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物制品学复习题

生物制品学复习题

生物制品学复习题
生物制品学复习题

生物制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总分20分)

生物制品: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用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体来生产某些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或利用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制成作为诊断或治疗或预防疾病或达到某种特殊医学目的的医药用品。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是指利用加热或甲醛等理化方法将人工大量培养的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杀死,使其丧失感染性和毒性而保持其免疫原性,并结合相应的佐剂而制成的疫苗。

减毒活疫苗:又称弱毒疫苗,是指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方法,连续传代,使其对原宿主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遗传特性,用这种毒株制备的疫苗就叫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是指提取或合成细菌、病毒外壳的特殊蛋白结构,即抗原决定簇制成的疫苗,这类疫苗不是完整的病毒,是病毒的一部分物质,故称亚单位疫苗。

细胞因子:是一组由机体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或中等分子量的可溶性蛋白质(多肽)与糖蛋白。合成肽疫苗:也称表位疫苗,是指使用化学方法合成能够诱发机体产生合成免疫保护的多肽制成的疫苗。

微胶囊疫苗:也称可控缓释疫苗,是指使用微胶囊技术将特定抗原包裹后制成的疫苗,是一种使用现代材料和工艺技术改进现有疫苗的剂型,简化免疫程序提高免疫效果的新型疫苗。

死菌疫苗:又称灭活疫苗,是指通常采用自然强毒菌株或标准菌株人工大量培养后,经加热处理或福尔马林、戊二醛、内酯等化学处理而制成。须加佐剂以提高其免疫效果。

单克隆抗体:将抗体产生细胞与具有无限增值能力的骨髓瘤细胞相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及克隆化使杂交瘤细胞成为纯一的单克隆细胞系,此细胞系能产生结构和特异性完全相同的高纯度抗体。这种抗体是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又是单一的B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的,故称为单克隆抗体。

血液代用品:是指具有载氧功能、维持血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及扩充容量的人工制剂。

人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妇女在妊娠时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异源二聚体糖蛋白激素。

基因工程抗体:又称重组抗体,是指借助DNA重组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按人们的意愿在基因水平上对Ig进行切割、拼接或修筛,重新组装而成的新型抗体分子。

普通冰冻血浆:又称冷冻血浆(FP),将保存期内过期不满5天的抗凝全血或保存期满1年的新鲜冷冻血浆在4度条件下离心后分出的血浆迅速用—30度冰箱或速冻冰箱将血浆速冻成块,并冻存在—20度以下,由此制得的血浆称为冷冻血浆。血浆蛋白制品:是指从人血浆中分离制备的有明确临床疗效和应用意义的蛋白制品的总称,国际上将这部分制品成为血浆衍生物。

冷沉淀:又称冷沉淀抗血友病因子。将约200ml新鲜冷冻血浆在1~6摄氏度复融后留下冰渣状不溶性成分,迅速高速离心,移去上层血浆,剩下的白色沉淀物即为“冷沉淀”。

基因工程疫苗:也称遗传工程疫苗,是指使用重组DNA技术克隆并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利用表达的抗原产物,或重组体本身制成的疫苗。

人源性抗体:又称改型抗体或重构型抗体。用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CDR区序列替换人Ig中的互补决定区序列,使人的Ig具有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结合特异性

细胞工程:是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生物品种或创造新品种,加速繁育动植物个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的活性物质或生物制品的过程。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是指使用与特定抗原的免疫原性相近的抗抗体(Ab2)作抗原制成的疫苗,是免疫调节网络学说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单链抗体:是由一段弹性连接肽把抗体可变区重链(VH)与轻链(VL)相连而成,是具有亲代抗体全部抗原结合特异性的最小功能结构单位。

双特异性抗体:对天然的抗体分子进行改造,通过一定方法把其他的效应物质与两种杂交抗体FAB片段或V区(VH与VL)连接起来,使之即可与靶细胞结合,又可介导其他一些效应功能。这种具有双特异性的抗体分子就称为双特异性抗体或双功能抗体。

基因工程:又称DNA的体外重组技术,即重组DNA的实际应用。它是把细胞中的DNA 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切割、拼接和重组后,引入适当的细胞中进行复制和表达。

二.简答题(每题6分,总分30分)

1.生物制品原料的保存方法有哪些?(P62)

答:a.冷冻法适用于所有生物原料。常在—40度速冻

b.有机溶剂脱水发常用丙酮,适用于原料少而价格高、有机溶剂对活性物质没有破坏作用的原料

c.防腐剂保鲜适用于液体原料

此外,对于不同的生物还有不同的保存方法,如对于动物细胞,可以有组织块保存法、组织悬液保存法、单层细胞保

存法等;对于微生物菌种的保存有斜面保存法、矿油法、索氏法、干硅胶发、真空冷冻干燥法、沙土管法等。

2.简述人源性生物制品的特点。

答:a。效价高、疗效可靠;b.安全性好、不易产生副作用;.稳定性好;d 。资源有限、研究意义重大

3.理想菌苗的条件有哪些?(11.理想菌苗的条件有哪些?)

答:理想疫苗应符合如下条件:

a.安全,不能有毒性。大量人群应用该疫苗,即使有低水平地毒性也不能接受

b.遗传性状稳定,无致癌性,无致畸变或致流产性

.结构简单清楚,可生物降解,有生物相容性,与组织抗原无免疫学交叉反应

d.接受疫苗接种的各年龄组人群必须能够很高比例地产生保护性免疫

.多价,有更大的覆盖面,最好一次性免疫

.能口服,能有效诱导黏膜免疫

g.为大量人群应用,疫苗必须廉价

h.易于生产,贮存及服务不需冷藏

4.简述治疗性疫苗与预防性疫苗的区别。

答:预防性疫苗与治疗性疫苗的主要区别有如下几点:

a。预防性疫苗的接种对象是健康人群,对易感人群均可应用,主要起免疫预防作用,它对机体大多无病理损伤,使用安

全可靠;而治疗性疫苗的使用对象是感染者,或免疫应答低下的患者,故疫苗疗法属免疫治疗

b.治疗性疫苗与预防性疫苗实用的目的不同,后者是为了防病,而前者是为了治疗或防止病情的恶化

.治疗性疫苗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应用时必须考虑适应症与禁忌症,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组合和调整

5.简述血液代用品的基本要求。

答:一种临床适用的人血液代用品应具有天然红细胞的传递氧气功能、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a.人血液代用品应该具有较高的携氧能力,在氧分压正常生理范围内,能有效向组织供养

b.与人血液所有组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能很好地维持血液渗透压、酸碱平衡、黏稠度和血容量

.无免疫原性(无致敏原性)、无血液病源微生物污染

d.体内循环半衰期在24h以上,在正常灌注条件下不产生肾毒副作用

.在低温条件下,产品保质期大于6个月

6.简述尿激酶制备方法。

答:目前临床上用的尿激酶主要是从大量新鲜成年男性尿液中提取的,其提取大多采用吸附法,吸附剂主要选用树脂和硅

藻土。具体制备方法有如下两种:

1)硅藻土吸附法:a.收尿;b.沉淀除杂;c.硅藻土吸附;d.洗脱;e.除热源、色素;C MC浓缩;g.干燥

2)724树脂吸附法:a.预处理;b.吸附;c.清洗;d.洗脱;e.盐析;再吸附、盐析;g.吸附;h.洗脱;冻干

7.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有哪些?

答:破碎细胞是为了破坏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有效地释放出来,获得有效的提取。常用方法有:a.磨切法;b.压力法;

c.反复冻融法;

d.超声波震荡破碎发;

e.酶溶破碎发

8.简述我国开发治疗性疫苗应注意的问题。

答:a。以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为对象

b.为保持后备力量,对选择的微生物必须加强免疫学理论的基础研究,重视抗病毒感染及抗结核感染的免疫

.建立必要的动物模型,以便考核治疗性疫苗的作用和效果

d.在较全面地了解免疫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微生物提出有创新性的发展治疗性疫苗的途径

.加紧制定我国对治疗性疫苗,特别是有创新性疫苗的临床审批方案或规定,尽早进行小数量的人体临床试验

9.现代生物技术包括那些内容?

答: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第二代、第三代蛋白质工

程、代谢途径工程、抗体工程、糖链工程、海洋生物技术等。

10.简述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质量要求。

20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质量要求?(23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质量要求?)

答:1)要求提供关于表达体系的详细资料,以及工程菌(或工程细胞)的特征、纯度(是否污染外来因子)和遗传稳定

性等资料;

2)提供培养方法和产量稳定性、纯化方法以及各部中间产品的收率和纯度,除去微量的外来抗原、核酸、病毒或微

生物等方法

3)基因工程产品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与天然产品完全相同者一般不需重复所有动物毒性试验,与天然产品略有

不同者需做较多试验,与天然产品有很大不同者则需做更多试验,包括致癌、致畸和对生育力的影响等

4)凡蛋白质工程产品,必须非常慎重的评价其对人体的有益和有害作用,提供足够的安全性资料

5)所有基因工程产品都必须经过临床试验,以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2.有哪些病毒能通过血液传播?

答:通过血液传播的病毒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登革病毒、埃博拉病毒等。

13.简述胰岛素的用途和制备方法。

答:用途:降血糖,治疗糖尿病

制备:a.提取;b.浓缩;c.除酸性蛋白质;d.锌沉淀;e.除碱性蛋白质;结晶

14.生物制品的分类?

答:1)按来源分:人源生物制品;动物源生物制品;植物源生物制品;微生物源生物制品

2)按使用对象分:用于人的生物制品:用于家畜的生物制品;用于家禽的生物制品;用于作物的生物制品

3)按结构与功能分:

a.疫苗类:病毒疫苗:细菌疫苗寄生虫疫苗;治疗性疫苗

b.抗体类: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抗体诊断试剂或抗体诊断试剂盒;抗体治疗药

.人血液代用品:血浆;血细胞;血浆白蛋白与球蛋白;修饰血红蛋白

d.重组细胞因子: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趋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生长因子

.反义寡核苷酸:硫代反义寡核苷酸; -甲氧乙氧基反义寡核苷酸;肽核酸;其他

.重组激素类:多肽蛋白类激素;类固醇激素;氨基酸类激素;脂肪酸的衍生物类激素

15一般生物制品分离纯化的流程?(P65)(19一般生物制品分离纯化的流程?)

答:一般生物制品的分离纯化不应超过4~5个步骤,包括细胞破碎、固液分离、浓缩与初步纯化、高度纯化直至得到纯品

以及成品加工。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首先将发酵液进行细胞分离,得到产胞外产物细胞和产胞内产物细胞,然后对产胞内产物细胞进行破细胞处理使其释放而

成为胞外产物,再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细胞碎片和包含体,进而分离包涵体得到纯化变性蛋白,使蛋白质复性,在与细胞分

离得到的胞外产物相浓缩,初步分离、高度纯化,得到试剂,最终制得产品。

16低温乙醇法原理?

答:低温乙醇法是以混合血浆为原料,逐级降低酸度(从PH7.0降到PH4,。0),提高乙醇浓度(从0升到40%),同时降

低温度(从2度降到2度),各种蛋白在不同条件下以组分(粗制品)的形式分步从溶液中析出,并通过离心或过滤分离

出来。根据粗制品沉淀的先后次序分别称为“冷沉淀”、“组分1”、“组分2”、“组分3”、“组分4”和“组分5”。蛋白分子

量越大越先析出,分子量越小越后析出。

17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疫苗研究进展(8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学和疫苗研究进展?)(6试述流感病毒的生物特点和

疫苗研究进展。)

答:生物学特点:流感病毒V)属于正黏病毒科,根据其内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分为甲(A)、乙(B)、丙(C)3型。其

中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临床疾病。其传染性强、传播快、潜伏期短、发病率高。

研究进展: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是目前注册的唯一人用流感疫苗。目前用于免疫人群的疫苗主要是针对甲型流感病毒

H1N1亚型、H3N2亚型以及乙型流感病毒的三联灭活疫苗。主要类型有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型流感灭活疫苗及亚

单位流感疫苗。目前正在研制的流感疫苗主要有减毒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通用疫苗等类型。

18生物制品的生产特点?

答:a。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前景美好

b.有巨大的科研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发的产品面广,具有高速的成长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1什么是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有什么目的?

答:基因治疗是将外源基因或核酸导入人体、实施防治疾病的一类新技术和新治疗方法,它能从根本上治愈一些现有的常

规疗法不能解决的疾病。

从理论上讲,基因治疗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恢复异常表达或缺失的体细胞基因的功能;另一个是引入有价值的其他

来源的基因。

22我国生物技术与生物制品发展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答:优势1政府高度重视;2)研究开发条件明显改善;3)人才和技术已有相当的贮备;4)生物、遗传资源丰富

劣势:1)科技投入明显不足;2)技术贮备相对不足;3)科技体制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4)发展高技术产业

的政策和机制尚不够完善

三.论述题(每题10分,总分20分)

1试述蛋白质制品分离纯化的常用方法。

答:1)盐析和有机溶剂沉淀法(溶解度不同)

2)按分子大小分离的方法:a.微滤;b.超滤;c.透析;d.超速离心

3)选择性沉淀法:包括等电点沉淀法和变性沉淀

4)各种色谱方法:a.离子交换色谱;b.凝胶过滤色谱;c.亲和色谱;d.疏水色谱与反相色谱;e.高效液相色谱

5)电泳法:包括平板电泳、垂直板电泳、双向电泳、双相脉冲电泳、毛细管电泳、等电聚胶点用、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等。

2试述制备生物制品时,对于原料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a.其有效成分应含量高,新鲜;b.原料来源丰富,产地接近;c.其中杂质含量尽可能少;d.原料的成本要低;e.起始原

料应质量稳定;对具有手性的起始原料,应对在制备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杂质有一定的了解。

3试述血液代用品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答:血液代用品不仅应承担红细胞主要功能,而且可能具备其他一些特殊的优点:a无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可排除适

配血型之麻烦,避免输血反应;b.避免了病原微生物污染血源和进一步交叉感染;c.保质期长、易贮存、运输方便,若制

成冻干粉,使用更为简捷;d.血源不用依赖稳定供血人群,来源广泛,取材方便,可保障充足供应;e.传递氧功能良好,

可调整产品P50值,以满足不同临床适应证的需要。

一种临床适用的人血液代用品应具有天然红细胞的传递氧气功能、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a.人血液代用品应该具有较高的携氧能力,在氧分压正常生理范围内,能有效向组织供养

b.与人血液所有组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能很好地维持血液渗透压、酸碱平衡、黏稠度和血容量

.无免疫原性(无致敏原性)、无血液病源微生物污染

d.体内循环半衰期在24h以上,在正常灌注条件下不产生肾毒副作用

.在低温条件下,产品保质期大于6个月

4血浆制剂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0血浆制剂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血浆制剂有四种,即新鲜冷冻血浆、普通冷冻血浆、新鲜液体血浆和冷沉淀。

新鲜冷冻血浆能有效地保存血浆中各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其在20度以下冻存,冷冻状态一直持续到使用之前,有效

期自采血日起1年。超过一年的改为普通冷冻血浆;

普通冷冻血浆也在20度以下冻存,冻存状态一直持续到使用之前,有效期自采血日起为5年;

新鲜液体血浆含有新鲜血液中全部凝血因子,保存温度(2~6)度,24h内输注;

冷沉淀在20度以下冻存,冷冻状态一直持续到使用之前,有效期自采血日起为1年,溶化后应立即使用。

5试述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区别。

答:三类疫苗的比较

项目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

制备方法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使病原体失活通过非正常培养选择减毒株或无毒株以化学方法获得病原体的某些具有免疫原

性的成分

免疫机理病原体失去毒力,但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后产

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接种后病原体在体内有一定生长繁殖能力,类

似隐性感染,产生细胞、体液和局部免疫

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疫苗稳定性相对稳定相对不稳定稳定

毒力回升不可能有可能不可能

免疫接种多次免疫接种一般为一次性多次免疫接种

安全性较安全对免疫缺陷者有危险安全性好

常用疫苗乙脑、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麻疹、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

疫苗

6试述血液制品病毒灭活及去除的方法。(9血液制品病毒灭火去除的方法有哪些?)

答:血液制品灭活去除的主要方法:分类病毒灭活去除方法应用处理的血液制品

物理方法加热照射射线照射(X射线、射线)紫外物理分离过滤

离心、洗涤色谱

血浆、白蛋白、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凝血

因子制品、血细胞制品

化学方法针对核酸针对膜脂质烷化剂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氧化剂血浆、血浆蛋白制品

物理化学联合方法光敏剂+紫外线或可见光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色谱红细胞、血小板、血浆

【免费下载】生物制品学试题库

生物制品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制品学 2、生物制品 3、联合疫苗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5、诊断制品 6、细菌类诊断制品 7、病毒类诊断制品8、抗原 9、疫苗10、核酸疫苗 11、遗传重组疫苗12、基因工程疫苗 13、冷链系统14、免疫佐剂 15、微生态制剂16、免疫调节剂 17、减毒活疫苗18、灭活疫苗 19、细菌类疫苗20、病毒类疫苗 21、类毒素22、细菌内毒素 23、血液制品24、正常人免疫球蛋白 25、特异性免疫球蛋白26、细胞因子 27、基因治疗28、核酸药物 29、基因置换30、成分输血 31、基因增补32、静注丙球 33、集落刺激因子34、细胞因子 35、基因失活36、干扰素 37、肿瘤坏死因子38、促红细胞生成素 39、干细胞因子40、益生素 41、益生元42、合生元 43、体内诊断制品44、体外诊断制品 二、填空题 1、病毒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和()。 2、制备生物制品要选择最佳生长时期的原料,植物原料要注意生长的()、动物要选取适

当的()、微生物原料最好选取()。 3、自原始代工程菌种经传代扩种获得的菌种称为(),用于制备生产用的工作代工程菌 种。 4、与其它商品相比,生物制品的特殊性表现在:()、()和()。 5、GMP根据其适用范围可分为三类:()的GMP、()的GMP和()的GMP。 6、生物制品的检定一般分为()、()和()三个方面。 7、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类生物制品主要包括()、()、()、()和()。 8、生物制品在制造过程中被某些细菌或其他物质所污染,可引起机体的致热反应。目前公 认的致热物质主要是(),其本质是脂多糖,通常用()进行检测或量化。 9、目前用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诊断及血液筛查的诊断试剂主要有()、( )及()。 10、细胞因子通常以()或()形式作用于附近细胞或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在局部 以高浓度短暂地发挥作用。 11、干扰素的种类很多,根据结构、功能来源等主要分为()、()、()三种。 12、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级,按照 其防护级别,()最低,()最高。 13、由于()具有向内流动的气流,可防止柜内产生的感染性物质对工作人员和附近环境 的污染,是一个有效的防护系统,也称一级屏障。 14、()是疫苗中最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 15、构成抗原的基本条件是:()、()和()。 16、疫苗的基本性质包括:()、()和()。 17、疫苗生产用菌毒种采用种子批系统,分为三级,即:()、()和()。 18、影响佐剂质量的优劣或能否适用于人用疫苗的主要因素为:()、()和()。 19、根据所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的不同,可将免疫反应分为()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 和()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相应地,不同的疫苗和不同的接种途径也会产生不同的免疫反应。 20、亚单位疫苗和死疫苗主要引起B淋巴细胞介导的()反应,活疫苗可以激发T淋巴 细胞介导的()反应。 21、对于多糖、糖脂和核酸抗原,B淋巴细胞可在没有T4细胞的辅助下产生抗体,因此这

生物制品试题

生物制品: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 质,用于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剂。疫苗:凡接种动 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包含细菌性菌苗、病 毒性疫苗和寄生虫性虫苗。单价疫苗: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同一种微生 物的单一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称为单价疫苗。多价疫苗:指 用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物制备的疫苗。多价疫苗能使免疫 动物获得完全的保护力,且可在不同地区使用。8、类毒素: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 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制剂。免疫: 机体识别自我与非自我的过程。排除异己,维护自身稳定的生理反应。抗原:凡能 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 或体外发生反应的物质。也可称为免疫原。抗原决定簇:抗原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 但抗原分子的活性和特异性只决定于其一小部分抗原区域。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 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由于其通常位于抗原分子表面, 因而又称为抗原表位。灭活: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活性物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 物、激素、酶、血清因子和补体等)丧失活力过程。佐剂:凡是能增强抗原特异性 免疫应答的物质均称为佐剂生物制品学:系指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特点、 应用、生产工艺、原理、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知识的一门科学。 基因工程疫苗:狭义的疫苗被称做传统疫苗,即完整的病原体为主制成的疫苗;而 基因工程疫苗则属于新一代疫苗或高技术疫苗范畴。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是指 利用加热或甲醛等理化方法将人工大量培养的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杀死,使其丧失感 染性和毒性而保持其免疫原性,并结合相应的佐剂而制成的疫苗。减毒活疫苗:又 称弱毒疫苗,是指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连续传 代,使其对原宿主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 遗传特性,用这种毒株制备的疫苗就亚单位疫苗:是指提取或合成细菌、病毒外壳 的特殊蛋白结构,即抗原决定簇制成的疫苗,这类疫苗不是完整的病毒,是病毒的 一部分物质,故称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也称遗传工程疫苗,指使用重组DNA技术克隆并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利用表达的抗原产物,或重组体本身制成的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主要是指将基因工程表达的蛋白抗原纯化后制成的疫 苗。抗体:指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基因治疗:就是 向有功能缺陷的细胞补充相应功能基因,以纠正或补偿其基因缺陷,从而达到治疗 的目的。1生物制品:疫苗、免疫血清、诊断制剂2根据疫苗抗原的性质和制备工艺, 疫苗又分为活疫苗、死疫苗和基因疫苗三类3按疫苗抗原种类和数量,疫苗又可分 为单价疫苗、多价疫苗和多联疫苗。按疫苗病原菌(毒)株的来源,疫苗又可分为 同源疫苗和异源疫苗4免疫就是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异物进行识别、清除、排斥 的过程7 依据化学结构和抗原性差异,Ig可分为IgG、IgM、IgA、IgE和1gD五类。 12免疫应答的表现形式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由B、T细胞介导。13免疫应答具有一是特异性;二是具有一定的免疫期;三是具有免疫记忆三大特点。15常用的灭活剂为甲醛16保护剂根据作用机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渗透剂,另一类为非渗透剂17佐剂的作用机理为1.抗原递呈,2.抗原寻的,3.免疫调节18对天然强毒株进行毒力的人工致弱是培育弱毒菌毒种的主要方法,采用的途径主要有物理途径、化学途径和生物学途径,这些途径可以联合使用1细菌进行生长繁殖需要合适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营养、温度、酸碱度(pH)、渗压和气体等2与细菌生长繁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CO2和O2,根据细菌对O2的需求,可将其分为4种类型,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5病毒的增殖过程包括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六个阶段6病毒是专性细胞的内寄生物,自身无完整的酶系统,不能进行独立的物质代谢,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提供能量、原料和场所才能进行增殖,其增殖方式为核酸复制1、生物制品学的研究内容:是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结构、功能、制备工艺、开发现状与发展战略等内容4、血浆中除含有大量的水分以外,还含有血浆蛋白等溶质。7、传统疫苗是用人工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获得的减毒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制剂或者用理化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制备的生物制剂,用于人工自动免疫以保护人或动物产生免疫力,这些制剂被称为疫苗(多用于预防),即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8、基因工程疫苗主要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蛋白工程疫苗等等,广义的还包括遗传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以及微胶囊可控缓释疫苗等。免疫的特性1. 识别自身与非自身(Recognition of self and nonself):机体的淋巴细胞能识别自身与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结合抗原表位(epitope),这种识别非常精细,可识别异种动物之间的大分子或同种动物之间的大分子。2. 特异性(Specificity):机体的免疫应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能对某一种抗原物质产生应答。如接种痘疫苗只会产生抗痘病毒的抗体,防止痘的发生。3. 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免疫具有记忆功能,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后会激活B淋巴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同时产生免疫记忆,对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物质会产生更快更强烈的反应,免疫期更长。免疫的功能1. 抵抗感染(Defense):机体能抵抗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能力。又称免疫防御。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寄生虫免疫2. 自身稳定(Homeostasis):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衰老死亡细胞,免疫的第二个功能就是清除这些细胞,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3. 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机体细胞会因物理、化学和病毒等生物因素的影响,使细胞发生癌变,形成肿瘤等,机体可识别、清除这些细胞,这是免疫系统的第三个功能。当这个功能低下或失调时,会导致肿瘤或癌症。构成抗原的条件1.异源性:机体免疫细胞能识别自身和异己物质,只有外源性的物质才具有免疫原性,产生免疫反应。2.分子大小:抗原物质的免疫原性与其分子大小有直接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免疫原性良好的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都在10000以上,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0的物质其免疫原性较弱。3.化学组成、分子结构与立体构象的复杂性4.物理状态:不同物理状态的抗原物质其免疫原性也有差异。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通常比可溶性抗原强,可溶性抗原分子聚合后或吸附在颗粒表面可增强其免疫原性,免疫原性弱的蛋白质如果吸附在氢氧化铝胶、脂质体等大分子颗粒上可增强其抗原性。免疫应答的过程免疫应答程可人为地划分为致敏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1. 致敏阶段又称感应阶段,是抗原物质进入体内,抗原递呈细胞对其识别、捕获、加工处理和递呈,以及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阶段。2. 反应阶段又称增殖与分化阶段,此阶段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进行增殖与分化,以及产生效应性淋巴细胞和效应分子的过程。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淋巴母细胞,最终成为效应性淋巴细胞,并产生多种细胞因子;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一部分T、B细胞淋巴细胞在分化的过程中变为记忆性细胞(Tm和Bm)。这个阶段有多种细胞间的协作和多种细胞因子的参加。3. 效应阶段此阶段是由活化的效应性细胞CTL(细胞毒性T细胞)与TD(迟发型变态反应性T细胞)细胞和效应分子(抗体与细胞因子)发挥细胞免疫效应和体液免疫效应的过程,这些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共同作用清除抗原物质。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1. 抗原方面 A. 抗原的性质B. 抗原的物理状态C. 抗原用量、接种次数与时间间隔D. 接种途径E.佐剂作用2. 机体方面 A. 遗传因素 B.年龄幼龄、青壮年、老龄动物等。 C.其他因素营养、应激、健康状况等。9、简述制备高免血清的免疫程序及免疫方法免疫程序分为两个阶段(一)基础免疫先用疫苗按预防量作第一次免疫,1~3周再用较大剂量的灭活菌或活菌或特制的灭活抗原再免疫1~3次。(二)高度免疫,一般在基础免疫后2~4周开始进行,注射的抗原为强度,免疫剂量逐渐增加,每次注射抗原时间间隔为3~10天,高免得注射次数要视血清抗体效价而定。(三)免疫途径皮下、肌肉,多部位注射法问答题1死疫苗与活疫苗的优缺点①活疫苗可以在免疫动物体内繁殖;能刺激机体产生全面的系统免疫反应和局部免疫反应。优点:免疫力持久,有利于清除野毒;产量高,产品成本低。缺点:疫苗残毒在自然界动物群体内持续传递后有毒力增强和返祖危险;有不同抗原的干扰现象;要求在低温、冷暗条件下运输和储存。 ②死疫苗不能再动物体内繁殖的疫苗。优点:比较安全,不发生全身性副作用, 无毒力返祖现象;有利于制备多价或多联等混合疫苗;制品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 小,有利于保存运输。缺点:死疫苗免疫剂量大,生产成本高,需多次免疫。该类 疫苗一般只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免疫记忆,故常需要用佐剂或携带系统来增 强其免疫效果。2、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为例,简述卵黄抗体的制备1. 选择健康无 病的产蛋鸡群,开产前或开产后,以免疫原性良好的IBD油佐剂灭活疫苗肌肉注射 2ml每只。2. 7~10d后,重复注射一次,7~10d后再注射一次。油佐剂剂量适度递增。3. 免疫后定期检测卵黄抗体水平,琼扩达1:128时开始收集,琼扩降到1:64时停止。4. 对高免蛋进行灭菌,打开收集卵黄,加入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稀释后的卵黄抗体琼扩效价不低于1:16~1:32,加青链霉素和硫柳汞充分搅拌后分装4 ℃保存。4、研制菌苗的新方法①对细菌感染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及涉及许多病原体毒力决定簇如粘附素、侵袭素、荚膜多糖、脂多糖、毒素等编码基因及其产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与鉴定,是不断设计和研制新型疫苗的重要基础。②针对不同病原体致病特点和毒力决定簇的特点,发展和产生了不同的菌苗研制方法,得到不同类型的菌苗。5、理想菌苗的条件①安全,遗传性状稳定,无毒性,无致癌性,无致畸变或致流产性。②结构简单清楚,可生物降解,有生物相容性,与组织抗原无免疫学交叉反应。③对各年龄组人群均有长时间的免疫保护作用。④多价,有更大的覆盖面,最好一次性免疫。⑤能口服,能有效诱导粘膜免疫。⑥易于生产,储存及服务,不需冷藏。10、抗体的治疗机制①中和作用:用于感染性疾病,使病原体或其产生的毒素丧失致病力。②示踪或导向作用:使与其相连的功能性分子特异性地激活或封闭、破坏靶细胞或靶分子。③竞争性抑制作用/拮抗作用:与体内产生或体外进入的物质结合,阻止其与靶分子作用产生毒性损害。④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及补体依赖性细胞溶解作用。⑤通过内影像作用模拟抗原,使疫苗更具安全性及广泛性。2、传统疫苗与新型疫苗的区别:传统疫苗:①疫苗的研制则主要是通过人体实验从经验与失败中获得。②20世纪以来,随着病原学、流行病学、免疫学,特别是病毒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大量传统疫苗相继问世。③免疫学的进展,使人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中和抗体判定疫苗成功与否。几乎所有免疫保护机制明确,可以产生中和抗体,又易于培养的疫苗都已获得成功。甚至一些新出现的疾病,主要具备上述特点,也可使用传统疫苗技术迅速研制成功。④对于免疫保护机制不明确,有潜在致癌性或免疫病理作用,以及病原不能或难于培养的疫苗,使用传统疫苗技术就很难研制成功。新型疫苗:①新型疫苗则是在分子生物、分子免疫学、蛋白化学以及相应的生物高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②重组DNA技术包括促进了疫苗生产技术的发展。③从现代的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把疫苗定义为:一种使用抗原通过诱发机体产生特异免疫反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或达到特定医学目的的生物制剂。 ④目前新型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传统疫苗和研制传统技术不能解决的新疫苗两个方面,包括肿瘤疫苗、避孕疫苗及其它非感染性疾病疫苗的研究,其中发展治疗性疫苗已成为新型疫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单选题10、冷冻干燥的优点是(ABCDE )A、可避免药品因高热而分解变质B、产品剂量准确,外观优良C、所得产品质地疏松,加水后迅速溶解恢复药液原有的特性D、含水量低,一般为1%~3%。干燥在真空中进行,不易氧化,有利于产品长期储存E、产品中微粒物质比用其他方法生产时少,因为污染机会相对减少。 1、构成抗原的基本条件:异物性、一定的理化特性、特异性。 2、蛋白质根据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有:盐析法、有机溶剂法层析法、等电点层、疏水析法;根据分子大小、形状和密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有:凝胶过滤层析法、透析法、过滤和超过滤法、离心和超离心法等;根据电性不同:离子交换层析法、等电点沉淀法、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等;根据立体结构中的特定电位与某种特定配体的特异亲和力进行分离,叫亲和层析法。 3、生物反应器的类型有: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固定床式生物反应器、流化床式生物反应器、袋式或膜式生物反应器、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以及可同时制备巨载体和微囊等的固定化培养的生物反应器等。 4、新型疫苗包括:工程基因疫苗、遗传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微胶囊疫苗。 5、破碎细胞的方法有:高压匀浆法、高速珠磨法、超声振动破碎法、压力法、反复冻融法、化学渗透法、酶溶破碎法。 6、细菌外毒素的特征:毒性强、具有亲组织性、具有抗原性、是一种双组分结构蛋白质。 7、用生物反应器进行细胞培养过程中需检测的物化参数有:温度、pH、溶氧、搅拌、进出液流量。7、生物制品的质量鉴定包括:理化鉴定、安全鉴定、效力鉴定、其中理化鉴定包括:外观、真空度、溶解时间、化学鉴定(蛋白质含量测定、防腐剂含量测定、纯度测定、其他)安全鉴定包括:一般安全性鉴定(异常毒性试验、无毒实验、热原试验)杀毒、灭活和脱毒情况的检查(活毒检查、解毒检查、残余毒力试验)外源性污染检查(野毒检查、支原体检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和爱滋抗体的检查、残余细胞DNA检查)过敏性物质检查(过敏性试验、血型物质的检测)效力鉴定包括动物保护性试验、活菌数和活病毒滴定测定、抗毒素和类毒素的单位测定、血清学试验 请简述生物制品分包装的作用?(1)保护内装物:防止劣化变质,防止破损,防止侵入或泄漏(2)方便使用:单元化包装,多剂量包装,组合包装(3)构成商品,促进销售:一个独立的包装,都有具体的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以及生产厂家的封口保证。(4)物流合理化生物制品理想的效力检定应具备的条件是哪些?(1)试验方法具最佳代表性(2)试验方法应简便易行,重复性好(3)结果应明显(4)所用试验动物应标准化(5)试验结果要能与流行病学调查基本取得一致灭活疫苗的优点与不足?优点:1.较为安全 2.能制备多价混合疫苗 3.稳定、耐热性相对较好.不足:1.一般需多次接种及加强没有 2.不能诱生局部抗体,一般无细菌没有作用3.需要病毒抗原高浓度请简述生物制品的分装过程(一)分装容器的准备(1)清洗1)玻璃容器的清洗:60℃热水清洗三次,清洗水源为纯化水,最后一次需用无热源注射用水冲洗。2)橡胶塞的清洗:用0.1mol/L氢氧化钠液煮沸,反复搓洗干净,随后用0.1mol/L盐酸水溶液煮沸30min至1h,再用饮用水洗净,最后用注射用水冲洗。3)将洗净的玻璃容器倒置于洁净的盒内,并将盒加盖密封。(2)干燥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容器、铝盖等包装材料用180℃干热灭菌2h,以彻底破坏热原,橡胶塞用高压蒸汽灭菌法(121℃,30min)灭菌,灭菌好的空瓶存放于有空气净化装置的柜子内,瓶子存放时间最好不超过24h。(二)灌装和封口灌装必须在100级的净化室中无菌条件下进行。药液灌装要准确,药液不沾瓶壁,不受污染,注入容器的量比标示量多。封口要严密不漏气。安瓿颈端应圆整光滑,无尖头和小泡。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有哪些基本构件?各部件的功能?(1)罐体功能:防止高速搅拌时,形成湍流(2)搅拌系统功能:使细胞在培养基中均匀分布,使养分能充分地被细胞利用,同时还可使气体分散成较小的气泡,增大气液界面,有利于氧的传递。(3)加温和冷却系统功能:满足不同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生长对温度的要求。(4)进出气系统功能:满足不同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生长对氧的要求。(5)进出液系统功能:方便反应物的收集和控制,提高反应器的生产效率。(6)检测和控制系统功能:保证生物反应器的物化参数处在微生物或细胞生长的最佳条件。(7)管线和接头功能:可直接用火焰消毒以防止连接时污染。请简述类毒素的生产过程(1)产毒生产毒素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菌种、产毒培养基、培养方法。(2)脱毒影响脱毒的几个因素有:温度、pH、甲醛浓度、毒素。(3)精制精制条件要温和,避免对抗原性有任何损伤。多糖类制品纯化的方法有哪些?(1)沉淀法(2)盐析法(3)季铵盐沉淀法(4)纤维素柱层析法5)离子交换法6)金属配合物法论述题冷冻干燥的工艺过程1、冻结制品在干燥之前必须进行预冻,预冻方法有速冻法和慢冻法。速冻法是在产品进箱之前,先把冻干箱温度降到-45℃以下,再将制品装入箱内,这样急速冷冻,形成细微冰晶,制得产品疏松易洗。此法不易引起蛋白质变性,对于酶类活菌活病毒的保存有利。慢冻法可使溶液形成大冰晶,使溶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受到应力,延长了共熔混合物中盐对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时间,从而增加了分子聚合的机会,导致变性。此法适合细菌或细胞制品。2 第一次干燥第一次干燥的目的主要是除去大量的游离水及部分中间型结合水。在这一程序中,冻干物质的温度应始终低于共熔点,否则它将溶解产生气泡,造成变性,甚至引起分子结构的变化。若冻干物质在4%左右的残余水分下能稳定,即可终止冻干,进行封口包装,否则要进行第二次干燥。3/第二次干燥第二次干燥的目的主要是去除残余的中间型结合水,但要注意不要除去结构型结合水,否则蛋白质会发生氧化作用,也会破坏蛋白质的三级和四级结构,使生物活性物质变性失活。4/封口干燥完毕后应及时封口,封口前可抽真空或充氮,避免干燥物质暴露于氧气中。试论述基因工程疫苗的表达系统和其生产工艺过程基因工程的表达系统主要有酵母表达系统和CHO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它将酵母作为表达系统来生产乙肝表面抗原。其基因构建是:用内切酶先将HBV的S基因切出,前面加上甘油醛磷酸脱氢酶作为启动子,后加上ADH-1 作为中止物形成一个基因盒,与PBR-322质粒重组,再与酵母的2 μDNA复制起点构成穿梭质粒转化入酵母细胞。一般用于生产的酵母重组细胞HBsAg的表达量多于5μg/ml,但不能分泌到细胞外,必须将细胞破碎后才能得到HBsAg。生产工艺:工程菌(酵母)大罐发酵,收集菌体→菌体破碎,收集抗原→硅胶对抗原吸附(粗提)→过疏水层吸住(精纯)→甲醛灭活→稀释加佐剂→分装→成品及检定。CHO表达系统:我国构建的CHO表达细胞为C28株。生产工艺:CHO表达细胞株→转瓶细胞培养,表达HBsAg →收集分泌出的抗原→溴化钾超离心→硫酸铵沉淀(粗提)→超滤→疏水层析或凝胶过滤(精纯)→甲醛灭活,除菌过滤→稀释加佐剂→分装→成品及检定。GMP 大题涉及三方面:(1)人员高素质的人员是推行实施GMP的重要保证(2)硬件符合要求的硬件是实施GMP的先决条件(3)软件即组织、制度、工艺、操作、卫生标准、记录、教育等管理规定。GMP的作用和特点:1、GMP实施涉及两方面:政府药政部门从管理角度出发,把GMP看成是政府对药厂提出的最低要求,并作为药品质量监督员检查药品质量和药厂的的依据;对制药单位来说,应把GMP 视为本厂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水平,即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测应达到的必需水平。2、GMP是根据通用的原则性规定,针对本国所有药厂而制定,各药厂应按GMP要求,制定更具体的实施实例3、GMP是防患于未然。应该把重点放在生产过程,通过对生产过程的严格控制来保证生产出安全有效的药品。4、GMP强调有效性的证实。5、在管理系统上,GMP要求有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两权分立的特点,在组织上两者的地位是平行的,在人事两部门的负责人不能互相兼任。 6、GMP强调人员素质、卫生要求、无菌要求、核对制度以及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实施GMP意义:1、实施GMP是我国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2、实施GMP是企业及其产品增加竞争力的重要保证。3、实施GMP,才能是药品质量得到最大限量的保证,才能保障人民安全用药,这是企业对人民安全与健康高度负责精神的具体体现。

生物制品考试复习资料(简答题)(DOC)

1、生物制品的纯化分离法的一般程序? 1)根据产品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制定出可行的分离纯化方法,然后破碎生物材料的组织细胞,提取生化产品的混合物,利用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及其他沉淀剂等方法对应的生化产品进行粗提,2)再利用电泳技术,色谱技术和膜分离等技术对粗体产品进一步分离化,3)最后可对纯化产品进行鉴定并制成制剂,即完成了对生化产品的制备 2、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 免疫反应从功能上可以分为3个相互关联的过程:1起始阶段,免疫活性细胞识别抗原或抗原多肽与MHC复合物2激活阶段:又称增殖分化阶段,淋巴细胞被激活,大量复制、分裂、增值,分泌各种细胞因子3反应阶段,激活后的免疫细胞与感染的细胞相互作用将它们从人体内清除 3、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学特性? 1)抗肿瘤活性2)免疫调节作用3)炎症活性4)促凝血活性5)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的作用6)热原质活性7)参与骨质的吸收 4、一般生物制品的制备方法? 1)原料的选择、预处理和保存2)提取目的产物3)分离纯化目的产物 5、蛋白类制品分离纯化方法? 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形状和密度差异进行分离纯化:1)过滤盒超过滤技术2)离心和超离心技术3)凝胶过滤层析技术4)透析 利用蛋白质的电性进行分离纯化1)等电点沉淀2)离子交换层析3)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利用蛋白质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分离:1)盐析法2)乙醇和聚乙二醇沉淀法3)疏水层析法利用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分离纯化:1)辛酸沉淀法2)利凡诺沉淀3)固相化染料柱层析4)螯合柱层析 利用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分离纯化主要有亲和层析法 利用蛋白质多种结合能力,用羟基磷灰石层析分离纯化 6、工程菌的组成及保存方法? 组成:目的基因、载体、受体细胞 保存方法:通常采用将工程菌种冻干后封存于菌种管内再作低温保存的方法 7、血清学实验的方法和原理? 所谓血清学实验是指体外抗原抗体反应实验,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用已知的一方检测另一方,抗原抗体在体外结合时,可因抗原的物理性状不同或参与反应的成分不同出现各种类型的反应 8简述生物反应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1搅拌式生物反应器 适用于大多数的生物过程,即用于微生物的发酵,也广泛用于动植物细胞的大量培养 2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气体通过装在罐低的喷管进入生物反应器的导流管致使该部分液体的密度小于导流管外部区域的液体密度,从而使液体循环流动

生物制品学试题库

生物制品学试题库 生物制品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1、生物制品学 2、生物制品 3、联合疫苗 4、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5、诊断制品 6、细菌类诊断制品 7、病毒类诊断制品 8、抗原 9、疫苗10、核酸疫苗11、遗传重组疫苗12、基因工程疫苗13、冷链系统14、免疫佐剂15、微生态制剂16、免疫调节剂17、减毒活疫苗18、灭活疫苗19、细菌类疫苗20、病毒类疫苗21、类毒素22、细菌内毒素23、血液制品24、正常人免疫球蛋白25、特异性免疫球蛋白26、细胞因子27、基因治疗28、核酸药物29、基因置换30、成分输血31、基因增补32、静注丙球33、集落刺激因子34、细胞因子35、基因失活36、干扰素37、肿瘤坏死因子38、促红细胞生

成素39、干细胞因子40、益生素41、益生元42、合生元43、体内诊断制品44、体外诊断制品二、填空题1、病毒疫苗的制备方法包括、、和。2、制备生物制品要选择最佳生长时期的原料,植物原料要注意生长的、动物要选取适 1 当的、微生物原料最好选取。3、自原始代工程菌种经传代扩种获得的菌种称为,用于制备生产用的工作代工程菌种。4、与其它商品相比,生物制品的特殊性表现在:、和。5、GMP 根据其适用范围可分为三类:的GMP、的GMP和的GMP。6、生物制品的检定一般分为、和三个方面。7、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类生物制品主要包括、、、和。8、生物制品在制造过程中被某些细菌或其他物质所污染,可引起机体的致热反应。目前公认的致热物质主要是,其本质是脂多糖,通常用进行检测或量化。9、目前用于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诊断及血液筛查的诊断试

剂主要有、及。10、细胞因子通常以或形式作用于附近细胞或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在局部以高浓度短暂地发挥作用。11、干扰素的种类很多,根据结构、功能来源等主要分为、、三种。 12、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级,按照其防护级别,最低,最高。 13、于具有向内流动的气流,可防止柜内产生的感染性物质对工作人员和附近环境的污染,是一个有效的防护系统,也称一级屏障。14、是疫苗中最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15、构成抗原的基本条件是:、和。16、疫苗的基本性质包括:、和。17、疫苗生产用菌毒种采用种子批系统,分为三级,即:、和。18、影响佐剂质量的优劣或能否适用于人用疫苗的主要因素为:、和。19、根据所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的不同,可将免疫反应分为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和介导的体液免疫反应。相应地,不同的疫苗和不同的接种途径也会产生不同的免

生物制品期末考试

第一章 1、生物制品学(biopreparatics):指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功能特点、应用、生产工艺、原理、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等诸多方面知识的一门学科。 2、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第二章 一、生物制品原料的保存方法:(1)冷冻法: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生物原料。(2)有机溶剂脱水法:常用的有机溶剂是丙酮。该法适用于原料少而价值高、有机溶剂对活性物质没有破坏作用的原料,如脑垂体等。(3)防腐剂保鲜:常用乙醇、苯酚、甘油等。该法适用于液体原料,如发酵液、提取液等。对于不同的生物还有不同的保存方法,例如对于动物细胞,有组织块保存法、组织悬液保存法、单层细胞保存法等。 二、蛋白类制品的分离纯化方法:【1】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形状和密度差异进行分离纯化(1)过滤和超过滤技术:过滤、微过滤、超过滤(2)离心和超离心技术(3)凝胶过滤层析技术(4)透析【2】利用蛋白质的电性进行分离纯化(1)等电点沉淀(2)离子交换层析技术(3)电泳和等电聚焦电泳【3】利用蛋白质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即溶解度)进行分离(1)盐析技术(2)乙醇和聚乙二醇沉淀法(3)疏水层析法【4】利用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分离纯化(1)辛酸沉淀法(2)利凡诺沉淀(3)固相化染料层析(4)螯合柱层析【5】利用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分离纯化:亲和层析法【6】利用蛋白质的多种结合能力,用羟基磷灰石层析进行分离纯化 三、原料选择的注意事项:生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可合成不同的生化成分,所以生物的生长期对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影响很大。对于不同来源的原料,要注意选取其最佳生长时期。植物原料要注意它生长的季节性;微生物原料最好选取对数生长期,因为这时的微生物生长代谢能力最强;动物原料要选取适当的年龄和性别。 四、选择原料时应遵循的原则:原料来源丰富,产地接近,成本低;原料新鲜,其有效成分含量高并易于获得;杂质含量尽可能少,对原料中的杂质、异构体,必要时应进行相关的研究并提供质量控制方法;起始原料应质量稳定、可以控制,原材料应由来源、标准和供货商的检验报告,必要时应根据制备工艺的要求建立内控标准。 第三章 ⒈GMP: 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控制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将差错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从而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的一套管理制度。生物制品属于药品,其生产和质量管理也应遵循GMP要求。 ⒉生物制品的物理化学检定:生物制品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和不利因素,需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检查出来,这是保证制品安全和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㈠物理性状检定⑴外观①透明液制品:应为本色和无色透明液体,不得含有异物、白点、凝块、浑浊或摇不散的沉淀物②悬浊液制品:应为乳白色混悬液,不得有摇不散的菌块和其他异物。③冻干制品:应为淡黄色、白色疏松体,呈海绵状或结晶状,应无融化现象。⑵真空度:冻干制品进行真空封口,可进一步保证冻干制品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⑶溶解时间:取一定量冻干制品,按药典要求,加适量溶剂,检查溶解时间,其溶解时间应在规定时限内。㈡化学检定⑴蛋白质含量测定:①凯氏定氮法②酚试剂法③双缩脲法⑵防腐剂含量测定:①苯酚含量测定法②游离甲醛含量测定③汞类防腐剂含量测定④氯仿含量测定⑶纯度检查:很多生物制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因此常用电泳法进行纯度检查。①区带电泳②免疫电泳③凝胶层析⑷其他①水分含量测定②氢氧化铝与磷酸铝含量测定。③磷含量测定④O-乙酰基含量测定。 ⒊生物制品的安全检定:生物制品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安全性检查:①菌毒种和主要原材料的检查②半成品(包括中间品)检查③成品检查。⒈一般安全性检查①异常毒性试验:是生物制品的非特异性毒性的通用安全试验,检查制品中是否污染有外源性毒性物质以及是否存在意外的不安全因素。除另有规定外,异常毒性实验包括小鼠试验和豚鼠试验。②无菌试验:生物制品不得含有杂菌,灭活疫苗不得含有活的本菌本毒,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③热原试验:生物制品厂制造过程中被某些细菌和其他物质所污染,可引起机体的致热反应,即热源反应。致热物质主要是指细菌性热原质即革兰阴性细菌内毒素。包括家兔试验法和鲎试验法。家兔试验法是将一定剂量的待检品,经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判定待检品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鲎试验法是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⒉杀菌灭活和脱毒情况的检查①活毒检查:主要是检查灭活疫苗解毒是否完善。②解毒试验主要用于检查类毒素等需要脱毒的制品。③残余毒力实验:用于活疫苗的检查。⒊外源性污染检查①野毒检查:组织培养疫苗有可能通过培养带病毒的细胞带入有害的潜在病毒,因此需要进行野毒检查。②支原体检查:病毒类疫苗的病毒收获液、原液采用培养法检查支原体,必要时可采用指示细胞法筛选培养基。③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和艾滋抗体的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方法是放免和酶联免疫法。检测丙肝抗体和艾滋抗体可用酶联免疫法.④残余细胞DNA检查:用分子杂交技术的方法检测来源于宿主细胞的残余DNA含量,以确保制品的安全性。⒋过敏性物质检查:以异种蛋白为原料制成的某些生物制品,需要检查其中过敏原的去除是否达到允许限度。①过敏性试验②牛血清蛋白含量测定③血型物质的检测:通常待检测的血型物质有抗A抗B血凝素和类A血型物质。 第七章 1疫苗的基本成分 其基本成分包括抗原,佐剂,防腐剂,稳定剂,灭火剂及其他相关成分。这些基本要素从不同角度确保了疫苗能够有效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确保疫苗在制备和保存过程中稳定存在。 ①抗原在机体内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可与其发生特异反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的物质称为抗原。抗原是疫苗最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他决定了疫苗的特异免疫原性。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是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进入机体后引起的免疫细胞间的一系列免疫反应。抗原的反应原性(reactivity)是指抗原与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构成抗原的基本条件:异物性,一定的理化特性,特异性。 ②佐剂能增强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这种加强可表现为增强抗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或两者兼有。 ③防腐剂为了保证疫苗在保存过程中不受微生物污染而添加的一种适量的防腐剂。 ④稳定剂有效抗原表位是疫苗的作用基础,而某些抗原表位对环境中的温度,光等因素非常敏感,极易发生变性而导致疫苗的免疫原性降低。为保证作为抗原的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存活,并保持免疫原性,需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或保护剂。 ⑤灭火剂及其他相关成分灭火器主要用于疫苗生产过程中对活体微生物的杀灭 2疫苗的基本性质 ⑴免疫原性指疫苗接种进入机体后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包括①抗原的强弱,大小和稳定性,2抗原的理化性质。 ⑵安全性疫苗的安全性,包括接种后的全身和局部反应,接种引起免疫应答的安全程度,人群接种后引起的疫苗株散播情况。 ⑶稳定性疫苗,必须具有一定稳定性e保证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和冷链运输后仍能保持期有效的生物活性。 3疫苗的种类(112页表格) 4计划免疫与联合免疫概念 ①计划免疫(Planned immunization)是根据特指的某些传染病疫情检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利用免疫制剂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致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②联合免疫(Combined immunization)就是采用多种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联合制成多联和多价疫苗,注射这种疫苗可预防多种传染病或相同疾病的不同亚型,也可将多种疫苗同时进行免疫接种,以达到预防多种传染病的目的。 5免疫佐剂(adjuvant):凡能非特异的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式与抗原结合而增强其特异免疫性的物质称为免疫佐剂。 6目前人和兽用免疫佐剂的主要类型。 ①铝佐剂抗原中加入适量的佐剂,可以将抗原完全吸附接种后,佐剂将抗原缓慢释放,起到抗原仓库的作用,从而延长抗原与巨噬细胞或其他抗原呈细胞的接触,是抗体的产生量剧增。氢氧化铝的功能主要是刺激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产生高效价的IgG和爱IgE抗体,激活Th2细胞,但他不能刺激Th1细胞,也不能加强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活性,因此对许多疫苗不适用,尤其是对以细胞免疫为主的疫苗。 ②矿物油乳剂这类佐剂在提高抗体的幅度和免疫持久性方面,远高于佐剂。可是副反应严重,注射后多引起无菌化脓,且含有的矿物油,会长期留于植物中不能代谢,而且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不予允许用于人。 ③植物油佐剂这种佐剂是由高纯度花生油做乳化剂,与液体疫苗制成的乳剂。由于植物油可被人体缓慢吸收,副反应小于矿物油佐剂,因此可用于人。 。 第八章 1.基因工程疫苗分类包括哪几种? 答:(1)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2)基因工程载体疫苗:①以细菌为载体的基因工程疫苗。②以病毒为载体的基因工程疫苗。(3)核酸疫苗(4)基因缺失活疫苗(5)蛋白工程疫苗(6)转基因植物疫苗 第九章 1.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是指利用加热或甲醛解毒等理化方法将人工大量培养的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杀死,使其丧失感染性和毒性但仍保持免疫原性,并结合相应的佐剂而制成的疫苗。 减毒活疫苗(attenuated live vaccine):又称弱毒疫苗,是指将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连续传代。使其对原宿主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亚临床感染,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遗传特性,用这样的菌毒株制备的疫苗即为减毒活疫苗 2.常用灭活细菌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百日咳疫苗。 常用减毒活疫苗:炭疽疫苗,结核疫苗,鼠疫疫苗,卡介苗。 3.细菌性监督和疫苗生产工艺流程图。菌种〔→传代检定(培养特性、独立试验、安全实试验、免疫力试验)〕→生产培养(37~39℃培养一定时间)(克氏瓶固体培养或发酵罐液体培养)→收菌→合并→原液检定(细菌试验、浓度测定)→半成品配制(稀释、加冻干保护剂)〔→检定(纯菌试验、浓度测定)〕→分装及冻干→成品检定(鉴别试验、物理检查、水分、无菌试验、活菌计数、热稳定性试验、效力实验) 4外毒素exotoxin:细菌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毒素,可从菌体扩散和或自溶后释放到菌体外。是细菌的代谢产物,为一种蛋白质,所以又称细菌蛋白质毒素,可用于制造类毒素。 内毒素endotoxin:菌体细胞壁的结构成分,细菌在生活状态时不能释放出来,只有在细菌死亡之后,通过菌体自溶或人工方法使细菌崩解后才能释放至外界环境中,它是由脂质、多糖及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所以内毒素已逐渐被脂多糖一词所代替。第十章 1、HIV的复制:当H I V接触宿主细胞时,gp120与靶细胞的CD4分子结合,暴露出gp41,在gp41的参与下发生病毒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HIV的反转录酶随病毒RNA进入宿主细胞内,HIVRNA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利用宿主细胞的核苷酸反转录成一单链DNA,以此单链DNA为模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复制另一条DNA链,从而形成双股的cDNA,cDNA可以进行转录,形成病毒RNA,并进一步形成病毒颗粒,由宿主细胞释放再去感染其他细胞,这样的病毒成为活动性病毒。活动性病毒的生成过程即是病毒复制的过程。 2、AIDS的现状:目前研究AIDs疫苗还具有困难,HIV的病毒颗粒结构已经相对较了解,与此相比,疫苗的研究,却很缓慢,主要原因在于该病毒本身的生物学特点。虽然研究HIV疫苗困难重重,然而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研制有效的HIV疫苗是有可能的。艾滋疫苗的现状,表现为新型疫苗和传统疫苗两大分枝,新型疫苗以基因工程疫苗为主,同时还包括合成多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根据表达形式及克隆载体可分为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活载体疫苗及核酸疫苗等。 3新型的乙肝疫苗的研究方法:乙型肝炎DNA疫苗主要是将HBsAg的基因重组到质粒上构建成的,它在小动物的实验中显示了理想的免疫保护效果,如小鼠肌肉注射表达HBsAg的质粒后,迅速产生强烈而持续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但在大动物中却不能诱导出显著的免疫应答,这是DNA疫苗技术在当前所面临的共同的重要问题。利用含CpG基序的寡聚核苷酸与HIV的DNA疫苗同时免疫大猩猩,可以明显增强HBVDNA疫苗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免疫原性。另外,将相关的细胞因子基因插入到HBV的DNA疫苗载体中,也可是DNA疫苗的免疫反应提高数十倍。 第十一章 输血的原则。 答:1.鉴定血型。要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因为ABO血型系统不相容的输血常会引起严重的反应。2.抗体检查和鉴定。要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血型不规则抗体,如抗C、抗E、抗s等抗体;若检查结果为阳性,只要时间允许,在交叉配血前,应该对其进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别分析。3.交叉配血试验。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主侧实验;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次侧实验。交叉配血试验应在37摄氏度下进行,以保证可能发生的凝集反应得以充分显示。4.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就是把人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如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分别制备成高纯度或高浓度的制品,根据患者的需要输注相应的成分。成分输血具有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节约血源等优点。 第十二章 一.血液制品的种类,用途。 1.白蛋白类制剂:①维持调节血液渗透压;②运输和解毒作用;③营养供给。(治疗休克、低蛋白血症、脑水肿、胸腹水) 2.免疫球蛋白制剂:免疫球蛋白制剂有三类,①正常人免疫球蛋白、②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预防或治疗相应传染病感染症)、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预防和治疗感染症,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作用是给受着补充免疫抗体以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的,其功效取决于所含抗体的种类及生物效价。 3.凝血因子制剂:①凝血因子Ⅷ制剂(用于治疗血友病的出血症状,凝血因子Ⅷ缺乏症),②凝血因子Ⅸ制剂(用于治疗乙型血友病的出血症状)③纤维蛋白原制剂(主要用于先天性纤原缺乏症及继发性纤源缺失的治疗,如胎盘早期剥离引起的大出血等)。 二、低温乙醇沉淀法的原理及影响沉淀的因素。 原理:在介电常数大的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大,在介电常数小的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就小。乙醇能显著地降低蛋白质水溶液的介电常数,从而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 影响因素:①PH:当PH位于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最易沉淀。通常低温乙醇法在PH4.4~7.4进行分离。②温度:温度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低。溶液中加入乙醇,因乙醇的水合作用会产生放热现象,而温度升高可能造成蛋白质变性,所以在低温乙醇工艺中,整个过程均应控制在0~-8℃。温度降低可以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若温度控制不当,轻则会影响蛋白质的获得率,重则会引起蛋白质变性。③蛋白质浓度:在分离过程中,可将蛋白质溶液作适当稀释,以减少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多种蛋白质共同沉淀,但过分稀释易使蛋白质变性,同时增大分离的容量,也不可取,所以应选择适宜的浓度。该方法中蛋白质浓度适宜范围为0.2%~6.6%④离子强度:在低盐溶液中盐浓度的很小改变即可引起蛋白质溶解度的极大变化,盐类与蛋白质的互相影响,随离子强度而变化。该法中离子强度的变化范围在0.01~0.16。,⑤乙醇浓度:乙醇能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逐渐降低,而其溶解度急剧下降,在低温乙醇工艺中,乙醇的浓度范围在0~40%。 第十三章 1.人血液代用品的分类 答:(1)全氟碳化合物。(2)血红蛋白类血液代用品。①天然血红蛋白②化学修饰血红蛋白③人工红细胞④基因重组血红蛋白(3)红细胞类血液代用品。①万能型红细胞②造血干细胞培养定型红细胞。 第15章 细胞因子分类及功能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人类和动物的各类细胞分泌的具有多样生物活性的因子。他们是一组可溶性的不均一的蛋白质分子,能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1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最先被发现的细胞因子。IFN除具有抗病毒作用外,还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控制细胞增殖,引发发热等作用。 2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在进行造血细胞的体外研究中,发现一些细胞因子可刺激不同的造血干细胞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根据作用的靶细胞不同,可将CSF分为以下几类①刺激白细胞的CSF②刺激红细胞的促红细胞生成素③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干细胞因子④刺激胚胎干细胞的白血病抑制因子⑤刺激血小板的血小板生成素。这些细胞因子均有集落刺激,不同的CFS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起促增殖分化作用,是血细胞发生必不可少的刺激因子。 3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类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这类物质主要有白细胞合成,且主要介导白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用极小的量就可以起到重要的介导效应。 4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类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的细胞因子。分为TNF-α和TNF-β。除有杀肿瘤作用外,TNF还可引起发热和炎症反应,大剂量的可引起恶液质,使患者表现出进行性消瘦。 5趋化因子(chemokine)是一组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主要调节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趋化性,激活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促进定向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和一些转化细胞的机能,在机体炎症反应和抗感染及创伤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6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对机体不同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称为生长因子。通过旁分泌、自分泌和内分泌等途径对靶细胞的增殖、运动、收缩、分化和组织改造起调控作用。 包括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用于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综合症、侏儒症及神经系统疾病等。②表皮生长因子EGF:可作为化妆品添加剂及用于面部整形手术,具有修复皮肤组织的功能③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一种存在于血清中的结缔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促进剂。④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在创伤愈合和慢性炎症中,对新生儿血管的形成及肌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移动具有刺激作用,对胚胎横纹肌的发育和肺的成熟也起调控作用。⑤神经生长因子NGF:能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和成熟,维持神经元的存活。⑥转化生长因子TGF:可用于骨伤愈合,慢性创伤和抗肿瘤。⑦抑制素inhibin、⑧骨形态形成蛋白BMP等。 第十九章 1、基因治疗(gene therapy)就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目的细胞并有效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基因治疗的方法(方式):(1)基因置换gene replacement指用正常基因置换整个致病基因,使致病基因永久得到更正。这种以正常基因替换缺陷基因的方法是最理想的,它可以除去全部致病基因,使突变的基因在原位得到更正。(2)基因修正gene correction 是指将致病基因的突变碱基序列纠正,而正常部分予以保留。(3)基因修饰gene augmentation 是指将目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其他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特异的修饰缺陷细胞的功能或使原有的功能得到加强,但致病基因本身并未得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