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抗杨叶片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三抗杨叶片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三抗杨叶片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三抗杨叶片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第2期2008年6月山西林业科技

SHAN X I FOR ESTR Y SC IEN CE AND T ECHNOLO GY N o 12Jun 12008 

?试验研究?

三抗杨叶片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温安娜,郑彩霞,杨明嘉,徐 佳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以三抗杨为试材,建立了三抗杨叶片外植体高效再生系统,为三抗杨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三抗杨无菌苗叶片作外植体,接种于附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NAA ,I AA )和细胞分裂素(62BA )的M S 培养基上,筛选出叶片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 S +62BA 110m g L +NAA 011m g L ,蔗糖30g L ,琼脂610g L ,pH 值518,不定芽分化率为8313%。将不定芽接种于附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NAA ,I BA )的M S 培养基上,筛选出三抗杨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 S +I BA 011m g L +NAA 011m g L ,蔗糖15g L ,琼脂610g L ,pH 值518,生根率为

9117%。

关键词:三抗杨;叶片外植体;再生系统

中图分类号:S 722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26X (2008)022*******

H igh Eff ic iency Regenera tion from i n v itro

L eaf of P op u lus ‘Sankang ’

W en Anna ,Zheng Ca ix i a ,Yang M i ngj i a ,Xu j i a

(Colleg e of B iolog ica l S ciences and B iotechnology ,K ey L abora tory f or Genetics and B reed ing

in F orest T rees and O rnam en ta l P lan ts ,M in istry of E d uca tion ,B eij ing F orestry U n iversity ,100083B eij ing ,Ch ina )

Abstract :R egenerati on system of P op u lus ‘Sankang’has been established from leaf exp lants ,w h ich laid the foun 2dati on fo r the establishm ent of genetic transfo r m ati on system .In vitro leaves of P op u lus ‘Sankang’w ere cultured as exp lants on M S m edium containing vari ous com binati ons of grow th regulato rs .It w as show n that the best m edi 2um fo r differentiati on of adventiti ous buds w asM S m edium supp lem ented w ith 1.0m g L 62BA ,0.1m g L NAA ,30g L sucro se and 6g L agar ,PH 5.8.U nder such circum stances ,the regenerati on rate w as 83.3%.A s com 2pared w ith o ther m edium s ,the mo st suitable roo ting m edium w asM S m edium supp lem ented w ith 0.1m g L I BA ,0.1m g L NAA ,15g L sucro se and 6g L agar ,pH 5.8.A nd the roo ting rate reached 91.7%.Key words :P op u lus ‘Sankang ’

;leaf 2exp lant ;regenerati on system 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自选课题基金资助(06jj 062)

收稿日期:2008203212

作者简介:温安娜(1983- ),女,山西临汾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读硕士。通讯简介:

郑彩霞(1955- ),女,宁夏平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的研究。

三抗杨(P op u lus 1canescens ×P 1to m en tosa or P 1a lba ×P 1g land u losa ×P 1to m en tosa )是银灰杨[P 1canescens (A it 1)Sm ith 1]×毛白杨(P 1to m en tosa Carr 1)或银腺杨(P 1a lba ×P 1g land u losa )×毛白杨的三交杂合体[1]。该树种综合了毛白杨的速生抗旱性,银灰杨的抗寒性,银腺杨树干通直的优良特性,具有分枝细而层次清晰、自然整枝良好的杂种优势且抗逆性较强。在我国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毛白杨自然分布区广泛栽培应用,主要用于

短周期工业林、生态防护林、城市绿化美化等林业工程[1],是广适性杨树新品种。

三抗杨可采用嫁接、扦插、根繁等繁殖方式进行育苗,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繁殖速度慢、成活率低的缺点。利用组织培养可以加快苗木的繁殖速度,短期内获得大量苗木,进而迅速扩大该无性系繁殖群体,为工厂化育苗及基因转化奠定基础。本实验首次以三抗杨无菌苗为试材,对其叶片进行植株再生研究,建立了高效、稳定的不定芽再生系统,为三抗杨

分子遗传改良转化体系奠定了实验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试验材料由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供。

112 方法

11211 无菌植株的获得

初春采集健康枝条,进行室内水培。待枝条抽条后,将新梢剪下,用毛刷洗净,蒸馏水冲洗30m in,用70%酒精浸泡消毒20s,无菌水冲洗2次,每次冲洗5m in;放入011%N aC l O水溶液中消毒25m in,无菌水冲洗2次,每次冲洗5m in。在无菌条件下,将嫩梢剪成带顶芽或腋芽的茎段,接种于M S培养基中,培养基蔗糖为30g L,琼脂610g L,pH值518。7d 后,经过灭菌的嫩梢上的芽体开始萌动;20d左右,长至2c m~3c m时,在无菌条件下,将芽剪下并接入M S培养基,附加015m g L62BA(62苄基氨基嘌呤)和011m g L NAA(萘乙酸),蔗糖30g L,琼脂610g L,pH值518。经10d~15d培养,萌生芽长成丛生苗,为无根无菌植株。将高度2c m~3c m的无菌苗剪下接种到1 2M S培养基上,蔗糖15g L,琼脂610g L,pH值518,培养7d~10d,无菌苗基部产生根,获得了生根无菌植株。

所有实验的培养条件为:室温(25±2)°C,光照强度2200L x,16h 8h光暗周期。

11212 叶片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无菌条件下将生根无菌植株的叶片剪为110c m×110c m,穿过主叶脉剪2个~3个小口,然后接种至附加不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M S培养基上,蔗糖30g L,琼脂610g L,pH值518。每一处理接种40个叶片外植体,每个处理重复2次,每2周继代1次,40d后统计各处理叶片切口产生的不定芽数量(芽长度≥015c m),并计算出芽率。

出芽率=分化不定芽的叶片数 接种叶片数×100%。

根据出芽率和不定芽生长状况筛选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

1)附加不同浓度的62BA,I AA(吲哚乙酸)共9种组合。62BA分别采用011m g L,015m g L, 110m g L的3个水平;I AA分别采用0105m g L, 011m g L,012m g L的3个水平,以筛选诱导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组合。

2)附加不同浓度的62BA,NAA共9种组合。62BA分别采用011m g L,015m g L,110m g L的3个水平;NAA分别采用0105m g L,011m g L, 012m g L的3个水平,以筛选诱导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

11213 不定芽生根最适培养基的筛选

为筛选三抗杨最佳生根培养基,将高度2c m~3c m的不定芽接种于附加不同浓度的I BA(吲哚丁酸)、NAA的9种组合的M S培养基上,蔗糖15g L,琼脂6g L,pH值518。每一处理接种30个不定芽,每个处理重复2次。30d后统计生根率、诱导时间、主根数量及长度、侧根数量及长度、植株生长状况、根毛丰富与否等指标(生根率=分化不定根的小芽数 接种小芽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1 叶片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经不同组合培养基培养40d后,不定芽再生基本停止,未再生的叶片发黄或者褐变死亡。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培养基对三抗杨叶片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培养

植物生长调节剂

(m g?L21)

开始再

生时间

d

不定芽

再生率

%

62BA I AA NAA I AA NAA I AA NAA 1011010501052222

2011011001102222

3011012001202222

40150105010523197177516

50150110011025207177010

601501200120202027155318

711001050105202110152715

81100110011025172168313

91100120012025182146215

从表1知,附加62BA和I AA的培养基中,当62BA浓度为011m g L时,叶片外植体无不定芽发生;当62BA浓度升至015m g L时,有不定芽发生;随着I AA浓度的增大,不定芽再生率随之提高,再生时间变短;当62BA与I AA浓度比为5∶2时,不定芽再生率达到2715%,此时为62BA和I AA最高再生率组合,而且发生时间最短,只需20d;当62BA浓度升至110m g L时,随着I AA浓度的增大,不定芽再生率随之下降,再生开始时间变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诱导三抗杨不定芽再生的培养基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将生长素的种类进行了调整,主要是针对62BA与NAA组合进行了浓度筛选。附加62BA 和NAA的培养基中,当62BA浓度为011m g L时,

2

山西林业科技 2008年

叶片外植体无不定芽发生;当62BA浓度增大为015m g L和110m g L时,叶片外植体有不定芽发生。在4号,5号,8号3个处理中,叶片开始不定芽再生时间早,再生率较高,其中以8号处理为最佳,培养15d后开始有不定芽出现,再生率为8313%。当62BA与NAA浓度比小于10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不定芽再生率也随着增大,如6号处理再生率为5318%;当62BA与NAA浓度比大于10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不定芽再生率明显下降,7号处理再生率降为2715%。8号培养基不定芽再生诱导效果最佳,形成不定芽的数量最多,且苗高、芽壮。综合比较分析,诱导三抗杨叶片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 S+62BA110m g L+NAA011m g L。

212 再生植株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经不同组合培养基培养30d后,不定芽生根基本停止,未生根的不定芽发黄或者褐变死亡。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三抗杨不定芽生根诱导的影响

培养基

植物生长调节剂

(m g?L21)

NAA I BA

开始生

根时间

d

不定芽

生根率

%

不定芽生长状况

101001075516植株平均高3c m~4c m;主根2个~4个,长1c m~3c m不等,根细,着生少量≤1c m的侧根

201101076111植株平均高2c m~3c m;主根2个~4个,长1c m~3c m不等,根粗,着生极少≤015c m的侧根

301501069712植株平均高2c m~3c m;主根2个~4个,长015c m~1c m不等,根粗,无侧根

401001147718植株长势良好,平均高3c m~4c m;主根2个~4个,长1c m~3c m不等,根细,着生较多≤1c m的侧根

501101149117植株长势良好,平均植株高5c m~6c m;主根4个~6个,长2c m~5c m不等,根细,着生较多≥3c m的侧根,根毛丰富

601501148819植株平均高2c m~3c m;主根2个~4个,长015c m~1c m不等,根粗,无侧根

701001548313植株长势良好,平均植株高4c m~5c m;主根2个~4个,长2c m~3c m不等,根细,着生较多≥2c m的侧根

801101579712有愈伤组织产生,后生根,植株矮小,平均植株高2c m~3c m;主根2个~4个,长015c m~1c m不等,根粗,无侧根

901501579414有愈伤产生,后生根,植株矮小,平均植株高2c m~3c m;主根2个~4个,长013c m~016c m不等,根粗,无侧根

由表2知,在1号处理中培养基不附加任何生长素时,植株的生根率仅为5516%,生根植株主根细长,着生少量侧根,植株生长良好,植株高约3c m; 2号,3号处理中,不定芽接种在单独附加NAA的M S培养基上,7d左右开始生根,不定根粗短,根长小于1c m,无侧根,植株矮小,叶片微发黄,植株高小于3c m;4号,7号处理中,不定芽接种在单独附加I BA的M S培养基上,4d左右开始生根,不定根较细,根长大于2c m,着生较多侧根,且植株生长状况良好,植株高3c m~5c m;5号处理中,不定芽接种在附加低浓度NAA011m g L与I BA01m1g L 的培养基上,5d左右开始生根,生根率为9117%,不定根细长,根长大于5c m,着生较多大于3c m的侧根,根毛较多,植株生长健壮,植株高5c m~6c m; 6号,8号,9号处理中,NAA或I BA浓度较大,生根率90%左右,但不定根粗短,根长小于1c m,无侧根,植株矮小,叶片微发黄,植株高小于3c m。

综上所述,单独附加I BA比单独附加NAA更有利于三抗杨不定根的再生,不定根出现时间早,生根率高;同时附加NAA和I BA比单独附加NAA或I BA 诱导三抗杨不定芽生根效果好;其中,同时附加低浓度的I BA和NAA的M S培养基三抗杨不定芽生根率较高,且植株健壮;而附加较高浓度的I BA或NAA 生根率高,但不定根短粗,植株矮小。根据植株生根率、主根数量及长度、侧根数量及长度、植株生长状况等指标,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三抗杨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 S+I BA011m g L+NAA011m g L。

3 讨论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组织培养器官分化的关键因素,调节其种类、浓度及比值,成为提高不定芽分化率的重要手段[229]。在杨树的组织培养中,62BA 被广泛应用于杨树不定芽的诱导方面,而生长素2,42,,也被广泛应用[2]。张岗等成功建立

3

第2期 温安娜,等:三抗杨叶片高效再生系统的建立

了84K杨叶片再生系统,筛选出叶片分化最适培养基为62BA与2,42D组合,62BA与NAA组合诱导效果较差[4];而宋玉霞等对银河 号杨研究中,发现诱导不定芽分化附加62BA与I AA组合比62BA与NAA组合的诱导效果好[5];丁霞等发现在胡杨叶片再生的过程中应用NAA比I AA效果好[6]。虽然同属杨属植物,但是最适分化培养基附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却差别较大。在本实验中,三抗杨叶片分化过程应用62BA与NAA组合比62BA与I AA组合诱导效果好。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低浓度的生长素组合中三抗杨叶片无不定芽发生;而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低浓度的生长素组合有利于三抗杨叶片分化产生不定芽。当62BA∶NAA为10∶1,NAA浓度为011m g L时,三抗杨的叶片不定芽再生率最高。

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对地上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只有根系生长良好才能使植物吸收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而得到健壮的植株[9]。组培苗不定根的形成对自然界植物的生存和离体繁殖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对植物组织生根培养基筛选时,一般只是利用生根率这一指标[426],但在本试验过程中,发现生根率这一指标不能完全反应植物的生长情况。李静等曾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毛白杨叶片不定根再生的影响的研究中,以根长、生根系数和生根率3个指标作为评定最适生根培养基的标准[10]。在实验分析过程中,为了能全面的描述出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引入了其他相关指标:生根率、诱导时间、主根数量及长度、侧根数量及长度、植株生长状况、根毛丰富与否等,以反映生根的情况,从而更全面地评价生根培养基的优劣。本实验与前人工作相比较,在生根培养基筛选上,增加了判定的指标,综合多种要素,比较不同处理后的植株生长状况,进而更合理、全面地筛选植株不定芽最适生根培养基。

本实验中,以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三抗杨高效再生系统,叶片不定芽再生率为83%,诱导不定芽生根率达9117%。目前尚未见国内外关于建立三抗杨高效再生系统研究的报道。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三抗杨叶片再生系统,培育出大量的无菌苗,为三抗杨的良种快速繁殖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今后的遗传转化研究提供了材料和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克姝1三抗杨新品系引种试验研究[J]1山西林业科

技,2004(1):1251

[2] 赵华燕,卢善发,晃瑞堂1杨树的组织培养及其基因工

程研究[J]12001,18(2):16921761

[3] M1Confalonieri,A1Balestrazzi,S1B isoffi1In vitro cul2

ture and genetic engineering of Populus spp1:synergy

fo r fo rest tree i m p rovem ent[J]1P lant Cell T issue and

O rgan Culture,2003,72:10921381

[4] 张 岗,康振生,孙燕飞,等184K杨基因转化受体系统

的建立[J]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33(4):872 901

[5] 宋玉霞,马洪爱,郭生虎1银河 号叶外植体不定芽再

生体系的建立[J]1西北植物学报,2002,22(3):6612 6661

[6] 丁 霞,陈晓阳,李 云,等1胡杨叶片不定芽再生体

系的研究[J]1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5(2):282311

[7] D u N X,L i Y,Yu HW1E stablishm ent of H igh F re2

quency R egenerati on System of Populus tom ento sa

[J]1Fo restry Studies in Ch ina,2002,4(2):482511 [8] L u SF,Zhao H Y,W ei JH1E stablishm ent of in V itro

R egenerati on System of T ri p lo id Ch inese W h ite

Pop lar[J]1A cta Bo tanica Sinica,2001,43(4):4352

4371

[9] 易建华,孙在军,贾志红,等1烤烟根系构型及动态建

成规律的研究[J]1作物学报,2005,31(7):91529201 [10] 李 静,郭 伟,李 青,等1植物激素对毛白杨叶片

不定根再生的影响[J]1山东农业科学,2007(3):582

591

[11] 张 峰,杨维春,王振平1转基因杨树的研究进展及

应用前景[J]1山东林业科技,2002,141:362381 [12] 王树耀,田宗城,王 云,等1O s N HX1基因转化84K

杨的研究[J]1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7(1):602631

4

山西林业科技 2008年

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习目标: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学法指导: 重难点: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二者区别和联系及其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梳理(课前独立完成)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或自身和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原因: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实例 ①河流: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可通过、和很快消除污 染,河流中生物种类与数量受到严重影响。 ②森林: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由于食物丰富,,这样害虫 种群数量就会受到抑制。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调节限度: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难以恢复。 3、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越多,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抵抗力稳定性就越。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的能力。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与是不一样的。 4、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不应超过其;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二、师生互动(小组讨论) 归纳总结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二者之间及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关系如何?

1.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2.某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污染物的排放遭到破坏,停止排放污染物后,逐步恢复原状,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 A.抵抗力稳定性B.恢复力稳定性C.抗污染能力D.抗干扰能力 3.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简化实例是() A.食草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从而引起食草动物数量增长受到抑制B.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 D.废弃耕地上杂草丛生 4.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5.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大,则() ①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②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③营养结构越复杂 ④营养结构越简单⑤恢复力稳定性越差⑥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6.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的原因不包括()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 B.能量可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C.某一营养级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思考题 1.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有哪些?实际中利用脉动电压如何体现? 答:(1)并列开关两侧的电压相等,最大允许相差20%以内; 并列开关两侧电源的频率相同,一般规定:频率相差0.15Hz即可进行并列; 并列开关两侧电压的相位角相同; 并列开关两侧的相序相同; (2)先将待并发电机组先后升至额定转速和额定电压,然后通过调整待并机 组的电压和转速,使电压幅值和频率条件满足,由运行操作人员手动或由准同期控制器自动选择合适时机发出合闸命令,使出口断路器合上的时候相位差尽可能的小。 2.根据绘制的脉动电压波形,分析脉动电压的变化规律,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受并联铁磁谐振和串联铁磁谐振的影响,主要特点是: (1)对于铁磁谐振电路,在相同的电源电势作用下回路可能不只一种稳定的工作状态。电路到底稳定在哪种工作状态要看外界冲击引起的过渡过程的情况。 (2)PT的非线性铁磁特性是产生铁磁谐振的根本原因,但铁磁元件的饱和效应本身也限制了过电压的幅值。此外回路损耗也使谐振过电压受到阻尼和限制。当回路电阻大于一定的数值时,就不会出现强烈的铁磁谐振过电压 3.理论分析与测试观察结果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理论分析与测试观察结果一致,因为正常自动准同期并列时,对电网冲击很小,机端电压和电流波形畸变不大,波形依然为正弦。 4.在合闸时相角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合闸相角差主要产生有功电流分量;在有相角差的情况下合后,发电机、变压器与电网间立刻进行有功功率的交换,使得发电机组的联轴、变压器受到冲击,这对于发电机组、变压器和电网均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证机组和变压器安全,一般将有功冲击电流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最大允许并列误差角为10°。 5.根据实验步骤,详细分析半自动准同期并列过程。 答: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并列条件,需要手动调节发电机电压、频率,直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绪论 1、葛洲坝水电厂,输送容量达120万科kW;大亚湾核电厂单机容量达90万kW;上海外高桥火电厂装机容量320万kW,最大单机容量90万kW。我国交流输电最高电压等级达500kV。 2、电能在生产、传输和分配过程中遵循着功率平衡的原则。 3、发电厂转换生产电能,按一次能源的不同又分为火电厂,水电厂,核电厂 3、自动控制装置对送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按控制要求发出控制信息即控制指令,以实现其预定的控制目标。 3、电力系统自动监视和控制,其主要任务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4、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备运行的控制与操作的自动装置,是直接为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和保证电能质量服务的基础自动化设备。 5、同步发电机是转换产生电能的机械,它有两个可控输入量——动力元素和励磁电流。 6、电气设备的操作分正常操作和反事故操作。 7、发电厂、变电所等电力系统运行操作的安全装置,是为了保障电力系统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的监护装置。 8、电压和频率是电能质量的两个主要指标。 9、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操作是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操作的重要内容。 10、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两种类型:自动调节装置和自动操作装置 11、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中已广泛应用,有微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以及分布式控制系统等。 12、频率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功功率潮流是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系统运行方式中的重要问题。 13、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载及其他安全自动控制装置:按频率自动减载装置是电力系统在事故情况下较为典型防止系统事故的安全自动装置。 第一章 14、自动装置的首要任务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采集并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后进入计算机,即数据采集和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15、自动装置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微型计算机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系统。 16、(简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部件 1)传感器 2)模拟多路开关 3)采样/保持器 4)A/D转换器 5)存储器 6)通信单元 7)CPU 16、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压力、温度、转速等非电量或电压、电流、功率等电量转换为对应的电压或电流的弱电信号。 17、采样/保持器一般由模拟开关、保持电容器和缓冲放大器组成 18、A/D转化器是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影响数据采集速度和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19、一般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单元(CPU)。/ 20、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一般由稳压电源、机箱和不同功能的总线模板,以及键盘等外设接口组成。 21、定时器是STD总线的独立外设,具有可编程逻辑电路、选通电路和输出信号,可完成定时、计数以及实现“看门狗”功能等。 22、键盘显示板主要有键盘输入、显示输出、打印机接口等部分。 23、路由器的功能主要起到路由、中级、数据交换等功能。 24、采样过程:对连续的模拟信号x(t),按一定的时 间间隔 S T,抽取相应的瞬时值。 25、采样周期Ts决定了采样信号的质量和数量。 26、香农采样定理指出采样频率必须大于原模拟信号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

1.对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除正常停电操作外的其他任何原因使工作电源消失后,AAT装置都应能动作而将备用电源自动投入。 (2)AAT装置应确保在工作电源断开以后,备用电源方能投入。 (3)确保AA T装置只动作一次。 (4)当工作母线电压互感器因发生回路断线等原因,从而导致虚假的失去电源情况时,AA T装置不应动作。 (5)正常停电操作时,AAT装置不应动作。 (6)当备用电源无电压时,AAT装置不应动作。 (7)应具有将AA T装置投入或退出远行的手段。 (8)应具备反映工作母线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和AAT装置动作的信号。 2.请分别说明重合闸前加速和后加速的特点与应用范围。 答:前加速特点:前快后慢;应用范围:35KV及35KV以下由发电厂或重要变电所引出直配线路上。 后加速特点:前慢后快;应用范围:35KV以上电压等级网络中及对重要负荷供电的送电线路上。 3.自动准同步装置发合闸脉冲为什么需要导前时间?断路器合闸脉冲导前时间主要考虑什么因素? 答:为了保证并列断路器主触头在闭合瞬间时的相角差在0°附近;导前时间应等于并列断路器的合闸时间。 4.什么是强行增磁、强行减磁?强励倍数是多少?(答案不确认对不对) 答:强行增磁就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短路事故时,使发电机电压降低到80%~85%时,从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继电保护动作灵敏度出发,由励磁系统迅速将发电机励磁电流增至最大值。作用:①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②加快故障切除后的电压恢复过程③提高继电保护的动作灵敏度④改善异步发电机的启动条件。 强行减磁是当发电机突然卸载后,由于转速上升,引起发电机电压急剧升高时,由励磁系统迅速将发电机励磁电流减至最小值。作用:①发电机甩负荷时,机组过速,使发电机电压升高,可能危及发电机定子绝缘,强行减磁能迅速将电压降至空载电压②在灭磁开关跳闸时,直流励磁机甩负荷,又可能在换向器上产生过电压,通过强行减磁能够迅速降低励磁电流。 强励倍数是1.2~2倍。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结构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4次) 1.一棵枯木上,生有苔藓、藻类、蘑菇等生物,它们(枯木和生物)共同构成了 A .种群 B .群落C .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2.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 蚯蚓 B .硅藻 C .硝化细菌 D. 酵母菌 3.如下图所示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以图中信息做参考,判断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远洋水域,从水深3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生产者中,主要的生物类群是藻类 B .近海水域水深10米左右处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C .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只有分解者 D .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海水盐度,这一点与陆地生态系统有区别 4.海水退潮后露出的海边岩石上有各种海藻附着,它们从上到下呈带状水平分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不同深度的海水 A .温度不同 B .盐度不同 C .含氧量不同 D .光谱成分不同 5 .在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生的蕈类、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为 A .次级消费者 B .生产者 C .分解者 D .初级消费者 6.根据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按营养功能来分类,应属于( ) 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消费者 D 因细菌种类不同而不同 7.下列是池塘中一些常见的生物,其食物链顺序正确的是 ( ) ①鱼类 ②藻类 ③水生甲虫 ④池边杂食动物 ⑤水蚤 A .④→①→②→③→⑤ B .②→⑤→③→①→④ C .③→②→①→⑤→④ D .②→⑤→④→③→① 8.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 .在该食物网中,H 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C .若B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 .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 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 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中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 A 2 B 3 C 4 D 5 10.用英文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用箭头表示食性关系,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下列哪种食物链或食物网中a 种群较为稳定 A a →b →c B C D

最新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绪论1、葛洲坝水电厂,输送容量达120万科kW;大亚湾核电厂单机容量达90万kW;上海外高桥火电厂装机容量320万kW,最大单机容量90万kW。我国交流输电最高电压等级达500kV。 2、电能在生产、传输和分配过程中遵循着功率平衡的原则。 3、发电厂转换生产电能,按一次能源的不同又分为火电厂,水电厂,核电厂 3、自动控制装置对送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按控制要求发出控制信息即控制指令,以实现其预定的控制目标。 3、电力系统自动监视和控制,其主要任务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4、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备运行的控制与操作的自动装置,是直接为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和保证电能质量服务的基础自动化设备。 5、同步发电机是转换产生电能的机械,它有两个可控输入量——动力元素和励磁电流。 6、电气设备的操作分正常操作和反事故操作。 7、发电厂、变电所等电力系统运行操作的安全装置,是为了保障电力系统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的监护装置。 8、电压和频率是电能质量的两个主要指标。 9、同步发电机并网运行操作是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操作的重要内容。 10、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两种类型:自动调节装置和自动操作装置 11、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中已广泛应用,有微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以及分布式控制系统等。 12、频率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功功率潮流是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系统运行方式中的重要问题。 13、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载及其他安全自动控制装置:按频率自动减载装置是电力系统在事故情况下较为典型防止系统事故的安全自动装置。 第一章 14、自动装置的首要任务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采集并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后进入计算机,即数据采集和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15、自动装置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微型计算机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集散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系统。 16、(简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部件 1)传感器 2)模拟多路开关 3)采样/保持器 4)A/D转换器 5)存储器 6)通信单元 7)CPU 16、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压力、温度、转速等非电量或电压、电流、功率等电量转换为对应的电压或电流的弱电信号。 17、采样/保持器一般由模拟开关、保持电容器和缓冲放大器组成 18、A/D转化器是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影响数据采集速度和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19、一般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单元(CPU)。/ 20、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一般由稳压电源、机箱和不同功能的总线模板,以及键盘等外设接口组成。 21、定时器是STD总线的独立外设,具有可编程逻辑电路、选通电路和输出信号,可完成定时、计数以及实现“看门狗”功能等。 22、键盘显示板主要有键盘输入、显示输出、打印机 精品文档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知识分享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类型:(了解) 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结构 (1)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 通过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者 通过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生产者一定是绿色植物;植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 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动物一定是消费者;病毒都是消费者; 微生物一定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是原核生物。 (2)营养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_________的营养级。 同一营养级上,可以有______________的生物。 ●植物(生产者)总是第_________营养级; ●植食性动物(即初级消费者)为第_______营养级; ●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 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5、各种组分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①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之间紧密联系,才能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②联系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食物链:主要为捕食关系,只有_____________无________,其起点:_______ 6、分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 植物昆虫青蛙蛇鹰 ①如果生产者减少或增多,则整条食物链的所有生物都________或_________。 ②如果蛇减少,植物,昆虫,青蛙,鹰。 7、_______和________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主渠道,也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结构。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过程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的相关习题: (1)A、B、C的同化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即相应方框前面箭头上的数字。 注意:摄入量=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者能量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能量来源: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者能量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 入到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是指:被消费者______________的能量。 (3)每个营养级同化量得去向: 1、____________________ :(即图中的b1、b 2、b3); 2、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被下一营养级捕食,流入到下一营养级(即图中的 ____________ ②生产者的枯枝败叶、消费者的粪便以及他们的遗体被分解者利 用,能量就流向分解者(即图中的________) 3、未利用(仅限于某生态系统有时间限制的情况) 通过下面这道题要深刻理解以上内容:

【范文】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参考答案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参考答案 2-1 并列的允许电流值如何考虑?说明理由。 答: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 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 理由:冲击电流的电动力对发电机绕组产生影响,由于定子绕组端部的机械强度最弱,所以须特别注意对它造成的危害。由于并列操作为正常运行操作,冲击电流最大瞬时值限制在1~2倍的额定电流以下为宜。 2-2 设并列条件已满足要求,现可惜错过了合闸时机,问下次合闸时机还需要多少时间?设滑差角频率*s ω分别为21042.0-?、6102-?, 允许滑差角频率为21042.0-?,试分析最快与最慢两种情况。自动装置如何解决久等的问题? 答:ππω1002==N sN f ,ππω42.01001042.021=??=-s , ππω462102100102--?=??=s s s T ωπ 2=s T s 76.442.021==ππ,s T s 442101022=?=-π π 自动装置应该增加或减小发电机转速,使滑差角频率增大,从而 减小滑差周期,使等待时间缩短。 3-1 某电厂有两台发电机在公共母线上并联运行,1号机的额定功率为25MW ,2号机的额定功率为50MW 。两台机组的额定功率因数

都是0.85。2号机励磁调节器调差系数为0.05,1号机为无差调节特性。若系统无功负荷波动使电厂无功增量为它们总无功容量的10%,问各机组承担的无功负荷增量是多少?母线上电压波动是多少?若发电厂 无功增量为它们总无功容量的60%,情况又如何?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 解:1号机额定无功功率())(49.1585.0arccos tan 25tan 111MVar P Q N G N G ===? 2号机额定无功功率 ())(99.3085.0arccos tan 50tan 222MVar P Q N G N G ===?若系统无功负荷波动使电厂无功增量为它们总无功容量的10%,则 ())(648.499.3049.15%10MVar Q =+?=?∑ 若1号机为无差调节特性,则系统中的负荷波动都由1号机承担,母线电压没有波动。 若发电厂无功增量为它们总无功容量的60%,则 ()MVar MVar Q 49.15)(888.2799.3049.15%60>=+?=?∑ 若仍是1号机为无差调节特性,则系统中的负荷波动都应由1号机承担,但此时系统的无功波动超过了1号机无功容量的额定值,所以此种情况无法调节。 3-4 如何在使发电机退出运行的时候避免无功电流的冲击?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复习思考题完整版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原理》复习思考题 考试题型: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 负荷的调节效应:当频率下降时,负荷吸取的有功功率随着下降;当频率升高时,负荷吸取的有功功率随着增高。这种负荷有功功率随频率变化的现象,称为负荷调节效应。 频率调差系数:单位发电机有功功率的变化引起的频率增量即为频率调差系数。 电压调整:调节电力系统的电压,使其变化不超过规定的允许范围,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水平及各种电力设备和电器的安全、经济运行。 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1、电力系统频率二次调整有哪几种可以实现无差调节? 答:①主导发电机法、②积差调频法、③分区调频法。 2、自动发电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 答:主要任务:①使全系统发电机输出功率与总负荷功率匹配; ②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 ③控制区域联络线的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 ④在区域网内各发电厂之间进行负荷的经济分配。 3、简述发电机调节的类型及特点。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 答:发电机调节的类型及特点: ①δ>0为正调差系数,其调节特性下倾,即发电机端电压随无功电流增大而降低; ②δ<0为负调差系数,其调节特性上翘,发电机端电压随无功电流增大而上升; ③δ=0称为无差特性,这时发电机端电压恒为定值。 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 ③保证供电质量的优良;②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③保证较高的安全水平;④保证提供强有力的事故处理措施。 4、强行励磁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答:强行励磁的基本作用是:①有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②有助于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 ③有助于缩短电力系统短路故障切除后母线电压的恢复时间; ④并有助于用户电动机的自起动过程。 同步发电机并列的理想条件是什么? 答:理想条件:频率相等、电压幅值相等、相角差为零;即(f G=f X、U G=U X、δe=0)。 简述同步发电机组并列时遵循的原则。 答:①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 ②发电机并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 扰动。 8、简述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的优缺点。 答:优点:结构简单; 缺点:靠机械整流子换向,有炭刷和整流子等转动接触部件; 维护量大,造价高;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试题和答案

1.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状态,其暂态过程要,以减小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C ) A 异步运行,短B异步运行,长 C 同步运行,短D同步运行,长 2.最大励磁限制是为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D ) A 防止发电机定子绕组长时间欠励磁B防止发电机定子绕组长时间过励磁 C 防止发电机转子绕组长时间欠励磁D防止发电机转子绕组长时间过励磁 3. 当发电机组与电网间进行有功功率交换时,如果发电机的电压落后电网电压,则发电机。( C ) A 发出功率,发电机减速B发出功率,发电机增速 C 吸收功率,发电机减速D吸收功率,发电机增速 4.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与它的值的大小有关。( D ) A 转子电流B定子电流 C 转速D空载电动势 5.自动并列装置检测并列条件的电压人们通常成为。( A ) A 整步电压B脉动电压 C 线性电压D并列电压 6只能在10万千瓦以下小容量机组中采用的励磁系统是。( B )

A 静止励磁机系统B直流励磁机系统 C 交流励磁机系统D发电机自并励系统 7. 自动低频减载装置是用来解决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C ) A 少量有功功率缺额 B 少量无功功率缺额 C 严重有功功率缺额D严重无功功率缺额 8. 并列点两侧仅有电压幅值差存在时仍会导致主要为的冲击电流,其值与电压差成。( B ) A有功电流分量,正比 B 无功电流分量,正比 C有功电流分量,反比D无功电流分量,反比 9.由于励磁控制系统具有惯性,在远距离输电系统中会引起。( D ) A 进相运行B高频振荡 C 欠励状态 D 低频振荡 10.容量为的同步发电机组都普遍采用交流励磁机系统。( D ) A 50MW以下 B 10万千瓦以下 C 10万兆瓦以上 D 100MW以上 11电网中发电机组在调速器的工作情况下是电网的特性。( B ) A 功率特性B一次调频频率特性 C 二次调频频率特性 D 调节特性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思考题及答案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并列 一、基本概念 1、并列操作:电力系统中的负荷随机变化,为保证电能质量,并满足安全和经济运行的要求,需经常将发电机投入和退出运行,把一台待投入系统的空载发电机经过必要的调节,在满足并列运行的条件下经开关操作与系统并列,这样的操作过程称为并列操作。 2、准同期并列:发电机在并列合闸前已加励磁,当发电机电压的幅值、频率、相位分别与并列点系统侧电压的幅值、频率、相位接近相等时,将发电机断路器合闸,完成并列操作。 3、自同期并列:将未加励磁、接近同步转速的发电机投入系统,随后给发电机加上励磁,在原动转矩、同步力矩作用下将发电机拉人同步,完成并列操作。 4、并列同期点:是发电机发电并网的条件。同期并列点是表示相序相同、电源频率同步、电压相同。 5、滑差、滑差频率、滑差周期:滑差:并列断路器两侧发电机电压电角速度与系统电压电角速度之差;滑差频率:并列断路器两侧发电机电压频率与系统电压频率之差,用fs表示;滑差周期:并列断路器两侧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之间相角差变化360°所用的时间。 6、恒定越前相角准同期并列:在Ug和Ux两个相量重合之前恒定角度发出合闸信号的叫恒定越前相角并列装置。 7、恒定越前时间准同期并列:在Ug和Ux两个相量重合之前恒定时间发出合闸信号的叫恒定越前时间并列装置。 8、整步电压、正弦整步电压、线性整步电压:包含同步条件信息的电压;正弦整步电压:与时间具有正弦函数关系的整步电压;线性整步电压:与时间具有线性函数关系的整步电压 二、思考题 1、同步发电机并列操作应满足什么要求?为什么? 答:同步发电机并列操作应满足的要求:(1)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2)发电机并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原因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原因 马桥中学龚娟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本节课是教材第5章《生态系统》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原因”。本课中主要解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征”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两个内容。 2.教材地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第五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本节内容既涉及前面所学的生态系统相关部分的知识,又是对教材始终贯穿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结诠释。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让学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关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懂得保护自然环境稳定性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种类等一些知识,为本节授课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本课中的知识点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因此在知识的掌握上还存在很大的难度。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先利用同学们在小学的时候学习过的古诗《草》,引导学生说出草原生态系统具 有一定的稳定性,引入本课主题。在教学中,首先利用幻灯片图片展示出岩石从从裸露状态 演变为有多种生物生存的各个阶段,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建立过 程,并以此例引出阶段性的特征;相对性通过讨论:“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 功能会被破坏吗?为什么?”得出。在讲授动态性特征时,利用山猫和野兔的捕食关系,通 过山猫与野兔的数量之间的动态平衡图进行讲解;自我调节能力着重利用食物链图解,帮助 学生理解。最后简单提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为教材后面的内容“人类活动 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打下伏笔。 四、教学目标 1、能说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通过对简单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兔子和草的数量变化的分析,知道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自我 调节来达到稳定。 3、通过对动态平衡曲线的分析,感悟科学研究是需要长期坚持、相互合作的。 4、认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初步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唯物主义 世界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 2、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 六、教学准备 PPT课件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 级: 名: 号: 指导老师:

实验一 发电机自动准同期装置实验 、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原理,掌握准同期并列条件; 2、掌握微机准同期控制装置及模拟式综合整步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3、熟悉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过程; 4、学会观察、分析有关实验波形。 二、实验基本原理 (一)控制发电机运行的三个主要自动装置 同步发电机从静止过渡到并网发电状态,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起动机组,使机组转速从零上升到额定转速; (2)起励建压,使机端电压从残压升到额定电压; (3)合出口断路器,将同步发电机无扰地投入电力系统并列运行; 输出功率,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输出增加到预定值。 (4) 上述过程的控制, 至少涉及 3个自动装置, 即调速器、 励磁调节器和准同期 控制器。它们分别用于调节机组转速 /功率、控制同步发电机机端电压 /无功功率 和实现无扰动合闸并网。 (二)准同期并列的基本原理 将同步发电机并入电力系统的合闸操作通常采用准同期并列方式。 准同期并列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发电机电压相序与系统电压相序相同; 发电机电压与并列点系统电压相等; 发电机的频率与系统的频率基本相等; 合闸瞬间发电机电压相位与系统电压相位相同。 1) 2) 3) (4) 具体的准同期并列的过程如下: 先将待并发电机组先后升至额定转速和额定 电压,然后通过调整待并机组的电压和转速, 使电压幅值和频率条件满足, 再根 据“恒定越前时间原理 ”,由运行操作人员手动或由准同期控制器自动选择合适时 机发出合闸命令, 使出口断路器合上的时候相位差尽可能小。 这种并列操作的合 闸冲击电流一般很小,并且机组投入电力系统后能被迅速拉入同步。 自动准同期并列, 通常采用恒定越前时间原理工作, 这个越前时间可按断路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阐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5、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难点: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二、知识结构 概念: 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原因类型: 恢复力稳定性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措施 三、自主学习

四、合作探究 【例1】有什么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适当增加物种的数目 D.限制一个演替过程 【分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物种数目的多少呈正比关系,即物种数目越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这是因为物种数目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流路径和物质循环的渠道就越多,每个物种所起的作用就越小,部分物种的消失或绝灭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冲击就越小,也就是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就越强。 【例2】下列生态系统中,最容易退化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湖泊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 【分析】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A这种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自动调节能力弱,稳定性差,所以最容易退化。 【例3】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成负相关 B.并不是所有生态系统都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C.外界干扰刚产生时,主要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作用 D.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并不能说明其稳定性大小 【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二者成负相关关系;抵抗力稳定性是指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破坏后重建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生物的种类多少。 五、评价反馈 1.农业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高的原因是() A.人为的作用非常突出 B.需要不断地播种、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等人类劳动 C.种植的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D.其产品运输到系统以外 2.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是。() A.抵抗力稳定性较低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低 B.自动调节能力较大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较高 C.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D.无法确定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课程学习指导资料 编写:肖先勇 适用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适用层次:专科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二00三年11月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课程学习指导资料 编写:肖先勇 审稿(签字): 审批(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字): 本课程学习指导资料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现行教材《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第二版)(上海交通大学杨冠诚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年11月)以及课程学习光盘,并结合实际电力系统对自动装置的要求和远程网络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编写,适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专科学生。 第一部分课程的学习目的及总体要求 一、课程的学习目的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是高等教育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为满足培养电力系统、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重要意义,掌握电力系统中常用自动装置的作用、构成、工作原理、性能、运行特性以及有关参数的整定计算,了解电力系统中常用的自动装置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同时通过掌握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分析方法、基本原理与特点,深化对装置的理解,培养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及自动装置的调试、管理、开发与研究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在发电厂和电力网中使用的常规自动装置,包括备用电源与备用设备的自动投入、自动重合闸、同步发电机自动同期(并列)、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及其自动调节、自动低频减载以及其它安全自动装置等。通过学习,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电力系统中常规自动装置的作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2)掌握常规自动装置的电路构成、工作原理、电路分析方法及其输入输出特性等。 (3)掌握常规自动装置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及其运行特点等。 (4)能够进行一般的参数整定计算。 (5)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本科的先修课程有:电路原理、电机学、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这些课程是本课程的基础,如果基础打不好,会增加本课程学习的难度。例如:对于晶闸管的开关特性掌握不好,就会影响对发电机现代励磁系统、自动同期装置等的学习。 本专业的另一门主要课程——继电保护也属于安全自动装置的范畴,虽然已经独立成为一门课

2017电力系统自动装置随堂练习

A. B. C. D. 参考答案:D A. B. C. D. 参考答案:A A. B. C. D. 参考答案:B .备用电源和设备的自动投入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自动并列装置、按频率自动减负荷装置 A. B. C. D. 参考答案:D A. B. C. D. 参考答案:C A. B. C. D. 参考答案:D A. B. C. D. 参考答案:A .改善电能质量 A. B. C. D. 参考答案:A

A. B. C. D. 参考答案:D A. B. C. D. 参考答案:C A. B. C. D. 参考答案:B .正常时工作在分段断路器合闸状态,取得备用 A. B. C. D. 参考答案:C A. B. C. D. 参考答案:B A. B. C. D. 参考答案:D .应保证在工作电源断开前但备用设备断开后 A. B. C. D. 参考答案:B A. B. C. D. 参考答案:D .均应动作B.不应动作 A. B. C. D. 参考答案:A A. B. C. D.

.均应动作B.不应动作 A. B. C. D. 参考答案:B A. B. C. D. 参考答案:B .加速动作B.拒绝动作 A. B. C. D. 参考答案:A A. B. C. D. 参考答案:A .延时和合闸B.起动和合闸 A. B. C. D. 参考答案:B A. B. C. D. 参考答案:B .动作时限B.返回时限 A. B. C. D. 参考答案:A A. B. C. D. 参考答案:D .逻辑判断 A. B. C. D. 参考答案:B A. B. C. D. 参考答案:A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知识点教学内容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的自动并列 1】同步发电机并列操作应满足什么要求?为什么? 答:同步发电机并列操作应满足的要求:(1)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2)发电机并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因为:(1)并列瞬间,如果发电机的冲击电流大,甚至超过允许值,所产生的电动力可能损坏发电机,并且,冲击电流通过其他电气设备,还合使其他电气设备受损;(2)并列后,当发电机在非同步的暂态过程时,发电机处于振荡状态,遭受振荡冲击,如果发电机长时间不能进入同步运行,可能导致失步,并列不成功。 2】什么是同步发电机自动准同期并列?有什么特点?适用什么场合?为什么? 答:调节发电机的电压Ug,使Ug与母线电压Ux相等,满足条件后进行合闸的过程。特点:并列时冲击电流小,不会引起系统电压降低;但并列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发电机电压、频率进行调整,并列时间较长且操作复杂。 适用场合:由于准同步并列冲击电流小,不会引起系统电压降低,所以适用于正常情况下发电机的并列,是发电机的主要并列方式,但因为并列时间较长且操作复杂,故不适用紧急情况的发电机并列。 3】什么是同步发电机自同期并列?有什么特点?适用什么场合?为什么? 答:是将一台未加励磁电流的发电机组升速到接近电网频率,滑差角频率不超过允许值,且在机组的加速度小于某一给定值的条件下,首先合上断路器QF,接着合上励磁开关开关SE,给转子加励磁电流,在发电机电动势逐渐增长的过程中,又电力系统将并列的发电机组拉入同步运行。 特点:并列过程中不存在调整发电机电压、频率问题,并列时间短且操作简单,在系统频率和电压降低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发电机的并列;容易实现自动化;但并列发电机未经励磁,并列时会从系统吸收无功,造成系统电压下降,同时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 适用场合:由于自同步并列的并列时间短且操作简单,在系统频率和电压降低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发电机的并列,并容易实现自动化,所以适用于在电力系统故障情况下,有些发电机的紧急并列。 4】同步发电机自动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什么?实际条件是什么? 答:理想条件:频率相等,电压幅值相等,相角差为零。 实际条件:①电压差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10%;②频率差不应超过额定频率的0.2%~0.5%;③在断路器合闸瞬间,待并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的相位差应接近零,误差不应大于5°。 5】在自动并列装置中,三个条件的检测? 答:频率差的检测:(1)数字并列装置:直接测得机端电压和电网频率求出f?、 f t ??? 进行判断。(2)模拟并列装置:比较恒定越前时间电平检测器和恒定越前相角电平检测器动 作次序来实现f?检测;恒定相角先于恒定时间动作时滑差小于允许值,符合并列条件。 电压差的检测:直接读入U G和U X值,然后作计算比较:采用传感器把交流电压方均根值转换成低电平直流电压,然后计算两电压间的差值,判断其是否超过该定限值,并获得待并发电机组电压高于或低于电网电压的信息; 直接比较U G和U X的幅值大小,然后读入比较结果。待并发电机电压U G和电网电压U X分别经变压器和整流桥后,在两电阻上得到与U G、U X幅值成比例的电压值U‘G和U’X,取U AB=U’X-U ‘ G,用整流桥得检测电压差的绝对值∣△U AB∣,电压差测量输出端的电位为U D=∣△U AB∣-U set,其中U set为允许电压差的整定电压值,当U D为正时,表明电压差超过并列条件的允许值。 相角差的检测:把电压互感器二次侧U X、U G的交流电压信号转换成同频、同相的两个方波,把这两个方波信号接到异或门,当两个方波输入电平不同时,异或门的输出为高电平,用于 控制可编程定时计数器的计数时间,其计数值N即与两波形间的相角差 e δ相对应。CPU可读取矩形波的宽度N值,求得两电压间相角差的变化轨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