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身抗体检测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_王广杰

自身抗体检测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_王广杰

自身抗体检测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_王广杰
自身抗体检测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_王广杰

进展述评

医学与哲学2014年4月第35卷第4B期总第499期

Medicine and Philosophy,Ap

r 2014,Vol.35,No.4B,Total No.499 6

5 自身抗体检测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王广杰① 刘 辉②*

摘要:自身抗体的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评价疗效方面拥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免疫检测技术的进步,新的自身抗体特异性靶抗原被发现,自身抗体的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多,出现如何评估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及诊断价值的新问题。本文介绍自身抗体检测的新技术及自身抗体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评估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应用现状,分析了临床自身抗体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让临床实验室更加合理有效选择自身抗体检测技术。关键词: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2-0772(2014)04-0065-05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ew Technolog

ies for Detection of Autoantibodies WANG Guang-jie,LIU Hui.The First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Dalian116011,ChinaAbstract:Autoantibodies detection has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autoimmune diseases(AID),judgment of disease severity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AID.With the progress of immune detec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the found of new antibody specificity target antigen and the appearing of more autoantibodies detection technology,thereare new issues of how to evaluate the method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autoantibodies detection.This pap

er describes somenew autoantibody determination method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utoantibodies detection technology,evaluate themethod and diagnostic value of autoantibodies detection,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methods,letclinical choice more 

reasonable.Key 

Words:autoantibodies,autoimmune diseases,detection technique①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辽宁大连 1

16011②大连医科大学 辽宁大连 116044*通讯作者,

E-mail:liuhui60@sina.com 自身抗体(

autoantibodies)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B细胞产生针对自身组织成分(

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内成分)的抗体。自身抗体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正常人体内存在的生理性的自身抗体,可能参与衰老细胞或细胞死亡后细胞成分的清除,也可以协助自身免疫复合物的清除。病理性自身抗体与自身免疫

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密切相关。有相当一部分AID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高效价的自身抗体,这在A

ID的诊断治疗中发挥非常有价值的作用。传统自身抗体测定的半定量方法如乳胶颗粒凝集试验和免疫扩散法等,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临床应用时区分病理性自身抗体和生理性自身抗体效果不好。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nce assay

,IIF)测定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突出的敏感性广泛应用于AID的筛查,但是很难满足临床对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的需要。由于自身免疫抗体是不可或缺的诊断标准中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必须是临床和实验相结合,做出符合当前规范化的标准,方能做出科学的诊断。随着免疫学基础研究的发展,有关检测自身抗体的方法不断被发现和改进,逐步由传统的半定量纯手工的方法向高通量、多元化、定量自动化的方法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且

能为临床提供更为详细的资料,同时推进了自身抗体检

测在临床的应用。

1 传统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

许多方法先后被改进并被用于诊断AID,比如:(1

)定性或半定量的免疫学分析方法:IIF、补体结合试验(comp

lement fixation test,CFT)、免疫扩散法(immunodiffusion assay

,ID)、免疫斑点法(dot blot,DB)、对流免疫电泳(conter-immunoelectro-phoresis,CIE)、被动凝集法(p

assive agglutination,PA)、免疫沉淀法(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IPA)。(2)定量的免疫学分析方法:放射免疫测定法(radioimmunoassay

,R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荧光免疫分析(fluorescence immunoassay,FI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多为传统和经典的方法,如IIF法ANA的测定,是检测ANA的金标准方法[1

],CIE法和ID法在国内的应用减少,

而在国外依然受欢迎。传统的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让人们从细胞及蛋白多肽水平认识自身抗体,主要包括ANA谱、IgM型类风湿因子和少量AID相关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然而定性或半定量检测方法的主观因素多,手工操作繁琐,标准化程度更不理想,因而导致自身抗体的检测在临床应

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自身抗体检测技术新发展

为了满足临床自身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的

自身抗体检测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王广杰等医学与哲学2014年4月第35卷第4B期总第499期

6 Medicine and Philosophy,Ap

r 2014,Vol.35,No.4B,Total No.499需要,寻找区分病理性自身抗体和生理性自身抗体的高

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检测方法,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蛋白纯化技术的改进基础上,人工纯化抗原开始应用于自身抗体检测,主要采用免疫双扩散法(double immu-nodiffusion,DID)、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ting 

test,IBT)检测,如抗核可提取抗原(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

en,E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亚型等的检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生物信息学应用于自身抗体靶抗原的研究和靶抗原蛋白纯化技术的进步,以及重组抗原和合成肽抗原的应用,更多新的针对特异性靶抗原的自身抗体被发现,经大量临床验证,并被陆续用于临床AID诊断。现在自身抗体检测逐步从过去的总抗体检测,过渡到针对抗原蛋白分子表位靶位点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并形成不同的自身抗体谱,提高了AID的诊断特异度和敏感度。20世纪

90年代发现的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AnuA)、抗环瓜氨酸肽(cy

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

抗体分别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这些自身抗体的检测试剂经过靶抗原的改进后,大大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近10年来,临床自身抗体的测定技术越来越多,许多特异性较好、灵敏性高的方法逐渐得到了临床的认可,下面着重介绍自身抗体检测新技术临床应用重要的技术和

趋势。

2.1 酶免疫条带法(line blot immunoassay)IBT也称西方印迹(western blot,WB)。它是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及多肽与免疫反应的高特

异性相结合的一项技术。1979年开始在国内应用,在自身抗体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应用的初始阶段存在着分离抗原不纯,非特异性反应发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较多,结果判断不准确等问题。所以,在免疫印迹的基础上改良的方法如酶免疫条带法越来越多应用于自身抗体可提取核抗原的测定。

酶免疫条带法是抗原分析越来越精细最好的代表。

该方法是最近兴起的特异性检测抗体(如ENA)的新方法。现在的免疫条带技术多采用重组抗原,提高了检测

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而且会根据诊断的需要开发出不同的组合,例如:抗ENA抗体的免疫印迹法,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组合,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的诊断组合和特异性Ig

E过敏原检测组合。现在有的抗ENA抗体试剂可同时检测多达15种抗体,

包括抗低分子量核糖核蛋白/Smith抗原(nRNP/Sm)、抗Sm、抗干燥综合征A(SS-A)、抗Ro-52、抗干燥综合征B(SS-

B)、抗DNA拓扑异构酶I(Scl-70)、抗PM-Scl、抗Jo-1、抗着丝粒B(CENP B)、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双链DNA(ds-D

NA)、抗核小体、抗组蛋白、抗核糖体P蛋白、抗线粒体M2(AMA-M2),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全面的特异性的自身抗体检测结果。

与免疫条带法相比,I

BT为抗ENA抗体标记物的确证和鉴别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同时还可作为ANA的IIF法阳性结果的确证实验。以德国欧蒙EUROIMMUN公司发

明的EUROASSAY技术为例,将经亲和层析纯化的抗原包被在固定的位置,每一种抗体对应一条条带,不会产生

非特异性条带,结果灵敏度高、特异度好,每个实验条带均有质控带,阴阳性结果差别明显,条带的强度与抗体滴度相关。德国欧蒙公司的EURO BIot Camera和EUROBlot 

Scanner可对反应带进行全自动识别,定量分析和比较。I

BT/DB分析技术克服实验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实验结果的标准化,更好地实行质量控制。2.

2 自身抗体自动化检测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为精确、微量、高效检验提供了有力保障,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加客观和准确的信息,有利于临床的判断。现在国外自身抗体检测中应用非常

多的IIF法、ELISA法和CLIA法,

已经分别实现不同程度的自动化[

2]

。开放式的工作站是应用IIF法和ELISA法临床实验

诊断的趋势,由于适用于不同品牌的试剂盒,所以可满足不同实验室的需要。采用开放式工作站,从标本和试剂上样、标本稀释、温育到清洗均可实现自动化一体操作,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减少了人为操作的误差,并使操作更加规范化,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速度。另外,为了排除I

IF结果判读中的不同操作者主观差异,应用数码成像数字荧光强度分析系统采集ANA阳性标本的荧光图形,

更加直观、形象,保证荧光强度的稳定性和荧光图像的真实性,同时测定其荧光强度采用了计算机分析软件,代替以前手工稀释法确定ANA标本的滴度,使IIF法测定A

NA更加客观、高效,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并且降低了工作强度,节约了实验人力成本。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相比较开放工作站而言,不但设有更多的程序以适应于不同的ELISA程序,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检测环节的自动化,可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和无人守候,高效灵活地处理各种标准酶标板实验,并且可进行ELISA检测的质量控制管理。例如,BIO-RAD公司开发的PhD系统就是可用于免疫荧光法和酶免疫分析的自动化,模块化设计则可根据实验室标本量灵活配置。

LIA是近10年来在国内外发展非常迅速的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是继酶免疫分析(enzy

me immunoas-say

,EIA)、RIA、FIA三大标记技术之后发展的一种超高灵敏度的微量测定技术。具有高灵敏度、标记物稳定性好、无污染、检测范围宽、操作简便快速、仪器简单经济等优点,可取代RIA与普通EIA,

是目前免疫定量分析最为理想的检测技术。该技术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自由能激发中间体,使其从激发态回到基态,释放出等能级光子,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光子的测定,被测物含量可精确定量测定。在自身抗体测定方面,C

LIA

自身抗体检测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王广杰等医学与哲学2014年4月第35卷第4B期总第499期

Medicine and Philosophy,Ap

r 2014,Vol.35,No.4B,Total No.499 6

7 目前已有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商品化试剂盒,包

括抗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抗体、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hyroid p

eroxidase,TPO)抗体和抗甲状腺刺激激素受体(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TSHR)

抗体等。3 自身抗体的不同检测技术的选择

各种各样的检测方法中,以Hep-2细胞为底物的IIF法和ELISA法是目前国际国内普遍采用的方法,另外流式细胞术和蛋白组学技术的出现,为自身抗体的检测提供新的发展空间,现将不同检测技术选择分别介绍如下。3.

1 IIF法检测自身抗体在IIF法检测自身抗体发明之前,狼疮细胞(lup

usery

thematosus cell,LE)的检测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唯一方法。自从1957年Georg

e Friou发明了IIF新技术以来,IFA法被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中。I

IF法操作简单,价格不高,并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

。其基本原理是以组织培养细胞(最常用的是

Hep-2细胞)或啮齿类动物肝脏的冷冻切片作为反应基质(抗原片),于其上滴加患者血清,如血清中有ANA

存在,则可与细胞中的核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加异硫氨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

anate,FITC)标记的抗人IgG(或抗人IgA,抗人IgM)抗体于抗原片上,形成核抗原—

——患者血清中的ANA———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复合物,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的荧光模型。不同的荧光模型提示不同自身免疫病,对诊断疾病有重要价值。其中1975年Hep-2细胞应用提高了实验的敏感性,现在国内外大多数实验室均应用

Hep-2细胞作为底物[4]

。IIF法测定自身抗体结果解释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报告结果中需要说明荧光模型、阳性抗体的滴度,甚至加上本实验室所采用的底物情况。ANA阴性时不能排除高度怀疑的自身免疫病,这就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特异性实验或者重复检测。ANA滴度的情况可以间接说明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多少,为临床提供定量测定结果。在健康人体内可以查到低滴度的抗体,所以寻找最佳的稀释倍数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许多实验室把1∶160的滴度作为非欧蒙

体系诊断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临界值[5]

。把1∶100的

滴度作为欧蒙体系诊断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的临界值[

6]

。虽然IIF法被广泛应用于自身抗体的检测和“

金标准”方法,但是其结果也有错误的时候。比如,当患者体

内存在多种不同自身抗体的时候,就会出现交叉反应,其荧光模型会显示多种模型,有时甚至一种模型掩盖另外一种模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与不同抗体的浓度不同有关。大概3%~5%的正常人可以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同时,当患者症状缓解或轻微时,ANA水平在上升,当患者症状严重时,ANA的水平却没有发生变

化。除此之外,自身免疫病存在的标志性抗体无法通过

IF法进行分类区分[7]

。IIF法判断核仁和着丝粒等模型效果不好。IIF法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其说用于自身

免疫病的诊断不如说是一种筛查的好方法。

3.

2 ELISA法检测自身抗体E

LISA法为ANA的检测和自身抗体特异性的确定提供了敏感性高且较迅速的方法。使用纯化的靶抗原包被酶标反应板,加入待测血清后孵育,使用酶标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可以检测出与抗原结合的抗体,随后用合适的酶底物进行显色。尽管这种方法需要高度纯化的抗原,但是国内外大多数实验室已经使用E

LISA法对IIF法阳性的血清进行常规的ANA特异性的判定。由于可以方便买到试剂盒用于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ELISA法应用越来越广泛。除此之外,新的筛选特异性抗原优势表位的技术的应用如蛋白质组学技术和噬菌体展示技术加快了ELISA法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但是ELISA法也有一些缺点,比较容易产生假阳性的结果,因此有时需要进一步确定实验。不可否认,在确定ANA的方法中,ELISA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包被抗原的方式不同,可以把ELISA法根据ANA的不同分为两种。前者为ANA谱的检测EIA法,此方法为每一反应孔包被抗原混合液,检测ANA具有筛选的作用,与IIF法相似。后者为单一特定抗原包被每一反应孔的ELISA法。单一特定抗原如上文提到的抗ENA抗体试剂可同时检测多达15种抗体

(nRNP/Sm、Sm、SS-A、Ro-52、SS-B、Scl-70、PM-Scl、Jo-1、CENP 

B、PCNA、ds-DNA、抗核小体、抗组蛋白、抗核糖体P蛋白、AMA-M

2)。这种新的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用于大量患者ANA的筛查时节省了时间。此方法操作实现自动化,不需要专业培训的人来辨别多种荧光模型。该方法不但可以用于ANA谱的筛查而且可以确定特异性的ANA,

由于使用重组自身抗原如SSA等使实验的敏感性得到一定的提高。最近的研究表明,ELISA法ANA检测可以与金标准的IIF法相当。在ELISA法和IIF法ANA检测的比对实验中,血清中ANA阳性的符合率在87%~95%之间[8]

。不同抗原ELISA法的敏感性在69%~

98%,特异性在81%~98%之间变化。虽然某些学者研究的结果表明ELISA法ANA的应用前景非常

好[9]

,但是最近Bizzaro等[10]研究表明ELISA法的假阳性依然普遍存在。目前ELISA法测定自身抗体只有在中等到高等滴度ANA阳性时应用人群中的筛查。对于检测ANA谱筛查的实验方法选择,金标准的方法仍然是IIF法,ELISA法要取代IIF法仍需要许多

研究[

11]

。3.3 WB法检测自身抗体

BT为抗体特异性的研究提供了特别有效的方法。

自身抗体检测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王广杰等医学与哲学2014年4月第35卷第4B期总第499期

8 Medicine and Philosophy,Ap

r 2014,Vol.35,No.4B,Total No.499这种方法将蛋白质用电泳的方法分离成纯化的抗原,并

转移至一种膜上,然后用自身免疫性血清作为探针,与膜上的抗原相反应,结合的抗体通过酶联免疫球蛋白抗体和底物显色反应被检测出来。这种方法可以确定血清中所有相关的多肽抗体,但是不如ELISA法敏感,

且更加复杂。另外一些自身抗原的表位的构象会在凝胶电泳的

过程中被破坏,SS-A自身抗原的情况就是如此[12

]。因此与免疫沉淀法相同,免疫印迹法主要用于实验研究,但有

时也用于明确或验证复杂血清中的抗体。

3.

4 DB法检测自身抗体免疫斑点法为一种定性的检测方法,为近十多年来兴起的特异性检测抗ENA抗体等的新方法。将亲和层析纯化的抗原(如SS-A,SS-B,Sm,nRNP/Sm,Scl-70等)分别包被在膜条上,与50倍稀释的患者血清温育,特异性的抗原抗体结合后,加入可产生颜色反应的底物,如存在特异性抗体,相应的抗原膜条处会出现蓝色的斑点

[13

]。该方法操作简单,节省时间,相对价格便宜。但

缺点是,R

NP抗原与Sm抗原相互连锁,这就意味着,当S

m阳性且nRNP/Sm同时阳性时方可认为Sm阳性,而S

m单独阳性但nRNP/Sm为阴性时,不能判断为阳性。德国欧蒙的酶免疫斑点检测ENA时就存在这种情况。3.

5 酶免疫条带法检测自身抗体将经亲和层析纯化的抗原包被在固定的位置,每一种抗体只对应一条条带,不会产生非特异性反应条带,检验性能与ELISA法相当,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该方法与免疫斑点法一样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判断结果比

免疫印迹法简单,可以自动化判读结果[

14]

。3.6 多重免疫技术(multiplex immunoassay

,MIA)检测自身抗体该方法是最新的同时检测多种自身抗体的方法之

[1

5],在国外已经有实验室应用于临床检验,但是国内

我们没有看到该方法的应用。该方法的原理是荧光编码微珠为核心,这种微珠颗粒本质是连接了从Hep-2细胞核提取的抗原,每种微珠结合相应抗原,通过其荧光标记可区分与之反应的不同自身抗体,荧光的强度与患者血清中抗体的量相关。该方法测定ANA具有高效准确特点,并且降低假阳性率,其优势可以与金标准的IIF-ANA法相媲美,同时与ELISA法相当。3.7 流式细胞法(flow cytometry

)检测自身抗体近年来,应用包被有自身抗原的荧光珠的流式细胞法受到欢迎。此方法定量测定抗原,依据的原理是该抗原的量与系统内部抗原连结的荧光素信号强度相关。这种基于荧光珠的流式细胞术,也被称为放射ANA(reflexANA),具有多种优点,包括同时测定几种抗原,自动化操作,良好的经济效益和高度敏感性。但是该方法的最大缺点是每分析一次只能提供单个结果。通常试验需要进

行多种不同的检测来满足自身抗体测定的需要[

16

]。3.8 微阵列技术(antigen microarray

)检测自身抗体目前,微阵列技术虽然没有被临床广泛使用,但却是研究AID的有力工具,其优点在于它可以同时分析大量蛋白、多肽、核酸和大分子复合物等,样本范围从血

清到其他体液(如脑脊液、滑膜液)。抗原按固定位置点结合在同一基片表面,与血清中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后,采用荧光或放射标记法、化学发光法、质谱分析法、电化学方法等进行检测。此方法利用标准曲线可以进行自身抗体的定量测定。该方法的优点是完全自动化,性能稳定,经济效益好和自身抗体测定更加准确。此方法的结果与临床实验中心的检测结果相当,具有可比

性[17]

。Li等[1

8]建立了一种多重蛋白芯片,并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

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及SLE小鼠模型血清中的自身抗体,

作者推断这种微阵列技术可能用于发现新的自身抗体。

以上几种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测ANA谱还是为了特异性自身抗体的鉴定,方法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实验室的条件,实验成本,时间要求和技术的要求。所以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临床实验室在选择自身抗体的测定方法时要结合各自的情况,选择适合临床需求的最好方法。目前诊断自身免疫抗体最好的组合方法有许多。例如:d

sDNA检测,最好用IIF法结合ELISA法,ENA用IBT法等[1

9-20

]。再比如检测非病毒性肝炎常用商品化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

atitis,AIH)试剂[

20-21

]以及特异性检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的试剂等等[

22]

。笔者将常用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及优缺点归纳如下,见表1,仅供参考。

表1 常用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及优缺点比较方法优点

缺点

IIF-ANA

经济效益好操作简单

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费时,有假阳性结果特异性抗体分类困难需要专业技术人员ELISA自动化,可定量,高敏感性特异性抗体分类鉴定出现假阳性,价格昂贵需要纯化的抗原PHA半定量,高度特异性费时,需要纯化抗原IB高度敏感性高度特异性

昂贵,费时,易造成抗原丢失免疫斑点(条带)法快速简单,高度敏感和特异可以自动化

定性,不能区分某些抗体M

IA同时检测多种抗体,可以定量

昂贵

流式细胞术经济效益好,自动化,高敏感性

提供单一检测结果

微阵列技术一次检测多种抗体,完全自动化操作,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经济效益好

没有普及

4 自身抗体检测的质量控制

自身抗体检测的质量控制是用多种手段对自身抗体存在与否、浓度的多少进行控制和评价,有利于实验室内

自身抗体检测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王广杰等医学与哲学2014年4月第35卷第4B期总第499期

Medicine and Philosophy,Apr 2014,Vol.35,No.4B,Total No.499 6

9 部、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标本获取相同具有可比性的结果,

是衡量实验室检测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6

]。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包括实验技术方法、检测试剂、操作人员及仪

器设备等影响,自身抗体的测定可能产生偏差[23

]。为了保证自身抗体测定的准确有效,实验室在进行检测时应同时

检测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除此之外,统一的试剂配送,保证试剂盒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多家公司如国外的

欧蒙(德国)、lnova(美国)、BMD(法国)、BIO-PAD(美国)、Z

eus(美国)和国内的华大吉比爱公司以及博奥生物都有商品化的自身抗体测定试剂盒。各个实验室应该根据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临床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技术。为了推进自身抗体检测的标准化,各个实验室要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我国2002年起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自身抗体检测质控工作。历经10多年的发展,

现在我国质量控制采用了5个质量控制品,包括ANA,抗dsDNA抗体,抗ENA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 

antibodies,AMA)、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ies,AS-MA)和抗CCP抗体[24

。除抗RNP抗体外,

各种质量控制样本检测的正确率较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提示国内抗体检测水平逐渐提高,但是抗体的开展项目还不够

全面,与国外自身抗体的检测仍存在差距。

总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自动技术的发展,基因重组或人工纯化的特异性靶抗原和高通量多元化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自身抗体测定,自身抗体的测定方法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以IIF为标准,ELISA法广泛普及,其他多种方法为可选择的局面。无论何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临床实验室应该根据各自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权衡利弊选择适合临床需求的好方法。但是ELISA法因为其客观、易于自动化、标准化、简单、节约时间,在临床实验室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Conrad K,Roggenbuck D,Reinhold D,et al.Autoantibody diagnos-tics in clinical practice[J].Autoimmun Rev,2011,11(3):207-211.[2] 唐古生,

赵东宝,吴 豫,等.自身抗体的特点与临床应用趋势[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

012,35(3):193-196.[3] Kavanaug

h A,Tomar R,Reveille J,et al.Guidelines for clinical useof the antinuclear antibody 

test and tests for specific autoantibodiesto nuclear antigens.American College of Pathologists[J].ArchPathol Lab 

Med,2000,124(1):71-81.[4] Rosg

enbuek D,Reinhold D,Hiemann R,et al.Standardized detec-tion of anti-ds DNA antibodies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anew age for confirmatory tests in SLE diagnostics[J].Clin ChimActa,2011,412(21/22):2

011-2012.[5] Ghosh P,Dwivedi S,Naik S,et al.Antinuclear antibodies by 

indirectimmunofluorescence:optimum screening dilution for diagnosis of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Indian J Med Res,2007,126(1):3

4-38.[6] 马东来,

张少静,文夫瑞德·斯特克.自身抗体及其免疫荧光模式[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

000:37.[7] Greidinger E L,Hoffman R W.Antinuclear antibody 

testing:methods,indications,and interpretation[J].Lab Med,2003,34(2):113-117.[8] Jaskowski T D,Schroder C,Martins T B,et al.Screening 

for anti-nuclear antibodies by 

enzyme immunoassay[J].Am J Clin Pathol,1996,105(4):468-473.[9] Charles P J,van Venrooij 

W J,Maini R N.The consensus work-shops for the detection of autoantibodies to intracellular antigens inrheumatic diseases:1989-1992[J].Clin Exp Rheum,1992,10(5):5

07-511.[10]Bizzaro N,Tozzoli R,Tonutti E,et al.Variability 

between methodsto determine ANA,anti-dsDNA and anti-ENA auto antibodies:acollaborative study with the biomedical industry[J].J ImmunolMethods,1998,219(1/2

):99-107.[11]Mutasim D F,Adams B B.A practical guide for serolog

ic evaluationof autoimmune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J].J Am Acad 

Dermatol,2000,42(2Pt 1):159-174.[12]van Venrooij 

W J,Charles P,Maini R N.The consensus workshopsfor the detection of auto antibodies to intracellular antigens in rheu-matic diseases[J].J Immunol 

Methods,1991,140(2):181-189.[13]Ermens A A,Bayens A J,van Gemert A C,et al.Simp

le Dot-BlotMethod Evaluated for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against extractableNuclear Antigens[J].Clin Chem,1997,43(12):2420-2422.[14]Damoiseaux J,Boesten K,Giesen J,et al.Evaluation of a novel 

line-blotimmuno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to 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s[J].Ann N Y Acad Sci,2005,1050:340-347.[15]Xu M,Roberts B B,Busby 

B A,et al.Evaluation of multiplex anti-nuclear antibody assay in pediatric patients[J].Lab Med,2007,38(11

):671-675.[16]Avaniss-Aghaj

ani E,Berzon S,Sarkissian A.Clinical value of multi-plexed bead-based immunoassay

s for detection of autoantibodies tonuclear antigens[J].Clin Vaccine Immunol,2007,14(5):505-509.[17]Kartalov E P,Zhong 

J F,Scherer A,et al.High-throughput multi-antigen microfluidic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s[J].Biotechniques,2006,40(1

):85-90.[18]Li Q Z,Xie C,Wu T,et al.Identification of autoantibody 

clustersthat best predict lupus disease activity using glomerular protoamearray

s[J].J Clin Invest,2005,115(12):3428-3439.[19

]蒋新颖,金 玉,张 颖,等.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6):691-693.[20

]李卓敏,赵丹彤,冯 霞,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所致肝癌患者自身抗体特征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1):59-61.[21]Manns M P,Czaja A J,Gorham J D,et al.Diagnosis and manag

ement ofautoimmune hepatitis[J].Hepatology,2010,51(6):2193-2213.[22

]宋斌斌,赵 瀛,张春燕,等.两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方法的结果比较[J].检验医学,2

011,26(7):457-460[23

]李丽君,张蜀澜,李永哲,等.2009年我国102家医院实验室自身抗体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3):265-270.[24]姚海红,贾汝林,贾 园,等.2011年全国多中心自身抗体检测质量

控制结果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12):825-829.作者简介:王广杰(1978-),女,辽宁岫岩人,硕士,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免疫学技术临床应用,免疫血液学。

通讯作者:刘辉(1960-),男,辽宁大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免疫血清学。

收稿日期:2013-11-25修回日期:2014-03-26

(责任编辑:姜 莹)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结果分析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检测抗核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中的结果应用分析。方法分别采用IIFA和胶乳法检测5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样本抗核抗体(ANA)。结果IIFA法检测血清ANA的灵敏度为76%,胶乳法检测血清ANA的灵敏度为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IFA 法检测ANA的敏感度明显高于胶乳法,提高了临床的阳性检出率。IIFA法用于ANA的筛查,阳性标本在进行滴度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 标签: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胶乳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sults of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n detecting the antinuclear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 Methods The antinuclear antibodies of serum samples of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diseases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 by the IIFA and emulsion metho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sensitivity degree of ANA detected by IIFA method and emulsion method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76% vs 58%)(P<0.01). Conclusion The sensitivity degree of ANA detected by IIFA method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detected by the emulsion method,which improves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in clinic,the application of IIFA method for ANA screen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specimens for titer detection contribute to clinical diagnosis. [Key words] Antinuclear antibodies;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Emulsion method 抗核抗体(ANA)包括细胞核的自身抗体和细胞质内的核酸和核蛋白的所有成分的自身抗体,是指哺乳动物的细胞中以细胞核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1]。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等自身免疫疾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因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断、鉴别以及评价预后中,ANA检测已成为重要的筛查指标[2]。临床上ANA检测方法较多,现阶段最常用、最有效的检测方法是IIFA法。由于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灵敏性、准确性不同,往往影响到检测结果,使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在ANA 呈弱阳性的标本中,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成为争议的焦点。为进一步确认IIFA 法和乳胶法检测ANA的效果,进而客观评价该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性,该文2015年10—12月间选取该院确诊或疑似为AID的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采用IIFA法和乳胶法检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标本均来自2015年10—12月到该院确诊或疑似AID的门诊和住院患者50例,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15~65岁。

某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 XX县人民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修订版) 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我院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科技兴院的步伐,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及评选流程,激发专业技术人员临床应用新技术新项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河南省卫生计生委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豫卫医[2015]37号)文件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现将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修订如下。 一、新技术新项目概念 新技术新项目是指近年来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技术新项目,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技术及护理用具改良,称为新技术新项目。 二、新技术新项目分类 根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豫卫医[2015]37号)文件精神,我院对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按照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分为院级医疗技术、省级备案类医疗技术、国家限制类医疗技术三类。 1、院级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通过常规管理能够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技术。近两年内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院级医疗技术,包括下列项目:⑴、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⑵、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⑶、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⑷、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⑸、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⑹、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2、省级备案类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技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或涉及一定伦理问题的医疗技术。根据《河南省备案类医疗技术目录(2015年版)》,对目录内所列的医疗技术按照省级备案类医疗技术进行管理。 . . 3、国家限制类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水平有较高要求,需要限定条件;或者存在重大伦理风险,需要严格管理的医疗技术。根据《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2015年版)》,对所列的医疗技术按照国家限制类医疗技术进行管理。

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的区别[参照材料]

请问你曾经被IHC、ICC和IF所困扰过吗? 作者:北京义翘神州 在实验中,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对免疫组化(IHC),免疫细胞(ICC),以及免疫荧光(IF)傻傻分不清,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三者的区别,先贴图上来以便有个大致的区分。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免疫检测技术可以根据报告标签的不同,分为免疫化学和免疫荧光两类,而根据样品类型不同,可以分为组织和细胞检测技术。因此,才会延伸出三个相近的概念。 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三个概念,我们还可以根据他们的英文词根来分析一下,他们的英文名分别是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 (ICC),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 (IF)。 词根分析: Immuno-指的是免疫技术(例如,抗体和抗原的结合) Histo-指的是组织(细胞以及它周围的细胞外基质) Cyto-指的是细胞(不包含细胞外的基质) Chemistry-在这里指的是化学检测方法(例如,颜色的变化)

Fluorescence-对被激发的荧光团的检测 通过对词根的解释,相信你在心中不再迷茫了吧。 这三个应用技术都属于免疫技术,都是将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可视化,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直接看到实验结果。而常用的方法就是化学显色和荧光显色。如果报告标签是酶促的,就是免疫化学,如果是荧光的,就是免疫荧光。 其实我们纠结免疫荧光的一个原因还在于免疫荧光的英文名字Immunofluorescence (IF),但若是写成免疫组织荧光(IHF)或是免疫细胞荧光(ICF),那我们是不是就豁然开朗了。虽然这两个词汇在英文文献中应用的还不是很广泛,但绝对不是我自己杜撰的哦,已经有些学者在使用了,规范化应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可能文字描述还是有些晦涩难懂,那我们就直接上图吧。先不看下面答案,仅从几张图片,你能明白哪张图代表哪种应用吗? A免疫组织化学:兔EGFR单克隆抗体(10001-R043-50)—人胎盘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规定精编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 管理规定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竹溪县中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所需的医疗仪器、药品等须提供《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产品合格证》等各种相应的批准文件复印件。 (四)、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一)、医务科对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 2、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 3、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免疫荧光检测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的实验方案) 荧光免疫技术是以荧光物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作为标准试剂,用于相应抗原或抗体的分析鉴定和定量测定。荧光免疫技术包括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和荧光免疫测定两大类。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是用荧光抗体对细胞、组织切片或其他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鉴定和定位检测,可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结果,称为荧光免疫显微技术,或是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自动分析检测,称为流式荧光免疫技术。荧光免疫测定主要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和荧光偏振免疫测定等。本次实验以荧光免疫显微技术检测抗核抗体(ANA)为例进行实习。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 抗核抗体实验原理 以小鼠肝细胞或某些培养细胞(如Hep-2)作抗原片,将病人血清加到抗原片上。如果血清中含有ANA,就会与细胞核成分特异性结合。加入荧光素标记的抗人IgG抗体又可与ANA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部位呈现荧光。 试剂与器材 1.抗原片现多用商品试剂。如需自行制备,方法如下: (1)肝印片制备:取4-8周龄小鼠,断颈杀死后,剖腹取肝。将肝脏剪成平面块,用生理盐水洗去血细胞,用滤纸吸干渗出的浆液。将切面轻压于载玻片上,使其在载玻片上留下薄层肝细胞。冷风吹干,乙醇固定,冰箱可保存1周。

(2)Hep-2细胞抗原片制备:Hep-2细胞是建株的人喉癌上皮细胞。经适宜培养在载玻片上形成单层细胞抗原片,用洗涤洗去培养基。干燥后,用无水乙醇固定。 (3)肝切片制备:取小鼠肝组织作冰冻切片,厚4μl。-30℃保存备用。 2.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人IgG抗体(FITC-抗人IgG抗体)有商品供应,临用时按效价稀释。 3.L PBS 4.缓冲甘油取甘油9份加PBS 1份。 5.待测血清、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临床标本筛选获得。 6.器材荧光显微镜、孵箱、有盖湿盒、染色缸、吸管、试管等 操作方法 1.准备:检查加样板,生物载片恢复室温,标记。 2.稀释:PBS-Tween缓冲液稀释血清,设阴阳性对照。 3.加样:加样板放于泡沫塑料板上,加25μl稀释后血清,至加样板的每一反应区,避免气泡。加完所有标本后开始温育。 4.温育:将生物薄片盖于加样板的凹槽里,反应开始,室温温育30分钟。 5.冲洗:用烧杯盛PBS-Tween缓冲液流水冲洗生物薄片,然后立即将其浸入盛有PBS-Tween缓冲液的小杯中至少1分钟。不必混摇。 6.加样:滴加20μl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球蛋白(结合物)至一洁净加样板的反应区,完全加完方可继续温育。荧光素标记的抗人球蛋白用前需混匀并以PBS-Tween缓冲液稀释。

新技术新项目

XXX第X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 及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 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围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 .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二类医疗技术目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卫生部备案。省卫生厅首批公布的二类技术目录(见附件 5)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XXX第X 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 . .

护理_新技术新项目介绍.doc

护理新技术新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 电动牙刷在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主要完成人: 等 项目简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不易进行口腔护理,易发生口臭、口腔炎、口腔溃疡,同时牙菌斑和口咽部上皮细胞粘附的呼吸道病原菌容易进入下呼吸道,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原因。临床实践发现,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清洁效果存在缺陷,溶液选择不好还有可能引起患者不适。为寻找一种患者愿意接受的,彻底、有效清洁口腔的方法,2008年9月ICU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采用电动牙刷含氟牙膏刷洗和无菌水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口腔异味、黏膜出血、口唇干裂均明显低于传统口腔护理组,牙菌斑去除率高,效果满意。 电动牙刷体积小、毛软,刷毛经过圆头处理,不易损伤牙龈;通过快速旋转,刷头产生高频振动,瞬间将牙膏分解成细微泡沫,深入清洁牙缝,彻底清除堆积于齿龈缘软垢及嵌塞于牙间隙和龋洞内的食物和软垢;刷毛的颤动能促进口腔的血液循环,对牙龈组织有按摩作用;电动牙刷可长期使用,可更换的刷头、含氟牙膏都是日用品,价格经济实惠;如同平时刷牙一样,符合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患者易于接受。口腔冲洗通过水流在口腔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冲击,使细菌在黏膜、口咽部及插管管壁上的吸附能力明显下降,并随着不断的冲洗而排出,起到了漱口的功效。在冲洗时一方面口腔黏膜吸收部分水分,可达到湿润口腔黏膜的目的,满足了身体上的舒适;另一方面使患者对水的渴求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使患者口干、口渴感得到暂时缓解。同时,刷洗和冲洗的有机结合,使口腔清洁彻底到位,从而可预防感染的发生。 此种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患者对护理行为的关怀性评价,提高护理质量,提高ICU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ICU 宋燕波)

检测自身免疫抗体的蛋白质芯片技术.

检测自身免疫抗体的蛋白质芯片技术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退行性或炎症性疾病。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 机体的影响各有不同。例如,在多发性硬化症中,自身免疫反应的侵害对象是中枢神经系统, 而在克罗恩病中则是肠道。此外,同种疾病对不同个体的组织和器官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此类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患者的免疫系统情况。其人群患病率在3%以上,女性和老年人居 多。炎症是许多此类疾病的常见症状,其他症状包括:眩晕、疲劳、不适及低烧。器官特异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侵害靶器官或组织,导致功能受损。 对此类疾病的诊断相当困难,尤其是在发病初期。对健康个体进行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表明:不同疾病的阳性结果发生率少则接近0%,多则超过10%。健康个体中的大多数抗体的滴定浓度都很低,对健康没有不良影响。 自身抗体并不总是针对某种风湿性疾病。例如,与天然双链DNA (dsDNA) 发生反应的抗体通 常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具有诊断意义。但是,抗双链DNA 抗体也可见于患有其他疾病的个 体中,如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硬皮病、药物性狼疮、慢性活动性肝炎、格雷夫斯氏病 及其他疾病。抗双链DNA 抗体在上述疾病的患者中发生率一般低于5%。因此抗双链DNA 抗体对SLE 没有诊断意义。 在少数情况下,自身抗体具有很强的疾病特异性。目前已鉴别出一些常见风湿性疾病的自身抗体靶点(表I )。 本文就自身抗体检测技术进行了回顾性评述,开篇先介绍一些成熟的检测方法,最后则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多路复用蛋白质分析技术是讨论的核心焦点。本文还研究了各种多路复用自身免疫测定法,并阐述了开发人员所面临的困难。 目前的检测方法 检测自身免疫相关抗体的第一种方法是琼脂凝胶平板双向扩散法,但是这种方法早已被更快速、更灵敏的半定量方法所取代。 检测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常用实验室试验:免疫测定(通常为酶免疫测定)、间接免疫荧光显微技术 (IFA)、免疫印迹及免疫沉淀。上述试验中只有第一种是半定量试验;其他均为定性试验。通过IFA 法进行筛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要求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对显微镜染色图谱进行目测解读。这种方法缺乏可靠的标准,其结果取决于观察者的技能。IFA 阳性结果并不能确定抗原的存在。因此,在提出具体治疗方案的建议方面,其作用十分有限。 磁性微粒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由Bio-Rad Laboratories 公司(美国加州,Hercules)的BioPlex 2200免疫测定系统(该设备具多路复用测定功能)采用。

免疫荧光技术的实验方法及其分类

免疫荧光技术的实验方法及其分类 一、免疫标记法及其分类 1.荧光免疫法 原理是应用一对单克隆抗体的夹心法。底物用磷酸-4-甲基伞形酮,检测产物发出的荧光,荧光强度与Mb浓度呈正比,可在8min 内得出结果。结果以Mb每小时释放的速率表示(△Mb)表示。该法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具有快速、敏感、准确的特点。 以双抗夹心法为例,首先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除去未结合抗体,然后加受检标本,使其中的蛋白抗原与固相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洗涤除去未结合物,接着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体,使之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最后根据荧光强度,即可对蛋白抗原进行定量。 传统的荧光免疫法受本底荧光的干扰较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是以具有特长寿命的稀土金属如铕,作为标记物,加入正常液后激发测定,能有效去除短寿命本底荧光的干扰。

2.放射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是以过量的未标记抗原与放射性物质标记的抗原,竞争性地与抗体结合,形成有放射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无放射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有过剩的标记抗原与未标记的抗原。然后通过离心沉淀等方法,将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游离抗原分离,分别测定其放射性强度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对未标记的待测抗原进行定量。 RIA法测定血清蛋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准确定量到ng/ml 水平。但早期的方法操作麻烦,耗时长,且有放射性污染。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应用,RIA的灵敏度又有了较大提高,且操作大为简化,并已有商品试剂盒供应,使用方便。 3.酶联免疫法(ELISA) ELISA法有竞争法和夹心法两种。竞争法是基于标准或血清Mb 和微孑L板上包被的Mb竞争性地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的原理而建立,该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μg/L,线性范围达1 000ug/L。夹心ELISA 法与EI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2)。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多份标本的检测,不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易于推广普及。但不适合急诊的快速检测。

自身抗体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一、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ies,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ANA的性质主要是IgG,也有IgM和IgA,甚至IgD和IgE。ANA可以与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AN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其他体液如滑膜液、胸水和尿液中。 ANA在SIE患者的滴度较高,但也出现在其他许多自身免疫病中,在许多研究报告中,都将检出ANA作为自身免疫甚至自身免疫病存在的依据。这种现象的机制尚未明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一)ANA的类型及意义 由于细胞核成分的复杂性,不同成分的抗原性也不同;因此就会有多种不同的ANA。 1.抗核蛋白抗体核蛋白抗原(DNP)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由于DNP抗原存在不溶性和可溶性两个部分,可分别产生相应的抗体。不溶性DNP抗体通常不完全被DNA和组蛋白所吸收,它是形成狼疮细胞的因子;可溶性抗原存在于各种关节炎病人的滑膜液中,其相应抗体也出现于RA病人的滑膜液中。 2.抗DNA抗体可以分为两大类:①抗天然DNA(nDNA)抗体,或称抗双链DNA (dsDNA)抗体;②抗变性DNA抗体,或称抗单链DNA(ssDNA)抗体。抗dsDNA抗体对SLE有较高的特异性,70%~90%的活动期SLE病人该抗体阳性,效价较高,并与病情有关。抗ssDNA抗体可见于多种疾病中,特异性较差。 3.抗ENA抗体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多从动物的胸腺中提取。先将胸腺匀浆并破碎细胞,分离出细胞核;再经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处理后,很容易从胞核中提取出来。ENA 不含DNA,对核糖核酸酶敏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NA可分为十几种,现仅介绍几种主要的ENA及其相应抗体。

第八章荧光免疫技术

第八章荧光免疫技术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第一部分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 一、目的要求 掌握:荧光免疫技术原理、类型及临床应用,常用的荧光物质;熟悉:荧光免疫技术 的技术要点;了解:荧光标记物的制备与保存,镧系稀土元素标记物的制备,荧光免疫技术主要类型的技术要点。 二、教学内容 1.荧光标记物的制备:荧光和荧光物质,荧光标记物的制备。 2.荧光免疫显微技术:基本原理,技术类型,技术要点,方法评价,临床应用。 3.荧光免疫测定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基本原理,技术类型,技术要点,方法评价和临床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基本原理,技术类型,技术要点,方法评价和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测试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如下有关荧光免疫技术正确的提法 A.直观性检测抗原和抗体 B.直观性检测抗原 C.直观性检测抗体 D.间接检测抗原或抗体 E.间接检测抗原和抗体 2.荧光素易受温度影响,操作时通常选择较佳的温度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E.30~35℃ 3.荧光抗体保存3~4年,应选择 A.小量分装、4℃ B.瓶分装、4℃ C.瓶分装、-10℃ D.瓶分装,-20℃ E.小量分装、-20℃ 4.下列组成荧光显微镜的结构中,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相同的是 A.光源 B.聚光器 C.目镜 D.物镜 E.滤光片

5.下列哪项方法不属于荧光免疫显微技术类型 A.直接法 B.夹心法 C.间接法 D.补体法 E.双标记法 6.荧光抗体染色标本的观察时间 A.当天 B.第二天 C.第三天 D.1周内 E.5天 7.荧光抗体闭接法应标记 A.抗原 B.抗体 C.补体 D.抗抗体 E.抗体及补体 8.荧光显微技术常用于检验血清中各种自身抗体和多种病原体抗体的方法是 A.直接法 B.间接法 C.双抗体夹心法 D.补体法 E.双标记法 9.荧光抗体间接法可检测 A.抗原 B.抗体 C.补体 D.蛋白质 E.抗原和抗体 lO.在荧光显微镜检查中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是 A.抗原荧光染色 B.抗体荧光染色 C.补体荧光染色 D.特异性荧光染色 E.非特异性荧光染色 11.主要用于测定各种激素、蛋白质、酶、药物及病毒抗原的技术 A.荧光偏振免疫测定 B.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C.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D.底物标记荧光免疫测定 E.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12.临床药物浓度检测的首选方法

自身抗体临床用及检测技术概述

自身抗体临床应用及检测技术概述 一、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基本概念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如衰老细胞或组织成分的清除等。 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机体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发生紊乱而导致的疾病状态。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血液中可测到高效价的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应答性T淋巴细胞;自身抗体或自身应答性T淋巴细胞造成相应的组织细胞损伤或功能障碍;病情的转归与自身免疫应答的强度密切相关;多脏器或系统受累、病情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疑难杂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诊断整合效应:患者自述+临床表征+检测结果(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等)。自身抗体检测已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诊断不可或缺的指标。 表1.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美国数据) 表2.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国患者统计(协和) RA 0.34 800 SLE 0.07 200 SS 0.77 820 AS 0.3 500 其他CTD 0.01-0.06 >300 (PM/DM/Scl) 合计患病人数>5000万 (二)自身抗体临床检测常见项目

1、抗核抗体(ANA)检测 2、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 (三)自身抗体项目:ANA检测 1、ANA基本概念 传统定义是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广义定义是针对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对ANA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核成分,而是指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 靶抗原存在于包括细胞核、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分裂结构等部位。 3、ANA检测的临床意义 ANA可见于多种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疾病,常作为结缔组织病的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在非结缔组织病(感染和肿瘤)中也可出现阳性。正常人中(特别是老年人)也可出现阳性,但滴度低,且常表现为IgM型,高滴度ANA则高度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ANA检测已成为临床上的一个极重要的自身免疫病的筛查实验。 表3.ANA检测的临床意义 (四)抗核抗体基本检测策略 1、初筛实验 2、确认/分型实验:多特异性检测,如:间接免疫荧光法 单特异性检测,如:ELISA, Immunoblot 结果 3、ANA荧光筛查实验 ANA荧光法筛查试验时的几个重点 临界值(起始稀释度):用于初步甄别阴阳性结果 荧光核型:用于缩小靶抗原确认实验范围并提示部分疾病 抗体滴度:用于判断病情进展、预后等 考虑到荧光法筛查试验存在主观性强的特点,因此应以一种客观和现实的

临床免疫学自身抗体检测及应用

第二十章自身抗体检测及应用 本章考点 1.概念 2.自身抗体的特性、概念 3.常见自身抗体的检测 4.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自身免疫:当机体免疫系统受某种因素作用使自身免疫耐受削弱或破坏时,免疫系统会对自身成分包括:正常或变性的组织、器官、细胞、蛋白质或酶类等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出现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性疾病:当某种原因使自身免疫应答过分强烈时,也会导致相应的自身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这种病理状态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抗体;血循环中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内成分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 正常人血清中可有多种微量的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它能清除体内衰老细胞而起到免疫稳定的效应。 第一节自身抗体的特性 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标志。每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患者血液中存在高效价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之一,也是临床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依据。 产生自身抗体的抗原包括以下几种:化学修饰的组织抗原;与自身组织成分存在交叉反应的外来抗原;隐蔽抗原;自身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以及低分化的组织抗原等,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自身抗体与疾病的关系:某些自身抗体对某种疾病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已经成为该病的血清标记性抗体或特异性抗体;某些自身抗体与疾病的活动性有相关性;少数自身抗体参与了免疫病理性损伤。 测定自身抗体的意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疾病活动性的判断;疗效的观察;指导临床用药等。 第二节常见自身抗体的检测 自身抗体种类很多,这里只是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自身抗体的检测。 一、类风湿因子 (一)概念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可与人或动物的变性IgG结合,而不与正常IgG发生凝集,最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Rose等1984年在RA(rheumatoid arthritis)患者血清中发现RF。RF有IgM、IgG、IgA和IgE型,IgM型为主要类型。 (二)检测方法 1.胶乳凝集试验:以IgG吸附于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如血清中含有RF,可与乳胶颗粒出现凝集反应。该法只能定性或半定量,灵敏度及特异性不高,只能检测IgM型RF。 2.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准确、快速,准确性和敏感性高于胶乳凝集实验。也只能检测IgM型RF。 3.ELISA法:可检出不同Ig类型的RF,在酶标记抗体时,分别标记IgG、IgA或IgM。 (三)临床应用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 竹溪县中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2009〕18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试用)》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我院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包括: (一)、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 (二)、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三)、创伤性诊断和治疗项目; (四)、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 (五)、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 (六)、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项目。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一)、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 可以开展的技术。 (二)、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

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准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医技科室,项目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本院职工,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表》(附件1),经科室讨论审核,科主任签字同意后报送医务科。 (二)、在《申报表》中应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 . 1、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在国内外或其它省、市医院临床应用基本情况; 2、临床应用意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3、详细介绍疗效判定标准、评价方法,对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 4、技术路线:技术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5、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技术力量、人力配备和设施等和各种支撑条件; 6、详细阐述可预见的风险评估以及应对风险的处理预案。

自身抗体谱检测

关注自身免疫性疾病——关注自身抗体谱检测检验科宣 一、什么是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是指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及细胞成分的抗体,分为天然自身抗体和病理性自身抗体。天然自身抗体存在于健康人和动物血清中,多为IgM型,病理性自身抗体是受抗原刺激生成,多为IgG型,特异性强,与自身抗原的亲和力高,可引起自身组织的病理性损伤。 二、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是指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的免疫耐受减低或破坏,致使自身抗体或/和致敏淋巴细胞损伤自身器官组织而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 AID总体发病率占世界人口的3%,中国:3-4千万,临床表现复杂,疑难病,误诊误治多。 临床上AID分两大类: 器官特异性:1型糖尿病、炎症性肠病、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全身性(或系统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三、开展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 自身抗体参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发生;自身抗体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临床分型、判断预后;自身抗体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逐渐被阐明;未来方向——有可能做到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四、我院开展的自身抗体谱检测项目: 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抗 nRNP、Sm、SS-A(天然 SS-A 和 Ro52)、SS-B、Scl-70、PM-Scl、Jo-1、CENP B、PCNA、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 P 蛋白和 AMA M2 共 14种不同抗原 IgG类抗体。 五、自身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等) 详细的临床检测意义可咨询你的临床医生哦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盐城新东仁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临床应用 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持续发展,提高学科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新技术、新项目的申报和审批流程,完善新技术项目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订我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项目是指在我院范围内首次开展的,国内外比较成熟的现代诊疗技术项目,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包括:侵入性、非侵入性操作,检查、手术、治疗方式、药物等。 二、我院对新技术项目临床应用实行三类管理。 第一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由我院审批后可以开展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风险较高,必须报省卫生厅批转后才能开展的技术项目。 二类医疗技术项目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卫生部备案。 第三类医疗技术项目: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风险高,涉及重大伦理问题,或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必须报卫生部审批后才能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 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申报流程: (一)立项:每年度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申请人认真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经科室讨论审核盖章后报医务科、科教科 (二)论证:每项新技术、新项目应在《新技术、新项目申报表》中就以下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医务科、科教科对符合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原则的项目论证备案。 1.立项依据(包括实施该项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开展的现状

等) 2.拟完成该技术项目的主要方法与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相应学术成果或社会、经济效益) 3.本技术项目执行过程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难点及解决办法) 4.本技术项目完成后达到的技术水平 5.与该项目有关的设备 6.实施的时间安排。 (三)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需再在我院执业机构许可证批准、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内。不符合新技术开展原则的项目,临床不得开展。 四、新技术、新项目准入审批流程; (一)医务科,科教科对科室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1、申报表; 2、申报新技术、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 3、申报的新技术、新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4、参加成员的科室、专业、职务、职称、相关研究成绩、分工及职责、是否能够满足开展需要; 5、其他应当提交的材料。 (二)对于开展的第一类新技术、新项目,医务部审核,符合条件即可实行。重大新医疗技术业务项目由医院主管领导审批。对于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文件要求批准实施。 五、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流程: (一)批准后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按计划具体实施,医务科负责协调和保障,以确保此项目顺利开展取得预期效果。

自身免疫病中多种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分析

自身免疫病中多种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自身免疫病患者常用自身抗体的综合检测、分析,评价其在自身免疫病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已确诊为自身免疫病患者216例作为疾病组(其中SLE患者102例,RA患者54例,MCTD患者18例,SS患者16例,PSS患者16,PM/DM患者10例),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血液,分离血清,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欧蒙免疫印迹法和ELISA法检测ANA、抗ds DNA、ENA多肽谱、RF。结果:6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RF的阳性检出率以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为最高(74.2%),干燥综合症(SS)患者次之(62.5%),而多发性皮肌炎(PM/DM)患者中未检出;ANA在6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中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为最高(94.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患者次之(88.9%),RA患者最低(33.3%);抗ds DNA则只在2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中检出,其中SLE患者阳性检出率最高(80.4%),而RA患者较低(3.7%);6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中,ENA多肽谱的各种抗体的检出率差别较大,其中,抗SSA/R0均有检出,但阳性率不高(均低于40.0%),而抗Histones只在SLE患者中有检出,抗Scl70只在系统性硬皮病(PSS)患者中有检出,抗J01则只在PM/DM患者中有检出,但抗U1snRNP 则在MCTD患者中检出率较高(88.9%),抗Centromere均无检出。结论:自身免疫病患者同时检测多种自身抗体有助于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筛查。

【关键词】 RF; ANA;抗ds DNA; ENA多肽谱;自身免疫病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multiple autoantibody detection and analysis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ng and screening autoimmune diseases. Methods: 216 cases of autoimmune diseases were compared with 30 health volunteers. 102 out of these cases are SLE, 54 are RA, 18 are MCTD, 16 are SS, 16 are PSS and 10 are PM/DM, Autoantibody including ANA, anti ds DNA, ENA antibodies and RF were detected. Results: Among six kinds of autoimmune diseases mentioned above, RA has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 of RF (74.2%) followed by SS (62.5%). On the contrary, in PM/DM, RF was detected as negative. SLE has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 of ANA (94.1%) followed by MCTD (88.9%) and RA (33.3%). Anti ds DNA was only detected in SLE and RA with a positive rate of 80.4% and 3.7%,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rates of ENA antibodies in autoimmune diseases are obvious different among each other. Conclusion: Detection of multiple autoantibodies is a useful way of diagnosis and screening autoimmune diseases. [KEY WORDS] RF; ANA; Anti ds DNA; ENA antibodies;Autoimmune diseases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又称荧光抗体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很早以来就有一些学者试图将抗体分子与一些示踪物质结合,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组织或细胞内抗原物质的定位。它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基团,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定位。 一、基本原理: 免疫荧光技术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抗体,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测组织或细胞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在组织或细胞内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含有标记的荧光素,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荧光素受外来激发光的照射而发生明亮的荧光(黄绿色或橘红色),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组织细胞,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测定含量。 二、应用范围: 其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以测定内分泌激素、蛋白质、多肽、核酸、神经递质、受体、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肿瘤标志物、血药浓度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根据诊断类别,又可分为传染性疾病、内分泌、肿瘤、药物检测、免疫学、血型鉴定等。 三、基本实验步骤:

1、细胞准备。对单层生长细胞,在传代培养时,将细胞接种到预先放置有处理过的盖玻片的培养皿中,待细胞接近长成单层后取出盖玻片,PBS洗两次;对悬浮生长细胞,取对数生长细胞,用PBS离心洗涤(1000rpm,5min)2次,用细胞离心甩片机制备细胞片或直接制备细胞涂片。 2、固定。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固定剂固定细胞。固定完毕后的细胞可置于含叠氮纳的PBS中4℃保存3个月。PBS洗涤3×5min. 3、通透。使用交联剂(如多聚甲醛)固定后的细胞,一般需要在加入抗体孵育前,对细胞进行通透处理,以保证抗体能够到达抗原部位。选择通透剂应充分考虑抗原蛋白的性质。通透的时间一般在5-15min.通透后用PBS洗涤3×5min. 4、封闭。使用封闭液对细胞进行封闭,时间一般为30min. 5、一抗结合。室温孵育1h或者4℃过夜。PBST漂洗3次,每次冲洗5min. 6、二抗结合。间接免疫荧光需要使用二抗。室温避光孵育1h.PBST漂洗3次,每次冲洗5min后,再用蒸馏水漂洗一次。 7、封片及检测。滴加封片剂一滴,封片,荧光显微镜检查。 四、注意事项: 1、染完之后没有封片前直接照一些,因为有的时候可能封片会出现问题,再想照反而没有了,另外不要拖太长时间,荧光会崔灭的。 2、荧光的片子一定要避光保存,保存的好的话,过一段时间仍然能照出很好的片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