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自转及其意义练习(附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自转及其意义练习(附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自转及其意义练习(附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自转及其意义练习(附答案)

高考一轮复习

地球自转及其意义

一、单项选择:

右图是“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

线上。据此回答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北半球高纬度

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B.高原C.山地D.盆地

3.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

C.时差的产生D.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如图所示),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据此回答4~5题。

4.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线速度相等B.A、B两点季节相同

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D.A、B两点地方时相同

5.若∠AOC=45°,当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A.A点为7月7日10时B.A点为7月6日4时

C.B点为7月7日10时D.B点为7月6日4时

下图中CH线为晨昏线。完成6~7题。

6.可能反映北半球冬季的是()

A.只能是甲B.只能是甲、乙C.只能是甲、乙、丙D.是甲、乙、丙、丁7.若丁图中的经线为两个不同日期的分界线,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时B.8时C.12时D.18时

8.若图1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那么图2所示情况与图1一致的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A)

图1图2

假定在北极点放置一个傅科摆,初始时摆沿90°W和90°E线摆动。据图,回答9~10题。

9.3小时以后此摆的摆动方向是()

A.沿45°E~135°W摆动B.沿45°W~135°E摆动

C.沿90°E~90°W摆动D.沿0°~180°经线摆动

10.下图是傅科摆所证明的地理现象,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

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是()

A.甲B.乙C.丙D.丁

读“某日晨线图”,a、c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据此回答11~12题。

1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际标准时间可能是2时40分B.a点地方时可能是12时

C.b点地方时可能是14时D.c点地方时可能是0时

12.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

转表现是( )

A.向东—向西—向东 B.向西—向东—向西

C.向右—不偏转—向左 D.向左—不偏转—向右

下图为“某卫星M绕地球运行轨道及方向示意图”,M

第一次到达P点时,地球、卫星、太阳正好在同一直线

上,且北京时间是2009年6月22日20时,卫星运行

的周期为6小时。据此回答13~14题。

13.此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 )

A.0° B.25°E C.95°W D.105°E

14.卫星M第二次到达P点的位置时,全球是6月22日的地区面积约占全球的( ) A.1/4 B.1/2 C.3/4 D.3/5

(2009·上海地理)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15~16题。

15.(2008·山东基本能力)“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该诗为乾隆下江南时登临南京燕子矶所题,隐喻了地理环境的演变,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河流主流变动造成侵蚀与堆积的变化B.地壳抬升使原水域变为陆域

C.河岸沙丘运动填入江中形成陆地D.河平面上升造成河滩的淤积与扩展16.(2007·广东文基)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A.3月21日14时50分B.3月21日15时10分

C.3月22日15时10分D.3月22日14时50

二、综合题

17.下图为“经纬网和晨昏线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幅图中,表示夏至日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的是图________;表示夏至日晨

昏线与经线关系的是图________;表示冬至日晨昏线与经线关系的是图________。

(2)据图分析,北京时间为________。

(3)甲、乙、丙三幅图中,20°N比20°S白昼长的是________图,20°N比20°S白昼短的是

________图。

18.右图中太阳直射甲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旧的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共跨的经度

是________度。

(2)乙地的时刻为_______点;乙地日出的时刻为______点。

(3)甲地向东运动的物体会向________偏转,所以,我国长

江下游________岸的河运港口更容易受泥沙淤塞的影响。

(4)要乘飞机从甲地到丙地,当飞行速度和飞行的高度都不

改变的条件下,其飞行路线如何确定,才能够从理论上实

现节省时间和能源的目的?

(5)此时我国的雨带大约推移到什么地域?其天气特征主要有哪些?

19.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解放军报》2010年8月24日消息:24日15时10分,我国在酒泉(41°N,100°E)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天绘一号”卫星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土资源普查、地图测绘等诸多领域的科学试验任务。该卫星获取的遥感信息和试验结果,将对我国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材料二卫星发射当日某时刻的太阳光照图

(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材料二图中的晨昏线。

(3)当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时,酒泉的地方时和区时分别是多少?

(4)将材料二图中的A、B、C、D四点的线速度按由大到

小的顺序排列出来。

20.(2010·本溪中学考试)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日照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读“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都和昆明的日照时数分别约为多少?

(2)试分析昆明与贵阳的日照时数差异及其

原因。

(3)我国西北地区的日照时数比东南部

________,西北地区应如何充分利用日照资源发展特色农业?

地球自转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17. (1)甲丙乙(2)18时(3)丙乙

18.(1)180°向东到60°W120(2)40(3)南北

(4)先飞向正北,越过极点再向正南(经过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劣弧)。(5)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多连续阴雨天气)。

19.(1)按逆时针方向运动(画图略)。

(2)弧AC为昏线,弧BC为晨线。

(3)13时50分;14时10分。

(4)A=B>D>C

20.(1)1 200小时 2 400小时

(2)昆明的日照时数比贵阳长得多。昆明与贵阳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冬季贵阳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阴雨天气,而昆明多晴天,所以昆明的日照时数比贵阳长。

(3)长西北地区日照时间长,植物光合作用强,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糖分的积累。所以西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发展瓜、果等特色农业。

高三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基础知识】 一、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 2.方向:从侧面看: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3.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o,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 恒星日需要人为规定一个参照点——宇宙中的任一颗恒星都可以。 地球自转一周后,因公转离开原地,E1到E2是地球一天中公转的弧长, 但是,此弧长与地球到恒星的距离之比几乎为零,地球公转已被忽略, 故三颗恒星对地球而言实为一颗恒星。E 1P 到E 2P 地球自转360o,时间为 23时56分4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2)太阳日,自转360o 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 即地球从E 1到E 2没有完成以太阳为参照物的周期运动,至E 3P 点才 再次与太阳重合,就地球自转而言,旋转了360o 59′,称一个太阳日 周期为24小时。太阳日是生活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4.速度 (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 o /小时 (2)线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 ),向高纬递减,两极 为零。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 × cos α°。 注意:①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②纬度相同的点,自转的速度相同 ③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一半 15 0 150 150 837千米 1447千米 1670千米 300 600

二、地球的公转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从侧面看: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 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3.轨道: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 椭圆轨道 4.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 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 (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 5.速度(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0 (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 三、自转与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 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3.两者之间的联系 B 远日点 (7 近日点 (1月初) A B 夏至 6月22日 春分 9月23日 冬至 12月22日 直射最南界 公转 黄道面 自转 赤道面 斜身 方向 黄赤交角 23026/太阳直射点在南北 回归线间周年移动

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

《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部分内容初看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知识。但其中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及时差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高考试题中涉及此基础知识的比例也很大,这些问题都需要从这里得到解决,所以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直观性,帮助学生彻底解决此基础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特点。 2.利用灯泡或手电当太阳,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有什么变化,从而理解各地时差,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课程标准要求】 ●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教学用具】 师:地球仪、三球仪、灯泡、简单的课件,时区分布表格(课前发给学生);生:彩色不干胶条、手电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转方向,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观察总结,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合格地球人的考查 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 2.小时侯你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现在呢?

3.你知道地球是怎么转的吗? 4.你知道地球的自转对地球人有何影响吗? 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回答问题,并引入两个专题(怎么转和影响)的教学。 1.学生都能回答出来。 2.是天动还是地动,这还是个问题呢,可以激发学生讲科学家哥白尼“地心说”的故事,鼓励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努力。 3.那么,地球是怎么转的呢? 活动一:演示地球自转运动 第一步:请3个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大家评判谁演示的正确!(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 第二步: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组员负责指正,要求人人会演示。 第三步:在地球仪上贴一彩色不干胶条,从3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方向:赤道上空看;北极上空看,南极上空看,最后总结出结论。 总结:地球自转方向:从赤道上空看,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屏幕给出三幅地图:A.面向赤道;B.面向北极;C.面向南极,要求学生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化演示为图示,增强实战能力)并告诉学生:记住极地地球自转方向将是以后解决以极地为中心的习题的关键! 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周期):一天,也是昼夜交替的周期。 活动二:利用手电或灯泡,观察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一步:地球不自转,面向太阳和背向太阳的一面如何? 第二步:拨动地球仪,看某地随着地球自转昼夜是怎样交替变化的。 第三步:在地球上选择几个城市,分别贴上不同颜色不干胶条:如北京、开罗、纽约等,看他们随着地球自转运动经历昼夜的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 说明:这里强调几个时间点:日出(晨)、中午、黄昏、子夜。 学生总结: 1.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体,在太阳的照射下,面向太阳的一面就是白天,即昼;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即夜。 2.由于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上某地依次经历了晨、午、昏、夜的昼夜交替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824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1) 班级:姓名: 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极昼极夜现象 D、昼夜长短现象 2、昼夜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太阳照射④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3时56分4秒 C、昼夜交替是地球绕日旋转而产生的 D、如果地球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象 4、关于晨昏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C、昏线在任何时候都平分赤道 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5.下面所示四幅图的A、B、C、D 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 A.甲—A B.乙—B C.丙—C D.丁—D 6.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分界线 C.晨昏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 D.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公转共同产生的 7.某飞机沿纬线方向每小时向东飞行15个经度,那么飞机上的乘客将看到 ( ) A.白昼和夜晚的时间都长了一倍 B.白昼和夜晚的时间都相等 C.白昼和夜晚的时间都减了一半 D.白昼和夜晚的时间不变 8. 在西行的轮船上,人们看到的昼夜更替周期 ( ) A、24小时 B、长于24小时 C、短于24小时 D、无昼夜更替 9.右图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则北半球正处于________季。 (2)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________,其中______是晨线,______是昏线。 (3)将题干所示时刻的昼夜现象在下图中绘出,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 标注经度。 (4)写出B点的经度,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5)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C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北京时间是________。 10.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西半球处于黑夜的地区范围是从________经 线向西到________经线之间。 (2)此时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是________。 (3)图甲所表示的当天,北京日出的时间是________, 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________。 (4)在图乙中将图甲改画成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星期五高一20班第四节杨进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3.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二、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教学媒体教具】 投影片、投影仪、吹塑圆片一个(圆片上系一红绳)、地球仪、彩色墨水、滴管、椭球仪、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纸模型。 教学过程 【设疑引入】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是否相等呢? 【学生回答】是 【总结讲解】我认为这种说法要辨证的去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科学,但对于我们这个地区而言却不是很科学,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并不完全相等。这些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运动造成的,这节课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过渡】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形式,下面我们逐一学习。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提问】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 【提问】描述自转的方向。 【学生回答】略。

【演示】 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提问】 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学生回答】略。 【板书】 记忆方法: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 地轴指向北极星,四指为自转方向 【提问】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学生回答】略。 【演示】 地球仪自转。 【提问】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略。 【过渡】 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 【演示和讲解】运用“太阳日和恒星日”(课本第13页)投影片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 注意交代:恒星(除太阳外)距离地 很遥远,不论地球公转到何处,所 到的恒星方位几乎不变 【同时用吹塑片演示】 (1)在黑板上框按一图钉代表太阳S ,将一个吹塑片上的红绳固定,让该吹塑片如课本插图中的E 1状态,在吹塑片和绳的交点上作记号P ,在黑板上描出红绳和地球的位置; (2)让该吹塑片以P 为参考点自转并绕日公转到E 2位置,作图。在黑板上用虚线连接太阳和E 2,P 点未在此线上,说明以太阳为参考点时,地球还未自转一周。在黑板上做E 2到P 的延长线,此线的上方为遥远的宇宙中的一颗恒星H ,该线与SPE 1线平行,以该恒星为参考点,则说明地球自转了一周。 结论: 恒星日23h56 '4''(3600)——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24h(360059')——昼夜交替的周期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学生用书P20] 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2.周期: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时。 (2)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1)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2)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自我检测] 读地球自转速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线速度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上线速度最大;纬线上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线速度为0。 (2)角速度分布规律: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都,均为。 (3)由变式图b可知: ①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线速度,但是图中A、B两点线速度不同,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②从等值线的排列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位于 半球;从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 和30°N 之间,位于 纬度地区。 ③从等值线弯曲状况看,A 处凸向数值小的方向,线速度 ,说明地势 ;而B 处则相反。 答案:(1)赤道 60° 极点 (2)相等 15°/h (3)①相同 海拔 ②北 60°N 中 ③大 高 考向 地球自转速度 1.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2.(1)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 自转线速度???? ?0~837 km/h →高纬度837~1 447 km/h →中纬度1 447~1 670 km/h →低纬度 如上图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 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 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 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2019·郑州模拟)根据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e 点和其余四点线速度和所在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e 点线速度比a 点大,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a 点低 B .e 点线速度比b 点大,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b 点低 C .e 点线速度比c 点小,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c 点低 D .e 点线速度比d 点小,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d 点低 2.下列关于地球陆地表面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也越大

(完整版)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示范课《地球运动——地球自转》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地理组:罗曼

《地球运动——地球自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了解地球自转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两个周期、速度。 2、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的特征 难点:地球自转的周期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地球自转运动”为主要教学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探究地球自转的特征,为下节课学习地球自转地理意义打下基础。由于“地球的运动”内容基础性和空间思维要求极强,在高中地理内容中,既是一个难点,又是一个关键点,还是一个考点,因此要花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探究。 另外,本章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公转与季节”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时差”之后进行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教学过程 【导入】

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从今天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的“日当午”需要多长时间? 【学习新课】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展示) 1、了解了解地球自转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两个周期、速度。 2、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师)对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 (生)对自己在导学案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 (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逐一解答。 疑惑一、地球自转的速度 (师)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速度。线速度是指做 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角 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 的角度。 (生)读图,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如何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 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分布有何特点?除极点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多少?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0云南昆明模拟)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与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 A.a点纬度比c点低B.b点海拔比c点高 C.c点纬度比d点低D.d点地势比a点低 2.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 B.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海拔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高纬度地区 D.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答案:1.B 2.D解析第1题,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从图中可直接看出b点的海拔比c点高,选B项。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在海拔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转线速度与海拔呈正相关,选D项。 (2020湖南怀化模拟)高考结束后,几位同学结伴去青海湖旅游,计划6月12日在图中黑马河乡看日出。读图,回答3~4题。

3.查询得知当日某地(120°E,32°N)昼长为14小时,该日青海湖黑马河乡日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 A.5:20 B.6:20 C.7:20 D.8:20 4.当地牧民忠告观日出时需穿厚衣服或者羽绒服,而此时我国东部地区早已穿着短袖夏装,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民俗文化D.地形地势 答案:3.B 4.D解析第3题,某地(120°E,32°N)昼长为14小时,日出时间应为当地时间5时,图中黑马河乡比该地纬度高一些,即昼长略大于14小时,则黑马河乡日出时间略早于5时,因黑马河乡的经度为100°E,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20分,所以当黑马河乡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6:20,B项正确。第4题,黑马河乡位于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且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所以气温更低,故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D项正确。 (2020黑龙江、吉林八校联考)下图为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昼夜分布图,图中最外圈纬线为60°N,虚线为北极圈,两种阴影中较深的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的黑夜范围。读图,回答5~6题。

【人教版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讲地球自转的

【人教版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 第4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考纲要求]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 [知识讲解]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速度 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注意:经纬线形状、极点、赤道和旋转方向。在右图方框内以南极为中心作图。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o)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 如右图是恒星日和太阳日比较。地球在轨道上有三个不同位置:第一个位置上E 1,太阳和某恒在P 地同时中天,这是一个恒星日和一 个太阳日的共同起点。在第二个位置上E 2,地球完成自转一周,恒星 再度在P 地中天,一个恒星日终了, 但正午尚未到来。到第三个位置上 E 3时,太阳第二次在P 地中天(SPE 3 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完成一个太阳日;那时恒星早已越过中天。读这个图必须注意,在太阳系范围内,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光线是辐散的;恒星无比遥远,它的光线可看作平行的,图中所示三颗星,指的是同一颗恒星。太阳日是日常生活的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西 东 E 1 E 2 E 3 地球轨道 日中天 星中天 星中天日 中天日 太 阳 日 恒 星 日 ●P ●P ●P S

例1、乘船从上海至旧金山,船上乘客观察的现象正确的是(C ) A、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 B、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大于24时 C、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小于24时 D、恒星日不变,太阳日为24时 3、速度: 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 弧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 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纬度 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 1670km/h × cos α° 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 角度。地球各地角速度(两极 为零)相等,为15°/小时。 例2.完成右表,填写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 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 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 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①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o; ②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o; ③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 B的纬度之和等于90o;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o26′N)时, 切点B的纬度为66o34′N。 当太阳直射在20o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oN。 例3:在下面两图中绘出晨昏线。 直射点A 晨昏线与极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 N S 太 阳 光 线 昼 半 球 夜 半 球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四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对应学生用书第17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地球自转方向 甲乙丙 甲图为侧视图,方向为自西向东;乙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呈逆时针方向;丙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 时间意义 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 3.速度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约为15°/h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 赤道最大,极点为0 [易误点拨]

(1)因地轴是地球自转轴,因此其与地表相交的南极点、北极点是始终不动的。 (2)因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夜晚观看星空,北极星的位置是不变的,而其周围的星星每天都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 (3)因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因此北半球观看北极星的高度,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 [理解—要点突破] 1.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析 (1)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 ①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②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③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④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影响关系 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 海拔同一纬线上的点,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 (3)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应用 ①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②判断纬度带 自转线速度:0~837 km/h→高纬度;837~1447 km/h→中纬度;1447~1670km/h→低纬度。 ③判断地势高低 某地线速度等值线凸向低值处,说明该地线速度比 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线速度等值线凸向 高值处,说明该地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 势较低,如上图中,A可能为山地、高原,B可能为 谷地、盆地。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2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 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 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2.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日12时B.7日12时 C.6日24时D.5日12时 答案 1.D 2.B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3~4题。 3.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更替②四季的更替③运动物体偏向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图中P地()。 A.位于晨线上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D.当地时间8时日出 答案 3.C 4.A

5.右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 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根据题图的纬度可判断上图为北半球,下图为 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所以北半球的 河流右岸冲刷,左岸淤积,最终小岛可能和①岸相连。 南半球则相反,小岛与④岸相连。 答案 C 下图中心点为北极点。读图,回答6~7题。 6.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地方时为() A.8时B.9时 C.15时D.16时 7.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地方时为() A.15时B.9时 C.3时D.12时 解析第6题,由中心点为北极点可知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根据昼长等于夜长可知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OA是晨线,是6时,那么甲地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9时。 第7题,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地的经线。由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日期的区别、地球自转的方向可知OB为180°经线,OA为0时所在的经线且为0°经线,所以甲地地方时为3时。 答案6B7.C 读图,回答8~9题。 8.由图可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若为春分日,180°经线上正值日出 B.若为夏至日,北京时间为18时 C.若为秋分日,本初子午线上正值日出 D.若为冬至日,本初子午线地方时为0时 9.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将会() A.今天的范围不断扩大B.昨天的范围不断扩大 C.明天的范围不断扩大D.今天和明天平分 解析第8题,若为春分日,则全球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图中OB为180°经线,OA为0时经线,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180°经线地方时为6时。第9题,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0时经线逐渐向西移动,远离180°经线,今天的范围将不断扩大。 答案8.A9.A

地球的自转 教学设计原创获奖

【课题】七年级地理(商务星球版)上册第一章地球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特征。 ⑵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⑶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2、过程与方法 ⑴动手演示地球的自转,发展空间想象力。 ⑵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学会观察,记录和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 ⑴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使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感悟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旋转中心,逐渐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重点) 2、能够运用简单工具演示昼与夜和昼夜更替,感悟并描述昼夜产生的条件以及晨昏线的存在和时间差异。(难点) 【教学分析】 本节内容“地球的自转”现象与生活联系密切,亦是重要的基础性知识。对于后面学习地球公转,天气与气候有着重要的承接作用;不仅如此本节内容还是很多自然现象的源头。初一学生他们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课程,兴趣浓厚,再加上刚刚学习了地球的形状、且对于地球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对与地球的运动、昼夜的交替、有强烈的好奇心。但该内容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比较差,学习本节知识还有一家的难度。教师需要联系实际生活,实验等各种方法,深入浅出的解释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教授法。 【教具准备】手电筒、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展示问题,请学生思考结

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并积极跟老师一起总结出地球自转的特征。并根据总结的特点把结论画在纸上。 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大纲版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 2009年3月28日,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读下图并结合材料,回答1~2题。 1.活动当天,按照20点30分来临的顺序,各城市依次熄灭电灯,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A.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 B.伦敦—雅典—莫斯科—惠灵顿—旧金山 C.伦敦—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 D.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旧金山 解析:越往东,地方时越早,但是惠灵顿位于180°经线西侧,是进入新的一天最早的城市。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中有四个城市位于东半球 B.伦敦与雅典的气候特征一致 C.雅典和惠灵顿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D.莫斯科是五城市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一处 解析:根据五城市的经度位置,只有伦敦、雅典和莫斯科位于东半球。伦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雅典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完全不同。莫斯科纬度最高,该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雅典和惠灵顿分别在北、南半球纬度45°附近,因此昼夜长短正好相反。答案:C 若下图中的线段ac为40°N纬线的一段,a、c两地经度分别为0°、100°,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某日5时30分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c机场时正值日落,据此回答3~4题。 3.飞机从a机场到c机场的飞行时间约为() A.6小时 B.6小时20分 C.6小时40分 D.7小时 解析:飞机在a机场起飞时,当地时间为5时30分,则此时c地的地方时为12时10分。当飞机到达c机场时该地正值日落,即为当地地方时18时30分,故飞机在路途中的飞行时间为18时30分—12时10分=6小时20分。 答案:B 4.飞机降落到c机场时,当地通用的时间为() A.18时30分 B.18时50分 C.19时30分 D.19时50分 解析:由经纬度可推出c地通用的是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比东经100°的地方时早80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与地球仪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与地球仪专题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下图中 A 在B 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 .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解析①图内,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A在 B 的西北方;①图内,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该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 A 在 B 的西北方;①图内,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 A 在 B 的西南方;①图内,根据经纬网可直接判断 A 在 B 的东北方。 答案B 下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点O。读图完成2~3 题。 2.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A.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B.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C.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D.图中O 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3.如果纬线 b 刚好是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则在O 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解析第2 题,由于地球仪上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而图中三条经线所跨的纬度差也相等,故这三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第 3 题,北

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因此从北回归线上空看地球时, 可以看到北极圈的全部、北半球的大部分,南半球的小部分。 答案 2.C 3.A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 a 为陆地相对集中的 “陆半球 ”的极点 (38 °,N 0°。)据此回答 4~6 题。 4.与陆半球对应的 “水半球 ”的极点应是图中 解析 第 4 题,“水半球 ”和“陆半球”的极点相对应, “陆 半球 ”的极 点为(38 °N ,0°,)则“水半球”的极点为 (38°,S 180°;)结合图中 b 、 c 、d 、e 所处的海陆位置,可判断出 c 点为“水半球 ”的极点。第 5 题,由题意, “水半球”和“陆半球 ”的极点相对应。 “陆半球”的极点 为(38 °N ,0°,)则“水半球”的极点为 (38°,S 180°。)再根据半球的 划分方法,不难选出。第 6题,由“陆半球”的极点位于 0°经线,可 推断出“陆半球 ”在赤道上的范围为 90°W ~0°~90°E ,结合西半球 的经度范围,可确定出该题的选项为 B 。 A . b B .c 5.“水半球 ”的极点 位于 A .北半球、东半球 C .南半球、东半球 6.赤道上位于 C .d D .e B .北半球、西半球 .南半球、西半陆半球 ”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 .经度 0°向西至 20° W C .90°W 向东至 90° E B . 20°W 向西至 90°W . °W 向东至 °E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专题训练 例题1:下图是“扬州市某一窗户朝南的房屋”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_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中最大。 (2)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3)一年中每日正午时刻该房屋的阴影朝向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2)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3)都朝正北方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地球处于A、B、C、D四点时的日期分别是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正午直接进入屋内的光照面积最小;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光照面积最大。扬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时刻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其正南方,因此影子也总是向正北方向。 例题2: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甲,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0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0P/0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1)-(4)题。 (1)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0E) 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3)图乙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①B.①C.①D.① (4)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N B.21.5°S C.45°N D.45°S 答案:(1)B(2)B(3)D(4)A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太阳高度变化、地方时计算。该学 校位于1100E,当地理兴趣小组测量正午(12点)太阳 高度时,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应为12:40。3月21日当该兴趣小组进行观测时(即1100E为12:00时),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城市(地方时6:00前)应该是大约位于20°E,因而本题应选择布达佩斯。乙是一幅坐标图,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竿影长度,并标有南北方向,从影长变化的南北分布情况,该地应位于北半球,①处的竿影最长,此时为冬至日,①处的竿影向南,故为夏至日,因而,表示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应该是①。判断该学校的纬度,有两种途径,其一是通过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首先通过冬至日竿影长度和竹竿实际长度的比值为1,推断出冬至日当地的太阳高度角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2.地球公转和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1.实例解释时差现象。 2.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 课时:3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1 播放“地球运动”录像导入。 方法2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毛泽东主席七律《送瘟神》 中的诗句。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原来地球不是固定不动 的,而是始终在运动着。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在赤道上每天随地球自转一 周正好是八万里。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及其产生的 现象。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讲授新课] 设问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呢?请同学们先看一个演示,大家要注意仔细观察。 演示教师用三球仪演示地球的运动。(如没有三球仪,教师可在讲桌中假设一 个太阳,用地球仪进行演示) 提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同学们观察到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 生答一是围绕地轴自转,二是围绕太阳公转。

过渡大家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看看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过程中有哪 些规律。 板书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活动 1.投影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比较表(见板书设计),并指导学生画到笔记 本上。 2.引导学生认识球体旋转,必须绕轴转动,并用地球仪演示,得出结论:地球自 转的旋转中心是地轴。 3.教师用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得出结论: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然后指导学生用手中的小地球仪(没有地球仪的学 生可将课本卷起来,一端标出北极,另一端标出南极代替地球仪)自己或以小 组演示,也可让部分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 4.让学生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 (逆时针转动) 5.让学生再将地球仪的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的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 (顺时针转动) 6.让学生列举自然界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每天太阳的 东升西落现象)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体验得出结论: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 间是24小时(一天)。 7.组织学生讨论“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教师可启发学生坐火车或 汽车的时候,当车行驶很平稳,又不看车外只看车内时的体验得出结论。(由于我 们也随着地球转动,因而并不感觉到地球在运动) 过渡通过演示、观察,我们知道了地球在自转运动时的规律。那么,地球在公 转时,围绕什么旋转?公转的方向是否和自转的方向一致?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活动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1第一自然段,并把得出的结论填入表格中。

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1)

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19·沈阳一中期末)地球表面有甲、乙、丙、丁四点(如下图),据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点中线速度最慢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2.在乙点上空俯视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

【答案】1.A 2.A 【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第2题,图示乙点大致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故形成的俯视图应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中心,可看到北极上空,其自转方向围绕北极呈逆时针,故A图符合;B图为赤道上空的俯视图;C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D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 (2019·承德一中期末)2019年3月24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读下图,完成3~4题。

3.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 ) A.23日20:30 B.23日10:30 C.24日20:30 D.24日10:30 4.当图中“今天”为3月24日时( ) A.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 B.大多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C.仅少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D.所有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据材料可知,24日当地时间20:30~21:30,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是中时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0个小时,且悉尼早于世界时10个小时,故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24日10:30。第4题,当图中“今天”为3月24日时,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今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运动》专项训练(详解)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运动》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下图为“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45° 1月B.60° 1月C.60° 7月D.45° 7月 读地球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若选择甲地为卫星发射基地,其主要的优势条件是() A.赤道地区热量充足 B.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线速度大的优势,节省燃料 C.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为0,能使火箭准确把卫星送入轨道 D.赤道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位于丙西南方向B.丙的地方时比甲早4小时 C.甲有太阳直射现象D.自转的角速度甲地最大 下图为地球自转等速度线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北半球高纬度 6.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B.盆地C.山地D.高原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8.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最接近的是( ) A.赤道B.极点 C.北纬30°D.北纬60°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像最能反映()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流星运动D.恒星运动 10.图像中心和恒星A的视运动方向分别为( ) A.天顶、逆时针B.天顶、顺时针C.北极星、逆时针D.北极星、顺时针“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如下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侨观看此次发射实况的时间是 ( ) A.10月16日7:30B.10月16日15:30 C.10月17日7:30D.10月17日23:30 12.飞船飞行期间 (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运动 B.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越来越快 C.北京和酒泉都是昼越来越长 D.北京和酒泉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3.2011 年 11 月 3 日 11 时(北京时间),中国第 28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经典教案

第三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考点、热点回 1、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飞、周期、速度等基本特征。 2、了解并掌握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二、要点释义 (一)定义及相关术语 1、地球自转的特点。 (1)方向。 自西向东(在下图中A图用箭头表示):从北极上空上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在南极上空上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下图C) (2)周期 恒星日:23时56秒4分 (3)速度 角速度: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约为15度每小时,极点为零。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为零。 [灵犀一点](1)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 670千米/小时;其他各纬度(φ)的线速度(vφ)与赤道线速度v0的关系为:vφ=v0cos φ。 (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①纬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②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如图) (1)昼夜现象。 ①昼夜半球:图甲所在半球为夜半球;图乙所在半球为昼半球。 ②昼夜界限:AB弧所在大圆为晨混线(圈),AOB为晨线。 (2)昼夜交替。 ①成因:地球的自转(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②周期:一个太阳日

提示: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更替现象,周期为一年。 2.产生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灵犀一点](1)当地正午时的地方时为12时。 (2)“东边地区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与日常生活中的“早”是不一致的,东边时刻“早”一小时,即多一小时。 (3)时区、日界线计算歌诀: 邻区差一时,东加西减去; 日界线两边,西加东减去。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自转偏向。 (2)偏转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三、核心要点难点探究。 考点一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一定时: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为例: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