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技能纲要2011.3.8

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技能纲要2011.3.8

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技能纲要2011.3.8
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技能纲要2011.3.8

《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技能》实践操作手册

上篇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教师进行教材分析的基本条件

1.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

地理教师要具备一定地理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才能灵活掌握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才能较深刻地分析和理解教材。

2.要有现代教育学和中学地理教学法理论的指导

教材的分析过程,主要是依据现代教育学和中学地理教学法的理论,分析、评价、处理地理教材的过程。具体说,就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了解教材的结构、组成、知识联系,分析教材的教育功能,并研究提高教材教育功能的具体办法。例如,在发展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的正确思想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智力内容。

3.要有正确的教材分析方法:地理教材的宏观分析;地理教材的微观分析;把握地理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教材分析的模型和层次

一、研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二、全面掌握地理教材

(一)地理新教材的特征

1.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特点

强调地理思想,使教材有“魂”;注重问题探究,使教材有“理”;联系现实生活,使教材有“用”;尝试多种表达,使教材有“趣”,以此形成了教材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

(1)因循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与方法

(2)为教学改革留下广阔的空间

(3)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的体验

(4)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现和灵活应用

2.南师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特点

(1)零起点

教材编写实行零起点,降低准入门槛,循序渐进,以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选择“分科课程”或“综合课程”、“混合课程”以及各种不同版本初中地理教科书的所有学生。

(2)一条主线

以协调人地关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从地球表层系统科学角度,探讨地球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区域联系;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地理环境分异规律、运行机制以及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从人地关系角度,探讨资源开发、环境协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3)“两教”互动

基础地理教育与高等地理教育交流、互动。通过“试教”,及时反馈用户信息,有效实施质量跟踪调控。通过基础地理教育与高等地理教育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反复磨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教育和课程教材新体系。

(4)三个“有利”

“有利学生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新理念指导下的教科书有趣味,并且便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利教师教”,本教科书能够让教师有话可说,有事可做;

课本变薄,《教参》加厚,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演绎精彩的地理教学。“有利质量评估”,课本中教学内容有弹性,命题有空间。

(5)四大“单元”

本套教材的每个模块(即分册)都由四个单元(相当于“章”)构成。每个单元一般分为四节(其中三个教学节,一个“单元活动”节),每节一般安排 2课时,授课约32课时,加上4个机动课时和复习、考试 4课时。这与高中课程新方案中每学期分为两个学段,各学段为10周,其中9周为“教学周”,1周为“考试周”,模块每周4课时相吻合。学生考试通过,即可获得2个学分。

(6)“五个一”的设计模式

每个教学节都按照“设计一些情境”、“引发一些问题”、“提供一些信息”、“编排一些活动”、“获得一些启示”的“五个一”模式进行编排。

3.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特点

强调知识的基础性、连续性和相对整体性,注重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的相互联系。具体体现在:

(1)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加强必修课的连续性和相互联系,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设置多种地理学习层次,以利于学生开展不同的地理学习。

(3)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

(4)注重养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特征的素材。

(6)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

(7)加强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的培养。

(8)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4.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特点

(1)构建了双系列的呈现方式,贯穿探究性学习的观念和方法;

(2)紧密联系社会和学生实际;

(3)促进地理教学改革,为教师提供教改空间;

(4)教材设计注意引发学生兴趣,展示地理学科的魅力。

(二)分析地理教材的基本方法

1.知识分析法。以分析教材知识为主的方法,它涉及教材整体(全书),部分(编章),单元和课时。通过分析要掌握知识的体系,弄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教材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心理分析法。是从学生学习心理过程入手,挖掘和研究教材与教学中的心理因素。教材的心理分析,一般为两方面:一是从分析教材的心理因素入手,分析编著者在全书的整体结构设计,内容选取与安排,教材的主要风格和特点等方面是如何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二是分析学生在学习的具体环节的心理过程、特点及其障碍,以便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教学要求。

3.方法论分析法。以地理学的发展史料为线索,运用地理学发展中的基本研究方法对比剖析与挖掘,总结教材中的方法论因素。我国地理学家李春芬教授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概括为:先观察后推理,先分析后综合。

另外,从教材的整体和综合性方面考虑还应有结构论分析法;从反馈信息和涉及新研究成果看,亦当有信息论分析法。此外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等方法。

教材分析的顺序一般是:先对整篇教材进行总体分析,然后进行一章或单元的教材分析;最后进行每一课时的教材分析。

(三)教材内容的理解

教材不仅提供学习内容,它包含知识体系、背景材料和练习材料三个方面的资料,还规定了学习过程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结构和使用要求,具有教材自身的逻辑性。教师在使用时,只有区分不同性质的材料,才便于确定学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

教材的具体内容由事实、概念、原理及它们的内在联系构成。

1.事实:教材中的事实,就是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过的事件过程或者是实验中进行的过程与结果。

事实教学要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①让学生做到充分的感知。②提取。③记忆。

2.概念: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是对教材中大量事实资料的理性加工,是具有抽象性质的理性认识形式。

天津市南开中学的孙养林老师主张采取四个教学步骤完成概念教学:

一是讲字面意思,使学生知其大概;二是分析内容,使学生具体了解;

三是揭示实质,使学生抓住核心;四是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举例,加深印象。

从学生活动上要注意以下六个步骤:

一是将教师期望学生在学习结束时获得的结果告诉学生;

二是提问学生,要求学生重新陈述已经学会的组成该概念的那些亚概念;

三是用言语陈述提示学生,言语提示要引导学生将组成概念的那些亚概念以适当的次序放在一起,借以形成一个新的概念;

四是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来,要求学生说明这个概念的一个或几个具体实例,并在每次作出正确说明时提供反馈;

五是通过一个合适的问题,要求学生对这个概念作出言语陈述;

六是在学习过后一天或几天,提供一个“间隔复习”,以帮助学生保持刚学会的规则,或呈现一些新的实例,要求学生回忆并说明这个概念。

3.原理: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就是公理、定理、定律等等。这些都是已经被验证了的、公认的、不需再加以论证的命题,是教材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支柱。

原理的教学要注意的问题有:

①螺旋式的反复。②精当深刻地讲解。③引导学生钻研课文,实现自我消化。

4.内在联系:是教材中的抽象内容。是事实、概念和原理之间关系的分析。

5.态度:严格地说,态度的表述并不是知识形式,而是某种心理上的反应倾向。形成态度的方法常用的有四种:

第一,通过环境的同化作用,即在周围人、事、物影响下形成某种态度;

第二,通过某些经验的情绪效应引起的;

第三,通过创伤性经验即有深刻情绪效应的经验引起的;

第四,通过直接的理智过程。

事实上,态度学习事一种“副学习”,是教材的一个潜在的构成因素,因此分析教材时,不仅应考虑到“主学习”,也要考虑到“副学习”应将两者辨证地统一起来。(四)教材内容的处理

(1)把教材体系与具体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差距弥合起来

(2)教材的精选

①精选教材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和探索,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满足对知识“懂”的需要,“会”的愿望和实现学习中的一种成就感。

②精选教材要促使学生认真听讲,注意观察和深刻领会。

③精选教材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

④精选教材要包含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⑤精选教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调查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教材的重、难点的处理

(1)教材的重点

教材知识内容重点是指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地理教材的重点知识主要是指带有共性的知识和概括性、理论性强的知识。例如,等值线分布图阅读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地理内容,也适用于人文地理内容。

地理教学内容中概括性和理论性强的知识主要是指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重要方法。这些内容是地理后继学习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应用性和迁移性。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气温垂直变化规律,以及气候、水圈、资源、地理环境、地带性的概念等,都是教材的重点。

(2)教材难点

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学习困难所在。学习上的困难经常是对问题不理解。产生难点的原因,是教材科学体系与学生接受水平、智力发展的差距造成的。具体表现是:

①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②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③难点也与知识水平有直接关系。

(3)教材的疑点

教学中的疑点有两类:一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了疑难不解的问题,构成影响继续学习的障碍,表现为疑问。另一类是教师有意设疑,在习以为常的情况下发问,使学生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学习可以动员学生的情绪和全部智力。

(4)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

教材内容重点和难点虽有区别,又有联系。有些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有些内容只是重点,而不是难点。对于二者,要区别对待,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就意味着要在教材重要部分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重点内容。常见的方法有:

①指出重点问题的重要意义,引起学生的重视。

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积极思维。

③就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引起重视。

突破难点就是要在教材成为学生学习“拦路虎”地方选择策略,设计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难点内容。常用的方法是:

①分散难点,各个击破。②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③加强比较,区分异同。④直观呈现,增强感知。

(六)教学内容补讲的方法

补讲依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

1.引证性补讲术

引证性补讲是用来证明教材内容、观点正确与否的补讲。

2.举例性补讲术

对于某个问题,教材中只说明观点没举例说明,或者虽然举例,但某方面不够全面、深刻,教师在讲授中要进行补充。

3.解释性补讲求

解释性补讲是为了解释说明教学内容所进行的补讲。

4.扩展性补讲术

某些问题教材中虽已说明,但不充分,对此教师应扩展一些内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5.类比性补讲术

类比性补讲是为了对某个问题进行类比说明所进行的补讲。

6.对照性补讲术

对照性补讲是就某个问题进行对照说明所补讲的内容。

7.换言性补讲术

所谓换言,是指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些难懂的方言、术语、定理、定义、概念等,通过举例,变换说法,帮助学生理解。

三、分析学生特征

四、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五、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六、制定课堂教学策略

七、选择课堂教学媒体

八、开展课堂学习评价

第三节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详见相关教学设计教材复印

第四节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操作示例

一.对照地理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南师鲁教版为例,任选一节进行教材分析。

分析要点:

地理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有知识分析法、心理分析法以及方法论分析法等,事实上在教材分析过程中而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例如“第二单元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的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城市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上一节,教材把城市作为一个点,是从宏观上讲解城市的区位因素,而本节把城市看作一个区域,从微观上剖析城市的内部结构。重点在于分析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本节主要包含课程标准的四项要求:一是学会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二是会解释这种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三是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四是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教材开头就给出北京市区的四个典型街区的详细地图,通过读图可以发现这四个街区土地利用的方式是不同的,分别形成了以科研教育、居住、工业及商业为主的区域特色。通过问题,自然引出本节探讨的主题。

第一目“城市功能区”,首先讲城市功能区的形成,然后详细介绍了三种城市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及其在城市中的地位、分布特点。中心商务区是大城市的核心地区,因有许多高大建筑,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教材用知识窗的形式对其作了详细介绍。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只是用地的相对集中,在复杂的大城市,还会有行政区、文化区。最后通过活动把城市功能区与学生生活的城市联系起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城市功能区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

第二目“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在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深人分析了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教材在介绍了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些普遍影响着各类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还强调政府行为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材还安排了几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阅读材料,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分布和组合上的特点。活动安排的用意要学生认识到城市功能分区并不是绝对的,注重环境、土地混合利用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重要特征,在学生已有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对城市的理性思考,并通过认识城市的特征来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三目“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结构特色的形成。城市是由人创造的文化景观,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创造的文化景观也各有明显的特征。教材以一些典型的事例和现象为切人点,阐述了在不同地域文化下,城市与环境相互协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格。

二、以南师鲁教版为例,运用教材重点突出法以及难点突破法,分析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的重点以及难点。

分析要点:

教材知识内容重点是指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地理教材的重点知识主要是指带有共性的知识和概括性、理论性强的知识。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学习困难所在。学习上的困难经常是对问题不理解。产生难点的原因,是教材科学体系与学生接受水平、智力发展的差距造成的。

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属于人文地理内容,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上阐述世界的人口增长、人口移动、人口分布以及人口合理容量等问题。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的人口增长、人口移动以及人口分布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各自的历史历程、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等

问题,最后阐述了人口发展应实现的目标:

人口与环境应协调发展,即达到地球的人口

合理容量。教材呈现方式上

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

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的同时也应注重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体现以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单元知识的内在

结构关系图为:

重点、难点:

1、人口分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理解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的效应。

3、人口发展应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发展相适应,谋求合理人口容量。

4、地理统计图表的阅读、分析及绘制

下篇地理课堂教学技能

第一节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技能

一、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技术评价表

指标及分值情绪(3)逻辑(

4)时间(1)总计

(10) 趣味性(1)激发度(2)主题吻合(2)走向明确(2)长短适当

二、实践操作

1.选择自己所教的一个课题,运用不同的导入形式和方法,为之设计导入,同时分析导入符合了哪些基本要求。

2.观摩优秀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注意分析“课的导入”、“知识过渡”等片段的设

计和运用是否符合地理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要求。

三、技能训练指南示例

1.绕口令练习【训练提示】

要求发音准确,由慢到快,保持气息平稳。

2.半分钟快速讲话

以“第一次走上讲台”为题,准备半分钟快速讲话并录音。看谁在半分钟时间里,语流信息量最多,且最清晰、最平稳、最流畅。

【训练提示】此训练除了清晰、平稳、流畅外,都共同强调了“快”。强调“快”的原因并不是说课堂教学口头言语本身越快越好,像连珠炮或打机关枪一样。“快”只是语流技术训练的一种手段而已,这就好比训练短跑运动员一样,腿上绑沙袋,以加强腿部运动的负荷,待一定时候去掉沙袋,赛跑的速度便会大大高于以前。进行快速言语训练时必须做到清晰、平稳、流畅,这样“快”就成了“沙袋”。到一定时候去掉“沙袋”,用正常语速进行课堂教学,语流就会比以前畅达稳健,口齿就会比以前清楚伶俐。

第二节地理课堂教学讲授技能

一、课堂教学的讲授艺术

教学最优化的讲授艺术方式一般有下列6种基本式、4种变序式。

1.直述式

2.谈话式

3.讨论式

4.启导式

5.训练式

6.讲练结合式

7.切入式

切入式就是抓住教材的中心点、重点段,即文章的聚焦点切入,然后发散开来,进而理解全篇教材。

8.逆推式

逆推式是从文章的结尾,或问题的结论入手,然后溯源而上,讲教材内容。

9.带动式

带动式,是指抓“两头”带“中间”,即抓住教材的首尾两头,然后逐步回到中间,逐段展开,逐层领会。

10.变换式,根据需要,变换教材的先后顺序,加以重新组织,做到纵横捭阖,左右逢源。

二、实践操作

1.对照地理讲授技能艺术的要求,设计自己所教内容中的地理分布、地理景观,或地理演变等地理感性知识教学片段一则。

2.采用例证——原理式讲解,设计一则地理原理的教学片段,并进行讲解和录像,然后对照地理讲授技能的要求分析、反馈。

三、技能训练指南示例

1.5分钟晨读【训练提示】

要求速度慢,每字声母、韵母发音准确,字正腔圆。

2.快速扫读

在本书中选择50~80的一段文字,自己进行朗读,先慢后快,以致极快;之后以最快速度朗读,训练组学员互评、计分。

【训练提示】要求字字清晰,句句完整,气流均匀,清晰稳定,在此前提下寻求高速度。暂不强求感情(语气)表达。

3.快速对话对读

邻座两个学员一组,用最快速度,对读三段对话,然后,请一两位同学起来对读,全班评价其对话的技术质量。

【训练提示】要求除达到“清晰、平衡、流畅以及快”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问”与“答”紧紧衔接,但不能抢先。

第三节地理课堂教学氛团调控技能

一、地理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

教师自觉地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对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使课堂出现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调控态势,这是现代地理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调控方式有以下几种:

1.教法调控 2.兴趣调控 3.语言调控

4.情绪调控

5.反馈调控

6.机智调控

二、实践操作

1.运用课堂教学调控艺术的任一种方式,组织一次课堂教学高潮,并注意教学高潮形成的最佳时机和实际效益。

2.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创设新的氛围调控方式,并注意总结和实践。

三、技能训练指南示例

时间运筹与学生注意力调控

【训练提示】有的研究者把学生课堂注意力起伏状况分为4个阶段,并按每一阶段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学习时间分配策略。

1、集中注意阶段。刚上课的三五分钟,学生情绪尚不稳定,注意力没有集中到学习上,要有一段调节的时间。教师说一个与本课有关的小故事,讲几句“开场白”,让学生背几首诗词,猜两则谜语,都是常用的办法。

2、稳定注意阶段。上课后的20~25分钟,是学生注意较稳定的时间。

3、自我调节阶段。紧张学习后学生精神疲劳,课间应有5~8分钟的舒展时间。低年级可以在这个时候做一做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游戏,如猜谜语、念歌谣等,寓教于乐。中高年级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提出尚未解决的疑难,或做一点练习。

4、第二次集中注意阶段。这时候已经快接近下课,可以再次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以使教师作一个简短的小结,达到加深印象、巩固新知识的目的。

有的研究者则将一堂课的时间按学生注意力状况划分为3个阶段

中学生课堂学习思维集中程度(S)和时间(t)的关系曲线

其一,t0-t1;,为开始的10分钟内。其二。t1-t2为10~30分钟内;其三,t2-t3,为对分钟以后。这一研究认为一堂课的最佳时间段只有一次,即t1-t2;t0-t1

这前10分钟里,学生思维逐渐集中;t2-t3这后10分钟学生情绪低落,接受能力下降。因而强调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运行上,“应尽量缩短t0-t1、t2-t3,尽可能延长最佳时机t1-t2,以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节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技能

一、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基本过程

(1)引入阶段

(2)陈述阶段

陈述所提问题并作必要的说明。

①点题集引导学生弄清要提问的主题,或使学生能承上启下地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②陈述问题清晰准确地把问题表述出来。

③提示结构教师预先提醒学生有关答案的组织结构。

(3)介入阶段

在学生不能作答或回答不完全时才引入此阶段,教师以不同的方式鼓励或启发学生回答问题,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①核查:核对查问学生是否明白问题的意思;

②催促:让学生尽快作出回答或完成教学指示;

③提示:提示问题的重点或答案的结构;

④重复:在学生没听清题意时,原样重复所提问题;

⑤重述:在学生对题意不理解时,用不同词句重述问题。

(4)评价阶段

当学生对问题作出回答后,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学生的回答,主要有

①重复: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

②重述:教师以不同的词句重述学生的答案;

③追问:根据学生回答中的不足,追问其中要点;

④更正:纠正错误的回答,给出正确的答案;

⑤评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⑥延伸:依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思考另一个新的问题或更深入的问题;

⑦扩展:就学生的答案加入新的材料或见解,扩大学习成果或展开新的内容;

⑧核查:检查其它学生是否理解某学生的答案或反应。

二、教学提问管理艺术评价表

三、实践操作

1.设计人教版《大气的运动》一节的提问,注意提问的情境性、直观性和安排的顺序。

2.在教学中你如何处理以下情况?提问后:

(1)没有学生举手回答;

(2)学生回答不在你的备案中;

(3)学生回答有对有错;

(4)学生回答不确切;

(5)学生积极要求回答。

3.分析下列提问是否符合要求?

《初中地理》在进行自然资源概念教学时,先板书课题“自然资源”,然后提问:(1)教室里的板凳、桌子是不是自然资源?为什么?

(2)雷电是不是自然资源?为什么?

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说法不一,教师启发引导。

第五节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技能

一、地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评价单

评价项目发音和

吐字

音量和

语速

语调、节奏、

流畅程度

术语

运用

语汇、

逻辑

总计

权重 2 2 2 2 2 10

二、实践操作

1.将下面的一段课文标出声调、重音、停顿,并朗读。朗读时注意掌握音调,控

制音量和语速。

“我国东西跨经度60多度。当黑龙江省东部的学生在早操时,新疆西部的学生还

在甜蜜的梦乡中。我国南北跨纬度50多度。如果你在3月份乘火车从哈尔滨到广州,

可以看到冰封雪飘的北国风光,芳草新绿的江南春色,鲜花盛开的南国风貌,一路上好

像经历了冬、春和初夏的不同季节。”

2.收集资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热带草原景观。

3.分析说明世界洋流的成因、分布和影响,注意语言的顺序、衔接和逻辑。

三、技能训练指南示例

1、语流质量比较

将自己的教学和其他同学的课堂口语各录2分钟,反复播放比较,并按清晰、平稳、

流畅三项指标评分,之后用语言解释分数的含义。

【训练提示】此训练中将自己的教学口语和其他同学口语录音进行比较。平衡度与教

学经验的多少有关,清晰与其发音的口齿和语气速度有关,流畅性与教学思维的流畅敏

捷性和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关。

第六节地理课堂教学体态语技能

一、课堂体态语技能评价量化表

评价项目

站姿端庄、稳健、不呆板、不懒散 1

行姿稳健、轻捷,走动频率、速度适度 1

服饰得体,体现教师职业特点 1

善于用手势助说话,手势简练、鲜明,有助于理解1.5 表情和蔼可亲,随教学内容变化自然、明确、有分寸1.5 目光指向学生,富于神采,善于变化传情1.5 姿态、手势、表情、服饰配合协调统一 1

体态语与口语配合得体、自然、适度1.5 总计10

二、课堂教学体态语的艺术化

(一)具有艺术水准的体态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实现师生共鸣

2、实现最佳搭配和协调

教学过程中言语和体态语这两大信息系统是相互结合的。因此教师要考虑这两者之间的最佳组合。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体态语,如:手、面、身等并用时,也应该实现最佳组合。最后,教师的体态语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气氛、学生的实际相协调,以期达到最佳状态。

3、频度适当

(二)常用的体态语及运用艺术:

1、手语

手语包括手指语和手势语。在教学中,运用手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讲究手语的艺术

②手语的使用要与授课内容相一致

③避免消极手势

2、面部语

一般而言,课堂中的面部语可分为两类:常规面部语和变化面部语。

教学中运用面部语应注意:

①面部语的使用必须配合口语讲授,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②面部语必须适时使用

③在必要时,要戴上“假面具”掩盖自己的真实表情

3、身姿语

“身姿语”是指个体躯干的动作所发射的信息。教学中常用的身姿语有:站立姿、稍息姿、走姿、坐姿。

教师的身姿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身姿平稳,站立稳定,移动脚步要自然,不可频繁地走来走去。

②提问学生时,教师在讲台上要专注听答,以便指正。

③不做无意识的动作。

除此之外,体态语还包括眉目语、教态语、空间距离语等。

三、实践操作

1.用手势模拟:“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水循环就是指自然界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各个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水体的光谱特征是什么?水体识别包括哪些内容?

2.首先为下面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的一段讲解设计必要的体态语,然后按照自己的设计在讲台前表演。要求体态语和言语与讲解内容相协调,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冰川冰在压力和重力影响下,沿着地面缓慢运动,就成为冰川。冰川冰的厚度一般有40-120m,当冰层厚度达100m时,冰川对底部岩石的压强有9万kg/m2 ,这种流动着的具有强大压强的冰川可以把冰床上突起的基岩压碎,并将碎石撤掉、推走,使冰川谷不断地加深拓宽,形成U形谷,这是冰川的一种挖掘作用。

“另外冰川携带岩石碎块向下流动时,就像锉刀一样锉磨冰床的岩石,这是冰川的一种锉磨作用。

“总之,巨大的山岳冰川刨蚀地面,可以形成冰斗、角峰、冰川谷。阿尔卑斯山雄伟的山峰有“不少都是角峰,挪威的峡湾是被海水淹没的冰川谷。我国著名地质科学家李四光认为黄山温泉谷也是冰川谷。”

增加内容:

四、技能训练指南示例

1.挺胸收腹站立。挺胸收腹站立若干分钟。

【训练提示】身正、头平抬、脚站稳,全身其他部分放松,挺胸收腹。

目的在于训练标准的体姿。

2.站立做挺胸收腹操。按口令:“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作深吸气,收腹提肩;

“三二三四,四二三四”,慢慢呼吸,全身放松。如此反复多次,站立做挺胸收腹操。

【训练提示】站立的姿势,两只脚成领度左右为宜,一只脚在前,另一只脚稍在后,相离的宽度应以执教者的身高而定。膝要直,肩膀要平,颈要正。避免垫着脚尖或频繁更换脚的位置。

3.缓步行走训练。模拟教学情景中的缓步行走状态,做教学行走姿态训练。

【训练提示】要求按每两秒钟一步的速度稳步走路,身体各部位保持站立训练所要求的挺胸收腹,身正,头平抬,自然放松。

4.走上讲台训练。从教室侧门进来,站定,说“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讲第三章”。

再走下讲台,向在座某同学询问一件事,并交谈两句,然后继续讲课。

【训练提示】注意行走及站立姿态,以及行走与站立之间的衔接。

第七节地理课堂教学板书、板图、板画技能

一、教学板书运行技术

板书运行指教师在课堂上将事先设计好的板书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呈现到黑板上直至完整呈现出全貌的操作。

教学板书运行技术评价表

二、教学板书书法技术

板书书法指板书文字字体及版面的书写排列方法和书写过程中的行为方法。

教学板书书法技术评价表

三、板书技能的构成要素

1.板书内容:简练恰当、具有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启发性和感染作用

2.结构布局:结构是指板书的内容安排,包括标题的设计,板书类型的选择,板书内容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呼应和联系,文字的详略大小和去留,符号的运用等。布局是指各部分板书在黑板上的空间排列,以及与教学挂图,投影屏幕的合理

安排。

3.直观形象:一是弥补教学语言描述事物的困难,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形成鲜明、清晰的感知。二是在复杂问题的讨论中,用板书显示现象流程图和逻辑分析过程,便于学生根据已知去探索未知,对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考。

四、板书技能评价单

评价项目

板书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

板书设计条理清楚,脉络分明1.5

板书有启发性,并指明学生观察的方向1.5

板书强化了讲解的内容,便于记忆 2

板书设计形式与内容吻合,图形表格使用得当 1

板书设计有艺术性,布局合理,给人美感 1

板书的文字、符号规范、正确 1

总计10

五、中学地理板图的基本要求:"准"、"像"、"略"、"快"、"美"。

中学地理板图,根据板画的内容选择其板画的种类要"准",要"像"中求"略","略"中求"快","准"、" 像"、"略"、"快"中求"美"。

六、中学地理板图的设计:

(一)板图内容的设计。

(二)板图类型的设计。

(三)区域板图轮廓的设计。

(四)板图颜色的设计。

(五)板图符号的设计。

七、板图、板画要领

循序运笔:运笔的顺序一般应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由源而委,由热而冷,由湿而干,先主后从。

1.自上而下,从左到右:除符合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顺序外,还便于目测、比较、画准。

2.由源而委:从科学性考虑,画山脉应以山结为源点,向外辐射,支脉应从主脉延伸开来,画河流应从源头起始,由上游、中游,而下游,最后止于河口。先画干流,再依次画一级支流、二级支流。

3.由热到冷,从湿到干:画气压带、风带、热量与温度带,以及气候带,应从低纬到高纬;表示干湿状况,应从沿海到内陆。

4.先主后从:从科学性、艺术性考虑,应先主后从。如南极景观图,应先画代表性动物企鹅,用企鹅的生态特点反应南极洲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然后点缀冰原、冰障、冰山,烘托酷寒气氛。这种以企鹅为中心的画面,使南极景观活起来了,从而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画面。

八、实践操作

分析下面这个板书,看看板书不简明扼要即冗杂繁琐常常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并对其作出修改。

2.选择同一个课题,设计几种不同的地理板书,并分析不同板书的特点和作用。3.用折线图法绘一张非洲大陆轮廓板图。

4.画一张本省“市、自治区”政区板图。

5.创作一幅亚洲温带草原景观板画:画一片草场,点缀几只牛羊和几个蒙古包。

第八节地理课堂教学“结束”技能

一、结束技能的构成要素

1.概括要点

2.建立联系

3.突出重点

4.比较异同

5.深化拓展

二、实践操作

1.选择自己所教的一个课题,运用不同的结束形式与方法,为之设计总结,同时分析“结束”符合了哪些基本要求,并进行课堂教学实录。

2.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运用地理课堂教学“结束”的要求分析评价,并注意从中学习和借鉴。

第九节组织和指导地理课外活动的技能

一、地理课外活动的类型

1.野外考察活动

2.观测活动

3.模型制做与测绘活动

4.区域环境调查活动

5.地学科技写作与设计活动

6.地学游艺、展示及趣味群体活动

二、地理课外活动的设计程序

确定主题-明确目的-选择新颖的活动方式-设计活动过程-编写活动方案-修订活动方案

三、组织和指导地理课外活动的要求

1.方向正确目的明确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课内外结合学生主动积极

4.设计科学组织严密

四、实践操作

1.请你根据初中地理教材,选定内容,编写一份地理课外活动方案,可结合教育实习进行。

2.调查1~2所中学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情况,用具体事例说明地理课外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并依据不同活动内容分别详细列出所采用的形式和方法。

第十节课堂教学评价技能

一、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程标准完成情况的评价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看:

是否完成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内容;

是否有超过课程标准,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现象;

是否按大纲规定的顺序学习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保持内容的连贯性;

是否重视了课程标准规定的实践部分,如实习、实验、参观等;

是否降低了课程标准要求等。

2.教学内容的评价

其标准是:

内容具有科学性,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就;

内容具有教育性,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

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关键抓得住;

重视双基教学,注意培养智能;

概念讲授正确,原理教学清晰,举例典型恰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3.教学方法的评价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各种手段。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教学方法的选择。

(2)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3)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对知识的需要和学习责任感。

(4)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养成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5)教师在课堂中所提的问题是否明确,难易是否恰当,提问的对象是否普遍,问题是否有启发性。

(6)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善于利用直观教具、教学仪器及其它现代化教学手段。

4.教学原则遵循情况的评价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概括出来的,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对教师遵循教学原则情况的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中对概念、定义、原理的表述和所作的论证、引述的事实,是否正确无误,所举的例子是否恰当。

(2)教材内在的思想性是否挖掘出来了。

(3)教学是否保证了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教师是否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5)教师是否发扬教学民主,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

(6)教师是否组织学生复习,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7)教学的深度、进度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是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8)教师是否精讲多练,启发学生思考。

(9)教师是否做到因材施教,能保证在教学中以个别方式对待学生。

(10)教师是否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学生自学情况的评价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衡量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尺度。对学生自学情况等的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教师在每一节课前是否都有计划地安排了学生预习,预习有没有明确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

(2)学生是否能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确定自学内容和时间。

(3)在高年级,教师是否向学生说明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这包括学生是否知识本学科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本学期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所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学生必须完成的作业、考试的方法、评分的标准等,也就是学生是否知道这门课在这学期学些什么、怎么去学、要读哪些书、完成哪些作业、有多大的工作量、时间如何安排。

(4)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能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大部分学生是否能积极参加讨论,提出问题的水平怎样。

(5)学生是否能熟练地使用工具书,有条件的地方学生是否独立地使用图书馆。

(6)学生作听课和读书笔记的水平怎样。

(7)教师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一般学习技能和技巧。

(8)教师是否善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独立钻研课本,教师是否引导学生独立地找出章节中主要的、关键性的内容。

(9)教师是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教会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

(10)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制定自学计划。

6.教学基本功的评价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素质的一项内容,也是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学基本功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板书:设计巧妙、合理、工整、简明,能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思路图。

(2)语言:准确、清晰、精炼、直观,具有启发性,语调抑扬适当,普通话教学。(3)教态:自然、端庄、大方、亲切、热情,服装整洁。

(4)时间: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掌握恰当,教学有效时间长,按时上下课,不拖堂。

二、实践操作

1.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模拟试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

2.自选一段教学录像,根据课堂教学评价要求对其进行评价。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

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基本功、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三个部分,是学生的必修内容。师范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该技能,以自我练习为主,适当选修有关课程为辅,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各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提高学生从师技能。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

汉字是记录汉语、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国家对现行汉字已经确定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写规范的汉字是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威信。

为了胜任教学工作,还应当培养师范生口语、书面语言的表达,进行有关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一、讲普通话技能的训练

[训练要求]

对一般学生来说,普通话应达到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二级,即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讲课和交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要求:北方方言区的一般应达到一级,南方方言区的达到二级甲等。

[训练方法]

学生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程》规定的要求,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自我练习,经测试,如水平达不到要求等级者,可选修《普通话语音训练》、《教师口语》等相关课程或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

二、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

[训练要求]

有较强的朗读、演讲和讲话能力,口语表达做到清晰、正确、得体;掌握教育、教学、交谈的口语特点,力求做到科学、简明、生动。

[训练方法]

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或通过参加校、学院及班级组织的

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自我练习,也可选修《教师口语》等相关课程。

三、掌握规范汉字的训练

[训练要求]

教育学生树立用字要规范的意识,训练他们写字规范正确、笔画清楚,要掌握3500个常用字,不写错别字。

1、熟悉《简化字总表》中的简化字。

2、会读、会写、会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3500字。

3、掌握常用字的笔画和笔顺。

4、自觉纠正错别字,掌握容易写错的字、容易写别的字、多音多义的字。

[训练方法]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依据《简化字总表》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自我训练。

四、楷书或行书书写技能的训练

[训练要求]

1、以提高硬笔楷书和毛笔字的书写技能为主,兼顾行书。

2、对教师书写技能的要求:笔画清楚,正确规范,熟练有力、匀称美观。

3、掌握执笔、运笔的正确方法,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4、掌握汉字笔画的书写,间架结构的安排。纠正书写毛病。

5、掌握书写款式:卷面干净,留有天地,布局恰当,行款整齐。

6、掌握选帖、读帖和临摹的基本知识和要领;培养对书法作品的欣赏能力。

[训练方法]

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自我练习,也可选修《书法》等相关课程。

五、常用文体写作技能的训练

[训练要求]

1、掌握学术论文、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申请、报告、调查报告等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和技能。学习范文,并习作若干篇。

2、掌握常用文体的语言特点。

3、掌握常见语病的类型和改正方法。

4、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训练方法]

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自我练习,也可选修《应用文写作》等相关课程。

第二部分教学工作技能训练

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指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评定成绩等教学环节所必备的技能训练。教学工作技能是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从师任教素质的必修内容。

教学工作技能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和编制教学软件,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研究等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教学工作技能训练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基本教学技能训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课前进行教学设计的技能,使用教学媒体和编制教学软件的技能,课堂教学的技能,设计和批改作业的技能,组织和指导课外教学活动的技能及教学研究的技能。

一、教学设计技能的训练

[训练要求]

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通过训练掌握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和处理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策略、制订课程学期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的方法。结合

学科特点设计和批改学生作业,课后能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教学。

1、概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做出整体计划,建立一个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对预期结果进行分析。

2、制定教学目标:了解教学目标的类别,掌握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和要求,重点掌握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

3、分析和处理教材:通过训练初步学会分析教材,组织和处理教材。

4、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分析学生学习的方法。

5、制定教学策略: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媒体,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6、制定课程学期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了解课程学期教学计划和教案的结构和要求,掌握制定课程学期教学计划和编写教案的方法,通过训练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课程学期教学计划和教案。

7、作业的类型和设计:了解本学科学生作业的类型和设计的方法,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和设计作业的内容。

8、课堂教学评价: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标准,通过训练掌握评价的方法。 [训练方法]

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学科教学法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训练,各学院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这方面的要求,并指定教学法授课教师从低年级起组织学生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学生要重视自我提高,也可选修相关课程或组织开展模拟教学活动。

二、使用教学媒体技能的训练

[训练要求]

使学生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及其软件编制的方法。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使用教学媒体,设计制作教学所需的教学软件及简易教具。

1、概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使用教学媒体,设计制作教学软件的行为方式。

2、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

常规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挂图、标本、模型、教具;

现代教学媒体及其教学特性:投影、幻灯、录像、CAI等。

3、教学软件的编制:投影片的种类和制作:幻灯片的制作和计算机课件的制作。

4、简易教具的制作方法。

5、选择教学媒体的要求:教学内容与媒体选择;学生特点与媒体选择;媒体的教学特性与选择;媒体的价值与选择。

[训练方法]

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学科教学法、计算机基础课程等自我练习,也可选修《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CAI》、《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综合教育类课程。

三、课堂教学技能的训练

[训练要求]

使学生了解课堂教学中基本教学技能的类型,理解各项基本教学技能的概念,掌握各项教学技能的执行程序和要求,通过训练能根据教学任务和中学生的特点把教学技能应用于教学实践。

1、导入技能

2、板书板画技能

3、演示技能

4、讲解技能

5、提问技能

6、反馈强化技能

7、结束技能 8、组织教学技能

9、变化技能 10、教学技能综合训练

[训练方法]

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学科教学法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训练,各学院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这方面的要求,并指定教学法授课教师从低年级起组织学生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学生要注意自我提高,也可选修相关课程或组织开展模拟教学活动。

四、组织和指导课外教学活动技能的训练

[训练要求]

使学生了解课外教学活动的特点、方法、组织形式及活动方案的设计,能组织和指导与本学科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

1、概念: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有关学科课外活动的教学行为方式。

2、课外活动的类型:课外科技小组,科技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小论文小制作比赛,参观,访问,调查等。

3、课外活动的方法:观察和调查,实验和实践,讨论和评议,制作和创作。

4、课外活动方案的设计:了解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活动方案设计的方法。

5、课外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活动目的明确,有利于人才培养;活动内容的选择要适合青少年的特点;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教师具有辅导能力。

[训练方法]

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学科教学法课程等自我练习,也可选修相关课程。

五、教学研究技能的训练

[训练要求]

使学生了解教学研究的方法,能初步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概念:是初步运用教学理论进行教育研究设计、资料统计、撰写论文的行为方式。

2、教学研究课题的选择:了解教学研究课题的类型,课题选择的方法及如何制定研究计划。

3、教学研究的方法:经验总结,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

4、研究资料的统计和分析:描述统计,定量分析与推断,非数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5、研究报告撰写的方法:了解科研报告的结构和撰写科研报告的要求。

[训练方法]

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利用学科教学法课程等自我练习,也可选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相关课程。

第三部分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

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是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为合格中等学校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

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是指“中学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它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为指导,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激励性评价

★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激励性评价? 扬州市地理教研员朱雪梅 【理论阐释】 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性功能,《标准》也指出,地理学习评价在于“发现闪光点、激励自信心”。 学习评价涉及复杂的心理作用,必须认真考虑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反应。激励性评价倡导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为学生的学习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强调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做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要求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使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功能,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评价氛围 课堂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激情,因此营造课堂宽松民主的氛围是做好课堂评价的重要基础。 2.制定促进发展的课堂评价机制 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即时反馈课堂学习效果,要遵循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对学生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结果进行多元化的价值判断,以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课堂提问能够有效检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是课堂上重要的评价方式。激励性课堂提问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逻辑性,众多的问题应当是递进的、有层次的、前后衔接、相互呼应和逐步深化的,能够形成“问题链”。激励性课堂提问的内容还应具有探究性与开放性,要鼓励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诸如“可能发生哪些地理现象?”、“你能举例说明?”、“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该如何解决?”等等这些追问,远比那些只须用“是”或“否”来回答的封闭性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课堂形成性检测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量的测试题检查学习目标的达成率,是检查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也体现讲练结合的教学思想。激励性的课堂检测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检测题的设计要能够准确把握内容的科学性、难度的层次性、题目的趣味性、用时的合理性,特别要重视读图、用读、绘图、分析地图的

第三章 地理课堂教学语言技能

第三章地理课堂教学语言的技能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教学中,教师运用教学语言的过程,实质上是师生间信息的传递、接收、加工与存储的过程。教学语言运用得恰当与否,对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教学语言技能是指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教学语言不独立存在于教学之中,它是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行为。运用语言是中学地理教师最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第一节教学语言的功能 1.语言是地理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工具 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传递知识信息,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如表3-1所示。 从上表分析:其一,在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中,语言是核心,表情和动作多是配合语言而出现的,即使是演示实验操作,也必须同时用语言讲解,否则学生搞不清楚教师在那里比划什么。其二,传统

的地理课堂教学重视讲解和演示,忽视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片面强调教师在传输知识信息方面的作用,忽视指令语和强化语的使用。而现代教学在知识信息的传输形式是多方面的,包括讲解、演示、引导和指导等。经常向学生发出读、议、练的各种指令,让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还要不断地强化。这些,都要靠教师运用准确,熟练、生动、亲切、恰当的课堂教学语言来实现。其三,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看、思、做等学习行为,获得地理知识,发展智能,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然而,在地理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中,专心听讲无疑是最重要的。听讲不仅指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信息,还包括听教师介绍学习方法、思路,听教师在学生进行独立活动(读地图、读课文、讨论、练习等)前和活动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和思考的问题。 总之,教师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2.语言是教师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讲道:“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有趣的问题,常常能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教师生动的语言吸引着学生,把他们的思绪带入各种地理情境之中。教师讲话严密的逻辑,环环入扣的分析,精辟的综合概括,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观察和思维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语言是表达教师情感、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媒介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_以_中东_教学设计为例

教学设计最早可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一些思想渗透在教学设计中,20世纪60年代在国外形成的一项教学技术于80年代渗透到我国,并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我国从2001年开始新课程改革(九年义务教育)(2001年6月颁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由此掀起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研究高潮,由传统“经验型”写教案向现代“研究型”的教学设计转变。2004年高中进入课改实验,2004年成为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转型的“分水岭”,传统教案一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下面以“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八章 东半球 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中东”为例(以下简称中东),说说传统教案和现代教学设计的区别。 一、“中心”取向不同 传统“教案”基本上是教师按着“我教你学”思路来编写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学过程基本上是由教师来控制的,具体有哪些活动,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都是基本确定的,这种方案是静态的、机械的。而现代“教学设计”是按照学生认知需求,按照“以学定教”思路编写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堂上是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素材之间的互动中完成的,这种设计是动态的,是生成的。 二、“备课”方式不同 有的教师备课写“教案”十年,仍然停留在第一 王利华1 罗丽丽2 胡春波3 (1.松原市宁江区第二中学, 吉林 松原 138000; 2.松原市前郭县第三中学, 吉林 松原 131100; 3. 吉林省松原市教育学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第三步:根据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教学活动配置恰当的学习资料 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效率,在为每个国家设计了合适的技能与过程方法目标之后,教师必须仔细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选择能落实知识点、能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学习资料来开展教学活动,以达到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的效果。 案例:“阅读各类等值线图,寻找地理分布规律”技能目标的实施 新授课:“日本” 教学目标:阅读日本“2013年日本樱花前线”等值线图和“日本等温线分布图”,学习阅读等值线图的方法(技能目标),了解日本气温南高北低的特点(知识目标),体会日本的樱花文化之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复习课1:“印度” 教学目标:阅读“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掌握阅读等值线图的方法(技能目标),了解印度降水东多 西少的特点,学会分析其对印度农业分布的影响(知识目标),感受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复习课2:“埃及” 教学目标:阅读“埃及人口分布图”和尼罗河景观图片,学会从等值线图中发现问题,尝试分析其原因(技能目标),知道埃及人口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岸,学会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的重要影响(知识目标),感悟保护尼罗河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从关注课时教学设计的精彩转变到关注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其本质是教师教学观和教材观的转变,教师不应该是教教材的工具,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课堂的学习内容应该取决于学生的需要,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合理规划课程、单元教学目标,以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统筹分配课时教学目标,不仅可以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变得更精彩、更富有生命力。 本文胡春波为通讯作者。

地理教育学

地理教育学

————————————————————————————————作者: ————————————————————————————————日期: ?

地理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 1、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地理教育系统 2、地理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1)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2)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3)教导研究与学习研究、(4)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5)常规研究与改革研究、(6)现状研究与发展研究 3、地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1)社会性、(2)边缘性、(3)概括性 4、地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 (1)高师地理专业的专业主干学科 (2)普通教育学科的互补学科 (3)应用性理论学科 5、了解地理教育学的发展基础和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 (1.)以地理科学为理论基础(2).以教育科学为理论基础(3).以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4.)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5.)以信息科学为理论基础 ?实践基础 (1).以学校地理实践为基础(2.)以学校教育实践为基础 (3).以社会教育实践为基础(4.)以高师教育实践为基础 第二章学校地理教育 1、学校地理教育概念:是由地理教师、学生、地理教材、地理教学环境等因素构成的教育系统。 2、学校地理教育的功能:(1)“三个面向”的教育功能、(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功能”、 (3)公民素质教育功能、(4)地方发展教育功能、(5)综合思维教育功能、(6)社会实践教育功能 3、学校地理教育的地位:(1)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2)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3)在乡土教育中的地位;(4)在社会教育中的地位;(5)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6)在产业教育中的地位 4、学校地理教育的特点:(1).空间性与区域性(2)科学性与人文性(3)综合性与生态性 (4)实践性与参与性(5)具体性与形象性(6)边缘性与多样性 5、学校地理教育的原则:功能充分发挥原则 2多因素综合考虑原则 3.多媒体搭配使用原则 4.多活动师生互动原则 5.多实践大胆创新原则 6.多举例事理结合原则 6、了解中外地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一)古代地理教育 (二)近代地理教育 (三)现代地理教育 地理教育目的趋于全面 2.人地关系主导理论发生转变

中学地理教学基本技能

中学地理教学基本技能(上) 一、导入技能 1.导入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 地理教师在导入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展示图片、演示实验,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 (2)启发学生思维 导入设计引入启发性的问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创设富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导入就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增长学生的智慧。 (3)指导学习活动 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学习过程就能主动和有序,反之,如果学生不了解课堂里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他们的学习就会是被动地跟着走。所以,教师通过导入,在上课一开始就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都告诉学生,就能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学有方向,学有依据。 2.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1)温故导入 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复习旧知识,将学生带进新知识学习中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导入,既能复习、巩固旧知识,又能为讲授新知识做好铺垫,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2)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就是教师在上课开始,开门见山地介绍新课内容、学习目的和要求。这种导入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3)设疑导入 众所周知,认知中的疑问、矛盾是思维的“激素”,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所以,地理教师在导入时从发展学生的智力出发,布疑设阵,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悬念,进而激发解疑的热情。 (4)演练导入

在讲新课时,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地理挂图、标本、模型、实物,或做一些有启发性的演示、练习。这种演练导入不仅注重教师的演示,更强调要安排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多种实物、模型带进课堂,不仅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的兴趣,而且上课开始就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5)故事导入 引用资料导入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将与讲授内容有关的故事设计为导入内容。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导入方法,对集中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动机是十分有效的。 3.运用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基本要求 (1)目的性要求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导入,首先必须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对不利于实现教学目的的导入形式和导入内容,要忍痛割爱。 (2)科学性要求 所谓导入符合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就是教师表述的地理概念定义、论证的地理原理、引用的地理事实等都要做到准确无误,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同时导入内容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导入形式和方法要恰当合适。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入,不能因为是短短的几分钟导入而敷衍了事,随便应付。 (3)针对性要求 地理课堂教学导入应当针对的教学实际主要是指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具有针对性的导入,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 (4)联结性要求 课堂教学导入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承前启后,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所以,设计导入时,要仔细分析新旧教材之间的联结点,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选择最佳突破口和表现方式,使导入温故而知新。 (5)开发性要求 地理课堂教学导入的开发性要求主要是指两方面:其一是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其二是开启学生的地理思维。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板书形式

地理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板书形式 板书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手段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板书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特别是在近年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堂中,几乎见不到老师动手板书了,黑板似乎成了多余的摆设。果真如此吗?许多专家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并正努力以各种方式强调板书的重要性。其实,板书是课堂上师生交流、展示师风、突出主干、指导学法,乃至突破难点的重要手段,还利于学生思考和笔记,其某些功能是多媒体手段也无法替代的。笔者从事地理教学十余年,一向重视板书的设计与运用,即使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也重视板书的恰当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里将我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板书形式展示出来,以期与同行们共商。 一、提纲式板书: 这是最常见的板书形式,也最容易使用。它是将一堂课的主干内容,随着教学进程,提纲结领地写在黑板上。如“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可设计为下列两种提纲式的板书: 之一: 之二: 提纲式板 书的

优点是容易设计,易于板演,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因此它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这种板书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体现层次,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相关内容充实其中,可详可略。 二、结构式板书: 如“大气的保温效应”可设计为: 结构式板书特别适用于知识间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再如地壳物质循环、影响工业的区位因数等等。而且在一章、一节总结和专题复习中,是极有效的构建知识网络的形式之一,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和综合的观点,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如以“风”为中心,将相关知识拉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块,它可以帮助学生对风形成一个综合的认识,进而能解决与风相关的各类问题。其板书可设计为: 海陆风城郊风台风寒潮风能利用 三、表格式板书: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的常用方法,通过比较能更加清晰的理解多个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异同点及联系。在使用比较的方法教学时,采用表格式板书易于形成清晰的认识。

地理专业技能训练

地理专业技能训练

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2级 专业技能训练方案 为了更好地实现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本专业2012级学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训练方案。 一、技能训练目标 进一步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适应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的人才。 二、技能训练对象 地理科学专业2012级全体学生。 三、技能训练内容 1.专业技能训练工作的目的及要求 地理科学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通过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逐项掌握教学语言技能、教学演示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教态变化技能、强化技能、导入技能、组织教学的技能、结束技能、组织课外活动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掌握中学地理教师需要具备的一些特殊技能,能够灵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地理科学专业技能的结构包括:教学目标制订、教案编写、导入、讲授、演示、提问、讨论、诊断与补救、结束课、评价。该专业技能的培养要瞄准基础教育改革目标,实现毕业生从教时的零距离对接,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加强说课、讲课、课件制作、微格教学等方面的训练。为学生教育实习和毕业就业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及学期、学周分配表

四、技能训练实施 每学期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具体的技能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 五、技能训练效果检测 为了实现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保证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质量,达到学生专

业技能训练效果。 采用对学生出勤、学习态度、技能训练成果质量检查、各种评比获奖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及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地理科学系 2015年3月

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练习题

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地理教案的主体部分是() A.教学目标 B.教学方法 C.教学用具 D.教学过程 2、点式说课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A.20分钟 B.15分钟 C.10分钟 D.7分钟 3、对于教案编写,一般来说新教师应该编写() A.简案 B.详案 C.流程式教案 D.教学提纲 4、侧重在评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评课方法是() A.特色评析法 B.诊断评析法 C.单项评析法 D.综合评析法 5、()是标准化考试中典型的客观性题型,它有容量大、覆盖面广、答案唯一性强、评分客观迅速等特点。 A.简答题 B.论述题 C.选择题 D.名词解释题 6、()一般以教学提纲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地理板书,是较为常用的地理教学板书形式。 A.纲目式板书 B.表格式板书 C.图解式板书 D.副板书 7、在地里课堂提问中,教师建立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过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的提问方式是() A.判断提问 B.分析提问 C.综合提问 D.运用提问 8、通过学生生活中的熟悉事例或关心的问题来导入新课的方法是() A.开门见山导入 B.温故导入 C.联系实际导入 D.悬念导入 9、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比较适用于备课组内日常的集体备课和研讨活动的说课模式是() A.“块”式说课法 B.线式说课法 C.点式说课法 D.表格式说课法 10、从结论到事例的讲解是() A.归纳式讲解 B.比较讲解 C.演绎讲解 D.并比讲解 11、()是标准化考试中典型的客观性题型,它有容量大、覆盖面广、答案唯一性强、评分客观迅速等特点。 A.简答题 B.论述题 C.选择题 D.名词解释题 12、地理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具有共性、概括性的、原理性强的知识、技能、方法等是() A.重点 B.难点 C.切入点 D.创新支点 13、块式说课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A.40分钟 B.30分钟 C.20分钟 D.10分钟 14、地理教师通过复习旧知识体系,以旧知识为基础进行深化,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从而进入新知识学习之中的方法。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是() A.开门见山导入 B.温故导入 C.悬念导入 D.联系实际导入 15、在地里教学中,地理教师对于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的讲授方式是() A.讲述 B.讲谈 C.讲解 D.讲话 16、在地里课堂提问中,教师建立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过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的提问方式是() A.判断提问 B.分析提问 C.综合提问 D.运用提问 17、()一般以教学提纲的形式反映出来的地理板书,是较为常用的地理教学板书形式。 A.纲目式板书 B.表格式板书 C.图解式板书 D.副板书

地理《澳大利亚》优质课教学设计

地理《澳大利亚》优质课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知道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2.能初步说明澳大利亚养羊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有关澳大利亚的羊及其他生物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地理现象、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并简单说明因果关系。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学习探究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增强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澳大利亚古老生物与独特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用具:《澳大利亚》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设计: 展示课件1:(澳大利亚大标题,悉尼奥运会主题曲等)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国家──澳大利亚。谈到澳大利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下面,先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们想到什么了。(找2~3位学生来讲述)教师:我们平常用的商品有澳大利亚产的吗? 学生:澳大利亚的羊毛衫等。 教师:澳大利亚的羊毛衫世界闻名;同学们谈的非常好,看来大家对澳大利亚很感兴趣。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今天我们就从澳大利亚的羊入手,来进一步的了解澳大利亚,大家请看有关羊的资料片。 展示课件2:羊的视频 教师:看完资料,我们大家知道,澳大利亚的羊主要是什么羊呀?美利奴羊,它是绵羊的一种,这种羊的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呢? 展示课件3:美利奴羊的生活习性图片和资料(教师边讲述边演示) 教师:大家仔细看了,澳大利亚的美利奴羊具有耐渴、喜饮流水,厌恶湿热的特点,同时适宜于在干燥气候条件和开阔的地区生活。

地图是地理学科语言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语言 【摘要】图像系统是地理学科独特的“语言”,地理图像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得到了命题专家的普遍关注。近年高考中的大量试题都需要考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应用信息。信息处理已成为考生高考必备的首要能力。 【关键词】比例尺、经纬网、图例、注记、判读要领 the map is the geography discipline language wang hanyi 【abstract】the image system is geography discipline unique “ language ” , the geographic pattern information’s gain and explanation ability obtained the proposition expert’s universal attention. recent years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 massive test questions needed the examinee to gain the information, the explanation information from the geographic pattern, and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has become the examine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ecessary most important ability. 【key words】scale/, latitude net, chart of symbols, remark, interpret main point 作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不仅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而且成为高考“能力立意”的代言人,“无图不成题”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如2007年重庆文综卷第39题通过经纬网图展

如何处理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

如何处理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 主体地位的关系 乌海市第十八中学孙岩 叶圣陶先生讲过:“教师当然需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要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好如何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怎样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使之乐学、爱学、会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所以我们摒弃了漫画中所展示的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开始探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然而,在摒弃“满堂灌”这个教学模式的极端时,有的教师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学生主体地位过分突出。 学生主体地位过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1、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片面追求自主探究 不少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迷惑、偏差,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绝对化的倾向,不是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学习方式,而是让教学内容来迎合学习方式。一些学生自主学习陷入困境,对新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及拓展更是束手无策,学习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其实,在教学生没有知识经验基础的课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不能不顾及学生实际为探究而探究,仍应以引导讲解为主、自主探索为辅。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讲解,学生充分探究、交流、讨论与合作。 2、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而忽视、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的教师让学生自己提学习内容,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 挑、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教师则在做旁观者,任学生自由发挥。这样的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教师主导作用的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就会使他们的认知水平在原有的层次上停滞不前。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必然会导致课堂的失控和低效。所以,新课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泛滥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但是,有些教师只是由于过分依赖小组合作学习,什么都让学生小组合作,令学生不知所措,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学习时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合作学习次数过多,泛滥使用。这样做很有可能使学生养成学生浮躁的学习心境,形成低效率的学习习惯。这种现象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求学生之间开展合作学习,似乎合作学习就是学生的事。教师允许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行了,至于如何开展合作学习,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合作学习方法与要求是哪些等的问题,教师则不太关注。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重点(东北师范大学)

一、地理教学论的科学基础 1.地理教学的确定必须依据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2.选择地理教学内容,建立地理教材的逻辑体系,设置地理课程,都不能脱离地理科学。 3.地理科学理论制约着地理教学过程展开的逻辑顺序和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地理科学理论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其运用,一定程度上制约地理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5.地理思想品德的培养内容也受地理科学理论的制约。 二、地理教师的观察品质(活题) 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 对于教学内容有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 观察的主要标准: 1.能洞察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状况。 2.有比较迅速的观察能力。 3.观察要细致,善于发现最关键的问题。 4.观察要有目的性、计划性。 三、谈谈你对地理教师知识水平的理解 1.渊博的地理专业知识 2.精深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地理教学理论。 3.丰富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4.教育实践智慧 四、地理教师应具备哪些教学能力? 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理解教材、分析材料和组织教材的能力; 要求:能够依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分析地理教材的整体结构,编者意图,区分地理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智力价值与思想教育价值,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特点,灵活的处理教材,弥合教学内容与认知水平的差距,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补充与作必要的修正。 3.优选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的能力; 4.设计和调控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 5.运用地图进行教学的能力; 6.速绘设计和应用地理略图,板图和常见地理图表的能力; 7.选择、运用和制作地理教具的能力; 8.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9.组织地理活动的能力; 10.进行地理科学研究的能力; 11.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五、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 1.带有书面语言色彩的口头语言; 2. 带有会话语言色彩的独白语言; 3.带有态势语言色彩的有声语言; 4. 带有感情色彩的庄重语言。 六、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如何转变角色?(有何要求) (1)从教与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应由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方向转变。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2)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发现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当前,地理教学中,主要集中在教学的引入部分,即教师在讲述某部分知识之前,通过运用预先设计好的语言、实体、影像、音乐或图表等媒体或手段,创设或再现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特定情境氛围的渲染,以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后面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引入教材内容的目的之后,教师便往往依旧恢复到传统的课堂教学框架中去,继续按照原来的教材知识序列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没有将预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完整、有机地结合起来,仅仅起到了引起学生获取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作用,而不可能对学生大脑中枢的兴奋点进行持续的刺激转换,难以使其迅速对学习焦点的变化做出反应。 2.受诸多教学因素的影响,目前,初中地理教学还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中,可是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所以在教学(特别是公开课)中往往在形式上追求花哨,教学手段与教育理念往往是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在“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可是这个“活动”经常变成形式主义。有些非常简单的问题,本身学生自己就可以突破的,却要进行小组讨论开展所谓合作学习情境,那么就没有意义了,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也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有些问题恰恰是应该提供充足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开展讨论、交流的,可是为了赶时间又草草结束。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恰当有效的情境,且不可流于形式。 再如教学中易忽视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使地理课变成了手工课、电脑课或拼盘课等等,使情境成了让课堂气氛看起来活跃的一种形势,完全失去了它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3.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对于要花大力气准备的教学情境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常运用,对于一些简单的多媒体画面、音乐、语言等情境学生可能会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学生对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等比较复杂的教学形式一下子根本不能适应,摸不到具体实施的方法、目的和具体的注意内容,可能表面看起来课堂热热闹闹,实则对教学不会起到预想的作用。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3篇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3篇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翔实,是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学习"天气系统"知识,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以便日后自己能判断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生活、指导生产。高中地理在初中学过的有关风、雨、阴、晴等气象要素的天气预报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探讨这些气象要素变化的基本依据,是知识的深化和提高。限于学生的知识和篇幅有限,教材只重点介绍了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团、锋、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系统。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密切生活的,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这一节中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司空见惯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掌握其变化的规律。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激情比较高,而且教材对这一内容的介绍也表较详细。怎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住天气变化规律呢? 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而且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又存在着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不同的天气系统,这三种天气系统既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同的地方,对于这点学生非常容易混淆。我就思考,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与方法能让学生直观

地理解并掌握呢?单纯的平面图形不会达到直观的效果,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不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营造动态立体的运动效果,显示气旋与反气旋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大气流动状况。同时又可从实际出发,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怯学到愿学再到想学,觉得学习气旋与反气旋这样的知识是一种乐趣,不再抽象、难懂,而且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就从学过的知识入手,分三步走,由简到繁,深入浅出,通过图形的变化,给学生一个简明的理解与思考过程。 首先,给出一组水平等压线示意图,根据气压梯度力,让学生画出任一点的风向。并让学生明确水平等压线只是理想状态,实际海平面等压线是弯曲的,有的甚至是闭合的。第二步给出一组位于北半球等压线闭合的图让学生画出周围四点的风向,学生通过图不难发现大气的流动状况。第三步我借用多媒体技术把这组等压线做成立体,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空间感,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心气流的运动状况及对应的天气情况。 通过这一组图的变化讲解,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绘出北半球反气旋、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示意图,并分析所对应的天气状况。这样做学生就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三种锋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轻松地理清知识点。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第一,是在时间的把握上,前面锋面的结构和成因上用的时间过多,使得后面列表比较气压系统的异同上所用的时间相对较少。提到

中学地理教学语言特点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语言的特点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工具,一节成功的课堂,无不得力于教学语言的功力。每个学科都有每个学科特有的语言,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地理学科由于涉及面广,知识跨度大,居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位置上,与中学的各个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既有理科逻辑性强、严谨、理性思维的特点,又不失文科的感性,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地理教师更需具备较高的语言素质和修养。十年的地理教学,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如何规范地理教学语言,是我们地理教师必须练就的教学基本功之一。 一、地理教学语言的方向性、顺序性 地理教学语言要有严谨的科学性,缜密的逻辑性。例如在讲解亚洲的海陆位置时,学生回答亚洲濒临的海洋时,他们只说出“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我会提醒学生这样表述准确吗,很多学生会意识到忘记了说方位,自己完善答案:“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再如描述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向都需要方位的表达,两者还有些区别,山脉走向应说成东-西向,而流向则必须说明自东向西流。这些语言的使用,会让学生逐步建立地理思想。 地理语言的顺序性意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用地图来演示。所以识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能力。从图中提炼出有用的地理信息是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读图的层次,语言有序。例如:在讲解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时,学生

能顺利的在图中找出来,我要求学生回答时应从北向南的顺序说出来,即“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也降低了他们填充图的难度,一举两得。在地理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时,学生自然会按一定的方向,顺序找出主要的气候类型,不但不容易漏掉,而且还有规律可循,记忆起来也轻松了许多。 二、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专业性 地理教学语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语言来不得丝毫含糊,要严防因随意性甚至指马为鹿,而对学生产生误导,误人子弟。地理学科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因此要求地理教师应顾及学生年龄特征和中学的教学要求,组织教学语言。地理语言的运用无处不在,教师应培养学生使用专业术语。不少学生在地理语言表达方面还十分欠缺,例如将“人口稠密”的概念生硬地表述为“人口很多”或“人口不少”,混淆了“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概念。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有复杂性,这要求我们在阐述地理事象的各个方面时必须运用准确的语言,如果有一点疏忽就会使表达不科学甚至出现错误。地理课上还有很多常见的地理语言表达失误的例子,如说山坡的坡向时我们要用“南坡、北坡”,而不能用“南边、北边”。 三、地理教学语言的文学性,形象性 地理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或方法,几乎同时都要有教师的生动语言。华东师范大学李俊敬教授在《地理教学研究》中提到:就是

最新整理《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doc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 一、考试目标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高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高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了解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方法。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高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需求。 (2)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完整、规范、具体地表述课时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 (1)确立适切的教学重点。 (2)恰当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 3.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1)xxx 优化教学方法。

最新七年级地理下册公开课教案

最新七年级地理下册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地理之谜、地理问题。 2、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中的地理知识。 2、通过熟悉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教师通过丰富的图片、生活实例及愉快、融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企盼心理”。 2、通过了解地理与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地理学习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兴趣。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 教材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沙漠、海洋、山峰、南极、四季景观、风土人情、日常生活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 二、课前热身 欣赏所搜集的图片,并让学生讨论:地理到底研究什么内容?我们耳边有哪些地理问题呢?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我们已经初步知道地理学方面的内容以及身边的地理知识,那么地理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人文环境等有何密切联系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一问题自学课本内容。 2、四边互动 互动1:你知道为什么有的地方沙漠茫茫?为什么昔日的海洋如今变成了世界最高山峰?为什么酷寒的南极大陆沉睡着万顷煤田?为什么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吗?……这都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你能解答这些是为什么吗?这也都是大家心中的地理之谜。本节课我们无法一一解决,需要留等以后学习中逐一了解。 (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就在身边,而且有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互动2: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有何关系?(可以进一步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懂得确认方位、知道天气与气候,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而提高我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互动3: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许多方面,那么地理与我们的工农业生产有何联系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工业生产也要考虑生产运输等方面的条件。) 互动4:展示千姿百态的风土人情,并提示风土人情指的是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活动、风俗习惯等方面。(地理在显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绚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可见地理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拥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是一个未来公民应具备的基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摘要:“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要提问,如何设问这非常关键。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问题提出来,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关键词:提问艺术地理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好的提问能使学生在充满疑问中展示自我,使学生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因此我们说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艺术的表现,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课堂情境,积极动脑,让学生开拓思维。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设置好难易台阶,做好铺垫,有意识培养学生动脑、探究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精心设计问题,由简到难,循序渐入 课本中有些知识点相对比较难的部分,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把抽象的知识点用问题的形式来解决,设计出几个问题,由简到难,步步深入。例如对于波斯湾石油资源的运输航线这部分内容,学生对世界地图的立体认知还不完善,在讲完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后如果问这样一个问题:从波斯湾运输石油到西欧,你可以采取哪几条航线?大部分同学一时也很难回答得出。但如果我们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步步深入:“油阀”是指哪个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谁?它连接哪两个海?欧非之间是哪个海洋?从西亚石油生产国把石油装上油轮驶出波斯湾,首先要经过哪个海峡?然后进入到了哪个海洋?又要通过哪个海峡进入到红海?通过哪个通道的连接才能进入地中海,最后到达西欧?这样由简到难,就好比楼梯台阶,一步步拾级而上这个问题就变得容易多了。 二、提问要适时、适度、适量 适时,是指提问要掌握一定的机会。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在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狭谷”,不能再“开阔”时。也可以在知识的关键处提出主要的问题,重点要突出。还可以在学生上课走神不注意听讲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警告溜号的学生让其集中精力听讲。适度,是指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要有度。一是有层次度。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情况,教师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这能让大部分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二是讲究方式方法。提问的问题不能太浅,太深,太空洞,太呆板。适量,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设计的问题要实用,数量适中,不能“满堂问”。 三、提问要有趣味性,引人入胜 往往在上课时学生最喜欢听故事,故事一讲,立刻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我们如果抓住机会,提出问题,就可以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究的兴趣,一下就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有许多地理问题在引入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历史上的小故事联系起来。比如讲南亚的时候,老师可以适时地进行讲解:《西游记》所讲述的故事,历史上确有其事。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从长安(今西安)西行,不为艰险,过流沙,翻火山,经西域往南,到达古天竺国,也就是今天的南亚地区。 四、通过事实讲道理,把结论简单化 有些地理事实或结论很简单,只要摆出事实和依据,学生自己就可以总结出结论。这时候,老师的讲解反而显得多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提出问题、摆出事实,让事实来说话就可以了。比如在讲到“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时,我们就可以首先提问:我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呢?请大家看下面一组数据: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人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