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经济地理 复习提纲

世界经济地理 复习提纲

世界经济地理  复习提纲
世界经济地理  复习提纲

世界经济地理

第一章

一、21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一)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二)科学技术主导全球竞争格局

经济:一切物质或非物质生产销售活动的总称

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销售全球化

(三)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全球化并行发展

(四)世界经济在不平衡中发展

1.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1.1跨国公司数量和规模空前发展

1.2国际分工细化与深化

世界经济全球化表明国际分工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关键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国际分工目前已从垂直分工进展到水平分工,从整体分工进展到零部件分工,从工序分工进展到工位分工,实现了车间与流水线的国际化。

1. 3国际贸易深化与扩大化

国际分工的细化与深化导致了成品和半成品在国家和地区间迅速流动,从而带动了国际贸易额的增长。

1.4国际资本流动加速

国际间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加快,商品及服务贸易国际化的加速发展,造成国际间的大规模资本的加速流动。

(二)科学技术主导全球竞争格局

(三)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全球化并行发展

?区域性经济集团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经济组织,其成员国必须遵守共同制定的经济政策和规则,实行不同程度的一体化,这就要求成员国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让出部分国家经济主权。

?全世界大约有20多个区域性经济集团。经济政策一体化程度可分为五种类型:(1)自由贸易区。(2)关税同盟。(3)共同市场。(4)经济共同体。(5)经济联盟。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正在形成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板块为主的格局。

(四)世界经济在不平衡中发展

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实践证明,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在全球化当中获取利益。

经济要素: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管理.

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贫富差距扩大日益严重

世界上的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国家和少数人手中。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世界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来自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世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此相关的还有世界人口问题、世界粮食问题、世界能源问题、世界疾病问题等全球性问题。

(三)国际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二、世界地理2研究对象

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地域系统形成发展的条件、结构、体系类型及其地域运动规律。

三、研究方法

1、方法论基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

2、数学方法:经济统计、图表分析、结构模型、发展远景模拟等

3、传统方法:野外考察、调研

五、地理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

1、全球意识和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系统观念

2、树立科学世界观的好课堂

第二章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全球人地关系的历史发展

一、人地关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人类通过技术的发展去适应自然、挑战自然、控制自然,通过社会组织的形式来争取优势。在这一过程中,人类自身也不断被改造,形成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形式。

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以原始技术为主的采集狩猎社会、以农业技术为主的农业社会和以工业技术为主的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社会过渡

表4.1.1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阶段性特征

发展阶段项目采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主要技术手段原始技术(石器、

木器等)

农业技术(青铜

器、铁器、犁、

耕作制等)

工业技术(机器、

电器、社会化生

产)

高技术、清洁技术、

信息技术

利用的主要资源天然食物农业资源(主要是

耕地、淡水等可

再生资源)

工业资源(主要是

不可再生的矿产

资源)、人力资源

和资本资源

智力资源、信息资源,

再生资源

利用的主要能源薪柴水力、风力煤、石油等化石

能源

清洁能源、替代能源

与新能源

对自然的态度崇拜、敬畏模仿、学习改造、征服调节、适应

人口增长特征极高的出生率、

极高的死亡率、

极低的自然增长

高出生率、高死

亡率、低自然增

长率

高出生率,继而

下降;死亡率不

断下降;高增长

率,然后下降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或零增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食物短缺

人口过剩、自然

灾害、土壤侵蚀

等生态破坏

人口过剩、就业、

老化,资源短缺,

粮食紧张,能源

危机,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不可再生资源的耗

竭,全球变化

主导性产业活动采集、渔猎农业工业信息等第三次产业

主要的社会组织方式氏族(部族)

农户、城邦、国

强权国家、社会

化生产组织

淡化国家、城市化、

跨国网络组织

消费方式满足个体延续的

低水平食物消费

维持基本(生存)

需求

满足高物质消费

的发展需求

物质与精神的全面需

求和可持续消费

发展方式小群体,粗放多个个体,粗放大规模粗放与集

约化倾向

大规模的集约发展

人类行为影响的空间范围个体和群体的聚

集地

村落、区域和国

国家和跨国全球范围

二、采集狩猎社会的人地关系

时期:“采集狩猎社会是指人类产生到原始农业出现以前的阶段(距今大约300万—1万年),相当于

旧石器时代,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时间。

人地关系:此时人类还仅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和食物链中的一个普通环节,人的生存状态和其他生物物种并无大的区别。

在采集狩猎社会阶段,人类完成了由猿–古人–现代人的转变。

采集狩猎时代的人地关系特征

人类使用最简单的石块和木棒进行采集狩猎活动,生存资源仅限于自然产品,人们只是靠采集天然的植物果实和根块以及捕鱼、狩猎为生,对食物生产的干预属于自然状态下生物链的一部分,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也是自然界完全能够吸收的东西。

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落后,使当时人类的消费水平仅仅限于维持最低程度的食物消费以延续生命和繁衍后代,人口规模也被严格控制在天然食物供给量确定的限度内。

由于经常处于食物短缺状态,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社会形成了相互合作和财富公有制的社会特征,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亲族群体是主要的社会组织方式。

总体上看,在采集狩猎社会中,由于人口数量少、技术原始,当时的人类并没有摆脱天然食物链束缚的能力。依赖自然并为自然所支配、而对自然的影响力极小,是该阶段人地关系的主要特征

三、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

时期:农业社会是指原始农业出现以后、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的阶段,距今大约1万年—200年。

阶段:

Ⅰ原始农业社会:

距今大约1万年到5 000年是原始农业社会,相当于新石器时代。

Ⅱ传统农业社会

原始农业社会之后到工业革命之前则是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相当于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一)原始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

原始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阶段。

1、人类开始利用农业技术开发土地和生物资源来补充天然食物的不足。

2、主要技术手段是以磨制的石器(如石斧、石锛、石铲等)和打制的石器(如石锤、石片石器等)为主。

3、农业生产也是最简单的生产,但它却标志着人地关系作用方式的根本性变化。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极端落后。

原始农业最初仅仅是对自然的模仿社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极端落后

极低的消费水平和不大的人口规模消费结构对自然系统的压力不大人地关系基本和谐

原始农业社会作为由采集狩猎社会向传统农业社会的过渡时期,虽然人类活动的强度较采集狩猎社会增大,但其仍然属于自然的控制之下,当时的技术结构和生产能力还不足以对自然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其对自然的干扰完全可以通过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而消除,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和谐的。

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

原始农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入了原始农业社会阶段。

社会产品主要是人类衣、食、住、行的必需品,大多是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

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都是自然系统可降解和可同化的。

(二)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

传统农业社会出现了代表着先进的和主体的文明的种植业。

传统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是和谐的

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特别是植物燃烧时提供的热量是最主要的饮食与采暖能源。

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

社会产品主要是人类衣、食、住、行的必需品,大多是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

人们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都是自然系统可降解和可同化的。

传统农业与原始农业的根本区别:

传统农业中单位土地上人为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和由此带来的单位土地上的生物产出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而且物质、能量的产出和投入基本上是平衡的。

传统农业社会主要人地关系问题:

土地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土地侵蚀和土地退化,以及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十分无能为力。

问题产生原因:

技术结构改进和社会经济增长主要是导致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持续超过自然系统,尤其是土地的自然承载力,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为了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在社会调控结构方面出现了进步,有以下表现:

1.实现了由原始农业社会的氏族公社所有制向传统农业社会奴隶主所有制和农户(地主)个人所有制的转变。

2.出现了国家这种社会组织来保护管理上述所有制和它们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土地等自然资源。

3.促进了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人类聚落——城市的产生(城市的产生可以说改变了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也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城市革命:第一次革命(奴隶社会末期)第二次革命(18世纪中叶)第三次革命(20世纪70年代)

时间重大影响起因影响

第一次革命(奴隶社会末期)城市有城,有市。城

市开始成为手工业

集中地和商品集散

地,开始成为马克思

所说的“真正的城

市”,另一方面是

“城市乡村化”

1.知识经济时代初见端倪。

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过了

采集狩猎经济时代、农业经

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

2.数字网络与信息技术的不

断发展。物质、能量、信息,

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

大战略资源,各有其价值与

功用 3.人类生活进入到了

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

发展阶段,其标志是,人类

的发展不仅能满足人的生

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享

受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

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还

能满足人的个性的发展,兴

趣的发展,志向的发展,创

造能力的发展以及理想和

信念的发展和实现的需要

4.后现代生活方式的崛起。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已成

现实,一些发达国家老龄化

时代也悄然到来 5.经济自

由开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中不断强化。经济开放和经

济自由是市场经济得以实

现的前提

1.城市机理数字化。城市数

字化的结果,是数字城市的诞

生,进而产生虚拟城市。因此,

数字城市、虚拟城市与实体城市

并存是知识经济时代城市体系

的重要特征

2.城市发展个性化。满足人

的个性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

点,城市的个性化的发展 3.城

市生活小区化。小区化是居民社

会化的体现,也是社会化的组织

形式。在中国是城市居民从“单

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必然要

求 4.主导产业服务化。在工业

经济时代,城市工业为城市发展

的基础 5.城市布局分散化。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圈、城

市群和城市带相继出现。产业发

展相对分散化,促进城市布局出

现分散化倾向 6.城乡关系协

调化。新的城市革命将引导以往

的城乡对立关系,人与环境之间

对立关系,向共生化、和谐化方

向发展7.建设管理民主化。

政府实行民主化决策和管理提

供了群众基础,有利于建立和建

设城市新的管理机制

第二次革命(18世纪中叶)城市工业化,社会生产力以极高的速度不断发展。乡村城市化加速,人口从乡村迁入城市,享受城市生活方式。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膨胀,城市环境亦日趋恶化

第三次革命(20世纪70年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取代工业时代的“物质经济”;知识资本取代物质资本在生产力三要素中起决定作用;城市发展以人为中心,进入数字化、个性化、分散化发展时代

(二)传统农业社会的人地关系总体特征

从人地关系的垂直联系上看,基本上维持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其技术结构尚不足以对自然界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同时社会结构又有力的保障了人与自然之间由于人口的增多而导致的脆弱的平衡。

从人地关系的空间联系看,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造就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农业中心,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从而使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四、工业社会的人地关系

时期:工业社会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前后的英国,产业革命形成时,大约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才得以在欧美国家全面确定。

影响:工业社会是人类历史中人口增长最快、发展最迅速、财富积累最多及社会变动最剧烈的时期。

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广泛开发与工业的兴起,彻底改变了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方式、社会系统的结构乃至文明的模式。

工业社会的形成

工业社会的形成和扩张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而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崩溃同步。

直接动力: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支配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市场拓展到哪里,工业资本及其依赖的国家力量就扩张到哪里,传统农业社会也就在哪里崩溃。

根本动力:产业经济学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说明,三次产业的顺序演替,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出现收入(附加价值)的相对差异造成的。人们总是向高收入产业移动,这是很自然的。

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形成——疯狂的土地扩张及其强制的方式

圈地运动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

1.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资本主义的兴起

2.促进了工人和工业的产生

3.促进了原始资本积累和技术的进步

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本质区别:

1. 工业社会以工业化为主导,而工业化的本质是集中,这是由工业技术结构和市场经济制度决定的

工业社会具有不可持续性

(1)矿物性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不可更新性,因此工业社会是不可持续的。

(2)工业化的集中也带来了废物的集中,而有些废物又是自然界不能吸收和降解的。

2. 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另一本质区别是人类的活动强度有了空前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

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和矛盾

工业社会的人地关系

五、信息社会的人地关系

信息社会是在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获得极大发展的条件下而出现的。时期:一般认为,信息社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爆发的以微电子、电子通讯和计算机等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步入信息社会时代。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1)知识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知识为主导的、以信息服务业为主体的知识经济将替代传统制造业经济。

(2)劳动力的主体将不再是工作在装配线上的工人,而成为信息工作者。

(3)经济活动不再以现金交易为主流,而代之以信息的流动,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

(4)经济活动不局限于一国之内,基本上是跨国经济或全球经济。

(5)经济组织形式主要不是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制度经济,跨国公司、政府和工会是经济舞台的共同统治者。

(6)由于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技术扩散的高效性,信息社会中,无论个人或公共部门都将变得空前

富裕,且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空间组织形态也会发生空前快速的变化。

第二节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与全球可持续发展

一、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性表现

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化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诸多方面,政治上的恐怖主义、经济的全球化、种族的文化冲突等无不打上全球性的烙印,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更是如此。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全球性的三个含义:

(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为世界各国所普通关注。

(2)这些问题已产生跨国界的影响。

(3)有些问题已发展成全球性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的扩大、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海洋污染等。

(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全球关注

1. 贫困国家贫困根源:

(1)贫困人口是与失业联系在一起的

造成失业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缓慢,其工业的规模很小,根本不能为国家提供基本的就业规模。

造成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迟缓的原因,既有殖民地体制下遗留的发展中国家所形成的单一矿物原料出口的经济结构原因,又有国家内部政治动荡,经济发展的政治环境得不到保障和一贯忽视农业基础地位等现实原因。

(2)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3)长期的低水平经济运转

(4)农业生产的条件不断恶化

(5)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6)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掠夺

2.资源问题

资源问题的实质是全球有限的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储量与人类社会经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1)随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世界许多工业资源储量已急剧减少,甚至枯竭

(2)水资源制约、土地资源的短缺制约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3.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与资源开发和人口增长相伴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工业化的发展,其必然的结果是造成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

总之,环境已越来越危害人类的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

综述: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会不断增加。由于世界环境的破坏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因此它们必须要承担部分解决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责任。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应十分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及其相互汇合酿成的各种问题。(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跨国界影响

(三)已经引发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温室效应

根源: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增加。

直接原因:矿物燃料燃烧所产生的CO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因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不仅吸收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同时也吸收地球发出的长波红外辐射,促使大气中入射能量大于逸散能量,遂使气温升高。

不良后果:

(1)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又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环境恶化。

(2)气温升高的直接后果是冰川融化,海水升温膨胀,致使海平面升高,位于沿海的低平地将被淹没,同时地下水位上升将导致土壤盐渍化。

积极影响:气温上升可以促进光合作用,使作物和森林增产,还可以使高纬度地区扩大种植面积等。

总体衡量,温室效应弊多于利,因为如果确实是人类的活动加速了气候变暖,或者阻止了气候变冷的自然周期,受到深刻影响的是地表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将因为无法适应迅速的环境变化而出现混乱。

2.臭氧层的耗竭与破坏

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在平流层的存在,能大量的减少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对地球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氯氟烃(CFCs)等稳定的合成化合物,使臭氧遭到破坏。

臭氧空洞的不良后果:

臭氧的耗损使大气中臭氧“罩”,遂增加了地面的紫外辐射,结果导致皮肤癌病患者的增加3.生物多样性锐减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这其中既包括生物界可以提供的农业、工业原料等产生的直接价值,又包括陆地与海洋生物对大气产生氧、固定CO2、对土壤有机成分的供给等方面的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根源:

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上的扩展和对环境要求的增加,已经使生物的栖息地在改变。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表现:

(1)生物多样性在丧失——如热带雨林、湿地、滨海的红树林、森林、草原等;

(2)物种的多样性在减少

4.对具有全球性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破坏

森林、湿地等被公认为大地之“肺”与“肾” ,但人类对其并不珍爱。其直接后果是养分循环被中断、土壤肥力丧失、生物物种减少、土壤的日益侵蚀退化以及区域气候变化等。这种影响将从多方面影响人类的生活,也会引起全球性生态系统调节机制的变化。人类对湿地也广泛开发利用,滥垦滥围,使大地之“肾”的功能不断丧失。

5.土地退化正在加速

土地退化包括森林退化、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

6. 诸如病原体(疯牛病等)及疾病(艾滋病等)的扩散、环境难民等都带有全球性质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加剧了国家间和各个民族-文化间的矛盾冲突,怀疑和反对经济全球化的思潮在发展,一些极端的行为,如恐怖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之相关。

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动向与任务

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并不能由一国、一地区来实现,必须在全球的框架下,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和“地球村”的理念经充分的平等协商来制定全球可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人类社会发展应具有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观:

系统观:把地球表层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等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

公平观:人际公平,代际公平,区际公平。

和谐观:人地关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

1. 全球可持续发展原则

(1)持续观的关键是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的统一。

(2)系统观即把地球表层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等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缓冲能力、经济的生产能力、社会的需求能力、管理的调控能力的提高,以及各种能力的相互调适。

(3)公平观是一种广义的平等,包括在资源分配、发展权力、技术转让、资金供给、文明成果共享

以及义务的承担等的平等。它具有三层含义:即人际公平、代际公平和区际公平。这种公平观是跨越时空的整体公平,以期达到系统内各组分的平等。

(4)和谐观即人地关系的和谐,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只有人地关系和谐,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中提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27条基本原则。

2. 全球可持续发展动向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各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看,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追求的目标也不一样。

1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更侧重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效益,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改变消费模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并通过关心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企图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为其进一步掠夺发展中国家的丰富自然资源而作各种尝试。

2而发展中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则主要是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和人口健康、教育、安全等社会问题,提高保护环境与生态的能力。

(1)发达国家不肯履行在1992年环发大会上关于资金援助的承诺,只有北欧等少数几个国家做到了这一点。

(2)在技术转让方面,发达国家还没有提供更多减让的、非市场机制的优惠条件,致使发展中国家在资金短缺的前提下,难以得到足够的环境无害化技术。

(3)发达国家把环保作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新的贸易壁垒。

(4)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既无经济实力,又无技术来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当今世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

3. 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

(1)完成发展观念的转变。

(2)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

(3)与贫困做斗争。

(4)确立“环境友好”和“生态友好”的发展方式。

(5)生态与环境的保护。

1.对比分析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

2.简述当代人地相互作用的全球化表现。

3.谈一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4.你认为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应承担什么责任?

5.简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

第三章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

第一节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在于人类的文明。人类文明包括物质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

经济或者说财富属于物质的文明,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的认识,对于财富的管理和分配的认识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政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际政治标准方面存在的差异,有许多方面来自于文化的差异。

一、种族

1. 种族划分:生理特征:即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棕种人

2. 种族的分布与迁移

3. 世界的种族问题

种族是人口的自然属性。不同种族的人口可以有相同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种族问题的表现是种

族之间的歧视和矛盾,也可以说是文化之间的矛盾和经济问题。

二、民族

民族是人口的文化属性。各个民族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财富,一般而言,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得以形成的最先条件。所以种族发源的地域集中性决定了民族基本是在种族地域的内部分化形成的。

1. 世界的民族与民族区域

按照民族构成所具有的特征,可以把世界划分为以下几个区域:东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南亚地区、中亚地区;西亚北非地区;西部欧洲(包括西、北和南欧)、东欧地区;撒哈拉以南的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北美洲、中南美洲;大洋洲。

2. 世界民族的迁徙、同化和融合

民族的迁徙不仅指某些民族的季节性的和有一定地理范围限定的移动,还包括民族地域的扩大和民族人口向其他民族地域的迁移。

民族同化:是部分民族的消失,即被同化的那些民族消失了,具体说来,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有些民族的民族特性消失了。民族同化又分为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

民族融合:是指多个民族同居于一定的地域,通过互相交往、互相联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的东西日益增多,各个民族原有的特征越来越少,形成了一个新的有别于任何一个民族地域的综合民族特征地域。

三、世界宗教与文化

(一)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指:以欧洲为中心的基督教以西亚、北非为中心的伊斯兰教以亚洲为中心的佛教

(二) 世界文化的分区

东方文化以佛教和伊斯兰教为基础。在科学上,东方文化追求的是哲理和思辩,在美学上追求的是意境。

西方文化以基督教为历史基,它表现出扩张的特征,

四、世界的国家

1. 单一民族的国家

某一个民族的人口占据了绝大多数。

2. 多民族的国家

3. 跨国家分布的民族:最典型的是阿拉伯民族。

4.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世界国家划分

(1)按经济发展阶段划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按经济或政治体制划分: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转型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3)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带有政治倾向的划分:第一世界国家、第二世界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

联合国的形成和职能

形成: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应该说是国家间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积极结果。

它最初的主要职能是为各国解决国际政治关系提供了一个协商和发表见解的舞台,力求以和平的方式协调国家间的冲突。

第二节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规模是世界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

人口的自然属性——需要繁衍,同时和它的社会经济属性——需要发展,两者均促使人口的数量在总体上必然不断增长。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地域分异的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

A. 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

B. 当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

三、世界人口增长的区域类型

人口增长有阶段性的“过渡”规律,总体来说,供养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人口增长的加快,而当供养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对人口数量的增长会产生控制,即控制能力在提高,此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将放慢。

从“费用、效用”角度理解

当人口的生产成本——用于生育、居住、食物、教育、卫生、娱乐乃至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费用低下,而他们所能产生的效益(效用)——劳动收入高于上述费用时,人口有加快增长的要求;反之就有放慢速度的要求。

从“恩格尔系数”的内涵理解

愈是经济发达,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总支出的比值)就愈低。因此一方面看到我国城市人口和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却遇到很多困难的现象。这也就是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

世界人口的区域增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1)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

历史上全世界人口增长的共同现象,原因是人类的供养能力和克服灾害与疾病的能力低下;

(2)高出生但是低死亡,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高;

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即人类的供养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

(3)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出现在发达国家,表明人们在控制自己的增长。

四、世界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是先进文明的代表,城市化是经济地域发展的高级产物。

(一)世界人口的城市化概述

1、城市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

2、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为各国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3、城市在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等)、信息传播、卫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先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

4、城市居民在人际交流和避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条件也要大大优于农村。

5、无论是传统工业经济,或知识经济都以在城市的集中发展为基本的发展方式。

(二)世界人口的城市化表现为:

1.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

2. 大城市的发展

3.大型的都市地带:包括美国东北部的波士华城市地带、美国中部的五大湖沿岸城市地带、西南部城市地带,南美洲东南沿海的城市地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地带,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地带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地带,印度东北部城市地带,西欧的城市地带,等等

(三)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地理过程

1.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移动:在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初期,城市对农村的剥夺是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重要原因。

2. 城市景观的扩散:城市景观的扩散包括具有“城市”特征的城市建成区(城市基础设施)的扩散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逆城市化”现象,是城市的生活方式因城市人口把他们的住宅移往农村而在农村地域扩散,这些城市人口沿袭的是上下班、休息日、工资收入和频繁的社会交往,因此“逆城市化”实际上仍然是城市化的发展。

3. 各种形式网络的扩散:

(1)交通运输网络的扩散

(2)通讯、电力、管道等网络的发展也会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3)企业的跨城市的组织系统。

第三节人类生产活动的纬向空间差异

一、陆地高纬度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一)陆地寒带(含南极大陆)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1. 范围:美国的阿拉斯加北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格陵兰岛和加拿大北部等地。

2. 人类活动:

陆地寒带的当地人类活动主要以初始的渔猎、游牧为主,种植业在该地带几乎绝迹。

(1)北极冰原带的当地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生活在加拿大北极群岛沿岸和格陵兰岛。渔猎是其主要的经济活动形式。家族或部族为其主要社会组织方式。

(2)在亚欧大陆北部的苔原带中,生活着拉普人、雅库特人和楚科奇人,他们除了渔猎之外,还赶着大群的驯鹿游移在苔原上,他们还用钩针捕鱼,也用枪械等猎获野鹿、狐、白鼬及野禽等。在西伯利亚几条大河的下游和楚科奇半岛,驯鹿游牧业相对发达。在其他冰原地带和岛屿,人们也猎获白鲸、海豹、驯鹿、北极熊和北极狐等。

(二)陆地亚寒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1. 范围:

陆地亚寒带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北欧和俄罗斯的中北部。这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自然资源为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从森林资源上看,陆地亚寒带的针叶林是世界上两大木材产区之一。

2. 资源状况及产业发展

(1) 矿产资源:

陆地亚寒带主要为加拿大地盾、北欧地台、俄罗斯地台和西伯利亚地台分布区及地槽褶皱分布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2) 土地资源:

陆地亚寒带地区主要为针叶林所占据,因此相对于针叶林带的幅员面积而言,耕地面积不大,但由于俄罗斯和加拿大都是世界领土大国,且人口密度低,所以该带人均拥有耕地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农业用地总面积因人口稀少与此带的陆域相比较仍属有限开发,所以农业对原生环境的破坏作用不大。值得指出的是,随着热量条件的改善,从此带向南,人口及农业的规模扩大,原生的自然环境大大萎缩,且受到严重干扰。

(3) 林业资源:采伐业

由于森林资源丰富,陆地亚寒带的森林资源一直是世界原木和木材加工产品的原料基地。

(4) 采掘业:是陆地亚寒带又一传统产业部门。

a. 俄罗斯的采掘业集中于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的开发上。

b. 加拿大的采掘业也很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原料净出口国之一,金属矿和有色金属出口值占世界首位,其能源资源也十分丰富,是世界上重要油、气生产国之一。

C. 相对于俄罗斯和加拿大而言,北欧采掘业地位较低,主要以铁矿开采为主。

3. 人地关系

陆地亚寒带虽然有比较大规模的人类资源开发活动,但由于热量条件不足,季节性冻土和永久性冻土带广为分布,相对低温使蒸发不旺,又使地表水积留形成大面积湿地,加之北冰洋水系在此带形成广阔的河口低地,与冰期遗留下的水面一起形成大面积的湖沼,从而大大限制了人类的农牧业开发。

低温虽然会使自然环境下的生态系统相当脆弱,但水分条件好和有限的人类开发则使这里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态环境。发达国家足够的经济自给、技术开发能力和较早形成的保护环境的传统,也对亚寒带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从亚寒带向南,我们会看到随着热量条件的变化,传统农牧业开发的强度在增加,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在增加,各个自然带的生态环境问题随之增加。

二、陆地中纬度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地理范围:

陆地中纬度地带主要指陆地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该地带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带。陆地中纬度地带是全球人地关系程度最深,也是最为复杂的地带。

地域差异:

由于陆地中纬度地带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区位客观存在着地域差异,从而也影响到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差异。

(一)陆地亚热带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

1.陆地温带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

a.在东亚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包括中国华北、东北,朝鲜北部和日本北部广大地区),人们根据各地农业自然条件的不同,种植玉米、高粱、小麦、大豆等作物,

b.在北美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区(包括美国35°N以北、100°E以东的地区和加拿大东南部的五大湖沿岸省区)。以家庭农场和大型种植园,形成了以商业性牛奶业、蔬菜业为主的混合农业系统。

c.在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湿润气候区。畜牧业较发达。从占优势的农业经营类型看,属于耕作业系统的谷物经营制、块根作物栽培制和草田轮作制。

d.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中部、北美大陆中西部(100°E以西、35°N以北)及南美洲南部的温带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主要有草地系统的牧场放牧制(欧亚大陆中部和南美洲南部)、大农场经营制(北美洲中西部)、耕作业系统的谷物业经营制(北美洲中部地区)等。此外,在亚洲大陆中西部的中国西北地区只有绿洲农业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传统的种植业在生态环境的约束下将走向衰落。

2. 陆地亚热带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

(1) 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式气候)区西红柿葡萄

(2) 在大陆东岸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园地大农场

(3) 在大陆内部的亚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绿洲农业

(二)陆地中纬度工业生产活动及其地域差异

1.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集中的主要基础条件

(1)从原料地来看: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世界的铁矿有大部分分布在该地带的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和中国;农业发达,且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在这里也较发达。

(2)从燃料与动力来源地来看:该地带占有世界70%以上的煤炭地质储量,占世界石油资源的56.6%,中东一些国家更成为世界石油生产中心;不仅使得水资源丰富,潮汐能、风能也十分丰富。故从总体上看,该地带的燃料、动力资源已成为工业布局的优势条件。

(3)从消费地来看:该地带就占世界人口的75%以上、各国主要城市也位于该地带

(4)从人力资本集中地来看:有科技发达的发达国家,也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5)从交通与区位条件来看:交通与区位条件优越,沿海地带成为世界生产力布局的重心地带。

2. 陆地中纬度地带工业生产活动空间格局的演变

(1)以英国一极为主导的世界工业发展时期

时期:产业革命时期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以前)

特征:世界工业体系是一国支配下的“世界帝国型”的世界工业体系。产业革命也使英国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生产的地域体系,形成了一批工业城市和资本主义的工业区:

机理:在创新的地理扩散规律——技术扩散、市场空间开拓和圈层式传递的作用下,继英国产

业革命之后,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也相继进入产业革命时期。

(2)西欧和北美的共同发展时期

时期: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

特征:第二次技术革命后,世界工业技术体系得到全面变革,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和“化学化时代”,使原有的重工业部门(钢铁、采煤、机械制造)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形成和发展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电器、有色冶金、石油、汽车、内燃机车和飞机制造工业等。

世界工业生产活动分布变化:

a. 工业生产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在原料地和交通、区位优越的地方形成一批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

b. 形成了西欧和北美两大资本主义工业地带和资本主义发达的工业区,如美国的东北工业区、英国的中部区和东南部区、德国的鲁尔区等。

c. 随着西欧和北美帝国主义势力的增强,其为了最大限度的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工业原料和农产品,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开矿设厂和开辟大的种植园等。使这些国家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地和工业产品的倾销地。

(3)西欧、北美与日本三足鼎立及其后的多极化发展时期

时期:二战后至今。

特征: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群引起了当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其中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领域快速发展。

世界经济格局新趋势:

a. 工业格局的多极化:

b.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现,

c. 第三次科技革命也使世界产业分工加深,生产的部门结构日趋复杂,地区专门化生产得到发展。

d. 世界工业生产分布呈现出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对分散的趋势。

三、陆地低纬度带的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

地理范围:陆地低纬度地带主要指赤道带和热带

地理障碍:

与中纬度地带人类开发活动所获得的回报相比较,这里的高昂成本构成开发的地理障碍,而且即使对于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来说也是难以克服的。

按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程度,大体可把陆地低纬度地带划分为:

原始的热带湿润地区、开发中的热带湿润地区、过度开发的热带干湿季地区和热带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四种类型。

(一)原始热带湿润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

1. 地理范围:指赤道带和热带,由于气候过热,并不十分有益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2. 特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部族是社会的基础结构,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他们的劳动成果完全或基本上是自给性的。

3. 具体区域

a.在拉丁美洲的原始热带湿润地区散布着许多游耕族群

b.在非洲的原始热带湿润地区也散布着许多游耕部落,

c.在亚洲的原始热带湿润地区散布着依赖狩猎和游耕生活的人类群落。

d.在东南亚大片的森林山地中,如加里曼丹和马来半岛的部分内陆地区,

(二)开发中的热带湿润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

1. 特征:

开发中的热带湿润地区同原始热带湿润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前者的土地私有化促进的游耕农业、小农农业的发展和中世纪以后殖民主义的扩张所催化的种植园经济的发展。游耕农业、小农农业和种植园经济遍布于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的热带湿润森林地区。

2. 隐患:

由于发展的需求,现在热带湿润地区的雨林被大面积砍伐而作为耕地。这样不仅导致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也破坏了热带雨林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造成养分循环中断、土壤肥力丧失、土地遭受侵蚀退化及至引起区域性气候的变化。

(三)热带干湿季地区的人类生产活动

1. 热带稀树草原区

实行养畜业与雨田耕作制或养畜业与灌溉农业制的二元结构农业,并过渡到完全不进行休闲的干湿季全年耕作,最终将向灌溉农业经营制度过渡。

2. 热带干旱稀树草原区

此区域全年湿润月一般在6个月以下,干季较长,年降水量300 ~600mm,自然植被为草地,有些矮乔木分布。

3. 热带灌丛稀树草原区

热带灌丛稀树草原区水分状况更差,气候更加干旱,虽然也有干、湿季之分,但雨季短暂,只有1~4个月为湿润月份。

4. 热带干湿季地区

(1)选择需水量较少的农业部门或耐旱耐贫瘠的作物。

(2)选择生长期短的作物,以适应雨期短暂和气候的年际变化,并充分利用有限的供水。

(3)在农牧经营方面,采取一定的机动灵活方式。如实行灌溉农业等,弥补水源不足。

在热带干湿季地区这一自然带内,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农业经营制度在形式上发生以下的演变:

(1)粗放的牧场经营制。

(2)进入游耕阶段,农作物的生产具有流动性,以避免病虫害的蔓延和肥力下降。

(3)除粗放的牧场经营外,还有谷物—休闲经营制,耕地得以持续利用。

(4)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促使人们种植商品性作物,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将农作物生产和畜牧业生产结合起来。

(5)中等集约的牧场经营向旱地农业推进。

(四)热带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绿洲农业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非及南美部分地区等。一般来讲,由于该地区已不适合于种植业的发展,但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则发展起了“绿洲农业”。这种现象以撒哈拉沙漠最为明显。

绿洲农业与游牧、半游牧的经济联系:

A. 游牧民是牧畜业者,而在绿洲定居的是农民、商人或工匠。

B. 游牧民需要绿洲的椰枣和谷物,绿洲居民也需要消费畜产品,引起彼此之间的产品交换。

C. 游牧民与绿洲农业往往有彼此结合的关系,很多部族常常在每年的5~9月的农事季节居住在绿洲,女人管理椰枣林和作物,男人则出外放牧。

第四节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格局

经济分布与人口的地理分布是相关联的。经济分布不仅代表着有较多的劳动力供给,而且也代表着众多的人口消费,即市场需求。

(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历史

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过程可以归纳出几个方面:

1、世界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和结构的“倒金字塔”过程。

2、世界经济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

3、世界经济的空间距离在不断缩小。

4、地球表面的水体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分布中作用演变。

(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 经济总量的不断发展

2. 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

3. “新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4. 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二元发展

(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形态

首先是世界经济发展在地域上表现出来的格局,是一种态势;

其次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形式,其表现方式如中心地、条带、轴、边缘区等。

A.“南北关系”是世界经济发展地域格局的最重要的内容,实际上是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地理概括。

B.北半球40~60°N之间,几乎等距离地分布着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西欧、日本和美国。这种分布强化了南北关系格局中北方的主导地位。

在地区内部,资源的集中分布使一些地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表现为巨大的城市地带、工业区。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自波士顿向南,到巴尔的摩、纽约、新泽西州、华盛顿(即“波士华”带),美国五大湖沿岸的以芝加哥、底特律为核心的城市群,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自西雅图南下到旧金山、洛杉矶的城市带,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工业地带,东亚(除日本外)包括韩国的京(首尔)釜(釜山)地带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地带,欧洲大陆上从俄罗斯的西部一直延伸到西欧的巨大的工业—城市地带等。

二、世界经济的中心地系统

世界范围内的区域性中心地转移:

最早起源于16世纪前的地中海地区,当时南部欧洲国家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经济中心;

→到16世纪和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相继成为世界区域性中心;

→1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和扩散,英国、法国、德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大国,其所在的中、西欧地区也成为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是继欧洲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性区域中心地,且仍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中心地;

→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地区是后起的第三个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

→目前,日本与后起的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区共同支撑着东亚这个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

1. 欧洲经济中心地

从工业革命以来这里就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功能十分强大。二战后,该中心地的地位相对下降,但依然强大,具体表现如下:

A. 伦敦仍然是世界性的金融(包括黄金、外汇、股票、保险)中心,德国的法兰克福、科隆,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和瑞士的苏黎世等也都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金融业或专业的银行中心。

B. 据统计全世界500强最大跨国公司中有157家的总部均设在欧洲,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上的经营一方面把世界变成了它的工厂厂区,另一方面使世界听命于它的总部所在国。

C. 众多的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北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人权组织、国际体育联合会等的总部均设在欧洲,洛桑、布鲁塞尔、巴黎、维也纳、日内瓦等城市还是国际会议的举办地点。

D. 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发达的交通网络,由国际通航河流、运河、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线以及密如蛛网的管道系统等把它们的各个城市同世界各地联结在一起。

2. 北美经济中心地

主要是指美国,而同美国毗邻的加拿大的东南部地区部分虽具有中心地的作用,但是不够明显。美国为世界经济中心地的具体表现:

A. 美国的经济实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超过了英国和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则超过了西欧的全部。

a.美国的钢铁、石油、化工、汽车、飞机、谷物等工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居世界首位。

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贸易和运输中心。

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它的涨落影响着国际市场的走势。美元曾经作为世界货币成为反映世界经济的晴雨表,起着稳定各国货币的作用。

c.整个拉丁美洲都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受美国影响最直接的地区。

B.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中心地的最主要特征是它对现代技术创新的贡献。

C. 美国在信息的传输、存储、处理和应用等几个领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新经济主体,标志着美国经济,乃至引领世界经济进入了信息经济的时代。

D.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跨国公司,拥有很多等级很高的国际性城市,有最大的铁路网、公路网,有作为国际航空客、货流的枢纽国际机场。

E.美国是全球信息的核心,使美国成为全球互联网最重要的信息源。而且美国强大的航天技术使它拥有世界上最密集和功能最全面的卫星系统。

3. 亚洲经济中心地

亚洲经济中心地是后起的,包括两个层次,即日本和称为“四小龙”的韩国、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新加坡。

日本为世界经济中心地的具体表现:

A.日本作为经济中心地对世界经济的作用最初只是表现在对外的商品贸易

B.东京是世界上与伦敦、纽约并列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日本的进出口商品贸易仍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造船、部分电子产品和机械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和技术方面仍然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C. 以东京、横滨、千叶、大阪、神户、京都和北九州为代表的日本中心城市构成了世界上最为密集的中心城市群,它的太平洋沿岸经济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地带之一,其港口、集装箱和散货的运输、国际机场的客货流等都对世界的经济流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D. 1999年,日本的跨国公司在世界500家中占有107家。

四小龙为世界经济中心地的具体表现:

A. 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省的高雄和韩国的釜山构成了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群,其中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互为全球第一名;

B.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已经进入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的行列,中国香港的股市和新加坡的外汇交易居世界前列;

C. 中国台湾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子集成电路板的产地;

D. 新加坡在航空航天的设备制造和海上钻井平台制造,韩国在汽车、船舶、钢铁等的制造业上已进入世界前列;

E. 这四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时装加工产地。

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区域化

1. 必然性分析

A.自从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形成以来,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进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只要生产是社会化的,就会要求不断地减少社会化生产过程中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障碍,即要求实现生产要素可以充分流动的市场。

B.关税以及对进出口货物的配额(或者是许可证制度)、国内的税收、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国家的经济体制等都可以形成对生产要素充分流动的障碍。被分割成或大或小的区域,或者是在一定的地域上实现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就是世界经济的区域化。

2. 世界经济一体化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A. 交通运输技术和交融运输的发展,以及世界通讯业的巨大进步,遍布世界各地的交通和通讯网络使得全球每一个角落都进入国际分工的体系中,从而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能获得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以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取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

B. 建立起了可以有效地协调国际经济关系框架——先前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 TT)和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WTO)。

C. 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已经把国际经济关系变成它们自身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国界在这里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A. 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利益均衡化,拥有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的发达国家仍然处于贸易优势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和市场需求来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这样,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仍然会继续发展,甚至会更严重。“经济全球化使资本流向全世界,使利润流向发达国家”,这个批评不无道理。

B. 而对发达国家来说,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框架下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利用那里更为廉价的劳动力组织生产,可以不再顾及关税成本的增加和“非国民待遇”。这就势必带来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国内削减劳动密集性的生产,造成新的失业。

C. 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产业、夕阳产业创造了方便条件,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对这些产业的转移是欢迎的,但是落后的技术势必伴随着对发展中国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威胁和破坏;发达国家也可以只把产品的开发环节留在国内,而把产生污染的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与发达国家污染的“外部化”可能结伴而行。

3. 世界经济区域化与集团化

(1)概念:世界经济区域化是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分异现象它有着自己的地理分布规律。(2)最本质的特征:同处一个共同的地理单元。

(3)经济区域化地域分异:

A.欧洲的经济区域化B.亚洲的经济区域化C.跨洲的经济区域化D.其他的经济区域化

四、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

1.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

第四章亚洲

第一节亚洲的概况

一、亚洲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与自然条件

(一)地形

地势与地形结构特点可以概括为中高周低,山脉组合形式成群成带。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多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这些对到亚洲的人口和经济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气候与水资源

亚洲气候的突出特征:

(1)强烈的大陆性。冬冷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集中。

(2)典型的季风性。其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凉冷干燥。

(3)类型的复杂性。除温带湿润海洋性气候和冰原气候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气候类型在亚洲均有分布。(最好有气候分布图)

(4)各气候要素变化的极端性。

水资源的形态:河流、湖泊、沼泽、冰川

(三)生物多样性(气候——植物——动物)

亚洲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中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四)矿产资源

1.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主要分布在四大成矿区域:特提斯褶皱体系两侧、环太平洋西岸褶皱体系、北亚中亚年轻地台-盆地区、内陆盆地油气藏分布区。

储量大于109 t的五个国家: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伊朗

2.煤炭资源

亚洲的煤炭资源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带,以中国的北部和俄罗斯东部的两个大型含煤带为主。

3.铁矿资源

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印度是亚洲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储量分别为250×108 t、83×108 t 和28×108 t ,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六和第九位。

4.锡矿资源

亚洲的锡矿资源储量约占世界锡矿总储量的60% 以上,泰国、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为世界锡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五)综合评价

从总体上看,亚洲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的大洲,但由于各自然要素组合及其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显著不同,进而形成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

二、区域性人地关系的基本特点和问题

(一)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亚洲是一个人口大洲,人口问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人口增长、人口分布和贫困人口等方面。1、人口分布区域差异性

均超过了10亿人,中国印度

超过1亿人以上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日本等国家;

2、人口贫困

亚洲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大洲,约占世界贫困人口总数的2/3。

(三)民族和宗教冲突问题

1.西亚的民族与宗教冲突

西亚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结合部,由于民族和宗教成分的复杂性,加之种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西亚的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旷日持久,以至导致大规模的战争。

耶路撒冷问题

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地区中部的城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奉该城为圣地

塞浦路斯问题

塞浦路斯以土耳其族和希腊族为主,两个民族分别得到了土耳其和希腊两国的支持。

库尔德人问题

库尔德人是西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1923年,根据《洛桑条约》库尔德斯坦被分割为五部分,分属于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苏联。但是,库尔德人从来不承认这种政治分割,为争取民族自治,建立了许多政治组织,

阿富汗问题

阿富汗是一个民族复杂、经济落后的内陆国家,但却分为三个种族,共九个民族。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占多数。长期以来,不同民族之间、不同部落之间、宗教各派别之间冲突不断。

2.南亚的民族与宗教冲突

南亚是一个民族、语言和宗教十分复杂多样的地区。除马尔代夫属于单一民族国家外,其余均为多民族、多语言和多宗教的国家。长期以来,南亚地区的各种民族、宗教冲突接连不断。民族冲突表现在民族自治和民族分离主义倾向,宗教冲突则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和冲突。

3.中亚的民族与宗教冲突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一些中亚国家独立。独立后的中亚国家的民族矛盾和宗教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主体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矛盾、主体民族与俄罗斯人之间的矛盾突出、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民族矛盾、跨界民族问题、恐怖主义。

第二节亚洲的工业化与代表性工业化国

一、亚洲的工业化和地域格局

(一)亚洲工业化的时空过程

与欧美不同,亚洲灿烂的农业文明和自给自足型的农业社会,形成了缺乏交流、对土地高度依赖和保守的经济社会特质,这些显然不利于工业文明的产生。因此亚洲的工业化经历了相当曲折的历程。三次工业化进程——进口替代工业化——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新一轮混合型工业化

进口替代工业化

概念:用国产化工业品替代进口品,是为减少对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的依赖,从发达国家的竞争攻势中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建立本国完整的产业体系而采取的“内向型”工业化战略。

措施:一方面对国外的产品设定高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另一方面对国内产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进口替代的过程:消费品国产化→中间产品国产化(原材料、零部件等)→资本品国产化(生产设备)的依次递进过程。

局限性:首先,亚洲国家除极少数二、三个大国外,其余各国国内市场普遍狭小,工业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其次,进口替代是消费品的国产化,中间产品和资本品的对外依赖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加深,从而严重影响对外贸易的收支结构。

出口导向型工业化

概念: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把所生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向国外出口,以此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即为出口导向型工业化。

措施:政府采用了降低汇率、提供出口补贴和出口信用、设立出口促进机构、建设出口加工区等诸多政策支持措施,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背景:世界经济的空前繁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体系下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交通通讯等克服空间距离的技术大发展,跨国公司以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寻求低成本生产基地等。冷战结束后,全面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化。

新一轮混合型战略

概念:在不同产业领域和同一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是互为转移的,既为“混合型”战略。

IT革命:在新一轮混合发展战略中,信息技术(IT)革命牵动了亚洲新经济的发展,IT关联产品的出口成为帮助亚洲走出金融危机的主要动力。

IT产业主要特征:

(1)正成为世界性的IT关联设备供给基地。

(2)IT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较快,移动电话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3)印度和菲律宾正形成世界水准的软件产业。

工业化轨迹: 殖民地时期初级产品出口(农产品、矿产品、原油等)→第一次进口替代工业(基本消费品的国内生产)→第一次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第二次进口替代工业化(重化学工业)→第二次出口导向型工业化(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

时代背景: 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20世纪60年代(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 TT)、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廉价劳动力)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成长、先发工业化国家把国(区)内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或生产工程向邻近后发国家转移)

亚洲的经济起飞

展现出从日本(20世纪50年代)→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以下简称NIEs于60年代)→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中国大陆(80年代)、越南、印度的空间扩散过程,而起飞出现的先后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步入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的时期。(二)亚洲工业化的地域格局——亚洲太平洋地区城市走廊与功能性城市体系的形成

1.亚洲太平洋走廊的形成

2.资本输出城市:以东京、首尔、台北为代表

3.大量吸收海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城市:以上海、曼谷、雅加达为代表

4.以国际交易为主要经济内容的地区中心城市:以新加坡和香港为代表

二、亚洲代表性的发达工业化国际——日本

(一)自然条件:地狭人稠、地址债还频发、气候地域差异显著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满足旺盛的住宅需求促使速生林大面积的种植进而改变了天然林的树种构成。

(2) 战后急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用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3)城市化过程中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和大批海岸保护设施极大地破坏了野生生物的生息,海岸的水质净化机能也因此而受影响。

(4)战后的汽车社会化和由此带动的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以其噪音、振动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造成公害,而且也破坏了生物的行动圈和自由移动

(二)经济发展轨迹:明治维新与近代化、对外扩张与工业化、二战后经济恢复与高速增长、

石油危机以后的结构调整与低速增长、今天的世界经济大国

(三)经济发展的因素

国际环境:

1.和平

2.GA TT、IMF体制下,世界贸易空前扩大

3.资源、能源的稳定供应(两次石油危机除外)

国内条件

自然条件1.适宜的气候(温暖湿润)

2.海岸线长,天然良港多,充分利用海洋国家的优势(通过船舶的大型化和专用化,大量进口海外优质、廉价资源)

3.高度利用国土(填海造陆等)

经济要素1.人口与劳动力:丰富低廉,教育水平、技术水平高,勤奋、忠实

2.资本:高储蓄,高效率,建立间接金融制度

3.技术:引进先进技术和经营技术,不断进行消化和改良

4.市场:自由、竞争性市场

5.产业组织:国际性大企业,与革新性中小企业建立灵活分工体系

6.政府:引导,保护,公共投资

社会、制度1.战后改革:?缩小军费开支?民主化措施(实施垄断禁止法,解体财阀,进行农地改革,推行劳动民主化)

2.社会因素:?中流意识?自由社会(言论自由,信息发达)

(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战后:“倾斜生产方式”,重点发展电力、煤炭、钢铁、肥料等基础工业;农地改革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劳动改革则大大提高了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60年代中期:船舶、钢铁的出口带动经济高速增长,重化学工业内部重心也开始有所变化,电气机械和运输机械等加工组装型部门的增长速度超过钢铁、石油化工等基础原材料部门。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动摇了日本工业中重化工业的根基,汽车、民用电子、通信设备等加工组装型工业成为主导产业,产业从大规模批量生产型向高度加工、知识密集方向发展。

(五)产业区位与国土结构的变化

在日本,前后分五次制定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和各时期的产业区位政策,通过作用于企业和居民的空间行为而间接影响了产业区位和国土结构的变化。

经济复兴期地方圈的复兴与原有工业地带的恢复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任建兰个人简介

任建兰,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1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1988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人文 地理专业硕士学位。现任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人文地理学硕士点学术带头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点导师。兼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五届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地理学会理事长;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人文地理和区域经济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199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区域经济学,具体研究领域主要有:区域可持续发展、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全球化与区域经济等。长期从事着人文地理和区域经济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为研究生、本科生、地理教育硕士开设过世界经济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山东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导论、国际经贸地理、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客源国概况、中学地理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化与区域经济等多门课程。 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积累,公开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的论文和著作,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20多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科研项目14项,获得各种奖励38奖次。

编辑本段主要的论著 [1]任建兰.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M].山东地图出版社,1998.6.主编. [2]任建兰.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与环境[M].商务印书馆,2003.5.主编. [3]任建兰.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12.副主编. [4]任建兰.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M].山东地图出版社,1999.5.副主编. [5]任建兰.绿色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千秋伟业[M].山东人民出版社.参编. [6]任建兰.工业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及其约束研究——以山东为例[J].经济地理,1998.2 . [7]任建兰.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反思与对比[J].地理科学进展,1998.3 . [8]任建兰.建设生态示范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J].人文地理学,1999.2 . [9]任建兰.全球贸易与环境保护走势和我国的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1999.9 . [10]任建兰.县域生态经济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山东莘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0.1. [11]任建兰.山东省重化工业结构演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2001.1. [12]任建兰.21世纪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基本原则和出路[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2.5. [13]任建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贸易地位引发的贸易与环境问题分析[J].人文地理,2003.2. [14]任建兰.环境管制措施对区域环境与贸易的约束效应[J].人文地理,2003.2. [15]任建兰.山东省产业结构生态评价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思路[J].地理科 学,2004.6. [16]任建兰.山东经济---环境互动压力下地域分异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 发,2004.12. [17]任建兰.山东省发展轨迹比较与反思[J].地理科学,2005.5. 编辑本段近期主要的科研项目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经济地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01、02方向)历年真题答案解析

南京师范大学地科院《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的说明 1、题型 南师大人文地理的题型常年保持”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的经典形式, 从未改变过。 虽然南师大的人文地理下设 01、 02 和 03 三个方向, 可是其考试的试卷是一样的。因为南 师大 10 年才开始考《旅游地理学》, 因此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 南师人文综合三个参考书 出题, 一般各占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三分之一, 然后考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一定量的题目来做。如和年都是采取名词解释题九选六( 36 分) 、简答题九 选六( 60 分) 、论述题六选二( 第一题必选, 54 分) 的形式。 2、出题特点和趋势 ( 1) 三本教材内容分布大致呈 1:1:1 的关系。 南师 09 年之后才开始考旅游地理学, 之前只考《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 10 年开 始新增《旅游地理学》, 从历年真题能够看出, 此三部分内容在试卷上的分布是 1: 1: 1 的 关系。 ( 2) 历年真题重复性不高。 南师历年重复性不高, 可是历年真题都会有所侧重, 例如经济地理部分工农业区位理论等几 乎每年都有考题分布。 ( 3) 南师 08 年之前的人文地理学考查的均是人文和经济地理相关基础知识, 而对于跨领 域问题、热点问题等考查较少, 其后内容相对增多。 例如 09 年论述题”你认为当前中国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应该从哪些方面来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 年最后三道论述题, 分别考”从经济地理角度解释经济区上 升为国家战略原因”、”旅游质量服务构成体系”、”如何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促进旅游产业转

型升级”, 11 年论述题”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发展低碳旅游”、”结合新的市场需求, 谈谈如何进行市场营销手法和手段创新”及”包容间增长”。而且经过对近几 年的真题分析, 发现南师越来越侧重能力的考查, 建议大家在复习中以理解为主, 不要强加 记忆。 ( 4) 人文地理部分 侧重人口、与人类相关文化特征与环境和经济关系( 如 08 年简答”分析人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论述”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城乡发展与区域( 如 10 年论述”城乡人口迁移”09 论述第一题考查城市化, 第二题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城乡与地域发展 内容等几乎每年都有分布) ; 另外一些名词解释出现的重复性较高, 例如人文地理方法论几 乎每年都有名解, 适度人口、城市等级-规模法则、时空棱柱体、人口密度、人口转变模式也有重复, 需注意。

(推荐)世界经济地理》复习思考题

《世界经济地理》复习思考题 “前言”部分 1、关于世界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有几种表述?你认为应如何表述? 答:目前流行的有四种表述,第一种认定是研究地域人地关系的学科(等同于区域人文地理);第二种认为是研究一定地域的产业分分布(布局或配置)的学科;第三种认为是研究一定地域产业发展条件、特点的学科;第四种认为是研究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学科。 我认为陈才教授的观点较为全面,他认为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产业分布条件和经济地域系统的学科。 2、名词解释 经济地域:人类经济活动与具体时空条件紧密结合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的地理空间,它是具有特定功能、结构的经济有机体(实体),它是由工、农、交等及城镇组合成的地域单元。 经济地域系统:是指人类经济活动在地域分工不断深化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形态、结构复杂、网络发达的空间地域体系。它是由经济地带系统、经济区系统、城市地域系统和各种规划区系统等所组成的庞大的复合地域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紧密联系、互为制约、相互交错,统一于世界经济地域巨系统之内。 3、经济地域有几方面的属性?你认为还有哪些属性? 答:经济地域具有: 一社会经济属性;二整体性;三系统性;四层次性;五开放性;六类型多样性。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世界经济地图:是指反映经济现象分布、规模、演变和相互关系的地图。 地理大发现:14C和15C西欧商人(主要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为了寻求更多的黄金而逐步探索新航路,他们在15C末和16C初绕非洲到印度航行成功(即“新航线的发现”),横渡大西洋抵达南美大陆的一些海岸(即“新大陆的发现”)和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等几大事件,人们称为“地理大发现”。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简写)即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或月)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净额和来自国外财产收入净额之和,国民生产总值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最能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生产规模和水平,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和活动的最概括、最的指标,它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是:GNP=GDP+国外劳动者报酬净额+国外财产。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写)即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价值。国土原则又称地域原则,它以本国领土内的常住单位为核算主体,凡是发生在本国领土范围内常住单位经济活动成果,不论是否是本国人员从事生产经营一律加以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它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是:GDP=GNP-国外劳动者报酬净额--国外财产。 单一经济:指某些国家主要依靠生产和输出一种或几种矿产原料或农产品来维持国民经济的片面性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物产资源有关,但主要是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它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长期侵略压迫和掠夺殖民地附属国的结果。 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厂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力、生产工具的革命。以纺织机、蒸汽机广泛应用为标志。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发展和地域分工不断深化产物,是在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地域,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促进生产要素进一步集中的重要地域组织形式,它促使集团内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同时,也促进生产要素在集团内不断扩散,有利于集团各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会进一步拉大集团与非集团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地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仍将有增无减。 2、简述前资本主义生产力分布的特征。 答:前资本主义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阶段,各阶段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原始社会自然分散型生产力分布; 奴隶社会河流是生产的重要条件,产生了大河文明,劳动生产分散型分布; 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生产分散型分布。

经济地理论文

课程论文 课程世界经济地理 论文题目武汉新港物流发展续写武汉水运辉煌 姓名刘娟 学号 1210911407 专业 12级经管创新1班 任课教师肖子拾 日期2013 年12 月

武汉新港物流发展续写武汉水运辉煌 摘要: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的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港口物流服务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方面,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可以帮助港口企业最终实现规模经济。港口物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因此,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势必对周边地区的相关产业和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阳逻港物流业港口建设发展思路 阳逻港(位于新洲西部)是武汉新港核心港区,武汉新港的建设给阳逻港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在产业方面,重点围绕阳逻核心港区建设,发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工业集群,同时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阳逻的特色是港口,优势是区位得“中”独厚、天然深水良港和口岸通关便利。阳逻港位于武汉市东大门,江宽水深,岸线稳定,是长江中游深水良港。阳逻段江宽平均1450米,港前水位最深的有32米,最浅有12.5米,枯水期也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涨水季节可以停泊万吨巨轮。阳逻陆路交通发达,有3条公路直达武汉,106、318两条国道直通鄂东、皖西、豫南。正在建设的武汉绕城公路也从阳逻过境,通过绕城公路可直上京珠、沪蓉高速公路。阳逻铁路与京九、京广线相通,天河国际机场距阳逻只有30公里。水陆交通条件如此得天独厚,非常适宜建港口。因此,阳逻是华中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理想选址地。只有利用阳逻的特色和优势发展物流产业,才能带动临港产业和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促进新洲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阳逻港区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独特优势 阳逻港作为武汉新港的核心港区,具有发展物流产业的独特优势。一是国家战略机遇优势,主要有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建设“两型社会”、“武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 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 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 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 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 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 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

世界经济地理试题

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试卷及答案) 1、下列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新加坡 C、台湾海峡 D、马六甲海峡 2、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国家() A、印度 B、泰国 C、中国 D、柬埔寨 3、由于产油率高、收益多而快,而被称为世界油王的经济作物是() A、咖啡 B、橡胶 C、椰子 D、油棕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日本是世界上生产密度最大的国家 B、产业结构调整日趋高层次化 C、日本分为表日本和里日本,里日本为日本人口产业的密集地带 D、经济日趋走向国际化,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过渡

5、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美洲 6、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A、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岛及其附近3900多个岛屿组成 B、地表崎岖,多火山、地震,山脉纵横 C、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D、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 7、些列不属于东南亚第一产业的特点的是() A、多种农业经济类型并存 B、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十分薄弱 C、稻谷、橡胶等主导作物地位突出,但生产结构单一 D、林业生产具有世界意义 8、印度自然环境的特点不包括()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有利于开发利用 B、热量丰富,降水虽多但不稳定 C、矿产品种齐全 D、部分矿产储量很大 9、下列不属于印度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的是()

A、人口出生率持续偏高 B、宗教的影响 C、死亡率有所下降 D、生产水平高 10、西亚地区具有世界意义的战略要地不包括() A、霍尔木兹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黑海海峡 D、曼德海峡 名词解释 新兴工业化国家 上合组织 亚洲四小龙 东盟 简答题 1、西亚波斯湾地区石油区位优势及其对石油工业的发展的影响? 2、简述印度的农业生产及其地域类型。 论述题 1、论述亚洲四小龙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分) 1.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2.掌握本教材对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对象。 3.了解经济地理学科的构成体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3分) 4.掌握区位因子的定义与类型。 5.熟悉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农业和工业区位论(简答题、论述题10分) 6.了解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掌握其形成机制、主要内容,了解其意义和 缺陷。 7.掌握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基本概念与三种区位指向。 (1)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2)类型: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3)在区位因子中,还可分出区域性因子,集聚、分散因子。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No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运费最小的区位)。No2: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当节省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最低点,转向劳动费最低点)。No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

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8.了解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应用、意义和缺陷。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5分) 9.掌握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了解理论前提: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熟悉基本概念:中心地、中心性、货物供给范围、中心地等级等。 掌握3大原则——(1)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2)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4原则。(3)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7原则。 了解:三原则的适用条件和意义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20分) 10.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

区域经济地理学课程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区域经济地理学课程心得 课程名称区域经济地理学 姓名郭付友学号2013200345 专业人文地理学年级 2013 院、所地理科学学院年月日2013年11月25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学科,也可以说,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地域及其系统的发展机制、条件要素、结构网络、构造类型、系统调控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区域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两者的交叉学科。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用地理学的传统,采用地域综合性的思想,以区域为研究核心,以地域性与差异性为研究思路,以经济地域与经济地域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结构功能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系统类型为表现形式,以区域关系与协调为最终目的,遵循条件环境—结构功能—系统类型—区域关系与协调的研究路线。 学习《区域经济地理学》首先使我更深入的明晰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即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按地域进行的分工,即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以其产品与外区交换,又从其他地区进口其所需要产品。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区域差异基础上的,正是由于各人类经济活动区域在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劳动力状况和历史基础及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才为劳动地域分工提供了前提条件。离开了这个前提,劳动地域分工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也必然表现在一定地域上。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充分揭示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学科的一条理论主线,全面而深刻地联系和完善了区域经济学的相关诸理论,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成为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经济地域运动是指经济地域系统的成分(物质成分与非物质成分)、结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功能规模(经济实力与地域范围)、等级(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演变的层次)性质等在不可逆时间序列中有机的空间演变过程。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对地域运动机制和规律的认识,它通过对经济运行的基础要素,地域运动的载体和轨迹,物资流动和组合,企业和部门组合,地域运动和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地域之间的物质运动、地域的分化与组合和地域系统整体运动的机制和规律。经济地域运动理论是区域经济地理学者、区域经济学者、城市规划学者以及经济学者等分析和解决区域问题的重要理论武器,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使我知道了条件论,并且可以运用条件论分析区情。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具体而言,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人文三个方面。确切来说,包括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和科技条件、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五个方面。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是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任何经济地域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产业部门门类、规模、形式,对区域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乃至区域的发展方向等,均有直接影响;人口劳动力和科技条件是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劳动力保障与动力源泉,也是区域消费的主体,任何一个经济地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世界经济地理论文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 詹慧敏电商Q1241 12150048 摘要:能源问题关系国家的发展建设,人民的生产生活,解决好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意义重大。现在国际局势紧张加剧,中国与周边国家像菲律宾,俄罗斯等国都存在关于能源问题的摩擦,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政治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保证能源安全逐渐成为一项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涉及外交、军事、国家安全及能源等层面。本文以能源分布,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消费、贸易,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进口渠道与运输,能源安全问题表现五个维度为出发点,分析了世界能源现状与我国能源现状问题,然后针对我国能源安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写出了一些自己的对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措施的见解。 关键词:能源开采加工消费结构 一、世界能源的分布与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 在常规能源中,石油主要分布于两大弧形地带:东半球的北非中东波斯湾-里海-俄罗斯中北部;西半球的委内瑞拉—墨西哥湾西部-美国中部-加拿大西部-阿拉斯加北部。中东北非也是主要的石油产地。煤炭储量分布呈现出“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东半球多于西半球”的特点。且在北纬30°~70°形成了一个世界最丰富的含煤带,这个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向西经陕西、宁夏、新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英国的英格兰地区到达北美中部。其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和独联体。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其次是波斯湾地区,拉美地区的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世界水利资源主要分布在一些大江大河流域,但是发达国家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远胜于发展中国家的,瑞士、法国、奥地利、西班牙、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这些国家的水能开发利用程度均在50%以上。在非常规能源中由于技术资金原因,发达国家的开发程度也较发展中国家高。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集中在昆仑上—大别山—秦岭以北的北方地区,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的储量最为丰富。费常规能源中,像拉萨等地的太阳能、内蒙古等地的风能、沿海地区的潮汐能、核能,虽都有涉及但因技术等的限制开发利用程度也不高。 二、世界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消费、贸易 世界能源的开采、加工、生产由于需要很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而能源的分布国可能由于缺乏技术资金实力,所以就会出现能源跨区域跨国际合作的机制。发达国家或有实力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收购别国的能源公司的股份而获得该国的油气资源。或者是提供技术、资金给该国在当地进行开发,为当地带来经济利益,同时也为自己国家建立能源贸易往来。 当然在购进能源后也需要对其进行加工生产,加工生产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源利用率的高低,在这一方面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能源的利用率很高。而中国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这也是一笔很大的经济损失。 世界原油生产集中于储藏地,油品生产集中于消费地,世界石油消费与生产的地理分布不平衡相当突出。经合组织成员国消费的石油约占世界的60%,而它所生产的石油只占世界的30%;美国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的12%,却消费了世界石油的25%强;而中东地区生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