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苏教版九年级(下)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下)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下)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试题
苏教版九年级(下)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试题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①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动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其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耶?”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乙]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丈侯不中,中旒(li ú)溃之,文侯谓左右曰:③“为人臣而撞其君,共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丈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封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注:①中旒溃之:把帽子上的穗带撞断了。②烹:古代酷刑,即煮杀。

1、下列加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说处杀虎斩蛟(劝说)

B.实冀三横唯其一(希望)

C.是寡人之过矣(过错)

D.何忧令名不彰邪(你的)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始知为人情所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且人患志之不立昔尧舜之为君也

D、悬琴于城门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③“为人臣而撞其君,共罪如何?”

4、周处为什么能改正自己的错误?

5、阅读甲、乙两段选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D

2、B

3、(1)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争强好斗,被乡里人认为是祸患。

(2)周处从此改过自勉,最终成为忠臣孝子。

(3)做人臣的却敢打他的君主,该怎样治他的罪。

4、(1)乡人违反常情的举动,给了他心灵极大的震撼,使他认识到了年轻时自身行为的危害,于是有了改过自新之意。(2)清河对他的说服教育,使他有了改过自新的勇气和信心。

5、我们要关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接受别人批语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单培虎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①,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②。或答人简杞③,少④不当意,必再三易之而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注释:①率:标准。

②苟且:马虎草率。

③简杞:书信。

④少:稍微。

1、解释下列加点词。

遂七年不返()

妻跪问其故()

必再三易之而不厌()

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2、用“/”标示下句的句中停顿。(最多标两处)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⑴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⑵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4、请用现代汉语简要概述《文征明习字》一文的大意。

5、两篇短文都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此外,《乐羊子妻》一文还告诉人们要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答案:

1、⑴返:返回、回家、回来⑵故:原因、缘由

⑶易:改变、改写⑷益:更加

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或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

⑵您积累学问,应当每天学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4、文征明坚持认真书写,越到老年,书法水平越高。

5、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拾金不昧、不贪钱财、为人正直等。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

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卒之为众人()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④终无济于天下()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3、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

体有什么不同。

4、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甲文:。

乙文:。

答案:

1、①终于②达到③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④帮助(

2、①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②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

3、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

4、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頞上革肉,巳破裂云。

(蒲松龄《螳螂捕蛇》)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币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物性相制》)

注:①飚下:带着一股风跳下。②踞:趴。③盬(ɡǔ):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闻崖上有声甚厉()

(2)渐近临之()

(3)久之,蛇竟死()

(4)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5)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1)之:①反侧倾跌之状()

②蛇复昂首待之()

(2)以:①以刺刀握其首()

②以首俯地()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然审视殊无所见。

(2)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

甲文:。

乙文:。

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

1、(1)听到(2)从上往下看(3)终于(4)曾经(5)离开

2、(1)①的②它,指蜘蛛(2)①用②把

3、(l)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2)蜘蛛仍然退回守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

4、甲文: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5、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

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有一老父衣褐()

⑵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

⑷谷年十有五()

⑸是负义也()

⑹乃载祖归养()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良愕然,欲殴之吾欲之南海

B.捐祖于野移其民于何东

C.父以足受不以物喜

D.直堕其履圯下其如土石何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良殊大惊,随目之

(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4、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1)穿着(2)回头看(3)离开(4)通“又”(5)这(6)于是、就

2、B

3、(1)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2)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

4、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穿鞋子。第二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5、敬老爱老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①将适②野。?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docx

2019-2020 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 练习 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 题。( 19 分)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 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 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①池非不深也()② 委而去之()... ③寡助之至.()④ 攻亲戚之所畔.()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 分)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请用“ / ”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2 分) ① 环而攻之而不胜②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请用原文填空( 4 分) ① 文章论证“ 天时不如地利” 时,指出小城易攻的句子 是 。( 2 分),表明攻势之大的短语 是 ②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的重要性,推出了的结论。( 2 分)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3 分) 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1~5 题。( 19 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 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52427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 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 “此波涵帝泽, 无处濯尘缨。”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 待之。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 “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 姑置之 ⑵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 “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妇抚儿乳 B 处处志之 C 亲贤臣,远小人 D 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 ,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唐太宗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 ③,乃 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 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乃令京官 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 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 唐纪》)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 弓的工 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 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黑体字。 (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 2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以塞忠谏之路也 C 皆以美于徐公 D 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含答案及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③故欲杀之 ④天下无冤狱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4分)

参考答案: 1. 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 每题1分,共4分。 2.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上大怒:“你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出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皇上痛恨被选拔的人当中很多有欺诈行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皇上(称赞戴胄)说:“你擅于依法办事,我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皇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

2020-2021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

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完整版(附答案) 一、不死之药 【原文】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yè)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警卫官)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大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练习】 1、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是() A.因夺而食之 B.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C.臣食之,而王杀臣 D.面山而居 2、“楚王不杀中射之士”的原因是什么? 3、中射之士“使人说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 (2)。 二、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徐珂 【原文】 蔡璘,字勉旃,吾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亡何,其友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劵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至之。 【练习】 1、对加点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亡.何,其友亡。(2)且父未尝语.我也。 A.(1)wáng 逃亡(2)yì 语言 B.(1)wú 不(2)yù 告诉 C.(1)wú 不(2)yù 词语 D.(1)wáng 死亡(2)yù 语句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他)B.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却) C.且父未尝语.我也。(将) D.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所以)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重诺责,敦风义。 (2)卒辇而至之。 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5篇(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5篇 (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觉: 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忿: ③故.欲杀之故: ④天下无冤狱.狱: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4分) 参考答案: 1. 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 每题1分,共4分。 2.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

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 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上大怒:“你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出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皇上痛恨被选拔的人当中很多有欺诈行为,所以要杀他们。皇上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再交由法律裁决,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皇上(称赞戴胄)说:“你擅于依法办事,我又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严格执法,争辩的言论如泉水涌出一般,皇上都依照他的决断,天下就没有了冤案。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 何岳轶事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③;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③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其人感谢而去.去: ②俟.他日来取俟: ③尝.教书于宦官家尝: ④略.不动心略: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用四个词概括文中写到的两件事,并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何岳第二次的行为比第

统编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题训练解析卷一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题训练解析卷一 (一)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妾私臣,臣之姜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于是公遂废酒。 [注]景公:齐景公。废酒:停止饮酒。爱:怜惜。令:假使。桀纣:即夏桀和商纣王,是两个暴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____的确____(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私:____偏爱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2)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 译文:像这样听从他的建议,那么(我)就被大臣挟制了。 3.齐威王对进谏的态度是怎样的?(2分) 答:虚心采纳(意思对即可) 4.请为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标题:景公纳谏废酒(意思对即可) 5.邹忌进谏的方式与弦章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邹忌委婉进谏;弦章直言进谏

课外文言文补习2016-2017中考分类试题治学篇(学生)

一、治学篇 (一)陈晋之读书法(8分) (清)陈善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①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后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②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 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③,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注释】①陈晋之:人名。②诵:背诵,这里是读的意思。③癖:毛病。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2分) ①遂无书不读() ②然旋读旋忘()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 乎? 3. 请用原文回答:文章告诉我们关于读书的一个什么道理?并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 参考译文:读书只有牢记,那么每天才能渐渐有所长进。陈晋之一天只读书一百二十多字,于是没有什么书不读了。这就是说一天(读的书)不多,(但)一年下来就有很多了。现在谁不读书,每天将要读几千字,开始很高兴,然而读过之后随即就忘了,即使一年也学不到多少知识,何况一天 呢?我年轻时也有贪多的毛病,到了现在每当想起自己腹中诗书不多十分空虚,才知道陈晋之的方法是对的。 (二)书虫三病(9分) 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 耀,骊牝之外,一切不知,谓之无书可也。其二,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洗涴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三,博学多识,矻矻[kū]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记诵如流,寸觚[gū]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

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夫知而能好,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 【注释】①牙签:用象牙制作书签。锦轴,用锦缎作卷轴。②骊(lí) 牝(pìn):“牝牡骊黄”的简语。牝牡,鸟兽的雌雄;骊黄,黑色和黄色,这 里指华丽的外表。③涴[ w? ]玷污,污染。④矻矻[kū]:勤奋而不懈怠的样子。⑤慧根:指人的天资,天赋。⑥寸觚:古代书写的简策,这里指知识、学 问。⑦视:对比,比较。⑧面墙:面对着墙壁,形容学问没有提高或孤陋寡闻。 ⑨间:距离,差别。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徒.为架上美观/家徒.四壁 B.但.图多蓄/但.当涉猎 C.毕.尽心力/毕.力平险 D.博学多识./未尝识.书具 2.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3分) 不事讨论徒洗涴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 肆可也。 3.“好书之人”的“三病”是哪三病?你从作者总结的“三病”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译文]爱好书的人有三种毛病:第一,羡慕一时的虚名,只是为了书架上好看, 象牙书签、锦缎装饰的书轴,装潢炫耀,除了书的外表华丽之外,一切都不知道, 这种人可以说他们没有书。第二,用尽心力,广泛收罗,只想多藏书,不进行讨 论,使书受灰尘污染,一半放在楼阁上,可以称这为书店。第三,终年勤奋学习, 博学多识,但天份很差,难得运用知识,背诵如流,对学问无法发挥,这和吃着 精美的食物,面墙一无所知确实有差别,不过在身死之后名声不传上是一样的。 知书而能爱书,爱书而能运筹,古人尚且难办到,何况现在的人呢? (三)阅读古文,完成1-5题(16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

文言文专项训练 一、东野稷驾车 东野稷①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②弗过也,使之钩③百而反。 颜阖遇之,入见曰:“稷直马将败。”公密而不应。 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注释】①御:驾车②文:线条交错的图案、花纹。引申为“绘画”。③钩:来回兜。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东野稷御见.庄公()公密而不应.() 2.下列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少焉,果败而反 A、少了一匹马,果然失败了 B、过了一会儿,果然马回来了 C、稍停片刻,马果然走反了 D、过了一会儿,马果然疲困而返 3. 颜阖认为“稷直马将败”的原因是(用文 章语句回答) 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二 闵子骞①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②车,失辔③,父持其. 手,衣甚单。父则归.,呼其後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 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 二 ①闵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古代著名的孝子。②御,驾驶(马车)。 ③夫辔,缰绳从手里掉下来。 1.解释文中加点为的词语。 父则归.,呼其後母儿归:() 母去.四子寒去:()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句话看出父亲休妻态度坚决?(用原文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闵子骞挽留后母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出人头地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 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 “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廉洁篇)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 (廉洁篇) 吕蒙正拒玩物 吕蒙正为相,有以古鉴献者,云:“能照二百里。”公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能照二百里为?(语气助词,表疑问)?” 又有以古砚求售者,云:“一呵即润,无烦注水也。”公曰:“就使一日能呵一担水,亦止值十文钱而已亦止值十文钱而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以古鉴献者()(2)安能照二百里为() (3)一呵即润()(4)亦止值十文钱而已。()2、翻译句子。 (1)又有以古砚求售者。 (2)就使一日能呵一担水,亦止值十文钱而已。 3、吕蒙正拒绝玩物表现出怎样的品质? 李恂不受馈 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拜衮州刺史,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迁张掖太守,有威重名。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威武,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后征拜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譏(毡子一类的东西)之属,一无所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以清约率下()(2)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威武()(3)数遗恂奴婢()(4)一无所受() 2、翻译句子。 (1)以清约率下。 (2)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3从李恂的作为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甄彬得金不昧 齐有甄彬者,有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尝以一束苎(zhù,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于荆州长沙某肆质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彬遽送还某肆。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遽未之录,不记录。尔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酬,往复十余,彬毅然不受。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彬后为郫令,将行,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诫之以廉。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诫也。”(选自《谈薮》)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1)辄以金之半酬(2)彬毅然不受 2、解释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于荆州长沙某肆质钱()(2)彬遽送还某肆。() (3)辄以金之半酬()(4)彬毅然不受() (5)辞太祖()(6)时同列五人() 3、翻译句子。 上诫之以廉。 4、文中通过哪三件事情表现甄彬的优秀品德?请概括。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题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测试题 第五单元 一、积累·运用 6.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释义。(8分) ①公输盘诎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 之 7.文学常识填空、默写。(20分) ①墨子是时期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孟子》是家经典之一,孟子,名,战国时期邹人。 ③庄周,时宋国人,是家哲学的代表人物。 ④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惠子相梁》一文中腐鼠比喻什 么? ; 这篇短文表现了庄子怎样的感 情? 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的观点体现了孟子的“_________”思想。 8.读下面的文字,从中归纳出一个论点。(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步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阅读 (一)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曰。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子墨子曰:”荆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9.指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才美不外见于是见公输盘B.以牒为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C.子墨子九距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楚王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6分) ①杀所不足而争有余,不可谓智。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11.选文第一节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4分)

(完整word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 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诋毁,指责)处,姑置之。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又改正之。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亦有生金,一铸而定。” 诗改一字,界判人天,非个中人不解。齐己《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几枝开。”郑谷曰:“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齐乃下拜。某作《御沟》诗曰:“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以示皎然。皎然曰:“‘波’字不佳。”某怒而去。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须臾,其人狂奔而来,曰:“已改‘波’字为‘中’字矣。”皎然出手心示之,相与大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姑置之(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妇抚儿乳B处处志之C亲贤臣,远小人D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郑谷认为“改‘几’为‘一’字,方是早梅”,为什么? 5两文的内容都与作诗有关,但各有侧重,请分别概括。 (二)唐太宗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黑体字。 (1)朕少好弓矢(2)皆非良材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4)数延见 2 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D咨臣以当世之事 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三)鲍君 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

高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45篇)

高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45篇) 文言文翻译方法 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文意理解题常见错误的类型

词义曲解 张冠李戴 移花接木 无中生有 逻辑混乱 强加关系 文言文断句方法 1.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诗词古文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诗词、古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梅岭三章 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月夜 作者:沈尹默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萧红墓畔口占 作者:戴望舒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断章 作者: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风雨吟 作者:芦荻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统一 作者:聂鲁达 所有的叶是这一片, 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 所有的树木无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原文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 2.术未尽也( ) 3.先则恐逮于臣( ) 4.夫诱道争远( )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一,l.向2.穷尽 3.被 4.发语词 二,1.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 2.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3.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三,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原文 2.老马识途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忠直篇)(附答案)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 (忠直篇) 孙吴四英将 孙吴奄(覆盖;包括)有江左,亢衡(同“抗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比喻亲信得力的人),与国共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自大)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浔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吸引,而孙权委心(倾心;心神专一)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1、用“∕”划分节奏。 卿今者才略非吴下阿蒙。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疾胜己者()(2)临事不苟() (3)肃遂代瑜典兵()(4)才堪负重() (5)无复是过也。()(6)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3、翻译句子。 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共存亡之臣也。 4、短文中四人,孙权能“委心听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列举四人中两位显示其雄才大略的事件。 公而忘私 郭子仪初与李光弼俱为安思顺牙将(副将),不相能(互相看不起),虽同席不交谈。后子仪代思顺为将,光弼恐见诛,乃跪请曰:“死所甘心,但乞贷(宽恕)妻子。”郭子仪趋堂下,握其手曰:“今国乱主辱,非公不能定,仆岂敢怀私忿哉!”因涕泣勉以忠义,即荐之为节度使,遂同破贼,无纤毫猜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俱为安思顺牙将()(2)虽同席不交谈() (3)光弼恐见诛()(4)郭子仪趋堂下() 2、翻译句子。 (1)仆岂敢怀私忿哉! (2)因涕泣勉以忠义 3、你如何评价郭子仪?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31分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 蹄之。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 因跳踉大阚,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 ]慭慭:yìn yìn ,谨慎小心的样子。阚:hǎn, 虎叫声。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船载以入 ( 驴不胜怒 ( 技止此耳 ( 乃去( 2、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10分 ①然:庞然大物( 然往来视之( ②因:因跳踉大阚( 罔不因势象形 ( ③耳:技止此耳 ( 无丝竹之乱耳 (耳朵 ④且:以为且噬已也( 且焉置土石 ( ⑤益:益习其声 ( 有所广益 ( 3、选出下列各句中“ 之” 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 、孔子云:“ 何陋之有” ? C 、虎因喜,计之曰 D 、稍出近之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咬断驴的喉咙, 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 、“ 跳踉大阚” 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B、“ 终不敢搏” 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 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7、举出课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 说说它们对刻画考虎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心理活动: 动作: 作用: 8、指出出自这段文字的成语(至少 2个。(2分 9、本文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你是如何评价虎与驴的?(3分 二、郑人逃暑① (11分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课外文言文试题

文言文训练(一) 伊犁凿井 纪昀 伊犁城中无井,咸(皆)汲水于河(都是从河中汲取水)。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如果它们下面没有水,树怎能存活)”乃拔木就(靠近)根下凿井,果具(同“俱”,一起,都)得泉,但(只)汲水一长绠耳。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不谬(荒谬,错误)也。 【注释】①伊犁:今新疆境内。②佐领:清朝官名。③绠:绳子。④谬:荒谬,错误。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故草木不生 2、苟其下无水 3、树安得活 4、果具得泉 5、咸汲水于河 二、翻译句子: 皆汲水于河,往返甚劳。 三、从“多老树”到“可以凿井”是怎样的一个推理过程?用自己的话简单的分析。 四、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一、1、故:所以2、如果3、怎样4、找到 二、人们都是到河里去取水,来回一趟很麻烦。 三、树木之所以能生长,就是因其地下有水。所以拔树打井,就可打成水井。 四:一切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因由的。要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译文 伊犁城中没有井,都是从河中汲取水。一位佐领说:“戈壁上都堆积黄沙没有水,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现今城中多有老树,如果它们下面没有水,树怎能存活?”于是拔掉树木靠近树根处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只不过汲水需要长绳罢了。知道古时称雍州土地厚实水很深,那是明白透彻不荒谬。 二八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

部编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班级姓名成绩 (一) 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谄谀:奉承拍马。⑤卒:终于。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私.臣:(2)齐地方 ..千里: (3)吾知所以 ..亡矣:(4)内外不闻吾过.: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3.简要分析齐威王“战胜于朝廷”与宋昭公“卒得反国”的原因。(4分) (二)汉明帝尊师 上①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②幸:驾幸,到。③执业:听讲。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为病情。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太师在是.()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③拥经而前.()④抚荣垂涕.() 2.翻译句子(2分)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2分) (三)范滂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后诏三府掾属③举谣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⑥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⑦哉! 以会日⑧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⑨,伏床而泣。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练习(无答案) 苏教版(通用)

外文言文测试 (一)祁黄羊去私 2020-1-7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节选自《吕氏春秋》)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C.国.无尉/去国.怀乡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11.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3分) 答: (二)报恩塔① [明]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②,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③,信属鬼工。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④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⑤,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⑥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

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②窑器:陶瓷器具。③斗榫(sǔ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④识:标记。⑤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⑥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则报恩塔是.也(2)闻.烧成时 (3)半日方.散(4)必顶礼赞叹而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11.学校文学社为正在重建的报恩塔征集对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造大窑器堪称奇迹\ 下联: (三)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①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②质何敢望③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④矣!”闻者为之缩颈。(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②顾:表示轻微的转折。③望:奢望。 ④厚:丰厚。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朝廷方治.朋党②顾质何.敢望之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王待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10.王质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四)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