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临县伞头秧歌兴衰

浅析临县伞头秧歌兴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a601505.html,

浅析临县伞头秧歌兴衰

作者:武小卜

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8期

【摘要】临县伞头秧歌是一种综合性民间歌舞艺术,集民间音乐、舞蹈、戏剧、说唱于一身。本文从自身视角描述了这一民间艺术兴起到渐衰的转变。

【关键词】伞头秧歌;现炒现卖;即兴

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吕梁山上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临县伞头秧歌忽然兴红起来。红得令外地人惊叹不已,令本地人如醉如狂,令别的民间艺术相形见绌。无论广场上,舞台上,哪里唱秧歌,哪里就人山人海。人们听秧歌的瘾气越来越大,什么戏剧、电影全被冷落到一边。规模宏大的县级剧团,演员七八十号,设备二三十万,一场戏价最高不过四五百元。而十来个人的伞头秧歌队,并不需要什么设备,表演一场至少一两千元。正月里,吕梁地区影剧院,上千人的座位,一张门票十块钱,场场爆满。就连晋剧名角王爱爱来本地演出,伞头秧歌也敢与其抗衡,票房价值绝不逊色。至于县里举行的一些大型庆典活动,各类企业的开业剪彩,以至乡村富户的婚丧嫁娶,都少不了请几个名伞头,前来演唱助兴,待遇是绝对地优厚。于是领导、歌手、观众,大家一起陶醉在这“兴红”之中。

伞头秧歌的走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点:

首先是社会的进步,任何一种艺术的产生、发展、兴盛、衰退,都与社会这个大背景密切相关。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诸多因素,伞头秧歌亦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末期,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到八十年代初,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相应地也就有了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不能设想连红高粱都填不饱肚皮的日子,谁还会有心思去唱秧歌听秧歌。这就是伞头秧歌得以兴盛的经济基础。此外,政治环境的宽松,也使歌手们不再担心因编唱秧歌一时失口,而被扣帽子、打杠子、揪辫子,可以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了。伞头秧歌的兴红,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其次是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伞头秧歌自身的艺术魅力。长期以来,临县人不仅喜欢看秧歌听秧歌,也喜欢自己编秧歌,正月里闹红火的日子且不必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编唱几句,用以表达他们的心声。伞头秧歌最大的特色是即兴编词,每首秧歌都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歌手触景生情,随编随唱出来的。因此,观众的参与性极强。当歌手在紧锣密鼓声中编词时,观众也在依据当时当地的情景,心中暗暗琢磨该唱什么内容。好的歌手唱出的秧歌,往往和观众心里想的一致。这种心灵的撞击,便产生强烈的反响。如果立意又高,构思又新,语言又巧,就更会博得一片喝彩声。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达到了高度和谐的统一。这也正是伞头秧歌长期流行、经久不衰、深受群众喜爱的根本原因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