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五粮液集团多元化战略的案例分析

五粮液集团多元化战略的案例分析

五粮液集团多元化战略的案例分析
五粮液集团多元化战略的案例分析

我国企业多元化投资战略分析

--以五粮液集团为例

11注会 2011409104 牛博

摘要: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当今世界许多大中型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我国许多企业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不断通过投资战略调整以扩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多元化投资虽为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开辟新的业务领域、重新整合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有效途径,但盲目实行多元化也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被迫退出市场。因此,深入探讨多元化投资的理论和战略,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以五粮液集团多元化投资为例,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并得出启示。

关键词:五粮液,多元化投资,战略,关联方,关联方交易

一、五粮液集团多元化投资的介绍

五粮液集团有着自己的品牌群落以及品牌渠道,它的多品牌策略使其在白酒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数年来“五粮液”品牌连续在中国白酒制造业和食品行业“最有价值品牌”中排位第一,品牌价值达300多亿元,具有领导市场的影响力。同时多元化的战略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一直困扰着五粮液集团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起,五粮液就开启了多元发展之路。然而纵观五液集团多年来收益甚微的跨行业、多元化投资项目,未来的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1997年,五粮液首次涉足多元化,5万吨酒精生产线刚投产便告夭折;亚洲一流的制药集团也无疾而终;在安培纳丝亚洲威士忌项目亏损几千万元.

2002年,进军服装业,“五粮液”命名的系列服装面世,迄今不见成效。

2003年,五粮液在多元化道路上加速前进。当年5月业内盛传其计划投资50亿-60亿元进入芯片业;随后又传出五粮液投资3.4亿元与日本丸顺公司合作生产汽车模具的消息,据称可达到200套大中型汽车模具的生产能力。然而两个项目均一拖再拖最终销声匿迹。

2009年底,五粮液终于如愿进军汽车行业,与华晨汽车集团共同投资18亿元启动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绵阳新华内燃机股份有限公司50万台动力轴承项目。但五粮液并未从汽车项目中获得实利,已于2011年将全部股份转给南邦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价格较之前缩水3000万元,狼狈退出汽车发动机领域。

此外,五粮液还投资了酒店、塑胶、印务、数控机床、证券等多个不同领域。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与主业相关的印刷、塑胶和模具为主的普什公司及玻璃公司实现盈利外,其余如汽车、洗发水、药品等投资都连连巨亏。即使是盈利项目,贡献度也很小。而且五粮液在金融方面的投资也是连连失误的,许多证券投资都没有收回来,查阅五粮液历年年报发现,在资金陷入亚洲证券之前,其在2001年到2004年间的股票投资都是亏损状态;继亚洲证券事件后,证监会要求五粮液停止股票投资,其手中股票已逐步抛售;2010年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五粮液出售证券的投资损益分别为-607.93万元、-215.78万元、-243.63万元。

二、五粮液多元化投资分析

1.五粮液多元化投资的影响

2008年之前,五粮液股份公司因为跟五粮液集团之间存有白酒主业之外的大量关联交易而被外界所诟病,多元化扩张备受质,为此,五粮液股份公司在2008年7月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以现金方式从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宜宾环球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收购了四家五粮液产业链上的包装材料、模具开发、玻璃制造公司,以解决关联交易问题。因此分析2008年以前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从2008年以前的数据可以看出,五粮液一如既往的多元化战略在经营绩效上的反映就是,其成长性和经营绩效都远不及奉行专业化的贵州茅台优异。从公司的长期成长性看,贵州茅台2001年上市,上市8年,销售收入年增长509%,净利润1158%;五粮液98年上市,上市11年,销售收入年增长200%,净利润年增长342%。从静态的经营绩效看, 2008年,贵州茅台毛利率高达90.30%,五粮液毛利率为54.39%;贵州茅台销售净利率高达48.54%,五粮液净利率只有23.07%,不及贵州茅台一半;贵州茅台实现净利润40.01亿元,超过五粮液净利润占比约34.85个百分点。从投资回报看,八年茅台给投资者的分红回报是十一年五粮液的三倍。

据统计,五粮液股份公司上市以来投资控股了包装、印刷、环保、化工、果酒、建筑装饰、玻璃、商贸等业务领域共计17家公司,投资总额合计超过40亿元,但这些公司至今给母公司贡献的利润累计只有5.62亿元。有6个投资项目至今未见收益,两个项目累计收益贡献为负值。元化非但没有给五粮液的业绩做出锦上添花的贡献,而恰恰是分散了公司管理精力,增加了公司资源负担。

2.五粮液集团多元化战略导致的关联方问题

五粮液的股权结构不合理,并且五粮液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立和合并了很多子公司为其创造利润,而这些子公司作为集团的下属公司,希望通过关联交易来节省交易成本。同时五粮液股权结构的不合理,集团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利润。历史资料显示,在五粮液产能快速扩张的6年时间里,其特殊的股权关系(五粮液集团只对上市公司享有委托经营权而不存在股权关系)所导致的公司治理问题尤为突出,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的关联交易层出不穷。公司年报显示,2006年五粮液因为关联交易流失利润9.01亿-9.67亿元,约占当年利润的79%,若酒类相关资产整体上市将增厚上市公司每股业绩0.25元-0.32元。因关联交易引发的利润流失成了五粮液业绩的诟病。巨额的关联交易导致五粮液公司巨额利润外流,这种关联交易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五粮液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利润流出,进出口公司主要负责公司产品的销售;二是对普什集团有限公司的利润流出,普什集团为股份公司提供包装和商标防伪产品;三是对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的利润流出,五粮液集团为公司提供办公场所和综合服务。进出口公司和普什集团都属于五粮液集团。

在巨额关联交易的背后,则是上市公司利润与股东回报的降低。据2008年的年报显示,这一年共生产了7.58万吨五粮液系列酒的股份公司主营收入80亿元,与之齐名的茅台股份产量为2.5万吨,主营收入82亿元。通过与茅台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主营收入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五粮液股份的利润仅为24亿元,不足茅台股份53.8亿元利润的一半,其每股收益

更是只相当于茅台股份的十分之一。而作为最大关联交易方的五粮液集团则创下了销售收入300亿元,利税60亿元的历史佳绩。茅台股份与母公司2008年的关联交易仅为2亿元左右,而母公司通过5.3亿多股的控股权获得的股权收益高达20多亿元,身为控股股东的母公司自然有动力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利润和投资回报率。而不持有上市公司股权的五粮液集团要获得相应收益,则只能“不辞辛苦”地每年制造出高达数十亿元的关联交易。而且,五粮液的关联方交易出现了畸形膨胀的现象。

3.五粮液多元化投资战略失败的原因分析

(1)对行业及企业自身分析不准确。白酒业在我国已有几干年的发展历史,生命周期较长。虽然我国白酒业经过二十世纪8 0一9 0年代的大发展及过度竞争,现在处于生命成熟期的中后期,市场需求趋向饱和,竞争逐渐加剧,产品价格走低,但是,不同品牌的白酒其生命周期并不相同。五粮液作为我国白酒行业的主导品牌,实际上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或成熟期,因而还具有继续纵深发展的巨大潜力。

(2)企业能力不足,原有的核心能力难以与新业务相匹配。虽然五粮液负债率极低,资本雄厚,资源充裕;但是,五粮液具备的这些资源和能力只能说明五粮液在白酒主业发展上具备良好资源基础和突出的经营能力,并不说明五粮液具备多元化的足够资源和能力。由于五粮液实行横向不相关多元化投资战略,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如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人力资源等难以与新的业务相匹,二者之间难以整合,因此,新业务缺乏核心能力,不能与该行业内已具有核心能力的其他原有企业相抗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必然导致投资失败。而且五粮液集团盲目追求范围经济导致“多元化过度”,进人了太多不该进入的新产业领域,短短十几年,五粮液涉足完全陌生的行业达十余个之多。

(3)动机不纯。五粮液集团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动机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实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的发展目标。而根据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光靠白酒行业的发展,销售业绩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必须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因此,五粮液的多元化思维带有某种强烈的“功利”色彩,五粮液的多元化是一种典型的“政绩驱动型”多元化模式。

(4)一把手拍板。五粮液股份公司与五粮液集团公司多年来存在的关联交易一直受到诟病,根源在于五粮液股份公司的公司和五粮液集团公司的治理结构不规范。一个治理结构长期不规范的公司,习惯了“一把手”拍板的国有控股企业,董事会几乎不可能在公司多元化重大决策中发挥应有作用。五粮液集团97年建成的5万吨酒精生产线刚投产即夭折;在“安培纳丝”亚洲威士忌项目上白白丢掉了几千万;当年雄心勃勃要建成“亚洲第一流”制药集团的梦想几乎注定永远成为梦幻……五粮液多元化理想与现实屡屡形成巨大反差,多元化项目本身的可行性以及决策程序的科学性都令人产生怀疑。

三、五粮液多元化投资带来的启示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股权激励机制

五粮液的公司治理结构依然是关联交易未能完全解决的一大诟病,由于集团与上市公司有名无实的母子关系,让上市公司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利润的流失,对于五粮液股份和其他

子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五粮液集团盲目扩张,不断涉及其他不相关的领域,其中很多都失败了,这与其复杂的治理结构也是分不开的。股权激励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具有多方面的正面效应,而五粮液的股权激励机制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集团从子公司获得了很多利润,而作为绩优股的五粮液股份却被称为铁公鸡,这不能不反映出集团在进行利润分配的不合理性,集团多元化之路愈走愈元,不断进军新的领域,而却从损害很多子公司和小股东的利益,这不得不要进行股权激励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让让集团的多元化之路走的更远。

2.企业多元化投资必须选择正确的路径。要根据市场发展状况、行业发展周期、新兴行业的发展态势、企业自身优势等因素,在纵向多元化与横向多元化、相关多元化与不相关多元化之间进行正确的选择。当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行业处于发展期或成熟期,多元化投资对现有的核心能力具有互补效应时,应采取横相关多元化,以充分利用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员工潜能、品牌效应和营销网络,有效利用现有管理经验、知识积累和物质资源。

3.企业多元化投资必须以现有核心能力为基础,要能够提高企业的边际核心能力。基于核心能力的多元化既能够保证多元化的成功,又能够规避盲目多元化的危害。

4.多元化是涉及公司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遵循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经由专家机构充分论证和董事会慎重决策,而不是遵循领导意志,由企业“一把手”个人拍板。实证究表明,大凡经由“一把手”个人拍板的多元化绝大多数都陷入了多元化“陷阱”。

5.为了有效控制风险,企业在多元化之前应对拟进入的行业或产业进行准确的市场分析,选择正确的行业切入点,避免盲目地追逐高利润行业或产业。同时,企业拟进人的应是能够掌握其核心能力的行业或产业,以免始终处于市场跟随者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张庆,周婕,多元化投资与企业风险控制--来自五粮液集团的案例[J],财务与会计,2007,(4)

[2]何腊柏,五粮液的多元化困局与中国企业的多元化误区[J],中国证券期货,2009[6]

[3]周渊,我国企业多元化投资决策的反思[J],渝州大学学报,2009年2月,[1]

[4]冯野,五粮液集团企业多元化战略分析[J],经管空间,2011年9月

[5]于清教,对五粮液多元化的疑问[J],中外管理,2009[04]

[6]王颖,多元化投资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7月,第19卷第7期

专题4案例:五粮液的控制权与利益输送

五粮液的控制权与利益输送 一、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五粮液,000858)地处天府之国之南,扼川、滇、黔三省要冲,锁金、岷、长三江咽喉。有利的地理和环境因素使五粮液酝酿出名震四海,老少皆知的五粮液甘醇。然而,五粮液的公司治理问题一直广受诟病,其控制权以及利益输送问题自其199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以来就倍受媒体关注,更有相关学者做出了深入透彻的研究。分析五粮液利益输送机制不仅有助了解其公司治理问题,更能管中窥豹,为了解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提高一个良好的例证和契机。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独家发起设立,发起人所持资产折合为24000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75%,占有绝对控股地位;另外,流通在外股份为8000万股,发行价格每股14.77元,筹得11.816亿元资金 按照招股说明书及历年公司年报,第一大股东均为宜宾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后改为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但实际控制人为五粮液集团(下称“五粮液集团”)。图1为五粮液集团的组织结构图。

五粮液集团作为五粮液的实际控制人,旗下拥有相当数量的控股子公司。而五粮液在其领导下,上市后似乎不负众望,实现了招股说明中的一系列盈利目标。表1为五粮液上市以来近五年利润及分配情况。 表1:五粮液历年盈利及分配一览表

然而,对五粮液集团来说,设立五粮液股份公司,将集团最具市场号召力的“五粮液”品牌注人上市公司,塑造了一个利润不断成长的绩优股形象,表面看来没有相应的其他回报。这一大股东充当着证券市场中的“老好人”,并且已经“好”到让人无法不质疑的程度。 二、控股集团与上市公司的秘密通道 会计报表上的数字显示五粮液盈利颇丰,然而深入分析

五粮液案例分析报告

2015 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目录 1五粮液公司简介 0 2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 0 2.1股东及控制人 0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两大股东控股 0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独立董事及行业对比 (2) 2.3薪酬由统一考核变单一考核 (2) 2.4关联交易的改善 (2) 2.5其他结构变动 (3) 3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股利分配 (3) 3.1近五年利润分配政策的制定、执行或调整情况 (3) 3.2近年五粮液股利分配具体情况 (3) 3.3与贵州茅台的对比分析 (4) 4五粮液公司与五粮液集团关联交易现状分析 (5) 4.1 五粮液公司主要关联方及其下属子公司情况简介 (5) 4.2 2009-2014年关联交易实施情况 (5) 4.2.1 相对量分析 (5) 4.2.2 绝对量分析 (6) 5股票市场分析 (7) 5.1白酒行业分析 (7) 5.2五粮液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8)

6. 五粮液的理财目标分析 (9) 6.1 五粮液公司实际理财目标与其应追求的理财目标 (9) 6.2 五粮液理财目标发生异化的原因 (9) 7 对策建议 (9) 7.1 证监会监督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阶段确定股利分配政策 (9) 7.2 关联交易中交叉任职人员回避政策 (10) 7.3 避免交叉任职 (10)

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1五粮液公司简介 五粮液(股票代码:000858)数年来“五粮液“品牌连续在中国白酒制造业和食品行业最有价值品牌”中排位居前。公司获得“全国质量奖开展十周年(2001-2010年)卓越组织奖”、“中国食品安全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等多项大奖,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6项、市级3项.公司热心参与公益事业,获得“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财经风云榜十大公益企业”奖。2010年,五粮液品牌价值蝉联食品行业榜首,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4位。公司运作进一步规范,赢得资本市场认同,获得“中国证券20年-20家最具持续成长能力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金牛百强”等多项荣誉。 2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 2.1股东及控制人 1998年4月27日,四川省宜宾国资委将五粮液酒厂的核心资产拿出上市,形成了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周边产业则组建成目前的五粮液集团,截至2009年末其第一大股东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宜宾市国资公司”)持股比例为56.07%,处于绝对控股地位。由于五粮液公司的历史原因和专业化治理背景,宜宾市国资公司将对五粮液公司的股东权利授予五粮液集团公司。 2009年12月22日,宜宾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宜宾市国资公司已正式发文明确:“解除原宜宾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对集团公司的授权,对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的股份公司的股权,由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行使股东权利”(宜国资委[2009]193号)。? 原因分析:2009年末以前,由于地方政府将五粮液托管给五粮液集团,五粮液集团取得了对五粮液的实际控制权,在实质上类似母子公司的关系,不利于五粮液公司独立性运作,容易形成集团利益输送的工具。整改方案落实后,保证了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主体的独立性。 ——两大股东控股 2012年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根据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东所持股份无偿划转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国资产权[2012]88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东所持股份无偿划转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12]889 号),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于2012 年10 月10 日已将其持有的本公司761,823,343股股份无偿划转给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本次股权无偿划转后,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仍持有本公司36%的股份(即1,366,548,020股),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

五粮液重塑品牌形象

五粮液重塑品牌形象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1994年,福建邵武糖酒副食品公司携百万现金与五粮液联姻推出“闽台春”酒,拉开了五粮液品牌延伸的序幕。随后,五粮液集团充分利用“五粮液”这一品牌优势成功的开发了五粮液、五粮醇、五粮神、五粮液、五福液等“五字头”的全国性品牌;同时针对我国地域差异大,各地消费习惯、口味、经济条件都不一样的情况,开发了系列区域品牌,比如金六福、浏阳河、京酒。在2000以前,五粮液的多品牌战略是白酒行业中最成功,的这些品牌为五粮液带来了巨大的品牌效应和巨大的利润贡献。至2002年,五粮液家族已延伸出百余个品牌,创造了年销售70亿余元的辉煌业绩。一时间,五粮液集团在业界开创了系列品牌经营模式被其他企业进行了极大效仿和复制。 然而,尽管品牌延伸成就了五粮液的王者地位,但品牌的过度延伸也使五粮液的发展不堪重负,五粮液已经为自己的粗放型品牌延伸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五粮液从1994年开始品牌延伸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已延伸出了五粮液、五粮醇、五福液、金六福、六和醇、浏阳河、京酒、铁哥们、干一杯、四海春、圣酒、友酒、火爆酒、东方龙、岁岁乐等百余个品牌。绝大多数品牌都不知名,需要“五粮液”的形象支持。五粮液服务公司仅“交杯”系列酒就有12个品牌,12个企业在经营,导致消费者不易辨认真伪。一部分子品牌在缺乏母品牌的照顾下已经销声匿迹了;因控制不力,一部分子品牌采取自身利益决定态度而互相串货,互相诋毁,使五粮液的美誉度大打折扣。 五粮液本是高档酒的代名词。然而,目前五粮液的品牌已经无限延伸到了低档酒的市场:既有一百多元又有几十元的五粮醇,也有几元钱的东方龙。五粮液的一百多个延伸品牌价位主要集中在30-80元之间,产品的风格、个性和消费者群体没有什么差异,如此众多的同质产品挤在相同的市场空间,导致各品牌各自为政,同室操戈。 2001年5月国家调整消费税政策,对白酒实现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白酒行业消费税提高以及五粮液不再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后,五粮液收益水平下降程度剧烈。所以在2001年

五粮液,哇哈哈,联想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期中考试案例分析 班级: 1 姓名: 学号: 【案例一】五粮液“醉酒”多元化 问题: 一、在“多元致死”的情形下,五粮液也开始了多元化之路,它遇到了哪些问题?答:1、行业选择盲目跟风,没有认真分析新行业的环境,结果企业发展不顺利; 2、各行业之间相关性小,展现拉的过长,协同效应低; 3、不注意把握时机,不考虑自身承受力; 4、快速多元化,导致新行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弱,甚至导致企业夭折。 二、五粮液是如何走多元化之路的?它的优势和劣势在哪? 答:前期五粮液的多元化脚步主要面向与其主业相关的行业和产业,往后行业跨度则较为大。五粮液实行快速多元化战略,即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多个行业。 优势: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 2、避免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分散经营风险; 3、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盘活资本存量,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劣势:1、过度多元化经营,将会分散企业有限的经济资源 2、多元化经营,可能会造成跨行业的补贴 3、过度多元化经营,会使成本增加,风险加大。 三、你认为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高度审视多元化战略。多元化经营必须有一个超脱于具体业务的公司战略,以强化对公司未来远景和对公司的总体控制,避免业务单元成为没有战略的利润中心。 2、正确分析内外环境。知己知彼是取胜的先决条件。知己就是要对企业自

身的资源与能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估;知彼则需要对试图进入的行业有充分的了解。 3、找准时机,选好切入点。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时机的把握,多元化经营也一样,它只有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用才能获得成功。 4、专注于核心能力的培育。核心能力是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根本依托,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能力的强弱。 5、以关联为基础进行多元化。相关多元化将最大限度地规避不相关多元化所固有的风险,提高企业现有资源利用率,强化企业竞争优势。 6、将多元化风险降至最低。多元化本身并不会降低企业的风险,它只是结合企业的现实条件实现风险规避、利润增长的一种战略。多元化风险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解,一是企业多元化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二是多元化投资时企业所面临的资本运营风险。 7、发挥企业文化的整合作用。所有成功的多元化经营,都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团结核心,必须具有共同的文化,至少应具有共同文化的渊源。当多元化具有陷入困境时,决策者才会认识到文化不相容是根本原因,而这个因素在多元化决策初期却往往不被认真考虑。 四、五粮液的多元化战略给我没什么样的启示? 答:1、不要急于求成,一步一步实施战略。在企业发展中,一定要注意选择好行业,做出自己产业,进而找到自己的真正的多元化战略。做好、做实战略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2、业务关联。业务关联即业务的相关性,这里的相关性涉及的是资源,而非产品,因为产品相关是比较常见的。多元化业务组合是以资源为基础,而不是以产品为基础。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离主业“近”的“相关多元化”投资不但效率高,成功的几率也比较大。比如,海尔进入空调、彩电行业,虽然业务性质不同,但新旧业务之间还是有许多共享资源。大部分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都是可以相互通用的;它的市场渠道、采购供应渠道、售后服务渠道都可以兼容;它们耗费巨资建立起来的配套件制造能力都是可以共享的资源。如果企业做的很多都是非关联的多元化,这无疑是冒险。

多元化战略案例分析知识分享

多元化战略案例分析

海尔的多元化战略案例分析 摘要:海尔集团从一个生产冰箱的小企业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具有高美誉度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这与企业所制定的多元化战略是密不可分的,也成为了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典型 关键字:海尔集团,家电,多元化战略 所谓多元化发展战略,就是指企业采取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产业领域中谋求扩大规模,获取市场利润的长期经营方针和思路。海尔集团在发展多元化战略经营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把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做大,做好,做强,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这个前提下进入相关产品经营;二是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一定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前列。目前,海尔及已建立了一种适应多元化经营的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极富弹性的企业生产组织体系。多元化有利于企业规模发展和素质提升,优柔寡断,将丧失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时机!张瑞敏果断决策。 一、海尔集团的发展阶段 回顾海尔集团成长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91年期间的名牌发展战略,只作冰箱一种产品,通过7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品牌的声誉与信用。第二阶段是1991-1998年期间的多元化战略,按照“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原则,从冰箱到空调,冷柜,洗衣机,彩电登,每1-2年做好一种产品,7年来重要家电生产线已接近完整。第三阶段是从1998年迄今为止的国

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即海尔到海外去发展。第四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 其中,多元化是重要的成长方式。海尔多元化战略经营堪称中国企业的成功典范。具体而言,海尔的发展阶段大致如下: (一)、单一产品――电冰箱 自从1984年到1991年底共七年时间内,海尔只生产一种产品――电冰箱。是一个专业化经营企业。1991年海尔集团销售收入7.24亿元,利润3118万元。“海尔”牌电冰箱成为中国电冰箱史上第一枚国产金牌,是当时中国家电唯一的驰名商标,并通过美国UL认证出口到欧美国家。同时,海尔集团OEC管理法基本形成,全国性销售宇服务网络初步建立起来。 (二)、制冷家电――电冰箱,电冰柜,空调 1991年12月20日,以青岛顶部西厂为核心,合并青岛电冰柜总厂,空调器厂,组建海尔集团公司,经营行业从电冰箱扩展到电冰柜,空调器。到1995年7月前,海尔集团主要生产上述制冷家电产品即海尔集团用了3年时间进入电冰柜,空调行业,并成为中国的名牌产品。1994年海尔销售收入达到25.6亿元,利润2亿元,分居全国轻工业行业的二名和第十二名。 (三)、白色家电――制冷家电,洗衣机,微波炉,热水器等 1995年7月,海尔集团收购名列全国第三的洗衣机厂――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大规模进入洗衣机行业。其后通过内部发展生产微波炉,热水器等产品。1997年8月,海尔与莱阳家电总厂合资组建莱阳海尔电器有限公司,进入小家电行业,生产电熨斗等产品。至此,海尔集团的经营领域扩展到全部白色家电行业,用时两年。

从杜邦公司看经营多元化战略

从杜邦公司看经营多元化战略 案例背景: 创建于1802 年的杜邦公司是美国历史上创建最早、存在时间最长的企业之一,还是经营和管理堪称一流的“百年老店”式的成功企业。经过近200 年的发展,如今杜邦公司已成为总资产近400亿美元、年销售额400 亿美元左右、拥有2000 多个商标品牌、从事多样化生产经营、雇用10 万名员工、在世界40 多个国家中拥有200 多家制造或加工企业的全球最大的现代化大型化学工业公司(1999年在美国大企业中排名第16 位)。 作为经营管理成功的公司之一,杜邦的经验是丰富多彩的,将其发展战略浓缩起来,可以归结为8 个字,即“科学管理、锐意创新”。在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中,它根据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创新,与此同时,它又根据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以创造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从而保持了杜邦公司200 年不断持续发展,常盛不衰。 组织创新促科学管理 直到本世纪初叶,已创建了100 多年的杜邦公司还只是一家火药公司,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杜邦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但公司主管们在喜悦之余,并未忘记思考战后如何处理因战争需求而急剧膨胀起来的公司火药生产能力过剩问题。 从1915 年起,针对市场的变化,杜邦进行未雨绸缪的企业结构重大调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杜邦公司已经从一个单一的火药制造公司成功地转变为一个生产多种化工产品的化学公司,为杜邦日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发挥企业的规模优势、创造规模效益,就必须适应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改革企业的管理。 在管理改革中,杜邦公司实行了一种以“投资周转率”来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资产会计法。这种创新的会计法将传统的成本会计、资本会计和财务会计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美国各工业行业提供了一种评估企业业绩和进行计划的管理工具,同时也使杜邦公司本身获益匪浅。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已经成功地从火药公司转变为多样化生产经营的化学公

多元化战略案例:太阳神、春都

案例12: 企业多元化战略失败案例二则(第八章案例之一) (一)太阳神的多角化战略 1987年底,太阳神的前身“黄江保健品厂”在广东东莞黄江镇挂牌,随后,黄江厂参加了由国家体委举办的全国第一次保健品评比活动,而“万事达生物健”一举获得了“中国运动营养金奖”,并得到了媒体的广泛报道。1988年初,生物健技术的持有人怀汉新辞去公职,投入“生物健”,将黄江厂的厂名、商品名和商标统一更改为“太阳神”(APOLLO)当年实现销售收入750万元人民币。太阳神企业战略一直是“以纵向发展为主,以横向发展为辅”,即保健品发展为主,多元化发展为辅。 1990年,销售额跃升至24亿元,同年,怀汉新重金聘用一批青年人才,换下了一同创业的9位高层元老,并导入当时颇为先进的CI战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1993年,太阳神的营业额高达13亿元,市场份额最高时达63%。此时,怀汉新开始了多角化战略发展之路,接连上马了包括房地产、石油、边贸、酒店业、化妆品、电脑等在内的20多个项目,在全国各地进行规模的收购和投资活动。短短两年间,太阳神转移到这些项目中的资金高达34亿元,但不幸的是,这些项目没有一个成为新的“太阳神”,34亿元全部血本无归。 1995年底,太阳神在香港上市后,股价直跌,1997年亏损159亿元,股价一度跌至港币9分左右。此时,怀汉新主动从总裁位置上引退,请来哈佛MBA 工商管理硕士王哲担任企业总裁,但不了解中国保健品行业的王哲并没有能挽救太阳神,并导致企业人才外流、市场销售继续下滑。 ( 二 ) 春都集团的多角化战略 春都集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洛阳肉联厂。自1986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根西式火腿肠开始,春都曾以“会跳舞的火腿肠”红遍大半个中国,市场占有率最高达70%以上,资产达29亿元人民币。 在火腿肠成功后,公司开始多元化扩张,依托肉制品产业,发展了以肉制品加工、低温肉制品、生化制药、饮品制造、包装材料、饲料加工以及养殖业为核心的六大支持产业,公司成为工业、商业、贸易、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

五粮液公司的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案例分析报告

五粮液公司的关联交易与实际理财目标案例分析报告摘要:股东财富最大化是西方企业的理财目标,“为股东创造价值”也往往是我国上市公司的理财目标,而在实际操作中理财目标往往被异化为“实际控制人利益最大化”。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通过关联交易向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输送利益,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随着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证监将依法按程序对五粮液公司的“三宗罪”作出行政处罚。至此五粮液股 。 这 然成为问题。在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的制度背景下,政府对股份制公司尤其是上市的股份公司的管理与指导处在尝试阶段,同时资本市场对普通股民开放也处于尝试阶段,因此政府、企业与中小股民之间因误解而摩擦不断。长期以来,五粮液这只股票一直是中国资本市场绩优股的代名词,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与五粮液(代码:000858)利益相关联的中小股东都对其抱有较高期望。由于当时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还未对另一控股子公司五粮液供销有限公司进行控股,在五粮

液股份有限公司和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的经营管理中,为了躲避经营风险,经营者将五粮液酒的销售权让渡给了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公司,使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库存量降至最低,这个现在看来寻常且必要的决策在当时被看成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五粮液酿酒时将酒坛密封发酵15年是五粮液酒考究的酿制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五粮液的酿造特点导致了这是跨越15年的长期投资,与中小投资者购买股票寻求快速致富的心理相矛盾,于是在中小股东强烈要求分 证 司随后申报债权;2008年8月1日,中科证券清算组将第一次破产财产分配资金458.81万元划给五粮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五粮液在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中均将上述资金作为正常的货币资金予以反映,并未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涉嫌虚增利润。 3.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存在差错:2007年度,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四川省宜宾五粮液供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725066.15万元,但五

海尔的多元化战略案例分析

海尔的多元化战略案例分析 摘要:海尔集团从一个生产冰箱的小企业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具有高美誉度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这与企业所制定的多元化战略是密不可分的,也成为了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典型 所谓多元化发展战略,就是指企业采取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产业领域中谋求扩大规模,获取市场利润的长期经营方针和思路。海尔集团在发展多元化战略经营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把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做大,做好,做强,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这个前提下进入相关产品经营;二是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一定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前列。目前,海尔及已建立了一种适应多元化经营的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极富弹性的企业生产组织体系。多元化有利于企业规模发展和素质提升,优柔寡断,将丧失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时机!张瑞敏果断决策。 一、海尔集团的发展阶段 回顾海尔集团成长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91年期间的名牌发展战略,只作冰箱一种产品,通过7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品牌的声誉与信用。第二阶段是1991-1998年期间的多元化战略,按照“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原则,从冰箱到空调,冷柜,洗衣机,彩电登,每1-2年做好一种产品,7年来重要家电生产线已接近完整。第三阶段是从1998年迄今为止的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即海尔到海外去发展。第四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 其中,多元化是重要的成长方式。海尔多元化战略经营堪称中国企业的成功典范。具体而言,海尔的发展阶段大致如下: (一)、单一产品――电冰箱 (二)、制冷家电――电冰箱,电冰柜,空调 (三)、白色家电――制冷家电,洗衣机,微波炉,热水器等 (四)、全部家电――白色家电,黑色家电 (五)、进军知识产业 这表明,海尔集团开始进入知识产业,而且上述知识产业的产品都是海尔即为了发展所需要的,两者形成一体化关系。 海尔多元化的特点:

五粮液集团多元化战略的案例分析

我国企业多元化投资战略分析 --以五粮液集团为例 11注会2011409104 牛博 摘要: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是当今世界许多大中型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我国许多企业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不断通过投资战略调整以扩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多元化投资虽为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开辟新的业务领域、重新整合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有效途径,但盲目实行多元化也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被迫退出市场。因此,深入探讨多元化投资的理论和战略,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以五粮液集团多元化投资为例,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并得出启示。 关键词:五粮液,多元化投资,战略,关联方,关联方交易 一、五粮液集团多元化投资的介绍 五粮液集团有着自己的品牌群落以及品牌渠道,它的多品牌策略使其在白酒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数年来“五粮液”品牌连续在中国白酒制造业和食品行业“最有价值品牌”中排位第一,品牌价值达300多亿元,具有领导市场的影响力。同时多元化的战略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一直困扰着五粮液集团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起,五粮液就开启了多元发展之路。然而纵观五液集团多年来收益甚微的跨行业、多元化投资项目,未来的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1997年,五粮液首次涉足多元化,5万吨酒精生产线刚投产便告夭折;亚洲一流的制药集团也无疾而终;在安培纳丝亚洲威士忌项目亏损几千万元. 2002年,进军服装业,“五粮液”命名的系列服装面世,迄今不见成效。 2003年,五粮液在多元化道路上加速前进。当年5月业内盛传其计划投资50亿-60亿元进入芯片业;随后又传出五粮液投资 3.4亿元与日本丸顺公司合作生产汽车模具的消息,据称可达到200套大中型汽车模具的生产能力。然而两个项目均一拖再拖最终销声匿迹。 2009年底,五粮液终于如愿进军汽车行业,与华晨汽车集团共同投资18亿元启动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绵阳新华内燃机股份有限公司50万台动力轴承项目。但五粮液并未从汽车项目中获得实利,已于2011年将全部股份转给南邦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价格较之前缩水3000万元,狼狈退出汽车发动机领域。 此外,五粮液还投资了酒店、塑胶、印务、数控机床、证券等多个不同领域。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与主业相关的印刷、塑胶和模具为主的普什公司及玻璃公司实现盈利外,其余如汽车、洗发水、药品等投资都连连巨亏。即使是盈利项目,贡献度也很小。而且五粮液在金融方面的投资也是连连失误的,许多证券投资都没有收回来,查阅五粮液历年年报发现,在资金陷入亚洲证券之前,其在2001年到2004年间的股票投资都是亏损状态;继亚洲证券事件后,证监会要求五粮液停止股票投资,其手中股票已逐步抛售;2010年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五粮液出售证券的投资损益分别为-607.93万元、-215.78万元、-243.63万元。

名酒五粮液营销案例分析

五粮液营销案例分析 一、五粮液销售与运作模式 五粮液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之后经过历代的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了现在的五粮液。在五粮液形成的初期,采用了口口相传的口碑营销方式,并注重发挥意见领袖——著名诗人的作用。 提到五粮液,你可别以为它只有一个摸样哦。其实五粮液有好多种类的。。。 二、五粮液的种类 五粮液种类类型目前总共有35种。五粮液一般分为:饮用型、精品型、珍品型、豪华型。 (1)饮用型 主要分为:年份酒五粮液系列、一帆风顺系列、庆奥运、60%五粮液系列、五粮液酒王酒、系列酒系列、五粮液其它系列。 (2)精品型 主要分为:一马当先系列、一帆风顺系列、系列酒系列、年份酒五粮液系列、庆奥运、60%五粮液系列。

(3)珍品型 主要分为:一帆风顺系列、年份酒五粮液系列、一马当先系列、五粮液商务礼品酒系列、五粮液其它系列。 (4)豪华型 主要分为:一帆风顺系列、五粮液商务礼品酒系列、年份酒五粮液系列、五粮液其它系列、一马当先系列。 9月17日,“2012(第18届)中国100品牌价值榜”在英国伦敦新鲜出炉,海尔、联想、

五粮液三大品牌以绝对优势占据品牌前三甲。五粮液品牌价值继2011年之后,再创新高,以659.19亿元再次蝉联100强第三名,连续18年稳居该榜单食品行业第一。 那么五粮液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就呢?其实五粮液的崛起有其深层次原因的。 三、五粮液——崛起背后的推手 五粮液的崛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其长期苦心经营和文化积淀的结果,其中“商业模式创新、文化价值创新、国际化路径创新”是其快速崛起背后的神秘推手,已经并正在推动五粮液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 (1)创新的商业模式 1998年,五粮液开创了中国白酒营销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即买断经营,同时部分实行“OEM模式”。“买断经营”模式的创立改变了五粮液的产销规模、产品结构与渠道资源整合能力。高峰时期的2001年,五粮液的子品牌一度达到120多个。 这一时期,五粮液品牌的无形资产也呈现“原子裂变”的趋势,从1994年的34亿元迅速递增到2007年400多亿元,品牌资产居全国第三、白酒行业第一,企业总营业额直线上升。 2000为了提升整个集团的综合竞争实力,确保每年20%的增长率,在主业做到行业第一的前提下,五粮液开始进入印刷、电子、饮料、塑胶、制药等与主业相关联的其他产业,在白酒行业率先拉开多元化的序幕。目前,除主业白酒之外,五粮液涉足产业领域达到了20个,并均发展良好,为五粮液的下一步打造国际级企业航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和谐的文化价值 五粮液1980年代末以来建立的“王文化”受到挑战,她越来越需要有一种底蕴厚重的品牌文化和价值观来支撑、明晰自己的品牌定位和领袖气质。而这期间,整个白酒行业也开始遭遇洋酒文化的冲击和威胁。 2006年8月,以复兴与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为使命和责任,五粮液高调独家冠名“海峡两岸同祭孔——第23届国际孔子文化节”,成为祭孔大典唯一祭祀酒,正式拉开复兴中国白酒文化的大幕。同年9月25日,五粮液集团以“明代古窖池群”传统酿酒技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启动;2007年,五粮液集团定为“文化年”…… 古今中外,“酒”这种物质是世界上最具有文化意义或精神含义的产品,也可以说就是一种传播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酒在世界许多国家被赋予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民族烙印。

多元化战略分析实例

以海尔多元化失败分析 从1992年开始,海尔从一种产品开始向多种产品扩张,全面实施多元化战略。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手段,迅速由单一的冰箱产品进入冷柜、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1997年,以生产数字彩电为标志,海尔又从白色家电领域进入黑色家电领域;1998年,海尔又涉足国外称之为米色家电领域的电脑行业。在进行扩张时,海尔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坚持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即以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海尔特色的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盘活被兼并企业的资源,既保证了资本运营的成功率.又实现了低成本扩张。达到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海尔的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的目的。海尔主业仍然是家电行业,销售额约占海尔总销售额的40~70%。 2001年,海尔通过在产业领域创出的品牌的信誉进入金融业,搭建了海尔的金融框架,包括入主青岛商业银行、长江证券、成立保险代理公司,人寿保险合资公司,财务公司,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奠定基础,为集团今后的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从相关多元化到不相关多元化。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发展纽带从类似的产业模式到服务品牌转变。在多元化发展方式上从以强扶弱的合并方式到强强联合的合资方式转变,在地域上从青岛到山东到全国到东南亚到欧洲到美日。纵观海尔集团的多元化战略阶段可以大致的分为5个阶段: 一、单一产品——电冰箱 二、制冷家电——电冰箱、电冰柜、空调 三、白色家电——制冷家电、洗衣机、微波沪、热水器等 四、全部家电——白色家电、黑色家电 五、进军知识产业 可是最近几年,却是中国企业展开多元化反思最多的时期。在主业利润越来越薄的今天,海尔全力推进的多元化战略,也正在面临自2001年以来最严峻的时刻。 07年10月23日上午,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电器,1169.HK)在此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通过一项惊人的决议——以9亿港元的总价,收购包括部分洗衣机和热水器在内的母公司资产。交易完成后,海尔电器的业务将从目前的波轮式洗衣机业务,扩大至滚桶式洗衣机及热水器业务。受此影响,当日海尔电器的股价出现小幅上扬,为0.27港元。毫无疑问,资产的注入,自然将有助于提升公司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然而,在这次股东特别大会上,一个本应引起投资者关注的细节多少被低调处理了——海尔电器一年多前还引以为豪的手机业务以4亿元的价格卖给母公司海尔集团。一买一卖之间,绝不仅仅意味着海尔电器简单的“吐故纳新”。今年上半年,海尔电器手机业务亏损3.97亿,加上去年造成上市公司的亏损数字,海尔一年多来一共海尔今日之多元化局面,但回头看看海尔2005年和2006上半年的业绩,保持亏损近8亿港元。自从2001年进入金融以来,张瑞敏以大开大阖的手法开创了盈利的仍然是近20年的传统业务——冰箱、洗水机、空调等白色家电业务。在主业利润越来越薄的今天,海尔全力推进的多元化战略,正在面临自2001年以来最严峻的时刻。不仅仅是手机业务,海尔几年来苦心经营的金融、电脑、药业、家居等多项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这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多年来海尔集团投资和进入的新业务几乎毫无建树,手机的巨亏只不过是海尔多元化面临严酷“大考”的开始。 业界不乏前车之鉴。自上个世纪90年代尤其是末期以来,国内IT和家电业

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战略案例分析

企业专业化与多元化经营战略选择 一、定义、分类 专业化经营又称单一化经营,是指企业仅仅在对单个产品或行业领域内进行设计、生产、销售,企业的经营业务范围比较单一。 多元化经营又称多角化经营,相对于专业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是指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用途不同的产品(有形或无形)的一种发展战略。 多元化分两大类别即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其中相关多元化指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技术、市场、经营、管理控制上有一定的相关性;非相关多元化所指的就是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上述几个方面没有相关性。 多元化按性质分类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资本的多元化。 多元化的分类:包括同心多元化、水平多元化、集团多元化,同心多元化指生产的新的与原有业务技术有关的产品或服务的战略;水平多元化指企业利用本身市场来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的战略;集团多元化又叫混合多元化指企业通过兼并、并购或投资其他企业而将企业业务拓展到不同技术、市场、区域的战略二、阐述问题,即大中小企业面临的专业化、多元化的战略选择问题,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未来成败。 专业化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是任何发展中的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对于中小 型企业,企业能控制的市场、资金、资源有限,企业发展初期往往采用专业化经营战略,能够集中企业的各种优势,针对某一产品或专业领域展开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而最终能占领企业的细分市场,获得利润,在中小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当企业在该行业确立领先优势,市场趋于饱和,企业有了相当的盈余资金且竞争对手的进入压缩了利润空间,故企业高层为了扩大市场经营范围,提升品牌影响力,分担经营风险,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而考虑选择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从而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中,在保证自己核心优势的情况下,获得更多更高利润,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而此时企业选择的稍有不慎,若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的过程中偏离了主营业务,而一味的求大求全,就会导致企业的经营出现问题,甚至让企业丧失掉原有的优势而引起破产,以至于企业决策者事后后悔选择多元化经营,认为如果继续以前的专业化经营模式,企业或许能经营的更好;而对于大型企业,由于其规模大,能控制的资源、资金多,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多元化早已开始实施,企业在获得较高利润的同时提高了品牌的影响力,但企业不满足现在的状态,为了追求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在先前多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多元化,例如从产品的多元化到市场的多元化、从横向多元化到多向多元化、从同心多元化到水平多元化,进一步的多元化让企业的经营业务更加复杂,产品品种更加复杂,技术、市场的关联性越来越低,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管理者为应对此种模式带来的挑战,企业会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形式、管理方法来适应这种变化,从而提高经营效益,然而企业的决策不可能完美无缺,能够完全充分的考虑到企业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经营环境和影响因素,这种资源、资金分散的风险及其他未能考虑到的经营风险让企业在未来的经营中面临比之前更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选择进一步的多元化,并未能给企业带来其想要的收益,甚至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企业因为疏忽而丧失全部优势,以至于

案例分析题-精选【新版】

案例分析题 五粮液重塑品牌形象 1994年,福建邵武糖酒副食品公司携百万现金与五粮液联姻推出“闽台春”酒,拉开了五粮液品牌延伸的序幕。随后,五粮液集团充分利用“五粮液”这一品牌优势成功的开发了五粮液、五粮醇、五粮神、五粮液、五福液等“五字头”的全国性品牌;同时针对我国地域差异大,各地消费习惯、口味、经济条件都不一样的情况,开发了系列区域品牌,比如金六福、浏阳河、京酒。在2000以前,五粮液的多品牌战略是白酒行业中最成功,的这些品牌为五粮液带来了巨大的品牌效应和巨大的利润贡献。至2002年,五粮液家族已延伸出百余个品牌,创造了年销售70亿余元的辉煌业绩。一时间,五粮液集团在业界开创了系列品牌经营被其他企业进行了极大的效仿和复制。 然而,尽管品牌延伸成就了五粮液的王者地位,但品牌的过度延伸也使五粮液的发展不堪重负,五粮液已经为自己的粗放型品牌延伸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五粮液从1994年开始品牌延伸在短短的八年时间里已延伸出了五粮液、五粮醇、五福液、金六福、六和醇、浏阳河、京酒、铁哥们、干一杯、四海春、圣酒、友酒、火爆酒、东方龙、岁岁乐等百余个品牌。绝大多数品牌都不知名,需要“五粮液”的形象支持。五粮液服务公司仅“交杯”系列酒就有12个品牌,12个企业在经营,导致消费者不易辨认真伪。一部分子品牌在缺乏母品牌的照顾下已经销声匿迹了;因控制不力,一部分子品牌采取自身利益决定态度而互相串货,互相诋毁,使五粮液的美誉度大打折扣。 五粮液本是高档酒的代名词。然而,目前五粮液的品牌已经无限延伸到了低档酒的市场:既有一百多元又有几十元的五粮醇,也有几元钱的东方龙。五粮液的一百多个延伸品牌价位主要集中在30-80元之间,产品的风格、个性和消费者群体没有什么差异,如此众多的同质产品挤在相同的市场空间,导致各品牌各自为政,同室操戈。 2001年5月国家调整消费税政策,对白酒实现从价和从量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白酒行业消费税提高以及五粮液不再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后,五粮液收益水平下降程度剧烈。所以在2001年12月18日的五粮液全国经销商大会上,五粮液正式向外界透露了系列品牌开发与管理策略:“厂方将给销量突破万余的系列酒品牌经销商以支持,其他系列品牌均由市场抉择”。在2002年,五粮液对销量较大的系列产品进行重点扶持的同时,开始考虑“优留劣汰”,圣酒等少数几个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的品牌经销商被取消了总经销资格。 在2002年12月18日的五粮液全国经销商大会上,五粮液宣布了2003年的营销政策。 1.重构品牌体系。2003年五粮液将砍掉旗下38个品牌,重点培育包括金六福、浏阳河、京酒等十个名牌产品。“五粮液”停牌的三十几个白酒企业被形象的称为白酒“游击队”,他们以原酒起家,以简单贩卖来做市场,仅四川邛崃就有20多家这样的企业。他们扰乱了白酒市场,折贬了五粮液核心品牌。

五粮液案例

五粮液案例 12月17~18日,五粮液高管们口中常提到“价格恢复达到了预期”这句话。 最新,作为公司核心产品,52度500ml水晶瓶装五粮液(以下简称普五)经销商间批发价(业内俗称一批价)已达710元/瓶左右,为近3年高点。因此,当时隔一年五粮液再次在宜宾召开经销商大会,无论是公司高管,还是经销商都更显从容。 今年五粮液经销商大会较为特别,因为恰逢经销商大会走过20年。12月18日上午,2016中国(宜宾)白酒文化节暨五粮液第二十届1218厂商共建共赢大会举行。会上,五粮液董事长刘中国透露,明年“普五”市场投放量预计将减量约20%。 五粮液主管销售副总经理朱忠玉解读称,减量“普五”,意图是结构优化,同时公司将增加低度五粮液、1618等产品的市场投放,这意味着“总量不会下降”。 批发价年内涨近百元 过去3年,白酒行业一直处于寒冬期。利好在于,整个2016年国内高端名酒销售转好、现恢复性增长。其中,“普五”销售状况也极大改善。刘中国透露,2016年公司各项经济指标已经达到并超过了预定目标,实现了“十三五”规划良好开局。 其中,作为公司核心产品,“普五”年内价格一路回升。“价格恢复达到了我们的预期。”这是刘中国及五粮液高管们这两天对外谈及较多的话。17日下午,五粮液召开投资者交流会,刘中国透露,“普五”批发价最新达到710元/瓶左右。 “五粮液价格和销量都同比上升,两次恢复性的调整,(批发价)较去年同期上升了百元左右。”18日,面对众多经销商,刘中国说,目前“普五”的渠道库存已到历史最低状态,价格保持向上提升趋势。 今年来,五粮液连续两次调整出厂价:3月,从659元/瓶调整至679元/瓶,到了8月底,又宣布恢复至739元/瓶。 如何看待当前的渠道价格体系?当有券商分析师抛出这一问题时,刘中国回答道,“普五”价格近几年“从最低时的510~520元/瓶,恢复到今天的710元/瓶,且在1218产品站上700元/瓶,已达到我们的预期。”同时,近来按实际按进货成本来算,经销商经营没有亏损还有赢利。

多元化战略案例分析-精品

多元化战略案例分析-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情况、道路、思路、方法、环节、条件、动力、前提、领域、效益、质量、模式、传统、认识、问题、战略、系统、机制、有效、自主、充分、整体、平衡、合理、优良、透明、公开、公正、公平、健康、加大、合作、配合、沟通、执行、提升、统一、发展、建立、制定、提出、发现、了解、研究、措施、特点、关键、支撑、网络、内涵、意识、根本、精神、基础、需要、利益、素质、环境、政策、工程、活力、倾向、职能、资源、重点、体系、能力、主导、方式、差距、特色、作用、标准、规模、结构、方针、水平、关系、分析、凝聚、逐步、形成、制约、树立、满足、推行、管理、坚持、保证、服务、帮助、带动、支持、发挥、调整、改善、取决于、方向、促进、扩大、创新、改革、适应、实现、提高、转变、推动、基本形成、实施、落实、量力而行、抓住机遇、凝聚力、甘心、中心、核心、专业化、有效性 摘要:海尔集团从一个生产冰箱的小企业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具有高美誉度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这与企业所制定的多元化战略是密不可分的,也成为了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典型 关键字:海尔集团,家电,多元化战略 所谓多元化发展战略,就是指企业采取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产业领域中谋求扩大规模,获取市场利润的长期经营方针和思路。海尔集团在发展多元化战略经营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把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做大,做好,做强,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这个前提下进入相关产品经营;二是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一定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前列。目前,海尔及已建立了一种适应多元化经营的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极富弹性的企业生产组织体系。多元化有利于企业规模发展和素质提升,优柔寡断,将丧失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时机!张瑞敏果断决策。 一、海尔集团的发展阶段 回顾海尔集团成长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1991年期间的名牌发展战略,只作冰箱一种产品,通过7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品牌的声誉与信用。第二阶段是1991-1998年期间的多元化战略,按照“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原则,从冰箱到空调,冷柜,洗衣机,彩电登,每1-2年做好一种产品,7年来重要家电生产线已接近完整。第三阶段是从1998年迄今为止的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即海尔到海外去发展。第四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 其中,多元化是重要的成长方式。海尔多元化战略经营堪称中国企业的成功典范。具体而言,海尔的发展阶段大致如下: (一)、单一产品――电冰箱 自从1984年到1991年底共七年时间内,海尔只生产一种产品――电冰箱。是一个专业化经营企业。1991年海尔集团销售收入7.24亿元,利润3118万元。“海尔”牌电冰箱成为中国电冰箱史上第一枚国产金牌,是当时中国家电唯一的驰名商标,并通过美国UL认证出口到欧美国家。同时,海尔集团OEC管理法基本形成,全国性销售宇服务网络初步建立起来。(二)、制冷家电――电冰箱,电冰柜,空调 1991年12月20日,以青岛顶部西厂为核心,合并青岛电冰柜总厂,空调器厂,组建海尔集团公司,经营行业从电冰箱扩展到电冰柜,空调器。到1995年7月前,海尔集团主要生产上述制冷家电产品即海尔集团用了3年时间进入电冰柜,空调行业,并成为中国的名牌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