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整合情境教学课例测评模块:食谱

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黄海英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测评模块框架设计表

2008年5 月23 日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

教材名称科教版四年

级下册学习单

第三单元食物

主要设计者黄海英学校

名称

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

合作设计者

本单元包括的课文名称1、一天的食物2、食物中的营养3、营养要均衡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5、面包发

霉了 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食物包装上的信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观察.研究食物的活动是从记录一天中吃过的

食物开始的。通过记录天中吃过的食物,指导学生

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收集.整理有用的信息,

有意识地去注意自己的一日三餐,以及一日三餐以

外所吃的各种各样的食物,从而发现食物的多样性

和主要种类。

《课程标准》及“内容标准”中与本单元的相关内容

1.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2.会从分析营养成分出发,设计一份营养全面合理的一周午餐食谱。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关键能力1、学习收集.整理有用的信息。

2、学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们常吃的食物中含

有哪些营养成分,以及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是多

少。

3、会做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的实

验,会设计实验研究食物发霉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已经掌握的(与期待掌握关键能力相关的)知识水平1.获取均衡全面的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2.常吃的食物主要分肉食和素食两大类,以及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知道有的食物可以生吃,而有的必须熟食。

3.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过期变质的食物对身体有害。

学生容易理解和容易误解的知识内容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内容:均衡膳食有益健康。学生容易误解的知识内容:我们平时进餐并不是很重视营养搭配,身体也没得什么严重疾病。所以,是否注重均衡膳食也不是十分重要。

复杂情境的初步构思通过“今天我当家”的具体情景,让学生为一

个三口之家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从中进一步体会

均衡膳食的重要意义。

发生于情境并指向关键能力的具体问题1、全家一天共需要蛋白质.脂肪.淀粉各多少克?

2、设计一日三餐,要求:菜品尽量不重复,中餐四菜一汤,晚餐三菜一汤。

3、简要说明设计的理由。

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指标的表述目标分类

层次

最低/完美标准

1、计算正确理解最低标准

2、设计合理理解最低标准

3、解释合理应用最低标准

4.书写质量应用完美标准

整合情境教学单元测评模块

■目标能力:会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有用的信息;会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为自己的家人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一天三餐的食谱。资料1

食物名称食

%

能量

焦耳)

水分

(克)

蛋白

(克)

脂肪

(克

糖类

(克

胡萝

卜素

(微

克)

A

(微

克)

B1

mg

维B2

(mg

C

mg

维E

克)

mg

(m

g)

(mg)

(m

g)

(mg)

谷类

稻米10

0 1435 13.7 7.7 0.6 76.8 ------ 0.1

6

0.08 1.01 11 1.1 1.45 121 2.5

面粉10

1439 12.7 11.2 1.5 71.5 ------ 0.2 0.08 1.8 3.1 3.5 1.64 188 5.36

玉米面10

1423 12.1 8.1 3.3 69.6 40 0.2

6

0.09 3.8 22 3.2 11.42 196 2.49

豆类

豆腐10

0 339 82.8 8.1 3.7 3.8 ------ 0.0

4

0.03 2.71 164 1.9 1.11 119 2.3

黄豆10

0 1502 10.2 35.1 16 18.6 220 0.4

1

0.20 18.9 191 8.2 3.34 465 6.16

绿豆10

0 1322 12.3 21.6 0.8 55.6 130 0.2

5

0.11 10.95 81 6.5 2.18 337 4.28

蔬菜类

胡萝卜97 180 87.4 1.4 0.2 8.9 4010 0.0

4

0.04 16 ------ 32 0.5 0.14 16 2.8

土豆94 318 79.8 2.0 0.2 16.5 30 0.0

8

0.04 27 0.34 8 0.8 0.37 40 0.78

菠菜89 100 91.2 2.6 0.3 2.8 2920 0.0

4

0.11 32 1.74 66 2.9 0.85 47 0.97

大白菜83 63 95.1 1.4 0.1 2.1 80 0.0

3

0.04 28 0.36 35 0.6 0.61 28 0.39

韭菜90 109 91.8 2.4 0.4 3.2 1410 0.0

2

0.09 24 0.96 42 1.6 0.43 38 1.38

芹菜67 84 93.1 1.2 0.2 3.3 340 0.0

2

0.06 8 1.32 80 1.2 0.24 38 0.57

冬瓜80 46 96.6 0.4 0.2 1.9 80 0.0

1

0.01 18 0.08 19 0.2 0.07 12 0.22

黄瓜92 63 95.8 0.8 0.2 2.4 90 0.0

2

0.03 9 0.46 24 0.5 0.18 24 0.38

番茄97 79 94.4 0.9 0.2 3.5 550 0.0

3

0.03 19 0.57 10 0.4 0.13 2 0.15

辣椒84 96 91.9 1.4 0.3 3.7 340 0.0

3

0.04 62 0.88 15 0.7 0.22 3 0.62

茄子93 88 93.4 1.1 0.2 3.6 50 0.0

2

0.04 5 1.13 24 0.5 0.23 2 0.48

水果

梨75 134 90 0.4 0.1 7.3 ------ 0.0

1

0.04 1 ------ 11 ---- --- 12 0.7

苹果86 218 85.9 0.2 0.2 12.3 20 0.0

6

0.02 4 2.12 4 0.6 0.19 12 0.12

葡萄86 180 88.7 0.5 0.2 9.9 50 0.0

4

0.02 25 0.7 5 0.4 0.18 13 0.2

食物名称食

%

能量

(焦

耳)

水分

(克)

蛋白

(克)

脂肪

(克

糖类

(克

胡萝

卜素

(微

克)

A

克)

B1

克)

维B2

(毫

克)

C

克)

维E

(毫

克)

钙铁锌磷硒

桃86 201 86.4 0.9 0.1 10.9 20 0.0

1

0.03 7 1.54 6 0.8 0.34 20 0.24

香蕉59 381 75.8 1.4 0.2 20.8 60 0.0

2

0.04 8 0.24 7 0.4 0.18 28 0.87

干果

花生53 1247 48.3 12.1 25.4 5.2 10 ----

--

0.04 14 2.93 8 3.4 1.79 250 4.5

核桃43 1368 49.8 12.8 29.9 1.8 --- 0.0

7

0.14 10 41.17 --- --- --- --- --- 肉类

牛肉10

0 795 68.1 18.1 13.4 0 9 0.0

3

0.11 0.22 8 3.2 3.67 143 19

羊肉90 828 66.9 19 14.1 0 22 0.0

5

0.14 0.26 6 2.3 3.22 146 32.2

猪肝99 540 70.7 19.3 3.5 5 497

2 0.2

1

2.08 20 0.86 6 22.

6

5.78 310 19.21

猪肉10

0 1654 46.8 13.2 37 2.4 114 0.2

2

0.16 0.49 6 1.6 2.06 162 11.97

鸡66 699 69 19.3 9.4 1.3 48 0.0

5

0.09 0.67 9 1.4 1.09 156 11.75

鸭68 1004 63.9 15.5 19.7 0.2 52 0.0

8

0.22 0.27 6 2.2 1.33 122 12.25

带鱼76 531 73.3 17.7 4.9 3.1 29 0.0

2

0.06 0.82 28 1.2 0.7 191 36.57

鲫鱼54 452 75.4 17.1 2.7 3.8 17 0.0

4

0.09 0.68 79 1.3 1.49 193 14.31

鲤鱼54 456 76.7 17.6 4.1 0.5 25 0.0

3

0.09 1.27 50 1 2.08 204 15.38 乳类

牛乳10

0 226 89.8 3 3.2 3.4 24 0.0

3

0.14 1 0.21 104 0.3 0.42 73 1.94

牛乳粉10

2000 2.3 20.1 21.2 51.7 141 0.1

1

0.73 4 0.48 676 1.2 3.14 469 11.8

蛋类

鸡蛋88 653 73.8 12.8 11.1 1.3 194 0.1

3

0.32 2.29 44 2.3 1.01 182 14.98

鸭蛋87 753 70.3 12.6 13 3.1 261 0.1

7

0.35 4.98 62 2.9 1.67 226 15.68

油脂

豆油10

3761 0.1 --- 99.9 0 --- 微93.08 13 2 1.09 7 3.32

花生油10

3761 0.1 --- 99.9 0 --- 微42.06 12 2.9 8.484 15 2.29

资料2

人体每日所需营养量表

10~11岁男

11~12岁

10~11岁

11~12岁

18~50岁

18~50岁

能量(千)卡2100 2400 2000 2000 2700 2300

蛋白质(克) 70 75 65 75 80 70

脂肪(克) 64.17 73.33 61.1 67.22 75 63.89

维A(微克) 700 700 700 700 800 700

维B1(毫克) 0.9 1.2 0.9 1.2 1.4 1.3

维B2(毫克) 1 1.2 1.2 1.2 1.5 1.2

维C(毫克) 80 90 80 90 100 90

维E(毫克)7 8 7 8 10 10

钙(毫克)800 1000 800 1000 800 1000

)铁(毫克)16 16 12 18 15 20

锌(毫克)13.5 18 13.5 15 15.5 11.5

磷(毫克)700 1000 700 1000 700 700

硒(微克)35 45 35 45 50 50

碘(毫克)90 120 90 120 150 150

■问题:

仔细阅读材料后解答:

1、计算:全家一天需要能量多少千卡?蛋白质多少克?脂肪多少克?

2、根据提供的资料,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为自己的全家人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食谱。要求:早餐包括牛奶和水果;午餐四菜一汤;晚餐三菜一汤;菜品尽量不重样。

■参考答案:

Q1 按全家三口人算

父母+儿子(10~11岁)7100千卡

父母+儿子(11~12岁)7400千卡

父母+女儿(10~11岁)7000千卡

父母+女儿(11~12岁)7200千卡

Q2 按要求设计。

■评价指标与标准:

最低标准完美标准评价指标计算正确设计合理表达正确书写质量

Q1 准确选择需要的数据,

计算正确/ 3

Q2 能设计三餐食谱

能设计三餐食谱/2 设计合理美观/2

,菜品不重复,

营养搭配合理/3

总分 3 3 2 2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卷及答案

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卷 一、填空题 1、人们为了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通常有用的方法有冷冻法、晒干法、密封包装法、腌制法等。 2、电路连接有并联电路和串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3、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4、像青蛙和鸡这样靠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动物,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卵生动物_。 5、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把2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是3V;把2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1.5V。 6、食物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 ?7、霉菌生长需要_潮湿_和_温度较高的环境。 8、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硬度最小的是石墨。 9、岩石一般是由一种或者几种矿物组成的,我所知道的矿物有盐、钻石、金、银。 10、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11、人们储存食物常用的方法有晒干法、密封包装法、腌制法等。 12、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13、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14、我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弹射传播、跳动传播、风力传播和水流传播等。 15、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脂肪、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 16、植物的雄蕊产生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柱头。 二、选择题 1、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则该食物中含有丰富的(B)。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 2、下列物体中可以用来接通电路的是(C) A、橡皮 B、塑料尺 C、铅笔芯 3、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的( B)发育而来的. A、花柱 B、子房 C、柱头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4.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5.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酒泉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课后反思: 第二课天气日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题。(26分每空2分) 1、测量降水量多少的仪器是( ) 。 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液体外,还能溶解 ( ) 。 3、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中的肥皂溶解的快。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通常叫做( ) 。 5、人们常常根据的( )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6、 ( )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 )的方向。如北风是由( )向( )吹来的风。 7、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 ) 、( )和( ) 。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中雨或( ).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24小时的雨量小于10毫米的属于小雨。() 2、风向通常采用八个方位来记录。() 3、降雨概率40%--60%为下雨的可能性很大。() 4、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指的就是下雨。() 5.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6、经溶解的物质还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7、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8、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卷云。() 9、积云高于层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10、通过加热的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里的溶解。() 三、选择题。(24分每题2分) 1、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1”表示()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2、27℃读作() A、摄氏二十七度 B、二十七度 C、二十七摄氏度 3、下列哪种方法在嘴里溶解方糖最快?() A.含在嘴里不动 B.用舍翻动搅拌 C.把糖块咬碎 D.咬碎并搅拌4、.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使杯中的水蒸发 5、利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分离盐水中的盐和水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 B.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C.蒸发皿中的食盐颗粒十分细小 D.加热完后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放到桌面 6、在下列物体中,难溶于水的物体是()。 A.味精 B.酱油 C.酒精 D.食用油 7、把一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里的水蒸发。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会()。 A.不见了,跟水一样蒸发了 B.不会蒸发,会留在杯底 8、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A.浮在水面,不能在水中溶解 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在水中溶解了 9、下列几组物质中,()都能溶解于水。 A.食盐、菜油 B.氧气、酱油 C.冰糖、面粉 10、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A.吹灭 B.直接盖上灯帽 C.先盖灭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上 11、酒精灯的()温度最高。 A.内焰 B.外焰 C.焰心 12、“刚才的雨下得有点大”中的大雨与气象学降水量等级中的大雨()A.不是一回事B.是一回事 四、实验题(15分) 1、拉开装可乐的易拉罐的拉环,会发现冒出许多气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5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学期(教科版)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电): 1、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是(电路)。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2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9、电池有(两)极,铜帽一端叫(正极),锌壳一端称为(负极)。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寻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12、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13、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 1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两种用不同连接方法组成的电路。 15、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导线断了;③电池没电了;④灯座松了,没有连上。⑤开关坏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天气 一、填空题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从北吹向南),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西南吹向东北)。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 二、判断题 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错)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对) 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错)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错)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对)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精点归纳

第一章《电》归纳总结 第1课时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填空题 1、物体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3、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4、电路是指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5、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两个条件(电源)和(电路)。 6、在干燥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时,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这其实是(静电)现象。 二、判断题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会将其吸起来,这是因为静电的作用。(√) 3、梳头时,头发会吸附在梳子上,这说明梳子有磁性。(×) 4、静电很微弱,人体感觉不到。(×) 5、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电性。(√) 6、冬天脱衣服的时候发出的“啪啪”声是静电现象。(√) 三、选择题 1将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会看到两个气球(A)。A相互排斥 B 相互吸引C不动 2、将塑料圆珠笔笔杆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再慢慢接近小纸屑,会看到(A)。A纸屑被吸起来B纸屑没有变化 3、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的原因(B) A人对电不敏感B物体同时具有正、负两种电荷,且数量相等,相互抵消C因为这个物体所带的电不够强 4、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不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 A用电器B电源C电路 5、在简单电路中,(B)是必须的。A灯泡(用电器)、开关、电源B电源、导线、灯泡(用电器)C电源、开关、导线 四、简答题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2、摩擦为什么能使物体带电?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每个物体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多,物体带上静电。 第2课时点亮小灯泡 一、填空题 1、电池是一种便捷式(电源)。 2、用导线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直接连接起来的这种状态,称之为(短路)。 3、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千家万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二、判断题 1、家中的电是220V交流电,很危险,我们一般不用它来做实验。(√) 2、在短路情况下,不仅小灯泡不能正常发光,电池也有可能被损坏。(√) 3、短路和断路描述的是同一种情况。(×) 4、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5、电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瞬间变热。(√) 三、选择题 1、电灯使用是(A),手电筒使用的是(B)。A交流电B直流电 2、电从电池的(A)流出,经过导线和用电器,到(B)流回,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A正极B负极 3、下列用法最容易使电池报废的是(B)。A电路断路B电路短路C电路中接很多用电器 第3课时简单电路 一、判断题 1、电是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2、在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3、一根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二、为连接电路进行排序。 1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3 2、把小灯光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 2 3、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第4课时电路出故障了 一、判断题 1、我们制作的电路检测器可以去检测家中的电器电路。(×) 2、电路检测器连接到没故障的地方,小灯泡就会亮;连接到有故障的地方,小灯泡就不会亮。(√) 3、将电路中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再连上另外一根导线,这就组成了“电路检测器”。(√) 4、当电路出现故障时,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电路。(√)

科教版本小学科学小学四年级的下册的试卷习题包括答案三套.doc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试卷及答案三套 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为大家准备了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试卷及答案三套,希望对大 家有所协助! 科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试卷及答案一 四年级科学(考试时间4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填空题: (25%) 1、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二是要有。 2、像铜丝那样能够通过电流的物体,称为,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 的物体称为。 3、电路连接有和两种基本的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 用方法连接的。 4、一朵油菜花由、、和组成。(原创) 5、我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等。 6、青蛙、鸡、猫和兔这四种动物,胎生动物有,卵生动物有。(改编) 7、米饭主要含有,猪肉主要含有和。(原创) 8、我们能够从鱼肝油和黄绿色蔬菜中获取来预防干眼病。(原创) 9、我们观察岩石的方法有、、。(改编) 10、地质学家根据,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花岗 岩属于。(改编) 二、判断题: (20%)

1、电线外面的塑料皮用时间长久会老化,可能发生漏电现象。 () 2、家里和学校里的电是220v,干电池一般是 1.5v ,电动车的电是12v。(原创)() 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能够在大树下避雨。(改编)() 4、苍耳是靠风力传播种子的。(原创)() 5、蜻蜓点水是因为蜻蜓在产卵。(原创)() 6、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但食用过多也会对人体有害。 () 7、食品的保质期越长,就说明这种食品越好。() 8、我们所吃的米饭主要含有糖类。(原创)() 9、花岗岩主要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 10、岩石和矿物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它们是取之不尽的。(改编) () 三、选择题: (20%) 1、下列物体中不能够用来接通电路的是()。(改编) A、钥匙 B 、塑料尺 C、铅笔芯 2、我们说要安全用电,下列做法合适的是()。(原创) A、在户外活动时,不靠近高压线 B、遇到电器着火,要用手去拔插头 C、用湿布擦带电设备 3、两节 1.5v 的干电池串联,三个小灯泡并联,那么流过每个小灯泡 的电流是()。(原创)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电基础知识: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高压电有5500V以上。 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3、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 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 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4、电流过灯丝的时候,灯泡才发光。 5、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线和电池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线也会很快坏掉。 6、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

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7、不能用我们实验室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8、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10、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不要用湿布擦,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12、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体。 13、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 14、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 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 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15、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小灯泡上标的 1.5V,灯泡太亮会烧坏灯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试卷

xx——xx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卷) 四年级科学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储存食物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岩、___________岩和________岩三类。 4.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像_________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5.我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流传播等。 6.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___________起来的电压是3V,两节电池___________起来的电压又是1.5V。 7.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以及水。 8.植物的雄蕊产生的____________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___ 。 9.像青蛙.鸡这样繁殖的动物叫____________动物,像猫.兔这样繁殖的动物叫___ 动物。 10.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硬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 题2分,共20分)。 1. 鸡蛋就是母鸡产的卵,它能发育成新的生 命。() 2.电路开关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是导体材 料。() 3.蚕豆的子叶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提供养 料。() 4.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 成。() 5.用电路检测器检测铁丝是否通电时,只要检测一次就足够 了。() 6.野葡萄一般是通过动物传播种子 的。() 7.食品的保质期越长,就说明这种食品越 好。() 8.油菜花.桃花.南瓜花都是完全 花。() 9.人体和大地都是为导电 的。 () 10.鱼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所有营 养。() 三、擦亮眼睛,我来挑吧!(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 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 籽 2.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白纸上留下了油迹,则该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3.随风飘动进行传播种子的是()。 A.栗子 B.蒲公英 C .苍耳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科教版).doc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科教版)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天气/声音/溶解/我们的身体 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彖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的听力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彖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彖、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 是观察记录天气现彖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

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彖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彖,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佩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彖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彖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彖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 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 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简单工具估计风速、风向;能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 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 能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天气》 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第二单元《溶解》 2-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光的来源和传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理解光源概念,并能对不同光源进行分类。能在自主探究和老师的引导中,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这一科学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在猜想和实验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描述的方法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体会实验在进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乐于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描述、猜测、动手探究,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这一结论。 难点:能根据自己的猜测假设,尝试动手探究并作出解释。 三、教学准备 视频、带有小孔的纸板、手电筒、夹子、蜡烛、纸屏、实验报告。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1.活动:看一看。 (多媒体播放视频,半分钟)夜晚中的城市,五光十色,灯火通明。 教师提问:大家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思考回答(美、亮)。 教师提问:大家觉得最美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灯光)。 教师提问:如果没有了光,那么会怎样?学生思考回答(什么都看不见)。 没有了光,我们的世界就会一片黑暗,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走进光的世界,进行一次奇妙

之旅。 (二)思考讨论,活动探究 1.光的来源 (1)提问:哪些物体会发光呢?各小组轮流发言,教师把发光的物体的名称写在黑板上。(太阳、月亮、电灯、火、蜡烛、镜子、萤火虫等。) (2)提问:这些都是光源吗,例如月亮,例如镜子它们真的会发光吗?学生有人回答不是,这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教师予以鼓励的评价,课外知识真多,真棒! (3)谈话: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我们就叫做光源。(板书)其实老师还能举出很多例子,我们看书上的图片,还有什么物体可以发光?(水母、乌贼、海胆) 2.活动:分一分 (1)谈话并提问: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光源,那么我们该如何分类?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将结果填写在课本上。 学生填写完毕后,进行谈话。我们把太阳、星星这样的光源叫做自然光源。那么对于水母、乌贼、海胆、萤火虫,大家打算叫它们什么光源呢? 学生回答。(动物光源、生物光源)板书。 那么对于蜡烛、电灯这样的光源,我们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学生回答。(人造光源) 谈话:哦,是这样,因为蜡烛和电灯都是人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自然中有的,我们人类可真厉害。板书:人造光源。 (2)教师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同学,用其他的方式,分一分这些光源呢? 学生简单讨论两分钟,小组代表发言。(按亮度分,按发光物体的大小分,按发出光的颜色分等)对于不同的分类方式,老师予以引导和表扬。 3.活动: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 (1)提问:夜晚我们打开电灯,房间被照亮,光是怎么照亮整个房间的?学生试着写出猜测。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天气日历 3、温度与气温 4、风向和风速 5、降水量的测量 6、云的观测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第二单元声音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声音的变化 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7、保护我们 第三单元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的听力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2、骨骼、关节和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6、口腔里的变化 7、呵护我们的身体 第一单单元天气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年级四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5年8月总课时10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第二单元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学习目标1、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3、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学习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学习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 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集体备课 导学过程合作探究: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小组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 3. 汇报点评。 (1)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小组互评、教师点拨: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 (2)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教师板书)

导学过程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2、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溶解了吗? 3、汇报点评: 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5、学生实验:分别做过滤食盐溶液和沙和水的混合物以及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并观察滤纸。 6、交流实验结果,整理对溶解的新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7、汇报点评。 巩固练习: 1、像()的现象叫溶解。 2、过滤时要做到()。 拓展延伸: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留心观察生活中水还能溶解哪些物质,作好记录在小组 中交流。 板书设计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食盐在水中的现象不见了容易溶解食盐在水中的现象看得见不容易溶解过滤沙子、面粉和水的混合物及食盐溶液、 注意事项 观察现象 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年级四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设计时间2015年8月总课时11 授课时间 学习内容2、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学习目标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3、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可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铰链关节:只能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 (2)旋转关节:桡尺关节(前臂) (3)球状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消化】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增大肺活量】.【延缓衰老】.【使身体匀称灵活】… 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护具).(使用软垫).【选安全场所】等。 第二单元《养蚕》 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黄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电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 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3)用一块羊毛皮反复摩擦充气乞求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一个侧面靠近头发,发现了什么?(2人一个小组,一人操作,一人观察,后互换) 小结: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互相吸引。 2、让电荷流动起来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正静电。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形成电流就必须使电荷流动起来,需要具备动力,需要形成电路。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静电现象:正电荷、负电荷 电荷能流动起来 2、点亮小灯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