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答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答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答案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1882年,日本高木兼宽发现,在米饭中加入麦麸,副食中加入牛奶和肉食,可使脚气病患者的发病率大量减少,说明麦麸、牛奶和肉食中含有较多的()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亲D

2. 小红这几天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一些()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

D.奶油.巧克力

3. “绿色食品”指的是()

A. 富含叶绿素的食品

B. 新鲜的蔬菜

C. 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D. 贴有“绿色”防伪标记的食品

4.下列哪个特点不能增加小肠的内表面积()

A.有肠腺,能分泌肠液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

C.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D.小肠长约5-6米

5.下图甲、乙、丙是三种等量食物进入消化道后,该食物残留量与时间的关系。据图分析甲、乙、丙三者依次为() A.蛋白质脂肪淀粉B.脂肪淀粉蛋白质

C.淀粉蛋白质脂肪 D.蛋白质淀粉脂肪

6.下列有关人体消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消化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0℃ B.一种消化酶只能消化一种或一类物质C.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被小肠吸收的物质 D.胆汁内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7.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我们周围出现了许多超重儿童,若从饮食习惯考虑,则造成他们超重的原因可能是()

A.饮食主要是蔬菜,水果为主B.喜欢吃较多的甜食和肉类食品

C.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D.经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8.下列关于营养合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食物要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

B.为了保持身体苗条,只吃蔬菜和永果,不食鱼肉

C.高血压患者要少吃盐,尽量少吃肥肉和荤油

D.儿童、青少年要多吃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同时食物也要多样化

9.下列对食品安全性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超市中的食品都是安全食品

B.只要按规定标注品名、产地和使用方法的食品就是安全食品

C.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的食品是安全食品 D.以上说法均不够正确

10.有关食品安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清水浸泡、冲洗被农药污染的蔬菜和水果 B.买肉时一定要买经过检疫合格的C.不吃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 D.被农药污染的食品要充分煮熟再吃11.一成年男子每天消耗的能量约为15100KJ,如果这位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吸收100g 蛋白质,500g糖,100g脂肪(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热价分别为17.15千焦/克、17.15千焦/克、38.91千焦/克),经过3个月后,这位男子的体重可能()A.增加B.减少C.不变D.都不对12.人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A.糖类B.二氧化碳C.能量D.葡萄糖13.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A.构成细胞B.到组织细胞处交换二氧化碳

C.到血液处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D.到组织细胞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4. 呼吸系统中的哪个结构特点与进行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无关?()

A.肺泡壁很薄

B.毛细血管壁很薄

C.气管比较长

D.肺泡数量多

15.下列关于平静状态下呼吸过程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B.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C.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

16.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动作,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

A.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B.肺泡的弹性C.气体分子的扩散D.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17.关于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的原因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鼻腔的入口处丛生鼻毛,能阻挡灰尘

B.鼻腔的鼻黏膜能够分泌粘液,粘住灰尘和细菌

C.鼻粘膜内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可使空气温暖、湿润

D.鼻毛可以减慢吸入空气的速度

18.下图表示血液流经某结构后某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结构为()

A.肺B.组织细胞C肝脏D.肾脏

19.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外的毛细血管,则此物质最可能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尿素20.人体不能同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肺循环和体循环 B.消化和吸收C.生长和发育D.吞咽和呼吸

21.下列哪一项不是毛细血管适于与管外细胞交换物质的结构特点是()

A.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管壁很厚

C.管腔很小

D. 血流速度很慢

22.四位同学检验血型的结构如下表所示:(注“√”为不发生凝集,“×”为发生凝集)高峰杜娟钟诚姚远

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

这四位同学的血型鉴定结果依次为()

A.A型、B型、O型、AB型B.O型、B型、A型、AB型

C.O型、A型、B型、AB型D.AB型、B型、A型、O型

23.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比较,血液中含的红细胞数量多,这是长期与下列哪项生态因素相适应的结果()

A.阳光紫外线照射强B.空气湿度大 C.空气含氧量低D.昼夜温度差大

24.将A、B、C、D四支试管加等量的新鲜的家兔血,其中向A、B中加入等量的抗凝剂,向C、D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静置一段时间,下列结果是正确的是()

A B C D

25.下图所示的小鱼尾鳍血管中血液流动情况(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则较粗的一端是()

A.动脉B.静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或静脉都有可能

26.若通过静脉给人注射一种药物,则药物通过心脏各腔的顺序依次为()

A.Ⅰ、Ⅲ、Ⅱ、Ⅳ B.Ⅰ、Ⅲ、Ⅳ、ⅡC.Ⅳ、Ⅱ、Ⅰ、ⅢD.Ⅳ、Ⅱ、Ⅲ、Ⅰ27.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的共同规律是()

A.心房→静脉→器官→动脉→心室B.心房→动脉→器官→静脉→心室C.心室→动脉→器官→动脉→心房D.心室→动脉→器官→静脉→心房28.某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左右两部分未完全隔开,其口唇和面部等处经常发紫,其原因是()

A.主动脉输出的血液中混有不少静脉血,导致组织细胞供氧不足

B.肺动脉输出的血液中混有不少静脉血,导致组织细胞供氧不足

C.主动脉输出的血液中混有不少动脉血,导致组织细胞供氧不足

D.肺动脉输出的血液中混有不少动脉血,导致组织细胞供氧不足

29. 血液在流经小肠绒毛处的毛细血管时,流出的血和流入的血相比()A.氧气减少.营养物质减少B.氧气增多.营养物质增多

C.氧气增多.营养物质减少D.氧气减少.营养物质增多

30. 体循环与肺循环在处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

A.大脑

B.心脏

C.肺

D.肾脏

31.下列关于血量和输血说法错误的是()

A.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300-400毫升是不影响健康的

B.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C.A.B.AB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

D.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原则

32.血液流经肺循环后,发生的变化是()

A. 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 养料增多,颜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C. 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 废物增多,颜色由鲜红变成暗红色

33.心脏瓣膜向一个方向开放,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34.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要想到达头部,应几次经过心脏()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35. 小明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明和妈妈输血,小明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明输血,爸爸.妈妈.小明的血型可能是()

A. 爸爸O型.妈妈AB型.小明B型

B. 爸爸O型.妈妈A型.小明B型

C. 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B型

D.爸爸AB型.妈妈O型.小明A型

二.非选择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65分)

36.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下列现象的原因.(3分)

(1)某同学有一段时间,每到傍晚的时候就看不清东西,但吃了一段时间的胡萝卜后,这种现象就消失了.原因是___________.

(2)吃牛肉.黄豆.猪的肾脏及粗粮等可以治脚气病.那是因为___________.

(3)有一个小孩子,经常吃钙片,但还是得了佝偻病.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分)37.营养物质中,大分子有机物只有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在营养物质中,口腔就开始消化的是___________,胃内开始消化的是___________,全部在小肠内消化的是___________.

(3分)38.下表是部分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情况.请据该表回答有关问题.

食物名称重量(克)蛋白质(克)脂肪(克)糖类(克)

稻米100 7.7 0.6 76.8

牛肉100 18.1 13.4 0

黄豆100 35.1 16.0 18.6

(1)稻米属于__________食物,这类食物中含__________多些.

(2)牛肉属于肉类食物,这类食物中含______________多些.

(3)黄豆属于奶和奶制品类食物,这类食物中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较多. (8分)39.(11分)下图是食物经过人体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

脂肪被化学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组成消化道各器官的排列顺

序.请据图回答.

(1)曲线甲是__________的消化,曲线乙是__________的消化,曲线丙是________的消化.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2)字母C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__.

A.食道

B.胃

C.小肠

D.大肠

(3)蛋白质在__________中进行消化,其终产物是__________.

A.A和B

B.B和C

C.C和D

D.A和C

E.葡萄糖

F.氨基酸

G.脂肪酸

(4)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从__________进入消化道.

A.E

B.B

C.C

D.D

(5)消化的终产物几乎全部在__________处被吸收.

A.F

B.B

C.D

D.C

(6分)40.下表表示刘庆同学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的部分实验,请根据他的实验设计和加碘液后应出现的现象,加以说明:

试管编号加入材料水温(℃)恒温时间(分钟)加碘液后的现象

1 馒头碎屑+唾液2mL 90 10 A

2 馒头碎屑+唾液2mL 10 10 B

3 馒头碎屑+唾液2mL 37 10 C

4 馒头碎屑+清水2mL 37 10 D

(1)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实验材料后,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C: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A和B都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1~4四组实验的过程和分别出现的现象A~D,经过认真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41.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回答问题:

(1)能产生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的器官是[ ]________。

(2)消化道中只有消化而基本无吸收功能的是[ ]________;只有吸收而无消化功能的是[ ]________ ;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 ]________和[[ ]________。

(3)请依次写出食物进出消化道各结构的名称(只写序号):

(4)位于消化道内的腺体有胃腺和________。

(10分)42.识图填空

(1)A 是________,它吸入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痰是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形成的.

(3)图中主要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它的功能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4).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由此可知:必须养成__________这个卫生习惯,是有科学依据的.

(5分)43.图(一)表示呼吸过程

中 时的状态,

此时,膈肌 ,胸

廓 ,

肺内气压 外界气压压,

气体被 .

(5分)44.右图为心脏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⑴心脏的四腔中充满动脉血的是图中

和 .(填序号)

⑵图中9内的血液只能流入5,不能流入8是因为在8与9

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

⑶图中5.7所示血管分别是 .

(8分)45.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1)体循环结束后,血液所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肺循环的起止点分别是[ ]________,[ ]________。

(3)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器官[4]肠进入[5]肝时,血液的突出变化是_______________。(4)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

体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肺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46.人体内的血管有三种,请你将这三种血管的名称,大小,血管壁的厚薄以及血流速度进行比较.

血管名称血管大小血管壁厚薄血流速度

动脉血管

静脉血管

毛细血管

山东省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

二.

36.(1)傍晚看不清东西是因为人体缺乏维生素A,而胡萝卜内含胡萝卜素,胡

萝卜素能够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 A (2)它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

1(3)体内缺乏促进钙和磷吸收的维生素D

37.淀粉蛋白质脂肪

38.(1)谷类糖类(2)蛋白质和脂肪(3)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39.(1)C B A (2)B (3)C F (4)D (5)C

40.(1)将各试管充分振荡

(2)不变蓝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了

(3)变蓝 1号试管温度过高,2号试管温度过低,唾液淀粉酶都不能促进淀粉的分解(4)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下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41.(共8分)

(1)[4]肝脏(1分)

(2)[2]口腔、[9]大肠、[5]胃、[8]小肠(4分)

(3)2→3→5→7→8→9→10(2分)(4)肠腺(1分)

42. ⑴鼻腔,清洁,湿润,温暖⑵气管,支气管⑶肺,气体交换⑷咽,用鼻呼吸

43. 吸气.收缩.扩大.小于.吸入

44.(1)8 9(2)房室瓣(3)主动脉.肺静脉

45.(共8分)

(1)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2分)(2)[6]右心室 [1]左心房(2分)(3)各种营养物质明显升高(2分)

(4)略。

46.略。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 . . 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代——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其中: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水、无机盐) 2、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也叫纤维素) 4、食物来源: ①糖类(谷类、根茎类)②脂肪(蛋黄、花生、豆类、硬果) ③蛋白质(瘦肉、蛋类、豆类) 5、营养组成:①糖类:(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②脂肪:(甘油和脂肪酸)③蛋白质:(20多种氨基酸) 6、作用:①糖类:①主要供能物质;②构成细胞组织 ②脂肪:①主要为贮备能源;②也参与构成细胞组织 ③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组织的重要物质;②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7、维生素:(特点:①量很小,②种类多,③作用大,④人体一般不能合成) 维生素A:夜盲症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坏血病 维生素D:①儿童:佝偻病;②成人:骨质疏松症 8、水:①占体重的60%—70%(所占比重最大) ②失水20%以上,有生命危险 ③每天需水量2升左右 ④天气炎热或剧烈运动后,多喝水。 9、无机盐:(需要量小,种类多,作用大) 钙:①作用:牙齿、和骨骼的形成 ②缺乏:儿童: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 铁:①作用: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 ②缺乏:贫血症 碘:①作用: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②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消化道;②消化腺 2、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肠;⑥大肠;⑦肛门。 3、消化腺两大类:①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②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4、口腔:①唾液腺:①唾液腺分泌:唾液 ②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③作用:分解淀粉为麦芽糖 ④属于:化学性消化。 ②舌:①作用:搅拌; ②:属于物理性消化 ③牙齿:①作用:咀嚼; ②属于物理性消化 5、胃:①呈囊状; ②特性:具有较大的伸展性; ③容纳食物:2升左右; ④胃壁内有胃腺:(小腺体) ①分泌胃液;②内含胃蛋白酶;③分解蛋白质为多肽;④属于:化学性消化 ⑤胃壁肌肉发达:①肌肉收缩引起胃的蠕动;②研磨和搅拌食物 ③属于物理性消化 6、小肠:①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②长度:6米 ③肠壁内有肠腺:①肠腺分泌肠液;②肠液有多种消化酶;③属于化学性消化; 7、肝脏:①分泌胆汁②胆汁不含消化酶③乳化脂肪为脂肪微粒;④属于物理性消化 8、胰腺:①分泌胰液;②胰液有多种消化酶;③属于化学性消化。 9、营养物质的消化: 10、吸收 ①口腔、咽、食道基本没有吸收作用; ②胃: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③小肠:①吸收的主要场所; ②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环形皱襞: ③皱襞上有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 ④皱襞和小肠绒毛的作用:增大吸收面积;

(完整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范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整册教案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第1课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材分析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高度概括了人类与食物的依存关系。食物对人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又侧重不同的营养成分,所以膳食构成不仅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体质强弱,工作和学习效能以及延年益寿等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在学习“食物的营养成分”一节的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吃饭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形成不挑食、不偏食,食物多样化的饮食理念。还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食物来自生物圈的其它生物,人类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对生物圈的索取应保持生物圈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三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2.说出无机盐和水的作用及举例说明无机盐的来源和缺乏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与推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我保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的意识,认识食物多样化的重要意义;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人类与生物圈应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各种食物的图片,相关疾病简介,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多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印发给学生。 2.学生准备: ⑴常吃的食品的包装袋或包装盒; ⑵通过互联网或图书查阅等途径搜集有关人体健康所需要的无机盐及其食物来源和主要缺乏症。 ⑶调查麦当劳或肯德基食品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 1.运行课件,呈现中国八大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等美味的食品图片并配中国古典音乐。 2.提出问题:我国的美食文化丰厚久远,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享誉世界。俄罗斯人将它列入“天堂生活”的标准,曰“美国的收入,中国的烹调,英国的住宅”。俄罗斯人对中餐的高度评价,同学们有何感想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教师总结提高并引出课题:中餐的世界地位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同时它也表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饮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吃饱,还要吃得有营养,在餐饮中享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编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五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繁殖后代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二.栖息地 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 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3、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 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⑴取拿与安放⑵对光⑶安放装片⑷观察⑸整理和存放。 ①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②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2、观察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上下、左右颠倒,如;”9”在视野中是“6”) 3、显微镜各结构中,起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完整版)人教版初一生物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初一生物下册期中考试卷 一、单选题( 48分) 1、在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静止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 A.红细胞 B.血清 C.血小板 D.血浆 2、王俊同学发烧了,到医院检查身体。验血后发现白细胞数目升高,医生会告诉他什么呢?() A、营养不良,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的食品 B、你贫血了,多吃些含铁的食物吧 C、你可能患了非典型肺炎,赶快住院治疗 D、你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发炎了,需要输一些消炎药 3、不破坏观察的猪心,可以用手捏的方法来判断心房壁,心房壁的厚薄,其中最厚的是:()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4、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应有的是 () A.水B.无机盐C.尿素 D.葡萄糖 5、患脚气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胆汁; B、胃液; C、肠液; D、胰液 7、下列人员,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低的是:()。 A、工业区居民; B、被动吸烟的; C、人交通警察; D、园林工人 A、4厘米; B、7厘米; C、19厘米; D、3厘米。。 9、小丽患了佝偻病,她多喝牛奶的同时,还应该让她服用() A.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维生素D 10、平时看到的手背上的一条条的青筋,这是() A. 毛细血管 B. 静脉 C. 动脉 D.神经 11、心脏内血流方向是() A. 心房→心室→动脉 B. 动脉→心房→心室 C. 静脉→心室→心房 D. 心室→心房→静脉

人教版初一生物下册知识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一、人的由来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3、男性生殖系统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4、女性生殖系统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主要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5、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7、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人体的营养 1、六类营养物质:①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供能物质)②无机盐、水、维生素(三大非供能物质) 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有离不开蛋白质。 3、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4、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大。 5、常见的几种无机盐、缺乏症。 (1)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2)铁:贫血 (3)碘:地方性甲状腺肿(4)磷:厌食、贫血

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 :神经炎、脚气病 (1)维生素A:夜盲症(2)维生素B 1 (3)维生素C:坏血病,牙龈出血(4)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7、消化系统位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消化腺: 位于消化道内:胃腺、肠腺 8、胰液、肠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消化酶的种类最多)。 9、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其中像水、无机盐、维生素这样的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 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0、消化道中小肠中的消化液最多(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 11、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初步乳化成脂肪颗粒)。 12、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有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 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13、食物消化: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14、淀粉的特性:淀粉遇碘变蓝,麦牙糖遇碘不变蓝 15、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实验中,加碘液后, ①号试管(馒头屑+唾液)不变蓝色; ②号试管(馒头屑+清水)变蓝色; ③号试管(馒头块+唾液)变浅蓝色或部分变蓝。 说明口腔中对淀粉消化起主要作用的是唾液,牙齿与舌起辅助作用。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肺:气体交换的场所,也是主要的呼吸器官 (3)呼吸道能够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 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单元自主学习指导纲要 课题: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一、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其教学内容与前面三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关于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牵涉到“泌尿系统的知识”,紧承前三章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容,并引起后面的神经系统内容,这是一个完整具体的知识体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掌握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各器官的功能,能够描述肾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汗液的形成和排出以及它对人体的意义。在初步了解肾脏和皮肤结构的基础上,能分析各器官的功能。利用观察解剖图的方法,简单绘出肾脏的结构,以明确尿液的形成与排出。同学们可以将前后的知识进行衔接,小组讨论探究,收集关于生活中器官病变方面的知识,查询相关资料,初步解决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揭开身体重要器官的奥秘,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勇于探求新知的热情和兴趣。 【设计意图:本章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针对生活实际勇于大胆质疑的精神,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通过背景资料等一系列引导性知识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测的能力,通过病例分析,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二、知识构建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认真全面的预习课本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构建知识网络图,在构建的同时要注意细节性的知识,比如“肾脏的结构中为何皮质颜色深

于髓质的颜色”,“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的是老师对本章内容的概括,仅供同学们参考。 教师示例:

学生设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二氧化碳的排出途径在“人的生活需要空气”中已经学过,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尿液和汗液排泄废物的途径,希望促使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笼统的认识。】 三、背景知识 温馨提示:在了解了老师提供的资料后,你还有哪些补充或者感想么?请你添加! (一)肾脏的秘密 肾脏的生理功能可归纳为3个方面:排泄机体外代谢终末产物,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产生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尿液主要承担排泄体代谢体产物及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作用。肾的血循环是维持肾脏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肾血流量的大小决定肾小球的滤过率、钠的重吸收及肾组织的耗氧量,每分钟流经双肾的血液约1000~1200毫升,相当于心输出量的20%~25%。 肾小球的滤过是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的第1个主要步骤,肾小球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组成,起滤过膜作用,将流入肾脏的血液进行过滤,滤过膜各层都有大小不等的筛孔,其通透性取决于物质分子的大小、形态及其电负荷状态,相对分子质量大于90000或分子半径大于4.0纳米的物质完全不能滤过,椭圆形分子比圆形分子更容易通过滤过膜,另外滤过膜上有一层含负电荷的唾液黏蛋白,所以带负电荷的分子难以通过滤过膜。大分子的蛋白质以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七年级生物学科 2013年—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计划 青州经济开发区初中 姓名:牛青林

七年级生物备课 1、当前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本学期,初一的新生是没有经过考试就进来的,到目前为止本人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本人承担七年级3个班级的生物学教学任务,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济南版生物学新教材。新课程,新教材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校在全面抓教育教学质量的理念给于我教好学生以强大的自信心,加上大多数学生对生物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生物教具为生物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2、本学期课程内容分析 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其中第二单元第4章只有1节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包括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的第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第1个主题“科学探究”和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考虑到学生是刚开始学习生物学,要让学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初步学会探索生命奥秘大致过程的科学方法;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结构概况,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为后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第4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全部内容以及第8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大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思想,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线。

从具体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具体的知识点。在每一节和具体知识点的引言部分,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命现象或生活经验或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本知识点的信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观察与思考”或“分析与讨论”或“实验” 等)探索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楚的、鲜明的。 3、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七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获得有关生物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力: 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生物下册总复习 一、人的由来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的主要性器官) 3、男性生殖系统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4、女性生殖系统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主要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5、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7、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人体的营养 1、六类营养物质:①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供能物质)②无机盐、水、维生素(三大非供能物质) 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有离不开蛋白质。 3、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 4、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大。 5 (1)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2)铁:贫血 (3)碘:地方性甲状腺肿(4)磷:厌食、贫血

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 ( ( 7 8 9、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其中像水、无机盐、维生素这样的小分子物质不经消化 可以被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些大分子物质必须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10 11 12 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13、食物消化:蛋白质: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的组成: (1 (2 (3 2、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

(完整word版)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1. 物中获得。 12.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脱屑。 13.缺乏维生素B会出现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14.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15.缺乏维生素D 16.维生素C 17.水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如果一个人失水量达到20%以上,生命会有危险。

18. 19. 20.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 壁内的肠腺。 4.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5.物理消化:通过牙齿和咀嚼和舌的搅拌,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这个过程属于物理消化。 6.化学消化: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少量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个过程属于化学消化。 7. (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经导管流入小肠。) 8.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胃、小肠和大肠有吸收作用)

9. 血管,这种结构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 3. 4.气体具有扩散作用: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5. 6.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人的生活需要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 其中: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物:(水、无机盐) 2、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3、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也叫纤维素) 4、食物来源:①糖类(谷类、根茎类) ②脂肪(蛋黄、花生、豆类、硬果) ③蛋白质(瘦肉、蛋类、豆类) 5、营养组成:①糖类:(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②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③蛋白质:(20多种氨基酸) 6、作用:①糖类:①主要供能物质;②构成细胞组织 ②脂肪:①主要为贮备能源;②也参与构成细胞组织 ③蛋白质:①构成细胞组织的重要物质;②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7、维生素:(特点:①量很小,②种类多,③作用大,④人体一般不能合成) 维生素A:夜盲症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坏血病 维生素D:①儿童:佝偻病;②成人:骨质疏松症 8、水:①占体重的60%—70%(所占比重最大) ②失水20%以上,有生命危险 ③每天需水量2升左右 ④天气炎热或剧烈运动后,多喝水。 9、无机盐:(需要量小,种类多,作用大) 钙:①作用:牙齿、和骨骼的形成 ②缺乏:儿童: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症 铁:①作用: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 ②缺乏:贫血症 碘:①作用: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②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两大部分:①消化道;②消化腺 2、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肠;⑥大肠;⑦肛门。 3、消化腺两大类:①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②小消化腺:胃腺、肠腺。 4、口腔:①唾液腺:①唾液腺分泌:唾液 ②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③作用:分解淀粉为麦芽糖淀粉的起始消化部位 ④属于:化学性消化。 ②舌:①作用:搅拌; ②:属于物理性消化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习知识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 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 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 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 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①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②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③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 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右下方)移动;当将玻片往右上方(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左下方(右上方)移动。 ④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⑤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资源目录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2、3 4.1.2人的生殖3、4 4.1.3青春期5、6 4.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6、7、8、9 4.2.2消化和吸收 10 4.2.3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1、12、13、14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4、15、16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6、17 4.4.1流动的组织──血液 18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 19、20、21 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4.4.4输血与血型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4.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4.6.2神经系统的组成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4.6.4激素调节 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4.7.3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21、22、23 24、25、26 26、27、28 28、29、30 31、32、33、34 35、36、37

38、39、40、41 41、42、43 44、45 45、46 1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课时分配 2课时教学设计 2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生物下册结业考试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维生素 无机盐 水 二、消化和吸收 1、探究试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见书P27—28) 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 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消化道与呼吸道在这交汇) 消化道 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通过蠕动,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有机物 无机物

大肠:通过蠕动,把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由此排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位于消化道外 消化腺 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肠腺: 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胆汁、胰液、肠液最终流到小肠中,在小肠中完成消化 3、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小肠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等各种消化液 利于消化的特点 长,5-6米,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内表面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利于吸收的特点 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5、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鼻腔:鼻毛:过滤空气;黏液:润湿空气;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咽: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喉:有会厌软骨和声带。会厌软骨,呼吸时打开,使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食道;声带通过振动可发音。 气管和支气管:内部有纤毛,纤毛上面覆盖着黏液,黏液可以粘附灰尘和细菌,随着纤毛 的摆动,将粘着灰尘和细菌黏液推向咽部,形成痰。 呼吸道:作用: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呼吸系统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 (高浓度 低浓度) 外界空气 肺泡血液 组织细胞 氧气 氧气 氧气 呼 吸 道 位于消化道内

(完整版)济南版2018-2019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答案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1882年,日本高木兼宽发现,在米饭中加入麦麸,副食中加入牛奶和肉食,可使脚气病患者的发病率大量减少,说明麦麸、牛奶和肉食中含有较多的()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亲D 2. 小红这几天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你建议他应该多吃一些()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 D.奶油.巧克力 3. “绿色食品”指的是() A. 富含叶绿素的食品 B. 新鲜的蔬菜 C. 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D. 贴有“绿色”防伪标记的食品 4.下列哪个特点不能增加小肠的内表面积() A.有肠腺,能分泌肠液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 C.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D.小肠长约5-6米 5.下图甲、乙、丙是三种等量食物进入消化道后,该食物残留量与时间的关系。据图分析甲、乙、丙三者依次为() A.蛋白质脂肪淀粉B.脂肪淀粉蛋白质 C.淀粉蛋白质脂肪 D.蛋白质淀粉脂肪 6.下列有关人体消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消化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0℃ B.一种消化酶只能消化一种或一类物质C.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被小肠吸收的物质 D.胆汁内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7.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我们周围出现了许多超重儿童,若从饮食习惯考虑,则造成他们超重的原因可能是() A.饮食主要是蔬菜,水果为主B.喜欢吃较多的甜食和肉类食品 C.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D.经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8.下列关于营养合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食物要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 B.为了保持身体苗条,只吃蔬菜和永果,不食鱼肉

(完整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最完整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 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遗传与变异、应激性、适应性并影响环境等。 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 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1、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 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 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 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2 、巴斯德 提出的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肉汤本身还 是空气?做出的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来 自于空气。巴斯德成功的关键是设计了曲颈瓶。 曲颈瓶的妙处是既保证了空气进入也阻挡了微生物 的进入巴斯德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死肉汤可能 存在的微生物。本实验的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 实验组是曲颈瓶,对照组是直颈瓶。) 2、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 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获得普遍的规律。 ●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大.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食物的营养成分

D的原因是------------------------------------------ 消化和吸收 课题消化和吸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1、记住吸收的概念,了解人体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 2、概述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知道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重难点 重点:消化道各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 难点: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法实验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挂图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 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生长发育的进行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来自于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能溶于水,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其余的营养物质必须经过人体的加工才能被利用。那么营养物质为什么需要加工?要经过怎样的加工?又是由我们身体的哪些结构来完成这一过程呢?对,营养物质的加工、吸收是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行的。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 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的过程,叫吸收。 2、人体各段消化道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其中消化道中基本上没有吸收能力的器官有、、,胃只能吸收的营养物质是、和。 合作探究点拨解疑 1、吃馒头,慢慢地嚼咀,细细地体味。看能否吃出什么味道。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2、制作的消化系统组成和功能的课件。请说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3、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口腔中有哪些与消化有关的结构? 练习达标1.下列对同学们骨骼发育最有利的食物是() A 鱼肉和水果 B 玉米和稻米 C 高粱和猪肝 D 鸡蛋和虾米 2.某人牙龈经常出血,他多吃下列哪组食物最好?() A 牛奶和鱼 B豆浆和瘦肉 C 鸡蛋和牛奶 D新鲜水果和蔬菜

七年级下册生物重点(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重点(人教版)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二、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代人。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统 参看教材第9页的图。 一、生殖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胚泡发育成胚胎。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经过40周左右从母体的阴道排出。新生儿诞生。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废物从胎盘经母体排出。 第三节青春期 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2、一些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4、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第四节计划生育 一、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二、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对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二、糖类、脂肪、蛋白质 1、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 3、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 4、奶、蛋、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