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

《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

《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

《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

从小就看过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戏,也听过不同版本的曲子,个人比较喜欢黄梅戏的,这次听了完整版的协奏曲,切合老师给我们讲的创作年代背景以及结构分析,我对这曲子有更大的理解。

曲子大部以相爱、抗婚、化蝶分为三部分。曲子拨弦声和长笛声为开头,给人一种进入仙境梦乡梁祝这个故事里面的感觉。然后小提琴给我个人的感觉就是明亮快活,而在在里面我感觉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人昔日快活的故事,电影里面的一抹抹的情节出现在我面前。接着大提琴的阴沉出现代表着梁山伯的出现把,因为个人是美术专业,小提琴与大提琴的明亮快活与阴沉就如色彩里面的黑白对比,如此绝配,而在小提琴与大提琴为主打的曲子这时候另梁祝二人进入了爱河,情意绵绵。

曲终人散,好的事情总的不可以过太长久,曲子进入第二部分。将主题变奏缓缓奏过来,二重奏的演释犹如二人舍不得分开,而又不得不离去感觉,这里我觉得最精彩了!在这段末尾由弦乐演奏了预言悲剧的结局。

而在第三部分,化蝶。在第二段的二人爱意情深的片段里,突然,音乐急转而下,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可能是梁祝这个本来就是一个精髓,我们都理解知道这个故事,

所以顺着故事的来龙去脉,也可以套进音乐里面去听,反过来去理解乐器,什么乐器可以演奏出什么样的情节,把音乐凝固成为种文化,成为一个故事。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3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 3、学唱歌曲《化蝶》。 4、补充欣赏歌曲《梦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封建礼教的残酷和人民的反抗精神,以及人们对美好爱情赞颂。 2、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教材简析 1、越剧《十八相送》选段是梁山伯为祝英台送行时的一段内容,此段内容是以喜剧情趣的笔调、用对唱形式,刻画了梁山伯的纯朴、忠实和祝英台的热情、真挚。 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作品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以及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3、歌曲《化蝶》是著名词作家阎肃用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填词而成。歌词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描述了梁祝感人的爱情故事。 教学重点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的欣赏及讨论。 教学思路 本课以越剧《十八相送》为“源”,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爱情故事的讲述为线索,在重点片段的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想象、表现方式,认识音乐在表现人物和情感中的作用。并通过补充欣赏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对梁祝的全新的演绎方式。 教学过程

观梁山伯与祝英台有感

观<<梁山伯与祝英台>>有感 “快乐人儿快乐在,快乐人儿快乐在,青春换了新衣裳……”,随着轻快浪漫的片头曲,我们进入了精彩的电视剧世界…… 封建时期,一般都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学而优则仕。因此,不少人便从小就去私塾求学,期盼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可是当时一直都是男尊女卑,剥夺了女性的许多自由和权力。正因如此,才引出了女扮男装求学的祝英台。 随着尼山书院的撞钟声响起,新一届的学生便陆续汇聚于此。途中,由于种种机缘巧合,梁山伯与祝英台结识了,谈得很投机,因此结拜成好兄弟,一起上私塾求学。这也为将来这对有情人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埋下伏笔。我从小就看了这部电视剧。对于梁小冰扮演的祝英台十分赞叹。这位秀丽的姑娘,天真纯洁地睁着大大的眼睛,鼻梁高挺,配着一张樱桃小嘴,着实令人心动,是儿时心中的女神。 在书院里,学生们无忧无虑地读书学习,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闲时一起讨论学习理论,摆棋对弈,蹴鞠,一切都是那么的快乐、舒适。朗朗书声,悠悠的琴声,一阵阵的文化的气息,环绕着整座尼山书院。在这种封建剥削压迫的社会环境下,恐怕除了书院,再无如此惬意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纯真美好,没有那么多虚伪和奸诈,也不会培育出弑师毁校的赵中书和居心叵测、心狠手辣的马文才。同窗友谊是真的,当路秉章因其妻如意的事情被下大牢,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趟那道浑水。这不是可贵的友谊吗?人生难得如此仗义的朋友,得珍惜时且珍惜。师生之情也是真的,当学生路秉章、梁山伯先后被害下狱之时,丁老师竭尽所能去挽救自己的学生,不惜得罪昔日的得意门生,当朝中书大人赵定方。这足以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呵护。情侣之间的感情也是纯洁的,发自内心的。没有金钱利益的熏染,爱情的花朵开得如此纯洁,如此动人。 在这种婚姻大事父母做主的时代,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段自由恋爱自然受到保守力量的攻击。棒打鸳鸯,迫使这对深爱对方的痴情男女不能如愿的白发偕老。这种事情当然不止此处一家,当时人们饱受封建社会之苦,无法倾诉,便借这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来表达心中的愤恨。读了这部悲剧,对于父母理所当然地干涉驾驭子女,我相当愤慨。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把儿孙当牛马。儿女的幸福就由他们自己去追求,去把握。上一辈的恩怨何苦拖累下一代,让他们为自己而活吧。 对于梁山伯的悲剧,社会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不知各位观众有没有注意到,秋闱试举揭榜时,出现了两个真真实实的历史人物,陶渊明和孙山。陶渊明独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他在此乡试排名第六,在处理掉娄敬文和辛平之后晋升四魁,被派彭泽令,因不满官场的腐败,弃官归隐。即使贫困,也不为这五斗米的官饷而折腰。这些足以说明,官场容不下为民请命的清廉正直之士。梁山伯被排挤,迫害是迟早的事。 除了外界原因之外,其自身也是很有问题的。在此我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梁山伯这个规规矩矩的读书人对于社会的状况以及官场的腐败全然不知。每次都是认为自己行得正,走得直就谁也奈何不了他。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在封建压迫制度下,官僚地主集团与百姓群众形

赏析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选修课论文 课程名称:中国戏曲艺术欣赏 论文题目:赏析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系别:戏剧影视学院 专业:戏剧影视导演 班级:导演1班 姓名:梁茵 学号:20140510107 任课老师:宋向阳 日期:2015年10月24日

赏析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小时候,就听说过《梁祝》的故事,是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也是现如今家喻户晓的凄美故事。在民间流传已经不止千年的《梁祝》,在戏剧舞台上的历史也有五六百年了,越剧版本的尤为世人称叹! 在第一场中,叙述了一位待字闺中的小姐祝英台,非常渴望女子也能和男子一样有着相同的身份和地位,为了争取,她想去读书,可是当时的封建社会是不允许的,代表封建势力的父亲不同意,因此她设计使得自己女扮男装能去读书,在读书的途中遇到了善解人意的梁山伯.并结伴去书院读书,由于志趣相投便结拜为兄弟,这里为他们产生爱情埋下了伏笔,因为爱情是建立在有共同兴趣和爱好上的。看的是电影版本的越剧《梁祝》当中的布景相对华丽,且写实,祝英台一身美丽活泼的衣裳,台词彰显出祝英台向往自由的性格,而在初见梁山伯时,她已然当自己是男儿身,聪明伶俐且不怯场,勇敢过人,这些都成为了后来他俩相爱的铺垫。 往后,论梁山伯的才识,是有点察觉到祝英台女儿身的身份的,但却总是随意被祝英台糊弄过去,真让人在旁干着急,两人的走步,情之真切,暗示了很多,举手抬足间皆是情谊。在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会、化蝶等多场戏中,最为出名且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十八相送”这一场戏。“前面到了凤凰山。”“凤凰山上百花开。”“缺少芍药共牡丹。”“梁兄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还。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要摘也不难。”“你家牡丹虽然好,可惜是路远迢迢怎来攀!”“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这一段词更是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情愫已经发酵,送了一程又一程,路上对话缠绵不尽,英台给了无数的暗示,梁山伯的闪躲不敢向前,只当是兄弟之情。“巍巍兮高山,汤汤兮流水”,高山流水是中国人对知已的评价,也是爱情中的阳春白雪。高远的意境下,飘飘缈缈的几句吟颂,这样清风朗月般的少年,叫人如何不爱;英台算的上鬼灵精,放完纸鸢,又来捉弄山伯,却也忍不住以纸鸢比拟,暗自试探;可惜山伯太憨直,虽然发现了英台的耳环痕,却从未做过任何联想。若非师母道破天机,山伯才恍然大悟,联想起过去的种种,欣喜无法抑制,激动之余,对着四九大叫:你知道吗?祝公子是个女的! 这时,我看到了一个直白、简单的梁山伯。 山道上,响起轻快而急促的脚步声,众学友拥趸着梁山伯,直奔山下而去。同样的山路,不一样的心情,曾手挽手送走的贤弟转眼间就成了将执手到老的红颜知已了,三年的相处,已经深切了解了彼此,而这三年,二人间也只隔着一碗清水的距离。那种幸福感、满满的、满满的填满了胸襟,多得要溢出来;这种幸福感染了所有的人,虽然大家都知道故事将要走向哪里,但还是抵抗不住幸福的来袭。这就是爱情永恒的魅力,即使千百年后千百次的回味也一样不觉得无味~心心念念的九妹终于婷婷站在眼前,一声“贤妹”,忽然让我看到了陆游的影子,一样熟悉的蹙眉,一样的深情款款,听到心里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再定睛,两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作文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 一日,会稽郡上梁村的梁光汉,中年喜得贵子,格外器重,请来识字先生给儿子取名。 先生对梁光汉说:为人处事要重仁义道德,孩子就取字‘处仁’,你身居山村,难得第一子,名叫‘山伯’吧。 梁光汉夫妇对此十分满意。 山伯自小聪明超人。 到四五岁时,听大人讲故事,非但一遍能记住,而且还能原原本本传给邻里小孩听。 数数、算帐一清二楚。 上山砍柴,放羊喂鸡,勤快能干。 长到岁时,一天,他看到几个富家子弟提着书箱去念书,小山伯很羡慕,他好奇地跟到读书处,在窗台上张望。 只见一位老先生摇头晃脑在教书,他觉得很新鲜,不知不觉地竟把先生念的和解释的东西一一记住了。 当先生抽查学生背诵时,有一位学生背不下去了,在窗外的梁山伯捂嘴一笑,忍不住接着背下去了。 先生一听外面有人接背课文,感到惊奇,出来一看,原来是位机灵秀气的孩子,十分讨人欢喜。 先生问:孩子,你为什么不上学?山伯有礼貌地回答:家里没有

钱供我上学。 先生有心栽培这个聪明的孩子,就叫山伯引路到家。 先生对梁光汉说:我看这孩子聪明过人,将来必成大器。 人家孩子读书要交三石五斗米,你家孩子我粒米不收,书本文具由我资助。 梁光汉一听,很是高兴,心里想,我家世代不识字,能在儿子一代读书识字,再好不过了,于是就答应了先生。 小山伯对先生感激不尽,向先生深深一鞠躬。 果然,山伯在学堂念书,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吟诗作文,出口成章。 入学三年,才华出众,年年第一,先生心里自然十分高兴,但是转念一想,这孩子在我地方已无书可读了,应为他的前程着想,不如送他到鄮城四明学馆名师处去深造。 出于爱才,先生说服山伯父母,倾囊相助一百二十两银子,作学费盘缠,并向名师修书一封,引荐梁山伯入学。 春上,梁山伯告别父母,辞谢恩师,肩挑竹书箱,随带干粮,朝东沿江日夜兼程向四明山下鄮城赶路。 日出而起,日落歇脚。 一日来到渡口,搭船渡江去鄮城。 上船时,碰到一位书生模样男子,旁边还有一位挑书箱的书童。 同行三分亲,梁山伯上前询问:请问公子尊姓大名,家居哪里,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一):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姑娘叫祝英台,她生得聪明又美丽,不但会绣花剪凤,还喜欢写字读书。她长到十五六岁了,就一心想到外地的学馆里去读书。 但是,那时候是不让女孩子外出读书的,怎样办呢?英台和丫环商量出一个好主意:假扮成男孩子的模样去求学。于是祝英台打扮成一个公子模样,丫环打扮成书童,俩人互相看了看,还挺像的,不禁高兴地笑起来。 祝英台的父亲正在厅堂里喝茶,忽然看见一个书童领着一位公子进来向他行礼,他慌忙起身答礼让坐,还请问公子尊姓大名。祝英台一看连父亲也瞒过了,别提多高兴了。她于是卸装露出真相,使父亲大为惊讶,嗔怪女儿调皮没有规矩。祝英台趁机向父亲说了要外出求学的想法。父亲说:“自古以来哪有女子外出求学的?即使是假扮成男的,在外生活也有许多不方便。”但是祝英台坚决要去,父亲拗但是她,只好同意了。 祝英台假扮成男子,样貌十分英俊潇洒,丫环扮作书童挑着书箱,离开家求学去了。她们走了一程,觉着热了,就来到路旁小亭子里休息。这时,路上走来一个书生和一个书童,也到亭子来歇脚。他们互

相问候,祝英台才明白这位书生叫梁山伯,也是到学馆求学的。祝英台和梁山伯谈得十分投机,两人在亭子里就结拜成兄弟,梁山伯比祝英台大两岁,于是祝英台称梁山伯为兄,梁山伯称祝英台为弟,随后高高兴兴一同上路了。 祝英台和梁山伯来到学馆,拜见了老师。老师见到这两位聪明英俊的少年来求学,很是高兴。 老师把他俩安排在同一张课桌上学习。梁山伯对祝英台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十分关心爱护。两个人从早到晚在一齐,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祝英台和梁山伯同住一个房间,祝英台为了不让梁山伯发现她是女的,就把两个书箱隔在俩人的床位中间,书箱上还放上满满一盆水,她告诉梁山伯睡觉时要老实,要是乱滚乱动,把盆里的水弄洒了,她可要告诉老师重重地罚他。所以梁山伯总是规规矩矩,从不乱动,一向没有发现祝英台是个女孩子。 但是祝英台女扮男装的事,早被细心的师娘看出来了。师娘把祝英台叫到跟前,说破了真相,祝英台要求师娘保守秘密,师娘答应了,并对这个聪明的女孩子更加细心关照了。祝英台有什么难处和心事,也都来对师娘讲。 时间一晃三年。一天,祝英台接到家信,说她的父亲病了,要她赶紧回去。祝英台向老师请了假,又来找师娘。说她和梁山伯同学三年,梁山伯为人诚恳热情,学习勤奋,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她把一个玉扇坠儿交给师娘,托师娘做媒,等她走后,为她向梁山伯提亲。

观梁祝有感

观梁祝有感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题记 万丈情丝寸寸碎,尚有何颜对故人。一场好梦匆匆醒,心已碎,意难申。从此不到钱塘路,怕见鸳鸯作对飞。看完动画版的梁祝之后给我的感想就四个字——凄美依旧。 其实很早就看过梁祝的个各种版本,但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还是忍不住心痛。情节我就不说的毕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剧情方面的就没有什么可期待之处。不过该电影有一个很大胆的突破,删除了经典戏码“十八相送”,这一段向来是改编梁祝作品中必不可少的戏码。主要描述梁祝同学三年学成回家,路过上学途中经过的景致,祝英台多次巧言暗示梁山伯自己是女儿身,但梁山伯始终没有领悟。这段对白重复之处颇多,如果编入动画剧本,情节难免显得拖沓罗嗦,编剧删去了这一戏码,改为祝英台在回家前夕直接向梁山伯表白,加快了情节发展的节奏,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 其次,大幅度修改了“楼台相会”。戏剧情节中,祝英台迫于无奈答应嫁给马文才之后,请人约梁山伯来家中楼台一会。告之真相之后,梁山伯悲痛不已,回家后没几天就吐血而终了。这样的情节在今天的人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好好的一个人,怎么难过难过的就死了?动画中加入了马文才撞见两人楼台相会,之后带人在祝家门外毒打梁山伯的情节。这样就使梁山伯的暴毙不再那么突兀。同时挨打之后隔着漏窗与被马家软禁的祝英台话别的情节也顺其自然,毫不做作。 最后当然就是全剧的最最最高潮“哭坟”和“化蝶”了。动画尊重原著,保留“哭坟”,还原了原著悲剧的本来面目。但是动画中关于“哭坟”情节的修改个人认为是个败笔,祝英台在楼台相会之后明明被软禁了,如何能在深更半夜穿戴着新娘披挂从家里出来?她之前只是从梁山伯书童四九口中得知了梁山伯的死讯,又如何能直接就能找到梁山伯的墓地?相比之下,原著中祝英台上了马家的花轿之后,向父母要求要从梁山伯墓前的路走,之后再要求去拜祭梁山伯的情节发展显得更加合情合理。不过好在紧接着的“化蝶”做的非常漂亮且流畅,掩盖了这一情节缺陷。 除了推陈出新的情节设置,该片的的技术运用也叹为观止。该片是国内首部数字动画,运用了“3D+2D”的动画技术,场景尤其是自然景色,都如同中国古典工笔画一般精致细腻,非常难得的是还有极其强烈的真实感。在呈现了完美视觉效果的同时,更保留了浓厚的中国特色。 提到梁祝,就不能不提到它的背景音乐——《梁祝》,这首令人泪下的曲目,依然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这部电影这次还加了一些不错的新音乐,比如刘若英的《蝴蝶》真是绕梁三日呀! 在电影中梁山伯和祝英台那么相爱,这么完美的爱情却为世俗所不容,这是一个多么黑暗的时代,梁山伯好祝英台的感情至死不渝,他们虽然让人感到同情,但同时也是感到安慰的,因为最终他们可以长眠相伴与地下! 座位号:41 姓名:王志艺 学号0909038129 班级;09建筑学1班

时光未老,爱已化蝶(电影黄梅戏版《梁祝》观后感)

(5)时光未老,爱已化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影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凉唯美的爱情故事让我们为之感染,为之动容。随着影视事业的不断发展,梁祝的故事也被演绎了各种剧种的影视作品。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爱情故事的经典,而梁祝电影中广为人们称道的当属邵氏电影公司1963年出品的黄梅调版本。音乐鉴赏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这部电影,我也被这部电影所吸引,我要从故事情节及主人公、音乐和镜头色彩的运用这三个方面进行评论。 首先该影片讲述的是天资聪慧的祝英台求学心切,她的父亲祝员外无奈应允女儿女扮男装赴杭求学。祝英台途中遇到了书生梁山伯一见钟情,在草桥亭上两人义结金兰。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载,英台深爱着梁山伯,可梁山伯却不知英台是女儿身,由于英台母亲生病,其父催英台速归家,临走前英台把真相告之师母,并留下白玉环与梁山伯定终身。英台、山伯依依难舍,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屡暗示对山伯的爱慕之情,山伯始终不解,剧中山伯说到“愚兄明明是男子汉,你为何将我比女人”这也显示了山伯对英台示爱的不解,后经师母介绍实情,赶往祝家庄求婚,无奈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英台、山伯柔肠寸断,不久以后山伯忧郁成疾而死,英台被迫出嫁。英台来山伯坟前抚碑失声痛哭,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为了一对蝴蝶,自由的翱翔于天。 影片中的情景情节始终环环相扣,从草桥结拜到化蝶,这其中的情节也使人为这凄美的故事所打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及表现更加深刻的印在我们的脑海当中。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首先梁山伯的扮演者是由一位女演员反串而成,然而,我们并不会觉得这样会给整部影片减分,相反地,使梁山伯这一形象更加生动传神,又赋予了不同的色彩,这也是令人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从而使整部影片更加的深入人心,我想这也是整部影片的一大特色所在。 香港邵氏电影非常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并有了很大的感染力,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电影则是更加充分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在影片中,故事与黄梅戏的结合也给这部影片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我们大家都知道,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中国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影片为戏曲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给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对探索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影片采用了黄梅戏的声腔,无疑使整部影片更加的深入人心。黄梅戏通俗易懂、妇孺皆知。在观看的过程当中,使人忍不住地想要跟着哼唱起来,在表达情感方面,黄梅调的曲风也是使人更加清楚的知道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长亭分别时的场景再加上音乐的旋律,让人很清楚的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难分难舍的心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影片,它的特点就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结合,通过对黄梅戏的唱腔,更加映衬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的爱情故事。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影片当中的镜头以布置色彩的运用效果。首先《梁祝》这部影片当中的情感表达与镜头与画面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在“十八里相送”这一场景当中,梁山伯身着灰色上衣,而祝英台则是一身嫩黄,在水墨画般的色彩中显得更加的生动灵活,使演员的形象深入人心,沿路景色一一表现出来,如拍摄的鸳鸯,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了英台对山伯的爱慕之心,以及在过独木桥时,英台所说:“你我好比牛郎织女度鹊桥”,我以为这也是影片当中拍摄时所运用的方法,当故事达到高潮的时候,景观与声音便越来越丰富,使得画面变得饱满起来,意境也更加的明显,在镜头下,故事大多是以自然结合,以人为主体,在影片最后“化蝶”一段,英台身穿白色丧服,这与她嫁娶之日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也更加突出了英台对山伯的爱,当天地间突然变暗,狂风怒号,梁山伯的坟墓裂开,祝英台毫不犹豫的进入坟墓中,扑向梁山伯,这所有的场景布置,色彩的突出运用都使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更加深动感人,最后两人化蝶飞舞则是表明了两人的爱情不受生死的束缚,虽然这种爱情有

越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 第一场别亲 (祝家书斋) 幕后(合唱) 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滨, 有一个祝英台,秀丽聪明。 她胸中有大志,要求学杭城,爹不肯, 她设巧计,假装生病, 茶不思,饭不吃,关起房门, 急得那祝员外坐立不宁。 (灯亮)(祝公远焦灼地踱步) 公远(唱) 英台做祝事太任性, 竟想读书上杭城, 她是祝府千金女, 应该是描龙绣凤在闺门。 我有心叫她杭城去, 怎奈是闺女怎能出远门? 我有心不叫杭城去, 又怕她病势转深沉。 思前想后心不定。(银心上) 银心(接唱) 我小姐要读书,设下妙计, 哪怕员外不答应。 (上前叩见)员外!小姐不好了! 祝公远(惊问)银心,何事大惊小怪? 银心(唱)小姐想求学上杭城, 怎奈员外不答应, 因此小姐心烦恼, 忧愁终日得了病。 如今卧床病沉重, 特来禀知老大人。 祝公远(白)这可如何是好?让我去看来。 银心(白)员外,小姐好容易刚睡着,请你不要惊醒了她。 (墙外传来卦板叮口当及"测字排流年"之声) 银心(白)啊!员外,依婢子之见,倒不如请这个卜卦先生来卜个卦,以决疑难。祝公远(白)却也使得。(银心下而复上) 银心(白)卜卦先生请来了。 祝公远(白)请进。 银心(白)先生,请你进来!(招手)(祝英台乔装卜卦人上) 祝英台(白)员外在上,卜卦人叩见。 祝公远(白)一旁请坐。

祝英台(白)谢员外,告坐了。请问员外可是问卜? 祝公远(白)正是问卜。 祝英台(白)如此,请设香案。 祝公远(白)银心,摆设香案。 银心(白)是。(摆设香案) 祝英台(白)请问员外,有何疑难? 祝公远(白)只因小女想去杭城读书,是我不允,为此悒郁终日,得了一病,未知吉凶如何? 特请先生一卜。 祝英台(白)请问小姐有几岁了? 祝公远(白)今年二八,五月初五日生辰。 祝英台(白)如此待我卜来。(卜卦后)员外,按卦而断,还是让令媛出门的好。 祝公远(白)何以见得? 祝英台(白)令媛在家多灾多病,出门可以除病消灾,到杭城读书末……更是大吉大利。祝公远(白)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银心忍不住笑出声来) 祝公远(白)小丫头,你笑些什么?还不带先生下去! 银心(白)是。(祝英台与银心同笑) 祝英台(白)爹爹! 祝公远(白)你是…… 祝英台(白)(卸装)女儿英台。 祝公远(白)英台!你竟敢戏弄你父亲! 祝英台(白)(央求)爹爹,女儿乔装男子,一无破绽,你现在总可让女儿出门读书了! 祝公远(白)真是胡闹! (唱)常言道只有男儿求功名, 哪有闺女出远门? 纵然你乔装男儿样, 鱼目怎能把珠混。 祝英台(白)爹爹,女儿乔装男子,连爹爹也瞒过了,此去万无一失。 祝公远(唱)怎不教我堂上老父心牵挂。 银心(白)员外放心,有我银心扮成书僮,朝夕有个服侍。 祝公远(唱)你你……抛头露面辱门庭! 银心(白)员外,小姐在家病坏了身子,如何使得?如今她假 扮书生,连员外都认不出自己亲生女儿,依婢子之见还是依允小姐去读书的好。 祝公远(白)多嘴! 祝英台(白)爹爹! 祝公远(白)英台,你去不得,想你是裙钗之女,怎能抛头露面,远走杭城?要读书,为父可请先生来府教读。 祝英台(白)听说杭城有名师…… 祝公远(白)纵有名师,怎奈你是女孩儿。 祝英台(白)女儿一定要去! 祝公远(白)祝府千金之女,远去求学,有失体统。 祝英台(白)祝府本是书香门第,孩儿远去求学,为的是知书识礼。孩儿也曾听爹爹说过,古时有曹大家、蔡文姬,都是一代才女,留名千古,难道孩儿就学不得她们么? 祝公远(白)这个……(自语)看女儿立志甚坚……要是英台真的能成为一代才女…… 祝英台(白)爹爹你答应了?

观后感

观后感 沈阳三农博览园坐落于沈阳所属新民市大柳屯镇南部,新柳公路与304线交会口侧,交通便捷。占地40万平方米。由仿古长城环绕,高耸的钻天杨玉冠掩映,雅韵雄风,如诗如画,处处散发着文化幽香,浓郁的乡土风情气息。这里建有三农园、国粹园、三杰馆、科学智慧馆等20个展馆等,青砖黛瓦,各具风姿。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美好的享受。 沈阳三农博览园是以“三农”这主体,以文化为灵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旅游区,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AA级旅游景区,正式通过国际标准科技、环保认证。辽宁省政府命名为现代农业园区,沈阳市中小学生农业实践基地,被誉为收藏中心,展览中心、教育中心,生态景观与展馆共荣的塞北第一园。园区始建于1997年。在新民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展品资源,自行设计、自行创建等,加快了园区建设。主题鲜明,布局科学合理,具胡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园区规划5000亩,已开发1000亩,其中核心功能区600亩,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 博览园由仿古长城环绕,高耸的钻天杨玉冠掩映,雅韵雄风,如诗如画,处处散着文化幽香,浓郁的乡土风情气息。这里建有三农园、国粹园、三杰馆、科学智慧馆等20个展馆,青砖黛瓦,各具风姿。 国粹园,进入门内,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一个大地球,上方是满天星斗,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画像,活灵活现,飘飘欲仙的。一条彩色飘带,牵系着他的传人——大弟子的画像。象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后继有人。这里也有沈阳京剧艺术家迟小秋、李静文的身影。园内还设“名人碑廊”,有话剧大师李默然、文物鉴赏家杨仁恺、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等名家大理石雕刻手迹,此处极有观赏价值。有名京剧生旦净丑人物铜像、巨型岫岩玉整体雕琢的仙人居,名人书法碑林及彩绘长廊。国粹园内展示了以京剧为主的民族优秀历史文化,140米长的京剧展厅,以现代科技的声、光、电手段,栩栩如生地再现了京剧发展历史和各流派名家的现场表演,声情并茂,惟妙惟肖。 京剧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的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它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所以说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京剧分为四大派系,分别为:梅派,程派,荀派,尚派。在各种艺术中形成不同的学派是很自然的。诸如表现派、体验派、抽象派、印象派、意识流等。而京剧中的学派都是以演员的名字命名的,所谓梅派,程派等等。这是因为京剧是以主演为中心的演员艺术,都是通过演员本人广泛学习与继承前辈的表演技艺,结合本身的性格爱好、生理特征和艺术修养在艺术上所形成的不同的艺术见解,并据此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表演剧目、方式和手段,经过频繁的演出实践,得到观众的承认和欢迎,从而在京剧舞台上形成以主要演员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潮流和学派。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弘扬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为弘扬民族精神传统文化,首先,对于文化艺术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

梁山伯与祝英台英文版话剧稿

《梁山伯与祝英台》英文版话剧 主角:梁山伯、祝英台、马文才 配角:男、女考官、女主持人 旁白: Liang shanbo dreams of becoming a host of CCTV one day .Although he isn’t good at English ,he keep on learning,especially having imitation of Martin Luther King’s speech. 梁山伯: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I can go to the Columbia university with 祝英台. I have a dream ……… 女主持人:OK,OK! I know you have a dream ,but wait a moment ,now it’s my great hounor to welcome our final student –Ma wencai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to introduce the secret of his dream. 马文才:Thank you!I’m your handsome ,suave student-Ma wencai.If you like me ,you don’t like to stay up,you know staying up is not good for you skin ,especially, your,your,your,your eyes. 音乐(马):I believe I can fly. 马文才:I can go abroad. 梁山伯:Wake up,wake up 音乐(马):I believe I can fly. 马文才:英台,Could you follow with me 梁山伯:She will go abroad with me 女主持人:OK,OK!stop,stop talking about .Wencai,don’t notice of them .Now read after me .Early today and early tonight make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 三人齐道:Early today and early tonight make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 旁白:Few months later ,TOEFL Exam, Speaking Examiners is asking question 考官:Come in please. Good morning 梁山伯:Good evening 考官:How old are you? 梁山伯:Fine ,thank you. 考官:You know ,you know you look so handsome

小学议论文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精品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梁山伯与祝英台》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个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 大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 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 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梁山伯与祝英台》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出身富裕人家 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 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山伯、祝英台的情,终究感天动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 天开放。 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我认识了许多具有不同特色的人物,让我来给你们介 绍一下吧。 祝英台:16岁少女。生于浙江上虞的世族人家,聪明伶俐,自小喜爱读书,不愿 受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所束缚。在父母的答应下,男扮女装去读书,因而认 识了梁山伯,并暗恋着他,后来却因马家的强势及威胁所逼,不得不和梁山伯分离。 梁山伯:17岁少男。生于浙江绍兴的庶民家庭,温文儒雅,谦恭有礼,长相俊俏。在读书时认识了祝英台,后来发现祝英台是女儿身,两人相爱却因为马家威吓而无法 成为亲家,最后抑郁而终。 马文才:18岁少男。不擅读书,身边总是跟着一群狐群狗党,仗着自己家有钱有势,到处欺负他人,所以和狐群狗党三人行都经常被老师处罚。也因为他发现祝英台 是女生,所以造成后来梁祝两人相恋却无法在一起的悲剧。 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而我也被这一美丽、 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给深深地感染了,我羡慕他们能凭着自己的信念真爱到底,我 会永远铭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 教学重、难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方法 1、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观看投影相结合。 2、充分利用多媒题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梁祝》片段。(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 2、教师: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对它的音乐呢?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二、作品简介 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 三、作品体裁、作者简介(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闪示。)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奏鸣曲式的体裁,这部作品就是应用了奏鸣曲式的创作方法。请同学

回忆一下这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图。(旨在复习奏鸣曲式的结构图。) (一)、呈示部 1、引子: 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播放“引子”音乐) 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2、主部:(播放“主部”音乐) 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使用了哪些乐器演奏?为什么用这些乐器来演奏为的是来表现什么呢? 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3、连接部与副部:(播放“连接部与副部”音乐) 连接部: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 副部:设问:这一部分的节奏与前面的主题有什么区别?由此想象一下,这一段音乐描写了梁祝故事里哪一部分的情节?欣赏完后回答。 明确: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4、结束部:(播放“结束部”音乐)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二)、展开部 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在欣赏时老师做相应的提示:(播放“展开部”音乐) 1、“抗婚”: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虽然乐队全奏,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介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梁祝》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但梁、祝的情,终究感天动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透过祝英台女扮男装所表现的反抗封建礼教的表层思想,能更深一步地把握到社会进步中要求男女平等、呼唤女权回归这一深层的民族潜意识。如果没有梁祝的悲剧,人们就不会认识到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的弱点和局限,就无法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传统的婚姻制度就将继续保持原样。 如果说,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在死后继续“追求”,终于得到。“化蝶”的结局,正是日益厚积的冲击封建礼教的强烈社会心理的生动反映。千百年来,这种结局鼓舞着人们向一切顽固封建势力作顽强的抗争。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精选多篇)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你相信爱情吗?当一个陌生人变为熟人我有时候会这样问他。如果他回答:不相信。我会不由地戒备。一个人连爱情都不相信他的心一定不会柔软不会光明他一定只相信了金钱、权利、也不大会相信友情。他可能受过失恋的打击才这么想那么他一定非常悲观:看见一片落叶就怀疑整个森林枯萎了。可能他觉得谈论是否相信爱情的问题有点可笑那么他这辈子一定没有爱过。你相信一见钟情吗?当一个熟人变为朋友我说不定这样问他。如果他回答:不相信。我会有点失望。一个人连一见钟情都不相信他的心一定不会浪漫连做梦的能力都没有了。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不是抵达不到梦想而是——已经没有梦了!甚至还嘲笑这个梦如麻雀讥讽大雁:你要飞到哪里去?没有温暖的南方啊你相信有人为一见钟情的爱情献出生命吗?当一个朋友成为朋友我忍不住会这样问他。如果他回答:不相信。我觉得真遗憾:如何和他谈论《泰坦尼克号》呢?他看《泰坦尼克号》不会被感动的。象一块坚硬的石头不会理睬雨水的温柔。即使只是坐在房间故事只是发生在小小的屏幕里还是一样的沉船一样的爱情。看《泰坦尼克号》许多次了。怀疑人性的时候会看看《泰坦尼克号》。没有什么电影可以看的时候再温习一遍《泰坦尼克号》。很早就想写写《泰坦尼克号》的观后感只是这样的感觉难以用语言表达。语

言最精致也比不上电影的震撼。现在阅读字很少被感动而欣赏电影常常泪盈眼眶。可能只有电影才能完美演绎动人的爱情其他的都无法。我总想:一艘最豪华的邮船的沉没只是为了谱就一曲永恒的爱情悲歌。而一段凄美爱情的诞生却让泰坦尼克号和它一起永垂不朽流传在需要爱情的人群之间温暖每一颗相信爱情的心灵。看《泰坦尼克号》总想起两个爱情故事一个是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一个是中国的民间传说《梁山伯和祝英台》都是为爱人而徇情的传说都是因为家族压力而破灭的凄美爱情!只要世界上还有学《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定不会消失。只要还有一个中国人活着《梁山伯和祝英台》一定会继续流传。只要世界上还有电影《泰坦尼克号》肯定在众多影迷的影碟上翻来覆去地播放。甚至世界上没有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也会通过另种媒介继续着。《泰坦尼克号》的爱情相比以上的两个爱情更加纯粹、干净、有力、直接植入灵魂最柔软的深处。因为杰克和罗丝的爱情不是由于世俗而幻灭而是灾难。如此动人的爱情在悲怆的灾难面前努力抵御其带来的毁灭最后让灾难成为它的注脚。犹如一朵盛开的昙花非常想开的更长久些更长久些最后不得不让凋谢注释它曾经的灿烂。杰克和罗丝的爱情是完美的“you jump i jump“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他真的会为她跳下去。但是冰山嫉妒这个完美沉船嫉妒这个完美海水嫉妒这个完美所以它们一起打碎了这个完美。如水晶哗的一声摔在岩石上粉碎了。看到如此完美的爱情被毁灭我们禁不住地流泪像为他们在

梁山伯与祝英台(唱词)

梁山伯和祝英台 (唱词) 锣鼓紧紧筛,闲言都丢开。听我唱首祝英台,山伯访友来。两脚走如云,杭州共书文。归家要往祝家村,说来我知音。你问祝家庄,前面一瓦房。四水归池一柄墙,一正两厢房。你问祝家屋,前去五里路。门前有颗桂花树,就是祝家屋。来到祝家庄,解带换衣裳。龙行虎步上高堂,参拜祝九郎。仁心来答话,九郎不在家。书生会他什么话,明日来会他。一去五六月,杭州来的喀。我名就叫梁山伯,和他弟兄结。仁心听此情,两脚走如云。绣房说和姑娘听,堂前一书生。堂前一位喀,名叫梁山伯。他和姑娘兄弟结,记得不记得。英台听此情,犹如泠水冰。莫是梁兄到我们,冤家莫害人。英台把楼上,急忙把梳妆。象牙梳子当中放,明镜挂两旁。头发三青丝,梳起多标直。美女头发三尺七,黑如乌金子。双手搀盘龙,牡丹对芙蓉。头插石榴一点红,打扮不相同。穿件大红袄,绣花珠红绸。鸭骨排扣吊两边,梅花团团转。下记水罗裙,裹脚白如云。脚下金莲如三寸,打扮观世音。脚儿不多大,江江二寸八。红绫裙子绣莲花,丝带紧紧扎。英台女娇娥,一双好小脚。不长不短一双脚,神仙脱的壳。英台走出去,仁心忙扶起。一见梁兄更作及,几时归来的。山伯把头低,双眼认不宜。量想久郎好福气,美貌象仙姬。山伯把眼虚,叫声贤弟媳。我和九郎结义气,同学把书提。

那时在学堂,女妆男儿样。同床共枕在学堂,结拜是一场。英台逗人爱,实话讲出来。我和英台结成双,山伯不思想。真情我到说,梁兄识不破。口叫梁兄难识破,识破很难说。送我到家门,我们说真情。好比二人去回门,姻缘还末成。送我到墙头,墙头一石榴。口叫哥哥莫下手,姻缘不成就。送我一里桥,手抱栏杆摇。口叫哥哥你莫摇,我家走一朝。送我到江河,鱼儿穿梭过。江河鱼儿我俩个,梁兄识不破。送我到松林,白鹤闹沉沉。白鹤好比我两人,你就不聪明。送我到庙庭,打挂问神灵。二人姻缘不得成,只少做媒人。送我到阳河,句句对你说。你今全然识不破,叫我无奈何。送我十里亭,我就说真情。好比春风贯耳心,全然不知音。尼山转家乡,苦把梁兄望。早来三日结成双,迟来梦一场。尼山转回程,就把爹娘问。爹娘不知来路情,许配马家门。梁兄来得稀,请进书房去。无事不到我家里,淡酒弄杯吃。二人进书房,桌椅安得当。红漆椅子四下放,二人泪汪汪。英台叫梅香,忙把茶饭上。你在厨房要快当,我要陪梁郎。仁心听此情,两脚走如云。不觉来到厨房门,要办十样景。牛肉碎得烂,贺菜两大碗。小炒和猪肝,两碗合包蛋。 一碗辣子汤,酱油多淋些。金鱼和银鱼,藕粉调暇米。 两碗白片肉,一碗炒碎骨。油煎鲤鱼姜和醋,美酒上一壶。菜饭都齐备,端进书房去。金杯美味好色气,奴来陪兄吃。筷子举两举,梁兄请坐起。仁心旁边把壶提,奴来陪伴你。

京剧《白蛇传》观后感3篇

京剧《白蛇传》观后感3篇 《白蛇传》是中国戏曲名剧,故事初见明·冯梦龙著《警世通言》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京剧《白蛇传》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白蛇传》观后感(一)《白蛇传》作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曾被改编成多个版本,除了大家熟悉的电影、电视剧外,几乎所有剧种都对《白蛇传》进行过改编,包括木偶戏、皮影戏等,京剧版则是最具特色的,融合了文武开打,唱做并重,非常受观众的喜爱。 非常有幸能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看了由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展演的京剧《白蛇传》,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丝毫不输前辈,大有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趋势,演员不仅有高颜值的外在条件,更有超强的内在功底,扎扎实实稳扎稳打,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刚柔并济,把角色塑造的十分鲜活有灵气。 其中,我非常欣赏小青的扮演者张淼,从头到尾表演细致而有变化,将小青的灵动和情绪波动大表现得淋漓精致,扎实的功底在水斗中表现得出场出色,观众反响热烈。 演出两个半小时,演员丝毫没有展现出疲态,时刻保持状态,全身心的投入,让角色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非常受

教。 演出结束后到了后台无意中听到了演员们的谈话,表演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之处进行讨论,自我反思,平常心又虚心倾听他人意见,令我心生敬畏。 唱词中“最爱西湖三月天,斜风细雨送游船,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雨过天晴湖山如洗,春风暖暖拂罗衣”,“释门中积善根功德无量,对众生应同怀慈心柔肠。可怜我七月胎就要生养,恳求你发慈悲还我许郎”等。句句经典,句句动人,就连外国友人都忍不住叫好。 京剧版的《白蛇传》唱词流畅优美,戏中还有对双剑、走旋子、大开打等戏曲特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仅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传统神话故事所带来的感动,也让大家对京剧的技艺有了更加了解。 《白蛇传》观后感(二)作为一名青年观众,有幸在梅兰芳大剧院观看了一场精彩的京剧《白蛇传》。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剧场里欣赏京剧这门国粹艺术,深受震撼颇有感触,因此不禁想一畅胸怀,谈谈自己的观剧感想和一点体会。 一、此场演出亮点纷呈 1、演员在戏台上的表演十分投入,声情并茂入戏很深,感染力很强,给观众很强烈的带入感,让在场的观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具体表现在演出中有些对白是演员的临场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