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九章 审计抽样-答案

第九章 审计抽样-答案

第九章 审计抽样-答案
第九章 审计抽样-答案

第九章审计抽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信赖不足风险是(C )。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2.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C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非抽样风险

D.误受风险

3.下列抽样风险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时,最容易导致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是(D)。

A.信赖过度风险

B.误拒风险

C.信赖不足风险

D.误受风险

4.应收账款总金额为4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6万元,根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错额为4.5万元,而账户的实际差错额为8万元,这时,注册会计师承受了(C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5.下列有关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的相关提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并不改变注册会计师制定的审计目标

B.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业务流程和控制的了解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C.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不会对审计风险的评价产生直接影响

D.在高度电算化的信息环境中,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引发了新的风险,从而使具体控制活动的性质有所改变

6.为了实现信息处理完整性目标,注册会计师设计的下列程序中,恰当的是

(A )。

A.编辑检查以确保无重复交易录入

B.将客户、供应商、部分数据、发票和采购订单等信息与现有数据进行比较

C.检查交易流程中是否包含恰当的授权

D.访问控制是否满足适当的职责分离

7.在控制测试的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做出的结论可以接受的是(A )。

A.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B.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C.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

D.调整后的总体错报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

8.ABC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支票由连续编号由1000至5000,注册会计师拟选择其中40张进行审查。要求:如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样本(随机数表在备选答案后),样本总体与表中前四位数对应,且确定起点为第一列第一行,路线为第一、第二、

第三列,则注册会计师选择的第5个样本是( C )。

A.7804

B.9931

C.2300

D.1886 (附随机数表):

1 2 3 4 5

1 37039 97547 64673 31546 99314

2 25145 84834 23009 51584 66754

3 98433 54725 1886

4 65866 76918

4 9796

5 68548 81545 82933 93545

5 78049 67830 14624 17563 25697

6 50203 25658 91478 08059 23308

7 40059 67825 18934 64998 49807

8 84350 67241 54031 34535 04093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有(ABCD )。

A.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B.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C.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D.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的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

2.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有(BD )。

A. 在统计抽样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非抽样风险;在非统计抽样中,也存在某种程度的抽样风险

B.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不能量化,所以注册会计师无法控制非抽样风险

C. 在细节测试中,可接受的抽样风险主要是指抽样风险中的误受风险,有时也包括误拒风险

D.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抽样前,需要定义总体,即所确定的抽样总体范围就是构成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

3.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应关注的抽样风险有(BC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信赖过度风险

D.误受风险

4.下面有关样本规模提法正确的有(BCD )。

A.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总体项目的变异性越低,样本规模就越小(错。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一般不考虑此因素)

B.对于小规模总体,总体规模越大则需选取的样本越多

C.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抽样风险越低,样本规模就越大

D.预计总体误差越大,则样本规模越大

5.下列各项中,与注册会计师设计样本时所确定的样本量存在反向变动关系的有(AC )。

A.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B.可信赖程度

C.可容忍误差

D.预期总体误差

三、教材练习题2:

答案:(1)针对检查样本发票是否有对应的安装验收报告这项控制测试,请定义“误差”?

答:对于每张发票及有关安装验收报告,若发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即可定义为误差:a/没有安装验收报告的任何发票;b/发票虽有安装验收报告,但该单据属于其他发票;c/发票与安装验收报告所记载的数量不符。

(2)确定样本量?并讨论样本总体、预期总体误差、可容忍误差、可信赖程度、抽样风险、重要性水平对样本量的影响。

答:根据上述样本量表,预期总体误差率为1%,可容忍误差率为4%时,应选取的样本量为156项。

样本总体,对样本规模几乎没有影响,除非样本规模非常小。

预期总体误差、可信赖程度与样本规模成正向变动;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可容忍误差、重要性水平与样本规模成反向变动。(3)如果抽样查出的误差数为1,且没有发现舞弊或逃避内部控制的情况,结合本案例讨论如何评价抽样结果,并决定下一步的措施?

答:抽样查出的误差数为1,且没有发现舞弊或逃避内部控制的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得出结论:总体误差率不超过4%的可信赖程度为95%(或总体误差率超过4%的信赖过度险为5%)。

(根据P295泊松分布表,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系数4.8,总体偏差上限=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系数/样本量=4.8/156=3.08%)

(4)如果抽样查出的误差数为3,且没有发现舞弊或逃避内部控制的情况。结合本案例讨论如何评价抽样结果,并决定下一步的措施?

答:抽样查出的误差数为3,且没有发现舞弊或逃避内部控制的情况时,注册会计师不能以95%的可信赖程度保证总体误差率不超过4%。此时,注册会计师应减少对这一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考虑增加样本量或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

(根据P295泊松分布表,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系数4.8,总体偏差上限=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系数/样本量=7.8/156=5%;)

(5)如果抽样查出误差的同时,发现公司存在舞弊或逃避内部控制的情况,结合本案例讨论如何决定下一步的措施?

答:不论其误差率高低,均应采取其他审计程序。

审计抽样答案

第九章审计抽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信赖不足风险是(C )。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控制度的信赖程度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2.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C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非抽样风险 D.误受风险 3.下列抽样风险中,属于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时,最容易导致其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是(D)。 A.信赖过度风险 B.误拒风险 C.信赖不足风险 D.误受风险 4.应收账款总金额为4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6万元,根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错额为4.5万元,而账户的实际差错额为8万元,这时,注册会计师承受了(C )。 A.误拒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5.下列有关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的相关提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并不改变注册会计师制定的审计目标 B.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业务流程和控制的了解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C.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不会对审计风险的评价产生直接影响 D.在高度电算化的信息环境中,业务活动和业务流程引发了新的风险,从而使具体控制活动的性质有所改变 6.为了实现信息处理完整性目标,注册会计师设计的下列程序中,恰当的是 (A )。 A.编辑检查以确保无重复交易录入 B.将客户、供应商、部分数据、发票和采购订单等信息与现有数据进行比较 C.检查交易流程中是否包含恰当的授权 D.访问控制是否满足适当的职责分离 7.在控制测试的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做出的结论可以接受的是(A )。 A.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B.样本偏差率大大低于可容忍偏差率 C.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低于可容忍错报 D.调整后的总体错报远远小于可容忍错报 8.ABC股份有限公司现金支票由连续编号由1000至5000,注册会计师拟选择其中40张进行审查。要求:如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样本(随机数表在备选答案后),样本总体与表中前四位数对应,且确定起点为第一列第一行,路线为第一、第二、第三列,则注册会计师选择的第5个样本是( C )。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抽样风险不是影响审计效果就是影响审计效率。只有非抽样风险同时影响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2.注册会计师运用分层抽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C.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首先,分层属于审计抽样的技术,它不可能减少非抽样风险,分层适用于总体内部特征值差异较大的情况,它可以用于符合性测试即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也可以用于存货等项目、交易、余额的实质性测试,选B不恰当。C是教材中对于分层的明文论述,应选择。至于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D),它正是分层的弱项,因为分层是依据审计人员的主观经验进行的。 3.审计抽样通常不适用于()审计程序。 A、观察、函证和计算 B、检查、观察和询问 C、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 D、盘点、计算和询问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审计抽样通常不适于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 4.如果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当()。 A、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B、增加样本量或执行追加审计程序 C、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扩大审计程序 D、增加样本量或建议管理当局调整会计报表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当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八章审计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审计师在属性抽样确定样本规模时,没有必要考虑的因素有:() A.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B.预计总体偏差 C.总体变异性 D.可容忍偏差 2.在未对总体进行分层的情况下,审计师不宜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A.均值估计抽样 B.比率估计抽样 C.差额估计抽样 D.概率比例金额抽样 3.审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000个,账面价值为300000元的存货中选取200个项目进 行检查,确定其审定金额为50500元,如果采用比率估计抽样,审计推断的存货总体金额为:() A.500 B.2500 C.3000 D.47500 4.下列有关概率比例金额抽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抽样分布更接近正太分布 B.与低估的账户相比,高估的账户被抽取的那可能性更小 C.每个账户被选中的机会相同 D.余额为零的账户没有被选中的机会 5.在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6.审计师对总体进行分层抽样的主要目的在于:() 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C.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无偏见的选取样本项目 7.下列属于信赖不足风险的是:() 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 C.根据抽样结果对部审计的信赖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D.根据抽样结果对部审计的信赖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 8.审计师希望从2000帐编号为0001至2000的支票中抽取100进行审计,随机确定 的抽样起点为1955,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到的第四个样本为 A.2015 B.0015 C.2005 D.1995 9.在控制测试中,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数量之间是()变动关系 A.同向 B.反向 C.比例 D.不变 10.下列关于审计师关于审计抽样方法运用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但是如果审计师在了解部控制的同时对部控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可以运用审计抽样 B.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以将审计抽样用于控制测试 C.控制测试过程中审计师采用审计抽样 D.审计抽样适用于细节测试,不适用于实质性程序 11.属性抽样中,总体偏差上限为4.1%,可以容忍的错报风险为7%,审计保证程 度为95%,保证审计师做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总体偏差超过4.1%的可能性为10% B.总体的实际偏差超过可以容忍的偏差的可能性很小,总体可以接受 C.审计师对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恰当的 D.部控制是有效的。所以可以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降低,减少实质性程序 12.下列关于抽样方法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固定样本量抽样是指审计师对一个确定规模的样本量实施检查,直至满足该规模的所有样本全部选出来、审查完之后才做出审计结论。 B. 停走抽样中,一旦发现一个偏差就立即停止抽样 C. 发现抽样中,如果样本中没有发现偏差,则可以得出总体可以接受的结论 D. 均值估计、比率估计和差额估计是变量抽样方法 13.下列关于金额单位抽样的说确的是:() A.PPS抽样是用属性抽样的原理对总体的金额做出判断的抽样方法

第8章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选取样本)1

二、选取样本阶段 (一)确定样本规模 1.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如下: (1)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抽样风险中的信赖过度风险。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控制测试中选取的样本旨在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证据。由于控制测试是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主要证据来源,因此,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应确定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注册会计师可以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的因素包括: ①该控制所针对的风险的重要性; ②控制环境的评估结果; ③针对风险的控制程序的重要性; ④证明该控制能够防止、发现和改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⑤在与某认定有关的其他控制的测试中获取的证据的范围; ⑥控制的叠加程度: ⑦对控制的观察和询问所获得的答复可能不能准确反映该控制得以持续适当运行的风险。通常,相对较低的水平在数量上是指5%~10%的信赖过度风险。注册会计师一般将信赖过度风险确定为10%,特别重要的测试则可以将信赖过度风险确定为5%。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通常对所有控制测试确定一个统一的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水平,然后对每一测试根据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和控制有效性分别确定其可容忍偏差率。本例中,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信赖过度风险为10%。 (2)可容忍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越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越高,所需的样本规模就越小。一个很高的可容忍偏差率通常意味着,控制的运行不会大大降低相关实质性程序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注册会计师预期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很低,特定的控制测试可能不需进行。反之,如果注册会计师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必须实施控制测试。换言之,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越依赖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越低,进行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因而样本规模增加。 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通常认为,当偏差率为3% ~7%时,控制有效性的估计水平较高;可容忍偏差率最高为20%,偏差率超过20%时,由于估计控制运行无效,注册会计师不需进行控制测试。当估计控制运行有效时,如果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较高就被认为不恰当。表8-3列示了可容忍偏差率与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本例中注册会计师预期现金支付授权控制运行有效,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为7%。 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可容忍偏差率(近似值,%) 高3~7 中6~12 低11~20 最低不进行控制测试

审计证据与审计抽样(doc 17页)

审计证据与审计抽样(doc 17页)

ni第九章审计证据 第一节审计证据的性质 一、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应当考虑(教材P181) 1.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 2.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 3.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 二、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通常会考虑下 列原则(教材P182) 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

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三、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时的特殊考虑(教 材P183,判断选择) 1.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应当作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 2.如果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 3.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

据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 4.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 第二节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一、理解八种具体审计程序(教材P185-186)1.检查记录或文件(顺查和逆查); 2.检查有形资产(顺查和逆查); 3.观察(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 4.询问; 5.函证(直接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6.重新计算(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 7.重新执行(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8.分析程序(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

第10章 审计抽样习题+案例

第10 章审计抽样 习题参考答案 1.审计抽样的含义是什么? 【答】审计抽样是指从某一特定的审计对象(审计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审查,并用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的审计方法。 2.什么是抽样风险?抽样风险具体表现为哪几种形式,各自对审计结果有何影响? 【答】抽样风险: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即并非对总体中 100%的项目进行审查,而只是对抽取的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由此得出的审计结论与总体实际情况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 表现形式及影响:(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主要有两种,一是过度依赖风险;二是依赖不足风险。过度依赖风险是指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通过样本的考察,得出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可能并不符合这一结论。即在审计师选取的内部控制样本中,其有效性好于总体水平,这样对样本考察的结果将导致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给予过度的依赖。依赖不足风险,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测试时,基于对样本的考察得出了不能依赖内部控制的结论,但总体的实际情况却是可以依赖的,即对内部控制应该依赖而未予依赖。 (2)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也有两种:一是误拒风险;二是误受风险。误拒风险,指在对账户余额的正确性进行测试时,实际上某项余额正确,而审计师通过考察样本却得出该余额不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正确的余额看成是错误的余额。误受风险,指实际上某项余额是错误的,而审计师考察样本后却得出该项余额正确的结论,即将事实上错误的余额误作为正确的予以接受。

3.什么是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采用抽样审查方法之外的其他原 因所造成的风险。例如,审计程序设计不当、审计方法选择不合理、审计师工 作疏忽、审计师专业判断存在瑕疵等原因,导致审计目标难以实现。 具体表现形式:非抽样风险一般难以量化,可以通过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的科学、周密设计以及审计工作的适当督导将其消除或减少。 4.审计师应分别采用何种方法对各种抽样风险进行控制? 【答】(1)对I类抽样风险的控制。依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都是将正确 判断为错误的风险,我们称其为I类风险或α风险。对I类风险最为有效的控 制方法就是扩大审查的样本规模。因为增大样本规模,可以提高样本对审计总 体特征的代表性,从而使抽样结果更为有效。 (2)对Ⅱ类抽样风险的控制。与I类风险相对应,过度依赖风险和误受风险都是将错误判断为正确的风险,我们称其为Ⅱ类风险或风险。控制Ⅱ类风 险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进抽样方法。因为抽样方法越科学,抽样过程的精度 就越高,抽样结果的可靠程度也越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Ⅱ类风险控制 在审计师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 5.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对审计抽样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影响审计抽样质量的因素:(1)样本的代表性。样本的代表性越强,用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特征就越精确,抽样误差也就越小;(2)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3)由样本审查结果对总体作出的推断。由样本审查结果推断审计总体的特征对审计抽样工作质量更有 直接的影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审计师还要承担I类和Ⅱ类抽样风险,使得这 一推断过程成为审计抽样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4)审计师素质。审计师能否胜任审计抽样工作,能否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影响审计 抽样的工作质量。 对审计抽样质量进行控制的内容:(1)审计抽样的技术控制。尽可能选择

方案-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一、内部控制制度 的主要内容\xa0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这些制度的检查、测试也就构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 制度的检查、测试中: 1、责任控制制度。责任控制制度是以确定 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及其人员的经济责任为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检查各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职责是否经过恰当授权,各种岗位责任制赋予各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责任是否达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的目的。 2、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是为了保证 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及保护财产而形成的种制度。它主要检查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会计事项的处理是否遵循必须经过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来完成,是否经过复核,以防止差错、舞弊的发生。 3、会计控制制度。会计控制制度是指经济组织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主要是各种凭证的记录、传递,资金的使用,债权债务反映,会计报表编制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制度和程序。主要是通过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相符关系,检查会计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账实核对检查账实是否相符,以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通过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以保证会十十业务处理的合法性;通过定期编制计算平衡表检查所有数据的正确性等。 4、经营方面各个循环系统的控制制度。它是经济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实现生产经营和管理所必须经过的环节和业务操作的控制制度:如成本控制、购销控制、物资控制、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制度等。通过检查这些环节的控制是否严密,反映企业是否能正常进行经营活动及企业的生存和 。 5、财产、凭单管理制度。财产、凭单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经济组织的财产和各种凭证单据而建立的控制制度。如财产物资的保管、清点、验收、领用、 、 、单据等各个环节,都应实行专人管理。 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其重点是放在对于制度内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于发现制度中控制的薄弱环节。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主要有四个步骤。 1、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记录。这是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手段,了解被审计单位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的情况,并做出记录、描述。审计人员应考虑被审计单位经营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度、数据处理系统类型及复杂程度、审计重要性、相关内部控制类型、相关内部控制汜录方式、固有风险的评估结果等因素,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控制 、会计系统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审计,主要方法包括:(1)查阅前期审计 或审计 底稿;(2)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3)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xa0(4)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5)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通过查阅复核以前的审汁情况,可以了解以

审计理论与实务-第八章审计抽样知识点

审计理论与方法——第八章审计抽样 目录 01考情分析 02内容介绍 03内容讲解 【考情分析】 本章是中级审计理论与实务要求的范畴,包括审计抽样的基本理论和具体应用。近三年考试都有所涉及,分值5分左右,主要偏重基本概念的掌握。 仅中级资格考试要求。 【内容介绍】 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述 第二节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和样本选取方法 第三节属性抽样法 第四节变量抽样法 【内容讲解】 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和运用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方法,包括统计抽样方法和非统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可用于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审查,但并不适用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比如,审计抽样可在检查和函证中广泛运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 审计抽样通常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1.检查总体的完整性; 2.抽样单位较少; 3.总体中的每笔业务金额均超过重要性水平; 4.可接受检查风险过低或要求审计检查保证程度过高; 5.有特殊风险或需要特别关注的事项; 6.使用审计抽样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审计人员可以对审计事项中的全部项目进行审查: (1)审计事项由少量大额项目构成的; (2)审计事项可能存在重要问题,而选取其中部分项目进行审查无法提供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的; (3)对审计事项中的全部项目进行审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 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事项中选取下列特定项目进行审查: (1)大额或者重要项目; (2)数量或者金额符合设定标准的项目; (3)其他特定项目。 选取部分特定项目进行审查的结果,不能用于推断整个审计事项。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一)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 (1)随机选取样本;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和计量风险。 统计抽样的优点: 1.科学的确定样本量; 2.随机选样,减少偏见; 3.量化抽样风险; 4.运用概率统计理论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价推断总体特征。 缺点:但统计抽样又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需要特殊的专业技能,而且也做不到绝对准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第 九 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 信赖过度风险 B. 信赖不足风险 C ?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 您的答案 】 【 正确答案 】 D 【答案解析 】 抽样风险不是影响审计效果就是影响审计效率。只有非抽样风险同时 影响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2. 注册会计师运用分层抽样方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 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C. 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 D. 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 您的答案 】 【 正确答案 】 C 【答案解析 】 首先,分层属于审计抽样的技术,它不可能减少非抽样风险,分层适 用于总体内部特征值差异较大的情况,它可以用于符合性测试即决定审计对象总体 特征的正确发生率,也可以用于存货等项目、交易、余额的实质性测试,选 当。C 是教材中对于分层的明文论述,应选择。至于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它正是分层的弱项,因为分层是依据审计人员的主观经验进行的。 3. 审计抽样通常不适用于( )审计程序。 A 、观察、函证和计算 B 、 检查、观察和询问 C 、 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 D 、盘点、计算和询问 【您的答案】 【 正确答案 】 C 【答案解析 】 审计抽样通常不适于观察、询问和分析性复核。 4. 如果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 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 应当( )。 A 、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C 、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扩大审计程序 表 【您的答案】 【 正确答案 】 A 【答案解析 】 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 能接受,应当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5. 在以下因素中,除( )外,均与样本成正向关系。 )。 )。 B 不恰 D ), B 、增加样本量或执行追加审计程序 D 、增加样本量或建议管理当局调整会计报

审计抽样及答案详解

审计抽样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效果的抽样风险是()。 A .误受风险 B .误拒风险 C .信赖不足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 2.注册会计师由于专业判断的失误造成审计结论与客户的客观事实不符,这种可能性属于( )。 A .非抽样风险B.抽样风险C .误拒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 3.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时可能使用三种目的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审计程序中通常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是()。 A. 当控制的运行未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B.实质性分析程序 C.风险评估程序 D.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 4.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抽样风险就会存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抽样中需要控制抽样风险的唯一途径是()。 A .减少样本规模B.不选择统计抽样,而是选择非统计抽样 C .控制样本规模 D .提高审计风险 5.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在控制测试中主要指( ),它与样本规模成反比。 A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B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C .可接受的信赖不足风险 D .重大错报风险 6.注册会计师张怡在审查华西公司的购货及付款业务时,怀疑华西公司的有关职员伪造请购单、验收报告及进货发票,以达到虚构进货交易而支付现金的目的。为确定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张怡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应当采用( )。 A .均值估计抽样B.停一走抽样C.发现抽样D.固定样本量抽样 7.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l 000、账面金额为1 000 000 元的存货项目中选择了300 个项目作为样本。在确定了正确的采购价格并重新计算了价格与数量的乘积之后,注册会计师将300 个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后除以300,确定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为970 元。那么,推断的总体错报就是()元。 A . 970 B. 970 000C. 30 000 D. 291 000

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内容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监督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依法治国和加强对权利的制约与监督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逐步深入,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经济责任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论是从制度到实施,还是从理论到实践,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程序审计方法 经济责任又称“受托责任”,是指由于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财产所有者(委托人)将财产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受托人,而形成的受托责任人应负有妥善管理委托人交付的资财,并把履行结果向委托人进行报告的责任。目前通常所称的经济责任审计特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两方面。它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一些地方的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尝试;1986年12月,审计署制定了《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标志着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正式开始;1999年5月,以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两个规定”为标志,全国各地审计机关全面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机构普遍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获得空前发展。 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国家作为委托人,把有关公共资源

委托给有关人员,他们接受委托后肩负着妥善管理有关资源,并定期报告其管理情况的责任,其报告的情况真实与否需要国家授权的监督机构———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审查,这就是现在普遍开展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所依据的法理基础。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与作用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经济责任审计:指企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审计产生的客观条件之一就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可靠,明确财产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责任。因此,从根本上看,任何一种审计都是经济责任审计,也就是说,广义的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一切审计。狭义的经济责任审计,则是特指我国在近些年来出现的旨在明确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责任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或者离任审计。下面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对经济责任审计加以介绍。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不同于常规审计。常规审计的主要目的是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其出发点是被审计单位和国家的经济秩序。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则是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

审计抽样3个案例

案例(2006综合题24分) 公开发行A股的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系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 200 000元。X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告于2006年2月25日获董事会批准,并于同日报送证券交易所。X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二:审计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时,为了确定X公司销售业务是否真实、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和B注册会计师拟从X公司2005年开具的销售发票的存根中选取若干张,核对销售合同和发运单,并检查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X公司2005年共开具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4000张,销售发票号码为第2001号至第6000号,A和B注册会计师计划从中选取10张销售发票样本。随机数表(部分)列示如下: 要求: (1)针对资料二,假定A和B注册会计师以随机数表所列数字的后4位数与销售发票号码一一对应,确定第(2)列第(4)行为起点,选号路线为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请代A 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多少? 如果上述10笔销售业务的账面价值为1 000 000元,审计后认定的价值为1 000 300元,假定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账面价值为180 000 000元,并假定误差与账面价值不成比例关系,请运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X公司2005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总体实际价值(要求列示计算过程)。 【答案】 ?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3093、2905、4342、5595、2527、 5463、3661、3342、2011、5313。 ?样本平均错报=(1 000 300-1 000 000)/10 =30(元) ?估计的总体错报=30×4 000=120 000(元) ?估计的账面金额=180 000 000+120 000 =180 120 000(元) 【案例2】Y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05年3月20日,北京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完成了对Y公司2004年度会计报表的外勤审计工作。假定Y公司2004年度财务报告于2005年3月27日经董事会批准和管理当局签署,于同日报

第九章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九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一、审计抽样的性质和目的 审计准则定义审计抽样(auditing sampling)为:对某个帐户余额或某类交易里的部分项目所运用的审计程序,以便评价该帐户余额或该类交易的某些特性。 审计抽样对两种审计测试即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它并不适用于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比如,审计抽样可在核证、函证和追查中广泛运用,但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程序。 二、不确定性与审计抽样 美国《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外勤工作准则”第二条和第三条都包括了不确定因素。比如,审计人员对控制风险的评价,将影响所要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有关证据事项的准则,也只要求审计人员对发表的意见具有合理的基础。 从审计人员立场看,如果对资料进行90%的审查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比因只审查部分样本而可能发表错误意见所带来的不利后果还要大,那么就可以考虑接受某些不确定性。在实务中,情况也往往如此,所以抽样技术被审计人员广泛应用。 我们知道,审计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合起来称作审计风险,而审计抽样只与其中的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在前几章已说明,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不能防止或发现财务报表认定中重要错报的风险,检查风险则是审计人员不能查出重要错报的风险。在控制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为审计人员提供直接与评价控制风险有关的信息;在实质性测试中运用审计抽样,可帮助审计人员量化审计检查风险。 审计人员在运用抽样技术实现外勤工作审计准则的要求时,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可能造成不确定性,其中一个方面的因素直接与抽样相关,而另一个方面的因素却与抽样无关。我们将第一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抽样风险,将第二个方面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称为非抽样风险。 下面分别说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一)抽样风险 审计人员适当选取的样本可能并不代表总体,因此,他根据样本对有关内部控制或交易和余额的细节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与审查整个总体所得出的结论不同。抽样风险(sampling risk)就同这种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可能性有关。在执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可能发生以下种类的抽样风险。 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有两种: (1)控制风险估计过低风险(risk of assessing control risk too low) 是指在控制结构政策和程序实际执行效果不支持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而样本估计控制风险却支持计划估计水平的风险。这种风险也称为“信赖过度风险”(risk of overreliance,或译“信赖过度风险”)。 (2)控制风险估计过高风险(risk of assessing control risk too high) 与“控制风险估计过低风险”相反,是指在控制的实际执行效果支持控制风险的计划估

竣工结算审计程序和方法

竣工结算及竣工决算 竣工结算:是指一个建设项目施工已完工并经发包人及有关部门验收点交后,按照合同的约定,在原合同价格的基础上编制调整价格,由承包人提出,并经发包人审核签认的,应表达该工程造价为主要内容,并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经济文件的行为。工程竣工结算应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以合同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 竣工决算:竣工验收是建设全过程的最后一个程序。在竣工验收之前要编制好竣工决算。竣工决算是建设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建设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总结性文件,是竣工验收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正确编报竣工决算,对于总结分析建设过程的经验教训,提高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水平以及积累技术经济资料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编制竣工决算时要在收集、整理、分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照、核实工程变动情况,重新核实个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的投资,使竣工决算能够真正反映出建设项目本身实际的价格。 竣工结算审计程序及方法 一、审计目的 根据施工方送审的工程结算资料,实施工程结算审计程序,审核认定该工程结算造价,合理的确定和

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二、审计原则 在进行结算审计过程中,按照合同的约定,在原合同价格的基础上,以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用全面审核法和重点审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审核。 三、工作流程 (1)收集整理资料目录:资料要求全面、充分并能满足工程造价计量、确定需要。 ①设计图纸、图纸会审、施工图纸、竣工图纸; ②施工图预算、招标控制价、工程结算; ③施工合同、补充合同、补充协议; ④造价工程师证和造价员证; ⑤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招标答疑及施工许可证; ⑥工程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单、工程联系函、隐蔽工程记录、材料签价单、工程实物及有关联系函等。(2)收集计价依据及相关基础数据。 (3)熟悉资料,有针对性踏勘现场,进行必要的实测实量。 (4)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与校核。 (5)进行材料价格、取费标准的审核。

重要性水平和细节测试审计抽样案例

重要性水平和细节测试审计抽样案例 一、重要性水平案例 我所新承接一家从事蓄电池生产销售的主板上市公司2011年的年报审计业务。该公司2011年6月上市,募集资金147,824万元。该公司截止2011年12月31日未审资产总额3,963,147,725.59元,净资产2,765,264,854.25元,2011年度未经审计营业收入3,067,999,079.11元,利润总额368,227,248.86元,公司2010年和2011年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311万元和3,570万元,公司下辖十家子公司,有关子公司的信息如 1.请确定集团审计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2.请确定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3.请确定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4.请确定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首次承接),并简单分析理由; 5.以上数据资料不变,假设我们是第二年对该公司进行审计,第一年审计后,我们的审计 调整事项不多,公司经营正常。请确定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并简单分析理由; 6.请确定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并简单分析理由。

解答:(因每个注册会计师都有自己的职业判断,以下仅为参考答案,并非标准答案,允许你的答案与下列答案存在小的差异) 1和2 财务报表整体层面的重要性水平和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3.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

重要组成部分参照指标:(单位:万元)首次承接 5.组成部分分析(收入306816万元,资产总额391048,利润总额36684)第二年保持承接,若第一年审计完成后,调整事项不多,公司经营正常 重要组成部分参照指标:(单位:万元)保持业务承接

审计的方法最新及程序

第一章总论 一、审计的定义 (一)审计定义的相关问题 1、审计的主体 审计的主体是审计人。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民间审计组织,统称为专职机构和人员。 只有专职机构和人员所从事的审查活动,才称为审计。 2、审计的客体 审计的客体是被审计人,包括各级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 3、审计的对象 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4、审计的性质 审计的性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关系人 审计的关系人是指构成一项审计活动中的相互有责任 关系的三方面的当事人。即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委托人。

只有由三方面关系人构成的关系,才是审计关系。 (三)审计的基本特征 审计的三个基本特征为: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树人员独立行使审计监 督权,不受其他行政、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包括机构独立,人员独立,工作独立,经济独立。 审计的权威性是指审计机构在宪法中所明确的法律地位,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涉,其审计结论和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权威性是保证有效行使审计权力的必要条件。 审计的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公正性是取信于被审计人以及审计委托人的重要前提。 (四)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1.审计与会计的联系审计与会计的联系表现在:两者起源密切相关;两者彼此渗透、融会;两者目的最终一致。 2.审计与会计的区别审计与会计的联系表现在:产生的基础不同;职能不同;方法不同;工作程序不同。 (五)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客观基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2.社会条件两权分离或经营管理者内部分权制是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的社会条件。 3.掌握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及标致。 二、审计的对象和目的 (一)审计对象 审计对象指审计的客体,即审计监督的内容和范围。审计客体特指为: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财政金融机构;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基本建设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团体;有国有资产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全民所有制与其他所有制联营企业等;在接受委托的条件下,被指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外资企业等。 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二是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及其有关经营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 (二)审计的目的 审计目的是指审计工作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第8章审计抽样练习题和答案(结合第9章销售循环)

第8章审计抽样练习题 一、第九章抽样结合第十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的题目 1、赊销过程的授权控制的测试 注册会计师正在对公司下属AAA子公司的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审计: 为了防范信用风险,AAA子公司对客户赊销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销售部门传输过来的销售单,如果是新客户,由信用部门员工A根据赊销条件进行信用审批,符合条件的给与一定的信用额度,在信用审批单上签字,并录入电脑系统中的客户信用情况主文件中。如果是老客户,信用部门的系统将自动审查该客户名称是否在主文件中,如果在主文件中,则进一步审查本次赊销金额连同以前欠款金额一起是否超过其信用额度,如果没有超过信用额度,则生成授权文件,授权仓库发货,否则不予发货或仅发出信用额度内的货物。 为了检查赊销交易的发生性和计价认定,以及应收账款的存在性认定,审计助理人员吴正清在初步了解该授权控制后,准备信赖该内控,因而计划进行控制测试,在测试过程中:(1)在确定样本规模时,为了提高效率,审计助理人员决定采用分层测试,将全部赊销按金额大小分成三组,5万以内、5-80万、80万以上,对前两组采用系统选样的方式选取样本,并根据样本的偏差率推断总体的偏差率。 (2)审计助理人员在风险评估中初步确定该项内部控制为高水平有效,为此可以容忍的偏差率确定为7%。审计助理人员确定的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上年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也进行了控制测试,全部3000笔赊销交易中发现了60笔控制偏差。审计助理人员计划用上年的偏差率预计本年的总体偏差率。表1是信赖过度风险10%时控制测试样本规模确定表,表2是信赖过度风险10%时控制测试结果评价表。 表1: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样本规模——信赖过度风险10%

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第四讲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重点】掌握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及具体包括的内容;掌握审计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 【难点】审计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在审计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预计课时】6 一、审计程序的概念 也称审计流程、审计过程或审计循环,是指审计组织及其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从准备工作到审计业务结束为止的全部过程。 思考:任何时候审计流程都可以称为审计循环吗 提示:传统审计工作采用的是分项审计,循环审计近年才开始被广泛使用。 二、审计程序的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了解被审单位概况;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①接受业务委托); 3、初步评价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 4、确定重要性标准和审计风险水平; 5、编制审计计划 (②计划审计工作)。 (二)实施阶段(识别/评估/应对)

(③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控制测试 (④风险应对—实施控制测试); 2、实质性测试 (④风险应对—实施实质性程序)。 (三)终结阶段 (⑤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 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 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3、编制审计报告(法律效力)并提出管理建议书(没法律效 力); 4、审计资料归档。 三、审计程序的关键点拓展 1、了解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前期分析) 内容包括:对委托人委托审计的原因、目的进行分析;被审单位所在行业和业务性质、组织结构和经营状况、内部控制的优劣;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当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可以拒绝接受委托:委托审计动机不良;业务类型风险很高;内控极不健全;经营状况极差。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是在完成前期分析并对分析结果满意时才签订。包括:签约双方的名称、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内容+时间)、双方责任(会计责任

[整理版]第8章 审计抽样练习题(结合第10章采购)

第九章审计抽样练习题 第九章抽样结合第十一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题目 1.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在了解甲公司内部控制后,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对拟信赖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部分做法摘录如下: (1)为测试20×8年度销售信用审核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将20×8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的所有销售单界定为测试总体。 (2)为测试20×8年度采购付款凭证审批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将采购凭证缺乏审批人员签字或虽有签字但未按制度审批的界定为控制偏差。 (3)在使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项目时,由于所选中的1张凭证已经丢失,无法测试,直接用随机数表另选1张凭证代替。 (4)在对存货验收控制进行测试时,确定样本规模为60,测试后发现3例偏差。在此情况下,推断20×8年度该项控制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为5%。 (5)在上述第(4)项的基础上,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信赖过度风险为5%,可容忍偏差率为7%。由于存货验收控制的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不超过可容忍偏差率,认定该项控制运行有效(注:信赖过度风险为5%时,样本中发现偏差数“3”对应的控制测试风险系数为7.8)。 要求: 针对上述第(1)项至第(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本年度银行存款账户数一直为60个。甲公司财务制度规定,每月月末由与银行存款核算不相关的财务人员H针对每个银行存款账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A注册会计师决定运用统计抽样方法测试该项控制在全年的运行有效性。相关事项如下: (1)A注册会计师计算了各银行存款账户在20×8年12月31日余额的标准差,作为确定样本规模的一个因素。 (2)在确定样本规模后,A注册会计师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选取样本。选取的一个银行存款账户余额极小,A注册会计师另选了一个余额较大的银行存款账户予以代替。 (3)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时,A注册会计师发现其中一张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甲公司银行存款出纳I代为编制,A注册会计师复核后发现该表编制正确,不将其视为控制偏差。 (4)在对选取的样本项目进行检查后,A注册会计师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得出的数值作为该项控制运行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设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规模为45。测试样本后,发现1例偏差。因此推断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为2.22%。 (5)信赖过度风险为“10%”、样本中发现的偏差率为“1”时,控制测试的风险系数为“3.9”。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中初步确定内部控制为高水平的有效,注册会计师因此可以接受的偏差率为7%。 要求: (1)针对事项(1)至(4),假设上述事项互不关联,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针对事项(5),注册会计师控制测试的结果是否支持内部控制为高水平有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