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汇总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汇总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汇总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汇总

序论部分

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从方法上分为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从研究对象上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19C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即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形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分别探讨和研究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

专语语言学:以某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根据语言体系的稳固和变化,把语言研究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在特定时期内相对稳固的语言体系,如对现代汉语的研究;历时语言学研究的则是描写语言体系的历史演变,如对汉语发展史的研究。

普通语言学:是对人类语言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历史语言学:用历史的方法来考察语言的历史演变、研究它的变化规律的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的语言学

。表层结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

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代表著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这个需要扩展,我偷懒了,大家可以仔细查查这个大师)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就其本质而言,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就其社会功能来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行为和结果。

说话: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思维: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体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结合构成的,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的符号。“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义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符号。

语言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交际过程中,其声音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绝不能在同一时间里说出两个符号或两个声音。

语言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语言的依存性(强制性):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但一经社会约定俗成后,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语言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可分为二层——底层是一套音位和由音位组成的音节,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部分;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词素,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词,是造句材料;第三级是句子,是交际的基本单位。

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指语言从旧质过渡到新质不是经过爆发,不是经过消灭现存的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经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旧质要素的逐渐死亡来实现的。语言结构的体系的演变只能采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前后相继的关系。语言单位顺着时间的线条前后相继,好像一根链条,一环扣着一环,处于这个组合链中的两个符号或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就叫组合关系。如:主谓、动宾等都是具体的组合关系类型。

聚合关系:在线性序列的某一结构位置上语言成分之间相互替换的关系。在同一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具有相同的语法功能。在这个线性序列中,每一个语言单位都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可以被其他语言单位替换下来,犹如一根链条,某一环可以被另一环替换下来,从而形成一根新的链条。

语言习得性:是指虽然人类先天就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但要掌

握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不能掌握任何一种语言。

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能力的结合,即,掌握语言需要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如:炊烟代表人家。

语音部分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一定的意义,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依靠语音来实现其社会交际功能。

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国际音标:由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主要使用拉丁字母和各种变形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记音符号。

语音的生理属性:指语音的动力、发音体和发音方法。

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振动,形成音波,音波传入人耳,使鼓膜发生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产生了声音的感觉。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长、音重、音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同一个音素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执行不同的交际功能,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汉语的声调。

音重: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振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语音的强弱与气流量的大小和发音时用力程度有关。如汉语的轻声。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如:eat,it

音质: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征,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腔形状的不同。

基音?陪音:声音大都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纯音构成的复合波,其中频率最低的那个纯音叫基音,其它叫陪音。

乐音:指基音与陪音的频率之间保持整数倍的比例关系,具有周期性重复的复合波形的声音。所有的元音都是乐音。

噪音:指基音与陪音之间不具有整数倍的比例关系,只有杂乱凑合起来的不规则波形的声音。有的辅音是纯粹的噪音,有的是噪音和乐音的混和。

共振峰:一个音的陪音经过共振腔时,一部分引起共振腔里空气的共振,从而得到强化的一簇陪音聚集而成的高峰叫…。

元音:气流从肺里出来振动声带,通过口腔时又没有受到任何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辅音:气流从肺里出来不一定振动声带,通过口腔时受到阻碍并克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

口音:软腭上升,挡住通往鼻腔的道路,气流只能从口腔出去,形成口音。如:d,g

鼻音:软腭下垂,口腔有一个部位闭塞起来,气流只能从鼻腔出去,形成鼻音。如:n,ng

鼻化元音(口鼻音):发音时软腭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呼出的气流不仅从口腔,而且也从鼻腔通过,形成两个共鸣腔,发出的口音就会带上鼻音的色彩,这样发出的音就是鼻化元音。

半元音(无擦通音):发音的持阻阶段口腔通道只形成很小的阻碍,气流通过时,只产生极轻微的摩擦,就产生半元音。

塞擦音:指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在成阻阶段按塞音方式完全闭塞,气流无法通过;进入持阻阶段时,按照擦音方式放松阻碍,形成缝隙,让气流摩擦而出,就产生塞擦音。

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具有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

如:汉语普通话中,“拔[pA]”和“爬[p’A]”是靠[p][p’]两个音素来区别意义的,分作两个音位。

对立原则:即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如果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那么它们一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

如:汉语普通话[-an]这个语音环境,如果分别用[t][t’][n][l]来替换,可以得到[tan](单)、[t’an](贪)、[nan](难)、[lan](蓝)这样不同的语音形式,这就说明[t][t’][n][l]具有辨义功能,出于对立关系中,应定为不同的音位。

互补原则: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和分布条件,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或相互替换,自然不具有辨义功能,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条件变体。

如:汉语普通话中,[A][a][. .][. .][ ..]五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同的,[A]要求零韵尾,[a]出现在[-i]和[-n]之前,[. .]出现在[i-]和[-n]之间,[. .]出现在[y-]和[-n]之间,[. .]出现在[-u]和[- ..]之前。在正常情况下,它们绝对不会出现在同一个语音环境里,且出现的环境相互补充,因而把它们归为同一个音位/a /,让它们

成为其四个条件变体

。语音相似原则:指出于互补关系之中的若干音素,只有在语音相似的条件下才可以归并为一个音位。

如:汉语普通话中的[k][ ], [k]只出现在音节开头,[ ]只出现在音节末尾,是互补的,但音质差别太大,不能归并为一个音位。

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一个音位受语音环境的制约而表现为若干不同的音素,它们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和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相互出于一种互补关系。如果它们在语音上又相似,则可以将其归并为一个一个音位,从而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举例略。

自由变体: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的音位变体。自由变体各音素的音质虽有不同,但说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人感觉不到它们是不同的音,而把它们当作同一个语音单位来使用。

如:武汉话里的[n][l]可以自由变换而不会引起意义的改变,比如“男”和“蓝”同音,[n][l]就是武汉话/ n /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音位。非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长、音重的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音位。包括调位、时位、重位。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也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肌肉紧张度说:人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松弛和紧张相互交替的,肌肉每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中紧张的最

高点叫音峰,音峰总是落在元音上。音节中逐渐减弱的最低点叫音谷,是跟下一个音节的分界处。

语流音变:语流中一个音位由于受到前后音或者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在发音上产生某种变化,叫语流音变。常见的~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同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

异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

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强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弱化有三种表现形式,即元音弱化、辅音弱化、声调弱化。

脱落: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的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

四呼:韵母按照韵头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即所谓的“四呼”。

齐齿呼:凡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

合口呼:凡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撮口呼:凡韵头或韵腹是[y]的韵母。

开口呼:凡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u][y]的韵母。

词汇和语义部分

词汇:一种语言中所有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基本词汇:就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的核心,主要特点是:全民常用性、稳固性、构词能力强。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主要特点是:非

全民常用、不稳固且容易发生变化、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构词能力比较弱。主要类型有:新词、古语、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词。

词义:即词汇意义,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反映,并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固定下来。词义具有概括性和民族性。

理性意义: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反映,也叫概念意义。它以现实现象作基础,而不涉及人们的主观态度,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附加色彩: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在形成理性意义的同时,可以带进人们的主管态度,从而给词义加上了一层“色彩意义”,主要是指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因此叫做附加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多义词:指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它们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

本义: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本义是产生其他意义的基础。

基本意义(中心意义):词在语言长期使用中所固定下来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意义。

派生意义: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

。转义:以词的本义来比喻另一事物,因而双转生出另一种意义。隐喻:是词义派生的重要途径,反映的是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常见的有形状相似和结构相似两种类型,一般是以较具体的意义为基础来建构较抽象的意义,在不同的意义领域之间建立其相似关系。

如:习(数飞――反复练习、复习、温习)

入门(进门――学习的初步阶段)

换喻:是词义派生的重要途径,反映的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在人们心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如:工具-劳动者:笔杆子-写作者

材料-产品:pen(羽毛)-笔

地名-产品:茅台-酒

部分-整体:铁窗-监狱

地点-机构:白宫-美政府

同音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但所表示的几个意义之间并没有联系的词语

同义词:指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

等义词: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在内的词义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反义词:指意义相反的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

义素:是词义最小的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如:“哥哥”的义素是:同胞、男性、年长。

义素分析:就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关系。

义场:即语义场,是一批意义上有共同特征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聚合体。

如:“父亲、母亲、祖母、姑姑、儿子、孙子”聚合在一起,建立了

一个表示亲属关系的语义场。

言不尽意:用一般性、概括性的词语表达特殊性的事物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难言之忧”,需要听话人自己去体会、补充。

言内意外:说话人故意留下意义上的一些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领会、补充其“言外之意”,是语言运用的一种手法。如:婉转的告诫,辛辣的讽刺、反语双关等。

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后者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

语法部分

语法:是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包含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词组合成句、句组合成句群的规则。

词法: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的变化规则。如:附加法、复合词的构词法。

句法:词组合成句子的规则。如:主谓句、述宾句或者主动句、被动句等造句规则。

历时语法:指从语法发展变化的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如:汉语史的研究。

共时语法:指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如:现代汉语的研究。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分为词根、词缀、词尾,其中词根、词尾是构词语素,词尾是变

词语素。

构词语素:具有构成新词能力的语素,包括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变词语素(构形语素):在词中位置固定,但既不是词的主干,也不能参加构成新词,只能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语素。如:英语中的“-s,-ed,-ing”。

词根:有实在意义,是词的核心部分,词义的主要承担者,可单独成词,也可彼此组合成词。

词干:一个词除去词尾的部分叫做…。

词缀:只能依附在词根上表附加意义的构词语素,不能单独构成词。根据在词中出现的位置,可分为前缀、后缀、中缀。

词尾: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词尾是变词语素,也叫构形语素。

词: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词组:词的组合,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是在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但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语法单位。

自由词组:句子里根据表达需要按照语法规则临时组合而成的词组。

固定词组:不是根据表达需要按照语法规则临时组合而成的词组,而是需要完整记住的词的固定组合。如:北京大学,人民代表大会、成语等。

句子:是由若干个词和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能够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语气、语调的语言单位。

句群:是由句子与句子组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的,语法中的最大单位。

单纯词: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复合词:完全由词根语素按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词。

派生词: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的词。

语法意义:词进入语法组合后,由语法结构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

语法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

语法手段:把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概括成的类别。(语法形式的类别)。主要语法手段有: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

语法范畴: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所表达出来的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概括所形成的意义类别的聚合。包括:性、数、格、时、体、态、人称。

词形变化(形态):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来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包括:附加、内部屈折、异根、零形式。

附加:是指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面加上词缀。

如:英语复数加s/es,过去时加ed,比较级加er,最高级加est. 屈折(内部屈折、语音交替):通过词内部词根中语音形式的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达语法意义。如:man-men, swear-swore.

异根:用不同的词根表示同一个词的不同语法意义。

如:good-better-best. ;we(主格)- us(宾格).

选词:进入语法结构的词首先咬在语法的词类聚合中进行选择。词序:是通过语法结构中词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组合的递归性:同样的语法结构可以层层嵌套,同一条语法规则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这就是组合的递归性。

组合的层次性:指语言中的句子,不管多么复杂,都是由基本结构一层层套起来组合而成。它的内部组织是有层次性的。

句子成分分析法: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层次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时,先找出它是由哪两个最大的直接组成成分组成的,确定其结构类型;接着用同样的方法逐一分析这两大部分,找出它们各由哪两个直接组成成分组成,又分别是什么结构类型。这样一层层分析下去,知道全部都是单个词为止。

直接组成成分:语法组合是有层次性的,每一层次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作~。

组合规则:就所有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来看,都是相互之间如何搭配的关系,为组合规则。

聚合规则:就所有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来看,都是相互之间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为聚合规则

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出的类。在一种语言里,凡是能在同样的组合位置中出现的词,它们的句法功能相同,就可以归为一

性:指某些语言中人或事物性属的一组特征。

数:表示事物数量关系的一组特征。

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时: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时间和说话时间关系的一组特征。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如:Write-wrote-will write。体: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进行状态的一组特征。如:英语中有

普通体(write)、进行体(writing)、完成体(have written)。态:表示动词与主语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分为主动态、被动态。人称: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如:He writes. I write. You write.

句式变换:运用增加、删除、移位、变更结构格式等手段,把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

句法同义: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

如:我们去过天坛了。我们天坛去过了。天坛我们去过了。

句法多义:同一个句子格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意义。如:通知的人还没有来。“通知的人”-“去通知的人”、“被通知的人”。

孤立语:也叫词根语,以汉语为主要代表。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词序严格,虚词重要,复合词多派生词少。孤立语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大部分词语是由词根构成的复合词,词的结构比较单一,是一个孤立的词干。

屈折语:是一种以词形变化作为主要语法手段的语言,以印欧语系为代表。

特点(1)词形变化丰富,是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语法手段。(2)一种变词语素可以表达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如:works-单数,第三人称,普通体、现在时。

一种语法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词形变化来表示。如:数-外部屈折、内部曲折。

(3)词根、词尾结合紧密。

黏着语:是一种具有丰富的词形变化,并通过词本身形式变化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语言。以土耳其语、日语为代表。特点是:(1)

没有内部曲折,只靠词尾发生变化表示语法意义。(2)变词语素与语法意义一一对应。(3)词根词尾结合不紧密,二者有很大独立性。

复综语(编插语、多式综合语):突出特点是分不出词和句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黏着语,以美洲印第安语为代表。特点是:(1)一个词的构成部分同时又是另一个词的构成部分,许多个成分互相编插组合在一起,难分你我。(2)词和句子合二为一,没有一个能独立使用的词,只能连缀成句子使用。

配价:“配价”这一概念借自化学,是指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个属于不同语义角色的名词性词组(行动元),动词所关联的行动元的多少就决定动词的配价数目。

(1)一个动词如果只能支配一个行动元,即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那它就是一价动词;

如:小刚睡觉。“睡觉”是一价动词。

(2)一个动词如果只能支配两个行动元,即动词后面能带一个宾语,那它就是二价动词;

如:小刚喝啤酒。“喝”是二价动词。

(3)一个动词如果只能支配三个行动元,即动词后面能带两个宾语,那它就是三价动词;

如:小刚送我一朵花。“送”是三价动词。

文字部分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其本质是用“形”通过“音”来表达“义”,因而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语素文字:指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逗只跟语素相联系的文字。

音节文字:指全部字符都只跟音节相联系的文字。

音位文字:音位文字可以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全部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辅音音位文字,一般成为辅音文字;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是全音位文字,一般成为音位文字。

表音文字:指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

表意文字:指全部字符都是义符的文字。

意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义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

字符:即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根其中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

意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

他源文字: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

自源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书面语:是用文字记载下来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语言的演变

社会方言:是指在同一地区居住的居民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阶级等社会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小社团语言差异。其最显著的差异是在词汇方面,有时也有发音色彩或者音位分合上的差异,但一般来说自由通话不成问题。

如:戏曲界(行头、场面、龙套);语言学(音位、音节、音素);学生腔、官腔等。

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对本集团以外的人绝对保密。

地域方言:指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及变体。

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同属于原始汉藏语,是亲属语言。

次方言:指同一个方言区内,不同地区的人所说的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仍有差异,也就是说,在一个方言的内部还存在着地域方言性质的分歧,这个方言下面可以再分出各种“次方言”。如:闽方言下的闽南、闽东、闽北方言。

土语:次方言下面再分类就是土语。

母语(原始基础语、基础语):分化出亲属语言的语言。有的语言学家把类似原始汉藏语那样的语言称为“母语”,相应的,将汉语、藏语那样的语言成为“子语”。

谱系分类:指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

语系是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

语系:从同一语言分化出来的后代语在谱系分类中都归为一类,叫语系。语系是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个语系。

语族、语支、语群:在语言的谱系分类中,同一语系中的语言根据它们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

隐语:社会上的秘密团体中彼此之间使用的秘密语言,是一种特

殊的社会方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风格变体:生活在某一语言社团的人因交际环境的不同、交际对象的差异,而在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是一般所说的语言的风格变体。

如: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上和日常的家庭生活里,语言表达有不同特点。

共同语:“民族共同语”的简称,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共同语是在一种语言或方言基础之上建立的,而非凭空建立。基础方言: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

如:汉语是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汉语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国语: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为了维系整个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联系,需要使用共同的交际工具,这种一个国家内各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叫作国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语言规范化:就是要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而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妥善处理。

借词(外来词):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telephone-德律风,microphone-麦克风。

意译词:是用本民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就是说,意译词的词义来自外语,而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是本民族语言的。

如:telephone-电话,bank-银行

仿译词:是用本民族语言的构词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词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移植过来,使构词成分的选择和构词规则的选择与外语词一一对应,是意译词的一个特类。

如:blackboard-黑板,football-足球。

语言融合(语言替代、语言换用、语言转用):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最常见的语言变化,是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即某一种语言成为胜利者,保留自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并且按照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继续发展,)成为趋向融合的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交际工具,而其他语言则由于无人使用而消亡。语言融合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

双语现象:是语言融合过程中必经的过渡阶段,即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

双言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语言“底层”:当两种语言实现了融合之后,消亡的语言通常会在胜利者的语言中留下一层痕迹,如某些发音方式的特点、当地某些地名或特有地貌、物产的名称等。这些遗留下来的因素就叫做语言的“底层现象”。

如:“哈尔滨”是满语的遗留,其中“哈尔”是满语“江”的意思。

自愿融合:在语言融合过程中,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了经济文化比较发达一方的语言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从而实现了语言的融合。如: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

教育学综合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综合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 1、教育先行: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 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代表人物:涂尔干、孔德等。 3、终身教育:它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星期,70年代产生广泛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朗格郎。终生教育强调教育史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及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终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成学习的习惯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 4、教师专业性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品质的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成为专业人员并在教学中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职业专业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其中教师职业专业化只能是通过教师教育专业化来实现。 5、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提出的。是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心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6、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全国第一次教育讨论会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新的教育方针,提出“五育并举”的思想。包括军国民教育(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实利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美感教育亦称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人才培养看,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7、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方法,一般称为“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将它称为“产婆术”。苏格拉底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从而得出事物的“定义”。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 8、《初等教育法》:1870年,英国国会正式颁布“初等教育法”(Elementary也称福斯特法案)。这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 ⑴提出在全国各地5-12岁普及义务教育; ⑵国家仍然保留国民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辅助权,监督权; ⑶将全国分成若干学区,每学区建立可征收税收,地方教育局领导地方教育,承认英国私立教育机构,认为这是国家教育的一种类型; ⑷宗教科目与世俗科目分离。 9、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_叶蜚声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导言 4.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 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5.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

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 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7.社会现象: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取渐变,不能爆发突变。 8.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指语言结构体系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即词汇、语义、语音、语法的发展速度是 不一样的。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词汇、语义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 9.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相对,表层结构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即通过语音形

式所表达出来的那种结构,表层结构是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显现的;深层结构是赋予句子以一定的语义解释的那种结构。 10.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11.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它们彼 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23.音高: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 24.音重: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而振幅的大小与发音时用力大小有关。 25.音质: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

法律基础2019尔雅答案100分

。。。。。。。。。。。。。。。。。。。。。。。。。。。。。。。。。。。。。。。。。。。。。。。。。。。。。。。。。。。。。。。。。。。。。。。。。。。。。。。。。。。。。。。。。。。。。。。。。。。。。。。。。。。。。。。。。。。。。。。。。。。。。。。。。。。。。。。。。。。。。。。。。。。。。。。。。。 法学是什么? 1 英国法学家( A )第一次将“法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 A、 奥斯丁 B、 边沁 C、 斯密 D、 霍姆斯 2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

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句话是(A )的名言。 A、 孟德斯鸠 B、 马克思 C、 卢梭 D、 霍布斯 3 法的历史类型是法律发展的时间线索,以下有关法的历史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BD )。 A、 划分法的历史类型的标准是法律的历史传统和特征 B、 法的历史类型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

会主义法 C、 各种不同历史类型的法不可能在同一历史时段同时存在 D、 各种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可以在同一历史时段同时存在 4 法理学是以作为整体的法律的共同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法学,着重揭示法律的基本原理。(正确) 5 在一定的法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法律规范、行为准则和法律程序,其效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衡量的,能够作为社会的调整器。(正确) 法是什么? 1 英语的“法”(righ正确)的内涵不包括( B )。

A、 权利 B、 自由 C、 正义 D、 规范 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述“法治”内涵的著作是( A )。A、 《政治学》 B、 《法律篇》 C、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

学前教育学必考名词解释和简答大全 名词解释题 1.1.广义的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一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1.3.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 1.4.正规学校教育:在学龄期完成的上学年限,获得教育证书。 1.5.非正规教育:在任何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成人或儿童所选择的学习形式,是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活动。 1.6.非正式教育:个人在日常经验和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的学习,是无组织、无系统的终生过程。 1.7.全民教育:保证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它以普及义务教育实行之。 1.8.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打破了教育为学校系统所垄断,改变了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的人生模式。 1.9.教育化:使受教育成为全民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消除专制、封闭、灌输等不的教育,建立尊重、开放、启发、参与等化的教育。 1.10.教育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整体的变革。 1.11.人的个体发展: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身体的发展是指身体的各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人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发展。 2.1.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2.2.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2.3.文化(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4.文化(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2.5.文化传递: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在空间的流动,文化传递与传播过程补充、发展、丰富着文化,因为它注入了传播者的经验与整理创造。 2.6.文化选择: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 2.7.文化变迁:文化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文化变迁来自文化容的变化,并非所有的文化容的变化都会引起文化变迁,只有当某种文化容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全局性、整体性变化时,才形成文化变迁。 2.8.人的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3.1.儿童的发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作用的。 3.2.回忆说: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基本上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并成为有意识的先天知识(理念)。后天环境对人不具影响,一切研究、学习都只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 3.3.成熟势力说: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顺序模式的过程,而这个顺序是由物种和生物进化的顺序决定的。所有儿童都按照这个顺序发展,

《语言学纲要》试题库剖析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学 2.语言 5.文言文 6.符号 7.符号形式 8.符号的任意性 9.语言符号 10.组合关系 11.聚合关系 二、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__________ 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个阶段。 6.语言是人类社会的______________,而且也是思维的______________。 7.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____________,摇头表示____________,送别时挥手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_____________,手舞足蹈表示____________。 8.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____________。 9.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汉语的“舅舅、姨父、姑父、叔叔、伯伯”,英语用______________表示。 10.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_____。 11.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_________。 12.任何符号,都是由和两个方面构成的。 13.一个符号,如果没有_______,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_______,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14.语言符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______。

北京师大电影学真题)

2010年艺术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意境 2、浪漫主义 3、艺术形象 4、题材 二、简答 1、简述艺术心理分析批评特点。 2、简述艺术起源“游戏说”的主要观点。 3、简述谢赫“六法”论的主要内容与理论价值。 4、什么是立体派绘画,及主要艺术特色。 5、简述书法史与书法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6、孙过庭的“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怎么理解。 7、简述艺术舞蹈特征。 8、什么是舞蹈编导能力。 9、什么是艺术设计教育。 10、艺术设计怎们分类。 11、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有何不同。 12、戏剧化电影叙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和特点。 14、简述冼星海创作成就及特点。 三、论述 1、论述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结合作品论述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乐派的音乐创作特征。 3、结合现状谈谈奇观电影或电影奇观现象的认识。 4、结合作品谈谈对美术借助摄影作品进行创作现象的认识。(400字以上) 5、举例说明设计美学在设计中的运用。 6、论述王羲之书法对唐初书法的影响。 7、阐述对书法之“法”的理解。

8、举例评述舞蹈作品的空间结构。 9、论述数字艺术发展的得与失。 2009年硕士研究生艺术基础理论入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3分) 1 六神论 2 悲剧 3 谢晋 4 唐三彩 5 电视空间 6 德彪西 7 曲牌8 秦腔 9 电影《邻居》10 后印象主义 二、简析题(共50分,任选两题,多选无效) 1 试举例说明,谈谈艺术消费与接收的关系 2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的音乐思想 3 唐传奇的艺术特色 4 罗丹的艺术风格 5 论述艺术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6 以一部影视作品为例,谈谈数字技术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7 谈谈刘恒的影视编剧的特点 8 谈谈米芾的书法风格 9谈谈舞蹈的传播方式 三、论述题(共70分,任选两题,多选无效) 1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叙事风格 2 赵孟頫的绘画的风格特色 3 如可达到设计美学的完美境界 4谈谈瓦格纳歌剧改革的主张 5舞蹈艺术的形式结构 6吴昌硕的书法风格特色 7 根据你的专业谈谈,你对数字艺术的认识(试着给出自己的界说,数字艺术的表现形式,数字艺术的艺术特质) 8 结合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文艺表演,对当下文化创作中“传统”问题说说你的看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名词解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名词解释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名词解释: 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个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2.法律规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3、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4、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人们热爱、忠诚、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意志、信念和思想境界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 5、知识陶冶法指在思想道德修养中,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在马克思注意指导下,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理、观点。其次,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读相关的书籍,包括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青年学、心理学、人才学美学等,构建合理知识结构,为深入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奠定基础。 6、成文法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制定颁布,以不同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规范,故又称“制定法”。 7、法的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把法律规范的规定运用到具体的主体或场合,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行使权力的专门活动。 8、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

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反映在个体身上,就是个体的道德品质,即品德。 9、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想象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10、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11、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一般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或指在人的各种属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2、信念指对某种学说、理论、思想极度信服而树立的牢固的观念。 13、自我修养自我修养,亦称修养,即通过内心的不断反思、反省、社会实践的不断磨练,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个性人格。用当代大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协调、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超越,锻炼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优秀品质,养成良好的习惯。简而言之,自我修养是个体为获取某种素质而自觉履行的行为。 14、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15、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16.法制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即一国或一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

教育学名词解释精选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 1、学制: 学制就是学校教育制度得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得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得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以及它们之间得相互关系等。 2、课堂教学: 又称班级授课制,就是将学生按年龄与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得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得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得一种组织形式。 3、学校教育: 亦称狭义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得要求与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得一种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得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与体力得活动。 4、陶冶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创设与利用有教育意义得情境以及教育者自身等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得一种方法。 5、《学记》: 就是中国古代得教育专著,就是世界上最早得教育理论著作,在世界教育史上影响较大。它仅仅用了一千二百二十九个字就比较准确地揭示了教育活动得许多规律,对今天得教育活动仍有巨大得指导作用。 6、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将学生按年龄与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得班级,教师以班为单位,按固定 得时间表,分科进行连续教学活动得一种组织形式。 7、学制 学制就是由国家制定得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得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得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得关系 8、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就是指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得解剖生理方面得特点。 9、讲授法 讲授法就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地连贯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得教学方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式。 10、美育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正确得审美观与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有从事艺术与创造美能力得活动。 11、教育目得 教育目得就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得人得总要求,规定着人才培养得质量规格。 12、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就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得形式编定得有关学科教学内容得教学指导文件。 13、启发式 启发式指教师从学生得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得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得积极性与主动性,指导她们自已去学习得方法。通过启发教学,促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引起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使她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14、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就是利用她人得模范行为或英雄事迹作榜样,培养学生良好得思想品德得一种教育方法。 15、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就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得,为大多数人赞同得言论与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得动向与集体成员得言行,成为个人与集体发展得一种力量,就是学生自我教育得主要手段。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导言 1.语言学: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通过考察语言及其应用的现象,来解释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2.语文学: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之前的语言研究,这时的语言研究尚未独立,语言学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而存在,语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古籍和语言教学,从而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或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 3.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由于汉语书面语使用的文字——汉字的特点,中国传统语言研究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4.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理论语言学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具体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5.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的分析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状况,是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 6.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涉及到一种语言的叫做历时语言学,如历史语音学,历史词汇学,历史语法学等;涉及到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 7.索绪尔: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创者,著有《普通语言学教程》,被人们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提出语言是符号体系;符号由能指所指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的关系是任意的,一旦形成以后又是约定性的;符号系统内部存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他的学说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始,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20世纪的各个语言学派。 8.布龙菲尔德: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它的主要贡献是将语言学从哲学理念建设成为一门科学。早期的著作是出版于1914年的《语言研究导论》,立足于心理学来阐释语言、刺激—反应论来解释语言的产生和理解的过程。1933年他的最有影响的著作《语言论》出版。这时,他已经从构造心理学转到行为心理学。他在该书中提出了美国结构语言学派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 9.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著有《句法结构》。最出他用结构主义的方法研究希伯来语,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转而探索新的方法,逐步建立了转换生成语法,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就是这一新方法的标志。这种分析方法风靡全世界,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因而被人们成为“乔姆斯基革命”,对语言学的发展方向产成了巨大影响。 10.韩礼德:英国语言学家,功能主义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了以弗斯为首的伦敦学派的基本理论,并吸收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的某些观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和创立了系统功能语法,著有《普通语言学教程》《语法功能论》等著作。他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把语言看做“社会符号”,其包括功能系统、层次和语境等概念,在语法中认为系统中存在连锁系统和选择系统,在功能语法中他用功能的配置来解释语法结构,提出了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20世纪70年代后,他将注意力转移到语言与社会学、符号学的关系上,对社会语言学进行研究。 11.赵元任:字宣仲,江苏常州人,生于天津。赵元任是“中国语言学之父”。他将科学运用于语言学研究的结果:用自然科学中的基本概念说明语言问题;用自然科学的先进成果记录和分析语音;把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引入语言学;引入科学的描述事物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程序等等。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在他和同时代的一批学者的努力下,逐步走向现代化。 12.历史比较语言学: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心在德国。该学派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通过语音和词形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发现了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建立了语言的谱系分类。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是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研究,弄清了世界上很多语言的同源关系,建立了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为语言学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历史比较语言学也有局限:他强调了语言的历史比较,忽视了语言的共时研究;孤立地研究语言单位,缺乏对语言系统性的研究。 13.结构主义语言学:1916年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核心是语言是符号系统,突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局限,开拓了语言研究的新领域,给语言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电影学名词解释汇总资料

电影学名词解释集锦 1.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 60年代中期西欧电影理论界出现的新学派。70年代在英美电影界也流行起来。(其特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这一类型的理论是在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哲学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代 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其特点大致如下:①与西方其他理论相比,它的内容十分庞杂,既非一家之言,也非一派之 论。其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运用结构主义或符号学的术语和分析方法。②这些理论的论述风格都比较抽象,比较富于哲理,也可以说比较富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色彩。③它与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处于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这一理论是在结构主义思潮的强 烈影响下产生的;另一方面电影理论的问题已成为当代西方美学,特别是结构主义-符号学 美学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这一类型的电影美学就是电影理论界追求美学深度的趋 向和一般美学界日益重视的电影艺术分析的趋向汇合的结果。它的特殊性与含混性也就是由 这一特点产生的。作为代表,主要有麦茨的电影符号学,首次在《电影中的符号与主义》将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电影理论介绍给英语世界的彼德·沃伦;罗纳德影像结构分析;帕索里尼 在《电影诗学》中的“诗歌电影”理论等。 2.电影符号学 一种将符号学运用于电影研究的理论(创始者是麦茨)认为①电影本性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而是艺术家重新结构的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②电影艺术的创造必然有可循的社会公认的“程式”,电影研究应成为一门科学。③电影语言不等于自然语言,但电影符号系统与语言学 符号系统本质相似,电影研究应该借用语言学作为一种科学规范工具。④电影研究应根据“整体决定局部”的原则而系统化。⑤电影符号学的研究重点是外延和叙事,主张宏观结构分析 与微观结构分析并重。 它的研究兴起于60年代中期,帕索里尼的《电影诗学》,意大利的艾柯《电影符码的组接 方式》以及沃伦的《电影中的符号和含义》极大推动了其发展,但真正建构电影符号学理论 大厦的还是法国的麦茨的《电影语言》和《语言与电影》两部巨著。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可归 结为一句话:电影不是真正的语言,但却是一种具有表意性符码的特殊语言。(符码在他看来仅仅是一种让信息含义得以理解的逻辑关系。而“次符码”是符码在一些相应电影领域中使 用的规律性) 3.类型电影 ①是指按照约定俗成的类型要求或原则制作出来的影片,它们拥有相似的主题、情结、 人物、场景和电影技巧的影片。是商业化的生产和意识形态生产的共同产物,尤其是在美国好莱坞中成为商业电影制作的主流。在三十年代形成规模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②类型电影的主要特点是:公式化的情节、脸谱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符号。常见的 类型有西部片、警匪片、灾难片、歌舞片、科幻片、动作片等。如米高梅公司精于歌舞片和 浪漫剧情片;华纳兄弟公司的警匪片独具特色,而科幻、恐怖片几乎成了环球公司的专利。 ③它作为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产物,迎合观众的欣赏期待和道德观念成为一个非常重要 的标准,并且特别关注电影作品的某些共性。虽然它的制作模式给人以保守陈腐、平庸媚俗之感,但也没有妨碍某些杰出导演在严格的类型戒律下制作出富有个性和艺术价值的电影作 品。如西部片大师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查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等。 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类型电影的生产还遵循着某种“定期更迭”的原则,即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新的“主打类型”占据重要地位,这使得观众对于类型电影能长久的保持兴趣。

2014实用法律基础名词解释

2014实用法律基础名词解释名解3.犯罪构成:指的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4.共同犯罪: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5.累犯:指判处有期徒刑服刑期满或赦免后,在一定期限又犯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 1按份共有:是指数人对同一财产按各自确定的份额共同享有所有权的共同形态。 2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3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4不安抗辩权:是指先履行何婷的一方当事人因对方当事人欠缺履行债务的能力或欠缺信用,拒绝履行合同的权利。5产业政策:是国家设计有关产业发展,明确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区域布局的规划和安排的各种政策、目标和措施的总和。 6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岀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7承诺:是受要约人同一要约的意思表达。 8冲突规范:指指明某种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应适用何种法律的规范,又称法律适用规范、法律选择规范。 9财产保全: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 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10裁定管辖:指根据人民法院的裁定确定诉讼的管辖法院。 11、担保物权: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特定的财产上设定的以优先受偿权为内容的一种他物权。 12抵押权: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务人的,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13定金:是指订立合同时,为了保证合同的履行,约定当事人衣服那个先行给付另一方的货币。 14地域管辖:指按照各级人民法院的辖区和民事案件的隶属关系来划分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15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提岀的新的技术方案。 16犯罪: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17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18法治:是指与民主相联系的治国的原则和方略,或者说是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必须普遍守法的原则,即依法办事原则。

语言学纲要习题答案

导言 一,名词解释(分,每小题分) ,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 二,填空题(分,每空分) .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 .历时共时历史描写 .历史比较 .《语言论》 .索绪尔 三,问答题(分,每小题分) 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正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古代的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庸地位,而现代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 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问题,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形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经过大脑的思维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收.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举例说明略,可结合分析任举一个句子作说明.)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社会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科学,所以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话语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宇宙语言学等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语言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语言文字是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而要学好用好语言,就必须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②制定语言文字的有关政策,制定语言规范,都要在对语言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正好可以作指导;③新兴技术的出现扩大了语言学的应用范围.至于个人,同样可以利用语言学的成果,比如学习一种语言或方言,最好的办法是找到所学语言同自己母语的各方面的对应规律,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结合实际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生活经历举例) 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一般所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理论语言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专语语言学以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某一种语言的规律.从是静态研究还是研究语言的历史看,又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的发展历史,是纵向研究,比如汉语史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时代的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规律,对之进行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学,描写语汇学,描写语法学等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 .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

2017年考研法律基础名词解释大汇总

2017年考研法律基础名词解释大 汇总 1.法律的渊源(法律形式):指那些来源不同(制定法与非制定法、立法机关制定与政府制定,等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 2.国际法:作为国际法律关系主体的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制定和实施的法律。 3.国内法:一国(或地区)制定并在该国(或地区)实施的法律。 4.根本法(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制定需要特别的程序的法律 5.普通法:根本法其他的。 6.一般法:适用于一般的法律关系主体、通常的时间、国家管辖的所有地区的法律。《刑法》、《合同法》 7.特别法:适用于特别的法律关系主体、特别时间、特别地区的法律。《妇女权益保障法》、《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8.实体法:规定的是主要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著作权法》 9.程序法(诉讼法):规定主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施的法律。《民事诉讼法》、《行政复议法》10.成文法:国家机关制定的、以文字形式表达的法律。11.习惯法:由国家认可的习惯。12.公法: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律。现代西方法学著作一般认为是宪法、行政法、刑法。13.私法: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现代西方法学著作一般认为是民法和商法。14.衡平法:是14世纪开始的,大法官法院的大法官们根据公平正义原则对普通法进行修正、补充而形成的一种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15.普通法:是专有名词,特指11世纪诺曼人征服英国后通过法院判决而逐步形成的适用于全英格兰的一种法律。16.联邦法:指整个联邦立法机关制定的和在整个联邦实施的法律,如联邦宪法、联邦民法、联邦刑法等。17.联邦成员法:指由联邦成员国的立法机关制定的仅在该成员国实施的法律,如成员国宪法、成员国民法、成员国刑法等。18.法律的历史类型:按照法律的阶级本质及其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划分。19.法律体系:指由在一个国家里,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所组成的法律部门而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20.部门法(法律部门):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可以称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21.规范性法律文件:表现法的内容的形式或者载体,部门法就是由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法规和规章)构成的。 22.法律调整机制:指包括整个法律调整系统的结构、功能、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发生作用的过程和方式。23.规范性: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24.概括性:它是人们从大量实际、具体的行为中高度抽象出来的一种行为模式,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复适用多次的。25.普遍性(一般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为标准是按照法律规定所有公民一概适用的,不允许有法律规定之外的特殊。26.行为模式:就是指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所提供的标准和方向。27.法律后果:指行为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在法律上所应承受的结果。28.强行性规范:指不考虑个人意愿而强行加以适用的法律规范。29.任意性规范:指适用与否由个人意愿决定的法律规范。30.确定性规范:是指明确规定了法律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的规范。31.委托性规范:是指没有规定行为模式和行为后果,而只规定授权(委托)其他国家机关予以规定的法律规范。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6、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1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8、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9、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 20、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1、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22、心理断乳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语言学纲要各章名词解释

导言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之。 *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语言本身的构造很复杂,对它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语言、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是瞬间的事情,但却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如果借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这一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第一章 *语言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把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找出来,把那些隐藏在无数话语中的坚守不见尾的语言找出来,使它的整体和每一片鳞甲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当然是复杂细致的任务。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可以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字符号,化学公式等。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要动嘴,而且要面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非语言:手、眼神)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的各组民族不同的。 *为什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最灵活的,最方便的,信息量最大的,所以是最重要的。语言是组成社会不可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要靠语言来维持。 2、语言是为满足人类交际的组要而产生的,其他动物是没有的。 3、其他的交际工具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的语言或语言成分的代用品,而且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 第二章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约定俗成、重复使用。语言符号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语言必须是一种经济有效而又富于弹性和灵活性的装置。这装置的重要特点就是分层。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氛围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意义在这里被装进形式的口袋,成了音义结合的最小的符号。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两种最根本关系。 第三章 *音素:是从音节中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 *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国际音标:是国际语言协会于1888年制定的并开始使用的一套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由发音学---音响学---听觉语音学三门学科加以研究,标志着人们研究语言的的进展过程。三个环节,三个方面,三门学科的研究都是自然科学和语言学的交界领域,都要利用大量的实验手段。生理、物理、心理的研究可以说是语音的自然属性的研究。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是什么? 1、气流是否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辅音受阻。 2、发音器官紧张状况。发元音时各器官的各部分都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特别紧张。 3、气流强弱不同,发元音气流弱,发辅音气流强。 *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的分析对拼音文字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