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从粒子到宇宙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分子

概念: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大小:分子直径得数量级为10-10m,即0.1nm

分子模型的内容(特点)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证据: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固体分子:樟脑变小

证据:分子运动液体分子:水蒸发

气体分子:闻到香味

3、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证据:

吸引力:铅块挤压吸引;拉断铁丝比棉线难;两滴水银靠近会自动结合成一滴排斥力: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解释固、液、气的性质

物质状态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特征

固小大有体积,有形状

液大小有体积,无形状

气很大很小物体积,无形状

知识点二静电现象

一、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不同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相同原子构成单质分子

二、摩擦起电

1、带电:摩擦过的绝缘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就说该物体带了电(荷)。

2、绝缘体:导电性差的物体;

3、带电体:带了电荷的物体;

4、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5、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三、两种电荷

1、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四、原子构成

1、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可再分)的;

2、原子构成:(1)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2)原子核带的正电荷=电子带的负电荷;所以,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

(3)原子核对电子有束缚能力,不同物质的原子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

五、摩擦起电的本质

1、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2、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知识点三探索更小的微粒

一、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

二、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提出者:卢瑟福观点:1.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的;2.原子核位于中心,电子绕核告诉运动;3.原子核很小,电子更小(类似:行星绕日的太阳系结构)

三、原子核的结构

观点: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与中子由夸克构成。

四、带电性

1、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带电数量相等;

2、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知识点四宇宙探秘

一、两种学说

1、地心说-托勒玫

2、日心说-哥白尼

二、星空世界

1、地球等行星绕太阳运行,构成太阳系;

2、千亿记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弥漫物质构成银河系;

3、一千亿个类似与银河系、仙女星系的星系构成了宇宙。

所以说,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三、天文度长度量单位-光年

定义: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经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

例题

1.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2.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 ) A.核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家把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称为离子

B.分子的直径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9m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它时刻在保持静止

D.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排斥力

4、下列物体的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A.夸克、原子核、质子、原子

B.质子、原子核、原子、夸克

C.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5.春天到来,学校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流行病传染,对以下两种防护措施物理解释正确的是()A.用消毒液擦试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升华现象

B.用消毒液擦试教室门窗后,可以闻到气味,这是凝华现象

C.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

D.用醋熏教室时,对醋加热使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缓

6.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扫地时,灰尘四起

B.刮风时,黄沙扑面

C.下雪时,雪花飘飘

D.花开进,花香满园

7.图甲是两块纯净铅块压紧后,竖直悬挂,下面的铅块不会下落

图乙是喇叭的圆形磁铁掰断后按原状相对,两半磁铁互相排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甲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

B.由乙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吸引力

C.由甲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没有排斥力

D.由乙图的实验说明分子间只有排斥力

8.在公众场所,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会“被动吸烟”,因此公众场所一般静止吸烟。这是

因()

A.一个人吸烟,其余人羡慕也跟着吸烟

B.这个人抽烟,烟雾扩散在周围空间,空气中含有烟的分子,并在不停的运动

C.烟雾分子保持静止,人自己主动吸如烟雾

D.被动吸烟是因为烟雾分子比较大,人容易吸入肺中

9.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10.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

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形最相似()

A.西红柿

B.西瓜

C.面包

D.太阳系

1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很小

1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排斥力

B.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

C.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氢原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1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的是()

A.烟雾弥漫B.雪花飞舞C.香气扑鼻D.尘土飞扬

14.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红色了,这是扩散现象,

它证明了()

A.分子有一定大小 B.分子间有相互作用

C.分子有一定质量 D.分子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5.下列属于天文学中距离的单位是( )

A.微米

B.千米

C.光年

D.千克

填空题

1.高山流水,动物植物,天上地下,这万千世界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古希腊的哲学家德漠克里特猜想大块物体是由极小的叫原子的物质粒子组成的。他认为这种很小的微粒是分割的(填“可”或“不可”)。

2.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在《经》第六十二条说:“端,体之无序(厚)而最前者也。”很明显,在墨家看来,端就是组成物质的最原始的体积最小(“无厚”)的微粒(“最前者”),并且端没有内部间隙(“无间”),因而是不可分割的。把糖分割,开始的分割的糖会保持甜的味道,但是不断地分割下去,糖的微粒会越来越小,直到把糖分到没有甜味的时刻,那时的微小粒子就不是糖了,因此保持糖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糖的“”。3.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首先把自然界中存在的能保持物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

4.物质一般是由构成的,但也有物质是直接由构成的。

5.分子很小,现有直径为10-10m的某分子,要将个这种分子一个接一个排列才能达到一页纸的厚度(0.1mm)。

6.现代高能物理学实验证实,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

A.电子

B.分子

C.原子

D.夸克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首先把自然界中存在的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做分子的人是()

A.德漠克里特

B.汤姆逊

C.阿伏加德罗

D.卢瑟福

2.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卢瑟福

C.查得威克

D.阿伏加德罗

3.关于分子直径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约为0.1mm

B.约为0.1um

C.约为0.1nm

D.约为0.1dm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大雾天,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水分子

C.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

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6.将星系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地月系

C.银河系、太阳系、总星系、地月系

D.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

7.有关“黑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黑洞”是一些恒星在衰亡过程中发生爆炸后留下的产物

B. “黑洞”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天体

C. “黑洞”它产生的引力能吸引附近的所有物质,连光都无法逃脱

D. “黑洞”只是科幻小说中的一种物体,实际不存在

(黑洞资料: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后,发生引力坍缩而形成。黑洞的质量是如此之大,它产生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以致于任何物质和辐射都无法逃逸,就连传播速度最快的光(电磁波)也逃逸不出来。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

线的黑体,故名黑洞。在黑洞的周围,是一个无法侦测的事件视界,标志着无法返回的临界点。)

8.你学完本章之后,接触到了一系列的名词:水滴、分子、原子、质子、夸克、月亮、地球、太阳、太阳系、银河系。你能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试一试,看你要排多久?

初二语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记叙文 1.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线索:①人线(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线(某一有特意义的物品)③情线(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④事线(中心事件)⑤时间线⑥地点线 4.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如何找线索?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人物的描写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部编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框架考点梳理.doc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单元思维导图: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社会生活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p4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②随着身体的变化、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③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社会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社会关系分为哪几种不同的类型?(或: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P5 ①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②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③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4、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或者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②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社会和他人的接纳与认可。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④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1、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或:网络是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的?网络的积极作用是什么?)P10-12 A、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3、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或: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网络的利与弊是什么?)P10-15(知识点整合) 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A、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③网络的弊端: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B、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C、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4、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

《春》知识点梳理

《春》(七上)知识点梳理 文章主题:作者通过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草木花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结构: 1、盼春:①段表达方式是抒情,表达作者急切盼望春到来的心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春天人的感情,它好像懂得人们的期盼,使人倍感亲切。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悦的抒情基调。 2、绘春:②段——⑦段 ②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宏观勾勒,绘春的总轮廓。) ③段春草图。④段春花图。⑤段春风图。⑥段春雨图。⑦段迎春图。{描写具体,绘春} 3、⑧段赞春:新(新生)、美(美丽)、力(活力) 多个角度多种手法描绘景物。 1、简析: 春草图——颜色,质地,长势,侧面烘托(人在草地上的活动) 春花图——颜色,味道,虚实(虚:联想到春华秋实)、动静、高低 春风图——触觉,味道,听觉(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悦耳,这就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春雨图——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从近写到远。近景写春雨的滋润,用远景烘托春雨之夜的静谧。其中“静默”:运用拟人的修辞,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着力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温馨。 迎春图——侧面烘托 2、考题再现吴江市2012-2013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3.选文描绘了春雨的什么特征,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一句能表现这种特征的诗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这段文字中,除写雨外,作者还写了人,有近有远,有静有动,请概括都写了有关人的什么场景?写这些场景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特征:细密、轻盈(1分)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分) 14、写了灯光;撑着雨伞慢慢行走的人;工作的农民;房屋。(1分)作用是烘托春天雨夜的安宁、和平和生气。(1分) 相城区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初中教材知识点梳理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备注:红色字体重点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一)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为了明确表达意义,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这里 的“+”通常省略; 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在正数的前面加上符号“-”。(重点看教材例子) (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1.2.1 有理数 (一)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二)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 1.2.2 数轴 (一)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二)画数轴的步骤:(1)画直线;(2)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3)确定正方 向,并用箭头表示(4)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三)一般的,设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 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 1.2.3 相反数 (一)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一般地a 和-a 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二) 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1.2.4 绝对值 (一)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远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 ?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

(二)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 1.; 2.; 3.。 4.有理数大小比较 (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 2. (三)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一)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二)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三)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0。 (四)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五)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 2.; 3.。

知识点梳理

10.密度知识的应用:(1) 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 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 求质量:m=ρ V。(3) 求体积:

7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 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 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 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 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 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 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 用滚动代替滑动;(3) 加润滑油;(4) 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知识点梳理 一、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内容 专题组织单元:八组。两次综合性学习:“语言的艺术”“走进信息世界”。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在每组课文之后设有“词语盘点”总计词语334个。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共计 181个;“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共计153个。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二)本册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部分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 2.阅读部分 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一般为每分钟不 少于300字。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理解重点句子3.习作 明确提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习作不少于400字。 4.综合性学习 “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来说,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了解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 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 (三)高年级段的教学目标 项目具体目标 语文基汉语 拼音 常用汉字3000个 汉字2500个常用字。 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字,辨析形近字。

础知 识部分 书写规范,行款正确,有一定的速度。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辨别词语感情色彩。 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推想文章中语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背诵优秀诗文60篇。 积累常用成语。 阅读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理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并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了解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了解说明方法;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累计 145万字。 习作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能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 的意见; 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注意使用文明用语。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资料;能够把搜集的资料进行简单整理,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四)五年级下册教材的习作训练 组别写作内容备注第一组给远方小学生写信应用文

初中数学知识框架图

初中数学知识框架图,知识点归纳大全,word文档方便打印,值得收藏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以下形式的数,如:q/p(p,q为整数且P≠0)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2)相反数的和为0,a+b=0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或者: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 若a≠0,那么它的倒数是1/a ;若ab=1,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如何进行课堂知识梳理学习体会

如何进行课堂知识梳理学习体会 李浩 课堂梳理知识是中学物理教学每堂课必备的环节,有效的梳理知识加强了知识的联系,充分体现出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有效的梳理知识是从总体上对知识的把握,不是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因而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有效的课梳理知识更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有效的梳理知识使人对课堂感受到一种整体美、和谐美,如听过一支优美的曲子,让人回味悠长,从而增加审美情趣…… 俗话说:编筐窝篓全在收口。由此可见,每件事结尾工作的重要性,讲课亦是如此,课堂梳理知识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成功的一节课,有效的知识梳理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平常教学中,虽然物理教师对课堂梳理知识的有效性也很重视,但由于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引入有效性的设计、新环节教学有效性的设计、练习有效性的设计等等该重视的内容太多,到梳理知识的时候,往往是下课的铃声即将敲响或已经敲响了,只好草草收兵,不了了之。那么课堂梳理知识的有效性就谈不上了。 还有一种现象,特别是在公开课和讲课比赛的课例中,由于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比赛课的梳理知识成了千篇一律的内容,都成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感受?”。本来这样的小结也无可厚非,只要教师引导的好,把时间恰当地留给

学生进行感悟、归纳、总结,也是很好的梳理过程,但由于教师留给学生梳理知识的时间太短太少,结果梳理知识就成了学生简单总结简要知识点的过场戏。我觉得比较好的,特别是有效性的知识梳理是教师和学生对一节课的高度梳理和概括的重要环节,是发现后继问题,是前后知识纵横联系的必要阶段,它能把学生学到的零散知识进行数学建构,内化为学生自身已学的知识系统中去,因此,物理教师要高度重视数学课堂的知识梳理,让梳理内化知识更加变得有效性。 一、有效梳理内化知识的必要性探究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经过精心准备后向学生系统传授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场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作为物理教学课堂也亦如此。 物理课堂知识的梳理内化,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后一环节,是教师或学生对所学知识在课堂学习即将结束时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回顾。好的知识梳理和内化,不仅对该节课起了加深巩固的作用,还可以收到画龙点睛、唤起思维、激发求知欲、发挥想象、启迪灵感等教学效果。 二、有效梳理内化知识的作用性探究 课堂梳理知识的作用,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第一、系统知识的归纳。新课结束以后,教师可以通过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新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巩固新知识。小结时也可利用板书,让学生归纳出有哪些知识点,重点,难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口

各知识点梳理

.各知识点梳理: ⑴我的家在哪里 ①构成社区的要素: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P6 ②地图的三要素:P7-8 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它的画法有多种,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例如,0 10 20千米 文字式。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数字式。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 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⑵多种多样的社区P10-13 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②社区的差异:社区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规模不同;二是特色各异,包括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之间的差异。 ③社区间的联系: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 ⑶从地图上获取信息P14-17 ①常见地图: 政区图:按制图区域的大小,可分世界政区图、大洲政区图、国家政区图和地区政区图等。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旅游图:向人们提供旅游项目、旅游景点数量和特征、交通线路、旅游服务设施等信息。 ②读图步骤: 首先看比例尺和图例,了解地图内容的详略程度,熟悉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然后概略地了解整个地区的一般特征; 最后分要素、地区详细阅读。 2.具体事例点拨: ⑴请仔细观察,然后完成下列表格。 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1:250000 0 10 20千米

知识点总梳理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能统一全国的原因: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④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隋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统一后采取的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长度及地位:全长27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8、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科举制)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灭亡的主要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唐太宗) 1.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 2.措施:(1)纳谏: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最著名的谏臣:魏征) (2)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3)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图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图

第五章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单位:摄氏度(℃) 温度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测量工具:温度计 (4)读数时,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时再读数,且视线应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使用前,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 (3)测温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熔化需要吸热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事例:自然界中冰熔化成水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事例:自然界中水结成冰,冰川、冰雹的形成 凝固需要放热 晶体和非晶体 常见晶体有海波、冰、萘、和各种金属 熔化、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晶体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非晶体有蜡、松香、玻璃和沥青等 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 汽化 蒸发过程要吸热 蒸发 可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 沸腾沸腾过程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的沸腾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液化过程要放热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事例:雾、露、墙壁“出汗”、“白气”等现象都属于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降温 压缩体积 升华过程要吸热 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事例:北方的冬天冰冻的湿衣服变干 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事例:冰花、雾凇、雪、霜等自然现象都属于凝华 凝华过程要放热

第四章 光现象 光的色散 色散: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 事例:雨后彩虹 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紫外线——作用:紫外线验钞机和紫外线消毒灯 看不见的光线 光现象 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直线传播 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 光的传播 事例: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直等 速度: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 光的反射 现象:光遇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规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在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类型 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时,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 漫反射:反射面凹凸不平,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应用 改变光路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所成的像是虚像 光的折射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光线垂直射入时不发生折射 事例: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变浅”、海市蜃楼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归纳 一、本模块词组 1. sound like 2. refer to 3. the Chinese for………的汉语 4. make/do small talk 聊天、闲谈 5. at/on social occasions/ at a social event/ at social events 6. be good at 7. impress sb. a lot 8. avoid (doing) sth.避免(做)某事情9. encourage sb to do sth. 10. make sure 11. people’s opinions about music 12. used to do 过去常常13. would love to do .be used to do sth. 被用来做……14. make an enemy of sb.与……为敌 .be/get used to (doing) sth. 习惯、.make friends with sb.与……交友15. lack the confidence 缺乏自信16. be nervous about/ of 害怕、对…… 感到焦虑 17. 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sb. 与……谈话18. do advance planning 预先计划/准备一下 .hold/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sb. 19. prepare for your English exam .in conversation with sb. 与……谈话.prepare you for more serious conversations 20. develop your listening skills 提高听 力技巧 .have sth. ready 21. a two-way process 一个双向过程.get sth. ready 22. make you a better listener 让你成 为…… 23. look away from 把目光从……移开 24. keep good eye contact 保持得体的目光接触25. go to a social occasion 去一个社交场合 26. in addition 除此之外27. find out 查明白、弄清楚 28. in agreement 同意、一致29. a lack of obligation 缺少责任 30. against the law 31. wear a tie 佩带领带 32. during a job interview 见工期间33. the immigration people 移民检查员

知识框架梳理

中考语文知识框架 第一编语文知识及语言运用 第一部分语音 ?课标解读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就要求我们: (1)熟悉《汉语拼音方案》,掌握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和拼音规则,掌握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给汉字注音,辨识音节拼写并改正错误。 (2)掌握容易读错的常用字的读音,掌握常见的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读音,读准教材基本篇目中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字词的读音。 ?中考热点 中考对语音的考查重点以初中阶段教材基本篇目中和日常生活中常用汉字的读音为主;能辨识形声字、多音字和常见的易读错字的读音;能给汉字正确注音;能根据拼音拼写出正确的汉字。 ?常考题型 1、给汉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根据语境判断汉字读音的正误; 注:设题形式上可以是填空题,也可以是选择题。 . .

近几年中考对这一部分的考查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将拼音、书写、语病、修辞、与仿写等放在统一语段里考查,估计今后各地中考试题会更多地采用这一题型。 ?知识要点 一、《汉语拼音方案》 (一)字母表 (二)声母表 (三)韵母表 (四)声调符号 (五)隔音符号 (六)拼音规则 二、拼音的大写、连写与分写 三、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 四、语音的音变 (一)轻声 (二)儿化 (三)变调 1.上声变调 2.去声变调 3.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4.“一、不”的变调 . .

5.“七、八”的变调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字音集录 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集锦 附录三初中生必须掌握的3500字 第二部分汉字 ?课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学会用多种检字法。这就要求我们: (1)掌握常见字的笔顺、笔画; (2)辨析并改正常见的错别字和不规的字; (3)了解汉字构造,辨析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 (4)区别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 (5)掌握3500个左右常见字的音、形、义。 ?中考热点 近几年中考题来看,有关汉字的考查有如下特点: (1)各课课下注释、课后附录所列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常用字,不考生僻难写字; (2)形近义别的字; (3)音近(同)形异的字。 . .

教育综合知识点梳理

教育综合知识点记忆技巧梳理 由于教育综合涉及的知识面广,大纲要求的识记性知识点比较多,给考生们带来了很多困扰。为了帮助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高效且全面的对教育综合知识进行复习,我们在对教育综合知识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给考生梳理部分知识点的记忆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能够高效的复习知识,顺利通过考试。 一、知识体系梳理 教育综合知识共涉及到五大考试模块,分别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新课程改革。由此可知,教育综合知识考查的知识面较广,且较为分散,对考试的应试要求较高。我们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对这五大知识点模块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考生从宏观上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图。 (1)教育学共分为3大模块,有11章内容,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和考查频率,标红的①最为重要,且为常考点,标蓝的②为次重点,没有标出的并非不考,只是相对而言对这部分知识考查的较少。 (2)心理学共有3大模块,分别是心理学概述、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相对教育学而言,心理学分值约占35%-40%之间,我们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标注重点与次重点。

(3)教育法律法规需要考生重点掌握7部法律法规,以及对应考试所在省出台的部分法律法规。考生对于这部分知识需要掌握常考法律的时间、地位、和重要条文。 (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所占的分数为10分左右,常以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形式进行考查。

(5)新课程改革是教育综合知识中重要的一个知识模块,所占分数约为10分左右。 二、连词成句技巧梳理 教育学知识所占分数为40%以上,根据部分知识点的特点,我们给广大考生分享一些连词成句的记忆方法。 (1)《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作为古代封建社会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是教综知识考查的一个知识点。 记忆技巧:梦中大论 梦:孟子 中:中庸 大:大学 论:论语 (2)现代教育的特点是教综简答题考查的一个形式,有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XX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记忆技巧:全民多现身 全:全民化 民:XX化 多:多元化 现:现代化 身:终身化 (3)夸美纽斯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对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而,夸美纽斯的相关知识点是教综考查的重要内容。 记忆技巧:夸大侄子拌饭

地理知识梳理大全

地理知识梳理大全(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 一、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仁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2、低压、髙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3、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征(左、右手法则)

2、锋面的特征 (1)锋而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暧气团,锋而下方一左是冷气团; (2)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并且推动锋而快速移动,暧气 团 被迅速抬升,因而冷锋坡度大。而暖锋中的暧气团势力强,主动爬升到冷气团之上,并推动锋而 缓慢移动,故锋而坡度较小。 (3) 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4) 雨线倾斜方向不同: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暧气团,雨线向暧气团一侧倾斜:而暖锋附近 风从暧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5)冷暧锋的雨区位垃和范用大小不同(降水总在冷气团一侧) 冷锋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后及其附近,雨区狭窄;而暧锋降水全部集中在锋前,雨区范围较大。 足 义 图示 冷 气团 运行 暖 气团 运行 过境前 天气 过境时 天气 过境后 天气 冷 锋 冷气 团主 动向 暖气 团移 动 暧气团 被迫抬 升 单一暧气 团控制下, 气温高、气 压低、天气 睛朗 大风、降温、雨雪 天气。如我国北方 夏季的眾雨和冬季 爆发的寒潮,大风, 沙尘暴。 冷气团代替暧气 团,气温下降, 气压上升,天气 转睛 暧 锋 冷气 团后 退 暧气团 主动沿 锋而爬 升 单一冷气 团控制,气 温低,气压 高,天气睛 云层加厚,多形成 连续性降水。如“一 场春雨一场暧” 暧气团控制,气 温髙,气压降低 天气晴朗。 4、我国主要的准静止锋类型 (1)华南准静止锋 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岀现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 华南准静止锋的位垃,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冬半年,锋而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 置偏南:夏半年.锋而南侧副热带髙压势力强大,使锋区位置偏北。 二.锋面系统 线 1>泄义:锋、锋面.锋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梳理

高中政治重点知识点梳理 (注:*为主观题常用知识点,△为热点题型)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属性:价值与使用价值。 ③二者关系: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货币 ①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②货币的职能: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3、纸币 ①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 ②纸币的发行: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③发行货币的影响: a发行过多——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 表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利弊:对企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会影响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 b发行过少——通货紧缩: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 表现:大多数商品和劳动力的价格普遍下降; 利弊: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者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④解决办法: a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b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⑤货币升贬值: a本国货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对外投资、本国人民的国际购买力、偿还外债、提高国际地位;不利于出口、吸引外资、扩大外需、收回外债、加大国际投资风险。 b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吸引外资、扩大外需、收回外债、降低国际投资风险;不利于进口、对外投资、本国人民的国际购买力、偿还外债、降低国际地位。

教材知识点梳理解析

九年级化学目录及教材重难点梳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目录: 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1.3物质的提纯 1.4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2、浩瀚的大气 2.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2.2神奇的氧气 2.3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 3、走进溶液的世界 3.1水 3.2溶液 3.3溶液的酸碱性 4、燃料及其燃烧 4.1燃烧与灭火 4.2碳 4.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4.4化学燃料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的魅力主要重难点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别,主要依据是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体现 出的性质:稳定性,能使指示剂变色,可燃性等。 3)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4)化学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来研究新材料,如 光导纤维。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1)认识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2)了解一些常见的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操作要求:试管、酒精灯、广口瓶、细口瓶、 集气瓶、试管夹、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等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操作要求、同时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等实验室操作规则。 1.3物质的提纯 1)掌握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且会区分。 2)会物质提纯的方法——过滤、蒸发,掌握过滤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明白过滤 的原理,在操作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掌握蒸发的方法。 1.4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 1)单质及化合物的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是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单质是 元素的游离态,化合物是元素的化合态。 2)21种常见元素的记忆,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为:O 、Si 、Al、Fe 、Ca 、Na,以及元 素表示的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有些还可以表示单质的化学式(金属和稀有气体)。 3)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某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③表示该物质由何 种元素组成、④表示一个某某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第二章、浩瀚的大气主要重难点

知识框架梳理

第一部分语音 课标解读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就要求我们: (1)熟悉《汉语拼音方案》,掌握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和拼音规则,掌握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给汉字注音,辨识音节拼写并改正错误。 (2)掌握容易读错的常用字的读音,掌握常见的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读音,读准教材基本篇目中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字词的读音。 中考热点 中考对语音的考查重点以初中阶段教材基本篇目中和日常生活中常用汉字的读音为主;能辨识形声字、多音字和常见的易读错字的读音;能给汉字正确注音;能根据拼音拼写出正确的汉字。 常考题型 1、给汉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根据语境判断汉字读音的正误; 注:设题形式上可以是填空题,也可以是选择题。 近几年中考对这一部分的考查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将拼音、书写、语病、修辞、与仿写等放在统一语段里考查,估计今后各地中考试题会更多地采用这一题型。

知识要点 一、《汉语拼音方案》 (一)字母表 (二)声母表 (三)韵母表 (四)声调符号 (五)隔音符号 (六)拼音规则 二、拼音的大写、连写与分写 三、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 四、语音的音变 (一)轻声 (二)儿化 (三)变调 1.上声变调 2.去声变调 3.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4.“一、不”的变调 5.“七、八”的变调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附录一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字音集录附录二常见成语中的易读错字集锦

附录三初中生必须掌握的3500字 第二部分汉字 课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学会用多种检字法。这就要求我们: (1)掌握常见字的笔顺、笔画; (2)辨析并改正常见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3)了解汉字构造,辨析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 (4)区别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 (5)掌握3500个左右常见字的音、形、义。 中考热点 近几年中考题来看,有关汉字的考查有如下特点: (1)各课课下注释、课后附录所列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常用字,不考生僻难写字; (2)形近义别的字; (3)音近(同)形异的字。 常考题型 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类: 一是客观选择题,即要求考生判断选项中的词或句子有无错别字; 二是书法抄录题,先辨别出错别字,再把正确的字规范地书写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