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油麻菜-中医】关于风药的使用——孙曼之余浩对话

【油麻菜-中医】关于风药的使用——孙曼之余浩对话

【油麻菜-中医】关于风药的使用——孙曼之余浩对话
【油麻菜-中医】关于风药的使用——孙曼之余浩对话

关于风药的使用——孙曼之余浩对话

余浩:孙老师,我今天看了您记录的十几份病案,发现羌活、独活这两个药搭配起来使用频率很高,今天您就讲讲这个羌活、独活这个药的用药心法,这里面有什么秘密?

孙曼之:不是,这没什么秘密。风药的使用,从现在的书来看啊,《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外台秘要》、《千金方》,起码这三本书,它都是风药湿药占相当的比例,应该说跟那个时代风药是主流。李东垣他的方子不是风药就多嘛,李东垣给风药定位,他说:风者,春也、木也、生发之气也。他是根据这个观点来用风药的。所以呢,“升阳除湿汤”啊、“升阳散火汤”呀,它都离不了风药。风药的作用在于能够开瘀,能够疏肝,能够畅气,这在那个时代是很平常。咱们现在人就感觉到奇怪了,这是后来的历史发生了变化。从明清“温病”产生以后,风药慢慢受到了抛弃。主要是朱丹溪写的《局方发挥》里面批判了当时医生好用风药的毛病,好用辛燥药的毛病。他这个说法当时是正确的,朱丹溪这篇文章本身就有很大的启发给后人。到了张景岳他们就受了朱丹溪的影响,好用补阴的药,生熟二地,而这个观点又给叶天士这些人很大的影响。从这以后“温病”就走上了这个道路了——以滋阴为主,重视滋阴、重视泻火,反对辛燥。除了反对辛热,还反对辛温的过于燥,所以像风药这一类,后世就不太用了,被视为鸩毒,认为这些东西是破坏性的。这实际上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走向偏了。

等到上一世纪二十年代左右,丁甘仁他们的弟子开始编新时代教材的时候,就受“温病”的影响。因丁甘仁就是受“温病”的影响,很少用风药,所以他们在编教材就有很多的问题,就没指出风药的历史地位和过去中医的传统。就是说是风药在清代以前都应该是疏气、疏肝的主要的药。这事到后来又不提了,好像失传了似的,现在一看到风药都感到很奇怪……很多人都问我:你这是一种特殊的风格?其实不是特殊的风格,我强调的是全面地学习中医,我们应该善于运用“温病”他们的丰富的遗产,另外我们也应该继承金元以前——朱丹溪以前,用风药的经验。那个时代能成为主流肯定有他的道理,肯定有他的疗效。不然,孙思邈也不会忽悠人,对吧?他们能那样用,肯定有他们接受的疗效,不过后人不知道就是了。

我开始学医的时候,买了一本《千金方》,精装的,翻开一看我就傻了眼,这怎么都是这些药啊?这这这……咱们老孙家都不会用,不要,哎呀,不会用那个清凉的药,它全都用这些……什么羌活呀独活呀藁本呀川芎呀,还有什么辛热的那些药,他们都用得很熟练。他们那些方子无非就是这些药转来转去,所以我看一看就放下了。我说时代进步了,这些东西落后了,肯定是落后了,不应该翻开,这几十块钱都赔了,买这本书实在没用,从那以后我就连看也不看。

我怎么对于风药能够有认识?这是因为有事实把我逼的。举一个例子,我那儿子半岁的时候拉肚子,因为没有及时地看,我都忘了为什么引起拉肚子,反正拉肚子拉了半个月也看不好。后来拉得都坐不住了,我也没办法。我用了咱们常用的这些方子什么“参苓白术散”了,这些正规书上头说的这些,没有一样管用的。最后没办法了,用那个“理中汤”,还不行。在这种情况下,我就翻开了那个李东垣的《脾胃论》。把他那里面的药凑合了几样,因为我不太懂那个道理,我看他

治拉肚子全都用风药,所以我就把他那个药,羌活、独活、防风就拿出来四五样,甘草,只是简单的四五样药,那小孩也吃不了多少药,我捏一点点,给他一煮,二三调羹勺,一喝以后他第二天就不拉了,立即就停止。后来,总共可能就是喝了一次或者两次,反正他那个病就再也没拉。虽然我把他的病治好了,但是因为不理解病机,所以我也没有推广,也没有总结,也不会总结。对于《脾胃论》可以说是看不懂,只是表面上的文字似是而非。后来又碰见了几个类似的病,老是治不好,实在没招了,我就用这。有一个肚子疼的,没招了,我就用李东垣的方子,一治他也好了。还一个胸疼的人,我用那个胸痹那一类方那就无效。最后还是用风药治好的。当时我都用风药治好了好多例子,但是我都藏在内心里头,从来没给人宣传。因为从内心里头我存在着疑问,我觉得这是最后没办法的一招,不一定是普遍的规律,我当时不是这样认识的。

咱们这是基层的医生有一个特点,人家病人能来,用满怀期望的眼神儿看着你,你一次失败,不要紧,你再来,你十次失败他还不要紧,在这种情况下是你最痛苦的时候,哈哈哈。你说你咋弄,对吧?哎呀,他就对你相信。他说“你看孙大夫,我知道你这人诚实不骗人,你给我研究研究,总有办法嘛。不就这么大个病嘛,对吧?我相信你,诶,我不埋怨你,你就给再想办法。”有的最终还是没治好,嗨。我现在还经常说起一个病例,有一个肚子胀病人,我始终治不好,哎呀,费劲了。那个肚子胀病在我的脑海里面就存在了一二十年,那个病,把他的脉象啊,形象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一直期待有一天看书或者触类旁通或者别人给我一传,豁然开通,有那么一天能治好他。后来真的有一天我想通了!我从李东垣那个道理上开通了,我知道要升阳就要靠风药,风药者是春也。他是人与天地相应,你人体里面,你泻就是冬,对吧?你要这个发,你就是春,就是风药,才能发。这里面当然有一个悟,现在中医的一些错误说法造成的误区,教材他们都说是疏肝用柴胡,其实柴胡不是辛温,对吧?你就说它是苦甘苦平,它不是两种说法嘛,不管是苦甘苦平,它总而言之不是辛药。它就没发的力量,它怎么疏肝?你从性味上来说道理不通。那么,柴胡的作用是什么?柴胡的作用就是驱除余热。所以,在《伤寒论》里面你看,汗一出,下一步怎么办?下一步就用柴胡。那是很显然,就要用小柴胡。汗一出就得用柴胡。那么,不出汗当然要解表了。可以看出,柴胡其实就是驱除余热,这个不光从这一个方上,从好多方都能证明这个问题。所以,我后来就明白了,其实咱们开始走弯路都是受这个教材的影响。“柴胡疏肝散”,它不是这样解释嘛。其实“柴胡疏肝散”所起的作用是香附和川芎,而不是柴胡,柴胡是因为你瘀,瘀则有热,它提出给热邪留一个路,它作用的是香附和川芎。这样正确地理解对于我来说那是很不容易转弯。你想现在看的那些新书,他们都没有这种说法呀。你要自己领悟到《伤寒论》上的柴胡起什么作用,这本身就不容易了。领悟了以后你还要过渡到那个对方药的认识,所以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几乎就……哎呀,几乎用了十年,我觉得我都摸索得够快,但是也是在十年。在十年以后,我就终于从理论上把这个道理明白了。哎呀,我那个时候把那个肚子胀没治好,他要是现在再来的话我一定给他治好,我心里很欣喜。

从这以后呢,我就在这方面就注意了。把《千金方》又拿出来了,哈哈。积满灰尘的《千金方》,我拿出来拍一拍,哎呀,我这个时候才知道,咱们老孙家人还是有能力的,就是呀,但那个时候咱不理解嘛,对吧?为了研究风药的,我就找《外台秘要》。因为《千金方》有一个缺点:不说这些药的来源,不说方的来源。《外台秘要》的好处在于它下面都注着来源。可是当时我没有《外台秘要》,

所以光为了这我到西安去了几次,到陕西中医研究所借的书,当时回来好一部分还是影印的、复印的、手抄的,把它那个总结了一遍,下了一顿苦功夫。从这以后我就对于风药有了一个理论的认识。再举一个例子,拉肚子治不好。古人怎么治?你只要看一看《寓意草》上面那个喻嘉言,他有一个逆流挽舟法,就是“败毒散”。“败毒散”就是风药,它起的作用就是就是生发,让脾气往上走,一走他就不泻了。他那个案很精彩,我相信喻嘉言他对这个“败毒散”理解是学有渊源。中医就是呀,几千年人家一代一代,他都有他的渊源,他不会是他个人想出来的,突发奇想。

余浩:您提到“败毒散”,提到风药,使我想起了一个病案,因为我手里有个病号,长期大便是稀的,不是拉得很厉害的,就每天三到四次大便,溏便,吃“理中丸”吃过,吃了很多治不好。后来他在外面呢找了个中医看别人开了,羌活、独活、防风这些药,再加点其它的很简单,加点炮姜啊,这样调脾胃,他只有吃了一次,竟然大便很好,金黄色成条了。当时我就我就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好?后来我就想明白了,有个“痛泻药方”,方子里面就用了防风,其实就是考虑到“风盛则动”,是不是?风盛则动——肠道排的比较快啊,把这风一除走呢,它肠道就蠕动得慢些,风一除,他就好些了,我是这样理解的。但没想到风药能升阳,您刚才说到,“风者春也,春能生发阳气,其实这个是更高的层次”。

孙曼之:“败毒散”作用点在于脾胃。它其实是在胃上,从脾胃上往上发的。风药有广泛地用途。你比方说是胸痹,当时疼得不行,几味风药就立刻可以止住。它用通经络,就是羌活独活加上川芎啊,如果他大便不稀的话就加上当归、甘草这一类的药,川芎,马上就可以去,它的用处极其广泛。你以后就可以注意一下,

我在一些书上就会提到这一点。现在的人实在不知道风药是怎么回事,其实这是中医的主流。

余浩:再请教您一个问题,这个阴囊潮湿你怎么治的?

孙曼之:阴囊潮湿不是湿热下注吗?湿热下注的话就是一般来说都和喝酒有关系。应该说绝大部分都和喝酒有关系。治疗的方法呢,就是因为它潮湿是湿嘛,风能胜湿这里面还是风药是关键。风药胜湿,然后呢既然是湿热,那么离不了“二妙散”再一个,它在下焦陷着,它陷着不能升提起来。如果有气虚有汗多这种症状,应该加上黄芪,就大致上就是这是,就是“二妙散”加上风药,加上黄芪,因为他有瘀热嘛,给瘀热要留一条路,一般还要加一个柴胡,少阳的瘀热。

余浩:为什么我提这个病呢?因为这个病人它除湿上这个思路有效,但往往不是很理想。我曾经有一个病号,阴囊潮湿,经常出汗,在很多地方治疗无效,找到我时,就对我说,“你就放开治吧,该咋治就咋治。”当时我没有用风药,用“二妙散”加了些升阳补气的药,另外还加点利湿的药。因为他小便黄,结果吃了治了一个月,有些效果,但没治愈……

孙曼之:这是因为阴囊潮湿一般来说不应该,不要过于地渗湿,渗湿你就把它降下来了,它已经到最低位了,你降也未必能增强尿量,也不一定就有出的路,其实你把它提上来,一到脾上人家自己就上行于肺......他只要能提起来提到脾胃,所以风药是很重要的,对这一类的病。

余浩:您这一说,风药的使用就涉及到很多病人了,比如妇科的带下病,另外男性的前列腺炎都可用?针对湿邪导致的疾患,这个风药都是可用的……

孙曼之:这个里面我学过其他老中医的经验。当初我对于风药使用认识的开始,我开始治那个带下,有治好的有治不好的……很难把握,那根本就没把握。谁知道能治好不能治好。后来呢,我看到有一个杂志上有一个老中医经验,他的方就是荆芥、防风、蛤壳、茯苓大概就是……哎呀,也许还有个苍术,就这四五样药,特简单。但是我觉得他既然能拿荆(介)防(风)我一想有道理,这玩意风兴疏泄,对吧?你不断地分泌,这不是属于风嘛。这老头还拿个荆防放进去,我觉得他有道理,有道理,我就把那个方子抄下来。抄下来一用,果然有效。诶,他就第一诊就有效。后来,随着我对风药的越来越多的掌握,我就把苍术也加进去了,那就效果就更快了,现在的效果就比那会儿就更快了,比他那个方还要快。他那个方就有效,第一次用就有效,荆防就明显地有效果,就减了。

我要再给你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徒弟叫赵红军,在西安,他是我早期的徒弟。他在我这儿的时候,我就善于用风药,但那个时候我的理论不很成熟,他也是刚从学校毕业,所以就不太理解,甚至于还不以为然。后来呢,到二OO三年的有一天,他给我打个电话,他说是他昨天正给人看病着,忽然晕倒了,晕倒了以后有人就打120,120来了以后测他体温38度多,心率220,然后送到医院里。他同学当主治医师,给给他挂吊瓶,他的体温不退,高烧不退,没办法,这一天一夜了他都不退,用尽了……掉换了几样抗菌素,还是不行。他有气无力给我说没辙了,“我眼睛都不敢睁,我一睁就天旋地转,他说你能不能来一下?”我说行,马上就来。我到他那去的时候都到晚上十一点了,他当时心率180,体温在38度多一点儿。我把情况问了以后,就给他开了风药,他脉洪大。我走的时候,药房的门都关了,他家属在那儿敲人家那药房的门呢。第二天早上八点半他给我打电话,说孙老师,我已经出院了。我说:诶,你怎么这么快就出院了?他说昨天

晚上喝了一煎药,今天早上还没喝第二煎呢,现在心率是80,体温是37度以下,完全正常,所以就出院了。后来他紧跟着就过来我这了。过来以后说,“我多年以来对于你使用风药,我实在不明白,这它竟然有这样快的效果!哎呀,我实在是服了。”然后他就在这儿呆了几天,每天都翻我的医案,又是拍照呀,又是抄呀,一直问我呀。从这以后他也会用风药了,他治病的效率也就马上提高了很多。临床效率,很多种病他都能对付了,这也就是风药的威力。

余浩:孙老师!风药的使用指针不是指患者体内有没有风的问题,风者,春也、木也、生发之气也。春天具有生发之气,风药就好比是春风,把他这个生发调动起来,让脏器充满活力。就好像进入春天的状态,对风药的理解,必须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来看待。它不是简单除风的问题,它使人的脏腑回到春天的状态,取的是春天这个相。如果深入理解风药,对于癌症病人,如果病邪深入脏腑,这时运用风药,让脏腑回到春天状态,从冬天进入春天,这也是取相啊,回去要琢磨琢磨。如果通过羌活、独活的运用,引出一个风药运用的理论体系,这样应该说收获很大了。

孙曼之:嗯,你看一下李东垣的《脾胃论》。他在这方面的论述比较细。

余浩:您提到的千金方我以前也看过,我一看就头疼,这些方子咋回事,很多的确看不懂。

孙曼之:就是。每个人都是这样,你光看他那些方你就莫明其妙,你真就晕了。

余浩:您今天关于风药的一席话,让我想通了不少,所以回去以后还要研究,今天有您这一点拨,就明白不少了,谢谢!谢谢!

通瘀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20例临床观察

通瘀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2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8-12-20T12:33:53.50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10期作者:沈诚玮[导读] 探索通瘀化痰汤在治疗风痰瘀阻型急缺血性脑卒的临床表现。 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上海市 201799 【摘要】目的:探索通瘀化痰汤在治疗风痰瘀阻型急缺血性脑卒的临床表现。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医医院门急诊及住院部内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时间内12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的患者,使用相同的人数按照随机抽取原则,并将其分为常态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60人。其中给常态组(n=60)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措施,给观察组(n=60)使用通瘀化痰汤的治疗措施,最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进行分析。结果:结合两组患者在临床观察的表现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的肢体能力、视觉能力、语言能力、意识水平的指标优于常态组的患者,并且观察组的效果尤为显著,两组之间的差异性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瘀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将其主观能动性进行极大的提升,最终促使患者的精神功能得到优化,并提高了患者的自制能力。 【关键词】通瘀化痰汤;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治疗 引言: 缺血性脑卒包括于短暂性缺血、脑动脉硬化、脑血栓等多种病理的表现方式,这也是导致脑中风疾病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据调查,最近几年AIS(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占据极大的比例,这也是造成组织坏死及软化的主要原因[1]。由于局部动脉的供血速度减少或完全中断,因此缺血性脑卒的治疗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上述,本文针对社区内选取的120例患者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在过程中探讨通瘀化痰汤联合西医药物治疗AIS的效果,现在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依据《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并选取了年份为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上海市中医医院门急诊及住院部接诊、住院的120例患者进行探索。其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性别,男性患者81共人,女性患者共39人;年龄,最大为76岁,最小为43岁,平均年龄(54.63±1.9)岁;其身高、年龄、病程、性别都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 1.2.1纳入标准 ①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指数(NHISS指数)数据在6至22纳入研究范围。②年龄在41岁至77岁范围内纳入研究范围。③切合缺血脑卒诊断标准并附有MRI或CT的诊断报告纳入研究范围。④能够积极接受并配合治疗的患者且症状发生于3天内纳入研究范围内。 1.2.2排除标准 ①排除心源性栓塞、脑出血及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的患者。②排除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③排除对两种以上食物或药物过敏的患者[2]。④排除具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⑤排除昏迷的患者。 1.3方法 1.3.1常态组的治疗方法分析 常态组的治疗方法以传统西医的药物模式进行治疗,且规定阿司匹林药物100mg,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依达拉奉30mg。 1.3.2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分析 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以常态组的药物为基本进行相关的拓展,并加入通瘀化痰汤进行治疗,同时引导两组患者不能通用中风类药物。另外,需要两组患者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且能在症候初诊和试验1、2周分别记录1次试验数据,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①需要基于常态组的药物使用规格,即阿司匹林药物100mg(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睡前口服),依达拉奉30mg(静脉点滴,0.9%NaCL0.1L 稀释注射,30分钟内注射完)②需要严格规范通瘀化痰汤的规格,并依据规格要求患者服用,具体包括水蛭12g地龙9g天麻9g、炒白术9g、甘草6g、法半夏9g、泽泻30g、川芎12g、茯苓9g、白芍30g[3](每日1剂,代煎,早晚饭后30min服用,温水持续服用2周)。 1.4观察指标 患者通过评测NIHSS的基础分数参数(分值越低则健康程度越好),并通过系统的临床观察评估与观察,对观察组的患者的临床数据和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的生活状态参数评测。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内容使用SPSS18.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同时需要判断统计参数在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实现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使用NIHSS评分数据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探索,可以明确的体现观察组的患者的评分参数低于常态组的数据评分参数((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其疗效总体高于常态组,且评分标准统计参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3.讨论 3.1通瘀化痰汤的应用价值

常见中医病证精华汇总

常见中医病证精华汇总 49类疾病 一、感冒: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 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7.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 发作期: 1、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缓解期: 6、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7、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气阴两竭生脉散。实喘: 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虚喘: 6、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7、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8、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五、肺痨:阴月火合保真造 1、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六、心悸:悸怯定志虚归脾,阴天阳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黄连温。 1、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自拟熄风化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型)

自拟熄风化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型) 目的探讨自拟熄风化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5例及对照组34例,实验组以自拟熄风化痰汤治疗,对照组以银杏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9.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症状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熄风化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型)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熄风化痰汤;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型 缺血性中风即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多属中风中经络之范畴。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是治疗的重要时期,此时期治疗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根据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脑腔隙性梗死,统称为缺血性中风[1]。病前多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脂血症等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急性期挽救后所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半月至1年,称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本研究选取2010年5月~2013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69例,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诊断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5例及对照组34例,所有患者均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知情同意。实验组35例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2~73岁、平均(56.39±11.21)岁;病程15~30d、平均(20.89±5.76)d:对照组34例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43~74岁、平均(57.29±11.24)岁:病程14.5~28d、平均(19.98±4.35)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风痰瘀阻型辨证标准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骞涩或小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脉: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具备主症兼2项次症参照舌脉即辨证为本证。 1.3 纳入标准

当归芍药散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及对MMP_9的干预作用_赵义纯

中国中医急症2013年2月第22卷第2期JETCM.Feb.2013,Vol.22,No.2 脑梗死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主要疾病,这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及时有效的针对脑梗死的治疗可以降低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评价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当归芍药散原方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干预治疗脑梗死的可能机制。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来 无锡市中医医院中风病科住院及门诊的脑梗死患者共 60例,中医辨证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并经头颅CT 及MRI 检查明确诊断为脑梗死缺血性中风病患者。排除年龄在40岁以下,85岁以上患者;脑外伤、脑肿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等患者;合并重度心肺功能不全、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中药组3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48~85岁,平均(70.73±8.78)岁;病程1~14d 。常规组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0~85岁,平均(69.27±11.81)岁;病程1~14d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根据2010年中国 缺血性脑卒中防治指南给予西医规范化药物治疗,包括脱水、抗血小板聚集或降纤、他汀类及必要的控制血压、血糖,并根据合并症予对症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 疗基础上加当归芍药散:当归10g ,白芍30g ,川芎 15g ,白术12g ,茯苓12g ,泽泻15g 。每日1剂,水煎300mL ,分早晚2次分服,2周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 (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治疗前及服药1疗程后分别留取晨空腹血,分离血清后置-80℃冰箱保存,样本收集完毕后行MMP-9测定;MMP-9试剂盒由上海西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 法。批内变异系数<10%,批间变异系数<10%。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3)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检 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各计量资 料数据以(x ±s )表示,各样本均数用t 检验,参数间进行 Spearman 相关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MMP-9水平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后NIHSS 评分、MMP-9水平均明显改善(P <0.01),中药组优于常规组(P <0.01) 2.2两个指标间相关性分析见表2。两组MMP-9 水平与NIHSS 评分均有正相关性。常规治疗组(r = 当归芍药散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及对MMP-9的干预作用 赵义纯 陆 曙△ 易晓净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214001) 中图分类号:R743.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745X (2013)02-0323-02 【摘要】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原方对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西医规范化药物治疗,中药组以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当归芍药散口服,2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 评分、MMP-9均明显降低,中药组均优于常规组。两组MMP-9水平与NIHSS 评分均有正相关性。结论经方当归芍药散原方可有效改善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临床体征,降低NIHSS 评分、MMP-9水平。【关键词】 脑梗死 当归芍药散 MMP-9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1;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P <0.01。 组别NIHSS 评分(分)MMP-9水平(ng/mL )(n =30) 治疗后 9.80±0.42* 118.73±5.54* 中药组治疗前12.87±0.39171.94±6.16(n =30)治疗后 6.90±0.24*△91.33±3.70*△常规组治疗前12.63±0.43159.81±5.92表1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MMP-9水平比较(x ±s ) 生,2009,47(4):76,78.[3] 张勇.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21例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91,93. [4] 申霖来,陈枫,贾新改.针刺配合刮痧治疗腰肌劳损60例[J ].世界中医药,2012,7(1):30-31. (收稿日期2012-12-05) △通信作者 323··

祛风化痰方治疗风痰瘀阻型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

2019年第40卷第5期!南中医中约杂志43 祛风化痰方治疗风痰瘀阻型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 雷学剑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1470) 摘要:目的探讨祛风化痰汤对风痰瘀阻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选取在本院就诊的风痰瘀阻型偏头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祛风化痰汤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每次5mg,每晚1次。2组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给予布洛芬片口服,2组患者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观察记录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积分、偏头痛积分及止痛药应用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积分、偏头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患者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使用止痛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偏头痛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氟桂利嗪胶囊,值得推广。 关键词:祛风化痰汤;氟桂利嗪胶囊;偏头痛 中图分类号:R441.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5-0043-02 偏头痛是脑病科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属于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偏侧头痛,或者双侧头痛,可伴随有恶心、头晕、目眩、畏光等,经过适当休息可以缓解头痛症状。近年来,偏头痛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发病率约为10%⑵。偏头痛病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西医学治 疗偏头痛,多采用对症治疗,但是远期疗效不佳,并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⑶。本科室采用祛风化痰汤治疗风痰瘀阻型偏头痛,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选取 在本院就诊符合诊断标准的偏头痛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分布在20~60岁,平均为(4 2.5±10.6)岁;病程为1~15a,平均为(5.7±4.6)a,疼痛严重程度分级:I级9例、H级21例、川级10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分布在21~58岁,平均为(40.7±11.3)岁;病程为1~16o,平均为(6.1±4.4)o,疼痛严重程度分级:I级10例、H级22例、川级8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包括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⑷中关于偏头痛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⑸剳证辨证及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拟定:辨证为风痰瘀阻证,主症:偏头痛或者两侧头痛呈阵发性发展,时间数小时至数日不等;次症:胸闷腹胀,恶心、呕吐,舌质暗红,或者舌上有 瘀斑,舌下静脉迂曲,苔白腻,脉沉或者弦涩。 1.3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符合偏头痛的西医诊断标准及风痰瘀阻证的中医辨证标准;②年龄分布在20-60岁之间;③近三个月岀现频繁发展,发作频率&2次/周;④病程在1年以上;⑤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丿、脑、肾、血液、肿瘤等严重系统性疾病的患者;②患有脑外伤、脑内器质性病变及高血压患者;③哺乳期妇女及妊娠患者;④其他疾病导致的偏头痛。1.5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祛风化痰汤,方药:白芷15g,防风10g,川莒10g,白芥子10g,清半夏10g,香附15g,茯苓15g,白芍10g,全蝎5g。由华润三九中药配方颗粒配制,每日1包,1日2次。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003,规格:10mg粒),10mg,口服,每晚1次。2组均以4周为1疗程,患者岀现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时,给予布洛芬片(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00089,规格: 0.1/片),每次0.1g。 1.6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观察记录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积分、偏头痛积分及止痛药应用情况。疼痛视觉模拟积分:选择数字评分标准,采用用带刻度的标尺,分成10级,尺子一端刻度为0,表示无疼痛,尺子另一端刻度为10,表示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尺子上标岀相应位置,1~3表示为轻度疼痛,4~6表示为中度疼痛,6~10表示为重度疼痛;偏头痛评分:①头痛发生次数:每月头痛发作2次及2次以下计“2分”,发作3次或4次计“4分”,发作5次及5次以上计“6分”;②疼痛持续时间:发作时间<12h计“2分”,12h$发作时间<24h计“4分”,发作时间&24h计“6分”。③疼痛程度:疼痛不影响工作,计“2分”,疼痛影响工作,计“4分”,疼痛时不能工作,需要静卧休息,计“6分”。 1.7疗效标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5*中的关于偏头痛的相关指标,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拟定。痊愈:患者经过治 作者简介:雷学剑(1979-),男,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化痰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8.6

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30例 开封市中医院孟占鹏 摘要: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把60例风痰瘀阻型中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经x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型化痰通络汤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2012年5月-2013 年5月,应用自拟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均为我科2012年5月-2013 年5月住院患者,且经CT及MR检查确诊,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2岁,平均63岁,以55~65岁之间最多,病程最短1天,最长一周。治疗组30 例,男17例,女13例; 伴高血压22例,糖尿病8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5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 伴高血压23例,糖尿病7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的 诊断标准[1],并经头部CT或MR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且患者意识清楚,发病时间6小时-1周。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中风风痰瘀阻型诊断标准: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头晕目眩,痰多而粘,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