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物理必修1 力学知识点.doc

高中物理必修1 力学知识点.doc

高中物理必修1 力学知识点.doc
高中物理必修1 力学知识点.doc

一、力

1定义: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性质:

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摆脱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相互性: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矢量性:力是矢量。

传递速度:力的传递速度是光速

同时性: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独立性:一个力的作用并不影响另一个力的作用。

3根据力的性质即产生原因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

4.根据力的效果可分为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浮力

5根据研究对象可分为外力和内力

6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两者同时改变)。

二:重力(非接触力)

1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作用而受到的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

2大小:G=mg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重心(其位置跟质量分布有关)

三:弹力(接触力)

1形变: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

2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力

3条件: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4大小(以弹簧为例)

胡可定律:F=k△X k为劲度系数

5方向:1)沿着物体发生形变的反方向

2)弹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3)根据平衡判断

四:摩擦力

定义:当两接触间构件存在正压力时,阻止两构件进行相对运动的切向阻力。

两个物体在表面相互接触时,使物体接触面发生形变的弹力(压力)的方向和作用面(物体表面的切面)垂直,是正压力。

五: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力

2产生条件:1)接触2)有挤压3)相对运动4)接触面粗糙

3方向:1)与接触面平行2)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4大小:f=μN

5效果: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动力

(相对运动方向: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N的方向一定与f的方向垂直)

六:摩擦力

1定义:两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而又相对静止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如只具有相对滑动趋势,而又未发生相对滑动,则它们接触面之间出现的阻碍发生相对滑动的力(定义:即最大静摩擦力,相对运动即将开

始瞬间的摩擦力。)

2产生条件

①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相互间有挤压

②这两个物体在接触面处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方向:跟接触面平行或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所谓的相对,是以施加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为参考系的。

4大小:由平衡计算

静摩擦力有个最大限度,叫最大静摩擦力Fmax大于等于F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使物体刚要运动所需要的最小外力

一般静摩擦力稍大于滑动摩擦力,为了计算方便,认为两者相等

5效果:可以充当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内容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相对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还可缩写成: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说明

物体都有维持静止和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的运动速度决定的,没有外力,它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物体的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inertia)惯性的大小由质量量度。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law of inertia)。牛顿第一定律也阐明了力的概念。明确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了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因为加速度是描写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所以力是和加速度相联系的,而不是和速度相联系的。编辑本段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表达式

F合=ma

说明

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2)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3)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体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

牛顿第二定律的五个性质

(1)同体性:F合、m、a对应于同一物体。

(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 = ma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

(3)瞬时性:当物体(质量一定)所受外力发生突然变化时,作为由力决定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要同时发生突变;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同时为零,加速度与合外力保持一一对应关

系。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对应的规律,表明了力的瞬间效应。

(4)相对性: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坐标系叫惯性参照系。地面和相对于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是惯性参照系,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照系中才成立。

(5)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都能各自独立产生一个加速度,各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失量和等于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

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与光速比速度较低)。

(2)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微观原子。

(3)参照系应为惯性系。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详见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表达式

F=-F

(F表示作用力,F'表示反作用力,负号表示反作用力F'与作用力F的方向相反)

说明

要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它物体和它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体现的。并且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它们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注意

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②相互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产生的作用不能相互抵消。

④作用力也可以叫做反作用力,只是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为作用点不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能求合力

2.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

①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两个力的性质是相同的。

②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性质可以是不同的。

③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可以单独存在,但相互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例如:物体放在桌子上,对于物体所受重力与支持力,二者属于平衡力,将物体拿走后支持力消失,而重力依然存在.

而物体在桌子上,物体所受的支持力与桌面所受的压力,二者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体拿走后,二者都消失.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4.4 力学单位制 同步练习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4.4 力学单位制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1分) 1. (2分)(2018·吉安模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力、长度和时间是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牛顿、米和秒就是基本单位 B . 蹦极运动员离开蹦床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 . 与“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一观念相关的物理常量是普朗克常量h D . 利用霍尔元件能够把电压这个电学量转换为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的特性,可以制出测量磁感应强度大小的仪器 2. (2分) (2017高二下·宝应会考) 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都规定长度、质量、速度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 . 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 . “m”“kg”“N”都是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D . 1N/kg=9.8m/s2 3. (2分)(2019·荆门模拟)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特斯拉,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A . N/A·m B . kg/A·s2 C . kg·m2/s2 D . kg·m2/A·s2 4. (2分)(2018·浙江模拟) 功的单位是焦耳(J),焦耳与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1J=1kg?m/s

B . 1J=1kg?m/s2 C . 1J=1kg?m2/s D . 1J=1kg?m2/s2 5. (2分) (2017高一上·南平期末)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x与弹力F成正比,即F=kx,其中k的值与弹簧材料、原长L、横截面积S等因素有关,理论与实验都表明k= ,其中Y是由材料决定的常数,材料力学中称之为杨氏模量.在国际单位中,杨氏模量Y的单位为() A . N B . m C . N?m﹣1 D . N?m﹣2 6. (2分) (2017高一上·孝感期末)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因此,国际单位制中选定了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下述物理量中,其单位为基本单位的是() A . 力 B . 质量 C . 速度 D . 加速度 7. (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 A . 米、千克、秒 B . 长度、质量、时间 C . 力、质量、时间 D . 千克、长度、时间 8. (2分)物理学中有些结论不一定要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通过一定的分析就能判断结论是否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力学综合测验题

A C D B 力学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其中1、2两小题为多选题,其余的为单选题。) 1.如下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木块a 与b 叠放在水平面上,a 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作用,b 受到斜向下与水平成θ角的力作用,两力大小均为F ,两木块保持静止状态,则( ) A .a 、b 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B .b 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C .b 对a 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 D .地面对b 的支持力一定大于2mg 2.如图1-67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 ) A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C .大小可能等于零 D .大小可能等于F 3.对于下图所示的两种情况,若都在A 的受力情况,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球所受合力都为零 B .甲、乙两球都只受重力作用 C .只有甲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D .只有乙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4.如图1-61p 速下滑,则( ) A .Q 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水平面运动的趋势 B .Q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 C .Q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 D .因未给出所需要的数据,无法对Q 是否运动 或有无运动趋势作出判断 5.如图所示,高度相同的两个光滑轨道AB 和ACD 的总长度相同。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同时从A 由静止释放,分别沿两个轨道向下滑行,不计拐角C 处的动能损失,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沿AB 轨道下滑的小球先到达水平面 B.沿ACD 轨道下滑的小球先到达水平面 C.沿两个轨道下滑的小球同时到达水平面 D.不知道每个斜面的具体倾角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6.有些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还有一个行星,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因此人类一直没有能发现它。按照这个推测这颗行星应该具有以下哪个性质( ) A.其自转周期应该和地球一样 B.其到太阳的距离应该和地球一样 C.其质量应该和地球一样 D.其密度应该和地球一样 7.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速为20m/s ,则在t =0.17s 时刻,关于图中P 质点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一】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1分运动的独立性; 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3运动的等时性; 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此类有绳索的问题,对速度分解通常有两个原则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②沿绳方向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垂直于绳。(效果:沿绳方向的收缩速度,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速度) 4、小船渡河问题 (1)L、Vc一定时,t随sinθ增大而减小;当θ=900时,sinθ=1,所以,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 (2)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宽度。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L,必须使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与河岸垂直。这是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θ。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有:Vccosθ─Vs=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复习题

嫩江县高级中学物理必修一综合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A.牛顿 B.米/秒2 C.米 D.米/秒 2.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物体的() A.体积 B.质量 C.速度 D.密度 3.图1是某辆汽车的速度表.汽车启动后经过15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A.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m/s B.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km/h80100120 60140 C.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m/s D.启动后15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0km/h 4.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40 20 0km/h 图1 160 180 200 A.宏观世界,低速运动 B.微观世界,低速运动 C.宏观世界,高速运动 D.微观世界,高速运动 5.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6N和8N,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最大值是() A.6N B.8N C.10N D.14N 6.在竖直悬挂的轻质弹簧下端挂一个钩码,弹簧伸长了4cm,如果在该弹簧下端挂两个这样的钩码(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弹簧的伸长量为() A.4cm B.6cm C.8cm D.16cm 7.一小球在周长为2m的圆形轨道上运动,从某点开始绕行一周又回到该点,则小球的() A.位移大小是0,路程是2m B.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2m C.位移大小是2m,路程是0 D.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0 8.如图2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 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是() 图2

( B A F b A.垂直斜面向上 B.垂直斜面向下 C.沿斜面向上 D.沿斜面向下 9. 机车 a 拉着一节车厢 b 向右行驶。用 F ab 和 F ba 分别表示 a 对 b 和 b 对 a 的作用力,则 F ab 和 F ba 的大小关系是 ( ) A. F ab >F ba B. F ab =F ba C. F ab <F ba D.无法确定 10. 一木杆从高处自由下落,竖直进入深水中 忽略空气 和水的粘滞阻力),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时间 图象如图 3 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0~ a 段木杆的加速度大于 a ~ b 段的加速度 v B .b 时刻木杆达到最深处 0 a b c d t C .c 时刻木杆达到最深处 D .d 时刻木杆达到最深处 二、填空与实验探究(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图 3 11. 一物块受到如图 4 所示的拉力 F 的作用,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 F 若 将 力 F 分 解 为 水 平 向 右 的 分 力 F 1 和 竖 直 向 上 的 分 力 F 2 , 则 θ F 1=____________, F 2=____________. 图 4 12.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V 的交流 电源,如果电源的频率是 50 Hz ,则每隔______s 打一个点。 13.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 A 和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μ,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 图 5 所示的实验方案。 ( 1 )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 A 和 B 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 —————————— 方案更易于操作。 (2)若 A 和 B 的重力分别为 100 N 和 150 N ,当甲中 A 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 a 示数 为 60 N ,b 示数为 110 N ,则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A B c F c 甲 乙 图 5 14.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 6 所示的是伽利略根据可靠的事实进 行的理想实验和推论的示意图.请在下面的空格里填入合适的内容,完成对各示意图的说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力学单位制》同步练习

4.4力学单位制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B.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 C.基本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其导出单位不一定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D.物理公式可以确定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也可以确定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 2.(2011年盐城高一检测)国际单位制中规定,力学量所选用的基本量是() A.长度、力、时间B.长度、质量、时间 C.长度、力、质量、时间D.速度、加速度、力 3.(2011年扬州高一检测)下列各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A.质量、长度、时间B.力、时间、位移 C.千克、米、秒D.牛顿、克、米 4.(2011年泰安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力学单位制中,若采用cm、g、s作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是N B.在力学单位制中,若力的单位是N,则是采用m、kg、s为基本单位C.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D.牛顿是力学单位制中采用国际单位的一个导出单位 5.测量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分别可用的仪器是下列哪一组() A.米尺、弹簧测力计、秒表 B.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C.量筒、天平、秒表 D.米尺、天平、秒表 6.质量为400 g的物体,测得它的加速度为a=40 cm/s2,则关于它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及单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ma=400×40=16000 N

B.F=ma=0.4×0.4 N=0.16 N C.F=ma=0.4 kg×0.4=0.16 N D.F=ma=0.4 kg×0.4 m/s2=0.16 N 7.在解一道文字计算题中(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x= F 2m (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A.可能是正确的 B.一定是错误的 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计数时间间隔为0.1 s,测得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的平均值Δx=1.2 cm,若还测出小车的质量为500 g,则关于加速度、合力大小及单位,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A.a=1.2 0.12m/s 2=120 m/s2 B.a=1.2×10-2 0.12m/s 2=1.2 m/s2 C.F=500×1.2 N=600 N D.F=0.5×1.2 N=0.60 N 二、非选择题 9.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下面给出的关系式中,l是长度,v是速度,m是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这些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试判断下列表达式的单位,并指出这些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名称. (1) l g,单位________,物理量名称________. (2)v2 l,单位________,物理量名称________. (3)m v2 l,单位________,物理量名称________. 10.火车正加速运动,在车厢中有一个装置如图4-4-2所示,该小球与光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在高一物理必修一中,力学知识和牛顿定律让很多同学都感到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去运用这些知识点。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1分运动的独立性; 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3运动的等时性; 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 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 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此类有绳索的问题,对速度分解通常有两个原则①按效果正交分解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②沿绳方向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垂直于绳。(效果:沿绳方向的收缩速度,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速度) 4、小船渡河问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力学测试题。带答案

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拉车前进,马先对车施力,车后对马施力,否则车就不能前进 B.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相互作用的物体一定接触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论作用点在什么位置,产生的效果均相同 D.某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由施力物体产生,被受力物体所接受的 B.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 5.铅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铅球和地面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坚硬没发生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铅球也发生了形变 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铅球对地面的压力即为铅球的重力 6.有关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叫矢量 B.矢量的大小可直接相加,矢量的方向应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C.速度是矢量,但速度不能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速度,因为物体不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运动 D.只用大小就可以完整描述的物理量是标量 7.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有弹力的作用②通常所说的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触力,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③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④所有物体弹力的大小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的大小成正比

高一物理必修一力学测试题。带答案

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拉车前进,马先对车施力,车后对马施力,否则车就不能前进 B.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相互作用的物体一定接触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论作用点在什么位置,产生的效果均相同D.某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由施力物体产生,被受力物体所接受的 B.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 5.铅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铅球和地面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坚硬没发生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铅球也发生了形变 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铅球对地面的压力即为铅球的重力 6.有关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叫矢量 B.矢量的大小可直接相加,矢量的方向应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C.速度是矢量,但速度不能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速度,因为物体不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运动 D.只用大小就可以完整描述的物理量是标量 7.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

高一物理必修一力学测试题带答案

力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 D. 2. A. B. C. D. 3. A. B. C.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由施力物体产生,被受力物体所接受的 B.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

体 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 5.铅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铅球和地面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坚硬没发生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 C. D. 6. A. B. C. D. 7. 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有弹力的作用②通常所说的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触力,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③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④所有物体弹力的大小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的大小成正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与支持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B.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9.如图4-1所示,木块A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木块与水平的弹簧秤相连,弹簧秤的右端固定.若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拉动长木板以速度v匀速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F T.则() A.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F T 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 T C.若用恒力以2v的速度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弹簧秤的示数为F T D.若用恒力以2v的速度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弹簧秤的示数为2F T 10.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越大 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无关 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大 D.与弹簧本身的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都无关 11.如图4-2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在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拉力为() A.2μmg B.4μmg C.6μmg D.5μmg 12.在图5-1中,要将力F沿两条虚线分解成两个力,则A、B、C、D四个图中,可以分解的是()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汇总(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1 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6.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高一物理力学中的皮带模型人教版

高一物理力学中的皮带模型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力学中的皮带模型 “皮带”模型中的动力学问题 物体在皮带上运动时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是动力还是阻力,判断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判断物体相对于皮带的运动。 [例1] 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1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s m v /1=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kg m 4=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 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1.0=μ,(1(2(3)到B 解析: (1大小mg F f μ=2/1s m a = (2)设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行李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s m v /1=,则at v =,代入数值得s t 1=。 (3)行李从A 匀加速运动到B 时,传送时间最短。则2m in 2 1at l =,代入数值,得s t 2m in = 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m in m in at v =代入数值,解得s m v /2m in =。 [例2] 如图2所示传送带与地面间倾角?=37θ,以s m /10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 放上一个质量kg m 5.0=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5.0=μ,已知传送带从A 到B 的长度L=16m ,则物体从A 到B 所需的时间为多长?

解析:θcos 设上述两个过程的加速度分别为1a 、2a )cos (sin )cos (sin 1θμθθμθ+=+=g m mg a 2/10s m = 物体速度从零增大到与传送带同速所用的时间: s a v t 111== 物体下滑的位移:m t a s 52 12111== 接着物体下滑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此时加速度: 22/2)cos (sin s m g a =-=θμθ 余下部分满足:2222122 1t a vt s L s +=-= 解得s t 1=(s t 11-=负值舍去)所以物体下滑的总时间为s 2。 [例3] 如图3所示,AB 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高度为h ,末端B 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体P 从轨道顶端A 处由静止释放,滑到B 端后飞出,落到地面上的C 点,轨道如图中虚线BC 所示,已知它落地时相对于B 点的水平位移OC=l 。 现在轨道的下方紧贴B 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的右端E 与B 端的距离为2 l 。当传送带静止时,让P 再次从A 点由静止释放,它离开轨道并在传送带上滑行后从右端E 点水平飞出,仍然落在地面上的C 点,当驱动轮转动带动传送带以速度v 匀速向右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P 的落地点为D (不计空气阻力)。试求: (1)P 滑至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P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设传送带轮半径为r ,顺时针匀速旋转,当转动的角速度为ω时,小物体P 从E 端滑落后运动的水平距离为s 。若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重复以上动作,可得到一组对应的ω值与s 值,讨论s 值与ω值的关系。

高一物理必修一力学有关知识点总结

一、一些基本概念 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G=mg,方向竖直向下) 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合力与分力: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我们可以求出一个与这个几个力产生相同作用效果的力,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几个力就叫做分力。 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力。

平行四边形定则(二力合成):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 力的分解:已知一个力,求他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三角形定则: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始端指向第二个矢量末端的有向线段就是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这就是矢量相加的三角形定则。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第二种说法: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物体只有两种运动状态,要么匀速直线运动,要么静止)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二、重要概念理解

1、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 1、两个物体必须接触。 2、两个物体必须有相互作用(或者说有挤压) 2、产生摩擦力的四个条件: 1、两个物体必须接触。 2、两个物体必须有相互作用(或者说有挤压) 3、接触面不光滑。 4、两个物体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 3、合力和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是指使物体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如使物体都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相等的运动,都是相同的作用效果。 4、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本质上是一样的,把两个力平移到首尾相接,平行四边形定则就是三角形定则,其实我们力学上的矢量相加减,和数学上的向量相加减完全一样。 5、牛顿第一定律定性的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物体只有两种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对物体施加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知识点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1.参考系 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对同一运动,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⑶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取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⑴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 ①物体只作平动时; 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 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v x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 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即t v v t v a 0-=??= ⑶对加速度的理解要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及各类题型

高一物理必修1期末复习 知识点1:质点 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 练习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知识点2: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练习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B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C .一个运动只能选择一个参考系来描述 D .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 知识点3:时间与时刻 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时刻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刻之差。 练习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 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s 末这1 s 的时间 C.物体在第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 s 末这1 s 的时间 D.第4 s 末就是第5 s 初,指的是时刻 知识点4:位移与路程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路程一定大于等于位移大小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 位移的大小才相等。不能说位移就是(或者等于)路程。 练习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 到两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分队同时同地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到 达A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分队行军路程s 甲>s 乙 B .小分队平均速度 V 甲>V 乙 C .y-x 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 图象 D .y-x 图象表示的是位移x-t 图象 知识点5: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等于位移和产生这段位移的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简称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也是矢量。方向与此时物 体运动方向相同。 练习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 m/s 和v 2=15 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12.5 m/s B .12 m/s C .12.75 m/s D .11.75 m/s 知识点6:加速度0t v v v a t t -?==? (1)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称为速度的变化率)。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力学例题及解析

力学 一、选择题: 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思路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即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通常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决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的力的作用无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马拉车前进,马先对车施力,车后对马施力,否则车就不能前进 B.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相互作用的物体一定接触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论作用点在什么位置,产生的效果均相同 D.某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思路解析:对于A选项,马与车之间的作用无先后关系.对于B选项,力的作用可以接触,如弹力、拉力等,也可以不接触,如重力、磁力等;对于C选项,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于D选项,施力的同时,必须受力,这是由力的相互性决定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思路解析:子弹在枪管内受到火药爆炸产生的强大推力,使子弹离开枪口时有很大的速度,但子弹离开枪口后,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推力,因为不可能找到这个所谓的推力的施力物体,故不存在,A错.物体间的作用力总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故B错. 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的作用时,都会施力,马拉车时,车也拉马,故C错. 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个物体既受到力的作用,也对周围的物体施以力的作用,所以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D正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由施力物体产生,被受力物体所接受的 B.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