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打造人文校园 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基

打造人文校园 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基

打造人文校园  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基
打造人文校园  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基

打造人文校园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基

如东县马塘中学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为全体师生所认同并带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的整体体现,它代表着学校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坚持“修德固本、人文立校、善学日新、文明化人”的办学理念,以人文的元素润泽师生,以人本的理念启迪智慧,以和融的管理重塑校园,以文化的传承铸就品牌,我们所创建的人文校园建设,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和目标,即“人文化”和“人性化”,人文化主要是指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水平,人性化则主要是指以人为本,以师生的发展和幸福为出发点,给他们充分的人本关怀。以修炼师生的德性夯实成人之本。以独特的文化精神和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促进师生的每日每时的进步。以文化传承铸就品牌,最终达成用现代文明教化感染每一个人,构建了健康、温馨、人文性、现代化的校园环境。走出了条和谐发展、人文见长的发展之路。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

一、对人文校园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怎样在新一轮发展中找寻自己的增长点,不断彰显办学特色,迎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校在研究思考中,将目光锁定在学校文化这一关键词上,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出发,对学校整体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和分析,逐渐确立了以人文校园建设为核心的学校精神。

1.人文校园建设根植于学校丰厚的人文底蕴。我们根据学校办学的历史,对马中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梳理。早在80年代,马中的文科就有了一定的影响,文科教学成为当时的一面旗帜。80年代后期,我校以“四校”建设为特色,形成了德育管理的新模式。90年代初,在“四校”建设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出发,形成了“助理班主任制”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近几年来,我们又以教育心理学为理论支撑,优化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了师生的同步发展。经过不断地梳理和整合,我们从丰富的人文底蕴中,探寻到学校文化资源的人文脉络,即人文化和人性化,提炼出“人文校园建设”的办学特色。

2.人文校园建设依托于办学理念的更新和先进经验的吸纳。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先后到上海宝山区、苏州、吴江等地考察学习,整合本校资源,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追求——人文校园建设。我们所说的人文校园建设,是从精神文化的层面规划学校的发展,营造一种师生都认同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树立师生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在人文校园的育人环境中,师生的行为举止得到了修正,人格得到了提升,知识得到了丰富,潜能得到了发展,实现了师生的同步成长和学校的内涵发展。

3.人文校园建设立足于师生精神空间的和谐拓展。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与学生来说,校园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它应为每一位师生的一生的精神发展打上亮丽的底色,成为成长之根。基于人性的回归和人本的理念,我们从培养人、发展人的视角出发,培植校园精神,其核心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它包括:和谐的干群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关系、和谐的管理关系、和谐的服务关系,使人文气息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物质的人文化,融入师生心灵世界,内化为师生的行为方式,使校园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4.人文校园建设着眼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效益的放大。人文校园建设与精致管理思想、有效教学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人文校园建设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应对考试改革的迫切需要,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我校的学生具有农村普遍存在的劣势,阅读量相对不足,信息相对闭塞,视野相对狭隘,文化涵养相对薄弱。我们推进人文校园建设,意在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创建个性化的校园文化、课程文化,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而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

我要汇报的第二个方面,谈谈我们构建人文校园的实践。

二、开展人文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人文校园建设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努力,在文化立校、特色创建之路上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的做法主要是:

1.以三大文化为支撑,构建校园育人景观。三大文化景观是指: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办公室文化。班级文化富有特色,以“禁、静、净、敬、竞、进”为核心,形成了“不求人人高分,但求人人进步”的班级精神。高中年级的学生分解为三大群体,即高分群、本科群和中下层,以目标管理为抓手,尊重三大群体差异,优化全员管理,分层开发潜能。抓高分群,增强了中档学生的上升欲望,扩大了学生中的竞争队伍;抓中下层,给中档学生增加了无形的压力,形成了“后浪推前浪,前浪向前闯”的良好势头。“三抓”的结果使绝大部分学生在热烈的范围中不断上升,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力拼搏、“人人争坐好位置,个个争取好名次”的竞争态势,为高考大面积丰收奠定了学风基础。以人文校园建设为主线,精心设计班主任寄语、校长寄语,成为学校精神的一部分。激励师生不断地超越自我,放飞自我。通过三大文化的打造,形成了文明、整洁、清新、富有艺术创意的校容校貌环境;尊己、尊人、律己、律人的道德行为环境;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人际行为环境;真诚、宽容、协作的健康心理行为环境;综合实践能力、科学创新精神为特质的校园文化环境。

2.以课堂文化为载体,焕发师生生命活力。本次现场会,我们高一年级18个班都给各位领导开设了一节研究课,学科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9门学科。我们在打磨这些课的过程中,把精致

的课堂管理和课堂的有效教学与人文素养的渗透有机结合,力求课堂体现“四性”:

(1)学科性。每一门学科都有它本身的学科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不能为文化而文化,应首先体现学科特点,突出学科的本质。要求教师充分研究新课程标准,解读学科大纲要求,设计学科三维目标,提高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把功夫用在夯实基础上,力气化在文本研究上,成果体现在学生的收获上。

(2)自主性。学生的自主学习包含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同步发展。课堂教学实施的核心因素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只有抓住了学生的有效学习,才是抓住了课堂的根本。因此,我们要求教师的备课必须从研究教学内容的传统圈子中突围出来,更多地研究学情,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心智。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逐步形成了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课堂教学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为了大面积提高高中教学质量,面对校情,我们着重研究中下层学生困难生的学习心理,调查研究给人们有两点启示:第一,真性学习困难学生比例小,假性学习困难学生比例大,学习困难学生可分四种主要类型:(1)暂时性学习困难,即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没有大障碍,占总数的18.4%;(2)动力型学习困难,是指学习能力并不低,但学习动机、意志有明显的非智力障碍占67%,前两种类型是学习困难生的主体。(3)能力型学习困难,指明显学习能力障碍的仅占5.7%;(4)整体型学习困难,智力、非智力方面有明显的差异的占3%。第二,学习困难生也有潜能,而且潜能是多方面的。教育发展观告诉我们,潜能是由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条件决定的完成某种活动的可能性,学习困难生的潜能更多地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进行有效的自我监控,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归根到底还是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的优化问题。

(3)有效性。我们所讲的课堂文化,其核心仍然是有效教学。我校在抓有效教学上,做到了四个结合:1)把有效教学和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结合起来,抓住常规不放松,不管东西南北风。2)把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学习”应是“三高”的学习。一是从时空上看是高效率,即花适当的时间取得最大效果;二是从成果上看是高效益。即学习结果使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三是从素质上看应是高效益。不仅在学业知识上有收获,更应在情感、思维、人格、心理、价值观等诸方面产生高效益。换句话说,有效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自身的知识、情感和技能都获得预期的进步和发展。3)把有效教学和有效的反思有效地结合起来。抓教学反思,我们所抓的反思是理念引领下的反思,问题牵引下的反思,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反思,在合作中的反思,反思之后的再反思。4)把有效教学和有效的备课结合起来。近两年,我们为了扩大骨干教师的效应,使新教师尽快成长,我们狠抓数语外教研组建设,时间上有保证,地点上有调整,方法上有创新。通过教师个体磨课洗课、备课组的互动评课、教研组的专题研讨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行

政人员的听课点评,通过个案研究、实践研究、理论研究,使“四精五必”落到实处,大大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4)人文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三维目标的落实,有机渗透人文因素,重视价值观、情感的熏陶。比如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探讨清明、中秋等节日文化内蕴,通过细读经典感受语文的魅力;政治历史课,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社区调研等活动拓展学习的时空,让学生领略时代风云,亲历社会实践,从现实生活中获取鲜活的信息资源。理科教学注重挖掘学科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品质。学校编写的《马塘史话》《人文地理》等校本教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课堂上沐浴人性的光辉,得到人文精神的濡染,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

3.以和融的管理为引领,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学校的管理应“陶冶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境界,滋润人的成长,从而赋予生命新的意义,促进人的健康和谐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坚持“以事业和目标鼓舞人,以坦诚和民主团结人,以真诚和爱护关心人,以自立和示范感染人”的管理思路,以和谐的理念和方式激励师生主动发展,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制度与情感之间的和谐。

(1)建立科学有序、人文民主的制度文化。在马中,我们在强化制度化管理的同时,更注重管理的柔性化,营造民主、宽松的管理氛围。学校尽最大努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比如,新教师在试聘期间能全额享受课时补贴,年轻教师5年内租房的租金由学校支付。生活上的周到服务,让教师体验到人文关怀的幸福,为师生优质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空间。

(2)营造严谨高雅、务实合作的教师文化。学校围绕师德师风建设这一核心,围绕学习型教师的培训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方式上,侧重参与式培训和反思性教学;在内容上,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并举;在层次上,全员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互相帮助、相互尊重、彼此信赖、团结合作、乐于争鸣的文化氛围。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每年暑假都组织新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组织教师阅读专业书籍,组织沙龙研讨,开展“书香校园、活力课堂、行动反思”三大工程。针对“评课说好话,客客气气走过堂”的现象,提出了高三评课要求:首先由执教者自我总结,通过追问“我做了什么——我做的有效吗?——我做的合理吗?”进行自省,然后由同学科教师寻找教学中的失误与不足,重点对影响教学有效性的病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教学“病例”的对策;最后形成一个有效教学的最佳设计方案,然后让同组教师把研讨的方案带回各自的课堂,应用于实际复习之中。学校引领教师把个人的力量和智慧融入团队之中,通过与同伴交流与分享、合作与探究、观摩与反思,让教师从团队获取力量和智慧,使教师的研究意识得到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了优智共享、资源互通,从而营造出特有的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研究氛围,打造出一支素质精良的优秀教师群体。

(3)打造全面发展、个性完善的学生文化。学生文化从内容上来说,包括德育文化、学习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文化、文娱体育和审美文化、生活与心理卫生文化等。我们用道德规范奠定成人基础,用重塑人格奠定成功基础,用学会学习奠定成才基础。形成“以德立校,以人为本,以法为用,打造人文性法制化的现代教育平台,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德育管理模式,以教师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用教师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境界去烛照学生生命的天空,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我们立足于让每一个学生在可能发展区和最新发展区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获得最优的发展。以构建富于生命力的课堂为目标,以改变学习方式为重点,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为着力点,以优化非智力因素为支撑点,以不断总结反思为生长点,在“学会学习”中放飞自我。“端正态度自觉学,明确目标主动学,培养习惯勤奋学,讲究方法高效学。”这是我们对高效学习的提炼;“科学支配时间的习惯、高效快节奏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马中学生必须养成的三大学习习惯。这样让学生在学习的生涯中开启心智,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品味成功的喜悦,获取前行的不竭动力。

4.以人文活动为窗口,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程。我校人文精神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确立教育理念阶段、理念制度化并转化为学校传统阶段、超越制度内化阶段。学校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人文校园建设大家谈”活动,让教师畅谈人文校园建设的做法、体验、感受和困惑,让教师真正成为“人文校园建设”的主人。举行了四场大型“魅力语文”“与经典同行”“英语专场晚会”等展示活动,更好地推进了人文校园建设的深入开展。

“晓塘十年——文学的追忆与诠释”为主题,从一个侧面展示马中学生文学素养,反应了我校人文校园建设的历程。

从晓塘文学社到《晓塘风韵》文集的诞生,是我校人文校园建设的一个飞跃。

三、实施人文校园建设的体会及愿景

人文校园建设,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品位,体现了学校建设的内涵,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既有收获,也有过困惑,我们的体会是:

1.人文校园建设重在价值引领

学校文化体现出学校管理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体现出教师的发展观。要把管理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行动,是要有一个过程的。前些年,我们提出人文校园建设这一办学理念时,并不是所有的人认识都一致的。为了把人文校园建设理念内化为全校师生员工自觉行动,我们注重价值引领。除了通过会议、报告、宣讲文化立校的意义外,还通过了“名著研读”、“专题讲座”、“榜样引领”、“师生参与”,逐步加深大家对人文校园建设的认识和认同,这种价值的引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人文校园建设贵在机制创新

在推进人文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机制创新,完善决策机制,建立评价机制,施行激励机制。针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让师生参与制定了班级文化、宿舍文化、课程文化等评价体系,使人文校园建设沿着规范、有序的轨道运行。

3.人文校园建设难在特色提升

人文校园建设是我校的办学特色,而特色的提升是一个磨合的过程。我们十年如一日,以晓塘文学社团为载体,注重这三大文化板块的建设,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我们深深感到,我校的特色建设还是起步阶段,学校特色还有待进一步打造、提升。我们将通过精神文化的引领、制度文化的保证、物质文化的彰显和行为文化的改变,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和师生的成长,提升我校文化内涵和教育品牌。

人文校园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校管理者不断探索。对于人文校园建设的未来愿景。我们有三点思考:

1.提升品位,丰满特色文化

不同的学校孕育出不同气质的人才,从不同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我们要继续从学校所处的地域着手,融汇本地文化精华,探求本校特色创建之路。我们要继续加强文化景观建设,注重文化熏陶,使校园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2.关注成长,丰厚教师文化

教师的文化修养、人格风范与人文素养,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在开展人文校园建设中,我们要倍加重视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构建学习型、研究型的马中教师团队,让我们的教师修崇高师德、积渊博学识,做温暖的教育者,鼓励教师由经师、人师到名师,在终身学习中终身成长,在课程改革中提升专业素养,在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实现教育人生。

3.注重发展,丰富课程文化

课程文化的创建,既要有校本意识,又要有时代意识,既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又要从时代活水中关注生活。我校的课程文化建设还比较肤浅,我们所开展的“与经典同行”的大文科欣赏课、语文、英语的课本剧展示都还显得比较稚嫩。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丰富课程文化。通过举办“读书广场”、“师生同台”、“心灵对话”和“四节”活动,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继续加强富有人文特色的学生社团建设,并撰写《晓塘风韵》系列丛书,在课程文化建设中,引导师生探索人生的真谛,陶冶高尚情操,发展特长,培养能力。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前不久,我校申报的“新课程背景下人文校园建设研究”已列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这为我们进一步丰富学校特色文化提供

了新路子。以上汇报,有实践,有思考,也有一些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地方,真诚期待大家给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坚信,学校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切实的教育行为,持久的努力,长期的积淀,我校的特色建设会与时俱进,焕发勃勃生机。

依托发展学校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依托发展学校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是有很大关系的,教师的成长能够促进学校发展,学校的发展又能带动教师的进步,而这一切,都是首先以教师的成长为抓手的,教师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发展学校是借助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中校、教学研共同体,是对教师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上的新探索,是教育专业化、终身化和一体化的新途径。自2004年起,学校先后与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教师发展学校,几年来,我们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书香溢校园——教师发展的源泉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资源,当前的教育现状呼唤传统道德的精神,中国特色的学校教育应该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为此,学校以博大精深的孔子教育思想作为引领,“实行x型、三个1工程”的实施策略。x型发展路线,即确立两条培训路线,一条线为自主读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另一线为开展文史通识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两条路线同时从一个起点出发,形成立体交叉,聚焦教师的发展。 首先从创建浓郁的读书氛围入手,将国学文化融入校园,各教师办公室里,悬挂的是孔子的精典话语,三楼古典文化长廊,展示的是古代十大名家生平、作品简介及孔子故事等内容,浓厚的文化氛围无声地启迪着师生的心田。凭借浓郁的特色文化,2007年4月,学校获得“全国十佳创新学校”殊荣,校长荣获“全国十佳卓越校长”称号。 读书要有一个合适的场所。2005年1月,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教师阅览室,阅览室采用开放式样管理方式,征订了教育管理、教学设计、娱乐休闲等方面的128种报刊杂志,使教师的读书真正做到了精而深,广而博。学校重点提倡阅读经典名著,尤其重视阅读国学经典,要求教师做好“六读”:提高认识,重视读;制定计划,自觉读;研讨交流,展示读;开展研究,深入读;撰写体会,实践读;评价导向,激励读,以此促进教师在读书中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自我,2007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复习专题 一、有关新闻材料 1、党的十八大指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2012年7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3、2012年12月1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循环经济; 4、2013年新年伊始,大范围的雾霾突袭我国中东部地区,盘踞不去,造成了大范围的严重污染。全国多个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而最为严重的北京,10米之内看不见车灯,PM2.5指标一度逼近1000。 5、2012年1月17日,习近平就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出重要批示,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遥相呼应、一脉相承,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贯彻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6、2013年1月,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了“光盘”行动。该活动的主题是:人们在饭店就餐打包剩饭。“光盘”行动,形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 7、2013年4月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8、2013年3月23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宣布加入2013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并启动“城市生活乐享低碳”2013年上海市民低碳行动

系列活动。这是上海连续第五年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该活动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9、2012年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在卡塔尔举行。 二、与教材相联系的知识点∶ 1、建设更加全面的小康,就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3、资源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为,资源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均占有量资源量偏少这一状况,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而加剧,因此,我国必须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4、环境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问题;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以及如何建设) 6、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7、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有利于落实到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形成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范本

Clarify the implementation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make the plan unified, the action coordinated and the process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编号:FS-DY-20260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中小学教育的扩展,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校园网络的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经验来看,从单机发展到网络,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以校园网络的建设为核心与基础,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跳跃式发展,这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关键性步骤。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原则 ● 高速校园网 校园网络是所有应用的基础平台,为了支持数据、话音、视像多媒体的传输能力,要求全网无带宽瓶颈,保证各种应用软件的带宽需求。 ● 高稳定可靠性

校园网是各种应用的统一通信平台,平均无故障时间以及故障恢复时间,要保持在一个可容忍的许可范围之内。不但要考虑设备本身的冗余、容错能力,还要从网络架构的合理设计上,保障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 ● 高安全 制定统一的安全策略,整体考虑网络平台的安全性,构建全局安全网络。保证关键数据不被非法窃取、篡改或泄漏,使数据具有极高的可信性。 ● 轻松使用易管理 对于网络的配置管理简单方便,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并统一分配带宽资源,选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整网设备、端口的管理、流量统计分析,以及提供故障的自动报警。 ● 良好可扩充性 高性价比,满足目前需要,通过灵活性和模块化的方式平滑升级网络功能和扩展网络规模,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和管理的网络需求。 x网络中小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为学校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为学校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XX中心小学迎接教育局主题调研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规模及生源构成情况(面积小学生多) 我校座落在红XX军组建地XX镇--村,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3平方米,服务9个行政村及镇直街道,约10000人口。目前在校生含学前班共808人,其中正规班623人,学前班185人。共18个教学班,其中一至六年级14个班,学前4个班。这些学生大都是服务范围内的学生,随着XX集镇建设的发展,人口相对集中在镇街道,我校的生源将会越来越充足。 2、教师队伍情况(呈“三化”格局) 我校现有教职工X人,其中在编在岗教师X人。从年龄结构上看,老龄化比较严重,50岁以上有X人,占50%,55岁以上有6人,占20%,30岁以下的教师6人仅占20%;从学历层次上看,可算标准化,大学本科学历6人占20%,专科学历7人,中师学历15人,基本达到国家原定标准;从任教学科上看比较单一化,绝大部分是语数老师,只有英语一科专职教师,体音美教师都是由语数教师兼任。 3、学校特色及教育质量(体现“四个化”) 我校的特色可用“四个化”来概括: 校园精致化。我校校园小巧、精致、紧凑,初步达到了绿化、美化、亮化的标准,浓缩的是精华,置身其中给人以清新舒服的感觉。 氛围文气化。我校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美德的传播。具体体

现在对国学经典的弘扬。校园西头的文化长廊,教学楼道及室内的古诗词牌匾,都在说话,都在呼唤,学生目之所及倍受教益。 管理人性化。我校在对师生的管理上体现在“两个本”上,即办学师为本,育人生为本。对教师用情,情感管理;对学生给爱,爱护每一个学生。关心师生生活,关注师生疾苦,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我校目前呈现一派和谐共处、友好共存、阳光进取的大好局面。 教育教学优质化。我校近年来教学质量不断上升,二0-年全县四年级抽考,进入全县前三名;二0--年六年级抽考跻身前三名。全镇调考位居前列,各项竞赛比赛都取得好成绩。二0--年我校学生陈XX同学参加全省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比赛荣获第七名。近五年来,我校三次被教育局评为“先进单位”。 目前,我校尚存两大困难两大问题: 困难一,校园场地窄小,房屋严重不足,特别是缺学生生活用房和教学辅助用房。 困难二,教师的老龄化及工资低待遇带来的职业倦怠,加之体育美专职教师的缺乏给学校的发展套上绊脚绳。 问题一,大量的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读书无用思潮泛起,给学校教育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学校成了独木船,前进缓慢还危机四伏。 问题二,学校根基不牢,软实力不足,办学深度不够,办学品位不高,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特色。 解决的思路:一个争取两个努力。 争取教育局领导的再关怀,解决硬件不足,补充专职教师。努力创

校园内的可持续发展

校园内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大学》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从汉初的休养生息,到明末朱熹的“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一直是重要的指导性思想之一。建国以来的高速发展或多或少地违背了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得人们在现代突变的环境状况中意识到可持续思想的重要性。 同济大学校长裴钢25日称,同济大学正着力建设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学。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怎样付诸行动?裴钢解释说,所谓建设“可持续发展”大学,就是要在“绿色校园”的基础上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实现可持续性校园的发展理念。“要实现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相融合。”【1】可持续发展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期认为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随着发展问题的进一步暴露以及认识的加深,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更不是经济增长的意思),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是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只有四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基地,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前线,有很多的优势:首先大学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学生处于思维敏锐的青年阶段,学校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得学生在学习的阶段贯彻养成可持续的思维模式,这一点在后期社会时间的环节有奠基的作用;同时,大学学生的迭代使得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更加显而易见,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刚入学时接触到前几届学长留下的书本会自然而然的呢想到可持续,而即将升学的学生也会明白自己这么做的双重含意,作为学校方面,在各个专业领域中,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也可以渗透进去,从科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案

待中国作为一个一次性筷子出口大国这件事? 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流程图:一次性筷子大量使用——生产商为了牟取利益大量生产——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所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2)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提出问题:我国的资源状况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 小结:通过活动导入,结合课文中“相关连接”和“名人名言”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自然资源形势及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真正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联系前面学过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今天学习的资源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学习目标2 活动二:牧场的发展方案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活动三: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活动二,引导学生在探讨其三个观点的基础上,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广告。 看投影,师生共同赏析几条好的广告语:“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通过欣赏对比帮助学生了解公益广告的一些基本特点,鼓励学生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广告语设计完成后,分别在可堂上进行交流、评比,评出优秀作品贴在教室的选出栏中。 2.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课文的“相关链接”,引导学生总结: 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在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施什么战略? (2)看投影,如何更好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4.活动四:以矿产资源为例,让学生认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提出问题: a如果旧的矿产资源已经消耗完毕,新的能源又没有及时被发现或发明出来,人类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b如果自己国家没有了资源,单纯依靠国际市场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c如果资源在我们这一代手中用完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使学生达成共识:即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小结:重点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这一国情出发,讲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活动与探究(看投影) 课本P58生态农业循环图: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展开讨论: 1.你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是什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什么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5学习目标3 为了更好的发掌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家和个人应该怎么做?国家:①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个人:①树立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意识。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水电,垃圾分类等。③积极与一切破坏可持续发展的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 究要点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 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 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 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 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 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 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中国 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中小学教育的扩展,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校园网络的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经验来看,从单机发展到网络,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以校园网络的建设为核心与基础,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跳跃式发展,这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关键性步骤。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原则 ●高速校园网 校园网络是所有应用的基础平台,为了支持数据、话音、视像多媒体的传输能力,要求全网无带宽瓶颈,保证各种应用软件的带宽需求。 ●高稳定可靠性

校园网是各种应用的统一通信平台,平均无故障时间以及故障恢复时间,要保持在一个可容忍的许可范围之内。不但要考虑设备本身的冗余、容错能力,还要从网络架构的合理设计上,保障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 ●高安全 制定统一的安全策略,整体考虑网络平台的安全性,构建全局安全网络。保证关键数据不被非法窃取、篡改或泄漏,使数据具有极高的可信性。 ●轻松使用易管理 对于网络的配置管理简单方便,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并统一分配带宽资源,选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整网设备、端口的管理、流量统计分析,以及提供故障的自动报警。 ●良好可扩充性 高性价比,满足目前需要,通过灵活性和模块化的方式平滑升级网络功能和扩展网络规模,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和管理的网络需求。

x网络中小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由于中小学涵盖面比较广泛,在网络系统方案设计中不能拿一个固定模式去定义。我们根据具体学校规模大小、多少分别给出一个相应实际的解决方案。 普教大型中小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普教大中型中小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普教中型中小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普教小型中小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高速校园网设计 百兆/千兆到桌面、骨干千兆、核心万兆链路冗余、高性能接入、汇聚、核心及出口设备,保证全网线速转发。rg-s8600系列高密度多业务ipv6核心路由交换机提供/背板带宽,并支持将来更高带宽的扩展能力,高达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设计,四、学法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注重的热点。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理解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准确理解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协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为下一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其严峻性;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水平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协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水平目标环境、关爱自然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护环境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不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将构成威胁。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理解不足,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三、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使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河北省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标准

附件一: 河北省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标准(试行) 一、校园网运行环境及管理 项目要求依据标准规范 (一)主机房系统设备工作环境 主 机 房 面 积 要充分考虑设备本身、人员操作、维修维护等空间 的需要。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按照下述方法确定: S=KA 式中:S—机房的面积(m2) A—机房内所有设备(台、架)的总数 K—系数,取值(~)m2/台(架)。 机房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20 m2。 GB2887-89 《计算站场 地技术条 件》、 GB9361-88 《计算站场 地安全要 求》、 GA267-2000 《国家计算 机系统雷电 电磁脉冲安 全防护规 范》 机 房 环 境 条 件 (1)地面、墙面、顶棚应采用不易吸附尘埃、不 易产生静电的阻燃材料。 (2)门窗要考虑采光、遮光和安全因素。 (3)机房内无强电磁场干扰。 (4)温湿度要达到规定标准。 温度:14~30℃ 相对湿度:40%~75% (5)机房内距离地面处光照度≥300lx。 (6)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供 电 系 统 计算机系统供电应与动力电路分开并由UPS供给。 满足以下技术指标: 电压变动:≤±5%; 频率变化:≤±; 波形失真率:≤±5%。 接 地 系 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 (1)可采用联合接地(与建筑物公用接地):防 静电接地和交流保护接地采用同一个接地体,接地

统电阻≤1Ω; (2)也可采用单独接地(机房独立接地):防静 电接地和交流保护接地电阻均≤4Ω; (3)有条件的应安装防静电地板; (4)多雷电地区应安装防雷电设施系统。 安 全防护要有防火(符合消防要求)、防水、防盗、防触漏电保护系统等措施。 项目要求依据标准规范 (二)网络管理管理人员 已建校园网的学校必须有专职网管员,管 理员要具有计算机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或 取得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培训证 书,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管理维护水 平。 管理制度 学校要有省教育厅制定的《河北省中小学 网管中心管理制度》、《河北省中小学网管 教师岗位职责》制度,并装框上墙,严格 执行。 管理文档 有校园网络运行情况日志、维护维修记录、 设备管理帐目、各类资料等。

学校如何才能创新驱动,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校如何才能创新驱动,促进可持续发展当今的国际形势对于 培养和造就我国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同样给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面对困难和挑战,基础教育要保持健康稳步的发展势头,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中小学学校的办学思想、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中小学校可持续发展有助于适应教育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学校自主管理的形成,有利于校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谁先认识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谁先构建并实施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谁就能使学校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我们正面对着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未来的一切挑战和压力将集中在人的发展这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上。21 世纪的国际竞争将主要表现为教育竞争、人才竞争。教育将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大舞台的中心。这种形势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同样给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处于这样的时代,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使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随着学校办学体制的多元化和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学校如何才能创新驱动,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发展之道。 、学校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模式制约学生可持续发展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原因很多,除了与教师的教育方法有关外,还存在着以下问

题: 一是学生对所学专业无兴趣。在我国,可谓是“一考定终身” ,学生在高考填志愿时往往对大学专业一无所知,因此所选专业常常不是自己感兴 趣的专业,等进了大学,学习过一定时间,对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却又由于我国现行高校管理制度的限制,无法转专业,改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虽然现在我国有些高校已对此进行了一些改革,如辅修专业、跨专业学习甚至允许一部分学生转专业等,但数量也是极为有限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无兴趣,专业选择度不高,不愿学习,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二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我国在大中专教育阶段就过早实行了所谓的“专业教育”。这种“专业教育”变相演变为一种急功近利的“就业教育”。三是评价指标单一。考试仍然是教师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武器”,分数仍然是学生的“命根儿” 。四是学校管理和课程内容缺乏个性和弹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国传统的教学管理过于模式化,缺乏适应性。这千篇一律的模式似乎是面向全体学生,实际却事与愿违,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二)教育与实际相脱节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传承知识、培养人才、造福于社会。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社会中各行业提供人力资源,整个专业教学课程设置应该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以 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不会造成人才的隐性 失业。受教育者不仅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还要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必要的专业实际可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工作实习时间和减少就业压力,提高整个社会的工作效率和节约社会资源,从实际当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在当前学校教学中,课程设置与实际脱离甚远,注重的理论成分(甚至是重复过滥的理论),缺乏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另一方面是课本过时导致了知识的滞后,学生掌握不了最新的前沿专业知识。这些都不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学校可持续发展是指学校内各主要方面和要素有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摘要:“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便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 二.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关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计划生育极为关注,并逐步从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相互关系的高度,来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他在谈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时反复讲到,人多是我国最大的难题,"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 2.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我们地大物博,这是我们的优越条件。但有很多资源还没有勘探清楚,没有开采和使用,所以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源,土地面积大,但耕地很少。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剑门关高中校本研修实施情况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学校为了更有实质性的进行校本研修工作,立足教研,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对校本研修进行了改革,用课堂实践来提升教学。我校本研修工作总体思路是:以教师岗位大练兵为主线,以“构建有效课堂,提升实践能力”为主题。根据《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的通知》、《中小学校本研训指南》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次校本研训实施方案。 一、现状总结: 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一方面我校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教研组为中心的集体研训体系以及个人自主发展为基础的自我专业发展体系,在学科教研中语文组以省级资源开发课题为载体基本上形成了具有一定水准的研修模式,但是,各个教研组的集体研训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研修组还存在许多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研修;另一方面,我们许多个人教师能够通过专业阅读、自我反思、博客撰写、交流学习、参与专业竞赛等形式自主的发展自己,同时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发展不均衡问题。教师的自我发展动力和自觉性有待提升。 二、研训目标: 本学期着眼我校的长期教师发展规划,主要围绕以下目标展开我校的校本研训 1.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 这是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根基,只有每位教师具有了自我发展的自觉性,才能够为教师间的高层次的交流与分享提供保障,也只有在教师的交流与共享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制度,教师的发展才能够步入快车道。 2.构建教师间合作交流,资源共享的共同发展体系,形成一种内在的文化机制。只有建立了一套高水平的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体系,才能快速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推动并相互影响教师走向新的高度。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论文关键词:校园网现状信息化 论文摘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校园网络建设已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中小学校园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1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现状 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各级地方教育信息网,互联各个学校的校园网,并连接市、省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形成省、市、县、乡一体化的教育网。 2 校园网在建设与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设备安装不到位,配件不齐全 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统一招标。最终由某个公司负责建设项目。中小学校只负责协助工作,具体不参与建设工作。最终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验收项目工程。各个专家在最终验收时,只是对核心交换机、防火墙等主要设备进行检查。在保证网络能正常、安全运行的情况下就认定是工程合格了。这也是合理的。只是在实际运行中,管理员发现部分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比如个别磁盘、服务器柜上方的风扇等等。另外,部分设备自带的说明书、数据线等标准配置所附带的设施都没有。这为后来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但经专家验收已经合格了,所以再要索要这些东西就没那么容易了。 2.2 各个学校缺乏计算机及网络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各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时数少,加之又是非考试课目,教育部门和各学校都不重视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的引进。造成好多学校没有一名专业的计算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另外,好多

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郭元镇郭元初级中学沙春华 作为人类对社会漫长发展历程的一种深刻反思,作为人类对自身发展条件提出的新的展望观,“可持续发展”这一推动社会继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将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对教育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一方面要求教育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则要求教育变革自身原有的生产方式,注重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对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坚持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叙是确保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观念问题是一切行动的纲领,更新观念是一切教育改革的首要工作。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教育行为是盲目的、低效的。看看教育的现实,我们一些学校的工作不可谓不卖力,但办学水平却总是在低谷徘徊,即使偶或成功,也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大多是教育群体在教育理念上出了问题,导致教育行为的偏差或出现追求短期效益的倾向。而反观一些在社会上久负盛名的学校,其成功没有一个不是在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强大推动下促成的,洋思初中的成功,平潮中学、白蒲中学的崛起,通中、如中等校的长盛不衰无不昭示着坚持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那么,如何形成正确教育理念并使之最终成为教育群体的自觉行为呢?(1)领导集体尤其是校长要致力于先进科学教育理念的宣传、倡导、身体力行,明诏大呼与无言之教有机结合,以最大限度地辐射、影响教育群体的思想。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有强烈的教育、引导教师群体认同先进、科学教育理念的意识。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和宣传机会,利用多种传播形式宣传先进教育理念,使全校上下人人熟知。可采用的方式有:其一,同一性教育的方式。领导集体要形成共识,坚持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在不同的场合或同一场合,传递同一种教育理念的信患。其二,根据分工不同对教职工分门别粪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思想的教育与管理。其三,发挥骨干的作用。通过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骨干力量上下沟通,带动教职工认同并实践先进教育理念。(2)努力营造一种凝聚型的“信任文化环境??,以期使全体教育成员形成共识,成为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的真正的“组织体??。达成此目标的基本方法有二。第一是展开对话,学校管理者除了要

(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时代最全版

(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时 代

可持续发展时代 ——论宇宙和人类社会中组织及规律的 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对未来的预测 徐朝 《易经》:"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黄帝阴符经》:"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中国在《二十壹世纪白皮书》中提出了中国二十壹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在发达国家的带动下,世界各国也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在人们的心目中,可持续发展似乎就是环境保护、控制人口等等。可持续发展真的就是这样简单吗?可持续发展究竟要把人类带向何方? 笔者在这篇文章里提出了宇宙中自组织及其运动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条件,且援引人类社会中组织和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在俩者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人类即将进入壹个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代——可持续发展时代。 壹、宇宙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得知,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所有的能量转化都是不可逆的,都会产生作为热量而出现的不可逆的能量耗散。比如机器作功,人体运动等,都会产生热量,而这些热量不可能完全回收再转化回机械能或化学能。针对此性质,热力学第二定律引入了壹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熵。

熵是这样壹个量,它在物体作功有耗散,即有热量散失的情况下不停地增长,当所有进壹步作功的潜力都已耗尽,它就达到了极大值。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壹个孤立系统中自然发生的任何过程,都壹定伴随着系统熵的增加。当熵达到它的极大值时,这时系统处于它最无序的状态,系统已耗尽了它所有发生变化的能力——它已达到了热力学平衡。 举个例子,壹杯咖啡里加入牛奶,搅拌壹下,咖啡杯里会出现无数复杂的咖啡色、白色相间的花纹旋转着。最终,由于搅拌咖啡的机械能壹方面作功,壹方面摩擦转化为热能耗散掉,咖啡杯中的液体运动逐渐停下来,成为平静的淡咖啡色的浑沌的液体——达到了热力学平衡。 我们身处的宇宙也是如此。宇宙中的能量在作功过程中不断转化为热,最终宇宙中将没有可供作功的能力,宇宙就达到了被称作“热寂”的死亡状态,宇宙中的壹切运动都停止了。宇宙的热寂是宇宙无法避免的,最终将达到的状态。 系统熵随着时间流逝只会增大不会减小。这里引入熵速度这个概念,熵速度即系统熵增大的速度,是单位时间系统的熵量。很明显,某系统的熵速度越大,该系统就会越快进入热力学平衡。如果宇宙的熵速度极大,宇宙刚刚诞生,就会在瞬间消耗掉所有的作功的能力,能量都转化为废热,达到热寂,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 那么,熵速度和什么有关呢? 举俩个例子就能够说明熵速度是如何被影响的。人类采集石油,燃烧供动力使用。石油的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作功,其中壹部分转化成热能耗散掉了。这些热能耗散从整个宇宙来见虽是微不足道的,但却使宇宙的熵速度增大。树木吸收太阳的光能,把它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使光能不致变成无用的热能耗散掉(例如太阳光照在沙漠上),使宇宙的熵速度减

中心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楼德镇中心小学校园网站建设方案 我们以学校教育的信息化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提出了创建“数字化校园”的目标。校园网站是我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一项主要内容和重要举措。校园网站是学校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服务,实现学校对外交流的一个平台。学校的网站建设应该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教师教学服务,成为学校与家长、教师、社会联系的桥梁,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闪亮窗口。 一、学校网站的定位 1、信息交流的新窗口。通过它为学生、教师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提供一个交流对话窗口,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主动获得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2、教育和管理的新平台。通过网站建设,可集成教育优质资源,可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掌握包括网络教育技术在内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主动适应未来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通过学校网站这个平台,让学生参与进来,制作班级网页,编辑电脑小报,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生活、娱乐营造一片新的乐园,积极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楼德镇中心小学网站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设置 首页、学校、学生、教师、家长、资源、影视、留言板、校园博客 学校学生教师家长资源 学校概况学校简介领导班子校训校徽规章制度校园风光 校园动态 学校工作 校长室班级新闻 作品展示 电子报刊 书画展示 教师文集 电子教案 课题研究 工作计划 家长学校 专家指导 前车之鉴 家教心得 软件 教育软件 应用软件 课件

计划总结重点工作]通知公告教导处日程安排赛事信息教研动态通知公告计划总结校本培训学习资料教科室科研动态科研成果课题研究计划总结学习资料通知公告大队部大队活动国旗下讲话队知识德育阵地三项竞赛计划总结学习资料通知公告总务处安全保卫财产管理校务公开本周工作收费标准作息时间公文流转学校校史集体荣誉教师荣誉校园明星教师光荣榜手工作品 青藤作文 欢乐学堂 电脑教程 科学启智 英语园地 趣味数学 快乐语文 轻松一刻 童话故事 影视剧场 益智游戏 安全教育 相关报道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用电安全 紧急护救 工作总结 教学论文 教学随笔 案例分析 美文推荐 学习资料 教师风采 家校联系 心理辅导 影视 课堂实录 中小视频 教育影片 校园歌曲 语文 数学 科学 信息 思品 音乐 美术 游戏 益智游戏 FTP 三、网站管理机构及信息员分工 1、楼德镇中心小学网站管理领导组: 组长:赵建彬 副组长:赵建龙、高国新、王太强、马刚成员:贾娟、房长娥 2、网站工作组:

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戴直楷 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的基本保障。对全校各部门与师生起着约束、规范、激励和引导作用,既能促进教师不断自主学习,提升业务,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不自觉的成为了学校的一种深层次的校园文化。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能够有效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所谓学校管理制度是调节和控制学校各部门与师生员工行为的的统一准则,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管理的权限和职能不同,所以,学校管理制度又是一个多种类、多层次、多职能的完整的约束、规范、激励和引导体系。如何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呢? 一、深刻领悟学校教育内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明确学校制度建设目的意义。 学校教育的真正内涵,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统一。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激发、内心的明朗、主体性的弘扬和个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世界的融合和灵魂的感召。教育源于生活,教育不光是要培养一个人的生活技能,增加其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安顿其灵魂,并使其灵魂变得高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要着力培养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人。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问题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关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关系到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是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是教育事业适应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必然要求。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能够约束、规范、激励和引导学校及师生的行为和发展方向,推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观念,创新学校管理体制,确保学校制度建设的实效性。 学校管理制度就是学校的办学法规,也是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基本保障。建章立制的目的一是服务,二是规范,三是最大限度的挖掘教育的潜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四是优化教育资源,使学校健康、全面、和谐、稳步快速发展。学校在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时,务必遵循相应教育教学原则,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彰显学校管理特色。 (一)明确新时期学校管理制度的内涵,确定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的流程与措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