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梵高1

梵高1

梵高1

梵高

梵高作品赏析

梵高作品赏析 艺术是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无数的画家和文人穷其一生致力于创作,他们在自由的艺术世界中寻求精神的借慰,在他们的作品中传达他们对社会的期望和未来的憧憬。艺术家是最纯洁最朴实的,他们能在最简陋的破房子中画上一整天,他们能在最单调的风景前思考许久,但他们拥有最宝贵的精神境界,最高尚的心灵。让我们走进梵高,走进他的绘画世界。 梵高的曲折人生 梵高的生平都充斥着一个词“孤独”,梵高小时并没有展现独特的绘画能力,在27岁时梵高正式成为职业画家,但梵高当时的作品并不被当时的买家所接受,梵高的粗犷的线条和颜色没有得到认同,他的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还是他的弟弟提奥瞒着他买的。艺术总是伴随着精神的至高追求,而越是困苦越是孤独,精神冲击越大,艺术家所能淋漓精致表现地也越充分。 梵高的一生始终执着于着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追求,梵高有过三次恋爱,他爱上了房东的女儿,求婚被拒;他爱上了自己守寡的表姐,没能被接受;他最后无奈地和作为自己绘画模特的妓女在了一起,后因为不和而分离。对于友情,梵高唯一的好友高更,也在与梵高相处了两个月之后,因为性格不和而离去。对于亲情,似乎是上天对梵高最后的眷顾,他的弟弟提奥是唯一真正对他好的人,由于他的作品不能卖出,日常的生活费用都是他的弟弟寄给他的,但这也不断刺激着梵高,他就像是个包袱一样一直挂在他弟弟家里,他悔恨自己的无能与弱小。梵高的一生都是自己一个人,他渴望别人的认可与接受,但是上天都拒绝了他,促成了他心里上的缺陷。但他有唯一的爱好,唯一支撑着他走下去的不会撒谎的追求——绘画,他把自己的一切都放在了自己的画里,他的愤恨他的悲伤与难过。 1890年7月的一天,37岁的梵高悄然走向奥维尔小镇外的一片麦田,从衣袋里掏出一把左轮手枪,笨拙地对准自己的腹部,扣动了扳机。梵高最后已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涯,他不想再给他的弟弟增加负担,也不想再一个人孤独地走下去,只留下了他的艺术他的灵魂,他充满梦想的创作。 梵高的作品风格 梵高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他的创作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接触印象派以后造就了梵高独特的画风,他唯一深爱的东

中班美术欣赏 梵高

中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和《星月夜》 一、活动前思考 1、教材分析 在《星月夜》这幅画种,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夜晚的天空又高有远,弯弯的月亮悬挂在右角上,桔黄的月光、星光相互辉映,把深蓝色的夜空点缀得灿烂辉煌。流动的云在风的推动下翻滚着、飘过来,飘过去。前景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杉树,墨绿色的枝条努力的伸向天空。远处有青色的群山,山下的城市笼罩在夜色中,流泄出星星点点的灯光。 观赏梵高的这幅画,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它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同时又呈现了无比绚烂的色彩。这是梵高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同时也带有某种非理性的成分。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画面中笔触、色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强烈情感。 难点:模仿梵高用短促而快速的用笔来表现画面。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梵高的作品,感受画面中笔触、色彩、形象所传达出来的强烈的情感。 2、创作“有星星的夜晚”或描绘自己对梵高和她作品的感觉,尝试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梵高的《自画像》,简单介绍画家,并引导幼儿初步讨论自画像的笔触和色彩。 2、出示《星月夜》,引导幼儿重点欣赏。 *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画面,提问:请你仔细看一看,画面上画了什么? *引导幼儿从颜色上欣赏、讨论:画面上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鲜艳的还是灰暗的?它们在一起对比强烈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画家用蓝色、紫色和黄色,色彩鲜明,对比非常强烈,给人一种躁动不安的感觉。 评析:教师引导幼儿从画面的内容和色彩进行观察,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幼儿自由地畅谈着对画面的感觉,对这幅画幼儿一个感性的认识。在这里,幼儿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师幼之间的交谈是平等的。 3、引导幼儿从形象、笔触上欣赏、讨论:画家把星星、月亮、树木画成什么样子?画家是怎样用笔的?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请幼儿学一学这棵树是怎样长的?再用小手来试一试梵高那短促而快速的用笔,感受笔触和线条的运动。 *教师小结:画家用波浪形、螺旋形的线条来画画,星星月亮好像都被漩涡围住了。大树像火苗一样旋转着上升,让人感到万事万物不停的运转。 评析:通过观察、示范、模仿,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梵高作画的手法,这时,幼儿都跃跃欲试,很想拿起画笔象梵高爷爷一样画画。 4、讨论整幅画给人的感觉和印象,并给作品起名字。 5、请幼儿把自己对梵高、对《星月夜》的感觉用绘画表现出来。 *幼儿自由创作“有星星的夜晚” *你看到的星星、月亮是什么样的?你的心情怎样?

赏析梵高星空

梵高《星空》赏析 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海一样的蔚兰色,色调柔和宁静。但所画的星空和星空之下的人间却让人激情澎拜。也许是夏夜也许是秋夜,总之夜空的星星不再沉寂,却在涌流奔腾旋转。而人间呢,却显得出奇的静。村庄非常小,匍匐着,几乎要在视野里消失,而教堂的尖顶却非常高,直指天庭。画面一侧的树扭动着,扶摇直上,直插星空。凡高把整个天宇画成动态的,显得激情洋溢,热血沸腾。1889年,梵高的疯病又一次发作。在与高更的一次激烈争吵之后,他割下自己一只耳朵,并用手帕包着送给一个妓女。此后,他被送入了圣雷米的疯人院。他在那儿共呆了一年零八天。其间,他仍然勤奋作画,完成了一百五十多幅油画和一百多幅素描。他此时的绘画,已完全地趋于表现主义。在他的画上,那些象海浪及火焰一样翻腾起伏的图像,充满忧郁的精神和悲剧性幻觉。油画《星夜》便是他该时期的代表作。 梵高在这里,并没有消极、被动地沉溺于他那感情激流的图像中。他能将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而从作品中抽离出来,并且,寻找某种方式,用对比的因素与画面大的趋势相冲突,从而强化情感的刺激。我们在画中看见,前景的小镇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线笔触来描绘的,与上部呈主导趋势的曲线笔触,产生强烈对比;那点点黄色灯光,均画成小块方形,恰与星光的圆形造型形成鲜明对比。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交叉,而柏树的顶端则恰好拦腰穿过那旋转横飞的星云。《星空》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二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高自己的想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全画的色调呈蓝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树木像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画有一种儿童画的特征,这幅画的基调以蓝、黑为主。凸显出画内的压抑、冷调,夜幕笼罩下的小村庄虽然一副静谧的模样,但天空中呈现的漩涡状气流让人有一种沉默即将爆发前的那种压抑与可怕的寂静。画面的星空。画家运用大量的明黄色来凸显星星,就好似那梦想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再次,这幅画的天空呈旋涡状,貌似有很多气流,再加上图画颜色的基调,就给人一种扭曲痛苦、冷漠的感觉,就好像得伤寒病病人的脸。此画虽然表达了画家长期压抑扭曲的心理,但是明黄色的大片繁星也正是衬托出画家心里的那一点希冀与梦想,明明灭灭,现实与梦想的冲突在这幅画中能够得到很好的表现。既有希望,又有绝望。还是那句话,远方星空中明亮美丽的繁星,看似很近,最终却遥不可及。 有人说: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恒。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那是奔放的,或者是像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梵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这种笔触,就像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

对梵高作品的鉴赏

对梵高的作品赏析 周昇1240109135 我是一个热爱美术的人,但是我从没有深入的理解过印象派的作品, 自从上了美术鉴赏这门课之后。我开始关注美术作品和印象派作品,尤其是梵高的作品我尤为的钟爱,我从他的作品看到生活的美。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代表性画家。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早期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曾割断了自己的耳朵。1890年七月29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亡。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拾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地向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台湾译名梵谷。 《拾土豆者》在现存的梵高的油画中,这幅是最早期(埃顿时期)的作品。在这以前,虽然也画过数幅习作,但都没有保存下来,因此这就成为他的作品目录中登记的第一张。1881年秋,他从使用调色板的方法开始学习水彩画的画法,时常从埃顿前往海牙,求教于当时的名画家莫夫。信上曾叙述说,在莫夫处画了两张静物油画与两张水彩画。信尾又附言:“两张油画的主题是毛皮制成的小孩帽子,旁边放些土豆及甘蓝。”这一幅画是其中的第二张,他在下一封信上说:“这不能算是杰作。但总比以前所画的完整些,至少我相信有更逼真的感觉。

《塞纳河滨》 在他短暂而绚丽的生命历程里,文森特·梵高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从小就活在妈妈对死去的哥哥的怀念中,或许这就注定了他的性格比别人抑郁和多愁。 文森特·威廉·梵高的一生的艺术之路 早期作品包括埃顿时期,海牙时期和德伦特时期。当梵高画它们时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这些作品大约完成于1881-1883年间。此前,梵高在博里那日矿区受到巨大打击,对上帝几乎绝望,却终在迷茫与困惑中找到了一生的归宿--绘画。他开始大量临摹名画,并画了大量素描习作。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梵高苦练素描技巧。就在这个时期他的第一幅在他的生命中的著名作品诞生了,《吃土豆的人》。 1885年11月底,梵高决定去安特卫普,在那里的3个月里,他努力的学习绘画并沉醉于其中。在此期间,他了解鲁本斯的绘画,接触到了日本浮世绘,这些都对他此后的绘画历程有很大影响。梵高此时期的作品延续了纽南时期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沉的笔触,但他也渐渐使画布变得明亮了些,色彩也丰富了些 1886年2月底,梵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凡高兴奋,尤其是印象派绘画使他震惊不小。2年后,梵高渐渐厌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他并不满足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思想理念,而他独特的个性告诉我们,梵高的绘画不属于任何流派。于是梵高带着希望来到法国南部,充满阳光的小城阿尔,迎来了他最辉煌的创作时期。 1888年2月,梵高在朋友推荐下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并很快爱上了这儿。梵高在阿尔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但仍无法卖出以养活自己。《向日葵》《收获景象》《夜间咖啡管- 室外》《夜间咖啡座-室内》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浅析梵高的绘画风格》全解

一、梵高的生平简介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表现主义的先驱。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北部一个名叫松特丹的小村,家中除了父母,他还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提奥。梵高家族中有很多人从事过与绘画相关的工作,童年的梵高曾跟随富裕的伯父们住在豪华的别墅,那里有丰富的绘画收藏,身处在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相对良好的绘画环境,造就了他的善良和对自然界、对动物、对花鸟,甚至鸟巢的倾心关爱和敏感。这些品质影响了他注定为爱情、友谊、艺术而献身的一生。 当梵高遭遇了痛苦的感情世界、悲悯的传道士以及自虐式的基督情怀和种种不幸后,终于他在生命的最后10年伴随着痛苦的冲突和摇摆中彻底的发现了自我。 二、梵高的绘画风格 梵高27岁时依靠弟弟提奥的支持正式走上绘画道路。在梵高十年艺术生涯中,曾辗转于海牙、德莱塞、纽南、安特卫普、巴黎、阿尔、圣雷米精神病院、奥维尔等地,绘画始终是他的精神支撑。虽然有时不得不像流浪汉一样到处漂泊,但艰难的岁月里梵高不知疲倦地探索着大自然,思考着对象身上本质的东西,在画布上深情地倾诉着其独特的美。 梵高绘画作品的许多特点中最有价值的是他对色彩的运用和表现。“未来的画家就是尚未有过的色彩家”是梵高的一句不朽名言,不仅概括了梵高的创作理念,而且揭示出色彩这一重要的绘画语言,当成为艺术家激情甚至生命的有机体时,便具有了一种艺术精神意义的深刻道理。在梵高之前,艺术家对色彩的认识有古典主义的固有色、印象主义的条件色,但没有一位像梵高那样将色彩提升到一种绝对的精神现象予以重视。印象派画家们把色彩提升到审美的重要地位,也仅仅是一种表层的自然再现,缺乏艺术感染的精神内涵。梵高对色彩的认识与创新并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是在外部条件影响之下通过内在的动因而实现的。他接受了鲁本斯、德拉克洛瓦等画家那种以热情而奔放的性情抒发和饱满富丽的色彩表现的创作方法,并受印象派画家的启示,梵高调色板上的颜色变得干净而明亮起来,也学会了面对自然直接观察和感受的创作方法,当梵高结识了高更等一批具有强烈创新精神的画家时,他意识到艺术创新是艺术家的根本出路。 一个不能得到直觉充分推动的人,会像是一只进入赤道无风带的船一样,很难达到艺术表现的核心或极至境地,而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种天生自然的推动力,一种直接的需要,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思想马上表现为艺术形象不可。梵高自身具备了这一点,也做到了这一点,在色彩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他的色彩冲破了前期印象派对自然色彩真实反映的束缚,并开始大胆地随心所欲地使用色彩。尽管是面对自然写生,画面色彩已经带有抽象因素:不重视立体、空间和阴影的表现,只强调色彩的对比效果,这种抽象是主观情绪的表达,从而产生了装饰效果,他是通过使用光亮明快的夸张色彩、大色块的对比和绝对的黑白来实现这种装饰的。 梵高用最大的热情接受色彩鲜明、色阶丰富的印象主义绘画方法,并开始热衷于与这

作文人物素材之梵高

其人其画 1853年,梵高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徒之家。少年时,他在伦敦、巴黎和海牙为画商工作,后来还在比利时的矿工中当过传教士。1881年左右,他开始绘画。1886年去巴黎投奔其弟,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1888年,梵高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强烈的感情。他曾短暂与高更交往,后来神经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经历多次感情上的崩溃之后,梵高于1890年在奥维尔自杀。他对野兽派及德国的表现主义有巨大影响。 梵高一生为人敏感而易怒,聪敏过人,在生前他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其个人生活不幸而且艰辛,可他却随时都有献身给别人的爱、友谊和对艺术的热情。在比利时作传教士期间,

他目睹穷人的艰难生活,决定以最大的热情帮助那些煤矿工人,他义务收容那些受重伤而垂死的矿工,希望以抚慰之词和自我牺牲精神帮助弱者博斗,不过,他只干了6个月就被解雇,原因是他对工作过分热情。 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梵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他早期画作爱用荷兰传画的褐色调,但他天性中火一般的热情使他抛弃荷兰画派的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他不是以线条而是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梵高的耳朵

梵高在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候,曾经用剃须刀片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他是试图用这个举动唤醒自己,制止内心愈演愈烈的疯狂? 抑或,这本身就是一个疯狂的举动?我记得他有一幅自画像,描绘着用纱布包裹住耳部伤口的自己——他的眼神中没有疼痛,只有恐惧,仿佛能倒映出那刚刚消失的风暴的影子。如果允许我给这幅画另起一个标题的话,我会把它命名为《自己的伤兵》。在自己的战场上,梵高伤害了自己,又包扎着自己。——并且还以一幅自画像留作纪念。 是一念之差吗,还是蓄谋已久?他把仇恨的锋芒指向自身,指向一只无辜的耳朵——也许在那一瞬间,他与世界达成了和解,却加倍地憎厌自己,憎厌镜中的那个丑陋且变形的男人。于是,他的手势就像一列失去控制的火车冲出轨道,伴

欣赏大师—梵高 教案

《梵高》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梵高的生平及相关作品的故事背景,感受画家通过画面要表达的内心情感。 2、欣赏《星空》并解读他的作品创作风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梵高的作品风格和创作手法 【课前准备】 PPT、视频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放视频 师:大家听过这首歌吗? 师:这个音乐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歌星唐·麦克林(DonMclean)在欣赏了梵高的《星空夜》以及了解了梵高的生平故事后深受感动,于是创作了《Vincent》这首历经几十年经久不衰的经典歌曲纪念梵高,歌词还是以星空标题开头的。为了纪念梵高逝世127周年,2017年上映了《至爱梵高》的电影,就是我们在视频中看到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如果大家有空可以在家看看。 师:梵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那有谁能说出他的代表作品?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后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位“神经质”的艺术大师 二、深入认识 ?介绍艺术大师: 梵高的全名是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出生于荷兰南部,他的父亲是个传教士。母亲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梵高和小朋友们不一样,他没有从小就表现出对画画特别的热爱,但是他的几个叔叔、伯伯是做艺术品销售生意的,他还有个表哥做画家,再加上妈妈经常会辅导小梵高画画,所以梵高对艺术也算是耳濡目染。

?他的一生 16岁左右被叔叔带到位于海牙的一所画廊从事卖画工作。梵高在海牙的画廊一做就是四年,四年间同事和顾客都很喜欢他,他对这份工作也充满了热爱,也热衷于与人交往。 鉴于梵高工作表现优异,又是老板的亲戚,所以公司把梵高派到了伦敦工作。工资自然也给梵高涨了不少。梵高在伦敦经历了他人生的初恋,但往往初恋都是让我们回忆的,是的梵高失恋了。失恋让梵高备受打击。加上梵高本来就有点抑郁及轻度精神问题,失恋后从此梵高变得更加沉默寡言,身体也日益消瘦,工作更是没有心思。不久后梵高不仅失恋还失业了。 离开叔叔的画廊后,梵高做过很多工作,他做过老师,做过图书销售,还做过传教士,但是都做得不长久。比如做传教士,梵高被派去贫困的矿区做传教士,梵高太过同情那些贫民,把自己的钱、衣服、食物、房子让给当地穷人,自己和穷人一样生活,结果被领导认为没有把本分工作做好,而且和贫民一样生活,穿得破破烂烂不修边幅影响他们组织形象而被辞退。 没有了收入,没有朋友,他只能回家啃老。他回到乡下跟他的父母同住。但是作为一个没有工作,没有收入而且性格脾气还不好的大龄单身狗,被爸妈嫌弃是必然的。那时候的梵高,日子过的很是压抑,他写给人家的信里还自嘲自己过的连条狗都不如呢。那个时候为化解郁闷,这个时候梵高开始画画,不过当时他的作品普遍色彩比较灰暗,颜色也比较单一。在他27岁的时候在弟弟的鼓励下决心要成为名专业画家。尽管年龄老大不小了,不过为了追求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对不对? 梵高要成为画家的这个决定受到了弟弟的全力支持,无论是精神上还是金钱上。可以这么说,没有弟弟的支持,就没有艺术史上如此伟大的梵高。 这个表弟不仅精神和经济上帮助梵高,他还凭着自己的艺术圈人脉介绍了很多大艺术家给梵高认识。这个时候梵高受法国的印象派画家的影响,画风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去画那些P民、饥饿、妓女等下层社会的主题,画面上也开始用一些鲜艳的颜色了。 ?他的作品 《星空》《向日葵》《红色的葡萄园》 但对于我们刚刚欣赏的这些作品,主要是梵高来到法国南部的小镇后创作出了大量的绘画像《向日葵》,在梵高的疗养院生活期间也是梵高创作的黄金时期。刚刚老师提到梵高在这里创作了他艺术生涯中的巅峄之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作品吧。(PPT 展示作品《星月夜》)

第6课 看看梵高画的床

第6课看看梵高画的床 闸北区中山北路小学王文艳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复习平行透视图; ·初步了解梵高《画家的卧室》的内在语言; ·学会依据平行透视的原理及线描的方式表现和装扮自己的卧室。 2、过程与方法: ·欣赏法——《画家的卧室》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绘画的感受; ·交流法——边欣赏边交流自己卧室的内在语言,提高学生善于表达的能力。 ·游戏法——利用qq平台在“在qq家园的设计”中提高学生装饰的能力。 ·三评法——自评、互评和师评的三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发展学生自主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长大实现当设计师的梦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用色相渐变的方法涂色。 2、难点:如何掌握色彩渐变的正确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具:油画棒、范例、媒体等。 2、学具:彩色卡纸、水笔、铅笔。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名画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画家的卧室》: 并旁白作品说明: 这是一副关于凡.高卧室的著名画作。凡.高所拥有的画作都有非常强烈的个性色彩,这是该画作如此另人震惊难忘的部分原因所在。房间是幽闭性的。他可怜的试着把所有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东西画进到这副

作品之中。右边的墙上挂着两副画。一副是他自己的肖像。因为他是一个非常自我中心的人,另一副画的是那为数很少的几个善待他的人中的一个。当地的邮递员的画像。在床头挂着的是一副古怪而喧嚣的风景画。暗示着他在受到外界打扰时心绪不宁的内心状态。还有两张模糊的速写(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文书)。还有一个小小的洗架。在画家个人艺术气质的强力裹挟下,它几乎在触电一般的颤动着。挂在它附近的毛巾像一面无风时的旗帜一样低垂着,他的衣物被努力地整理出一种秩序来:三条小小的衣物悲伤地排列成一列。孤独的痛苦也被那两把椅子进一步强化了。它们摆在另人尴尬的位置,也没人来坐在上面,双人床的一头,放着两个枕头。他把这张双人床看做是生活稳定的巨大象征。但这张床看上去相当奇怪。它像是一个箱子,上面覆盖着一条画着野生动物的深红被子或是毛毯,那些动物,看起来正试着要从被拘禁中逃走的样子。在这间不通风的斗室里,凡.高相信他正在表现那伟大的“宁静与安息”,他所表达的是强烈的焦虑和挫折感。 2、小结:大师梵高的《画家的卧室》反映了他当时强烈的挫折感,我们今天就要来模仿大师的作品来画画自己的卧室,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小天地你想要告诉读者什么呢? 3、小组学生交流并回答。(反映自己的兴趣爱好、舒适、温馨、卡通、幻想等) 4、揭示课题:《看看梵高画的床——设计我的小天地》 二、复习旧知完成初稿 1、复习平行透视的基本知识: (1).媒体出示以下图片:

梵高教案

西方美术史 荷兰绘画大师 ——命苦如中药命硬如钻石的梵高 华德学院 艺术与传媒分院 邵玥

《荷兰绘画大师—命苦如中药命硬如钻石的梵高》 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授课类型】讲授课 【授课班级】2014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艺专业、广电专业、动画专业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法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对荷兰绘画大师梵高艺术人生和作品的理解及艺术流派。 【教学目标】1、了解并感受梵高绘画的主要特点及作品。 2、通过梵高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开阔眼界,提高欣赏的能力。 3、学习梵高对绘画的热情和执着,激发学生们的绘画的热情和兴 趣。 【教学重点】1、梵高艺术人生和作品欣赏。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步骤】 1、引入:27岁之前的梵高。(1分钟) 2、展开:梵高与印象派、后印象派;(1分钟) 梵高生命中重要的三个人;(5分钟) 梵高的绘画特;(1分钟) 3、总结:梵高的艺术精神。(1分钟)

1886年,一个年轻人来到了艺术之都巴黎,在这里,他立志成为一名画家,并从好几位印象派大师的画作中得到了启发...... 然而,没过多久,他发现印象派的手法根本就不够他玩的。于是,她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一条无比艰辛的艺术创新之路。通过这条路,他终于成为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大师。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梵高 一、梵高与印象派、后印象派 关于文森特凡高,首先我想先聊聊他究竟应该被分到那个“派”。艺术家的分派,并不像黑社会电影中向关二哥磕个头,然后再在身上纹两条带鱼就算入了帮派了。而是要从他作品的风格中分析他比较偏向那个派......照这种说法,那梵高早期的作品的确是受了印象派影响。在遇到印象派之前,梵高的画给人一种非常凄惨的感觉,而在收到印象派影响后,从画面上很容易看出来,梵高的画面一下子“亮”了起来,而且鲜艳明亮也成为了他以后画中的标志而被人熟知。可以说,印象派在梵高的艺术生涯中打开了一只手电筒,给他指了一条明路。 然而,凡高的代表作却又和印象派风格截然不同,甚至有些唱反调。于是,专家学者们又把他和后来一样画风有所转变的塞尚、罗德烈克等人划分为后印象派。 但我个人认为之中划分是不合理的,因为印象派的创始人莫奈、雷诺阿最后也和印象派“say goodbye”了,照这种理论,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给他们分个苹果派菠萝派之类的呢?所以,专家们把艺术家们分成各个门派,从我作为教师这个角度上来说,就是为了上课方便总结归纳,考试好出题!其实,又有哪个画家的画风是一沉不变的呢? 如果硬要分派,我觉得梵高应该是:癫狂派。艺术家都是疯狂的,然而和毕加索、马蒂斯这种故意作怪的画家不同,梵高的怪是他的血液和骨髓里面的。因为,他是个精神病,如假包换的精神病....... 二、梵高生命中重要的三个人 要了解这个“神经病”,有三个人是不得不提的,可以说没有这三个人,就没有今天大家所认识的梵高,三个人,缺一不可。 重要人物一:提奥梵高 文森特梵高的弟弟,也是他一生的知己,并且终其一生,在精神上、经济上鼎力支持梵高的梦想。年轻时期的梵高,做过很多职业:画廊销售、传教士、外语教师(他会英、法、

对梵高作品的鉴赏

对梵高作品的鉴赏 摘要:本文是对梵高的一生艺术生涯作了简单的总结。作者对梵高这个伟大的艺术家的其中两幅画作作了赏析,分别是令人神思的《星空》和使人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意念的《向日葵》,并因为梵高的画作启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现状的启发。 关键字:艺术家梵高星空向日葵 对于美术,我算是一个行外人,但是自从上了美术鉴赏这门课之后。我开始关注美术作品,尤其是梵高的作品我尤为的钟爱,我从他的作品看到生活的美。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代表性画家。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早期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曾割断了自己的耳朵。1890年七月29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亡。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① 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拾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地向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台湾译名梵谷。 在他短暂而绚丽的生命历程里,文森特·梵高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从小就活在妈妈对死去的哥哥的怀念中,或许这就注定了他的性格比别人抑郁和多愁。 文森特·威廉·梵高的一生的艺术之路 早期作品包括埃顿时期,海牙时期和德伦特时期。当梵高画它们时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这些作品大约完成于1881-1883年间。此前,梵高在博里那日矿区受到巨大打击,对上帝几乎绝望,却终在迷茫与困惑中找到了一生的归宿--绘画。他开始大量临摹名画,并画了大量素描习作。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梵高苦练素描技巧。就在这个时期他的第一幅在他的生命中的著名作品诞生了,《吃土豆的人》。 1885年11月底,梵高决定去安特卫普,在那里的3个月里,他努力的学习绘画并沉醉于其中。在此期间,他了解鲁本斯的绘画,接触到了日本浮世绘,这些都对他此后的绘画历程有很大影响。梵高此时期的作品延续了纽南时期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沉的笔触,但他也渐渐使画布变得明亮了些,色彩也丰富了些 1886年2月底,梵高来到“艺术之都”-巴黎。这里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凡高兴奋,尤其是印象派绘画使他震惊不小。2年后,梵高渐渐厌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他并不满足于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和思想理念,而他独特的个性告诉我们,梵高的绘画不属于任何流派。于是梵高带着希望来到法国南部,充满阳光的小城阿尔,迎来了他最辉煌的创作时期。

梵高简介

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目录 1人物简介 梵高梵高(荷兰语: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1861年梵高开始受教育,在学习语言包括法语、德语及英语表现不错,但在1868年3月中断学业,并在1869年7月在国际艺术品交易商公司见习。经历了短暂的教职生涯后,他成为传教士,向贫困的采矿工人传教。直到约莫27岁时,梵高才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后十年间,却创作了超过二千幅画,包括约900幅油画与1100幅素描。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梵高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其在梵高待在法国亚尔的那段时间,发展已

臻成熟。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在他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 梵高一生中的核心人物是他的弟弟西奥,其从不间断、无私的提供梵高经济资助。他们终身的友谊可于他们在1872年8月前往来的多封书信间查证。 2生平经历 2.1早年生活 梵高文森特·梵高于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南部北布拉班特省、位置靠近布雷达的村庄津德尔特。他是安娜·柯妮莉雅·卡本特斯与西奥多鲁斯·梵高(Theodorus van Gogh)之子,其父西奥多鲁斯是荷兰归正宗教会的神职人员。文森特以他的祖父为名,其也是恰一年前头一胎死产的哥哥的名字。以此方式重新使用名字的做法并不罕见。文森特在梵高家族中是个常见的名字;他的祖父(1789–1874)于1811年在莱顿大学得到神学学位。祖父文森特有六个儿子,其中三名是艺术品商人,包括另一个在梵高信中称呼其为―零屌叔叔‖的文森特。祖父文森特或许是被轮到以他父亲的叔父——成功的雕刻家文森特·梵高(1729—1802)——命名。艺术与宗教是两项深深吸引著梵高家族的职业。他的弟弟西奥·梵高于1857年5月1日出生。梵高有第三个弟弟柯尔,还有三个姐妹:伊丽莎白、安娜与维尔敏娜。 文森特小时候是个认真、沉默与慎虑小孩。1860年,他到尊得特乡村学校就读,其唯一的老师是天主教徒,并有约二百名学生。自1861年起,他和他的妹妹安娜在家中由家庭女教师指导,一直到1864年10月1日,他到了荷兰泽文伯根的私立珍普洛维利寄宿小学就读,离他家约有20英里(32千米)。 1869年至1876年,他分别在古庇画行(Goupil & Cie)的海牙、伦敦、巴黎分店就职,遭解雇后前往英国的拉拇斯卡托(Ramsgate),在寄宿学校服务。他在1877年于多德雷赫

梵高最好的15件作品

梵高最好的15件作品 梵高最好的15件作品(图) #sub_main{overflow:hidden;} .img_wrapper{margin:20px auto;padding: 0;} .img_wrapper .img_descr{font-siz e:12px;} #artibody p.weibo-list-text{margin-right:0px;} #HdFigure1_1 .rightExpand p{width:286px;} #artibody a.wt_article_link:link, #artibody a.wt_article_link:visited {color: #000099;} #artibody a.wt_article_link:hover {color: #CC0000;} #artibody p.weibo-list-text{width:532px;} .weiboListBox{width:619px!import ant;} .weiboListBox .weibo-list-meta-r{

margin-right:6px;} #artibody p.weibo-commentlist-text{width:454px;margin: 0 auto;} #artibody .weibo-commentlist-content div.weibo-commentlist-feed{margin-left:30px;} .blkContainerSblk{ width: auto; } .artInfo{ border-bottom: none; padding-bottom: 0px; } .blkContainerPblk{ border:none; } .blkContainerSblkCon{padding:0; margin: 20px auto; } .blkContainerSblkCon p{ margin:15px auto;

美术鉴赏梵高作品赏析

美术鉴赏梵高作品赏析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她就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就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她早年做过职员与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她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与失败,最后她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她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 梵高苦练素描技巧。在画了大量素描写生与习作后,她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吃土豆的人》。这幅作品与她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深沉,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这也表现出梵高很强的农民情结,她似乎很想成为一位农民画家。一方面,她受到“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更重要的可能就是内心深处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对淳朴农民的尊敬与对诚实劳动的赞美。 1886年,她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她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与色彩强烈。而当她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1888年,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与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凡高的疯病(有人记载就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她仍然坚持作画。 这位易于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其短暂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她的艺术,就是心灵的表现。她曾说: “作画我并不谋求准确,我要更有力地表现我自己”,她并不关注于客观物象的再现,而注重表现对事物的感受。亨利·福西隆在论述凡高时说道: “她就是她时代中最热情与最抒情的画家。……对她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与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她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她希望将它捕捉。这一切对她意味着就是一个充满狂热与甜蜜的谜,她希望她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 为了能更充分地表现内在的情感,凡高探索出一种所谓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她认为:“颜色不就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就是要启示某种激情。”在她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而她那富于激情的旋转、跃动的笔触,则使她的麦田、柏树、星空等,有如火焰般升腾、颤动,震撼观者的心灵。在她的画上,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 采用点彩画法。 她的大部分作品如《奥维尔教堂》等,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后来受到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与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的探索、自由地抒发内心感情的风格,追求线条与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与寓意性。梵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与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与扭动。 梵高最早的油画——包括埃顿时期,海牙时期与德伦特时期。当梵高画它们时已经就是快30岁的人了。这些作品大约完成于1881年—1883年间。此前,梵高在博里那日矿区受到巨大打击,对上帝几乎绝望,却终在迷茫与困惑中找到了一生的归宿--绘画。她开始大量临摹名画,并画了大量素描习作。可以说,凡高就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天才画家。她从小受到艺术熏陶,又有极高的文学素养,这使她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梵高喜欢伦勃朗,喜欢米勒,她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农民,工人,社会底层人。深沉厚实的风格虽与其以后的画风有极大的反差,但画中所表现出的气质与精神却就是永恒不变的。 她的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与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

梵高作品赏析 教案

【课题】梵高艺术作品赏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并感受梵高绘画的主要特点及作品,初步了解西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梵高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开阔眼界,提高欣赏和尖山艺术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梵高对绘画的热情和执着,激发学生们的绘画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梵高艺术人生和作品欣赏以及后印象主义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梵高艺术人生和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热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业类型】:艺术欣赏课 【教学方法】:提问法,讲解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印象派名家的作品 提问:是否知道这是属于那种绘画的派别?是否认识这些世界名画的画家吗? 印象派。莫奈,马奈,塞尚,雷诺阿,高更,梵高。 提问:让学生猜猜,有位画家受印象派的影响,生前也只卖出去一张画,而现在他的艺术作品确已8250万美元打破了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世界纪录。同学们是否知道这个人是谁呢? 文森特?梵高 展开 一、印象派、后印象派 1、简单的了解印象派的由来及它的艺术特色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 由来:关于“印象派”一词的来历还要从画家莫奈说起,1874年,莫奈的《日出。印象》。 艺术特色:重外光重视觉重瞬间重气氛。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把画架搬到户外”,成为印象派的重要绘画方式。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外表草率的画法。 2、简单了解后印象派的由来和艺术特色 由来:对印象派的不满而产生的。 艺术特色:“后印象派”重视形、色、体积的构成关系,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要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他们尊重印象派在外光和色彩上所取得的成就,但不追求外光,侧重于表现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 后印象派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派别,它主要是指印象派后的一些艺术家虽然曾经做过印象派的通路人,却走上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他们认为艺术应当忠实于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无需与客观真相完全一致,应当以艺术家的主

感悟梵高 --观梵高作品有感

感悟凡高 文\李红东 凡高用火热的心、激扬的笔去描绘生活。他的画作像一团火,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他宛如太阳,却被太阳熔化了。 每当看到梵高的画作时就会心情澎湃、激动不已,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表达我的感受。只有用身体的语言,用握着画笔的手去感悟体会凡高的笔触飞扬,这是火焰的舞蹈,是生命的壮歌。 他是印象派,又不同于印象派,而凡高让全世界留下深刻,且难以磨灭的印象,不是印象派所捕捉对象外表的美,而是直接切入对象本质,像热恋的情人;不是绘画光源的简单讲究,而他自己就是生命的光源,直接燃烧。照亮夜晚的星空,照亮夜咖啡店,照亮世界画坛。 有一种颜色叫生命,凡高把自己燃做成油画的颜色,融入在向日葵里,融入在麦田中,那是活着的意味。他用强烈的色彩来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用放飞的激情反抗着生活所不能给他的,哪怕是温饱。他以忠诚面对冷冰冰的现实。他以牺牲和苦行实践着他对艺术的热爱和信仰。 凡高用激情赋予艺术以生命,艺术又赋予了他激情四射,精力充沛。虽不修边幅,但胸中怀有郁勃之气却如太阳

喷射的火。画中的凡高没有感觉生活给他的磨难,总是充满激情和力量,满怀着信心与真诚。没有愤世嫉俗,一往无前的追求与无限的渴望,他的激情又上升到一种饱满的、炽热的爱,他似乎在用这燃烧的爱来融化这世态炎凉,他用最强烈的内心在绘画。 他不断的思考,用画笔表现着他的精神世界,在割去耳朵的肖像中填补他精神世界中缺失的部分,他用狂热的绘画填补他内心的不平。他热爱土地,好像大地才能抚平他心身的伤痛。他画庄稼、田园、飞鸟……,他的笔触都在运动,倾向内心,暗示生命是在流动,在呼唤,在轮回,在燃烧。 凡高是金色的,他的传世作品大部分都饱含金色的调子,他的思想里更追求着那份热烈激扬的感情。他强烈的创造着艺术,也创造着自己。凡高的精神感动着世界,他对艺术忠诚的心让世界震撼和感动。 我一直倾心着梵高的作品,并且热爱他,在一段时间里曾试着用国画语言表现这种热爱。我想以他的这种激情感动自己,然后在传统中国画笔墨中找到契机。这是一种试验性作品,饱满的激情、跳动的情绪,果敢的线条、飞扬的笔墨。凡高的激情加上传统笔墨,中西方艺术的结合,形式美和意境美在自然的、自由发挥中融合贯通,这是凡高带给我的感悟和感动。

著名画家梵高生平简介

著名画家梵高生平简介 梵高的父亲是新教的牧师,梵高家族可以说在社会上也是很有地位的。在梵高的几个 兄弟姐妹中,梵高只与知己兼弟弟的提奥和妹妹威廉明娜保持联系。但是在梵高去世六个 月后他的弟弟也追随梵高去了,由此梵高简介中对于这个弟弟也有详细的描述。 梵高简介中梵高曾经跟着自己的表亲学习绘画,后期梵高将早期的传统绘画与新艺术 流派相结合,画作色彩鲜艳明丽。随后他又受革新思潮与日本绘画的影响,作品中大量保 持了个人的独特想法,但当时这样的作品并没有得到更多人的欣赏。 在当时社会,梵高最具影响的事情即“割耳事件”,梵高简介关于这件事的表述是梵 高与高更发生冲突,从而导致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 梵高在爱情中是勇敢的,在美术行当小职员时他喜欢上了房东太太的女儿尤金妮亚, 可是美丽的尤金妮亚对于像老头一样的梵高并没有兴趣。当痴情汉梵高看到自己喜欢的女 人在另一个男人怀里拥吻时,他伤心的离开了伦敦。在画画时梵高遇到了妓女克里斯蒂娜,这个女人给了梵高家的温暖,但是因为梵高无法在每月赚到150法郎,使得克里斯蒂娜于 他断绝了关系。 梵高是个伟大的艺术家,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他不善于人际关系,甚至于无法与人 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使得他更过的时候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这个只有三十七 年的男人在艺术界是伟大的。 很多人对梵高很熟悉,一般来说,艺术领域的人对于别的领域的人来说,大多很陌生。因为一个领域渗透到另一个领域是很难的。普通人一般只关心周围生计,柴米油盐酱醋茶 已经够他们忙的了。但是,梵高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领域的壁垒,为世人所知。可见 其才华横溢。但是,梵高是什么画派的却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 有一句广告词,不走寻常路。很多人对梵高是什么画派感到好奇。梵高是印象画派的,在很久以前,印象画派——梵高所属的画派,同样不被当时的世人理解,原本注重画面整 体性和故事性的画家们不理解,一堆用画笔随便画画点点,看起来像用抹布涂抹出来的画 有什么可以值得称赞的。但是,印象画派对光和影的关注和掌握,的确为原来陈腐的艺术 界带来了生机。而梵高所属的印象画派却不是他开创的,而是另一个天才——法国画家莫奈,但是,梵高却也在印象画派内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开创了一个后印像画派,将原本 注重光和色,转向色彩更浓烈,更具装饰意味的后印像画派。印象画派的两位辉煌时代的 领导人,一个是莫奈另一个就是梵高了。继莫奈之后,梵高再次引领他所属的印象画派走 向辉煌。他创作的《向日葵》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鲜艳而热烈的红色,表达了他的热 情和向往,也真切的证实了梵高是什么画派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