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

第四章审计目标和审计证据

第一节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期望通过审计实践活动达到的最终结果。审计目标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一、我国社会审计的总目标

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社会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表示意见。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报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一贯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否前后各期保持一贯。

二、审计的具体目标

一般地说,审计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

所谓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在其编制的会计报表中对各会计账项所做的陈述或暗示。管理当局对会计账项的认定可划分为五类:

1、存在或发生的认定。是指: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和列示于损益表各项收入和费用涉及的交易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

2、完整性的认定。是指:列示于会计报表中的交易和项目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应列示而未列示的交易或项目。

3、权利和义务的认定。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上的各项资产,被审计单位是否拥有所有权;对于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上的各项负债,被审计单位是否应履行偿还义务。

4、估价和分摊的认定。是指:列示于报表上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的等会计账项的金额是否恰当。

5、表达与披露的认定。是指:会计报表上各账项的核算内容和范围是否正确,是否对有关账项的内容进行了恰当披露。

(二)具体审计目标

1、确认报表上所列示的余额是否真实。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存在和发生的认定制定的。

2、确认报表上所列示的余额是否完整。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完整性的认定制定的。

3、确认报表上所列示的资产和负债的余额是否确属被审计单位所有。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认定制定的。

4、确认报表上所列示金额的计价是否正确。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估价或分摊的认定制定的。

5、确认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是否都已计入恰当的会计期间。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估价或分摊的认定制定的。

6、确认会计报表中的相关资料、数字、计算、加总及勾稽关系的正确性。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估价或分摊的认定制定的。

7、确认会计报表中是否恰当地反映了各会计账项的余额,并且符合相应的披露要求。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表达和披露的认定制定的。

8、确认会计报表中各会计账项记录的分类和列示是否恰当。这一具体审计目标是针对管理当局有关表达和披露的认定制定。

审计认定与目标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审计认定与目标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项属权利和义务认定的有()。 A、注册会计师在审查固定资产时发现账面列示小汽车一台,其行驶记录的单位名称与被审计单位名称不符,管理当局不能做出合理解释 B、被审计单位将2001年12月28日付出的购货款拖延至2002年1月6日入账 C、经检查入库单和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购货发票等确认一笔应付账款为90万元而非 95万元。 D、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虚列应收账款200万元 2、注册会计师在审查应收账款时,发现帐上某笔记录“借:应收账款—A公司100万元,贷:主营业务收入100万元”,通过函证A公司、检查销货记录证实,A公司实际欠款60万元,对方多计销售数量 40%。那么,管理当局的()认定存在问题。 A、存在或发生 B、完整性 C、估价或分摊 D、表达与披露 3、下列各项中,被审计单位()违反了权利和义务认定和表达与披露的认定. A、未将作为抵押物的房屋披露 B、将未发生的销售登记入账 C、将未发生的费用登记入账 D、未计提坏账准备 4、在接受审计业务委托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向前任注册会计师了解()。 A、审计重要性水平 B、函证回函情况 C、存货盘点计划 D、企业管理当局的品行 5、注册会计师在审查销售业务时,发现被审计单位某笔销售记录50万元,通过检查销售记录、函证等实质性测试程序证实,该笔销售实际取得收入900万元,那么管理当局的()认定存在问题。 A、存在或发生 B、权利或义务 C、估价或分摊 D、表达与披露 E、完整性 6、下列各项中()违反了权利和义务的认定。 A、将未曾发生的销售提前入账 B、将已发生的销售业务不登记入账 C、未将已抵押的存货披露 D、待摊费用摊销期限不恰当 7 .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下列认定中,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存货周转率最有可能证实的是( ) 。 A .存在或发生 B .权利和义务 C .表达和披露 D .估价或分摊 8 .下列()是为了实现注册会计师一般审计目标中的截止目标。 A .年前开出的支票是否均在年前入账 B. 预付账款是否真实 C .存货的跌价损失是否已经抵减 D .存货是否有充作抵押 9 .下列审计程序或概念,( )必须运用在审计实施阶段。 A .了解内部控制和符合性测试 B .重要性 C.分析性复核 D.实质性测试 10.下列各项中,( )是为了实现注册会计师一般审计目标中的分类目标。 A .累计折旧账户余额看来是合理的 B.主管和董事的欠款必须与客户的欠款区分开来 C .有价证券是否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 D.所有的销售是否均已发生 11.会计处理方法是否存在重大的变动是会计报表使用者所关心的。如果被审计单位在所审会计期间没有发生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则管理当局应以()方式将这一重要信息告知会计报表使用者。 A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明确说明会计处理方法没有发生变更 B .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动作任何说明 C .以附表的方式列示本会计期间全部的会计处理方法,供报表使用者比较 D .在附注中进行专门的说明,解释不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原因 12.管理当局认定,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作长期负债的各项负债,在一年内不会到期,这属于管理当局的()认定。 A .估价或分摊 B .表达和披露 C .权利和义务 D .存在或发生

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

(一)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 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注册会计师对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注册会计师对列报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 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二、具体审计目标 注册会计师了解了认定,就很容易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并以此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 (一)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例如,如果没有发生销售交易,但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一笔销售,则违反了该目标。 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那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它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有关。 2.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例如,如果发生了销售交易,但没有在销售日记账和总账中记录,则违反了该目标。发生和完整性两者强调的是相反的关注点。发生目标针对潜在的高估,而完整性目标则针对漏记交易(低估)。 3.准确性:由准确性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例如,如果在销售交易中,发出商品的数量与账单上的数量不符,或是开账单时使用了错误的销售价格,或是账单中的乘积或加总有误,或是在销售日记账中记录了错误的金额,则违反了该目标。 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例如,若已记录的销售交易是不应当记录的(如发出的商品是寄销商品),则即使发票金额是准确计算的,仍违反了发生目标。再如,若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审计学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第5章——审计目标 5.2——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的含义(重点理解并掌握) 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认定的分类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第13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13.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一、测试“登记入账销售交易”真实性 二、测试“销售交易”的完整性 三、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 四、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

审计目标包括些内容谈谈审计文化目标的构建

审计目标包括些内容谈谈审计文化目标的构建 审计价值观是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审计工作者在正确的价值 观念体系的支配和滋养下,逐步形成的群体意识。它代表和反映着审计整体的追求、志向和情趣,是审计价值观念、审计伦理哲学和综合体现,是审计的灵魂。审计价值观为审计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是审计组织和广大审计人员追求的最大目标并据以判断审计组织与外部环境以及审计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根本标准,是审计组织一切审计活动的总原则,在审计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新时期审计人员应当具有“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严谨细致, 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价值观。审计人员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要自觉地站在解决问题、提供服务的角度,突出对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审计监督,注重从完善制度和政策的层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将审计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着眼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和前瞻性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一、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动力源泉。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就要热爱审计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有责任感,才会有

奉献精神,才有为人民服务的原动力。作为合格的审计人员,应该强化责任感,立足本职工作,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依法审计,文明审计,有效审计,全面履行岗位职责,高质量完成各项审计工作任务。审计工作是门综合性、应用性、政策性很强的科学。审计人要搞好审计工作,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实践中不懈奋斗,将自我培养成为一个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精通业务、熟悉政策、讲究方法的优秀审计人。 二、刻苦钻研业务 审计工作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合格的审计人员在熟练掌 握各种专业知识、计算机、AO审计软件的运用知识外,还应熟悉各 类法律、法规知识,同时具备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审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刻苦钻研新形势下的审计业务,才能在审计工作中发现新问题、处理新问题,适应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一个合格的基层审计人员,除了具备综合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外,还应具备灵活应变能力。因为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少,各方面的审计项目都可能遇到,审计人员应根据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多样性、复杂性、特殊性等情况,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运用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才能圆满完成交办的审计项目。当然,工作经验的积累在于实干、苦干和刻苦钻研,学习要刻苦,审计工作更要吃得苦。我体会到业务水平的提高主要在于自己的勤奋,俗话说“业

第一章 审计概述-具体审计目标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审计 第一章 审计概述 知识点:具体审计目标 ● 详细描述: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发生: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发生的所有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准确性:由准确性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 截止: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分类: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的分类。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存在:由存在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确实存在。 完整性: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所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权利和义务:由权利和义务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标 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完整性:如果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标。 分类和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例题: 1.下列各项中,与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是()。 A.完整性 B.计价和分摊 C.权利和义务

D.存在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认定的类别,选项B、C、D均仅属于“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选项A的完整性认定既属于“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也属于“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2.下列各项中,既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也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是()。 A.准确性 B.发生 C.截止 D.完整性 正确答案:D 解析:选项D正确。根据认定的类别,选项A、B、C均仅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选项D既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也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 3.下列各项中,仅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是()。 A.计价和分摊 B.发生 C.截止 D.完整性 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认定的类别,选项B、C仅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选项D既与“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也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选项A仅与资产负债表的事项相关。 4.如果注册会计师证实被审计单位将当年12月31日已经发生的一笔赊销收入记入次年的1月3日营业收入明细账中的事实。则此种情形对于当年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的()认定存在重大错报。 A.列报和披露 B.发生 C.准确性 D.截止

第六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六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的层次为() A.3个 B. 1个 C. 2个 D.4个 2.“发生”认定指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经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其目标主要针对() A.数量 B.低估 C.高估 D.金额 3.“完整性”认定指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其目标主要针对()A.数量 B.金额 C.高估 D.低估

4.涉及总体合理性、真实性、所有权及披露等的审计目标是() A.审计具体目标 B.审计一般目标 C.审计项目目标 D.审计总目标 5.既属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又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的是() A.真实性 B.估价 C.完整性 D.披露 6.其组成要素与“权利和义务”认定有关的是()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审计项目目标 D.审计总目标

7.下列有关“完整性”的认定中,表达不正确的有() A.该认定是指应在财务报表中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 B.该认定主要与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低估有关 C.该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漏或省略了 D.该认定还涉及所报告的交易和项目的金额是否正确 8.下列认定中与利润表组成要素无关的是() A.发生 B.完整性 C.权利与义务 D.准确性 9注册会计师计划测试M公司201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完整性。下述各项审计程序中,

通常难以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A.抽取2010年12月31日开具的销售发票,检查相应的发运单和账簿记录B.抽取2010年12月31日开具的发运单,检查相应的销售发票和账簿记录C.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2010年12月31日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单和销售发票 D.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2011年1月1日的明细记录,检查相应的记账凭证、发运单和销售发票 10.在对资产存在性认定获取审计证据时,正确的测试方向是() A.从财务报表到尚未记录的项目 B.从尚未记录的项目到财务报表 C.从会计记录到支持性证据 D.从支持性证据到会计记录 (二)多项选择题 1.审计目标是() A.整个审计系统的定向机制

第五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一节审计目标 一、审计目标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审计目标的含义 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整个审计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目标规范具体目标的内容,具体目标则是总目标的具体化。 审计目标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因素; (二)、审计能力是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决定性制约因素; (三)、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审计目标成为现实的审计目标: 1.国家法律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2.法庭判决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3.会计职业团体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审计的目标体系 ?总体审计目标既反映了审计环境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要求,又体现了财务报表审计作用于审计环境的实质内容。 ?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审计均需达到的目标,包括与交易类别有关的审计目标、与账户余额有关的审计目标以及与列报有关的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是适用于某个特定交易、账户和列报的审计目标。 ?一般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受总体审计目标的制约,是总体审计目标的具体化。 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审计总目标既反映社会(审计环境)对审计的要求,也反映了审计作用于社会(审计

环境)的实质内容。审计总目标的确定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并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在详细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记录的逐笔审查,判定有无技术错误和舞弊行为; ?2.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的可靠性、真实性审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3.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判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本国的会计准则,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 二、审计总目标 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1101 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对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该准则指出,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即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在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 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 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实验项目一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及审计目标学习资料

实验目的:通过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的实验过程,加深对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熟悉风险评估与计划审计工作的关系。计划审计工作相关理论的理解,能够运用提供的资料判断客户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区分重大错报风险的类别、对于认定层次的审计风险能够判断所涉及的账户。 实验要求:1. 判断客户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2. 区分重大错报风险的类别,即区分认定层次风险和报表层次的风险; 3. 判断认定层次的审计风险所涉及的账户 4.进一步判断所采取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实验资料: W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W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W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自2007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W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电子消费品经销商。A和B 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W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W公司及其环境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在2007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W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08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W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水平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W 公司所处行业2007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0%,2008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2%。 (2)W公司财务总监已为W公司工作超过6年,于20×7年9月劳动合同到期后被W公司的竞争对手高薪聘请。由于工作压力大,W公司会计部门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服务期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期少于2年。 (3)W公司的产品面临快速更新换代的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为巩固市场占有率,W公司于2 008年4月将主要产品(C产品)的销售下调了8%至10%。另外,W公司在2008年8月推出了D产品(C产品的改良型号),市场表现良好,计划在2009年全面扩大产量,并在2009年1月停止C产品的生产。为了加快资金流转,W公司于2008年12月针对C产品开始实施新一轮的降价促销,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0%。 (4)W公司销售的产品均由经客户认可的外部运输公司实施运输,运输由W公司承担,但运输途中风险仍由客户自行承担。由于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2008年的运输单价比上年平均上升了15%,但运输商同意将运费结算周期从原来的30天延长至60天。 (5)2008年度W公司主要原料的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供应商也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技术要求发生变化,D产品所耗高档金属材料比C产品略有上升,使得D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比C 产品上升了3%。 (6)除了于2007年12月借入的2年期、年利率6%的银行借款5000万元外,W公司没有其他借款。上述长期借款专门用于扩建现有的一条生产线,以满足D产品的生产需要。该生产线总投资6500万元,2007年12月开工,2008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假设不考虑利息收入) 针对资料一(1)至(6)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是属于

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 主要理解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 2.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 3.认定及其分类; 4.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5.认定、具体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 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 一、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 财务报表相关概念(理解即可) 1.财务报表 2.历史财务信息 3.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1)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2)特殊目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公允列报编制基础和遵循性编制基础) 4.整套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相关附注。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重点掌握,抄写) 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能够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 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其他相关知识链接(理解即可) 评价财务报表合法性的内容 评价财务报表公允性的内容 财务报表审计的作用——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财务报表审计的局限性 审计目标的导向作用——见图解

二、审计工作的前提 (一)管理层和治理层的概念(理解) 1.管理层———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 2.治理层———对被审计单位战略方向以及管理层履行经营管理责任负有监督责任的人员或组织。 3.治理层的责任包括监督财务报告过程 4.《会计法》和《公司法》对管理层和治理层提出的责任要求 ★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管理层作为会计工作的行为人,对编制财务报表负有直接责任。 (二)执行审计工作前提(重点掌握) 1.基本观点 财务报表是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在治理层的监督下编制的。 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认可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责任。 2.执行审计工作前提★ 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见书P293管理层责任段) (1)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 (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3)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允许注册会计师接触与编制财务报表相关的所有信息(如记录、文件和其他事项),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所需的其他信息,允许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受限制地接触其认为必要的内部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例题1·多选题】以下关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治理层对财务报表责任的陈述中,不恰当的有()。 A.管理层和治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直接负责 B.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承担最终责任 C.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承担审计责任 D.治理层对财务报表承担监督责任 【答案】AB 【解析】选项A不恰当,财务报表是在治理层监管下由管理层直接负责编制的;选项B不恰当,根据《公司法》和《会计法》,编制和对外披露财务报表是管理层、治理层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审计财务报表是合理保证已审计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即使注册会计师因为过失未能查出财务报表实际存在的重大错报而被告上法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治理层也是共同被告,不是由注册会计师最终负责,注册会计师要负的责任是审计责任,即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工作,发表恰当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对发表的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负责,不对最终披露的财务报表负责。 三、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见书P294 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1.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注册会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有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3.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责任。 4.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 5.管理层和治理层理应对编制财务报表承担完全责任 6.注册会计师不能减轻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没有能够发现,也不能因为财务报表已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事实而减轻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重点总结

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重点总结 计划审计工作是审计工作的起点,也是审计工作总最重要的环节。 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实现 审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或最终结果。 、账户余额、 。 一、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审计总目标是将审计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或活动所期望实现的目标。从发展的历史看,审计经历了由弊端审计向财务审计,又由财务审计向效益审计的历史变迁。 但其审计对象都离不开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报表,所以注册会计师始终将财务报表审计作为其主要职责,财务报表审计是审计业务的基础。 , 发表审计意见。 制。 。 二、审计具体目标 (一)

明。 ,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1)存在。包含在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确实存在。 (2)权利和义务。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确属被审计单位的权利,各项负债确属被审计单位的义务。权利与义务认定只与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有关。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审计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完整版

审计实施方案的主要内 容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十四条审计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编制的依据; (二)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 (三)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要明确 例如:某部委预算执行审计的审计目标为: “摸清家底”,查清该部门本级各项资金的收支情况; 选择该部门的重点二级单位开展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揭露严重违规问题; 审计列入该部门预算的重点专项资金的合规和效益情况。 (四)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 (五)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以及对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1、审计内容要具体 审计内容是指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需实施的具体审计事项以及所要达到的具体审计目标。 审计事项一般可以按照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业务活动(环节)或者会计报表项目划分。 例如: 预算执行审计主要审计事项:预算批复、预算收入、预算支出、补助地方支出、部门和企业决算批复、资金平衡、预算外资金收支等; 金融审计主要审计事项: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其它中间业务、资金融通业务、联行清算业务、筹资及投资业务等;

企业审计主要审计事项: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应付账款、应交税金、长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等。 细化审计内容还包括针对每一个具体审计事项应确定所要达到的具体审计目标。 例如: 货币资金审计事项的具体审计目标为:确定货币资金是否存在;确定货币资金收支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余额是否正确;确定货币资金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2、审计重点要突出 审计重点是指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 例如: 为实现专项资金合规和效益审计的目标,应将预算支出作为重点审计事项,主要审计部门专项资金预算安排项目、单位,资金拨付、支出用途及使用效益。重点揭露部门因项目安排不当造成专项资金严重滞留或资金损失浪费;不按预算和项目进度拨付专项资金;转移挪用专项资金;以及通过弄虚作假、虚列支出骗取、套取专项资金等问题,评价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33、审计的步骤和方法要明确 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应当确定审计的步骤和方法。 例如: 审计库存现金时,应采取的审计步骤和方法主要包括:核对现金日记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会同被审计单位主管会计人员盘点库存现金,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关注账外资金;抽查大额现金收支的原始凭证内容是否真实、完整,核对进账情况;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现金收支凭证,调整跨期收支事项;验明包括现金在内的货币资金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六)预定的审计工作起止时间; (七)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

审计目标和最新审计范围

审计目标与审计范围 (后面各章的基础,很重要) 一、我国独立审计的总目标:是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见。 二、审计具体目标及其确定 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它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 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审计均必须达到的目标; 项目审计目标则是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的目标(属于特性目标)(有两年考项目目标答) (一)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 1、存在或发生:资产负债表所列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利润表所列各项收入和费用在会计期间内是否确实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存在或发生"认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那些不应包括的项目(如不存在的项目或不曾发生的交易结果)挤入了会计报表。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也称"夸大错误")有关。 2、完整性认定:在会计报表中应列示的所有交易和项目是否都列入了。 这里须注意,有关"完整性"的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漏或省略了,也不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 可见,"完整性"认定与"存在与发生"认定正好相反,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的组成要素的低估(也称"缩小错误")有关。 3、权利和义务认定:在某一特定日期,各项资产是否确属公司的权利,各项负债是否

确属公司的义务,须注意该认定只与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要素有关。 4、估价或分摊认定: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是否按适当的金额列入会计报表中。 "估价或分摊"认定包括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具体包括所有报表项目,涉及金额、遵循会计原则、适当的会计估计、总值和净额、计算过程的正确性 该认定还涉及管理当局的会计估计的合理性。 5、表达与披露认定: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在会计报表上,管理当局暗示性地认定所有内容都表达适当,且披露充分。 (二)具体审计目标(考过两次简答,1次综合,3次客观)

审计目标的习题

第五章审计目标(课后作业)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财务报表的编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分为通用目的编制基础和特殊目的编制基础 B.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指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C.财务报表旨在提供有关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D.整套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下列应收账款的认定,通过实施函证程序,注册会计师认为最可能证实的是()0 A.计价和分摊 B.分类 C.存在 D.完整性 3.注册会计师已获取被审计单位将2011年12月赊销业务的营业收入记入了2012年1月的营业收入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则注册会计师应当界定营业收入的以下()认定存在重大错报。 A.发生 B.准确性 C.截止 D.存在 4.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当年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并未转入固定资产,在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界定违反了固定资产项目()认定。 A.存在 B.完整性 C.权利与义务 D.计价与分摊 5.对于下列存货认定,通过向生产和销售人员询问是否存在过时或周转缓慢的存货,注册会计师认为最可能证实的是()认定。 A.计价和分摊 B.权利与义务 C.存在 D.完整性 6.注册会计师通过复查被审计单位的账龄分析表和坏账准备计算表,这一审计程序最有可能证实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的()认定。

A.存在 B.准确性 C.计价和分摊 D.完整性 7. 以下有关期末存货监盘程序中,与测试存货盘点记录的完整性不相关的 是()。 A. 从存货盘点记录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实物 存货 “存在“认定 B. 从存货实物中选取项目追查至存货盘点记录 证实完 整性的典型程序 C.在存货盘点过程中关注存货的移动情况 D.在存货盘点结束前再次观察盘点现场 8. 注册会计师在审查应收账款 时,发现账上记录一笔应收 A 公司的货款100 万元,通过函证A 公司,检查销货记录等,证实根本没有发生该笔销售业务, 那么注册会计师首先认为管理层对应收账款账户的 ()认定存在问题。 A.存在 B.完整性 C.准确性 D.计价和分摊 9.对于下列销售收入认定,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几天的发货单日期 与记 账日期,A 注册会计师认为最有可能证实的认定是()。 A.发生 B.完整性 C.截止 D.分类 10.为了适应产品的更新换代需要,X 公司支付大额资金引进全新的生产线 代替 原有设备,对新老设备进行实物检查后,注册会计师可能最需要关注 ()的 重大错报风险。 A. 应付账款的完整性 B.固定资产的计价和分摊 C.营业成本的准确性 D.固定资产的存在 11.对于存货项目而言,注册会计师能够根据管理层的“计价和分摊”认定 推论 得出的具体审计目标是()。 A 存货的入账时间是恰当的 截止B.存货是存在的 逆向”追查,最能证实 “顺向”追查,是

第七章审计目标

第七章审计目标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有关管理层对财务报表责任的陈述中不恰当的是()。 A.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B.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以减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C.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D.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管理层不能减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该题针对“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与审计责任”知识点进行考核】 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职业怀疑态度并不要求注册会计师假设管理层是不诚信的,但也不能假设管理层的诚信毫无疑问 B.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可能表明其中某项或某几项审计证据不可靠,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C.注册会计师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它提供的是一种高水平的绝对保证 D.注册会计师不应将审计中发现的舞弊视为孤立发生的事项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是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 【该题针对“财务报表审计目标与审计责任”知识点进行考核】 3.注册会计师在审查应收账款时,发现账上某笔记录“借:应收账款——A公司100,贷:营业收入100”,通过函证A公司,检查该笔销货记录证实,A公司实际欠款50万元。那么,注册会计师首先认为管理层对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的()认定存在问题。 A.发生 B.准确性 C.完整性 D.权利和义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涉及主营业务收入金额记录的准确性。 【该题针对“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知识点进行考核】 4.在注册会计师所关心的下列各种问题中,能够实现截止目标的是()。 A.应收账款是否已经按照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B.年后开出的支票是否未计入报告期报表中 C.存货的跌价损失是否已抵减 D.固定资产是否有用作抵押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截止”测试所侧重的是入账日期是否被提前或推后,选项B表明注册会计师关心入账日期是否被提前;选项AC属于计价和分摊目标;选项D属于发生及权利和义务目标。 【该题针对“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知识点进行考核】 5.在注册会计师针对下列各项目分别提出的具体目标中,属于完整性目标的是()。 A.实现的销售是否均已登记入账 B.关联交易类型、金额是否在附注中恰当披露 C.将下期交易提前到本期入账 D.有价证券的金额是否予以适当列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属于“准确性和计价”目标;选项C为“截止”目标;选项D属于“计价和分摊”目标。 【该题针对“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知识点进行考核】 6.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应付账款”余额时,下列属于管理层明示性认定的是()。 A.存在 B.完整性 C.权利和义务 D.分类与可理解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通常情况下,明示性认定包括存在、发生、计价和分摊三项,暗示性认定包括完整性、权利和义务、分类与可理解性。 【该题针对“管理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6章 审计目标

第6章审计目标、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当能够: 1.掌握管理层认定的含义及其种类; 2.掌握具体审计目标; 3.理解审计证据的种类; 4.理解分析程序的具体用途; 5.了解审计工作底稿作用; 6.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和保管要求 二、主要内容 1.管理层的认定的含义及其种类 管理层的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如被审计单位期末固定资产账户余额列示100万元,那么管理层对该账户余额的认定主要包括:所列示100万元固定资产是真实存在的;固定资产的金额记录恰当;全部的固定资产都已经包括在内;所列示100万元固定资产归属被审计单位所有等。前两种认定是明确的表述,后两种则是隐含的表述 认定的类型认定的性质 与各类交易或事项有关的认定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与期末账户余额有关的认定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与列报有关的认定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的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2.具体审计目标 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是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和制定审计程序的基础。注册

关于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的探讨

关于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的探讨 审计目的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任何类别审计的共同目的;而审计目标是审计目的的具体化;审计具体目标又是审计目标的具体化。但是,在有的审计教材中,却将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这两个概念混用,这不利于对审计理论进行正确理解和深入研究,也不利于审计实务的操作。对此必须加以正确区分。 一、审计目的 审计目的是审计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起源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多层次经营管理分权制所形成的委托、受托经济责任关系。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不仅有委托、受托经济责任,还有委托、受托社会责任和委托、受托公共责任等多种责任形式,因此,审计的起源应概括为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由于委托方和受托方的利益有时不一致,委托方必然会对受托方完成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受托方也有必要说明自身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此时,最好的办法是由独立的第三者,即审计机构和人员,对受托方完成的受托责任情况进行审计,以监督、鉴证和评价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通过审计提高反映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资料的可信性。因此,审计的目的就是监督、鉴证和评价受托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通过审计适当提高反映其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资料的可信性,这是任何类别审计的共同目的。 二、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一般是指审计的总目标,它是审计目的的具体化。审计目的是对受托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而受托责任包括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那么,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就包括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和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不同的审计组织对受托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审查,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民间审计组织侧重于对受托人行为的合法性和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即进行会计报表审计(也称一般目的审计),同时还进行验资、工程预决算审计、离任审计等(也称特殊目的审计)。内部审计组织由于了解本单位的内部情况,并且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如外部审计,所以,侧重于对受托人行为的合理性、效益性进行审计,即进行经济效益审计。而国家审计机构由于兼具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双重特性,因此,其审计的内容既包括会计报表审计,也包括经济效益审计。由此可见,审计按照审计主体和审计内容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当然,不同类别的审计,其审计目标也是不同的。以民间审计组织所进行的会计报表审计为例,它的审计目的是审计受托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即审计被审单位管理当局在一定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而这些情况最终体现于被审单位管理当局所出具的会计报表上面。那么,只要对这些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就可以验证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因此,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的审计就是会计报表审计的审计目标。此时,会计报表审计的 目的己经具体化为审计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这一审计的总体目标。可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