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高一政治教学案2---18

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温故知新:

材料一:2005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送审稿)》。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送审稿)》,在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面和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

(1)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2)起草过程中为什么要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和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三者关系

2、能力目标:能运用典型事例说明我国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原则。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民族平等不等于事实上的平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繁荣,还包括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繁荣。

当前还存在妨碍民族团结的因素:一是民族分裂活动;二是民族偏见如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课堂巩固练习]

1. (A级)在我国,各民族之间已经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是因为

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阶级根源

B、我国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平等,消灭了民族差别

C、我国各民族紧密团结,已融为一体

D、我国各民族之间已消除了矛盾

2.(A级)近年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

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C.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D.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

3.(A级)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牢记使命,不负重托,认真履行职责,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强调民族团结是因为

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③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④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A级)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 )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C.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5.“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这首名为《天路》的歌曲,生动地表达了青藏高原各族人民对青藏铁路开通的喜悦之情。青藏铁路的开通

①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②可以巩固民族团结和加强国防

③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④消除了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后巩固练习]

1. (B级)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族和宗教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内蒙古全区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近千种约200万册,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格萨尔王史诗”、“藏医药”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工作的文化成就表明我国坚持了民族:

①平等原则②友好原则③互助原则④共同繁荣原则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B级)“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歌词的寓意是

①我国的民族差别已不存在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③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日益巩固④我国各民族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3.(C级)2008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下列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②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手段

③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高度自治的前提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A级)近年来,在国家的财政支持和东部地区的帮助下西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使得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全国各民族团结的局面空前巩固。这说明A.没有国家的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就不会有任何发展

B.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C.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国家的援助

D.加强民族团结,就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5.(B级)200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回顾50年的历史,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东部地区的帮助支持下,宁夏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说明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根本前提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十分珍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付诸行动,应

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④汉化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材料一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至少都有一名代表。在西藏,世代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足三千人,也拥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

材料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1994-2001年,15个对口支援省和中央各部委无偿援建西部地区716个项目,资金投入31、6亿元人民币,除中央政府投资外,“十五”时期,全国各地支援西藏建设项目71个,无偿投入资金10、62亿元人民币。

材料三为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以及120个自治县(旗)中的83个自治县(旗)被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6年来,西部地区陆续新开工6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人民币。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怎样体现的?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基本原则内在联系的认识。

第七课第一框题答案

温故知新:

(1)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意义非常重要。同时,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大事的协商,推进民主监督,广泛地参政议政,能够及时反映各阶层的利益和要求。

[当堂巩固练习]:AADCA

[课后巩固练习] :DDBBAB

7、(1)①反映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②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人民都能平等地享有政治方面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亲密无间、和睦相处,体现了民族团结原则;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政府积极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2)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我国各民族人民平等地享有政治方面的权利有利于发扬和壮大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充分享有政治上的权利,和

发达地区友好合作,对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

发展,也有利于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落实到实处。

合作探究第2问答案:

答:①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我国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各民族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②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特殊的条件和必要的帮助,有利于推动那里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改变其落后的局面,实现共同富裕,从而真正实现各民族的平等与团结。

③题目认为给予少数民族特殊的条件和必要的帮助,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是正确的,但认为不符合民族平等原则的观点是错误的。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导学案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第1课时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方向标 1.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2)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3)明确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能力目标:(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 路线图 【自主学习】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的民族状况 (1)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①组成的。我国有②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民族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③。 a.中华民族的含义:④。 b.我国是⑤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我国的民族关系: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⑥,逐渐形成了⑦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b.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⑧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不可能在⑨消除。 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民族平等。a.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⑩。b.表现:我国各民族只有上的区别,绝无之分。各族人民都为祖国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都依法平等地享有,依法平等地履行。 (2)民族团结。a.含义:指各族人民、、、,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b.重要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国家统一的。 (3)各民族共同繁荣。a.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 、、。b.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必要性: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国家的,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 。 2.如何巩固发展:(1)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2)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的疑问】

第七课第一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情景引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听了歌曲之后你有何感想?你能从中知道我国地国情吗? (多媒体播放歌曲,屏幕展示各少数民族图片)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是统一地多民族国家,正如歌曲中唱到地一样,个星座枝花,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长期地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亲缘关系,那么,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分裂和解体,而我国却长期保持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呢?这与我们处理民族关系地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地正确性是分不开地,今天我们首先来共同探究我国民族关系地基本原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新课讲授】 思考:有人说:“汉族人口占了我国人口地绝大多数,所以我们地祖国是汉族人地祖国.” 探究:利用历史课已学习地知识,结合教材,说明我们伟大地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地.教师总结:、我国是统一地多民族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地民族组成地.我国有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个民族,我国所有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地祖国,共同开拓了祖国地疆土,共同发展了祖国地经济和文化,共同捍卫了祖国地独立和尊严,我国是统一地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地国情之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那么在长期地民族融和中形成了什么样地民族关系呢? 思考:关于我国各民族地关系如何,两个同学展开了争论.同学说:我国历史上,多民族长期共存,其民族关系没有变化.同学说:不对吧,历史在发展,现在地民族关系跟以前应该有所不同吧.你怎么看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补充展示图片:旧社会、新社会民族关系对比) 、我国新型地民族关系 教师总结:在不同地历史时期,具体地民族关系是不同地,()旧社会:剥削与被剥削()新社会: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关系发生根本变化地原因在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地阶级根源,虽然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地民族之间地经济、文化等发展所造成地差距依然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那么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形成地呢(得益于我国实行了正确地民族原则)? 下面请第二小组展示表现各民族平等地实例: (教师补充材料)展示图片:参加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国家领导人接见少数民族代表展示一组数字:在我国汉族人口占,少数民族占,而汉族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人大代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总结:体现各民族都是国家地主人,各民族平等地参加国家和民族事务地管理. 思考: 、在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与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采取特殊支持和帮助是否矛盾?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和汉族平等地权利.但由于历史地、地理地、社会地诸多因素,造成了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地状况.基于这种情况,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实现各民族在事实上地平等,不仅要采取措施,给予少数民族特殊地政策,还给予帮助和照顾.只有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平等权利得到充分地实现.(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因此国家对

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46练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1.(2014·安徽高考)“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 ) ①社会稳定的前提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 ③民族平等的基础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4·海南高考)对口援疆工程即国家以灾区重建的模式来扶持新疆,要求全国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各省市需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援助新疆的有效机制,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要下大力气帮助新疆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问题,同时支持新疆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新疆自身的“造血”功能。对口援疆工程充分体现了(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②离开国家和各省市的支持,新疆就不能取得发展③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集历史、艺术及经济价值于一身,堪称“藏文化百科全书”。它与堆绣、泥塑等一起以“热贡艺术”的名义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为了( ) A.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B.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 C.加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D.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 4.某校政治兴趣小组就“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问题进行讨论。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这一讨论主题的是( ) ①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②保证少数民族享有高度自治权③民族团结是平等的基础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6·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达成了《2016·拉萨共识》。《共识》提出,历经多年探索实践,西藏已走上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的路子,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向富裕文明的巨大跨越,藏传佛教也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这说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B.使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C.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事务的高度自治权

高三政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高三政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序号2课题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课型授新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①我国建立的新型民族关系及其建立的原因。 ②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及其关系。 ③民族平等的含义、表现、民族平等与事实存在的不平等的关系。 ④民族团结的含义、原因;民族团结的意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原因; ⑤各民族发展的现状及原因; ⑥如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⑦民族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能力: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正确理解和把握民族关系的三原则。通过当今世界上由于民族纷争而导致的国家动荡和经济的滑坡来深刻理解民族团结对国家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和民族纷争的危害性。觉悟:树立民族平等的观点是现代青年应具备的思想观念。维护民族的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搞民族分裂活动,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全局利益高于局部生产单位,利益高于眼前利益。 教材分析 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前面的两个框题

已使学生感受到了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不可侵害,从中体会到了民族团结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而这一节正是沿着这样的逻辑顺序讲述民族关系三原则的,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三原则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另外,三原则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哪个方面都不能忽视。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及其相互关系;维护和加 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共同发 展,才会有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也才会有各民族自 身的发展与进步。难点 正确理解平等原则与事实上存在的民族不平等;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板书 第一课、1.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2.民族团结3.各民族共同繁荣步骤教 学内容 教材处理意见时间分配导入讲授新课讲授新课材料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党和国家制订的民族政策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含着些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将学习这个问题。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同学们经常在报刊电视中看到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民族冲突的情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说课稿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民族问题是与国家政治生活紧密相联,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学习好这一节课,使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并且为后面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我国的宗教政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状况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 让学生学会用唯物辨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我做起,自觉承担起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三、教学重点:处理民族关系的三项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确立依据:这是课程标准对本框题的要求;且学生只有掌握这三项基本原则,才能深刻认识到处理好民族问题是国家的重大问题。突破:通过案例重点讲解。 四、教学难点:三项原则之间的关系。 依据:让学生一下子要理解它们之间所有的关系,并不容易。突破:通过图表让三者关系形象的呈现在同学面前,一目了然。 五、教法学法:四环导学法、情景导入法、合作探究、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宋祖英《爱我中华》的歌曲,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3—5分钟。

接下来,进入综合探究环节,给学生布置两个探究题,让学生分组讨论6—10分钟。这样,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不仅体现了他们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而且培养了他们积极求知、探索的品质。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巡查,了解小组的讨论情况,并给与适当的点拨。(这两个问题是:) ⑴为什么说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⑵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原则?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团结原则?为什么要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讲授新课】 学生讨论完毕后是成果交流阶段,就是各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即问题答案),老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评价、纠正补充、启发讲解、归纳总结,从而达到讲解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就第一个问题,历史上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都为我国的文明与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实中,(多媒体播放歌曲,屏幕展示各少数民族图片)介绍我国少数民族的概况。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就第二个问题,通过(自第三届起)每届人大都有各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参加的事例(多媒体放映)说明各少数民族是平等的,从而引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含义、依据。通过波黑战争这一材料(多媒体放映),讲解民族团结原则的含义、依据,(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统一的基础)。通过西部大开发的材料(多媒体放映)讲解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措施及意义,从而得出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原因)。 通过对这三个原则的讲解可以先由学生自主推导出他们三者的关系,然后教师点拨归纳。

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第四单元第二节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一、设计依据 (一)客观依据 1、课标要求 知道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2、教材内容 ①特点:教材通过史话、素材等多种形式,按照平等—团结的顺序介绍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平等与团结的意义,感受我国现在已存在并获得很好发展的民族关系。 ②重点: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与团结。 ③难点:分清影响民族平等、团结的言行。 3、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主观依据 1、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国家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团结互助,并自觉与一切形式的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②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不利于民族的言行的意识与能力,以实际行动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③知识目标: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 2、教学方法 ①教法:启发法、师生互动法、情景教学法、分析法。 ②学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3、教学模式: 走进生活——明确观点——深入体验——学会运用 二、设计理念 为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设计过程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引领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知识并尝试着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学生的体验,注重民族意识的培养,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谈论、讨论、活动等形式,帮助和启发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达到教学目的。 三、过程设计 [走进生活] 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和睦的大家庭有很多维护民族平等团结的历史佳话。 情境一:《昭君出塞传佳话》(教材P60)(附部分相应图片资料) 师:同学们,你们还能举出类似的人和事吗? 生:(举例) 师:昭君出塞等事件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或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 师:(引导学生分析汉唐繁荣,民族和谐是重要原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民族平等团结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兴盛是至关重要的。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2)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 (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教学重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播放一首关于中华民族的词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刚才的词中写道“56族,历史久长”,老师想考考大家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哪个民族? (展示图片) 教师过渡: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时候应该遵循什么原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展示图片) (二)教授新课 教师引导:这是一幅中国民族分布图,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历史、地理知识,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也就是说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教师过渡:在这个大家庭中,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呢?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环节。 (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从这个家庭中你能感受到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形成这种关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因此这种民族关系我们称之为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板书) 教师过渡:我国虽然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依然存在,并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为了更好地巩固民族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来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板书) (展示100元人民币背面的几种文字) 教师引导:这是一张人见人爱的人民币,他的后面有几种文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看到100元人民币后面呈现出了除了汉族以外的其他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字,而这几种文字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那人民币后面不同文字的呈现说明了我们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中,坚持了什么原则? (展示图片) 教师引导: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民族平等,还有没有其他方面可以体现民族平等的呢? (展示“民族平等大家谈”图片) 教师总结:从大家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指各民族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这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 (展示图片) 教师过渡:刚刚感受了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的动人事迹后,我们一起去体验延边人民的生活与发展。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则材料。阅读材料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展示材料)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掌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知识体系,把握基本概念及其内在联系。 二、预习内容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组成的。除汉族外,有个少数民族。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我国铲除了的阶级根,逐步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①含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 ,依法平等地。 ②原因: A、我国宪法规定。 B、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与发展程度之别,绝无;

、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2)民族团结 ①含义:在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友好往、互相合作、,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②意义:、,是衡量一个国家 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的前提,是的保证,是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 原因:这是由决定的,是国家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必然要求。 4、三项原则之间的关系 (1)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的。(2)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当前应当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我国已经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这种民族关系。 2、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 的责任付诸行动。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2)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3)分析联系当前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加快民族自治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分析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二、学习过程 【探究1】材料一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至少都有一名代表。在x 藏,世代生活在喜马拉雅南麓的珞巴族,人口不足三千人,也拥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 材料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1994-2001年,1个对口支援省和中央各部委无偿援建西部地区716个项目,资金投入31、6亿元人民币,除中央政府投资外,“十五”时期,全国各地支援x藏建设项目71个,无偿投入资金10、62亿元人民币。 材料三为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中国政府实施西部

高中政治必修2优质教案6: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概述 本课是高一《政治生活》(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的内容。 教材在第三单元着重介绍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本课则讲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第二框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出铺垫本课需要课时1课时,45分钟。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接触过,但缺少系统地理论学习,本课时内容将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加强理论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做为当代青年必须自觉贯彻执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为巩固和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而努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民族概况,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三项基本原则以及如何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 过程与方法: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的学生政治生活的知识还比较欠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有待提高。再加上学生大部分是汉族,生活环境也在汉族聚集区,没有类似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不能切实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也无法正确理解各民族相互交往时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理论问题较难解释他们所接触的实践问题,很多学生往往产生困惑。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联系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来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问题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创设情景,挖掘知识与生活的结合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本框教学从教学策略上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导入—-探究活动---提出疑问---合作交流------形成理念---学生践行,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注重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气氛,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合作的平台。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一些生动具体的例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原因) 第一,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第二,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第三,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第四,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p73中间资料 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说明什么? 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说明:新中国成立后,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形成的原因及内容 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我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首要原则 (2)民族团结原则——重要原则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根本原则 (4)民族原则之间的关系 三个原则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5、民族平等原则含义、依据、地位、表现? 含义: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依据(原因):由我国的性质决定的 (1)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的区别,绝无优劣之分。(2)我国各族人民都有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地位:首要原则 表现: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而且所占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的比例 6、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是否意味着民族平等在我国已彻底实现? 不是。虽然我国各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已实现真正平等,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还很不平衡,所以民族之间还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因而影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案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 繁荣》教学设计 成都市新都香城中学周慧一、本框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框题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模块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本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部分,也是学习民族问题的起点,对学习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制度有铺垫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关于民族问题,学生通过历史和地理的学习有一定的了解,但这些只是初步认识,对于怎样处理民族关系等一系列相关知识还不能很好的分析。另外,所授班级是文科班基础较差的班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学习兴趣欠缺。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力求举例生动形象,创设情境,体验教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国情;

2.理解并识记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理解并识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创设少数民族特色音乐情景——体验民族音乐风情——猜一猜环节”的方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2.围绕“西藏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历史事件、“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是否违背民族平等”辩论等情景,通过“创设情境——问题设计——自主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以及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在现实生活中承担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难点:民族平等原则 五、教学方法 情景体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及反思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二)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合作探究、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听了歌曲之后你有何感想? (多媒体播放歌曲,屏幕展示各少数民族图片)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如歌曲中唱到的一样,56个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那么,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分裂和解体,而我国却长期保持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呢?这与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正确性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首先来共同探究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新课教学】关于这一课内容,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进行了探究,下面请第一小组展示一下小组研究的结果。思考:有人说:“汉族人口占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我们的祖国是汉族人的 祖国。” 探究:利用历史课已学习的知识,结合教材,说明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我国民族概况(教师补充展示各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教师总结: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我国所有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那么在长期的民族融和中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呢? 思考:关于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如何,两个同学展开了争论。A同学说:我国历史上,多民族长期共存,其民族关系没有变化。B同学说:不对吧,历史在发展,现在的民族关系跟以前应该有所不同吧。你怎么看待?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补充展示图片:旧社会、新社会民族关系对比) 2、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教师总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的民族关系是不同的,(1)旧社会:剥削与被剥削(2)新社会: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在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虽然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历史形成和遗留下来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发展所造成的差距依然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

论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公共管理学院 民族理论课程论文 题目论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姓名 所在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得分 论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摘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基本保证,因而也是我国诸多民族政策中的核心政策。

关键词: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一、中国共产党则始终民族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民族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创了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新道路,并提出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则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平各民族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平等的思想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由于社会地位而不能够受到同等对待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到中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随着商品交换的普遍化,逐渐出现了平等的观念。这种平等观念代表了人类对于自身权利的一种探索和追求。 民族平等的口号,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过程中,伴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京城与建立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直接相关,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民族国家因此成为实现民族统一与强大,保障每个公民的安全和利益的主体,从而也成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必要条件。资产阶级通过提出民族平等的政治口号发挥了舆论支持的独特作用,即强化了民族的认同,又把同一民族的成员聚集在自己的旗帜下,有利于民族国家的构建。 中国共产党人把各民族无产阶级平等联合的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我们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要使所有的民族得到发展,得到繁荣。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区、区域自治的地区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认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施马克思主义各民族平等、团结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马克思主义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是因为;第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思想基于其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承认各民族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历史作用。第二,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何共同繁荣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三,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是与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完全一致的。第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事业中,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事业中,逐渐消除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才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学设计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教 学设计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 威宁第四中学黄尧莲 【教学依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明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能力目标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都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教学方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构思]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师课堂构思更加成熟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教学艺术的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高一(14)班上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这一课后,我自己感觉整体上过程还是比较连贯顺畅。课后对照教学设计、备课设想进行了反思。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也能较好地开展,渗透了法制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其鲜明的特点就是更重视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更要求实现学生知识、觉悟和能力的共同进步,达到智育与德育的统一。这也是我在这一课中精彩的一面。例如,讲到我国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时,不仅用反例拉萨3.14事件,让学生体会坚持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然后再让学生回答为了维护民族团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另外在讲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时,这时课已进行了三分之二了,结合身边的发展情况,让学生讨论后回答威宁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把课堂推向高潮。最后,顺理成章总结归纳出国家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因。这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让学生耳目一新,激发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不过在教学中仍有一些地方尚需改进完善。例如,学生积极性不高,主动参与较少。然而,在新课改下,如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是我们一线教师还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人教版 教案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纵观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比较突出,民族主义浪潮迭起,民族分类势力猖獗,民族冲突时有发生,前苏联的解体、车臣争端、北爱、巴以冲突;而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却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创美好家园。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这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党和国家实行的民族政策分不开的,党和国家制订的民族政策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含着些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将学习这个问题。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板书) 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5名,站全国人大代表总数的13.1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参政议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少数民族占20%,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少数民族干部占12.5%。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七条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要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材料二:《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二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 材料三:《民族区域自治法》 第十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已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媒体展示图片: 基诺族政协委员张美琼深入边疆听取群众意见图 2003年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成为镜头里的“热点”图 2003年参加两会的少数民族代表春风满面图 (学生分析材料蕴涵的内容) 1、民族平等原则(板书) 民族平等: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板书) (教师归纳)在民族平等权利中最中要的一项就是参政权,从大家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各民族在政治上是一率平等的。除了在立法上予以规定外,在实践中也是坚持贯彻的。如国家现在正在大力推行的“西部大开发”,“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工作的人才工程”等,这些都表明了:除坚持政治地位平等外,党和国家充分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及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等。当然,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诸多因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和落后,基于这种情况,贯彻民族平等原则,实现各民族在事实上的平等,不仅要采取措施,给予少数民族特殊的政策,还要给予帮助和照顾。只有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以充分地实现。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重要观点。列宁说:“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和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全集》第20卷,第11页)斯大林说:“一切民族,无论大小,都处于同等地位,每个民族都是和任何其它民族同样重要的。“(《斯大林文选》第507页) 有些人往往把民族之间的大小、强弱、发展程度高低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非常危险和错误的,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谢谢观看视频:南斯拉夫民族冲突 教师媒体展示问题: ①南斯拉夫民族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悲剧? ③你认为如何做就可以防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④南斯拉夫民族冲突的悲剧给我们什么启示? (媒体播放视频)南斯拉夫民族冲突 (一般的高中生对这类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都很感兴趣,这些问题就是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又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智力和能力的挑战。但如果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完满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触动,真切地感受到民族关系事关国家的生死存亡,进而也就自然地把问题从波黑引到了我国的民族团结问题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引导和点评,并从正确的内容中归纳、提炼出本节课所用的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懂得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理解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 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认识问题,评价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 教学重点、难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合作探究、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听了歌曲之后你有何感想?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如歌曲中唱到的一样,56个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情同手足,休戚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那么,为什么世界上有些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分裂和解体,而我国却长期保持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呢?这与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正确性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首先来共同探究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新课教学】 关于这一课内容,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进行了探究,下面请小组展示一下小组研究的结果。 思考:有人说:“汉族人口占了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所以我们的祖国是汉族人的祖国。” 探究:利用历史课已学习的知识,结合教材,说明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我国民族概况 教师总结: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55个民族,我国所有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

(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二)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1)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不仅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而且少数民族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还会受到国家法律和政府政策的特殊保障: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充分体现了对少数民族权利的尊重,各少数民族都可以选出代表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人口特别少的民族,即使达不到最低代表人口数的规定,也可以选出 1 名代表;在历届全国人大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一般占代表总数的14%左右(其中,比例最低的是四届人大,为9.4%,比例最高的是七届人大,为15%),比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大约高出1-7 个百分点左右。(2)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要求“大力培养四化需要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目前全国大约有少数民族干部270 多万人。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国家和地方事务的管理。(三)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共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或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实行区域性的民族自治。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管理和决定本民族和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法定权力,享有根据本民族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自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具体内容是:(1)必须以国家统一为原则:任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级自治机关,同时也是国家的一级基层政权机关。(2)民族区域自治及其自治机关,必须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系列规定享有自治权、行使自治权利。(3)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是民族自治,而且还是区域自治,是民族与区域相结合的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原则体现了国家统一的原则,体现了对各少数民族管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2)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原则。(4)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5)少数民族人口政策。(6)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7)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9)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10)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