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综合课程设计

******的设计(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张三

学号:1234567

班级:测控12-**班

指导老师:王五

完成日期: 2016.3.31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二0一四年三月

2012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摘要

现代工业生产设备的发展正在朝着向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其复杂程度日益增加,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泛,不但包括机械设计、材料科学,现在又加入了计算机技术、光学、电路技术等,

关键词:***,***,***,***,***

2012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设计任务书

1.1 涉及专业课程 (1)

1.2 设计任务 (3)

1.3 设计目标 (5)

1.4 本设计的主要功能 (7)

1.5 本章小结 (8)

2设计论证及计划

2.1 课程设计背景 (8)

2.2 设计采用软件及运行环境 (10)

2.3 设计规划 (13)

2.4 本章小结 (13)

3系统设计

3.1 总体方案设计 (14)

3.2 系统原理分析 (15)

3.3 系统模块功能及接口设计 (16)

3.4 系统元件及模块选型设计 (17)

3.5 系统抗干扰设计 (21)

3.6 本章小结 (21)

4设计实现及分析

4.1 系统仿真 (22)

4.2 系统测试及结论分析 (23)

4.3 设计结论 (23)

4.4 本章小结 (30)

2012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5设计案例参考

5.1 虚拟机器人系统设计 (46)

5.2 动态数据分析仪器设计 (46)

5.3 多功能控制盒 (46)

5.4 工作展望 (46)

6总结与展望

6.1 课程设计总结 (46)

6.2 工作展望 (46)

附录A设计程序 (47)

附录B设计参考资料 (47)

2012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1设计任务书

1.1设计专业课程

本设计主要涉及的专业课程有:

1、测控电路

2、信号分析与处理

3、计算机控制技术

4、机电传动控制

5、检测技术

6、电子线路CAD

7、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基础

1.2设计任务

1.3设计目标

结合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要求的设计目标如下:

一、完成目标

①创新方法论研究。

什么是创新、创新的渊源和内涵、为什么创新、怎样创新以及创新的思维、途径、方法和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创新的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地研究

二、设计技术指标

为了将TRIZ 理论快速推广到全校的教学实践中,项目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专门组建TRIZ 理论教学团队,成立TRIZ 理论教学研究中心,将TRIZ 理论的核心思想与主要内容分级分类,依照工科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难度,分阶段开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与专业必修课,重点介绍TRIZ 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创新思想,以及一些应用该理论在工程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实例,提高学生对创新活动的认识和对创新方法的把握,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学实践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选定部分专。

2012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1.4本设计的主要功能

4)研究了基于TRIZ理论与多学科知识融合理论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应用;

5)提出了一种基于TRIZ理论体系的适应工科大学生主动科技创新模式及评价体系;

6)指导学生完成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并总结和分析了TRIZ理论在指导学生创新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

1.5本章小结

实施方案。本章介绍了。

2012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2设计论证及计划

已有评价方法尚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这些实际问题的考虑。本章结合TRIZ理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进行探讨,并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实施。2.1课程设计背景及设计意义

现代工业生产设备的发展正在朝着向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其复杂程度日益增加,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广泛,不但包括机械设计、材料科学,现在又加入了计算机技术、光学、电路技术等,其不但价格昂贵,维护也同样麻烦。面对如此庞大的机械设备,我们必须需要一些仪器仪表来进行辅助检查与测试,我们希望这些仪器仪表具有一定的智能,不但要具有实时检测、自动报警、结果显示与保存等功能,还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然而传统的机电仪表虽然具备某些优点,但其本身也是机、电、光、算的结合物,其使用与维护也相当的复杂,不利于当今机械设备的发展。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功能独立的近距离的传统仪器测量已不能满足工业需求,远距离且大规模的测量仪器群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由于传统的仪器是模拟信号,不利于计算机的控制与运算,将不可能胜任现代企业管理及技术发展的需要。

由上分析,我们意识到传统的测量仪器在成本价格、制作技术、操作简便性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虚拟仪器技术则在成本价格、制作技术、操作简便性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能很好的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是仪器仪表未来发展的的重要方向。

2012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图2-1 加图样例

虚拟仪器技术的出现及以其为技术基础的各种虚拟仪器仪表产品的大量涌现,使人们渐渐意识到虚拟仪器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各国都在积极探讨虚拟仪器的发展方向,及其未来趋势,并进行了某些方面的有效尝试。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在这一情况下,尝试利用编程语言实现基于计算机硬件的虚拟仪器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软件编程的思想,最大化的实现传统机电式仪器仪表的处理功能,用计算机模拟信号的产生、传递、处理、结果显示等各个功能环节,在界面上努力接近真实的仪器仪表,在操作上做到简便性,以满足某一特定工作的实际需要。添加图示样例。

图2-2 样例

2012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2.2设计采用软件及运行环境

2.2.1 采用软件平台

本课程设计是在Vc++ 6.0环境下完成的,利用C++强大的底层控制能力,完全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思想,以固定模板的形式实现多个传统仪器的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虚拟仪器的发展。。

2.2.2 运行环境说明

计算机硬件: CPU:PentiumⅢ 1G以上;内存:256M以上;硬盘:20G可用空间以上。

计算机软件:WINDOWS XP SP1 或 WINDOWS NT4 SP6及其以上版本。

使用人员: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及了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有关技术人员、教员或学生。

2.3设计规划

课程设计总图规划*************,其中工作流程图2-1所示。

各部分规划为:对各模块分别介绍

图2-3 课程设计模块及工作流程

2012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2.4本章小结

构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而本项目通过TRIZ理论思想的运用,根据具体问题,简化了解决问题的流程。经过基于TRIZ改进后的步骤:定义问题,界定系统,确定理想解,确定约束条件,最终克服约束而形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从理论上克服了已有评价模型中有多人参与评价,且受评价者知识结构、判断水平和个人偏好等主观因素影响,解决了动态考核的问题,给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评价提供了可行方案。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个阶段(比如大一、大二……)大学生的抽样统计出e1、e2、A0、n的均值,从而可求得某个高校或某地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

自动化测试课程设计

目录 一、前言(课设目的及内容) (1) 1.1 课设目的 (1) 1.2 课设内容 (1) 二、测试计划及测试需求 (2) 2.1 测试原理分析 (2) 2.2 测试思想设计 (2) 2.3 测试计划设计 (3) 2.4 测试环境搭建 (4) 三、测试用例的设计 (5) 3.1 登陆测试用例设计 (5) 3.2 订票测试用例设计 (8) 四、测试过程 (9) 4.1 登陆测试过程 (9) 4.2 订票测试过程 (10) 五、测试结果分析 (16) 5.1 测试结果 (16) 5.2 测试结果分析 (20) 六、课设小结及心得体会 (23) 七、参考文献 (24)

一、前言(课设目的及内容) 1.1 课设目的 (1) 使学生能掌握网站功能测试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QTP进行功能测试; (2)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1.2 课设内容 (1) 对默认环境和条件(要求详细记录环境条件)下,构造正确的输入进行正常功能需求的测试,使用常见的检查点测试,并将输入进行参数化; (2) 测试系统在异常环境下的功能需求变化,并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汇总; (3) 相应驱动的编写; (4) 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对被测系统进行探索性测试。

二、测试计划及测试需求 2.1 测试原理分析 QTP主要采用的是使用GUI模拟人的操作。它在模拟人的操作时会记录操作的对象及所做的操作和顺序,然后在回放时按记录顺序操作这些对象。而在这个模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界面对象(控件)的识别。 首先,QTP会通过“用户名输入框”这个名字到对象库的对象名中查找; 然后通过找到的对象名,找到对象名映射的属性包; 接着QTP就会通过这个属性包来匹配页面上的控件的属性,如果在页面上找到一个唯一与此属性包匹配的控件,那QTP就会认为此控件为要找的控件; 最后QTP根据“WebEdit”来确定控件的类型,并调用QTP对于此类控件内置的操作方法“Set”把“**值”赋予了控件。 至于其他控件的识别和操作,基本原理和上面一样。 2.2 测试思想设计 根据测试原理的分析以及QTP测试的基本步骤可以设计如图2.2.1的测试思想流程图。该流程图使用Microsoft Visio 2003绘制。

测控仪器设计__总复习题和考试题

测控仪器设计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仪器误差的来源有原理误差、制造误差和运行误差。 2、动态偏移误差和动态重复性误差在时域表征动态测量仪器的瞬态和稳态响应精度,,分别代表了动态仪器响应的和。 3.表征测量结果稳定地接近真值的程度的是正确度 4.测控仪器的设计六大原则是阿贝原则、变形最小原则、测量链最短原则、坐标系基准统一原则、精度匹配原则、经济原则。 5.温度的变化可能引起电器参数的改变及仪器特性的改变,引起温度灵敏度飘 移和温度零点飘移。 6.在设计中,采用包括补偿调整、校正环节等技术措施,则往往能在提高仪器精度和改善仪器性能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7.造型设计中常用的几何形状的尺寸比例:黄金比例、均方根比例、和中间值比例。 8.标准量的细分方法有光学机械细分法、光电细分法。 9、仪器中的支承件包括基座、立柱、机柜、机箱等。它起着联接和支承仪器的机、光、电等各部分零件和部件的作用,其结构特点结构尺寸较大,结构比较复杂。 10、导轨是稳定和灵活传递直线运动的部件,起着确保运动精度及部件间相互位置精度的作用。其由运动导轨(动导轨)和支承导轨(静导轨)组成。 11、导轨种类很多,按照导轨面之间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摩擦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弹性摩擦导轨。 12、在微位移机构中,微工作台的驱动方法有步进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测速电动机。 13、测控仪器中的光电系统的组成 14、光电系统的设计主要是研究中的核心技术的设计问题。 15、直接检测系统:相干检测系统: 16、在光电系统设计时,针对所设计的光电系统的特点,遵守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 17、光电系统的核心是光学变换与光电变换,因而光电系统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匹配包括、。匹配的核心是如何正常选择光电检测器件。 18、照明的种类、、、。 19. 光电系统中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十分重要,这些匹配包括光谱匹配、、。 二、简答 1、名词术语解释:灵敏度与鉴别力;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估读误差与读数误差;分度值与分辨力 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数。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数。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

测控仪器设计复习要点

一、知识点 1.按照系统工程的技术观点,可以将产品生产的技术结构分为能量流,材料流 和信息流。 2.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从功能角度它可以分为数据库、程序库和输入输出人机 通信系统。 3.所谓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按产品可靠性的形成,可靠性可分为固有可靠性、使用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4.分辨力是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鉴别力是使测量仪器产 生未察觉的响应变化的最大激励变化。 5.稳定性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漂移 是指仪器计量特性的慢变化。 6.示值范围又称为量程,测量范围是测量仪器允许范围内的被测量值。 7.标尺间隔示值对应标尺两相邻标记的两个值之差,分度值示值一个标尺间隔 所代表的被测量值。 8.仪器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数学特性上看原理误差多为系统误差, 制造误差和运行误差多为随机误差。 9.传递位移的方式有推力传动和摩擦力传动。 10.对于推力传动其作用线是两构件接触区的公法线,对于摩擦力传动则是 公切线。 11.若略去某项误差对总误差的影响小于不略去结果的1/10,则可视为微小误差。 根据微小误差定义,测量仪器和测量标准的误差只需小于测量总误差的1/3,则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12.检测与测量就是把被测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测量的精度首先取决于 标准量的精度。 13.标准量根据标准量体现的标准值的个数可以分为单值和多值两种。根据计量 值方法可分为绝对码和增量码。 14.标准量可分为实物标准量与自然标准量。自然标准量是以光波波长为标准的。 15.在几何量中按被测参数,可分为长度标准量、角度标准量和复合参数标准量。 16.对仪器的支承件设计要求,具有足够刚度,力变形要小;稳定性好,内应力 变形小;热变形要小;有良好抗振性。 17.按导轨面间摩擦性质,导轨可分为滑动摩擦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和弹 性摩擦导轨。 18.导轨的基本功能是传递精密直线运动,导向精度是其最重要的精度要求。 19.凡作回转运动的仪器中都必须有主轴系统,其由主轴、轴承及安装在主轴上 的传动件或分度元件组成。 20.轴系的误差运动是指在规定的轴向和径向位置上,以及规定的方向上,指定 的旋转物体相对轴线平均线的位置变化。 21.主轴回转精度是主轴系统设计的关键。轴系误差运动可分为径向误差运动、 轴向误差运动、倾角误差运动以及端面误差运动。 22.动压轴承获得动压的条件是:结构上必须有斜楔,轴系之间必须有一定粘度 的润滑油。 23.按控制技术分,控制系统可分为闭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和半闭环控制 系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运行、维护、设计、制造及开发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通过必须的理论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生达到本科基本要求。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 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传感测试技术、执行与驱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步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和研究开发的综合能力; 具有机电产品制造工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 机械制造过程自动化 智能控制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

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限选课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 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要求,建议本专业在本教学计划提供的选修课模块中按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中央电大提供教学要求、教材等服务。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选修课,但实施性教学计划需报中央电大审批。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由地方电大负责。 有实验和作业的课程,办学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凡未完成实验或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中央电大将对课程的实验(含大作业)及平时作业进行必要的抽查,以确保教学质量。 综合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毕业实习(2周),并完成附件二所规定的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中央电大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综合实践环节)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教学质量。综合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本专业安排毕业设计 8~10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和方式可以多样化,选题要符合教学要求,并尽量选择与实际任务相联系的题目。中央电大将对毕业设计答辩情况和毕业设计说明书进行抽查。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 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 71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五、教学计划进程表(附后)

测控试卷测控仪器设计

试卷编号:( A )卷 测控仪器设计课程课程类别:必 考生注意事项:1、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2、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厂 一、填空题 1.仪器误差的来源有、和运行误差。 2、动态偏移误差和动态重复性误差在时域表征动态测量仪器的和响应精度,,分别代表了动态仪器响应的和。 3.表征测量结果稳定地接近真值的程度的是 4.测控仪器的设计六大原则是、、测量链最短原则、坐标系基准统一原则、精度匹配原则、经济原则。 5.温度的变化可能引起电器参数的改变及仪器特性的改变,引起 和。 6.在设计中,采用包括补偿、环节等技术措施,则往往能在提高仪器精度和改善仪器性能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7.造型设计中常用的几何形状的尺寸比例:、均方根比例、和中间值比例。 8.标准量的细分方法有、。 9、仪器中的支承件包括基座、立柱、机柜、机箱等。它起着联接和支承仪器的机、光、电等各部分零件和部件的作用,其结构特点结构尺寸较大,结构比较复杂。 10、导轨是稳定和灵活传递直线运动的部件,起着确保运动精度及部件间相互位置精度的作用。其由运动导轨(动导轨)和支承导轨(静导轨)组成。 11、导轨种类很多,按照导轨面之间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摩擦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弹性摩擦导轨。 12、在微位移机构中,微工作台的驱动方法有。 13、测控仪器中的光电系统的组成 14、光电系统的设计主要是研究中的核心技术的设计问题。

16、在光电系统设计时,针对所设计的光电系统的特点,遵守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 17、光电系统的核心是光学变换与光电变换,因而光电系统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匹配包括、。匹配的核心是如何正常选择光电检测器件。 18、照明的种类、、、。 19. 光电系统中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十分重要,这些匹配包括光谱匹配、、。 二、简答 1、名词术语解释:灵敏度与鉴别力;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估读误差与读数误差;分度值与分辨力 2、测控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3、什么是阿贝原则?举例说明在仪器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减少阿贝误差? 4、试述同步比较测量原理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在导轨的设计过程应重点考虑哪些问题?爬行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是什么? 6、何谓导向精度?导轨设计有哪些要求?举出四种导轨组合,并说明其特点。 7、基座与支承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8、什么是主轴的回转精度?主轴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9、提高主轴系统的刚度有几种方法? 10、气体静压导轨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11、什么是微位移技术?柔性铰链有何特点? 12、采用柔性铰链的微动工作台与其它方案相比有何优点? 13、微驱动技术有哪些方法? 14、试述压电效应和电致伸缩效应在机理上有何不同? 12、试总结各种微位移机构的原理及特点。 15、光电距离检测有哪些方法?他们的测距原理有何不同? 16、照明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7、照明的种类? 三、判断 1、仪器的精度指标中,示值误差和示值重复性误差的大小代表了仪器正确度和精密度的高低;而动态偏移误差和动态重复性误差分别代表了动态仪器响应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2、造成仪器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产生的阶段分为:原理误差、制造误差和运行误差,从数学特性征上看,原理误差多为系统误差、而制造误差和运行误差多为随机误差,因此原理误差的存在会使仪器的准确度下降,制造误差和运行误差的存在会使仪器的精密度下降。() 3、根据误差独立作用原理:一个误差源仅使仪器产生一定的局部误差,局部误差是其源误差的线性函数,与其他源误差无关,仪器总误差是局部误差的综合,但是,在计算源误差所造成的仪器误差的过程中还应考虑各个源误差对仪器精度影响的

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设计论文(DOC)

第1章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换热设备污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质量和动量传递的物理化学过程,污垢的存在给广泛应用于各工业企业的换热设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污垢问题成为传热学界和工业界十分关注而又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之一。 1.1.1目的 针对“应用技术主导型”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工程创新的理念出发,以工程思维模式为主,旨在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特色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通过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系统锻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都得到综合提高。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 以多功能动态实验装置为对象,成此换热设备污垢的实验装置所需检测参数的检测。 1.2污垢的研究 换热设备污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质量和动量传递的物理化学过程,污垢的存在给广泛应用于各工业企业的换热设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污垢问题成为传热学界和工业界十分关注而又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之一。 1.2.1污垢的形成和现状 近10年来,基于污垢形成机理认识的逐步深入,污垢的预测和模拟都取得了明显进展。然而换热设备污垢形成的影响因素众多,是在动量、能量、质量传递以及生物活动同时存在的多相、多组分流动过程中进行的,其理论基础除传热传质学外,还涉及到化学动力学、流体力学、胶体化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微生物学、非线性科学以及表面科学等相关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高度复杂问题,因而对其机理的清晰理解和准确把握仍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在20世纪80年代中Epstein曾以矩阵形式对污垢形成过程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作了形象的概括,指出了发展趋势;Pinhero则比较了当时已有的各预测模型,

水质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质工程学(一)课程设计说明书 1设计任务 此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X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1.1设计要求 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自来水厂,确定水厂的规模、位置,对水厂工艺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计算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基本资料 1.2.1城市用水量资料 1.2.2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1) 原水水质情况:水源为河流地面水 ⑵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 ①河流水位特征 最高水位-1m,,最低水位-5m,常年水位-3m ②气象资料 历年平均气温16.00C,年最高平均气温390C,年最低平均气温-30C,年平均降水量1954.1mm,年最高降水量2634.5mm,年最低降水量1178.7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频率为78%,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 ③地质资料 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1~1.5m 第一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 深3~4m 第一层:粉土层,承载力8kg/cm2, 深3~4m 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2水厂选址

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⑵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 ⑶水厂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并考虑沉淀池排泥及滤池冲洗水排除方便。 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通常与取水构筑物建在一起;当取水地点距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两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另一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方。 根据综合因素考虑,将水厂设置在取水构筑物附近,水厂和构筑物可集中管理,节省水厂自用水的输水费用并便于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冲洗水排除。 3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Q生活=240×52000×10-3=12480m3/d Q工业=12480×1.78=22214.4m3/d Q三产=12960×0.82=10233.6m3/d Q工厂=0.5+0.8+0.6+1.1=30000m3/d

二维精密工作台设计

目录 第一节 《测控仪器课程设计》要求 (1) 第二节 国内外现状 (2) 第三节 方案设计 (5) 第四节 测量控制方法设计 (13) 第五节 未来展望与总结 (18) 参考文献 (20)

第一节 《测控仪器课程设计》要求 一课程设计目的: 测控仪器课程设计是一次比较完整的仪器设计,它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初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完成课程设计的目的有一下几点: (1) 培养学生综合地考虑使用、经济、工艺、安全性等方面的设计要求,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2) 测控仪器设计是综合光学,电学,机械学,控制等多门课程的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从全局出发,体会各个学科融合的一次实战演练。 (3) 培养学生仔细阅读本课程指导书和随时查阅有关教材。 (4) 通过分析比较吸取现有结构中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不是简单抄袭或没有根据在臆造; (5) 培养学生制图功底,训练学生通过计算参数,最后完成设计制图的能力,(6) 了解国内外的技术前沿,以及现有企业可以提供的各种封装产品技术参数。 二 课程设计技术要求 课题名称:基于CCD边缘检测的二维测量系统设计 要求:1. 二维精密工作台系统 X轴行程范围10mm,分辨率0.1um,精度要求0.5um; Y轴行程范围10mm,分辨率0.1um,精度要求0.5um; 2. CCD测量系统 边缘识别,精度要求1um; 三 设计说明书要求 1.根据设计任务要求,确定设计方案。 2. 详细讨论系统各部分的实现方法和原理。 3.按照技术指标要求计算相应的机械结构参数,有国家标准的零部件,过计算选取。 4.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仪器工作原理图一张,总装配图一张(0号),零件图5张以上。 5.提交设计报告书。要求打印,并列出参考文献。设计说明书要求5000字。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综合测评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2) 一、需求调查 (2) 二、建立用例图 (2) 三、描述用例 (3) 第二章系统分析 (5) 一、寻找系统中的实体类 (5) 二、建立实体类的类图 (7) 三、建立用户界面类的类图 (7) 三、建立交互图 (8) 第三章系统设计 (10) 一、类图的调整与修改 (10) 二、人机界面设计 (10) 三、数据库设计 (14) 第四章系统实现 (15) 一、开发环境 (15) 二、建立数据库 (15)

第一章需求分析 一、需求调查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河南科技大学制定了《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试行办法》、《河南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根据这两个文件的有关精神,我校每个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并根据综合测评的结果,评选综合奖学金。由于在校学生较多,传统的手工计算方式难以满足学校日常工作的要求,因此,我校急需开发一个综合测评系统,以提高该项工作的效果和效果。 通过调查,我校综合测评工作的运行过程如下:由学习委员录入本班学生上一学期的各门课程的成绩,计算各个学生的课程成绩的平均分。由团支书录入本班学生上一学期的德育成绩。由体育委员录入本班学生上一学期的体育成绩。德智体三个方面的成绩录入完成后,由班长计算各个学生的综合分,计算公式为:综合分=智育分×70%+德育分×20%+体育分×10%。最后,由辅导员根据综合分评选综合奖学金。 二、建立用例图 从以上需求描述中,我们发现系统中的参与者有:学习委员、团支书、体育委员、班长、辅导员。识别出参与者后,从参与者的角度就可以发现系统的用例,并绘制出系统的用例图,如图1-1所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大纲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巩固与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技术与经济全面考虑问题的观点;初步学习工程经济的计算方法等。因此,课程设计就是专业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环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网络教育专升本层次教学计划中设置了专业课课程设计。为此,我院开设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电气部分”与“电力市场”五门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以供学生选择。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大纲 ——区域电力网的规划设计 编写:刘天琪,邱晓燕 —、设计要求 根据“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所学理论知识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任务,在电源及负荷大小及其相对地理位置已确定的情况下,完成一个区域电力网络的设计。要求对多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与分析,选择出最优方案,并对所选方案进行必要的技术计算(如调压计算、稳定性计算),提出解决技术问题的措施。二、原始资料 1.电源点与负荷点的相对地理位置; 2.发电厂装机容量、额定电压与功率因数; 3.各负荷点的最大最小负荷、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与额定电压等。三、电力网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根据前述课程设计的要求,在电源与负荷大小及其相对地理位置已确定的情况下,完成以下设计内容: 1.制订网络可能的接线方案,选择电力网的电压等级; 2.选择各方案发电厂及变电站的主接线,根据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与经济性,比较各方案的负荷矩、线路长度与高压开关数等指标,摒弃显然不合理的方案; 3.对待选的各方案,确定其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及发电厂、变电站的主要电气设备(变压器及断路器); 4.计算各方案的一次投资,对待选方案进行工程经济计算。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最优设计方案; 5.对所选方案进行调压或稳定性计算,提出调压或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6.物资统计,列出设备清单。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 2.全网主接线图 3.潮流计算结果及潮流分布图 4.设备清单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1、1 课程设计目的针对“应用技术主导型”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工程创新的理念出发,以工程思维模式为主,旨在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特色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系统锻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都得到综合提高。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 1、2课题介绍本课设题目以多功能动态实验装置为对象,要求综合以前所学知识,完成此实验装置所需参数的检测。设计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仪表种类选用以及需要注意事项,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等。 1、3 实验背景知识换热设备污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质量和动量传递的物理化学过程,污垢的存在给广泛应用于各工业企业的换热设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污垢问题成为传热学界和工业界分关注而又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之一。 1、4 实验原理 1、4、1 检测方法按对沉积物的监测手段分有:热学法和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热学法中又可分为热阻表示法和温差表示法两种;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又有直接称重法、厚度测量法、压降测量法、放射技术、时间推移电影法、显微照相法、电解法

和化学法。这些监测方法中,对换热设备而言,最直接而且与换热设备性能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热学法。这里选择热学法中的污垢热阻法。 1、4、2 热阻法原理简介表示换热面上污垢沉积量的特征参数有:单位面积上的污垢沉积质量mf,污垢层平均厚度δf和污垢热阻Rf。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由式表示: (1-1)图1-1 清洁和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及热阻通常测量污垢热阻的原理如下:设传热过程是在热流密度q为常数情况下进行的,图1a为换热面两侧处于清洁状态下的温度分布,其总的传热热阻为: (1-2)图1b为两侧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其总传热热阻为: (1-3)忽略换热面上污垢的积聚对壁面与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影响,则可认为(1-4)于是两式相减得: (1-5)该式表明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清洁状态和受污染状态下总传热系数的测量而间接测量出来。实验研究或实际生产则常常要求测量局部污垢热阻,这可通过测量所要求部位的壁温表示。为明晰起见,假定换热面只有一侧有污垢存在,则有:(1-6)(1-7)若在结垢过程中,q、Tb均得持不变,且同样假定(1-8)则两式相减有: (1-9)这样,换热面有垢一侧的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测量清洁状态和污染状态下的壁温和热流而被间接测量出来。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Y4232C剃齿机右顶针架体的机械加 工工艺规程及重要工序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程学 专业机械汽车工程 班级 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X 学号 XXXXXXXXX 设计地点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21日至2012年6月8日

目录 序言……………………………………………………… 一. 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基准的选择……………………………………………… 3. 制定工艺路线……………………………………………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 确定切削用量…………………………………………… 三.专用夹具设计………………………………………… 1.设计宗旨…………………………………………………… 2. 零部件的选用…………………………………………… 3.对机床专用夹具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五.参考文献……………………………………………… 序言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能让我们在毕业之前得到综合性的训练,增强我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想我能在下面几方面得到锻炼: (1)熟练的运用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 一、零件的分析

检测及仪表课程设计(DOC)

目录 1设计目的 (2) 2题目介绍 (2) 3 背景意义 (2) 3.1实验装置简介 (2) 3.2研究污垢传热的理论知识 (3) 4参数检测与控制 (5) 4.1进出口温度水浴温度测量 (5) 4.1.1 仪表种类选用及依据 (5) 4.1.2 注意事项 (6) 4.1.3 可能误差 (6) 4.2 实验管壁温测量 (7) 4.2.1 仪表种类选用及依据 (7) 4.2.2 可能误差 (7) 4.3 水位的测量 (7) 4.3.1 仪表种类选用及依据 (7) 4.3.2 注意事项 (8) 4.3.3 可能误差 (8) 4.4 实验管内流体流量的测量 (8) 4.4.1仪表种类选用与依据 (8) 4.4.2 可能误差 (10) 4.5 差压测量 (10) 4.5.1仪表种类选用与依据 (10) 4.5.2 可能误差 (11) 5.参考文献 (12)

第1章绪论 1.1设计目的 针对“应用技术主导型”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工程创新的理念出发,以工程思维模式为主,旨在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特色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系统锻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都得到综合提高。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 2题目介绍 本课设题目以一多功能动态实验装置为对象,要求综合以前所学知识,完成此实验装置所需检测参数的检测。设计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仪表种类选用以及需要注意事项,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等。 该实验装置上,需要检测和控制的参数主要有: 1、温度:包括实验管流体进口(20~40℃)、出口温度(20~80 ℃), 2、实验管壁温(20~80 ℃)以及水浴温度(20~80 ℃) 3、水位:补水箱上位安装,距地面2m,其水位要求测量并控制,以适应不同流速的需要,水位变动范围200mm~500mm 4、流量:实验管内流体流量需要测量,管径Φ25mm,流量范围0.5~4m3/h 5、差压:由于结垢导致管内流动阻力增大,需要测量流动压降,范围为0~50mm 水柱 3 背景意义 3.1实验装置简介 如图3—1所示的实验装置是东北电力大学节能与测控研究中心杨善让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基于测量新技术—软测量技术开发的多功能实验装置。 基于本实验装置,先后完成国家、东北电力公司、省、市多项科研项目并获奖,鉴定结论为国际领先。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部分实验工作。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第一节序言 (3)

第二节零件的分析 (3) 一、零件工用分析 (3)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 第三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4) 一、确定生产类型 (4) 二、确定毛胚制造形式 (5)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5) 四、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6) 五、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8) 七、工序设计 (10) (一)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10) (二)确定工序尺寸 (11) 八、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13) 九、夹具设计 (19) (一)底面夹具设计 (19) (二)钻D=13mm孔夹具设计 (20) (三) 钻D=20mm孔及铣其两端面夹具设计 (20) (四)槽的铣销加工夹具设计 (20) 十、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20)

第一节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家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节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工用分析 气门摇杆轴支座是柴油机一个主要零件。是柴油机摇杆座的结合部,?20(+0.10—+0.16)孔装摇杆轴,轴上两端各装一进气门摇杆,摇杆座通两个?13mm孔用 M12螺杆与汽缸盖相连,3mm轴向槽用于锁紧摇杆轴,使之不转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日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编号:课程名称: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办学单位:设计题目 学生姓名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目的: 要求:。 二、课程设计内容: 三、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签字 办学单位意见 教学班负责人签字、分校盖章____________ 年月日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plc控制 系统设计与调试 姓名翟雪倩学号1161101252962 指导教师杨孔珠 办学单位西安广播电视大学 日期2012 年 6 月

《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 (1)课题名称及要求 (2)设计方案论证(包括设计框图或时序图) (3)PLC的选择 (4)I/O地址分配 (5)程序设计(梯形图、语句表。包括注释) (6)PLC的I/O接线图 (7)系统调试及分析 (8)课程设计的心得 (9)参考资料 (10)附录:带功能注释的源程序。 (1)控制对象有8个: 东西方向红灯(R-EW)两个, 南北方向红灯(R-SN)两个, 东西方向黄灯(Y-EW)两个, 南北方向黄灯(Y-SN)两个, 东西方向绿灯(G-EW)两个, 南北方向绿灯(G-SN) 两个, 东西方向左转弯绿灯(L-EW)两个,南北方向左转弯绿灯(L-SN)两个。自动控制规律: A. 高峰时段、正常时段及晚上时段的时序分配按时序图一运行(见附图) B. 高峰时段按时序图二(见附图)运行,正常时段按时序图三(见附图) 运行,晚上时段按提示警告方式运行,规律为:东、南、西、北四个 黄灯全部闪亮,其余灯全部熄灭,黄灯闪亮按亮0.4 秒,暗0.6 秒的 规律反复循环。

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论文1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系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 全文加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要求 目的: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机、传感器、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等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某一专题独立地开展自动化专业的综合设计与实验,锻炼学

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工程意识,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要求: 1、应用所学的单片机知识、电子电路知识、传感器技术及微机控制技术,进行 完整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2、应用常用计算机辅助设计EDA技术,如:Protel 99SE,Protel DXP,Pspice,Simulink,Multisim等,进行系统原理图绘制。 3、对题目进行分析,写出总体设计方案报告,在方案论证时要进行多种方案的 比较和说明,对所确定的方案要有详细的论述。对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电子电路的选型要做必要的说明并列出有关的技术性能指标。 4、设计出具体的电路原理图,并作必要的说明;论述软件的设计思路,画出详 细的程序流程图,对主要的程序(如初始化程序、数据检测和处理程序、键盘控制和显示控制程序等)要求给出程序清单并加以注释。 5、通过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学会简单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学会 正确选择和使用元器件,学会查阅元器件手册,熟悉有关集成电路符号集管脚图,掌握安装、布线和调试等基本技能 6、学习用PROTUES、Multisim等系统仿真软件,配以相应的控制程序进行系 统仿真实现。 7、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设计过程,包括搜集有关参考资料,认真完成课程设计 报告书。 二、教学内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班分成若干个小组,4~5人一组,从以下所列题目中任选一项,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条件允许的小组可自行购买元器件,动手实现) (1)、多路温度采集及8段LED实时显示系统与仿真 (2)、开关控制四相步进电机正转、反转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测控仪器的设计专题

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测控仪器设计概论 从计量测试角度可将仪器分为计量测试仪器、计算仪器、控制仪器及控制装置。(计-计-控-控)计量测试仪器的主要测量对象是各种物理量,即8大物理量,它分为 (1)几何量计量仪器包括各种尺寸检测仪器,如长度、角度、形貌、相互位置、位移、距离测量仪器、扫描仪、跟踪仪等. (2)热工量计量仪器包括温度、湿度、流量测量仪器,如各种气压计、真空计、多波长测温仪表、流量计等。 (3)机械量计量仪器如各种测力仪、硬度仪、加速度与速度测量仪,力矩测量仪、振动测量仪等。 (4)时间频率计量仪器如各种计时仪器与钟表、铯原子钟、时间频率测量仪等。 (5)电磁计量仪器用于测量各种电量和磁量的仪器,如各种交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电阻测量仪、电容测量仪、静电仪、磁参数测量仪等。 (6)无线电参数测量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相位测量仪、频率发生器、动态信号分析仪等。 (7)光学与声学参数测量仪器如光度计、光谱仪、色度计、激光参数测量仪、光学传递函数测量仪等。 (8)电离辐射计量仪器如各种放射性、核素计量,X、γ射线及中子计量仪器等。 测控仪器:是利用测量与控制的理论,采用机、电、光各种计量测试原理及控制系统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一种范围广泛的测量仪器。 4.测控仪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是什么?(8大组成部分) 5.写出下列成组名词术语的概念并分清其差异:分度值与分辨力;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灵敏度与鉴别力(灵敏阀);仪器的准确度、示值误差、重复性误差;视差、估读误差、读数误差。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1)测量仪器(measuring instrument)测量仪器又称计量器具,它是指单独地或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而测量是指用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测量仪器和测量器具是有区别的,测量仪器是将被测量转换成指示值或等效信息的一种计量器具,即具有转换和指示功能。测量器具是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如砝码、标准电阻、量块、线纹尺、参考物质等。 (12)灵敏度(sensitivity)测量仪器响应(输出)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输入)的变化。若输入激励量为AX,相应输出是△Y,则灵敏度表示为S=△Y/△X 仪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关系可以用曲线来表示,称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有线性的也有非线性的,非线性特性用线性特性来代替时带来的误差,称为非线性误差。特性曲线的斜率即为灵敏度。 灵敏度的量纲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如电感传感器的输入量是位移,而输出量是电压,其灵敏度的量纲为V/mm;而齿轮传动的百分表其输入量是位移,输出量也是位移,在这样情况下,灵敏度又称为放大比。 灵敏度是仪器对被测量变化的反映能力。 (13)鉴别力(阈)(discrimination)使测量仪器产生未察觉的响应变化的最大激励变化,这种激励变化应是缓慢而单调地进行。它表示仪器感受微小量的敏感程度。仪器的鉴别力可能与仪器的内部或外部噪声有关,也可能与摩擦有关或与激励值有关。 (14)分辨力(resolution)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最小示值。对于数字式仪器,分辨力是指仪器显示的最末一位数字间隔代表的被测量值。对模拟式仪器,分辨力就是分度值。 分辨力是与仪器的精度密切相关的。要提高仪器精度必须有足够的分辨力来保证;反过来仪器的分辨

智能仪器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DS18B20的温度测量系统 系别: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丹丹 提交日期:2012年5月18日

目录 一、前言 (3) 二、系统组成 (3) 1、设计思路 (4) 2、基本要求 (4) 3、课程设计目的 (4) 三、硬件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4) 1、温度传感器功能模块 (5) 2、AT89C51单片机 (7) 3、8550PNP三极管 (10) 4、晶振电路 (10) 5、复位电路 (11) 6、键盘电路 (12) 7、显示电路 (13) 四、整体仿真调试与实物连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整体电路图 (15) 六、心得体会 (16) 七、参考文献 (17) 八、附录(源程序) (17)

智能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 一、前言 温度是一种基本的环境参数,人民的生活与环境的温度息息相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温度,在农业生产中也离不开温度的测量。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意义。测量温度的关键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飞速发展。本文所介绍的智能温度测量系统是基于DS18B20型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在89C51单片机的控制下,对环境温度进行实时控制的装置。该系统测量范围宽、测量精确度高,该系统可广泛适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温度测量。 二、系统组成 智能温度测量系统主要由数字温度计、单片机控制电路、数字式温度显示电路、风扇降温电路、键盘电路、串口通信电路等六部分组成。系统原理框图如下: 图1智能温度测量系统原理框图

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阮文专业班级:电信1203班 指导教师:桂林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MATLAB运算与应用设计2 初始条件: 1.MATLAB6.5以上版本软件; 2.课程设计辅导资料:“MATLAB语言基础及使用入门”、“MATLAB及在电子信息课程中的 应用”等; 3.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MATLAB应用实践及信号处理类课程等。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 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选择一本《MATLAB教程》,学习该教程的全部内容,包括使用方法、数组运算、矩阵运算、数学运算、程序设计、符号计算、图形绘制、GUI设计等内容; (2)对该套综合题的10道题,进行理论分析,针对具体设计部分的原理分析、建模、必要的推导和可行性分析,画出程序设计框图,编写程序代码(含注释),上机调试运行程序,记录实验结果(含计算结果和图表)。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4)要求阅读相关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 (5)根据课程设计有关规范,按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1) 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学习《MATLAB教程》十周; (2) 进行编程设计一周; (3)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一周;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MATLAB概述 (3) 1.1MATLAB简介 (4) 1.2MATLAB的功能 (4) 1.3MATLAB 的典型应用 (6) 2设计题目:MATLAB运算与应用设计套题二 (6) 3设计内容 (8) 3.1 题一 (8) 3.2 题二 (8) 3.3 题三 (9) 3.4 题四 (10) 3.5 题五 (15) 3.6 题六 (15) 3.7 题七 (15) 3.8 题八 (16) 3.9 题九 (17) 3.10题十 (18) 4 课程设计心得 (20) 5参考文献 (21) 6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2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