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深圳大学研究生分子微生物学总结

深圳大学研究生分子微生物学总结

深圳大学研究生分子微生物学总结
深圳大学研究生分子微生物学总结

分子微生物学

(表观遗传调控)

表观遗传是指在染色体中DNA 序列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地遗传下去。

表观遗传分子机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以及RNA干扰等

DNA甲基化

DNA 甲基化是指由S.腺苷甲硫氨酸作为甲基供体,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s)作用下,基因组内CpG 二核苷酸中胞嘧啶的5位碳原子被甲基化形成5-甲基胞嘧啶。

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作用:作为核小体的组成部件,为DNA提供结合位点;调控转录的起始。

组蛋白修饰:组蛋白在相关酶作用下在N-末端通过共价修饰作用发生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SUMO化和磷酸化等翻译后修饰,进而形成丰富的组蛋白密码。

组蛋白修饰-乙酰化、甲基化

高乙酰化状态以及H3K4甲基化=euchromatin(真染色质)

低乙酰化状态以及H3K9,H3K27甲基化=Heterochromatin(异染色质)Promoter范围内的DNA甲基化直接抑制转录

组蛋白修饰-泛素化、SUMO化

泛素化:(ubiquitylation) 是介导蛋白质降解的重要方式之一,它通过将76个氨基酸的泛素(ubiquitin,Ub)结合到靶蛋白上,形成多聚泛素链,被蛋白酶体识别,引起蛋白质降解;

SUMO(small ubiquitin related modifier)化:结构与泛素类似,在细胞内具有广泛功能,但并不介导蛋白酶体依赖的蛋白质降解过程

表观修饰与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关系

一、组蛋白甲基化与次生代谢

组蛋白甲基化酶: 复杂

赖氨酸残基(me, me2, me3);精氨酸(me, me2)

LaeA

CclA

一、组蛋白甲基化与次生代谢

LaeA(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LaeA(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存在:丝状真菌(A.terreus,A.nidulans,A.fumigatus,A.Flavus;Penicillium chrysogenum ),酵母中没有;

全局调控因子(global regulator):菌种形态;多种次生代谢产物;

调控机理不清楚

一、组蛋白甲基化与次生代谢

LaeA(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LaeA与VeA,VelB形成复合体发挥转录调控作用;

在光的作用下,VeA的核内转移被抑制,进而LaeA的作用被抑制;

LaeA含有SAM结合位点,甲基化酶类??

Bok J W, Chiang YM,Szewczyk E,et al.Chromatin-level

regulation of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s.Nat Chem Biol,

2009,5(7):462-464.

cclA阻断突变株H3K4的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显著降低,并伴随着H3K9的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降低。ccl阻断突变株至少激活了2条沉默基因簇的表达,产生8种新化合物,包括mondeictyphenone、几种大黄素同系物、芳香聚酮F9775A和F9775B等。

二、组蛋白乙酰化与次生代谢

HdaA, HosB, HstA(组蛋白脱乙酰化酶)

构巢曲霉:青霉素、norsolorinic acid和terrequinone A。

阻断hosB (真菌特异的HOS3-like HDAC)和hstA (sirtuin的同源体)对真菌次级代谢没有显著的影响,而阻断hdaA(保守的class II HDAC)后显著地提高norsolorinic acid和青霉素的产量。同时失去这3种HDACs的突变株的norsolorinic acid产量进一步提高。

二、组蛋白乙酰化与次生代谢

A. nidulans与streptomyces共培养

共培养外部刺激:

Saga/Ada复合体(HAT)促进H3K9和H3K14的乙酰化;

表观遗传修饰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对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对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How to regulate antibiotics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duction?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化学表观遗传刺激对海洋真菌活性产物多样性的研究

王立岩

目的1:如何发现更多的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

(1)激活沉默基因:

a)改变培养基和培养方式;

b)过表达次级代谢产物生合成途径特异性转录调控基因或全局调控基因;

c)异源表达;

(2)利用新菌种资源

目的2:利用化学表观遗传刺激剂为探针,深入探讨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

Nancy Keller etal., 生物学手段研究化学现象,靶向性不明确;

Cichewicz,利用化学表观刺激物发现新化合物(=目的1)

Hertweck,偶像?利用化学指标为探针,深入探讨生物学问题!

表一:化学表观遗传试剂

(1)对NO产生抑制活性测定

(2)对人结肠癌细胞细胞毒活性

分子微生物学-2-

红霉素的生物合成和组合生物合成

从青霉素开始…

组合生物合成的意义

据估计目前大概有105种的抗生素被发现, 但是只有102种的抗生素被用于临床。

原因:毒副作用、或者水溶性差、或者抑菌活性不高。

以活性天然产物为母体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合成新的衍生物, 与从环境中随机筛选新的天然产物相比更具有针对性, 因此也成为目前新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组合生物合成解决化学合成难以解决的复杂结构修饰问题。

如何去做?

复杂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是从简单的小分子前体到终产物形成的多步骤反应。

有特定的蛋白酶催化

参与复杂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基因,通常特征性的成簇分布与微生物染色体的某一区域。

红霉素是一类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广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最早于1952 年从红色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的发酵产物里分离得到。

聚酮合成酶

在目前发现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中, 聚酮类化合物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这类化合物是以小分子羧酸为前体, 通过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 PKS)催化合成的. 根据催化模块是否重复利用以及功能域的不同, PKS 可分为I 型、II 型和III 型

Post assembly line modifiucation

1、酰基转移酶AT

酰基转移酶AT 负责特异性识别底物, 替换识别不同底物的模块, 可以使不同的底物掺入内酯环的合成中。

6-脱氧红霉内酯合成过程中6 个延伸模块的酰基转移酶AT 都特异识别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酰A 为底物,将特异识别丙二酰辅酶A 的AT 结构域分别替换模块1到模块6 的AT 结构域, 将分别产生在内酯环C-12,C-10, C-8, C-6, C-4 和C-2 位置缺少?红霉素结构类似物

采用一个识别乙基丙二酰辅酶A 为底物的AT功能域(来自Niddamycin 的PKS 模块7)替换红霉素PKS模块5, 则可获得C-6 位上的乙基取代类似物阿维菌素合成PKS 中起始模块的AT 具有广泛底物选择性的, 把后者的AT-ACP 区域替换原本红霉素合成PKS 所对应的区域后, 杂合的PKS 能够识别异丁酰辅酶A或者2-甲基丁酰辅酶A为起始单元, 合成C-13 位上带异丙基或2-丁基的红霉素结构类似物

许多I 型PKS 聚酮化合物如泰乐菌素(tylosin)、苦霉素(pikromycin)、多杀菌素(spinosyn)等的起始模块AT-ACP结构域的前端还含有KSQ功能域. 这种结构单元的起始模块AT 首先识别的是二酸单酰辅酶A, 结合到酰基载体蛋白ACP后并不是直接转移到延伸模块的KS 结构域中, 而是由其自身模块的酮基硫酯合成酶KSQ 结构域催化脱羧, 再转移到第一个延伸模块的酮基硫酯合成酶KS1 上进行下一步的合成。

通过此种方式获得R1为甲基的产物

2、红霉素PKS 结构修饰功能域的改变

在I 型PKS 的某些模块组合有β-酮基还原酶KR、脱水酶DH 和烯醇还原酶ER 等功能域, 这些功能域非PKS 催化反应往下延伸的必须基团, 但它们的存在会影响大环骨架上β-羰基的还原水平.

对红霉素PKS 延伸模块6 中酮基还原酶KR 功能域和模块4 中烯醇还原酶ER 功能域失活, 可以得到相应的C-3 ?类似物27 和C-6-C-7 ?类似物28

直接删除红霉素PKS 延伸模块6 中酮基还原酶KR 结构域将影响与之相连的AT 结构域的底物识别特异性, 结果除了产生化合物27 外, 还产生预料不到的化合物29

对红霉素PKS 唯一DH(延伸模块4)活性中心的点突变, 将导致DEBS 蛋白的完全失活

在红霉素的PKS 中增加相关的功能域, 同样能产生红霉素的一些结构类似物.

采用合成雷帕霉素PKS 延伸模块4 的DH/KR 结构域分别替换红霉素PKS 延伸模块2、模块6中的KR 结构域, 分别产生内酯环上含有烯键的化合物30, 31.

雷帕霉素PKS 中的延伸模块1 的DH/ER/KR 结构域分别替换红霉素PKS 延伸模块2、模块5 中的KR 结构域则产生内酯环脱羟基的化合物??

采用此结构域替换红霉素PKS 延伸模块6 时, 并未发现脱羟基化合物34 出现, 反而有较多的化合物27 和31 积累,说明?

组合生物合成在扩展天然产物结构多样性方面的巨大潜力

通过对各种聚酮类的结构域或模块互相组合, 分别得到多种组合突变的重组子, 表达得到近60 种6-脱氧红霉内酯类似物库.

占当时已知的所有聚酮化合物数量的3%, 超过之前自然界所发现的不同大环内酯环结构的总量.

这些复杂的结构类似物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都是很难获得的.

3、内酯环单元数的改变

TE:负责将合成的长链脂肪酸从PKS 上水解下来, 并与PKS 的其它部位共同作用, 将产物环化成一个十四元环的化合物6-脱氧红霉内酯。

TE 对聚酮链的长度有较高的容忍性,能够识别环化不同数目碳链原子形成数目不同元环.

KR 功能域属于一类短链还原酶(short-chain dehydrogenase/reductase,SDR)家族的酶系

催化产生R 构型化合物的KR 活性中心一侧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天冬氨酸残基

还原产生S 构型化合物的KR 活性中心则缺少此天冬氨酸残基, 但在活性中心相反的一侧含有一个色氨酸残基.

这些活性中心结构上细微差异使聚酮类化合物(底物)进入KR活性中心时的方向不同, 从而最终使还原产物形成不同的立体构型。

把合成雷帕霉素rapamycin PKS 模块2 或模块5 插入到红霉素PKS延伸模块1 后面后, 能够产生16 元环化合物38, 39 及在C-13 位环化的十四元环产物40, 41

4、后修饰途径过程中的组合生物合成

红霉素合成后修饰途径组合生物合成中最感兴趣的是内酯环的糖基化。这些糖基是红霉素生物活性的关键所在。

糖基转移酶EryCIII 催化C-5 羟基上的糖基化, 有较高的底物特异性. 但目前仍然有报道显示EryCIII 能够把D-mycaminose 转移到内酯环的C-5羟基上从而形成新的红霉素类似物红霉素M (53)

与红霉素结构非常相似的另外一个天然产物苦霉素picromycin C-5 羟基的德胺糖转移酶对底物的容忍性也比较宽泛, 能够识别一系列6-脱氧红霉内酯的结构类似物.

问题与展望

应用组合生物合成可以改变抗生素原有的生物合成过程,使其结构多样化,而这一点通过化学方法是很难甚至是无法达到的。

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医学上的一些重要二级代谢产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随着这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人们将能够合成更多抗酸且对耐药性致病菌具有活性的新的红霉素类物质,从而使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不断出现。

问题与展望

实际操作过程中新化合物能否被催化合成取决于酶对于底物的容忍性.

绝大多数经过组合生物合成手段合成的结构类似物产量要比原始的天然产物低;

在自然界中存在的酶催化反应都是由千百万年进化而来, 天然的酶与天然的底物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处于一个相对最适的状态;

通过人为的方法产生新杂合酶从概率上来说是很难比天然的酶对底物更加匹配。

Moduler assembly of type II PKS

?天然产物创新药物研究背景

?初级代谢产物

?初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

?如蛋白、核酸、多糖、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类、维生素等。通过初级代谢,能使营养物转化为结构物质、具生理活性

物质或为生长提供能量,因此初级代谢产物,通常都是机体生存必

不可少的物质,只要在这些物质的合成过程的某个环节上发生障

碍,轻则引起生长停止,重则导致机体发生突变或死亡,是一种基

本代谢类型。

?次级代谢产物

几个著名的天然产物药物

吗啡(Morphine)

?在公元前3 世纪的希腊文献中已有记载

?到16 世纪中期,阿片在欧洲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镇痛药

?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到中国

?三国时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阿芙蓉”的记载

?青霉素(Penicillin)

?青霉素的著名传奇始于1928年,弗莱明医生在他并不整洁的实验室的一个的培养皿里发现了一株霉菌-青霉(Penicillium

notatum)。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

?神奇之药,第一个临床例:1942年美国的女患者安妮米勒(Anne Miller)

?二战期间,美国大规模生产

?我国在天然产物创新药物研究中的贡献

※抗疟药—青蒿素(Artemisinin)

60年代中期开发,我国在世界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治疗恶性疟疾唯一真正有效的药物。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近年统计报告,全世界疟区207300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0 ),临床患者4-5亿多人,每年死亡200-300万人,目前全世界每年抗疟药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

?曾经限制天然产物化学创新药物研究的瓶颈

?活性成分含量低,分离纯化困难

?结构复杂,结构解析困难

?活性追踪的分离方法(1990-2000)假阳性,假阴性(漏筛)

?工作量大,重复分离已知成分

?复杂结构的结构修饰问题

?新型的制备型HPLC

?maitotoxin, 是目前分离得到的结构最大的聚醚类化合物,最大的非蛋白,非多糖类有机化合物,被认为是毒性最大的非蛋白质类化合物。

?Wyeth’s method for natural product drug screening

?为什么是新化合物?

?什么是专利:政府授予发明者的专有权,在规定的期限(20年),只有发明者(持有人)才能开发该发明/创新。

?专利为实物资产,可以出售或者授权第三方。

?2011年11月末,制药巨头辉瑞公司的胆固醇明星药立普妥的专利保护到期,该公司每年失去100亿美元的收入。

?2011年,制药业失去对10多种畅销药品的控制权,与之相关的年收入近500亿美元。

?根据美国再就业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数据,制药行业在2009年裁员61000人,2010年裁员53000人,远远超过其他行业。

?专利保护的对象

◆新化合物

◆新的药物制剂及复方

◆新的制药工艺

◆已知药物(或化合物)的新用途等

?结构修饰

?Action of 6-APA

?PGA(青霉素酰化酶)is the natural substrate for Pen. G

?Penicillin G is hydrolysed in a reversible reaction to 6-APA and phenylacetic acid.

?Vital intermediate for the production of semi-syntheic penicillins

?半合成青霉素的方法

①酰氯法:

③酸酐法:

?博莱霉素(bleomycin)

?The struc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BLMs and ZBM

?加快建设青蒿素原料药基地

2012-06-27 05:05:00来源: 重庆日报(重庆)

?酉阳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有利于青蒿的生长和青蒿素的合成。据检测,酉阳青蒿叶中的青蒿素综合含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两倍多。据专家调查,酉阳39个乡镇中海拔800米以下的黄壤土均适宜人工种植青蒿。全县175万亩耕地,适宜种植青蒿的耕地面积约45至50万亩。目前酉阳已建成青蒿核心基地9万亩,青蒿种植面积达12万亩。形成年生产青蒿素35吨、青蒿素衍生物35吨、糖浆剂300万瓶、西药片剂1200万片的生产能力,建成世界最大的青蒿素原料药生产基地。

?2009年底,重庆(目前中国最大黄花蒿种植地区和青蒿素原料药生产基地)市场上青蒿素原料药售价已恢复到2005年水平——2500元/公斤,鲜草收购价迅速提高至每公斤6元人民币?目前桂林南药的产能最大,年需要近百吨的青蒿素原料药。

南药的种植基地广泛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而且此次我们采访桂林南药负责人时获悉,南药现在“胃口”相当大青蒿素的原料越多越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华立年产青蒿素60余吨,现居青蒿素产能第二位。华立早因拥有最大的青蒿种植基地而闻名业内。华立的种植基地分布最广,目前仍拥有最大种植面积的“霸主”地位。

广药年产15吨青蒿素,6吨蒿甲醚和6吨青蒿琥酯。广药的青蒿基地也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南,贵州等地。

南药的“大胃口”,对于国内很多小规模的生产青蒿素厂家是一个非常好的信息。目前国内的很多的小型生产企业以及刚刚参与到青蒿素产业中的生产厂家看好青蒿素的市场却苦于找不到好的销售渠道。而且据健康网调查,有关的生产厂家生产的青蒿素如果符合南药的有关要求,南药会给它的很多合作者亮起绿灯。所收购的青蒿素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格。

南药、华立和广药的圈地运动的最终结果是:使国内青蒿素的流向越来越趋向于集中。青蒿素也属于资源型品种,质优价廉的青蒿原料非我国莫属。

?

十二五973课题:2012CB721100-G新功能人造生物器件的构建与集成

?埃博霉素

?紫杉醇

?人参皂苷

?开发天然产物创新药物的时机!

The timing is never better

?新的提取分离分析技术的应用(HPLC, UPLC, C18, C8, C4-ODS, sephadex LH-20, XAD-16, HP-20, Amberlite etc.)

?新的结构解析的仪器,技术的开发应用(MS/MS, HR-MS, HR-NMR (950MHz), LC-NMR-MS, etc.)

可以解析最低微克级的样品

?数据库的建立,现代的研究理念

?生物合成: 化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微生物天然产物的复杂结构的修饰

分子微生物学-3-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化学问题

抗生素品种从化学结构类别包括:

β-内酰胺类(肽类):青霉素、头孢菌素

环肽类(肽类):杆菌肽、环丝氨酸;

糖肽类(肽类):万古霉素、博莱霉素;

多肽类(肽类):多粘菌素、放线菌素D;

氨基糖苷类(糖类衍生物):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

四环类: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

多烯大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杀假丝菌素;

核苷类:阿糖腺苷、嘌呤霉素、多氧菌素、日光霉素;

抗生素品种从化学结构类别包括(续):

聚醚类:盐霉素、莫能霉素;(兽药)

蒽环类:柔红霉素、阿克拉霉素;

醌类:丝裂霉素C;

甾体类:羧链孢酸;

安莎类:利福霉素;

其他:灰黄霉素、新生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氯霉素、赤霉素、有效霉素(井岗霉素)。

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乙酸途径

单元:乙酰辅酶A

来源:糖酵解

酚类、前列腺素类、大环内脂类、脂肪酸类

Erythromycin Biosynthesis

Rifamycin biosynthesis

Tetracycline biosynthesis

Folate biosynthesis

甲羟戊酸途径

磷酸脱氧木糖途径

甲羟戊酸途径

常见天然产物的构造单元

C1单元:L-甲硫氨酸,OCH2O

C2单元: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

C3单元:??

C5单元:甲羟戊酸、磷酸脱氧木糖

C6C3单元:L-络氨酸、L-苯丙氨酸(有时C6C2,C6C1,C6C2N等为C6C3修饰后的单元)

吲哚C2N单元:L-色氨酸脱羧

C4N单元:L-鸟氨酸脱羧脱氨

C5N单元:L-赖氨酸脱羧脱氨

组装机制

天然产物由一系列酶催化产生

烃化反应:亲核取代,亲电加成

迁移反应:Wagner-meerwein重排

C-C键形成:羟醛反应(aldol reaction)和克莱森反应(Claisen reaction)希夫碱的形成以及曼尼希反应

转氨基反应

脱羧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糖基化反应

1. 烃化反应:亲核取代

SAM作用下的O-烃化及N-烃化

DMAPP作用下的氧烃化

1. 烃化反应:亲电加成

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加成

碳正离子产生过程

碳正离子的脱去过程

迁移反应:Wagner-meerwein重排

羟醛缩合和克莱森反应

生物合成中辅酶A的参与

Aldol reaction

Reverse aldol and reverse Claisen

希夫碱的形成以及曼尼希反应

转氨基反应(transamination)

-引入氮原子或者失去氮原子

脱羧反应(decarboxylation)

脱去一个碳原子

氧化还原反应1-

脱氢酶(dehydrogenase)

氧化还原反应2-

氧化酶(oxydase)

氧化还原反应3-

加单氧酶(mono-oxygenase)

氧化还原反应4-加双氧酶(dioxygenase)

加双氧酶-(2-酮戊二酸依赖型)

2-oxoglutarate-dependent dioxygenase

氧化还原反应5-胺氧化酶

(amine oxidase)

氧化还原反应5-

酚的氧化偶联(phenolic oxidative coupling)

糖基化反应

化学反应是生物合成的基础!

Fungi epi-genetics regulation

(真菌的表观遗传调控)

Fungi epi-genetics regulation

(真菌的表观遗传调控)

Typical natural products from Fungi

Epi-genetic regulation

(表观遗传调控)

表观遗传是指在染色体中DNA 序列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发育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能稳定地遗传下去。

表观遗传分子机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以及RNA干扰等

DNA甲基化

DNA 甲基化是指由S.腺苷甲硫氨酸作为甲基供体,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s)作用下,基因组内CpG 二核苷酸中胞嘧啶的5位碳原子被甲基化形成5-甲基胞嘧啶。

组蛋白修饰

组蛋白作用:作为核小体的组成部件,为DNA提供结合位点;调控转录的起始。

组蛋白修饰:组蛋白在相关酶作用下在N-末端通过共价修饰作用发生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SUMO化和磷酸化等翻译后修饰,进而形成丰富的组蛋白密码。

组蛋白修饰-乙酰化、甲基化

高乙酰化状态以及H3K4甲基化=euchromatin(真染色质)

低乙酰化状态以及H3K9,H3K27甲基化=Heterochromatin(异染色质)Promoter范围内的DNA甲基化直接抑制转录

组蛋白修饰-泛素化、SUMO化

泛素化:(ubiquitylation) 是介导蛋白质降解的重要方式之一,它通过将76个氨基酸的泛素(ubiquitin,Ub)结合到靶蛋白上,形成多聚泛素链,被蛋白酶体识别,引起蛋白质降解;

SUMO(small ubiquitin related modifier)化:结构与泛素类似,在细胞内具有广泛功能,但并不介导蛋白酶体依赖的蛋白质降解过程

表观修饰与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关系

一、组蛋白甲基化与次生代谢

组蛋白甲基化酶: 复杂

赖氨酸残基(me, me2, me3);精氨酸(me, me2)

LaeA

CclA

一、组蛋白甲基化与次生代谢

LaeA(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LaeA(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存在:丝状真菌(A.terreus,A.nidulans,A.fumigatus,A.Flavus;Penicillium chrysogenum ),酵母中没有;

全局调控因子(global regulator):菌种形态;多种次生代谢产物;

一、组蛋白甲基化与次生代谢

LaeA(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LaeA与VeA,VelB形成复合体发挥转录调控作用;

在光的作用下,VeA的核内转移被抑制,进而LaeA的作用被抑制;

LaeA含有SAM结合位点,甲基化酶类??

Bok J W, Chiang YM,Szewczyk E,et al.Chromatin-level

regulation of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s.Nat Chem Biol,

2009,5(7):462-464.

cclA阻断突变株H3K4的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显著降低,并伴随着H3K9的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降低。ccl阻断突变株至少激活了2条沉默基因簇的表达,产生8种新化合物,包括mondeictyphenone、几种大黄素同系物、芳香聚酮F9775A和F9775B等。

二、组蛋白乙酰化与次生代谢

HdaA, HosB, HstA(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

构巢曲霉:青霉素、norsolorinic acid和terrequinone A。

阻断hosB (真菌特异的HOS3-like HDAC)和hstA (sirtuin的同源体)对真菌次级代谢没有显著的影响,而阻断hdaA(保守的class II HDAC)后显著地提高norsolorinic acid和青霉素的产量。同时失去这3种HDACs的突变株的norsolorinic acid产量进一步提高。

二、组蛋白乙酰化与次生代谢

A. nidulans与streptomyces共培养

共培养外部刺激:

Saga/Ada复合体(HAT)促进H3K9和H3K14的乙酰化;

表观遗传修饰对次生代谢的影响

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对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化学表观遗传修饰对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表一:化学表观遗传试剂

?真菌表观遗产调控与次生代谢产物的关系

?核小体(英语:Nucleosome,也译作核体或核仁小体等)?是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除精子染色质外)的基本单位。核小体是由DNA与四对组织蛋白(共8个)的复合物,其中有H2A 和H2B的二聚体两组以及H3和H4的二聚体两组。另外还有一种H1负责连结两个核小体之间的DNA。核小体假说是在1974年,由Don Olins、Ada Olins与罗杰·科恩伯格等人首次提出的。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重点总结

《环境微生物学》复习重点 1、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 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2、微生物有哪些特点?答:(一)个体极小。微生物的个体极小,有几纳米到几微米,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小于0.2微米,在光学显微镜可视范围外,还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可看见。(二)分布广,种类繁多。环境的多样性如极端高温、高盐度和极端pH造就了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三)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以裂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十几分钟至二十分钟就可繁殖一代。在物种竞争上取得优势,这是生存竞争的保证。(四)易变异。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而发生变异。或者变异为优良菌种,或使菌种退化。 3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答: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约20-80nm,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约10nm,结

构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又分三层:最外层是脂多糖,中间是磷脂层,内层是脂蛋白。内壁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化学组成: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肽聚糖,含独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肽聚糖,含独脂多糖,不含磷酸壁。 4、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答:将一大类细菌染上色,而另一类染不上色,一边将两大类细菌分开,作为分类鉴定重要的第一步。其染色步骤如下:1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固定。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去掉浮色。3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min,倾去多余溶液。4用中型脱色剂如乙醇或丙酮酸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褪色而成无色5用蕃红染液复染1min,格兰仕阳性菌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和格兰仕阴性菌即被区分开。 5、何谓放线菌?革兰氏染色是何种反应?答: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的菌种,成为放线菌。除枝动菌属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染色呈红色外,其余全部放线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色呈紫色。 6、什么叫培养基?按物质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类?按试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答:根据各种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总结

第一二章细菌的形态结构与生理 1、微生物:(P1)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 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呗,才能观察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 2、微生物学:(P2)用以研究微生物的分布、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包括生理 代、生长繁殖)、遗传与变异、在自然界的分布与环境相互作用以及控制他们的一门科学 3、医学微生物学:(P3)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症状、 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的目的的一门科学 4、代时:细菌分裂倍增的必须时间 5、细胞壁:包被于细菌细胞膜外的坚韧而富有弹性的膜状结构 6、肽聚糖或粘肽: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主要由聚糖骨架、四 肽侧链及肽链或肽键间交联桥构成 7、脂多糖:(P13)LPS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毒素。 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3个部分组成 8、质粒:(P15)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双链闭合环状DNA结构,带有遗 传信息,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可使细菌或的某些特定形状,如耐药、毒力等 9、荚膜:(P16)某些细菌能分泌粘液状物质包围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 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其主要功能是抗吞噬,并有抗原性

10、鞭毛:(P16)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 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 11、菌毛:(P17)是存在于细菌表面,由蛋白质组成的纤细、短而直的毛状结 构,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那个观察,多见于革兰阴性菌 12、芽孢:(P18)那个环境条件下,某些革兰阳性菌能在菌体形成一个折光性 很强的不易着色小题,成为生孢子,简称芽孢 13、细菌L型:(P14)即细菌缺陷型。有些细菌在某些体外环境及抗生素等作 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 14、磷壁酸:(P12)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的多聚 物。为大多数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有两种,即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 15、细菌素:(P25)是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或蛋白 质与脂多糖的复合物 16、专性需氧菌:(P 23)此类细菌具有较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 为受氢体,只能在有氧的情况下生长繁殖。 17、热原质:(P25)是细菌产生的一种脂多糖,将它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可引起 发热反应 18、专性厌氧菌:(P23)此类细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在无氧条件下 生长繁殖 19、抗生素:(P25)为某些微生物代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 微生物或癌细胞的物质 20、兼性厌氧菌:(P23)此类细菌具有完善的酶系统,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医学微生物学 总结得跟教材一样的哦 真的省了不少力气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 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 第一篇 细菌学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菌 G+ @ 革兰阴性菌 G- 肽聚糖组成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 占胞壁干重50~80%仅占胞壁干重5~20%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 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 ③特意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5、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G-菌的外膜是一种有效的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6、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菌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 ■细菌L型的诱发因素,如:溶菌酶,青霉素,溶葡萄球菌素,胆汁,抗体,补体等。 溶菌酶:能裂解肽聚糖中N-乙酰葡萄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 青霉素:能与细菌竞争合成肽聚糖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上D-丙氨酸与五肽桥间的联结,使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肽聚糖,在一般渗透压环境中科导致细菌死亡。 ■细菌L型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 G+菌细胞壁缺损形成的原生体,在普通培养基中很容易胀裂死亡,必须保存在高渗环境中。 7、细胞膜: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①物质转运;②呼吸和分泌;③生物合成;④参与细菌分裂: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称为中介体。 8、细胞质: } ①核糖体:链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结合)和红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均能干扰其蛋白质合成,从而杀死细菌,但对人体核糖体无害。 ②质粒: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③胞制颗粒:贮藏有营养物质。异染颗粒(也成迂回体,嗜碱性强,用甲基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9、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 10 ⑴荚膜: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用理化方法去除后并不影响菌细胞的生命活动。 ■荚膜的功能:①抗吞噬作用;②粘附作用;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⑵鞭毛:包括: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 ~ 鞭毛由基础小体、钩状体、丝状体三部分组成。 ■鞭毛的功能:使细菌能在液体中自由游动,速度迅速。细菌的运动有化学趋向性,常向营养物质处前进,而逃离有害物质。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

微生物学总结

微生物学总结 绪论: 一、名词解释: 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二、简答、论述: 1、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⑴体积小,面积大;⑵吸收多,转化快;⑶生长旺,繁殖快;⑷适应强,易变异;⑸分布广,种类多。 2、巴斯德和科赫对微生物学的贡献: 巴斯德: ⑴彻底否定了“自生说”。(曲颈瓶实验) ⑵免疫学——预防接种。(鸡霍乱病) ⑶证明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⑷发明巴氏消毒法。 科赫: ⑴证实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⑵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⑷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 ⑸配制培养基。 原核生物: 根据外表特征把原核生物粗分为6种类型:细菌、蓝藻(蓝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一、名词解释: 原核生物: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糖被:是包被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分为荚膜、微荚膜、粘液层和菌胶团。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称为芽孢。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晶体。是毒性蛋白,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作为消灭昆虫的菌剂,就是利用了该性质。

菌落:将单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在内层),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 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即菌落。 放线菌: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蓝细菌: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藻胆素、类胡萝卜素(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 大型原核生物。 细菌L—型: 是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所形成的变异型,是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 落。 细菌形成L型大多染成革兰阴性。 古生菌的细胞壁:古生菌如产甲烷杆菌、极端嗜盐菌、极端嗜热菌其细胞 壁含假肽聚糖。 中介体:是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革兰阳性菌。其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故亦称为拟线粒体 菌毛: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与细菌的运动无关。 产生芽胞的都是革兰阳性菌。芽胞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支原体:一类无细胞壁、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型原核生物。 支原体特点: 细胞很小,多数直径为250nm,故光镜下勉强可见,能通过细菌滤器。 无细胞壁,G-,形态易变,对渗透压敏感,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 细胞膜含甾醇,比其它原核生物的细胞膜坚韧。 菌落小,在固体培养基上呈特有的“油煎蛋”状。 以二分裂和出芽等方式繁殖 能在含血清、酵母膏和甾醇等营养丰富的加富培养基上生长。 对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等)和破坏含甾体的细胞膜结构的抗生素(两性菌素、制霉菌素等)都很敏感。 衣原体:有细胞壁,但缺肽聚糖,对作用于肽聚糖的青霉素、溶菌酶等不敏感。G- 有核糖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缺乏产生能量的酶系,须严格细胞内寄生,称“能量寄生物”。 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须在培养基中加入活的鸡胚等进行活体培养。 立克次氏体:细胞较大,光镜下清晰可见,不能通过细菌滤器。 有细胞壁,G-

江南大学微生物实验部分试题库及标准答案

江南大学微生物实验部分试题库及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利用电子波波长短,分辨力高的特点以电子流代替光学显微镜的光束使物体放大成象的超显微镜检装置。 2.普通光学显微镜:用自然光或者灯光作光源镜检物体的显微镜。 3.合成培养基:由化学成分已知的营养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4.人工培养基:人工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并积累代谢产物的一种营养基质。 5.天然培养基:由化学成分不完全清楚的天然物质如马铃薯,麸皮等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6.半合成培养基:由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和化学成分不完全清楚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7.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是细菌的一种鉴别染色法,细菌首先用结晶紫染色,再用碘液固定,然后用95%的酒精脱色,最后用蕃红复染。凡是菌体初染的结晶紫被酒精脱去了紫色后,又被蕃红复染成红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氏负反应细菌;凡是菌体初染的紫色不能被酒精脱色,也不能被蕃红复染成红色的细菌称为革兰氏正反应细菌。 8.简单染色:用单一染料使微生物细胞染上所用染料颜色的染色方法。 9.稀释平板计数法:将一定量的样品经十倍稀释后,用平板培养最后三个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待菌落长出后,计数出某一稀释度的菌落数后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中的含菌数。10.显微直接计:利用血球计数板或细菌计数板在显微镜下测计出每小格的微生物细胞数量后,再换算出单位体积中微生物细胞总数的测数方法。 二、选择题 0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 A.结晶紫染色。 B.碘液固定。 C.酒精脱色。 D.复染。答:(C) 02.放线菌印片染色的关键操作是: A.印片时不能移动。 B.染色。 C.染色后不能吸干。 D.A-C。答:(A)。 03.高氏培养基用来培养: A.细菌。 B.霉菌。 C.放线菌。D酵母菌答:(C)。 04.肉汤培养基用来培养: A.酵母菌。 B.霉菌。 C.细菌。D放线菌答:(C)。 05.无氮培养基用来培养: A.自生固氮菌。 B.硅酸盐细菌。 C.根瘤菌。 D.A,B均可培养。答:(D)。 06.在使用显微镜油镜时,为了提高分辨力,通常在镜头和盖玻片之间滴加: A.二甲苯。 B.水。 C.香柏油。D甲苯答:(C)。 07.常用的消毒酒精浓度为: A.75%。 B.50%。 C.90%。D70% 答:(A)。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医学微生物学 总结得跟教材一样的哦真的省了不少力气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 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微生物的分类: 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 G+革兰阴性菌 G- 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 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 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20~80nm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 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仅占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 ③特意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5、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G-菌的外膜是一种有效的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6、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菌壁受

微生物学总结16各论部分的复习提纲

Weishengwuxue zhishidianzongjie 三、球菌

主要知识点: 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存在于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的一种单链多肽,与胞壁肽聚糖共价结合。能与IgG抗体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而IgG抗体的Fab段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这决定了SPA具有多种生物学意义:1.抗调理吞噬作用;2.协同凝集试验; 2 凝固酶coagulase:是葡萄球菌能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蛋白类物质;有两种:游离凝固酶和结合凝固酶;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作用:有助于抵抗体内吞噬细胞的吞噬,同时保护细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与葡萄球菌感染容易局限化和形成血栓也有关系; 3葡萄球菌肠毒素作用特点:50%临床分离株产生;耐热(100oC for 30 mins!);是一种超抗原;毒素通过胃肠道吸收入血,进而对呕吐中枢产生刺激,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在进食含肠毒素食物后1-6小时发病,主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属自限性疾病; 4致病葡萄球菌的鉴定:产生金黄色色素、有溶血性、凝固酶试验阳性、耐热核酸酶试验阳性和能分解甘露醇产酸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指葡萄球菌属中不产生血浆凝固酶的葡萄球菌,过去认为CNS不致病,近年来发现CNS已经成为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引起重视。主要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感染、心内膜炎、败血症、术后感染等。 5 链球菌的分类:根据溶血现象分类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按产生溶血与否及其溶血现象分为3类。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α溶血,因而这类菌亦称草绿色链球菌(streptococcus viridans)。α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并未完全溶解。这类链球菌多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β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完全溶解,因而这类菌亦称为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hemolyticus)。这类链球菌致病力强,常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疾病。 (3)丙型链球菌(γ-streptococcus):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因而亦称不溶血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non-hemolyticus)。一般不致病,常存在于乳类和粪便中。 除此以外,根据胞壁中C多糖抗原不同分群,其中主要为A群致病,两种分类方法并不平行,但A群链球菌大多为乙型溶血。 6 M蛋白(M protein)是A群链球菌细胞壁中的蛋白质组分,,是重要的毒力因子。含M蛋白的链球菌有抗吞噬和抵抗吞噬细胞内的杀菌作用。此外,M蛋白与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的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损害人类心血管等组织,故与某些超敏反应疾病有关。 7 链球菌促进扩散的侵袭性酶:(扩散因子,spreading factor) 透明质酸酶:能够分解连接结缔组织间以及细胞间的透明质酸,使组织产生空隙,细菌得以迅速在其间扩散、繁殖及进入宿主组织内的酶类物质。 链激酶:水解纤维蛋白;

江南大学微生物习题

江南大学微生物习题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名词解释 1997 1原生质体2芽孢3菌落4诱导酶5生长因素6回复突变7诱导8拮抗9血清学反应10巴斯德效应? 1998 1芽孢2菌落3质粒4回复突变5生长因子6诱导酶7拮抗8巴斯德效应9光复活作用10活性污泥? 1999? 1原生质体2菌落3质粒4芽孢5诱导酶6生长因子7巴斯德效应8营养缺陷型9B O D10血清学反应? 2000? 1温和性噬菌体2巴斯德效应3艾姆斯试验(Amestest)4ELISA?5PCR? 2001? 1类毒素2暗修复作用3巴斯德效应4诱导酶? 2002? 1转化2半抗原3活性污泥4回复突变5P C R 填空1997? 1微生物生长的特点是:_____

2微生物的学名是由_和_所组成3细菌革兰氏染色的主要原理是_。影响染色的主要因素是_和_,革兰氏染色后为红色的是_ 4酵母菌是_,其无性繁殖方式是_和_,有性繁殖是_ 5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有___ 6噬菌体的特点是___,其生长繁殖过程包括_____五个步骤。7培养基按用途可分为_____ 8根据生长和O2的关系,大多数酵母属于_,大多数霉菌属于_ 9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长短的因素有___等10光复活作用是指____四种情况11染色体畸变是指____四种情况12大肠杆菌是指_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的食品卫生含义是_ 13影响微生物的抗热性的因素是_____ 14B O D是指_ 15在空气中能较长时间的微生物类群是__特点是_ 16培养时,培养皿倒置是为了_和_ 17平板菌落计数法结果表达中常用的“c l u”的意思是_ 1998?

在职研究生一般在几月份开始入学

在职研究生一般在几月份开始入学? 针对报考在职研究生的考生们来说,虽然了解很多关于考试学习方面的资讯,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在职研究生什么时候开学?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点资讯,希望对此有所帮助。 同等学力申硕 同等学历申硕允许学员免试入学,也就是说,学员不需要参加入学考试,就可以进入课程班学习,以同等学力报名的院校有很多,而且招生一直在进行中,只要达到限定人数就会停止招生,开始课程班学习,所以并没有具体的开学时间。 大部分院校的课程班都分为春季班和秋季班,春季班开课时间大概是在3月或4月,秋季班开课时间大概是在9月或10月,想要报考同等学力申硕的学员,要时刻关注报名时间,以免错过,再等一年。 一月联考 一月联考是全国统考,与全日制在职研究生考试一起进行,考生需要通过所有考试科目,院校会根据自己需求进行淘汰,达到要求的考生会接到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中会写明具体报道时间,一般开学时间是在9月。 综上所述,不同的报考方式有不同的开学时间,而且每个课程班都有名额限制,学员需要提前了解清楚并报名,有想了解提前报名学习课程的请咨询网站老师,更多有关在职研究生考试信息的,欢迎访问我们网站或咨询网站在线老师进行详细了解。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在职研究生信息查询入口

2018年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

2017年在职研究生考试报名已经成为历史,那么2018年呢?新的开始,职场人员想以非全日制形式攻读研究生,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在职研究生考试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该做何准备?这样,小编根据最新消息总结了一些资料,希望对此有所帮助。 2018年在职研究生非全日制报名后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 首先肯定的是今年与往年有了不一样的地方,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类型的报名时间不一样,大家可以在确定自己选择的在职研究生专业级形式后,可以参考一下内容来完成报考。 一月联考 大家都知道,在职人员选择在职人员选择此形式是需要与全日制研究生一起报考的,一月联考招生院校跟随者社会的变化和参考人员的实际情况开设了相应的提前跟读班,让符合条件的学员先参加核心课程学习,然后再参加联考报名及考试,想提前跟读班学习的考生随时可以咨询招生院校老师,要想参加2018年一月联考的话,网上报名时间就要从2017年10月正式开始,11月中旬参加现场确认,12月底参加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 此形式是先入学后参加考试的,想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的随时都可以咨询报考院校的招生老师,只要在院校规定的开课时间前,完成提交报名资料及通过资

医学微生物学各个细菌形状的总结

1 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属脑膜炎奈氏球菌形状球球矛头状肾形 排列葡萄状链状成双成双 染色G- 特殊结 构 无幼龄、有荚膜有荚膜有荚膜及菌毛 营养普通需含溶血素、葡萄糖、血 清等 需含血巧克力营养基 气体需氧或兼性需氧需CO2 5%-20%CO2 温度37(28—38) PH 7.3-7.4 菌落有色素,B溶血环ABC溶血环A溶血环露滴状 变异耐药性 抗原葡萄球菌抗原(SPA)c抗原,表面抗原(含M 蛋白) 分类金黄色,表皮,腐生甲型,乙型,丙型(据溶 血现象);19个血清型 (据C抗原) 84个血清型 抵抗力较强,耐药较弱,首选青霉素较弱极弱,耐药 致病物 质凝固酶,葡萄球菌溶 血素,沙白细胞素, 肠毒素,表皮溶解毒 素,毒性休克综合征 1 脂磷壁酸(LPA),M蛋 白,侵袭性酶,链球菌溶 血素(SLO,SLS)致热外 毒素 荚膜(最主要),溶血 素,紫点形成因子,神经 氨酸酶 菌毛,荚膜,内毒素 疾病化脓性炎症,食物中 毒,烫伤样皮肤综合 征,毒性休克综合 征,葡萄球菌性肠炎 甲型,化脓性感染,猩红 热,丹毒,蜂窝组织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 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 乙型,新生儿败血症,脑 膜炎 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 炎,中耳炎,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炎 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败血症败血症菌血症免疫不强无交叉免疫,可反复感染特异性免疫较强 生化反 应 备注不耐高温

传染源 2 淋球奈氏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形状椭圆形、肾形杆状杆状弯曲型排列成双 染色 特殊结 构有夹膜及菌毛 有周鞭毛、普通菌毛、性菌 毛,有荚膜 有周鞭毛,多有菌毛单端有鞭毛,菌毛 营养巧克力营养基普通普通碱性蛋白胨水 气体5%-20%CO2 兼性厌氧,氧充足更好温度35-36 PH 8.9 菌落半透明,光滑有些有溶血环 变异 耐药性H-O,S-R,V-W,位相变异 抗原 O、K、H O,K O,H 分类ETEC(产毒性)EHEC(出血 性),EIEC(侵袭性)EPEC (致病性)EAggEC(聚集 性) 痢疾致贺菌,福氏致贺 菌,鲍氏致贺菌。宋内致 贺菌 O1群,不典型O1群, 非O1群,血清型 抵抗力弱较其他肠道杆菌强不强 致病物 质菌毛 定居因子(菌毛)肠毒素 (LT,ST),细胞毒素,脂 多糖,K抗原,载铁体 内毒素,外毒素鞭毛,菌毛霍乱肠毒素 疾病淋病,脓眼漏肠外感染,腹泻病,溶血性 尿毒症 急性细菌性痢疾(典型, 非典型,中毒性),慢性 细菌性痢疾(急性发作 型,迁延型,隐匿型) 霍乱:米泔水样粪便 血症无败血症局限于肠粘膜不侵入场上皮细胞,而 是毒性作用 免疫弱

微生物学总结14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一、课标掌握内容: 1、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p1) 非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最小的微生物;无典型细胞结构;仅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专性活细胞寄生,以自我复制方式增殖,对抗生素不敏感。如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原始细胞核,无核膜、核仁,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细胞器不完善,仅含有核糖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细胞壁,对抗生素敏感。包括细菌、支原 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放线菌6大类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特点:细胞核高度分化,有核仁、核膜;细胞器完整;行有性或无性繁殖。如真菌2、郭霍法则(p4) 主要内容 ①特殊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存在,在健康人中不存在; ②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获得纯种; ③该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引起同样的疾病; ④从人工感染实验动物体内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该病原菌纯培养 特殊情况: ①有些带菌者并不表现症状; ②临床症状相同的可能不是一种病原感染; ③有些病原体至今不能体外培养,有些尚未发现易感动物; 补充手段: ①血清学技术查抗原抗体; ②分子生物学技术查DNA物质。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课标掌握内容: 1.细菌特殊结构及其功能意义(p17-22) 荚膜(Capsule):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粘性物质,具有抗吞噬、抗干燥、粘附、抗有害物质损伤等功能,是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之一,也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芽胞(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于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也称为内芽胞(endospore)。芽胞对理化因素有强大抵抗力,是细菌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维持生存的休眠状态;同时是否杀死芽胞也是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而芽孢的有无、芽孢的形态及位置也常常作为细菌鉴别的指标。 鞭毛(flagellum,复flagella):某些细菌细胞表面附着生长的一至数百条细长弯曲的丝状物,具有推动细菌运动的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可用作细菌鉴定指标 菌毛(pilus or fimbriae):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丝状物,在电镜下方可看到。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大类。其中,普通菌毛主要行使粘附功能,帮助细菌牢固粘附于敏感细胞表面,与病原菌致病性密

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高不高

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高不高?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专、本科毕业,人们找工作的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企业单位对人员的要求高。为改变这种现状,报考在职研究生逐渐受在职人员的青睐。那么,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高不高? 现在企业招收人才,不仅要具有特定的学术或专业知识,并且要拥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在职研究生是鼓励学生边学习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反思能力以及批判能力,在职研究生提供一个可以与授课老师、资深导师、学业导师、兼职导师、生活导师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共享空间,一个集跨学科教育、知识交流以及文化互动于一体的强大平台。对于自我的深造是有帮助的,获得的证书也是企业认可的。 如今的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呢?纳税人、政府、家长、企业、以及学生,对此都有了不同的期望。我们从许多面向企业的调查中了解到,他们想要招聘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特定的学术或专业知识,并且要拥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异常状况和不确定性问题。他们开始意识到,大学并不是专业训练中心。我们的社会也希望看到大学毕业生能够善于交流与合作,拥有领导才能和倡导改善民生。 大数据与应用统计春季招生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科始建于1950年,两年后成立统计学系,是新中国经济学科中最早设立的统计学系,2003年7月,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多年来,本学科一直强调统计理论和统计应用的结合,不断拓宽统计教学和研究领域,成为统计学全国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在北京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大数据与应用统计方向课程班。 当你工作之后,人们会期望你有足够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而更加重要的是,企业会期望你有个人的和职业的道德观、自我反省意识以及理解他人的能力,尤其是跨文化的理解和全球公民意识、这些都是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真的很好

医学微生物学笔记总结得 真的很好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医学微生物学 总结得跟教材一样的哦真的省了不少力气 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1.微生物的分类: 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免疫学:㈠主动免疫;㈡被动免疫。 第一篇细菌学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 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 G+革兰阴性菌 G- 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 肽交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 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 成疏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20~80nm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 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仅占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4、G-菌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 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 ③特意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5、细胞壁的功能: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微生物学习报告

食工142 060814214 孙佳峰培养基优化之单次单因子法详介 培养基优化,是指面对特定的微生物,通过实验手段配比和筛选找到一种最适合其生长及发酵的培养基,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以期达到生产最大发酵产物的目的。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在微生物产业化生产中举足轻重,是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的必要环节。能否设计出一个好的发酵培养基,是一个发酵产品工业化成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由于发酵培养基成份众多,且各因素常存在交互作用,很难建立理论模型;另外,由于测量数据常包含较大的误差,也影响了培养基优化过程的准确评估,因此培养基优化工作的量大且复杂。许多实验技术和方法都在发酵培养基优化上得到应用,如:生物模型(Biologicalmimicry)、单次试验(One at a time)、全因子法(Full factorial)、部分因子法(Partialfactorial)、Plackett andBurman 法等。但每一种实验设计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不可能只用一种试验设计来完成所有的工作 实验室最常用的优化方法是单次单因子(one-variable-at-a-time)法,这种方法是在假设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的前提下,通过一次改变一个因素的水平而其他因素保持恒定水平,然后逐个因素进行考察的优化方法。但是由于考察的因素间经常存在交互作用,使得该方法并非总能获得最佳的优化条件。另外,当考察的因素较多时,需要太多的实验次数和较长的实验周期。所以

现在的培养基优化实验中一般不采用或不单独采用这种方法,而采用多因子试验。 下面是单次单因子法的详细介绍:单因素试验是在假设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的前提下,通过一次只改变一个因素且保证其他因素维持在恒定水平的条件下,研究不同试验水平对结果的影响,然后逐个因素进行考察的优化方法,是试验研究中最常用的优化策略之一。王晓辉等人利用单因素试验对BS070623蛋白酶高产突变株进行了发酵培养基优化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对于大多数培养基而言,其组分相当复杂,仅通过单因素试验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试验因素很多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较多的试验次数和试验周期才能完成各因素的逐个优化筛选,因此,单因素试验经常被用在正交试验之前或与均匀设计、响应面分析等结合使用。利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可用较少的试验找出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较快地确定出培养基的最佳组合。较常见的是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碳、氮源,再进行正交试验,或者通过单因素试验直接确定最佳碳氮比,再进行正交试验

江南大学微生物考研(发酵真题)-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名词解释 微生物(Microbe): 微观的生物机体。(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生物) 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procaryotic cell microbe):指没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没有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eukaryotic cell microbe):指具有真正细胞核(即核质和细胞质之间存在明显核膜)的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fungi):有真正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它们一般都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能产生孢子,它们的营养体通常是丝状的且有分枝结构,具有甲壳质和纤维质的细胞壁,并且常常是进行吸收营养的生物。 霉菌(Mold): 具有丝状结构特征的真菌。 细菌(bacterium):单或多细胞的微小原核生物。 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分子生物。是比细菌更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大多数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放线菌(actionomycetes):一目形成真的菌丝成分枝丝状体的细菌。 蓝细菌(cyanobacterium):是光合微生物,蓝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 原生生物(protistan):指比较简单的具有真核的生物。 原生动物(protozoa):单细胞的原生生物。 感染(Infection): 宿主由于微生物生长的病理学状况。 巴氏灭菌法(pasteurization):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 巴斯德消毒法(Pasteurization):在一控制温度给液体食物或饮料加热以提高保藏质量,同时也消毀有害的微生物。 无菌的(Aseptic):没有能够引起感染或污染的微生物。 化学疗法(chemotherapy):用化学药物来治疗传染病。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用化学制品治疗疾病。 抗生素疗法(tetracycline):用真菌等生物产生的抗生素来治疗疾病。 分类学(Tasonomy):尽可能有亲缘关系基础上对有机体的分类。 无性繁殖系(Clone):从单一细胞传下来的细胞集群。 属(Genus):一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种。 分辨率(resolving power):能够分辨出两者之间最小的距离。 菌株(Strain):单一分离体后代组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 污染:微生物纯培养物和灭过菌的物品等被某些杂菌或有害微生物混人或沾染的现象。 螺旋状细菌(Spirillum): 螺旋状的或开塞钻状的细菌。(呈弯曲状的细菌) 螺旋体(Spirochete): 螺旋形细菌;多为寄生性的。 梅毒(Syphilis):由梅毒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病。 链球菌(Streptococci):分裂后细胞成链的球菌。 弧菌:菌体呈有一个弯曲呈弧形(即弯度一圈)。 螺菌:菌体较为坚硬有多个弯曲。 衰老型、退化型:细菌在老的培养物中会出现各种与正常形状不一样的个体,重新培养有些可以恢复,有些不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 细菌多型性:有些细菌尽管在最适宜的(正常的)环境中生长,其形态也很不一致。 菌柄(Prosthecas):在诸如柄杆菌属的细菌中,作为细胞壁的一部分的附器。

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点横向联系总结

1.菌体中带寡聚糖(LOS)致病的细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 瑟菌、流感嗜血杆菌 2.诱发细菌L型形成的因素——溶菌酶、葡萄球菌溶素、补体、 抗体、胆汁、破环细胞壁肽聚糖的抗生素 3.荚膜为多肽组分的细菌——炭疽芽孢杆菌、鼠疫杆菌 4.能引起血凝现象的病原体——大肠埃希菌(I菌毛,P菌毛)、 流感病毒(HA) 5.菌毛由染色体编码者——霍乱弧菌,EPEC,淋病奈瑟菌 6.菌毛由质粒编码者——ETEC、性菌毛(F质粒) 7.特殊pH环境生长的的微生物——真菌(4~6)、解脲脲原体 (5.5~6.5)、结核杆菌(6.5~6.8)、布鲁氏菌(6.6-6.8)、百日咳杆菌(6.8-7.0)、幽门螺杆菌(6~8)、支原体(7.6~ 8.0)、霍乱弧菌(8.4~9.2) 8.初次分离需要5-10% CO2 的细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 菌、布鲁氏菌、 9.培养需要CO2的细菌:幽门螺杆菌(需CO2方能生长),军团菌 (2.5-5 %CO 2促进生长)、空肠弯曲菌(10%CO 2 ),炭疽芽孢杆 菌(5% CO 2 下培养形成荚膜) 10.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细菌——布氏杆菌 1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炭疽芽孢杆菌(巴斯德)

1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13.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基因组被完全测序的微生物——流感嗜血杆 菌 14.普通高压蒸汽灭菌法不能灭活的物质——热原质(250度干烤)、 朊病毒(134度>2h) 15.在液体培养基中呈菌膜生长的细菌——结核分枝杆菌、枯草芽 孢杆菌 16.以R型菌落(粗糙型)毒力更强的细菌——炭疽芽孢杆菌、结 核分枝杆菌 17.引起心内膜炎的微生物——甲链、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柯萨 奇病毒、肠球菌 18.以人为唯一宿主的微生物——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霍 乱弧菌、梅毒螺旋体、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天花病毒、软疣病毒 19.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 气荚膜杆菌、肉毒杆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真菌 20.仅在感染局部繁殖,侵袭力较弱的细菌——志贺氏菌、破伤风 杆菌 21.产生尿素酶的微生物——解脲脲原体、变形杆菌、幽门螺杆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