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上2013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上2013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上2013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上2013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学科第三次月考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历史学科月考考试试卷考察的范围是九年级上册的,共23课,考察的知识点偏重于世界近代史,分值的比重占到80%,符合课程标准和安徽省2013年考纲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教材内容。

该试卷的结构是按照中考的要求,一共17题,选择题共有10小题,余下的四大题是非选择题。考察的题型很全面,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活动探究题,符合今年安徽省中考常考与新变的题型。本次历史学科与思品学科是同时闭卷考试的,历史学科满分70分,是由无为三中命题的。下面对本次历史学科联考情况进行如下四方面的评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参加历史考试的共有97人,比上次少了三名学生,其中九1班33人;九2班

本次月考从年级或班级来看,三个指标都呈下降趋势,虽然每班考出了历史上最高分。

二、试卷的结构分析

1、内容结构:

本次考试内容涉及世界史的古代史与近代史两部分,满分70分。按照考试大纲要求,这次考试识记类试题比例适度。

2、目标水平结构:

根据课标要求,本次选题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考测,例如历史试题中的计算时间、人物书写、事件名称和历史时间的意义与影响等等。

3、题型结构分析:

本次试卷设计了五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20分)、改错题(8分)、列举题(10分)、材料解析题(20分)、分析与探究题(12分)。

4、难度分析:

本次试卷总体来看难度适宜,梯度明显。

三、答卷情况分析

通过分数段的对比,本次月考高分多、低分少,但是出现两个最低分7、9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审题不认真。

有的学生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如材料解析第16题,没有认真审题,盲目答题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现象。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改错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等都犯有类似的错误。这些都是课本出现或平时练习过的基础知识,譬如第17题,完全出自《基础训练册》后面附带的期末试卷,但失分的比较多,分值分布4—12分。

(3)、部分学生的答卷态度有问题。

具体表现在:部分学生的试卷书写潦草,有乱涂乱改的情况;还有部分学生,答题时间过短,交卷过早,没有认真答题。

四、改进措施

1、班主任与授课教师沟通,加强对学生交卷时间的控制。

每年每次大小不同层度与范围的书面试卷考察,除了第一考场绝度多数能认真审题,不轻易交卷外,其他考场与之恰恰是相反的情况,这些交过试卷的学生多数没能认真答题,对考试无所谓。这样的非常影响学习效果普遍情况,唯一的办法是早管严管。

2、落实好基础知识,多背多练习。

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同时,强化复习消化已学或已做的练习。

3、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

结合课标和每年考纲,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然后,有一个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使书由薄变厚。同时,时常对历史知识的总结,可以对所学的历史知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单元总结,小专题总结,用线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贯穿起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条理清楚的掌握。

以上是对本次月考的简要分析,希望“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2013-12-24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赵淑华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总分100分。本次考试考试范围是7--8单元,内容全面、涵盖知识点详细、题型全、重点突出、试题有梯度也有难度,便于优生的选拔,但试卷题量偏大,个别题尤其是计算题与中考题相比难度加大不少。 二、答题分析 (一)选择题全年级得满分的同学寥寥无几,甚至每班中错1--2个的都不多,前200名的学生错7—8个的大有人在,尤其 5、17、18、19题这几个综合性较强的题出现错误最多,总之,选择题出现这么多错误的原因就是对平时所学习的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不是特别的扎实,有一部分同学是将知识点记住了,但是不能灵活地去运用。 (二)填空及简答题发现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图形能力较弱,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规范,语言表述不完整。 (三)实验探究题第一次接触探究题,所以答题难度较大,有的学生是心里明白,笔不会写。最后几空,自己写实验步骤、现象等难度更大。得分率大大降低。 (四)计算题这是本次考试中完成最不好的一题。全年级全做对的超不过20人。学生刚刚接触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只能对直接性试题做简单计算,对综合性较强的此类计算能力还较差,同时发现学生的解题步骤需要规范。 三、教师教学和学生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存在问题: (1)、因时间紧,只进行知识点教学,对练习重视不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未得到训练和培养。 (2)、未给学生充分时间去思考、改正、消化。

(3)、只注重讲而忽视了管,应加强教学管理。 2.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熟悉。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观察、分析、迁移、设计等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解答实验题(3)、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主要是化学用语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在答题中较多失分,如在第24、27小题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等,在填空、实验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词不达意、错漏百出、答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不能按试题的要求作答等等。 (4)、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 (5)、探究题分析理解能力差。 (6)、做题速度慢且不会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题简单反而用时较多。 四、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这对于今后化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这次考试打击了不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日后教学内容要更加重视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和技术的密切联系,更加重视化学与相关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的互相渗透,强调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自感受和体验等来学习化学,学生兴趣就会提高。 2、教学中应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化学用语。 3、加强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把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多一些为什么?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观察、分析解答。如果我们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探究方法教育学生,学生就会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4.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解题的规范性。

下学期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 一、最佳选择(20*2=40分请同学们把选择题、判断题的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栏中,否则不计分) 1、2009年时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和《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物种起源》认为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现代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可能是哪一支古猿进化来的 A 美洲古猿 B 非洲古猿 C 亚洲古猿 D 欧洲古猿 2、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中国和西方的一些上古神话传说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信息。下列中外神话与历史信息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母系氏族中妇女地位崇高 B 厄瑞斯忒的传说----父系氏族向母系氏族的转变 C 炎帝和黄帝的故事----中华民族起源 D 禅让的传说----部落联盟首领的民主推选 3、货币上的图案往往是一个国家历史的缩影。据此判断,右图中的货币 来自哪个国家? A.印度 B.希腊 C.埃及 D.英国 4、下列选项,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选题的事 A 金字塔的国度 B 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 种姓制度的产生 D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 5、你看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印度电影《阿育王》吗?阿育王的身份在印度种姓制度中属于哪一等级?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6、“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反映的是欧洲社会的什么状况? A 残酷的奴隶制 B 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7、邮票中的历史:这张邮票以哥伦布航海为主题,是为了纪念他 A.最先到达非洲南端 B.发现了美洲 C.开辟了到达亚洲的航路 D.完成了环球航行 8、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 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A 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 B 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 C 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D 日本各岛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9、下列四幅图片与佛教有直接关系的事 A 释迦牟尼 B 圣诞老人 C 耶稣受难D清真寺 10、古代世界各民族创造的科技和文化为近代文明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再现早期希腊社会图景,对 西方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学巨著是 A.《威尼斯商人》B.《圣经》C.《俄狄浦斯王》D.《荷马史诗》 11、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你认为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 治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新河中学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九年级政治试卷 亲爱的同学: 你走进了人生的又一处驿站,也攀上了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又一级台阶。在这个庭院里,花香满径,足够你采英撷华。当你面前的道德与法治试卷展开时,广阔的生活画卷也在缓缓打开。请认真审题,沉着答卷,成功一定属于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 A.最咼国家权力机关 B.最咼国家行政机关 C.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D.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2 .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发展战略的是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科教兴国战略 C.人才强国战略 D.实行计划生育 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

家……”歌曲生动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我国必须处理好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这是因为() ①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②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③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④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③D、①④ 4.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国民党大陆参访团,结 束了为期5天的“缅怀之旅” “经贸之旅”、“搭桥之旅”,返回台湾。江丙坤说,参访团最大愿望之一就是为两岸搭起一座走向和平、和谐的便桥。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充分说明 () A.台湾当局已经放弃了“台独”主张 B.台湾同胞也渴望和平、盼望统一 .两岸现在己经实现了“一国两制” 5.下列 关于对外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向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 B.对外开放要在经济、政治、化等各方面都开放 .在对外开放中,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 D.对外开放就是全面开放、全盘接收

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2013—2014年九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满分为70分,考试形式为开卷,题型为: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组合列举题2小题共6分、辨析改错题2大题共12分、材料解析题2大题共22分和活动与探究题1题共10分。九年级共有三个班,94名考生,具体考试情况如下: 从上面两表总体情况来看,现阶段学生对于历史学科作答很不乐观,对历史知识运用情况不容乐观。 二、试卷的难易度 试题难度比中考的要求高,难易度是偏难的。在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的基础上,适当的设计一些拔高题。同时体现了历史考试要开卷考试的特点,避免大面积的生搬照抄现象。告诉学生们开卷后历史试题更需要在扎实的基础历史知识了解的前提下,通过理解,学会迁移。 三、试题分析 这份试题总的来说,是一份成功的试题。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整套试卷依据课标命题,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没有偏题、怪题,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如几次重要的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英美法等大国关系等等。 2、试题灵活,侧重能力 本份试题命题灵活,但考查的知识点都在课本。整套试题中能够从书上直接翻来,试题内容来源于课本,但设计上显得灵活,新课改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贯穿。试题总的来说,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如16题的(3)小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体现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 3、图文并茂,材料丰富 试题引用图片和文字材料较为丰富,增加了试卷的可读性、灵活性,改变了单调枯燥的一问一答方式。如2、5、6、12、17题都是图与史料的结合。 总之,这份试题较成功的试题,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又能考出学生的能力。 四、试题情况 1、第一大题是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 从总体来看,本次考试选择题难度较大,但得高分的学生不多。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2、6、9小题。在解答第9小题时,部分考生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和结果理解不清,这证明光靠死记硬背和单一的学习历史事件,而不注重对事件的理解和联系是不可取的。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事件与事件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比较。 2、第二大题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是考查学生对所给的材料是否理解与认识,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概括性的点题,得出观点。可以说这张卷子上,从考试实际情况看真正理解到这些内容的同学并不少,但部分学生在回答时,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如第15题的第三问,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运用,好多同学没能做到从该事件的内容方面回答。第16题的第四问,看漫画答题,大部分同学读不懂漫画,说明学生在图文转换、学科知识迁移上能力欠缺。学生们对于问题,更多的是点到为止,不能去认真考虑,不能从总体上去综合分析。 五、改进措施 好的试卷对教学是一种良性的导向。认真分析学生考试是老师丰富教学经验的绝好机会,是教师进步的阶梯。通过这次对试卷的仔细分析,下面提出三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1、抓住主干知识,突出教学重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_Word_文档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张苗 本次月考已经结束,从学生的答题情况可以得知: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但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佳,习作的总体水平不高。下面作具体剖析: 一、基本情况:应考31人,实考31人。全班合计总分2436分,均分78.58分。及格人数31人,及格率100%,优秀人数16人,优秀率51.61%,最高分93分,最低分62.5分。 二、本次试题体现了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 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2、注重积累 本次试题注意了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名人名言、格言、古诗词、课文内容等有提及。 我班学生语文成绩差异较大,但是我也深知学生的水平本来就是良莠不齐,想让他们整齐划一那是不可能的,但我会努力,争取使每一个学生在这一学年之中都有更大的进步。 三、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从整体上研究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失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比较薄弱,如班级中有5位学生的拼音基础太差,导致看拼音写词语失分很大。 2、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例如日积月累,古诗词,课文的背诵等。 3、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佳,大多学生的作文水平太低,连最起码的字数都写不够,最突出的是普遍书写太乱,以至于作文上失分较多。 三、改进措施: 1、抓好以学习生字词为主的基础知识的训练,务求对教材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让学生人人过关,经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检查。 2、抓好个别辅导,促使后进生生成绩提高,保障优生提高。力争减少甚至消灭低分现象。辅导要经常化,要有针对性,尤其是拼音基础差的学生。

历史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40分) 1、中国人从体貌特征来看,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 2、位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古代: 3、下列最早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是古代: A、埃及 B、中国 C、印度 D、巴比伦 4、古巴比伦王国位于: A、长江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恒河流域 5、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属于统治阶级的是: A、婆罗门 B、平民 C、吠舍 D、首陀罗 6、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地位最低的是: A、婆罗门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吠舍 7、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A、交通便利,商业发达 B、位于大河流域,土地肥沃 C、城市兴起较早 D、统一局面出现较早 8、布匿战争的交战双方是: A、希腊---罗马 B、雅典---斯巴达 C、罗马---迦太基 D、希腊---迦太基 9、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时的当政者是: A、梭伦 B、伯利克里 C、凯撒 D、屋大维 10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奴隶主阶级掌权 B、男性公民有机会参加政治生活 C、奴隶也享有民主 D、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11、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的是: A、希腊 B、罗马 C、雅典 D、斯巴达 12、罗马进入帝国时期是在: A、公元前509年 B、公元前49年 C、公元前27年 D、公元476年 13、5世纪时,通过不断征服扩张,统一日本的是: A、九州 B、大和 C、土佐 D、雅典 14、7世纪中期,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的是: A、中臣镰足 B、德川庆喜 C、孝德天皇 D、明治天皇 15、日本开始进行大化改新时,中国正处于: A、秦汉时期 B、西汉时期 C、隋朝时期 D、唐朝时期 16、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A、穆罕默德 B、耶稣 C、释迦牟尼 D、屋大维 17、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重要作用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印度教 D、佛教 18、西欧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 A、封建国王 B、封建贵族 C、教皇和教会 D、封建骑士 19、实行有条件分封土地的法兰克宫相是: A、穆罕默德 B、屋大维 C、查理·马特 D、丕平 20、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会中的马拉松长跑,是为了纪念哪场战争中的英雄: A、希波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人教版

第三次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1.右图描绘的事件引发了欧洲世界市场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商路贸易中心转移以 及人类眼界开阔,这一事件指() A.新航路的开辟 B.三角贸易 C.工业革命 D.殖民扩张 2.“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只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欧洲范围的革命”属于() A.工业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3.“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是独立战争时期一位老兵的话。话中的“第一人”指的是() A.林肯 B.克林顿 C.里根 D.华盛顿 4.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对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进行了积极探讨。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D.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5.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内燃机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C.发明电灯、制造汽车 D.发明电子计算机、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6.李刚中午给妈妈打电话说:“妈妈,下午我和同学们一起坐飞机去上海夏令营。”接着他搭轮船过江然后换乘公共汽车去机场,在这个短短时间里,他享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成有①打电话②乘公共汽车③搭轮船过江④坐飞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罗斯福新政表明,只要充分发挥国家调节作用,那么即使不能根治资本主义的这一顽疾,至少也可减轻它的症状。“这一顽疾"是指()A.法西斯专政 B.经济危机 C.对外战争 D.世界大战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集合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坚实基础的是:()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慕尼黑协定》9.现在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主要得益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为人类进入火车时代奠定了基础 B、19世纪美国人发明的汽船是以电作动力的交通工具 C、爱迪生的发明创造为汽车的问世做出了贡献

(完整)初三历史试卷分析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1、题型结构 这套试卷在题型上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按照考试要求,历史试卷总分为75分,选择题15个,每小题2分,共30分,非选择题共40分,由简答题和材料阅读,探究三部分组成. 2、考查内容 本套试卷主要考察全部历史知识. 3、试卷特点 (1)、突出基础 本套试卷增加了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的大部分和判断改错题主要针对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问题直白,易于回答。从材料分析题来看,所选历史事件都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分别考查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中 从试卷整体上来看本套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突出重点历史知识,很少有偏题,与中考题型及难易程度相当。 (3)、注重学以致用 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的试题一反过去的面貌,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了学以致用,注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本套试卷充分的体现了现在历史命题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材料分析题当中。材料分析题构成了非选择题的主体部分,他侧重于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查,一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套试卷的材料分析题其难度是不断递增的,尤其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如果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掌握不够,根本无法做出判读和回答。 二、答题情况 从整个历史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得分率上来看,得分率较高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知识的记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失分较多的是在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基础上的提高与扩展,主要是材料分析题。从本次考试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他们在做题的时候不审题,做选择题时不能全面去权衡选项,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后就盲目下结论,导致失分。对主观题做总结的时候草草行事,思路不完整,总结不全面,以完成试卷为目的,结果成绩可想而知。 三、教学启示 1、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在总分值中占得比例最大,同时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

九年级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生物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考试范围及分值。 本次考试考查了七年级下册中考所要求的全部内容,重点考查了第8章《人体的营养》约40分,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约10分,试卷总分50分。 二、试卷难易度分析。 整张试卷难易度有一点难,但没有出现偏题怪题。60%是基础题,难易度比中考要求难一点,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的能力。 三、全年级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优秀优秀率及格及格率年级平均月考1 6人 4.48% 62人46.27% 32.19 月考2 8人 5.97% 70人52.24% 30.1 月考3 8人 5.97% 70人52.24% 33 月考4目标8人7.46% 36 61.01% 33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69位同学选择题平均得分:21.9分。 2、主要错误答案及原因分析。 第1、学生理解能力差。 第2、学生没有吃透。 第3、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差。 (二)综合题(共20分, 33题11分、34题9分) 题号33 34 平均得分 6 5 综合题平均得分:11分。 主要错误答案及原因分析。 第1、学生对基础的知识、基本的技能掌握不清,简单的问题失分较多。

第2、解题思路不清,好多题方法不正确。 第3、对个别题的结果处理不当,理解能力也差。 五、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生态度不端正。 2、学生对基础的知识、基本的技能掌握不清,简单的问题失分较多。 3、对个别题的结果处理不当,理解能力也差。 六、今后采取的措施。 1、要深入钻研教材,熟悉中考考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重视基础知识指导和培养。在教学中要打下扎实、全面的基础,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加强规范化训练,注意多给学生留有消化的余地,做到稳扎稳打,注重强化训练。 3、多练习,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要重视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4、深入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所需,按需而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不断规范学生的答题。 七、今后学习目标。 全年级合格人数有所增加,争取合格率达到61%,优秀人数8人。

2018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历史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8、中世纪欧洲社会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 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种生产方式属于() A、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9、“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史学家布 哈特评论的是() A.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B.基督教的传播 C.文艺复兴D.庄园的出现 10、下图中,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航海路线是() A.①B.②C.③D.④ 11、运用比较法对比历史现象有助于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下列关于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发生在18世纪 B、都是为了反抗殖民压迫 C、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12、1610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公开对议员说:“的确可以把国王叫作神,因为他对 人行使某种神权或类似的权。”他的这一言行直接导致() A、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B、王权与议会矛盾的尖锐 B、议会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D、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 13、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下列选项属于两者一致的是() A、革命任务都是反对殖民统治 B、革命都有利于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革命最终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革命过程都非常顺利 14、对拿破仑评价的争论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是不同时期不同观点占上风的问题。历史 学家高毅教授曾说:“事实上,任何的理由都不能影响法国人把拿破仑作为自己民族的英雄来看待。”拿破仑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 ..的是 A.颁布《法典》,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B.恢复帝制,建立独裁政权 C.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干涉,用武力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模拟)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关于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 B.封建主可以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C.罗马教皇无权废立国王 D.教会在精神文化领域垄断一切 2 . 在中外近代史上,涌现出许多因领导人民反抗殖民压迫并且完成民族独立使命而名垂青史的英雄。下列人物属于这个范畴的是: 华盛顿 玻利瓦尔 毛泽东④ 章西女王 A. ④B. C. D. ③④ 3 .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项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该项发明的发明者是() A.瓦特B.贝尔 C.马可尼D.爱迪生 4 . 下图反映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动植物及贵金属的流动方向。按移民、黑奴、玉米、白银的流动方向,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B.⑤②④③ C.②④③①D.①②⑤④ 5 .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多才多艺的巨人,他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个“巨人”是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毕加索 6 . 德国著名法学家椰林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这里的宗教和法律分别是指() A.伊斯兰教和大陆法B.自然崇拜和民法 C.基督教和《查士丁尼法典》D.佛教和商法 7 . 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在共和国时期主持日常政务的是 A.元老院 B.保民官 C.执政官 D.公民大会 8 . 欧洲中世纪城市中,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的是 A.封建贵族 B.教会教皇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一 振宇 一、考试情况 九年级共有456人参加考试,平均分48分,优秀率7%,及格率43%。 二、学生答卷分析 大部分学生学习态不端正不认真主动,厌学情绪较重,基础知识不扎实,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基本观点、原理、概念等都不能牢记,欠缺科学的方法,灵活性较差。综合分析能力低,尤其是审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运用能力差,缺乏主动创新意识,总认为开卷考试就是抄书,不加思索,见题就做,照搬照抄现象普通存在。语言表达能力也差,不懂得运用历史术语表达相关容。尤其是有些学生还存在不作答,或者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三、今后教学建议 1.以课本为主,重视落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始终是考查的主体与重点。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学会梳理历史线索,并注意历史事件的纵横联系,建构立体网络知识结构。 2.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和运用信息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3.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渗透。如历史与地理、历史与文学、历史与政治常识等,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联系的意识。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联系的方法,养成联系的意识,综合掌握各科知识。

4.注意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素材,并通过多种形式,把历史课堂变成真正的人格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乐园。 5.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愉快教学。要想让学生喜欢历史课堂,教师要更多地创设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最大限度提高教学的效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开拓创新,交给学生开启历史智慧宝库的金钥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二 振宇 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已结束,为了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下面对试卷做以简要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分析 1、容结构: 本次考试容涉及初中历史所有知识点,满分60分。 2、目标水平结构: 根据课标和中考围及要求,本次选题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测查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测查,例如历史试题中的时间、人物、事件和意义等等。 3、题型结构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板块 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共三大类,即积累运用、阅读、作文。涉及到新课标中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识字写字、综合实践活动、阅读和写作。具有以新课程标准为导向,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特点。试卷共有试题19题,总分值100分,其中积累和运用(包括字正腔圆、文苑集萃、慧眼识“瑕”、看云识天气、以诗为“话”、浓浓亲情)共23分、现代文两篇共30分、课内文言文7分、作文40分。经抽样,各班试卷得分率(%)及成绩优差率(%)如下:各班试卷得分率 题型积累和运用 (23分) 阅读理解(37分)作文(40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点评 题号1——67——1415——171819得分率55%44%33%62%66%二、各题典型答题错误分析 从教学情况的调查卷面来看,我们发现失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不扎实,错别字太多。第1题是课文字词的书写,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会读不会写,集中表现在“谧”写成“秘”,“苣”写成“巨”,“骸”写成“孩”等几个字。第2题与第3题是考学生平时的积累,多数学生错在把人物的名字写错。在简答及作文中都出现了常用的错别字。 2、阅读理解不准确,答题不到位。7~17题为阅读分析,普遍出现的问题在于某些学生不能从整体上领悟文章的要旨,捕捉重要信息,因而出现了理解上的不准确,造成答题的不到位。其中第9、14、17题得分较低。如第9题,许多审题不清,该题是让学生分析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但大多数学生却答成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于作用,学生不能结合原句来谈,也没有点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如第14题,许多同学审题不清,该题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也就说要从自身上,联系实际来谈,但多数同学只是就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阐述,有同学虽理解了题意,没有结合文章的最后一段来谈,导致失分。 3、表述不严谨,词不达意,某些学生尽管也能领会到一点含义,但表述能力差,往往词不达意。第5题是想象题,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个场景描写出来。可有的同学不能发挥想象,只是将原诗句进行了简单的扩充,没有意境,再加上语言的苍白,从中也暴露出还有很多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是一味的抄写,从来都没有认真的做过思考,所以不知所云。而普遍失分的原因还在于表述不严谨,词不达意,说了一大堆,却连写什么内容还不知道。还有的同学,甚至空白,不会写。第11题是概括题,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失分同学主要在于表达语言含混不清,只是把原文各个语段的话语抄进去,文字之间缺少内在联系,组不成完整的一句话,也不够简洁。 4、写作基本功不够扎实。字迹潦草,错别字多,整篇文章看起来很乱,给阅卷老师不好的印象。文章内容不能紧紧抓住主题来写,其结构散乱,选材范围狭窄,缺乏创新意识。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以“回家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学生平时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没有真情实感。第19题来,要求修改自己作文中不足的一处,并说出修改的理由。许多学生不会修改病句,不懂句子的成分及短语的类型,也不明白如何来修改病句,比如说:句子成分杂糅,词语搭配不当,句子语序不当等。所以要谈修改的理由,那自然是无从谈起。 三、对试题的评价 1、该份试题难度适中,题目切合学生实际。试题立足基础,对汉字、文学知识的考查,无不体现对基础知识的积累、识记、运用等基本能力。“运用”“体验”性试题体现了研究、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真题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解放者杯”,这是为了纪念19世纪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南美的“解放者”() A . 林肯 B . 玻利瓦尔 C . 圣马丁 D . 章西女王 2. 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印度民族英雄”这一关键词相吻合的是() A . 华盛顿 B . 章西女王 C . 玻利瓦尔 D . 拿破仑 3.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资产阶级改革,推行的经济措施是() A . 废藩置县,中央直接治理 B . 废除封建身份,取消武士特权 C . 殖产兴业,废除行会制度 D . 设立新式学校,实行义务教育 4. 某校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将二者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运动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 . 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 B .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 改革都注重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D . 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5. “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文中“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 .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 发明了内燃机 C . 发明了耐用白炽灯泡 D . 发明了现代炸药 6. 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是() A . 蒸汽机、汽车 B . 电灯、电脑 C . 火车、电报 D . 内燃机、飞机

7. 1885年德国工程师本茨设计生产了一种新交通工具(见下图)。这一交通工具的核心技术是() A . 使用蒸汽机 B . 使用电动机 C . 使用发电机 D . 使用内燃机 8. 2019年6月5口,省委书记杜家豪、省长许达哲指出:近年来湖南以“一湖四水”系统联治为重点,扎实推进长江岸线整治和洞庭湖下塞湖矮围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反应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类社会面临的() A . 人口问题 B . 恐怖主义问题 C . 网络犯罪问题 D . 生态环境问题 9. 19世纪后半期,欧洲某人创作了漫画(如下图),以讽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但该漫画客观上却宣传了() A . 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B . 达尔文就是一只猴子 C . 万事万物皆上帝创造 D .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10. 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下列属于他的科学发现是() A . 生物进化论 B . 相对论 C . 地圆说 D . 万有引力定律 11. 他一生命运多舛,却身残志坚,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了《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名人是()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满分为50分,实行闭卷考试,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五个大题。题型有选择题、列举题、识图题、材料解析题、综合探究题。可以说题型多样,接近中考试题类型。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检全面测出课标上世界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 容易题约占25%,中档题占15%,稍难题占1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节设问,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解题情况 1、概念把握不准确 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一定困难。 3、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史实分析不透。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 三、对今后教学建议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I)卷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婆罗门贵族因为没有带水罐又宁死不愿降低身份去使用随从吠舍和首陀罗们的水罐,最后活活渴死了。上述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黄河流域 B.爱琴海地区 C.两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2 . 如图为欧洲某足球队队徽。与它的设计灵感相关的古代城邦是 A.雅典城邦 B.斯巴达城邦 C.希腊城邦 D.罗马城邦 3 .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临时约法》B.《汉谟拉比法典》C.《商法典》D.《刑法典》 4 . 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携,担任公职,这是作为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以上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古罗马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埃及 5 . 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城市原有的行会组织成为一部分工匠要千方百计突破的发展障碍。这样他们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帮工和学徒的数量,并把破产的同行雇为己用。材料说明 A.分散的手工场出现B.集中的手工场形成 C.雇佣劳动关系出现D.机器大生产的出现 6 . 在法国罗浮宫,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的石柱说:“这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制定该法典的国家位于 A.尼罗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D.黄河流域 7 . “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在下图中的 A.黄河域流B.两河流城C.尼罗河流城D.印度河流域 8 . 《查士丁尼法典》是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这说明() A.《查士丁尼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C.《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D.《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法典籍,为以后的罗马法复兴奠定了基础 9 . 下列关于古代宗教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后一个创立出来的 B.伊斯兰教奉《圣经》为经典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罗马帝国曾一度辉煌,令人神往,故有“条条大陆通罗马”一说。那么,今天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谚语的准确含义的? A.入乡随俗 B.四通八达 C.殊途同归 D.流连忘返 2、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 D.宙斯神 3、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这一地区有一座城市最为敏感,因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它奉为各自的圣地,这一圣地是指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巴格达 4、“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这句话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A. 运动产生力 B. 杠杆可以省力 C. 受力面积越小,承受压强越大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成正比 5、如果让你给克伦威尔画像,你认为选择哪一历史事件作为背景最具代表性? A. 他在三级会议上演说 B. 他率领议会军击溃王军 C. 他领导发动宫廷政变 D. 他主持通过《权利法案》 6、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他这样评价其法典的主要理由应是A.法典是他亲自审定颁布的 B.法典是一部最为完整的法律文献 C.法典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D.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7、“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是指 A.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了市场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D.为资本主义发展掠夺了原料 8、“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雄壮的《国际歌》创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纪念 A. 宪章运动 B.德国工人运动 C. 巴黎公社 D.《共产党宣言》发表 9、2.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上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它集流通、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那么,你知道右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 A.美元 B.英镑 C.印度卢比 D. 埃及镑 10、“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 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可以 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 大多数人手中……”这段话赞美的是 A.伯利克里的统治 B.亚历山大的统治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次参考人:245 人,平均分29.4 低于全县平均分0.8分 最高分:47 最低分:5 其中43分以上30人,特优率为6.94%,低于全县的8.37%; 40分以上57人,优秀率23.27%,低于全县的25.73%; 30分以上133人,及格率54.29%,低于全县的55.13%; 18分以下66人,过差率13.06%,高于全县的10.55%。 二、试题分析 1、题型题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最大限度地与中考接轨,除了常见题型小作文外。分值分配合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在单选题中,大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经过简单分析就可看出答案,只有少数的几道题需要经过分析对比才能得出答案,学生须在掌握较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例如第12题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这道题,需要学生对资产阶级额革命有深刻的了解擦可以掌握。 (2)知识覆盖面广,注重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每道选择题都是最基本的、课程目标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 (3)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例如世界大国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且加以归纳才能的得到答案。 (3)注重知识的迁移,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将同类历史知识或前后相关的历史知识罗列在一起,训练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分析能力。例如第21题,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结合在一起;第22题,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进行

组合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答题的得失分情况分析 客观题得分率相对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可以。 失分最多的是第12题,得分率仅为31%,为选择题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造成该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表格不够理解,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区分:欧美国家的社会巨变主要包括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通知的巩固和扩大主要包括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其次是第13题,得分率为53%,失误原因:一是在学习新课时不求甚解,对有些历史事实似是而非;二是对概念性较强的历史知识不太理解,按照自己的思维选择,没有注意题目的提示;三是对老师要求的记忆知识点没有记忆牢固。材料解析题失分率较高,主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迁移应用,答案不是很准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第一册内容没有很好的复习。 主观题中第22题,第1题,材料一中设计的三个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原因是?结合本次阅卷情况,暴露出来的问题有,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理解不到位,不能做归纳,多数学生的答案为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极少部分是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说明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没有把握核心;第2题,材料二中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决定性影响的法律文献是什么?一大部分学生的失分在于,将《权利法案》写为《权力法案》第24题,第4题,世界大国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这一道题比较灵活,单纯的死记硬背是不能写出答案的,需要在基础知识上结合材料进行归纳,大国崛起的因素可以简单地记为:独立统一是前提,法律制度是保障;科技创新为驱动,人才教育需牢记。通过简单的总结归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失分。 2、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概念把握不准确。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学生在做题时就出现概念模糊,混为一团,做题时出现错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