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

WORD 格式

专业资料整理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

其评判标准是:0-3 分:严重窒息;4-7 分:中度窒息,但心率正

常;

8-10分:正常生

儿。 五项体征是:心跳、呼吸、肌张力反应、对刺激反应、肤色

五项体征的打分标准是: 1.心跳:

不能触摸到、也不能听到心跳:

0分; 心跳少于100 次/分钟:1分; 心跳超过100 次/分钟:2分。 2.呼吸:

出生后60秒钟无呼吸:0分; 出生后呼吸慢、弱、不规律: 1分;

出生60秒钟内呼吸良好、哭声响亮: 2分。 3.肌肉张

力:

四肢肌肉完全松

弛:

0分; 四肢略微呈屈曲

状:

1分; 四肢活动有力:2分。

4.对刺激反应:

通常在吸净咽部黏液后,弹小儿足底时,或用导管插入鼻孔时:

毫无反应:0分;

面部稍有活动,如皱额

等:

1分;

反应好,小儿哭闹声响、打喷嚏或咳嗽: 2分。

5.肤色:

全身青紫或苍白:0分;

躯干红而四肢青

紫:

1分; 全身皮肤颜色红

润:

2分。

具体作法:新生儿出生后 1分钟、5分钟及10分钟,各评分 1次

小儿脑性瘫痪诊疗常规

小儿脑性瘫痪诊疗常规 一、病史 1 产前因素遗传因素(如家族中有脑瘫、智力低下等患者和其他遗传学因素) 、先兆流 产、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双胎或多胎、脐带绕颈、前置胎盘和胎盘早 剥等。 2 产时因素宫内外窒息、难产和各种产伤等。 3 产后因素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H IE、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颅内 出血和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二、临床表现 1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运动发育落后: ( 1 )粗大运动发育落后: 抬头、翻身、坐、爬、站立等发育明显落后。 ( 2)精细运动发育落后:见物主动伸手、伸手主动抓物、手指捏物等精细动作明显落后。( 3)自主运动困难: 动作僵硬,肌张力过高或过低, 不能完成自主运动模式, 出现异常运动模式。 ( 4 ) 主动运动减少: ①新生儿期吸吮能力差,很少啼哭; ②2 ~3 个月双腿蹬踢少或单腿蹬,手活动少和无爬行等基本动作。 2异常姿势如持续头易背屈、斜颈、四肢痉挛、手喜握拳、拇指内收、上臂常后伸、尖足、剪刀步和角弓反张等。 3肌力低和肌张力改变肌张力增高、降低或混乱。 4异常反射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护性反射不出现或减弱,可出现病理反射。 三、辅助检查 1脑瘫诊断的直接相关检查 ( 1 )头颅影像学检查:MR I和CT为最有力的证据支持。鉴于MR I有较高的分。辨率,所以在病因学诊断上优于CT。 ( 2 )遗传代谢和凝血机制检查:遗传代谢和凝血机制检查为较好的证据支持。遗传代谢不作为常规的检查项目。由于不易解释的脑梗死常在脑瘫的偏瘫患儿中发现,因此在进行诊断需要时检查凝血机制。 2脑瘫并发症的相关检查 ( 1 ) EEG:有癫发作史的患者进行EEG检查。不作为脑瘫病因学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 2)是否有精神发育迟滞、视力及语言障碍:并发有以上症状,即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智商/发育商和视听觉的相关检查。

诊疗项目

心血管 心衰的诊治 心脏骤停的抢救 心源性休克的抢救 ★静脉临时起博 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治 高血压的诊治 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 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 顽固性心衰的诊治 高心脏监护室(CCU)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症的诊治 严重心律失常的诊治 消化 常规内镜(胃镜、纤维结肠镜)检查 黄疸的鉴别诊断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 肝昏迷、肝功能衰竭的诊治 急诊内镜(胃镜、肠镜)检查 ★超声导向下肝穿刺术 缺血性肠病的诊治 ★胆道镜检查(可配合肝胆外科)重症胰腺炎的诊断

常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诊治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 常见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骨髓穿刺及细胞形态学分类 ★白血病的诊治 ★溶血性疾病的诊治 ★疑难血液病的诊断 ★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治 ★急性白血病的诊治(组织化学染色或免疫学确定亚型) ★淋巴瘤的诊治 ★急性料细胞减少或缺乏的诊治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诊治 甲状腺机能亢进危象、席汉氏综合症的诊治 糖尿病的诊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的处理 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克汀病的防治 ★ 24小时17羟皮质类固醇,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 ★甲状腺功能测定总甲状腺素(TT3、TT4),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治 肾病综合怔的诊治 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治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 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及非透析治疗 ★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 肾性高血压的诊治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血透 肾功能测定(血肌酐、尿素氮) 泌尿系统超声,影像学检查 ★肾功能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

脑血管病的诊治 颅内高压对症治疗及常见病因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诊治 脑电图、脑脊液检查 颅内高压对症治疗及病因追查 癫痫的病因诊治 神经系统炎性病变的诊治 脑电图、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肺功能检查:一般通气功能 大咯血的诊治 自发性气胸的救治 ★呼吸衰竭的诊治(血气分析) 心肺复苏术 肺源性心脑病诊治 ★纤维支气管镜的正确使用 下呼吸道感染的正确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症哮喘救治 重症肺源心脏病的诊治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诊治★胸膜活检

新生儿评分

apgar评分 Apgar评分,即阿氏评分、新生儿评分,Apgar(阿普加)这个名字的英文字母刚好对应检查项目的英文首字母,包括:肌张力(Activity)、脉搏(Pulse)、皱眉动作即对刺激的反应(Grimace)、外貌(肤色)(Appearance)、呼吸(Respiration),是孩子出生后立即检查他身体状况的标准评估方法。在孩子出生后,根据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五项体征进行评分。满10分者为正常新生儿,评分7分以下的新生儿考虑患有轻度窒息,评分在4分以下考虑患有重度窒息。大部分新生儿的评分多在7 - 10分之间。 apgar评分评分具体标准是: 1.皮肤颜色:评估新生儿肺部血氧交换的情况。全身皮肤呈粉红色为2分,手脚末梢呈青紫色为1分,全身呈青紫色为0分。 2.心搏速率:评估新生儿心脏跳动的强度和节律性。心搏有力大于100次/分钟为2分,心搏微弱小于100次/分钟为1分,听不到心音为0分。 3.呼吸:评估新生儿中枢和肺脏的成熟度。呼吸规律为2分,呼吸节律不齐(如浅而不规则或急促费力)为1分,没有呼吸为0分。 4.肌张力及运动:评估新生儿中枢反射及肌肉强健度。肌张力正常为2分,肌张力异常亢进或低下为1分,肌张力松弛为0分。 5.反射:评估新生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对弹足底或其他刺激大声啼哭为2分,低声抽泣或皱眉为1分,毫无反应为0分。 以这五项体征为依据,满10分者为正常新生儿,评分7分以下的新生儿考虑患有轻度窒息,评分在4分以下考虑患有重度窒息。大部分新生儿的评分多在7- 10分之间,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评分予以相应的处理。轻度窒息的新生儿一般经清理呼吸道、吸氧等措施后会很快好转,预后良好。一般新生儿出生后,分别做1分钟、5分钟及10分钟的Apgar评分,以便观察新生儿窒息情况的有无及其变化,以此决定是否需要做处理,以及做相应处理后,评价新生儿的恢复情况。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_草案_

临床标准 文章编号:1005-2224(2001)07-0432-01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 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儿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诊学组、新生儿学组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新生儿急诊医学正在迅速发展,无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 U )的临床诊治过程中,还是在院前高危新生儿转运时,都急需制定一个国内统一的危重新生儿评估标准,为此,我们提出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内容包括两部分:(1)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2)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讨论稿)。此评分法已在国内几个NICU 试行多年,并在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和儿科学分会组织的几次学术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和修改,现予公布,请广大儿科医师进行临床试用,以进一步检验其临床实用性。 1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讨论稿)(见表1) 2 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 凡符合下列指标一项或以上者可确诊为新生儿危重病例:(1)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2)严重心律紊乱,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心房扑动和心房纤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纤颤、房室传导阻滞(ò度ò型以上)、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支以上)。(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4)反复抽搐,经处理抽搐仍持续24h 以上不能缓解者。(5)昏迷患儿,弹足底5次无反应。(6)体温[30e 或>41e 。(7)硬肿面积\70%。(8)血糖<111mmol/L (20mg/dL)。(9)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10)出生体重[1000g 。 表1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讨论稿)检查项目测定值 入院分值月日病情1月日病情2月日出院月日 心率(次/min) <80或>180 444480~100或160~1806666其余10101010血压:收缩压(mmHg)<40或>100444440~50或90~1006666其余10101010呼吸(次/min)<20或>100444420~25或60~1006666其余10101010PaO 2(mmHg)<50444450~606666其余 10101010pH 值<7.25或>7.55 44447.25~7.30或7.50~7.556666其余 10101010Na + (mmol/L) <120或>160 4444120~130或150~160666其余10101010K +(mmol/L)>9或<244447.5~9或2~2.96666其余10101010Cr(L mol/L)>132.6 4444114~132.6或<876666其余10101010BUN(mmol/L)>14.344447.1~14.36666其余10101010红细胞压积比<0.244440.2~0.46666其余 10101010胃肠表现腹胀并消化道出血4444腹胀或消化道出血6666其余 10 10 10 10 注:(1)分值>90为非危重;70~90为危重;<70为极危重。(2)用镇静剂、麻醉剂及肌松剂后不宜进行Glasgow 评分。(3)选24h 内最异常检测值进行评分。(4)首次评分,若缺项([2分),可按上述标准折算评分。如缺2项,总分则为80,分值>72为非危重,56~72为危重,<56为极危重(但需加注说明病情,何时填写)。(5)当某项测定值正常,临床考虑短期内变化可能不大,且取标本不便时,可按测定正常对待,进行评分(但需加注说明病情、时间)。(6)不吸氧条件下测PaO 2。(7)1mmHg=01133kPa (魏克伦 陈克正 孙眉月 张宇鸣 整理) (本文转载于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第39卷第1期第42~43页) (本文编辑:吴广恩) # 432#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年7月第16卷第7期

新生儿疾病诊疗常规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脑部病变,最常见的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但也可发生在其他年龄段。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围生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常见的原因有各种原因导致的胎儿宫内窘迫,如脐带绕颈、羊水异常等,也常见于分娩过程及出生后的窒息缺氧,少数可见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损害。该病多发生于足月儿,但也可发生在早产儿。分娩时胎心可增快或减慢,或第二产程延长,羊水被胎粪污染,出生时有窒息史,复苏后仍有意识、肌张力、呼吸节律、反向等方面改变,甚至出现惊厥。而非新生儿期的缺血缺氧性脑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常见呼吸心跳骤停,也可见于休克、CO中毒、癫痫持续状态、重症肌无力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该病病因主要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新生儿HIE主要见于有严重窒息的足月新生儿,均有明显的宫内窘迫史。由于宫内缺血缺氧影响胎儿脑细胞的能量供给。脑的能量来源和其他器官不同,几乎全部由葡萄糖氧化而来。新生儿脑的代谢最旺盛,脑的能量占全身氧能量的一半,但脑内糖原很少,而葡萄糖及氧全靠血液供给,故缺血缺氧首先影响脑的代谢。 脑在缺氧情况下,糖酵解作用增加3~10倍,大量丙酮酸被还原成乳酸,细胞内酸中毒发展快且严重。糖酵解时仅产生少量ATP,由于能量来源不足,脑细胞不能维持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K+、Mg2+、HPO4+自细胞内逸出,Na+及Ca2+进入细胞内,脑细胞的氧化代谢功能受到损害。缺氧时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降低,脑血流灌注易受全身血压下降影响而减少;血管周围的星形细胞肿胀和血管内皮细胞水泡样变性,使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当脑血流恢复后血液仍不能流到这些缺血区,造成区域性缺血或梗塞,以后发展致脑实质不可逆性损害。缺氧时血管通透性增加,某些代谢产物在组织内积聚,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等因素,形成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脑血流进一步减少,引起严重的脑细胞代谢障碍,以后形成脑萎缩。 目前再灌注损伤在HIE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当脑组织由低灌注转移到再灌注时,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氧自由基大量增加,导致细胞膜分解、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加重;Ca2+内流使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障碍,导致神经细胞代谢紊乱;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和门冬氨酸在脑内增加,使Na+、Ca2+内流,导致神经细胞肿胀以致死亡。

新生儿危重症评分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标准 ③首次评分,若缺项(≤2),可按上述标准折算评分,如缺2项,总分值为80,分值:72非危重;56~72危重;<56极危重(但需加注说明病情,何时填写);④当某项测值正常,临床考虑短期内变化可能不大,且取标本不变时,可按测值正常对待,进行评分(但需加注说明病情、何时);⑤不吸氧条件下测P a O2。 评分≤80分的新生儿可转入急救中心治疗。 新生儿危重病例的单项指标 凡具有下列指标的任何一项,可定为危重新生儿。 1、凡需行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者或者反复呼吸暂停对刺激无反应者。 2、严重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力衰竭,房扑和房颤、阵发 性室速、室扑和室颤,房室传导阻滞(Ⅱ~Ⅲ型以上)、心室内传导阻滞(双束支以上)。 3、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 4、反复抽搐,经处理持续24小时以上者。 5、昏迷,弹足5次无反应者。 6、体温≤30℃或>40℃。 7、硬肿面积≥50%。 8、血糖<1.1 mmol/L(20mg/dL)。 9、高胆红素血症有换血指征者。 10、出生体重≤1500克者。 凡具有上述指标任何一项的新生儿,可转入急救中心治疗。

儿童患者危重症诊断标准(符合其中一项) 1、心血管系统 (1)血压(收缩压)<6.67Kpa(50mmHg),或需持续输注药物以维持血压在上述标准以上者 (2)心率<50次/分或>200次/分,连续测定1分钟 (3)心搏停止 (4)严重心律紊乱,如阵发性室上速合并衰竭,心室扑动或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以上)等 2、呼吸系统 (1)凡需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者 (2)呼吸频率<15次/分或>80次/分,连续测定1分钟 (3)PaCO2>8.66Kpa(50mmHg)或PaO2<5.33Kpa(40mmHg)(除外青紫型心脏病,吸入空气情况下) (4)PaO2/FiO2<200(除外青紫型心脏病) 3、神经系统 (1)癫痫持续状态,持续抽搐30分钟以上或两次惊厥间神志不清者(除外药物影响) (2)Glasgow昏迷评分≤7 (3)瞳孔固定散大,脑性呼吸节律 4、血液系统 (1)血性贫血危象:血红蛋白<50g/L(5g/dL) (2)有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者(诊断符合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制定的标准) 5、肾脏系统 血清BUN≥35.7mmol/L(100mg/dL)(既往无肾脏疾病) 6、胃肠系统 (1)消化道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 (2)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有高度腹胀 7、各类型急性中毒 8、其它: (1)严重内分泌及代谢疾病需要监护者 (2)血钾:<2.8mmol/L,>6.5mmol/L (3)血钠:<120mmol/L,>160mmol/L (4)pH:<7.20,>7.55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可转入急救中心救治。

新生儿病区分级护理标准 文档(精选.)

新生儿病区分级护理标准 特级护理服务内容: (一)、特级护理服务对象 1、收治年龄范围为出生-28天的无陪伴新生儿。 2、生命体征不稳定的高危新生儿。 (二)、特级护理服务要点 1、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查对无误后正确实施治疗措施,维持输液通畅。 3、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4、严格床旁交接班。 5、提供基础护理: 1)促进新生儿舒适:根据病情,每日给患儿进行沐浴或暖箱内擦浴,做好口腔、脐部护理,每日更衣及床上用品,保持床单元整洁。 2)每3小时更换尿不湿,特殊故情况随时更换,同时做好臀部皮肤护理。 3)满足患儿营养需求:根据医嘱定时喂奶。 4)每周测体重2次,特殊情况根据医嘱实施,观察体重增长状况。5)维持患儿适当的屈曲舒适体位,每2小时更换体位、血氧饱和度探头,特殊情况根据医嘱定时翻身、拍背。 6)正确及时采集各种标本。 6、提供专科护理: PICC管路维护、气道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实

施安全护理。 7、提供新生儿持续发展性照顾:新生儿抚触、新生儿康复训练、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新生儿的早期干预、非营养性吸吮。 8、做好病危患儿外出检查前的抢救器材准备工作,必要时陪同检查。 9、保证病室环境整洁,定时开窗通风、空气消毒。 10、满足患儿情感需求,每日给予患儿抚慰与拥抱。 1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12、了解患儿家长心理需求,协助疏导心理问题。 一级护理标准 一级护理服务内容: (一)、一级护理服务对象 1、收治年龄范围为出生-28天的无陪伴新生儿。 2、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新生儿。 (二)、一级护理服务要点 1、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查对无误后正确实施治疗措施,维持输液通畅。 3、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4、严格床旁交接班。 5、提供基础护理: 1)促进新生儿舒适:根据病情,每日给患儿进行沐浴或暖箱内擦浴,做好口腔、脐部护理,每日更衣及床上用品,保持床单元整洁。

上海儿童医院新生儿诊疗常规

新生儿分类与简易胎龄评估法 [概要] 新生儿是指出生到满28天的婴儿。胎儿的成熟不仅取决于胎龄,也与体重密切相关,因此对初生的新生儿应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和胎龄与体重的关系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予以不同侧重点的监护和处理。 [诊断要点] 1.据胎龄分类 (1)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其中有些由于胎盘老化引起胎儿瘦小者,又称过熟儿。 胎龄可根据母亲末次月经计算,也可根据新生儿出生后48h内的外表特征和神经系统检查估计。简易胎龄评估法见表-1。28周以下早产儿胎龄评估仍应采用Dubowitz法。 2.根据体重分类 (1)低出生体重儿(LBW)指出生体重不足2500g者。其中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不足1000g者又称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2)正常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在2500~3999g之间者。 (3)巨大儿指出生体重≥4000g者 表-1 简易胎龄评估法

甲胎龄(天)=204+总的体格估价评分(适于神经系统受抑制的婴儿) 乙胎龄(天)=200+体格和神经发育估价总评分(适于健康婴儿) 3.根据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1)小于胎龄儿(S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胎龄已足月而体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儿又称足月小样儿。 (2)适于胎龄儿(A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者。 (3)大于胎龄儿(L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见表-2。正常新生儿是指胎龄在37~42周之间、体重在2500~4000g之间的健康适于胎龄儿。其他各类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均为高危新生儿。 表-2 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1986~1987年) 胎龄平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 第3 第5 第10 第50 第90 第95 第97

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

新生儿Apgar评分标准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1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本病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在1969年该病被首次认识时,因考虑其血流动力学改变类似于胎儿循环,故称为持续胎儿循环(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PFC);但主要原因是生后肺动脉压的持续增高,故现多将其称为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即PPHN。对其临床治疗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死亡率及并发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PPHN 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因此对不同病因及不同病理生理改变的PPHN,临床处理、治疗反应往往有差异。 目录 展开

1症状体征 PPHN常发生于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发育良好的足月儿和过期产儿,早产儿较少见。常有羊水被胎粪污染的病史。生后除短期内有窘迫外,常表现为正常;患者多于生后12h内出现全身青紫和呼吸增快等症状,但不伴呼吸暂停和三凹征,且呼吸窘迫与低氧血症严重程度之间无相关性。吸高浓度氧后多数患儿的青紫症状仍不能改善,临床上与发绀型先心病难以区别。 约半数患儿可在胸骨左缘听到收缩期杂音,系二、三尖瓣血液反流所致。但体循环血压正常。当有严重的动脉导管水平的右向左分流时,右上肢动脉血氧分压大于脐动脉或下肢动脉氧分压。当合并心功能不全时,可闻及奔马律并有血压下降、末梢灌注不良及休克等症状。心电图可见右室肥厚,电轴右偏或ST-T改变;胸部X线检查可表现为心影扩大,肺门充血及肺原发疾病表现;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压力明显增高,并可发现存在经动脉导管或卵圆孔的右向左分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RDSN),也称为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2~33周。其基本特点为发育不成熟肺、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而导致的进行性肺泡不张、肺液转运障碍、肺毛细血管-肺泡间高通透性渗出性病变。其病理特征为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以机械通气和呼吸机治疗为主的呼吸治疗和危重监护技术,已经能够使90%以上的RDSN患儿存活。 目录 1症状体征 1.病史 (1)早产:患儿几乎都是早产儿,尤其在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重低于2000g的早产儿,足月儿仅约5%。 (2)产母病史:常示贫血、产前子宫出血、剖宫产、臀位产和多胎儿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

剖宫产诊疗常规

剖宫产术诊疗常规 【概述】 剖宫产术是指妊娠28周后,切开腹壁与子宫壁,取出体重1000g以上的胎儿及胎盘。 【适应症】 1.母亲患重度妊高征,心脏病代偿功能Ⅲ级或Ⅸ级,高龄初产,胎儿珍贵。 2.骨盆狭窄、骨盆畸形或软产道梗阻。 (1)头盆不称:骨盆显著狭小或畸形;相对性头盆不称者,经过充分试产即有效的子宫收缩8~10h,破膜后4~6h胎头仍未入盆者。 (2)软产道异常:瘢痕组织或盆腔肿瘤阻碍先露下降者;宫颈水肿不易扩张者;先天性发育异常。 3.因胎位不正如横位、高直后位、不全臀位、巨大胎儿有明显的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或胎儿畸形而不能从阴道分娩者。 4.脐带脱垂而胎心尚好。 5.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有大量阴道出血或内出血者。 6.原发或继发宫缩乏力而滞产,或宫缩过强形成病理性收缩环,或有先兆子宫破裂者。 7.多次多种方法引产失败。 8.有剖宫产、子宫肌瘤摘除或阴道会阴重度损伤修补术史者。 【禁忌症】 1.死胎。 2.畸胎。 3.子宫下段形成不良。 【用品及准备】 1.按外科腹部手术常规,并留置导尿管。若为选择性剖宫产,术前晚进流食,术日晨禁食、洗肠。 2.配血。 3.作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 4.胎心监护。 5.产妇有酸中毒、脱水、失血等并发症,术前应予以纠正。 6.术前禁用呼吸抑制剂如吗啡等,以防新生儿窒息。 【方法】 8.1 1.麻醉 (1)产妇无并发症者可选用单次硬膜外麻醉、腰麻或联合麻醉。 (2)产妇并发有先兆子痫、心脏病、癫痫、精神病等,宜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以减少刺激。 (3)椎管麻醉禁忌者选全身麻醉。

8.2 2.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剖宫产术式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体部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 (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为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剖宫产术,切口在子宫下段,术时出血少,也便于止血;子宫切口因有膀胱腹膜反折覆盖,伤口愈合较好,瘢痕组织少,术后与大网膜、肠管的粘连或腹膜炎较少见;术后切口愈合好,再次分娩时子宫破裂率较低,故该术式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常规剖宫产术的方法。有两种即纵切口及横切口,目前多选用下段横切口术。 (2)子宫体部剖宫产术(又称古典式剖宫产术):切口在子宫体部,为直切口,操作简单,无损伤子宫动静脉危险。但术中出血多、术后伤口愈合较差;切口易与大网膜、肠管、腹壁粘连,术后肠胀气、肠麻痹也较易发生;再次分娩时较易发生子宫破裂,故多已被子宫下段剖宫产所代替。其适应证仅用于子宫下段前壁前置胎盘、下段窄或形成不好或第二次剖宫产粘连严重者。 (3)腹膜外剖宫产术:不打开腹膜,故术后反应小,一般只用于疑有宫腔感染的病例。因其操作较复杂,费时亦长,有胎儿窘迫存在或胎儿巨大者、技术操作不熟练者不适用。 8.3 3.操作方法及程序 (1)子宫下段剖宫产: ①消毒步骤同一般腹部手术。 ②腹壁切口可采用下腹纵切口、下腹横切口,包括Pfannenstiel与 Joel-Cohen切口。进入腹腔后,洗手探查子宫旋转、下段形成及胎先露高低。 ③在子宫上下段膀胱反折腹膜交界处下2~3cm弧形剪开腹膜反折,剪至11~12cm。用弯止血钳提起下缘,用手指钝性分离膀胱与子宫壁之间疏松组织。暴露子宫肌壁6~8cm。 ④横行切开子宫下段肌壁约3cm,用手指向两侧撕开子宫下段肌层宽约 10cm后破膜,羊水吸出后,术者右手从胎头下方进入宫腔,将胎头慢慢托出子宫切口,助手同时压宫底协助娩出胎头。胎头高浮娩出困难者可产钳协助娩出胎头。胎头过低出头有困难时,台下助手戴消毒无菌手套,由阴道向上推胎头助娩。胎头娩出后立即挤出新生儿口鼻黏液。若为臀位,则牵一足或双足,按臀牵引方式娩出胎儿。单臀则不必牵双足,同头位娩出法娩出胎臀,或牵引胎儿腹股沟,以臀助产方式娩出胎儿。 ⑤胎儿娩出后,助手立即在宫底注射缩宫素10U。 ⑥胎儿娩出后,术者再次清理呼吸道,断脐后交台下。用卵圆钳夹住子宫切口的血窦。 ⑦胎盘可自娩,亦可徒手剥离,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⑧干纱布擦宫腔,用1号肠线连续全层缝合子宫肌层,注意两边对称。注意子宫收缩情况。

一新生儿抚触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分.pdf

一、新生儿抚触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00分) 单位:姓名:考号:得分: 项目操作要领扣分标准扣分 操作准备10分1.环境准备:环境整洁,关门窗,不可有对流风。室 温在28℃左右。保持安静,自然光线。播放轻音乐。 2. 护理员准备:衣着整齐干净。剪指甲,摘饰物。. 洗净双手至肘部。 3. 新生儿抚触时机:新生儿洗完澡后、睡前或饭后1 小时以后是抚触的好时机。 4. 物品准备:抚触油、干净大浴巾、尿片、衣物、平 坦台子或床上。 不符合要求扣0.5 分/项 操作程序70分1.选择一个柔软平坦台子或床上铺上干净大浴巾; 将新生儿放置在大浴巾上,解开新生儿衣物,检 查全身情况,及时更换尿布用。新生儿衣服摭挡 住儿体:“宝宝乖,我们来做全身按摩喽。” 2. 搓热双手。在手掌涂抚触油,搓匀,轻轻抚触全身 并与新生儿交流。 (1)前额:眉心→太阳穴。将双手的大拇指放在新 生儿双眉中心,其余的四指放在新生儿头的两侧,拇 指从眉心向太阳穴的方向进行按摩。“弯弯的眉毛像 月亮”。 (2)下颌:下颌正中央→双耳下方。双手的拇指放 在新生儿下颌正中央,其余四指置于新生儿脸颊的两 侧,双手拇指向外上方按摩至双耳下方。划出一个徽 笑状。“红红的脸蛋像苹果”。 (3)头部:从前发迹线→后脑→耳后,要避开囟门。 左右手交替动作,用手的前指肚部位从头部前发迹滑 向后脑直至耳后。“大大的脑袋好聪明”。 (4)胸部:从肋骨下缘→肩部,要说避开乳房。双 手放在新生儿胸前左右肋部,右手滑向左上侧,按摩 至新生儿右肩部,复原。此后换左手按摩至左肩部。 “宽宽的胸脯真健壮”。 (5)腹部:从右腹下方→左腹下方,要说避开肚脐。 不符合要求扣1分/ 项 每项位置不准、动 作过快、无语言和 目光交流均扣1分 未说避开囟门扣 1 分 未说避开乳房扣1 分 未说避开肚脐扣1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doc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一、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表 检查项目 心率(次 /min ) 血压:收缩压(m mHg) 呼吸(次 /min )PaO2(mmHg)PH 值 Na+( mmol/L )K+( mmol/L )Cr(μ mol/L)BUN( mmol/L )红细胞压积 胃肠道表现 总分数 备注测定值 <80 或 >180 80~100 或 160~180 其他 <20 或 >100 40~50 或 90~100 其他 <40 或 >100 20~25 或 60~100 其他 <50 50~60 其余 <或> ~或~ 其余 <120 或 >160 120~130 或 150~160 其余 <2 或 >9 2~或~9 其余 > 114~或<87 其余 > ~ 其余 < ~ 其余 腹胀并消化道出血 腹胀或消化道出血 其余 入院分值病情 1 病情 2 出院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4 4 4 4 6 6 6 6 10 10 10 10 4 4 4 4 6 6 6 6 10 10 10 10 4 4 4 4 6 6 6 6 10 10 10 10 4 4 4 4 6 6 6 6 10 10 10 10 4 4 4 4 6 6 6 6 10 10 10 10 4 4 4 4 6 6 6 6 10 10 10 10 4 4 4 4 6 6 6 6 10 10 10 10 4 4 4 4 6 6 6 6 10 10 10 10 4 4 4 4 6 6 6 6 10 10 10 10 4 4 4 4 6 6 6 6 10 10 10 10 4 4 4 4 6 6 6 6 10 10 10 10 注:(1)分值 >90 为非危重; 70~ 90 为危重;<70 为极危重(2)用镇静剂、麻醉剂及肌松剂后不宜进行Glasgow 评分(3)选 24 h 内最异常检测值进行评分。(4)首次评分.若缺项( ≤2),可按上述标准折算评分。如缺 2 项,总分则为80,分值 >72 为非危重, 56~ 72 为危重, <56 为极危重 ( 但需加注说明病情,何时填写)。 (5)当某项测定值正常,临床考虑短期内变化可能不大,且取标本不便时,可按测定正常对待,进行评分( 但需加注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只是众多标准中的一个,但其被接受的程度要高于其它标准。 阿氏(VirgiriaApgar,一个麻醉科医生)评分标准是:把描述新生儿基本体征的五项指标列于同一表格中,并对其给予评分(每项评分为0、1、2分),再把五项分数相加,依据其评分之和,对新生儿的状况进行评价。 其评判标准是:0-3分:严重窒息;4-7分:中度窒息,但心率正常;8-10分:正常生儿。 五项体征是:心跳、呼吸、肌张力反应、对刺激反应、肤色 五项体征的打分标准是: 1.心跳: 不能触摸到、也不能听到心跳:0分; 心跳少于100次/分钟:1分; 心跳超过100次/分钟:2分。 2.呼吸: 出生后60秒钟无呼吸:0分; 出生后呼吸慢、弱、不规律:1分; 出生60秒钟内呼吸良好、哭声响亮:2分。 3.肌肉张力: 四肢肌肉完全松弛:0分; 四肢略微呈屈曲状:1分; 四肢活动有力:2分。 4.对刺激反应: 通常在吸净咽部黏液后,弹小儿足底时,或用导管插入鼻孔时:毫无反应:0分; 面部稍有活动,如皱额等:1分; 反应好,小儿哭闹声响、打喷嚏或咳嗽:2分。 5.肤色: 全身青紫或苍白:0分; 躯干红而四肢青紫:1分;

全身皮肤颜色红润:2分。 具体作法: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及10分钟,各评分1次 在宝宝出生后1分钟做一次,5分钟再做一次。如果在最初的两次检查中,宝宝的得分较低,会在10分钟再次给宝做一次评估。评定宝宝的状况有5项因素(每项因素的分值为0~2分):心率(脉搏)、呼吸(频率及力度)、肌肉张力、反射应激、外表(皮肤颜色),这5项因素累加起来计算出阿氏评分。5项因素的具体评分标准如下:①心跳:每分钟心跳数超过100次者为正常,评2分;少于100次者给1分;如果不能触摸到、也不能听到心跳者评0分。这是对新生儿诊断和估计预后最重要的一项。②呼吸:呼吸良好、哭声响亮者评2分;呼吸慢、弱、不规律者评1分;无呼吸时,评0分;③肌肉张力:四肢活动有力者评2分;肌肉完全松弛者评0分;四肢略微呈屈曲状,评1分。④反射应激:在吸净咽部黏液后,弹小儿足底或用导管插入鼻孔时,反应好,小儿哭闹声响、打喷嚏或咳嗽者评2分;面部稍有活动,如皱额者评1分;毫无反应者评0分。⑤肤色:全身皮肤颜色红润,评2分者;躯干红而四肢青紫者评1分;全身青紫或苍白者评0分。如果宝宝的阿氏评分得分在7分以上,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需紧急抢救,否则会造成严重后遗症或死亡。经抢救情况好转后应继续评分。 一、病因

新生儿抚触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新生儿抚触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目的 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的释放,有利于消化吸收,促进新生儿体重增长和智力发育;减少哭闹,增加新生儿睡眠;促进呼吸循环功能;刺激新生儿淋巴系统,增强抗病能力;增进母子感情,满足新生儿的情感需要。 二、物品准备 抚触台及垫、室温计、毛巾、尿布、替换衣服、润肤油、 三、操作流程 报告(我是产科护士××,我操作的项目是新生儿抚触,现用物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开始,是!),→洗手(六步洗手法)戴口罩→备齐并检查用物→播放柔和音乐→调节室温28℃→将新生儿放浴巾上→脱去衣服、尿不湿→检查全身情况→双手涂润肤油→抚触顺序为头部-胸部-腹部-上肢-手-下肢-脚-背部-臀部→脐部护理→更换衣服,穿好尿不湿→整理用物→洗手 四、应知应会 1、新生儿抚触注意事项? 答:①室内温度应为26-28℃,可放柔和的音乐作背景。若为早产儿或体温不稳定者,应在暖箱中进行。②抚触应选择在两次喂奶之间,清醒、不疲倦、不饥饿、不烦躁、沐浴或游泳后,午睡醒后或晚上睡前较好。每次抚触15-20分钟,每天2-3次。③抚触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如有哭闹、肌张力增加、肤色异常、呕吐等则应停止抚触。同时,应通过目光、语言等与新生儿进行交流。 ④手法从轻开始,慢慢增加力度,以宝宝舒服合作为宜。⑤按摩前须温暖双手,将婴儿润肤液倒在掌心,不要将乳液或油直接倒在宝宝身上。 2、新生儿抚触的好处? 答:抚触能刺激新生儿的淋巴系统,增强抵抗力,改善消化系统,安抚婴儿的不安定情绪,减少哭泣等。可全面地提高婴儿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社会行为五大功能。抚触不仅对正常婴儿能产生积极影响,对早产儿或患病婴儿,效果更佳。 3、新生儿抚触的时间安排?

正常胎儿分娩诊疗常规

正常胎儿分娩诊疗常规 【概述】 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顺利经阴道自然娩出的称正常分娩。 【诊断标准】 1、宫内孕37―41周,单胎、枕前位。 2、胎儿体重2500―3500g。 3、孕次≦2次,产次≦1次。 4、无骨、软产道异常及生殖器发育异常。 5、无不良孕产史。 6、各项辅助检查均正常。 7、无基础疾病及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 【纳入标准】 1、枕前位,胎儿体重估重2500―3500g,无基础疾病,无产科合并症、并发症,产科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因素正常)。 2、孕妇年龄22―30岁。 3、胎儿监护正常。 4、孕周37~41周(月经规则者),规律性宫缩,第一或第二次妊娠,孕次不超过2次,无不良孕产史。 5、各项辅助检查均正常。 6、产前有系统围产保健。

7、无高危妊娠因素。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入院后各项辅助检查异常者。 3、临产24小时未分娩者。 4、产程中出现异常者,如产力、产道、胎儿或精神因素异常、需阴道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抢救等。 5、胎盘粘连、植入、崁钝、软产道裂伤、宫缩无力、羊水栓塞、DIC、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等。 6、产后体温连续两次﹥38℃,合并产褥感染或产褥病率。 7、有以上其他未包含高危妊娠因素者。 【治疗常规】 1、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2、产观察及处理 3、产后观察及处理,新生儿监护及处理。 4、预防感染,加强子宫收缩。 【出院标准】 1、切口甲级愈合,子宫恢复良好,大小便正常。 2、体温正常。 3、血象正常。 4、新生儿正常。 【质量标准】

1、平均住院日:6天。 2、疗效标准:子宫恢复良好,切口甲级愈合,体温、血象正常。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

新生儿阿氏评分标准,只是众多标准中的一个,但其被接受的程度要高于其它标准。 阿氏(VirgiriaApgar,一个麻醉科医生)评分标准是:把描述新生儿基本体征的五项指标列于同一表格中,并对其给予评分(每项评分为0、1、2分),再把五项分数相加,依据其评分之和,对新生儿的状况进行评价。 其评判标准是:0-3分:严重窒息;4-7分:中度窒息,但心率正常;8-10分:正常生儿。五项体征是:心跳、呼吸、肌张力反应、对刺激反应、肤色 五项体征的打分标准是: 1.心跳: 不能触摸到、也不能听到心跳:0分; 心跳少于100次/分钟:1分; 心跳超过100次/分钟:2分。 2.呼吸: 出生后60秒钟无呼吸:0分; 出生后呼吸慢、弱、不规律:1分; 出生60秒钟内呼吸良好、哭声响亮:2分。 3.肌肉张力: 四肢肌肉完全松弛:0分; 四肢略微呈屈曲状:1分; 四肢活动有力:2分。 4.对刺激反应: 通常在吸净咽部黏液后,弹小儿足底时,或用导管插入鼻孔时: 毫无反应:0分; 面部稍有活动,如皱额等:1分; 反应好,小儿哭闹声响、打喷嚏或咳嗽:2分。 5.肤色: 全身青紫或苍白:0分; 躯干红而四肢青紫:1分; 全身皮肤颜色红润:2分。 具体作法: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及10分钟,各评分1次 在宝宝出生后1分钟做一次,5分钟再做一次。如果在最初的两次检查中,宝宝的得分较低,会在10分钟再次给宝做一次评估。评定宝宝的状况有5项因素(每项因素的分值为0~2分):心率(脉搏)、呼吸(频率及力度)、肌肉张力、反射应激、外表(皮肤颜色),这5项因素累加起来计算出阿氏评分。5项因素的具体评分标准如下:①心跳:每分钟心跳数超过100次者为正常,评2分;少于100次者给1分;如果不能触摸到、也不能听到心跳者评0分。这是对新生儿诊断和估计预后最重要的一项。②呼吸:呼吸良好、哭声响亮者评2分;呼吸慢、弱、不规律者评1分;无呼吸时,评0分;③肌肉张力:四肢活动有力者评2分;肌肉完全松弛者评0分;四肢略微呈屈曲状,评1分。④反射应激:在吸净咽部黏液后,弹小儿足底或用导管插入鼻孔时,反应好,小儿哭闹声响、打喷嚏或咳嗽者评2

婴儿抚触操作评分标准

婴儿抚触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单位:姓名:成绩:评委: 项目操作流程分值得分 素质要求3分仪表举止操作者端庄大方,面带微笑 1 着装规范服装鞋帽整洁,头发、着装符合要求 2 操作前准备 环境环境安静、舒适,关好门窗,调节室温至26℃-28℃,湿度50%-60%(口述) 2 用物新生儿润肤油、新生儿衣裤一套、大毛巾1条、尿布1条 2 抚触前准备 评估新生儿情况 2 修剪指甲,摘掉饰物,洗手(七步洗手法) 3 铺平大浴巾于护理台上,将婴儿抱至护理台 1 核对婴儿信息 2 脱去婴儿连衣裤和尿布并检查身体 3 操作步骤74分 体位每个部位抚触2遍;头面部—下肢抚触时,婴儿取仰卧位 3 头面部 取适量新生儿润肤油,润滑、温暖双手 1 双手拇指从前额中央沿眉骨向外推压至发际 3 双手拇指从下颌中央向外,向上方推压,止于耳前划出一个微笑状 3 一手托住头,另一只手的指腹从前额发际向上,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停止于耳后乳突处, 轻轻按压 3 同样方法抚触另一侧、避开囟门 4 胸部 左右手从两侧肋缘交替向上滑行至新生儿对侧肩部,在新生儿胸部画出一个x形大交叉 5 避开新生儿乳头 1 腹部 双手交替,按顺时针方向抚触腹部 5 ILU”(1次):左上腹至左下腹,画出字母“I”;上腹至左下腹,画出字母“L”;右下腹→ 上腹→左下腹抚触,画出字母“U;注意避开未脱落的脐带残端 3 上肢 两手交替,从上臂至腕部轻轻地挤捏婴儿双臂 2 双手挟着手臂,上下轻轻搓滚肌肉群至手腕 2 从近端至远端抚触手掌,逐指抚触新生儿手指 3 同法抚触另一侧上肢7 下肢 双手交替握住婴一侧下肢,从近端到远端轻轻挤捏 2 双手挟着下肢,上下轻轻搓滚肌肉群至脚踝 2 从近端到远端抚触脚掌,逐指抚触新生儿脚趾 3 同法抚触另一侧下肢7体位背臀部时新生儿取俯卧位,头侧向一边 1 背臀部 以脊椎为中分线,双手分别在脊椎两侧滑动抚触,从肩部向下至骶部 3 用手掌从头部向下抚摸至臀部 2 双手在两侧臀部做环形抚触 2 抚触后处理 为婴儿兜好尿布(松紧合适容两指,侧边翻好),穿好衣裤(动作轻柔) 4 整理用物,洗手(七步洗手法),记录 3 综合评价8分操作流程完整、规范、熟练;动作轻柔,贴近临床 4 婴儿安全保护措施得当,操作过程与婴儿进行情感交流 4 超时扣分操作时间为15分钟,超过1分钟扣1分 总分100

新生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新生儿诊疗常规 早产儿管理 一、早产儿诊断 胎龄<37 周的新生儿;体重<1500 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体重<1000 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依据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可诊断为;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 二、早产儿常见的临床问题 1、保温依据出生体重或生后的日龄选择合适的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见表 1) . 表 1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适中温度 2、呼吸管理 ⑴氧疗: PaO2<50mmHg 或血氧饱和度(<85%)给予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 90%~ 95%. 对有呼吸衰竭者的治疗,见我国制订的机械通气常规治疗. 呼吸暂停的处理 ⑵呼吸暂停的处理 去除病因,分析血气,血糖; 紧急处理:①保持气道通畅; ②刺激呼吸; ③药物治疗:氨茶碱氨茶碱:负荷量 4~6mg/kg, 静滴,12 氨茶碱小时后给维持量 2mg/kg, 2-3 次/天,维持血药浓度在 5-15μg/ml.应用中注意血糖,尿量及心率等监测; ④频发的呼吸暂停可应用 CPAP 或机械通气治疗. 3、早产儿喂养问题 ⑴生后第一天30Kcal/kg,以后每天增加10Kcal/kg,至100-120

Kcal/kg/d. ⑵若有下列情况不应经肠道喂养: ①消化道畸形明确诊断前; ②活动性消化道出血; ③肠麻痹(缺血缺氧或动力性等) ; ④休克,严重的酸中毒或缺氧时 ⑶喂养的途径可经口,鼻胃或口胃管喂养 (表 2) . 出生体重(克) 开始量(ml) 间隔时间(h) 备注 <750 0.5-1.0 1-2 病情不稳定时应延长或禁食751-1000 0.5-1.0 1-2 1001-1250 2.0 2 1251-1500 3.0 3 1551-1750 5.0 3 一般可经口奶瓶喂养 1751-2000 7.0 3 >2000 10.0 4 ⑷每日奶量增加一般为 15-20ml/kg.若有感染,酸中毒,循环功能不良等应调整奶量. ⑸肠道外营养:一般可从生后 24 小时开始,氨基酸及脂肪的浓度从 0.5-1.0g/kg/d 开始,逐渐增加.脂肪选择中长链为宜,应注意输注的速度,0.08-0.12g/kg/h. ⑹功能合理时,每日体重可增加 10~20g. 4、保持血糖稳定保持血糖稳定,应于 2.2mmol/L~7.0mmol/L; 5、保持液体平衡每天体重变化±5%为宜.维持血压,体温,血气正常, 控制输液或快速输注高渗液体; 6、纠正低蛋白血症; 7、黄疸的治疗; 8、输血指征: ⑴Hb<80-90g/L (HCT<25%),有缺氧表现(安静呼吸,心率增快,体重增加缓慢,可输血(RBC),10-15ml/kg; ⑵若有感染,或有肺部疾病时,输血指征可放宽,一般 Hb<125g/L(HCT<35%). 9、PDA 的治疗 ⑴限制液体入量 60-80ml/kg,监测体重,尿量,电解质变化; ⑵口服消炎痛消炎痛,0.2mg/kg 首剂;0.1mg/kg, 2,3 消炎痛剂间隔12-24 小时. ⑶布洛芬:首剂 10mg/kg,2,3 剂每次 5mg/kg,间隔 24 小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