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资本运营 理论与案例

资本运营 理论与案例

资本运营 理论与案例
资本运营 理论与案例

资本运营——理论与案例

第一部分概述

一、概念

(一) 资本运营:又称资本运作、资本经营,是指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

发行股票、发行债券 (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配股、增发新股、转让股权、派送红股、转增股本、股权回购(减少注册资本),企业的合并、托管、收购、兼并、分立以及风险投资等。

(二) 资产重组:是指为了整合经营业务、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财务状况,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剥离、置换、出售、转让,或对企业进行合并、托管、收购、兼并、分立的行为,以实现资本结构或债务结构的改善,为实现资本运营的根本目标奠定基础。

二、目的

为企业的战略服务,实现企业的纬构调整;为生产经营服务,实现产品升级;实现企业资本价值的一般增值。

资本扩张

(二)募集资金

(三)企业改制

(四)业务与资产整合

(五)开拓新的市场

(六)转移风险

(七)获取收益

三、资本的收益及退出途径

(一)公开上市

1、国内证券市场

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2、国外证券市场

香港联交所: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

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市场、美国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等。

(二)通过产权交易实施退出

1、将产权转让给其它企业或其它投资者;

2、出售给其它风险投资公司;

3、通过被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手段退出。

(三) 其它投资者溢价增资

(四) 被投资企业、原来的投资者或管理层回购;

(五) 清算、破产。

第二部分企业并购

一、概述

(一)概念

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

并购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财产、经营权或股份,并使一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企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并购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品牌、市场、资金、管理、文化等优势,让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使呆滞的资本运动起来,实现资本的增值。

并购的具体育式包括企业的合并、托管、兼并、收购、产权重组、产权交易、企业联合、企业拍卖、企业出售等具体方式。

(二)并购动因与效应

1、并购的理论基础

(1)企业外部发展优势论

企业发展通过外部兼并收购方式比靠内部积累方式不仅速度快,而且效率也高。

首先,兼并可以减少投资风险和成本,投资见效快。

其次,可以有效地冲破行业壁垒进入新的行业。

第三,兼并充分利用了经验的效应,在很多行业中,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经验越积累越多时,可以观察到一种单位成本不断下降的趋势。企业通过兼并发展时,不但获得了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各种资产,还获得了原有企业的经验。经验--成本曲线效应特别适合用混合并购的情况。

2、规模经济论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收益不断递增的现象。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由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给企业带来的有利性。这种规模的扩张又主要表现为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生产同样产品的若干生产线(或工厂),或者是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不同阶段的若干生产线在数量上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扩大。

规模经济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即2+2大于4的效应。兼并,尤其是企业的横间兼并对企业效率的最明显作用,表现为规模经济效益的取得,即通过兼并,两个企业的总体效果要大于两个独立企业效益的算术和。

在工厂规模经济层面,企业可以通过兼并对工厂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最佳经济规模的要求;兼并还可以集中在一个工厂中大量进行单一品种生产,从而达到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在某些场合,通过兼并,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专业化引起的各生产流程的分离,将其纳入同一工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充分利用生产能力。

在企业规模经济层面,通过兼并,可以节省管理费用;各个企业可以对不同顾客或市场面进行专门化的生产和服务,极大地解决市场营销费用;大型企业可以集中足够的经费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通过兼并和企业规模经济的扩大,使企业有更大的能力控制它的成本、价格、生产技术、资金来源及顾客的购买行为,降低经营风险,改进它与政府的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

3、交易费用论

交易费用这一概念是在科斯分析企业的起源和规模时首先引入提出的。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一般将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等同于效率的提高或资源的节约。将专业化发展的原因归结为市场范围的扩展。然而,在生产专业化和市场发展的同时,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一种相反的趋向,即企业的出现和纵向一体化组织的发展。既然经济个体之间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经济的协作,为什幺还要存在企业?是什幺因素决定来企业的规模?在相继生产阶段或相继产业之间,为什幺既有在横向合同关系,又存在纵向一体化现象?

科斯用交易费用概念作了解释。交易费用 (也称交易成木)是运用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主要包托搜寻成本和在交易中讨价还价的成本。企业的出现和存在正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部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如科斯所言:"市场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 (经理人)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企业的存在可以减少交易费用,但并不意味着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企业的组织管理也是要付出成本的。企业的边界应该被决定在企业内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或等于其它企业的内部交易费用这一点上。相继生产阶段或相继产业之间是汀立长期合同,还是实行纵向--体化的合并,取决于两种形式的交易费用孰高孰低。

企业兼并收购而引起的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变动与交易费用的变动有着直接联系,可以说,交易费用的节约,是企业兼并收购产生的一种重要原因。而企业兼并收购的结果也是带来了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企业内部之间的协调管理费用越低,企业并购的规模也就越大。

4、经营多样化

与纵向一体化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经营多样化。一个经营多样化的企业不在某一个单个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上实行专业化,而是生产一系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在一个企业长远成长过程中,产品多样化可能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因素。这是因为:

首先,当企业同时经营若干不同但相关的产品时,可能产生若干经济效益的改善。这种因增加相关产品种类而导致的节约,就是一种"广度经济"(EconomyofScope)。同一企业经营的不同产品之间具有技术互补性质时,广度经济会更加显着。在管理与经济学文献中,又被称做"合成效应"(synergyeffect)。这种合成效应在生产、销售以及研究开发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生产上,当同一企业的两种产品在制造技术或使用人力资本方面可以相互借鉴与相互促进时,合成效应就能产生;流通过程中,经营多种产品的企业可能更有效使用行销力量与资源;在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时,多产品企业也可能具有某种优势,或是在技术上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或是在技术与市场发展上相互配合。

其次,是多种产品企业的另一优点是可以根据企业内不同产品部门的市场前景与企业效益,来对企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追求更好的企业远期总体效益。当企业进行这种企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资源分配时,在一定意义上代替了市场机制的资源分配功能,因此也称内部市场功能。从内部资本市场上,当一种产品部门的市场上升,投资机会转好时,企业的决策层可以从企业的其它产品的盈利中调集资金,扩大对前一种产品的投资。从内部劳力市场上,就其潜在方面而言,多

样化经营的企业扩张某些部门所需劳力,有时可以通过那些收到缩减的部门所释放出来的劳力来加以满足。

另外,经营多元化可以降低风险,实现多元投资的综合效益。所有企业的收益在经济周期波动中,总有一定的敏感度。但各种不同的企业的产品,其周期变动也不同。因此,一个周期变动较大的企业通过兼并一个周期稳定的企业,除了可以分散个别企业自身的特有风险外,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程度的风险抵消,降低投资组合的投资风险。一般来说,多样化经营厂商可以比专业化厂商更容易也更便宜地获得投资资金,而且它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减少。

最后,企业追求多样化经营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寻求企业成长的新的空间。

兼并与收购是企业扩张的捷径,也是实行多样化经营的最常见办法。

2、并购动因

(1)资本的低成本扩张;

(2)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费用;

(3)市场份额增加和战略地位的提高;

(4)提高品牌经营效率和知名度;

(5)获得垄断利润;

(6)满足企业家的成功欲;

(7)股东不愿意继续经营企业;

(8)股东通过卖掉企业使创业投资变现或实现创业人力资本化;

(9)企业陷入困境,通过被兼并寻求新的发展;

(10)通过被有实力的企业兼并或交换股份,寻找有实力公司的支

持;

(11)通过兼并获得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外在推动力。

3、并购效应

(1)佯量资产的优化组合效应;

(2)资产与经营者的结合效应; (3)经营机制的转换效应;

(4)劣质资产淘汰效应;

(5)产品升级换代效应;

(6)进入利润水平更高的行业。

(三)并购策略

1、有所为有所不为

2、有时为有时不为

3、有人为有人不为

4、有地为有地不为

(四)并购分类

1、按被并购对象所在行业分:

(1)横向购并,是指为了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而在同一类产品的产销部门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2)纵向购并,是指为了业务的前向或后问的扩展而在生产或经营的各个相互衔接和密切联系的公司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3)混合购并,是指为了经营多元化和市场份额而发生的横向与纵问相结合的并购行为。

2、按并购的动因分:

(1)规模型购并,通过扩大规模,减少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

(2)功能型购并,通过购并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

(3)组合型购并,通过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减少风险。

(4)产业型购并,通过购并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扩大整体利润。

(5)成就型购并,通过并购实现企业家的成就欲。

3、按并购双方意愿分:

(1)协商型,又称善意型,即通过协商并达成协议的手段取得并购意思的一致。

(2)强迫型,又可分为敌意型和恶意型,即一方通过非协商性的手段强行收购另一方。

4、按并购后被并一方的法律状态分:

(1)新设法人型,即并购双方都解散后成立一个新的法人。

(2)吸收型,即其中一个法人解散而为另一个法人所吸收。

(3)控股型,即并购双方都不解散,但一方为另一方所控股。

5、按并购方法分:

(1)现金支付型;

(2)品牌特许型;

(3)换股并购型;

(4)以股换资型;

(5)托管型;

(6)租赁型;

(7)承包型; ,

(8)合作型;

(9)合资型;

(10)行政划拨型;

(11)承债型;

(12)杠杆收购型;

(13)管理收购型;

二、并购前的准备工作

(一)并购对象基本情况的了解

1、法律方面的基本情况

(1)章程中有无反并购条款

(2)股东情况

(3)原来员工中有无并购障碍

(4)反垄断诉讼的可能性

(5)法律允许其在多少范围内回购股份

(6)争取善意并购的可能性

(7)并购无效的诉讼的可能性

2、并购中存在的陷阱

(1)信息失真

信息失真是实施并购的最大陷拼。

保证条款是买卖双方从法律上界定被购企业资产的最主要内容,也是卖方违约时买方权利的最主要保障,目的是买卖双方都明确地知晓交易的标的为何物,即其在法律上所定义的财务、经营和资产范围,所包含的权利和义务是什幺。保证条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①公司的合法性,相关法律文件的有效性,法律主体成立性,对公司股权所有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股权末经质押或提供其它担保。

②公司对其会计账册上注明约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合法拥有的权利范围及其限制条件。

③保证公司的重大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的反映。

④对公司或有负债的说明、法律状态的维持。

⑤最低损害数额。

⑥合埋的保证期限(如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等知识产权、以及土地使用权的有效期和税务违法的追诉期、政府的批准期限等)。

⑦买方的及时违约通知条款和合理的补救措施条款。

⑧卖方应赔偿头方事由,卖方的总贝任不超过收购口同的总价条款。

⑨多个卖方的连带责任条款。

(2)经营障碍

并购的是一个能够运转的整体企业,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资产总和。

法律安排:

①被并方授权新设公司择期收购被并方的股份等,并使被并方股东在形式上放弃对并购方的禁止同业竞争的请求。

②实施并购后,被并方在一定年限内在一定市场范围内不得从事相同品牌、相同产品的生产、销售。

③被并方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或辞职后一定年限内担任其同业公司的高级职员。

④被并方原从事技术和市场的人员,通过劳动合同或其它形式明确限定若离开公司,应在若干年内不得从事相关行业工作及泄露或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原企业的商业秘密。

(3)第三方恶意

(4)特许经营风险、反垄断风险、同业竞争风险

(三)组织并购班子

由并购专家、律师、注册会计师成立一个专门的班子,进行并购对象进行全面、彻底、动态的调查和分析。

1、并购专家的任务是:

(1)提出对资产的处置意见和建议。

(2)提出建立、健全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3)提出人员的安排意见和建议。

(4)提出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意见和建议。

2、律师的任务是:

(1) 使并购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合法化,并提出最低法律成本及最高效率相平衡的意见和建议。

(2) 协助处理战略性法律事务,如市场开发、长期投资、合营合作等。

(3)协助处埋预防性法律事务,如反不正当竞争监督、环境保护监督、合同签订与履行监督、诉讼过程监督、公司规章制度执行监督、知识产权管理监督、劳动人事监督、投资风险监督和授权委托制度监督等。

(4)协助处埋善后性法律事务,如纠纷谈判、调解、仲裁、诉讼等。

(5)协助处理非法律事务,如制定董事会议事日程、会议记录、与关联公司法律关系的协调等。

律师应着重审查双方主体,释义条款,先决条款,陈述和保证条款,并购标的条款,债务承担条款,或有事项 (未决诉讼、仲裁或索赔,或有行政处罚、担保、合同之债,在环保、知识产权、产品质量、劳动安全、人身权方面的或有侵权之债,应收票据贴现),证券、股权、联营等长期投资风险等的处埋条款,土地使用权条款,有无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国家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条款。

3、注册会计师的任务是:

(1)协助并购专家和律师计算相应的整合成本,对财务和税收方面提出成本最低化意见和建议。

(2)协助建立可供并购方控制和监督的财务管埋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

(3) 应并购方要求,进行阶段性和特殊目的性财务审计。

三、并购调查清单

(一)目标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的名称、法定住址和日常经营地址以及经营范围。

2、企业成立时间及性质。

3、所有者权益结构 (主要股东和持股比例)。

4、股东和董事约有关情况。

5、与企业有重要关系的外部人员和单位的有关情况(包括律师、注册会计师、开户银行等)。

6、企业的组织结构概况 (包括所有的管埋部门、业务部门、分公司、控股于公司、参股公司的基本情况,。

7、企业发展简史 (所有权和主要经营业务的变化)。

8、出售企业的目的及相关信息:

(1)为什幺要出售企业;

(2)由谁负责企业出售的有关事宜;

(3)是否存在可能影响交易的少数股权;

(4)收购的支付条件是什幺;

(5)出售方及其股东的税收目标;

(6)预期的会计和税收处埋;

(7)由谁支付并购经纪人的佣金、佣金额、何时支付。

9、主要股东及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1)主要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包括董事、监事、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及董事会秘书)的声誉;

(2)企业并购后高级管埋人员的聘用合同是否继续有效;

(3)主要股东、董事是否涉及任何未决诉讼;

(4) 企业并购是否会导致契约的终止、失去主要客户或合同雇员的辞职。

10、企业及其所处行业的最新发展和变化趋势。

11、企业将来的计划,公司过去几年的会议记录、经营计划、盈利预测报吉和财务预算报告。

12、对企业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客户的业务。

13、或有负债,包括未决的或潜在的诉讼,对外提供的担保等。

14、政府的限制和管制。

15、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周期性因素。

16、信贷和证券的信用等级。

17、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外部力量。

18、其它说明。

(二)产业分忻

1、产业结构

(1)按规模划分的企业数量;

(2)产业集中度;

(3)并购趋势;

(4)地区布局;

(5)产品线;

(6)销售渠道;

(7)一体化程度;

(8)新公司进入的壁垒。

2、产业增长

(1)过去的年增长率(销售、利润、市场占有率);

(2)预计将来的年增长率 (销售、利润、市场占有率);

(3)影响增长的因素(人口变动趋势、总体经济趋势、可支配收入、利息率、产业构成和趋势、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生产设计、规模经济、产品定价和差别化、进出口、广吉和营销、政府因素、顾客购买力、环境考虑等);

3、行业竞争

(1)同一行业中其它企业的竞争及其竞争战略;

(2)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

(3)进入壁垒;

4、行业中的主要客户和供应商:

(1)列出间其提供材料的供应商和销售产品的主要客户;

(2)在最近5年是否存在较大增长的新的客户和供应商;

(3)是否依赖于少数客户或供应商。

5、劳动力:

(1)是否有完善的社区服务和充足的熟练劳动力的供给;

(2)地区工资率是否有产业竞争力;

(3)最近是否发生过劳资纠纷或劳动协议的修改;

6、政府对行业的管制程度。

7、专利、商标、版权等。

8、其它信息,包括期刊、报纸、行业协会公告、企业有关文件、证券研究报告、政府统计资料中获取的各种信息。

(三)财务和会计资料

1、会计报表,包括过去几年的年度和中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分业务、分产品、分地区的分部报表。

2、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注册登记表、验资报舌、资产评估报告等

3、资产

(1)现金;

(2)应收款项

①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它应收款;

②公司的计提坏账准备政策、过去几年的坏账损失情况;

③过去几年的销售退回和折让惜况。

(3)投资,包括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4)存货;

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等;存货计价方法;存货跌价准备。

(5) 固定资产

①厂房、建筑物和设备:使用年限、原始成本、账面价值、重置成本、累积折旧、估计的继续使用年限;

②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④在建工程:开工日期、工程预算、工程进度、预付工程款、预

计完工日期、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等;

⑤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6)无形资产

①土地使用权:包括土地的位置、取得日期、取得方式、取得成本、估价基准等;

②商誉、版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描述和分析它们的性质、取得方式和成本等。

③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7)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

(8)委托贷款

委托贷款的金额、对象、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

3、负债

(1)应付款项: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受款人、利息率、金额、支付日期);

(2)长期负债:(受款人、利息率、金额、支付日期及其它说明) 等,并取得贷款协议;

(3)预计负债

(4)或有债务,包括租赁、诉讼、贷款担保和末执行的合同等。

4、所有者权益 (股东权益)

(1)所有者权益总额;

(2)总股本;

(3)资本公积;

(4)盈余公积;

(6) 末分配利润或末弥补亏损。

5、会计政策:

(1)重要的会计政策,过去几年会计政策有无重大变化;

(2)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报告的基础是否一致;

(3)与并购方的主要会计政策是否一致;

(4)是否存在与同行业其它企业不同的会计政策。

(四)财务报昔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报送的范围、程序、时间、权限;

2、企业的财务管埋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子公司、分部、部门与公司总部在其中的相互关系;

3、内部控制制度:

(1)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程序,企业的各部门和员工是如何实施

执行这些制度和程序的;

(2)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会计程序和内部控制的各忘录;

(3)内部审计部门的构成、制度和程序,并得到过去几年的内部审计报昔;取得有关内部审计的其它重要文件;如设有内部审计委员会的,还应取得其会议记录;

4、与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核算程序和内部控制相关的其它重要问题。

(五)税收

1、适用的税收,包括税种、税率,所享受的减免、返还等优惠政策;

2、由税务方管埋部门执行的税收检查情况;

3、是否存在有争议的税收问题;

4、税收筹划是内部执行还是由外部代埋;

5、其它税收考虑。

(六)人力资源和劳资关系

1、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是否与短期的和长期的业务需要相一致;

2、主要的经埋管埋人员:

(1)姓名、职位、年龄、在目前职位上的工作年限、过去的工作经

历、教育背景、报酬、是否签订了雇用契约;

(2)企业的业务是否依赖于某一个关键人员;

(3)是否正车执行薪酬计划以便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工资水平是否

有竞争力;

(4)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或董事是否牵涉末决诉讼、违章;

3、雇员福利:

(1)养老和医疗保险;

(2)分享利润计划,红利分配、奖励和补偿计划;

(3)其它福利、退休金、解雇费;

(4)在职员工休假政策;

(5)退休员工的退休金、医疗费和其它保险费用;

4、劳资关系:

(1)罢工历史;

(2)不满与仲裁裁决;

(3)预期的劳动契约问趣;

(4)并购后可能发生的变化。

(七)营销和产品

1、主要产品:

(1)产品名称、价格、质量、配件和主要原材料、客户服务、产品生命期、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特许经销保护、专利和商标保护、技术敏感性、竞争战略评价、将来的计划;

(2)产品的平均库存量和周转率(历史的和预测的);

(3)产品与同类产品的差别程度。

2、竞争对手的有关情况(历史的和预测的),包括企业的名称、位置、产品销售、估计的市场占有率、估计的毛利、这些企业的总体战略和目标以及特定的优势和劣势。

3、产品定价:

(1)公司及其竞争对手是如何制定价格政策和拍卖政策的;

(2)主要产品的单位产品价格;

(3)发生价格变动的频繁过程及其变化幅度;

(4)产品的需求和促销弹,性;

(5)产业满足当前和将来产品需求的能力;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 解密碧桂园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解密碧桂园 碧桂园公司概况1992年发家于广东顺德的碧桂园以开发超级大盘见长,且近年来扩张迅速,截至2008年4月,已有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区域,以及在湖南、内蒙古、江苏、辽宁、安徽等地的45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1992年起 家于广东顺德的房地产企业碧桂园,于2007年4月3日确定以上限5.38港元 定价,发售24亿股,当中21.6亿股(90%)为国际配售,2.4亿股(10%)作公开 认购,集资超过129亿港元。每股招股价4.18至5.38港元,4月20日正式挂牌。碧桂园上市后,总市值即突破了千亿港元,成为来自内地在港上市的房地 产第一股。报道显示,碧桂园近年的收益主要来自房地产开发、建筑及装饰、 物业管理和酒店营运四方面业务,其中房地产开发是获利最丰厚的一块。截至 去年年底,碧桂园在内地共拥有2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大部分位于广东省内,此外还开发有10家四至五星级的酒店。碧桂园上市重组过程翻开碧桂园招股说明书中的"历史、重组及集团架构"部分,可能谁都想不到,一向以低调务实示 人的碧桂园,在资本化之路上能够使出如此眼花缭乱的手段。令观者叹服。4 月20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园,2007.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一大早 开盘报7.01港元,全天最高价达到7.350港元,收市报7.270港元,较其招股价5.38港元高出35.130%,全日成交额为72.26亿港元,成交量10.04亿股。 碧桂园的股价果如之前市场预期,远超每股净资产。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比 起上市后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上的精彩表现,碧桂园在上市重组过程中的一系 列资本运作同样令人眩目。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碧桂园的重组就开始,动作不大,神神秘秘,因为是典型的乡镇企业发展而来,有典型的民营家族企业的 特性,更多的是内部瓜葛不清的资本结构,这个重组计划似乎不太容易。典型 的内地民营家族企业海外上市重组,一般要做三件事:第一步,企业转制,把 原来结构不清楚的转成外资企业,这是为境外上市做准备。第二步,就是重组 复杂的结构,让公司成为业绩漂亮、业务特色明显、发展有前途、财务状况良 好的企业。第三步,就是调整财务管理体系和会计政策,为上市铺平最后、也 是最关键的道路。剥茧抽丝般的重组方案据粗略统计,碧桂园目前有顺德碧桂 园公司等15家地产公司,增城凤凰城酒店公司等10家酒店,以及1家物业管 理公司广东管理公司,2家建筑公司、装修及装饰公司腾越建筑工程公司和雅 骏装饰公司,以及一家主题公园公司红荔文化村公司。总计28家有名有姓的企

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典型企业案例)

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典型企业案例)案例一:中信集团的运作模式 中信集团作为国家经济改革试点及对外开放窗口,通过强大资本运作能力开拓了一条通过吸收和运用外资,为国家开放和建设服务的发展之路,现在已成为一家金融(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资产管理等)与实业(房地产、工程承包、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机械制造、信息产业等行业和领域)并举的综合性跨国金融控股集团。中信集团通过层层控股放大资本效应,在保证资本控制力的同时延伸产业范围,是典型的资本运作型集团运作模式。 一是模式定位。中信集团通过层层控股定位于大资本集团运作模式,同时发展混合所有制,建立股东平等的市场化机构,多元化投资,放大资本杠杆效应的同时实现资本超价值管理。各子公司通过以金融为主体,制造业、文化体育、信息产业、房产为辅助的多元化专业化经营,提升运营水平,保障资本价值的放大。 二是模式路径。中信集团通过构建银行、信托、资产管理、保险等金融业务与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承包等实业业务的内部资本运作平台,强化集团对金融及实业板块的资本管理、控制、监管能力,利用多层持股等方式发挥资本的杠杆效应,保障资本价值最大化,利用产融结合实现资本的超价值管控。 三是模式价值。中信集团跳出单纯金融或单纯实业的产业经营思维,以投资、金融服务等资本运作作为驱动力,以信息、制造、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承包等产业实体形成支撑力,通过金融与实业的结合形成资本组合效应,获取结构价值;以资本杠杆撬动实业资源获取运营价值。同时还通过集团整体对成本的压缩和风险的管理获取负向价值和风险价值。 四是模式进化。中信集团可以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对银行、证券、信托、保

华谊兄弟资本运营案例分析(DOC)

公司简介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创业板股票代码:N华谊 300027,是中国大陆一家知名综合性娱乐集团。 关于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作了如下概括:“我们的业务实际是两大板块,电影电视及其衍生产品放在一起是一个板块,娱乐营销、音乐公司和经纪人公司划分到第二大板块。相互补充的强势产业链,形成了华谊兄弟的核心竞争力。” (一)公司发展进程 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1998年开始由投资冯小刚、姜文的电影而进入电影行业,尤其是每年投资冯小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投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2005年成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2008年华谊兄弟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龙德和影视公司金泽太和后,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资本运作 华谊兄弟成功之处在于其出色的资金运作,将自身从单纯的制片商转型为资金管理和版权管理的平台,以少量投资撬动了大片制作,加快资金周转。其在影片运作、资金链管理、版权经营上的独到模式。并在融资手法、利用多种资金拍片、激励导演和艺人创利等方面,体现了出色的财技。经过多年经营,华谊兄弟已完成了在电影、电视剧、音乐三大内容制作方面的布局。 除了电影的老本行,在演艺经纪方面,华谊兄弟2000年底收购王京华的经纪公司;并向发行环节延伸产业链,在2003年5月,华谊兄弟收购了西影股份发行公司40%的股权,并将其改名为西影华谊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在2004年收购战国音乐,组建了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2005年,华谊兄弟进入电视行业,并购天音传媒,收编了张纪中和黄磊。电视剧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利润贡献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1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 海航集团收购GE SEACO 关键词:海航集团、GE SEACO、收购、国际化 摘要:2006年以来,海航逐渐加快海外拓展的步伐,并将国际化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2010年初,海航顺利完成对澳大利亚ALLCO金融集团旗下的优质航空租赁业务收购,使其航空租赁业务一举进入行业前十。2011年初,海航集团在经过审慎性调查后,携合作伙伴香港投资公司Bravia Capital参与竞购GE SEACO。经过三轮激烈竞标后,在最后一轮以10.5亿美元的价格成功中标,并在2011年7月29日正式签署意向协议。 正文: 一、企业介绍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0221),简称海航,是一家总部设在海南省海口市的中国第一家A股和B股同时上市的航空公司,IATA代码为HU,ICAO 代码为CHH,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为基地。海南航空是继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及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后中国第四大的航空公司。也是中国首家航空被SKYTRAT评为五星级的航空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海南航空集团下属航空运输产业集团的龙头企业,1998年8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正式批准海航入股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成为首家拥有中国机场股权的航空公司。海航集团是一家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为三大支柱产业的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截至2010年12月,海航集团资产规模逾2000亿元,营业总收入达647亿元。海航集团已拥有全国第一家租赁上市公司渤海租赁及境内外多家租赁企业,涉足基础设施、飞机航材等各类租赁业务,旗下大新华物流是国内第一家海陆空一体化大型物流集团。截至2010年12月,海航集团资产规模逾2000亿元,营业总收入达647亿元。2006年以来,海航逐渐加快海外拓展的步伐,并将国际化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2010年初,海航顺利完成对澳大利亚ALLCO金融集团旗下的优质航空租赁业务收购,使其航空租赁业务一举进入行业前十。2010年,海航又参与了美国Triton集装箱租赁公司(同为世界前五大集装箱租赁公司)的全球竞购,但在最后一轮竞标中因出价比竞争对手稍低未能中标。 GE SEACO公司于1998年成立,是通用电气资本公司(General Electric Capital Corporation )与海洋集装箱有限公司(Sea Containers Ltd,后被SEACO取代)的合资公司,它的注册地位于巴巴多斯,是一个独立运营的企业。GE SEACO是全球第五大海运集装箱租赁公司,拥有并管理着超过130万TEU的标准集装箱,其集装箱出租率、回报率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公司运营总部位于新加坡,业务网络覆盖6大洲,为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全方位集装箱租赁服务,同时在全球设有21家分支机构,在40个国家拥有超过120个仓库。截至2010年底,通用海洋(GE SEACO)总资产达19.08亿美元,总收入3.55亿美元。它的总部位于新加坡,在80多个国家设有代表处。GE SEACO在近几年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20201008191625)

在介绍几个案例之前 小冰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学习究竟什么是资本运营? 西方经济学中没有这一概念,90年代在我国出现,它是形成于中国的一个经济学 新名词 我们通常认为资本能够带来增值的价值,那么我们可以把资本运营理解为是为价值 增值而进行的市场投资活动。换句话说,资本运营就是通过对资本的运作,在资本安全 的前提下实现资本的增值和取得最大的收益。资本运营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涵盖整个生产过程、流通过程,既包括证券、产权、金融,也包括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因此我们可以将资本运营界定为一种通过对资本的使用价值的运用。 看过资本运营的概念介绍后,小冰分享给大家几篇有关资本运营的文章,这些文章详细的介绍了资本运营的类型及模式,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资本运营的核心等等。结合着文章知识的学习,再看看下面的七个案例,我相信大家对于资本运营会有个较清晰的理解 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类型及其模式选择浅析_姚江红.pdf (115.77 KB) 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核心_重心与实践创新_王增孝.pdf (87.9 KB)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高雅翠.pdf (100.57 KB) 论科学资本运营观—丁浩.pdf (64.65 KB)

有一IT人士,其实也谈不上他懂多少IT知识,但是他有博士头衔,有在国外学习、生 活k的经验和圈子。这就是他的资源,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创富梦想。 做法是:他先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搜索引擎网站设想(那时,中国网站很少,不像现 在,网站多如牛毛),并告诉他的老师,老师借给他10万美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探索出一个有可能赚钱的模式,于是找到国外的风险投资进行游说,并成功获得了新的 投资,几年后又成功在那斯达克上市,赶上股市正疯狂炒做互联网概念,该股票价格和其他类似股票价格一样,一路彪升,于是乎,该IT人士,立马成为了IT精英,一举进 入中国富豪榜。其他IT精英创富的路数,也基本差不多。 评论:其实现在看来,建一个网站很容易,找10万美金也很容易,那么,为什么他能 成功,而别人没有成功,关键在于:一、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且将它发 挥到了极致。试想,如果他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没有博士头衔,他就很难有超前的眼光,来发现他的机遇,很难去说服国外的风险投资商,除非你实打实地拿出现金流,拿出利润来。二、他抓住了一个可以让人发挥想象力的项目,既是说,这个项目有无限扩张的潜力。

资本运营案例题·万科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一: 案例1-1: 万科的成长与资本运营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优异表现,万科连续六年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称号。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入选《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亚洲最优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并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关系等奖项。2008年万科入选《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中国十佳最受尊敬的企业”。 万科自1991年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1.4%,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6.2%。万科正是通过将资本运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巧妙的结合,才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1.万科的扩展之路 万科的第一轮扩展得益于发行A、B股以及增资扩股时间为1988-1993年,尤其是1991年确定“综合商社”的发展模式后,公司开始实施多元化和跨地域经营战略,实现急速扩张。 1988年11月21日,深圳市政府批准了万科的股份制改造方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批准发行万科股票,公司正式定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代企业公司(万科的前身)以净资产1324万元折合1324万股入股。1988年12月28日,万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总股本为2800万股,募集社会股金2800万元,所募集的股金主要投向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和房地产开发。1988年深圳万科地产有限公司成立。 1990年公司初步形成了商贸、工业、房地产和文化传播四大业务经营框架。 1991年初,公司确定了集信息、交易、融资、制造于一体的“综合商社”发展模式。1991年1月29日,万科股票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0002。 1991年6月,万科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62万股,集资1.27亿元,公司总股本增加至7796万股,所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房地产开发、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及连锁商贸、影视文化等领域。怀揣这笔资金,万科来到十里洋场上海滩,成功开发了万科在上海的第一个项目——上海西郊花园,艰难地挤进上海市场,也开始了万科第一轮全国化的跨地域扩张。 1992年,万科实施跨地域经营。在贸易方面,万科成立贸易经营本部,在武汉和乌鲁木齐开办商场,并增设大连公司、珠海公司、武汉公司、新疆公司和北海公司;在地产方面,香港银都置业、青岛银都花园、天津万兴和万华、上海万科房地产、北海万达房地产等分公司相继成立;进行股份股权投资的国内公司达到12家;成立万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电影、广告、卡拉OK影碟制作和发行业务。 1992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展房地产若干问题的通知》,在政策上鼓励大力发展房地产行业,万科把握住机遇,大力实施跨地域发展战略,在华南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及山东半岛、京津地区和辽东半岛组成的渤海经济圈投资房地产项目和股权投资。 1993年5月28日,万科B股正式挂牌交易,股本为4500万股,募集资金45135万港元,这笔资金对万科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B股发行帮助万科明确了以扩大资金积累为主的发展目标,理清了以房地产为主导行业,包括证券(股权投资)、贸易、工业、文化在内的五大业务结构,并使得万科能够在宏观调控的形势下,仍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资本运作案例分析

资本运作案例分析:高盛收购双汇 2006年3月3日,漯河市国资委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将其持有的双汇集团100%股权对外转让,底价为10亿元。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总资产约60多亿元,2005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净利润1.07亿元。另外,集团持有上市公司双汇发展35.715%股份,所持股份的市值达33.89亿元。 2006年4月26日,由美国高盛集团、鼎辉中国成长基金Ⅱ授权,代表上述两家公司参与投标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以20.1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获得双汇集团100%股权,间接持有双汇发展35.715%的股权。 根据挂牌信息,此次双汇集团股权转让要求受让者必须满足四个条件:资产规模超过500 亿元的国外资本、财务投资者、管理团队不变、税收留在当地。另外,双汇集团规定意向受让方或其关联方在提出受让意向之前,不得在国内直接或间接经营猪、牛、鸡、羊屠宰以及相关产业,也不得是这类企业大股东。闻讯,JP摩根、美国国际集团、新加坡淡马锡、高盛等国际资本展开了对双汇股权的激烈争夺。 从受让者条件来看,本来JP摩根是最有可能获胜的。相比早有准备的JP摩根,进入较晚的高盛赢面并不大。因为高盛在某些方面并不符合双汇受让者的要求:其一,高盛在2005年承销了双汇最大竞争对手南京雨润的IPO,并持有雨润13%的股份,而且在雨润董事会派驻了一名非执行董事,不符合竞标条件。其二,代表高盛和鼎辉的香港罗特克斯公司事实上并不符合双汇要求的管理资产500亿元的条件。但最后的胜出者却是罗特克斯,实在有点出乎外界的意料。 高盛和鼎辉能够最终胜出,其竞标之外的运作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他们的理解,以万隆为首的经营管理团队,在此次股权转让中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为此,高盛和鼎辉将

企业资本运营战略规划及成功案例

企业资本运营战略规划及成功案例 ----资本和金融:企业腾飞的翅膀 新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前言 以资本市场为核心、以股权架构和资本、金融工具为手段推动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我们称之为企业资本战略规划。 以面向资本市场确定的企业经营规划包括:集团、子公司\分公司架构、市场及生产布局规划、品牌规划、创新产品规划、企业形象规划、技术及工艺流程规划、设备及战略成本规划、供应链规划、环保规划、人力资源及绩效规划等是企业资本战略规划的重要载体。 二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功能 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越是优秀的企业,市场一定会超额配置金融和资本资源,包括增发股票、发行债券、容忍更高的负债率水平等; 企业定价功能——超脱传统的资产定价方法,以企业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进行折现,充分挖掘企业价值; 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必要性: 很多企业家有一个观点,既想企业上市,又想尽可能少的出让股权,保持家族绝对控股最好,其实这是对股份制公司和资本市场缺乏了解的结果,是用有限责任公司的观点看待股份制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我们国家公司法的一个特色,带有浓厚的中国国情,它是针对我国企业规模较小,公司发展既需要资金又需要股东合作经营,我们称之为资合+人合,任何股东不管股权比例多小,均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典型的规定就是股东出让股权应优先转让给其他股东,其他股东明确表示无意购买时才能转让给其他人(法人),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约束条件; 很多企业不愿意出让股权有几种顾虑: 1、其他股东好不好合作? 2、企业是自己的小金库,加入其他股东就不好操作了 3、决策效率降低,很多事情都要经过其他股东同意 4、权力受到制约,用人用物都不方便了,有些违规经营的擦边球不能打了等等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

在介绍几个案例之前小冰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学习究竟什么是资本运营? 年代在我国出现,它是形成于中国的一个经济学90西方经济学中没有这一概念, 新名词。 我们通常认为资本能够带来增值的价值,那么我们可以把资本运营理解为是为价值 增值而进行的市场投资活动。换句话说,资本运营就是通过对资本的运作,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的增值和取得最大的收益。资本运营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涵盖整个生产过程、流通过程,既包括证券、产权、金融,也包括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因此我们可以将资本运营界定为一种通过对资本的使用价值的运用。 看过资本运营的概念介绍后,小冰分享给大家几篇有关资本运营的文章,这些文章详细的介绍了资本运营的类型及模式,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资本运营的核心等等。结合着文章知识的学习,再看看下面的七个案例,我相信大家对于资本运营会有个较清晰的理解~~ 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类型及其模式选择浅析_姚江红.pdf(115.77 KB) 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核心_重心与实践创新_王增孝.pdf(87.9 KB)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高雅翠.pdf(100.57 KB) 论科学资本运营观_丁浩.pdf(64.65 KB) 【一】 知识,但是他有博士头衔,有在国外学习、生IT有一IT人士,其实也谈不上他懂多少的经验和圈子。这就是他的资源,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创富梦k活想。 他先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搜索引擎网站设想(那时,中国网站很少,不像现做法是:万美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10在,网站多如牛毛),并告诉他的老师,老师借给他于是找到国外的风 险投资进行游说,并成功获得了新的探索出一个有可能赚钱的模式,投资,几年后又成功在那斯达克上市,赶上股市正疯狂炒做互联网概念,该股票价格和精英,一举进ITIT其他类似股票价格一样,一路彪升,于是乎,该人士,立马成为了精英创富的路数,也基本差不多。入中国富豪榜。其他IT 万美金也很容易,那么,为什么他能评论:其实现在看来,建一个网站很容易,找10他充分利 用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且将它发成功,而别人没有成功,关键在于:一、他就很难有超前的眼光,没有博士头衔,如果他没有在国外生活过,试想,挥到了极致。. 来发现他的机遇,很难去说服国外的风险投资商,除非你实打实地拿出现金流,拿出利他抓住了一个可以让人发挥想象力的项目,既是说,这个项目有无限扩张的润来。二、潜力。

【财技!】7个最经典资本运作案例,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财技!】7个最经典资本运作案例,绝对让你大开眼界 【一】有一IT人士,其实也谈不上他懂多少IT知识,但是他有博士头衔,有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经验和圈子。这就是他的资源,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创富梦想。做法:他先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搜索引擎网站设想(那时,中国网站很少,不像现在,网站多如牛毛),并告诉他的老师,老师借给他10万美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探索出一个有可能赚钱的模式,于是找到国外的风险投资进行游说,并成功获得了新的投资,几年后又成功在那斯达克上市,赶上股市正疯狂炒做互联网概念,该股票价格和其他类似股票价格一样,一路彪升,于是乎,该IT人士,立马成为了IT精英,一举进入中国富豪榜。其他IT精英创富的路数,也基本差不多。评论:其实现在看来,建一个网站很容易,找10万美金也很容易,那么,为什么他能成功,而别人没有成功,关键在于:一、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试想,如果他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没有博士头衔,他就很难有超前的眼光,来发现他的机遇,很难去说服国外的风险投资商,除非你实打实地拿出现金流,拿出利润来。二、他抓住了一个可以让人发挥想象力的项目,既是说,这个项目有无限扩张的潜力。 【二】十几年前,有一个17岁的小伙子来到北京,经过几

年打拼,经营起了一家经营家电的商店,后来又变成若干家连锁店,同时也做过一点房地产。尽管他干的很成功,但也默默无名。最近由于进行了资本运作,突然身价百亿,成了中国首富。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做法:他首先把房地产作价与一家香港上市的公司(香港把低于1港元钱一股的股票叫仙股)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从而很容易就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然后迅速扩张他的连锁店,由几家变成几十家,无形资产迅速膨胀。经过评估,再次作价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上市公司随即变成市值超过百亿的几十家家电连锁店的控股公司。小伙子也从拥有看不见的、迅速膨胀的、一时无法变现的、说不清楚的无形资产,一夜之间变成了拥有价值上百亿的可以随时变现的上市公司股票。评论:经营家电零售业,据说利润很低。很多商店经营困难。而为什么,这个小伙子能成功。关键是,一、他看到了连锁店的好处,即一家成功的模式可以迅速复制,而实际投入的资本不需要增加太多,但无形资产却能以几何级数增长;二、他通过学习,成功地掌握了资本运作的技巧,无须花费太多的资金就实现了市值上百亿上市公司的控制。 【三】前些年,有一个所谓发明家发明了一种据说可以代替现行冰箱或空调中的制冷剂的环保产品。做法:为了推广该产品,他在全国各地注册了许多家公司,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推销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免费更换更环保的制冷剂的

资本运作案例分析

2010级MPACC 张继新310530100027 资本运作案例分析――机会比黄金还重要今年相机光学产业界最重大的事不是索尼、佳能、尼康等一线厂商发布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产品,而是理光收购宾得相机事业部和奥林巴斯爆出严重财务丑闻。通过对这两个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并购运作中,机会的选择把握十分重要。 2011年7月1日,保谷、理光公司同时在官网发出公告,理光将收购保谷(HOYA)公司旗下宾得影像系统业务。为完成此次收购,HOYA将成立一家新公司,将旗下宾得影像业务,以及海外子公司PENTAX VN Co. Ltd分拆至该公司名下,随后再将该公司全部股份移交给理光。收购已于今年10月1日完成,收购金额100亿日元,约8.03亿人民币。收购完成后,理光将拥有宾得数码相机、镜头、附件、保安摄像头、望远镜等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而HOYA 还会继续运作现有宾得公司的余下业务,包括数码相机模块、DVD 激光头用透镜、内窥镜、人造骨骼、语音合成技术等,核心为医疗器械产品。 通过此次收购,在数码影像方面以消费相机为主打的理光,可以获得高端相机如单反相机、镜头等技术,从而高效率地提升旗下产品的竞争力。HOYA在保留核心医疗器械业务的同时,出售宾得影像系统业务,主要鉴于2007年收购宾得以来,其在相机市场份额仍一路下降,要重回往日地位,需更多的资金注入。对于HOYA这一本身不从事影像业务的公司来说,继续投资非传统业务是不合实际的,出

售宾得在所难免。 2011年11月,被称为“日本的安然事件”的奥林巴斯财务丑闻事件爆发。一个月前,奥林巴斯前首席执行官伍德福德像外界披露了公司有关巨额咨询费丑闻。11月8日,奥林巴斯官方公告披露,该公司前董事长菊川刚、前执行副总裁森久志和审计长山田秀雄曾通过向咨询机构支付天价费用等方式,来掩盖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投资证券所造成的亏损,总额高达1000亿日元。受此影响,奥林巴斯股价狂泻,11日上午收盘时,股价下挫150日元,报584日元,跌幅达20 .44%。这是奥林巴斯自1978年1月以来的最低股价。经过连续近一个月的下跌,公司市值蒸发超逾65亿美元。更为严重的是,此案涉及时间长达20余年,相关责任人处理,报表调整修改难度巨大。如无法在11月14日披露2011财年上半年财报,奥林巴斯将被列入东京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名单,面临退市风险。 一般来说,企业并购价值等于并购后能够实现价值减去并购前价值。并购后能够实现价值取决的并购对象创造价值能力和并购整合成功度。从理光收购宾得的案例来看,由于双方行业相同、技术相似、文化背景相同,并购后的企业资源整合不是影响并购后价值和企业并购价值的关键因素。并购对象创造价值能力才是决定因素。如果将宾得和奥林巴斯同时作为并购对象,显然拥有自主传感器生产能力的,同时掌握高端相机、镜头制造技术,市场占有率达到6.07%的奥林巴斯优于经营惨淡的宾得。但优质企业,一是其规模往往较大,二是其价格往往被高估,并不是合适的收购对象。一旦出现可能造成优质企

资本运营案例题·万科

资本运营案例题·万科-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一: 案例1-1: 万科的成长与资本运营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优异表现,万科连续六年获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称号。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入选《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亚洲最优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并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关系等奖项。2008年万科入选《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中国十佳最受尊敬的企业”。 万科自1991年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万科正是通过将资本运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巧妙的结合,才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1.万科的扩展之路 万科的第一轮扩展得益于发行A、B股以及增资扩股时间为1988-1993年,尤其是1991年确定“综合商社”的发展模式后,公司开始实施多元化和跨地域经营战略,实现急速扩张。 1988年11月21日,深圳市政府批准了万科的股份制改造方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批准发行万科股票,公司正式定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代企业公司(万科的前身)以净资产1324万元折合1324万股入股。1988年12月28日,万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总股本为2800万股,募集社会股金2800万元,所募集的股金主要投向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和房地产开发。1988年深圳万科地产有限公司成立。 1990年公司初步形成了商贸、工业、房地产和文化传播四大业务经营框架。 1991年初,公司确定了集信息、交易、融资、制造于一体的“综合商社”发展模式。1991年1月29日,万科股票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0002。 1991年6月,万科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62万股,集资亿元,公司总股本增加至7796万股,所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房地产开发、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及连锁商贸、影视文化等领域。怀揣这笔资金,万科来到十里洋场上海滩,成功开发了万科在上海的第一个项目——上海西郊花园,艰难地挤进上海市场,也开始了万科第一轮全国化的跨地域扩张。 1992年,万科实施跨地域经营。在贸易方面,万科成立贸易经营本部,在武汉和乌鲁木齐开办商场,并增设大连公司、珠海公司、武汉公司、新疆公司和北海公司;在地产方面,香港银都置业、青岛银都花园、天津万兴和万华、上海万科房地产、北海万达房地产等分公司相继成立;进行股份股权投资的国内公司达到12家;成立万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电影、广告、卡拉OK影碟制作和发行业务。 1992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展房地产若干问题的通知》,在政策上鼓励大力发展房地产行业,万科把握住机遇,大力实施跨地域发展战略,在华南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及山东半岛、京津地区和辽东半岛组成的渤海经济圈投资房地产项目和股权投资。 1993年5月28日,万科B股正式挂牌交易,股本为4500万股,募集资金45135万港元,这笔资金对万科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B股发行帮助万科明确了以扩大资金积累为主的发展目标,理清了以房地产为主导行业,包括证券(股权投资)、贸易、工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资本运营案例分析 一、对资本运营的理解 所谓资本运营,从根本上讲,是与实业经营相对称的。它是指对企业资本进行运筹、谋划、决策、理财和投资的业务,是企业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存量资本通过流动,优化配量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变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以实现最大限度资本增值的目标。按照赵绚丽的提法,具体来说,资本运营是以资本为纽带,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企业全部资本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转让和处置,从而实现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它反映的是出资人与受资人的经济关系,出资人为获取资本报酬而投出资本,并监督资本的运用。 资本运营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所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它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总结国外资本运营的实践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企业产权主体为适应变化着的市场环境而采取的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调整过程。有效率的资本运营要求整个经济体制形成一种动态调整机制,这包括了实体资产或资产配置结构的重新调整、产权改革与产权交易、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建立、金融投资及其衍生工具的创新、无形资本价值的增值以及一个竞争环境的确立等方面。我国企业的资本运营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德隆模式。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了资本市场,首先通过买壳上市,改变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通过注入优质资产调整产业结构,使上市公司的主业结构发生变化;进而通过并购、托管等形式,对上市公司所处产业进行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最后通过对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的整合,扩大上市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份额,从而形成规模化、垄断性经营;第二种是海尔模式,其特点是,资本运营主体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围绕自己的产业扩展并进行资本运营。 就资本运营过程而言,首先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企业资本运营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在分析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条件的基础上,自定资本运营的策略,在资本运营策略的指导下进行融资和投资的活动,使资本在运营的过程中增值,然后再通过对增值部分的分配进入资本增值循环的过程,总而在资本往返循环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 二、并购案例解析: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中山美加音响发展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间于1951年诞生的私营电工社经过公私合营、国营化,又于1993 年改制而成的股份公司,1995年向外商定向扩股进一步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成功发行3000万A股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 中山美加音响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旗下囊括“ AVLIGHT(爱浪)、VALLE(威莱)、SANSUI (山水)、LINKMAN丽尊)、VIFA(威发)、AKAI (雅佳)、VIMIC (微美)”等七大品牌以及中美合资、中丹合资、中日合作等12家在中国注册企业。2009年6月19日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 万元。 )并购过程 2009年7月8日,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毕业论文 ( 设计 )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_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文)_Capital operation and certain enterprise capital operation case analysis 部 (系) __商学部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 金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刘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2008011901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曾凡全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二: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四: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

资本运营经典案例-------解密碧桂园 碧桂园公司概况 1992年发家于广东顺德的碧桂园以开发超级大盘见长,且近年来扩张迅速,截至2008年4月,已有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区域,以及在湖南、内蒙古、江苏、辽宁、安徽等地的45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 1992年起家于广东顺德的房地产企业碧桂园,于2007年4月3日确定以上限5. 38港元定价,发售24亿股,当中21.6亿股(90%)为国际配售,2.4亿股(10%)作公开认购,集资超过129亿港元。每股招股价4.18至5.38港元,4月20日正式挂牌。碧桂园上市后,总市值即突破了千亿港元,成为来自内地在港上市的房地产第一股。 报道显示,碧桂园近年的收益主要来自房地产开发、建筑及装饰、物业管理和酒店营运四方面业务,其中房地产开发是获利最丰厚的一块。截至去年年底,碧桂园在内地共拥有23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大部分位于广东省内,此外还开发有10家四至五星级的酒店。 碧桂园上市重组过程 翻开碧桂园招股说明书中的“历史、重组及集团架构”部分,可能谁都想不到,一向以低调务实示人的碧桂园,在资本化之路上能够使出如此眼花缭乱的手段。令观者叹服。4月20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碧桂园,2007.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一大早开盘报7.01港元,全天最高价达到7.350港元,收市报7.270 港元,较其招股价5.38港元高出 35.130%,全日成交额为72.26亿港元,成交量10.04亿股。碧桂园的股价果如之前市场预期,远超每股净资产。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比起上市后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上的精彩表现,碧桂园在上市重组过程中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同样令人眩目。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碧桂园的重组就开始,动作不大,神神秘秘,因为是典型的乡镇企业发展而来,有典型的民营家族企业的特性,更多的是内部瓜葛不清的资本结构,这个重组计划似乎不太容易。 典型的内地民营家族企业海外上市重组,一般要做三件事:第一步,企业转制,把原来结构不清楚的转成外资企业,这是为境外上市做准备。第二步,就是重组复杂的结构,让公司成为业绩漂亮、业务特色明显、发展有前途、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第三步,就是调整财务管理体系和会计政策,为上市铺平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道路。 剥茧抽丝般的重组方案 据粗略统计,碧桂园目前有顺德碧桂园公司等15家地产公司,增城凤凰城酒店公司等10家酒店,以及1家物业管理公司广东管理公司,2家建筑公司、装修及装饰公司腾越建筑工程公司和雅骏装饰公司,以及一家主题公园公司红荔文化村公司。总计28家有名有姓的企业。这些公司下辖多家公司,总计超过30多个组合,在不同城市还有不同的小股东。 如何把旗下一大堆企业转制?如何重组?在碧桂园的重组过程中,英属维京群岛(BVI)起到了关键作用。碧桂园在BVI先后共注册了十多家公司。下面根据它们在后来重组中所起的作用,分成几组。 首先,在2006年3月,5家新的公司成立,分别是“伊东”、“富高”、“智发”、“豪华”、“集裕”。2006年4月7日这一天,又有4家公司成立,分别是“柏辉”、“恒宙”、“永柏”、“兴辉”。同时,碧桂园的股东们都在这

资本运营的七个经典案例

?﹏资本运营的七个经典案例 2014-07-02财经新闻 【一】 有一IT人士,其实也谈不上他懂多少IT知识,但是他有博士头衔,有在国外学习、生活k的经验和圈子。这就是他的资源,于是,他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创富梦想。 做法是:他先提出了在中国建立一个搜索引擎网站设想(那时,中国网站很少,不像现在,网站多如牛毛),并告诉他的老师,老师借给他10万美金,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探索出一个有可能赚钱的模式,于是找到国外的风险投资进行游说,并成功获得了新的投资,几年后又成功在那斯达克上市,赶上股市正疯狂炒做互联网概念,该股票价格和其他类似股票价格一样,一路彪升,于是乎,该IT人士,立马成为了IT精英,一举进入中国富豪榜。其他IT精英创富的路数,也基本差不多。 评论:其实现在看来,建一个网站很容易,找10万美金也很容易,那么,为什么他能成功,而别人没有成功,关键在于:一、他充分利用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并且将它发挥到了极致。试想,如果他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没有博士头衔,他就很难有超前的眼光,来发现他的机遇,很难去说服国外的风险投资商,除非你实打实地拿出现金流,拿出利润来。二、他抓住了一个可以让人发挥想象力的项目,既是说,这个项目有无限扩张的潜力。 【二】 十几年前,有一个17岁的小伙子来到北京,经过几年打拼,经营起了一家经营家电的商店,后来又变成若干家连锁店,同时也做过一点房地产。尽管他干的很成

功,但也默默无名。最近由于进行了资本运作,突然身价百亿,成了中国首富。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 做法是:他首先把房地产作价与一家香港上市的公司(香港把低于1港元钱一股的股票叫仙股)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从而很容易就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然后迅速扩张他的连锁店,由几家变成几十家,无形资产迅速膨胀。经过评估,再次作价进行资产股权置换,上市公司随即变成市值超过百亿的几十家家电连锁店的控股公司。小伙子也从拥有看不见的、迅速膨胀的、一时无法变现的、说不清楚的无形资产,一夜之间变成了拥有价值上百亿的可以随时变现的上市公司股票。 评论:经营家电零售业,据说利润很低。很多商店经营困难。而为什么,这个小伙子能成功。关键是,一、他看到了连锁店的好处,即一家成功的模式可以迅速复制,而实际投入的资本不需要增加太多,但无形资产却能以几何级数增长;二、他通过学习,成功地掌握了资本运作的技巧,无须花费太多的资金就实现了市值上百亿上市公司的控制。 【三】 前些年,有一个所谓发明家发明了一种据说可以代替现行冰箱或空调中的制冷剂的环保产品。为了推广该产品,他在全国各地注册了许多家公司,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推销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就是以免费更换更环保的制冷剂的名义,向宾馆、饭店、机关单位、广大的家庭住户直接推销该产品。由于产品具有垄断性,国内市场又是如此庞大。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和概念化包装,他终于使自己的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上市后,由于故事毕竟是故事,公司业绩并不理想,于是改变主意,打着整合制冷行业的大旗,利用上市所融资金以及其他杠竿资金,大肆收购国内的空调、冰箱企业,经过合并报表,使上市公司的业绩,由虚变实。几年下来,发明家已不再是单纯的发明家,而更多的是行业内的财富人士。 评论:发明家如果只是将发明专利卖掉,撑死了也就是个百万富翁。但此案例中的发明家,把发明专利与特殊的营销方式结合起来,编成一个故事,并用这个故事在股市中圈钱,却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故事无法再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