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NAS-CL09-2019 科研实验室认可准则.pdf

CNAS-CL09-2019 科研实验室认可准则.pdf

CNAS-CL09-2019 科研实验室认可准则.pdf
CNAS-CL09-2019 科研实验室认可准则.pdf

CNAS-CL09

科研实验室认可准则Accreditation Criteria For Research Laboratory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目录

1 范围 (3)

2 引用标准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人员职责 (7)

5 研究方案和计划 (8)

6 质量保证方案 (9)

7 研究设施和环境 (9)

8 研究设备、材料和方法 (10)

9 研究记录和档案 (11)

10 研究报告 (12)

前言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CNAS根据科研实验室的特性专门制定的科研实验室认可要求。

本准则适用于从事科研活动的实验室,是通用要求。当实验室从事特定的科研活动时,还应符合其他的相关规定或要求。

CNAS可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用说明,对本准则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说明和解释。

科研实验室除应符合本准则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的要求。

科研实验室认可准则

1 范围

本准则规定了科研实验室良好规范(Good Research Laboratory Practices,以下简称GRLP),是有关科研实验室运行、运行条件以及研究活动的计划、实施、检查、记录、存档和报告的一套规范体系。

本准则适用于科研实验室。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对本准则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准则。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准则。

GB/T 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ISO15189: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ISO/IEC Guide 99:1998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ISO 5725-3:199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3部分:标准测量

方法精密度的中间度量

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3.1科研实验室(研究实验室)research laboratory

以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为目的设立和运行的实验室。

注1:在本文件中,“实验室”即指科研实验室。

3.2研究场所study site(s)

研究中一个或多个阶段的执行场所。

注:场所可以是屏障设备内、室内场所、露天场所等。

3.3实验室管理者laboratory management

对实验室的组织和运行具有管理权并正式负责的人员。

3.4研究负责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简称PI)

研究项目的负责人。

注1:本文件中以下用简称PI。实验室管理者、PI的职责可以由同一人承担。

注2:PI可以有不同的称谓,研究项目也可能是一个项目的子项目,也可能包括多个子项目。

3.5质量保证方案quality assurance scheme(简称QAS)

以保证研究活动、记录、报告客观真实的方案。

注:本文件中以下用简称QAS。

3.6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简称SOP)

描述如何执行在研究计划或试验指南中没有详细说明的试验或活动的文件化的程序。

注:本文件中以下用简称SOP。

3.7研究方案study protocol

详细说明研究目标及研究设计、技术路线、材料、方法、程序、团队、计划等的文件,并包括对这些内容的任何修改。

3.8修改amendment

有意的更改。

3.9偏离deviation

对操作程序、研究方案、计划等的偏离。

3.10试验系统test system

一项研究中使用的任何生物、化学、物理性系统或其组合。

3.11原始数据raw data

研究或实验室活动中观察、记录到的原始信息。

注:观察或记录者也可以是机器,信息包括各种性质和来源的信息。原始数据的载体可以是任何介质,原始数据应可以在介质中安全保存一段时期并可以复现。

3.12研究团队research team

由PI负责并组成的团队,以实施PI负责的研究,不限于实验室内部人员。

3.13试验样品test specimen

采自试验系统的用于检查、分析或留存的材料。

3.14研究对象study item

研究的对象。

3.15研究样本study sample

研究对象的部分或全部,用于研究的样本。

注1:研究样本可以利用试验系统研究,如实验动物或细胞可作为研究药物的试验系统,动物的组织或细胞的部分可作为试验样品。

注2: 研究样本也可以直接用于研究而不需借助试验系统,如通过观察、探测、分析研究样本等而进行研究。

3.16参照物(对照物)reference item (control item)

提供与试验样品对比依据的物质。

3.17参考物质(标准物质) reference material(简称RM)

具有足够均匀和稳定的特定特性的物质,其特性被证实适用于测量中或标称特性检

查中的预期用途。

注1:标称特性的检查提供一个标称特性值及其不确定度,该不确定度不是测量不确定度;赋值或未赋值的标准物质都可用于测量精密度控制,只有赋值的标准物质才可用于校准或测量正确度控制。“标准物质”既包括具有量的物质,也包括具有标称特性的物质。

注2: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CRM)[JJF 1001-2011 8.15]是指附有由权威机构发布的文件,提供使用有效程序获得的具有不确定度和溯源性的一个或多个特性量值的标准物质。[JJF 1001-2011 8.14]

3.18测量系统measuring system

一套组装的并适用于特定量在规定区间内给出测得值信息的一台或多台测量仪器,通常还包括其他装置,诸如试剂和电源。

注:一个测量系统可以仅包括一台测量仪器。

[JJF 1001-2011 6.2]

3.19研究数据的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research data

研究获得数据的分散性。

3.20测量不确定度measurement uncertainty

不确定度uncertainty

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注1: 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若干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一系列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测量不确定度的 A 类评定进行评定,并可用标准偏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按测量不确定度的 B 类评定进行评定,也用标准偏差表征。[JJF 1001- 2011 5.18]

3.21结果比对result comparison

与另一个结果进行比对。

注:比对的目的通常是证明结果之间的统计学差异。

3.22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按预先建立的规则评价参与者的表现。

3.23计量溯源性metrological traceability

通过文件规定的不间断的校准链,测量结果与参照对象联系起来的特性,校准链中的每项校准均会引入测量不确定度。

注: 定义中的“参照对象”可以是实际实现的测量单位的定义,或包括无序量测量单位的测量程序,或测量标准;计量溯源性要求建立校准等级序列;对于在测量模型中具有一个以上输入量的测量,每个输入量本身应该是经过计量溯源的。

[JJF 1001-2011 4.14]

3.24测量模型measurement model

测量中涉及的所有已知量间的数学关系。

3.25确认validation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GB/T 19000-2016,3.8.13]

3.26验证verification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GB/T 19000-2016,3.8.12]

3.27测量重复性measurement repeatability

重复性(repeatability)

在一组重复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JJF 1001-2011,5.13]

3.28重复性测量条件repeatability condition of measurement

相同测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相同操作条件和相同地点,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注:在化学中,术语“序列内精密度测量条件”有时用于指“重复性测量条件”。

3.29测量复现性measurement reproducibility

复现性reproducibility

在复现性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JJF 1001-2011,5.16]

3.30复现性测量条件reproducibility condition of measurement

复现性条件reproducibility condition

不同地点、不同操作者、不同测量系统,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注1:不同的测量系统可采用不同的测量程序。

注2:在给出复现性时应说明改变和未变的条件及实际改变到什么程度。

[JJF 1001-2011,5.15]

3.31期间测量精密度intermediate measurement precision

期间精密度intermediate precision

在一组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下的测量精密度。

注1:相关的统计学术语见ISO 5725-3:1994。【VIM 2.23】

3.32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intermediate precision condition of measurement

期间精密度条件intermediate precision condition

除了相同测量程序、相同地点、以及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外,还可包括涉及改变的其他条件。

注1:改变可包括新的校准、测量标准器、操作者和测量系统。

注2:对条件的说明应包括改变和未变的条件以及实际改变到什么程度。

注3:在化学中,术语“序列间精密度测量条件”有时用于指“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

3.33室内复现性within-laboratory reproducibility

室内复现性条件下,本实验室内的复现性精密度。

注:实验室可能包含多个房间。

3.34室内复现性条件within-laboratory reproducibility condition

同一实验室内的不同地点、不同操作者、不同测量系统、不同时间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注1:由于不同实验室的差异较大,难定义统一的室内复现性条件,可能导致室内复现性缺乏可比性。

注2:室内复现性条件和期间精密度条件没有严格的定义,对条件的说明应包括改变和未变的条件以及实际改变到什么程度。

4 人员职责

4.1 实验室管理者的职责

实验室管理者至少应做到:

a) 保证实验室的运行和研究活动符合国家相关的法规要求;

b) 组织建立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文化;

c) 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条件、警示标示和应急装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和适合于所从事的研究活动;

d) 组织建立并维护实验室管理制度,并组织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禁止考核不合格或未经批准的人员进入实验室;

e) 制止不符合管理要求、不安全的行为或活动;

f) 组织建立并维护应急预案,保证应急器材的性能正常,并定期组织所有相关的人员进行应急演练;

g) 保证与实验室人员和其他所有相关人员之间有明确的沟通渠道。

4.2 研究负责人的职责

PI应对研究方案的制定、执行和研究报告负责,职责至少应包括:

a) 保证研究团队熟悉并遵守实验室的管理规定;当实验室的管理规定不适用所从事的研究活动时,应与实验室负责人及时沟通并补充、修改、完善相关的制度;

b) 保证研究活动符合国家法规、国际公约、科学伦理、保密规定的要求;需要时,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组织的审查,并保证提供真实客观的材料;

c) 保证遵守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文化;

d) 负责评估研究活动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告知研究团队等所有相关的人员;需要时,为其提供防护资源和防护指导;不得从事风险不可控的研究活动;

e) 明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政策,并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职业健康安

全和环境安全绩效符合管理部门的要求;

f) 建立事件、事故报告制度和报告程序;

g) 适用时,以签署姓名和日期的方式或通过授权来批准发布研究方案及其任何修改;

h) 保证研究团队理解了研究方案的要求和各自的职责,并可及时得到相关的文件(包括修改的文件)、指导;

i) 如果适用,应制定适宜的SOP(包括安全作业指导书等)以规范相应的活动;

j) 保证所有研究场所的活动都在监管之下,定期检查;需要时,可指定分场所或活动的负责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k) 建立、维持和实施原始数据管理程序,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保证原始数据的质量(包括各种设备输出的数据);保证客观、真实、可追溯;

l) 建立和维持QAS,并保证其按计划实施;

m) 应定期或不定期进入研究场所,与研究团队沟通,建立研究日志;及时处理偏离,需要时,修改研究方案、程序等。

4.3 研究人员的职责

研究人员的职责至少包括:

a) 遵守科研诚信和伦理原则;

b) 参与研究执行的所有人员应掌握与其研究相关的QAS要求;

c) 应了解和掌握安全工作方式和防护措施,遵守实验室管理要求和研究计划的规定;

d) 需要时,应按要求报告健康或体检状况;

e) 对偏离或需要修改的计划、程序等应适时与PI沟通,并客观记录;

f) 应及时准确地记录、采集原始数据,并对数据的质量负责;

g) 应主动观察、识别、报告研究活动中的新问题、异常现象等,客观记录;应建立研究工作日志;

h) 应及时报告安全隐患、事件或事故。

5 研究方案和计划

5.1 每项研究应形成文件化的研究方案,适用时包括(但不限于)研究目的、设计、技术路线、材料、方法、程序、团队、计划等。

5.2 对研究方案的科研内容进行评估,还应评估研究活动所涉及的安全、伦理、合法性等方面的内容,并保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5.3 对研究方案的修改、偏离均应记录。

5.4 适用时,研究方案应经过相关安全、伦理、动物福利、保密等委员会的审查。

6 质量保证方案

6.1 应针对研究活动的特点,依据GRLP原则,制定文件化的QAS。

6.2 QAS应以保证研究数据的客观、真实、可追溯和正确为宗旨。

6.3 应建立研究数据收集、数据转换、数据分析、数据报告、数据安全、数据归档、数据存储等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实施监控。

6.4 可行时,应设置可量化、可核查、可评价的质量指标。

6.5 应建立项目管理机制,PI或其指定人员应定期检查研究过程和研究数据的质量,并评估质量保证方案的适宜性,需要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6.6 质量保证技术应基于过程控制的手段,具体手段包括(不限于):

a) 与常数比对;

b) 与参考标准或参照物比对;

c) 与公认方法比对;

d) 室内复现性评价;

e) 比对或能力验证;

f) 协同试验;

g) 回收试验;

h) 与数学模型或经验模型比对;

i) 不同实验方案比对;

j) 与公认数据库的信息比对;

k) 不确定性评估;

l) 非标准方法确认。

6.7 应识别、控制和记录所有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

6.8 应建立内部评价机制,建议设立学术委员会。

6.9 适用时,应建立外部评价机制。

6.10 适用时,应制定分包/合作研究的质量保证方案。

7 研究设施和环境

7.1 研究设施包括环境控制系统、试验活动的场所、研究物料储存处、研究仪器室、辅助工作间、试验系统设施(如动物房等)、准备间、隔离间、档案室等,功能区及工作流程安排应满足所从事的研究活动。

7.2 研究设施或场所的安全性包括对周围环境和社区的安全性应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7.3 研究设施或场所应具有适当的面积、结构以满足研究需求,并将影响研究有效性的干扰因素降到最低。

7.4 如果涉及多项研究、不相容物或活动,设施或场所的设计应为其提供适当的隔离,

以保证每项研究可按规定的条件执行,不相容物或活动互不干扰。

7.5 需要时, 研究设施或场所的环境参数应可以控制,可以监视和记录,并满足研究项目对其变化范围和控制精度的要求。

7.6 研究物料储存间或区域应能保持物料的特性、浓度、纯度和稳定性等,并保证符合存储危险物品的安全要求和安保要求。

7.7 需要时,应分别单独设置研究对象或试验样品的留样和样本保藏室,存放条件应符合研究工作要求、安全要求和安保要求。

7.8 需要时,档案室应保证安全地存取研究文件、原始数据等重要信息,并保证存放条件可以防止其过早损坏。

7.9 需要时,应提供适当的废物收集、存储和处理设施,包括考虑废物的无害化和运输机制。

8 研究设备、材料和方法

8.1 设备

8.1.1 用于研究及控制与研究相关环境因素的设备(包括计算系统),应合理并妥善安置,性能满足需要。

8.1.2 适用时,所有设备均应定期校准(可以进行内部校准)、检定或核查,周期的设定应以保证设备的性能满足要求为原则。内部校准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只要可行,应溯源到现有的最高计量学水平。

8.1.3 应在使用前对设备核查,保证其标称的性能符合研究活动的要求。

8.1.4 对不具备条件进行校准、检定或检验的设备,应建立可行的机制,证明其标称的性能符合研究活动的要求。

8.1.5 应定期检查、清洁、保养设备,建立设备档案,包括安装、改动、故障、维护、校准(检定或检验)、核查、证明等记录,以了解设备的性能状态。

8.1.6 适用时,对存在的危险的设备,应有标识标明具体的危险部位和警示事项。

8.1.7 对退役或不再使用的设备应安全处置,避免辐射、化学、生物等危险因素危害环境和社会。

8.2材料

8.2.1 应适当标记用于研究的材料,以保证正确识别。

8.2.2 对使用特性有规定的材料(如检测试剂等)应有标签或其它标识,注明身份信息、规定的参数(如浓度、纯度、理化特性等)、储存说明、有效期、有关来源、安全信息等。

8.2.3 实验室应有所用材料的安全数据单(MSDS)或基本的安全信息,并随时可供使用,应定期更新安全数据单。

8.2.4 应正确存放所有材料,保证其不相互影响。

8.2.5 应有序、合理、安全地存放材料,不影响工作,不对人员构成不可接受的风

险,不妨碍应急疏散。

8.2.6 应建立材料库存管理系统或登记制度,对危险材料的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规定。

8.2.7 应建立材料、合格供应商的评价政策和程序。

8.2.8 应建立机制,保证每个研究过程所用的材料符合要求。

8.2.9 所有实验材料的获得、使用、转移、处置等应符合国家的管理规定和标准要求。

8.3方法

8.3.1 适用时,应按文件化的程序从事研究活动;对程序的修改或偏离均应记录,并及时将需要修改的内容形成文件。

8.3.2 如可行,应明确测量模型或输出-输入模型,并制定文件化的程序。

8.3.3 应尽量识别影响研究活动输出结果的所有因素,根据需求,对其进行说明、控制或评定。

注:应意识到,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均可能影响研究结果。

8.3.4 所有过程的输出结果均应适当溯源或可追溯。适用且可行时,应溯源到现有的最高计量学水平。

8.3.5 如果使用标准化的测量程序或引用的研究程序,应对其应用要求和规定的性能进行评价。

8.3.6 科研实验室的测量活动应参考GB/T 27025、ISO15189等标准的要求。

8.3.7 适用时,应及时对研究活动的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9 研究记录和档案

9.1 应明确原始记录的内容和管理要求,建立研究记录和档案保存(包括期限)、取用、查阅、保密、销毁的政策和程序,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和满足相关方(如委托方)的要求。

9.2 宜建立具有出入控制、满足存放要求的档案室。

9.3 任何人不得篡改原始记录,对于记录错误的更改,应保证原记录可辨识,更改人应签署身份识别和日期。

9.4 采用纸质记录方式时,应使用专用的原始记录本,纸张的发放页数应编号,领用者应登记,不得损毁原始记录。

9.5 采用影像、录音等方式记录时,应使用专用的设备并保存录制格式等信息,原始的记录介质应妥善保存。如果需要以导出、复制的方式保存电子等形式记录时,应有明确的文件规定和权限安排。

9.6 应规定原始记录归档的周期和研究者保存原始记录的方式、时间、地点、使用权限等。根据研究项目的性质,确定研究者是否可以长期保存记录或记录的副本。

9.7 适用时,应按规定的期限保存以下研究资料:

a) 每项研究的研究方案、原始数据、关键研究材料、质量保证相关的数据、最终报告等;

b) 依照质量保证计划而执行的所有检查的记录;

c) 仪器维护和校准的记录和报告;

d) 数字化信息的确认文件;

e) 环境监测记录。

9.8 研究资料不限于在本实验室或机构保存,应根据合同、相关方的规定、国家政策等确定保存地点。对重要资料应考虑采取异地备份措施。

9.9 应保证存储介质或载体可满足研究资料或数据保存期限的要求。

9.10 对任何研究资料和数据的最终处置均应记录,并长久保存处置记录。

9.11 对涉及国家利益、保密或有特定要求的资料,应按国家的规定分级管理。

9.12 应全面测试电子记录系统,确保其功能按预期要求运作,可保证记录准确、数据安全、任何访问和修改可被记录。

9.13 当涉及网络传送数据时,应有可靠的措施保证数据安全、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和修改,以及被植入恶意软件。

9.14 应考虑研究数据国际或国内的共享需求,尽可能使用通用的代码、传输协议和文件格式,方便相关方的访问和查阅。

9.15 对无保密要求的研究数据,适当时,应尽量公开以更大发挥研究数据的作用。

9.16 应依据国家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有效管理和利用研究数据。

10 研究报告

10.1 研究报告应以原始记录/数据或其它来源的资料为依据撰写。

10.2 应说明获得原始数据的实验条件和所依据资料的来源。

10.3 应说明对原始数据或所依据资料的取舍规则,说明是否有原始数据未被采用。

10.4 应利用适宜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原始数据或所依据资料的特性和实验假设。

10.5 适用时,量值应使用科学计数法和国际单位制表示。

科学研究方法导论-3

第三章科研方法与思维方式 第一节典型科研方法 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是一项艰苦而又光荣的事业,它需要研究者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去探索和追求;同时,也要有正确的科研方法做指导才能有效地进行。方法问题是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关科研工作的成效。科研方法是历代科学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从事科学研究及技术发明的有效工具。 一.科研方法的层次 1.哲学方法 这是最根本的思维方法,是研究各类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对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具有最普遍的指导意义,是研究方法体系的最高境地。 2.一般方法 一般方法是特殊方法的归纳与综合,它以哲学方法为指导,对各门学科研究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也是连接哲学方法与特殊方法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3.特殊方法 特殊方法是适用于某个领域、某类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专门研究方法,是构建研究方法体系大厦的基础。于各门学科具有自身的研究对象和特点,因此其研究方法各有所长。 二.典型的科研方法 (一) 观察 1.观察方法:观察方法是探索未知世界的窗口。 2.观察的意义:科学始于观察,积累原始资料,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重要手段。 3.观察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典型性原则,辩证性原则。 4.观察的种类:直接观察,间接观察。

5.观察的偏差: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二) 实验 1.实验方法:实验是发现科学奥秘的钥匙。 2.实验新特点:规模扩大化,测量精密化,操作自动化等。 3.实验的作用: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加速或延缓研究过程。 4.实验的类型:根据实验方式、作用、对象等因素,有多种分类方式。 5.实验的要求:规范,详细,真实,重复等。 6.实验的缺陷:实验假象,实验误差,实验限制等。 (三) 模拟 1.模拟方法:以相似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理想化数值分析方法。 2.模拟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再现模型的运动规律。 3.模拟的种类:模拟有多种分类形式,如物理模拟、数学模拟、智能模拟等。 4.模拟的作用:缩短研制周期,培训复杂技术操作人员,安全迅速,节约高效。 5.模拟的不足:可用于最初实验研究,但不能代替真实的实验。 (四) 数学 1.数学方法:利用简明精确的形式化语言进行定量描述客观规律。 2.数学方法的特点:高度抽象,精确性,逻辑性等。 3.数学方法的作用:为各门科学研究提供定量分析和理论计算方法。 4.数学模型的类别:确定型、随机型、模糊型和突变型等。 6.数学模型的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数学模型建立流程图

大学生科研导论作业

大学生科研方法导论作业 课题申请书 学科分类社会医学 课题名称野生蝲蛄和家养蝲蛄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课题申报人********** 院系专业及班级****************** 学号****************** 填表日期*************

1.选题:喇蛄俗称小龙虾,是寄生虫肺吸虫的第二宿主。江南地区许多小河、水田和水沟等水域都有它的踪迹。即使这些水域有的水质较差,它仍然能生活,喇蛄生命力很强,适应环境能力强。喇蛄除了寒冷的冬天在水底冬眠外,其他季节都能发现它。尤其在夏天,这些水域喇蛄数量很多,这时候很容易找到它。但很多市面上卖的都是很脏的水里捉的。蝲蛄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植物秸秆、水草、螺蛳、小杂鱼和死掉的鱼类或同类的尸体,由于螯虾有吃腐尸的习惯,它们的身体中携带了大量的细菌和有毒物质。又因近年来,我国水源污染十分严重,长江流域出现大量的漂浮物堆积,政府部门虽然组织人力物力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清理,但是这些污染源还是影响到水中生物的生活环境。因此人食用了这种环境下的小龙虾,便会产生不适的症状。例如皮肤病,肺吸虫感染等等。野生蝲蛄因其恶劣的生活环境给食用的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了它的食用及价值。但是喇蛄是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可制多种佳肴的海味,有菜中之"甘草"的美称。它的美味也让许多人看中了它能带来的经济价值,家养的蝲蛄是否能减少它本身的寄生虫或病原菌感染率能否为逐渐扩大的养殖户群带来更多的收益让人们放心食用也为蝲蛄开拓了市场成了越来越多人餐桌上的美食。将通过我们的科研研究来解决这一个问题,同时也给人们一个放心饮食环境。 2.研究目的:野生蝲蛄和家养蝲蛄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对比得出家养蝲蛄是否可以减少寄生虫的感染率以及减少病原体的携带率,给人们的饮食选择做出指导,保护人们的饮食健康,减少寄生虫冲口感染的机会。 3.研究方案: ①研究内容:喇蛄在水中行动比较迟缓,能用手直接捕捉,也可以用采集网(昆虫网)兜捕、钓捕。本次研究采用钓捕,在河道里钓取蝲蛄若干只,将从野外钓回来的蝲蛄放在缸里供养,待用。其次在各个养殖场各采购蝲蛄10只左右待用。分别取5只将在野外钓取得蝲蛄和采购的蝲蛄进行解剖,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器官,记录。最后将剩余的野生蝲蛄以及采购蝲蛄分别碾碎,洗涤去壳,过滤沉淀,取沉淀物在玻片上进行显微镜观察,分别比较观察1个视野和100个视野里寄生虫

智慧树知道网课《研究方法导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1

绪论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0分) 第()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产生“量子效应”。 A. 二 B. 一 C. 三 D. 四 2 【判断题】(20分)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信息化。 A. 对 B. 错 3 【判断题】(20分) 有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就有什么样的科学研究。 A.

错 B. 对 4 【多选题】(20分) 达尔文用()提出了进化论。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分类法 D. 比较法 5 【判断题】(20分) 用假说演绎法能够产生相对论。 A. 错 B. 对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研究的本质特性是系统性。 A. 对 B. 错 2 【判断题】(20分) 一项研究可以没有信度却具有效度。 A. 错 B. 对 3 【单选题】(20分) 研究者依赖被试对情境的解释,并尽量获取被试的语言和观点,结果被认为是基于某种特定情境的研究范式是()。 A.

反实证主义 B. 变革主义者 C. 建构主义理论 D. 实证主义 4 【单选题】(20分) 实验结果取决于干预带来什么影响,实验结果就是()。 A. 自变量 B. 连续变量 C. 控制变量 D. 因变量 5 【多选题】(20分) 良好设计的特征有()。 A. 避免混淆

B. 检验假设时统计的精确性 C. 排除偏差 D. 控制无关变量 第二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科学问题是可以被实证的。 A. 对 B. 错 2 【判断题】(20分) 论文选题就是选择一个题目。 A. 错 B. 对

3 【单选题】(20分) 根据研究活动的特征或认识层次,研究可以分为()。 A. 经验方法和理论研究 B. 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 C. 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D. 常规方法和非常规方法 4 【多选题】(20分) 研究问题的基本特性有()。 A. 必须是可行的,是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可以寻找答案的问题 B. 简单而直接的问题,避免抽象而不具体的问题,以及有太多变量的问题 C. 具有挑战性的吸引人的问题 D. 有兴趣研究的问题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袁振国主译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笔记,袁振国主译第一章教育研究的性质和特征 第一节教育研究的性质 一、研究的经验本质 二、研究的系统过程 三、教育研究的效度(结果的精确性和推广性) 四、教育研究的信度(研究的可重复性) 五、研究范式的多样性 第二节教育研究的分类 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目的不同) 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不同) 三、一般研究方法 第三节理论的作用 第四节研究过程中的活动 一、确定研究问题 二、收集资料 三、分析 四、总结结果和得出结论 第二章研究问题的确定 第一节研究问题的选择 第二节研究问题的陈述 一、常量、变量和操作性定义 二、假设与问题的陈述 三、假设的种类和形式 第三章查阅文献 第一节文献检索

第二节查阅文献活动 一、信息来源 二、图书馆 三、期刊文献 四、索引和摘要 五、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 六、元分析报告 七、《教育研究评论》 八、论文 九、辞书 第三节运用计算机检索数据库第四节为文献综述选择研究资料第五节筛选和总结信息 一、摘要或小结 二、组织信息 第六节解释和利用信息 一、批判性阅读 二、写综述 三、参考文献 四、准备文献目录 第四章交流研究成果 第一节研究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问题的确定 二、文献综述 三、方法或步骤 四、研究的意义

五、研究计划的其他部分 第二节研究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导言,包括对问题的陈述 二、文献综述 三、方法或步骤 第三节研究报告的其他部分 一、摘要 二、参考文献和文献目录 三、附录 第四节研究报告的通稿 第五节会议论文指南 第六节在论文委员会上的论文答辩第五章评价研究报告 第一节报告中的错误和缺点的类型第二节对研究报告主要部分的评价 一、绪论 二、文献综述 三、方法或步骤 四、结果 五、结论、建议和启示 第三节评价报告时的总体印象 第四节期刊的审稿过程 一、提出的审稿意见 二、发表标准 第五节对研究计划的评价 第六章定量研究的研究设计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_裴 娣娜版)课堂笔记(完美打印版)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裴娣娜版课堂笔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基本内容 * 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 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意义、种类、功用;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教育研究的设计等。) *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 教育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 教育研究论文和报告的撰写 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对象与特性 一、科学研究 (一)科学 对科学的理解主要有三种: 其一,将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认为科学就是尖端技术;

其二,将科学定义为“一切系统的、有组织的、正确的知识体系”;其三,认为科学就是数学、化学、物理学等现有的学科。 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二)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过程,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探索客观真理,并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的各种关系、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揭示教育现象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特性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 其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 其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其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所谓教育存在包括两个方面的存在,一是实践形态的存在,一是理论形态的存在; 其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研究者所意识到或预见到了的教育问题。 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一书中对于教育研究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教育存在”具有三种形态:教育活动型存在、教育观念型存在、教育反思型存在。 (二)教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性 叶澜在她的《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一书中将教育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六点: 1、教育系统的人为性; 2、教育系统的实践性; 3、教育系统中主客体的复合性;

(完整版)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期末考试题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研究变量的是() A.因变量 B.分析变量 C.自变量 D.控制变量 2.当已知研究总体由不同性质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我们适合采用()取样方法。A.简单随机取样 B.系统随机取样 C.分层随机取样 D.整群随机取样 3.取样过程中,除少数情况,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少于() A.200 B.150 C.50 D.100 4、以下不属于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的是() A.明确规定总体 B.合理的样本容量 C.取样的代表性 D.取样的随便性 5、以下不属于形成科学假设的条件的是() A.经验基础 B.客观条件 C.思想方法论 D.背景知识 6、()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特定假设。 A.归纳假设 B.演绎假设 C.研究假设 D.描述性假设 7、一个好的教育研究假设应有的特点不包括() A.科学性 B.表述的明确性 C.主观性 D.可检验性 8、“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A.零次文献 B.三次文献 C.一次文献 D.二次文献 9、查找的文献资料比较杂乱,缺乏时代感的方法是() A.顺查法 B.逆查法 C.综合查找法 D.引文查找法 10、以下不属于教育档案类的是() A.教育年鉴 B.教育法令集 C.学术报告 D.碑刻 11、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 A.选定课题 B.课题论证 C.历史分析 D.文献检索 12、“文献”一词最早见于()

A.《论语·八佾》 B.《文献著录总则》 C.《学记》 D.《孟子》 13、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 A.课题审查 B.课题论证 C.课题评估 D.课题鉴定 14、以下哪种不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A.教育本质说 B.教育社会化 C.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不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 A.综合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创新性原则 D.伦理性原则 二、填空题 1、教育研究方法形成独立学科时期,形成了___________研究方法为主的潮流。 2、教育研究课题一般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______________。 4、一般来说,样本容量与样本代表性呈现________,大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5、简单随机取样的具体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 1、分层随机取样 2、顺查法 3、归纳假设 4、样本 5、因变量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2、简述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3、简述教育研究方法形成独立学科时期的基本特征。 4、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5、简述进行教育研究设计的一般过程。 五、论述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注意很多细节。试论一个好的

科研导论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体育艺术学院班级:2013级表演2班姓名:王婷学号:201341255106 课程论文题目:关于我国体育舞蹈概念流变之文献综述课程名称:科研方法导论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2016年 6 月 13 日

关于我国体育舞蹈概念流变之文献综述 学生:王婷 (体育艺术学院2013级表演2班,学号201341255106) 摘要:在学习了一学期的科研方法导论课程之后,对科研方法文献综述有了系统的认知。尤其是对体育舞蹈专业的了解。分级归纳了体育运动、体育艺术类项目、体育舞蹈中的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根据体育舞蹈的专项特点,指出了体育舞蹈体能训练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体能训练要根据专项特点,从专项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有效可行的训练方法。综述中讨论了体能的概念、体能的训练理论与方法和体育舞蹈的专项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体育舞蹈;文献综述;未来发展;现实意义 体育舞蹈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80年代发展较快,先后与日、美、英等国家进行交流活动。据我国体育舞蹈联合会调查及国家体育总局的权威统计,目前我国从事体育舞蹈锻炼的人群已达3000万人,经常参加各级体育舞蹈比赛的人数也在5万人左右。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广东省六所专业体育舞蹈院校的体育舞蹈体能训练现状,结合体育舞蹈的专项特点,对竞技体育舞蹈的专项体能特征和选手的体能水平构成因素进行研究,探讨体育舞蹈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希望对体育舞蹈教练员和选手的训练和竞赛提供一定的参考。鉴于体育舞蹈专业体能训练的系统研究对体育舞蹈发展的现实应用意义,作者就体能训练和体育舞蹈专项特点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一、体育舞蹈的概念综述 体育舞蹈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24年英国皇家交际舞专业教师协会对当时的交谊舞进行了整理,将各种舞种的舞步、舞姿、跳法加以系统化和规范化。此后,相继制定了7种交谊舞,称之为普通国际标准交谊舞亦称为普通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的普及推动了我国体育舞蹈竞技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各类体育舞蹈比赛的竞赛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体育舞蹈竞技的技术难度也大大增加,一定程度而言,现代体育舞蹈竞赛也是体育舞蹈选手体能的较量。体能是运动竞赛和训练的基础,是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 1.教育研究的含义: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向导,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理论、原则的发展。它的突出特点是富有创造性,它具有和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其宗旨是为了解决一定的教育科学问题。 2.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科供检查的指标。③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科靠的资料数据④强调方法的科学性⑤创造性 4.教育研究的意义:首先,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通过教育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并未教育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有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其次,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教育研究是充实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前提,它在理论开拓与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径。5教育研究的类型:①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这是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其任务所作的分类)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是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的不同所作出的分类)③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这是根据范式的不同所作出的分类) 6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㈠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特点:①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即研究的起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伦理道德为主。 ②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③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④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思想观点㈡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人物培根、笛卡尔和康德基本特点:①从经验的描述上述到理论的概括,吧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②教育研究方法论在很大程度上市童认识论糅合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了以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③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课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④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㈢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代表人物杜威特点:①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其他学科移植而来的。②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两大基本派别---进步拍于传统派、证实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新的领域③在教育研究方法形成为独立学科的同时,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④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两个因素的直接影响⑤考察这个时期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由于受到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主义思潮及使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在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明显的表现为实用主义的倾向。⑥教育科学研究从哲学方法论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开始形成。㈣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20世纪50 年代以来代表人物①科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D 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B.决定研究的内容 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2.以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是(A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来源:考试大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为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B A.最大数量的 B.有典型代表意义的 C.不可控制的 D.不同性质的 4.历史研究的核心是(C 搜集史料A. B.分析、鉴别史料 C.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D.运用史学理论和方法

5.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A 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 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 6.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相关的教育家除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外,还有(D A.梅伊曼和拉伊 B.桑代克和蒙台梭利考试大论坛 C.蒙台梭利和拉伊 D.蒙台梭利和杜威 7.结论比较可靠,但由于个别事实繁杂,难以考察,这是归纳法哪一具体方式的特点?(A A.完全归纳法 B.简单枚举法 法归纳科学C. D.因果联系归纳法 8.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B A.计数数据资料 B.等级数据资料 C.等距数据资料 D.比率数据资料 9.倡导以数学为基础的唯理论的演绎法的是(C

A.亚里士多德 B.弗兰西斯·培根 C.笛卡尔 D.康德 10.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D A.历史感与正义感 B.历史感与责任感 C.责任感与现实感 D.历史感与现实感 11.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C A.定名测量 量测定序B.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12.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D A.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B.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 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 D.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13.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B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题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题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冲刺题 一、名词解释 1.研究变量 1)自变量: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量,是能够独立的变化并能够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 2)因变量:由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变化的量,他是研究者需要观测的指标。 3)无关变量:又称控制变量,指与自变量同时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与研究目的无关的 2.总体、样本、取样的概念 总体:即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他成为研究对象时,就是总体。 样本: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出来进行研究的,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 取样:即遵循一定的要求,从一个整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的过程。 3.调查研究法:指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针对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运用观察、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在自然条件下搜集客观资料并分析处理研究资料的研究方法。 4.尝试性:指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为了研究某个特定的研究(假设),在人为模拟的环境中,采用控制的手段对研究变量施加特定的影响,从而验证假设以揭示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及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 二、填空题

1.研究是一种认识活动,而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他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通过人类的理性参与,借助一定的研究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的认识活动,是一种试图克服人类认识局限性,从而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 2.由于人类自身认知活动的局限性,要求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保持谦虚和虔诚的心态,勤于学习和思考,这既是研究活动存在的必要性,也是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心态。 3.没有问题就是没有研究。 4.研究计划主要是回答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的问题,即通过研究计划试图回答为什么研究和打算怎么研究。 5.研究问题的首要特征是问题的真实性,不是杜撰和空想出来的。即研究问题首先需要是真问题。 6.观察法的类型分为参与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结构性观察法、非结构性观察法 7.问卷问题设计时,问题的转化步骤:研究问题-研究假设-调查问题-具体指标-问卷问题。 8.调查问卷的结构为:前言、内容、结语。 9.教育实验的类型为: 1)根据实验控制程度分为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 2)根据实验因素的数量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3)根据实验的分组情况分为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轮组实验 10.教育研究的性质:研究主题的复合性、研究方法的多元性、研究内容的丰富性、研究素养的广泛性、研究方式的伦理性。 11.教育研究的伦理规范:1)尊重研究者的权利 2)审慎解释研究成果。 12.教育研究的操作规范:1)客观性原则2)规范性原则

科学研究方法(选修课)思考题(附答案)

1.什么是科学?科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科学是人们对自身及周围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随着各种认识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深化,逐渐形成了对某些事物比较完整而系统的知识,科学由此而产生。 科学研究的特点 ①科研的继承性:科研的继承性是指科研是传承、连续、终身学习的不断认识过程,是科研工作者一代一代 进行探索、不断发现真理并累积科学知识的过程。 ②科研的创新性:科研的创新性是指科研工作者具有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强烈兴趣,这种求是的理念是人们认 识自然、理解自然、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的内在动力源泉。 作为科研方法,其作用在于能够引导科研工作者沿着正确的方向从事科研活动而不至于误入歧途。作为科研者个人,一旦掌握了正确的科研方法,就会提高科研工作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科研方法能够物化为科研生产力,促进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重大成果!另外,掌握了科研方法,对于研究者的治学大有益处,良好的治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高质量治学! 2.什么是科研方法?科研方法在科研工作中有何意义? 科研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所遵循的、有效的、科学的研究方式、规则及程序,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及科学理论工作者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 作为科研方法,其作用在于能够引导科研工作者沿着正确的方向从事科研活动而不至于误入歧途。作为科研者个人,一旦掌握了正确的科研方法,就会提高科研工作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科研方法能够物化为科研生产力,促进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重大成果!另外,掌握了科研方法,对于研究者的治学大有益处,良好的治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高质量治学! 3.科学的实质是什么?结合专业谈谈如何进行科研准备? 4.结合专业阐述一下你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的一般程序? 本科生正处于学习方式由教师传授为主到自我学习为主的转化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以知识学习为主要目的,具有“现象学”的特点。在此阶段,要求本科生能够逐渐获得探索世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理工科大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要多思考一些问题。如该实验为何如此设计?倘若由我负责,又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是探索型的还是验证型的?属于定性的还是定量的?该实验的规范操作是怎样的?如何操作才能使实验做得更精细?实验过程记录是否准确、详细和完整?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如何?实验结果与理论预值是否相符?等等。总之,在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会较有成效地促进研究能力的提高。 5.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社会调查的主要方式有统计调查和实地研究两种;调查的具体方法有问卷法、量表法、个别访谈法、座谈会、现场观察、测验法、文献法等。 6.试论本科生学习科研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本科生正处于学习方式由教师传授为主到自我学习为主的转化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以知识学习为主要目的,具有“现象学”的特点。在此阶段,要求本科生能够逐渐获得探索世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方法论》恰恰能够给本科生提供一些非常必要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为本科生尽快了解科研工作过程,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1.科研课题有哪些类型?你将选定哪类课题进行调研? 1.一般分类 科研课题的一般类型有:理论性研究课题,实验性研究课题和综合性研究课题三大类。 2.基本类型 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有:基础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发展性研究课题三大类。 3.特殊类型 指针对某些特殊需求提出并确立的课题,如专项研究课题,委托课题,自选课题等。 2.简要论述科研选题的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 创新性原则、可能性原则、优势性原则、需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团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 创新性原则

《科研方法导论》教学大纲

《科研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 《科研方法》XXXXXX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基本方法的理论。系统阐述科研基本概念、科研工作规程、典型科研方法、科学思维方式、基本科研技能。 (二)编写依据: 本课程大纲根据《XXXXXX学院XXXXXX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XXXX版编写。 (三)目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认识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变化及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强化问题意识、激发辩证思维,崇尚“求是”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认识论。在拓宽、加深知识面的同时,增长学生正确应用辩证唯物主义来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知识型”教育模式向“探索型”教育模式的改革。 (四)学时数与学分数: 本课程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共36学时,2学分。具体学时分配参照下表。 (五)适用对象: XXXXX专业大三学生。 (六)课程编码: KY1810D16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第一章科研与科研方法 第一节科学与科学认识 知识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认识 第二节科研特征与价值 知识点:科研的功能、特征、价值 第三节科研方法及作用 知识点:科研方法的定义、作用 第二章科研过程与程序 第一节科研基本过程概论 知识点:科研基本过程 第二节自然科学研究过程 知识点: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三节社会科学研究程序 知识点: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流程

第四节技术科学研究程序 知识点:技术科学研究一般流程 第三章问题分析与选题 第一节问题的层次分析 知识点:问题的层次分析概念、方法 第二节课题来源和类型 知识点:课题来源、类型 第三节选题原则与方式 知识点:选题原则、方式 第四节科研信息及查新 知识点:科研信息和查新方法 第四章科研方法及启示 第一节科研方法层次 知识点:科研方法层次的概念 第二节经典科研方法 知识点:经典科研方法分类、特点 第三节现代科研方法 知识点:现代可研方法分类、特点 第四节科研方法示例 第五章科研思维及培养 第一节科研思维概论 知识点:什么是科研思维 第二节典型科研思维 知识点:典型科研思维介绍 第三节创新思维培养 知识点: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第四节科研思维示例 第六章论文撰写与发表 第一节论文特点与类型 知识点:论文的特点、类型 第二节论文撰写的规范 知识点:论文撰写的规范 第三节投稿及发表规程 知识点:投稿、发表规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