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建筑工程经管与实务模拟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场景(一)某市高校一幢教师公寓,总建筑面积20 000 m2,为8层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是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工程于2005年3月开工,2006年4月竣工。基坑开挖后,由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等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进行了验槽。
根据场景(一),回答下列问题:
1.基坑开挖时,下列( )不需要经常复测检查。
A.坡度系数
B.水准点
C.水平标高
D. 平面控制桩
2. 在基坑验槽时,对于基底以下不可见部位的土层,要先辅以( )配合观察共同完成。
A.钻孔
B.钎探
C.局部开挖
D.超声波检测
3.基坑验槽前,要求( )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
A.勘察单位
B.土方施工单位
C.设计单位
D.建设单位
4.基坑验槽的重点应选择在( )。
A.基坑中心点
B.基坑边角处
C.受力较大的部位
D.最后开挖的部位
5.基坑验槽方法通常采用以( )为主。
A.压实
B.观察
C.实测
D.钎探
场景(二) 某地六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7 000m2,采用砖混结构,该住宅楼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施工中,发现四层两根梁局部有蜂窝、孔洞
事件二:竣工两年后,在平屋顶屋檐下和顶层圈梁2~3皮砖的灰缝位出现水平裂缝,沿外墙顶部断续分布,两端较中间严重。
根据场景(二),回答下列问题:
6.对于事件一产生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灰比过大
B.养护时间短
C.钢模板脱模剂涂刷均匀
D.粗骨料级配不好
7.砖墙灰缝宽度宜为( ),且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与12mm。
A.9mm
B.10mm
C.11mm
D.12mm
8.砖墙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 )。
A.50%
B.70%
C.80%
D.60%
9.砖墙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不得超过一个楼层高度、也不宜大于( )。
A.7m
B.5m
C.6m
D.4m
10.小砌块施工应对孔错缝搭砌,灰缝应横平竖直,宽度宜为( )。
A.4~7mm
B.4~6mm
C.8~12mm
D.15~20mm
场景(三) 某市高档写字楼进行装修改造,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吊顶、地面(石材、地砖、术地板)、门窗安装、墙面(墙纸、乳胶漆)、卫生间(瓷砖)、外立面玻璃幕墙、回廊护栏、细部工程等。
根据场景(三),回答下列问题:
11.同一木门窗应( )樘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A. 30
B.50
C. 80
D. 100
12.根据《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 50327—2001),吊顶安装时,自重大于( )kg
的吊灯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必须增设后置埋件。
A.2
B.5
C.4
D.3
13.建筑幕墙后置埋件应进行承载力现场实验,必要时应进行( )实验。
A.极限拉弯
B.极限抗剪
C.极限抗拨
D.极限抗拉
14.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铺设地面地砖后养护时间不许少于( )。
A. 7天
B.14天
C.15天
D.21天
15.本工程采用湿作业法施工的饰面板工程中,应进行防碱背涂处理的是( )。
A.天然石材
B.人造石
C.陶瓷锦砖
D.抛光砖
场景(四)某办公楼,地上5层,条石基础,砖混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局部采用防火玻璃隔断。首层跨度4.5m梁,起拱高度设计无具体要求。检查发现:模板支设起拱不符合要求。楼板中配筋为Φ10@200钢筋错放为Φ8@200。
根据场景(四),回答下列问题:
16.砖、石基础的特点是( )性能较好。
A.抗弯
B.抗剪
C.抗压
D.抗拉
17.首层跨度4,5 m梁模起拱高度正确的是( )mm。
A.3
B.10
C.15
D.20
18. Φ10@200表示热轧( )钢筋直径10 mm,间距200 mm。
A.HPB235
B.HRB335
C.HRB400
D.RRB400
19. 本工程室内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 )m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150 mm。
A.200
B.250
C.300
D.350
20.防火玻璃按耐火性能分A、C两类,这两类都满足( )要求。
A.耐火隔热性
B.热辐射强度
C.热辐射隔热性
D.耐火完整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正确的每个选项得0.5分)
场景(五)某办公楼工程,主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辅楼采用钢结构。工程经理进场后,立即组织临时建筑搭设。土方施工中加强了质量控制。地质报告显示地下水水位高于槽底标高。
根据场景(五),回答下列问题:
2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是( )。
A.可模性好,适用面广
B.模板用料少,耗工少
C.抗裂性能好
D.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强度都充分发挥
E.拆除方便
22.本工程基坑验槽时,( )单位有关人员必须参加验收。
A.施工总包
B.降水分包
C.监理
D.勘察
E.支护分包
23.钢结构的连接方法有( )。
A.焊接
B.绑扎连接
C.高强螺栓连接
D.铆接
E.普通螺栓连接
24.施工中用于测量两点间水平夹角的常用仪器有( )。
A.测距仪
B.全站仪
C.水准仪
D.铅垂仪
E.经纬仪
25.为了控制土方开挖质量,除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进行检查外,还应经常检查( )。
A.挖土机械
B.基坑平面位置
C.土的含水量
D.水平标高
E.边坡坡度
场景(六)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多层混合结构楼房,其墙体为保温砌体结构,并设有圈梁和构造柱;楼屋面、楼梯和阳台、雨篷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室内为地板辐射采暖。
根据场景(六),回答下列问题上:
26.房屋结构的功能要求包括哪几项( )。
A.经济性
B.安全性
C.适用性
D.合理性
E.耐久性
27.加强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之一是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的最小断面为()、构造柱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的高度不宜超过(),且沿高度每500mm设置()的水平拉结筋,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
A.24×180
B.300mm
C. 500mm
D.2Ф6
E.1000mm
28.现浇混凝土模板设计的主要原则是( )。
A. 实用性
B.安全性
C.经济性
D.方便性
E.完整性
29.房屋外围护结构保温设计措施有( )。
A.采用热辐射光源照明
B.控制窗墙面比
C.外墙中混凝土结构保温
D.采用防火玻璃
E.采用双层玻璃窗
30.可用于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盘管的管材有()。
A.PVC-U
B.PVC-C
C.PP-R
D.PB
E.PEX
三、案例分析题(共4题,每题20分)
(一)
背景材料:
某办公楼由12层主楼和3层辅楼组成。施工单位(乙方)与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承建该办公楼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41周。合同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天奖励(或罚款)2 500元。乙方提交了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得到甲方的批准。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几项事件:
事件一:在基坑开挖后,发现局部有软土层,乙方配合地质复查,配合用工10个工日。根据批准的地基处理方案,乙方增加直接费5万元。因地基复查使基础施工时间延长3天。
事件二:辅楼施工时,因某处设计尺寸不当,甲方要求拆除已施工部分,重新施工,并因此造成增加用工30个工日,材料费、机械台班费计2万元,辅楼工程施工时间拖延1周。
事件三:在主楼主体施工中,因施工机械故障,造成工人窝工8个工日,该工作施工时间延长4天。
事件四:因乙方购买的室外工程管线材料质量不合格,甲方令乙方重新购买因此造成该项工作多用人工8个工日,该项工作施工时间延长4天,材料损失费1万元。
事件五:鉴于工期较紧,经甲方同意,乙方在装饰装修时采取了加快施工的技术措施,使得该项工作施工时间缩短了1周,该项技术组织措施费0.6万元。其余各项工作实际作业
工期和费用与原计划相符。
问题:
1.从工期控制的角度看,该网络计划中哪些工作是主要控制对象,计划工期是多少?
2.针对上述每一事件,分别简述乙方能否向甲方提出工期及费用索赔,理由是什么?
3.该工程可得到的工期补偿为多少天?工期奖(罚)款是多少元?
4.合同约定人工费规范是30元/工日,窝工人工费补偿规范是18元/工日,该项工
程相关直接费、间接费等综合取费率为30%。在工程清算时,乙方应得到的索赔款是多少?
(二)
背景材料:
某18层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12000m2,采用箱形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墙面装饰1-2层天然花岗石幕墙,3-18层采用隐框玻璃幕墙.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
工程进展到第8层施工中,由于浇注的混凝土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好,同时混凝土浇注振捣不当,使部分框架柱混凝土出现较为严重的蜂窝和露筋.
事件二:
工程进展到第10层室内装修中,地板使用的硝基漆散发的大量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在室内大量聚集,达到了很高的密度.此时,一装配电工点燃喷灯做电线接头的防氧化处理,引起混合气体爆燃起火,造成施工人员1人死亡3人重伤的重大安全事故.经事故调查,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经管工作中缺乏统一性,没有周密的计划,规章制度不健全,致使在多工程、多
部位、多工种施工条件下工作不能有序地进行.对使用的一些特殊建筑材料性能、使用方法,没有明确地进行技术交底,造成职工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没有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通风设施),易燃、易爆气体在室内大量聚集,导致事故的发生.
事件三:
工程进展到第18 层室内装修中,劳务分包方作业人员直接从窗口向外乱抛垃圾造成施工扬尘,工程周围居民因受扬尘影响,纷纷找到工程经理交涉要求立即停止施工,有的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投诉。
问题:
1.事件一中部分框架柱混凝土出现较为严重的蜂窝和露筋应如何处理?
2.分析事件二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3.说明事件二安全事故发生后,企业等逐级汇报安全事故的时限是怎样规定的?
4.针对事件三的扬尘事件,工程经理应如何协调和经管?
(三)
背景材料:
某写字楼建设工程,建设单位签订与施工单位签订土建和装饰装修施工合同,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对该工程土建施工和装饰装修进行工程监理。在该工程装饰装修过程中发生
了如下事件:
事件1:装饰装修合同中规定5000m2的花岗石石材由建设单位指定厂家,施工单位负责采购。当第一批石材运到工地时,施工单位认为是由建设单位指定用的石材,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后即可用于工程。监理工程师认为必须进行石材放射性检测。经抽样检验发现石材质量不合格。
事件2:该写字楼外墙采用隐框玻璃幕墙,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后置埋件连接,因为幕墙构造需要,在填充墙上也采用后置埋件连接。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在现场室内混凝土构件上埋置了2块后置埋件,并委托施工单位直属的有专业检测资质的检测中心对这2块后置埋件进行了检测,作为后置埋件检测的依据。
事件3:施工单位在安装隐框玻璃面板时,采用了酸性硅酮结构密封胶,由于硅酮结构密封胶在有效期内使用,所以在使用前未进行相关性能检验,玻璃面板与主体结构面之间的孔隙为6mm。
事件4:在玻璃幕墙安装完毕之后,由施工单位自己的检测机构对幕墙进行了“三性实验”,符合规范要求,于是对该幕墙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了合格验收。
【问题】
1.对于事件1,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指定厂家的装饰材料进场做法是否正确?若施工单位将该批材料用于工程造成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是否有责任?说明理由。
2.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相关规范的规定,对水泥、室内用人造木版、室内用天然花岗岩、室内饰面瓷砖、外墙陶瓷面砖要进行哪些性能指标的进场复验?
3.对于事件2,填充墙上是否可以作为幕墙的支承点?如必须在填充墙上设置支承点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4.对于事件2,为保证后置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可靠,应对其进行何种检测?施工单位委托的检测单位可否承担本工程的检测任务?为什么?施工单位检测的样本是否正确?为什么?
5.对于事件3,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回答正确做法。
6.对于事件4,幕墙的“三性实验”是指什么?施工单位用对幕墙进行“三性实验”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误之处。在幕墙施工过程中,主要应进行哪些性能实验?
(四)
背景资料:
某工程承包商在工程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如图所示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说明计划中各项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作业。图中箭线下方数据为持续时间(单位:周);箭线上方括号外字母为工作名称,括号内数据为预算费用(单位:万元)。监理工程师审查后批准了该计划。
B(12)
某工程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图
在工程施工到第5周末检查进度结果为:工作A全部完成;工作B完成了4周的工程量;工作C完成了2周的工程量;工作D完成了1周的工程量;其余工作均未开始作业。
问题:
1.请指出该工程进度控制的关键工作有哪几项?计划工期是多少?
2.请根据第5周末的检查结果,指出哪项工作产生了进度拖延?拖延时间是多少?如果后续工作不做调整,该工程的工期可能会延长多长时间?
3.请计算第5周末的计划完成工作预算成本(BCWS)、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BCWP)。
4.如果该工程施工到第5周末的实际成本支出(ACWP)为24.5万元,请计算该工程的成本偏差(CV)和进度偏差(SV),并说明费用和进度状况。
5.如果该工程的工期不允许拖延,可以在后续的哪几项工作上采取加快施工进度措施。
6.如果要缩短工期,选择加快施工进度措施的关键工作时,应注意哪几点?
2011年度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建筑工程经管与实务模拟题(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C
5.B
6.C
7.B
8.C
9.D 10.C
11.B 12.D 13.C 14.B 15.A 16.C 17.B 18.A 19.D 20.D
二、多项选择题
21.AD 22.ACD 23.ACDE 24.BE 25.DE
26.BCE27.ABDE 28.ABC 29.BCE30.CDE
(一)
1.该网络计划中,主要控制对象有基础工程、主楼工程、设备安装、装饰装修。计划工期为41周。
2.事件一:可以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要求。
因为基础施工是关键工作,其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原因是发现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这个责任应由甲方承担。
事件二;可以提出费用索赔要求,但不能提出工期要求。
因为设计尺寸不当重新施工责任在甲方,所以费用索赔成立,,但因辅楼施工是非关键工作,延误的时间小于它的总时差(8周),不影响工期。
事件三:不可以提出索赔要求。
因为施工机械故障是乙方自身责任造成的,无权进行索赔。
事件四:不可以提出索赔要求。
因为工程管线材料质量不合格是乙方自身责任造成的,无权进行索赔
事件五:不可以提出索赔要求。
因为是乙方自己为保证工期而采取的加快措施,增加的费用由自己承担.但因装饰装修施工是关键工作,其施工时间缩短一周可使工期缩短一周。
3.事件一可得到的工期补偿3天。
工期奖励 :
实际工期 : 41*7+3+4-7=287天
有效期 : 41*7+3=290天
工期提前 : 290-287=3天
工期奖励 : 3*2500=7500元
4.乙方应得到的索赔额为:(40工日×30元/工日+50 000元+20 000元)×(1+30%)=92 560元。
(二)
1.处理:
①清除钢筋上的铁锈和剔除松动的石子及突出颗粒,并剔成喇叭口。
②用清水冲洗干净。
③用高一级别的细石混凝土浇注捣实养护.
2.原因:
①施工现场经管人员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对易挥发的施工材料未进行严格经管,没有采
取通风措施,使大量的混合气体聚集浓度很高,遇明火发生爆炸。
②作业人员缺乏在特殊环境下安全操作的基本的常识,在易燃、易爆气体浓度很高的情
况下,动用明火作业。
③该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叉作业协调
经管不力.
3.时限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工程经理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经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经管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经管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经管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4.工程经理协调和经管:
①向居民作好解释工作。避免以后施工过程中类似事件发生,取得居民谅解。
②及时和当地环保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有关单位联系沟通,取得其理解和支持。
③加强劳务分包作业队伍经管。教育提高劳务队伍环保意识:按分包合同规定对劳务分
包方进行处罚。
④要求分包采取袋装措施,垃圾装运下楼。
⑤加强对本单位经管人员教育,提高现场监管力度。
(三)
1.
(1)不正确。对到场的建筑装修材料进行检验,是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责任。
(2)若施工单位将该批石材用于工程,则应承担责任,建设单位无责任。因为石材是施工单位采购的。
2.
水泥:抹灰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饰面板(砖)和地面工程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抗压强度进行复验;室内用人造木板应进行甲醛含量复验;室内用天然花岗石和室内饰面瓷砖工程应进行放射性指标复验;外墙陶瓷面砖:饰面板(砖)工程中外墙陶瓷面砖的吸水率;寒冷地区外墙陶瓷面砖的抗冻性。
3.
不可以。如因构造要求,必须在填充墙上设支承点时,应加设钢筋混凝土拄、梁等构件作为支承点,并经设计单位认可。
4.
(1)应进行后置埋件拉拔现场实验。
(2)施工单位的下属检测中心不可以承担本工程的检测任务,因为检测机构不得与所检测工程工程相关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
(3)施工单位检测的样本不正确。因为检测的样本是施工单位在特定室内埋设的后置埋件,不具有代表性,检测数量应根据不同情况按比例在现场随机抽样检测。
5.
施工单位做法不正确。正确做法如下:
(1)粘结材料应该采用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
(2)硅酮结构密封胶在使用前应经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与其相接触材料的相容性和剥离粘结性实验,并对邵氏硬度、规范状态拉伸粘结性能进行复验,不合格,不得使用。
(3)根据相关规范,玻璃面板与主体结构面之间的孔隙为不应小于8mm。
6.
(1)“三性实验”是指规范要求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供建筑幕墙的风压变形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能的检测报告。
(2)施工单位对幕墙进行“三性实验”做法不正确。错误之处如下:
①由施工单位自己的检测机构对幕墙进行了“三性实验”不符合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检测的相关规定。
②“三性实验”应该在幕墙工程构件大批量制作、安装前完成,而不应该在幕墙竣工验收时进行。
(3)在施工过程中,幕墙的主要性能实验有:建筑幕墙工程主要物理性能的检测,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剥离实验;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混匀性(蝴蝶)实验;双组分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拉断(胶杯)实验;淋水实验;后置埋件拉拔实验。
(四)
1.关键工作有A、C、E、G四项工作。
计划工期为12周。
2.工作C、D产生了进度拖延。
工作C拖延了1周,工作D度拖延了2周。
工期可能延长1周。
3.计划完成工作预算成本(BCWS)=5+6+6+9=26万元
已完成工作预算成本(BCWP)=5+8+4+3=20万元
4.成本偏差(CV)=20-24.5=-4.5万元成本超支4.5万元
进度偏差(SV)=20-26=-6万元进度拖后6万元
5.可以在工作E、G上采取加快进度措施。
6.一是该工作要有充足的备用资源;二是该工作增加的费用相对较少;三是不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