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灰土挤密桩结合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处理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实例分析

灰土挤密桩结合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处理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实例分析

灰土挤密桩结合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处理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实例分析
灰土挤密桩结合钢筋混凝土钻孔桩处理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实例分析

灰土挤密桩结合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

处理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探讨分析

雒成玲程虎张鹏孙富强谢华

本文从设计、经济对比方面分析论证在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上采用灰土挤密桩结合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可行性、合理性及经济性。对桩的布置、桩身选型、经济对比作了详细论述。

一、概况

民馨家园C区1~8#限价商品房(本文仅以8#楼为例)均为地上18层,地下1层,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埋置深度5.5m。基底以下第四系土层赋存厚度较大,层位稳定,地基土分别为:

黄土状粉土(Q4al):黄褐色,稍密、稍湿,硬塑-可塑,层厚约在7.7-9.3米之间,水平层理,具有大孔隙发育,局部含钙质结核,含有植物根系等有机物,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低,韧性中等,无光泽。本层土属中等-高压缩性土,建筑性能一般,其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本层土大直径桩平均负摩擦力特征值15 Kpa(不处理湿陷性),侧阻力标准值55KPa (湿陷性处理后)。

黄土状粉质粘土(Q4al):即工程地质剖面图中的第③层,棕褐色、可塑状,层厚约在27.2-28.7米之间,场地内分布均匀,具有水平层理,针状孔隙发育,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该层在不同深度内含钙质结核。层顶埋深9.4-10.8米,层顶相对高程介于1402.61~1407.08米

之间。本层土属中等-高压缩性土,建筑性能一般,其承载力特征值fak=135KPa,侧阻力标准值55KPa。。

泥岩N2:遍布整个场地(所有钻孔均揭露)。棕红色,很湿,泥质半胶结,半坚硬,属极软岩,强风化,含钙质结核,与第四系呈不整合接触。勘察期间所有钻孔均未揭穿该层,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8.7米;层顶埋深37.6~39.2米,埋深变化较小。层顶相对高程介于1375.01~1379.11米之间。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我院在该地区的勘察经验,该层厚度大于50m。本层土端阻力标准值2000KPa。

本场地地基土中黄土状粉土具湿陷性,湿陷系数δs=0.015-0.074,具轻微-中等湿陷,自重湿陷系数δzs=0.015-0.069; 计算自重湿陷量⊿zs=210.2-341.8mm;计算总湿陷量⊿s=349.5-521.6mm。建筑场地为Ⅱ级(中等)自重湿陷性场地, 自重湿陷性土层最大厚度为8.0米,湿陷性土层最大厚度为10.0米,湿陷性在整个场地内均有分布。

二、桩基设计

本工程地基处理方案设计人员提出三种方案,一种是孔内强夯法(DDC)地基处理方案,要求完全处理湿陷性,并以泥岩作为桩端持力层。另一种是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第三种是挤密桩和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处理方案。

设计时对采用哪种地基处理方案设计人员在作了经济调查对比后,也对其可行性、合理性作了充分的分析和论证:

方案一:因要求处理后地基土承载力较高,孔内填料采用2:8灰土并掺和5~10%(重量比)的水泥,要求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

380kpa,设计桩长12m,桩径550mm,桩距900mm,桩数为桩施工完成后需破500 mm厚桩头并在桩项铺设1000 mm厚3:7灰土垫层。该方案桩数为2250根,工期45天,地基处理费用约172万元,可见这种地基处理方案虽然设备、工艺相对简单,但施工效率不高,工期较长,费用也高于其它方案(见附表)。

方案二: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时,无效桩长为7m。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提供的桩侧阻及桩端阻值,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桩基估算结果为:φ1000桩,按墙下S形错位布桩,桩间距为:顺墙向2.3m,垂直于墙向偏轴土0.5m(平均每根桩分摊荷载面积9㎡),桩长35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4950kN。桩数106根,施工工期30天,费用233万元,而且因是S形布桩,承台梁也较宽。

方案三:对于湿陷性黄土场地,特别是本场地湿陷性土层最大厚度为10m,由于湿陷性的影响,灌注桩的承载力较之于无湿陷性场地的同条件桩要大打折扣,并且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单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不计入湿陷性黄土层内的桩长按饱和状态下的正侧阴力外,沿应扣除桩侧的负摩阻力(既为无效桩长)。因此,在湿陷性黄土场地拟采用桩基时应先进行经济比较,确实需要时,也应根据工程场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桩型。当无良好的桩端持力层(如中粗砂、砾石及未风化岩石等)时,应采用细长桩,尽量减少桩的数量,以达到减少无效桩长,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当有厚度较大的密实中粗砂、砾石或未风化岩石层,且埋藏较浅(基底以下10-20m)时,可考虑使用较大直径的钻孔或人工挖孔桩,必要时还可扩底或桩端后压浆。这种大直径的短桩按端承

桩设计,桩侧摩阻力所占的份量很小。

在实际工程中,也有先进行湿陷性处理(可以强夯、灰土挤密桩或孔内强夯等),然后再采用桩基的实例。这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先做经济比较,以确认这样做是经济合理的;二是不宜用预制桩,因为湿陷性黄土的结构强度高,含水量一般较低,呈硬塑状,使预制桩送桩难度加大,经挤密后更甚。

因些采用本方案时,先用灰土挤密桩(桩数1300根在钢筋混凝土钻孔桩之间隙及裙楼及外放处布置)处理湿陷性黄土,设计桩长7m,桩径400mm,桩距900mm,消除地基土的全部湿陷性并提高地基承载力达到220kpa,使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侧阻力由负变正且数值大幅增加,并在桩项铺设1000mm厚整片3:7灰土,以增加灌注桩桩项部位的水平抗力,并进一步防止水渗入地基中(该部分工程工期15天,费用30)。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采用墙下单排布桩,经计算采用φ700桩(有4根桩桩径为φ900),桩长33m,桩间隔1.8m(每根桩平均分摊荷载面积7㎡),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3800Kn,即可满足承载力要求。设计桩数92根,施工工期15天,费用106万元,两项合计费用为136万元。

三、经济比较

上述两种方案对应于单位基底面积的材料用量列于下表,其中包括了对应于上述不同方案时基础筏板的钢筋混凝土用量,表中造价系按当时平凉地区的市场价计算得到的,其中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单方造价按800元/m3,灰土挤密桩按145元/m3,DDC水泥土桩按240元/m3,计算。可以看出方案三具有更好的性价比。

单位基础面积时不同地基处理方案经济比较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工期(天)造价

(万元)工期(天)造价

(万元)

工期(天)造价

(万元)

45 172 30 233 30 157

四、结束语

经前文论述,在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基上,当其下有较可靠持力层时,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在技术经济上是合理的、可行的,特别是采用灰土挤密桩结合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能充分发挥其端阻力和摩阻力的优势,属端承摩擦桩,这种方案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可靠的。

地基处理第七章土桩和灰土挤密桩法

第七章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7.1概述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是利用打入钢套管(或振动沉管、炸药爆破)在地基中成孔,通过“挤”压作用,使地基土得到加“密”,然后在孔中分层填入素土(或灰土)后夯实而成土桩(或灰土桩)。它们属于柔性桩,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与其它地基处理方法比较,有如下主要特征: 1) 土桩和灰土挤密桩法是横向挤密,但可同样达到所要求加密处理后的最大干密度的指标; 2)与土垫层相比,无需开挖回填,因而节约了开挖和回填土方的工作量。比换填法缩短工期约一半; 3)由于不受开挖和回填的限制,一般处理深度可达12~15m; 4)由于填入桩孔的材料均属就地取材,因而比其它处理湿陷性黄土和人工填土的方法造价为低,取得很好的效益。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例题7-1】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 (A)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B)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 (C)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D)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 (E)地基土的含水量小于24%的湿陷性黄土 【正确答案】A D E 【解】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4.1.1条,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例题7-2】下列哪些地基土适合采用土挤密桩法处理?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法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法 1.前言 1.1工法概况 灰土挤密桩,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之一。通常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较广,用冲击或振动方法,把圆柱形钢质桩管打入原地基,拔出后形成桩孔,进而进行素土,灰土、石灰土等物料的回填和夯实,达到形成增大直径的桩体,并同原地基一起形成复合地基。特点在于不取土,挤压原地基成孔;回填物料时,夯实物料进一步扩孔。 1.2施工工法原理 由于灰土挤密桩的桩体变形模量远远大于桩间土的变形模量及桩间土侧向约束作用,地基承受荷载50%的受力由灰土挤密桩承担,从而降低桩间土的侧应力,限制土的侧向挤压力,使地基更加稳固。在软土地基中成孔,再分层装填灰土,用橄榄锤夯实,在桩体密实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同时,挤压桩间土,使桩间土的密实度达到预期效果,这样就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路基承载力的目的。 2.施工工法特点 2.1变形模量会有明显增大,抗变形能力有明显提高。 2.2 工序简单,工艺成熟,便于现场控制操作,适用性强。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下水位低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等土质的软土地基加固。 4.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5.本工程施工图纸。 5.施工方法

首先对所用灰土进行各种指标检测,根据设计桩位和桩距,现场放点施工,灰土挤密桩采用柴油锤沉管成孔,在成孔完成后,用钢卷尺、测绳和吊锤对成孔直径、桩长和孔体垂直度进行检测。分层填料,利用橄榄锤逐层夯实灰土成桩(每层填土厚度约50cm,每次填土压实厚度约25cm,夯击次数7击)。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水稳性。成桩后,在桩上和桩间取土,对含水率、压实系数、挤密系数和湿陷性进行检测。 6.流程及操作要点 6.1施工流程 灰土挤密装施工流程见图1。 图1灰土挤密桩施工流程图 6.2操作要点 6.2.1施工准备 1对场地进行平整,满足正常施工要求。 6.2.2测量放线: 1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现场给施工单位交桩(坐标控制点),由我单位复测无误后,现场各单位工程师签署交接文件。

【免费下载】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1、概述 定义:黄土受水浸湿后,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发生湿陷的称自重湿陷性黄土;若在自重应力作用下不发生湿陷,而需在自重和外荷共同作用下才发生湿陷的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土质,俗称大孔土,主要分布于我国陕甘宁等缺水少雨的干旱地区。属砂壤土的范畴,砂壤土的粘土含量为12.50%~25%,壤土的粘土含量为25%~37.50%,而湿陷性黄土的颗粒组成中粘粒的含量为8%~26%,属于砂壤土,但其性质与砂壤土又有所不同:①在天然状态下具有肉眼能看见的大孔隙,孔隙比一般大于1,并常有由于生物作用所形成的管状 孔隙,天然剖面呈竖直节理、颗粒粗,土质干燥;②颜色在干燥时呈淡黄色,稍湿时呈黄色,湿润时呈褐黄色;③土中含有石英、高岭土成分、含盐量大于0.30%,有时含有石灰质结核;④吸水及透水性较强,塑性粘聚力差,水易冲刷成沟,不易粘结,土样浸入水中后,很快崩解,同时有气泡冒出水面;⑤在干燥状态下,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性,由于土质竖直方向分布的小管道几乎能保持竖立,边坡遇水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产生严重湿陷。这种土质的基础处理与其它土质相比,施工难度大,进度慢,程度复杂,耗用时间长,特别是大面积的土质夯填及水利坝体处理。 黄土湿陷的原因常由于管道漏水,地面积水,生产和生活用水等渗入地下,或由于降水量较大,灌溉渠和水库的泄露或回水使地下水位上升等原因而引起。但受水浸湿只是湿陷发生所必须的外界条件,而黄土的结构特征及物质成分湿产生湿陷性的内在原因。 影响因素: 1、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是黄土形成的必要条件。 2、黄土受水浸湿后,结合水膜增厚进入颗粒之间。 3、黄土中胶结物的多寡和成分,以及颗粒的组成和分布,对黄土的结构特点和湿陷性的增强有着重要的影响。 4、黄土的湿陷性还和孔隙比,含水率以及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

灰土机密桩法和土挤密桩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14.1 一般规定 14.1.1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土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14.1.2 对重要工程或在缺乏经验的地区,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在现场进行试验。如土性基本相同,试验可在一处进行,如土性差异明显,应在不同地段分别进行试验。 14.2 设计 14.2.1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面积,应大于基础或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局部处理时,超出基础底面的宽度: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25倍,并不应小于0.50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75倍,并不应小于1.00m。 2 当采用整片处理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底面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2m。 14.2.2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深度,应根据建筑场地的土质情况、工程要求和成孔及夯实设备等综合因素确定。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的有关规定。 14.2.3 桩孔直径宜为300-450mm,并可根据所选用的成孔设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14.1 一般规定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lSm-当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恍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晌.不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 14.1.2 对重要工程或在缺乏经验的地区,施工前应按设计要 求,在现场进行试验。如土性基本相同,试验可在一处进行,如 土性差异明显,应在不同地段分别进行试验。 14.2 设计 14.2.1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面积,应大于基础或 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局部处理时,超出基础底面的宽度:对非自重湿 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25倍,并不应小于0.50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每边不 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75倍,并不应小于1.00m。 2 当采用整片处理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底面外缘的宽 度,海边不宜小于处理土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2m。14.2.2 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深度,应根据建筑场 地的土质情况、工程要求和成孔及夯实设备等综合因素确定。对 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的有关规定。 14.2.3 桩孔直径宜为300--450mm,并可根据所选用的成孔设备或成孔方法确定。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可为桩孔直径的2.0~2.5倍14.2.6 桩孔内的填料,应根据工程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的工程。 2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2.1.1 土料:可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或用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 2.1.2 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使用前1-2d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主要机具设备 2.2.1 成孔设备 或柴油打桩机或自制锤击式打桩机,亦可采用冲击钻出或洛阳铲。 2.2.2 夯实设备 卷扬机、提升式夯机或偏心轮夹杆式夯实机及梨形锤。 2.2.3 主要工具 铁锹、量斗、水桶、胶管、喷壶、铁筛、手推胶轮车等。 作业条件 2.3.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础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应齐全。 2.3.2 建筑场地地面上所有障碍物和地下管线、电缆、旧基础等均已全部拆除搬迁。沉管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及厂房内仪器设备有影响时,已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2.3.3 施工场地已进行平整,对桩机运行的松软场地已进行预压处理,周围已做好有效的排水措施。 2.3.4 桩轴线控制桩及水准点桩已经设置并编号,且经复核;桩孔位置已经放线并钉标桩定位或撒石灰。 2.3.5 已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确定有关施工工艺参数(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实后的干密度、打桩次序),并对试桩进行了测试,承载力及挤密效果等符合设计要求。 2.3.6 供水、供电、运输道路、现场小型临时设施已经设置就绪。 作业人员 2.4.1 主要作业人员:打桩工、焊工。 2.4.2 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主要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3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

1、概述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主要取决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质,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变形包括压缩和湿陷性两种,当基底压力不超过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时,地基的压缩变形很小,大都在其上部结构的容许变形值范围以内,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湿陷变形是由于地基被水浸湿引起的一种附加变形,往往是局部和突然发生,且不均匀,对建筑物破坏性大,危害严重,因此对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物不论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容许承载力,都应对地基进行处理,前者以消除湿陷为目的,后者以提高承载力为主,同时应消除黄土的湿陷性。 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很广,各地区黄土的差别很大,地基处理时应区别对待,并结合以下特点:1)湿陷性黄土的地区差别,如湿陷性和湿陷敏感性的强弱,承载能力及压缩性的大小和不均匀性的程度等;2)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如用水量大小,地基浸水的可能性;3)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其使用上对限制不均匀下沉的严格程度,结构对不均匀下沉的适应性;4)材料及施工条件,以及当地的施工经验。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措施是采用机械手段对基础的湿陷性黄土进行加固处理,或更换另一种材料改变其物理性质,达到消除湿陷性、减少压缩和提高承载能力的目的,其中大多以第一个目的即消除湿陷为主。 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在处理深度和处理范围上区分:1)浅处理,即消除建筑物地基的部分湿陷量;2)深基础处理,即消

除建筑物地基的全部湿陷量,这种方法包括采用桩基础或深基础穿透全部的湿陷性黄土层。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设计措施,主要有地基处理措施、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三种。 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垫层、重锤夯实、强夯、土(或灰土)桩挤密和深层孔内夯扩等,可以完全或部分消除地基的湿陷性,或采用桩基础或深基础穿透湿陷性黄土层,使建筑物基础坐落在密实的非湿性土层上,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防水措施使用以防止大气降水、生产和生活用水以及浸入地基,其中包括场地排水、地面的防水、排水沟和管道的排水、防水等,是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物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措施。 结构措施的作用是使建筑物适应或减少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危害。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国内外使用较多的地基处理方法:重锤表层夯实、强夯、垫层、挤密桩复合地基、垫处理、预浸水、爆扩桩、化学加固和桩基础等。近年来,深层孔内夯扩挤、高压旋喷注浆法,以及复合载体夯扩桩等也得到推广使用。 目前我国以重锤表层夯实、土(或灰土)垫层、强夯、深层孔内夯扩、高压注浆固结土(或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桩基础应用较多,经验比较丰富,对于其他的处理方法则应用较少,或未使用过。化学加固则多用于湿陷事故处理,从国外情况来看,与我国不同,保加利亚多采用水泥土垫层、混凝土挤密短桩,俄

湿陷性黄土绿化草籽撒播施工重难点解析

湿陷性黄土绿化草籽撒播施工重难点解析 摘要:近年来,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在人们的 日常生活中占据了更加关键的地位。城市现代化建设逐步发展,园林绿化工程也 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充分关注其施工要点与植物栽植技术。文章对湿陷性黄土绿化草籽撒播施工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绿化施工;草籽撒播 1前言 随着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人口急剧增加,市政道路交通拥挤不堪,导致市 政道路建设不得不被提到城市建设的日程上。市政道路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 一个城市经济、生活以及交通的重要命脉,因此市政道路的环境关系着这些生命 脉络鲜活,景观绿化成为市政建设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为了提升市政道 路的绿化质量,我们需要对景观绿化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同时还要遵循发展 的总规则。 2 园林绿化的施工要点分析 要想保证园林绿化工程顺利实施,就需把握住园林绿化施工的要点: 2.1时间的选择 为提高树木成活率,需依照各地区物种本身特性及当地环境特点来种植树木。由于各地区气候特点,各地区种植树木的季节也存在差异,例如,南方通常在秋 末种植,而北方适宜在春天种植。 2.2苗木的选择 尽可能挑选顶芽饱满、根系发达、无缺水状况、外形美丽的苗木,而且其年 龄通常在1~4年。起苗前,必须注入水分,避免由于土壤太干而造成幼根被拉断,起苗之时,必须使根系完整,不被破坏。如果需将苗木运到很远的地方,必 须使用泥浆蘸根的方法,用蘸湿的草包好根系,以确保其水分不流失掉。 2.3场地的规划 确定场地后就实施定点放线的计划,开展填方和挖土工作,合理规划地形, 再摊平放出其坡度。同时需在修缮好的地形上开展定点放线工作,放线完成后可 以开展其地基工作,对水池问题需特别关注,做好防渗透工作。广场与道路的建 设可以从最基本的做起,完成整个绿化任务后再开展铺面层工作。 2.4地下建设 在开展埋设地下的管线的工作时,在地面上对排水管监控线路管、消防水管、给水管、供电线路管及通讯线路管等做好标记。在检修口地地方安装截止阀,应 挑选较大直径的排水管道,雨水口位置应定在道路两侧,另外需留出连接消防检 的用水接口。照明管线往往设置在其两边,深为45cm以下的地方,做上记号, 依照设计地点的面积,进行电源控制点和照明位置与安装监控的设计。 3如何进行草坪植物的配置设计 3.1草坪种子的选择 在城市园林草坪的建植中,为确保草坪健康地生长,必须要选择与草坪的所 在地符合的种子种植。首先要科学地确定好草坪建植地区的土壤土质、气候类型等,这是确保草坪日后健康成长的基石;然后要选择多种草种作为备选,根据草 坪建植地区的土质特点、气候和草种的不同生长条件来综合选择最适宜的草种, 辟如选择暖季型的草坪种子,还是选择冷季型的草坪种子;是选对土壤的肥力要 求不高的草种,或是选土壤的肥力要求较高的草种;是选对土壤的水分要求不高

湿陷性黄土试验及评价

伊宁—墩麻扎公路建设工程 地基湿陷性黄土检验及评价标准 一、开工前检验 一)现场取样 1、确定检验路段、探坑间距,探坑位置和探坑深度; 2、开挖探坑采取不扰动土样,保持天然湿度、密度和结构取样及检验,判别地段地层及变化; 二)湿陷性黄土检验参数(依据JTG E40-2007) 1、易溶盐 2、液塑限和土的比重 3、天然密度和天然含水量 4、贯入值(必要时做) 5、湿陷性试验 1) 相对下沉系数 2) 自重湿陷系数试验(若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则只检验湿陷系数即可,若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则检验湿陷系数及自重湿陷系数) 3) 溶滤变形系数试验 4) 湿陷起始压力 三)、黄土湿陷性类型及强度的划分[依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释义手册] 表21-C 湿陷性黄土湿陷作用强烈程度的划分

表21-D 自重湿陷性黄土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划分 二、湿陷性黄土地基采取冲击碾压、强夯法处治后检验与评价 一)冲击碾压法 1、根据设计及《公路冲击碾压应用技术指南》制定施工工艺,进行试验段作业; 2、现场检测:冲击碾压遍数、沉降量、密度(压实度)、湿陷系数和贯入值。 3、合格判定标准:处治1m深度内压实度不低于90%,湿陷系数应小于0.015。 二)强夯法 1、根据设计和《工程地质手册》制定施工工艺,进行试验段作业(试夯),通过试夯确定单点最佳夯击能、最佳夯击次数、间歇时间等参数,以试夯的技术参数指导施工。 2、详细记录每一夯点夯击次数、夯沉量,每一夯点的累积夯沉量不宜小于试夯时平均夯沉量的95%;一般对于每个夯点的质量控制可采用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 3、在夯点范围内(特指夯锤底部范围)取原状土样(0.5-1.0m)测干密度、空隙比(孔隙比)、压缩系数和湿陷系数,必要时进行贯入试验。 4、合格判定标准:应符合设计和试夯拟定的技术质量标准。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化学材料加固黄土试验和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进展情况。目前强夯法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且其造价比较低,但是强夯后的黄土地基不具有抗水的能力;高分子材料固化处理的地基强度高,固化后黄土地基的水稳性好,但是其造价比较高;DDC法的优点有: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材料、节约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等。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强夯; 化学加固; 夯击固化法; DDC法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hemical material reinforced loess test and access relevant information analysis the collapsible loess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progress. At present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 is comparatively mature technology, and the cost is lower, but after the dynamic compaction of loess foundation has not resistant to water ability; Polymer materials with high strength of curing foundation, after curing of the loess foundation better water stability, but the cost is higher; The advantages of the DDC method is: reduce project cost, material saving, saving cultivated land,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tc. 【keywords 】collapsible loess; Foundation treatment; The dynamic compaction; Chemical reinforcement; Ram and curing method; DDC method 引言 在我国的华北、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着湿陷性黄土,它们属于非饱和的欠压密土,具有高压缩性、湿陷性、较小的干密度和较大的孔隙率等特性,而且在自重压力和附加压力作用下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后结构会迅速的被破坏,从而发生显著的下沉现象。因为含水量的增加会影响土体的力学性质,使地基的承载力降低,所以对于湿陷性黄土的地基中选择经济合理的、可行的地基处理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一般湿陷性黄土的强度较低,而压缩性较高。湿陷性黄土在土体自重应力或者自重应力和外部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 受水浸湿之后强度会迅速的降低。如果土体中残余的结构强度不能够抵抗土体中的结构应力, 土体结构就会迅速的被破坏,同时会产生明显的附加沉降。由于受水浸湿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土体湿陷对工程建设会产生很大的危害,要确保在正确掌握场地工程地质特性的基础上,严格按国家现行规范进行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 一、湿陷性黄土及地基处理

湿陷性黄土处理施工方案

乌鲁木齐东二环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 特殊路基施工方案 中交二航局乌鲁木齐东二环道路工程一标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二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1.3编制说明 (1) 第二章工程概述 (2) 2.1工程概况 (2) 2.2 主要工程数量 (2) 第三章资源配置 (3) 3.1人员配置 (3) 3.2机械设备配置 (3) 第四章施工准备 (4) 4.1人员组织 (4) 4.2技术准备 (4) 4.3 试验准备 (5) 第五章施工方案 (5) 5.1处治原则 (5) 5.2处治措施 (6) 5.3施工准备 (6)

5.4技术要求 (7) 5.5试夯段布置 (8) 5.6强夯施工流程 (9) 5.6施工要求 (11) 5.7施工步骤 (12) 5.8施工注意事项 (13) 5.9成品保护 (14) 5.10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4) 5.11质量保证措施 (15) 5.11.1技术控制 (15) 5.11.2施工过程控制 (16) 第六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7)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 (18) 7.1安全施工措施 (19) 7.2文明施工措施 (19) 7.3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20) 7.4 施工机械安全保障措施 (21) 7.5现况地下管线与高空缆线安全保护措施 (21) 7.6 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22)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9、乌鲁木齐东二环道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投标文件》及总体性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10、乌鲁木齐东二环道路工程第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2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原则。 2、遵循设计和验标的原则,正确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优良。 3、坚持招标文件中技术规范的原则,确保产品使业主满意。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施工组织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 1.3编制说明 认真学习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现场施工场地的特点,结合我单位的施工实力、特长、技术力量、机具配套等多方面因素,编制本方案,以满足强夯工程安全、高效、高质的完成。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解读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6.3.1 基本概念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或灰土成桩。成桩时,通过成孔过程中的横向挤压作用,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然后将备好的素土(黏性土)或灰土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捣实至设计标高。用素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土挤密桩;用灰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灰土挤密桩。二者分别与挤密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的上部荷载。 6.3.2 适用范围 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处理深度宜为5-15m。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小渗透性方面,其效果基本相同或差别不明显,但土挤密桩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性不及灰土挤密桩,选用上述方法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处理地基的目的确定。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 【例题15】为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宜选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为()。 A、夯实水泥土桩法; B、砂石桩法; C、振冲法; D、土

挤密桩法;答案:D 大量的试验研究资料和工程实践表明,土或灰土挤密桩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不论是消除土的湿陷性还是提高承载力都是有效的。但当土的含水量大于24%及其饱和度超过65%时,在成孔及拔管过程中,桩孔及其周围容易缩颈和隆起,挤密效果差,故上述方法不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下及处于毛细饱和带的土层。因此,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超过65%时,由于无法挤密成孔,故不宜选用上述方法。 因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具有就地取材、以土治土、原位处理、深层加密和费用较低的特点,在我国西北及华北等黄土地区已广泛应用。 6.3.4 加固机理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加固地基是一种人工复合地基,属于深层加密处理地基的一种方法,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地基压缩性。对湿陷性黄土则有部分或全部消除湿陷性的作用。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在成孔时,桩孔部位的土被侧向挤出,从而使桩周土得以加密。 6.3.5 设计 1 桩的布置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面积,应大于基础或建筑物底层平面的面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灰土挤密桩施工要求

施工技术要求 1、主要参数: 本工程DDC桩设计桩径为400mm,成梅花形布置,桩长4.5m含0.5m的预留虚桩头,在孔内分层回填2:8灰土,用1.5吨的圆柱形重锤夯击扩孔击实,使之在回填的同时把回填料向周围挤压,处理后的地基要求桩体压实系数≥0.96,其桩间土平均挤密系数≥0.93。 布置桩位:进行测量放线,按设计图纸放出各桩位置,用圆柱状物体按放出的桩点向下打击,后拔出,形成15cm孔洞,孔洞内灌入白灰,以便表面土壤比扰动后,清除表面扰动土层后仍能找见桩点。 钻孔:采用小螺旋引孔机成孔,成孔直径400mm,扩孔后桩径不小于550mm,钻孔深度:引孔后,用柱锤夯击8次后进行孔深测量,孔深不得小于4.5米。 回填前须用大装载机随时清除钻出的土,避免土回落入孔内。(人工清土初步及平整,先夯,后清) 填料前孔底夯击次数:8击。 每根桩至少分8次填料:每次回填约0.13方。 每层夯击次数:每填土一层夯击10次。 落距:夯击落距下部5m,上部落距为极限高度的0.5m,以1/2设计桩长为界分为上下部。 施工机具移位: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根桩施工。柱锤冲扩法施工夯击能量大,易发生地面隆起,造成表层桩和桩间土出现松动,从而降低处理效果,因此成孔及填料夯实的施工顺序宜间隔进行。 执行每日例会制度,施工班组组长参加。 2、施工注意事项: ①、成孔应隔行、隔点跳打成孔,以免填夯时造成相邻孔壁坍塌。

②、回填土料含水量以试验的最优含水量的百分数±2为佳,一般控制在17%~20%。 ③、每天对照桩位编号图进行核对,做到记录与编号一致,记录与实际一致,避免出现漏桩。各机质量旁站人员应如实作好记录,并随时抽查夯实情况,记录在案,确保桩身的均匀性和密实度。每天双方管理人员对当天凌晨完成的桩进行签字确认。 ④、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不停航施工安全要求。 ⑤、机具人员配置:人员配置:现场必须配备管理人员6人,3人负责放线,1人进行现场管理、机械调配及,专业电工1人,机械维修1人;设备配置2台引孔机配备、2台重锤、1台小装载机每小时完成至少5根桩,并派专人负责施工原始记录。 附:灰灰土挤密桩安全交底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目录 摘要 (1) 1. 处理范围的确定 (1) 1.1 处理厚度的确定 (1) 1.2 处理宽度的确定 (2) 2.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2) 2.1 垫层法 (2) 2.2 夯实法 (3) 2.3 挤密桩法 (3) 2.4 桩基础 (3) 2.5 预浸水法 (4) 3. 工程实例 (4) 3.1 叠合垫层法 (4) 3.2 强夯法 (5) 3.3 挤密桩法 (6) 4. 结论 (6) 参考文献 (6)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摘要 黄土是第四纪堆积物,按其颗粒成分属于细粒土(或粉土、粘性土)。其中,部分黄土具有不同于普通细粒土的特殊成分与性质。浸水会发生显著下沉变形,称为湿陷性黄土,工程界普遍视为特殊土。黄土的湿陷性是指其在一定压力下压缩稳定后,因浸水而发生下沉变形的性质。湿陷性是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质,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蚀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下沉,因此在建筑上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十分重要。湿陷性黄土的变形包括压缩变形和湿陷变形两种。压缩变形是在土的天然含水量下由于建筑物的负荷所引起的,一般地基的压缩变形很小,大部分在其上部结构的允许变形值范围以内。不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湿陷变形是由于地基被水浸湿所引起的一种附加变形,往往是局部和突然发生的。而且很不均匀,对建筑物的影响很大,危害性很严重。因此,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物设计中,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往往需要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 1. 处理范围的确定 地基处理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处理地基到多大范围才能既经济又能获得明显的效果。由土的饱和自重压力所引起的自重湿陷与其湿陷性和黄土层厚度有关.其变形范围往往包括全部自重湿陷性黄土的厚度。根据湿陷变形范围,地基的处理厚度(从基础底面算起)可分为处理全部湿陷变形范围和部分湿陷变形两种。前者的处理目的是消除建筑物地基的全部湿陷量,而后者只是消除部分湿陷量。 1.1 处理厚度的确定[1] (1)消除建筑物地基全部湿陷量的处理厚度。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一般情况下,地基的湿陷量只发生于压缩层以内。试验资料表明,该湿陷量大部分

湿陷性黄土处理施工方案

doc 乌鲁木齐东二环公路工程第一合同段 特殊路基施工方案 中交二航局乌鲁木齐东二环道路工程一标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二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原则 (1) 1.3编制说明 (2) 第二章工程概述 (2) 2.1工程概况 (2) 2.2 主要工程数量 (3) 第三章资源配置 (3) 3.1人员配置 (4) 3.2机械设备配置 (5) 第四章施工准备 (5) 4.1人员组织 (5) 4.2技术准备 (6) 4.3 试验准备 (6)

第五章施工方案 (7) 5.1处治原则 (7) 5.2处治措施 (8) 5.3施工准备 (8) 5.4技术要求 (9) 5.5试夯段布置 (10) 5.6强夯施工流程 (12) 5.6施工要求 (13) 5.7施工步骤 (14) 5.8施工注意事项 (17) 5.9成品保护 (17) 5.10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8) 5.11质量保证措施 (18) 5.11.1技术控制 (18) 5.11.2施工过程控制 (20) 第六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21)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 (24) 7.1安全施工措施 (24) 7.2文明施工措施 (25) 7.3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26) 7.4 施工机械安全保障措施 (27) 7.5现况地下管线与高空缆线安全保护措施 (28) 7.6 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28)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9、乌鲁木齐东二环道路工程第一合同段《投标文件》及总体性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10、乌鲁木齐东二环道路工程第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2编制原则 1、遵循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原则。 2、遵循设计和验标的原则,正确组织施工,保证工程质量优良。

灰土挤密桩.

灰土挤密桩(Lime soil pile)和土挤密桩法(Earth pile)概述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法都是利用成孔过程中的横向挤压作用,桩孔内土被挤向四周,使桩间土挤密,然后灰土或素土(粘性土)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夯填密实至设计标高,前者称为灰土挤密桩,后者称为土挤密桩法。 土挤密桩法是前苏联门阿别列夫教授于1934年首创,20世 纪50年代中期我国西北黄土地区开始进行土机密桩法的研究和应用。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地基的深度为5?15m。所谓湿陷性黄土:在上覆盖土层自重应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称为湿陷性土,属于特殊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黄土多具湿陷性。湿陷性黄土的工 程特征:湿陷性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在一定的压力下,下沉稳定后,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且产生显著附加下沉,故在湿陷性黄土场地上进行建设,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基 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对建筑产 生危害。 但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 选用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

灰土机密桩和土挤密桩法具有原位处理、深层挤密和以土治 土的特 点,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广泛用于处理深厚湿陷性黄 土、素填土和杂填土地基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设计计 算 采用灰土挤密桩或者土挤密桩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的承 载力特征 值,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确定。 初 步设计当无试验资料时, 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但对灰土挤密桩复 合地基 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 2.0倍,并不宜大于 250kpa ;对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 的1.4 倍,并不宜大于180kpa 。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一般采用等边三角形排列布桩, 其设计计算一般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桩孔直径,宜为 300?450mm ,并可根据所选用的成孔方法 确定。 桩孔问题 桩孔间距可为桩孔直径的 2.0?2.5倍,也可按下式估 算; 式中 S 一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m ) D 一桩孔直径(m ) d max 一 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t/m3) :d 一 地基处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t/m3) c 一桩间土径成孔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对重 要工程, 不宜小于 0.93,对一般工程不应小于 0.90o S =0.95D max c 「d max 一

灰土挤密桩施工标准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O10113-2004)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的工程。 2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土料:可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或用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 。 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使用前1-2d 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5mm ,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主要机具设备 成孔设备 或柴油打桩机或自制锤击式打桩机,亦可采用冲击钻出或洛阳铲。 夯实设备 卷扬机、提升式夯机或偏心轮夹杆式夯实机及梨形锤。 主要工具 铁锹、量斗、水桶、胶管、喷壶、铁筛、手推胶轮车等。 作业条件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础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应齐全。 建筑场地地面上所有障碍物和地下管线、电缆、旧基础等均已全部拆除搬迁。沉管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及厂房内仪器设备有影响时,已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施工场地已进行平整,对桩机运行的松软场地已进行预压处理,周围已做好有效的排水措施。 桩轴线控制桩及水准点桩已经设置并编号,且经复核;桩孔位置已经放线并钉标桩定位或撒石灰。 已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确定有关施工工艺参数(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实后的干密度、打桩次序),并对试桩进行了测试,承载力及挤密效果等符合设计要求。 供水、供电、运输道路、现场小型临时设施已经设置就绪。 作业人员 主要作业人员:打桩工、焊工。 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主要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3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操作工艺 3.2.1 桩施工一般采取先将基坑挖好,预留土层,冲击成孔,宜为~,然后在坑内施工土桩。桩的成孔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机理

分析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机理、湿陷性评价及地基处理方法【摘要】湿陷性黄土易在压力环境下出现浸湿,一旦土层结构被浸湿,会迅速失去稳定结构,并且呈现明显的下沉情况。由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性会对建筑结构带来较大危害,所以本文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机理进行评价,并且提出了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希望为提高建筑安全性做出贡献。 湿陷性黄土是饱和后结构失衡的黄色土,在压力与水浸湿的环境下,土壤结构会遭到破坏,出现明显的下沉现象。建筑物一旦在黄土地基上施工,就会留下较大危险,随着下沉现象的加剧,就会导致建筑物发生裂缝或倾斜问题,甚至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我国西部开发规模不断增加,西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建设区域,而西北地区黄土地段较多,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对保证建筑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黄土湿陷性机理 黄土地区常年维持半干旱或干旱状态,在降雨量较少的环境中,水分蒸发量较大,土壤中的水分不断下降,盐类物质出现胶体凝结状态,使土壤粘聚力上升。在土壤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土层无法抗拒土壤粘聚力,就会形成一种欠压型状态,在土壤被水浸湿后,土壤粘聚力下降,就会出现湿陷问题。因此,在选择黄土地基处理方法时,必须正确了解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机理,才能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二、黄土地基湿陷性评价 (一)湿陷系数 标准湿陷系数以S s进行计算,它代表了土层在单位厚度情况 下的浸水湿陷量,其定量直接表示了黄土地基的实际湿陷程度。

(二)黄土湿陷性 在黄土湿陷系数S s < 0.015 时,黄土形式属于非湿陷性黄土;在黄土湿陷性系数S s > 0.015时,则可以将黄土性质划分为湿陷性黄土。在湿陷程度维持在0.015 < S s < 0.04时,属于轻微性湿陷;在湿陷程度维持在0.04< S s < 0.08时,属于中度湿陷;在湿陷程度S s > 0.08 时,则可以划分为高度湿陷。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类型 在湿陷量实际测量值与计算结果w 70mm时,可以将其定义为非自重湿陷黄土地基;在湿陷量实际测量值与计算结果>70mm时,可以 将其定义为自重湿陷黄土地基;在实际测量值与计算结果发生冲突时,需要根据实际测量值进行测定。 三、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是为了优化土壤形式,降低黄土地基渗水性与压缩性,避免湿陷性问题再次发生,或者完全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性。由于不同黄土地基的实际性质差别较大,尤其是黄土成因、区域、年代、厚度、等级、类别上的差异,决定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必须根据实际土壤情况决定解决方法。在明确地基厚度与湿陷等级后,需要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以此满足黄土地基的使用要求,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虽然目前可以使用的黄土地基处理措施很多,但是所有方法都无法解决全部的问题,不同的地区地基土质存在很大差别,而不同的建筑结构,对地基造成的压力也是不同的,如果固定使用一种处理方法,根本无法解决所有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问题。在勘察阶段,需要及时进行现场取样,通过详细的分析后,确定黄土地基的性质、厚度,明确湿陷性黄土属于自重型或是非自重型,在详细的类比后,综合分析施工时间、施工周期、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选择其中最为合理的处理方法,通过优化设计,使黄土地基可以满足建筑施工所需的承载力与变形要求。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

湿陷性黄土路基施工 【摘要】以临午改建工程为例,对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措施工程应用进行介绍。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施工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在干燥情况下,具有较高强度和较低压缩性,遇水后在一定外力作用或在自重作用下强度骤降的一种特殊岩土。它广泛分布于我国甘肃、宁夏、陕西和山西等黄土高原地区。其中以03马兰组黄土最具有代表性。湿陷性黄土对公路工程的工程危害主要表现为遇水后的不均匀沉降,引起公路路面大面积开裂、下陷,从而引起其他次生公路病害,进一步加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引起恶性循环。所以公路工程中的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公路的施工质量以及后期运营期养护工程。 省道临午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西北地区,公路等级为23m宽的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设计荷载100kN.m。沿线经过汾河阶地、昕水河阶地和山前台地。在河流阶地以及山前台地地表覆盖有厚度达5m~9m厚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Ⅱ级自重湿陷。因此,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的施工措施恰当与否对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省道临午线K15+900~K17+100段为山前台地,地表覆盖9m厚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表冲沟、陷穴发育。设计中对填方路段原地面清表后采用1000 kN.m夯击能强夯处理消除湿陷性,对于挖方路段挖至距离路床后采用1000kN.m夯击能强夯处理消除湿陷性并设置30cm后灰土封层。对于高挡土墙及桥台地段则采用灰土挤密桩消除整个湿陷性土层的湿陷性。施工过程中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图纸及当地实际情况,对不同段落分别采取了措施。具体如下: 1填方路段 黄土路段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做好防排水,避免施工场地排水不畅或浸水。对各个处置措施的施工工艺均应设置试验段,以确定各施工参数。 1.1填方路基基底处理 在路基填筑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处置,处置宽度应大于路基坡脚外1/2湿陷性黄土层厚,并不小于2m。 根据设计要求,路基基底采用1000kN.m强夯处理,对于重要建筑物附近,且建筑物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路基基底清表后采用冲击碾碾压40遍。桥台及高挡墙段落则需消除整个湿陷性土层的湿陷性。对距离抗震能力差的民房较近的段落,采用50cm的5%灰土垫层(外掺、重量比)。 选用强夯处理时,应先进行现场实验,强夯地基的黄土饱和度不应大于80%;强夯位置距离居民区不小于150m;横路基向强夯范围至征地边界;对于黄土饱和度大于80%或距离居民区小于150m的路段,按设计文件中要求考虑使用灰土桩处理或换填50cm后5%灰土处理。一般路基强夯范围为用地界,夯点间距4m,正三角形布置,间隔挑夯,单击夯能视地基湿陷性类型,湿陷等级以及湿陷性黄土厚度综合确定,单击最后两击夯沉量不大于5mm。点夯以后将地面平整,以1000 kN.m夯击能满夯,夯印彼此搭接,满夯两遍,每次满夯后都应将地面重新平整。点夯次数、沉降量由试验段施工确定。施工时满夯结束平整后,以每100m 2 不少于1点的频率检验沉降值。 当采用灰土桩时,桩径应采用40cm,三角形布置,路基基底处理桩心距为1.5m,桥台及台后灰土桩桩心距根据承载力要求采用1.0m~1.3m,桩体灰与土体积配合比2:8,压实度不小于97%,桩间土平均压实度不小于93%。桩孔深度视填土高度,地基湿陷类型、湿陷等级以及湿陷性黄土厚度综合确定,地基处理宽度为护坡道外缘。施工过程中,工艺控制、数据指标均应通过试验段施工来确定。施工结束后,由施工单位和监理进行数点不小于3%的点挖验检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