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记一次初中英语校本教研活动

记一次初中英语校本教研活动

记一次初中英语校本教研活动
记一次初中英语校本教研活动

石本无火,相击乃成灵光

--记一次初中英语校本教研活动

【摘要】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是近年来教育界广为关注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如何使校本教研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呢?我认为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抓手的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有效而现实的途径。

【关键词】校本教研,反思,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校本(school -base)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盛行于英美等国家,所谓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新世纪之初,“校本”思潮呼唤着教育理论工作者、研究者关注校本、走向校本,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特征的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等校本活动开始成为大家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作为与一线学校有着密切联系的县级教研员,也必须思考新时期教研工作的新思路、新任务和新方法,开拓适应校本思潮的校本教研。下面,结合我县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实际,以三中程兆辉老师在本校九年级(3)班上的仁爱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的Section B,topic 2,unit 2为课例,进行了初中英语校本教研的探索。

一、课例描述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一直在不断探索有效的教研活动形式,从“磨课教研“到“同课异构教研”,直至今年的“主题校本教研”。这次的校本教研活动,它结合了三中英语课题,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城区骨干、名师)的形式贯穿全过程。“Section B,topic 2,unit 2”一课主要观察学生如何在模拟真实的任务中学习掌握英语。下面就是对Section B,topic 2,unit 2的剖析描述。

1、磨课反思——成就个体

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把火烧旺,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素质,我们充分利用和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开展磨课教研活动。首先,程兆辉老师对本课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诠释,也借鉴他人的优秀案例,反思异同点、优劣处,初步构思出教学思路;接着,他进行说课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所有参与者倾听并讨论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并形成如下共识:

⑴、教师要做到目标分层,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并体验英语活动。

⑵、通过图片的展示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水和森林资源”的重要性,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诱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提高参与度。

⑶、最后让学生完成两个话题或任务,即talk about importance of water and forests resource和suggestion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对于C层次学生来说有难度,需要充分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说明:全班总人数52人,其中A层次好生12人,B层次中等生19人,C层次学困生21人。)

最后,正式上课前,提前一天在授课班级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作了如下调查:

表1:学生课前反馈统计表:

and sandstorms的关系也感兴趣,但是,大部分学生很难能用英语表述“水、森林与沙尘暴”的关系,尤其是对“沙尘暴”还认识不够。为此,我们建议程老师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示新知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建构知识,体验英语,提高学习兴趣和活动参与度。

通过如此磨课,程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提升了教学水平,学会了以研究者的眼光思考,走上了校本研究之路。

2、案例研究——打造团体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工作的话,那就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因此,我于今年10月16日在县三中进行了如下案例研究。

⑴、课堂观察的背景:

A.教学变量控制:16日上午第一节,程兆辉老师在本校九年级(3)班上教学仁爱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的Section B,topic 2,unit 2,课时计划45分钟,结果用了46分钟。

B)主要观察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实录,各层次学生投入状态观察表及汇总表,各层次学生反馈情况记录表及汇总表,各层次学生问答类型分析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统计等等。

⑵、观察结果记录及诊断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