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 路由原理介绍

1 路由原理介绍

路由器实验(4-1)

实验四:综合路由配置(1) (内容一):路由器 RIP 动态路由配置 1. 实验目的 掌握RIP协议的配置方法: 掌握查看通过动态路由协议 RIP学习产生的路由; 熟悉广域网线缆的链接方式; 2. 实验背景 假设校园网通过一台三层交换机连到校园网出口路由器上,路由器再和校园外的另一台路由器连接。现要做适当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之间的相互通信。为了简化网管的管理维护工作,学校决定采用 RIPV2 协议实现互通。 3. 技术原理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s,路由信息协议)是应用较早、使用较普遍的IGP内部网管协议,使用于小型同类网络,是距离矢量协议;RIP 协议跳数作为衡量路径开销的,RIP协议里规定最大跳数为15;RIP 协议有两个版本:RIPv1 和RIPv2,RIPv1 属于有类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以广播形式进行路由信息的更新,更新周期为30 秒;RIPv2属于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以组播形式进行路由更新。4.实验步骤 建立 packet tracer 拓扑图 (1)在本实验中的三层交换机上划分VLAN10 和VLAN20,其中VLAN10 用于连接校园网主机,VLAN20 用于连接 R1。 (2)路由器之间通过V.35 电缆通过串口连接,DCE端连接在R1上,配置其时钟频率64000。 (3)主机和交换机通过直连线,主机与路由器通过交叉线连接。 (4)在 S3560 上配置 RIPV2 路由协议。 (5)在路由器 R1、R2 上配置 RIPV2 路由协议。 (6)将PC1、PC2 主机默认网关设置为与直连网路设备接口IP地址。 (7)验证 PC1、PC2 主机之间可以互相同信; 5. 实验设备 PC 2 台;Switch_3560 1 台;Router-PT 2 台;直连线;交叉线;DCE 串口线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路由器是一种典型的网络层设备。它是两个局域网之间接帧传输数据,在O SI/RM之中被称之为中介系统,完成网络层中继或第三层中继的任务。路由器负责在两个局域网的网络层间接帧传输数据,转发帧时需要改变帧中的地址。它在OSI/RM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一、原理与作用 路由器(Router)是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所谓逻辑网络是代表一个单独的网络或者一个子网。当数据从一个子网传输到另一个子网时,可通过路由器来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的功能,它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它不关心各子网使用的硬件设备,但要求运行与网络层协议相一致的软件。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远程路由器,本地路由器是用来连接网络传输介质的,如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远程路由器是用来连接远程传输介质,并要求相应的设备,如电话线要配调制解调器,无线要通过无线接收机、发射机。 一般说来,异种网络互联与多个子网互联都应采用路由器来完成。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帧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由此可见,选择最佳路径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

关数据——路径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路径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径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 1.静态路径表 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径表称之为静态(static)路径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2.动态路径表 动态(Dynamic)路径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径表。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二、路由器的优缺点 1.优点 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 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负载共享和最优路径; 能更好地处理多媒体; 安全性高; 隔离不需要的通信量; 节省局域网的频宽; 减少主机负担。 2.缺点 它不支持非路由协议; 安装复杂; 价格高。 三、路由器的功能 (1)在网络间截获发送到远地网段的报文,起转发的作用。 (2)选择最合理的路由,引导通信。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路由器要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路由表,路由表中列出整个互联网络中包含的各个节点,以及节点间的路径情况和与它们相联系的传输费用。如果到特定的节点有一条以上路径,则基于预先确定的准则选择最优(最经济)的路径。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需要及时更新,这是由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规定的定时更新或者按变化情况更新来完成。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按照这一规则动态地更新它所保持的路由表,以便保持有效的路由信息。 (3)路由器在转发报文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在网络间传送报文,按照预定的规则把大的数据包分解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后再把分解的数据包

1路由基本配置实训

实训1 路由器基本配置 实训目的: 掌握路由器的简单配置、DHCP的配置 实训准备知识 ●IP地址、子网掩码、DHCP、网关 实训环境 ●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 实训内容 1.配置接口IP地址 【命令格式】 1)Interface <接口> 2)IP address <子网掩码> 3)No shutdown 【说明】 命令1用于选择接口,接口一般有fastethernet0/0、0/1,serial 0/0/0等,根据路由器上加载的模块不同而不同; 命令2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命令3用于开启接口 【举例】 设置路由器R1的0号Fastethernet模块0号端口的IP地址为192.168.50.1/24,设置0号Serial模块0号接口的IP地址为10.0.0.1/8 Router(config)#interface f0/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50.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s0/0/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0.0.0.1 255.0.0.0 Router(config-if)#exit

2.配置接口封装 【命令格式】 1)Interface <接口> 2)Encapsulation [dot1q][frame-relay][hdlc][ppp] 【说明】 命令1用于选择接口,如选择以太网接口,则必须选择子接口,如f0/0.1; 命令2设置在该线路上传输数据的封装模式,如果是以太网,封装模式应为802.1Q 标准+VID,如果是广域网,封装模式可以是帧中继、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和PPP(点到点协议) 【举例】 将下层交换机的VLAN 100的数据,封装在路由器的Fastethernet0/0的接口 Router(config)#interface f0/0.1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00 将路由器Serial接口的封装模式设置为PPP Router(config)#interface s0/0/0 Router(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3.单臂路由实现多VLAN互通 配置如下: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的是实现网络互连,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单元的重要网络设备。路由器主要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路由器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帧寻找一条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由此可见,选择最佳路径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关键所在。因此,当路由器接收到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时,首先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表,决定转发路径(转发接口和下一跳地址),然后从ARP缓存中调出下一跳地址的MAC地址,将路由器自己的MAC 地址作为源MAC,下一跳地址的MAC作为目的MAC,封装成帧头,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也开始减数,最后将数据发送至转发端口,按顺序等待,传送到输出链路上去。在这个过程中,路由器被认为了执行两个最重要的基本功能:路由功能与交换功能。 路由功能 路由功能是指路由器通过运行动态路由协议或其他方法来学习和维护网络拓扑结构,建立,查询和维护路由表。 路由表里则保存着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时所需的关键信息,包含了目的地址、目的地址的掩码、下一跳地址、转发端口、路由信息来源、路由优先级、度量值(metric)等。 路由信息可通过多种协议的学习而来,其来源方式可分为直连路由、静态路由、缺省路由和动态路由。一个路由器上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路由协议,每个路由协议都会根据自己的选路算法计算出到达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但是由于选路算法不同,不同的路由协议对某一个特定的目的网络可能选择的最佳路径不同。此时路由器根据路由优先级(决定了来自不同路由来源的路由信息的优先权)选择将具有最高路由优先级(数值最小)的路由协议计算出的最佳路径放置在路由表中,作为到达这个目的网络的转发路径。(优先级顺序: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OSPF>RIP)) 而对于一个特定的路由协议,可以发现到达目的网络的所有路径,根据选路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三者之间的主要.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三者之 间的主要区别 一、二层交换机: 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如下: (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二、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 三、路由器: 传统地,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址。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AC地址,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

域也开始减数,并重新计算校验和。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则基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一般也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的规定而定时更新。 四、主要区别: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具体区别如下: 1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三层交换机使用了三层交换技术 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它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2什么是三层交换: 三层交换(也称多层交换技术,或IP交换技术是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而提出的。众所周知,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三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其原理是:假设两个使用IP协议的站点A、B通过第三层交换机进行通信,

01-第1章 IP路由概述

目录 第1章 IP路由概述.................................................................................................................1-1 1.1 IP路由和路由表.................................................................................................................1-1 1.1.1 路由和路由段...........................................................................................................1-1 1.1.2 通过路由表选路.......................................................................................................1-2 1.2 路由协议概述.....................................................................................................................1-3 1.2.1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1-4 1.2.2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1-4 1.2.3 路由协议及路由优先级............................................................................................1-5 1.2.4 负载分担与路由备份................................................................................................1-5 1.2.5 路由信息的共享.......................................................................................................1-6 1.3 路由管理.............................................................................................................................1-6 1.3.1 路由表的显示...........................................................................................................1-6 1.3.2 路由管理模块的显示和调试.....................................................................................1-7

网工作业之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过程总结(1)

网工大作业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过程总结 第一部分交换机配置 一、概述 一层、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最常见的是以太网交换机。交换机一般具有用户模式、配置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等模式。 二、基本配置命令(CISCO) Switch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 #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 (config)#hostname 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 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 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明文形式保存) Switch(config)#enable secret 加密密码(加密形式保存)(优先) Switch(config)#ip default-gateway 配置交换机网关 Switch(config)#show mac-address-table 查看MAC地址 Switch(config)logging synchronous 阻止控制台信息覆盖命令行上的输入 Switch(config)no ip domain-lookup 关闭DNS查找功能 Switch(config)exec-timeout 0 0 阻止会话退出 使用Telnet远程式管理 Switch (config)#line vty 0 4 进入虚拟终端 Switch (config-line)# password 设置登录口令 Switch (config-line)# login 要求口令验证 控制台口令 switch(config)#line console 0 进入控制台口 switch(config-line)# password xx switch(config-line)# 设置登录口令login 允许登录 恢复出厂配置 Switch(config)#erase startup-config Switch(config)delete vlan.dat Vlan基本配置 Switch#vlan database 进去vlan配置模式 Switch(vlan)#vlan 号码name 名称创建vlan及vlan名 Switch(vlan)#vlan号码mtu数值修改MTU大小 Switch(vlan)#exit 更新vlan数据并推出 Switch#show vlan 查看\验证 Switch#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保存配置 VLAN 中添加删除端口 Switch#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进入要分配的端口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定义二层端口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 vlan 号把端口分给一个vlan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为干线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设置vlan 中继协议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思想: 路由器之间互相交换路由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链路信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1.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包括RIPv1、RIPv2 、IGRP 、BGP,其中IGRP是思科专有协议。 2.RIPv1 、RIPv2 、IGRP是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BGP是外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 3.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的工作方式是定期广播路由器自身的完整或部分路由表。 4.每个路由器把自己直连网络的路由的度量值设置为0,把它收到的来自其它路由器的路由表中的度量值增加一定的数值。 RIPv1的特征: 1.它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 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最大跳数15,超过15跳,就不再添加进路由表

2.采用广播(255.255.255.255)进行路由更新 3.更新周期为30秒 4.管理距离:120 5.不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只允许使用标准的A、B 、C类网络地址,是有类别(Classful)的路由选择协议。 RIPv2配置: 1.指定路由选择协议:# router rip 2.除了要加入一条“version 2”以外,其他配置都与RIPv1配置相同。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52544934.html,work命令指定要发布的直连网络地址,不需要指定子网值,只指定标准A、B 、C类网络地址即可 4.RIPv2靠识别配置在各个接口上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来支持变长子网掩码。 RIPv2的特征: 1.也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支持认证 2.同样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最大跳数15,超过15跳,就不再添加进路由表 3.采用组播地址(22 4.0.0.9)进行路由更新 4.更新周期也是30秒,同时支持触发更新 5.管理距离也是120 6.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适合多数小型网络,是无类别(Classless)的路由选择协议

路由器实验1 路由器基本配置

实验1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实验目标 掌握路由器几种常用配置方法和基本配置命令; 掌握采用 Console线缆配置路由器的方法; 掌握采用 Telnet方式配置路由器的方法; 熟悉路由器不同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以及各种模式之间的切换; 实验背景 作为网络管理员,须对新购进的路由器设备进行了初次配置后,希望以后在办公室或出差时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现要在路由器上做适当配置。 实验拓扑: (见本实验中所附的图R1.JPG) 实验设备 Router_2621 1 台;PC 1 台;交叉线;配置线 说明:交叉线:路由器与计算机相连路由器与交换机相连 直连线:计算机与交换机相连 实验要求: 按照图R1.JPG创建packet tracer 拓扑图后进行以下各项操作: (1)在计算机上启用超级终端,并配置超级终端的参数(模拟器最好按默认的),是计算机(RS 232)与路由器通过console 接口建立连接;更改路由器的主机名为R1;计算机(FastEthernet)与路由器FastEthernet0/0接口建立连接. (2)配置路由器的管理的 IP地址为192.168.1.254,并为 Telnet 用户配置用户密码5ijsj和enable 登录口令123456。配置计算机的 IP地址192.168.1.1(与路由器管理 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通过网线将计算机和路由器相连,通过计算机 Telnet到路由器上对交换机进行验证; (3)先为路由器添加有串行口的模块,然后配置路由器的串行口S0/0为DCE端,并设定其时钟频率是64000 ,接口IP地址和网络掩码为 192.168.10.1,255.255.255.0. (4)保存配置信息,显示配置信息; (5)显示历史命令。 1、 按上图连线,更改路由器的主机名为R1; Router#conf terminal Router(config)#hostname R1 2、(1)配置Int F0/0 IP Router(config)#interface f0/0 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54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LINK-5-CHANGED: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OSPF路由协议简介

OSPF路由协议简介 据北岸了解,CCNA课程中主要介绍的只有RIP、OSPF和EIGRP三种路由协议,对于这三种协议,目前市场上还常用的一般是OSPF协议。RIP协议由于其本身具有跳数(16跳)和更新周期等因素,限制了网络的规模,使得以跳数为计的路由并非最优路由;同时频繁更新整张周期表,浪费网络带宽,逐跳的更新网络收敛速度慢。因此,渐渐的已被淘汰出局,不再使用了。上期北岸简单介绍了RIP路由协议,今天我们来看看OSPF路由协议的内容。 1.OSPF概述: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使用的是触发式更新(当新增链路或链路故障)和更新给网络中权威路由器,直接基于IP协议,协议号为89 (不可靠),管理距离110。 2.特点有:度量值与带宽有直接关系;组播更新(224.0.0.5&224.0.0.6);支持等价路由(负载均衡);支持明文和密文两种方式验证;支持携带掩码,支持VLSM,支持CIDR;采用SPF 算法,保证域内百分百无环;支持区域划分(分级组网),可适应大规模网络;支持多种链路层网络类型。 3.OSPF中涉及到的英文缩写含义: LSA:链路状态通告,该信息表示了路由器周边链路接口等信息;用于路由器之间传递路由信息; 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网络中会选举出一台路由器去收集网络中的所有LSA,形成一个数据库;分发给所有路由器; 区域:具有相同区域标识的路由器处于一个区域; OSPF报文 Hello:用于建立、维持邻居关系 DD:用于描述本地的链路数据库 LSR:链路请求信息,用于向对方请求路由 LSU:链路更新信息,用于回复LSR LSack:对报文进行确认 OSPF状态机 DOWN:未启用OSPF时 INIT:初始化状态,当路由器发送了一个hello包后 2-W AY:邻居回复hello给我后置为 FULL:邻居之间链路状态交互完毕,达到每台路由都包括了该网络所有拓扑情况后OSPF 处于该状态;收敛状态; 4.(1)OSPF配置命令 (config)#router ospf *,其中*:代表进程ID,(OSPF在本地可启用多个进程),本地有效;(config-router)#network x.x.x.x y.y.y.y area *,其中x.x.x.x:需要通告到OSPF网络中的网段;y.y.y.y:反掩码,反掩码中为0的对应网络地址,为1的对应主机地址;其中01必须连续,不能间隔;*表示区域标识。

路由器RIP协议概述

路由器RIP协议概述 本文为大家讲解RIP 协议概述,希望能帮到大家。 RIP 协议概述 R1 PC R2 PC R3R4 RIP协议概述IP议述 RIP协议适用于中小型网络 RIP 协议要点: 1)RIP 协议基于距离向量算法,属于内部网关协议; 2)RIP 协议以到达目的地址所经过的路由器个数(跳数)为衡量路由好坏的度量值,最大跳数为15; 3)RIP version 1 不支持子网掩码,version 2 支持变长掩码; 4)RIP 协议适用于基于IP 的中小型网络。 RIP 路由表的初始化 RIP路由表的初始化IP由的始 R1R2 net1

net2 Request Response 路由表初始路由表 1) RIP 启动时的初始路由表仅包含本路由器的一些接口路由。 2) RIP 协议启动后向各接口广播一个Request 报文。 3) 邻居路由器的RIP 协议从某接口收到Request 报文后,根据自己的路由表,形成Response 报文向该接口对应的网络广播。 4) RIP 接收邻居路由器回复的包含邻居路由器路由表的Response 报文,形成自己的路由表。 RIP 路由的更新 RIP路由表的更新IP R1R2 Cloud Rn Dest GW Metric net1 R2 2 net2 R2 6 net1 16 Response net2 3 net3 5

Response Dest GW Metric net1 R2 16 net2 Rn 4 net3 Rn 6 R1更新后的路由表: 1) RIP 协议以30 秒为周期用Response 报文广播自己的路由表。 2) 收到邻居发送而来的Response 报文后,RIP 协议计算报文中的路由项的度量值,比较其与本地路由表路由项度量值的差别,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3) 报文中路由项度量值的计算:metric' = MIN(metric + cost, 16),metric 为报文中携带的度量值信息,cost 为接收报文的网络的度量值开销,缺省为1(1 跳),16 代表不可达。 4) RIP 路由表的更新原则: 对本路由表中已有的路由项,当发送报文的网关相同时,不论度量值增大或是减少,都更新该路由项(度量值相同时只将其老化定时器清零); 对本路由表中已有的路由项,当发送报文的网关不同时,只在度量值减少时,更新该路由项; 对本路由表中不存在的路由项,在度量值小于不可达(16)时,在路由表中增加该路由项;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概述

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概述 作者:唐敏赵贵 摘要:移动自组网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用来为远程操作、战场和地震或者洪水救援等紧急通信和易变的移动通信提供服务。由于移动自组网与有线网的区别,使得为移动自组网设计一个合适的分布式路由协议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难度。本文主要是介绍了DSR和ADOV协议以及与有线网络中DV路由协议的区别。 关键词:无线自组网、DSR、ADOV 无线自组织网络即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无线通信网络的技术。传统的无线蜂窝通信网络,需要固定的网络设备如基地站的支持,进行数据的转发和用户服务控制。而无线自组织网络不需要固定设备支持,各节点即用户终端自行组网,通信时,由其他用户节点进行数据的转发。这种网络形式突破了传统无线蜂窝网络的地理局限性,能够更加快速、便捷、高效地部署,适合于一些紧急场合的通信需要,如战场的单兵通信系统。但无线自组织网络也存在网络带宽受限、对实时性业务支持较差、安全性不高的弊端。目前,国内外有大量研究人员进行此项目研究。 无线自组织网络(mobile ad-hoc network)是一个由几十到上百个节点组成的、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的、动态组网的多跳的移动性对等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动态路由和移动管理技术传输具有服务质量要求的多媒体信息流。通常节点具有持续的能量供给。 由于Adhoc网络具有节点节电、减少带宽消耗、拓扑快速变化、适应单向信道环境等多方面的要求,使得现有的IP路由协议,如RIP(选路信息协议)和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等不能满足要求,Adhoc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具有很大难度。IETF的MANET工作组重点研究无线Adhoc中的路由协议。主要有如下几种草案: 1.AODV(AdhoconDemandDistmceVectorRouting)Adhoc网络的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2.TORA(TemporallyOrderedRoutingAlgorithm)临时顺序路由算法。 3.DSR(DynamicSourceRouting)动态源路由协议。 4.OLSR(OptimizedLinkStateRoutingProtocol)优化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5.TBRPF(TopologyBroadcastBasedonReversePathForwarding)基于拓扑广播的反向路径转发。 6.FSR(FisheyeStateRoutingProtocol)鱼眼状态路由协议。 7.IERP(theInterzoneRoutingProtocol)区域间路由协议。 8.IARP(theIntrazoneRoutingProtocol)区域内路由协议。 9.DSDV(DestinationSequencedDistanceVector)目标序列距离路由矢量算法。 下面我将重点就DSR和AODV两种协议进行介绍。 (一).DSR(DynamicSourceRouting)动态源路由协议。

实验 1 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和配置

实验 1 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和配置 3.1.1 实验概述 1.实验目的 在学习了交换机相关配置的基础上,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包括名称、远程管理IP 地址、登录和配置密码等。 2.实验原理 路由器工作在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以数据分组作为信息的交换单元。路由器的寻址依据是位于路由器中的路由表,属于逻辑寻址方式。由于目前计算机网络多使用TCP/IP 协议,所以本实验主要介绍IP 路由的相关设置。 3.实验内容和要求 (1)掌握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方法 (2)掌握PC 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3)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4)掌握PC 与路由器之间连通性的测试方法 (5)熟悉路由器命令行的帮助功能 3.1.2 实验规划 1.实验设备 (1)路由器(1 台) (2)实验用PC(至少1 台) (3)Console 电缆(1 根)

(4)直连双绞线(1 根)。如果是通过串口连接,需要配置专门的串行电缆。 2.实验拓扑 如图3-1 所示,使用直连双绞线将PC 与路由器的F0/1(即FastEthernet0/1,第一个模块上的第一个快速以太网端口)相连;另外,使用路由器自带的控制线连接路由器Console 端口和PC 的COM 端口(COM1 或COM3);在PC 上安装Windows 2000 或Windows XP 操作系统。 图3-1 PC 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3.1.3 实验步骤 (1)登录路由器。通过一个终端仿真程序实现,一般使用Windows 操作系统自带的“超级终端”程序。具体方法见第 2 章“实验 1 交换机的基本操作和配置”的相关内容。(2)由“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 (已进入“特权模式”) 以上配置与交换机相同。 (3)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config)# (已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以上配置与交换机相同。 (4)配置路由器的名称。 Router(config)# hostname Router-A (使用hostname 命令将路由器的名称更改为“Router-A”) Router-A(config)# (显示路由器的名称已更改为“Router-A”) 以上配置与交换机相同。

详解路由器的工作原

详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详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知道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不同网段或网络的,在一个局域网中,如果不需与外界网络进行通信的话,内部网络的各工作站都能识别其它各节点,完全可以通过交换机就可以实现目的发送,根本用不上路由器来记忆局域网的各节点MAC地址。路由器识别不同网络的方法是通过识别不同网络的网络ID号进行的,所以为了保证路由成功,每个网络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网络编号。路由器要识别另一个网络,首先要识别的就是对方网络的路由器IP地址的网络ID,看是不是与目的节点地址中的网络ID 号相一致。如果是当然就向这个网络的路由器发送了,接收网络的路由器在接收到源网络发来的报文后,根据报文中所包括的目的节点IP地址中的主机ID号来识别是发给哪一个节点的,然后再直接发送。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现在我们假设有这样一个简单的网络。假设其中一个网段网络ID号为A ,在同一网段中有4台终端设备连接在一起,这个网段的每个设备的IP 地址分别假设为:A1、A2、A3和A4。连接在这个网段上的一台路由器是用来连接其它网段的,路由器连接于A网段的那个端口IP地址为A5。同样路由器连接另一网段为B网段,这个网段的网络ID号为B ,那连接在B网段的另几台工作站设备设的IP地址我们设为:B1、B2、B3、B4,同样连接与B网段的路由器端口的IP地址我们设为B5。 在这样一个简单的网络中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网段,现如果A网段中的A1用户想发送一个数据给B网段的B2用户,有了路由器就非常简单了。 首先A1用户把所发送的数据及发送报文准备好,以数据帧的形式通过集线器或交换机广播发给同一网段的所有节点(集线器都是采取广播方式,而交换机因为不能识别这个地址,也采取广播方式),路由器在侦听到A1发送的数据帧后,分析目的节点的IP地址信息(路由器在得到数据包后总是要先进行分析)。得

网络处理器概述

第1章网络处理器概述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使人们对它提出不断增长带宽和复杂服务的需求。未来的网络不仅需要更大的带宽,还要求它能不断增加新的服务。各个企业和事业团体不断地更新它们的网络,在它们的网络中增加专门的服务功能以及带宽管理功能。这种复杂服务功能的例子包括数据包调度以提供IP上的区分服务质量(QoS),在公共网络上提供安全通信,在多个服务器之间平衡传输流量负载,测量数据流量以确定网络流量模式及网络攻击行为(入侵检测),以及音频视频数据流的多点传送和交互式视频会议等。总之,这些增值服务要求整个网络基础设施具有更强的智能,以支持基本的交换和路由。对于某些应用,更新的周期似乎永无止境。例如在入侵检测领域,危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方法不断变换,要求采取的对策也不断改进,为此需要对网络系统的软件进行不断地更新。目前,基于IPv4的网络向着IPv6的发展也将是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需要逐步更新协议软件。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对网络系统也提出了不断增加功能的要求。如何实现这些新的功能,以及如何适应不断增加的网络业务类型增长的需求是对网络系统厂商提出的挑战之一。 为适应这种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出现了网络处理器这种新的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是一种专用于网络系统的微处理器,它使得网络系统能够具备高性能和灵活性。网络处理器的出现为网络系统构建了一个硬件平台,能够通过软件的升级以适合不断增长的功能需求,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开放的舞台,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Intel公司是生产网络处理器的主要厂商之一,其网络处理器产品具有良好的可编程性和应用适应性。本章首先介绍网络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种网络新技术的发展,然后介绍Intel公司的网络处理器产品,以及采用Intel网络处理器构成网络系统的方法。 1.1 网络系统的构成 因特网是由路由器构成的网络。路由器系统是一种网络系统。基本的路由器主要实现分组的转发功能和路由信息的交换和更新功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系统的功能在不断地增加,网络系统的构成方式也因之发生变化,形成各种支持新型业务类型的网络系统。 1.1.1 基本的网络系统 因特网的网络工程是研究网络建设的宏观领域的工程技术,如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

路由器概念及工作原理的理解

路由器概念及工作原理的理解 2007-08-18 10:17:14|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要解释路由器的概念,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路由。所谓“路由”,是指把数据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和动作,而路由器,正是执行这种行为动作的机器,它的英文名称为Router,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 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简单的讲,路由器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第一,网络互连,路由器支持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主要用于互连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不同网络互相通信; 第二,数据处理,提供包括分组过滤、分组转发、优先级、复用、加密、 压缩和防火墙等功能; 第三,网络管理,路由器提供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容错管理和流 量控制等功能。 为了完成“路由”的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种传输路径的相关数据--路由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选择时使用。路由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路由表可以是由系统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统动态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动调整,也可以由主机控制。在路由器中涉及到两个有关地址的名字概念,那就是: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由系统管理员事先设置好固定的路由表称之为静态(static)路由表,一般是在系统安装时就根据网络的配置情况预先设定的,它不会随未来网络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动态(Dynamic)路由表是路由器根据网络系统的运行情况而自动调整的路由表。路由器根据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动学习和记忆网络运行情况,在需要时自动计算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为了简单地说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现在我们假设有这样一个简单的网 络。如图所示,A、B、C、D四个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在如图所示网络环境下路由器又是如何发挥其路由、数据转发作用的。现假设网络A中一个用户A1要向C网络中的C3用户发送一 个请求信号时,信号传递的步骤如下:

路由器及工作原理

---------------------------------------------------------------最新资料推荐------------------------------------------------------ 路由器及工作原理 路由器及其工作原理问题的提出: 不同的网络之间要相互通信,如何实现? A 公司网络某银行网络清华大学网络B 公司网络我校网络用路由器互联,由路由器控制数据在不同网络间的传递 1 1 、知道路由器的作用 2 2 、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重点、难点) 3 3 、能够描述路由表的结构 4 4 、知道路由表的建立方法学习目标一、路由器及其作用请问: 现实生活中如何邮寄一个包裹?发件人张三(郑州)将包裹寄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 123 号,李四(收)收件人李四(北京)邮局系统哪条路径? ?邮局1 邮局2 A A B B C C D D E E F F 邮局的作用: 收、发包裹,传递包裹;为包裹的传递选择一条最优的路径;包裹走的路径不同,会影响包裹的打包形式(如纸质包装、木质包装等)路由器: 在传送数据的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器就相当于邮局;路由器是一种网络互联设备,能将数据从一个网络转发至另一个网络;数据在从源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选路转发 A 公司网络某银行网络清华大学网络B 公司网络我校网络PC Web 服务器走哪一条路呢? PC 机访问 web 服务器: RA 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器根据其路由表进行选路; 1 / 6

路由表中记录着到达不同网络的数据所对应的转发路径,如下表所示: 到达目的网络201.89.1.0 的数据包,需通过IP 地址为10.123.1.254 的下一跳路由器进行转发: 目的网络下一跳201.89.1.0 10.123.1.254 4 100.1.0.0 202.100.100.1 . . 路由器的工作过程: : 路由器收到数据包时,会检查其目的 IP 地址;接着在路由表中查找通往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根据查找结果进行不同处理: 如果找到目的网络,就从指示的下一跳 IP 地址或送出接口将数据包转发出去;如果没有目的网络但有默认路由,就从默认路由指示的下一跳 IP 地址或送出接口将数据包转发出去;否则,路由器将数据包丢弃。 操作演示: 路由器的工作过程 IP 路由表中至少包含以下两项内容: 目的网络地址到达目的地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IP 地址或送出接口路由器下一站选路的基本思想: 路由表仅指定到达目的网络的下一步,而不是到达目的网络的完整路径。 思考题 . 1. 路由表中为什么不是目的主机地址,而是目的主机所在的网络地址? . 2. 路由表中为什么不是到达目的主机的完整路径?路由器是一个网络互联设备,对数据包进行选路并转发;路由器的选路是根据路由器中保存的路由表进行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