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推荐学习]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模块综合检测四中图版必修2

[推荐学习]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模块综合检测四中图版必修2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模块综合检测(一)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下表为四个国家2010年的统计资料。阅读分析表格,回答1~2题。

( )

A.甲、乙B.甲、丁

C.乙、丙D.丙、丁

2.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人口数量最多

B.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

C.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

D.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解析:第1题,丙、丁的老年人口比重均在10%以上,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最有可能为“三低”模式的“低增长阶段”。第2题,老龄化严重的国家最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答案:1.D 2.D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年图中各省区( )

A.宁夏出生率、死亡率均较高

B.江苏年新增人口最多

C.西藏的死亡率比上海高

D.北京人口自然增长最快

4.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

A.性别比例B.文化教育水平

C.人口年龄结构D.经济发展水平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五省(市、自治区)自然增长率相差不太大,但江苏总人口多,故年新增人口最多。第4题,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影响因素是上海市老龄化现象严重。

答案:3.B 4.C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下图示意上海各区县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图中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城区外来人口减少,周围郊区外来人口增加

B.上海外来人口规模呈波状递减

C.西、南部郊区外来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部郊区

D.上海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由中心城区向郊区递增

6.上海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变化给中心城区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B.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C.缓解人地矛盾,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

D.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西、南部郊区外来人口增长的幅度大,而东、北部郊区外来人口增长的幅度小。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有的地方增加,有的地方减少,周围郊区外来人口有增加,也有减少;上海外来人口规模呈波状递增;上海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有增有减。第6题,中心城区外来人口规模在减少,利于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地矛盾。A、B 项是对人口迁入地的积极影响,D项是对人口迁入地的不利影响。

答案:5.C 6.C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8.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首选地的是( )

A.甲B.乙

C.戊D.丙

解析:第7题,图中乙地位于市中心,为商业区;甲地位于郊区,依山傍水,适宜建高级住宅区;丙地位于河流与道路交会处,地租低,交通便利,可建仓储批发区。第8题,影响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应首选地价较低的地区建设。甲地背山面水,环境条件好,地价高;乙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丙地为河流与道路交会处,交通便利,地价较高;而戊地处在东西两山地之间的低洼地区,环境质量较差,又位于离市中心较远的郊区,地价较低;同时在此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便于工人上下班和购物,生活支出低。

答案:7.D 8.C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9~10题。

9.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10.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苏州市有3个城镇等级;上海服务范围最广;常熟、张家港、太仓城市等级相同,服务范围不可能层层嵌套。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Ⅲ走廊靠近长江,水运便利。

答案:9.D 10.B

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 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11~12题。

1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 )

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

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

12.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

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建筑能耗D.扩大用地规模

解析:题干中显示城市楼房超过90 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说明香港和重庆的楼房都很高。第11题,题干中提到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说明香港楼房(超过90 m部分的高度之和)比重庆高。如果从洪涝灾害角度考虑,楼房没必要超过90 m,A项错误;楼房的高低与淡水资源的多少没有直接的联系,且香港地狭人稠,淡水资源短缺,B项错误;城市楼房超过90 m,其对资金和技术要求会更高,香港经济水平比重庆高,地价也比重庆高,因此其更有必要建造高楼,C 项正确,D项错误。第12题,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说明城市空间向高处发展,能节约建筑用地,A项正确;楼房越高,人口越密集,交通压力越大,建筑能耗也越大,B、C 项错误;扩大用地规模会占用耕地等,属消极影响,D项错误。

答案:11.C 12.A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3~14题。

13.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B.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D.资金雄厚

14.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上图中的(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第13题,从宏观方面讲,该地区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密布,人口稠密,众多的城市为当地的水果和蔬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C项符合题意。从微观方面看,果树、蔬菜位于图中的③地区,该地区有一个人口超过400万的大城市,为当地的水果和蔬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第14题,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全农业。图中①地区发展的只是玉米种植,③地区发展的只是果树、蔬菜,④地区是奶牛、肉牛为主的畜牧业,排除A、C、D三项。②地区既有畜牧业、也有玉米种植业,属于混合农业,B项符合题意。

答案:13.C 14.B

下图为某地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现代旱作谷物农业B.大牧场畜牧业

C.混合农业D.乳畜业

16.图示地区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条件最可能是( )

A.地形平坦B.气候暖湿

C.劳动力丰富D.接近市场

解析: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农业生产包括种植业(小麦)、畜牧业(牧场、奶牛场)和林地(果园),因而为混合农业。第1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镇位于该区域的中心,说明各种农业生产活动都距市场较近。

答案:15.C 16.D

读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大牧场畜牧业B.混合农业

C.稻作农业D.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18.与甲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 )

A.印度尼西亚B.美国

C.南非D.巴西

解析:第17题,丙国人均耕地少,人均收获量小,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大,每公顷收获量大,这些符合稻作农业的特征。第18题,甲国每公顷收获量较大、人均耕地多、人均收获量大,因此商品率高,与此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美国。

答案:17.C 18.B

汇源集团表示将投资5亿元在吉林省柳河县用于葡萄酒庄及葡萄深加工项目。汇源集团从创立以来,就主营果蔬饮料。在全国的22个省区市创建了40个现代化工厂,链接了500多万亩名特优、标准化水果生产基地,建立了基本遍布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构建了一个全国性的果汁产业化经营体系。据此回答19~20题。

19.按主导因素划分,汇源集团在吉林省柳河县投资建设的生产项目工厂属于工业的区位类型是( )

A.市场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

20.下列叙述不是汇源集团斥巨资投资生产项目的目的是( )

A.由于果汁行业的竞争加剧,汇源市场优势受冲击,需继续寻找新的增长点

B.有利于其实施大农业项目

C.利用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D.想独霸果汁市场,将重心由营销领域转向新产品开发

解析:第19题,在吉林省柳河县内建葡萄酒项目主要是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第20题,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大,建立上游加工基地,寻求新的增长点;水果加工和果汁饮料属原料导向型工业,企业的生存要有原料生产基地;生产联系上形成了原料生产到产品生产上的联系,是利用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但并不体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欲独霸市场,需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加快新产品的研发。

答案:19.C 20.C

天津是我国传统的自行车生产基地,我国第一辆自行车诞生在此。进入21世纪,天津已陆续引进企业33家,吸引投资55亿元,建成集研发、生产、交易、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自行车创意产业基地。据此回答21~22题。

21.该自行车产业基地建在天津的原因是( )

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②地处沿海,水陆交通便利

③政策扶持,吸引力强④矿产丰富,原料充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2.该产业基地的建立,反映出自行车产业的( )

①集聚现象②分散现象③产业升级④产业转移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第21题,天津自行车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当地便利的交通、政策的扶持、悠久的历史有关。第22题,自行车工业的建立反映了自行车行业的集聚现象,是自行车产业的升级。

答案:21.A 22.B

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翡翠加工中心和翡翠消费市场。海外许多经营翡翠多年的大牌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内地市场,已经开始逐步将市场重点转移至中国内地。读下图回答23~24题。

翡翠全球生产和营销格局变化表

A.靠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

C.加工技术高D.资金力量雄厚

24.目前,珠三角地区成为新的翡翠加工基地的原因是( )

A.欧美产业转移B.玉石文化传统浓厚

C.原料供应中心D.消费需求巨大

解析:第23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云南是全球翡翠原料的主要供应地,这一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得云南成为中国最大的翡翠原石和制成品的集散地。第24题,玉石是一种昂贵的消费品,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消费需求巨大,使得其能接近消费市场。

答案:23.A 24.D

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读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完成25~26题。

25.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多断崖、深谷②多石灰岩溶洞③多高山、陡坡④多角峰、“U”型谷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6.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 )

①减轻冰川的危害②减轻冻土的危害③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④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第25题,据材料可判断,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主要是因为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深谷等。第26题,由于高速公路沿线为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易发生山崩、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大量桥隧有利于保障交通安全。

答案:25.C 26.B

读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的物流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该生态工业示范区可能位于( )

A.江苏宜兴B.湖北武汉

C.广西贵港D.山东青岛

28.该生态工业示范区(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系统间只通过废弃物的交换而衔接

C.造纸厂的布局属市场导向型

D.各环节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解析:第27题,由于该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自然条件,主要分布在我国两广、福建、云南、台湾等地。第28题。该生态工业示范区废弃物排放达到最小化,并非没有废弃物排放,各环节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答案:27.C 28.D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29~30题。

29.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商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30.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

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

解析:第29题,绿色消费亦可理解为环保消费,并不是指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物

品。第30题,美国拒签《京都议定书》违背共同性原则,开垦沼泽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单独包装会浪费资源,使用沼气既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又保护了环境。

答案:29.A 30.C

二、综合题(共2大题,共40分)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图1 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

图2 两城市人口变化

(1)说明1950年至201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8分)

(2)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线。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及其原因。(8分)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如生物、气温、降水、地下水)等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有哪些表现?(8分)

解析:第(1)题,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最主要的指标。第(2)题,图中的城市规模增大,说明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在城市附近出现卫星城市,说明出现逆城市化,因而①符合该城市人口的变化特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环境质量下降、地价上升等。第(3)题,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环境质量的下降。

答案:(1)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或出现城市群);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2)①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或经济效益下降)。

(3)①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②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③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④硬化路面多,造成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少(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32.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为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 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 000元。

(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8分)

(2)目前北京人可吃到更多的蔬菜,从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5分)

(3)北京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和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第(1)题,顺义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主要是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造成的,如交通运输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等。第(3)题,可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分析。

答案:(1)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或土壤肥沃)。不利条件: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受寒潮影响大。(任答四点即可)

(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府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任答三点即可)

(3)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经济收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