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⒈化学品危害

⒈化学品危害

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办法

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办法 张晓婷古交市第一中学校 摘要对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危害、防范措施及其处理办法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提供了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办法,以提高化学科研工作者及相关实验人员对化学品危害的防范意识,减少危害发生。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危害防范处理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但是不少化学品因其固有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存在着很多危险性因素,由此引发的事故日益增多,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如果我们在接触、使用这些化学品前能对其危害性有所了解,并对其防范处理办法有一定的认识,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易爆、有毒害、腐蚀性等化学品。对于危害性不同的化学品,其防范与处理方法也不同。本文旨在提供化学品危害防范及处理方法的相关信息,并对其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潜在隐患进行分析,使人们在接触和使用此类化学品时有所防范。 1危险化学品定义及分类 定义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有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能对人体、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分类 按照国家标准(GB6944)[1],危险化学品分为9类,具体如下: (1)爆炸品:包括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有迸射危险,但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这两种危险都有,但没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质。 (2)气体:包括易燃气体;非易燃无毒气体;毒性气体。 (3)易燃液体。 (4)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5)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6)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7)放射性物质。 (8)腐蚀性物质。 (9)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2 常见危险化学品危害及其防范与处理方法 2.1 爆炸品 爆炸品是指爆炸性物质、物品及可以产生爆炸或烟火效果的物质或物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同时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如:叠氮钠、黑索金、2,4,6-三硝基甲苯(TNT)[2],三硝基苯酚。 在使用易爆化学品时,应取用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必要精确性或可靠性的最小用量,将实验微型化。绝对禁止用明火直接加热,且不能用带磨口塞的仪器;利用烘箱干燥爆炸性物质时禁止关闭烘箱门,也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干燥或干燥剂干燥。在加热干燥时,应特别注意加热的均匀性,尽可能消除局部自燃的可能性。对实验剩余的残渣物,要及时妥善销毁。一旦发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全解

主要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甲醛 一、标识 中文名甲醛、蚁醛、福尔马林 英文名Formaldehyde 分子式CH2O;HCHO 相对分子质量30.03 CAS号50-00-0 危险性类别第8.2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醛类。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主要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蒸气,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盛以及视力障碍。本品能抑制汗腺分泌,长期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甲醛是一种具强还原性的原生质毒素,进入人体器官后,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生成所谓甲酰化蛋白而残留在体内,其反应速度受pH值温度的显著影响。进入人体的甲醛亦可能转化成甲酸强烈地刺激粘膜,并逐渐排出体外。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或用2%碳酸氢溶液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洗胃。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 闪点(℃)50℃/37% 爆炸下限(%)7 引燃温度(℃)300℃ 爆炸上限(%)73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参考文本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危化学品安全标签是指危险化学品在市场上流通时应 由供应者提供的附在化学品包装上的,用于提示接触危险 化学品的人员的一种标识。它用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 文字、图形表述有关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安全处置的注 意事项。 一. 安全标签的主要内容与设计 名称用中文和英文分别标明危险化学品的通用名 称。名称要求醒目清晰,位于标签的正上方。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分子中各原子数,居

名称的下方,若是混合物此项可略。 化学成分及组成标出主要危险组分及其浓度或规格。 编号标明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和中国危险货物编号,分别用UNNo.和CN No.表示。 危险性标志用危险性标志表示各类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每种化学品最多可选用二个标志。标志采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和“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 警示词根据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和类别,用“危险”、“警告”、“注意”三个词分别进行高度、中度、

化学品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特征及防范常识

化学品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特征及防范常识在日常生产或生活中,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有许多,不同的化学物品间有着不同的化学物理反应。在这种行业工作的人员尤其要注意做好个体防护工作,因为这些化学物品会随时产生化学或物理反应并有着立即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的风险,所以如果做好化学防护需要认识基本的防护常识: 经呼吸道、肺吸入中毒呼吸道、肺吸入是化学泄漏事故引起中毒最危险、最常见、最主要的途径。凡是有毒气体、液体蒸气、化学品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以及工业生产中意外释放有毒化学成分的烟、雾、粉尘等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选择使用呼吸防护器,包括防尘口罩、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器等。可将空气中有害物质过滤净化或另行供给气源,供其呼吸。在化学清洗时,配制清洗液常常会遇到的固体化学原料的粉尘、各种酸碱性物质的飞溅以及酸性气体的挥发;在进塔入罐施工时,清理杂物、设备内壁表面处理也存在粉尘、清洗液中挥发性化学品对施工人员的面部灼伤和对正常呼吸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好选用隔离式通风面罩是通过压缩机、送风机或通过长管将外部新鲜空气引入供人呼吸。

通过皮肤吸收中毒在化学事故中,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情况也 比较常见。化学毒物可通过表皮、毛孔、汗腺等管道渗透进入人体。一些脂溶性毒物经过表皮吸收后,还需要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进一 步扩散和吸收。选择使用防护服,有防静电、防止化学污染物损伤 皮肤或经皮肤进入体内的作用。防止酸、碱伤害,应正确使用防护 用品。常用的有眼镜或面罩、工作服、手套及靴等。耐酸、碱工作 服一般由橡胶、塑料薄膜、合成维纤、柞丝绸或生毛呢制成。从事 化学清洗工作可选用合成纤维、柞丝绸或生毛呢制做的工作服比较 适宜,可适应常见的酸类(硝酸、盐酸、氢氟酸、柠檬酸等)和碱类(烧碱、纯碱等)。 消化道吸收中毒化学事故发生后,如果处置不当,消洗不彻底,致 使有毒物质扩散,污染空气和水源或者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致使有毒物质直接污染水源或食物(如粮食、蔬菜、水果等),当使用被毒物污染的食物和水时便会通过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这 种情况时可以避免的。 眼睛灼伤大多数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接触眼睛,一般都会对眼睛造成 伤害,引起眼睛发痒、流泪、发言疼痛,有灼伤感,甚至引起视力 模糊或失明。选用防护眼镜和面罩,主要防护眼睛和面部受电磁波 辐射、粉尘、烟尘、金属和砂石碎屑、化学溶液溅射等损伤。

化学品危害告知

氯酸钾 1、危害性描述 1.1健康危害:对人的致死量约10g。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害,甚至窒息。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1.2燃爆危害: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 1.3环境危害: 2、急救措施 2.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2.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2.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3、消防措施 3.1危险性: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400℃以上则分解并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3.2有害燃烧产物:氯化物、氧化钾。 3.3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4、泄露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 5、操作处臵和储存 5.1操作: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醇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

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5.2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化学品的危害及其防治

化学品的危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危害的产生 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某些化工制品对人类的生命安全和自然界生态平衡也带来了潜在威胁。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在生产、贮存、经营、运输过程中不注意安全防护引起的毒物泄漏、污染甚至爆炸,则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严重危害和影响社会的安宁。一些突发的自然灾害如强烈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洪涝、潮溪、泥石流、山体滑坡、龙卷风、雷击等都可能造成化工企业设施破坡,引起燃烧、爆炸造成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外泄。化学品生产、贮存、经营使用不当可严重污染环境,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周围环境及人群的生命安全。 生产、销售、储运和使用化学品的主要企业和单位有: (1)工厂。农药厂、化肥厂以及其它各种类型的化工厂的生产原料、中间体、成品,以及其它非化工企业某些工种使用的化学品,如热处理、电镀工序中使用的氰化物、铬化合物等有毒化学品。 (2)经销部门。供销社、农资公司以及经销化工化学产品的商店。 (3)使用部门。各级植保站(杀虫、灭菌农药)、粮站(粮食熏蒸剂)、血防站(灭螺药)以及个体农户使用、储存的各种农药。 (4)车站、码头转运化学危险品的仓库。 (5)途径洪涝灾区,被洪水围困淹没或冲翻的各种装载化学品的车辆、般只等。

第二节 化学品急性毒性分级 化学品急性毒性可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五级(表1)。 表1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 毒性 分级 大鼠一次 经口LD 50 (mg/kg) 6只大鼠吸入4 小时死亡2-4 只的浓度 (ppm) 兔涂皮时LD 50 (mg/kg ) 对人可能致死量总量 (g/kg) (g/60kg) 剧毒 <1 <10 <5 <0.05 0.1 高毒 1- 10- 5- 0.05- 3 中等毒 50- 100- 44- 0.5- 30 低毒 500- 1000- 350- 5- 250 微毒 5000- 10000- 2180- >15 >1000 第三节 化学毒物计量 为了判断化学毒物在污染区的浓度、密度和对人员的伤害程度,必须进行基本数量的分析,掌握染毒浓度、染毒密度、毒害剂量和毒害剂量级的概念。 一、染毒浓度

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

安全管理编号:LX-FS-A50109 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刺激。刺激说明身体已与有毒化学品有了相当的接触,一般受刺激的部位为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 许多化学品和皮肤接触时,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炎症;与眼睛接触轻则导致轻微的、暂时性的不适,重则导致永久性的伤残。 一些刺激性气体、尘雾可引起气管炎,甚至严重损害气管和肺组织,如二氧化硫、氯气、煤尘。一些化学物质将会渗透到肺泡区,引起强烈的刺激。 (2)过敏。某些化学品可引起皮肤或呼吸系统过敏,如出现皮疹或水疱等症状,这种症状不一定在接

化学品对健康的危害

危险化学品 由于化学品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腐蚀性,麻醉性,窒息性等特性,所以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 1、毒物的分类:毒物的分类方法有多种,而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毒物分为以下几类。 1.1金属和类金属 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 1.2刺激性气体 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酸等。 1.3窒息性气体 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1.4农药 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末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1.5有机化合物 大多数属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1.6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释放出游离单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酚醛树脂遇热释放出苯酚和甲醛而具有刺激作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受热、氧化而产生毒性更为强烈的物质,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高热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吸入后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常用的单体多数对人体有危害。 2、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但比较次要。 2.1呼吸道 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2.2皮肤 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 2.3消化道 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物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而进入消化道。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物被清除后,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 3、对人体的危害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中毒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7 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由石油加工过程中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主要组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氢等杂质。不溶于水。熔点-160℃至-107℃。沸点-12℃至4℃。闪点-80℃至-60℃。相对密度(水=1)1.5至0.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至2.0。爆炸极限5%至33%(体积比)。自燃温度426℃至537℃。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制氢原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等,也可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 【燃烧和爆炸危险性】 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点火源会着火回燃。 【活性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健康危害】 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 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1000;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1500 【一般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密闭操作,避免泄漏,工作场所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远离火 第 2 页共 7 页

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生产、储存、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车间及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建议操作人员应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储罐等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1)充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在充装站内按工艺流程进行。禁止槽车、贮罐、或大瓶向小瓶直接充装液化气。禁止漏气、超重等不合格的钢瓶运出充气站。 (2)用户使用装有液化石油气钢瓶时:不准擅自更改钢瓶的颜色和标志;不准把钢瓶放在曝日下、卧室和办公室内及靠近热源的地方;不准用明火、蒸气、热水等热源对钢瓶加热或用明火检漏;不准倒卧或横卧使用钢瓶;不准摔碰、滚动液化气钢瓶;不准钢瓶之间互充液化气;不准自行处理液化气残液。 (3)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在首次投入使用前,要求罐内含氧量小于 第 3 页共 7 页

危险化学品危害及防护

危险化学品危害及防护 危险化学品分为毒性危险化学品、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危险化学品。 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一定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慢性中毒症状。毒性危险化学品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工业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刺激、过敏、窒息、麻醉和昏迷、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和尘肺。毒性危险化学品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要注意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迅速脱去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并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皮肤;若毒性危险化学品经口引起急性中毒,对于非腐蚀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迅速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然后用硫酸镁溶液导泄;给中毒患者呼吸氧气。救护人员在救护之前还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皮肤的防护。 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等,会引起表皮细胞组织发生破坏作用而造成灼伤,而且被腐蚀性物品灼伤的伤口不易愈合。内部器官被灼伤时,严重的会引起炎症,如肺炎,甚至会造成死亡。特别是接触氢氟酸时,能发生剧痛,使组织坏死,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腐蚀性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除腐

蚀性外,还具有毒害性、氧化性、易燃或遇湿分解易燃性等其他危险性。 放射性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包括放射性、易燃性和氧化性。造成对中枢神经和大脑系统、肠胃和造血系统的伤害。 从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着眼,应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作为人身安全的主要手段,以防止危险化学品由呼吸道、暴露部位、消化道等侵入人体。因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呼吸道,所以应重点选用呼吸道防毒劳动防护用具。

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

编号:SY-AQ-06715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 Main hazards of hazardous chemicals

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化学品活性与危险性 许多具有爆炸特性的物质其活性都很强,活性越强的物质其危险性就越大。 2.危险化学品的燃烧性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均可能发生燃烧而导致火灾事故。3.危险化学品的爆炸危险 除了爆炸品之外,可燃性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等都有可能引发爆炸。 4.危险化学品的毒性 许多危险化学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人的肌体,当其在人体达到一定量时,便会引起肌体损伤,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引起中

毒。 5.腐蚀性 强酸、强碱等物质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肺部、食道等时,会引起表皮组织发生破坏作用而造成灼伤。内部器官被灼伤后可引起炎症,甚至会造成死亡。 6.放射性 放射性危险化学品可阻碍和伤害人体细胞活动机能并导致细胞死亡。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化学品危险等级

化学品危险等级 Sample Text Risk Codes Chemical data sheets available in many countries now contain codes for certain "risk phrases", shown as R23, R45 etc. These risk phrase codes have the following meanings: R1 Explosive when dry. 干燥时易爆。 R2 Risk of explosion by shock, friction, fire or other source of ignition. 受冲击、摩擦、着火或其他引燃源有爆炸危险。 R3 Extreme risk of explosion by shock, friction, fire or other sources of ignition. 受冲击、摩擦、着火或其他引燃源有极高爆炸危险。 R4 Forms very sensitive explosive metallic compounds. 生成极敏感的爆炸性金属化合物。 R5 Heating may cause an explosion. 受热可能引起爆炸。 R6 Explosive with or without contact with air.极容易爆炸。 R7 May cause fire. 可能引起火灾。 R8 Contact with combustible material may cause fire. 与可燃物料接触可能引起火灾。 R9 Explosive when mixed with combustible material. 与可燃物料混合有爆炸性。 R10 Flammable. 易燃。 R11 Highly flammable. 高度易燃。 R12 Extremely flammable. 极度易燃。 R13 Extremely flammable liquefied gas 极度易燃的液化气体。 R14 Reacts violently with water. 遇水反应剧烈。 R15 Contact with water liberates extremely flammable gases. 遇水释放极易燃烧的气体。 R16 Explosive when mixed with oxidizing substances. 与氧化性物质混合有爆炸性。 R17 Spontaneously flammable in air. 在空气中可自燃。 R18 In use, may form inflammable/explosive vapour-air mixture. 使用时可能产生易燃易爆的蒸汽-空气混合物。 R19 May form explosive peroxides. 可能生成爆炸性过氧化物。 R20 Harmful by inhalation. 吸入有害。 R21 Harmful in contact with skin. 与皮肤接触有害。 R22 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23 Toxic by inhalation. 吸入有毒。 R24 Toxic in contact with skin. 与皮肤接触有毒。 R25 Toxic if swallowed. 吞食有毒。 R26 Very toxic by inhalation. 吸入有极高毒性。 R27 Very toxic in contact with skin. 与皮肤接触有极高毒性。 R28 Very toxic if swallowed. 吞食有极高毒性。 R29 Contact with water liberates toxic gas. 遇水释放有毒气体。

危险化学品危害应急预案

为了积极应对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有序地组织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控制事故扩大。特制订“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 本检测中心实验室部分实验场所存有各种化学试剂,包括易燃的,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或是易爆炸的化学试剂。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如失火,爆炸,烧伤和中毒等事故。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现将这些化学试剂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几种伤害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 (一)防火 发生原因: 1.点燃的酒精灯碰翻或者酒精喷灯使用不当。 2.可燃物质如酒精,乙醚等因接触火焰或处在较高温度下着火燃烧。 3.化学反应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预防措施: 1.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分开放置。 2.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实验装置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试剂。 4.易挥发的可燃性废液只能倾入水槽,并立刻用水冲去。可燃废物如浸过可燃性液体的滤纸,棉花等,不得倒入废液箱内,及时在露天烧去。不得把燃着的或带有火星的火柴梗投入废物箱内。 5.实验室严禁吸烟。 6.实验室内常备有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7.实验结束后离开实验室前,仔细检查酒精灯是否熄灭,电源是否关闭。 处理方法: 1.迅速转移一切可燃物,切断电源,关闭通风器,防止火势蔓延。 2.如果是酒精等有机溶剂剖洒在桌面上着火点燃,用湿抹布,砂子盖灭,或灭火器扑灭。如果衣服着火,立即用湿布蒙盖,使之与空气隔绝而熄灭。衣服的燃烧面积较大,可躺在地上打滚,使火焰不致向上烧着头部,同时也可使火熄灭。 (二)防爆炸 发生原因: 1.仪器装置错误,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或操作大意,冷水流入灼热的容器。 2.气体通路发生堵塞故障。 3.仪器电路发生故障导致内部零件爆炸, 4.减压实验或操作过程中使用较薄壁的玻璃容器,或造成压力突变。 预防措施: 1.使用气体时因防止气体发生器或导气管堵塞。 2.在对反应过程中估计会有爆炸危险的,则使用防护屏和护目镜。 (三)防中毒 发生原因: 1.接触了有毒物质或吸入有毒气体。 2.对有些试剂的性质不够了解,处理不当。 预防措施: 1.购买有毒化学品时必须先履行相关的审批手续,具备合适的存放地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 2.有毒药品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定的限量使用。 3.有毒的废物和废液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甲醛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甲醛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一、标识 中文名甲醛、蚁醛、福尔马林 英文名Formaldehyde 分子式CH2O;HCHO 相对分子质量30.03 CAS号50-00-0 危险性类别第8.2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醛类。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气体,商品为其水溶液

主要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致死。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蒸气,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盛以及视力障碍。本品能抑制汗腺分泌,长期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甲醛是一种具强还原性的原生质毒素,进入人体器官后,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生成所谓甲酰化蛋白而残留在体内,其反应速度受pH值温度的显著影响。进入人体的甲醛亦可能转化成甲酸强烈地刺激粘膜,并逐渐排出体外。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或用2%碳酸氢溶液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洗胃。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不燃 闪点(℃)50℃/37% 爆炸下限(%)7 引燃温度(℃)300℃ 爆炸上限(%)73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浅谈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危害和处置措施

浅谈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危害和处置措施 涂 军 (江西昌九农科化工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当前我国已进入了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事故的发生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各从业单位制定、实施和完善各类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便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危化品泄漏的危害 危化品泄漏的处置措施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化工生产的原料、中间体及产品的危化品种类不断增加,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危化品泄漏事故也不断增多,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 危化品泄漏的危害 1.1 危化晶泄漏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当危化品泄漏,有毒物质进入人的机体后,即能与细胞内的重要物质如酶、蛋白质、核酸等作用,从而改变细胞内组分的含量及结构,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致机体功能紊乱,造成中毒。如,2003年12月23日,我国重庆市开县高桥镇发生特大天然气井喷事故,造成243人中毒死亡,2142人不同程度中毒住院治疗,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 1.2 危化品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吉化双苯厂爆炸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3人重伤,20余人轻伤;双苯厂苯胺二车间整套生产装置、1个硝基苯(1500立方米)储罐、2个纯苯(2000立方米)储罐报废,直接经济损失7000余万元。 1.3 危化品泄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赞多兹化工厂危化品仓库发生火灾,约30吨农药和化工原料流人了莱茵河,使莱茵河受到磷酸和汞化物的严重污染,240多公里长的河道里漂起大量死鱼,河水不能使用,莱茵河流域的居民在很长时间内都只能靠消防车和其它车辆从水库运水饮用。有关专家曾经指出:该次事故将使莱茵河因污染治理工作而至少倒退15年,并对河流生态造成长期的影响。 2 危化品泄漏的处置措施 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同志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对人民生命安全、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各项危化品泄漏的预防和处置措施。2.1 认真贯彻落实并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应该充分认识做好危化品泄漏预防和处置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等法律、法规。同时,还要不断地健全完善危化品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严格依法履行相关职责,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头。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制度,逐步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要逐级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保障资金的投入。执法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都要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强化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要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依法严肃查处事故,严格追究事故责任,同时着力提高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 2.2 切实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单位都应当坚持不懈地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严格实行从业人员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促使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预防和处置危化品初期泄漏事故的技能。 2.3 建立专(兼)职处置危化品泄漏事故队伍 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单位,都应当根据本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规模,建立相应的专(兼)职处置队伍,购置处置危化品泄漏事故的相关设备、器材(如安全防护服、空(氧)气呼吸器或可靠的防毒面具、检测仪器、堵漏器材、工具等等),经常组织应急处置人员熟悉本岗位、本工段、本车间、本企业单位危化品的种类、理化性质和生产工艺流程,定期组织开展训练,使其掌握预防危化品泄漏事故发生的知识和处置初期泄漏事故的技能。 2.4 制定不同层次的切实可行的处置预案 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预案是事故处置的基本依据。首先,是危化品各生产、经营岗位、班组要制定好 94  2007年12月浅谈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危害和处置措施

氧气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氧气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 第一部分标识 中文名称:氧气 英文名称:Oxygen 分子式:0 分子量: 第二部分地区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名称纯品/混合物CAS NO 有害成分浓度 氧气纯品7782-44-7 氧气≥99.2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 2类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和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长时间吸入纯氧造成中毒。常压下,氧浓度超过40%时,就有发生氧中毒的可能性,氧中毒有二种类型:1、肺型—主要发生在氧分压为 1-2个大气压,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60%左右。开始时,胸骨后稍有不适感,伴轻咳,进而感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2、神经型—主要发生于氧分压在3个大气压以上时,相当于吸入氧浓度80%以上,开始多出现口唇或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加速,虚脱,继而出现全身强直性癫痫样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 60-100%Kpa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环境危害:无 燃爆危险:强氧化剂,助燃,与可燃蒸气混合可形成燃烧式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时施行呼吸复苏术,心跳停止时,施行心肺复苏术,氧中毒后要就医观察24-28小时,以免延误肺水肿的治疗。 眼睛接触:接触液氧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 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后,侵入温水中,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还原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氧比空气重,在空气中易扩散。流速过快容易产生静电积累,放电可引发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漂白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漂白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次氯酸钙 化学品英文名称:calcium hypochlorite 中文别名:氯化石灰 英文别名:chlorine of lime 技术说明书编码:05112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对眼结膜及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牙齿损害。皮肤接触可引起中至重度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遇水或潮湿空气会引起燃烧爆炸。与碱性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遇酸或日光照射会分解放出剧毒的氯气。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直流水、雾状水、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酸类、易(可)燃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常见化学危险品对人体危害的途径

常见化学危险品对人体 危害的途径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常见化学危险品对人体危害的途径在化学事故中,化学毒物经大量排放或泄漏后污染空气、水、地面、土壤或食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一部分中毒是由毒物通过创口直接吸入血管中,引起严重中毒或死亡。另外,一些有毒的化学危险品可以直接伤害眼睛,燃烧爆炸引起人员损伤等。 (一)、经呼吸道、肺吸入中毒呼吸道、肺吸入是化学泄漏事故引起中毒最危险、最常见、最主要的途径。凡是有毒气体、液体蒸气、化学品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以及工业生产中意外释放有毒化学成分的烟、雾、粉尘等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内。人的呼吸系统从鼻到肺泡都具有相当大的吸收能力,尤其肺泡的吸收能力最强。由于人体肺泡总面积大,约为55--120平方米,肺泡壁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送至全身。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影响呼吸道吸入中毒的最重要的因素,空气中毒物浓度越高,呼吸的量越大,吸收越多,中毒越重。有毒气体的泄漏,往往在短时间大范围形成高浓度毒物环境,其中的人员因为吸入的量多,在极端的时间内造成严重伤害,有时仅一次所吸进的毒气就会造成肺水肿、失去知觉甚至死亡。水容性气体和蒸汽如氨等可直接引起上呼吸道损伤,而不溶于水的气体或蒸气如少量的盐酸也会损伤肺内组织、刺激气管、支气管和肺泡,造成水肿而使呼吸道损伤,有毒气体也可经呼吸道损伤处入血。

(二)、通过皮肤吸收中毒在化学事故中,通过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化学毒物可通过表皮、毛孔、汗腺等管道渗透进入人体。一些脂溶性毒物经过表皮吸收后,还需要有一定的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如沙林、苯、有机磷农药、绿化烃等神经毒害物,可经过皮肤毒害人的神经系统。经皮肤中毒的过程不比呼吸中毒那么快,但严重时可使人失去知觉。无法呼吸甚至死亡。腐蚀性化学危险品(如强酸)喷溅到人体皮肤上,会引起皮肤的腐蚀性灼伤,其灼伤程度及引起的危险一般与化学品浓度以及与皮肤接触的时间长短有关。有些化学品(如石油液化气的液体)虽然不具有腐蚀性,但若接触人体会迅速汽化而急剧吸热,使人体皮肤产生冻伤,即冷灼伤。 (三)、消化道吸收中毒化学事故发生后,如果处置不当,消洗不彻底,致使有毒物质扩散,污染空气和水源或者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致使有毒物质直接污染水源或食物(如粮食、蔬菜、水果等),当使用被毒物污染的食物和水时便会通过消化道吸收引起中毒。这种中毒方式在化学事故现场一般是不多见的,也是完全可避免的。 (四)、眼睛灼伤大多数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接触眼睛,一般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引起眼睛发痒、流泪、发言疼痛,有灼伤感,甚至引起视力模糊或失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