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孟子》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孟子》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孟子》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孟子》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围)

B.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

C.委而去之(离开)

D.寡助之至(到)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亲戚畔之()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里之城环而攻之而不胜

B.委而去之结友而别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非淡泊无以明志

D.寡助之至过中不至

4.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标两处)

(1)夫环而攻之(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6.填空。

孟子,名(),字(),是()时期的()家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有“()”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人名)的思想,与之并称为“()“

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语言运用

8.阅读下面《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

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

富贵不能淫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孙衍(yǎn)、张仪岂(qǐ)不诚大丈夫哉

B.一怒而诸(zhū)侯惧,安居而天下熄(xī)。

C.往之女(nǚ)家,必敬必戒(jiè),无违夫子!

D.富贵不能淫(yín),贫贱(jiàn)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往之女家()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2)丈夫之冠也()

(3)父命之()(4)戒之曰()(5)以顺为正者

()

(6)与民由之()(7)富贵不能淫()

(8)贫贱不能移()(9)威武不能屈()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1)得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②得志,与民由之()

(2)戒①往送之门,戒之曰()②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

5翻译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填空。

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

()

()()”意思相近。(用原文填空)

7.能否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顶

天立地的大丈夫的准则。请调动你的积累,举出一个能够体现这种大丈夫精神的事例。(100字左右)

生于忧惠死于安乐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劳其筋骨(劳动)

B.人恒过(犯错误)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了解、明白)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曾益其所不能()(2)困于心,衡于虑

()

(3)入则无法家拂士()

3.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空乏其身其真无马邪

B.舜发于畎亩之中与民由之

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舜发于畎亩之中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择其善者而从之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所以/动心忍性

D.入/则无法家/拂士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学完本文以后,你班开展了一次“逆境与顺境谁更能造就人才”的辩论会。甲方认为:逆境出人才。乙方认为:顺境出人才。请选择其中一方的观点,写一段辩论词。

参考答案

22《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解析:D.极点。)2.“畔”同“叛”,背叛(解析:A.助词,的/代词,指城池;B.表

顺承;C.介词,凭借/连词,用来;D.极点/到。)4.(1)夫/环/而攻之(2)域民/不

以/封疆之界5.(1)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2)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6.轲子舆战国思想儒亚圣孔子孔孟

(解析: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的思想。并未涉及“法治”。)8.仁政(施仁政、民贵君轻、以民为本)

富贵不能淫

(解析:C.“女”是通假字,应读“r”。)2.女”同“汝”,你3.(1)真正,确实(2)行冠礼(3)教导、训海(4)告诫(5)准则,标准(6)遵从(7)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8)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9)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4.(1)①能够②实现(2)①告诫②谨慎 5.(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2)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

样的人称得上大丈夫!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7.示例】南宋末年,文

天祥抗元失败被俘,元朝官员劝他投降,他宁死不屈,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

民族利益而死呢他选取了后者,要以忠心名留青史。文天祥被拘囚在阴湿的地牢里,

受尽折磨,但他坚持信念,最后被元军杀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A.“劳”意为“使……劳累”。)2.(1)“曾”同“增”,增加(2)“衡”

同“横”,梗塞、不顺(3)“拂”同“弼”,辅佐(解析:A.代词,代指他/表示加强

诘问语气;B助词,的/代词,代指正道;C.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给,到”/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译作“在,从”D.“而”都是连词,表顺承。)(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为“入/则无/法家拂士”)5.(1)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

改正。()(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

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6.

【示例】甲方辩论词晚年被贬的苏轼面对人生的挫折,平和地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淡然的心境洗练了东坡的豪放词风。身受腐刑的司马迁,一生受尽世人的白眼

但坚强的意志使其著《史记》而名垂青史。可见遭遇挫折,不但不会使人生阴晦,反

而更能使人进步,从而有所作为。乙方辩论词:杜牧出生在一个豪门世家,从小便受到

良好的教育,在年轻的时候,事业便有了很大的成就。他与李商隐被后人称作“小李杜”。梁思成能成长为一代建筑大师,离不开其父梁启超的谆谆告诫。傅聪能成长为

伟大的音乐家,离不开其父傅雷的悉心教导。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当然是顺境,这难

道不是他们成才的关键因素无数的例子都能证明,顺境使人成才。(辩论词有理有据,语言简洁、犀利,有针对性即可)

`

《快乐导练》《孟子二章》答案

《〈孟子〉两章》导学案《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参考答案 【课前导学】 一、略。二、略。三、略。 四、 1.(1)wéi,动词,做,干(2)wù动词,憎恨,讨厌 (3)wèi,介词,为了(4)dān ,古代盛食物的竹器(5)cù践踏(6)xiè本义是碎末,引申为细微、琐碎 2.(1)所欲/有甚于生者(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5)是/亦不可以已乎 3.(1)“辟”通“避”,躲避。(2)“辩”通“辨”,辨别。(3)“乡”通“向”,过去,从前。(4)“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 4.C (A介词,为了/动词,做、干。B获得/通“德”感激。 C.代词,这。D通“欤”,语气助词/给予。)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一、略。二、略。三、略。 四、1.(1)亦:也。(2)^得兼:同时得到。(3)苟得:苟且获得。指只为生存而不择手段。(4)恶:憎恨,讨厌。(5)患:祸患;辟:通“避”,躲避。(6)如使:如果,假使;莫甚于:没有比……更严重的。(7)由是:通过某种手段。(8)是故:因此。(9)非独:不只是、不仅仅是。(10)丧:丧失。(11)呼尔:有轻蔑或粗暴地呼喝的意思。(12)蹴:践踏。不屑:不值得,表示轻视,即不愿意接受。(13)万钟:优厚的俸禄。“辩”通“辨”,辨别。(14)何加:有什么益处。(15).为:为了。(16)“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助词。(17)乡:通“向”,过去,从前。(18)为:做,这里指“接受”。(19)是:这;已:止,罢休。 (20)本心:天性、天良。 2.(1)(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2)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为严重的,所以祸患 (我)也有不躲避的。(3)如果人们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的呢?(4)(然而如果)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践踏过再给人 (吃)(即使)乞丐(也)不愿意接受。(5)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6)从前(我)宁愿死去也不肯接受,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它。 五、略。 第二课时 一、略 二、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1)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俄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2)对比论证。“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举例论证。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三、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文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即“义重于生”。这是用因果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从道理上进行论证。 2.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这是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义重于利”,从事实上进行论证。3.“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孟子 练习(用)

孟子两章中考试题汇编 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四)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0、解释下列加上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委而去之委:(2)亲戚畔之畔: 1、选文横线上应填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B、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D、池非不深也,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文: 23、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 19. 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3分) 句子: 翻译: 20、“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4分)

庄暴见孟子教案)

优秀教案《孟子见梁襄王》 一、课文悟读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王道”)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增添了其说理的魅力。 二、亮点探究 1.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其本体与喻体是如何相联的? 探究学习:文中将人民盼望不嗜杀人的君主来解救这一本体比作七八月间的枯苗需雨。民如枯苗,君泽如雨,一旦仁君出现,百姓如同枯苗遇“沛然下雨”,便“浡然兴之”不可阻止;君施仁爱,民心如水,民之归附,则如“水之就下”不可抵抗。本体和喻体一一对应,运用自然界习以为常的现象,生动地阐述了统一天下的道理,二者紧密相联。 2.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探究学习:梁襄王的三句问话:“天下恶乎定?”“孰能一之?”“孰能与之?”语调上扬,语气轻而短促,从中可体味出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精神状态是低下的,“卒然”问话中流露出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3.孟子见梁襄王后,出来对他人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反映了孟子怎样的个性?他对梁襄王的态度是怎样的? 探究学习:在孟子犀利、泼辣、不留情面的言辞中,流露着鲜明的爱憎感情,孟子的率真、耿直的性格鲜活地表现了出来。他对这个国君印象不佳,轻慢而藐视。 4.孟子主张的“仁政”思想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探究学习:孟子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回答梁襄王“孰能一之?”的问话,“嗜杀人者”显然是凶残、暴戾的典型;“不嗜杀人者”乃善良、仁爱者的特征,这种人才能统一天下。这是孟子对执政者的谏言。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孰能与之”时,力透纸背地分析社会现状“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进一步指出暴政无处不在的现实,又以“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一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施“仁政”的君主出现后,百姓拥戴的场面,且“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不可阻挡。孟子在文中是以“不嗜杀人者”的话题来抒发所主张的“仁政”思想的。 5.文中出现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探究学习:文中出现的“之”有14处,可归为4种用法:①代词,如:“望之不似人君”,“孰能一之”;②结构助词,如:“今夫天下之人牧”;③补足音节助词,如:“则苗浡然兴之矣”; ④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如:“由水之就下”。 三、选题设计

孟子二章练习题

《孟子》二章练习题 设计者:李振华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环而攻之.而不 胜 3、池.非不深也 4、兵革 ..非不坚利 ..也 5、委.而去. 之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7、寡助之.至,亲戚 ..畔 之 8、天下顺之.9、故君.子.有不战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_____通_____()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通_____() C.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通_____()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____通_____() 三、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A、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天下之所顺 B、故:故曰,域民……扶苏以数谏故 C、之:三里之城多助之至 D、利:地利不如人和兵革非不坚利也 四、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 1、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六、理解回答: 1、本文开头指出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意思是,也就是下文所说的 “”和“”,这反映了孟子 “”的政治思想。 2、文中借战争论述了实行“王道”的重要性,这一则短文的论点 是。 3、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________”,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______”。4、文中的“君子”指谁 5、从本文可以看出,决定战争胜利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其中最主要的是。 6、“得道者”指______ ,“道”指_____ ,“君子”指 ________ 。 “道”的得失决定了什么(用原文词语概括)_________ 。 7、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等论证方法。 8、本文论述逐层推进,试理出思路。 答:先以战争中的情况为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点,接着对论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与阐述。 9、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孟子试题集锦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 姓名________ 学号 ______ 成绩_______ 一、(2006年河南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 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2 )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生于忧患,死于 域:区域、地域 畔:通“叛”背叛 举:被选拔,被起用 苦:使 ... 受苦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分) 二、(2006年四川攀枝花非课改区试题)阅读《 〈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 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 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D .必先苦其心志 9.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以 记之 B .环而攻之而不胜 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曹操比于.袁绍 D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择其善者而.从之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见梁襄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和本文生动语言 [学习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积累 [学习难点] 比喻手法的运用,“仁政”思想 [学习时间]一课时 [导学] 1.利用注解自主翻译全文。 2.勾划重点词语、句子。 [导练] 1.注音。 出,语人曰()卒然()恶乎定()渤然()嗜杀()枯槁() 2.找出本文中带有通假字的句子,并写出通假字。 ①②③ 3.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②天下恶乎定③定于一④孰能与之 ⑤今夫天下之人牧⑥如有不嗜杀人者⑦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4.翻译下面的句子。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导思] 1.文中出现的14个“之”字有哪几种用法? 3.从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梁襄王与孟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课后作业]课外阅读: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2.这篇文章中的这种观点与哪一篇相同,具体说明。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主备人:古维莹组员:林茂青、农志莹、潘瑾教学目标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学方法 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查(导学案) 1.卒然沛然渤然嗜杀枯槁恶乎定 2.通假字 3.重点词 4.翻译 二、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孟子的两篇古文《齐桓晋文之事》《庄暴见孟子》。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孟子给齐宣王开出了什么治国的妙方? 明确:保民而王,制民之产,与民同乐。 今天我们来看看《孟子见梁襄王》给梁襄王开出了什么治国药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课件出示全文翻译 四、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在各句子中的意思。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孟子二章》精品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八上第21课《孟子二章》检测题班级:姓名:成绩: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诚】 2、【大丈夫】 3、【天下熄】 4、【焉】 5、【丈夫之冠】 【冠】, 6、【父命之】【命】, 7、【戒】 8、【女家】【女】, 9、【夫子】 10、【正】 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 12、【与民由之】 【由】, 13、【独行其道】 14、【淫】 15、【移】 16、【屈】17、【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亩】, 18、【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版筑】, 【筑】, 19、【管夷吾举于士】【士】, 【举于士】, 20、【百里奚举于市】【市】, 21、【饿其体肤】 22、【空乏其身】 【空乏】, 23、【行拂乱其所为】 【拂】,【乱】, 24、【动心忍性】 25、【曾益〕【曾】, 26、【恒过】 27、【衡于虑】【衡】,

28、【作】 29、【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发】,【喻】, 30、【入】 31、【法家拂士】【拂】, 32、【出】 33、【敌国】【敌】, 3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翻译: 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翻译: 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翻译: 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 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 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二章》试题

《〈孟子〉二章》中考试题精选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答案1.(1)奋起,指有所作为(1分)(2)经常(1分)(共2分)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重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写出句子大意1分,“苦”字解释正确1分。共2分) 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3.(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一点1分。共2分) 4.(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共2分)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的一个人生哲理是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所列举的舜、傅说、胶鬲等人的经历,给你什么有益的启示 答案: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8、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段紧承上文正反两个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进行推论的是哪句话?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哪两句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的括号内。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魏书生《孟子见梁襄王》教学实录观后感

观魏书生《孟子见梁襄王》教学实录有感观看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实录《孟子见梁襄王》,感触颇多,受益匪浅。纵观整堂课,无处不在体现他的教学思想以及他自创的六步教学法。 《孟子见梁襄王》是高三教材里的一篇文言文,而魏老师就用这篇课文,给初一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课。当问同学们喜不喜欢上文言文时,他说了这么一段话:“既然文言文都已经编进了教材,你爱学也得学,不爱学也得学。你是烦他好,怨他好,愁眉苦脸对他好,还是喜欢好,这就取决于大家的态度。人生有很多困难,不喜欢的事物,躲又躲不开,逃又逃不了,那怎么办呢?外界环境,困难没法改变,能够改变的就只有我们自己,改变自己的态度,烦它怨它不如喜欢它;在很多人愁眉苦脸的时候,你偏高高兴兴对待问题,此时你就成功了一大半。”魏老师让低年级的同学学习高年级的课文,想方设法的增加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上的自信心。 这节课先导入,其导入还是花了不少时间,我觉得老师可能是想通过幽默的导入创建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能够轻松的学习。接着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大概过程就是:先解决通假字,然后三个词,接着翻译,再是解决本文主要内容,最后课堂作业,其中整堂课都穿插了朗读,主要要求的是一项一项的解决。 魏老师的课体现了他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主。正如魏老师自己所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整节课都在反复强调尊重大家的习惯,有什么事,咱们商量着办,愿做就做不愿做就不做。请同学发言,也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找爱发言的还是不爱发言的?),都由同学们说了算。举手表决时,为了防止别人干扰,还要求大家把眼睛闭上,超过半数的结果才成立。还反复强调七嘴八舌,颠三倒四,胡说八道,想说什么说什么,这些都体现了科学民主的教学原则。只有达到民主了,一节课才会有意义,如果老师不顾学生感受,强迫学生去做他们不想做的事,反而会事倍功半。 二、上课三不讲。魏老师说:“凡是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讲;凡是学生查找资料后能学会的,老师不讲;凡是班干部能教会的,老师不讲。”讲到孟子与梁襄王的对话部分时,同学们建议分角色朗读,而有同学就希望让老师读旁白,结果魏老师拒绝了,理由就是:凡是学生能做的事情,老师一概不做。同样在翻译的时候,问道想不想老师帮忙翻译,同学们都记得了这句话(凡是学生能做的事情,老师一概不做),所以不会的做的同学举手向会的同学求助,帮助同学们慢慢养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

《孟子二章》和《鱼我所欲也》练习卷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解释划线词语。 1.苟得 .. 2.有所不辟. 3.如使 .... .. 4.何不用也 5.呼尔 ..而与之 ... 6.蹴.尔而与之 7.不屑 .. 8.万钟 9.不辩.礼义 10.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1.乡.为身死而不受 12.不可以已. 二、解释以下虚词: 1.而 (1)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蹴尔而与之(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于 (1)所欲有甚于生者(2)万钟于我何加焉 三、一词多义: 1.与(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呼尔而与之 2.是(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2)是亦不可以已乎 3.得(1)二者不可得兼(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为(1)乡为身死而不受(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四、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为身死而不受 五、重点句子翻译: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六、中考题型 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同“避“,躲避) B. 死亦我所恶.(凶恶) C. 贤者能勿丧.耳(死亡)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经) 2.与“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于“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战于长勺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管夷吾举于士 D.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为大家所共有,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翻译:如果人们的欲望是没有生命的,那么大凡会丧失的办法和手段为什么要采用呢? C.此之谓失其本身。 翻译:这就叫做丧失了他原本所希望的良好心愿。 D.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内含课堂练习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学案一体化 一、学习目标 1、体会孟子的治世精神。 2、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进一步体会孟子生动的语言。 二、重点难点化解 1、背景知识 孟子处于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并要取得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因而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首先到梁(今开封)谒见梁惠王,向梁惠王游说,并在此时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于是,便有了他与梁襄王有过的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也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高超的讲话艺术。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岁左右,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与梁惠王也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孟子的思想是很成熟的,经验也是很丰富的。

《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 2、名家评点 清代刘熙载:“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艺概·文概》) 汉代赵歧《孟子题词》:“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郭沫若《十批判书》:“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 3、犀利特点在文中的体现 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天下之人牧,示有不嗜杀人者也”。这既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提示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更是毫不留情地把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好杀者之列。孟子与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仍没有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毫不犹豫地由梁到齐。孟子的言词在此文中毫不婉曲,简直是直截了当,这些表现和言语反映到《孟子》中,自然就显得犀利了。 4、引而不发的讲话艺术 梁襄王的话题是“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自己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

《孟子二章》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孟子二章》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上第21课《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班级:姓名: 说明:根据习题难易度,分A卷和B卷。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富贵不能淫》习题 A卷:夯实基础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1、【诚】 2、【大丈夫】 3、【天下熄】 4、【焉】 5、【丈夫之冠】 【冠】, 6、【父命之】【命】, 7、【戒】 8、【女家】【女】, 9、【夫子】 10、【正】1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太道】 12、【与民由之】 【由】, 13、【独行其道】 14、【淫】 15、【移】 16、【屈】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翻译: 3、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翻译: 4、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翻译: 5、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翻译: 7、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 三、课内简答题: 1、孟子(约前372年~约前289年),名,字,时期 家、家,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尊称孟子为“”。 2、《孟子》是记录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编著。与、 、合称“四书”。《富贵不能淫》选自。 3、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孟子阅读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①;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仇。寇仇,何服之有?”《离娄篇下》[注]①国人:路人。②服:穿丧服,守丧。(l)简要说明孟子理想中的君臣之间应有的关系。(2分)(2)结合以上语段,请回答孟子是怎样对“礼,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进行分析的。(4分)参考答案:9、(6分)(1)君对臣真心相待,臣对君才能尽心竭志。(2分)(2)正反对比分析。(1分)先提出君对臣若做到“三有礼”,臣就能为旧君“有服”,(1分)再从反面分析君若对臣残暴、使用极端手段,臣则“何服之有”。(1分)君臣关系的关键在于君对臣的态度。(1分)【译文】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强盗仇敌。”宣王说:“《礼》规定,要为先前侍奉过的君主穿孝服。君主如何做,臣下才能为他服孝呢?”孟子说:“(臣下)有劝谏被实行,有建议被采纳,恩惠润泽民众;(臣子)因故辞去,君主就派人领他出境,并事先到他所要去的地方做好安排;离去三年不返回,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叫做三有礼。这样,臣下就愿意为他服孝了。如今做臣下的,有劝谏君主不实行,有建言君主不听,恩惠不能润泽民众;因故离去,君主就要拘捕,又(使他)陷困境于所要去的地方;离开当天,就没收了他的土地和房屋。这就叫做强盗仇敌。对强盗、仇敌一样的国君,还怎么为他服孝呢?

高三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高三文言文一轮翻译复习 教学目标:一是以课内翻译为切入口,落实高考文言文复习。 二是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教学过程: 1.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要遵循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认知规律,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 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3.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背诵《烛之武退秦师》 环节一:就同学们正在背诵的课内文言文为例,找一些句子让同学翻译,其他同学评价,引导学生说出翻译的基本技巧。 例1:夫晋,何厌之有?2分 例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3分 例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分 找三个学生上黑板翻译,找学生评价,为其打分。问:你依据什么来判断他翻译的好坏? (1)知识重温——翻译的原则与技巧: 引导学生回答: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 ____ _____ (信达雅)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意译) 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 明确翻译时要注意重点实词(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现象的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①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 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②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

《孟子》测试题

《孟子》测试题 一、选择 1.水信无分于(),无分于( )乎?人性之()也,犹水之就()也. A 南北上下善下 B 东西上下善下 C 东西上下善上 2.是其()之所息,()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焉。 A 早晚雨露生 B 日夜雨露死 C 日夜雨露生 3.( ),亦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者也。 A 生死生义 B 生义生义 C 生死生死 4. 吾见()矣,吾()而寒之者()矣。 A 日寒退之 B 日寒退至 C 亦罕退至 5. 由是观之,无()之心,非人也;无()之心,非人也;无()之心,非人也;无()之心,非人也。 A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 B 恻隐羞耻辞让是非 C 羞恶恻隐辞让是非 6. 恻隐之心,()之端也;羞恶之心,()之端也;辞让之心,()之端也;是非之心,()之端也。 A 智礼义仁 B 礼义仁智 C 仁义礼智 7.丈夫之冠也,()命之,女子之嫁也,( )命之,往送之门,()之曰。 A 父母戒 B 母父戒 C 母母戒, 8. ()不能淫,( )不能移,(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A 贫贱威武富贵 B 富贵威武贫贱 C 富贵贫贱威武 9. 王曰,‘何以利吾()?’大夫曰,‘何以利吾()?’土庶人曰,‘何以利吾()?’ A 国家身 B 身家国 C 家国身 10.故王之不王,非挟( )以超( )之类也;王之不王,是()之类也。 A 泰山北海折枝 B 太山北海折枝 C 太山东海枝折 11.一( )食,一( )羮,()之则(),()之则()。 A 豆箪得生,弗死 B 箪豆弗生得死 C箪豆得生弗死 二、连线 百姓之不见保故患有所不辟也 彼夺其民时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不远千里而来则有违禽兽不远矣 居天下之广居可使在山 是集义所生者是以若彼濯濯也 告子未尝之义其性亦犹是也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为不用恩焉 所恶有甚于死者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使人之所恶有甚于死者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夜气不足以存立天下之正位 牛羊又从而牧之非义袭而取之也 激而行之以其外之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由是观是犹其有四体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无恻隐之心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学设计

(封面)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 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一、课文悟读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惊人。对人语王“不 似人君”“不见所畏”,对王言“今大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 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现出对话双方的内 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梁襄王仅三句问 话就已将其性格凸现于读者眼前了;其惶惑之态,在“卒然问”中流露 出来,他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仪,还伴有些许糊涂和怯懦。 三句问话还步步暗合了孟子严密的逻辑思路,即:施仁政一天下归附统 一一社会安定。 两相对照中,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对答中的 双重否定句“天下莫不与也”与强烈的反问句“其如是,孰能御 之”“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等,其言辞中充溢着不容 置疑、居高临下的气势。这正是孟子文章“气充辞沛”的一种诠释。 孟子艺术化地宣扬了“仁政”的政治主张,既生动形象,又情理深至,令人信服。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理来说明“仁政”(即

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文言文孟子二章阅读答案.

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_文言文孟子二章阅读答案 文言文《孟子二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孟子》三章复习试题五(含答案) (9)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58.甲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有又是什么? 59.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答案】 56.(1)狱官。(2)通“横”,梗塞,堵塞,不顺,(3)即使。(4)臣服,服从。 57.(1)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的才干。(2)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 58.甲文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乙文运用比喻,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 59.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为可贵、可喜。 【解析】 56.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如本题中“衡”是通假字,“虽”为古今异义,要根据句意理解准确。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7.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持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罝、状语后罝)、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本题中关键词“所以”“忍”“曾益”“能”“数”“谏”要理解准确。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8. 试题分析:根据提示找到两文使用“排比”和“比喻”的句子,分析它们后文内容的联系,分析文章中作者表达意图(观点),从这个方面来说明“排比”“比喻”的使用对于作者阐明某一道理(观点)的作用。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59. 试题分析:甲文是所学课文,根据所学所记判断出其主要观点即“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再据此分析乙文中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 【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