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网络复习整理(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复习整理(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复习整理(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复习整理(完整版)

第一讲

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与特点。(问答)

第一阶段:50年代,初期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的兴起,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特点:主机负荷重,线路利用率低。

第二阶段: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特点:分组交换,分层次的网络体系,较为完善的通信协议。

第三阶段:70年代中期,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化问题;特点:各种标准化的提出。

第四阶段:90年代,Internet广泛应用,异步传输模式A TM、高速通信网与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特点:因特网时代的到来。

二、计算机网络定义

资源共享观点的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三、计算机网络组成(名词解释)

通信子网:有时也称作传输系统,负责信息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它由通信处理设备和通信线路构成,包括通信处理机或交换机、通信控制器、通信接口板,调制解调器,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等构成的通信线路、通信设备等。

资源子网:有时也称作用户子网。它由用户主机、用户终端、终端集中器或终端控制器等用户设备和用户应用软件系统等构成。

四、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包括:点对点通信和广播通信。

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总线型、树型、环型、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

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基本拓扑构型有: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

五、名词解释

交换技术:就是按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的技术。

六、广域网中的数据交换技术

线路交换(circuit exchanging)

存储转发交换(store-and-forward exchanging)

存储转发交换技术包括:报文交换(message exchanging )、报文分组交换(packet exchanging )。

报文分组交换包括:虚电路方式、数据报方式。

七、线路交换方式分分组交换比较:

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服务;

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进行数据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

线路交换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要经过建立连接、数据传输与释放连接的三个阶段;

优缺点:

建立连接的时间长;

一旦建立连接就独占线路,线路利用率低;

无纠错机制;

建立连接后,传输延迟小,实时性好。

不适用于计算机通信,因为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的特点,真正传输数据的时间不到10%。无缓存能力

交换机设备比较简单

分组交换:

将报文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分组(Packet)进行存储转发。

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也是“无连接的”

有强大的纠错机制、流量控制和路由选择功能。

优点:

对转发结点的存储要求较低,可以用内存来缓冲分组——速度快;

转发延时小——适用于交互式通信;

某个分组出错可以仅重发出错的分组——效率高;

各分组可通过不同路径传输,容错性好。

八、报文与报文分组比较

数据通过通信子网传输时可以有报文(message)与报文分组(packet)两种方式。

报文传输:不管发送数据的长度是多少,都把它当作一个逻辑单元发送;

报文分组传输:限制一次传输数据的最大长度,如果传输数据超过规定的最大长度,发送结点就将它分成多个报文分组发送。

报文传输缺点:

报文大小不一,造成存储管理复杂。

大报文造成存储转发的延时过长,造成小报文等待时间过长;

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

报文交换难以支持实时通信和交互式通信的要求

第二讲

一、网络协议的概念

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互连的结点组成的,结点之间需要不断地交换数据与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结点都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地规定了所交换数据的格式和时序。这些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被称为网络协议(Protocol);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义、语法与时序;

语义:用于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的意义;“做什么”

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的顺序的意义;“怎么做”

时序: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什么时候做”

二、层次:层次是人们对复杂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

接口是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三、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

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需要制定一整套复杂的协议集;

网络协议是按层次结构来组织的;

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了精确的定义;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指能够运行的一些硬件和软件。

四、OSI参考模型

五、TCP/IP(大题)

主机-网络层:

与OSI/RM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网络层的一部分相对应。

TCP/IP参考模型的最低层,负责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

允许主机连入网络时使用多种现成的与流行的协议,

当一种物理网被用作传送IP数据包的通道时,就可以认为是这一层的内容;

充分体现出TCP/IP协议的兼容性与适应性,它也为TCP/IP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互连层:相当OSI参考模型网络层无连接网络服务;

处理互连的路由选择、流控与拥塞问题;

I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提供“尽力而为”服务的网络层协议。

传输层:主要功能是在互连网中源主机与目的主机的对等实体间建立用于会话的端-端连接;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

应用层:

网络终端协议Telnet

文件传输协议F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域名系统DNS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六、常见的应用层协议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端口:80

FTP (文件传输协议)端口:20,21

TELNET (远程登录)端口:23

DNS(域名系统)端口:53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端口:25

POP3(邮局协议第3版)端口:110

IMAP(互联网邮件访问协议)端口:143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端口:161

七、单位:

根据对数据封装的单位不同,在物理层中封装为数据“位”,在数据链路层封装为数据“帧”,在网络层中封装为数据“包”,在传输层中封装为数据段。

会话层:报文

第三讲

一、功能

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与释放;

物理连接分为点-点连接与多点连接;

数据传输分为全双工、半双工与单工方式;

数据传输分为串行传输方式与并行传输方式;

串行传输方式的物理数据服务单元是位;

并行传输方式的物理数据服务单元是N位,N为并行连接的物理通道数。

二、传输介质的主要类型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无线与卫星通信信道。

基带同轴电缆(Baseband Coax):阻抗匹配为50Ω,用于数字传输,1公里电缆可达1~2Gbps 的传输速率。又分为:

粗缆(Thick):10Base-5,AUI,单段长度 500米,最长5段达2.5公里。

细缆(Thin):10Base-2,BNC,单段长度 185米,最长5段达925米。

三、数据传输类型:模拟通信、数字通信。

按照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信号类型,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两种。

数据通信方式:串行通信、并行通信。

单工通信、半双工或全双工通信。

(1)单工通信方式。

在单工信道上信息只能在一个方向传送。发送方不能接收,接受方不能发送。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都是单工传送的例子。

(2)半双工通信方式。

在半双工信道上,通信双方可以交替发送和接收信息,但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航空和航海无线电台以及对讲机等都是这种方式通信的。这种方式要求通信双方都有发送和接收能力,又有双向传送信息的能力,因而比单工通信设备昂贵,但比全双工便宜。在要求不很高的场合,多采用这种通信方式。

(3)全双工通信方式。

这是一种可同时进行信息的传递的通信方式。现代的电话通信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其要求通信双方都有发送和接收设备,而且要求信道能提供双向传输的双倍带宽,所以全双工通信设备较昂贵。

同步方式:同步通信、异步通信。

位同步包括内同步和外同步。

字符同步包括同步和异步。

四、名词解释:

异步传输:即把各个字符分开传输,字符与字符之间插入同步信息。

同步通信:同步通信是一种比特同步通信技术,要求发收双方具有同频同相的同步时钟信号,只需在传送报文的最前面附加特定的同步字符,使发收双方建立同步,此后便在同步时钟的控制下逐位发送/接收。

五、数据编码(重点,有大题,小题,及名词解释)

计算:给出曼彻斯特及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图,求出比特流,并还原。(五个1后面的0去掉)。

不归零编码(NRZ,Non-Return to Zero)NRZ码规定用负电平表示“0”,用正电平表示“1”。接收端无法确定每个比特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曼氏编码(Manchester)自带同步信号,在曼氏编码中每个比特持续时间分为两半。前一半时间为反码,后一半时间为原码。

差分曼氏编码(Difference Manchester)是对曼氏编码的改进。它与曼氏编码的不同之处主要是:每比特的中间跳变仅做同步用;每比特的值根据其开始边界是否发生跳变决定,每比特开始除出现电平跳变表示二进制“0”,不发生跳变表示二进制“1”。

六、模拟传输指信道中传输的为模拟信号;数字传输指信道中传输的为数字信号。

七、脉冲调制:将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常用方法是脉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dulation)。PCM的取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

八、名词解释:频带传输:利用模拟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称为频带传输;

九、奈氏香农工式。

对于带宽为3kHz的信道,若有8种不同的物理状态来表示数据,信噪比为20dB。问:按Nyquist定理或Shannon定理最大限制的数据速率是多少?

1)根据Nyquist定理,信道容量C=2Wlog2M

所以C=2×3kHz×log2 =18kbps(2分)

2)根据Shannon定理,信道容量C=Wlog2(1+S/N)

所以C=3kHz×log2(1+100)=20kbps(2分)

十、名词解释: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技术就是把许多信号在单一的传输线路上用单一

的传输设备进行传输的技术。采用多路复用技术把多个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线缆上传输,在远距离传输时可大大节省线缆的安装和维护费用。

十一、分类(前两种可看作一种):

频分多路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模拟

波分多路复用WDM(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多路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数字

十二、标准

T-标准(北美、日本)

Bell系统的T1载波利用脉码调制PCM和时分多路复用TDM技术,使24路采样声音信号复用一个通道。24路信道各自轮流将编码后的8位数字信号组成帧,其中7位是编码的数据,第8位是控制信号。每帧除了24×8=192位之外,另加一位帧同步位。这样,一帧中就包含有193位,每一帧用125us时间传送,因此T1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544Mbps。

E-标准(欧洲、中国、南美)

CCITT建议了一种2.048Mbps速率的PCM载波标准,称为E1载波(欧洲标准)。

E1(一次群)标准

每125us为一个时间片,每时间片分为32个通道。

通道0用于同步,通道16用于信令,其他30个通道用于传输30个PCM话音数据。

E1速率= (32x8bit)/125us = 2.048 Mb/s

十三、计算:

10个4800bps的信道按TDM复用在一条线路上传输,如果忽略控制开销,不考虑噪声,以及一个信号只携带1bit,问:(1) 对于同步TDM,复用线路的带宽应该为多少?(2) 对于异步TDM,假定每个子信道有50%的时间忙,复用线路的利用率为80%,那么复用线路的带宽应该为多少?

(1) 对于同步TDM,复用线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应该为:10×4800bps=48000bps,利用奈奎斯特公式:48000bps=2×H,求得复用线路的带宽为24kHz,(2) 对于异步TDM,每个子信道有50%的时间忙,复用线路的数据传输速率应该为:10×4800bps×0.5=24000bps,利用奈奎斯特公式:24000bps=2×H,求得复用线路的带宽为12kHz,因为复用线路的利用率为80%,那么复用线路的带宽应该为:12kHz÷0.8=15kHz

第四讲

一、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归纳如下:

(1)链路管理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就叫做链路管理。

(2)帧的装配、分解和同步

(3)流量控制(flow control)

(4)差错控制

(5)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

(6)透明传输

(7)寻址

二、名词解释

纠错码:每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输差错。

检错码:分组仅包含足以使接收端发现差错的冗余信息;接收端能发现出错,但不能确定哪一比特是错的,并且自己不能纠正传输差错。

三、常用的检错码

1、奇偶校验码:奇偶检验码是通过增加冗余位来使得码字中“1”的个数保持为奇数或偶数

的编码方法。

2、循环冗余编码CRC:

设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G(X)=X4+X+1,则首先在发送数据块的末尾加4个0,得到11010110110000,然后用G(X)的位串10011去除,再用11010110110000减去余数位串1110,得到的即为CRC位串11010110111110,将对应多项式称为T(X),显然,T(X)能被G(X)除尽。这样,一旦接收到的CRC位串不能被同样的G(X)的位串除尽,那么一定有传输错误。

四、滑动窗口:滑动窗口功能:确认、差错控制、流量控制。

计算:

设卫星信道上数据传输速率为1Mb/s,数据帧长为1000bit,卫星信道的传播时延为270ms,而帧的控制信息、确认帧长及帧处理时间均可忽略不计。当采用下列三种协议时,试计算可能达到的信道利用率是多少?(1)停-等协议 (2)连续ARQ协议WT=7,WB=1 (3)选择重传ARQ协议WT=4,WB=4。

信道利用率=数据发送时间/(数据发送时间+传播时延)

1) 信道利用率=(1000bit/1Mb/s)/(1000bit/1Mb/s+270ms*2)=0.18%

2) 信道利用率=(1000bit/1Mb/s*7)/(1000bit/1Mb/s*7+270ms*2)=1.28%

3) 信道利用率=(1000bit/1Mb/s*4)/(1000bit/1Mb/s*4+270ms*2)=0.74%

第五讲

一、局域网的主要特性是:高数据速率、短距离和低误码率。

二、决定局域网与城域网性能的三要素: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三、局域网拓扑结构类型与特点

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型、星型结构。

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四、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指控制多个结点利用公共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五、CSMA/CD 的发送流程(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

以太网的载波帧听多路访问方法是这样工作的:每个站发送帧之前,要帧听线路是否空闲,若空闲则立即发送,否则继续帧听。(2分)边发送帧边将帧收回来比较,若一致则发送成功,否则已产生冲突。(2分)若已产生冲突,则发出一系列干扰信号加强冲突,通知各站退出发送,并将已收到的错误帧抛弃,然后选择一个随机时间继续发送,随机时间的选择

t=2a*R*2^(N-1),其中,2a为总线上帧从端到端的来回时间,R为随机数,N为重发次数(每次重发+1);等待重发之前要检测N是否小于16,若大于则宣告这次发送失败,否则回到开头。

六、CSMA/CD(802.3)、令牌环(802.5)、令牌总线的比较(802.4):

七、根据退避算法,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非坚持CSMA;

2、1-坚持CSMA;

3、P-坚持CSMA。

八、计算

某CSMA/CD基带总线网长度为1000m,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us,假设位于总线两端的站点在同时发送数据帧时发生了冲突,问:

⑴该两站间信号传播延迟时间是多少?

⑵最多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检测到冲突?

⑴该两站间信号传播延迟时间为:1000(m)/200(m/us)=5us ⑵数据在发送完后2.5 us处(总线的中央位置处)发生冲突,冲突信号又花了2.5 us时间才同时送到两个站点。所以两个站点最多经过5 us才能检测到冲突。

九、Ethernet帧结构

前导码与帧前定界符字段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字段

长度字段

LLC数据字段

帧校验字段

十、最短帖长

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it/s。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只换数据)

对于1km电缆,单程端到端传播时延为:τ=1÷200000=5×10-6s=5μs,

端到端往返时延为:2τ=10μs

为了能按照CSMA/CD工作,最小帧的发送时延不能小于10μs,以1Gb/s速率工作,10μs 可发送的比特数等于:10×10-6×1×109=10000bit=1250字节.

十一、FDDI主要技术特点

使用802.5的单令牌环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使用802.2协议,与符合802标准局域网兼容;

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连网的结点数最大为1000,环路长度为100km ;

可以使用双环结构,具有容错能力;

可以使用多模或单模光纤;

具有动态分配带宽的能力,能支持同步和异步数据传输。

十二、名词解释:

高速局域网:是传输速率大于等于100Mbit/s的局域网,常见的高速局域网有FDDI光纤环网、100BASE-T高速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10Gbit/s以太网等。

快速以太网:快速以太网是指任何一个速率达到100M比特率的以太网。

十三、交换机是如何转发数据帖的?

十四、交换机分类。

1、以太网交换机的帧转发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直接交换方式

(2)存储转发方式

(3)改进直接交换方式

2、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分

局域网交换机和广域网交换机。

(1)、广域网交换机

广域网交换机主要是应用于电信城域网互联、互联网接入等领域的广域网中,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

(2)、局域网交换机

这种交换机就是我们常见的交换机了。局域网交换机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集线器、路由器、网络打印机等网络设备,提供高速独立通信通道。十五、端口号/MAC地址映射表

交换机是利用“地址学习”方法来建立和维护端口/MAC地址映射表的。

交换机的“地址学习”是通过读取帧的源地址并记录帧进入交换机的端口号进行的。

十六、网桥基本特征:

网桥在数据链路层上实现局域网互连;

网桥能够互连两个采用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同传输介质与不同传输速率的网络;网桥以接收、存储、地址过滤与转发的方式实现互连的网络之间的通信;

网桥需要互连的网络在数据链路层以上采用相同的协议;

网桥可以分隔两个网络之间的广播通信量,有利于改善互连网络的性能与安全性。

十七、透明网桥(transparent bridge):透明网桥最初由数字设备公司(D E C)提出,并被8 0 2 . 1委员会采纳。

主要特点:透明网桥由各个网桥自己来决定路由选择,局域网上的各结点不负责路由选择,网桥对于互连局域网的各结点来说是“透明”的;

透明网桥一般用在两个使用同样的MAC层协议的网段之间的互连。例如连接两个Ethernet 网段,或两个令牌环网;

透明网桥的最大优点是容易安装,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

十八、OSI/RM与通信设备

物理层:该层上的设备包括集线器、发送器、接收器、电缆、连接器和中继器。

数据链路层:智能集线器、网桥。

网络层:路由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

网关可以跨越所有各层。

十八、虚拟局域网:

虚拟网络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之上;

以软件方式实现对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

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一个逻辑工作组的结点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网段上,但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像在同一个物理网段上一样。

当一个结点从一个逻辑工作组转移到另一个逻辑工作组时,只要通过软件设定,而不需要改变它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

第六讲

一、网络层主要任务:

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网络层使用数据链路层的服务,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联等基本功能,向传输层的端一端传输连接提供服务。

二、互联网络:

利用网桥、路由器等互联设备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理网络相互连接起来构成的系统。三、IP地址分类:

四、计算

某网络主机的IP地址是160.78.43.95。请问,在下列三种子网掩码情况下,其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节点号)分别是多少?(基本一样)

Mask=Default(默认值)

Mask=255.255.255.0

Mask=255.255.248.0

默认mask为:255.255.0.0

网络号为:160.78 主机号:43.95

10100000.01010000 00101011.01011111

Mask=255.255.255.0

网络号为:160.78 子网号:43 主机号:95

10100000.01010000 00101011 01011111

Mask=255.255.248.0

网络号为:160.78 子网号为:40 主机号:3.95

10100000.01010000 00101 011. 01011111

建议使用二进制

六、特殊IP地址形式

1.直接广播地址:A类、B类与C类IP地址中主机号全1的地址为直接广播地址;

用来使路由器将一个分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特定网络上的所有主机;

只能作为分组中的目的地址;

物理网络采用的是点-点传输方式,分组广播需要通过软件来实现。

2.受限广播地址:网络号与主机号的32位全为1的地址为受限广播地址;

用来将一个分组以广播方式发送给本网的所有主机;

分组将被本网的所有主机将接受该分组,路由器则阻挡该分组通过。

3.“这个网络上的特定主机”地址:主机或路由器向本网络上的某个特定的主机发送分组;网络号部分为全0,主机号为确定的值;

这样的分组被限制在本网络内部。

4.回送地址:回送地址是用于网络软件测试和本地进程间通信;

TCP/IP协议规定:

含网络号为127的分组不能出现在任何网络上;

主机和路由器不能为该地址广播任何寻址信息。

七、IP分组交付

分组交付(forwarding)是指在互联网络中路由器转发IP分组的物理传输过程与数据报转发交付机制;

分组交付可以分为直接交付和间接交付两类;

是直接交付还是间接交付,路由器需要根据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与源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来判断。

八、路由选择算法涉及的主要参数:

跳数(hop count)—分组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

带宽(bandwidth)—链路的传输速率。

延时(delay)—分组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花费的时间。

负载(load)—通过路由器或线路的单位时间通信量。

可靠性(reliability)—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

开销(overhead)—传输过程中的耗费,与所使用的链路带宽相关。

九、自治系统

自治系统的核心是路由寻址的“自治”;

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器了解内部全部网络的路由信息,并能够通过一条路径将发送到其他自治系统的分组传送到连接本自治系统的主干路由器;

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器要向主干路由器报告内部路由信息。

十、内部网关协议:RIP

路由信息协议是内部网关协议中一种分布式、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路由器周期性地向外发送路由刷新报文;

路由信息协议RIF适用于相对较小的自治系统,直径一般小于15跳步数。

十一、OSPF协议的主要特点(问答)

1、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

2、路由器发送的信息是本路由器与哪些路由器相邻,以及链路状态(距离、时延、带宽等)信息;

3、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

4、所有的路由器最终都能建立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

5、将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区域,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不超过200个。

6、超越RIP15跳的限制,可用在大型网络中。

十二、IP协议的特点

I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协议;

IP协议是点-点的网络层通信协议;

IP协议向传输层屏蔽了物理网络的差异。

每一种物理网络都规定了各自帧的数据域最大字节长度的最大传输单元;

帧的格式与长度取决于物理网络所采用的协议。

十三、IP数据报的分片与重组

IP数据报作为网络层数据必然要通过帧来传输;

一个数据报可能要通过多个不同的物理网络;

每一个路由器都要将接收到的帧进行拆包和处理,然后封装成另外一个帧;

十四、解析

地址解析ARP:从已知的IP地址找出对应物理地址的映射过程;

反向地址解析RARP:从已知的物理地址找出对应IP地址的映射过程。

地址解析的基本过程:

地址解析采用将静态映射与动态映射结合起来的方法。

在本地主机内建立一个“ARP高速缓存表”,用来存储IP地址与物理地址映射关系;且该表可以动态更新。

在发送一个分组前,首先根据目的IP地址在本地ARP高速缓存表中查找与之相对应的目的物理地址。如果可以找到,不进行地址解析;否则需要地址解析。

十五、用ping命令测试MTU(最大传输单元)

测试本地ISP的MTU大小可以通过简单的Ping命令实现。

如:ping –l 14xx –f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2485472.html,

参数说明:

* –l 14xx参数:发送一个定长数据包,14xx是要测试的包大小,ADSL的MTU一般在1450与1492之间,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该值

* –f 参数:通知操作系统不能私自更改该数据包大小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2485472.html,:任意一台Internet上的主机,也可使用其它主机名或IP地址

十六、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建立并维护路由表;

路由表数据库(端口对应的结点地址、其他路由器地址)

路由状态数据库(网络通信量、链路状态)

提供网络间的分组转发功能。

十七、ICMP的特点

ICMP本身是网络层的一个协议;

ICMP差错报告采用路由器-源主机的模式,路由器在发现数据报传输出现错误时只向源主机报告差错原因;

ICMP并不能保证所有的IP数据报都能够传输到目的主机;

ICMP不能纠正差错,它只是报告差错。差错处理需要由高层协议去完成。

第七讲

一、功能:承上启下。

二、传输层的目标是向应用层应用程序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有效、可靠、保证质量的服务; 传输层在网络分层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执行传输层协议,屏蔽通信子网在技术、设计上的差异和服务质量的不足,向高层提供一个标准的、完善的通信服务;

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应用层是面向信息处理的,而传输层是为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的。

三、单位。

四、TCP与UDP的比较。(问答)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它在网络层IP服务的基础上,向应用层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流传输;

UDP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五、TCP的特点。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Connection Orientation)的、可靠(没有数据重复或丢失Complete Reliability)、全双工(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的的传输层协议;

必要性:TCP协议建立在不可靠的网络层IP协议之上,IP不能提供任何可靠性机制,TCP 的可靠性完全由自己实现;

TCP采用的最基本的可靠性技术是:

确认与超时重传;

流量控制。

六、TCP的计时器及各自功能。

重传计时器:为了控制丢失的或丢弃的报文段,TCP使用了处理报文段的确认的等待重传时间的重传计时器。

坚持计时器:

TCP为每一个连接使用一个坚持计时器;

当发送方的TCP收到一个窗口大小为零的确认时,就需要启动坚持计时器;

当坚持计时器期限到时,发送方的TCP就发送一个特殊的探测报文段。

保持计时器:

保持计时器又叫做激活计时器,它是用来防止在两个TCP之间的连接处以长时期空闲。

时间等待计时器:

时间等待计时器是在连接终止期间使用的;

当TCP关闭一个连接时,它并不认为这个连接马上就真正地关闭了。在时间等待期间中,连接还处于一种过渡状态;

时间等待计时器的值通常设置为一个报文段的寿命期待值的两倍。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题 1.设利用12MHz的采样频率对信号进行采样,苦量化级为4,试计算出在无噪声信道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所需的信道带宽。 解析: 根据R = 采样频率*log2(N); 数据传输率R =12MHz*log2(4)=24Mbps; 根据采样定律:被采样信号带宽=采样频率/2; 所需信号带宽=12MHz/2=6MHz; 2.设信道带宽为2400Hz,采用PCM编码,采样周期为125us,每个样本量化为128个等级,则信道的数据速率为? 解析: 采样频率f = 1/T = 1/0.000125 = 8000Hz 传输速率R = F * log2(N) = 56Kbps 3.设信号的采样量化级为256,若要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64Kbps,试计算出所需的无噪声信道的带宽和信号调制速率。(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根据奈圭斯特公式 C = 2H * log2(N) 即64000 = 2H * log2(256) H = 64000/2/8 = 4KHz 信号调制速率 B = 2H 即B = 8000 (baud) 4.有一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其带宽为4KHz,信噪比为30dB。试求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解析: 根据香农公式 C = H * log2(1+S/N) C = 4000 * log2(1+10^(30/10)) = 4000 * log2(1001) ≈40Kbps 5.假设使用调制解调器,并采用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的异步传输模式,在1分钟内传输7200个汉字(双字节),调制解调器至少应达到的传输速率为多少? 解析: 一个汉字两个字节,7200个汉字就是7200*2,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们停止位共10位组成一帧,求1分钟的传输速率,则: (7200*2)*(1+8+1) /60 = 2400bps; 6.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率为4800bps,并采用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1位奇偶校验位的异步传输模式,求传输2400个汉字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 一个汉字两个字节.2400个汉字就是2400*2, 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1个奇偶校验位1个终止位,一共11个位组成1帧,每帧传送一个字节,那就需: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习题 1.什么叫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用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那些功能? 计算机网络主要的功能是通信功能和对硬件、软件和数据等资源共享。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特点是计算机为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各终端分布在各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直接通信,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分别完成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两大功能; 3)具有统一的体系结构、遵循国际化标准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遵循OSI/RM,是计算机网间网互联的要求; 4)高速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使用TCP/IP体系,完成了网间网高速通信和资源共享。 4.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 计算机网络根据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分为:局域网(几米到几公里)城域网(十公里到几十公里)广域网(百公里道几千公里) 5.计算机网络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包括星形结构、总线形结构和环形结构: 1)星形结构的特点是: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容易、扩展容易; 2)总线形结构的特点是:安装容易,故障隔离性好、易扩展和维护; 3)环形结构的特点是:适合于光纤高速传输,单方向数据传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影响其它节点数据传输。 6.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7.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LAN。 8.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习题 一、 1.将一个信道按频率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上传输一路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称为频分多路复用。 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3.接收端发现有出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自动请求重发。 4.在同一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全双工。 5.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0或1两个系数的多项式建立对应的关系。与位串101110对应的多项式为x5+x3+x2+x。 6.在码元传输速率为12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中,采用4相位技术,可获得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s。 7.下列编码中,属于自动编码的是曼彻斯特编码。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第1章: 1、计算机网络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a.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1)广播式网络(2)点对点式网络 b.按网络覆盖范围进行分类:(1)局域网(LAN):是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的通信网络。(2)城域网(MAN):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3)广域网(远程网、WAN):覆盖的地理范围广,数据传输速率低。 3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基本功能: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 4.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来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两部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⑴资源子网:资源子网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等组成。 ⑵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功能:接受、校验、储存、转发。 5.计算机网络拓扑:是指一个网络的通信链路和节点的几何排列或物理布局图形。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结构关系。 6.网络拓扑的分类: ①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总线型、树状、环状、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型 ②点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星状、环状、树状、网状 7.蓝牙技术与IEEE 802.13标准:由瑞典Ericsson公司推出蓝牙技术开发计划,蓝牙系统的基本单位是微微网,每一个微微网都包含一个主节点,在10m距离内最多有7个活动的从结点,以及多达255个静观结点。 8.网格计算: (1)网格的目标:将网络上一些计算资源、数据源和其他设备等互连,形成一个大的可互相利用、合作的高性能计算网,用户可以像登录一台超级巨型机一样使用它。 (2)两种类型:计算机网格和访问型网格 第2章 1、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互连的结点组成的,结点之间需要不断地交换数据与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的交换数据,每个结点都必须遵循一些事先规定好的规则。协议就是一组控制数据通信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地规定所交换数据的格式和时序。这些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称为网络协议。 2、网络协议的3要素:语义,语法,时序。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4、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解决异种机互连而制订的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OSI参考模型只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在OSI的范围内,只有各种的协议是可以被实现的,而各种产品只有和OSI的协议相一致时才能互连;O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 5、协议数据单元PDU (protocol data unit);接口数据单元IDU (interface data unit) ;服务数据单元SDU (service data unit) 。 6、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①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结点之间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比特。 ②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

计算机网络原理最新计算题

公式积累 1.延时=发送延时+传播延时 2.信道利用率=发送时间/总时间 3.最短帧长=2倍传播延时*数据传输速率 4.吞吐率=原始帧发送时间/现发送一帧所用时间 5.环比特长度=数据传输速率*传播延时+站点引入延迟 N 6.C=B*log 2 7.奈奎斯特理论:C=2H* log N 2 (1+S/N) 8.香农公式:C=Hlog 2 9.冲突发现时间: 同时发送:1倍传播延时 不同时发送:2倍传播延时 10.令牌环中最大帧长=数据传输速率*令牌持有时间 常用数据单位 1K=210=1024=103 1M=220=106 1G=230=109 1秒=1000ms(毫秒) 1秒=106us(微秒) 1秒=109ns(纳秒) 1字节=8bit 电磁波在有线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200m/us 数据通信考点 1.设利用12MHz的采样频率对信号进行采样,若量化级为4,试计算出在无噪声信道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所需的信道带宽。(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设信号的采样量化级为256,若要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64Kbps,试计算出所需的无噪声信道的带宽和信号调制速率。(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有一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其带宽为4KHz,信噪比为30dB。试求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局域网考点 1.设A 、B 两站位于长1km 的基带总线局域网的两端,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 ,信号传播速率为 200s /m μ,若A 向B 发送800bit 的数据帧,B 接收完毕该帧所需的时间是多少?若A 、B 站同时发送数据,经过多长时间两站发现冲突? 2.A 、B 两站位于长2Km 的基带总线局域网的两端,C 站位于A 、B 站之间,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 ,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 /μs ,B 站接收完毕A 站发来的一帧数据所需的时间是80μs ,求数据帧的长度;若A 、C 两站同时向对方发送一帧数据,4μs 后两站发现冲突,求A 、C 两站的距离。(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有一个电缆长度为1Km 的CSMA/CD 局域网,信号传播速度为光速的2/3,其最小帧长度为1000bit 。试求出数据传输速率。 4.5000个站点竞争使用一个时分ALOHA 信道,信道时隙为125us ,各站点每小时发出36次请求。试计算总的信道载荷。(信道载荷指请求次数与时隙的比值) 5.有一个电缆长度为2Km 的CSMA /CD 局域网,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 ,信号传播速度为光速的2/3,数据帧长度是512bit(包括32bit 开销),传输成功后的第一个时隙留给接收方,用于捕获信道并发送一个32bit 的确认帧。假设没有冲突发生,试求出有效的数据传输速率(不包括开销)。(光速值为3×105Km/s) 异步传输考点 1.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率为4800bps ,并采用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1位奇偶校验位的异步传输模式,求传输2400个汉字所需要的时间。(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假设使用调制解调器,并采用1位起始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的异步传输模式,在1分钟内 传输7200个汉字,调制解调器至少应达到的传输速率为多少? 差错控制编码考点: 1.已知发送方采用CRC 校验方法,生成多项式为X4+X3+1,若接收方收到的二进制数字序列为101110110101,请判断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错。(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设要发送的二进制数据为10110011,若采用CRC 校验方法,生成多项式为1X X 3 4++,试求出实际发送的二进制数字序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其他 1.有一个100Mbps 的令牌环网络,令牌环行时间是120μs ,每个主机在每次得到令牌后可以发送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一、计算机网络概论 1、计算机网络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例如:共享外围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使用电子邮件等。(软件、硬件、数据、通信信道) 3、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集合,为了访问这些资源,用户需要自行确定其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调用。因此,计算机网络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简单连接,还必须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 4、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的最高形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透明的传输机构。 5、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按通信距离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网等;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按传输带宽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网络(例如电话)来实现。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传输率低,误码率高。 城域网(MAN)规模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其大小通常覆盖一个城市。传输介质主要是光纤。 对于局域网(LAN),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局部地区网络标准委员会曾提出如下定义:“局部地区网络通信一般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区域内,是专用的,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局域网大多采用总线及环形拓扑结构。 1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复习大纲 第一章概论 1.计算机网络得定义与组成,几种常见得网络拓扑结构得名称。 (1)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得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得网络软件运行环境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得系统。 (2)组成:通信子网-网络信息得传输与交换 终端系统-负责信息得处理 (3)网络拓扑: 星形结构、层次结构或树形结构、总线形结构、环形结构 2.计算机网络得体系结构概念 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计算机网络得分层及其服务与协议得集合,也就就是它们所应完成得所有功能得定义,就是用户进行网络互连与通信系统设计得基础。 3.协议得概念、协议三要素与服务访问点得概念。 (1)协议概念:协议就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得、控制信息交换得规则得集合,就是一套语义与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得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与接收工作中必经得过程。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得格式、定时方式、顺序与检错。 (2)三要素:语法:指数据与控制信息得结构或格式,确定通信时采用得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 电平等,回答“怎么讲”。 语义:协议得语义就是指对构成协议得协议元素含义得解释“讲什么” 同步:规定了事件得执行顺序 (3)服务访问点:SAP实际上就就是(N)层实体与上一层(N+1)层实体之间得逻辑接口。 4.OSI七层模型名称,物理层(传输得基本单位:比特)、数据链路层(传输得基本单位:帧)、网络层(传输得基本单位:分组)、传输层、应用层得基本功能。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得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维护与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得透明传输,进而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得基础上,在通信得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frame)为单位得数据包,并采取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得方法,使有差错得物理线路变成相对无差错得数据链路。 网络层:为分组交换网络上得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为以分组为单位得数据报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得路由,并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端到端(end-to-end)得数据传输服务,实现为上层屏蔽低层得数据传输问题。 会话层:负责维护通信中两个节点之间得会话连接得建立、维护与断开,以及数据得交换。 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得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得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通过网络服务,它包含了各种用户使用得协议。 5.TCP/IP体系结构(知道各个协议在哪一层),OSI与TCP/IP得比较。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六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答案 第一章概述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与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得要点。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得地合并 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得主要优缺点. 答: (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得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就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得变革? 答:融合其她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得连通性与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得实时交互能力。 1-05因特网得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得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得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得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与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得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得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在这个阶段还不就是RFC文档。(2)建议标准(Propose d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与大写开头得英文名internet 与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得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得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就是前者得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得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就是Internet得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计算机网络中得主干网与本地接入网得主要区别就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与路由器最优化通信。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得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要传送得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得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得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得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得条件下,分组交换得时延比电路交换得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分组交换时延:kd+(x/p)*(p/b)+(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得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得时延比分组交换得时延大,当x>>p,相反。 1—11在上题得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与分组长度分别为x与(p+h)(bit),其中p为分组得数据部分得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得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得大小无关。通信得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链路得数据率为b(b/s),但传播时延与结点得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得时延为最小,问分组得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为多大?(提示:参考图1-12得分组交换部分,观察总得时延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总时延D表达式,分组交换时延为:D= kd+(x/p)*((p+h)/b)+ (k-1)*(p+h)/b D 对p求导后,令其值等于0,求得p=[(xh)/(k—1)]^0、5

计算机网络基础总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画出总线型、星型、树型和环型网络的拓扑结构图。 2、何谓局域网?局域网有何特点? 在较小地理范围内,利用通信线路把若干数据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局域网。特点:1.局域网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它适用于机关、公司、校园、军营、工厂等有限范围的计算机、终端与各类信息处理设备联网的需求。2.局域网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3.传输介质较多,既可用通信线路又可用专线,还可以用无线介质等。 4.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是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简述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物理层:物理层是OSI分层结构系统中的最低层,建立在通信介质基础上,实现设备之间的物理接口。 数据链路层:主要包括链路管理、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透明传输、识别数据和控制、寻址及通信控制规程。 网络层:实现端到端通信系统中中间节点的路由选择,将数据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 传输层:建立在网络和会话层之间的一个层次。 会话层:在传输层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控制会话的机制,建立、组织和协调应用进程之间的交互过程。 表示层:提供数据之间的转换服务,保证传输的信息到达目的端后其意义不变。应用层:最终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为网络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完成特定网络服务功能所需的各种应用协议。 4、什么是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有哪几种? 多路复用在网络中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是指在一条物理线路上传输多路信号来充分利用通道资源。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5、数据通信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并说明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信息源:产生信息的设备 发送设备:基本功能是匹配信息源和传输介质 传输系统:连接源和目的地的复杂网络,传输过程中必然引入各种干扰

计算机网络资料

一、名词解释 ACK:确认 AP:接入点 ARP:地址解析协议 ARQ:自动重传请求 ATM; 异步传递方式 ATU:接入端接单元 CDMA:码分多址 CIDR: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 CSMA/CD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 CSMA/CA: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避免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域名系统 DSCP:区分服务码点 FTP:文件传送协议 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IGP:内部网关协议 IP:网际协议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RM: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PDU:协议数据单元 PPP:点对点协议 QoS:服务质量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 TELNET:电传机网络,一种因特网的应用程序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VLAN:虚拟局域网 VLSM:变长子网掩码 V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 WWW:万维网 WAN:广域网 WLAN:无线局域网 WMAN:无线城域网 WPAN:无线个人区域网 二、选择题: 1.TCP/IP提供的服务分别是:向上层提供面向对象的服务;尽最大努力向上层提供不可靠的服务 2.CSMA/CD协议为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冲突,要等待总线端到端的传播时延的 2 倍。 3.交换机将每个端口划成微分段的好处:提高网络带宽。 4.TCP协议采用3次握手方式建立连接。 5.当某路由器IP地址为131.8.3.5,子网掩码255.255.254.0,则处在哪个子网下? 131.8.2.0 若未给子网掩码则根据IP地址所属子网确定子网掩码。 方法:将131化为二进制 A:0—255.0.0.0 B:10—255.255.0.0 C:110—255.255.255.0 6.PPP协议中bit填充法在整个信息字段中有连续 5 个1则增加一个0。 7.ICMP共五种情况:目的不可达、源点抑制、超时、参数问题、重定向。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重点习题及答案

1-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C(bit/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电路交换:s+x/c+kd 分组交换:(k-1)p/c 答:对电路交换,当t=s 时,链路建立;当t=s+x/C,发送完最后一bit;当t=s+x/C+kd,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对分组交换,当t=x/C,发送完最后一bit;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k-1 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每次转发的时间为p/C,所以总的延迟= x/C+(k-1)p/C+kd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x/C+(k-1)p/C+kd<s+x/C+kd 时,(k-1)p/C<s 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 和(p+h)(bit),其中p 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 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 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 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bit/s),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 应取为多大? 答:分组个x/p,传输的总比特数:(p+h)x/p源发送时延:(p+h)x/pb最后一个分组经过k-1 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中间发送时延:(k-1)(p+h)/b总发送时延D=源发送时延+中间发送时延D=(p+h)x/pb+(k-1)(p+h)/b令其对p 的导数等于0,求极值。 1-17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3×108。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it/s,传播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it/s,传输距离和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同上。 答:(1):发送延迟=107/(100×1000)=100s 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 (2):发送延迟=103/(109)=10-6s=1us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 1-19、长度为100 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 字节的TCP 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 字节的IP 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18 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 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答:数据长度为100 字节时 传输效率=100/(100+20+20+18)=63.3% 数据长度为1000 字节时, 传输效率=1000/(1000+20+20+18)=94.5% 第二章 2-07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 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 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答案谢希仁

第一章 概述 习题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 (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 (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 (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解:采用电路交换:端到端时延:kd b x s t c ++= 采用分组交换:端到端时延:kd b x b p k t p ++-=)1(, 这里假定p x >>,即不考虑报文分割成分组后的零头。 欲使c p t t <,必须满足s b p k <-)1( 习题1-11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 和(p+h )(bit ),其中p 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 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 的大小无关。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 段链路。链路的数据率为b (bit/s ),但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间均可忽略不计。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 应取为多大? 答:分组个数x/p , 传输的总比特数:(p+h)x/p 源发送时延:(p+h)x/pb 最后一个分组经过k-1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中间发送时延:(k-1)(p+h)/b 总发送时延D=源发送时延+中间发送时延 D=(p+h)x/pb+(k-1)(p+h)/b 令其对p 的导数等于0,求极值 p=√hx/(k-1) 习题1-20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s m /1028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的传播时延: (1) 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 (2) 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 解:(1)发送时延:s t s 10010105 7 == 传播时延:s t p 005.010 21086 =?= (2)发送时延:s t s μ110109 3 == 传播时延:s t p 005.010 21086 =?= 习题1-21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 分别为: (1)10cm (网络接口卡) (2)100m (局域网) (3)100km (城域网) (4)5000km (广域网)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根据网络的定义,一个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三大部分组成。计算机系统是网络的基本模块,为网络内的其它计算机提供共享资源;数据通信系统是连接网络基本模块的桥梁,它提供各种连接技术和信息交换技术;网络软件是网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网络协议的支持下,为网络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网络协议主要由哪些要素组成?简述一下目前用的最多的几种常用网络协议?答; 所谓计算机网络协议,就是通信双方事先约定的通信规则的集合。目前用的最多的几种常用网络协议有:OSI参考模型, TCP/IP 网络协议,局域网参考模型,ATM网络协议等等 什么是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答:数据传输按信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种传输方式单工数据传输指的是两个数据站之间只能沿一个指定的方向进行数据传输。半双工数据传输是两个数据之间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全双工数据传输是在两个数据站之间,可以两个方向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什么是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二者相比较宽带传输的优点有哪些? 答:在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称为基带传输,它是指在通信电缆上原封不动地传输由计算机或终端产生的 0 或 1 数字脉冲信号。将信道分成多个字信道,分别传送间频、视频和数字信号,称为宽带传输。宽带传输与基带传输相比有以下优点:能在一个信道中传输声音、图像和数据信息,使系统具有多种用途;一条宽带信道能划分为多条逻辑基带信道,实现多路复用,因此信道的容量大大增加;宽带传输的距离比基带远,因为基带传输直接传送数字信号,传输的速率愈高,能够传输的距离愈短。 分别简述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 答:数字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移幅键控法 ASK、移频键控法FSK、移相键控法PSK。在ASK 方式下,用载波的两种不同幅度来表示二进制的两种状态。ASK 方式容易受增益变化的影响,是一种低效的调制技术。在电话线路上,通常只能达到1200bps 的速率。在FSK 方式下,用载波频率附近的两种不同频率来表示二进制的两种状态。在电话线路上,使用FSK 可以实现全双工操作,通常可达到1200bps 的速率。在PSK 方式下,用载波信号相位移动来表示数据。PSK 可以使用二相或多于二相的相移,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对传输速率起到加倍的作用。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简述时分多路复用的工作原理? 答:在数据通信系统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传输媒体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希望一个信道同时传输多路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复用TDM 技术,也即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而不像FDM 那样,同一时间同时发送多路信号。这样,利用每个信号在时间上的交叉,就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报文交换和电路交换相比较优点有哪些? 答:报文交换比起电路交换来有许多优点:(1)线路效率较高,这是因为许多报文可以分时共享一条结点的通道。对于同样的通信容量来说,需要较少的传输能力。(2)不需要同时使用发送器和接收器来传输数据,网络可以在接收器可用之前,暂时存储这个报文。(3)在电路交换网络上,当通信量变得很大时,就不能接受某些呼叫,而在报文交换网络上,却仍然可以接收报文,但传送延迟会增加。(4)报文交换系统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而电路交换网络很难做到这一点。 分组交换的特点有哪些? 答:分组交换的特点主要有:(1)线路利用率高。分组交换以虚电路的形式进行信道的多路复用,实现资源共享,可在一条物理线路上提供多条逻辑信道,极大地提高了线路的利用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答案范文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考试题型及分值: 选择题1分*20 填空题1分*10 简答题5分*4 计算题5分*4 应用题10分*3 选择题 2.UDP协议对应于(D) A.网络层B.会话层 C.数据链路层D.传输层 8.IPv6把IP地址长度增加到了( C) A.32比特B.64比特 C.128比特D.256比特 10.IP地址中的高三位为110表示该地址属于(C) A.A类地址B.B类地址 C.C类地址D.D类地址 14.下列不属于 ...TCP/IP参考模型互连层协议的是( D ) A.ICMP B.RARP C.IP D.SNMP 3.CRC校验在接收端发现差错后采取的措施是( C ) A.自动纠错 B.报告上层协议 C.反馈重发 D.重新生成原始数据 10.局域网的逻辑功能自下向上可分为( A) A.物理层、MAC、LLC B.物理层、LLC、MAC C.MAC、物理层、LLC D.LLC、物理层、MAC 11.IP数据报头中用于控制数据报分段和重组字段的是(C) A.标识字段、选项字段和分段偏移字段 B.选项字段、标志字段和分段偏移字段 C.标识字段、标志字段和分段偏移字段 D.生命期字段、标志字段和分段偏移字段 12.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是( C ) A.物理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 14.当一个IP分组在两台主机间直接交换时,要求这两台主机具有相同的(D) A.IP地址 B.主机号 C.物理地址 D.子网号

15.下列关于电子邮件应用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发送和接收邮件通常都使用SMTP协议 B.发送邮件通常使用SMTP协议,接收邮件通常使用POP3协议 C.发送邮件通常使用POP3协议,接收邮件通常使用SMTP协议 D.发送和接收邮件通常都使用POP3协议 17.DNS协议主要用于实现(A) A.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 B.IP地址到域名的映射 C.域名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D.物理地址到域名的映射 19.下列URL写法中错误 ..的是( D) A.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2485472.html, B.f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2485472.html, C.gopher://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2485472.html, D.unix://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2485472.html, 5.下列关于OSI参考模型的描述中错误的 ...是( B ) A.O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 B.OSI仅是ISO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 C.OSI模型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 D.OSI中只有各种协议是可以实现的 8.OSI模型中实现端到端流量控制的是( C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9.在接收、发送双方仅需一个帧的缓冲存储空间的差错控制方法是( C ) A.选择重发策略 B.连续重发请求 C.空闲重发请求(老师说会改成停等协议) D.Go-back-N策略 11.提供传输层及其以上各层之间协议转换的网间连接器是( D ) A.转发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12.Internet互连层的四个重要协议是IP、ARP、RARP和( C ) A.TCP B.HTTP C.ICMP D.IMAP 13.TCP中被定义为常用端口的端口号范围是( B ) A.小于256的端口号 B.1~1023之间的端口号 C.1024~5000之间的端口号 D.大于5000的端口号 16.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局域网标准是( C ) A.IEEE802.1 B.IEEE802.2 C.IEEE802.3 D.IEEE802.4 3.计算机网络中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 C ) A.体系结构 B.协议要素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复习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答:连通性和共享 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

络。;协议无特指 (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 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2)城域网:城市范围,链接多个局域网。 (3)局域网:校园、企业、机关、社区。 (4)个域网PAN:个人电子设备 按用户:公用网:面向公共营运。专用网:面向特定机构。 1-09 计算机网络中的主干网和本地接入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主干网:提供远程覆盖\高速传输\和路由器最优化通信 本地接入网:主要支持用户的访问本地,实现散户接入,速率低。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

1.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 x ( bit ),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 过 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 d ( s ),数据率为 C ( bit/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 间为s ( 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 p (bit ),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 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答: 对电路交换,当 t=s 时,链路建立; 当 t=s+x/C ,发送完最后一 bit ; 当 t=s+x/C+kd ,所有的信息到达目的地。 对分组交换,当 t=x/C , 发送完最后一 bit ; 为到达目的地,最后一个分组需经过 k-1 个分组交换机的转发, 每次转发的时间为 p/C , 所以总的延迟 = x/C+(k-1)p/C+kd 所以当分组交换的时延小于电路交换 x/C+(k-1)p/C+kd < s+x/C+kd 时, (k-1)p/C < s A 向主机 B 连续发送了两个 TCP 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 70和100。试问: 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 主机B 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多少? 如果主机B 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 180,试问A 发送的第二个 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 (4)如果A 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 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 Bo B 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 后向A 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 解: (1)第一个报文段的数据序号是 70到 99,共 30字节的数据。 (2)确认号应为 100. ( 3) 80 字节。 ( 4) 70 3. 通信信道带宽为1Gb /s ,端到端时延为10mso TCP 的发送窗口为65535字节。试问:可能达 到的最 大吞吐量是多少 ? 信道的利用率是多少 ? 答: L=65536X 8+40X 8=524600 C=10 9 b/s L/C=0.0005246s Td=10X10-3 s Throughput=L/(L/C+2 Efficiency=L/(L/C+2 最大吞吐量为 25.5Mb/s 。信道利用率为 25.5/1000=2.55% 4.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 10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2 X 108 m/s 。试计算以下 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 1 ) 数据长度为 107 bit ,数据发送速率为 100kbit/s ,传播距离为 1000km 。 (2) 数据长度为 103 bit ,数据发送速率为 1Gbit/s 。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1):发送延迟 =107 / (100 X 1000)=100s 8 -3 传播延迟 =1000X 1000/ (2X 108)=5X 10-3 s=5ms 2. 主机 (1) ( 2) ( 3 X Td)=524600/0.0205246=25.5Mb/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