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Social)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大纲内容

1 社会思维

1.1 自我概念

1.2 自尊

1.3 行为归因

1.4 自我知觉

2 社会影响

2.1 从众

2.2 说服

2.3 群体影响

3 社会关系

3.1 偏见

3.2 攻击

3.3 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

3.4 冲突

二、知识框架

1 社会思维

1.1 自我概念

自我就是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对自己认识的一切,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他人的关系等。自我意识包括主我与客我两个部分,

前者指个体的纯粹经验,后者指经验的内容。个人的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心理成分构成。自我意识具有客观性、矛盾性、形象性、独立性和倾向性的特点。

詹姆斯的将自我分为:主观我和客观我。前者指个体的纯粹经验,后者指经验的内容。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还提出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概念,并指出这两者的差距就是导致神经症的原因

奥尔波特提出了统我的概念,将个人躯体的自我感觉、自我同一性、自我扩展、自尊、自我意识、理性活动的自我意识、对统我的追求及主体自我等内涵都归到统我的概念中。

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理论也才用了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划分,并阐述了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关系。客体我是自我活动的本体建构,它制约主体我的活动,而主体我是客体我变化、发展的引导者。前一时期的主体我活动将变成后一时期客体我的内容。

1.1.1 自我概念的作用

保持内在一致性:拥有积极自我概念的学生为了匹配自己的积极自我意识,其行为更多的就是积极的。

解释经验的系统:人们更倾向于用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自我概念的不同会导致经验解释的不同,如果认为自己能力一般的学生在解释好成绩的时候会十分满足。

决定着人们的期望:在各种情境当中,人们对于事情发生的期待、对于情境中其他人行为的解释以及自己再情境中的行为都高度决定于自己的自我概念。

1.2 自尊

是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和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自尊建立有两条途径:一是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

提高自尊的方法主要有:学会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用自我障碍的

策略为失败找借口。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者逃避消极的反馈;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在自己的某一方面的能力遭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中西方对自尊的理解是不同的,西方的自尊概念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个体具有强烈的保持和扩张个人自尊的需求。杨国枢等人对中国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的自尊是多元的,分为:个人取向自尊、关系取向自尊、家族或团体取向自尊以及他人取向自尊。

1.3 行为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推论自身和他人行为或态度的原因的过程。因为人的认知资源有限,所以不会对所有的事件都进行归因。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发生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不愉快的事。

1.3.1 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1.3.1.1 海德的归因理论

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到事件的原因。他认为人有两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需要。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内因:情绪、态度、人格、能力。外因:压力、情境、天气。人在归因的时候往往会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共变原则,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的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存在。人们就可以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二是排除原则,如果内外因中有一个足以解释该事件,则就可以排除另一个方面的归因。

1.3.1.2 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建立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斯的成绩动机理论的基础上的。该理论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和归因对于成功和失败行为的影响。

韦纳第一次只提出了“内部外部”和“稳定不稳定”两个维度,后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来第三个维度:“可控不可控”。稳定是指经常发生。不稳定是指偶然发生。可控制:努力、注意是受意志控制的。不可控:能力、心境等是不可控制的。

韦纳的归因模型——以考试成败的归因为例

内部外部

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

可控制特定的努力针对某事的暂时努力老师的偏见他人的偶然帮助不可控特定的能力心境和情绪考试的难度一个人的运气韦纳的归因理论引起了人们对归因风格训练的兴趣,即帮助人发展出适应性更强的归因风格。

1.3.1.3 阿布拉姆森的归因风格理论

阿布拉姆森提出了抑郁型和乐观型的归因风格,抑郁型的归因风格把消极的事件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一因素之上,把积极的事件归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局部的因素之上,所以具有这样的归因风格的人常常从消极的方面解释生活和理解他人。而乐观型的归因风格则正好相反。

1.3.1.4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借鉴了海德的共变原则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他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行动者、刺激物以及环境背景。归因的时候,人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信息,和别人是否一样;一贯性信息,这个人是否经常如此;独特性信息(区别性信息),这个人在相同的情境中是否只对这个刺激反应。

1.3.1.5 对应推论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人们可以把事件归因与他人的内在特质,即人格、态度、心情等。条件有两点: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与社会期望不符)。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行为时自由选择而不是外界压力所致)。

1.3.2 对自己的归因

Bem的理论主要涉及人们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他的理论被称为自我知觉理论。他认为人们往往认不清自己的情绪、态度、特质和能力等,因此对于自己的推论也是依赖于自己的外显行为。

1.3.3 归因中偏误

1.3.3.1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常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者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所处环境的重要性。这被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这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人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负责的信念。二是情境中行为者比其他因素更为突出。

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人作为观察者时会高估个人特质因素,但作为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1.3.3.2 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自利偏差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等,对于失败归于外部因素。自利偏差的原因主要是人的印象管理过程。

1.4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包括在个人知觉的范畴里的概念,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自我知觉和与自我知觉相关的内容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1.4.1 自我图式

Markus和Wurf的自我图式。M和W俩人用自我图式来说明人的自我概念,自我图式是人们用来组织、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Higgins等人在研究记忆问题时提出的自我参照效应,就可以在证明自我图示在组织记忆内容方面的作用。他们发现人们在加工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更高,记忆效果更好)Higgins的自我差异理论。自我差异理论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分为三个部分:理想自我、应该自我、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的作用。其中理想自我指引个体目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则使得一些人回避目标(追求金钱)。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会促使人缩小这种差距。如果没有缩小这种差距的话,个体会产生沮丧的心情。不能缩小现实自我和应该自我的差距的话,则会引起激怒的情绪。

自我概念的构建过程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通过社会比较来推断自己(与别人相比);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反省自己)。社会学家Mead提出社会互动理论。在社会生活中,人之间的有意义的交流导致了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整合。自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的,是自己在用行为表现自己时使用的符号。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定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

1.4.2 自我觉知

自我觉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分为内在自我觉知(对自己的内部特征和情感很重视,坚持自己的标准,很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公众自我觉知(自我的外在方面,看中别人的评价,受外界影响较大)。自我意识比起自我觉知有相对稳定性,甚至可以说是人格的一部分。

1.4.3 自尊

见上文1.2

1.4.4 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用正面评价来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利偏差)。使别人对自己产生高评价。

自我确认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人们通过自我提升,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高评价,从而有助于个体自尊的建立。通过自我确认,使别人对自己有一致性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自尊。

1.4.5 自我表演

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是指人们在他人对我们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总结了6种自我表演的策略:

自我抬高,通过语言、行为呈现自己的正性信息。

显示,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和价值。

谦虚,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

恳求,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与依赖,引起同情。

恫吓,用威胁的方式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逢迎,说他人喜欢的话。

1.4.6 自我障碍策略

人对于自己形象都很关心,所以在失败可能会出现时,人们会采用自我障碍的方式来摆脱可能出现的困境(找借口)。人们提前准备好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原因归结为缺乏能力。如果成功了就会做出有能力的归因。运动员在比赛前疏于准备,职员在任务刚开始时不认真做。这都是自我障碍的表现。

1.4.7 自我检控

自我检控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根据别人表演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1.4.8 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又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B的期望会影响到C的行为,使得C 按照B的期望行事。(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者(A)告诉教师(B)某些学生(C)会取得进步,实际是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结果是这些孩子成绩因为老师对待方式的不同确实有了明显进步)。

1.4.9 体像

体像是个体关于躯体知觉现象描述的总称(肥胖问题)。

2 社会影响

2.1 从众

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是解除自己与团体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

情境因素:团体的规模大小;团体的凝聚力;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团体其他成员的意见。

个人因素:内在自我意识;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个人的控制欲望。

除了以上因素以外,个体的社会地位、预先的承诺、性别等

2.1.1 从众行为经典研究范式

Sherif的团体规范形成的实验研究。为了证明在不确定条件下团体压力会对个体判断产生影响,他利用知觉错觉中的自主运动现象研究大学生被试的判断状况。每三个人分为一组,被试在判断静止不动的光点时,会有光点移动的现象。然后被试被要求将光点移动的距离告知另一组的被试。在最初每个人单独观察的阶段,数据有很大的差异,但到后来一个小组一起同时判断的时候结果就趋于想相同了。

Asch设计的线段判断实验,给予几个被试两张卡片,一张卡片上是x线段,另一张上是a线段、b线段、c线段。要求被试判断x线段与其他三个线段哪一个是等长的。这个判断本身很简单。但是团体中提前安排好的同谋会选择错误的答案。这时候统计从众的人数。

2.2 说服

2.2.1 Hovland的说服模型

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态度改变的过程上,从信息传递和接受的角度看待态度改变的问题。分为注意信息、理解信息、接受信息三个主要的阶段。任何一个阶段出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改变。

说服信息

注意信息

是否

理解信息否不改变态度

是否

接受信息

改变态度

2.2.2 说服的中心和外周路径模型

美国的Petty和Cacippo提出的认知反应理论回答了人们为什么要接受说服和改变态度。该理论认为,在对说服信息做出反应时,人的想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当人们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时会选择“中心途径”,这时信息必须具有和你强的论据,若没有将很快被驳倒。如果人们没有足够的动机去思考,则会选择“外周路径模型”,这时熟悉易懂的表达更有说服力。

2.2.3 Sears的说服模型

前两个理论仅仅只是从信息传递和接受的角度探讨了说服何时发生和为什么发生的问题。说服的过程不仅有信息的传递和接受也有人的因素。Sears提出来包括四个因素的说服模型:外部刺激、说服对象、说服作用过程和结果。

外部刺激说服对象作用过程结果

说服者态度改变

投入学习信息

信息免疫情感转移贬低信息

人格一致性歪曲信息

情境反驳拒绝信息

2.3.4 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说服者的因素:专家资格;可信度;受欢迎程度。

说服信息的因素: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信息唤起的恐惧感;信息呈现的方式。

被说服者的因素:被说服者的人格特征;说服者的心情;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说服者自身的免疫状况;个体差异;综合作用。

情境因素:预先警告;分散注意。

2.3 群体影响

群体影响是社会影响的一部分,是运用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的方向上改变他人态度的行为。

2.3.1 社会影响理论

社会影响理论指出来自他人的社会影响的总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他人的数量(人越多,影响越大)、重要性(他人的身份地位)、接近性(时间和空间的接近程度)。

2.3.2 社会影响的表现

2.3.2.1 社会促进

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原因解释有三种:他人出现引起生理激起的强化;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当新异刺激出现,人的分心导致冲突,引起增强。

2.3.2.2 社会懈怠

是指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责任分担)

2.3.3 去个体化(去个性化)

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的反社会行为。去个体化现象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社会传染”,个体正常行为控制的崩溃,比如球迷闹事的行为)。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匿名性,团体成员越是隐匿,他们就越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自我意识降低,越是缺乏自我意识的人,越是容易去个性化。

2.3.4 群体极化

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2.3.5 群体思维

发生于在任何有高度凝聚力的小群体中,其成员倾向于通过无意识形成共同规范来维持团体的精神,从而阻碍了判断性思维。

2.3.6 合作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工作、休闲等社会关系中通过相互帮助、共同活动,以追求共同的目标,享受共同的成果或增进友谊的行为。

2.3.7竞争

是个体或团体的各方力求胜过对方的对抗性行为,甚至有些参与方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或追求更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2.4 偏见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者群体的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队之上,而不是认识上,既不合逻辑也不合情理。行为成分主要体现在歧视上。

2.4.1 偏见产生的理论

团体冲突理论,为了得到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产生(团队竞争导致偏见)。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在偏见学习的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媒体的宣传是最为重要的。

认知理论,分类、图式与认知结构是偏见产生的原因,在整合记忆信息的过程中难免使用错误的判断法则和有误的记忆过程。

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的内部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另一种是认为偏见来自人格的反常(权威性人格,德国人的反犹情绪就是这个作用的结果,对传统价值观,行为模式的固执,将对某些人的敌意扩大到一般人身上等)

2.4.2 偏见的影响与克服

一是对知觉的影响:偏见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人的知觉。以性别偏见为例,尽管照片里的男性和女性身高一样,但人们的实际判断依然有很大的差异。

二是对他人行为的影响:人们对他人的偏见也影响他人实际的行为表现。罗森塔尔效应中的A对于C的假设预期,会影响B,使B产生对于C的偏见,这种偏见:一是会使B对C的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二是会使C产生符合B的预期的行为。

2.4.3 消除偏见的方法

社会化,儿童和青少年的偏见主要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那么可以控制这个部分来避免偏见的产生。特别是要注意父母、媒体的影响

受教育,偏见更多的来自知识的狭隘,所以教育程度越高越可能产生更少的偏见。

直接接触,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队之间直接的接触可能会减少偏见。前提

条件是:地位平等;有亲密的接触;团队内部有合作;团队内部有支持平等的规范(国际会议、奥运会)。

自我检控,偏见与本身的认知过程有关,所以通过认知过程的检控也可以减少偏见。内疚感、自我批评、搜寻引发偏见反应的情景线索都有助于偏见的消除或减少。

2.5 攻击

攻击(侵犯行为)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2.5.1 侵犯行为的原因

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研究表明,当遭到他人攻击之后,人经常会采取报复的手段攻击他人。

遭受挫折,挫折是指任何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如果他人妨碍人们做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他人也是挫折。当人们认为他人有意给自己造成挫折时,更可能以侵犯行为回应之。

归因的影响,人们对于他人行为的归因会影响自身会不会愤怒以及处理愤怒的方式。

学习在侵犯行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理论强调,侵犯行为可经由学习而获得,强化的模仿对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2.5.2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温度,温度很低或者很高时犯罪率较低,呈线性关系。

兴奋转移,由于其他刺激所引起兴奋性是否可以转移的侵犯性冲动上。

侵犯性线索,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线索,如枪等器械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这种现象叫做:“武器效应”

去个体化行为,人因为群体而失去自我意识的控制和行为责任感,表现出平常不会表现的反社会行为(球迷暴动行为)

饮酒与侵犯行为,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于侵犯行为的控制(“去抑制”)。

2.5.3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利用惩罚来直接减少侵犯行为。

降低挫折,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内省)。

替代性攻击和合理宣泄(体育运动)。

示范非侵犯行为(利用对行为自制榜样的学习)

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教育)。

2.5 利他主义和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5.1 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

2.5.1.1 社会生物学

社会生物学是由威尔逊提出的理论观点,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即有助于个体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下一代的遗传倾向。是因为具有这些特质的个体较容易持续生存并产生更多的后代。

帮助他人的倾向对于团体的基因来说具有很高的持续生存价值。比如有六只子女的雄鸟如果为了保护幼鸟而牺牲了自己,他自己的基因是消失了,但是他传给子女的基因是他的三倍,实际上是保全了更多的自己的基因。

2.5.1.2 社会进化论

社会生物学的观点虽然很有道理,但是有一部分人认为社会因素比生物因素更为重要,在历史发展中人类选择性额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因为助人和利他行为时遍布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他们也在进化当中得到了提高,并已经是社会规范的一部分。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于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社会责任规范,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自己并需要帮助的人,这个规范主要针对助人者。

相互性规范,指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别人帮助了我,那么我也应该帮助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社会公平规范,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2.5.1.3 学习理论

利他行为的产生是行为学习的结果,学习过程中的强化和模仿很重要,儿童会模仿和学习父母或者他人的助人行为。

2.5.1.4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自己对利益和成本的衡量。希望获得最大化的利益而获得最小的代价。助人行为的利益可以是多种形式的:赞扬、受到奖励等等。

2.5.1.5 移情和利他主义

当人可以站在需要帮助的人的角度,发生移情的时候,纯粹的利他主义行为是可能产生的。

2.5.2 影响利他和助人行为的因素

2.5.2.1 情境因素

他人的存在,等一个需要帮助,而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会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的原因有几点:责任分散;情境的不明确性(是否真的有紧急情况);评价恐惧(避免社会非难)。

环境条件,天气、噪音、社区环境。

时间压力,助人者个人的时间是否允许会影响助人行为

2.5.2.2 助人者的特点

助人者的人格特点

助人者的心情

助人者的内疚感,人们因为做错了一些事而唤起了一些不愉快的情绪,为了消除这些情绪而选择帮助别人。

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个人困扰是指当人们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如恐惧、无助或任何类似的情绪。同情性关怀,同情心或者是对他人的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者间接性地分担他人的苦难。

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表现出的助人行为更多。

2.5.2.3求助者的特点

是否受他人喜爱。

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性别影响。

2.6 冲突

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立的需要同时存在,矛盾的心理状态。

2.6.1冲突的特征:

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冲突双方必须有直接的交锋。

冲突各方所追求的目标既可能相同又可能不同,这与竞争必须是对共同目标争夺的情况不一样,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激烈的多,它往往突破了规则、规章甚至法律的限制,带有明显的破坏性。

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不平等。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13文秘301班 2013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与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和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和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和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或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2.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行为也越常发生。( ) 3.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很重要的,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说明了这一点。(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维度是()。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3. 在接受别人对待时,纵使施予者出自善意,但如接受者感到自由受到限制时,也会心生抗拒。这种心态称为()。 A. 出丑效应 B. 心理反感 C. 过度理由效应 D. 认知失调 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以()为基础的联系。 A. 情感 B. 认知 C. 利益 D. 兴趣 5. 危机现场中,在场人数愈多时,见义勇为的助人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反而愈少。这种现象称为()。 A. 冒险偏移 B. 谨慎偏移 C. 旁观者效应 D. 社会抑制 6. 研究显示,()因素对亲密关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A. 社会经济地位 B. 相貌 C. 个人能力 D. 依恋类型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 与 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 、 和 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 、 和 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 、 和 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 、 、 或 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 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 为 。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 (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 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 )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 维度是( )。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历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历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1295 课程代码:0235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社会工作;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3.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14.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15.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16.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17.去个性化: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2.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13.社会态度: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14.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5.群体极化:群体决策方向上与个人决策相一致,但比个人决策结果更极端,这就是群体极化。具体表现为:如果人们先前的倾向是冒险的,则群体决策更具有风险性;如果人们先前的倾向是保守的,则群体决策更为谨慎。 16.服从: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3.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14.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1

尔雅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1 父母养我们,我们要回报,这属于()1.0 分
? ? ? ?
A、符号互动理论 B、平衡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 我的答案:D
2PAC 中 A 是指()1.0 分
? ? ? ?
A、我们的父母自我状态 B、我们的成人自我状态 C、children D、老人 我的答案:B
3 群体的极化现象有()种解释 1.0 分
? ? ? ?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B
41950 年发端于美国的社会交换理论是从()的视角看待利他行为 0.0 分
? ?
A、哲学 B、经济学

? ?
C、心理学 D、社会学 我的答案:C
5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强调在()指导下研究 1.0 分
? ? ? ?
A、马克思主义 B、纳粹主义 C、实验 D、计划 我的答案:A
6《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这一杂志是由()和斯坦达尔一起创办的。1.0 分
? ? ? ?
A、斯金纳 B、文森特 C、莫尔 D、拉察鲁斯 我的答案:D
7 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验室实验,一种是()。1.0 分
? ? ? ?
A、情景实验 B、外部环境试验 C、现场实验 D、仪器实验 我的答案:C

8 符号互动是来自于()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1.0 分
? ? ? ?
A、物理学 B、生物学 C、社会学 D、心理学 我的答案:C
9 人的幽默感是在()阶段建立起来的 1.0 分
? ? ? ?
A、青春期 B、青年期 C、中年期 D、婴幼儿期 我的答案:A
10 在管理当中为了更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文的关怀让他们感觉
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是由()实验得出的结论 1.0 分
? ? ? ?
A、霍布斯 B、霍兰德 C、霍桑 D、勒温 我的答案:C
11 自我的作用是()1.0 分
?
A、阻止本我发泄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B)-新

暨 南 大 学 考 试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空格内。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他的不是。甚至会尽量朝他的演讲内容也许包含什么深刻含意方面想,这种认知心理是( )的反映。 A .折扣原则 B .刻板印象 C .仁慈效应 D .晕轮效应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同一认知心理的是( )。 A .情人眼里出西施 B. 爱屋及乌 C. 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 D.先入为主 3.给尊敬的人送礼时,她总是喜欢送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这是( )的反映。 A . 投射心理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心理免疫 4.人们对与某个人最近一次交往形成印象往往特别深刻,这是( )的表现。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印象整饰 D . 仁慈效应 5.人们在做出某种决策后,他(她)所放弃的事物的所有优点会被放大,而所选择的事物的优点则容易被忽略,这是典型的( )现象。 A .行为不协调 B.折扣效应 C. 认知不协调 D.认知协调 6.社会心理学中95%的理论贡献都与( )有关。

A.库尔特·勒温B.弗洛伊德C.费斯汀格D.斯金纳 7.一个平时文质彬彬的人做了一件大跌眼镜的事,人们对他的好印象就变得被破坏。这种现象说明()。 A.折扣原则 B.累加模式 C.负面特性对整体印象的影响大于正面特性 D.加权平均模式 8.下列不属于容易产生团队管理的定型思考的是()。 A.领导者为了维护某个观点,即使错误也会文过饰非 B.出现多数人对少数人施加压力的现象 C.领导者先听他人各抒己见,最后表态 D.领导者首先表态,明确自己的立场 9.一个人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她笑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抿着嘴巴。这种现象属于()。 A.印象整饰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10.北京记者对搭顺风车实地采访发现:如果司机是女性,则无论男女,都同意搭顺风车。如果司机是男士而邀女士塔车,则屡屡遭拒;如有人同行,则女同志愿意搭车。同行人中途下车,搭车女士马上拿出手机,用方言给家人打电话。告知现在何处,所乘陌生车的车牌号。这种现象说明了()的广泛存在。A.刻板印象B.折扣原则C.性别相符D.从众现象 11.下列影响态度形成的社会因素中不合适的是() A.社会大环境 B.家庭背景 C.同伴 D.遗传 12.下列行为中,属于消极的印象整饰行为的是()。 A.口蜜腹剑 B.面试前理个发 C.穿礼服去吃法式餐 D.某教授经常不修边幅 13.下列现象不属于团队内耗产生的原因的是()。 A.内部成员不团结 B.团队有吸引力 C.害怕自己比别人干得多 D.群龙无首 14.在森林中看见一只熊会感到恐惧,而在动物园看见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熊就不会产生恐惧感。这说明()对情绪的影响。 A.情境评估 B.事件归因 C.认知网络 D.图式 15.总喜欢将别人的成功归于外因,自己的成功归于内因。这一心理是()的表现。 A.印象偏差 B.态度偏差 C.行为偏差 D. 归因偏差 16.婚姻围城中的人对对方的态度常与婚前的期望有较大反差;女生在购买一件衣服回来后常后悔买回来却不喜欢它。这些现象的共性是()。 A.消除不协调 B.认知不协调 C.欣赏效应 D.阿伦森效应 17.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是()的表现。 A.自控行为 B.自我关注 C.认知失调 D.自我效能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练习题

一, 二, 十一,名词解释2分*5个=10分社会心理:由社会因素引起的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动 2,社会心理学:是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收到他人现实、想象、隐含的影响 3,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积极的肯定的亲密状态或关系 4,犯错误效应:一个优秀的人如果偶尔犯非原则性的错误,会提高他的人际吸引的现象5,首因效应:人与人初次交往所获得的最初信息对双方以后交往活动的影响 6,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对交往对方某一方面特征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对此人其他方面特征的评价 7,刻板效应:又叫社会定势,在交往时,对某类人的共同特征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对群体中某一个人的评价 8,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以感情为基础的直接的交往过程 9,人际关系:个体与个体之间以感情为基础的直接的,关系 10,印象整饬:个体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形象的过程 11,归因:观察者利用各种线索和信息对行为者行为的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 12,侵犯行为: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个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对方造成社会标定的有害行为13,利他行为:个体所作为的对他人或者社会能带来积极的影响的自愿的行为 14,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任职、情感和行为是哪个表现与大家一致的现象15,社会促进:由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会提高工作成绩和效率的现象 16,相似性:在客观上双方具有一致性,主观上能意识到的特点 17,补偿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通过一定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进行补偿 18,强迫性:在空间位置上比较接近交往频率较高易产生人际吸引 十二,简答题5分*6个=30分 1.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看法 SSP取向(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取向) 1)社会化,把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代表会人物纽夸姆,墨菲。社会人的条件: 掌握生活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有社会生活目标,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 2)社会角色:由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大多数人的社会期望的一整套行为模式和心理 倾向 3)社会交换:霍班斯,社会互动是物质和非物质交换的过程 PSP取向(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取向) 1)社会行为:勒温B=F(P*E) 社会行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群体 3)社会影响:奥尔波特,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到他人的 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影响 4)人际互动:人与人相互交往建立的人际关系 CCSP取向(跨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1)不同文化模式的人的心理特点 2)性别角色差异

社会心理学试卷与答案

社会心理学试卷与答案 一、单选题 1. (1分) 第一份专业经济心理学的专业杂志是哪一年创办的?() ? A. 1902 ? B. 1908 ? C. 1975 ? D. 1981 2. (1分) 以精神分析法研究经济心理学的是()。 ? A. 考托瑙 ? B. 拉扎斯菲尔德 ? C. 阿尔布 ? D. 迪希特 3. (1分) 关于性别角色的论述,下列哪位学者的观点最接近中国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观念?() ? A. 本尼迪克特 ? B. 奥尔波特 ? C. 霍尼

? D. 帕森斯 4. (1分) 感知觉异常;逻辑思维紊乱;奇怪想法与信念;情感迟钝或倒错;明显怪异行为;明显退缩或社会隔离;兴趣、动机、意志力明显减退;学习工作能力明显下降;生活懒散、个人卫生或修饰明显受损等这些特征,是()的初期症状。 ? A. 躁狂抑郁症 ? B. 抑郁症 ? C. 精神分裂 ? D. 走火入魔 纠错 5. (1分)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的横向结构属于()。 ? A. 差序格局 ? B. 团体格局 ? C. 交换格局 ? D. 情感格局 纠错 6.

(1分) 下列哪位社会心理学对性别差异做过出色的跨文化研究? ? A. 奥尔波特 ? B. 霍尼 ? C. 米德 ? D. 海德 纠错 7. (1分) 下列心理学家中被认为是经济心理学的创立者的是()。 ? A. 弗洛伊德 ? B. 冯特 ? C. 塔尔德 ? D. 阿尔布 纠错 8. (1分) 考托瑙对经济心理研究的集中体现是《经济行为的心理分析》,他认为经济心理研究的重点应该是()。 ? A. 经济行为

? B. 决策行为 ? C. 心理预期 ? D. 非理性行为 纠错 9. (1分) 谨小慎微、敏感多疑、拘谨呆板、优柔寡断、心胸狭窄、求全责备、顾虑重重、自我克制、苛求自己、责任心过重、好玄想等这些特征是()的表现。 ? A. 癔病性人格 ? B. 强迫人格 ? C. 反社会型人格 ? D. 分裂人格 纠错 10. (1分) 拉扎斯菲尔德则主张在经济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以()作为研究的重点。 ? A. 经济动机 ? B. 消费行为 ? C. 消费潜意识 ? D. 经济习惯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 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 A、荣格 B、弗洛伊德 C、阿德勒 D、霍妮 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 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 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 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 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 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 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 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 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 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 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 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 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 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 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 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 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 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 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 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 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 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 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 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 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 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 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2、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准确。(√) 3、女孩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男孩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 4、人们用来进行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静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5、实验室实验法比现实实验法的信度高,效度低。(×)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