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

2009年华小华小课题课题课题回顾回顾回顾

马来西亚华校教师会总会(教总)整理

2010年1月5日

1. 前言

过去一年来,华教的处境依然是困难重重。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环,华小理应获得当局公平的对待,但其实不然。虽然国家领袖对华小赞扬有加,也一再强调多源流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的优势,但情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是每况愈下。回顾过去一整年发生在华小的各种问题可说是多不胜数,在旧有的问题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此外,政府不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国中华文科的地位问题,以及国家公共服务局奖学金遴选偏差等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这种种问题令华社深感忧心,也对政府继续推行单一族群利益的狭隘政策感到失望和不满。

为了让华社回顾和了解过去一整年华小面对的各种问题,教总特整理了《2009年华小课题回顾》的报告,希望借此结合华社的力量,促使政府公平对待华教的发展,改善国家教育素质,以最终惠及国家的整体发展。

2. 华小建校和迁校依然困难重重

在过去的一年来,华小在建校方面没有取得突破的进展。虽然政府已经答应拨款兴建6所于2008年大选前获得批准增建的新华小,但是却因为校地没有着落,造成建校工程还无法展开。这显示了虽然华小获得批准增建,但还是必须面对“政府学校保留地只能用来兴建国民学校“的不合理条例,导致华社必须自行寻找校地来建校。

与此同时,于1999年大选前获得批准兴建的关丹中菁华小分校在2008年大选前成功获得一块校地。但是,由于政府没有提供拨款,因此,到目前为止,这所已历经10年波折的华小还未正式动工兴建。此外,于2006年9月由当时的教育部长希山慕丁宣布,并列入第九大马计划(2006-2010年)建校工程的雪兰莪州布特拉高原敦陈修信华小也还未竣工启用。

这些华小都是坐落在华裔人口密集区,当地现有的华小学生人数都已经严重爆满,因此,即刻展开建校工程是非常迫切的事情。

在迁校方面,2008年大选13所获得批准搬迁的华小当中,只有两所位于柔佛州的微型华小成功在2010年新学年完成迁校计划。另外,也还有12所在其它时间获准搬迁的华小至今还未完成迁校计划,这些华小分别有2所是在1999年大选获得批准、6所是在2004年大选获得批准,以及4所是在非大选期间获得批准的。

表(1) 5所于2010年新学年完成迁校计划并正式启用的华小名单

校名 / 原址

新校舍的地点

获得批准搬迁的年份

柔佛峇都巴辖县明智华小 柔佛新山县振林山浩然山庄 2004年大选 森美兰武吉哥烈育侨华小 森美兰汝来新镇 2004年大选 柔佛哥打丁宜泰丰华小 柔佛新山县士古来金山园 2008年大选 柔佛居銮县巴罗培智华小* 柔佛新山县振林山实达生态园 2008年大选 砂拉越古晋达邦中华公学

砂拉越石角新市镇

2006年11月

资料来源:教总调查研究及资讯组整理 注:* 原定2010年新学年启用,但截至目前为止,还未获得入伙纸,因此新校舍还不能启用。

事实上,华小、国小和淡小都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环,因此,拨款拨地建校本来就是政府应负起的责任,就好像兴建国小一样,都是政府亲自拨款拨地来完成的。基于此,政府必须摒弃狭隘的单元化教育政策,遵循《1996年教育法令》第3节第28条文,即“在本法令的约束下,部长可以设立国民学校和国民型学校,并且必须维持这些学校”的原则,以根据华裔人口的增长和社区的需求来制度化增建华小,包括负责所有的建设费和明文规定所有的住宅区都必须规划保留地作为兴建各源流小学的用途,使增建华小获得一个制度化以及合情、合理和正常的解决方案,才能根本解决华小不足的问题。

3.华小师资短缺问题悬而未决

目前,培训华小师资的师范课程包括了为期一年的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KPLI)以及为期五年半的大马教育文凭毕业生师范课程(KPLSPM)。此外,教育部也不定期开办假期师训班,以培训临教成为合格的老师。

表(2)2009年师范课程的华文组学员人数

课程入学华文组学员人数毕业

2009年1月479 2009年12月

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

2009年6月318

2010年6月(毕业后将分配到东马的华小执教)

大马教育文凭毕业生师范课程2009年7月517(主修华文)

213(副修华文)

2014年12月

(五年半)

大学资格临教假期师训班2009年12月200 一年半

非大学资格临教假期师训班2009年12月300 三年半

注:参加假期师训班的临教在假期上课,平时则在学校教书,因此不会因为受训而造成学校出现师资空缺。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于2010年新学年共有575名主修华文及具大学资格的老师,以及200名主修数学和科学的华裔老师到全国各华小执教。与此同时,每一年因为退休或升学等因素而流失的华小老师人数则有600-800人。事实上,近几年来,华小每一年都需要聘请2000到3000位临教,以填补所出现的师资空缺,此外,教育部也计划把目前每班1.5名教师的比例提高到每班1.7名教师,随着每班教师的比例提高后,华小对老师的需求量也将增加许多。因此,整体而言,目前的华小师资培训人数是有待增加,以真正符合华小的实际需求,进而解决华小师资不足的问题。

教育部官员常常指责华裔子弟不愿意当老师,因此导致华小师资长期无法解决。例如2009年5月26日,董教总等七华团与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进行交流,与会的教育部秘书长丹斯里朱古纳因就当场表示华裔子弟不热衷申请当老师。事实上,每一次师范课程的录取名单公布后,教总都会接获许多华文组申请者来函要求协助上诉,但上诉名单交予教育部后,往往却是石沉大海。许多符合资格的申请者甚至连笔试的机会都没有,或者是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不被录取。这显示很多有志当老师的华裔子弟都不得其门而入。

此外,华小师资问题少不了临教的种种问题。在教育部缺乏一套完善的师资培训计划下,华小每年平均都需要聘请2千到3千位临教,以填补所出现的师资空缺。长期以来,临教已经是华小师资不可分隔的一份子。从2009年假期师训班的申请人数来看,华小临教的反应是非常热烈的,因为每一位临教都在争取参加师资培训课程的机会,以成为合格的老师,这其实也是临教最大的心愿。由于名额非常有限,再加上种种的人为偏差,以致去年有超过1千名临教没有机会进入假期师训班,临教更是因此而怨声载道,不利华小师资问题的解决。

事实上,假期师训班是解决华小师资不足问题其中一项有效的方案。有鉴于此,教总吁请教育部拟定一套完善的假期师训班开办计划,每一年都固定开办这项师资培训课程,直到华小师资短缺的问题获得全面解决为止。

4.师范学院华文讲师不足,影响华小师资培训工作

在全国27所师范学院(IPG)当中,设有华文组的师范学院共有15所。目前师范学院大约有70位华文讲师,还严重缺乏30多位华文讲师。据悉,除了有一些华文讲师即将退休,也有多位华文讲师萌生提早退休的想法,因此,华文讲师短缺的问题将继续恶化,若不及时获得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华小师资的培训工作。

事实上,师范学院缺乏华文讲师的问题已经存在一段时日,但是教育部却一直没有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加以解决。例如一些符合资格的国中华文老师欲申请成为华文讲师,但过程却一波三折,经过长时间申请,都很难获得批准。因此,教总吁请教育部正视华文讲师不足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以免影响华小师资的培训工作。

5.华文组师资培训继续发生人为偏差

为了达到强化国小,以成为全民首选学校的目标,教育部自2007年开始在国小增设华文班。根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350所国小开办华文班。教育部已经着手计划把华文纳入国小正课,以取代目前在放学后或周末教导华文的措施。教育部希望这项措施能够吸引华裔生报读国小。

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增设大学毕业生师范课程国小华文组(BCSK),以培训掌握华文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小华文班师资。这是正确的做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教育部官员不尊重华文组申请者的意愿,擅自把原本是报读华小华文组的学员调到国小华文组,导致他们毕业后不能到华小执教,这当中包括有许多是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例如于2007年和2009年,分别有52位和12位国立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原本报读华小华文组,但却被教育部官员擅自调到国小华文组。

尽管教总曾针对这些年复一年的弊端向教育部反映华人进行上诉,并通过华裔副教育部部长协助处理,但是教育部官员依然一意孤行,我们对此深感失望和不满。

6.华小不谙华文的马来师资问题

有关教育部派遣不谙华文的马来师资到华小执教马来文科的问题一直都引起华社的关注,并担心此举对华小的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根据教育部目前的做法,除了一二年级的马来文科必须由掌握双语(华文和马来文)的老师负责教导,其他年级的马来文科都派来许多不谙华文的教师负责教导。事实上,根据校方的实际经验,由于马来文在华小不是母语科,也不是主要的教学媒介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语文教学原理,采用第二语文教学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效。因此,华社都希望由掌握双语(华文和马来文)的老师来教导华小的马来文科,以有效和全面提升华小学生的马来文水平。

目前华小有许多教导马来文科多年的双语老师虽然在师范学院里不是主修马来文,但他们的表现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基于他们的能力和经验,同时在校长的推荐下,教育部应该承认他们为正式的马来文科老师。

此外,教育部曾经表示要为华小培训具备双语能力的马来文教师,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却迟迟没有加以落实。因此,教总再次吁请教育部正视此事,认真规划培训主修双语(华文和马来文)的师资来负责教导华小的马来文科目,这不但是符合语文教学原理的正确做法,同时也能够有效解决华小师资的种种问题,更重要的是,这有助于全面提升华小学生掌握马来文的能力。

7.华小发展经费的问题

由于政府在各源流小学的发展拨款上分配不均,以致华小必须自行筹款建校或进行维修及其他硬体建设的工作。若根据学生人数来计算,华小在第九大马计划(2006-2010年)下应该得到20.96%,即10亿2千万的拨款,但实际上却只获得1亿7千万或3.6%的拨款,少了整整8亿5千万(表3)。

虽然教育部在第九大马计划下另外拨出3亿5千万令吉元给所有各源流半津贴学校,不过,这只是杯水车薪,不足以应付学校的实际需求,根本无法解决学校在硬体建设和维修方面的实际需要。

表(3)第九大马计划下各源流小学的发展拨款(2006 - 2010年)学校源流国小华小淡小拨款总额

拨款(RM) 4,598,120,000

(95.06%)

174,340,000

(3.60%)

64,840,000

(1.34%)

4,837,300,000

(100%)

学生人数(2006年)2,298,808

(75.74%)

636,124

(20.96%)

100,142

(3.30%)

3,035,074

(100%)

应得拨款3,663,771,020 1,013,898,080 159,630,900 4,837,300,000

资料来源:教总调查研究及资讯组整理

为了发展,华小唯有自力更生,自寻出路。以雪隆地区9所华小为例,从2009年10月到12月期间,通过千人宴、义演、义卖会等方式来向华社募款,所筹到的数额达到1千万元(表4)。这只是其中部分的雪隆地区华小的概况。每一年,全国许多华小都在进行筹款,以筹募发展学校的经费。保守估计,每年华小筹款的数额超过1亿令吉。由此可见,捐钱给华小已经成为华社的第二所得税。无论如何,也唯有在华社的鼎力支持下,华小才可以健全的发展。

表(4)雪隆部分华小筹款概况(2009年10月到12月)

华小 所筹获数额 筹款目的

蒲种益智华小 152万筹建大礼堂和食堂。

沙叻秀新村华小 250万筹建食堂和多元教学楼。

士毛月新村华小 100万筹建新校舍。

巴生滨华华小二校 110万付还拖欠的建校经费。

蒲种新明华小 100万筹建多元用途礼堂。

巴生加埔英华华小 89万筹建新校舍

沙白培智华小 74万筹建有盖篮球场。

吉隆坡南益华小 200万增建课室、软硬体设施及维修发展基金。

八打灵培才华小二校 110万提升学校设备经费。

总数 1千085万

资料来源:教总调查研究及资讯组整理

除了面对发展拨款经费不足的问题之外,华小也面对行政拨款经费不够支付水电费的问题,尤其对半津贴华小来说,往往必须由董家协自掏腰包来支付水电费。此外,一些华小也因没有能力缴付电费,而被国能公司追讨电费,甚至接获被割电的警告。

教育部每一年都会根据学生人数作为给予行政拨款的标准,但事实上,行政拨款除了用来支付水电费、电话费、排污费等,也用在其它的用途,例如美化校园、添加设施等,因此,有关的拨款实际上根本不够应付学校的开销。

根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大约三分之二或800多所华小是属于半津贴学校,因此,如果当局没有提供足够的行政拨款为华小缴交水电费,这将进一步加剧华小的负担。公平发展和对待所有学校是政府所责无旁贷,有鉴于此,教育部必须废除人为的“全津学校”和“半津学校”的分类,并提供足够的经费给各源流半津贴学校,以免影响这些学校的正常发展。

8.“提升国文,强化英文”的措施

政府于2009年7月宣布取消推行了7年的英语教数理科政策。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学生掌握国文和英文,教育部遂而提出“提升国文,强化英文”的措施。

教总认为,教育部在推行“提升国文,强化英文”的措施时,不应忽略华文才是华小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实际情况。事实上,教育部于去年11月建议从2011年开始,要增加华小第一阶段的马来文节数,同时采用和国小相同的马来文课程纲要和考试,以便各源流小学的马来文达到同等的水平。虽然在华社的反对下,当局最终决定维持华小原有的马来文科教学模式,但是教育部这种投石问路,蓄意改变华小特质的做法,不但导致华社对教育部的不信任,并担心在“提升国文,强化英文”的措施下,华小的华文教学会继续被边缘化。

自2003年推行英语教数理科政策以来,华小语文科的每星期教学时间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表5)。在华小,除了马来文和英文两个语文科之外,所有的科目都是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因此,强化华文科的教学才是重点,以确保学生有效掌握华文。此外,由于英文科的教学实践偏少,因此如何改善华小英文课的学习,也是华小必须关注的重点课题。

表(5)华小各语文科的每星期上课时间表

一二年级三年级四五六年级

科目

2003年之前2003-2010年2003年之前2003-2010年2003年之前2003-2010年国文270(9节)270(9节)210(7节)270(9节)150(5节)180(6节)

华文450(15节)360(12节)450(15节)360(12节)300(10节)300(10节)英文0 60(2节)60(2节)60(2节)90(3节)120(4节)

资料来源:教总调查研究及资讯组整理注:每节是30分钟

事实上,华小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马来文科的学习,并致力提升学生的掌握能力。对华小而言,目前华小马来文科的教学时间已经足够,反之,教育部应注重马来文教材、教学法和师资的问题,并加以改善,以真正提高华小学生的马来文掌握能力。

9.狭隘单元化教育言论叫嚣不停

虽然国家领导人一再肯定多源流学校教育制度,并认同这是国家的强项,而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所提倡的“一个马来西亚”不分种族一视同仁对待全民的治国理念也强调所有源流学校都是国家教育的主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政治人物、学者和马来主流媒体如《前锋报》却始终没有跳出保守和狭隘的思维框框,高调发表多源流学校不利于国民团结的言论,造成各族之间互相猜疑和误解。

事实上,狭隘单元化教育言论之所以叫嚣不停,这其实真正反映了一个实况,那就是尽管国家领导人一再认同多源流教育的存在,但多元教育的精神根本从未具体体现在国家教育政策上,反而背道而驰,许多不利华教发展的言论和措施一再被当局提出和加以落实。教总认为,政府应坐言起行,把各族群母语教育平等的理念,具体落实和贯彻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施行上,尤其是必须马上解决华小当前所面对的种种问题,以取信于民。

10.总结

整体而言,《2009年华小课题回顾》所列出的华小问题,大部分都是存在已久,但却一直没有获得彻底解决。我们实在难以想象,诸如师资不足等的问题,怎么可能数十年悬而未决?当然,我们都心照不宣,这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其实也恰恰反映了单元化教育思维主导了当前的国家教育政策的走向。

为了解决华小和华教所面对的问题,董教总以及其他华团在过去一年来,一次又一次的向首相和教育部提呈备忘录,也和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面对面进行交流,并就各项问题提出许多建议和方案,促请政府公平对待各族群母语教育,包括华文教育的发展。

表(6) 过去一年来国内主要华团向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及教育部所提呈的备忘录日期备忘录名称备注

2009年5月26日恢复以母语作为小学数理科教

学媒介语,同时附上国内主要华

团吁请政府解决华文教育问题

的建议。

由七华团呈给副首相兼教育部长

丹斯里慕尤丁,并于同一天与副首

相针对英语教授数理政策和其他

华教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2009年11月16日坚决要求保留和公平发展多源

流学校。

由七华团呈给首相拿督斯里纳吉。

2009年11月23日反对在华小第一阶段增加马来

文的教学时间,以及反对《马来

西亚我的国家》在华小以马来文

作为教学媒介语。

由教总和全国校长职工会提呈给

教育部课程发展司,同时副本给副

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教

育部副部长拿督魏家祥博士和教

育总监丹斯里阿里慕丁。

2009年12月17日反对增加华小和淡小第一阶段

的马来文节数和反对各源流小

学以马来文作为《马来西亚我的

国家》新科目的唯一教学媒介

语。

由七华团呈给首相拿督斯里纳吉。

注:七华团包括教总、董总、华总、七大乡团委员会、留台联总、校友联总和马来亚南大校友会。

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过去一年来,华小的发展并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这也再次证明,自国家独立以来即推行的单元化教育政策一直没有改变,非马来文教育的发展依然没有获得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事实上,许多问题的发生,包括了华小师资短缺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华小无法获得政府公平的拨款、华小建校和迁校阻难重重等,都是国家单元化教育政策所致。所以只要国家教育政策一天不改变,华文教育不会获得公平对待的问题就会继续出现。

就当前的局势而言,经过数十年的争取,虽然政府在一些教育措施的执行上偶有放宽,但从过去一年来种种华小和华教问题的发生,我们非常清楚,政府依然坚持其一贯的单元化教育政策,始终不愿意跳出保守和狭隘的旧框框,改以多元的角度来看待各族群母语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我们认同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一个马来西亚”不分种族一视同仁对待全民的治国理念,并期待首相坐言起行,在他领导下的政府,能够采取坚决的态度和行动,对政经文教等领域各项惹人诟病的政策进行全面的检讨,以把各族群母语教育平等的理念,具体落实和贯彻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施行上,尤其是必须马上解决华小当前所面对的种种问题,以取信于民,进而建立一个体现各族平等和多元精神的马来西亚先进国,真正落实“一个马来西亚”的理念。这是迈入2010年,我们对政府的期许。

马来西亚华人的电影想象:作为一种跨国华语电影的“马华电影”

马来西亚华人的电影想象:作为一种跨国华语电影的马华电影 引子 2007年,一项研究基金使我差不多一整年都在吉隆坡研究马来西亚当代电影。这些电影大部分都是年轻、有干劲的华裔电影人制作的数码短片,电影中的人物交流大多用中文,偶尔也用英文。我偶然发现了《美丽的马来西亚》,一部由真雅浦(zun yap)创作的12分钟长的短片。电影的场景设置在一间监狱的会见室里。一位记者和一位摄影师都是华裔女性,与一个即将被绞死的毒贩会面。我们从电影中获知这个毒贩也是一位华裔马来西亚人,曾经是一个警官(对于华裔来说这是很幸运的,因为根据宪法规定大部分国家公职都只提供给马来裔的马来西亚人),但他辞去了警察职务,卷入了毒品交易中,又被警察抓住。片中记者问他是否为给无辜的人民带来的伤害而感到自责,毒贩说他丝毫不觉得内疚或痛苦,并非常讽刺地反问女记者,她是否能使他觉得内疚。然后他们停顿了一会。当访问再次开始时,毒贩坐在他的椅子上看似非常放松,并叫女记者继续。但是记者既没有坐下来,也没有提任何问题,而是将她的录音机放在桌上开始播放。我们听见了我的国家(negaraku)马来西亚的国歌,可以推知是记者在刚刚休息时录下的。毒贩听着国歌起初变得困惑,然后他慢慢地站起来以表示通常的对国歌的尊敬。他此刻觉得内疚了吗?我们不能确定,电影在此结束。 尽管时间短促,这部在一间普通的、只有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的房间里拍摄的极简主义的短片,却令我意识到独立电影制作实践中内在的症结当代马来西亚的国族性和华人身份。这部由马来西亚华裔电影制作者完成的数码短片,可以被当作马来西亚独立电影新潮流的一个例证。这种人物使用汉语(普通话、粤语和闽南语)和英语的华语电影构成了2000年后马来西亚独立电影的主体(khoo 2007:228-229)。它们讲述的故事通常是关于生活在当代马来西亚的华裔群体的,我们几乎看不到非华裔的角色。这些电影因此象征着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当代马来西亚的一种中国环境,通过影像建构着一种华人的马来西亚(chinese malaysia)。本文将探讨是否能将这些华人制作、以马来西亚为背景的电影视为一类特殊的电影,并分析这些电影与国族性、跨国族性之间的关联,将分析华语马来西亚电影(chinese malaysia cinema)的文本、体制和背景层面。虽然马来西亚的华裔电影作者已得到了电影节、电影学者和批评家的关注,他们的作品也被称赞为一种创新的艺术探索,但这些作品却很少被当作一类特殊的电影来探讨。因此本文将尝试定位这些华语马来西亚电影,侧重于探讨它们与跨国华语电影的关系。 通过将这些马来西亚的中国式电影置于各种可能的语境下,本文提供了一个定位这些华人近年来制作的数字电影的框架,将这些电影视为发展中的马来西亚-华语电影(malaysian-chinese cinema)的一部分。我将马来西亚的华语电影定位于各种未完成的、冲突的、从国族性到跨国性的语境,这些可能适用的语境互相补充又互相冲突。首先,我将这些电影置于马来西亚国族框架中,与马来西亚民族电影做比较。我认为可以参照上世纪以来马来西亚发展起来的马华文学,将这种电影命名为马华(马来西亚华语)电影。事实上,像其它的文化产品一样,很多国家、地区或社会的电影从根本上来说都具有跨国性和跨文化性。因此,我的第二步要将马来西亚华语电影定位为一种非马来西亚电影。我将它们视为一种新的跨国性的华语电影,是在当代国际化的世界中,在与其他的跨国电影的联系和竞争中发展起来的。我将探讨为何这种电影是跨国性的,当它成长于一个全球化的马来西亚时,是否也承载着某些特定的中国性(chinese-ness)的内涵。 电影、国族性和作为他者的华人 马来西亚这个国家非常适用于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提出的想象的共同体概念。这个国家的诞生没有经历流血事件、民粹运动和反殖民斗争。事实上,它是以一种精英方式被想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传承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并深受其浸染。因此,在其生长与传播的过程中,必然要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的发展,华人移居马来西亚的规模化,以及双方文化交流的频繁,有着华人文化印记的中医药文化飘洋过海,逐渐在马来西亚扎根发展。这一方面与马来西亚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社会中相对独立发展的华人文化为其提供了近似中国国内中医药发展的文化背景,推动着马来西亚中医药文化从无到有,从区域性向全国性、从基础性向理论性、从个别性向有组织性发展。1 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文化背景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华人向来都有一种依恋故土的情怀,这表现在其移居他国时往往仍较多地保存着祖国的文化传统。早期移居马来西亚的华人大多是农民,他们大多在国内生活窘迫,到国外时力量单薄,倍受艰辛,因此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的小圈子。这样一来,整个华人社会就呈现出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小圈子构成的特点。“他们盲目地忠于传统,固执地保持着由他们的祖先传 下来的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风俗习惯。” [1]15 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执着的固守,主要体现在其组建的会馆、宗祠和庙宇中。 会馆是华人在马来西亚最早建立的地域性组织,自清嘉庆六年( 1801)在槟榔屿成立最早的仁和公司和广东暨汀州会馆起,华人会馆即伴随着华人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至19世纪末,顺应东南亚“海外华人会馆文化”的勃兴,马来西亚华人会馆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福建、广东、潮州、客家 和海南5个大帮,各帮所属会馆多达百家[2] 。这些 会馆是移居马来西亚的华人依靠强烈的地域认同感,即包括方言、风俗、习惯在内的地域文化而建立的互济互助的组织,它们发挥着“联乡邑之盛情,谋桑梓之幸福,推而进于社会之提携、国民之结合”的作用。在这些会馆内,中华传统文化的习俗,特别是方言的同一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强化,具有相对的排他性。而这也为中医药文化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如1878年,居住在吉隆坡的大埔人成立了一个团体,名叫“茶阳公司”,座落在吉隆坡的洛士街附近,作为同乡联络感情和急难互助的机构,茶阳公司附设一间留医所,供患病的同乡治病和殓葬不幸去世的同乡,内有一名中医师在留医所驻诊,这就是“回春馆中医留医所”创立的开始。 宗祠或氏族宗亲组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它源于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一方面体现了华人慎终追远,“使后嗣勿忘其之所出”的独特气质;一方面也反映了“互惠互助,敦睦亲族”的文化精神。因此,宗祠在保存宗族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华人文化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较为著名的宗祠有福建人邱华东、邱心美在槟榔屿建立的龙山堂、邱公司(1835);广东华侨建立的伍氏馆(1848);福建人林清甲在槟榔屿建立的林开勉述堂、林公司、敦关堂;陈金钟、陈明水的 收稿日期:2007-01-18 作者简介:郑志锋(1975—),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海外华人文化研究。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传承 郑志锋 (福建中医学院公共管理系,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考察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文化背景,梳理马来西亚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三大途径,认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之间是双向的互动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后者则进一步丰富了前者的内涵。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中医药文化;传承关系中图分类号:R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27(2007)03-0056-04 ?医史研究? JournalofFujianCollegeofTCMJune2007,17(3)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6月第17卷第3期 56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知识附练习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知识附练习题 (一)基本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这部法律的基 本精神就是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加强 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 素质不断优化和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法颁布单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发文字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5 号,颁布时间是1993年10月31日,生 效时间是1994年1月1日。 (二)基本概述 这部法律是我国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方 面的法律。按照这部法律,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法律还规定,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按照法律,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严重妨碍教育教学工作,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

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还规定,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或者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法律原文 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 第五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教师工作。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规定,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 第六条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办有温度的学校 做温暖人的教育

办有温度的学校做温暖人的教育 ——板桥中心学校发展愿景概述 教育追求:育人、真实、温暖、智慧、品质。育人缘于生命,缘于尊重,缘于成长;真实缘于自然,缘于规律,缘于科学;温暖缘于情谊,缘于仁爱,缘于真诚;智慧缘于思考,缘于实践,缘于创新;品质缘于书香,缘于坚守,缘于精细。 办学理念:育人自觉育自觉人 校训:习惯好负责任 学校标识文化: “三风”主题: 校风:朴实真实温暖 教风:人在心中爱在心中 学风:主动好学善思 学校发展目标:目标:匡正风气,打造队伍,规范管理,聚焦课堂,提升质量; 十项重点工作: 1、立德树人,夯实作风; 2、党建引领,创先争优; 3、抓好习惯,促负责任; 4、育人为本,健康成长; 5、打造队伍,凝心聚力; 6、教学相长,质量为本; 7、完善制度,规范管理;8、优化环境,均衡发展; 9、综合治理,构建和谐;10、文化育人,提升内涵。 实现八项落实:

一是落实在管理者的率先垂范,规范引领上; 二是落实在加强教师师德修养,为人师表上; 三是落实在推进自主管理创新,文化育人上; 四是落实在加快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质量上; 五是落实在民主科学依法决策,阳光校务上; 六是落实在考核客观公正公平,评价激励上; 七是落实在提升师生幸福指数,营造和谐上; 八是落实在分析查找整改问题,促进发展上。 学校建设发展思路 学校管理思路:建立规范,有序运行,形成自觉。规划引领,科学发展,质量立校,提升信息化水平。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勤总结,抓落实,兴教研,建制度,促规范,保安全。优化作风,打造队伍,奖优罚劣,阳光校务,民主和谐,家校合作,构建开放、充满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重过程,育特色,提质量,树形象。积淀文化,习惯好负责任,打造校园之美。 教师发展思路:营造学习氛围,规范常规落实,紧盯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环节提升,强化十项基本功,以反思性研讨为抓手,校本研训一期一问一主题,盯课堂,研教材,优教法,课堂练兵,打造高效。促一师一优课,教师成长,规划发展,名师引领,赛课树特,壮大骨干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拜师学艺,团队共进,借远程,架彩虹,做六一,当影子,自强不息,思想引领,立德树人,感受教育幸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B) 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B) 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洛克 5.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A)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D)。 A实验法B讲解法C讨论法D演示法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C)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德、智、体全面发展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C《教师资格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C) 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管理层次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A)

全国百校名师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月考领航卷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全国百校名师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月考领航卷 数学(理)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函数()()22x f x x x e =-,则这个函数的导函数为( ) A .()()'221x f x x x e =-+ B .()()'221x f x x x e =-+ C .()()'22x f x x e =- D .()()'21x f x x x e =+- 2.函数()f x =1到a 的平均变化率为 1 4 ,则实数a 的值为( ) A .10 B .9 C .8 D .7 3.函数()2 13ln 42 f x x x x =-+ 的递增区间为( ) A .()0,1,()3,+∞ B .()1,3 C .(),1-∞,()3,+∞ D .()3,+∞ 4.已知函数()sin 23f x x π??=- ???,则'3f π?? ??? 等于( ) A .2 C.12 D .1 5.曲线1 y x = 与直线230x y +-=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 A .12ln 24-- B .1ln 24- C.1ln 22+ D .3 ln 24 - 6.若点P 为曲线()321 213 f x x x x =-+-上任意一点,且曲线()f x 在点P 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θ,则θ的取值范围为( ) A .04 π θ<≤ B . 4 2 π π θ≤< C. 4 π θπ≤< D . 34 4 π πθ≤≤ 7.已知()'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f x 是()f x 的导函数,则下列关于函数()f x 说法正确的是( )

校际联盟工作总结

校际联盟工作总结 篇一:教育联盟集团先进工作总结 风正扬帆正适时 ——**教育集团发展纪实 一、谋定而动——坚定集团办学理想信念。 **乡共有小学6所,在校学生1125人,教职工119人。教师老龄化严重,超过50岁仍然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有30多人,其中多数是转正的老民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比较低;教师流动性大,包括特岗教师在内的中青年教师,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后,不少人都选择调进县城。教师队伍老化和人才流失,导致全乡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徘徊在低谷,优秀生源也大量流失。找到一种出路,改变**乡小学教育的现状,成了**乡教育人夙夜难寐的困扰。 XX年冬天,***校长随同焦作市教科所组织的集团化办学考察团到杭州拱宸桥小学参观考察,对当地集团化办学的经验、做法和效果感受很深,内心收到了一定的启发。XX年春天,*校长又带领本乡三位教育骨干随团到温州建设路小学、翔宇中学参观考察,对集团办学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想法。 XX年4月,市教育局出台《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修武县教育局也随后制订了《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教育集团的成立提供了指导性意见。XX年8月,修武县教育局下发《关于印发实施集团化办学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成立了8个教育联盟,**乡的**一中、前董村中心小学分属于周庄中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它们分别在各自的教育联盟集团内部积极参与各 种活动。但是,这种部分学校参与的、跨区域的自由协作式的联盟,不能从真正的改变**乡小学教育。于是,乘着市、县两级开展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东风,**乡中心校决定将全乡6所小学组建成**教育集团。 XX年3月,经过精心准备和组织安排,我们在付屯中心小学召开各校校长、教导主任、学科组长和教师参加的集团成立大会,安排部署集团工作,**教育集团正式成立。 二、融合发展——架构集团发展组织体系。 教育集团怎样运作,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这都需要最初的顶层设计。为了使教育集团开展的所有活动都能接地气,确保从校长到中层,再到一线教师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中心校多次召开小学校长、教导主任会议,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人员深入各校,与广大教师进行座谈,为教育集团开展活动寻找群众基础。在充分听取意见、认真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四个一”的运行体系,即一个目标、一个平台、一个抓手、一个推手。

马来西亚华人历史

马来西亚华人 什么是马来西亚华人 马来西亚属于多民族国家,总人口2800万,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这三大民族构成了马来西亚人的主体。其中,马来人并非马来西亚人的简称,而是马来西亚的一个主要民族,又称巫族,信奉伊斯兰教。华人约六百多万,是仅次于马来人的第二大族群。二战结束时,马来亚殖民地(马来西亚旧称)500万总人口中,马来人占50%,华人占38%,印度人占11%(该统计数字不含新加坡)。因华人普遍比较富裕、平均受教育程度高,因此人口出生率低,2010年华人在总人口中已经降到24.6%。 据古书记载,远至汉唐,就有中国人迁居今日马来半岛的记录。中国人向南洋的大规模移民史大约有三次。第一波是唐宋时代为躲避战乱而迁居南洋,后来大多被当地土著同化。明朝郑和下西洋后开始了第二波移民潮,两广、福建的华人移居马来半岛并与当地人通婚,满清入关后闭关锁国,这些人被隔绝于海外,他们保留了大明风俗并融入很多当地生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被称作“娘惹峇峇”或土生华人的族群(华南方言所谓“三代成峇”即为对这些土著化了的早期移民的描述,马来西亚主要华人政党“马华公会”创始人陈祯禄即为土生峇峇华人)。这部分华人世代居住于东西方重要航路上,数百年来见惯了各国商人,因此长于商贸,并于19世纪初与初来此地的英国殖民者合作良好,在殖民时代曾被称为“国王的华人”(Kings’Chinese)。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开始了第三波移民潮。大约在同一时期,开辟了海峡殖民地(辖区包括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后改称英属马来亚)的托马斯.莱佛士爵士苦于缺乏劳动力,他鼓励中国人前来定居,大批华工从人多地少的华南各地来到马来亚,这些人被称为“新客”,构成了今日东南亚华人的主体。很快,“在任何现代技术或专业化的竞争当中”,华人都迅速甩掉了马来人并取得成功。英国殖民官员说,“华侨是世界上最强健、最雄心勃勃、最能相互支持,脑瓜也最灵活的移民”,而马来人则“毫不注意个人创造或竞争意识”,是那种“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都需要保护”的人,很多华人身无分文来到马来亚,不知疲倦的工作、攒钱、成家立业,最终成为百万富翁。经过几代人的拼搏,华人用血汗累积起丰富的经济实力。 马来西亚华人的简况 马来半岛华人虽然孤悬海外,但历史上却一直心系祖国。光绪年就有马来商人为朝廷捐款80万两白银买军舰,却被朝廷挪去修了颐和园。《辛丑条约》签订后,马来亚槟城的寺庙方丈还募款数万银元捐给朝廷以资“庚子赔款”,获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御赐的匾额。1911年同盟会发动广州起义事败,牺牲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很多人是马来亚华侨。抗战爆发后,英属马来亚的华人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从抗战爆发到太平洋战争开始马来亚沦陷的4年多时间里,华人华侨为祖国筹款占到了全世界华人赈款的2/3,1000多名来自马来亚的华侨机工志愿回国支援抗战。日军占领马来亚后,在很多地方发动报复性屠杀,有多达30多万华人遇难。1948年,马六甲市建立了蒋中正亲书“忠贞足式”四字的纪念碑,以纪念抗战牺牲华人华侨。 二战后,英国重返马来亚殖民地,以华人为主的马来亚共产党在1947年发动了争取独立的游击战,并频频发动针对欧洲种植园主和富有华侨商人的暗杀行动。在几起引起广泛关注的暗杀事件后,1948年,英国殖民当局宣布马来亚进入了持续十二年之久的“紧急状态”。这实际上是一场游击与反游击的战争,又称“马来亚战争”,二战后被解散的英国特种部队——SAS特别空勤团因为这场战争而重建,并建立了卓越的战绩。最终游击队被打败。在此期间,发生了很多大事:英国殖民者被游击战打的焦头烂额,一度想将大批华人强制遣返回国,而事实上华人也是武装冲突的受害者,而且是双重受害者,富裕华人被马共游击队视

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 以马来西亚华人

杨宜音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认同的演进与创新 为例载张存武海外华族研究论集文化与认同 台北407-420 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 北京 从而获得 一般来说国家认同 现后华人在海外而当社会流动出 的生存发展典型地展示了文化认同的独立性和动力性本研究对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进行了实地调查 本研究发现其文化认同源自以下线 索1?×ê?è?í??Y±??a???????íà′?÷???a×? ??o??ú??óé?è?3D?èoì?±??a??óD?aè???ì???×????ˉì??÷μ???′ú×é?ˉ2 ?×ê?è?í?í???3??aè?èoì?μ????ˉì??÷3 óéóú???ˉ???μê?°üà¨ò???ì×±ê??×????ˉì?

殊性的观念系统因此 马来西亚华人经过国家认同改变后 并逐渐建构了独特的马华文化文化认同的概念分析 文化认同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 及内心的承诺保持与创新自身文 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 in-group identity是指个体在选择自己所认同的群体时 文化价值和文化习俗等因素构成的文化属性来进行 族群中的成员的身份特征主要是文化性的   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cultural Array categorization文化区辨和文化定位 四个基本过程197819841987 1990 在个人层面上social identityself  identity引导着人们热爱和忠实于文化最终将其纳入个人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文化认同是一种社会整合的巨大的社会心理资源文化认同以文化为凝聚力整合和标识着多元文化中的人类群体

马来西亚概况

西亚概况 中国网| 时间:2005-05-16 | 文章来源: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04年10月18日) 【国名】马来西亚(Malaysia)。 【面积】330257平方公里(马来西亚财政部2002/2003年度经济报告)。 【人口】2452.7万(2002年)。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1%,华人占25.3%,印度人占7.4%。沙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人口约129.8万。 最高元首端古·赛义德·西拉杰丁(TUANKU SYED SIRAJUDDIN Ibni Almarhum Tuanku Syed Putra Jamalullail),2001年12月13日就任第12任最高元首,2002年4月25日举行登基仪式。 【重要节日】马来西亚节日很多,全国大大小小的节日约有上百个。但政府规定的全国性节日只有10个,其中除少数有固定日期外,其余的具体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统一公布。主要节日有:元旦、开斋节(穆斯林)、春节(华人)、哈芝节(穆斯林)、屠妖节(印度人)、“五·一”节、圣诞节、卫塞节、现任最高元首诞辰。8月31日为马来西亚国庆(又称独立日)。 【简况】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二次大战中,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政治】1999年11月,马来西亚举行第十届全国大选。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获超过三分之二多数席位,继续执政,马哈蒂尔第五次蝉联总理。反对党伊斯兰教党除原有的吉兰丹州外,还夺得了丁加奴州政权。2000年,马政局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执政党巫统顺利举行了换届选举。2001年,受“9·11事件”冲击,反对党伊斯兰教党因被指责与宗教极端势力有牵连而陷于被动。马哈蒂尔总理领导的国民阵线在沙捞越州选举和玻璃市等州的补选中大获全胜,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2002年6月,马哈蒂尔总理宣布将于2003年10月辞去党政一切职务,并明确表示由巴达维副总理接班。马来西亚朝野对此反应平静,政局未出现任何动荡,高层权力交接逐步平稳过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测试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是非题 1.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义务。(×) 2.《教师法》也适用于在少年宫以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机构等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3.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由学校和教师签定聘任合同,明确规定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4.教师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学校各部门、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5.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向依法成立的奖励教师的基金组织捐助资金,对教师进行奖励。() 6.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7.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办好师范教育,并采取措施,鼓励优秀青年进入各级师范学校学习。非师范学校不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 9.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教师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提供方便,给予资助。() 二、单项选择题 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2.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___B_____。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

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___D_____地位。 A、政治 B、经济 C、法律 D、社会 4.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__B______,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A、学校行政部门 B、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C、学校工会 D、学校党组织 5.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___C_____。 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资格 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6.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__B______考试。 A、国家学历水平 B、国家教师资格 C、普通话水平 D、计算机等级 7.中小学教师资格由__A______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 8.教师的_A_______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A、考核结果 B、工作成绩 C、学历水平 D、业务水平 9.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__C______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高于 B、接近 C、不低于或者高于 D、同等于 10.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的教师的待遇,由__C______确定并予以保障。 A、上级主管部门 B、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马来西亚与印尼的排华比较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然而,印度尼西亚1945年独立后,几乎没有停止过排华,大大小小的排华骚动层出不穷,1998年5月的排华暴乱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严厉谴责。 而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除了1969年的“5·13事件”外,基本没有严重的马、华两族冲突,即使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局势异常动荡之际,也始终没有出现类似印度尼西亚那样激烈的排华暴乱。 为什么马来西亚的民族关系比较和谐,而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却要紧张得多?除了两国大小悬殊外,到底还有哪些区别,导致两国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伊斯兰教国家,而且,前者还尊伊斯兰教为国教,根据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同宗教文明的民族,激烈冲突几乎不可避免,那么,如何解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 一 由于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同,马来人对华人的偏见,远远没有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对华人的偏见那么强烈。 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殖民者为了取得马来封建贵族的合作,曾与马来各邦苏丹订立协定,承认马来人是当地的主人,承认并维护马来人在政治、经济和文教等各方面的特权。马来人

的特权在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后继续得以确认,独立宪法特别规定了马来人的特殊地位和马来统治者的地位,规定马来语为国语,马来人信仰的伊斯兰教为国教。20世纪70年代又颁布《煽动法令》,禁止对上述有关规定进行质询和讨论。2000年马来西亚发生马来人特权风波,时任总理的马哈蒂尔就明确表示,在捍卫马来人的特权上,政府绝不作任何让步。 因此,大多数马来人认为自己是马来西亚当然的主人,比华人有着更优越的法律地位,对于政治地位比自己低的华人较少产生妒恨。 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马来人经济比华人经济落后,这往往成为引发马、华两族矛盾的一个导火索,但由于马来人经济一直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因经济不平衡引发的不满没有印度尼西亚那么强烈。 随着马来人政党在政府中地位的加强,历届政府都毫不例外地执行马来人经济优先政策,加上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比印度尼西亚顺利,贫富差距没有印度尼西亚悬殊,生活较有保障的马来人在政府强有力的保护下,没有必要直接攻击、抢掠华人。 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则明显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统治印度尼西亚的荷兰殖民者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将印度尼西亚的居民按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法律地位,其中,欧洲人居上层,华人处中间,底层的是当地民族。与当地民族采用当地法律和法庭审判不同,华人和欧洲人一样,可采用荷兰法律并在荷兰人的法庭进行民事诉讼和审判。

全国百校名师联盟2019届高一月考领航卷(一)语文试题

全国百校名师联盟高一月考领航卷(一)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 温馨提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题名。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公元2世纪中叶,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其实,早在张骞之前,走通东西方通道的,是众多不知名的英雄。但是,为什么到了张骞之后,丝绸之路才真正建立和发展起来呢?这与丝路此端的汉唐帝国国力的强盛密切相关。。 秦穆公称霸西戎,对于东西贸易的开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秦朝及汉朝初年,匈奴几乎垄断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也自然垄断了丝路贸易。到了汉武帝之后,凭借父祖几代六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积累起来的国力,果断采取反击匈奴的政策,因此才有张骞的出使。带着军事外交目的出使的张骞,不经意间就发现了经过四川、云南到缅甸而至印度的商贸通道。张骞第二次出使,携带了更多的物品,分送出使诸国,虽然这不算官方贸易,但却促进了西域诸部族和邦国来华。这些外邦来使,与其说是向风慕义,不如说是为了经贸往来。 唐朝设立安西四镇以及伊西北庭都护府,对葱岭东西地区的羁縻府州,实行了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唐朝的丝绸之路,比之于汉代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汉唐时代的国力强盛,是丝绸之路得以建立、巩固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在西汉张骞打通西域而建立起从中原经新疆至大夏的商路后,中亚原有道路网中的主要干线便成为丝绸之路的西段,从长安横贯中亚、西亚到欧洲,构成了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对于中国方面来说,主要是边境贸易,中国人主动出境贸易不占主流。 隋唐一统,促进了丝绸之路贸易的发展。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对于贸易物品的规格和价格管理井井有条,就是适应边境贸易的外商而订,当地居民是不可能有如此大量需求的。唐朝在边境地区设置了管理商贸活动的“互市监”。边境节度使热衷于边贸,是因为这是其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而这笔收入,中央政府是把它计算在对边军经费开支中的。 宋代,西北地区掌握在西夏政权手里,海上贸易因而兴盛。东西方贸易空前高涨,马可波罗一家就是从这条路上来华的。元朝以后,西域地区出现了哈密、别失八里、柳城、于阗、火州以及吐鲁番等割据政权。帖木儿汗国控制了中亚,奥斯曼帝国统治了西亚,特别是1453年拜占庭灭亡之后,丝绸之路的陆上通道和海上通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阻碍。因此,15世

致青年教师读书随笔五篇

致青年教师读书随笔五篇 致青年教师读书随笔篇一: 不知不觉,翻到了最后一页。合上书本,书中的文字依旧在我脑海中回旋,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又有了新的期盼。再次回顾自己的思路,获得的感受如下: 这本书的作者是吴非,原名王栋生,这本书是他在临近退休之际,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和种种教训和思考而得来的,主要是想为我们 这些青年教师提供前车之鉴,让我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通读整 本书下来,不禁觉得他是一个“硬汉子”,是教师界的“魏征”, 敢于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敢于将大家心知肚明却又难以启齿的话 一针见血的揭示给众人看,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对于教 育界存在的一些不好的现象敢于充当出头鸟,决不妥协,始终保持 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例如当电视台觉得他逝去的学生有 新闻效应而采访他时,他愤怒至极,说了句“他们睡着了,不要用 你们的爪子去碰他们”。虽然言辞犀利,但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对逝 去学生那种不渝的爱惜之情。从字里行间我读出了王老师为了理想 而孜孜不求,读出了他胸襟开阔且诲人不倦等等。这些优良的品质 值得我反复回味,终身学习。 教师是真善美的传播者。在生活上,我们不仅要有自己的志趣,也要容得下其他老师的爱好;在学生面前,我们时刻要展现出大度的 气量,说学生听得懂的话,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 成长需要靠我们的耐心和勇气去实现。我们和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 都能关系到他们思维品质的培养,关系到他们人格的养成。身教重 于言教,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内心澄静透明,像冰糖一样,给别人带 来丝丝甜润。其实,自己的心胸敞开了,那么整个世界也就容得下了。俗话说: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这样的老师教出来 的学生一定能面朝大海,遥望星空,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来负责自己 的人生。

马来华人并不等同于马来人

马来华人并不等同于马来人 今天就为大家简单地说说马来西亚三大种族吧!!!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主题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年小篇在中国时,你们都认为我们来自马来西亚,自然就说我们是“马来人”。我们用华语谈话时,让很多人吃惊了,纷纷跑来问道:“你们都会说华语吗?” 我们不是马来人哦,我们是马来西亚的华人(纯血种华人)。那既然我们是华人,当然会说华语,别再误会我们了。而且不只我们,随着现今的教育的普及,有些马来人和印度人都会上华校,他们接受了华文教育,所以同样懂得说华语。所以以后见到马来西亚人说华语就别大惊小怪了 马来人只是我们国家的其中一个种族,也称为马来西亚土著(Bumiputera)。在马来西亚人口中占比最多的就是马来人了,约70%(包括巫裔和其他原住民)。马来语就是他们的母语(Bahasa Melayu),也就是马来西亚的国语。当你来到马来西亚时,你会看到大多数的马来女性都会包着头巾,我们这里称“tudung”。在回教的宗教信仰里,除了自己的丈夫,她们的头发是不可以给其他人看到的,也不能碰到,就算女生也不行哦!女生的穿着也是很保守的,不能暴露,裙或裤子都必须长过膝盖。你通常都会看到马来妇女穿baju kurung 那么男生呢,假如你在公共场所看到一个男生穿类似裙子的服装,你绝对不可以取笑他们,那可是他们的传统马来服装,称卡巴雅(baju kebaya)通常你会在他们要到教堂里去祈祷或他们过新年的时候看到他们穿这一类的服装,还会配上一顶帽子,称“songkok” 在这里告诉大家,由于回教徒的宗教信仰关系,他们是不可以吃猪肉的,也不可以喝酒赌博,切记不要在他们面前吃猪肉。 印度人占了马来西亚人口的7%,印度人有他们自己种族的语言,泰米尔语(Bahasa Tamil)。大多数只有印度人才会讲,小篇也听不懂哦!他们大多数信奉兴督教(Hindu),牛对他们来说是他们的“神”,所以印度人是不吃牛肉的。 印度妇女额头的正中央会有一个红点,称为“迪勒格”,即吉祥痣,是印度的民俗。吉祥痣是一种装饰,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在不同情况下表示不同含义。但总的来说,它是喜庆、吉祥的象征,它也是一种宗教符号,可以消灾避邪。从前,吉祥痣用红色,是女子已婚的标志。未婚的姑娘或寡妇不能够使用。现在发生了变化,不管是已婚,还是未婚,甚至几岁的女孩,也都开始点红色吉祥了,而且也不只限于女性使用。那其颜色也有变化,除红色外,还有黄色、紫色、绿色、黑色等等,视衣着条件而定。若一个女子身着以红色为主的纱丽,她就点个红痣,其余类推。当然主要根据个人的爱好,并无一定之规。 虽有黑痣但比较少见。如有的小孩长得又白又胖,活泼可爱,人人喜欢,也许就会故意给小孩的前额上点个黑痣,主要是为减少其美丽程度,避免夭折。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华人了。华人在马来西亚占了约23%的比例。我们马来西亚华人与其他国家的华人基本上没什么差异。我们不会像马来人和印度在街上穿着传统服装,只是会在农历新年到亲朋戚友家拜年时会穿上旗袍,但现在大家都随着自己喜欢的风格打扮了。 在大马呢,华人有分成很多种,有福建人、广东人、海南人、潮州人、客家人等。所以我们华人不只是会说华语,也会说一些方言。当然有着不同方言的人,也会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下次有机会再为大家介绍。 虽然是华人,但我们与中国人还是有差异的,比如口音,在口音上可以听得出有差异,由于在不同的国家,受环境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习性也会有所不同。 好啦,今天就给大家说到这里吧!

马来西亚华人的多种语言能力探析及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82159461.html, 马来西亚华人的多种语言能力探析及启示 作者:牟瑛陈明辉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年第06期 [摘要]马来西亚华人普遍具有使用多种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本文主要对这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由此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多语能力的养成对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启示。 [关键词]多种语言能力;国家教育政策;家庭语言环境;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TT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6- 0120- 03 凡是到过马来西亚的人,想必都会对当地华人的语言‘能力印象深刻。笔者在马来西亚T 作了近两年,这期间也往往折服于当地华人在交谈过程中多种语言使用之间的无缝连接。对大多数当地华人而言,华语、英语、马来语是必备语种。除此之外,他们也能用广东话、福建话、潮州话、客家话,甚至是海南话等地方方言与人交流,有些人还能够听懂淡米尔语。而与华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国土上的马来西亚其他种族的人在这方面却逊色很多。占人口大多说的马来人除了会说马来语外,很多人甚至都不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交谈。当地华人是天生具有超常的语言天赋还是环境使然呢?每每与当地华人谈及此话题,他们表现出来的往往不是自豪,而是有些许无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马来西亚华人的多种语言能力呢? 一、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在全国的30多个种族中,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是人口最多的三个种族。其中,马来人约占67%,华人约占24%,印度人 约占7%。马来人的母语为马来语,华人的母语为华语(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汉语标准语被称为华语),印度人的母语为淡米尔语。而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马来语为国语,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由于其曾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原因,所以在马来西亚英语是各种族之间的通用语言,而华语是当地华人沟通的共同语,淡米尔语则主要用于印度裔人群之间的交流。 为了推行马来语,马来西亚政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尤其是在教育上致力于实现“单元化”语言目标,强化马来语的地位。 在小学阶段,占主体的国民小学(简称“国小”)以马来语为教学语言,即使是在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国民型华文小学(简称“华小”),马来文也是必修课,而且学时不能低于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