:B 3“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可能形成雪崩的效应,改变整个局势。”指的是()。(分)分 A、 木桶效应 B、 墨菲定律 C、 蝴蝶效应 D、 马太效应 我的答案:C 4怎样突破定势思维(分)分 A、 转变思考方向 B、 软性思考 C、 强制联想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5六顶思考帽法中代表希望、创意创新的思考方式的颜色是()。(分)分A、 红色 B、 黄色 C、 白色 D、 绿色 我的答案:D 6下列不属于连接思维的是()。(分)分 A、 挤牙膏器 B、 政务超市 C、 用电视节目的方式上课 D、 瀑布上的房子 我的答案:A 7创新的关键是什么(分)分 A、 拥有与生俱来的创造思维 B、 怎样突破创新的思维障碍 C、 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D、 尝试学会改变 我的答案:B 8创新的目的是()。(分)分 A、 为自己赢得荣誉 B、 挣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C、 为社会创造新的事物、新的方法、新的技术 D、 转变思维方向 我的答案:C 9齐白石(1864-1957)画虾的特点表现的是一种()。(分)分 A、 具体思维

中西文化差异之心理差异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心理咨询中国化的必要性关于文化的概念界定有很多,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化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人的有意识活动,主动地改变自然物;二是自然物在人的活动作用下改变了面貌和秩序,变成了“文化物”;三是文化与人相互界定、互为前提、相互建构。可以说,文化的意义由人的心理活动赋予,同时又制约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学者们从文化内涵与社会化等方面分析文化对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发现个体的动机兴趣、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等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二者的差异导致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心理活动上呈现出各自旗帜鲜明甚至是迥然不同的特点。正如香港着名心理学家彭迈克所说:“心理学不幸是西方人创建的,结果,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了太多的变态心理和个性行为。如果心理学是由中国人创建的,那么它一定是一门强调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学科。”西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之上,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要求中国心理咨询的发展必须走中国化的道路。 一、价值取向的差异 与欧洲的长期分散、混乱不同,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绝大部分时间处于统一、有序的状态中。在“大一统”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中,中国人形成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认为个人是集体中的一员,个人应该与集体保持一致,集体意志高于个人意志。而西方则推崇个人主义,更重视个人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前提。在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下,中国人在观念上认为个人是微不足道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情绪上压抑自己,不在他人面前轻易表露情感;行为上遵守群体的规范,追求共性。在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下,西方人在观念上认为个人应该追求自由和民主;情绪上主张表达情绪,不压抑情绪;行为上强调个性,追求标新立异。

2016尔雅创新思维训练课后答案

下面关于创新的描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创新就是发明一个全新的事物 B、创新必须在拥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C、将两件平常的事物进行重组也可能是一种创新 D、创造出来的东西必须有实用价值才算真正的创新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2 中小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知识,无需培养创新思维,只有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才需要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3 人人都有创造力,只不过有些人没有表现出来,有些人表现出来了而已。()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4 未来属于拥有与众不同思维的人。()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创新思维只是少数尖端人才有需要,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并不需要。() 我的答案:× 1 阻碍我们创新的根本原因是()。 A、知识储备不足 B、心智模式 C、思维定势 D、心智枷锁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2 要想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最关键的是()。 A、打好知识基础 B、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D、突破定势思维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3 心智枷锁往往不容易被发现。()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4 创造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的多寡。()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内行的创造力一定强于外行。()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关于了结需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了结需要越高的人越容易创新 B、了结需要是指:我们总希望尽快对某一问题下结论,而不能忍受暂时的模糊和混沌状况 C、了结需要是一种心智枷锁 D、了结需要让我们倾向于接受单方面信息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 2 有人说“学校扼杀创造力”,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A、强调统一化培养目标和标准化评价体系,压缩学生个性化发展空间 B、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教材与大纲,让学生思维和眼界受限,容易产生权威型心智模式 C、题海战术和应试教育让学生失去好奇心和对学习的兴趣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3 心智模式很容易发生改变。()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4 知识与以往的成功经验也可能变成心智枷锁。()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有时候,实事求是也会成为一种心智枷锁。()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 关于头脑风暴法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头脑风暴法以8人~12人为宜 B、头脑风暴的时间不宜太长 C、如果有人的想法非常荒谬应该及时指出 D、头脑风暴的结果应该及时整理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2 头脑风暴时不应邀请非专业人士参加。()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3 有时危机反而有利于突破思维定势。()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4 智慧墙有助于打破从众思维。()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头脑风暴时不仅要追求点子的数量还要追求点子的质量。()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地缘位置——外部相对封闭,腹地相当辽阔 中国处于东亚地区,东邻海,北部、西部有草原高山戈壁等天然屏障阻隔,这形成了中国外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同时腹地辽阔、气候适宜,具有较优越的农耕生产环境,让华夏民族得以长期繁衍生息并形成中国特色的传统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同时中华大地的广阔领域造就了显著的地区差异,在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下,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持续性、多元结构和早熟性、封闭性、中庸性、忍耐性、盲目性、互补性、脆弱性和顽强性的特点。中国文化长期地延续和包容,不仅与传统农业—宗法社会的顽强延续力有关,与半封闭的大陆环境所形成的隔离机制也有关。 农业生产形成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中国文化是从土里长出来的文化。“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长期习惯于‘顺天’,特别是和规律性的四季气候,昼夜寒暑,风调雨顺对生产生活的巨大作用,在人们的观念中留有深刻的印痕,使人们对天、地、自然怀有和产生亲切的情感和观念。”(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正是这种地理环境使人们力图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了要求与“天”人和而为一体的朴素愿望。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对中国和文化、包容性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天人合一”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宇宙观。“其他文明的宇宙观强调宇宙是由各自独立部分凑合而成,中国的宇宙观强调各个部分相互依赖及和谐的存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国人认为宇宙万物从终极去看原始不可分的,而西方思想则出处看作对立的。中国人的思想总是趋向于和,按照阴阳观的逻辑推理:两个真的或好的事物,其存在便意味着相互有别又相互依赖和不足;两个不相容的事物,仍是相互补足和依赖的。这种大和思想使中国对外来文化更多的注重包容吸收,而不是排斥和取消对立。例如龙和凤本是不存在的,它们的形象实际上是吸收多钟动物形象(图腾)而虚构出来的,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各个部落都能够接受新的图腾。 民族文化形成的多元性和混合性奠定了文化包容性的基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利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相互包容的,互不排他的多元统一体。以华夏民族为核心,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因战争、地域变动以及人口迁徙而引起的民族融合一直没有中断过。这样的民族其最大特性就是重包容,有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同任何一种延绵至今的文化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直到现在还生生不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是包容并蓄,形成了同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并因此具备了强大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是以其强大的同化力为前提的。这表现在对境外文化的消化和同化上:在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虽然其在军事上占上风,甚至多次建立强有力的政权(元、清);但在文化上面,却多次自觉不自觉地被以华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先进中原文化所同化。在与先进的中原文化接触的过程,不仅没有中断中原文化,反而几乎都发生了由氏族社会像封建社会的过渡。军事征服的结果,不是使被征服者的文化中断或毁灭,而是使征服者的文化改变和皈依。因此,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后,都被中国文化的强大同化力和融合力而逐步汉化和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外族的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佛教文化等,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例如:中国氏的佛教——禅宗:公元1世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

尔雅创新思维训练2016年考试答案

1 关于强制联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2.0分 ?A、 在两个看上去无关的事物之间寻找内在联系 ? ?B、 对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细致拆分,再进行强制连接 ? ?C、 用两个词进行自由发散联想,然而再进行词与词之间的搭配与重组? ?D、 发现两个事物之间的不同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关于了结需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2.0分 ?A、 了结需要越高的人越容易创新 ?

?B、 了结需要是指:我们总希望尽快对某一问题下结论,而不能忍受暂时的模糊和混沌状况? ?C、 了结需要是一种心智枷锁 ? ?D、 了结需要让我们倾向于接受单方面信息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3 包容性思维的长处主要是()。 2.0分 ?A、 明辨是非、做出评判 ? ?B、 避免冲突、多元思考 ? ?C、 整合歧见、统一认识 ? ?D、

折中妥协、不偏不倚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关于打破规则的描述哪一项是最准确的?()0.0分 ?A、 很多时候遵守规则是必要的 ? ?B、 当制定规则的基础已经变化,可以打破规则 ? ?C、 打破规则有利于实现创新与突破 ? ?D、 以上都对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B 5 要想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最关键的是()。 2.0分

?A、 打好知识基础 ? ?B、 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 ?C、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 ?D、 突破定势思维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 关于六顶思考帽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0.0分 ?A、 六顶思考帽就是用六种颜色的帽子代表六个不同的思维角度或思考方向? ?B、 六顶思考帽一般适合于团队思维时使用 ? ?C、

2019创新思维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5,共分) 1下列对自由联想发散法描述正确的是()。(分)分 A、想到哪儿记到哪儿 B、不受限制 C、主要用于创意思考时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关于高峰体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分)分 A、一种欣喜若狂的状态 B、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全身发抖 C、只关心内心的感受,对外界的敏感性下降 D、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自己烦恼 我的答案:B 3思维导图做记录的优点()。(分)分 A、不易偏题,紧绕主题 B、促进多方面思考 C、避免从众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4移植与借鉴思维是指()。(分)分 A、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对接起来 B、将一个事物的原理、方法运用到同一领域的其它地事情上 C、将一个事物的一部分挪到另一个事物中去 D、将一个领域的原理、方法或构想运用到另一个领域之中 我的答案:D 5在创意的萌芽阶段的思维方式一般为()。(分)分 A、逻辑思维 B、软性思考 C、硬思维 D、定性思维 我的答案:B 6下列不属于连接思维的是()。(分)分 A、挤牙膏器 B、政务超市 C、用电视节目的方式上课 D、瀑布上的房子 我的答案:A 7富莱利用胶水的不强特性发明了便利贴,这是运用了()。(分)分 A、逆向思维 B、侧向思维 C、转换思维 D、直观思维 我的答案:B 8关于强制联想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分

A、在两个看上去无关的事物之间寻找内在联系 B、对两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细致拆分,再进行强制连接 C、用两个词进行自由发散联想,然而再进行词与词之间的搭配与重组 D、发现两个事物之间的不同 我的答案:D 9关于连接思维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分)分 A、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有机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新的整体 B、其本质是二元联想 C、彼此连接的两个事物必须有相似性 D、是很多发明创造的典型方法之一 我的答案:C 10美国创造协会会标体现了()。(分)分 A、线性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越界思维 我的答案:D 11下列对心智模式描述错误的是()。(分)分 A、心智模式是一种思维定势 B、心智模式会妨碍我们产生新的思维 C、心智模式就是看问题想问题的习惯方法 D、每个人都具有心智模式 我的答案:B 12下面关于创新的描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分)分 A、创新就是发明一个全新的事物 B、创新必须在拥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C、将两件平常的事物进行重组也可能是一种创新 D、创造出来的东西必须有实用价值才算真正的创新 我的答案:C 13六顶思考帽法的缺点是()。(分)分 A、没有告诉我们怎样解决问题 B、只能运用于团队创新 C、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整合不同观点 D、不利于转变思考方向 我的答案:C 14要想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最关键的是()。(分)分 A、打好知识基础 B、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D、突破定势思维 我的答案:D 15将出声的头脑风暴法转变为不出声的头脑风暴法指的是()。(分)分 A、智慧墙法 B、比较思维法

必修3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品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二框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教案目标: 知识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原为: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二)难点: (1)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三、设计思想: ①学法: 讨论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身性的参与,在“交流讨论”“欣赏感悟”等环节中充分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加深认识,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 ②教法:多媒体辅助教案法、引导启发教案法(通过设计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案情境情境,提出要求,引导同学动脑,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教案方法,注意书本知识与实际的结合,把维扬文化作为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契入点,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使抽象的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 四、教案设计: 【引入新课】 (引言)在外国人心中她是茶叶,她是瓷器,她是泰山,她是长城,她是北京太和殿,她是西安兵马俑 在中国人心中她是盘古,她是女娲,她是大禹,他是皇帝,她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她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同学们,她到底是谁? 是啊,是我们的祖国,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节课我们继续领略华夏神韵,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板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引导过渡]提到中华文化你首先能想到的是什么?

浅析中西方文化融合与全盘西化的认识

浅析中西方文化融合与全盘西化的认识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132 邵逸仙学号1320400056 1848年,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时,中西方的碰撞便由此拉开了序幕……中西方在碰撞中交锋,也在碰撞中交融。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日益强大,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国家的任何事不断走进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与社会交往与日俱增,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与西方人交往的机会,加深了我们对西方国家的理解,与此同时也促使西方社会越来越了解中国。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文化在不断发展与相互认识中,在全球化日益盛行的今天,特色各异的文化也在不断融合、借鉴的基础上共同发展。《功夫熊猫》就是成功运用中国元素表现美国精神的典范。它所展现的不仅是一场有好莱坞特色的精彩视觉冲击,更是一场中国文化的豪华盛宴。在这比电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元素与美国英雄主义的承袭。在影片的开头,就将所有的观众置于一个仙境。一幅幅水墨丹青的中国画面映入眼帘,错落有致的群峰、星罗棋布的农田、古色古香的东方建筑,云雾缭绕之中,有青山绿水,有亭台楼榭,再加上由二胡、笛子等独具中国特色的背景音乐,使各个画面散发东方艺术的诗意与魅力。美国文化强调一种英雄主义,一种奋斗的精神,他们相信,只要经过努力和奋斗,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就可以走向巅峰。这实质上体现出一种励志的思想,这个过程所表现的就是一个美国梦的实现。 西方国家的美国梦基本指的就是那些草根人物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实现自己理想的故事。这就是《功夫熊猫》所讲述的一个关于成长和成功的故事,是一个从平民到英雄的励志故事。这样的一个主题是好莱坞影片的经典主题,成功运用了中国元素将它表现出来,如同一只在美国长大的大熊猫演绎着美式的精神和幽默。《功夫熊猫》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它通过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和领悟,充分利用中国元素,以中国的国宝熊猫为核心,利用水墨画的风格展示出了带有美国精神的传奇故事,也表现出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影片从人物塑造到场景选择,从故事构架到细节设置,无不折射着中国文化的气息,表现出中国特有的风采。因此我们可以说,《功夫熊猫》是一件被中国文化包装着的西方艺术品。 这件艺术品的产生是与美国的文化密切相关的。美国的文化是多元的,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对世界各民族文化兼收并蓄,这也启迪着我们的思考:一种异国文化元素同样可以成为我们本民族艺术创作的素材和源泉。在这一点上,《功夫熊猫》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和探索。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去进行异质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我们应该学会摸索并利用他国有价值的文化元素去策划,来包装具有本国文化思想内涵的艺术作品,用一种其他民族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展现它、去宣传它,让节目在传播的过程中被广大受众所接受的同时,又传播着我们的文化精髓。这无论从艺术创作角度来讲还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都是积极而有意义的。这是每一个学习电影电视的人都应该去学习和探究的,任何一个作品都是不应该离开文化层次去空谈作品主题的,当今世界下中西文化的融合是我们的作品更具创造力的一个因素。 在中西文化融合至今,一直有一种说法从近代开始便引起了众人的议论之口。全盘西化思潮是近代中国思想界产生的一种文化激进主义思潮,是西化思想的极端化表现。这种思想从未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也从未得到大多数人赞同。“西化”的基本要义是向西方学习,即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制度、文化,以使自己达到如西方一样的先进的社会状态。从“西化”到“全盘西化”的转折始于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五四运动。此后,关于全盘西化的论战便一发不可收拾。我们要知道的事全盘西化的观点出现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首先,“全盘西化”思潮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当时世界现代化大势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到来是从西方开始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兴资产阶级开创了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世界历史过程,一度引领了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其次,西方中心主义思潮对“全盘西化”论产生了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