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习题解答

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习题解答

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习题解答
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习题解答

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本章关键词:速度瞬心法、矢量方程图解法、解析法。

3-1 何谓速度瞬心?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有何异同点?

[解答] (1)互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瞬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称为两构件的速度瞬心,简称瞬心。

(2)区分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关键看瞬心处的绝对速度是否为零,为零则称为绝对瞬心;否则则称为相对瞬心。

3-2 何谓三心定理?何种情况下的瞬心需用三心定理来确定?

[解答] (1) 所谓三心定理,三个彼此作平面运动的构件的三个瞬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2)确定不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连的两构件间的瞬心位置需借助三心定理。

3-3 [解答]

3-4 [解答]

由三心定理,求得齿轮1与齿轮3的同速重合点,也即相对瞬心13P 。由瞬心的性质可得: l l P P P P P v μωμω361331613113==

传动比 16

13361331P P P P =ωω (如需尺寸直接从图上量取) 3-6题[解答] mm mm l /2=μ

(1)由三心定理确定出构件2、4的等速重合点,也即相对瞬心24P 。由瞬心性质得 l l P P P P P v μωμω241442412224== ) ( 4.5rad/s (49/109)10 241424

1224顺时针=?==P P P P ωω

s mm l v CD C /4055.4904=?==ω 方向如图示

(2)由三心定理确定出构件1、3的等速重合点,也即绝对瞬心13P 。在此瞬时,可将构件3视为绕点13P 转动,从而求得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最小的点E 。 s rad P P P P /5.25

.1193010231323

1223=?==ωω 方向如图示 s mm E P v l E /355

2715.2133=??==μω 方向如图示 (3)结合(2)的分析可知,要使0=C v ,须满足C 、E 两点重合,而要满足C 、E 两点重合,只需令A 、B 、C 三点共线即可。取mm mm l /2=μ作机构位置图。

3-8题[解答](a )

解题思路:该题用同一构件上运动关系:1)建立B 、C 两点的速度、加速度关系;2)建立B 、C 两点的速度、加速度关系;3)再建立E 点和C 点的速度、加速度关系及E 点和D 点速度、加速度关系,联立求解。

3-8题[解答](b )

3-13题[解答]在(a )图示摆动导杆机构中,B 点存在科氏加速度。(b) 图示移动导杆机构中,B 点不存在科氏加速度。

对于题3-13题(a )图中,科氏加速度233232B B k B B v a ω=,要使023=k B B a ,则需满足03=ω或

023=B B v ,从而得到机构图(c )所示。其中,当曲柄AB 位于1AB 或2AB 位置时03=ω;当曲柄AB 位于3AB 或4AB 位置时023=B B v 。

(a ) (b) (c)

(1)若机构中存在这样的两个构件,该构件的牵连运动是转动且形成移动副时,则机构中存在科氏加速度;不过,若组成移动副的两个构件作平面运动时,因牵连角速度0=ω,此时科氏加速度不存在。

(2)根据上一条,所有科氏加速度为零的位置都已找出。

(3)对。 因为构件2与构件3组成移动副,两构件间无相对转动,有32ωω=,而233232B B k B B v a ω=,所以232232B B k B B v a ω=成立。

3-14题[解答]

(1)作机构运动简图

选取尺寸比例尺mm mm l /2=μ,按按 501=?准确作出机构位置图(a)。

(2)速度分析

s mm l v AB B /30030101=?==ω 方向垂直AB ,指向与1ω转向一致。

1)求D 点的速度D v 根据瞬心的定义和三心定理可求得构件2与构件4(机架)的绝对瞬心24P ,如(a )所示,则 D v 的方向垂直D P 24,指向与1ω转向一致。 DB B D +=

大小 ? 1ωAB l ?

方向 D P 24⊥ AB ⊥ BD ⊥

式中有两个未知量,故可用作图法求解。取点P 为速度图极点,速度比例尺mm s mm v /)/(10=μ

,作速度图如(b)所示,求得 s m s mm pd v v D /235.0/5.2310=?==μ

2)求E 点的速度E v

由图可知B 、D 、E 同在构件2上, 又B v 、D v 已知,故可用速度影像求E v 。利用速度影像原理作图如(b )所示。 s m s mm pe v v E /18.0/1810=?==μ 方向如图示。

3)求构件2的角速度2ω s rad bd l v v DB DB / 05.0//2μω== 方向为顺时针。

(2)加速度分析

2221/33010s mm l a AB B =?==ω 方向沿AB ,由B 指向A 。

1) 求D 点的加速度D a

由图(b),利用速度影像原理可求得 s m s mm pc v v C C /176.0/6.1710232=?==μ

首先分析点2C 。2C 点和3C 是重合点,由两构件上重合点的加速度关系可知,有

r C C k C C c a a a a 32323c2

++= 大小 0 3222C C v ω ?

方向 BC ⊥

BC

式中,232232/176.0222s m v a C C K C C ??==ω 。 构件2上B 、2C 两点间的运动关系为 τ

B C n B C B a a a a 22c2

++= 大小 21ωAB l 22ωBC l ? 方向 A B → B C → BC ⊥

式中,22222

2/492.0/123.02s m s m l a BC n B C =?==ω 联立上面两式子,可得

r C C k C C c a a a a 32323c2 ++=τ

B C n B C B a a a 22 ++=

大小 0 3222C C v ω ? 21ωAB l 22ωBC l ? 方向 BC ⊥ BC A B → B C → BC ⊥

此式有两个未知量,故可用作图法求解。加速度比例尺mm s m a /)/(05.02=μ,取点p '为加速度图极点,作加速度图如(c )所示。利用加速度影像原理可求D a 。 2/62.24.5205.0s m d p a a D =?=''=μ 方向由d p '→'

2) 求E 点的加速度E a

利用加速度影像原理作图如图(c ),求得 2/85.25705.0s m e p a a E =?=''=μ 方向由e p '→'

3) 求构件2的角加速度2α

s rad l c b l a BC a BC CB /4.805.0/)4.805.0(/)(/2=?===ματ 方向为顺时针

3-15 [解答]

(1) 作机构运动简图

取 mm mm l /2=μ,按 501=?准确作出机构位置图(a)。

(2)速度分析

分析思路:C D F F F B →→→→)(451

1) 分析点B 和点D

s m l v AB B /4.01004.01=?==ω s m AF l v l AF F /72.010036.021011

1=??=?==μω 构件1和构件5构成重合点,即 1515F F F F v v v +=

大小 ? 1ωAF l ?

方向 EF ⊥ AB ⊥ AF

式中仅有两个未知量,故可用作图法求解。取点p 为速度图极点, s m v /04.0=μ作速度图,如

图(b )所示,可得 s m s m pf v v v F F /54.1/5.3804.0554=?===μ 方向垂直EF

s rad l v EF F / 25.67 66.0/54.1/44===ω 方向为顺时针。

s m s m l v DE D /90.0/035.067.254=?==ω 方向垂直DE ,指向与4ω转向一致。

2) 分析点C

构件2上B 、C 两点间的运动关系为 CB B C +=

大小 1ωAB l ?

方向 AB ⊥ BC ⊥

构件3上C 、D 两点间的运动关系为 CD D C v v v +=

大小 4ωED l ?

方向 DE ⊥ CD ⊥ (红色过程可以不用写出)

联立两式,可得 CB B C v v v += CD D v v +=

大小 1ωAB l ? 4ωED l ?

方向 AB ⊥ BC ⊥ DE ⊥ CD ⊥

式中仅有两个未知量,故可用作图法求解。取点p 为速度图极点,作速度图,如图(b )所示,于是得 s m s m pc v v C /68.0/1.1704.0=?==μ 其方向由c p →。 s rad l cd l v CD v CD CD /32.12075.0/)1.2304.0(/)(/3=?===μω 方向为逆时针。 s rad l bc l v BC v BC BC /6005.0/)5.704.0(/)(/2=?===μω 方向为顺时针。

(3)加速度分析

r F5F1K F5F1155

a a F F n F ++=+τ 大小 24ωFE l ? 21ωAF l 15212F F v ω ?

方向 E F → EF ⊥ A F → AF ⊥ AF

取加速度比例尺mm s m a /)/(5.02=μ,作加速度图。

分别取B 点、D 点为基点,建立相对运动方程式:

τCB n CB B C a a a a ++= CD τ

CD n D a a a ++=

大小: 21ωAB l 22ωCB l ? 已知 23ωCD l ?

方向: A B → B C → BC ⊥ 已知 D C → CD ⊥ 上式只有两个未知量,故可用作图法求解。

式中: 22221/4/04.010s m s m l a a AB n B B =?===ω

22224/1.23/035.067.25s m s m l a a DE n D D =?===ω

法向加速度 2222/8.1605.0s m l a CB n CB =?==ω

法向加速度 2223/38.1132.12075.0s m l a CD n CD =?==ω

取点p '为加速度图极点,加速度比例尺mm s m a /)/(5.02=μ 作加速度图,如图(c )所示,于是得 22/7/145.0s m s m c p a a C =?=''=μ 方向由c p '→'。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6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

第6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 6-1 图示半径为r 的齿轮由曲柄OA 带动,沿半径为R 的固定齿轮滚动。曲柄OA 以等角加速度α绕轴O 转动,当运动开始时,角速度0ω= 0,转角0?= 0。试求动齿轮以圆心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 解:?cos )(r R x A += (1) ?sin )(r R y A += (2) α为常数,当t = 0时,0ω=0?= 0 2 2 1t α?= (3) 起始位置,P 与P 0重合,即起始位置AP 水平,记θ=∠OAP ,则AP 从起始水平位置至图示AP 位置转过 θ??+=A 因动齿轮纯滚,故有? ? =CP CP 0,即 θ?r R = ?θr R = , ??r r R A += (4) 将(3)代入(1)、(2)、(4)得动齿轮以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为: ??? ? ?? ??? +=+=+=22 2212sin )(2cos )(t r r R t r R y t r R x A A A α?αα 6-2 杆AB 斜靠于高为h 的台阶角C 处,一端A 以匀速v 0沿水平向右运动,如图所示。试以杆与铅垂线的夹角 表示杆的角速度。 解:杆AB 作平面运动,点C 的速度v C 沿杆AB 如图所示。作速度v C 和v 0的垂线交于点P ,点P 即为杆 AB 的速度瞬心。则角速度杆AB 为 h v AC v AP v AB θθω2000cos cos === 6-3 图示拖车的车轮A 与垫滚B 的半径均为r 。试问当拖车以速度v 前进时,轮A 与垫滚B 的角速度A ω与B ω有什么关系设轮A 和垫滚B 与地面之间以及垫滚B 与拖车之间无滑动。 解:R v R v A A ==ω 习题6-1图 A B C v 0 h 习题6-2图 P AB v C A B C v o h 习题6-2解图 习题6-3解图 习题6-3图 v A = v v B = v

自由落体运动例题及习题

自由落体运动 典型例题: 2 例 1 从离地5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 ,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 内的位移、最后1s 内的位移; 解析由h=500m 和运动时间,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时间、第1s 内位移和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最后1s 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1)s 下落位移之差. 1 [ 解](1)由h = gt2,得落地时间: 2h 2× 500 t s 10s g 10 (2)第1s 内的位移: 1 2 1 2 h1gt12× 10× 12 5m 1 2 1 2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s 内的位移为: 1 2 1 2 h9 2gt29 2×10×92m 405m 所以最后1s 内的位移为: h10=h-h 9=500m-405m=95m (3)落下一半时间即t'=5s ,其位移为 121 h5 2gt' 2× 10×25m 125m 说明根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位移的特点,由第1s 内的位移h1=5m,可直接用比例关系求出最后1s 内的位移,即 h1∶h10=1∶19 ∴ h 10=19h1=19× 5m=95m 同理,若把下落全程的时间分成相等的两段,则每一段内通过的位移之比:

22 ht/2 ∶ht =1 ∶2 =1∶ 4

11 h t/2 h t ×500m 125m 44 例 2 一个物体从H 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所用的总时间T 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小球的运动示意图(图1)其中t=4s ,h=196m . 解方法 1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式(1)减去式(2),得 h gTt 21gt2, h 1 gt 2 2 gt 1 196 × 9.8×16 2 2 7s, 9.8×4 H 1 gT2 1×9.8×72 m 2401. m. 22 方法 2 利用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性质由题意得最后4s 内的平均速度为h 196 v m /s 49m / s. t4 因为在匀变速运动中,某段时间中的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刻的速度,所以下落至最后时的瞬时速度为 v't v 49m /s. 由速度公式得下落至最后2s 的时间H高 2s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 机构运动分析包括哪些容? 2 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3 什么叫速度瞬心? 4 相对速度瞬心和绝对速度瞬心有什么区别? 5 在进行机构运动分析时,速度瞬心法的优点及局限是什么? 6 什么叫三心定理? 7 怎样确定组成转动副、移动副、高副的两构件的瞬心?怎样确定机构中不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的瞬心? 8 在同一构件上两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9组成移动副两平面运动构件在瞬时重合点上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10 平面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多边形有何特性? 11 什么叫“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它在速度和加速度分析中有何用处? 12 机构运动时在什么情况下有哥氏加速度出现?它的大小及方向如何决定? 13 如何根据速度和加速度多边形确定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4 如何确定构件上某点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5 当某一机构改换原动件时,其速度多边形是否改变?其加速度多边形是否改变? 16 什么叫运动线图?它在机构运动分析时有什么优点? 17 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相对速度瞬心在 处;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在 处;组成滑动兼滚动的高副时,其瞬心在 处. 18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相同点是 ,而不同点是 . 19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用于 两点,而不能用于机构 的各点. 20速度瞬心可以定义为互相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 的点. 21 3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共有 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位于 .含有6个构件的平面机构,其速度瞬心共有 个,其中 个是绝对瞬心,有 个相对瞬心. 22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原动件1以匀角速度ω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试确定:(1)机构的全部瞬心;(2)构件3的速度v 3(需写出表达式)。 23如图所示齿轮-连杆机构中,已知齿轮2和5的齿数相等,即25z z =,齿轮2以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题号一、选择 题 二、填空 题 三、实验, 探究题 四、计算 题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1、取一根长2 m 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 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 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 圈 ( )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 12、在一高度处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 A.它们的重量不等 B.它们的密度不等 C.它们的材料不同 D.它们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同 13、近年来测重力加速度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所用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 的B点,小球离开B点至又回到B点所用时间为t1,测得t1、t2、h,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B. C. D. 14、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 B.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D. 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二、填空题22、自由下落的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是着地速度的一半时,距地面的高度 为。 23、物体自由下落的总时间是6s,若取g= 10m /s2,则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它在0~2s内下 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在2~4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m,在4~6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 24、用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后,又以25m/s的初速度再向上抛出第二个小球,结果两 球在抛出点以上15m处相遇,那么两球抛出的时间相差______________s。 三、实验,探究题 27、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图乙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取平均值g=8.667 m/s2; 方法B:由取平均值g=8.673m/s2 甲 (1)从实验装置看,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选择方法____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 __________(填“系统”或“偶然”)误差。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28、(1)小球作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习题和答案

2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图 示 平 面 六 杆 机 构 的 速 度 多 边 形 中 矢 量 ed → 代 表 , 杆4 角 速 度 ω4的 方 向 为 时 针 方 向。 2.当 两 个 构 件 组 成 移 动 副 时 ,其 瞬 心 位 于 处 。当 两 构 件 组 成 纯 滚 动 的 高 副 时, 其 瞬 心 就 在 。当 求 机 构 的 不 互 相 直 接 联 接 各 构 件 间 的 瞬 心 时, 可 应 用 来 求。 3.3 个 彼 此 作 平 面 平 行 运 动 的 构 件 间 共 有 个 速 度 瞬 心, 这 几 个 瞬 心 必 定 位 于 上。 含 有6 个 构 件 的 平 面 机 构, 其 速 度 瞬 心 共 有 个, 其 中 有 个 是 绝 对 瞬 心, 有 个 是 相 对 瞬 心。 4.相 对 瞬 心 与 绝 对 瞬 心 的 相 同 点 是 ,不 同 点 是 。 5.速 度 比 例 尺 的 定 义 是 , 在 比 例 尺 单 位 相 同 的 条 件 下, 它 的 绝 对 值 愈 大, 绘 制 出 的 速 度 多 边 形 图 形 愈 小。 6.图 示 为 六 杆 机 构 的 机 构 运 动 简 图 及 速 度 多 边 形, 图 中 矢 量 cb → 代 表 , 杆3 角 速 度ω3 的 方 向 为 时 针 方 向。 7.机 构 瞬 心 的 数 目N 与 机 构 的 构 件 数 k 的 关 系 是 。 8.在 机 构 运 动 分 析 图 解 法 中, 影 像 原 理 只 适 用 于 。

9.当 两 构 件 组 成 转 动 副 时, 其 速 度 瞬 心 在 处; 组 成 移 动 副 时, 其 速 度 瞬 心 在 处; 组 成 兼 有 相 对 滚 动 和 滑 动 的 平 面 高 副 时, 其 速 度 瞬 心 在 上。 10..速 度 瞬 心 是 两 刚 体 上 为 零 的 重 合 点。 11.铰 链 四 杆 机 构 共 有 个 速 度 瞬 心,其 中 个 是 绝 对 瞬 心, 个 是 相 对 瞬 心。 12.速 度 影 像 的 相 似 原 理 只 能 应 用 于 的 各 点, 而 不 能 应 用 于 机 构 的 的 各 点。 13.作 相 对 运 动 的3 个 构 件 的3 个 瞬 心 必 。 14.当 两 构 件 组 成 转 动 副 时, 其 瞬 心 就 是 。 15.在 摆 动 导 杆 机 构 中, 当 导 杆 和 滑 块 的 相 对 运 动 为 动, 牵 连 运 动 为 动 时, 两 构 件 的 重 合 点 之 间 将 有 哥 氏 加 速 度。 哥 氏 加 速 度 的 大 小 为 ; 方 向 与 的 方 向 一 致。 16.相 对 运 动 瞬 心 是 相 对 运 动 两 构 件 上 为 零 的 重 合 点。 17.车 轮 在 地 面 上 纯 滚 动 并 以 常 速 v 前 进, 则 轮缘 上 K 点 的 绝 对 加 速 度 a a v l K K K KP ==n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高 副 两 元 素 之 间 相 对 运 动 有 滚 动 和 滑 动 时, 其 瞬 心 就 在 两 元 素 的 接 触 点。- - - ( ) 19.在 图 示 机 构 中, 已 知ω1 及 机 构 尺 寸, 为 求 解C 2 点 的 加 速 度, 只 要 列 出 一 个 矢 量 方 程 r r r r a a a a C B C B C B 222222=++n t 就 可 以 用 图 解 法 将 a C 2求 出。- - - - - - - - - - - - - - - - - - ( ) 20.在 讨 论 杆2 和 杆3 上 的 瞬 时 重 合 点 的 速 度 和 加 速 度 关 系 时, 可 以 选 择 任 意 点 作 为 瞬 时 重 合 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典型例题

自由落体运动典型例题 [例1]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分析]由h=500m和运动时间,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时间、第1s内位移和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1)s下落位移之差. (2)第1s内的位移: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s内的位移为: 所以最后1s内的位移为: h10=h-h9=500m-405m=95m

(3)落下一半时间即t'=5s,其位移为 [说明]根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位移的特点,由第1s内的位移h1=5m,可直接用比例关系求出最后1s内的位移,即 h1∶h10=1∶19 ∴ h10=19h1=19×5m=95m 同理,若把下落全程的时间分成相等的两段,则每一段内通过的位移之比: h t/2∶h t=12∶22=1∶4 [例2]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H是多少?取g=9.8m/s2,空气阻力不计.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小球的运动示意图(图1)其中t=4s, h=196m. [解]方法 1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式(1)减去式(2),得

方法2 利用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性质由题意得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 因为在匀变速运动中,某段时间中的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刻的速度,所以下落至最 后2s时的瞬时速度为 由速度公式得下落至最后2s的时间 方法3 利用v-t图象 画出这个物体自由下落的v-t 图,如图2所示.开始下落后经时间(T—t)和T后的速度分别为g(T-t)、 gT. 图线的AB段与t轴间的面积表示在时间t内下落的高度h.。由

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答案

一、填空题: 1.速度瞬心是两刚体上瞬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 2.若瞬心的绝对速度为零,则该瞬心称为绝对瞬心; 若瞬心的绝对速度不为零,则该瞬心称为相对瞬心。 3.当两个构件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位于垂直于导路方向的无穷远处。当两构件组成高副时,两个高副元素作纯滚动,则其瞬心就在接触点处;若两个高副元素间有相对滑动时,则其瞬心在过接触点两高副元素的公法线上。 4.当求机构的不互相直接联接各构件间的瞬心时,可应用三心定理来求。 5.3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间共有 3 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定位于一条直线上。 6.机构瞬心的数目K与机构的构件数N的关系是K=N(N-1)/2 。 7.铰链四杆机构共有6个速度瞬心,其中3个是绝对瞬心。 8.速度比例尺μν表示图上每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速度大小,单位为:(m/s)/mm 。 加速度比例尺μa表示图上每单位长度所代表的加速度大小,单位为(m/s2)/mm。 9.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构件,而不能应用于整个机构。 10.在摆动导杆机构中,当导杆和滑块的相对运动为平动,牵连运动为转动时(以上两空格填转动或平动),两构件的重合点之间将有哥氏加速度。哥氏加速度的大小为2×相对速度×牵连角速度;方向为相对速度沿牵连角速度的方向转过90°之后的方向。 P直接标注在图上)。 二、试求出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的位置(用符号 ij

12 三、 在图a 所示的四杆机构中,l AB =60mm,l CD =90mm ,l AD =l BC =120mm ,ω2=10rad/s ,试用瞬心法求: 1)当φ=165°时,点C 的速度v C ; 2)当φ=165°时,构件3的BC 线上速度 a ) 24) 14(P 13) P 24 P 23→∞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

2.5 自由落体运动(同步测试) 张成进 江苏徐州睢宁魏集中学 1、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 落,则关于两块石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B. 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 C. 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块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和相同的 加速度 D. 两块石块在下落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2、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图象正确的是( ) 3、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相隔1秒先后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 ) A. 两球的距离始终不变 B. 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 C. 两球的速度差始终不变 D. 两球的速度差越来越在 B D

4、自由下落的物体,在任何相邻的单位时间内下落的距离之差h ?和平均速?在数值上分别等于() 度之差v A.g/2 2g B.g/2 g/4 C.g g D.g 2g 5、一个自由落体落至地面前最后一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全程的一半,求它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6、有一直升机停在200m高的空中静止不动,有一乘客从窗口由静止每隔1秒释放一个钢球,则钢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相邻钢球间距离相等 B.越靠近地面,相邻钢球的距离越大 C.在落地前,早释放的钢球速度总是比晚释放的钢球的速度大 D.早释放的钢球落地时的速度大 7、为了测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2.5S 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估算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考虑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用一定的时间,估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 8、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它在最后1秒的位移是35m,则物体落地速度是多大?下落时间是多少?

清华大学版理论力学课后习题集标准答案全集第6章刚体平面运动分析

6章 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 6-1 图示半径为r 的齿轮由曲柄OA 带动,沿半径为R 的固定齿轮滚动。曲柄OA 以等角加速度α绕轴O 转动,当运动开始时,角速度0ω= 0,转角0?= 0。试求动齿轮以圆心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 解:?cos )(r R x A += (1) ?sin )(r R y A += (2) α为常数,当t = 0时,0ω=0?= 0 22 1t α?= (3) 起始位置,P 与P 0重合,即起始位置AP 水平,记θ=∠OAP ,则AP 从起始水平位置至图示AP 位置转过 θ??+=A 因动齿轮纯滚,故有? ? =CP CP 0,即 θ?r R = ?θr R = , ??r r R A += (4) 将(3)代入(1)、(2)、(4)得动齿轮以A 为基点的平面运动方程为: ??? ? ?? ??? +=+=+=22 2212sin )(2cos )(t r r R t r R y t r R x A A A α?αα 6-2 杆AB 斜靠于高为h 的台阶角C 处,一端A 以匀速v 0沿水平向右运动,如图所示。试以杆与铅垂线的夹角θ 表示杆的角速度。 解:杆AB 作平面运动,点C 的速度v C 沿杆AB 如图所示。作速度v C 和v 0的垂线交于点P ,点P 即为杆AB 的速度瞬心。则角速度杆AB 为 h v AC v AP v AB θθω2 000cos cos === 6-3 图示拖车的车轮A 与垫滚B 的半径均为r 。试问当拖车以速度v 前进时,轮A 与垫滚B 的角速度A ω与B ω有什么关系?设轮A 和垫滚B 与地面之间以及垫滚B 与拖车之间无滑动。 解:R v R v A A == ω R v R v B B 22==ω B A ωω2= 6-4 直径为360mm 的滚子在水平面上作纯滚动,杆BC 一端与滚子铰接,另一端与滑块C 铰接。设杆BC 在水平位置时,滚子的角速度ω=12 rad/s ,θ=30?,?=60?,BC =270mm 。试求该瞬时杆BC 的角速度和点C 的速度。 习题6-1图 A B C v 0 h θ 习题6-2图 P ωAB v C A B C v o h θ 习题6-2解图 习题6-3解图 习题6-3图 v A = v v B = v ωA ωB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完美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 一、 自由落体运功 1、 定义: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注意(1)只在重力作用下 (2)从静止下落 二、 重力加速度 1、 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 方向: 竖直向下 2、大小:g=9.8 m/2 s 注意:(1)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是相同的;在不同的地点,g 的值略有不同 a.同一海拔高度,纬度越高的地方,g 越大. b.同一纬度,海拔高度越高的地方,g 越小 . (2)一般取g =9.8 m/s 2 ,以题目要求为主。 (3)在不同的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一般不相同. 3 方向:竖直向下 4 实质:是一个初速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 (1)大小 : t v gt (2)方向 : 竖直向下 四 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和位移-时间图像 [例1]从离地5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 2 ,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 内的位移、最后1s 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例2]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h=175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少时间落到地面?落地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 【练习】 一、选择题 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B.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C.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D.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 3.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 [ ] A.1m B.5m C.10m D.不能确定 4.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5.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 机构运动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2 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3 什么叫速度瞬心 4 相对速度瞬心和绝对速度瞬心有什么区别 5 在进行机构运动分析时,速度瞬心法的优点及局限是什么 6 什么叫三心定理 7 怎样确定组成转动副、移动副、高副的两构件的瞬心怎样确定机构中不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的瞬心 8 在同一构件上两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9组成移动副两平面运动构件在瞬时重合点上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 10 平面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多边形有何特性 11 什么叫“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它在速度和加速度分析中有何用处 12 机构运动时在什么情况下有哥氏加速度出现它的大小及方向如何决定 13 如何根据速度和加速度多边形确定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4 如何确定构件上某点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5 当某一机构改换原动件时,其速度多边形是否改变其加速度多边形是否改变 16 什么叫运动线图它在机构运动分析时有什么优点 17 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相对速度瞬心在处;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在处;组成滑动兼滚动的高副时,其瞬心在处. 18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相同点是,而不同点是. 19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用于两点,而不能用于机构的各点. … 20速度瞬心可以定义为互相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的点. 21 3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共有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位于.含有6个构件的平面机构,其速度瞬心共有个,其中个是绝对瞬心,有个相对瞬心. 22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原动件1以匀角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试确定:(1)机构的全部瞬心;(2)构件3的速度v3(需写出表达式)。

机械原理习题-(附答案)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两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必备条件是。 A.直接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B.直接接触但无相对运动; C.不接触但有相对运动;D.不接触也无相对运动。 2.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或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确定的运动。 A.有;B.没有;C.不一定 3.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A.虚约束;B.局部自由度;C.复合铰链 4.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二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个自由度。 A.3;B.4;C.5;D.6 5.杆组是自由度等于的运动链。 A.0;B.1;C.原动件数 6.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 A.1;B.2;C.3;D.1或2 7.某机构为Ⅲ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A.含有一个原动件组;B.至少含有一个基本杆组; C.至少含有一个Ⅱ级杆组;D.至少含有一个Ⅲ级杆组。 8.机构中只有一个。 A.闭式运动链;B.原动件;C.从动件;D.机架。 9.要使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其条件是。 A.机构的自由度等于1;B.机构的自由度数比原动件数多1; C.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 二、填空题: 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_____,最小约束数为______。 2.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带入_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_____个约束。3.两个做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之间为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它有_______个约束;而为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为高副,它有_______个约束。 4.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_______副或_______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_______副。 5.组成机构的要素是构件和运动副;构件是机构中的__运动___单元体。 6.在平面机构中,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 7.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零件与构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的单元体,而零件是的单元体。 9.由M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包括个转动副。 10.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形成的可动联接 判断题: 1.机构的自由度一定是大于或等于1。 2.虚约束是指机构中某些对机构的运动无约束作用的约束。在大多数情况下虚约束用来改善机构的受力状况。 3.局部自由度是指在有些机构中某些构件所产生的、不影响机构其他构件运动的局部运动的自

第八章刚体的平面运动习题解答资料

习 题 8-1 椭圆规尺AB 由曲柄OC 带动,曲柄以匀角速度O ω绕轴O 转动,初始时OC 水平,如图8-28所示。OC = BC = AC =r ,取C 为基点,试求椭圆规尺AB 的平面运动方程。 图8-28 t t r y t r x O O C O C ω?ωω===sin cos 8-2 半径为R 的圆柱缠以细绳,绳的B 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如图8-29所示。圆柱自静止下落,其轴心的速度为3/32gh v A =,其中g 为常量,h 为轴心A 至初始位置的距离。试求圆柱的平面运动方程。 图8-29 3/32gh v A = 3/22 gh v A = 3/g a A = 3/2gt x A = 0=A y )3/(2r gt A =? 8-3 杆AB 的A 端以等速v 沿水平面向右滑动,运动时杆恒与一半径为R 的固定半圆柱面相切,如图8-30所示。设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试以角θ表示杆的角速度。 图8-30 瞬心法 θ θθθ ωcos sin cot sin 2R v R v AI v A = = = 基点法 θsin v v CA = θθ θθωcos sin cot sin 2R v R v CA v CA = == 8-4 图8-31所示两平行齿条同向运动,速度分别为v 1和v 2,齿条之间夹一半径为r 的 齿轮,试求齿轮的角速度及其中心O 的速度。 图8-31 AB B A v v v += ωr v v 221+= r v v 22 1-= ω OB B O v v v += 2 2 12v v r v v O += +=ω 8-5 两直杆AC 、BC 铰接于点C ,杆长均为l ,其两端A 、B 分别沿两直线运动,如图8-32所示。当ADBC 成一平行四边形时,m/s 4.0m/s,2.0==B A v v ,试求此时点C 的速度。 图8-32

自由落体运动经典习题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一样大 C、这个加速度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这个加速度在地球赤道比在地球北极大 2.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竖直方向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9.8m/s2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3.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 = 5∶1,甲从高H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2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 2 C.甲落地时,乙的速度的大小为gH D.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4.把自由落体物体的总位移分成相等的三段,则按由上到下的顺序经过这三段位移所需时间之比是( ) A.1∶3∶5 B.1∶4∶9 C.1∶2∶3 D.1∶(2-1)∶(3-2) 5、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h,则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6.小球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到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7.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自8 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多少?(g取10m/s2) 8.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经过一高度为2m的窗户用时0.4s,g取10m/s2.则物体开始下落时的位置距窗户上檐的高度是多少? 9.一条铁链长5 m,铁链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铁链经过悬点正下方25 m处某一点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取g=10 m/s2) 10、一个小物体从楼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11.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125米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运动员就以大小为14.3米/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米/秒。 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瞬间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____2_____,最小约束数为_____1_____。 2.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带入_____1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_____2____个约束。平面机构中约束数与自由度数的关系是_约束数+自由度数=3_。 3. 在机器中,零件是最小制造的单元,构件是最小运动的单元。 4. 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如齿轮副、凸轮副等。 5.机器中的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多个零件装配成的刚性结构。 6.两个构件相互接触形成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一种联接称为运动副。 7.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如转动副、移动副等。 8.把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联接而构成的相对可动的系统称为是运动链,若运动链的各构件构成了首末封闭的系统称为闭链,若运动链的构件未构成首末封闭的系统称为开链。 9.平面机构是指组成机构的各个构件均在同一平面内运动。 10.在平面机构中,平面低副提供 2 个约束,平面高副提供1 个约束。 1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所必须给定的独立运动参数的数目称为机构的自由度。 12.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自由度数。二、简答题

1.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答:1.要有原动件;2.自由度大于0;3.原动件个数等于自由度数。 2. 何谓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如何处理? 答:复合铰链是三个或更多个构件组成两个或更多个共轴线的转动副。 在有些机构中, 其某些构件所能产生的局部运动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 我们把这些构件所能产生的这种局部运动的自由度称为局部自由度。 虚约束是在机构中与其他约束重复而不起限制运动作用的约束。 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 K个构件汇交而成的复合铰链应具有(K-1)个转动副,同时应将机构中的局部自由度、虚约束除去不计。 三、计算题 1. 试计算图1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解由图1a可知,F=3n –(2p l + p h–p’)–F’= 3×5 – (2×7+0 – 0) –0=1 由图1b可知,F=3n –(2p l + p h–p’)–F’= 3×4 – (2×6+0 – 0) –0=0 由图1c可知,F=3n –(2p l + p h–p’)–F’= 3×3 – (2×4+0 – 0) –0=1 a b c 图1 5. 试计算图2所示的压床机构 的自由度。 解由图2可知,该机构存在重 复结构部分,故存在虚约束。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经典例题及答案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知识讲解】 自由落体运动 一、定义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在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下落的快慢跟物体的重力无关。 1971年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在月球上让一把锤子和一根羽毛同时下落,观察到它们同时落到月球表面。此实验说明:①在月球上无大气层。②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自由落体运动在地球大气层里是一种理想运动,但掌握了这种理想运动的规律,也就为研究实际运动打下了基础。当空气阻力不太大,与重力相比较可以忽略时,实际的落体运动可以近似地当作自由落体运动。 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再研究: 为了纪念伽利略的伟大贡献,1993年4月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科学家,用精密自动投卸仪把不同材料制成的木球、铝球、塑料球等许多小球从比萨斜塔上44米高处同时投下,用精密电子仪器和摄像机记录,结果发现所有小球同时以同一速度落地。 所以,一般情况下,物体在空气中下落,可以忽略空气的影响,近似地认为是自由落体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1、从静止开始下落,初速为零。 2、只受重力,或其它力可忽略不计。(这是一种近似,忽略了次要因素,抓住了主要因素,这是一种理想化研究方法)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伽利略不但巧妙地揭示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内部矛盾,还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做了许多研究。他的研究方法是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 伽利略所处的年代还没有钟表,计时仪器也较差,自由落体运动又很快,伽利略为了研究落体运动,利用当时的实验条件做了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下滑的直线运动(目的是为了“冲淡重力),证明了在阻力很小的情况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用逻辑推理外推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的情况,小球将自由下落,成为自由落体,他认为这时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多么巧妙啊! 正确与否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如图是处理课本中的自由落体纸带运动轨迹。 猜想:自由落体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下图所示的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设向上为正方向)( )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gt,其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因取向上为正方向,故只有C对. 答案:C 2.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应该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即它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速度的均匀变化意味着( ) A.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D.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解析:伽利略认为速度的均匀增加意味着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又从数学上推导出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答案:AD 3.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与在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 )∶2∶1 C.2∶1D.4∶1 解析:由v2=2gh知v=2gh,所以v1∶v2=2∶1. 答案:B 4.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 A.等效替代B.实验归纳 C.理想实验D.控制变量 【解题流程】 合理外推 ▏ 斜面实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理想实验,C项正确 答案:C 5.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 m/s2 B.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值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D.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 解析:首先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在地球的表面,不同的地方,g值的大小略有不同,但都在 m/s2左右,在地球表面同一地点,g的值都相同,但随着高度的增大,g的值逐渐变小. 答案:A 6.一石块从高度为H处自由下落,当速度达到落地速度的一半时,它的下落距离等于( ) 答案:B 7.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2,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 A.gt2B.3gt2/8 C.3gt2/4 D.gt2/4

自由落体运动典型例题 物理

自由落体运动典型例题物理 自由落体运动典型例题[例1]从离地5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 ,求:(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 内的位移、最后1s 内的位移;(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分析]由h=500m 和运动时间,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时间、第1s 内位移和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最后1s 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1)s 下落位移之差.2(2)第1s 内的位移: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s 内的位移为:所以最后1s 内的位移为:h10=h-h9=500m-405m=95m

(3)落下一半时间即t’=5s,其位移为[说明]根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位移的特点,由第1s 内的位移h1=5m,可直接用比例关系求出最后1s 内的位移,即h1∶h10=1∶19 ∴h10=19h1=19×5m=95m 同理,若把下落全程的时间分成相等的两段,则每一段内通过的位移之比:ht/2∶ht=1 ∶2 =1∶42 2[例2] 一个物体从H 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 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 2 H 高所用的总时间T 和高度H 是多少?取g=9.8m/s ,空气阻力不计.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小球的运动示意图(图1)其中t=4s,h=196m. [解]方法 1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式(1)减去式(2),得

方法 2 利用匀变速运动平均速度的性质由题意得最后4s 内的平均速度为因为在匀变速运动中,某段时间中的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刻的速度,所以下落至最后2s 时的瞬时速度为由速度公式得下落至最后2s 的时间方法 3 利用v-t 图象画出这个物体自由下落的v-t 图,如图2 所示.开始下落后经时间(T—t)和T 后的速度分别为g(T-t)、gT. 图线的AB 段与t 轴间的面积表示在时间t 内下落的高度h.。由

刚体平面运动习题

刚体平面运动习题 第八章刚体平面运动的练习 1.真或假(勾选正确和交叉错误) 8-1。刚体的平面运动是一种运动,在这种运动中,刚体上的任何一点与固定平面之间的距离总是平行的。()8-2。平面图形的运动可以看作基点的平移和围绕基点的旋转的组合。()8-3。平面图形上任意两点的速度都相等地投影在一个固定的轴上。()()()8-6。瞬时速度中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8-7。刚体的平移也是一种平面运动。()2。填空(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答案) 8-8。在直线轨道上纯滚动时,圆轮与地面接触点的速度为。8-9。平面图上任意两点的速度在上投影中相等。 8-10。瞬时刚体平移时的角速度是:刚体上每个点的速度;每个点的加速度。 3.简短回答问题 8-11。确定图中所示平面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中心的位置。AbabaccωOboaωOdbω(b)Co(a)(c)图8-11 (d) 8-12。如果一个刚体在一个平面上运动,下面平面图中A和B的速度方向是正确的吗?问题8-12图(c) 8-13。下图中O1A和AC的速度分布是否正确? 8-14。当圆形车轮在曲线上滚动时,某一瞬时车轮中心的速度vo和加速度ao,而车轮的半径是R,即车轮中心的角度 加速度是多少?如何确定瞬时速度中心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蟹爪兰O1VβA01ωO2P 8-13 图8-14 8-15。为什么用基点法计算平面图中单个点的加速度时没有科里奥利加速度?4.计算问题 8-16。椭圆规AB由曲柄OC驱动,曲柄OC以均匀的角速度ω O绕O轴旋转。如图所示,如果以C为基点,OC=BC=AC=r,试着找出椭圆规AB的平面运动方程。 8-17。半径为R的齿轮由曲柄OA驱动,沿半径为R的固定齿轮滚动,如图所示。曲柄以均匀的角加速度α绕O轴旋转,并设定初始角速度ω。角加速度α?0.角落??0.如果选择移动齿轮的中心C点作为基点,试着找出移动齿轮的平面运动方程。 yay rarαφBMMoxorBx 8-16图ωOO 图8-17 8-18。曲柄和连杆机构,称为OA = 40cm厘米,连杆AB = 1m米,曲柄OA绕O轴以N?180转/分钟均匀旋转,如图所示。当曲柄臂与水平线成45度角时,试着找出连杆臂的角速度和中点的速度。 8-19。众所周知,曲柄OA=r,连杆BC=2r,曲柄OA处于均匀角速度ω?4顺时针旋转/秒,如图所示。试着找出图中瞬时点B的速度和连杆BC的角速度。 AMnOBArOB302rCω问题8-18 图8-19 8-20。如图所示,筛选机通过曲柄OA驱动筛BC摆动。众所周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