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00种中草药彩谱

100种中草药彩谱

100种中草药彩谱
100种中草药彩谱

100种中草药彩色图谱

京大戟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不整齐的长圆锥形,略弯曲,常有分枝,长10~20cm,直径1.5~4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皱纹、横向皮孔及支根痕。顶端略膨大,有多数茎基及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泻水逐饮。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金樱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 的干燥成熟果实。10~11月果

实成熟变红时采收,干燥,除去毛刺。

【性状】本品为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长2~3.5cm,直径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棕色小点,系毛刺脱落后的残基。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中央有黄色柱基,下部渐尖。质硬。切开后,花托壁厚1~2mm,内有多数坚硬的小瘦果,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无臭,味甘、微涩。

【性味与归经】酸、甘、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

久痢。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金钱草

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常缠结成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扭曲,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有纵纹,下部茎节上有时具须根,断面实心。叶对生,多皱缩,展平后呈宽卵形或心形,长1~4cm,宽1~5cm,基部微凹,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叶柄长1~4cm。有的带花,花黄色,单生叶腋,具长梗。蒴果球形。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贮藏】置干燥处。

金钱白花蛇

本品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ticinctus Blyth 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擦净血迹,用乙醇浸泡处理后,盘成圆形,用竹签固定,干燥。

【性状】本品呈圆盘状,盘径3~6cm,蛇体直径0.2~0.4cm,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口内。背部黯然或灰黑色,微有光泽,有48个以上宽均1~2鳞的白色环纹,黑白相间,并有1条显著突起的脊棱。脊棱鳞片较大,呈六角形;背鳞细密,通身1.5行;腹部黄白色鳞片稍大;尾部鳞片单行。气微腥,味微咸。

【性味与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呙,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症,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金沸草

本品为菊科植物条叶旋覆花Inula linariifolia Turcz. 或旋覆Inula japonica Thunb.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晒干。

【性状】条叶旋覆花

茎呈圆柱形,上部分枝,长30~70cm,直径0.2~0.5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疏被短

柔毛,有多数细纵纹;质脆,断面黄白色,髓部中空。叶互生,叶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5~10cm,宽0.5~1cm,先端尖,基部抱茎,全缘,边缘反卷;上表面近无毛,下表面被短柔毛。头状花序顶生,直径0.5~1cm,冠毛白色,长约0.2cm。气微,味微苦。

旋覆花

叶片椭圆状披针形,宽1~2.5cm,边缘不反卷。头状花序较大,直径1~2cm,冠毛长约0.5cm。

【性味与归经】苦、辛、咸,温。归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降气,消痰,行水。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痰壅气逆,胸隔痞满,喘咳痰多;外治疔疮肿毒。

【贮藏】置干燥处。

金果榄

本品为防已科植物青牛胆Tinospora sagittata(Oliv.)Gagnep. 或金果榄Tinospora capillipes Gagnep.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圆块状,长5~10cm,直径3~6cm。表面棕黄色或淡褐色,粗糙不平,有深皱纹。质坚硬,不易击碎,破开,横断面淡黄白色,导管束略呈放射状排列,色较深。无臭,味苦。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痈疽疔毒,泄泻,痢疾,脘腹热痛。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鸡冠花

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的干燥花序。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性状】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柔韧。无臭,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涩,凉。归肝、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红大戟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t Pitard 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纺锤形,偶有分枝,稍弯曲,长3~10cm,直径0.6~1.2cm。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上端常有细小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无臭,味甘、微辛。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肺、脾、肾经。

【功能与主治】泻水逐饮,功毒消肿散结。用于胸腹积水,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红花

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晒干。

【性状】本品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长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先端5裂,裂片呈狭条形,长5~8mm。雄蕊5,花药聚合成筒状,黄白色。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质柔软。气微香,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徵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胡黄连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0.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贮藏】置干燥处。

炮姜

本品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膨胀的块状,具指状分枝。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质轻泡,断面边缘处显棕黑色,中心棕黄色,细颗粒性,维管束散在。气香特异,味微辛、辣。

【性味与归经】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钩藤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大叶钩藤Uncaris 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Uncaria hirsuta Havil.、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或无柄果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 的干燥带钩茎枝。秋、冬二季采收,去叶,切段,晒干。

【性状】本品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长2~3cm,直径0.2~0.5cm;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光滑无毛,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时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被黄褐色柔毛。多数枝节上对生两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或仅一侧有钩,另一侧为凸起的疤痕;钩略扁或稍圆,先端细尖,基部较阔;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和环状的托叶痕。质坚韧,断面黄棕色,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中空。无臭,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凉。归肝、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症。

【贮藏】置干燥处。

甘草

本品为豆科植物

【性状】甘草

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衡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胀果甘草

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

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注意】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两头尖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eana Regel的干燥根茎。夏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性状】本品呈类长纺锤形,两端尖细,微弯曲。其中近一端处较膨大。长1~3cm,直径2~7m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具微细纵皱纹,彭大部位常有1~3个支根痕呈鱼鳍状突起,偶见不明显的3~5环节。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类白色或灰褐色,类角质样。无臭,味先淡后微苦而麻辣。

【性味与归经】辛,热;有毒。归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消痈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芦根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 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晒干。

【性状】鲜芦根

呈长圆柱形,有的略扁,长短不一,直径1~2cm。表面黄白色,有光泽,外皮疏松可剥离。节呈环状,有残根及芽痕。体轻,质韧,不易折断。切断面黄白色,中空,壁厚1~2mm,有小孔排列成环。无臭,味甘。

干芦根

呈扁圆柱形。节处较硬,节间有纵皱纹。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贮藏】干芦根置干燥处;鲜芦根埋于湿沙中。

芦荟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er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液汗浓缩干燥物。库拉索芦荟习称“老芦荟”,好望角芦荟习称“新芦荟”。

【性状】库拉索芦荟

呈不规则块状,常破裂为多角形,大小不一。表面呈暗红褐色或深褐色,无光泽。体轻,质硬,不易破碎,断面粗糙或显麻纹,富吸湿性,有特殊臭气,味极苦。

好望角芦荟

表面呈暗褐色,略显绿色,有光泽。体轻,质松,易碎,断面玻璃样而有层纹。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肝热,通便。用于便秘,小儿疳积,惊风。外治湿癣。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络石藤

本品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Lem. 的干燥带叶藤茎。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茎呈圆柱形,弯曲,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5mm;表面红褐色,有点状皮孔及不定根;质硬,断面淡黄白色,常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展平后叶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8cm,宽0.7~3.5cm;全缘,略反卷,上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淡,革质。气微,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贮藏】置干燥处。

罗汉果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le的干燥果实。秋季果

实由嫩绿变深绿色时采收,晾数天后,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卵形、椭圆形或球形,长4.5~8.5cm,直径3.5~6cm。表面褐色、黄褐色或绿褐色,有深色斑块及黄色柔毛,有的有6~11条纵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有果梗痕。体轻,质脆,果皮薄,易破。果瓤(中、内果皮)海绵状,浅棕色。种子扁圆形,多数,长约1.5cm,宽约1.2cm;浅红色至棕红色,两面中间微凹陷,四周有放射状沟纹,边缘有槽。气微,味甜。

【性味与归经】甘,凉。归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润肺,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连翘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

【性状】本品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1.5~2.5cm,直径0.5~1.3cm。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顶端税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脱落。“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凸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数,黄绿色,细长,一侧有翅。“老翘”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平滑,具一纵隔;质脆;种子棕色,多已脱落。气微香,味苦。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贮藏】置干燥处。

两面针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性状】本品为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cm,少数1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切断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及密集的小孔。质坚硬。气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

【性味与归经】苦、辛,平;有小毒。归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能络祛风。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用治汤火烫伤。

【注意】服用不能过量。忌与酸味食物同服。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九里香

murraya exotica L. 和千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jack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老枝,阴干。

【性状】九里香

嫩枝呈圆柱形,直径1~5mm,表面灰褐色,具纵皱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羽状复叶有小叶3~9片,多已脱落;小叶片呈倒卵形或近菱形,最宽处在中部以上,长约3cm,宽约1.5cm;先端钝,急尖或凹入,基部略偏斜,全缘;黄绿色,薄革质,上表面有透明腺点,小叶柄短或近无柄,下部有时被柔毛。毛香,味苦、辛,有麻舌感。

千里香

小叶片呈卵呈形或椭圆形,最宽处在中部或中部以下,长2~8cm,宽1~3cm,先端渐尖或短尖。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有小毒。

【功能与主治】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用于胃痛,风湿痹痛;外治牙痛,跌扑肿痛,虫蛇咬伤。

急性子

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季

果实即将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果皮及杂质。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扁形或卵圆形,长2~3mm,宽1.5~2.5mm。表面棕褐色或灰褐色,粗糙,有稀疏的白色或浅黄棕色小点。种脐位于狭端,稍突出。质坚实,种皮薄,子味灰白色,半透明,油质。无臭,味淡、微苦。

【性味与归经】微苦、辛,温;有小毒。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破血软坚,消积。用于癓瘕痞块,经闭,噎膈。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干燥处。

韭菜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呈半圆形或半卵圆形,略扁,长2~4mm,宽1.5~3mm。表面黑色,一面凸起,粗糙,有细密的网状皱纹,另一面微凹,皱纹不甚明显。顶端钝,基部稍尖,有点状突起的种脐。质硬。气特异,味微辛。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用于阳痿遗精,腰膝酸痛,遗尿尿频,白浊带下。

【贮藏】置干燥处。

降香

本品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 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边材,阴干。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切面有致密的纹理。质硬,有油性。气微香,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老鹳草

本品为牛儿苗科植物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 或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前者习称“长嘴老鹳草”,后者习称“短嘴老鹳草”,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捆成把,晒干。

【性状】长嘴老鹳草

茎长30~50cm,直径0.3~0.7cm,多分枝,节膨大;表面灰绿色或带紫色,有纵沟纹及稀疏茸毛;质脆,断面黄白色,有的中空。叶对生,具细长叶柄;叶片卷曲皱缩,质脆易碎,完整者为二回羽状深裂,裂片披针线形。果实长圆形,长0.5~1cm,宿存花柱长2.5~4cm,形似鹳喙,有的裂成5瓣,呈螺旋形卷曲。无臭,味淡。

短嘴老鹳草

茎较细,略短。叶片圆形,3或5深裂,裂片较宽,边缘具缺刻。果实球形,长0.3~0.5cm。花柱长1~1.5cm,有的5裂向上卷曲呈伞形。

【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肝、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通经路,止泻痢。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木蝴蝶

本品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Vent.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曝晒至果实开裂,取出种子,晒干。

【性状】本品为蝶形薄片,除基部外三面延长成宽大菲薄的翅。长5~8cm,宽3.5~4.5cm。表面浅黄白色,翅半透明,有绢丝样光泽,上有放射状纹理,边缘多破裂。体轻,剥去种皮,可见一层薄膜状的胚乳紧裹于子叶之外。子叶2,蝶形,黄绿色或黄色,长径1~1.5cm。无臭,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苦、甘,凉。归肺、肝、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木贼

本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tum hiemale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

【性状】本品呈长管状,不分枝,长40~60cm,直径0.2~0.7c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18~30条纵棱,棱上有多数细小光膏的疣状突起;节明显,节间长2.5~9cm,节上着生筒状鳞叶,叶鞘基部和鞘齿黑棕色,中部淡棕黄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周边有多数圆形的小空腔。气微,味甘淡、微涩,嚼之有沙粒感。

【性味与归经】甘、苦,平。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散风热,退目翳。用于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

【贮藏】置干燥处。

木香

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 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大的再纵部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长5~10cm,直径0.5~5cm。表面黄棕色至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灰褐色至暗褐色,周力灰黄色或浅棕黄色,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及散在的褐色点状油室。气香特异,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功能与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

马钱子

本品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 或云南马钱Strychnos pierriana A. W. Hill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晒干。

【性状】马钱

呈钮扣状圆板形,直径1.5~3cm,厚0.3~0.6cm,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叶脉5~7条。无臭,味极苦。

云南马钱

呈扁椭圆形或扁圆形,边缘较薄而微翘,子叶卵形,叶脉3条。

【性味与归经】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注意】不宜生用、多服久服;孕妇禁用。

【贮藏】置干燥处。

中药房 中药斗谱编排规则和斗谱图

中药房:中药斗谱编排规则和斗谱图 中药饮片调配是制备汤剂的重要环节。在中药饮片调配区的设备中,“药斗”是必不可少的盛装饮片的储存设备。由于中药品种繁多(一般都有五六百种至一千种),而且其质地坚松不一、用量 有多有少、药性有相须相反之别,有些饮片外形类似,有些饮片名称易混,有些饮片含有剧毒,有些饮片价格昂贵。为了将这些品质各异、种类繁多的中药饮片合理有序地存放,中药行业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存放中药饮片的科学规律,即“斗谱”。斗谱编排的目的是便于调剂操作、减轻劳动强度、避免差错事故、提高调剂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 中药斗谱是一组药柜中各斗及斗内前后格饮片存放顺序的规律。过去各家药店斗谱的编排虽不完全统一,但基本一致。不论是医院药房还是经营药品企业,应该继续和发扬这一传统经验,不应忽视中药斗谱的编排规律,不辨药性,零乱杂陈,任意改变存放顺序,这不仅给调剂人员在操作上带来诸多不便,也易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 1、中药饮片斗柜的设置 (1)、中药饮片的调剂柜一般由木质材料或与木材性能相似的高密板材制成。根据药店(药房)经营规模及区域性用药品种品规的多少而确定药柜及药斗的数量。常规中药饮片调剂柜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药柜、药斗的材料应使用无毒、无污染木材及油漆。 ②封闭、防尘、防虫、防鼠。每组药柜上下左右全封闭,除药斗可

抽开自如,其他部位不得有缝隙;每个药斗为独立的,四周封闭具防鼠功能。 ③每个药斗内凡装有两种以上(含两种)的饮片者,应有套盒,以方便清洁、养护、盘存。 ④药柜最下层的药斗,一般应距地面15厘米以上,亦可因地制宜,潮湿多雨的南方、距城市较边远地区可更高一些。 ⑤毒性中药不能装斗(炮制品除外),而应设专柜,要求:结构牢固,双锁管理,分别由专管的营业员和具有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共同负责管理,包括验收,销售的全过程。 ⑥贵细中药材除柜台必备的样品外,应设专柜加锁管理,实行双人签收与核发手续,避免发生差错,造成经济损失。如进口西洋参、燕窝、西红花、麝香、冬虫夏草、鹿茸、熊胆等。 (2)、药斗均为多格抽屉式组合柜,一般“横七竖八”排列。每个大斗分为3格(个别用量大的饮片也可分为2格),每格存放一种饮片。在整架药斗最下层专设一些特大斗,用于存放质地轻泡的饮片,亦有的特大斗安顿在调剂台内侧,更便于取用。 (3)、注意冷、热搭配的合理性。调剂柜的摆放一般是根据营业厅的面积和经营中、西、成药的品种规模而确定的,无一定式来约束,有正面朝外呈“一”字摆放的,有“凹”字形或“丁”字型不等,总之在分类装斗原则前提下,必须充分考虑调剂取药的方便,有的药柜设计装斗高达2米以上,操作起来极不方便,往往一剂中药上下要数十分钟之久,这样会给调剂人员和顾客双方带来烦恼,因此,

(12)_中草药_彩色图谱_资料大全

(12)_中草药_彩色图谱_资料大全 中草药彩色图谱大全 第十二章止血药 凡功能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凡出血之证,如不及时有效的制止,致使血液耗损,而造成机体衰弱,甚至危及生命,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止血药的主要适用于各部位出血病证,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创伤出血等。 止血药的药性各有不同,如药性寒凉,功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之出血;药性湿热,能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药性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可用于出血日久不止等。 蚕豆花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花。蚕豆越年或一年生草本,高30-180cm。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偶数羽状复叶;托叶大,半箭头状,边缘白色膜质,具疏锯齿,无毛,叶轴顶端具退化卷须;小叶2-6枚,叶片椭圆形或广椭圆形至长形,长4-8cm,宽2.5-4cm,先端圆形或钝,具细尖,基部楔形,全缘。 【植物形态】花期总状花序腋生或单生,总花梗极短;萼钟状,膜质,长约 1.3cm,5裂,裂片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白色,具红紫色斑纹,旗瓣倒卵形,先端钝,向基部渐狭,翼瓣椭圆形,先端圆,基部作耳状三角形,一侧有爪,龙骨瓣三角状半圆形,有爪;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无毛,花枝先端背部有一丛白色髯毛。荚果长圆形,肥厚,长5-10cm,宽约2cm。种子2-4颗,椭圆形,略扁平。花期3-4月,果期6-8月。

【药材性状】花多皱缩,长2-3cm,黑褐色,常1-数朵着生于极短的总花梗上。萼筒钟状,紧贴花冠筒,先端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不等长。花冠蝶形,旗瓣倒卵形,包裹着翼瓣和龙骨瓣;翼瓣中央具黑紫色大斑;龙骨瓣三角状半圆形而作掌合状。气微香,味淡。以花朵整、无叶、无梗者为佳。 整编: 顾皓量第 1 页共 51 页 中草药彩色图谱大全 【性味与归经】甘、微辛,平。 【功效】止血,止带,降血压。 【用法与用量】15g~30g,煎服。 【处方用名】蚕豆花(晒干用) 【临床应用】用于呕写、咯血、鼻衄、热并发斑等症。

中药斗谱

有很多排列方法啊....不过大致如下! 按“横七竖八”排列。每个大斗分成3格(对用量大的饮片也有分为2格的),每格放一种饮片。为存放质地轻泡的饮片,可在整架药斗下层专设3个特大斗。中药的摆放需按照中医处方用药的配伍规律和中药的性能来设置,尽量将处方中经常配伍应用的饮片放在一起,便于调剂时查找。常规是先将常用饮片放在斗架的中上层,便于调剂时称取。如当归、白芍与川芎;黄芪、党参与甘草;麦冬、天冬与北沙参;金银花、连翘与板蓝根;防风、荆芥与白芷;柴胡、葛根与升麻;黄芩、黄柏与黄连;沙参、豆蔻与木香;香附、厚朴与延胡索;焦神曲、焦麦芽与焦山楂;远志、柏子仁与酸枣仁;桔梗、苦杏仁与桑白皮;天麻、钩藤与白蒺藜;陈皮、枳壳与枳实;附子、干姜与肉桂;泽泻、山药与丹皮等。其次把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饮片放在斗架的高层。如月季花、白梅花与佛手花;玫瑰花、玳玳花与厚朴花;络石藤、海风藤与青风藤;密蒙花、谷精草与木贼草等。再把质重饮片(矿石类、化石类、贝壳类)和容易造成污染的饮片(炭药类)放在斗架的底层。如磁石、赭石与紫英石;龙骨、龙齿与牡蛎;珍珠母、瓦楞子与石决明;寒水石、石膏与海蛤壳等;炭类药如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黄芩炭、黄柏炭与大黄炭;蒲黄炭;艾炭与棕榈炭等。最后把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饮片放在最下层的大药斗内。如灯心草与通草;芦根与茅根;茵陈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连;竹茹与丝瓜络;薄荷与桑叶等。 按药物的性味功能编排

医生处方遣药善将性味功能相似的药物合用,如治风寒感冒的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治风热感冒的薄荷、牛蒡子、菊花、桑叶,常常在同一张处方中出现。如将同类药物编放在一起,便于医药人员拿取。性味功能相反的药要分别编排,更不能放在一个抽屉里,如牛膝与地榆,行血与止血性能各异,分开存放可避免混拿。 按常用汤头编排 临床常用汤头仅七、八十个,中医处方常按汤头加味,为了便于调配,可将其中的药物集中存放,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和川芎、熟地、当归、白芍(四物汤)等。 按药材质地编排 质地坚硬、比重大的矿石类药物,如石膏、龙骨、牡蛎,宜放在药橱下部;根、茎、果实类药物,宜放于药橱中部;质地松软的叶、花类药材,宜放于药橱上部。这样,既减轻了药材对药橱的压力,同时又便于医药人员寻找。 上述三类编排法可相互结合运用。此外,外形和颜色相似的药物不宜存放在一个抽屉内,如桃仁与杏仁;特殊药物应特殊编排,如青黛、冰片宜存放于瓷坛内;贵重药品如三七、西洋参、阿胶,应妥善保管;剧毒药品应专人专柜严格保管。 斗谱是指药物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在药斗橱内的排烈方法。目前比较常用的斗谱有以下两种: 1、按入药部分排列:将药物按其入药部分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动物、矿物等若干类,每类药材按一定顺序排列在格斗

2021年中草药彩色图片大全1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中草药图片大全 欧阳光明(2021.03.07) 中草药图片大全目录 一、内科病用药 1.感冒用药篇 2.高血压病用药篇 3.气管炎用药篇 4.理气健胃用药篇 5.胃肠炎用药篇 6.胃、十二指肠溃疡用药篇 7.风湿关节炎用药篇 8.大便干燥用药篇 9.神经衰弱用药篇 10.偏正头痛用药篇 11.寄生虫病用药篇 12.腰腿痛用药篇 13.遗精用药篇 14.冠心病用药篇 15.尿路感染、结石用药篇 16.肾炎用药篇 17.鼻出血用药篇

18.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19.肝硬化腹水用药篇20.贫血用药篇 21.脑血管意外用药篇二.1.补虚用药篇 三.1.癌症用药篇 四、外科用药 1.痈疖、丹毒用药篇2.乳腺炎用药篇 3.蛇虫、狂犬咬伤用药篇4.阑尾炎用药篇 5.水火烫伤用药篇 6.痔疮用药篇 五.伤科、骨科 1.跌打损伤疼痛用药篇2.骨折用药篇 六.耳鼻喉科 1.鼻炎、咽喉炎用药篇2.牙痛用药篇 3.中耳炎用药篇 4.扁桃体炎用药篇 七.眼科用药 1.结膜炎、翳障用药篇

八.皮肤科 1.皮炎、皮肤瘙痒用药篇 2.疥癣用药篇 3.疔疮疱疹用药篇 九.妇科病用药 1.月经不调用药篇 2.乳汁不下用药篇 3.功能性子宫出血篇 4.赤白带用药篇 5.宫颈糜烂、阴痒、恶露不净用药篇 十.儿科病用药 1.消化不良用药篇 2.麻疹用药篇 3.疮疖、痱子、婴儿湿疹用药篇 十.传染病用药 1.流行性腮腺炎用药篇 2.传染性肝炎用药篇 3.细菌性痢疾用药篇 4.阿米巴痢疾用药篇 5.肺结核用药篇 一、内科病用药 1.感冒用药篇玉叶金花

中药斗谱排列原则

中药斗谱排列原则 汤剂是中医常用的剂型,饮片调配是制备汤剂的重要环节。在调剂室的设备中,“药斗”是必不可少的盛装饮片的容器。由于中药品种繁多(一般都有五六百种至一千种),而且其质地坚松不一、用量有多有少、药性有相须相反之别,有些饮片形状类似,有些饮片名称易混,有些饮片含有剧毒,有些饮片价格昂贵。为了将这些品质各异、种类繁多的中药饮片合理有序地存放,中药行业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存放中药饮片的科学规律,即“斗谱”。斗谱编排的目的是便于调剂操作、减轻劳动强度、避免差错事故、提高调剂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 中药斗谱是一组药柜中各斗及斗内前后格饮片存放顺序的规律。过去各家药店斗谱的编排虽不完全统一,但基本一致。不论是医院药房还是经营药品企业,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经验,不应忽视中药斗谱的编排规律,不辨药性,零乱杂陈,任意改变存放顺序,这不仅给调剂人员在操作上带来诸多不便,也易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 (一)药斗的设置 药斗均为多格抽屉式组合柜,一般“横七竖八”排列。每个大斗分为3格(个别用量大的饮片也可分为2格),每格存放一种饮片。在整架药斗最下层专设3个特大斗,每斗2格,用于存放质地轻泡的饮片,亦有的特大斗安置在调剂台内侧,更便于取用。 (二)斗谱编排原则 饮片无论用量大小、质地如何,摆放均需依据中医处方用药的配伍规律和中药的性能而设置。由于中医处方遣药,多以历代传统名方为基础,根据患者病症,进行药物加减而成的,所以在饮片摆放时尽量将处方中经常配伍应用的饮片存放在一起,便于调剂时查找。 1.常用饮片应放在斗架的中上层,便于调剂时称取。如当归、白芍与川芎;黄芪、党参与甘草;麦冬、天冬与北沙参;肉苁蓉、巴戟天与补骨脂;金银花、连翘与板蓝根;防风、荆芥与白芷;柴胡、葛根与升麻;黄芩、黄连与黄柏;砂仁、豆蔻与木香;厚朴、香附与延胡索;焦麦芽、焦山楂与焦神曲;酸枣仁、远志与柏子仁;苦杏仁、桔梗与桑白皮;天麻、钩藤与白蒺藜;陈皮、枳壳与枳实;附子、干姜与肉桂;山药、泽泻与牡丹皮等等。 2.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饮片应放在斗架的高层。如月季花、白梅花与佛手花;玫瑰花、玳玳花与厚朴花;络石藤、青风藤与海风藤;地风皮、千年健与五加皮;密蒙花、谷精草与木贼草等等。

100种中草药彩色图谱(3)

凌霄花 本品为紫葳科植物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Thunb.). K. Schum. 或美洲凌霄Campsis radicans(L.)Seem. 的干燥花。夏、秋二季花盛开时采收,干燥。 【性状】凌霄多皱缩卷曲,黄褐色至棕褐色,完整花朵长4~5cm。萼筒钟状,长2~2.5cm,裂片5,裂至中部,萼筒基部至萼齿尖有5条纵棱。花冠先端5裂,裂片半圆形,下部联合呈漏斗状,表面可见细脉纹,内表面较明显。雄蕊4,着生在花冠上,2长2短,花药个字形,花柱1,柱头扁平。气清香,味微苦、酸。 美洲凌霄完整花朵长6~7cm。萼筒长1.5~2cm,硬革质,先端5齿裂,裂片短三角状,长约为萼筒的1/3,萼筒外无明显的纵棱;花冠内表面具明显的深棕色脉纹。 【性味与归经】甘、酸,寒。归肝、心包经。 【功能与主治】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用于经闭癓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鹿茸 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 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性状】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7~

20cm,锯口直径4~5cm,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长9~15cm,直径较大挺略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体轻。气微腥,味微咸。具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大挺长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 二茬茸与头茬茸相似,但挺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转多已骨化。体较重。无腥气。 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单门”,二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按产地分为“东马鹿茸”和“西马鹿茸”。 东马鹿茸“单门”大挺长25~27cm,直径约3cm。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莲花”大挺长可达33cm,下部有棱筋, 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三岔”皮色深,质较老;“四岔”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捻头”。 西马鹿茸,大挺多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cm。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气腥臭,味咸。 【性味与归经】甘、咸,温。归肾、肝经。 【功能与主治】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前不敛。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中草药丁茄夫(图文)

中药丁茄夫的学名叫什么 丁茄夫"是闽南语的发音其实它是"地胆头"的意思 地胆头(Elephantopus scaber L.)又名土公英,属菊科地胆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向阳山谷、林边、路旁、荒地等处的低草丛处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广东,广西和福建多见。它味苦微辛、性凉,药用全草,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自古以来民间用本药煎服能治疗炎症发热,用鲜品捣烂外敷可治疗蛇伤疥肿,煎水洗可治下肢溃疡,有拔毒止痱作用。根据历史记载,地胆草在我国的药用历史至少有500余年。近年研究表明,地胆头除具有消炎解热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及对白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羽扇豆醇、豆甾醇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地胆头内酯,其有效成分为地胆头内酯 地胆草(头) 别名:草鞋根、草鞋底、地胆头、磨地胆、苦地胆、地苦胆[云南]、理肺散、牛吃埔、牛托鼻、铁灯盏 简介:为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地胆草。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去杂质,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味与归经:苦,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肾炎,疖肿,湿疹。 ------------------------ 地胆头 目录 地胆头概述 药材介绍 相关配方 地胆头概述 地胆头:原植物地胆头为具根状茎的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粗壮,二歧分枝,密被白色紧贴硬毛。叶大部分基生,近无柄,匙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18厘米,宽2~4厘米,顶端钝,基部渐狭,边缘具浅钝齿,两面被长硬毛;叶脉羽状,侧脉10对以上,离缘弯拱网结。头状花序小,具4朵花,密集成顶生的复头状花序,基部围以3片卵形的叶状苞片;总苞片2层,长椭圆形,顶端渐狭成刺尖,被短糙毛;花秋冬开,淡紫色,同型,全为两性管状花,花冠长约8毫米,檐部扩大成漏斗状,上端5裂,常1片深裂;花药基部具钝耳;花柱枝丝状,顶端钻形。瘦果纺锤形,具10纵棱,被短柔毛。冠毛为5条硬刺毛,基部宽扁。 药材介绍 药材名:苦地胆英文名:ScabrousElephantfootHerb 拉丁名:药材地胆头HerbaElephantopi 别名: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草鞋底,地胆头,磨地胆,

牛奶树的功效与作用

牛奶树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的本质就是治标也治本,比起西药来中药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药牛奶树也是同样如此的,下面就来介绍下中药牛奶树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牛奶子(《广州植物志》),乳汁麻木,牛奶稔、猪母茶、猪奶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来源】 为桑科植物 ★ 对叶榕 的 ★ 根、皮、叶

。全年可采。根洗净晒干,皮除去外皮,取二层皮;叶刷去毛用。 【原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具乳汁。幼枝被刚毛,中空。叶革质,常对生;卵形、倒卵形或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6~12厘米,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先端短尖或具短尾尖,全缘或具不规则细锯齿,或仅顶鄙具锯齿,两面均祖糙,上面疏被稀刚毛,下面密被粗毛;叶柄长1~4.5厘米;托叶阔披针形,长1.5厘米。早落,花托(隐头花序)聚生于老树干,或由树干发出的无叶枝条,扁球形或陀螺形,直径1.5~3厘米,成熟时黄色,具柄,被粗毛,中部以下常具数枚苞片,基部苞片3;雄花、瘿花生花托口部,雄花被3,雄蕊1;瘿花及雌花无花被。小坚果,骨质。花期6~7月(广西)。 【生境分布】 生长于平原、丘陵、山谷和溪边。分布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甘,凉。" 【功能主治】 疏风解热,消积化痰,行气散瘀。治感冒发热,支气管炎,消化不良,痢疾,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岭南采药录》 以上就是对中药牛奶树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食用,一段时间后相信会有所改善,确实是一个不错之选。

实用中医舌诊彩色图谱

舌苔辩证 舌苔是舌体上面所散布的一层苔垢。正常人的舌苔为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不滑不燥。由于病人的胃气有强弱,及机体的寒热,故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病理舌苔。观察舌苔的方法分为望苔色和望苔质,中医根据舌苔的情况来诊断疾病。 (1)白苔: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2)黄苔:黄苔主里热证。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3)灰苔: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4)黑苔: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最后讲述望苔质的知识。望苔质即望舌苔的形状质感。主要观察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及偏全等情况。 (1)厚、薄苔: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

之薄苔,否则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较轻;舌苔厚,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 (2)润、燥苔: 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润苔。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 (3)腐、腻苔: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腻苔。苔质颗粉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豆腐渣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腐苔。腻苔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腐苔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溃疡之证。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舌苔黄腻,多为痰热,食滞化热。舌苔厚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舌苔布满白衣,称为口糜,表明胃气衰败。 (4)剥落苔:舌上原本有苔,若局部或全部消失者,称为剥落苔。如果苔全部脱落,表明胃阴枯竭,大伤胃气。若舌苔剥落不全,剥落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表明胃的气阴两伤。如果舌苔剥落处不光滑,有类似新生颗粒,称为类剥苔,表明病人血气不连续。若舌苔大部分脱落,仅留下一小块,称之鸡心舌,则为胃气阴亏损之证。另外,舌苔从有到无,为胃的气阴不足,正气渐衰;如果舌苔从无而逐渐变薄白苔,表明病情好转。 (5)有根、无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不去,称为有根苔。若舌苔好似涂在舌面上,刮之易落,称之无根苔。有根苔表明病人有胃气,常见于实证、热证;无根苔表明胃气已衰,见于虚证、寒证。如果有根兼薄苔,属于正常苔,表明正气未伤;若无根苔薄或厚,刮之即去,不再生成新苔,表明正气衰败。 (6)全、偏苔:舌苔布满整个舌,称全苔。舌苔仅布于舌的某一部分,称偏苔。全苔代表湿痰阻中之证。如果仅是舌尖部分有苔,是病邪入里却未深入,但胃气却受伤。若舌尖部分无苔,而其余地方有苔,代表肠胃有积滞或有痰饮。舌苔偏于左侧或右侧,表明病邪半表

中草药彩色图片大全

中草药图片大全 111

中草药图片大全目录一、内科病用药 1.感冒用药篇 2.高血压病用药篇 3.气管炎用药篇 4.理气健胃用药篇 5.胃肠炎用药篇 6.胃、十二指肠溃疡用药篇 7.风湿关节炎用药篇 8.大便干燥用药篇 9.神经衰弱用药篇 10.偏正头痛用药篇 11.寄生虫病用药篇 12.腰腿痛用药篇 13.遗精用药篇 14.冠心病用药篇 15.尿路感染、结石用药篇 16.肾炎用药篇 17.鼻出血用药篇 18.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 19.肝硬化腹水用药篇 20.贫血用药篇 222

v1.0 可编辑可修改21.脑血管意外用药篇 二.1.补虚用药篇 三.1.癌症用药篇 四、外科用药 1.痈疖、丹毒用药篇 2.乳腺炎用药篇 3.蛇虫、狂犬咬伤用药篇 4.阑尾炎用药篇 5.水火烫伤用药篇 6.痔疮用药篇 五.伤科、骨科 1.跌打损伤疼痛用药篇 2.骨折用药篇 六.耳鼻喉科 1.鼻炎、咽喉炎用药篇 2.牙痛用药篇 3.中耳炎用药篇 4.扁桃体炎用药篇 七.眼科用药 1.结膜炎、翳障用药篇 八.皮肤科 1.皮炎、皮肤瘙痒用药篇 2.疥癣用药篇 333

3.疔疮疱疹用药篇 九.妇科病用药 1.月经不调用药篇 2.乳汁不下用药篇 3.功能性子宫出血篇 4.赤白带用药篇 5.宫颈糜烂、阴痒、恶露不净用药篇十.儿科病用药 1.消化不良用药篇 2.麻疹用药篇 3.疮疖、痱子、婴儿湿疹用药篇十.传染病用药 1.流行性腮腺炎用药篇 2.传染性肝炎用药篇 3.细菌性痢疾用药篇 4.阿米巴痢疾用药篇 5.肺结核用药篇 444

一、内科病用药 1.感冒用药篇 玉叶金花 别名白纸扇、野白纸扇、山甘草、土甘草、凉口茶、仙甘藤、蝴蝶藤、蜻蜓翅、生肌藤、黄蜂藤、白叶子、凉藤子、大凉藤、小凉藤 来源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 f.,以藤与根入药。 形态特征藤状小灌木。小枝蔓延,初时被柔毛,成长后脱落。单叶对生,有短柄,卵状矩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短尖,全缘,上面无毛或被梳毛,下面被柔毛,托叶二深裂,裂片条形,被柔毛。夏季开花,聚伞伞房花序,密集多花,着生枝顶,花黄色,无柄,花萼钟形,被毛,裂片5,条形,长3-4毫米,其中常有一片扩大呈白色叶状,阔卵形或圆形,长厘米,花冠长约2厘米,黄色,外被伏柔毛,裂 片5,镊合状排 列,雄蕊5,着生 于花冠喉部,花 丝极短,子房2 室,胚珠多数。 浆果椭圆形,长 8-10毫米,宽毫 米,聚集一团。 生境分布生于较阴的山坡、沟谷、溪旁及灌丛中。广布于我国东部、南部和西南部。 555

简述中药斗谱排列

6、简述中药房斗谱的设计法 传统的中药配方部多将药物存放在斗(抽斗)、瓶、罐、箱及某些特殊的器具里,尤以“斗”占多数。斗谱,是中药配方部门存放药斗的安置程式。斗谱的合理设计,对于提高中药房的调剂质量、防止配方差错、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等都有直接影响。如何合理地设计斗谱,是一门带有技术性、科学性的管理学问。根据各地中药配方部的不同斗谱,简述几种斗谱设计法,以供中药房参考使用。 一、按用药特色设计法 用药特色设计法,是按本地区、本医院临床医生的用药特色安置药斗的设计方法。所谓用药特色,一般有专科用药与习惯用药两种情况。专科为伤骨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喉科等,均有自己的用药特色。如伤骨科用药,一般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强筋健骨的药物居多,因此在斗谱设计上要将此类药物安置在显眼、方便的位置上,药量吞吐量大的,药斗相应要大。习惯用药,多指某些有一定威望的医生的习惯性用药,常以内科为主,如有惯用青蒿、桂枝、熟地、及“参、术、芪”者,有的喜用六味地黄丸、二陈汤类,这些喜用、惯用的药物安置上一是要方便取用,二要增大容量。作为一家配方部,一定要了解临床医生用药特色,并按其用药特色设计斗谱,这将有助于提高调剂的工作效率。 按用药特色设计斗谱,不是一开始就可以办到的,必须通过调剂员较长时间接方、配方的摸索,逐步调整药斗,最后才成为按用药特色设计的斗谱,因此凡历史较久的医院,医生又相对稳定的,大都是这种形式的斗谱。在设计斗谱时,也可以征求主要临床医生的意见,然后按照他们提供的用药情况进行设计。 二、按用药多寡设计法 用药多寡设计法,是按最常用(所谓热门药)、常用、少用、极少用、备用等5档用药量的不同来设计安置药斗的方法。这种设计法具有一定季节性、地域性及惯用性。如夏令最常用的清暑利湿、芳香化浊的药物如藿香、佩兰、荷叶、青蒿、扁豆、六一散、香薷等,也有用益气生津的沙参、玉竹、石斛、黄芪、西洋参之属,少用麻黄、桂枝、附子、肉桂等;冬令最常用的是温补气血、温肾助阳的药物如黄芪、当归、党参、白术、熟地等。在斗谱设计上就考虑到这种因季节性变化所造成的用药多寡情况。由于地域的差异,人们对药物认识不同,从而也造成用药多寡,如平原、水网地带,地气卑湿,夏月常喜用当地所生长的荷叶梗、花、露,而山区喜用别直参、阿胶、鹿角胶,有的相信服三七、肉桂、鳖甲等。配方部门即要在斗谱设计上作适当安置。 三、按物性特点设计法 物性特点设计法,是根据药用动物、植物、矿物及其用药部位不同的物性特点,分门别类地安置药斗的方法。如植物性药物,按叶、根、花、穗、果、壳、皮、仁、籽、络、枝等的不同,予以分别安置药斗。动物可分脏、腑、皮、筋、肉、血及组织器官等。矿物可分金石、贝介及金属、非金属等。按不同物性设计斗谱,给配方带来很大方便,如槐花散方,有侧柏(叶)、荆芥(穗)、枳实(壳)、槐(花)4药组成,即可从叶、穗、壳、花4类药斗中配药成方;又如五仁汤,即可以从“仁”类药斗中配药成方。药物都有一定物性,所以根据物性特点设计斗谱,是一种实用、可取的方法。物性除上述外,尚有水、酒、蜜、汁、液、露、胶等,可以归为1类,分别用特制容器存放。

中药柜上的中药斗谱编排规律

中药柜上的中药斗谱编排 规律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药柜上的中药斗谱编排规律 1.中药饮片的斗谱规律 中药饮片的存放应该按照斗谱的编排规律,那些不辨药性,零乱放置,随便改变存放顺序的不良习惯,不仅会造成调剂人员在操作上的不便,同时也容易出现不应有的差错,给患者和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这也是执业药师不可忽视的基本知识。 当归、白芍与川芎; 黄芪、党参与甘草; 麦冬、天冬与北沙参; 金银花、连翘与板蓝根; 防风、荆芥与白芷; 柴胡、葛根与升麻; 黄芩、黄柏与黄连; 沙参、豆蔻与木香; 香附、厚朴与延胡索; 焦神曲、焦麦芽与焦山楂; 远志、柏子仁与酸枣仁; 桔梗、苦杏仁与桑白皮; 天麻、钩藤与白蒺藜; 陈皮、枳壳与枳实; 附子、干姜与肉桂;

泽泻、山药与丹皮...........。 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饮片放在斗架的高层如: 月季花、白梅花与佛手花; 玫瑰花、玳玳花与厚朴花; 络石藤、海风藤与青风藤; 密蒙花、谷精草与木贼草等。 再把质重饮片(矿石类、化石类、贝壳类)和容易造成污染的饮片(炭药类)放在斗架的底层。如 磁石、赭石与紫英石; 龙骨、龙齿与牡蛎; 珍珠母、瓦楞子与石决明; 寒水石、石膏与海蛤壳等; 炭类药如: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 黄芩炭、黄柏炭与大黄炭; 蒲黄炭;艾炭与棕榈炭等。 最后把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饮片放在最下层的大药斗内。如: 灯心草与通草; 芦根与茅根; 茵陈与金钱草; 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连; 竹茹与丝瓜络; 薄荷与桑叶等。

2.中药斗谱中药柜布局规范 中药调配的斗谱布局规范。 一、斗谱编排原则中药房中中药饮片存放在饮片柜的屉斗中。中药斗谱是一组药柜中各屉斗及屉斗内前后左右斗格饮片存放顺序的规律,故斗谱的编排也称为中药饮片的排列。斗谱编排原则为: (一)首先要考虑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方便调剂和加药 1. 将最常用的饮片安排在最容易取药的地方:这类饮片有如,甘草、当归、党参、白术、茯苓等。 2. 饮片的常用配伍规律:因为在一张处方中功效相近的药物常常配伍使用,故功效相近的饮片宜编排在一起,可减少调剂时来回走动。如常用的止咳平喘药、清热解毒药、活血祛瘀药等分别按功效相对集中编排在一起。 3. 一般质地较轻的饮片宜排在上层屉斗,质地较重的饮片宜排在下层屉斗 (二)尽量避免发生差错事故 1.外观性状相似但功效不同的饮片不宜编排在一起,如紫苏子与菟丝子; 2.同一植物来源但不同部位入药的饮片,功能不相近、尤其是相反的品种不能编排在一起,如麻黄与麻黄根; 3.药名略同,但性味相差甚远的饮片不应编排在一起,如,附子与白附子;藜芦与漏芦;天葵子与冬葵子等。

100种中草药彩色图谱

100种中草药彩色图谱(一) 艾植物来源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的干燥叶。其它名称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等 艾药材干燥的叶片,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叶片略呈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面灰绿色,生有软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微苦辛。以下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入脾、肝、肾三经。 功用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用法用量服:煎汤,1-3钱;入丸、散。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湿熨。 宜忌阴虚血热者慎用。

植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根。 其它名称鸡肠风、鸡眼藤、三角藤。 巴戟天药材缠绕藤本。叶对生,膜质,长圆形,先端尖,背脉及叶柄被短粗毛;托叶干膜质。花序头状,有花2~10朵,生于小枝端或排成伞形花序,花梗被毛;萼管半球形,先端不规则齿裂;花冠白色,喉部收缩,4裂;雄蕊4,花丝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细短,2深裂。聚花果常单个,近球形,每室一种子。花期4~6月,果期7~1l月。 性味与归经性微温,味甘、辛。 巴戟天的功用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植物来源茄科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lL..一年生草本

其它名称白花曼佗罗 药材一年生草本,高0.5-2米,全体近无毛。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呈二歧分支,幼枝略带紫色。单叶互生,上部呈对生状,叶片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基部两侧不对称,全缘或者破转,波状锯齿。花单生于枝的分叉处或叶腋间;花萼桶状,黄绿色,顶端5裂,宿存;花冠白色,偶见紫色、淡黄色,漏斗形,具5棱,上部5裂,栽培品常有重瓣;雄蕊5,贴生于花冠管;雌蕊一个,柱头棒状。果实近球形,有稀疏短粗刺,熟时4瓣裂。种子宽三角形,扁平,淡褐色。 中草药白头翁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头翁的根。 性味归经 苦,寒。归大肠经。 药性说明 白头翁苦寒清解,凉血解毒,善除大肠热毒,为治痢要药。 功效应用 清热解毒,凉血治痢:主治热毒血痢,湿热泻痢之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目前临床常用于急性菌痢和阿米巴痢疾,此外也可用治温疟。 白头翁的用量用法6-15g

中药的柜上地中药的斗谱编排规律

中药柜上的中药斗谱编排规律 1.中药饮片的斗谱规律 中药饮片的存放应该按照斗谱的编排规律,那些不辨药性,零乱放置,随便改变存放顺序的不良习惯,不仅会造成调剂人员在操作上的不便,同时也容易出现不应有的差错,给患者和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这也是执业药师不可忽视的基本知识。 当归、白芍与川芎; 黄芪、党参与甘草; 麦冬、天冬与北沙参; 金银花、连翘与板蓝根; 防风、荆芥与白芷; 柴胡、葛根与升麻; 黄芩、黄柏与黄连; 沙参、豆蔻与木香; 香附、厚朴与延胡索; 焦神曲、焦麦芽与焦山楂; 远志、柏子仁与酸枣仁; 桔梗、苦杏仁与桑白皮; 天麻、钩藤与白蒺藜; 陈皮、枳壳与枳实; 附子、干姜与肉桂;

泽泻、山药与丹皮...........。 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饮片放在斗架的高层如: 月季花、白梅花与佛手花; 玫瑰花、玳玳花与厚朴花; 络石藤、海风藤与青风藤; 密蒙花、谷精草与木贼草等。 再把质重饮片(矿石类、化石类、贝壳类)和容易造成污染的饮片(炭药类)放在斗架的底层。如 磁石、赭石与紫英石; 龙骨、龙齿与牡蛎; 珍珠母、瓦楞子与石决明; 寒水石、石膏与海蛤壳等; 炭类药如: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 黄芩炭、黄柏炭与大黄炭; 蒲黄炭;艾炭与棕榈炭等。 最后把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饮片放在最下层的大药斗内。如: 灯心草与通草; 芦根与茅根; 茵陈与金钱草; 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连; 竹茹与丝瓜络;

薄荷与桑叶等。 2.中药斗谱中药柜布局规范 中药调配的斗谱布局规范。 一、斗谱编排原则中药房中中药饮片存放在饮片柜的屉斗中。中药斗谱是一组药柜中各屉斗及屉斗内前后左右斗格饮片存放顺序的规律,故斗谱的编排也称为中药饮片的排列。斗谱编排原则为: (一)首先要考虑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方便调剂和加药1. 将最常用的饮片安排在最容易取药的地方:这类饮片有如,甘草、当归、党参、白术、茯苓等。 2. 饮片的常用配伍规律:因为在一张处方中功效相近的药物常常配伍使用,故功效相近的饮片宜编排在一起,可减少调剂时来回走动。如常用的止咳平喘药、清热解毒药、活血祛瘀药等分别按功效相对集中编排在一起。 3. 一般质地较轻的饮片宜排在上层屉斗,质地较重的饮片宜排在下层屉斗 (二)尽量避免发生差错事故 1.外观性状相似但功效不同的饮片不宜编排在一起,如紫苏子与菟丝子; 2.同一植物来源但不同部位入药的饮片,功能不相近、尤其是相反的品种不能编排在一起,如麻黄与麻黄根; 3.药名略同,但性味相差甚远的饮片不应编排在一起,如,

中药饮片标准图鉴

2013第十五卷第九期★Vol.15No.9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中药饮片标准图鉴》被列入全国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以 及“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本书共收载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 国药典》)中以植物为基原的饮片484味。本书依药名笔画排序,介 绍来源、产地、采收加工、药材性状、炮制规范、饮片性状、性味功 效、用量用法,以及饮片的炮制品。 2010年版《中国药典》首次规定,今后临床用药配方只能使用 饮片,中成药等制剂处方的中药材投料均应为饮片投料。由于历史 的原因,以往中药饮片的国家标准缺乏,各省饮片炮制规范不统 一、质量可控性差,中药市场上普遍存在中药饮片品种混淆、部分 药材互相代用、染色掺假、成分含量差异大等问题。 同时,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品种,对饮片的性状仅以文 字描述,而无图像比照,药品检验时难以准确、快速地对药品作出判断,从而极大地影响了药品生产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为此,我们通过对中药品种的产地进行实际考察、药材和原植物的对口采集、凭证标本制作鉴定、药材加工、饮片的规范炮制、原色图片的拍摄等工作,积累了中药原植物、标准药材、规范饮片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整理、编著完成《中药饮片标准图鉴》,本书是《中国药典》的权威解读和有效补充。 本书为国内首部严格依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炮制规范进行炮制的中药饮片彩色图谱,饮片性状文字描述均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相应品种相同,所收中药饮片形态标准、规范。多来源药材以“植物、药材、饮片”一一对应的方式呈现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本书图片拍摄过程中也着力选择具有典型特征的药材与饮片个体,力求把药材和饮片的显著特征全面、客观地呈现给读者。 本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可作为从事科研、教学、药材生产、药材供应及药材使用、药品检验等有关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家庭中医药备查图书。 本书所用的大部分材料和图片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与英国皇家植物园历时14年共同收集的,并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专家鉴定,英国皇家植物园专家复核确认。本书编者足迹遍及祖国高山大川、药材种植基地、药材市场、药材收购站,遍访采药工、药材种植户,并得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诸多前辈的帮助和鼓励,在此表示感谢。 主编:陈士林林余霖 2013年12月 《中药饮片标准图鉴》 2063

最新100种中草药彩色图谱

100种中草药彩色图 谱

100种中草药彩色图谱 艾植物来源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的干燥叶 其它名称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等 艾药材干燥的叶片,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叶片略呈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面灰绿色,生有软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气清香,味微苦辛。以下面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入脾、肝、肾三经。 功用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入丸、散。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湿熨。 宜忌阴虚血热者慎用。 植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根。 其它名称鸡肠风、鸡眼藤、三角藤。 巴戟天药材缠绕藤本。叶对生,膜质,长圆形,先端尖,背脉及叶柄被短粗毛;托叶干膜质。花序头状,有花2~10朵,生于小枝端或排成伞形花序,花梗被毛;萼管半球形,先端不规则齿裂;花冠白色,喉部收缩,4裂;雄蕊4,花丝短;子房下位,4室,花柱细短,2深裂。聚花果常单个,近球形,每室一种子。花期4~6月,果期7~1l月。 性味与归经性微温,味甘、辛。 巴戟天的功用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植物来源茄科白花曼陀罗 Datura metlL..一年生草本 其它名称白花曼佗罗 药材一年生草本,高0.5-2米,全体近无毛。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呈二歧分支,幼枝略带紫色。单叶互生,上部呈对生状,叶片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基部两侧不对称,全缘或者破转,波状锯齿。花单生于枝的分叉处或叶腋间;花萼桶状,黄绿色,顶端5裂,宿存;花冠白色,偶见紫色、淡黄色,漏斗形,具5棱,上部5裂,栽培品常有重瓣;雄蕊5,贴生于花冠管;雌蕊一个,柱头棒状。果实近球形,有稀疏短粗刺,熟时4瓣裂。种子宽三角形,扁平,淡褐色。 中草药白头翁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头翁的根。

饮片分类及功效

常用中药饮片名称及功效一.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经止痛,助阳化气。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散瘀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祛风解痉。 细辛: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 白芷:散寒通窍,祛风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二)辛凉解表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毒。 葛根:发表解肌,升阳止泻,解热生津,透疹。 柴胡: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芦根: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清胃止呕。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淡竹叶:清热利尿,除烦。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上焦肺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中焦心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盐炒)。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火。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中草药彩色图片大全

中草药图片大全 中草药图片大全目录 一、内科病用药 1.感冒用药篇 2.高血压病用药篇 3.气管炎用药篇 4.理气健胃用药篇 5.胃肠炎用药篇 6.胃、十二指肠溃疡用药篇 7.风湿关节炎用药篇 8.大便干燥用药篇 9.神经衰弱用药篇 10.偏正头痛用药篇 11.寄生虫病用药篇 12.腰腿痛用药篇

13.遗精用药篇 14.冠心病用药篇 15.尿路感染、结石用药篇16.肾炎用药篇 17.鼻出血用药篇 18.胆囊炎、胆结石用药篇19.肝硬化腹水用药篇20.贫血用药篇 21.脑血管意外用药篇二.1.补虚用药篇 三.1.癌症用药篇 四、外科用药 1.痈疖、丹毒用药篇2.乳腺炎用药篇 3.蛇虫、狂犬咬伤用药篇4.阑尾炎用药篇 5.水火烫伤用药篇 6.痔疮用药篇 五.伤科、骨科 1.跌打损伤疼痛用药篇2.骨折用药篇 六.耳鼻喉科 1.鼻炎、咽喉炎用药篇2.牙痛用药篇 3.中耳炎用药篇

4.扁桃体炎用药篇 七.眼科用药 1.结膜炎、翳障用药篇 八.皮肤科 1.皮炎、皮肤瘙痒用药篇 2.疥癣用药篇 3.疔疮疱疹用药篇 九.妇科病用药 1.月经不调用药篇 2.乳汁不下用药篇 3.功能性子宫出血篇 4.赤白带用药篇 5.宫颈糜烂、阴痒、恶露不净用药篇十.儿科病用药 1.消化不良用药篇 2.麻疹用药篇 3.疮疖、痱子、婴儿湿疹用药篇十.传染病用药 1.流行性腮腺炎用药篇 2.传染性肝炎用药篇 3.细菌性痢疾用药篇 4.阿米巴痢疾用药篇 5.肺结核用药篇

一、内科病用药 1.感冒用药篇 玉叶金花 别名白纸扇、野白纸扇、山甘草、土甘草、凉口茶、仙甘藤、蝴蝶藤、蜻蜓翅、生肌藤、黄蜂藤、白叶子、凉藤子、大凉藤、小凉藤 来源为茜草科玉叶金花属植物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 Ait. f.,以藤与根入药。形态特征藤状小灌木。小枝蔓延,初时被柔毛,成长后脱落。单叶对生,有短柄,卵状矩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短尖,全缘,上面无毛或被梳毛,下面被柔毛,托叶二深裂,裂片条形,被柔毛。夏季开花,聚伞伞房花序,密集多花,着生枝顶,花黄色,无柄,花萼钟形,被毛,裂片5,条形,长3-4毫米,其中常有 一片扩大呈白色 叶状,阔卵形或 圆形,长2.5-4厘 米,花冠长约2 厘米,黄色,外 被伏柔毛,裂片 5,镊合状排列, 雄蕊5,着生于花冠喉部,花丝极短,子房2室,胚珠多数。浆果椭圆形,长8-10毫米,宽6-7.5毫米,聚集一团。 生境分布生于较阴的山坡、沟谷、溪旁及灌丛中。广布于我国东部、南部和西南部。采集加工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备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