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

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

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
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

高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示例

【而】

(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④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⑤谁得而族灭也(《过秦论》)

⑥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⑦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⑧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⑨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②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③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可不译。

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客喜而笑(《赤壁赋》)

②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④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⑤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

⑥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⑦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⑧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拔剑切而啖之

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⑨景公迎而贺之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子退而自察也(《晏子治东阿》)

⑩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晏子治东阿》)

4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②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离骚》)

③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

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⑤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⑥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⑦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项脊轩志》)

⑧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⑩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

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过秦论》)

惑而不从师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今子治而乱(《晏子治东阿》)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谏太宗十思疏》)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

5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赤壁赋》)

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

④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⑤则群聚而笑之(《师说》)

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

7 表示因果关系。

①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

②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④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晏子治东阿》)

⑤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有怠而欲出者

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 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③良将劲弩,而守要害之处(《过秦论》)

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⑤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一般来说在译时,“何”要后置。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③客何为者?(《鸿门宴》)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⑤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2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段太尉逸事状》)

(二)用作疑问副词

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杀一老卒,何甲也?(《段太尉逸事状》)

2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三)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四)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⑤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

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客亦知乎水与月乎?(《赤壁赋》)

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④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⑤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2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②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④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

⑤而况于明哲乎?(《师说》)

⑥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过秦论》)

⑦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⑧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报任安书》)

⑨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3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③其是之乎?(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报任安书》)

4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5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知不可乎骤得(《赤壁赋》)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师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荀子?劝学》)

③相与枕藉乎舟中(乎:在。)(《赤壁赋》)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赤壁赋》)

【乃】

(一)用作副词

1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于是”等。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③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

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⑤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报任安书》)

⑥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报任安书》)

⑦乃有所不得已也(《报任安书》)

2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②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报任安书》)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3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二)用作代词

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②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其】

(一)用作代词。

1 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②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④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⑤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⑦几世几年,摽掠其人(《阿房宫赋》)

⑧吾令人望其气

樊哙覆其盾于地(《鸿门宴》)

2 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

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

3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他们)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文漫灭,独其(其中)为文犹可识(《游褒禅山记》)

②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③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⑤其声呜呜然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⑥其故封识具存(《段太尉逸事状》)

5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②距其院东五里(《游褒禅山记》)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二)用作副词

1 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2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3 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②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段太尉逸事状》)

(三)用作连词

1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2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③静女其姝(《诗经?静女》)

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诗经?氓》)

【且】

(一)用作连词

1 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况且,再说。

①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段太尉逸事状》)

②且勇者不必死节(《报任安书》)

③且而言过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④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

⑤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报任安书》)

⑥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⑦且臣少仕伪朝,历职朗署(《陈情表》)

2 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顾,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彼且恶乎待哉?(他们还有待于什么呢?)(《逍遥游》)

3 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二)用作副词

1 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

④人且饥死,而必得谷(《段太尉逸事状》)

⑤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⑥且适南冥也(《逍遥游》)

2 暂且,姑且。

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②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报任安书》)

【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②其自视也亦若此也(他们估价自己也像斥鴳一样)(《逍遥游》)

③其视下矣,亦若是则已矣(它俯瞰下方大地,也不过是像人仰望天空罢)(《逍遥游》)

④汩余若将不及兮(《离骚》)

(二)用作代词,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③久不见若影,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三)用作连词

1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2 至,至于。

①若夫乘天地之正(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逍遥游》)

②若夫淫雨菲菲,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为吾与汝双栖之所(《与妻书》)

③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二)助词

1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项脊轩志》)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④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⑤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⑥纵一苇之所如不知其所止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赤壁赋》)

⑦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此予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⑧恨私心有所不尽此人皆意有所郁结(《报任安书》)

⑨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2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3 “所+以”表原因和表凭借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表原因)(《师说》)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表凭借)(《鸿门宴》)

【为】

(一)动词

1 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南取北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③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阿房宫赋》)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⑤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⑦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君王为人不忍(《鸿门宴》)

⑧某为泾州,甚适,少事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太尉为人姁姁

(《段太尉逸事状》)

⑨耳得之而为声(《赤壁赋》)余既为此志(《项脊轩志》)

⑩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2 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 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②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③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④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客为何者(《鸿门宴》)

⑤王子晞为尚书(《段太尉逸事状》)

(二)介词

1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

③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

2 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

3 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为击破沛公军臣为韩王送沛公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会(《鸿门宴》)

②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段太尉逸事状》)

③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4 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焉】

(一)兼词

1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②有鱼焉,其广数千里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③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 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 相当于“之”。

①然力足以至焉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 哪里,怎么。

①则将焉用彼相矣(哪里还用得上那辅助的人呢?)(《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未知生,焉知死割鸡焉用牛刀

(三)语气词

1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寡人无复与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于是予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食言实在没有想到,才落得如此下场。)(《诗经?氓》)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⑥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报任安书》)

2 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 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以】

(一)介词

1 表示工具。译为:拿,用。

①娘以指叩门扉曰(《项脊轩志》)

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率以货窜名军伍中(《段太尉逸事状》)

④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⑤请以剑舞(《鸿门宴》)

⑥臣具以表闻(《陈情表》)

2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晏子治东阿》)

③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④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段太尉逸事状》)

⑤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

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⑦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仰关而攻秦(《过秦论》)

⑧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3 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南取北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②以五百岁为春(《逍遥游》)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④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⑤輮以为轮(《荀子?劝学》)

⑥具告以事(《鸿门宴》)

⑦纫秋兰以为佩(《离骚》)天子以生人付公理(《段太尉逸事状》)

⑧秋以为期(《诗经?氓》)夜以继日

(二)连词

1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3 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②举匏尊以相属,挟飞仙以遨游(《赤壁赋》)

③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以愚黔首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④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⑤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

⑥乘骐骥以驰骋兮(《离骚》)

⑦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

⑧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⑨然力足以至焉(《游褒禅山记》)

⑩以乱天子边事(《段太尉逸事状》)

4 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②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段太尉逸事状》)

③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④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陈情表》)

⑥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报任安书》)

(三)助词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②学不可以已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③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④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

⑤有志矣,不随以止也(《游褒禅山记》)

(四)动词以为,认为,作为。“以+为”连用。

①铸以为金人十二(《鸿门宴》)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鸿门宴》)

③吾以子为可(《晏子治东阿》)

【因】

(一)介词

1 依照,根据。

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孙子兵法》)

2 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3 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 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因为,由于。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二)副词于是,就;因而

①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段太尉逸事状》)

②因招樊哙出(《鸿门宴》)

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三)动词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于】介词。

1 在,从,到。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固而近于费(《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③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④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⑤移其民于河东(《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⑥俟我于城隅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诗经》)

2 “在……方面”“从……中”

①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3 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4 向,对,对于。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游褒禅山记》)

③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陈情表》)

④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⑤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逍遥游》)

5 被。

①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②不拘于时(《赤壁赋》)

6 与,跟,同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②室西连于中闺(《项脊轩志》)

7 比。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④急于星火(《陈情表》)

⑤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⑥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过秦论》)

【与】

(一)介词

1 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君安与项伯有故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②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氓》)

③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2 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3 比,和……比较

①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二)连词

1 和,跟,同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

②今由与求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③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吾与子之所共食

(《赤壁赋》)

④彼与彼年相若也(《逍遥游》)

⑤蜩与学鸠笑之曰(《逍遥游》)

⑥谷与鱼鳖不可胜食(《寡人之于国也》)

⑦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三)动词

1 给予,授予

①则与一生彘肩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2 结交,亲附

①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3 参加,参与

①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晏子治东阿》)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则】

(一)连词

1 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③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鸿门宴》)

④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逍遥游》)

⑤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⑥谌虽抗暴,然闻言则大愧(《段太尉逸事状》)

2 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报任安书》)

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季氏将伐颛臾》)

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④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阿房宫赋》)

⑤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3 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二)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②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者】

(一)助词

1 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甲者出,太尉笑且入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敢哗者死(《段太尉逸事状》)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2 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 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 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邠人偷嗜暴恶者(《段太尉逸事状》)

②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③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 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6 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今者有小人之言(《鸿门宴》)

②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

③今者项庄拔剑舞(《鸿门宴》)

④曩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7 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④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⑤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报任安书》)(二)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②客何为者?(《鸿门宴》)

【之】

(一)代词

1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他们)(《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他)(《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先妣抚之甚厚(她)(《项脊轩志》)

④吾从而师之(他)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他)(《师说》)

⑤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他们)(《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⑥群聚而笑之(他们)(《师说》)

⑦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你)(《与妻书》)

2 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②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

④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⑤他日汝当用之(《与妻书》)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归纳“之”,“而”,“以”,“其”,“为”,“于”的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较为复杂多变,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一个要点。学生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常常为其中的变化而困惑,头疼。基于这一情况,同时结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特设计此课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其中最常用的、也是初中阶段重点的虚词的用法,让他们学会自己归纳文言知识点,为他们今后的文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这堂课我们上一堂文言复习课,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又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不过大家不用怕,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归纳复习几个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之 (一)、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xx刿论战》 ②忽啼求之。《伤xx》 (二)、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送xx之xx。 (三)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3.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4.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xx千里者。《马说.》 5.音节助词。常用在时间词后,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练习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到,往) 2、xx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无实义)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二、而 (一)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荀子《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司马迁《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姚鼐《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李密《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司马迁《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李密《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司马迁《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蒲松龄《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附录8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ér (1)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⑤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表因果关系。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⑦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⑧表目的关系。可不译。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代词。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 ..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hé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B.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③作定语。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副词。 ①用在名词或动词前,表疑问、反问。为什么,怎么。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B.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很深。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A.今日之事何如 ..?(《鸿门宴》) B.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部编版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练习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复习 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bai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高考全部_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最新最全)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一【而】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 山记》)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10.未几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11.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 石乎!

1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 碑记》) 二【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 传》) 2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 行》) 4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 传序》) 6.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8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9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 赵太后》)

10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 免成役(《促织》) 11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三.【乎】 1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3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4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 此乎? 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7于是乎书。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 记》) 9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 者说》)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 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完整版)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有例句)

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而是”) (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夫赵强而[表并列]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 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何 1、 用作疑问代词 (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2)作前置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 用作副词 (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 2)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可译为“怎么” “多么”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 ( 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怎么回事呢]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2)“何以”即“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 “凭什么”等 -何以战(《曹刿论战》)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承接。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 4) 表转折。可译为“但是” “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5)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 首可也( 《冯婉贞》) 逐而得之( 《促织》) 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促织》) 吾攻赵旦暮可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7)表结果。可译为“因而” (有时“因” “而”连用) 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促织》)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作传?定公十四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逍遥游》) 也”,可译为“为什么” “什么原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什么”,译时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信陵君窃符救赵》 )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二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二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④不厌其烦——乐在其中——莫名其妙——不乏其人——不计其数⑤.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仆诚(果真)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那些)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成语例释】洞烛其奸:洞,透彻;烛,照见;奸,奸诈。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名副其实:名卢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2.用作副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语气。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经典文言】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命令)(《伶官传序》)⑤汝其勿悲(表婉商)⑥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君其(还是)试臣,何遽(匆忙)叱乎?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经典文言】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③意者,堂下其有憎臣者乎?(译文:推测起来,大概是堂下诸人中有怀恨我的吧!)④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④【成语例释】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反问) 3.用作副词,表示动作发生在将来,相当于“将要”。 【经典文言】1其如土石何? 4.用作连词,可以放在句首,或者表示假设,可以翻译为“如果”;或者表示选择,可以翻译为“还是”。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经典文言】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经典文言】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③其有能去之(害虫)者,有功于物也。(表假设)(柳宗元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纲”解读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 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其二:“在文中” :1、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2、常见用法(非词典用法) 题型设计 题型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就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采用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 词比较其意义与用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加点的虚词对比考查。 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 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于、乃、其、 且、若、所、为、焉、也、 以、因、则、者、之、与。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代词: ①人称代词一一之、其、而(通假)、若、乃 ②指示代词 - 之、其、或、然。 ③疑问代词——安、焉、何。 副词: ①范围副词一一则、犹 ②时间副词一一既、已、且 ③语气副词一一其、何、遂介词:于、以、为、因、乎 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 (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 文言虚词中三类特殊现象 (1)兼词:诸、焉 (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 (3)复音虚词:于就是、无论等 1、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就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就是属于假借。 (1)连词:并列,递进,顺承,转折,假设,目的,修饰 难点:”而”字用作连词,连接先后结构相似的两项,就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修饰关系还就是顺承关系,就是较难分辨。 (2)代词:①第二人称,今译为:您(们)、您(们)的。它与“尔”就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②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 (3)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 方才。 【而况】即“何况” ,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新课程初中文言虚词用法与例举(人教版) 一、为 ㈠动词wéi ⒈“做”例:①并自为其名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③为我为云梯之械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行拂乱其所为⑥好为《梁父吟》⑦行拂乱其所为 ⒉“作为、当作、成为”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③以丛草为林④武陵人捕鱼为业⑤以牒为械 ⒊“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⒋“是”例:①知之为知之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天下为公④中轩敞者为舱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⑥此为何若人⑦若为佣耕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④不足为外人道也⑤为楚造云梯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⑦为天下唱 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山峦为晴雪所洗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⑤士卒多为用者⑥贤能为之用 二、之 ㈠动词“到”例: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辍耕之垄上 ㈡助词⒈“的”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虽有千里之能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⒉无义,不译⑴主谓间,取独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大道之行也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⑥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⑦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⑵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⑶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马之千里者

⑷凑足音节例: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②鸣之而不通其意③怅恨久之④公将鼓之 ㈢代词 ⒈代人例:①或置酒而招之②借旁近与之 ⒉代物例:①渔人甚异之②录毕走送之③策之不以其道 ⒊代事例:①闻之,欣然规往②属予作文记之③弗之怠④吾既已言之王矣⑤肉食者谋之 三、以 ㈠介词⒈“把、拿、用”例:①以衾拥覆②徐喷以烟 ⒉“凭借、按照”例:①策之不以其道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④何以战 ⒊“因为”例:①以中不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④勿以善小而不为⑤不以千里称也 ⑥徒以有先生矣⑦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⑧先帝不以臣卑鄙 ㈡连词 ⒈表目的“来”例:①无从致书以观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④河曲智叟亡以应⑤令辱之,以激怒其众⑥杀之以应陈涉 ⒉表修饰,同“而”的用法例:①俯身倾耳以请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㈢动词“认为”例: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③皆以美于徐公 四、而 ㈠表并列“和、又、并且”例: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起坐而喧哗者③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④国险而民附⑤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⑥生于忧患而无于安乐⑦蔚然而深秀⑧舍鱼而取熊掌 ㈡表承接“就、然后”或不译例:①日出而林霏开②既醉而退③强饮三大白而别④夺而杀尉⑤挟天子而令诸侯⑥呼尔而与之⑦长跪而谢之 ㈢表修饰不译例:①朝而往,暮而归②杂然而前陈者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执策而临之⑤佣者笑而应曰⑥面山而居⑦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⑨仰而视之⑩在楚城上而待楚寇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列表(按考试出现频率排序) (1)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用法表解 一、以 用法类型具体用法解说举例 介词动作、行为凭借的工 具、方法 表示工具:可译为“用、拿、 凭借、依据、按照、用、(凭) 什么身份”等 表示凭借:可译为“凭、靠” 请以剑舞(用,引进动作的工具)(宾语前置)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同上)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古知今(根据,引出动作行为的根据) 以大中丞抚吴者。(凭,引进凭借的身份) 余船以次俱进。(按照,引出凭借的方式)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凭着,动作凭借的工具)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凭)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问:“何以战?”(凭)(宾主前置)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靠) 动作、行为涉及的对 象 把字句,起提宾作用,译为 “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把城池给赵国)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把鲁肃交还给同乡) 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 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动作、行为发生的时 间和处所 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在,引时间)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从,引处所) 连词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 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动作行 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 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 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 “而”“来”“用来”以致”等 敛赀财以送其行。 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 “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 “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副词通“已”,译作“已经”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 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用法类型具体用法解说用法举例 连词可连接词、短 语和分句,表 示多种关系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黑质而白章。 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子灿寐而醒,客则酣睡炕上矣。 广起,夺而杀尉。 余心方动,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译为“地”,也可不译吾尝终日而思矣。 面山而居。 吾恂恂而起。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及练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该考点在《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表述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 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 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 ④修饰限制 ⑤称代(代词) 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 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递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其疾病而死,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 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及例句

中考常见虚词用法及例句 每天收获小进步,积累起来就是大进步;每天收获小幸福,积攒起来便成大幸福!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杂然而前陈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释(含例句译文)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门关崎岖又险要,一人守关万人攻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到北边去救赵国,西边击退强秦,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而且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企图挣几斗禄粮。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儿子夭亡了啊!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跂,qì, 抬起脚后跟站着。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项王手握剑柄,直起身子,问道:“来人是干什么的?” 跽,jì,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刘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 ③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楚怀王贪得土地因而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交)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望幸:盼望皇帝到来。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为幸。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罢了。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这样罢了。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 遥游》) ——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决,xuè,通作“翅”,迅疾的样子。抢,qiāng,突过。控,投下,落下来。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为止。 ②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 ——三个月后才能制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 1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练习题)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表并列) 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表承接) 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表假设:如果) 4.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表假设:如果)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表承接) 6.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表转折,标因果) 7.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表修饰) 8.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表转折) 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表修饰) 10.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表承接) 1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表转折) 12.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语气词) .后私仇也(表并列) 1.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疑问代词“什么”)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3.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4.今仆不幸,……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如的宾语) 5.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疑问代词“哪”)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副词“怎么”) 7.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疑问代词“什么”)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3.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气助词,表商量语气)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介词,于) 作词尾,“……的样子”“……地”) 1.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判断词,是)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连词,于是)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副词,表承接,不译)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副词,竟)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父之志。(代词,你的) 1.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指示代词,那)

高考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图穷而匕见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2.宗受而藏之于庙________ 《伶官传序》 3.温故而知新________ 《论语》 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________ 《伶官传序》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________ 《六国论》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_______ 《六国论》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劝学》 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1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_______ 《愚公移山》 1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________ 《伶官传序》 1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答案:1~2连词,表承接“来”“就”。3~6连词,表并列“和”“并且”。7~8连词,表转折“却”。9~11连词,表递进“而且”。12~13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4.连词,表因果“因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岳阳楼记》 3.豫州今欲何至________ 《赤壁之战》 4.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 《岳阳楼记》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________ 《赤壁之战》

6.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________《伶官传序》 8.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________ 《石壕吏》 9.今日之事何如________ 《鸿门宴》 10.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________ 《五人墓碑记》 11.何以战________ 《曹刿论战》 1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________ 《庄暴见孟子》 13.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________ 《鸿门宴》 1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________ 《阿房宫赋》 答案:1~2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3.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4.作定语。译作“什么”“哪”。5~6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7~8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9~10构成复音虚词。“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11~12疑问代词。“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13~14复音虚词。“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文言虚词练习(三)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__ 《陈涉世家》 2.儿寒乎?欲食乎________ 《项脊轩志》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________ 《庄暴见孟子》 4.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________ 《捕蛇者说》 5.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________ 《屈原列传》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________ 《师说》 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________ 《五人墓碑记》 8.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________ 《庖丁解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