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管理学

信息管理学

信息管理学
信息管理学

现代远程教育

《信息管理学》

作者:臧国全

第一章信息管理基础知识

[一]、本章内容简介

本章概论了信息、信息管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计量等基本概念、理论及技术应用。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的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各种应用,掌握信息计量的各种方法。

[二]、本章学习的难点与重点

信息、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计量的方法

[三]、本章学习要点:

1、社会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

2、数据、信息、知识及其相关概念

数据: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

背景:接受者针对特定数据的信息准备

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其数据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数据+背景=信息

3、社会信息化的三个层次

(1)通过自动控制、知识密集而实现的生产工具信息化。

(2)通过对生产行业、部门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自动控制而实现的社会生产力系统信息化。

(3)通过通信系统、咨询产业以及其他设施而实现的社会生活信息化。

4、信息资源的概念

狭义的概念:指信息的本身或信息的集合,既信息的内容。

广义的概念:指信息及其相关因素的集合。既除信息本身之外,还包括与其紧密相关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

5、管理的定义(3)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包括非正式渠道和正式渠道中的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6、信息管理的总目标

保证社会信息流在不同渠道中有序流动,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以更高的效率、效能,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中充分发挥作用。

7、信息基础技术(2)

1、微电子技术

(1)通过利用和控制固体内电子的微观运动来实现对信号的加工处理。

(2)信号处理是在固体的微区内进行的。

(3)信号的传递只需在极其微细的尺度内进行。

(4)可以把一个电子功能部件,甚至一个子系统集成在一个很小的芯片上,在同一流程中成批地制造出来。

2、光子技术与光电子技术

(1)运算速度更快的光子计算机。

(2)存储量大的光存储设备。

(3)代替现行通信方式的光通信。

3、分子电子技术

(1)体积小、集成度高、存储容量大、数据保存稳定。

(2)速度快、信息处理能力强。

(3)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复制等再生能力,可靠性高。

(4)阻抗低、耗能低、功效高。

(5)与生物体同质,具有生物活性。

8、MIS技术

MIS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MIS的特点可归纳为:数据集中统一,采用数据库;广泛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应用和决策。

MIS技术是设计、生成MIS系统的技术。

MIS技术理论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简要设计与系统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等诸多环节。

9、信息应用技术

1、CIMS技术

CIMS是由管理信息系统、产品设计与制造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制造自动化系统及质量保证系统等功能子系统组成,CIMS技术是关于CIMS系统设计和生成的技术,其中的关键是将各功能子系统有机地集成在一起,以达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的目的。

密码技术

(1)数字签名。能够实现电子文档的辨认和验证。

(2)认证技术。进行信源识别,即验证发信人是否是冒充的,同时检验发送信息的完整性。

(3)信息伪装,又称信息隐藏。将机密资料秘密地隐藏于另一非机密文件内容之中。

2、防火墙技术

(1)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包。

(2)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

(3)封堵某些被禁止的访问行为。

(4)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

(5)对网络攻击进行检测和报警。

3、病毒防治技术

(1)预防病毒技术

(2)检测病毒技术

(3)消毒技术

10、信息输入技术(3)

1、网络输入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以通信方式从另一工作站或另一个网络系统获取信息的方式称为网络输入。网络输入大致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不规则的网络输入,在不违反知识产权法的前提下,由信息工作者通过网络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经过编辑后存入本地计算机,这种方式的使用范围很广,但随意性较大,自动化程度不高;另外一种方式是规则的网络输入,只适合在有共同的数据交换规范的特定部门之间使用,如文献情报部门可通过Internet检索某个书目中心的MARC数据,利用专用软件将检索到的数据套录到本地计算机

中的图书馆自动化软件系统中去。

11、普赖斯指数定律

F(t)=ae

a:为统计的初期时刻(t=0)的文献量

b:表示持续增长率

逻辑曲线的方程式

F(t)=————

[四]、本章练习题和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信息资源

2、信息输入技术

二、判断题

1.信息只存在于人的思维中。()

2.本体论层次的信息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3.信息是数据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4.从数据、信息、知识的范围角度,信息包含了数据,并且又是知识的子集合。()三、单项选择题:

1.最早把信息作为科学对象来加以研究的是在()领域。

a.通讯

b. 基因工程

c.物理学

d.信息管理

2.数据+(d)=信息

a. 经验

b. 表达

c. 学习

d. 背景

3.信息要转换为知识,必须与接受者的()相结合

a. 经验

b.生活水平

c.物质条件

d.精神状况

4. 从本体论层次上讲,信息与人类的出现顺序是()

a.同时出现

b.人类在先,信息在后

c.信息在先,人类在后

d.无法判断

四、多项选择题

1.下面哪些叙述是有关信息的有代表性的定义?()

a.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b.信息是负熵。

c.信息是通讯传输的内容。

d.信息是通讯传输的内容。

2. 信息的特征有()

a.普遍性和无限性

b.可分享性

c.理论性和实践性

d. 可存储性

3. 按流通渠道来划分,信息可分为()

a.文献信息

b.实物信息

c.正式信息

d.非正式信息

4.信息和()一起并称当代社会三大支柱性资源

a.材料

b. 科技

c.能源

d.物质

五、简答题

(1)简述信息的含义。

(2)简述信息、知识与数据的关系。

(3)信息的特征有哪些?

(4)简述信息管理的内容。

(5)信息管理的目标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试论信息管理的历史沿革。

(2)论述信息管理的主体技术。

(3)试论文献老化的表现。

(4)试论文献增长规律。

(5)谈谈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网络信息资源

[一]、内容简介

本章概论了因特网信息资源的概况、类型、构成、优势、缺憾及其评价。

学习目标

掌握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各种类型及其特点。

[二]、难点与重点

因特网信息资源基本形态及其特征

[三]、本章学习要点

1、TCP/IP通信协议结构

(1)应用层协议:SMTP、FTP、TELNET、HTTP

(2)传输层协议:TCP

(3)网间网层协议:IP

(4)物理网层协议

2、IP地址、域名、URL

IP地址:因特网为连入的每一台机器确定一个机器地址,该地址称为IP地址。IP 地址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字,往往将它按每8位换算成十进制数字写成所谓的“点分十进制”IP地址。如:202.115.63.5 为四川大学信息管理系的IP地址。

域名:以文字的方式表示的IP地址。域名由主机名、子网名、网络名从左到右构成,中间用“.”分隔成段。如:https://www.wendangku.net/doc/c22751771.html,代表信息管理系主机.四川大学校园网.教育科研网.中国。

在美国,常见的最上层域名有:edu、com、gov、mil、net、org等。其他国家都要加国家名。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描述具体资源及其位置。URL由三部分组成:应用协议、主机地址、目录路径和文件名称。

3、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客户端(client):通常是一个软件包或软硬件集成系统,负责提供用户界面、接受用户输入、将用户数据或指令传送给服务器、将服务器传回的数据输出给用户。

服务器(server):往往是一个软硬件集成体系,负责应用程序的运行和大量的数据存储,在接受客户机传送来的用户指令后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回给客户机输出给用户。

4、WWW服务

WWW的含义是(WorldWideWeb,环球信息网),是一个基于超文本方式的信息查询方式。WWW是由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研制的。通过超文本方式将Internet 上不同地址的信息有机的组织在一起,WWW提供了一个友好的界面,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信息浏览,而且WWW方式仍然可以提供传统的Internet服务,如Telnet、FTP、Gopher、

News、E-Mail等。

5、文件传输服务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

FTP服务解决了远程传输文件的问题,只要两台计算机都加入互联网并且都支持FTP协议,它们之间就可以进行文件传送。

FTP实质上是一种实时的联机服务。用户登录到目的服务器上就可以在服务器目录中寻找所需文件,FTP几乎可以传送任何类型的文件,如文本文件、二进制文件、图象文件、声音文件等。

6、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特点

(1)数字化存储和传递

因特网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在全球范围内大大小小网络的主机上,大数量、多类型、多媒体、非规范的信息融合在数字化形式上,并通过因特网广泛传播,其上的数字化信息主要是跨国界的数据流动和传递。

(2)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受网络用户驱动,网上信息资源的数量持续快速地增长;据估计,因特网上每天要发布14万件以上的新的信息(总量约450MB),全网提供的信息总量大约在25TB以上;而且更新周期短。

(3)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因特网已经成为当代信息存储与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其内容包罗万象,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在形式上,包括了文本、图像、声音、软件、数据库等,堪称多媒体、多语种、多类型信息的集合体。

(4)稳定性差,变化频繁

在因特网上,信息地址、信息连接、信息内容处于经常性的变动之中,信息资源的更迭、消亡无法预测。而且,由于信息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正式出版物与非正式出版物交织在一起,学术信息、商业信息以及个人信息混为一体,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给用户选择、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带来了不便。

结构复杂,分布广泛

(5)信息组织的局部有序性与整体无序性

(6)信息新颖,定期更新

(7)信息表达的生动性

(8)免费资源丰富

7、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标准体系

⑴内容:内容是评价与选择的核心,包括实用性、全面性、准确性、权威性、新颖性、独特性、稳定性。

⑵操作使用:操作使用是否方便、快捷,是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重要指标,包括导航设计、信息资源组织、用户界面、检索功能、连通性。

⑶成本:因特网信息资源大多是免费的,但依然存在成本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支持成本和连通成本等。

[四]、本章练习题和思考题

一、判断题

1.潜在信息资源可以被众多人所利用。()

2.表情可表达口头型信息资源。()

3.实物信息资源是以自然物质为载体的信息资源,可分为自然实物信息资源和人工实物信息资源两大类。()

二、单项选择题:

1. 狭义的信息资源指的是()

a.信息设备

b.信息网络

c.信息系统

d.信息的本身

2.按照性质来划分,信息资源可分为自然信息资源和()

a.文献信息资源

b.社会信息资源

c.电子信息资源

d.实物信息资源.

3.从资源的开发程度角度来讲,述评属于()

a.三次信息资源

b.二次信息资源

c.一次信息资源

d.其他类型的信息资源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体语信息资源的有()

a.手势

b.表情

c.姿态

d.谈话

2.属于人类再生资源的有()

a.信息资源

b.生物资源

c.空气

d.水

3.属于文献信息资源的有()

a.图书

b.期刊

c.模型

d.学位论文

四、简答题

(1)简述IP地址、域名与URL的关系。

(2)简述因特网(WWW)服务的含义。

(3)简述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特点。

(4)按时效性来划分,因特网信息资源可分为哪些种类?

五、论述题

(1)试论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划分方式。

(2)论述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优势。

(3)论述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缺憾。

(4)试论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体系。

(5)谈谈因特网的基本结构。

第三章信息组织与信息技术

[一]、内容简介

本章概论了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信息组织的三个层面、信息组织与检索语言以及网络信息组织。

学习目标

掌握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信息检索语言的基本原理、类型和应用、网络信息组织的基本方式。

[二]、难点与重点

信息检索语言、网络信息组织的方式、信息技术

[三]、本章学习要点

1、信息组织的概念

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2、检索语言的概念

信息检索语言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而创制的一种人工语言。

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汉语主题词表》

3、保证较高的检全率和检准率

检全率:检准信息/全部相关信息

检准率:检准信息/全部检出信息

漏检率:漏检的相关信息/全部相关信息

误检率:误检信息/全部检出信息

最高检全率、最低检全率

最高检准率、最低检准率

检全率与检准率的关系

4、FTP信息的组织

FTP信息是以文件的方式通过因特网上的FTP协议传输的。由于所传输的文件可以是任何类型(但从目前实践上看,主要是程序软件和多媒体文件),所以FTP信息的组织方式取决于所存储的文件类型。

5、Gopher信息的组织

Gopher服务站将网上的信息组织成联机的菜单系统,以方便用户浏览感兴趣的题目。所以这种信息的组织方式是树形结构的菜单分类索引。

6、数据库信息的组织

因特网上存在有大量的数据库,有些是免费的,搜索引擎可对其索引。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商业性的,搜索引擎无法对其索引,如数字图书馆中的一次和二次信息数据库等。

7、面向公共服务的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组织

这里所指的是各界公认的数字图书馆,即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纳入到因特网中,并下载、收藏和处理网上的其它数字化信息资源,面向公共提供远程信息检索和传播服务。

?信息存储的分布式

?信息组织的非线形

?信息组织的结构:指针、元数据和对象数据

8、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所谓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指个人为了读书治学的目的,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采用免费或基本免费的全文数据库软件,将有关的网上信息和自创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存储,使之成为有组织的信息集合,以供自己个人有效利用的数字图书馆。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一种类型。它是最贴近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数字图书馆。可以说,个人数字图书馆就是“e”时代的私人藏书楼。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广大网络用户的要求,而图书馆普及个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将是继普及信息检索知识之后的另一个用户教育的热点。

9、虚拟图书馆的概念

虚拟图书馆是因特网上组织信息资源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形式。具体说来,虚拟图书馆就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选定信息资源的学科领域,对有关的网站网页进行搜索和收集,加以鉴定核实,并对核实后的网址进行合理组织,使之能够提供检索、浏览和链接的信息集合。

10、虚拟图书馆的本质特征

从收录信息资源的学科属性来讲,虚拟图书馆都是学科专业或专题性的,没有综合性的虚拟图书馆。

从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方法来讲,虚拟图书馆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关键词标引和编排等合理组织。

从指向原始网页网站的超级链接来讲,虚拟图书馆要对链接进行鉴定核实,并不断维护,使其尽可能地不产生死链。

11、虚拟图书馆的局限性

?网上信息资源的不足。

?网上信息较不稳定。

?即使是提供公开浏览的网站网页,有的通过技术措施,不能进行内容下载。

?网络传播速度有限。

?数字化信息本身所具备的缺陷。

12、虚拟图书馆选题

?虚拟图书馆的选题依据:虚拟图书馆选题的基本依据是用户的需求与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现状相结合。

?虚拟图书馆的选题内容:虚拟图书馆都是以学科专业或专题作为选题对象的。

?虚拟图书馆的选题来源:单位机构的信息资料中心(图书馆、资料室等)选题;专家学者个人选题。

13、信息系统技术是建立在信息基础技术之上的,具体实现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控制等功能的技术。

14、信息处理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网络对信息进行存储、整理、加工、输出和利用的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等

15、MIS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对组织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计算机管理,能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能从全局出发辅助决策,能利用信息控制国民经济部门或企业的活动,并帮助其实现规划目标。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可归纳为:数据集中统一,采用数据库;广泛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应用和决策。

16、CIMS是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将制造类企

业中的全部生产活动,包括设计、制造、管理(即从市场调研、订货、计划、产品设计、

加工制造供销,直到售后服务等全部环节)统一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最优化的产品生产

大系统,达到缩短产品开发与制造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充分利用工厂各

种资源的目的,从而获得更高的整体效益,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

CIMS是由管理信息系统、产品设计与制造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制造自动化系统

及质量保证系统等功能子系统组成,CIMS技术是关于CIMS系统设计和生成的技术,

其中的关键是将各功能子系统有机地集成在一起,以达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的目的。CIMS作为一种组织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科学方法和工厂自动化的先进模式,正日益成为各国制造业所关注的热点。美国政府已把CIMS列为影响国家经济命运和地位的22项关键技术之一。

17、防火墙技术是保护网络不受侵犯的最主要技术之一。当企业内部网络连接到Internet 上时,防止非法入侵、确保企业内部网络安全就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了。最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就是在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设置一个防火墙,实施网络之间的安全访问控制,确保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

18、数据库技术是解决在计算机系统中如何合理地组织存放数据、有效地管理数据和高效地进行数据处理的技术,它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分支之一,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重要技术基础与支柱。

[四]、本章练习题和思考题

一、判断题

1.普赖斯曲线描述了科学文献量随着时间的推进呈指数增长的趋势这一规律。()

2.文献的老化是指文献中包含的信息不再有用。()

3.信息技术促进经济的网络化和全球化。()

4.信息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影响生产力的各个要素来实现的。()

5.信息基础技术是实现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等功能的技术。()

二、单选题:

1. 文字识别技术属于()技术

a.数据库

b.信息存储

c. 信息输入

d.信息安全

2.微电子产品的核心是()

a.集成电路

b.操作系统

c.MIS

d.OCR

3.TCP/IP是一种()

a.计算机硬件

b.通讯传输设备

c.管理软件

d.通讯协议4.在布拉德福统计的应用地球物理学中,他将期刊分为()个区。

a.1

b.2

c.3

d.4

5.引文偶合是指()

a.两篇文章同时具有同样的一篇参考文献。

b.两篇文章同时被其他一篇文章所引用。

c.作者引用自己以前的文章。

d.两篇文章具有同样的结构。

三、多项选择题

1.信息的安全技术包括()

a.密码技术

b.放火墙技术

c.光学识别技术

d.病毒防治技术2.信息的输入技术有()

a.语音识别技术

b.文字识别技术

c.网络输入技术

d.数据库技术3.下述哪些是网络操作系统?()

a.Windows NT

b.Unix

c.Linux

d.Novell NetWare

4.影响文献老化的因素有()。

a.文献的增长速度

b.学科差异

c.学科发展阶段的差异

d.文献的种类和性质

5.齐普夫定律可应用在()领域。

a.判断核心信息源

b.信息存储过程中的词汇控制

c.信息的可靠性判断

d.信息检索中的文档组织

四、简答题

(1)简述信息检索的基本类型。

(2)简述信息组织的概念。

(3)简述信息组织的三个层次。

(4)简述影响检全率与检准率的因素。

五、论述题

(1)试论信息手工检索的技术与方法。

(2)介绍搜索引擎Google的基本情况与检索方法。

(3)试论WINISIS的主要功能特点。

(4)试论信息检索语言的基本特点。

(5)论述个人数字图书馆收录信息资源的种类。

(6)试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评价标准体系。

(7)试述虚拟图书馆的本质特征。

第四章信息系统管理

[一]、内容简介

本章讲述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各个步骤所涉及的管理问题:开发管理、运行管理、维护管理及安全管理等。

学习目标:掌握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各个步骤所涉及的管理问题。

[二]、难点与重点

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

[三]、本章学习要点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整体目标,对与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进行系统综合处理,以支持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设备、数据、法规以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

2、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

从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到信息系统利用的过程划分: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3、运行管理的含义:是对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和控制,记录其运行状态,对信息系统进行必要的完善、修改和补充,以使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功能。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利用技术手段进行。

4、系统维护的目的与任务:系统维护的目的: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而可靠的运行,系统维护的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系统进行必要的改动。

5、系统维护的特点

(1)系统化开发方法对系统维护工作有极大影响

(2)系统维护具有很高的代价

(3)系统维护工作对维护人员要求较高

(4)系统维护工作的对象是整个系统的配置

[四]、本章练习题和思考题

第一节

一、判断题

1.在数据库系统中,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关系模型。()

2.电子数据处理的目的就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单选题

1.身份识别与认证技术应用于信息系统的()

a.安全管理

b.存储管理

c.系统管理

d.应用管理

2.数据挖掘技术出现在信息系统发展的(d)阶段

a.EDP

b.MIS

c.DSS

d.DW

三、多项选择题

1.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管理技术角度,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下述哪些阶段?()

a.EDP

b.MIS

c.DSS

d.DW

2.按照广义的信息系统来理解,下述哪些属于信息系统?()

a.图书馆自动化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

c.决策支持系统

d.HTML系统

第二节

一、判断题

1.信息系统的开发包括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维护等整个过程。()

2.一般来讲,程序设计在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中占用的时间最长。()

3.信息系统开发中文档管理的对象实际上就是系统的运行记录。()

二、单选题

1.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中,通过不断试验、不断演示、不断改进、直至最终完善的开发方式属于()

a.线形法

b.原型法

c.结构化分析法

d.线形迭代法

2.在信息系统开发的质量管理过程中,选择数据管理的方式属于()

a.人员质量管理

b.人员技术质量管理

c.系统开发策略与方法管理

d.文档质量管理

3.制订开发的进度属于项目管理内容中的()

a.任务划分

b.计划安排

c.经费管理

d.风险管理

三、多项选择题

1.项目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a.开发管理

b.测试管理

c.运行管理

d.项目实施后的评价管理

2.信息系统开发策略通常有()

a.原型法

b.线形法

c.调查研究法

d.概率统计法

3.信息系统开发中文档管理的要求有()

a.标准化

b.规范化

c.制度化

d.理论化

第三节

一、判断题

1.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就是对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测和控制,记录其运行状态,对信息系统进行必要的完善、修改和补充,以使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其功能。()

2.在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中,数据的校验工作和数据的录入工作总是同时进行的。()3.数据的备份管理是保证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它能保证在系统发生故障后恢复到最近的时间界面上。()

二、单选题

1.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在整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中处于()阶段

a.可行性论证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的使用

2.有关工作数量(如:每月录入的数据量)的信息是()

a.系统安全管理的信息

b.系统硬件维护的信息

c.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信息

d.系统的网络通讯信息

3.有关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规范的规定属于()

a.机房管理制度

b.运行管理制度

c.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d.档案管理制度

三、多项选择题

1.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主要通过()手段来实现。

a.伦理

b.法律、法规

c.行政

d.技术

2.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主要包括()内容

a.日常运行管理

b.运行情况的记录

c.运行情况检查和评价

d.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3.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人员配置有()

a.系统主管人员

b.数据收集人员

c.数据校验人员

d.数据录入人员

第四节

一、判断题

1.一般来讲,信息系统的维护费用占整个系统生命周期总费用的比例非常小。()2.在信息系统的软件维护中,一般来讲,预防性维护所占的比例最大。()

3.对系统的结构、接口、功能和内部过程的充分理解是进行系统维护的前提。()二、单选题

1.在信息系统的维护过程中,增加在线帮助属于()

a.纠错行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2.下述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采用结构化开发方式有利于系统维护。

b.系统维护的工作量一般要远远小于系统开发的工作量。

c.对系统维护人员的水平要求一般要远远低于对系统开发人员的水平要求。

d.系统维护的全部工作都集中在源代码上。

3.一个新的系统生命周期的开始是建立在()的基础上。

a.系统难以使用

b.系统难以维护

c.系统难以运行

d.系统难以评价

三、多项选择题

1.信息系统的系统维护对象包括()

a.程序的维护

b.数据的维护

c.硬件设备的维护

d.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

2.信息系统的软件维护工作包括()

a.纠错性维护

b.适应性维护

c.完善性维护

d.预防性维护

3.信息系统的可维护性是指()

a.系统使用的容易性

b.系统的可理解性

c.系统的可测试性

d.系统的可修改性

第五节: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一、判断题

1.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与攻击与技术发展具有相关性。()

2.目前微软产品不会给信息系统的安全带来影响。()

3.目前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了病毒传播的一种途径。()

4.目前所有软件都不存在着安全漏洞。()

二、单选题

1.制订网络安全标准属于信息系统安全策略与措施的()方面。

a.法规保护

b.行政管理

c.人员教育

d.技术措施

2.防止非法用户的访问属于网络安全内容中的()

a.保密性

b.认证性

c.完整性

d.防御性

3.盗版软件的采用是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

a.环境

b.人为

c.管理

d.经济

4.在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和攻击中,对信息或数据的攻击是指()

a.信息的非法复制

b.干扰信息传播的通讯线路

c.非法访问信息系统

d.盗用信息系统的口令

三、多项选择题

1.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要,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b.信息系统中数据本身的弱点。

c.信息系统的普遍性越来越高。

d.信息系统的增值性越来越大。

2.信息系统安全受到攻击的类型有()

a.信息系统硬件被攻击

b.信息泄露

c.计算机犯罪

d.计算机病毒

3.信息系统的安全是指()

a.信息安全

b.计算机安全

c.网络安全

d.通信安全

4.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有()

a.环境因素

b.人为因素

c.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四、简答题

(1)简述信息系统管理的概念。

(2)简述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3)简述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内容。

(4)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五、论述题

(1)试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2)论述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策略。

(3)论述信息系统维护的目的与任务。

(4)试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5)谈谈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与内容。

第五章信息人文与信息产业管理

[一]、内容简介

本章讲述了信息人文管理和信息产业管理中的各个层面,包括信息文化、信息政策与法律、信息伦理与信息素养、信息产业特征及其信息商品市场的管理等。

学习目标:了解信息人文和信息产业管理中的各个层面。

[二]、难点与重点

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信息伦理、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

[三]、本章学习要点

1、“知识社会”的特征:(1)依赖性(2)中心(3)应用(4)知识的不平等性

2、信息政策的概念

信息政策是政府或社会集团根据一定时期的实际需要制定的有关信息、信息产业、信息活动的管理与发展等各个方面的方针策略和行动准则。

广义的信息政策含义:包括信息法律

狭义的信息政策含义:指信息产业政策、信息技术政策。

信息政策的目的在于对信息活动和信息产业发展实行控制。

3、信息法的概念

信息法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调整信息活动中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主体:信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客体:信息

信息法与信息政策的共同点

信息法与信息政策的区别

4、信息立法:信息立法是由一定的国家机关制定信息法律的活动。

信息立法体系是由信息法律条文和规范性文件构成的规范性文件系统。

5、信息素养人:拉德尔和库恩斯认为,信息素养人应具备下述7种技能:

(1)能在信息和科技的环境种有效地学习

(2)在竞争的社会环境下有生产经营能力

(3)在快节奏的社会中有效地工作

(4)能克服各种挑战

(5)能有效到利用信息

(6)能利用书写和计算机等工具从事工作

(7)掌握研究方法和学习技能

6、信息产业的特征

?是新兴的战略型产业

?是智力密集型产业

?是高投入型产业

?是高渗透、高增值型产业

?是高就业型产业

?是可持续发展型产业

?是高创新、增长快、综合性强的复合型产业

7、信息产业的作用

?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对经济结构具有软化作用

?对社会经济基本资源具有替代作用

?对国民经济财富具有增值作用

?对国民经济生产要素具有优化作用

8、信息产业管理的定义

信息产业管理是对信息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决策、组织、调节和监督的一种控制活动。

包括: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信息生产与开发、信息采集与处理、信息流通传播与信息服务等。

9、信息产业管理体制的含义:

信息产业管理体制是指对信息产业进行宏观管理的产业管理体制。

?管理机制

?管理机构

?管理制度

[四]、本章练习题和思考题

第一节:信息社会与信息文化

一、判断题

1.“信息社会”这个概念出现在“后工业社会”概念之前。()

2.“虚拟社会”又称“网络社会”,是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空间系统。()

3.网络文化完全可以彻底取代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

二、单选题

1.下述哪个特性可以说明“虚拟社会”这个新型的社会形态?()

a.现实性

b.经济性

c.开放性

d.限制性

2.信息侵略来自于信息垄断,其最大的威胁是发达国家控制了网络和大量的信息资源,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的侵犯。

a.信息主权

b.信息经济

c.信息组织

d.知识产权

3.数字鸿沟的含义是指()

a.信息在时间上的分布失衡

b.数字化产品的质量差异

c.数字地球的差异

d.信息的贫富分化

三、多项选择题

1.“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有()

a.信息成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

b.以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

c.劳动者的知识化成为基本要求。

d.科技与人文在信息的作用下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2.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有()

a.虚拟现实

b.自由交互

c.个性发展d经济膨胀

3.下述哪些可以作为网络传播的特点?()

a.单项传播

b.只能发布纯文本信息

c.信息的更新速度快

d.信息量大第二节

一、判断题

1.信息政策仅仅涉及到国家信息化的建设与规划层面。()

2.信息政策制订和实施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指导各种信息活动和信息实践。()

3.信息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调整信息活动中社会关系法律法规的总称。()4.信息法律主体就是信息本身。()

5.世界上最早的信息法产生于17世纪的欧洲。()

二、单选题

1.一般认为,狭义的信息政策通常包括()

a.信息法律

b.信息产业政策

c.信息伦理

d.信息道德

2.美国著名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由()指定的。

a.里根政府

b.布什政府

c.克林顿政府

d.卡特政府

3.我国第一份国家信息政策的出台是在()年。

a.1958

b.1985

c.1991

d.1995

4.下述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a.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同时出现的。

b.信息政策是信息法律的先导。

c.信息法律是信息政策的先导。

d.有时信息法律是信息政策的先导,有时信息政策是信息法律的先导。

5.下述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a.信息法是由有关政党制定的。

b.信息法是由国家权力机构制定的。

c.有关政党和国家权力机关都可制定信息法。

d.政党和国家权力机构都不能制定信息法。

三、多项选择题

1.从空间范围来讲,信息政策可划分为()

a.国际信息政策

b.国家信息政策

c.地方信息政策

d.企业信息政策

2.从内容上讲,信息政策可包括()

a.战略性信息政策

b.战术性信息政策

c.信息技术与产业政策d行业信息政策.

3.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主要包括()

a.铺设覆盖全国的光纤主干网络。

b.利用网络将政府各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学校等连接起来。

c.网络将传输多媒体信息。

d.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

4.下列哪些是我国出台的关于网络管理与安全的信息法律?()

a.《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b.《信息自由法》

c.《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议》

d.《网上儿童隐私权保护法》

5.信息立法体系应包括()

a信息产权法

b.信息技术法

c.信息产业法

d.信息服务法

第三节

一、判断题

1.信息伦理是指人们从事信息活动的伦理要求、伦理规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关系。()

2.用E-mail回信时,一字不漏地将原信附上,符合网络礼仪。()

3.信息意识主要指对信息的认识和对信息的态度。()

二、单选题

1.下列那条属于美国计算机协会确立的信息伦理准则?()

a.尊重个人隐私

b.忠于所服务的机构

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强化创新意识

2.《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是一种()。

a.信息法律

b.信息政策

c.网络伦理规范

d.信息意识

3.网络道德基本原则中的全民原则是指()

a.一切网络行为必须服从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

b.网络主体间的行为方式应符合一致的、相互认同的规范和标准。

c.网络行为主体道德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d.网络主体的行为不能自私自利。

三、多项选择题

1.下述哪些是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计算机伦理戒律?()

a.应该考虑所编程序的社会后果

b.不应该用计算机作伪证

c.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

d.可自由地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

2.网络伦理包括()

a.网络传播

b.网络礼仪

c.网络行为规范

d.网络道德原则

3.信息能力包括()。

a.信息的获取能力

b.信息的吸收能力

c.信息的处理能力

d.信息的交流能力

第四节

一、判断题

1.信息产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信息产业不太可能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3.信息产业是一个低风险性产业。()

二、单选题

1.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信息技术的发展

c.信息消费需求的增长

d.国民经济的发展

2.认为信息产业是“第四产业”的说法是对产业采用()的划分标准而划分出来的。

a.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

b.以技术、工艺的相似性

c.以大致的经济活动发展阶段

四、简答题

(1)简述信息社会的标志。

(2)简述信息社会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3)简述信息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4)简述信息政策的概念。

(5)简述信息法的概念。

五、论述题

(1)试论信息立法体系的内容。

(2)论述我国信息法制建设。

(3)论述网络伦理的基本内容。

(4)试论信息产业的特征。

(5)谈谈信息商品市场的内涵。

第六章企业与政府信息管理

[一]、内容简介

本章讲述了企业和政府信息管理中的各个层面,包括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企业信息管理组织、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与政府网站的建设等。

学习目标:了解企业和政府信息管理中的各个层面。

[二]、难点与重点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政府网站的建设

[三]、本章学习要点

1、企业信息管理的含义

企业信息管理的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编码化与管理。

?数据的编码化

?隐含知识和工具编码化

?业务流程编码化

?经营决策编码化

2、虚拟企业及特点:

(1)周期的短暂性

(2)速度上的竞争优势

(3)更重视提供产品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4)集中核心能力

3、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

?基本活动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

?以企业员工智力资源的开发为中心

?重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重视领导方式的转变

4、电子政务的作用

?使公共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政府的有关信息

?将大大提高人员的效率

?使政府成为一个更透明更开放的政府

[四]、本章练习题和思考题

第一节

二、单选题

1.市场需求信息属于()

a.企业内部信息

b.企业外部信息

c.企业人事信息

d.企业技术信息2.EPDS具备()

a.数据分析功能

b.企业规划功能

c.销售预测功能

d.数据的统计功能

3.下述哪种信息系统产生最早?()

a.MIS

b.DSS

c.ERP

d.OAS

4.“在企业内部,许多信息可以被各个部门使用,从而保证了决策的一致性和行为的可协调性。”属于企业信息资源特点中的()。

a.时效性

b.有序性

c.共享性

d.可存储性

三、多项选择题

1.企业信息资源的特点有()

a.时效性

b.有序性

c.共享性

d.可存储性

2.ERP采用的技术手段有()

a.模块化的结构

b.FoxBase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

c.安全保密技术

d.电子数据交换

3.CRM通常包括()

a.市场管理

b.销售管理

c.客户管理

d.技术支持

4.模块化结构具有()特点。

a.版本升级方便

b.安装方便

c.结构比较死板

d.安全性能差

第二节:企业信息管理组织结构与企业知识管理

一、判断题:

1.企业信息管理体制是指关于企业信息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

2.企业绝大部分信息无须经过分析就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3.收集车间或分厂的各岗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是企业高层信息管理机构的职能之一。()

4.企业知识管理的任务就是要管理好企业的智力资本。()

二、单选题

1.CIO是指()。

a.首席执行官

b.知识主管

c.信息主管

d.财务主管

2.CKO是指()。

a.首席执行官

b.知识主管

c.信息主管

d.财务主管

3.在企业信息管理结构的模型中,网络信息部门属于()

a.战略规划中心

b.信息资源中心

c.IT中心

d.战略信息专家中心

4.我国目前企业信息管理的现状可描述为()

a.整体情况不乐观

b.整体情况比较乐观

c.整体情况非常乐观

d.整体情况与国外发达国家基本相同

三、多项选择题

1.CKO的主要作用有()

a.建立企业知识库

b.规划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c.构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

d.管理知识工人

2.CKO的素质要求有()

a.“战略家”素质

b.“技术”素质

c.“管理者”素质

d.“公关”素质

3.企业知识创新的驱动模式有()

a.利益驱动型

b.行政命令型

c.合作竞争型

d.经济刺激型

4.企业外部的知识管理包括()

a.建立外部知识网

b.在合作和竞争中学习

c.提高企业对外反映速度

d.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与政府信息化

一、判断题:

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单一的。()

2.政府信息化实际上是一个纯技术问题。()

3.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然会带动企业和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从本质上讲,政府信息化与办公自动化没有联系。()

二、单选题

1.从历史上看,最早系统地生产、保存和管理记录的国家是()。

a.中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2.明确授权在政府部门设立CIO的法律是美国的()。

a.《信息自由法》

b.《通用记录处置法》

c.《联邦记录管理修正案》

d.《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

3.下述哪种措施可以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化的进程?()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pdf

信息管理学基础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 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 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 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 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 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 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 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 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1.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 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始于 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的信息准备,即当接 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或符号组合公认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获取一组数据载 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 2.信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信息是数据 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 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 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与知识准备。 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整合才能转化为知识。信息+经验=知识。 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原材料,数据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次之,知识最小。 4.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典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 1.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 ) A 香农 B 霍顿 C 钟义信 D 哈特莱 2. 90年代,我国文献情报领域的学者们更多地吸收了欧洲学者的信息管理思想,形成了(A ) A 信息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记录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 3. 信息系统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B)、马钱德(D. A. Marchand)等,是三大流派最系统、 最成熟的理论学派。 A 瑞克斯 B 霍顿 C 高(K. F. Gow) D 库克 4. ( C)是三大派流派中内部分歧最大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马丁、克罗宁 A 记录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信息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 5. 1986年,信息管理学者马钱德和(D )出版了《信息趋势:如何从你的信息资源中获利》, 在这本书中将信息管理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信息战略规划成为信息管理发展过程的最新阶段 A 德鲁克 B 安索夫 C 西诺特 D 霍顿 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指出,人的需要分成 ( C )级,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排列的位置也不同。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7. 美国心理学家( A )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指出,人的需要分成 五级,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如图5-2所示。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排列的位置也不同。 A 马斯洛 B 马钱德 C 弗鲁姆 D 弗海德 8.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ictor H.Vroom) 的( A )是: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他 们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他们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 A 期望理论 B 层次需求理论 C 公平理论 D 强化理论 9. 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A )提出的。它主要是研究报酬的公 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A 亚当斯(J.S.Aadams) B 马洛斯 C 弗鲁姆 D 西诺特 10.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的。他认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 的行为,这种行为作用于环境。 A 马洛斯 B 斯金纳(B.F.Skinner)

第7章 信息管理的组织

授课时间2学时 第七章信息管理的组织 授课题目 第一、二节信息管理机构、组织体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这两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管理组织的基本构成、企业管理的层次与机构模式,重点把握信息管理的组织体系的架构和设置ID的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为主,结合板书、课堂讨论和实例分析,同时加以作业和答疑。 教学基本内容: (一)信息管理机构 信息机构是实施信息收集、加工、储存、传递等有关信息管理活动的组织形式。 建立与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业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是实现信息管理战略任务的关键。 从信息产业化的全貌上来看,主要是由五种职能部门所组成: (1)信息使用部门:使用信息的用户,是提出信息的需求,信息的内容、范围、时限等具体的部门,也是将信息用于分析研究、解决管理决策问题的部门。 (2)信息供应部门:大体上有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3)信息处理部门:主要是使用各种技术工具和技术方法处理信息的专业部门。 (4)信息咨询部门:主要是为使用部门提供咨询意见,帮助他们向信息供应部门、信息处理部门提出要求,帮助用户研究信息和使用信息。 重要部门: (5)信息管理部门:它在信息工作的五种职能部门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负责协调各部门,使之能够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目前,一些企业内部的信息工作的职能分工还没有那样明确,信息资源往往广泛分布于各个部门,有的部门既是信息供应者又是信息处理者又是信息使用者。 信息管理部门要从企业的综合部门的角度,协助各业务部门抓好信息工作。为了提高信息管理的总体效率,需要建立一个集中管理企业信息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承担以下四个功能:(1)、信息汇总与收集功能。 (2)、信息管理与检索功能。 (3)、信息分析与处理功能。 (4)、信息的协调与沟通功能。 关于企业信息管理的组织机构模式有三种: (1)、集中式结构模式。 (2)、分散型结构模式。 (3)、集中-分散型结构模式。

东财《信息管理学》在线作业1

(单选题) 1: 信息管理学是()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 A: 信息传播学 B: 管理学 C: 信息科学 D: 信息经济学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企业系统规划法的重要工具是()。 A: CSF B: BPR C: U/C矩阵 D: BSP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按照检索的信息形式,信息检索可分为文本检索和()检索。 A: 多媒体 B: 超文本 C: 图片 D: 文字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结合工程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思想,信息系统建设一般需经过系统分析、()、系统实施等阶段。 A: 系统设计 B: 系统维护 C: 系统调查 D: 系统规划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按信息来源,信息可分为内源性信息和()。 A: 企业信息 B: .产业信息 C: 外源性信息 D: 行业信息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信息战略规划包括信息技术战略、()和信息管理体制战略等三方面规划内容。 A: 人力资源战略 B: 信息资源战略 C: 计算机发展战略 D: 信息系统战略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1991年,美国()大学的三位学者提交了一份名为《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们创造性地概括出一种称为“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的新型企业。 A: 哈佛 B: 麻省理工 C: 里海 D: 普林斯顿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信息接收者或信息接收端称作()。 A: 信栈 B: 信源 C: 信宿 D: 信道

(单选题) 9: 逻辑顺序方法的步骤是信息调查、信息分类与登记、()。 A: 信息整理 B: 信息存储 C: 信息采集 D: 信息分析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口传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也称为()。 A: 非文献信息源 B: 静态信息源 C: 网络信息源 D: 文献信息源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1: ()是法律承认的权威机构,负责发放和管理电子证书,对电子商务中网上交易各方进行身份确认。 A: 数字密钥 B: 数字证书 C: 认证中心 D: 支付网关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2: 从基本组成上来说,信息系统是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处理层、()和用户接口层等4个层次组成。 A: 规划层 B: 系统层 C: 设计层 D: 应用层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3: 企业领导者的信息查询行为会受到企业组织和社会信息环境的影响,其规律可归纳为:可近性和()。 A: 易用性 B: 准确性 C: 及时性 D: 适用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4: 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实现信息的效用与价值。 A: 信息活动 B: 信息流向 C: 信息技术 D: 信息资源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5: 信息战略规划包括信息技术战略、()和信息管理体制战略等三方面规划内容。 A: 计算机发展战略 B: 信息系统战略 C: 信息资源战略 D: 人力资源战略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 信息流的主要功能包括联结功能、()和()。 A: 统计功能 B: 调控功能 C: 决策功能 D: 查询功能

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new

2010年~2011年信息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2信息管理(广义):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3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的认知主体(人或由人组成的机构、组织)之间相互交换信息的过程。 4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5信息组织: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使信息从无序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

6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2分) 1、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受者 的模式。 2、信息对物质载体具有依附性。 3、“三金”工程是指金卡金关金桥三大 基础工程的简称。 4、核心信息源是马太效应优势积累的结果。 5、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源、信息的准确度信息费用 三方面的评价来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 6、信息组织的特性是依附性、渗透性、增 效性。 7、从便于对信息管理的角度将信息源划分为记录型、 智力型、实物型、零次型。 8、信息检索的特性是相关性、逻辑性、不确定性。 9、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具有

信息管理学教程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4、IRM:信息资源管理。 5、SCM:供应链管理。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7、ERP:企业资源计划。 8、CRM:客户关系管理。 9、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0、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2、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3.信源:发出信息的来源

信道:信息传递的通道 信宿:信息接收者 14、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5、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16、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17、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8、DSS:决策支持系统 19、ES:专家系统 20、EIS:主管信息系统 21、OAS:办公自动化系统 22、SIS:战略信息系统 23、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24、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25、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27、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28、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29、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信息管理学基础(简答题)

信息管理学基础(简答题) ㈠论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现状 ㈡论述信息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及主要内容 ㈢信息组织的基本思想方法有哪些?网络信息组织的技术方法极其特征是什么? 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㈤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一题:论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及现状 答:1、中国信息化的现状: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十分重视信息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早在1984 年 9 月,提出的“开发信息资源, 服务四化建设”,就把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业的发展同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腾飞联系在了一起。从八十年代中期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以来, 10 年左右时间里, 全国已形成以中央、省、地、县( 市) 各级计划部门信息中心为骨干的信息专业队伍。连同各行业、部门的信息机构已构成较完整的信息体系。1993 年, 以“三金”工程的提出和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的成立为主要标志, 中国进入了第二次信息化的高潮。由于政府的重视, 中国的信息化进程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 在信息通信设施方面全国新增长途光缆干线 8 万余公里, 新增局间电话 5600多万线, 电话主线用户超过4400万。公用数字数据网已联通约 1000个县市, 公用分组交换网已覆盖2000多个县市和乡镇。卫星通信方面新建了12 座地球站, 形成由 20个城市组成的卫星通信网。至 1995 年底全国已有近千座广播电台、约 700 座电视台和 700 余座有线电视台, 其中有线电视用户已近 4000万。不仅如此, 各种高新通信技术已普遍使用,异步传输模式也开始试验。在信息处理设施方面国内计算机拥有量已超过 300 万台( 套) 。信息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源于近些年的高额投入。在信息资源的开发方面, 不仅传统的信息媒体有了很大发展, 如报纸已有 1000 种、杂志已近7000种, 年出版图书已逾 10 万种。而且电子化信息资源开发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据国家计委、科委和国家信息中心去年的联合调查, 国内有一定规模可以上网服务的数据库已达1038个。在信息服务业方面, 据各方面的资料分析, 国内现有信息服务企业约 1 万家, 从业人数约 20 余万人。与 10 年前相比有了几倍至 10几倍的增长。在网络建设上, 近些年各部门、各地区的局域网以及纵向的广域专业网都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去年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国内已有电子化信息服务网络 104个。可以说, 中国信息化进程近几年确实取得了跳跃式发展。 2、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尽管中国信息业近年来有了较长足的进展, 但毕竟仍是起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信息管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信息:香农概念——信息是二次不定性之差,不定性就是对事物认识不清楚,不知道,信息就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定性。 哲学概念——信息时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或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 反映,它体现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并发挥最高效率,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信息管理:狭义上认为信息管理师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储,检索和规划的等,并将其引向预定 目标。 广义上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活动诸要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 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信息资源: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信息并非全部是资源,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 狭义的信息资源: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的数据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等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种 人类管理活动。 信息经济学: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信息源:信息的来源 内部信息:来自组织内部,一般比较可靠,容易掌握 外部信息:从其他地方收集或买来的,要注意其正确性,需要花大力气去搜集 一次信息源:由现场直接采集的信息 二次信息源:各种文件或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 静态信息: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不发生根本变化的信息 动态信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的信息。 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指一切信息工作的信息采集,不只是指信息服务部门为用户的需求所进行的信息采集。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流:具有动态含义,它是一种定向运动着的信息所形成的流 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都称为信息处理。信息处理过程要经过几个环节: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 索、使用、反馈等 内源信息流: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 外源信息流: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环境流入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信息管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信息的一般定义: 信息是认知主体对物质运动的本质特征、运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运动的有序性的反映和揭示,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企业管理界的“信息”定义 信息:管理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情况的情报、资料等的统称。 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任何物质都是信息的母体。信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信息产生的广延性与无限性 ?信息在时空上的传递性 ?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他们从同一事 物中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也不相同。 ?共享性 ?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时效性: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而脱离源事物的信息会逐渐失去效用。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导致政府和各行各业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点: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信息化的层次可以分为5个: (1)产品信息化; (2)企业信息化;(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 (3)行业信息化;(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点)(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管理的对象:信息、信息活动 信息管理的定义 狭义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内容的管理。

广义的信息管理:不仅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而且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信息管理:个人、组织、社会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信息管理内涵剖析: (1)概括了信息管理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 (2)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活动 (3)反映了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规划、组织、控制 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信息资源有三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管理流程: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信息的创建(生产/发布):机构、网络、规范性 信息采集 信息组织:序化、有效的系统 信息存储:共享、保护、备份、恢复 信息利用:价值实现 信息清理(销毁/回收) 第2章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的分类 a)人与自然的信息交流(非生物与其他生物) b)人与人的信息交流 c)人与人信息交流的社会性特征 信息交流的定义: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认知主体之间借助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数据、知识和事实等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 共时信息交流:横向(克服交流的空间障碍) 历时信息交流:纵向(消除交流的时间障碍) 申农-维弗的通信模型

信息管理学基础习题,重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 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 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重要概念】 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GII “三金”工程信息管理文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 【简答】 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 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本章知识点】 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用。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目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二章信息交流思考习题 一、教学目的 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理解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二、教学内容 1.信息交流概念、信息交流行为 2.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和要素 3.信息交流传播的模式和特征 4.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过程,信息栈和栈交流 5.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6.信息交流的实现与障碍 三、本章重点 1.信息交流的条件要素 2.栈交流 3.信息守恒原理、信息扩散原理 4.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简答】 1、简述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信息交流与认识过程。 3、信息交流有哪些条件和要素。 4、怎样理解信息交流与传播中的栈以及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 5、简述S、R、T信息守恒的含义。 6、了解信息扩散原理的内容。 7、简述两种信息变异的形式和原因。 【本章知识点】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管理 第一节信息得含义 【本章考点】 1、信息、全信息、社会信息得概念(2010年名词解释) 2、信息得特征 3、社会信息化得含义及层次 4、信息管理得内容及任务 5、信息管理得沿革发展 【本章重难点】 1、社会信息化 2、信息管理得目标与任务 3、信息管理得发展阶段及基本特征 【知识点详细讲解】 一、信息概念得发展 1、消息层面得信息 早期,人们对信息得理解就是很肤浅得,仅停留在字面上,把信息瞧做就是消息得同义语。这种认识甚至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唐朝诗人李中曾吟出了“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得名句。诗中得“信息”就就是指音信、消息。在西文中“信息”(information)与“消息”(message)两个词汇在许多场合也就是相互通用得。 2、通信领域得信息概念 最早把信息作为科学对象来加以研究得就是在通信领域。 (1)哈特莱得开创研究 1928年,哈特莱把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得方式,并用选择得自由度来计量这种信息得大小。 (2)申农得负熵理论 1948年,通信专家申农以概率论为工具,阐明了通信中得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给出了计算信源信息量与信道容量得方法与一般公式,得到一组表示信息传递重要关系得编码定理,即负熵理论,把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得东西。 (3)维纳得控制理论 1950年,控制论得奠基人维纳则把信息瞧做广义通信得内容,把人与外部环境交换信息得过程瞧做就是一种广义得通信过程,即泛指人与人、机器与机器、机器与自然物、人与自然物之间得信息传递与交换。维纳同样也把信息解释为负熵。 3、经济科学得信息概念 不确定性与信息之间关系得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就受到许多经济学家得关注。这些关于信息得理解也在不断影响着其她领域得研究,例如有关风险定性得减少(信息得获取)与成本、收益联系起来,取得了突出成果。 4、信息得生物科学概念 英国生物学家W、阿思比把信息定义为“变异度”,她认为,任何一个集合包含得元素得数目以2为底得对数就就是该集合得变异度。 在生命科学领域,动物界与植物界得信号交换,甚至生命体由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由一个机体传递给另一个机体,也开始被瞧做就是信息得传递。例如生物体内得核酸分子(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与核糖核酸RNA)就就是通过自我复制,把遗传信息一代代传下去,这就就是一种重要得信息传递。 5、科技工作得信息概念 科技信息工作中信息被瞧做经验、知识与资料。诸如:“信息就是作为存贮、传递与转换得对象得知识”,“信息就是人与人之间传播着得一切符号系列化得知识”,“信息就是决策、规划、行动所需要得经验、知识与智慧”,“信息就是组织好得、能传递得资料”等等都就是有代表性得信息定义。 6、哲学中得信息概念

信息管理学试卷答案

《信息管理原理与方法》模拟试卷 一、 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 1、破译或攻击密码的类型有 惟密文攻击 、 已知明文攻击、 选择明文攻击 和 选择明文攻击四种。 2.按信息的性质分类,可以将信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 和 语用信息 。 3.若随机事件集合x 1,x 2,…,x n 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 1,p 2,…,p n ,且0≤p i ≤1,i=1,…, n ,∑=n i i p 1=1, 则随机事件集合x 1,x 2,…,x n 的香农信息熵公式为∑-=i i s p p H log 。 4.若C={000,111},则=⊥C {000,101, 110,011},且=⊥C dim 2 。 5.列出[3,2]循环码C 的所有码字 {000,110,101,011}。 2.在决策科学中,效用值是指某事物对决策者的作用程度与效果,是以决策者的现状为基础的精神感受值,是决策方案的后果对于决策者愿望的满足程度。它具有以下二重性: 客观性和 主观性 。 4.若C={000,110,101,011},则=⊥C {000,111},且=⊥C dim 1。 5. 设C 是二元[6,3]线性码,则C 中含有(8)个码字。 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3分) ?1. 修改为:泛化是用来扩展概念的外延,使其能够包含更多的正例,应用于更多的对 象。泛化分析可以用来扩展一个概念的语义信息,从而合并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减少要处理对象的个数,约简信息的处理空间。 ?2. 修改为:解密不是译码的一个重要内容。 ?3. 设C 是[n , k ] 二元线性码,则C 中码字陪集个数为2n-k 。 √4. 设C 是[n , k ]二元线性码,则n C C =+⊥dim dim 。 √5. 从密钥的使用来看,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是一般通讯加密的逆过程。 √1. 在F 2上,x 7-1除以x 3+x +1的商为x 4+x 3+x +1。 ?2. 修改为:加密不是编码的一个重要内容。 ?3. 修改为:设C 是[n , k ] 二元线性码,则C 中码字的个数与陪集个数之和为2k +2n-k 。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简单的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信息管理学教程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2、():管理信息系统。 3、():信息资源管理。 4、():供应链管理。 5、():企业过程再工程。 6、():企业资源计划。 7、():客户关系管理。 1.管理的基本职能包 括:、、、、。 2.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从科学管理的思想到信息资源管 理的思想的演变过程,是管理重心从的管理到管理再到管理的变化过程。 3实现的手段有两个使能器:一个是,一个是。 第二章 1、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2、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3、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4、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5、信息科学:是研究不同领域里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以及使用的学科,也是认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科学。 1.在一个具体的组织内部,有信息(高层)、信息(中层)、信息(基层)。 2.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看,信息按加工深度分为信息(原始信息)、信息(对原始信息加工处理后的信息)、信息(管理决策信息)。 3. 、、一起是构成现实世界的三大要素。 4.香农提出了通信系统的模型,定义了、、。 5.信源因其发送信息的状况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信源,另一种是信源。 6.通常,我们把信道分为信道和信道。 7.信宿可以是,也可以是,其中也包括。

信息管理学

第二篇信息管理学概论 第一章信息管理 一、信息管理概述 (一)信息管理的概念及对象:实质就是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信息管理不只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信息、人员、技术、机构等进行管理,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社会对信息需求的过程。) (二)信息管理的视角: ①技术角度: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贮、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 ②经济角度: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信息市场,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形成、发展、特征和运行模式,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技术的评价选择以及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③行政和法律角度:立足于政府职能,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信息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着眼于解决和协调社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等,促进社会更充分利用信息,发挥其社会功能,为实现某种发展目标服务。 ④人文角度:立足于研究信息流控制中的道德、伦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建设。 (三)信息管理的流程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二、信息管理的沿革与发展 (一)传统管理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 (二)技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问题是拼命追求新技术,完全忽视了信息管理中其他因素的作用。 (三)资源管理阶段:概念剔除的两个背景,一是技术管理阶段纯粹的技术手段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利用;二是信息成为一种资源,迫切需要从经济角度思考问题,并对它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带来的问题,一是网络信息的无序化扩大,二是信息污染,三是信息侵权和安全问题,四是根据需求和效率配置网上信息资源的难度更大。 (四)知识管理阶段:是一种重视与人打交道的信息管理活动,其实质是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信息与人们利用这些信息的规则联系起来。其核心是知识的创造、应用、学习、理解和协商。其实现必须以相应的信息技术为条件。 三、信息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一)信息管理的目标

信息管理学一

一、信息1.信息的含义信息、Information 、情报、资讯、消息 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中均形似“information” 日文中为“” 我国台湾称之为“” 我国古代用的是“消息” 不同学者的见解: 香农(Claude E. Shannon)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维纳(Norbert Wiener):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 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经济管理学家:信息是辅助决策的有效数据。 物理学家:信息实质上是熵,描述系统与环境交流信息的程度。 电子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信息是电子线路中传输的信号。 霍顿(F. W. Horton) :信息是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方式或状态直接或间接表述。 科学的信息定义: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实质内容。 2.信息的特征 第一节信息资源与信息社会 可传递性 可存储性 可扩散性 共享性 可加工性 有用性 客观性 普遍性 不完全性 依附性 价值性 时效性 3.信息的常见分类 (1)按空间状态分类:宏观信息(如国家的),中观信息(如行业的),微观信息(如企业的)。(2)按信源类型分类:内源性信息和外源性信息。(3)按价值分类:有用信息、无害信息和有害信息。(4)按时间性分类:历史信息、现在信息和未来信息。(5)按载体分类:文字信息、声像信息和实物信息。(6)按信息的性质分类: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4.数据、信息和知识数据是客观记录、分类和存储,它不被用来传递任何特定意义。可以是数值、字符(串)、图、声音、图像/图片等。---语法信息信息是被组织起来、对接受者有特定意义的数据。它可能是一些接受者知道的,也可能不知道但接受者自己能解释。---语义信息知识通过对数据的加工、提取形成的有重要应用前景、能反映过去经验、具有价值性的数据。---语用信息 1.信息资源定义狭义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经过加工处理,对决策有用的数据。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的效用,实现信息的价值。广义信息资源,指的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些“要素”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资金和人等。狭义的观点突出了信息是信息资源的核心要素,但忽视了“系统”。事实上,如果只有核心要素,而没有“支持”部分(技术、设备等),就不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机的配置,不能发挥信息资源的最大效用。 信息资源的三要素:信息生产者:是为某种目的生产信息的劳动者,包括原始信息生产者、信息加工者或信息再生产者。信息:既是信息生产的原料,也是信息生产的产品,是信息生产者的劳动成果,对社会各种活动直接产生效用,是信息资源的目标要素。信息技术:是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能力的各种技术的总称,是对声音、图像、文字等数据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技术。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工具,对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与传递提供支持与保障。在信息资源中,信息生产者是最

信息管理学基础知识点(马费成、宋恩梅)

一、信息与信息管理 1、信息 信息(本体论):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认识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全信息: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 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2、信息的特征: (1)信息存在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信息产生的广延性和无限性 (3)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性 (4)信息对物质载体的独立性 (5)信息对认识主体的相对性 (6)信息对利用者的共享性 (7)信息的不可变换性和不可组合性 (8)信息产生和利用的时效性 3、信息链、数据、信息与知识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 “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客观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

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4、信息流 当信息生产出来后(产生)之后,便要流向特定的利用者,于是在信息生产者和利用者之间形成源源不断的“流”,即信息流。 5、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类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 6、信息管理的视角 (1)从技术视角,信息管理主要研究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存储、便于快速检索并传递给特定的利用者。这一直是信息管理研究的重点和目标。(2)从经济视角,主要研究以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利用为基础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