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的方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把光合作用原理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二、教学重难点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三、课时安排

2 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过程

(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21-125页,回答问题)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有?产物是?

2.光合作用实质上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成储存()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的过程。

3.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4.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也不能(),应该()。(二)、合作探究

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阅读教材第122页,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学生讨论:

画面(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画面(2)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

画面(3)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

画面(4)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生共同归纳,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阅读教材第123页,金鱼藻实验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

(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金鱼藻实验说明了什么?

(三)、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知识导图:

条件:

原料:

光合作用产物:

场所:

表达式:

(四)、跟踪训练

1.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

A、只在白天

B、黑夜无光时

C、只在黑夜

D、有光时

2.下列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氧气和有机物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水和氧气

D、水和二氧化碳

3.下列活动中收到的气体能使快熄灭的卫生香复燃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人类呼出的气体

C、焚烧垃圾后的气体

D、阳光下金鱼藻产生的气泡

4.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的探究中,设置两盆植物是为了()

A、设置对照

B、减少乙盆的水分

C、减少乙盆吸收的二氧化碳

D、减少乙盆吸收的光能

5.光合作用包括两方面的变化是()

A、氧和二氧化碳的变化

B、无机物的变化和有机物的变化

C、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D、白天的变化和夜晚的变化6.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7.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都能得到新鲜氧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

B、扩大居住面积

C、美化环境

D、多植草坪多种树

8.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措施中,下列哪项与该原理有关()

A、施以农家肥料

B、及时松土

C、适时播种

D、合理密植

补充知识

为什么红色叶子能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的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有叶绿素。但有些植物的叶子,如糖萝卜、红苋菜、秋海棠的叶子是红色或紫红色的,它们是怎么进行光合作用的?其实这些叶子也含叶绿素,它们之所以成为红色,是因为其中含有红色的花青素,它们含有的花青素很多,颜色很浓,把绿色盖住了,如果你不信,可以把它们放到水里煮一下,叶子就会由红变绿,这是因为花青素易溶于水,而叶绿素不溶于水。有些植物的叶子本来是绿色的,到了秋天就变红了,比如枫树,这是因为叶绿素被破坏而花青素显示出来的

缘故。

(五)、作业

课本P126练习1

五、学后反思

板书设计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曲线(一) ①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 升高而加快,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再增大CO2浓 度,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 A点,外界CO2浓度很低 时,绿色植物叶不能利用外界的CO2制造有机物,只有当植物达到CO2补偿点后才利用外界的CO2合成有机物。 B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CO2浓度,即B 点以后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③若CO2浓度一定,光照强度减弱,A点B点移动趋势如下: 光照强度减弱,要达到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需较高浓度CO2,故A点右移。由于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减弱而产生的[H]及ATP减少,影响了暗反应中CO2的还原,故CO2的固定减弱,所需CO2浓度随之减少,B点应左移。 ④若该曲线表示C3植物,则C4植物的A、B点 移动趋势如下:由于C4植物能固定较低浓度的 CO2,故A点左移,而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所需的 CO2浓度应降低,B点左移,曲线如图示中的虚线。 (2)曲线(二)

a-b:CO2太低,农作物消耗光合产物; b-c:随CO2的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c-d:CO2浓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保持不变; d-e:CO 2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将引起原生质体中毒或气 孔关闭,抑制光合作用。 (3)曲线(三) 由于C4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PEP羧化酶,对CO2的亲 和力很强,可以把大气中含量很低的CO2以C4的形式 固定下来,故C4植物能利用较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O2的补偿点低,容易达到CO2饱和点。而C3植物的CO2的补偿点高,不易达到CO2饱和点。故在较低的CO2浓度下(通常大气中的CO2浓度很低,植株经常处于“饥饿状态”)C4比C3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强(即P 点之前)。一般来说,C4植物由于“CO2泵”的存在,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均低于C3植物。 3.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它主要通过影响暗反应 中酶的催化效率来影响光合 作用的速率。在一定温度范 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随着增加,超过一定 的温度,光合速率不但不增大,反而降低。因温度太高,酶的活性降低。此外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从而间接影响光合速率。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2012)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其内容主要介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实验探讨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及产生氧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同时与下一节内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在同一章,便于比较学习。本课时中的内容前后连续性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知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经过前面的实验学习、探究,学生已经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比较熟悉。老师适时的引导,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既保证老师了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也保证了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同时充分的发挥其最大的自主性。 3、内容体系特点 旧教材新教材 第四章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五章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对比新旧教材课程的安排,可以发现新教材明显比旧教材安排合理——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安排在同一章里面学习,方便两者进行对比性分析学习,加深印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 (2)能用表达式表示光合作用。 (3)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4)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能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与合作的精神。 (2)培训学生养成爱护植物、爱护环境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并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 【教学媒体】实验装置,多媒体课件 【学习课时】1课时 【教学思路】 本节课一开始创设问题情境——‘生物呼吸和大量的燃料的燃烧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排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含答案)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特别拓展1 在树林中,穿过枝叶的空隙,会在地上投下圆形的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偏移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在人工光斑照射某植物叶片前后,实验测得CO2吸收速率和O2释放速率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描述光斑开始照射后的5秒,O2释放速率和CO2吸收速率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段O2释放速率迅速恢复原水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CO2吸收速率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 (3) 图中的C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___(大于、小于、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4)光斑实验研究表明,制约O2释放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5)下图的甲图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表示呼吸作用速率)。请据图回答: ①分析图解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___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②若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约是___;若在此温度下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一天积累的有机物量为______(用CO2的相对值表示)。 ③在乙图的坐标上画出植物在15~45℃围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特别拓展2 (16分)回答下列两道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Ⅰ.森林中,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了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02和释放02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习题附答案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阳光充足时,水绵成团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减弱,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B.呼吸作用增强,需要更多的氧气 C.呼吸作用减弱,释放的二氧化碳减少 D.光合作用增强,释放的氧气积存在一起 答案:D 2 .在生物圈的碳一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中(形成有机物),又能将其释放 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细菌 B.真菌 C.动物 D.绿色植物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而绿色植物的 呼吸作用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D 3.植物在白天时能进行的生理作用有() ①蒸腾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光合作用④分解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答案:B 4.A、B、C、D四位同学到李爷爷家做客,李爷爷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千克,冬瓜最重的20多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 A.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 B.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C.构成萝卜的原材料是水和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 D.萝卜、冬瓜和藕的原材料主要由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 解析:组成萝卜、冬瓜、藕的物质主要是它们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 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B 5.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降低光照强度 C.合理密植

七年级生物上册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教案 北京课改版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 设计意图 时间 安排一、导入过程 今天的实验是来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能 放出氧气。实验材料是生长旺盛的金鱼藻或黑藻。 二、探究过程 【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 实验时切取十余株10cm左右的带着顶芽嫩枝的金鱼藻,切口向 上,用线缚在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大型号烧杯中。然后用短 颈漏斗倒置在水藻上,使水藻都被罩在漏斗里,而漏斗的短柄 应没入水中,取一支细型试管,向其注入清水,水满后用右手 大拇指揿住管口倒插入水中,然后套在漏斗柄上(套在漏斗柄 上的试管此时不应带有气体)。 在温度20C左右,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很快可以看到水藻 放出一串串小气泡,这些小气泡通过漏斗的收集都汇入到细试 管内,并且使试管的水排入到烧杯中。 (二)验证氧气 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 (1)这些气泡是金鱼藻在光照下产生的,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呢? (2)我们怎样收集和检验这些气体呢? 简述实验装置,介绍收集气体的方法,指导学生对收集 到的气体进行检验(边讲边演示)。 在水下,用拇指把试管口堵住,取出试管,试管口向上, 用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入试管里,卫生香立刻重新燃烧。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1)什么气体能够帮助燃烧? (2)试管中的氧气从何而来, 听讲 观察记录 试验现象 观察记 录 明确本节 主要内容 了解,光 合作用产 生氧气试 验的操作 及过程 知道如何 验证氧气 3 25 5 3 3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备课时间:11、26 授课时间:11、3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能力目标: 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生物素质。 2、培养学生更加关爱大自然,关爱绿色植物。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难点】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1、把两株蚕豆植株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 2、准备实验必需的器材。 3、视频:(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4、FLASH:(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3)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4)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5) 光合作用方程式。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视频]: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个)。[引言]: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 【新授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植物生 长需要阳光(2个)。 [引言]:绿色植物是 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 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 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 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 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 所有的生物。那么,绿色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 是什么呢 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讲述]:让我们通过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的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产 生淀粉。 [自学]:实验的操作步 骤。 [思考题]: 1.对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 2.对叶片为什么要遮 带着思考题进行自 学。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思 考题进行认真地讨论。 全班交流,共同理解 实验的理论基础。 以四人为一小组把课 前处理过的蚕豆按操作步 骤实施。 饶有兴趣地回答:大

探讨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探讨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探讨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一. 教学目标通过此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二.课时安排:1 2课时三.教学准备一些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装置、材料、录像、课件等。四.活动指导1. 教师事先向学生讲清楚教材中的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装置、原理和实验过程。2. 教师可用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经典实验开拓学生思路,引导他们思考。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校、市区图书馆的参考资料,以及告诉学生上百度、Google等网站去搜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有的网址可直接告诉学生)。 3.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如果教学需要,教师可先与某些学生在课下做一下探讨)。这不同的方法也包括实验材料的不同(如可用卫生香代替火柴,用0.1%的碳酸氢钠溶液代替清水)、实验装置的不同等(如用酒瓶、排水管代替书上验证释放氧气的装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配合录像、课件、学生或教师的演示实验。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这个实验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一点点创新,都应给予鼓励。五. 评析光合作用在教材中无疑是重点和难点,这个实验做得好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但由于这个实验较难,教师要注意在课前给予学生较多的引导和帮助,并请他们在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六. 备注 1. 现在录像器材便宜,摄像技术简单,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制作适合自己的录像带(统一配置的录像带有时不一定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播放录像时,要注意暂停键等功能键的使用。因为一气儿将录像放完效果可能不好,很多时候,边放边结合录像讲解效果比较好。2. 教师可自己或请专业人员制作能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课件,也可从百度等搜索网站寻找一些光合作用方面的课件做参考。3. 通过搜索网站可得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如:有的学生如果想利用仪器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浓度变化的话,可告诉学生直接用空气中二氧化碳检测仪、空气中氧气浓度检测仪等字样在百度等搜索网站上搜索即可,但同时要提醒学生文明上网。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练习(含答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练习(含答案)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1)将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______了,小白鼠很快也____了。(2)将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没有____。(3)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和小白鼠都能够__________。 2.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3.科学实验证明(1)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________ 是绿色植物________的原料。(2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不仅有________,还有____。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立刻猛烈地____起来,说明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____。三、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实质和表达式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__。 2.实质:合成______,储存____。 3.表达式:________+水?D?D→光能储存着能量+ ____ 答案:一、1.(1)熄灭死亡(2)熄灭(3)正常地生活 2.蜡烛燃烧动物呼吸 3.(1)二氧化碳光合作用(2)二氧化碳水二、燃烧氧气三、1.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2.有机物能量 3.二氧化碳叶绿体有机物氧气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1)光照强度。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加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加强。(2)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温室种植蔬菜可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提高产量。(3)温度。植物在10~35 ℃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5~30 ℃ 最适宜,35 ℃以上开始下降,甚至停止。【例题】如下图将三株相似的小麦幼苗分别置于三个装有完全培养液的相同培养皿中,并在下述三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以测定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请问下列哪一组对照实验属于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A.甲、乙、丙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和乙解析:要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改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d2501135.html,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改进 作者:唐卫东 来源:《中学生物学》2012年第04期 摘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第5节“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实验,从改进装置,寻找合适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从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中寻找金鱼藻的替代物,在晴天和阴雨天分别做该实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关键词光合作用实验改进晴天阴雨天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按书本上的装置进行实验,把金鱼藻(图1)放入漏斗中,在烧杯中倒入清水,在试管中装满清水倒放在漏斗口上方,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图2)。发现该装置操作很不方便,试管不易从烧杯中取出。实验过程中看到气泡极少,收集到气体极少。实验受天气的影响,实验材料受限制。 1 改进装置 用平底烧瓶(250 mL)、单孔橡皮塞和导气管连接(图3)实验装置,代替书本上的装置。导气管应尽可能插入深一些,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留在平底烧瓶中,使平底烧瓶内的气压增大,平底烧瓶内的液体从导气管中溢出。 2 配制溶液 碳酸氢钠能缓慢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可以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可用碳酸氢钠溶液代替清水。但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呢?按如下步骤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图4)。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平底烧瓶内气压增大,将液体压进量筒,量筒中水的体积就是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体积(注:实验前在量筒内装有少量的油,可防止水分蒸发)。 ①分别配制质量分数为0.5%、1%、1.5%、2%的碳酸氢钠溶液。②取5个250 mL的平底烧瓶,分别装入9 g新鲜的金鱼藻,再分别倒满清水、0.5%、1%、1.5%、2%的碳酸氢钠溶液,塞紧瓶塞,分别标上A、B、C、D、E,同时放在阳光下照射。③观察5个装置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每隔1 h观察,并记录产生氧气的体积,见表1。

光合作用(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培养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以及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3、情感目标 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 2、 3、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2、 3、 四、基础训练题 1、如图2—2所示,将集气瓶内的二氧化碳倾到入盛有点燃的蜡 烛的烧杯内。可以观察到烧杯内阶梯上的蜡烛火焰先熄 灭,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还可知 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2、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覆盖在燃着的物体,能使物体 跟隔绝而停止燃烧。 3、将二氧化碳通入蒸馏水,然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可见溶液变 色。这说明①二氧化碳能;②而且能跟水化合有 生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有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能力提高题 1、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C、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 2、冬季在我国北方用石灰浆刷墙后,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它起的作用是() A、提高室内温度 B、增大室内CO2体积分数

C、降低室内潮气 D、提高室内温度,增大室内CO2体积分数 3、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的蒸馏水,向其中滴入数滴石蕊试液后,溶液呈X色,向液体中再通入CO2气体,液体呈Y色,把液体加热煮沸后,液体又呈Z色,问X、Y、Z的颜色依次为( ) A、紫一红一无 B、蓝一紫—红 C、紫一红一紫 D、紫一红—蓝 4、在H2、O2、CO2三种气体中,能燃烧的有,有灭火作用的是,不宜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能支持燃烧的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完整版)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习题附答案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1.阳光充足时,水绵成团漂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 ) A.光合作用减弱,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 B.呼吸作用增强,需要更多的氧气 C.呼吸作用减弱,释放的二氧化碳减少 D.光合作用增强,释放的氧气积存在一起 答案:D 2.在生物圈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中(形成有机物),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 A.细菌 B.真菌 C.动物 D.绿色植物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D 3.植物在白天时能进行的生理作用有( ) ①蒸腾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光合作用④分解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答案:B 4.A、B、C、D四位同学到李爷爷家做客,李爷爷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千克,冬瓜最重的20多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 ) A.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 B.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C.构成萝卜的原材料是水和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 D.萝卜、冬瓜和藕的原材料主要由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 解析:组成萝卜、冬瓜、藕的物质主要是它们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答案:B 5.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 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降低光照强度

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一.教学目标通过此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二.课时安排:1——2课时三.教学准备一些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装置、材料、录像、课件等。四.活动指导1.教师事先向学生讲清楚教材中的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装置、原理和实验过程。2.教师可用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经典实验开拓学生思路,引导他们思考。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校、市区图书馆的参考资料,以及告诉学生上百度、Google等网站去搜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有的网址可直接告诉学生)。3.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如果教学需要,教师可先与某些学生在课下做一下探讨)。这不同的方法也包括实验材料的不同(如可用卫生香代替火柴,用0.1%的碳酸氢钠溶液代替清水)、实验装置的不同等(如用酒瓶、排水管代替书上验证释放氧气的装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配合录像、课件、学生或教师的'演示实验。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这个实验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一点点创新,都应给予鼓励。五.评析光合作用在教材中无疑是重点和难点,这个实验做得好可以帮

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但由于这个实验较难,教师要注意在课前给予学生较多的引导和帮助,并请他们在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六.备注1.现在录像器材便宜,摄像技术简单,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制作适合自己的录像带(统一配置的录像带有时不一定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播放录像时,要注意暂停键等功能键的使用。因为一气儿将录像放完效果可能不好,很多时候,边放边结合录像讲解效果比较好。2.教师可自己或请专业人员制作能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课件,也可从百度等搜索网站寻找一些光合作用方面的课件做参考。3.  通过搜索网站可得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如:有的学生如果想利用仪器检测空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的浓度变化的话,可告诉学生直接用“空气中二氧化碳检测仪”、“空气中氧气浓度检测仪”等字样在百度等搜索网站上搜索即可,但同时要提醒学生文明上网。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修改教案及反思)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修改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题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时安排 2 教材 分析(此处需加上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中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实质,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这部分内容在处理时,应注意两个实验的处理,如果没有条件完成实验,要通过媒体让学生看到,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区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第二部分是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并结合课本上的介绍能够说出即可。学生在学习了《有机物的制造者》后,对光合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在上节课的实验中,对科学探究有了解,所以可以用科学实验作为导入。 教学 目标(三维目标)1.说明光合作用的实质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3.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4.认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形成爱护植被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不够具体)重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难点: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教学策略 本节课中采取先学后教,但在课堂中一是以课本为载体,二是以多媒体为载体,让学生在老师的问题引导中,通过观察实验动画,图片以及课本上位文字的介绍等学习新知识,最后通过老师的点拨掌握知识。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和预习知识点1.课件出示书上的想一 想。 2.出示本节重点内容并 引导学生找出知识点, 明确学习目标。 在老师的指 导下完成对 知识点的预 习。齐读“通 过本节学习你 将知道” 本节课知识点较多, 所以让学生先学后教,提 高教学效率 光合作用的原料PPT展示普利斯特利的实 验,并有层次地出示问题, 1.最后通过这个实验,你 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的 引导再细一点植物能更新 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 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2.结合课件,引导学生探 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 不可少的条件。探究实验的 讲解要细一点,尤其是氢氧化 钠溶液的性质。 3.光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明确:二氧化碳、水 观看实验,思 考并回答问 题 阅读课本122 页,尝试回答 问题 在演示实验 PPT中叫学生 到黑板填空 利用这个著名的实 验导入课堂,既体现科学 探究的精神的延续,也可 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测试题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第一步是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 转运和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 储备光合作用的原料 C. 消耗叶片内的叶绿素 D. 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 2.下列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 移栽较大的树木时,给树木打针输液,目的是补充有机物 B.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时,将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层油,目的是防止量筒内水分的蒸发 C. 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目的是为了更快找到物像 D. 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时,叶片脱色漂洗后加碘液,目的是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 C. 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 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4.其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②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③一段时间后,摘下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①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 脱色的方法是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C. 滴加碘液后,可观察到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D. 该实验能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5.除哪一项外,均为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叶绿体 D. 光 6.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使叶片的绿色褪去的是 ( ) A. B. C. D. 7.如图中的①表示植物的哪一生理过程() A.吸收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光合作用 8.下列对光合作用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并释放氧气 B.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并释放氧气 C.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并吸收氧气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吸收氧气 9.甘薯根长得肥大,其中所含得大量淀粉是由() A.叶制造后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B.甘薯根自己合成的 B.茎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D. 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备课时间:11、26 授课时间:11、3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能力目标:3、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生物素质。 2、培养学生更加关爱大自然,关爱绿色植物。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重点】 1、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2、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难点】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1、把两株蚕豆植株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 2、准备实验必需的器材。 3、视频:(1)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 要光。

4、FLASH:(1)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2)光合作用产 生氧气;(3)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4)绿叶在 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5)光合作用方程式。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视频]:植物生长需要阳光(2个)。[引言]:绿色植物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那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 【新授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植物 生长需要阳光(2个)。 [引言]:绿色植物 是一个巨型的生产有 机物的天然“工厂”, 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 二氧化碳和水作为原 料生产出产量巨大的 有机物,养活地球上几 乎所有的生物。那么,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 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改进

《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 北师版初中生物第五章第1节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黄道民族中学——吴军华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如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都是人类种植栽培的主要对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生物圈的存在被称为“生产者”。因此课标把它列为十大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课标明确指出: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为此教材用了大篇幅列举出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借此应用科学史进行概念教学的方法完成课标的目标。北师版生物课本特意设计了“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然而其实验沿用的是经典的实验 方案和器材,实验很难进行,完成率极低。存在的问题有: 1、原实验所需要的时间较长。需要暗处理2-3天,光 照2-3小时,水浴加热脱色10-20分钟。对每周只有2节课 的生物课而言是完全不够的。 2、原实验装置复杂,要求密封,不宜操作。如图: 3、原实验效果不明显,经过多次实验发现放置清水的 植物叶片滴加碘液未呈蓝色。分析发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也进行着呼吸作用,植物经过2-3天的暗处理植物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影响,因而光合作用不旺盛导致未变蓝色。 4、原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存在安全隐患。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经过多次实验,根据中学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了效果明显,简单易行的实验材料对实验进行了改进。 一、改进实验材料的选择。 大烧杯1个、蓝藻、石蕊溶液、石灰石、稀盐酸、试管、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凉开水、长颈漏斗、带橡皮塞的锥形瓶3个、光源 二、改进实验原理。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溶液遇碳酸显红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红色石蕊溶液变为紫色;石蕊颜色的变化证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三、改进实验的过程与方法。 1、在一个烧杯中分别装入一定量的凉开水(凉开水里面没有空气),再滴入石

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曲线(一) ①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升高而加快,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再增大CO2浓度,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 A点,外界CO2浓度很低时,绿色植物叶不能利用外界的CO2制造有机物,只有当植物达到CO2补偿点后才利用外界的CO2合成有机物。 B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CO2浓度,即B点以后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加快,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③若CO2浓度一定,光照强度减弱,A点B点移动趋势如下: 光照强度减弱,要达到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需较高浓度CO2,故A点右移。由于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减弱而产生的[H]及ATP减少,影响了暗反应中CO2的还原,故CO2的固定减弱,所需CO2浓度随之减少,B点应左移。 ④若该曲线表示C3植物,则C4植物的A、B点移动趋势如下:由于C4植物能固定较低浓度的CO2,故A点左移,而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所需的CO2浓度应降低,B点左移,曲线如图示中的虚线。 (2)曲线(二) a-b:CO2太低,农作物消耗光合产物; b-c:随CO2的浓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c-d:CO2浓度再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保持不变; d-e:CO2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将引起原生质体中毒或气孔关闭,抑制

光合作用。 (3)曲线(三) 由于C4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很强,可以把大气中含量很低的CO2以C4的形式固定下来,故C4植物能利用较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O2的补偿点低,容易达到CO2饱和点。而C3植物的CO2的补偿点高,不易达到CO2饱和点。故在较低的CO2浓度下(通常大气中的CO2浓度很低,植株经常处于“饥饿状态”)C4比C3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强(即P点之前)。一般来说,C4植物由于“CO2泵”的存在,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均低于C3植物。 3.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它主要通过影响暗反应中酶的催化效率来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随着增加,超过一定的温度,光合速率不但不增大,反而降低。因温度太高,酶的活性降低。此外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从而间接影响光合速率。 ①若Ⅲ表示呼吸速率,则Ⅰ、Ⅱ分别表示实际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即净光合速率等于实际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 ②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正常的光照强度下,提高温度会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但提高温度也会促进呼吸作用。如左图所示。所以植物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一定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在20℃左右,植物中有机物的净积累量最大。

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 气 一.教学目标 通过此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课时安排:1——2课时 三.教学准备 一些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装置、材料、录像、课件等。 四.活动指导 1.教师事先向学生讲清楚教材中的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装置、原理和实验过程。

2.教师可用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经典实验开拓学生思路,引导他们思考。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校、市区图书馆的参考资料,以及告诉学生上百度、Google等网站去搜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有的网址可直接告诉学生)。 3.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如果教学需要,教师可先与某些学生在课下做一下探讨)。这不同的方法也包括实验材料的不同(如可用卫生香代替火柴,用%的碳酸氢钠溶液代替清水)、实验装置的不同等(如用酒瓶、排水管代替书上验证释放氧气的装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配合录像、课件、学生或教师的演示实验。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这个实验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一点点创新,都应给予鼓励。 五.评析

光合作用在教材中无疑是重点和难点,这个实验做得好可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但由于这个实验较难,教师要注意在课前给予学生较多的引导和帮助,并请他们在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六.备注 1.现在录像器材便宜,摄像技术简单,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制作适合自己的录像带(统一配置的录像带有时不一定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播放录像时,要注意暂停键等功能键的使用。因为一气儿将录像放完效果可能不好,很多时候,边放边结合录像讲解效果比较好。 2.教师可自己或请专业人员制作能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课件,也可从百度等搜索网站寻找一些光合作用方面的课件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榆林市第一中学分校“三五六”高效课堂导学案

该。 2.思考讨论: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加强农作物光合作用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三、展示交流 四、点拨提升(补充、归纳、升华本节知识点) 一定范里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越强。因此,二氧化碳是最好的气肥;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在农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和成熟期使用二氧化碳,效果最显著。在这两个时期中,如果每周喷射两次二氧化碳气体,蔬菜可增产90%,水稻增产70%,大豆增产60% ,高粱甚至可以增产200%。 气肥发展前途很大,目前还难以确定:每种作物究竟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后效果最好,除了二氧化碳外,是否还有其他气体可作气体肥料。 训练案 五、检测训练(习题、师生小结、布置作业) 1.在做“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的实验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A、吸收氧气 B、吸收水 C、吸收二氧化碳 D、吸收碘液 2.在一片稻田里,禾苗在生长期间大部分叶子被虫子吃光了,造成减产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少了 B、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少了 C、呼气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少了 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少了 3.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 A.只在白天 B.黑夜无光时 C.只在黑夜 D.有光时 4.下列活动中收到的气体能使快熄灭的卫生香复燃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人类呼出的气体 C.焚烧垃圾后的气体 D.阳光下金鱼藻产生的气泡 5.光合作用包括两方面的变化是() A.氧和二氧化碳的变化 B.无机物的变化和有机物的变化 C.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D.白天的变化和夜晚的变化 6.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7.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的措施中,下列哪项与该原理有关() A.施肥 B.及时松土 C.适时播种 D.合理密植课后反思

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创新实验教案

“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实验装置的创新性改进 观音滩镇一中周碧群 (注:本实验在七年级上册教材第101页) 一、本实验课题在的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 二、本实验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是地球上动植物的食物来源,它的重要生理功能光合作用不但能产有机物,还能产生氧气,转化二氧化碳,维持的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本实验正是基于此基础上的一个重要实验,是前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延伸,同时也是对植物光合作用知识认识的深入和提高。 三、原实验装置与改进后的装置对比如下: 原实验装置改进实验装置 通过实践发现原装置在实践中有很多不足之处: 1、原装置结构比较松散,稳定性差。携带不方便。 2、反应慢,植物被漏斗挤压,减少光照面积,减慢气体产生的速度。3、操作麻烦。试管在水中进出,稍不小心便会漏气。 4、不能重复使用。一小试管不能重复利用,对于多个平班行班的老师来说是个有点麻烦的事情。 改进之后的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1、装置结构变得紧凑,增加了稳定性,易于携带。 2、反应速率大大加快,植物枝叶能在水中较充分的舒展,增大了光照面积,增加了光合作用强度。能较快的得到大量的气体。 3、气体易于收集和检验。通过止水夹来调整气体的收集,使气体的产生和收集具有了可控制性。(这个装置让实验可以在天气晴好上课时,课前先在教室外光照,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本实验中还用1%的碳酸氢钠代替了原来的清水,可以大大提高气体产生的速度。 5、可以实现多班使用和重复使用。

四、实验器材: 1000ml广口瓶或细口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小试管、导气管、 止水夹、细木条、火柴、1%碳酸氢钠溶液、金鱼藻 五、实验效果及自我评价: 通过改进装置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产生课堂所需的氧气,而且现象明显,便于携带,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实验、观察,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不过准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时,尽可能选择晴天的中午准备,如果遇到阴雨天,不得不用灯照代替日照时,我曾选用功率在200W以的灯泡。 不过效果远远地比不上日光的照射。 此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改进装置器材易得,安全简便,实验操作容易,适用范围广。学生人人可行。在不改变生物学原理和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运用了物理学和化学的相关知识,针对课本实验装置的不足进行分析、讨论,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进行的创新改进,为广大的一线生物教师解决了一点实际问题。实验过程严谨、现象明显,注重安全环保和材料的充分利用。在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生物科学素质的培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