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考试知识点总结

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考试知识点总结

2、主要线索为“三次历史性飞越”。

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工人运动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以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实践,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与革命的学说,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此后,斯大林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第三次历史飞跃时期,时代主题已经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国际间激烈的经济较量,实质上是各国间综合国力的较量,表现为世界范围内高科技的竞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由于邓小平能够敏锐把握时代变化,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根据中国国情,抓住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挑战。

★二、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1)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无情的批判,是启发工人觉悟和科学的研究资本主义的宝贵材料;在政治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新的压迫制度;在经济上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种种弊病;在思想道德方面对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和虚伪的道德观念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资本主义制度刚刚确立不久就对这个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无情的抨击了资产阶级的腐败和残暴,诉说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思想奴役这不仅在当时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而且至今对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也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材料。

(2)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设想与预测,并为实现理想社会进行了各种艰难的试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和有启发性的实际例证,他们对未来社会从经济到政治,从生产到生活,从思想到文化,从社会到家庭,都提出了许多天才的设想。如1、关于农救会发展规律性的思想。2、关于废除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农救会的思想。3、关于劳动改造、劳动光荣与劳动竞赛的思想。4、关于有计划地组织农救会生产的思想。5、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用新型分工分代替旧式分工的思想。6、关于建立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的思想。7、关于大力发展科学,繁荣艺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8、关于普及教育与消除愚味的思想。9、关于消灭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的思想。10、关于缩短工时的思想。11、关于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思想。12、关于民主政治的思想。13、关于法制建设的思想。

14、关于实现理想制度的方法与途径的思想。15、关于建立一个精干的职业革命家组织的思想。16、关于过渡时期的思想。17、关于实行和平外交政策和不输出制度的思想。18、关于国家消亡与未来社会管理的思想。19、关于人口发展规划与人口平衡的思想。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

(3)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上,尽管总体上是唯心主义的,但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史观的思想萌芽,为科学论证社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料。

二、局限性:

1、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传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2、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始终没以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而把改造现实社会的历史责任赋予了某个天才人物。

3、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不能不是空话,他们的实践浩劫也不能不充满幼稚的幻想。

4、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不是在生产的现存物质事实和阶级斗争中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发现出来的,实际上只是把社会理想化。

★三、试述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欧洲工人运动呼唤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的三大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失败说明,当时流行西欧各国五花八门的“社会主义学说”不能给各国无产阶级指出一条争取彻底解放的道路,没有革命的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就不能达到争得解放的目的,已经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两个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准备了主观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先后完成了立场,世界观的转变,从唯心主义者转变为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大发现”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亲自参加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理论研究的实践中,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固有缺陷,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现实。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发现使社会主义有空想变为现实:

(1)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出了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规律。

(4)剩余价值学说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

综上所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一系列根本缺陷,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现实。

★四、试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宣告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经19世纪后半叶马、恩进一步充实和发展,内容更加丰富、深化。其主要内容有:(1)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理论。<<共产党宣言>>中,马、恩作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是体系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原理。

(2)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马、恩认为: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阶级,是思想上、政治上、力量上最强大的阶级,只有他能肩负起埋葬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3)暴力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马、恩认为:资产阶级国家是一个反动的暴力机器,无产阶级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以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的暴力,用革命的暴力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但也不反对用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无产阶级夺取争取政权后,要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依靠无产阶级政权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改造和消灭私有制。

(4)国际主义与统一战线理论。各国的无产阶级应该联合起来,实现国际团结,实行国际主义、互相支援,反对共同的敌人。在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应该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尽可能把一切革命的阶级和进步的力量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夺取革命的胜利。

(5)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理论。无产阶级只有建立起本阶级的革命政党,并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6)共产主义理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在此期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过渡时期结束后的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更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

★五、试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答: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1、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在推进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也使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矛盾愈加明显地显露出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显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事实。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

2、阶级基础。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独立的政治斗争,并且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及斗争的实践表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理论基础。欧洲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成果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前提。较为重要的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当时形成的诸多的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汲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加以批判继承,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4、实践活动。①马克思、恩格斯对理论的研究。②他们投身工人运动进行调查、研究以及揭露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革命活动。综上所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七、试述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特点和弊病。

答:1、成就。①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30-40年代,苏联消灭了城市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农村富农阶级,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农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增强了工农联盟和各民族人民联盟,宿舍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得到了巩固,它同当时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形成鲜明的对照。②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使

得苏联以世界两大强国之一的面目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极大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

1、特征: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过度集权,缺少社会主义民主、自由、法治、人权。这一特征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对外关系等诸多方面。①政治方面的表现。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地位特殊的国家案例机关。②经济方面的表现。国家所有制占绝对优势,过度集中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经济管理方法,过分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③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机制,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惟一标准,公共舆论一律。④对外关系方面的表现。从20年代新经济政策阶段的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封闭,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转向冷战对峙,甚至准备并进行热战对抗。苏联还立足于领导世界革命,要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挥中心、控制中心和统治中心。

3、弊病。①民主范畴过于狭隘,容易产生个人专权。②经济上管得过死,总体效益较差。③思想文化上严格控制,个人崇拜盛行,思想僵化。④对外关系中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导致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由于既存体制被理想化、固定化,这种弊病后来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克服,由此也就产生了严重消极作用,即体制过于僵化,缺乏自我调整的能力。

★八、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和重大弊病有哪些?

一基本特征: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集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一)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是一种国家自上而下,高度集中地有计划地管理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第一,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上,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它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经营管理者。第二,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以及各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靠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来指挥,“国家计划就是法律”。第三,在经济的管理方法上,国家管理经济的方法一行政方法为主,即主要按行政隶属关系,通过行政命令、行政干预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管理,忽视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这些特点相互联系,他们共同体现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主要表现在,第一,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第二,实习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和干部终身任职制。第三,缺少灵活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

(三)高度划一的思想文化体制。思想文化体制实行高度控制,文化生活整齐划一。文化上和学术上的是非,往往由党组织或是党的领导人说了算,学者难以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难以创造性的创新。

二.重大弊病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重大弊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体制方面的弊端。第一,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方面实行国家所有制。第二,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强调高速度,忽视经济效益。第三,以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作为管理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二)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弊端。第一,国家机构臃肿,官僚主义日盛。第二,权力不断集中,个人专断现象日趋严重。第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关和监督手段。第四,党政干部的委任制、终身制滋生了干部的特权化思想,造成了党与群众的疏远。

(三)思想文化体制的弊端。第一,思想文化上管的过严,缺少独立于自由。第二,经常性的党内思想斗争并采取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方式来处理,导致意识形态的僵化和沉闷。第三,导致了教条主义的盛行,堵塞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道路,窒息了社会文化,给苏联社会主义的进步和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九、如何认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基本原因:

1外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根本原因--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原有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潜伏着许多矛盾,如:管理体制僵化、指令性计划太多,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单纯追求数量等;苏东国家的政治体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集权主义、以党代政、缺乏监督机制等弊端;党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直接原因—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

经验教训:

1要警惕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

2社会主义改革问题:改革的性质要由要解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决定,并且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改革的前途,改革的目标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改革的方向是要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3.执政党的建设问题:要有一条正确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有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

★十、如何认识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答:1、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先是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从“左”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并维护过度集权的体制和官僚特权集团;后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从右的方面背

离科学社会主义,转向高民主社会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苏联模式的掘墓人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各国共产党自己培植的官僚特权集团,它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代表先进的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不代表先进的文化前进方向,因此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根本利益,结果终于被人民群众抛弃了。

2、历史教训。①要警惕右的,但主要是纠正“左”的错误。反“左”还要防右,不能调和折中,而是要真正站在不带引号的左派的立场上。②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相互关系。要正确对待共产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应该一分为二进行全面分析。③要警惕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但不能为了防止和平演变而倒退到以个封闭、冷战对峙的旧格局中去。要加快发展新科技革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发展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人民民主,发展党际民主。

★十一、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及弊端

“斯大林模式”的优势在于国家可以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资源,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苏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苏联取得的辉煌成就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对此,《大国的崛起》有这样的描述:“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如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仅用十个月就建成投产。苏联工业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二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教材从两方面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其一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其二是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十一、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答:斯大林战胜党内反动派后,随即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新经济政策的道路,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即社会主义苏联模式。一言以蔽之,集权模式是也。

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端1.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及弊端:①高度集权的以党代政体制②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与终身制③以人治代替法治,民主制遭到破坏④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 2.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端①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②部门管理体制过于集中③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经济、排斥市场机制④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⑤经济片面发展,国民经济比例长期失调。

历史功绩:①多多少少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②保证了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高速度的发展工业,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物资基础;③保证了苏联反对希特勒德国的卫国战争的胜利;④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经验与教训。

消极影响:①使苏联走上了并非最佳的发展道路;②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大发挥;③在实践中逐渐对苏联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阻滞作用;④降低了社会主义的威信,减弱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⑤形成了消极的国际影响,对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损害。★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十三、论中国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30年。在这样一个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三重创新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即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是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从理论上看,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取得革命胜利的基础之上的,而我国则是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从世界现代化发展史看,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是在产业革命以来近300年时间内逐步完成的。而中国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仅100年时间。这意味着我们要用100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如何顺利走过这个路程,在经典著作中找不到

现成答案,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没有先例可循,必须结合我国实际、通过实践探索来解决。

二是基于苏联模式的沉痛教训。苏联模式否定私有经济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否定市场作用搞计划经济,存在严重弊端。苏东剧变,与这种体制有很大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曾经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导致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严峻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结合时代条件变化,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三是基于时代主题的深刻变化。20世纪前半个世纪是战争与革命时代,后半个世纪则逐步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时代。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一切的前提条件,开展阶级斗争、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心内容。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发展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经济建设成为中心,其余任务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尤其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伴随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明显,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追赶时代潮流。而要赶上这个时代潮流,老路走不通,邪路不能走,只能是另辟新路。

四是基于我们党独立自主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缺陷与弊端有所觉察,提出要“以苏为戒”,开始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鲜明地指出,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模式的基本内容

中国模式蕴涵着丰富内容,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在经济建设上,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形成了“一个体制、两个制度”的基本制度。“一个体制”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制度”就是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一个体制、两个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突破了单一的计划经济,又有别于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色。

在政治建设上,中国人民已经成功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历史和国情,体现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政治道路,即“一个统一、四个制度”。“一个统一”,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四个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它对于中国民主的重大意义,丝毫不亚于“三权分立”对于西方民主的重要性。“四个制度”是民主在当代中国的主要实现形式,既内含着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即“人民统治”“、主权在民”,又体现了民主的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在文化建设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灵魂,是区别于其他文化发展模式的关键。它意味着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同时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在社会建设上,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和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更加科学、更加完整的坐标,反映了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党的建设上,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党提出,必须正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形成了“一个目标”、“一条主线”、“五个重点”的重大工作部署。“一个目标”“、一条主线”“、五个重点”,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此外,中国模式还体现在其他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比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等等,都是中国模式的具体表现。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

中国模式既是在总结实践经验中丰富和发展的,又蕴涵了丰富的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党很好地处理了继承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始终强调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两个不能含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必须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2.在发展布局上,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经济是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冷战结束后,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民主、人权、民族、宗教等问题上的斗争,说到底,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斗争。文化是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和谐社会是归宿。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其目的就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在发展方式上,坚持渐进式改革创新。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始终在党的领导下稳步推进。改革实行先试点再推广,随时发现和修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实践经验中逐步摸索出一套办法,最后升华为理论。这一点与俄罗斯、东欧各国激进改革有着显著不同。这种渐进式改革,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同社会可承受程度紧密结合起来,较好地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能够减少风险,做到小步快走不停顿。

4.在发展路径上,依靠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来实现发展。工业化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和信息化,城镇化又带动了工业化和信息化,信息化推动了社会的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进而又促进了要素效率的提高,推动了经济长期增长。市场化、国际化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城镇化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整个经济增长,积极实行以市场化为趋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社会的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5.在发展目的上,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我们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群众意愿,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拥护。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模式还没有完全定型。邓小平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中国模式还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

苏联的发展模式综述

1、经济体制模式。

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到1920年,苏联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使用权归农民,并由国家在国有土地上组织国营农场、农民协作社等。(2)在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代替私营企业,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3)在分配方面,强调国家的计算监督,主张在消费品的分配上实行计件工资制。战争结束后,实行新经济政策:(1)在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在流通中允许贸易自由。(3)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4)在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计划委员会,开始运用价值规律、货币、信贷、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5)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从斯大林时期到戈尔巴乔夫之前,苏联经济模式是:(1)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下,实行国家工业化。(2)实行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3)采取整齐划一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4)采取高度计划化的经济运行模式。(5)以行政手段为主,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模式。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取消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生产资料“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放弃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开展各种所有制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

2、政治体制模式。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俄共党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是苏维埃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的最高权力机构。苏维埃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各党派代表的名额由选举结果决定,代表的意见和表决权不受党派的限制。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政治体制由原设想的民主理想型向高度集中型转化;由联合执政向一党专政转化;由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向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转化;党政干部由选举制、委员会制向委任制、一长制转化;党中央的权力由中央委员会向政治局、书记处、总书记集中。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虽然都试图进行

政治体制改革,但始终未能改变高度集权的局面。戈尔巴乔夫对政治体制的改革更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3、思想文化发展模式。列宁时期,提出了实行文化革命,创造新型文明;全面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重视思想教育,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人。斯大林总体上继承了列宁的思想文化发展模式,但滋长了个人崇拜。随后的几代领导人又围绕个人崇拜开展批判运动。到戈尔巴乔夫时期,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了“公开性”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倾覆。

4、民族制度模式。列宁时期,苏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强调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建立了“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基础上各苏维埃民族共和国联邦”。斯大林时期,联盟中央过分集权体制的发展,使苏联实际上逐渐成为单一制的国家,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有名无实。同时,滋长了大俄罗斯民族主义。随后的几代领导人也无视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的理论,曲解马列主义关于民族融合的理论。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诸多民族矛盾激化。

5、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模式。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奉行的对外战略是和平外交与“唤起世界革命”。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苏维埃政权的围剿,为摆脱孤立状态,苏联提出了和平外交方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采取的是防御战略和集体安全的外交方针,发展同已建交国家的关系,订立互不侵犯条约,为欧洲集体安全而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下的苏联大国沙文主义膨胀,提出了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方针,采取霸权主义及与美国争霸政策。戈尔巴乔夫时期,又提出了“新思维”外交。

6、执政党建设模式。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苏联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共产党为主体的多党合作政党体制。但是,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在对待农民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对德和约问题上的政策分歧难以调和,政党体制转变为一党执政。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西方方式多党制,最后导致社会主义成果被葬送和联盟的解体。

中国模式成功的重大意义

中国模式的成功,充分表明社会主义具有旺盛持久的生命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100多年,影响最大的是苏联模式,但是这种模式最终遭到了失败,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把资本主义模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整个世界呈现出“资强社弱”的态势,一些资产阶级政客和学者宣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标志着“历史的终结”,一些对社会主义抱有好感的人也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悲观失望。中国模式的成功,为历经磨难的社会主义注入强大的发展活力。这不仅是对那些社会主义失败论者的有力反驳,而且必将极大地增强世界上一切正义之士的信心。

中国模式的成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榜样和启迪。目前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尽管搞资本主义的占绝大多数,但真正获得成功的只有西方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追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到头来仍然是一穷二白,有的甚至陷入多年内乱。原社会主义阵营中不少国家倒向资本主义后,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更加落后。事实说明,搞资本主义这条路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决不是最佳选择。可以说,中国的成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榜样和启迪。

中国发展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主要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上是参照苏联模式,但也并非一切都照搬苏联模式。特别是在政治体制和政治建设上,中国吸取了苏联模式的某些经验教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与苏联模式相比区别主要有五个方面:

1、中国没有照搬苏联模式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后者同前者的突出区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属于人民的范围,而俄国资产阶级在十月革命后是被剥夺了选举权的。

2、中国没有沿用苏联的苏维埃的政权构成形式,而采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形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的存在、各级人民政协的建立,是我国政治体制与苏联的共产党一党独存、一党执政的体制的重大区别,也是前者优于后者的重要表现。

4、中国没有搬用苏联的联邦制的国家机构形式,而是建立了单一制的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等。

5、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中国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发展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善于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任何国家的发展既有其自身规律和基本要求,又是一个受制于各国经济、政治和历史条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立足于基本国情,积极研究其他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有益经验,尽量少走弯路。始终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可行途径,建立起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生机。

第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学指导开创性的改革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理论创新,尤其是在历史紧要关头敢于突破陈规。如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根本解除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束缚。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

革指明正确方向。十五大、十六大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为推动改革实践的不断突破,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第三、着力解决深层次体制矛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新阶段,一方面必将深刻冲击旧体制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更需要以新制度取而代之。因此,需要掌握好“破旧”和“立新”、“废除”和“建设”的辩证关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由易到难,不断消除深层次的旧体制障碍,同时全面加强各项新制度的建设。及时总结改革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具有稳定性、权威性的新制度和新机制。第四、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计划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等相继进入攻坚阶段,既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同时也要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实践证明,高屋建瓴,统揽改革全局,循序渐进和大力度突破相辅相成,既可减少社会震荡,又可避免重大改革久拖不决。第五、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闭关锁国不仅导致经济落后,更造成旧体制故步自封。对外开放越是扩大,越能注入新的改革动力。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争取“入世”的进程,尖锐揭示了计划经济的深层次弊端,强烈冲击着落后观念,空前开阔了国人的视野,鞭策我们主动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先进的制度文明,把改革引向纵深,增强中国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第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关键是把握好改革力度、开放程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协调统一,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在全社会形成推动改革的高度共识和强大动力,实现稳中求进。第七、用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办法防范、化解风险,增强经济机体的抗冲击能力。发展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经济机体内部的潜在风险也会加大。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地渡过经济过热和亚洲金融危机的难关,逐渐缓解近期经济偏冷的压力,很重要的经验是通过推进计划、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化解金融风险,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调节,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从而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使之步入相对平稳的持续增长轨道。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失败教训给中国在改革的过程中得以很好的借鉴,以至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突破这些弊端,并且结合了中国自身的状况,探索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一条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断前进。所以说,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因为它能够不拘泥于苏联模式而寻找到了自己本国发展的道路。然而,中国在今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将会遇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它就仍要面临着通过不断地进行改革来适应发展的需要。

★十五、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对当今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新观念。

答:所谓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是指人类浩劫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认为,应当唯物史观来确定划分时代的标准。这样的标准主要有两个:①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②生产关系的性质和阶级力量的对比。A、重大变化。1、人类社会正面临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科技全方位大发展是指以往的科技革命主要限于某一学科领域,而当今时代新的科技革命则遍及自然科学六大领域。加速度大发展,是指科技的发展后浪赶前浪,一日千里,速度倍增,突飞猛进。2、人类社会正面临两种制度和平共处、协作、竞争和斗争的新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在逐步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的主题。两种社会制度已由冷战对峙开始转向和平共处、竞争和斗争。有的问题要协商圣诞,协调关系,达成协议;有的问题还可以进而互相合作,共同发展。当然协作中还有斗争,还要在很多领域开展竞赛和竞争,竞赛是比先后,竞争进而比优劣,优胜劣汰。B、树立的新观念。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头掀起的这场新科技革命确实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黄金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应当从这场新科技革命中,从资本主义的晚霞中看到未来共产主义的曙光。我们要关于借科技革命违犯发展的东风,大力推行科教兴国的战略,在对外开放中力争尽快追赶新科技革命大潮,尽快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期在科技方面追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将极有利于推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新战略包括哪些要点。

答:1、经过全世界人民的斗争,新的世界战争并非不可避免。要改变“战争引起革命或者革命制止战争”的传统战略观念,探索在世界和平的国际条件下如何去发展世界社会主义。2、和平与发展取代了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的两个主题。维护和平与发展,这本身就是世界社会主义继续向前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情况下,重新探索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如何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要结合时代与国情的特点,独立探索本国革命的道路,而不能简单照搬外国的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这种渐进的过程主要是和平发展的,难以爆发暴力革命。只有某些矛盾激化的国家,才有可能爆发革命。4、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搞好本国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除了主要以本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榜样来吸引世界人民之外,还应该在政治上、思想上和道义上支援各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必要时还应该尽可能给予人力上、物力上和财力上的援助。但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基点应该是各国无产阶级、人民大众及其政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探索、努力奋斗。5、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处理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这是决定世界社

会主义命运的重大问题。要从冷战对峙完全调整为和平共处,还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即使是和平共处也不是没有斗争,而是更加复杂、更加隐蔽、有时更加尖锐的斗争。但是这种斗争要有理有利有节,要善于斗智、斗勇、斗法,通过适当的斗争达到更好的合作。可持续的热和共处是国际关系的最佳状态和最高境界,它也最有利于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这个目标有待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6、共产党要善于联合各类社会主义政党,尤其是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实行多党合作,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应该区别对待、求同存异,以得于形成反对资本主义、探索社会主义的广大联合阵线。总之,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者要善于从敌人营垒中寻求朋友,化敌为友,以扩大对敌阵线;而不能从朋友营垒中乱挖敌人,化友为敌,以对敌阵线。吃一堑长一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千万不能再干那种“惟我独革”、“惟我独社”、残酷内斗、无谓内耗、同室操戈、亲痛仇快的蠢事。

★社会主义的主要历史贡献是什么。

答:1、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理想和信念,对人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至今仍然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消灭剥削制度及种种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最佳选择。2、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开辟了崭新的发展道路,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尽管每个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有所不同,但是社会主义的道路依然是人类解放的根本之路。3、共产党和多种社会主义政党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者、社会主义力量的组织者、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和各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尽管苏东巨变,世界共产党的力量受到削弱,但其整体力量和广泛影响仍是十分强大的。4、由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带头开创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根本的优越性。尽管迂回曲折,然而能够一浪接一浪地推进社会主义改革本身就说明,社会主义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旺盛的活力。5、重新补充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对于未来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的。6、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不断失败了帝国主义的战争阴谋和霸权行径,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社会主义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成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中坚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有何区别

民主社会主义(亦称社会民主主义)是社会党国际及其所属社会党的理论旗帜。作为一种对资本主义的改良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早在19世纪初中期的国际工人运动中就存在。后来,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基础上,欧洲国家建立的工人政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张,同时又自称为“社会民主党”和“社会民主主义者”。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伯恩斯坦等人以民主社会主义修正了马克思主义,这种社会改良主义就逐渐成为社会民主党的主导思想。经过上世纪初期的历史分野,民主社会主义在百年来的发展演变中,与科学社会主义愈行愈远。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待资本主义的不同。科学社会主义基于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刻分析,认为解放生产力和实现对人的解放,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担负着实现这一代替的历史使命。民主社会主义虽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但这种批判更多地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他们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把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完全局限在资本主义的框框里,争取到执政和参政地位也仅限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良。

二是在指导思想上不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直接行动指南。共产党及其科学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而民主社会主义则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有的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完全从自己的纲领中排除了出去。

三是追求的制度目标不同。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与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标是探索出一种更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并最终达到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民主社会主义从最初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目标,逐步变为把社会主义仅仅视为一种价值追求和一项不断追求美好社会的持久的运动,目标是通过对现存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不断调整改良,达到一种所谓更民主自由的社会。

四是在社会变革的方式上不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可以有两手,在坚持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形式的同时,也绝不放弃任何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而民主社会主义把通过普选取得议会多数作为取得政权的唯一方式,主张渐进地变革社会,反对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五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态度不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取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有步骤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民主社会主义否认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主张用对经济的民主监督取代消灭私有制,实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

战后以来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实践,虽然提出过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他们始终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的范围。民主社会主义的某些观点和一些实践举措,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具有借鉴意义。但这种借鉴,是高举我们自己的理论旗帜,不失去自我的借鉴。我们经由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总结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教训,得

出了当代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新结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就是我们的理论旗帜。

★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三,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

卢福营

说明

本系列讲座无意完整地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内容,只是个人的一些学习体会和研究心得,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的辅导资料内部印行,故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未经同意,任何人都无权转引、翻印和传播。

第一题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现状

一、社会主义的含义和由来

1、从词源上分析

社会主义一词来源于古拉丁文Socialis,意思是:同伙的、同志的、同等的。其本意包含着平等、友爱、集体等内含。

到近代,这一词演变为英文的Social,意为“社会的”。这个形容词再加后缀ism,即构成为现在英文中的Socialism (社会主义)。在英文中,Socialism是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的反义词。而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流行的价值观。

从词源上看,社会主义用个人主义的反义词来表达,暗含着社会主义是以个人主义为价值核心的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是指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理想社会。所以,现在人们一般在泛义上把社会主义理解为反对资本主义,主张和追求建立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的理想社会制度的所有思潮和实践。

2、从历史演变上分析

社会主义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欧洲,即16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其标志为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的《乌托邦》。

到19世纪20—3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陆续开始和完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充分暴露,特别是1825年出现首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许多有识之士从各自的阶级和阶层利益和意愿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设想和方案,从而使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成为当时欧洲社会的一种时髦。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把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流派分为三大类:

(1)反动的社会主义——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2)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改良社会主义

(3)“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从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直接继承和发展而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后,直接用于指导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旨在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创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并先后在10多个国家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使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学说、运动和制度的统一。

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主要流派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流派主要有:

(1)共产党的科学社会主义

(2)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

(3)民族主义政党的民族社会主义(第三世界社会主义)

(4)现代托派的社会主义

(5)西方马克思主义

(6)无政府主义

(7)“绿色运动”

三、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形成了复杂的局面,向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

1、科学社会主义的挫折提出了种种尖锐的问题

(1)苏联和东欧各国搞了几十年的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在短时期内就先后垮台了呢?特别是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科学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国,而且搞了70多年社会主义,为什么在1991年解体?苏共是个有近百年历史,1500多万党员的大党,为什么没有遇到强烈抵抗就被解散了?

(2)苏东国家的剧变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是否表明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

(3)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发展前景如何?中国将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4)中国为何能够战胜那场政治风波?在未来的发展中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新挑战?

2、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提出的挑战

(1)二战后的一个时期,社会党执政的一些国家,如法国、瑞典等,经济发展正常、社会稳定,而一些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反而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出现比例失调和停滞不前等。

(2)一些社会党执政的国家实行福利主义政策,人民福利和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相比较,一些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在一个较长时期里提高不快,其福利不及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

(3)近些年来,一些第三世界原来主张搞科学社会主义的政党,开始转向民主社会主义,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政策和主张上向民主社会主义趋近,一些执政的共产党也打出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号。

这些是否说明科学社会主义不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更关心人民的生活和福利、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的改革模式和发展趋势。

第二题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用实然的思维方式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认识社会现象大致有二种思维方式:一是应然性思维,二是实然性思维。

应然性思维是强调事物应该如何的方法,它从某种原则出发进行演绎和推理。

实然性思维是强调事物实际上如何的方法,它从实际出发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

用不同的思维观察同一社会现象有可能出现不一致的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是从实然的视角出发,根据对中国现阶段所处的客观实际状况而得出的结论。具体地说,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只能实行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二、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1)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

(2)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发展

(3)斯大林及原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在苏联模式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传统观念

(4)人们在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再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主义新观念。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所以说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本人认为,在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时,必须注意以下两面三刀个重要特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应和平与发展时代的历史要求,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实际出发,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因素为主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实现自身发展的新社会主义。

第三题

两种社会主义理论比较

——邓小平理论与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区别

一、任务和内容:建立社会主义与建设社会主义

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首先是适应当时代的需要,即无产阶级为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而进行的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创立的。

其主要任务就是动员和指导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统治的革命斗争,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所以,这一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和中心是建立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立社会主义成为这一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任务是指导中国人民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成功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它理论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为这一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理论问题。

二、制度和模式:设想中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与现实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基础上,依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对比中,科学地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一般特征。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主要有以下特点:

(1)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2)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3)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4)没有商品、货币,不存在价值范畴;

(5)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

(6)国家的镇压职能已经消亡,但国家还没有消亡。

邓小平既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又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比较全面的认识:

首先,由表及里、深入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次,从实际出发,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同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江泽民在邓小平的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了丰富的发展,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胡锦涛更进一步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视角,更为系统、全面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三、态度和取向:消灭资本主义与利用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辩证否定。但是,邓小平理论与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对待资本主义的具体态度上存在着差异。

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对资本主义辩证否定。但在价值取向上倾向和侧重于否定的一面,突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强调建立和实现社会主义应怎样克服和消灭资本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在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上也主张辩证否定。但是,在具体的价值取向上更倾向和侧重于肯定的一面,突出资本主义对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意义和有益作用。为此,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

第四题

邓小平理论与

社会主义新探索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遭遇

20世纪的中国,可分为两个50年:

第一个50年,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任务是革命。在这一历史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正确回答了“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第二个50年,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由此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这一社会已完成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因此特别关注通过阶级斗争实现阶级平等。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社会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一直伴随着双重目标和任务:一是社会主义,一是现代化。

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中国人们首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同时,还面临着另一重任务——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社会以效率为最高准则。这一法则会带来相应的社会后果,并与社会主义平等目标相背离: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平等

现代化的逻辑结果:社会组织----社会分工---社会分化----社会差别----社会不平等---社会矛盾。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及现实挑战

1、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

邓小平理论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其精神实质为:

首先,提出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了的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通过现代化建设,使物质财富不断增长,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其次,从中国没有经历发达的市场经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根据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充分肯定个人的具体利益,承认社会差别,在同时富裕难以做到的情况下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公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社会平等。

其三,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也会存在矛盾,但这种矛盾主要是由经济政治体制不完善造成的,需要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改革来解决。依靠体制比依靠个人更靠得住。因而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

其四,根据国际国内环境,提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并在改革开放过程不断完善和改善社会主义制度与共产党领导。

邓小平理论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建设的,是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经典学说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而是根据中国国情选择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邓小平理论面临的现实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一方面是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出现了大量下岗工人;一方面社会财富增多,另一方面社会差别扩大,如基尼系数接近和超过国际警戒线;一方面物质文明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不稳定性增加;一方面党成功地领导了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党内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等。邓小平理论面临着实践的严峻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出现许多新的挑战:

(1)市场经济以效率为最高准则,强调竞争,但这又会造成企业破产和员工下岗。不充分就业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

(2)市场竞争推动生产发展,但又会因为机会、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社会差别。中国将由一个相对均衡的社会走向相对不均衡的社会;

(3)市场经济活动的人是经济人,即自利的人。这可以大大促进人的竞争意识,刺激生产,但另一方面也会大大刺激人的利已意识,唯利是图。在没有强有力的权力制衡机制下,容易产生以权谋私和腐败问题,从而加剧社会矛盾。

这是对社会主义的社会平等、社会公正观念的巨大冲击,也是对以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执政党最严峻的考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邓小平理论没有完成,更没有终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还必须面对新的实践,以新的理论回答新的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构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

第五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历史性转变

一、党的转变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毛泽东思想主要回答了“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的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邓小平理论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主要回答的是在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要在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基础上,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也出现了新的矛盾: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改革正在向纵深地带发展,在改革奇迹背后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

(2)市场经济与政治民主的不协调。

中国能否继续沿着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认识和处理新矛盾和新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关键取决于党。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了两个转变: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由革命政党转变为执政政党,包含两层意思:

(1)党的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领导人民进行革命转变为领导人民进行建设,其建设所依据的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2)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由一个受压制的党变为唯一执掌全国政权的党,其执政的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党因此面临两大考验:

一是能否正确有效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

二是能否作为唯一的执政党,正确用好权,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从20世纪世界政党史和当今中国党的状况,都可以看出:政党能否长期执政,特别是在没有其他党制约下执政,相当程度取决于党能否成功实现自身的转型,以经受面临的两大考验。

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又进行了发挥。它要回答的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通过这一思想,明确我们党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揽执政兴国的全局

其一,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换言之,在当今,我们要建设的党应成为致力于发展的党。发展党。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三个代表”的物质基础。发展是执政党最根本的合法性基础,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其二,理论创新,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一个思想先进的党。

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首先,在理念上适应政党转变的要求,重新构造新的理念体系。

其次,从实际出发,并着眼于未来,为社会指出前进的方向,制定科学的规划。

再次,最重要的是与时俱进,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处理当今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克服各种社会心理困惑。

其三、执政为民,建设始终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党,也就是为全民的党。

看一个党是什么性质,关键不在于参加政党的人,而在于这个党代表谁的利益执掌权力,权为谁所用。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党要始终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是代表最广大人民,而不是某一个阶级;

二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是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

四是十分关注最广大人民中的低收入群体。

要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首先,要加强“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

其次,加强体制改革和党内民主建设。

第六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治文明建设

一、小康社会与政治文明建设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政治文明是人们改造国家制度及国家治理方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它表现为国家治理的改善和政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三层意思:一是政治也要讲文明,根据一定规律和规则运行;二是政治领域也要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三是政治文明需要建设,而不只是斗争。

政治文明是小康社会的产物,也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从物质形态看,小康社会是温饱有余、富裕不足的社会,也是一个中等收入者占多数人的社会。

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由贫困走向充裕的小康社会阶段,政治文明建设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在于突破了资产阶级少数人统治的局限性,实行最广大的人民统治,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小康社会阶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

二、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国政治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是要改革,二是要发展。改革就是要改革不适应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政治体制,发展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要求完善国家体制和运用新的治理方式,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念得以逐步实现。

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而又风险性相当大的工程。过去的主要教训:一是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二是受20世纪一直延续的政治激进主义的影响。

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沿着以下三条路径运行:

(1)政治稳定先于政治改革,没有政治稳定,政治改革难以进行;

(2)经济改革先于政治改革,要改革政治体制必须从经济改革着手;

(3)市场经济先于民主政治,只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为民主政治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这种经济优先的战略下,19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突破,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但与此相比,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及成效则显得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

(1)领导和组织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要求;

(2)政府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3)权力制约机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多样化发展的要求;

(4)民主参与机制不适应利益变化和政治整合的要求。

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一样,政治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转变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转变:

(1)从革命政党向执政政党转变。从革命政党向执政政党转变,即由统治秩序的推翻者转变为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其政党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一是进行制度设计,推动社会发展;二是提供精英人才,保证制度运作;三是协调不同利益,进行政治整合;四是实施社会动员,巩固执政的合法性。

(2)从主要依靠方针政策治国到依法治国的转变。

(3)从精英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变。

(4)从封闭性体制向开放竞争机制转变。

第七题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四方面:

(1)“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

(2)“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

(3)“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

(4)“和谐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新认识

党的十六大科学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要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把“社会更加和谐”明确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科学总结了我们党执政以来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提出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

1、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充分的社会条件,四个方面的建设全面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发展。

2、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和谐”写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上,表明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3、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把握更加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基本方面,包括一系列重要原则、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有机统一,丰富和拓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任务的新认识

1、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2、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紧迫任务。

3、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巩固执政基础、实现执政使命的重要任务。

2010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题

Next1:(P2-P6)

1、为什么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2、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有哪些探索,这些探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哪些启示?

3、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

4、导致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解体的因素有哪些?苏联解体留给社会主义国家哪些深刻的教训?

5、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应如何评价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什么说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

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不可能论是错误的?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世界意义?

8、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对邓论、三个代表论关于发展思想的发展?

Next2:(P7-P10)

1、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

2、我们应该从苏共及苏联解体中汲取哪些历史教训?

3、如何理解改革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要性?

4、如何从越南、老挝、朝鲜、古巴四国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统一性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5、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启示有哪些?

6、结合当代中国实际,说明中国为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有什么本质区别?

Next3:

Next1:

为什么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答: 1、唯物史观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了社会变革的的物质经济根源;

②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③唯物史观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科学社会主义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局限性,论证了被代替的必然性;

③揭示了无、资对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

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有哪些探索,这些探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一、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前,列宁提出把苏维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中间阶段: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苏维埃---无产阶级专政;没有必要立即消灭私有制、资本主义,在土地国有化和银行国有化的条件下,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二、战时共产主义计划

第二次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实行直接过渡

战时共产主义:把国民经济纳入战时体制,国家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用于战争需要。该政策以军事行动为特征,以余粮收集为核心。

⑴工业加速实现普遍国有化;

⑵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

⑶实行贸易垄断,禁止自由贸易,取消商品。

三、新经济政策

①以粮食税代余粮收集制;

农村的余粮收集制“它是我们在1921年春遭到的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主要原因”。

②利用商品货币;

国家允许私人商业资本活动,国家只进行必要的调节。确定自由贸易原则,工资货币化。

③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利用国家资本主义

直接同国家政权联系并受国家控制或监督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形式。

有全部国有化改为部分工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

④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计划委员会,运用价值规律和货币、信贷、商业、财政等手段调节经济。

新经济政策,不仅在危难中挽救了苏联,同时创造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模式。

四、列宁许多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意义:

①渐进、过渡方式建设社会主义;

②把生产力作为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③通过合作化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④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⑤革新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

⑥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

1、它是社会制度一个质的进步;

①2007年6月,俄罗斯的教科书是这样评价斯大林的“斯大林是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

②在短时期内实现了工业化;

③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2、在短时期内实现了工业化

只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就使苏联的工业生产值超过德国英国和法国,跃居欧洲第一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工业大国。

3、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十几年内,钢产量、石油产量、机械设备得到迅速发展。苏联的武器装备占有一定的优势。到了卫国战争的第二年,苏联的坦克就比德国法西斯多。

三、弊端:长期以来苏联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原因:

1、赫鲁晓夫不能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原因:

①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局限性。他是反对斯大林的一些错误。没有认识到这仅仅是第一步,他没有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

②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从来没有离开过斯大林模式的大框架。

③赫鲁晓夫在改革中,虽然理论上有一定的变化,但并没有摆脱斯大林“左”的教条主义。

2、勃列日涅夫

他执政18年,从经济体制改革来说,这18年的改革主要是在增加几个还是减少几个指令性指标之间扭来扭去。在政治体制方面。勃列日涅夫时期比赫鲁晓夫时期后退了,回到斯大林模式中去。

导致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解体的因素有哪些?苏联解体留给社会主义国家哪些深刻的教训?

答:一、解体原因

1、在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上失误

戈尔巴乔夫、苏联共产党不能正确评价历史,不能正确评价斯大林,而是带头否定自己的历史,站在敌人的角度评价斯大林。号召过去被杀被冤的人站出来批判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的名言是“历史不留空白,”对于当时实行工业化也进行批判,说当时不采用高积累。不用人民勒紧裤腰带,苏联也能战胜法西斯。

2、改革失误(加速发展战略失败)

加速发展战略很快失败,因为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结构很不合理,生产资料生产占75%,消费资料生产占25%,加速发展使重工业进一步发展,固定投资增大,食品、消费品更少,通货膨胀更加厉害,改革受阻,没有成效,问题更加尖锐

3、从改革到改制

取消宪法中规定的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共产党不再是一党执政,而是交出权力,把权力从共产党的政治局转移到总统委员会。90年七月,苏联共产党取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的地位。

4、失去民心

①斯大林时代,党群关系出大裂痕,开始失去民心;

②特权、腐败,使苏共渐失民心;

③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恶果。

教训

1、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苏东剧变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经济都没有搞好,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人民不满意。人民就相信这个简单的道理,生活越过越好,人民就拥护,经济搞好了人民就支持,这是决定人心背向的最重要的因素。这就给我们一点重要启示,必须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何时候都不放松。

2、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行体制创新

改革不彻底,遇到困难,不是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问题,而是绕道走。停下经济改革去搞多党制、多元化、民主化,结果是政权垮台。

经济们体制改革到一定时候,必须要进行体制创新,体制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3、坚持“三个代表”,高度重视党的建设

(1)警惕存在问题,肃清腐败:

①经济繁荣与消费方式的刺激,党内一部分干部贪图享乐,严重脱离群众,大大小小的干部比一般老百姓都过得好,这已经出现脱离群众的征兆了。

②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工人失业下岗;

③干部队伍腐败问题。

④高级干部待遇终身制

(2)重视党建,建设和谐社会

共产党靠什么成为社会的领导核心呢?靠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的代表者来执政。

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应如何评价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什么说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

答: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1.在指导思想上,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

不以任何单一的意识形态为社会党的思想理论基础。《法兰克福宣言》定下了这一基调,始终是各国社会党奉行的基本准则。《哥德斯堡纲领》说,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党,它是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理想的人的共同组织。欧洲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渊源来自于基督教、人道主义哲学、启蒙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社会学以及工人运动的经验。

2.在政治上,主张多党制和议会制

现实中,社会党由现存国家的反对力量转变成了现存国家的缔造者和建设者,对社会党人来说,问题的关键已经转化为如何争取多数选民的支持,通过议会选举掌握国家政权,使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所以社会党坚决反对一党制,反对某个党具有永远的执政地位,主张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

3. 在经济上,主张多元化的混合经济;

经济上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增长、社会繁荣、人人都能平等地分享经济成果、在不断扩大的自由中消除屈辱的依附状态和经济剥削。

主张建立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混合经济”。他们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并不是决定社会性质的基本因素,不是衡量社会性质的标准。实现经济自由与公正的关键在于“使决策权真正民主化,而不是仅仅在形式上改变所有制。

4. 在社会制度方面,实行社会民主

民主社会主义者把民主方法作为唯一的取得政权的方法,社会民主的主要内容:一是实现充分就业和公平分配;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平公正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行福利政策。三是大力发展文化和教育,促进人的前面发展;四是要保护环境和生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五是要注重妇女解放和青年的发展问题。

5. 在国际关系上,主张国际民主,奉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

一是在国际范围内采取共同行动。要实现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就必须超越对民族主权的限制,在国际范围内采取共同行动。

二是民主制是实现民主的一个基本前提,

三是要实现国际民主,实现和平,首先要反对各种形式是帝国主义。

四是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代社会主义的最高任务

二、如何评价

1. 总的看来,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打着“民主”的旗号,又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易搞乱人们的思想,模糊科社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掩盖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的进攻。冲击中国的意识形态

2. 民主社会主义在当代国际政治斗争舞台上仍然是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3. 民主社会主义的某些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对新形势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有借鉴作用。

4.总之,对于民主社会主义,应采取的态度是:参考借鉴有必要,顶礼膜拜不值得,迷信照抄很有害。

三、为什么不合适中国

1.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民主社会主义是属于资产主义改良社会体系。

2.苏东演变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民主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只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适合中国。

3.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与我国国情相吻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