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班幼儿取放运动器材问题研究与策略

大班幼儿取放运动器材问题研究与策略

幼教园地

大班幼儿取放运动器材问题研究与策略

高 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嘉兴幼儿园,新疆和田848000)

摘要:经验是一点点累积的,成长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当然,幼儿长大成人的过程也是这样的,对于幼儿的转化和良好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本文通过观察幼儿大班课堂教学中的部分幼儿取放运动器材方式不规则等行为,简要分析了幼儿大班取放运动器材的意义和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培养策略,以便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大班;运动器材;良好习惯

幼儿升入大班之后,年龄段特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自我评价能力增强、情感稳定性增强、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等都与小班和中班幼儿有了明显的变化。在看到大班幼儿这些可喜的变化时,我们也看到其存在的不足。部分幼儿在使用运动器材之后,往往不会将其放回原位,这些乱放的器材不仅会影响幼儿下次使用运动器械,还可能对幼儿活动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增加教师工作量,更不利于培养幼儿得自我责任意识。所以,本文旨在通过一步步的培养幼儿自主取放运动器材的良好习惯,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和行动能力,促进他们学习和生活的愉快进行。

一、大班幼儿取放运动器材问题研究的意义

大班幼儿在取放运动器材中表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年龄段幼儿习惯养成问题。大班幼儿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其问题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大班是幼儿在园的最后一年,即将升入小学的他们,习得正确的整理方法、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有助于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取放运动器材,是幼儿体育课堂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幼儿个体方面看,让幼儿学会取放运动器材,可以有助于他们形成维持课堂秩序有序的良好习惯,也能使幼儿在取放运动器材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动作发展;从集体生活的需要看,培养幼儿的取放运动器材可以使环境保持整洁,同时能使教师减轻负担,不用将许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取放运动器材上。因此,我们更应该从小注重对幼儿的器械取放运动器材的良好习惯培养。相信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努力,从一些细微处着手,便能让幼儿自然地形成良好的取放运动器材习惯。

二、大班幼儿取放运动器材的现状分析

当音乐响起,孩子们就去拿器械,在老师没有介入的情况下,有的孩子在抢器械,有的孩子聊天、打闹,他们不知道不排队 显得非常乱....结束之后,他们不能按时按规定放回器材,有些随手一扔不摆好,而且没有秩序争先恐后的放,有的放了有的还在,大二班的做操器械,大一班的哑铃、大三班的花棍!很多孩子习惯不好,没有规范取放器材的意识。

三、如何培养幼儿大班取放运动器材的良好习惯

(一)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榜样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每天跟他们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老师,小孩子会不自觉地去模仿自己的老师,以老师为自己心中的榜样。所以,老师作为他们的引路人,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对他们的人生价值和行为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教师的职责就是提供模仿的榜样示范,努力做孩子的表率。幼儿期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模仿成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因此,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常规教育中,教师首先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给幼儿以正确的示范,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概念,知道哪件事情应该怎样做才是符合要求的。孩子善于模仿,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作到,努力做孩子的表率。在运动器材这一方面,教师更要注意。

(二)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要求要保持一致

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要求保持一致,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幼儿的哭闹,让幼儿遵循同一个目标,而不是家里一种学校一种,可以培养幼儿一致的行为习惯,形成统一的行为习惯观念;另一方面,这也是幼儿园和家庭合作的良好表现,是为了共同从幼儿的发展出发,携手促进幼儿的幸福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明白,孩子的发展是从零开始,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积累成长经验、学习经验以及生活经验,才能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去保护自己。所以家长和教师首先要肯定孩子,欣赏孩子,采取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适时的鼓励,引导他们培养规范地取放运动器材,让他们能够适时、适度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在一次次的尝试和进步中学会正视自己,肯定自己,变得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

[2]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3]杨宏,施远程.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4]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4) .

26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