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短歌行导学案学生版

短歌行导学案学生版

短歌行导学案学生版
短歌行导学案学生版

《短歌行》导学案

语文组:杨亚君[学习目标]

①.在诵读的基础上,鉴赏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情感态度以及艺术特色。

②.体会诗人所流露的人生情感态度,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重点难点】

体味作者表达的“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学习要求]

1、吟诵分析法,要求反复吟诵诗歌,体会诗人情感变化。

2、自主预习,自我归纳,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积累整合

1)、行,是古代诗歌体裁。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2)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3)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向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2、初读诗歌,疏通字词。

1、字音

衿()呦()掇()陌( ) 阡( ) 宴( ) 匝( ) 哺( ) 2、注释

几何: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何以解忧:

青青子衿:忧从中来: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山不厌高:对酒当歌:

何以解忧:悠悠我心:

沉吟至今:何时可掇:

阡陌:食野之苹:

枉用相存:契阔谈讌:

二、整体感知

1、欣赏《三国演义》曹操横槊赋诗片段感受意境。

2、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提示:诗歌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描写了哪些内容?)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诗句。(诗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个关键性的词或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2、“忧”在诗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找出诗句分析欣赏。

3、“诗言志,歌咏怀”。试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四、拓展延伸: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众说纷纭,他曾讨董卓为汉除奸;他曾挟天子以令

诸侯,叱咤风云;他曾广聚贤才,横槊赋诗。他是奸是忠,是善是恶,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的?请以“我心目中的曹操”为题写一篇两百字以上的短文。

五、【归纳小结】

六、【课后反思】

学完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七、【达标检测】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pì)慷慨.(kǎi)青衿.(jīn)

B、笙.箫(shēng)阡陌.(m?)契.合(qiè)

C、周匝.(zā)哺.育(pǔ)鼓瑟.(sè)

D、沉吟.(yín)拾掇.(duō)呦呦.(āo)

2、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3、默写填空

(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4、回答下面的问题

(1)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2)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5、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就诗歌的主题、表达技巧两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进行简要

赏析

生年不满百

《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

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附: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也好,还是乱世之奸雄也罢,历史自有公论。在文学史上,曹操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给后人留下了虽然数量不多质量质量却上乘的诗篇。他登高必赋,且多悲凉之句,诗作以慷慨悲凉之风骨见长。其中〈〈短歌行〉〉就是他的一篇代表作。〈〈短歌行〉〉集中展现出了曹操作为一位英雄主义者的豪情壮志,一直为后人传诵不衰。曹操堪称人生的斗士。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诗言志,歌咏怀,大战前夕,曹操的心情如何呢?唯一“忧”字可总曹公心境。“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酒真的能化解曹公之忧吗?通览《短歌行》全篇,可知好酒并未使曹操真正地解忧,那么是什么样的忧愁令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举杯消愁愁更愁”呢?

一忧“人生苦短”。东汉末年,群雄奋起,众多能人志士都想抓住时机建功立业,此时的曹操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些辉煌的业绩也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曹操时年已五十四岁),况且其中又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因而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重重地向他压来,这使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再者,在当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在壮志未酬、抱负不得伸展的文人中间颇为流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曹操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只好借“对酒当歌”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思。二忧“求贤不得”。仅仅把感叹“人生苦短”作为诗歌的起点和终结,这只是一般文人的思想境界。而曹操毕竟是曹操,他把这样的慨叹只作为本诗感情发展的基点,以这种微吟低唱的形式,为下文倾吐求贤若渴的慷慨激烈的心曲打下基础。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延揽人才。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即使刘表之流,手下也有一些谋士。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在曹操热烈的求贤过程中,焦虑和痛苦不时地向他袭来。让我们来听听曹操的心声吧:贤士啊,我像热恋的女子一样渴望着你的到来,我只是为了你的缘故,一直“沉吟至今”,你快快地来到我的身边吧!你到来后,我一定摆宴设乐,竭诚欢迎!可贤士啊,你就像天上那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月,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在这里,“求贤不得”的思绪如潮水般地从心中涌出,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三忧“功业未就”。这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一统天下是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作为一个深谋远

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而这一宏愿还未变成真正的现实,“功业未就”的苦闷依然萦绕心头。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

短歌行导学案(优秀导学案)

《短歌行》学案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懂诗意,读出诗韵。 2、品味语言,鉴赏本诗的艺术手法。 3、揣摩诗歌情感,感受诗人的志向与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鉴赏写作手法,揣摩诗人的情感。 三、【资料补充】 1、解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有“短歌微吟不能长”,傅玄《艳歌行》有“咄来长歌续短歌”,一般都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短歌行》既有短歌的微吟低徊的特色,又有曹操独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本词属第一首。 2、背景补充 史实背景: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的晚年,即东汉末年的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以后。当时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文学背景:《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酒酣,操取槊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歌辞就是上面这首《短歌行》。 3、曹操其人 曹操( 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人),是三国时候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年二十举孝廉,以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伐董卓,复击灭袁术、袁绍。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措施,终于统一了北方。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 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他以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风对后来的新乐府诗有很大启示。有《魏武帝集》传世。 曹操形象的不同内涵:文学、民间、历史上的不同形象 A政治家(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恢复生产网罗人才统一北方 二十岁举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升为济南相。后来起兵讨伐董卓,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王。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呈递,以魏代汉,曹操被追尊为“武帝”。 B军事家(统帅):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 他削平群雄,击灭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形成与吴、蜀鼎立的局面。指挥了官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语: 1、英语“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说曹操,曹操就到”,请谈谈你所了解的曹操。 2、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

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二)、解题 1、短歌行,汉乐府曲调名,是用于宴会场合的歌辞。“长歌”、“短歌”是针对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2、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率83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文武百官,饮至半夜,忽闻乌鹊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赋诗《短歌行》。 (三)赏析诗歌: 1、指名学生朗读诗歌 教师点评: 注意(1)节拍:二二节拍 (2)标点符号(句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3)情感的把握。大家再一起来听听录音,好好体会诗歌中的情感。 2、在这一首诗歌中,有一种情感反复出现,你能用诗歌中的一个词概括出来吗?动笔划出直接体现出这种情感的诗句。 教师明确:忧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3、学生齐读后思考:诗人忧的是什么? 明确:人生苦短人才难得功业未成 (本诗实质上是一首“求贤歌”) 4、诗歌中还写了贤才的忧,那作者是如何排解贤才之忧的?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短歌行学案(符春盈)

《短歌行》学案(2010.10) 主备人:符春盈审批: 一、【文学常识】 《短歌行》属《相和歌?平调曲》,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为“长歌行”和“短歌行”。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二、【路径点拨】 (一)整体感知 诗眼指的是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词或句子,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1.思考:通读全诗,请找出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诗人的情感,并划出相关诗句。 2.曹操在诗中如何抒发这种情绪? : (二)艺术手法鉴赏 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⑵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⑶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⑸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4.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两题。 岁暮①[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5.思考讨论(二选一) (1)谈谈曹操在本诗中流露的对人生的情感态度,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示? (2)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众说纷纭,他曾讨董卓为汉除奸;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叱咤风云;他曾广聚贤才,横槊赋诗。他是奸是忠,是善是恶,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的? 6.拓展阅读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20岁举孝廉而入仕途,十数年间,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征服乌桓,统一北方。建安二十一年封魏王。谥号魏武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作此歌。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三国演义》 这首诗作于曹操的晚年,即东汉末年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败于赤壁之战以后。当时53岁的曹操年岁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实现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饱受苦闷煎熬,但并不灰心丧气,仍以一统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招揽人才,以建功立业。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感叹时光易逝,去日苦多,功业未成的苦闷和要求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怀。 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市)人。

《短歌行》学案(教师用)

《短歌行》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曹操基本情况及创作背景,感悟诗人在暮年时分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知人论世) 2、能抓住诗眼,读懂诗歌的感情。 3、能鉴赏诗中的比喻、用典的艺术手法, 4、背诵并默写全诗。 【自主学习】 1. 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譬(pì)如子衿(jīn )呦呦(yōu )鹿鸣鼓瑟吹笙(shēng )何时可掇(duō)阡(qiān )陌(mò)契(qì)阔谈讌(yàn ) 绕树三匝(zā)周公吐哺(bǔ) 2. 词义辨识(重点解释加点字): 几何 ..:多少。 去日苦多 ....:(可悲的是)失去的日子太多了。 慨当以慷 ....:即“慷慨”,指宴会上的歌声激越不平,当以,没有实义。 何以解忧 ....:倒装句,“以何解忧”,用什么来解除忧愁呢。 青青子.衿:语出诗经,原写姑娘思念情人,本文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 忧从中.来:忧愁从这里来的。 乌鹊南.飞:乌鹊向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绕树三匝 ..:绕着树废了三圈。三,概数。 山不厌.高:山不会满足于它的高度。厌,满足。 3、知识链接: (1)、“短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分为短歌,长歌,因音节节奏长短区分。例如《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就是运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短歌行》既有短歌的微吟低徊的特色,又有曹操独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本词属第一首。 4、资料补充: (1)、曹操其人: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

《短歌行》导学案教师版

《短歌行》导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熟悉诗歌中的典故,鉴赏诗歌中比喻、用典等手法的妙处; 2.结合写作背景,探究诗歌的思想情感; 二、预习要求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结合课本注释,自己先将诗歌翻译一遍,再与所给翻译作比较; 3.认真阅读预习内容,尤其是鉴赏文章。 三、预习内容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背景介绍】 建安十三年,时年53岁的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文体介绍】 “歌行”,是古代乐府诗的一体。后从乐府发展为古诗的一体,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也多变化 乐府的别称: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 “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指歌词音节长短而言 【诗句翻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契阔谈?,心念旧恩。——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于我。 【鉴赏文章】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

《短歌行》学案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高中语文《短歌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全诗,学习诗歌中所运用的用典比兴的艺术手法。 2.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情境体验、合作交流及教师点拨这一学习过程,学会诗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深层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现的情感,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3.教师通过对诗歌的深层解读,学习曹操在诗歌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树立远大抱负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解读诗歌意象,学习魏晋诗歌的用典比兴表现手法,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前大家先一起来听段诗歌朗诵。听完朗诵以后,哪位同学能跟大家说说你对刚刚这首诗歌的了解呢?看来大家对曹操很熟悉啊,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这首《短歌行》。 (二)朗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忧”的基调 学生自由诵读诗歌,结合诗歌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教师在学生朗读诗歌之前该让学生明确诵读诗歌的过程中体味诗歌忧的感情基调。 (三)赏析诗歌语句,解读诗歌意象

《短歌行》《迢迢牵牛星》《归园田居》导学案

汉魏晋诗三首《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园田居》教案2 汉魏晋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 2、学生能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体会情景交融、分析诗歌语言特征等。 3、品位《迢迢牵牛星》中的爱情美,《短歌行》中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迢迢牵牛星 【导入语】 在前一课《孔》中,我们感受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妇孺皆知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请一个同学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后来发展成一个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在“乞巧节”这一天,未婚的姑娘们要在庭院里摆上茶品水果拜祭七姐,并且要举行缝纫比赛活动,还要唱“乞巧歌”。乞巧,就是向七姐乞求灵巧、智慧的意思,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的。其实,纪念牛郎织女的方式是很多的,除了用节日活动的方式外,还有用诗词歌赋的形式来赞美他们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诗《迢迢牵牛星》,看看作者是怎样纪念他们的。 【《古诗十九首》介绍】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首诗选自于哪里呢?﹙《古诗十九首》﹚那么,《古诗十九首》是谁写的呢?写了哪些内容呢?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五言诗,从思想内容上可分为游子诗和思妇诗。游子诗中常常流露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感慨,这是失意士人在社会大动乱前夕内心苦闷的表现。思妇诗则是东汉末年文士游宦他乡漂泊异地的写照。常用的艺术手法有融情于景或运用比兴。《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诗歌形式从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疏通字词、翻译】﹙见课本﹚ 【赏析】 诗句描写内 容赏析

短歌行导学案__精品含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 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写时间:2012年10月20日 班级:组别:姓名:编号: 一、【导学目标】 (1)、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 (2)、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3、学会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三、【知识补充】 “歌行体”:“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大风歌>>、<<燕歌行>>等,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歌行体的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自主检测】 1、看课文注解,注意给生字注音:略 譬.如朝露慨.当以慷.青青子衿.呦.呦鹿鸣鼓瑟吹笙. 何时可掇.越陌度阡.契阔谈讌.绕树三匝.周公吐哺. 2解释下列加点字 对酒当.歌对着人生几何 ..多少何时可掇.拾取,采取 但.为君故.只是;缘故乌鹊南.飞向南绕树三匝.周,圈 3.翻译下列诗句。 去日苦多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 何以解忧用什么来排解忧愁呢 契阔谈宴久别重逢,欢饮畅谈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问候我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明月当空,星辰稀少,乌雀展翅向南飞去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飞了好几圈,哪里有高枝可以栖息?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山不嫌其高,海不嫌其深,表示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心归附。 【引导鉴赏】 赏析“忧思”的内涵 1、这首诗里“忧”字多次出现,上阕中“忧思难忘”中诗人“忧”的是什么?结合诗句具。 人生短暂

短歌行比赛学案

短歌行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_ 编号:_____ 【学习目标】 1.2.3.积累文学资料,生成写作素材。 【自主预习】 一、走近作者 曹操(德,和文学家。是举”以令诸侯”。内兴文学”,操集》。 二.写作背景 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持槊歌此《短歌行》互动探究(合作、探究、展示) 一、读。《短歌行》诗眼是什么,围绕诗眼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 相关链接 (1)酒与情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红酥手,黄藤酒——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的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浇愁愁更愁——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单。 琵琶美酒夜光杯-----边关将士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豪迈。 (2)意识到人生短暂时及时行乐,还是积极进取? 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无名氏——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陆游——镜中衰鬓已先斑。 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3)补充注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嗣音:传音讯。你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牵挂的心。即使我不去找你,难道你就这样断绝音信了吗?) (4)补充注释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孝顺,仁爱,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呕心沥血。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归政成王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短歌行》思想内容: 二、品。探究诗歌《短歌行》的艺术手法 《短歌行》就是一首“求贤歌”,艺术感染力很强,请找出其中有哪些艺术手法,选择你感受最深的手法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温故知新】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这句话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通感,是由视觉转向听觉。化静为动,月光与树影本来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就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我的分析:三、悟。结合所学诗歌,总结曹操诗歌的特点 相关链接 龟虽寿[东汉]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①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②"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竟,尽,完。 ③"腾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螣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 ④骥(jì):千里马。枥(lì):马槽。⑤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暮年:晚年。 ⑥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长。缩,短。⑦但:仅,只。⑧养怡:保养身心健康。⑨永:长久。 ⑩幸甚至哉:两句是合乐时加的,跟正文没关系。 11.永年:长寿. 【译文】神龟虽然长寿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品评】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阐发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

短歌行导学案答案

短歌行曹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2.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3.品味作品用典、比兴等艺术技巧。 过程与方法 诵读、讨论、点拨,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领会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 教学难点 诗歌中运用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艺术特色 教学时数一课时学法指导:吟诵分析法 知识链接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 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 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 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曹操《短歌行》教案

超世之杰,非常之作 ——曹操《短歌行》赏析 授课对象: 教学目的:了解曹操和建安文学特点,掌握《短歌行》的诗歌内容和情感,感悟作品的深刻内涵和魅力。 教学内容:一、作家作品介绍 二、《短歌行》内容分析和情感把握 三、《短歌行》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诗歌内容和情感、深刻内涵 同学们,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盖世英雄,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特别是在政治上毁多誉少,生前被政敌骂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后世被人指为“谋汉篡逆”、“巨奸大滑”。但,也不断有人为他翻案,毛泽东和鲁迅就对他极为赞赏。他是谁呢?他就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曹操。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借着官渡大战胜利后的声威,以及成功统一北方后形成的昂扬的战斗意志与雄厚的军事实力,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南下,列阵长江之岸,要一举荡平孙权刘备的势力。大战前夕,曹操设宴犒劳众文臣武将,酒宴进行至半夜,忽然听见夜空中传来鸦鹊的叫声,一会儿,鸦鹊往南飞去。此情此景激发了曹操的灵感和思维。他手持长矛走出营帐,面对浩瀚的天宇和苍茫大地,当场赋诗一首。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短歌行》。

一、超世之杰与非常之作 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是影视作品中对这首《短歌行》的演绎。 (插入视频) 这段视频中,扮演曹操的是张丰毅,他吟诵的《短歌行》,慷慨激昂,富有气势。我们说,张丰毅的这种处理不是随意的,《短歌行》这首诗歌传递给我们的就是这么一种感觉。诗歌的这种特点,与曹操的胸怀和气势有关,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坛特点有关。 东汉末年,阶级矛盾非常尖锐,连年战乱,社会动荡,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破坏。我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在这么一个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时代中,涌现了一批胸怀宏伟抱负、奋发努力、富有作为的英雄人物。曹操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位。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公元155年—220年,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论曹操是“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这是非常高的一种评价。 曹操在北方实行了抑制豪强兼并、大兴屯田、兴修水利、用人唯才等一系列进步的政策,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使残破的北方日渐恢复,同时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统一了北方。在他有生之年,奠定了统一南方的物质基础。 曹操一生戎马倥偬,在汉末风云突变的乱世中纵横驰骋三十年, 成了一方霸主。他还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从军

短歌行导学案含答案

《短歌行》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导学目标】 (1)、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 (2)、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3、学会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三、【知识补充】“歌行体”:“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如<<大风歌>>、<<燕歌行>>等,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歌行体的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一、【自主检测】 1、看课文注解,注意给生字注音: 譬如朝露慨当以慷.青青子衿.呦呦鹿鸣鼓瑟吹笙. 何时可掇.越陌度阡.契阔谈讌.绕树三匝.周公吐哺. 2解释下列加点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时可掇. 但为君故.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3.翻译下列诗句。 (1)去日苦多: (2)何以解忧: (3)契阔谈宴 (4)越陌度阡: (5)月明星稀: (6)绕树三匝: (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8)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二、【引导鉴赏】 赏析“忧思”的内涵 1、在这首诗里“忧”字多次出现,上阕中“忧思难忘”中诗人“忧”的是什么?结合诗句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短歌行》 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意象。 2、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3、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曹操及其作品和他生活的时代背景; 2、解读诗歌关键意象,把握诗歌情感; 3、梳理感情主线,深入理解情感内涵。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继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教学重点】 1、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2、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探讨法:把握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互动探讨;比较阅读,深入把握诗歌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短歌行》公开课导学案(生)

《短歌行》导学案 编制:一年级语文组夏长欢审核:董磊审批: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①了解曹操,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②反复诵读,背诵诗歌,鉴赏诗中的表现手法。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 临江仙(明代)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本诗的感情基调,你会用那个? 速读诗歌,同桌合作,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歌大意,共同完成以下检测: ①注音并解释加点的字: 青青子衿.:呦呦 ..鹿鸣:鼓瑟.吹笙.:何时可掇.: 契阔 ..: ..谈讌.:绕树三匝.:周公吐哺 ②解释加点字并翻译诗句。 诗歌中反复出现“忧”字,①作者究竟忧什么?(情感)②诗中曹操是如何抒发这种忧?(手法) 各小组围绕以上问题探究,结论写在纸上,每组至少派一个代表发言,分享你组的结论。 (1)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杀伯奢一家后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人负我!” (4)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对他有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 以上是他人对曹操的评价,请你结合《短歌行》诗人的形象来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教师版 归园田居与短歌行导学案答案

《短歌行》、《归园田居》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阅读古诗词,品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加深对社会的思考,增强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逐步掌握古诗词肩上的基本方法。 3.学会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 任务一课前导读 1.请完成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譬.如pì呦.呦yō子衿.jīn鼓瑟.sè可掇.duō越陌.mò度阡.mò三匝.zā羁.鸟jī守拙.zhuō榆.柳yú樊.笼fán 荫.后yīn暧.暧ài周公吐哺.bǔ 任务二课内文本研读 一、熟读课本,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现象 1.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 2.天下归.心(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 ) 3.榆柳荫.后檐( 名词作动词,遮蔽 ) 二、指出下列文言文句式并翻译 1.何以解忧?( 宾语前置句 ) 用什么来解除忧愁? 2.枉用相存。( 宾语前置句 ) 屈驾来访 3.狗吠深巷中。(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 狗在深巷中吠叫 4.鸡鸣桑树颠。(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 鸡在桑树顶端鸣叫。 三、文本细读品鉴 诵读《短歌行》,分析下列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并探讨这些手法的作用。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运用比兴的手法,把人生比喻成“朝露”,形象地 写出了人生的短暂,为下文抒发情感做铺垫。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直接引用,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 诗人用表现女子对情人深情思念的名句,表达自己对贤 才的渴望。

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比喻,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徘徊于歧路,表达对他们前途的关切。 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用典,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 5.《归园田居》(其一)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八句写到了哪些意象?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诗人是如何描绘这些画面的?有何作用? 写到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鸡、狗等意象。通过这些农村生活中的典型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乡村日常生活图景。主要运用白描手法进行描述,寥寥数笔,粗笔勾勒。平淡舒缓,让人印象深刻。 6.结合1题和2题的分析,用例句说明这两首诗在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上的不同。 《短歌行》是四言诗,语言质朴刚健。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质朴自然;又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刚健豪迈。手法上,诗歌开头便运用比兴手法,后面还通过化用典故、引用前人的诗句来表达志向。 《归园田居》(其一)是五言诗,语言平淡舒缓,例如中间对农村生活的描述,通俗易懂、优美和谐。手法上,主要运用白描手法,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的图景。任务三课后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jīn) 呦.呦鹿鸣(yō) 越陌.度阡(mù) B.鼓瑟吹笙.(shēng) 绕树三匝.(zā) 暧.暧远人村(āi) C.羁.鸟恋旧林(jī) 狗吠.深巷(fèi) 久在樊.笼(fán)

《短歌行》学案

《短歌行》学案 【诵读解析】1、边诵读,边解析。对……人……;譬……去……;慨……忧……;何……唯……。青……悠……;但……沉……;悠……食……;我……鼓……。明……何……;忧……不……;越……枉……;契……心……。月……乌……;绕……何……;山……海……;周……天……。 2、按照上面的提示背诵、默写全诗。【论人说艺】1、谈诗论人【对比阅读】生年不满百《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庸人忧——及时行乐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智者忧——及时努力步出厦门行·观沧海曹操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步出厦门行·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巨人忧——求贤创业。“莫道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唐·陈陶)。刘邦,项羽,曹操,毛泽东,莫不如此。什么人写什么诗,诗格即人格。2、谈诗说艺政治诗:形象化,抒情化。【对比阅读】①《颂神州五号》:围绕党中央,飞向红太阳。紧跟xx,掀起建设新高潮。★四句中有三句是政治口号。②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首句象征手法,二三句用赋,直说。③曹操《短歌行》:★ 五处比喻:“朝露”之比,“明月”之比,“乌鹊”之比,“山、海”之比(兼用典)。★四处用典:语典:“子衿”之典;“鹿鸣”之典;《管子》之典。事典:周公吐哺。【自读教材】短歌行二首(其二)曹操建安十三年(208)征讨孙权的前夕。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短歌行导学案答案版讲解学习

精品文档 《短歌行》导学案 曹操 [学习目标] 1.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体会诗中比喻,用典等表现手法的艺术作用。 3.把握诗中作者起伏变化的感情,学习作者慷慨高昂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从文中理出作者起伏变化的感情,把握诗人情感基调。 2.难点:分析本文用典的手法及其作用。 」、了解感知 1. 知人论世一作家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建安时期文坛领袖诗人。他的诗内容丰富,气魄雄伟,风格苍凉,散文则善于以质朴简约的语言直抒胸臆,文风清峻通脱,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 “歌行体”: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说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②代表作: 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 行》等;以“歌行”命名的:高适的《燕歌行》。 2.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譬如(p 1 )慷慨(k m g k d )契(q i)阔谈讌(ym )掇(du o )匝(z a )呦呦(y o y o u )子衿(j m)周公吐直(b u) 3.再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几何:多少去日古多: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慨当以慷:当以慷慨何以解忧:以何解忧 青青子衿: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忧从中来:内心 乌鹊南飞:向南,名词活用作状语绕树三匝:三,泛指多次;匝,圈、周 山不厌高:满足当歌:对着 何以:用什么悠悠:长久 沉吟:低声吟诵可掇:采取 阡陌:田间小路苹:艾高 枉用相存:枉,屈就存,问候契阔:久别重逢

《短歌行》导学案教学文案

《短歌行》导学案

《短歌行》导学案 兴义市同源中学高一年级编写人:孙章虎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体会诗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重点难点】 体味作者表达的“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诵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太祖武帝。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而具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更是济济一堂。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公讌倡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 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学习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