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

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

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
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

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

一、国内关于行政学演进的划分方法

自威尔逊提出建立行政学的主张之后,行政学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为一门日渐成熟的学科。关于行政学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的行政学者认识不近相同,因而他们的划分方法也有所差异。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西方一般管理(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思想的演变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雷恩把管理思想史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1)科学管理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2)社会人时代(20世纪20年代开始),(3)当前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2.国内学者对行政学的划分法

2.1二阶段划分法。

王沪宁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二个时代: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前期阶段(科学管理阶段),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后期阶段(行为科学阶段)。(《行政生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行政发展和行政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席卷全球的历史潮流。

2.2三阶段划分法。

台湾学者张润书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1)传统理论时期(X理论时期,1900-1930,1898年泰勒开始在贝瑟利恩钢铁公司进行时间研究,1932霍桑实验第二回合结束),(2)行为科学时期(Y理论时期,1930-1960,1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3)系统理论时期(权变理论时期,1960至今)。

《哈佛行政管理全集》(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传统的行政管理阶段(1900-1930),人性的行政管理阶段(1930-1960),系统权变的行政管理阶段(1960年以后)。

小结:上述两种划分方法完全安一致,仅称呼不同而异。

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三个时代:(1)形成阶段——传统管理时期[19世纪末(1887/1900)—20世纪20年代,1898年泰勒开始在贝瑟利恩钢铁公司进行时间研究,1911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915年科学管理理论形成,1915年-1925年古典组织理论形成],(2)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后,1924-1927第一回合霍桑实验;1927-1932年第二回合霍桑实验),(3)科学化阶段——现代化管理时期(始于本世纪40年代,1945年现代管理理论丛林, 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书目推荐)

张润书与夏书章的划分方法,主要是参照西方经济管理思想和企业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进行划分的。

2.3张国庆对行政学的划分法。

北京大学张国庆教授依据新学派的创立、新理论的形成、新的研究方法的提出为主要划分标准,把行政学的演变分为五个时代:(1)早期行政研究时期(1887:威尔逊—1911:泰勒),(2)传统行政研究时期(1911—1933:霍桑实验),(3)修正行政研究时期(1933—1960:1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4)整合行政研究时期(1960年以来:1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重建或革新行政研究时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书目推荐)】

2.4五阶段划分法。

为了便于较为系统地了解公共行政学产生和发展地全貌,体会公共行政学思想中的连续性并从历史联系的方面加以考察,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彭和平将西方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分为①早期研究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1887/1900;1898年泰勒开始在贝瑟利恩钢铁公司进行时间研究,20世纪初:1911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915年科学

管理理论形成,1915年-1925年古典组织理论形成),实际上就是1887年-1915年;②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7年-1945年),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时期((1946年:1945年现代管理理论丛林-1959年),以1946年西蒙的《行政管理格言》开始;④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1961年孔兹发表《管理理论丛林》——1968:新公共行政)和⑤20世纪80年代以来(1978: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书目推荐)

2.5六阶段划分法。

武汉大学丁煌教授根据美国学者杰伊·M·沙夫利兹和阿尔伯特·C·海德以及德怀特·沃尔多等人划分行政学的标准,将行政学的演变分为六个时代:(1)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1887—1918:1919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提出为止),(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理论),(3)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理论——德罗尔的政策科学思想),(4)西方行政学的应用与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德罗尔的政策科学——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开始),(5)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立时期(20世纪70年代: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开始),(6)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布坎南,奥斯本,登哈特)。(书目推荐)

2.6 总结:六阶段——基于不同划分法的结论

综合上述几种归类方法的基础上,依据新学派的创立、新理论的形成、新的研究方法的提出为主要划分标准,可以将公共行政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以下六个阶段:1.早期行政研究时期(1887—1911)(产生、形成阶段),2.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1911—1933)(X理论时期,传统行政研究时期),3.修正行政研究时期(1933—1960)(行为科学时期、Y理论时期),4.整合行政研究时期(1960-1978)(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时期),5.重建或革新行政研究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新公共管理,6.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行政的再发展——重新定义公共行政、重塑政府、治道变革、重视制高点。

二、从传统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

如果以这门学科追求的目标和研究方法为依据,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其简化为三个阶段:传统公共行政时期,新公共行政时期,新公共管理时期。

(一)传统公共行政时期(1887-1968)

1.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早期行政研究时期(1887—1911)(产生、形成阶段)

传统行政研究时期(1911—1933)(X理论时期,“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修正行政研究时期(1933—1960)(行为科学时期、Y理论时期)

2.理论基础:

1)威尔逊与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说;

①威尔逊

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之研究》一文,标志着行政管理学概念上的行政学正式产生。(行政学一词是由德国学者斯坦因首次提出的,他于1865年——1868年发表七卷本的《行政学》著作,但他当时主要是从行政法的意义上使用“行政学”一词的)其观点:(1)批判了当时美国的民主政治体制问题(清谈、迟缓、彼此牵制以及行为无力等现象);(2)主张重新认识权力和授权(认为如果对权力控制和使用得当,那么集中的权利能更好地为国民造福,这种权力越大越好);(3)应把重点放到行政管理之上(事实上,执行一部法律往往比制定一部法律要困难得多);(4)要恢弘政治的功能,必须提高行政效率;(5)从结构上否定三权分立,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认为国家权力主要掌握在一会与行政部门手里)。(6)良好政府的两大支柱:政务官和文官。

资料:威尔逊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行政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改革家和政治家。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美国28届总统(1913年)。

②古德诺

1900年,古德诺发表《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一书。其观点:(1)三权分立不符合民主国家的实际,因为民主国家的主要职能只有政治与行政两种。(2)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是民意的表现和政策的决定,是由议会掌握的制定法律和政策以表达国家意志的权力。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是民意的执行和政策的执行,是由行政部门掌握的执行法律和政策的权力。(3)行政学不研究政治问题,而研究行政效率、使用方法或技术标准。(4)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最好政治排除在行政之外,政府官员区分为政务官和常务官,并规定常务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

资料:古德诺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行政学家,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政治学会第一任主任,1913—1914年曾在北京担任袁世凯的宪法顾问、政治顾问,旋因撰写《共和与君主论》(1914年),鼓吹帝制而卷入中国政治旋涡,并因此身负骂名。

2)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1)三种组织中的三种权力基础。(2)官僚制的含义。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的合法、合理组织(丁煌)。官僚制是一种制度严格、层级分明、权责清晰的组织(彭和平)。目前,许多人改用“科层制”一词取代了官僚制。(3)官僚制组织的特征:1.合理分工,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4.形成正规的决策文书,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4)官僚制的优点:严密性、合理性、稳定性、普适性。缺点: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丧失自我,管理变成了目的本身。

3)行为科学(新社会科学):

1949 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在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下,进行“个人行为与人群关系”的研究计划。这个计划简称行为科学(新社会科学)。

①霍桑实验。

1927.11-1927.5;1927—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等人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连续五年进行新的实验,通过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的实证性研究,他们认为,对人格的尊重、参与、情绪发泄、社会平衡、士气、非正式群体是组织管理过程中的决定因素。霍桑实验包括四个阶段:1)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员工被尊重。2)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人际关系比福利更重要。3)访谈计划(访谈实验)——士气与劳动生产率有密切的关系。4)继电器绕线机组实验(群体实验)——非正式组织。

②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

A.H.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需要层次理论;《人类动机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43年。

1.3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因素

1.4麦格雷戈的X-Y理论

3.特点:

强调管理中组织结构、活动原则、影响因素等,注重组织与管理的静态方面而忽视了政策制定中人的社会性及环境因素。

4.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批判:①采取了一种形式主义或静态的研究方法,只注重对官僚体制(正式政府组织机构)的分析,忽视了对行政行为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②它将政治与行政(即政策的制定与政策的执行)绝然分开,忽视了政策制定以及政治因素的地位与作用;③它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及过程仅仅抽象为若干原理或原则;④效率的标准则被不恰当地过

分推崇(价值因素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被忽视)。

强调工具理性,沉溺于成本——效益分析,必然会越来越偏离它所应承载的社会价值,最终导致了“公共性”这个核心价值范畴的丧失,引起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众叛亲离。

(二)新公共行政时期(1968)

二战结束后,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方面是政府规模、结构、职能、作用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是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系统论、星系论、控制论等新学科的兴起,促进了公共行政学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传统公共行政不仅受到来自行为科学的挑战,而且受到社会系统论、决策理论、政策科学等多方面的挑战。

1.整合行政研究时期(1960年以来)(现代管理理论丛林时期)

一)对传统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否定:(系统论、权变论与生态行政学)系统论:

1937年,贝塔朗菲(Luduig Von Bertalanffy )提出一般系统论。整合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偏颇,用动态的、开放的、联系的思想和方法取代之,倾向于“原则性”而非“技术性”。菲德勒:权变理论,“权宜通达,应付变化”。在承认系统论的基础上,否认存在“最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一切取决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生态行政学:生态系统(ecological system),政府和环境的互动(interactions)和动态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 。A.高斯(John M. Gaus):首先提出。1936年《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1947年《公共行政的政界》B.雷格斯(Fred W. Riggis)1961年《生态行政学》:生态模式(Ecological Model)集大成者:划分各国行政模式:融合型(Fused Mode)的农业型行政模式;棱柱型(Prismatic Mode)的过渡行政模式;绕射型(Diffracted Mode)的工业型三类,各国应结合国情选择。

二)丛林混战。

以孔茨(Harold Koontz)发表于1961年的《管理理论丛林》一文起点。“丛林混战”,有关管理的术语、定义、假设漫天飞舞,造成了理论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的混乱,为整合各种理论,出现了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和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1980年,孔茨再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认为当时至少可以概括出。。。等学派。

三)对行为主义的批判:

1964年,伊斯顿(David Easten)在《政治学的革命》中指出,制度研究和行为研究同等重要,反对价值中立,主张后行为主义(Post-Behavioral Science)。

四)公共行政的两个新发展:

新公共行政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20世纪70年代):1968年9月,纽约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4.1公共政策分析(public policy analysis):政策科学、系统分析、政策研究、社会工程等。公共政策分析也称政策科学、政策研究、系统分析、系统工程或社会工程等。1)产生背景:现代政府的政策条件和政策任务的复杂化;2)理论基础与发展动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政策科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使用技术,现实压力为其提供了发展动力。3)主要人物:拉斯维尔(Harold D. Lasswell):1951年《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与方法上的发展》。4)发展历程:50年代理论产生-60年代实践应用-70年代推广与发展-80年代广泛应用。

4.2新公共行政

1)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初,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越南战争、公民权运动、水门事件、能源危机带来的社会政治问题,使公众对政府丧失了信心。与此同时,英同美国一样经济亦陷入“滞胀”困境中,经济低速增长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现实对行政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2)过程:1968年,由叙拉古大学人文科学教授和《公共行政评论》主编德怀特.沃尔多发起,在明诺布鲁克召开了一次青年公共行政学者会议,目的是考虑未来行政学领域可能的发展方

向。会议结果产生了“新公共行政学”运动,指责作为应用型学科的公共行政学离开了时代主题,逃避了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应该进行改革。发表了《走向一种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1971出版),它以公平为核心,因而拒绝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一系列基本观点(经济和效率),尤其是政治——行政二分法和官僚体制理论。它强调政治与行政的连续性以及行政管理与价值的关联,并寻求具有灵活性的行政组织结构。

1988年,认同新公共行政观点学者再次会聚雪城大学,试图总结第一次会议以来的发展变化,研讨所面临的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第二次明诺布鲁克会议后,《公共行政评论》(PAR)于1989年3、4月以《第二次明诺布鲁克会议:公共行政的变迁纪元》为题专号刊登了会议的观点。主张社会正义与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主张突出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主张“民主行政”。

3)新公共行政特点:①研究方法: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②研究内容:抛弃了政治与行政二分论,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的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③价值取向:由仅仅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批判:过度强调了民主、公平这些价值,沉溺于理论、制度的设计,其统治缺乏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新公共管理时期(1978—至今)

5.重建或革新行政研究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新公共管理

兴起时间:20世纪80年代的新西兰,成为新西兰模式,继而传入英国、美国等国家,近十几年来在许多国家的政府改革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1991年9月在全美最早、最著名的公共行政学院——雪城大学麦克斯韦尔学院召开的第一次全美公共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后来以《公共管理:学科的现状》(1993)为书名出版,该书可以说是公共管理学派的“宣言”。此后,这样的研讨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第二次是1993年10月在威斯康星大学的福莱持公共事务研究所举行,会后出版论文集《公共管理学的现状》(1996)。到了90年代,“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新学科的术语己获广泛的接受”(L·E·Lynn语)。澳大利亚学者休斯(Owen E·Hughes)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中也称:“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各国政府由于对技术变迁、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做出反应而发生重大变化。

理论基础: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

不同的称谓:1)在英国叫“管理主义”,2)在美国则称为“企业家的政府”或“新公共管理”,3)在其他一些国家又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共行政”。

特点:①政府与社会关系:政府服务以顾客为导向;②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③引入三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ency)和效果(effect)等三大变量,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④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⑤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⑥对某些公营部门实行私有化,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新公共管理复辟了工具主义、管理主义的哲学,而且有走极端的趋势,目前已受到不少批评。①无视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差别;②将政府简单化;③政府绩效难以准确测量和评估;④主张公营部门私有化,实际上是放弃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逃避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⑤“新泰勒主义”(新公共管理被波特利(Politt.Christopher)等人认为是“新泰勒主义”。重视效率的逻辑而忽略感情的逻辑,重视程序理性而忽视对话理性,核心在于通过测量绩效和控制以期待获得最佳的管理过程和管理结果,也就是说新公共管理

“被关于效率和经济的价值所支配”,对于求得“诸如正义、代表性和参与等等不是被剔除出议程就是被视为高产的阻碍。”);⑥破坏了传统的文官政治中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政治上的腐败和滥用职权;⑦难以付诸实施。

6.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行政的再发展——重新定义公共行政、重塑政府、治道变革、重视制高点

资料: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1911年,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是:(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效率;(在他看来,人的劳动生产率的巨大增长标志着文明国家和不文明国家的区别,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现在人们比几千年前的国王吃得好,穿得好,而且更舒服——搬运生铁块实验)(2)为了提高生产率选择一流的工人(铁铲实验);(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起环境标准化(金属切削实验);(4)实行刺激性工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制);(5)工人和雇主都必须进行一次“精神革命”(把饼做大,把蛋糕做大);(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管理当局与工人比为1:3);(7)实行职能工长制;(8)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限。书目推荐:

政府的改革是当今世界共同的课题。在自诩为“民主有效”政府的美国,同样如此。《改革政府》一书给广大读者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美国的官僚主义弊端,同时提出了革命性的观念和措施来改革其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政府》一书指出,政府不应当成为一个庞大的无效率的机构,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政府完全可以摆脱传统思维,通过挖掘企业家精神和自由市场的力量,来实现真正的重大改革。作者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例子,说明只要政府官员有事业心和有创新精神,是可以严格按照预算来投入公共服务与设施,为广大公众服务,提供优质公共产品。无论是在学校、贫民窟、还是在环境卫生治理等等方面都大有可为。而且削减税收、提高服务机构效率都是可为可行的。

当时美国副总统戈尔受委托主持美国的政府改革,大部分思路来自此书。其实,政府官僚主义在全世界上普遍存在,书中这些改革途径都是很值得其他国家和地方参考借鉴的三、公共行政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研究的范围与总体框架

1.一般理论(基础理论):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学、政府经济学、管理学、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外公共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公共选择理论、代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企业家政府、治理、善治、治道变革等)

2.主要分支学科:行政组织学、行政领导学、行政决策学、行政方法、机关管理与办公自动化、行政伦理、市政学与城市管理等

3.结合实践的研究:行政体制与政府机构改革、央地关系、人事制度与公务员制度、行政监察与廉政建设、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公共财政、危机管理、非政府组织4.电子政务与数字政府管理

二、中国公共行政研究历程

1.恢复初发阶段(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①实践:各种研究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学的学术会议相继举行

②专业教育:高等院校成立行政管理系,开始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社科院、党校、成人教育系统纷纷成立研究或教学机构。

③教材与专著:1985年7月,《中国行政管理》创刊;1987年,全国行政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夏书章《行政管理学》,1985年。

2.普及深化阶段(1988——1999)

①1988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京成立。

②举办了多次以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为主题的研讨会。

③学术组织急剧增加。至1992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已发展为5个二级研究分会,1200名会员的学术研究组织;至1997年底,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成了行政管理学会;国家行政学院于1994年9月21日成立。

3.专业化、全球化阶段(1999至今)

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7次会议正式批准在我国设立MPA学位。

三、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1.成就

重新确立了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地位;

确立了公共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框架体系;

从一般原理性、概括性研究向专业性研究转变;

涌现了已大批研究成果;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科研、教学体系;

促进了公共管理知识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

推动和促进了中国行政改革;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2.问题

发展水平明显滞后;

研究方法单一、固定:重定性研究,轻定量研究;重宏观研究,轻中观和微观研究;重演绎分析,轻归纳分析;重文献分析,轻现状分析;

重理论研究,轻实践研究(重规范研究,轻实证研究);

重模仿、抄袭,轻理论创新;

重工具理性,轻目标理性;

重理行政主体研究,轻行政客体研究轻比较研究;

行政哲学研究薄弱。

中国文化发展史.pdf

中国文化的发展 回望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积淀了璀璨的华夏文化。中国文化始终作为 世界文化中的奇葩,映射着历史的光辉,展现着民族的风华。 在世界文明中,中国文明作为唯一在历史长河中永不淫灭的古国文明,始 终离不开中国文化之魂。这种寄于民族之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中不断积淀, 不断变得博大精深。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化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每一种 文化载体,都体现着各异的社会风情和漫漫的历史道路。在中国远古时期,由 口头文化发展起来的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作为中国文化间接记录,展示了中国 古代文明开始的发展道路,甲骨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起源与发展的直接记录。 文字的出现不仅是文化进步的体现,更是文明的飞跃。远古的中国文化主要集 中于宗教崇拜和原始艺术,没有高度统一的形式,体现的是先民粗狂的情感意 识和活跃的自然认识。自夏朝开始,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奴隶制社会,由自由 性向统一性转变,标志着文明社会的开始,各个部落文化融合,其中以华夏文 化为代表。自殷商西周,中国文化的特殊面貌开始形成。在当时,具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的造字规则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1) 。伴随着文字的产生,相随的一些典籍和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实体 文化的逐步形成。 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轴心时代。走过周朝礼乐文化时代,春秋时 期伴随着国家动乱,群雄争霸历史背景,出现了各种政治流派和文化主张,呈 现百家争鸣的格局。社会动乱和政治模糊为当时文化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诸 子兴起,各展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儒、道、法、墨各大学派应运而生。创立诸 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 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

浅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趋势

浅谈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趋势 张昊 辽宁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现代化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它不仅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本文简述了管理信息系统起源与发展,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与现状,并对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适当的描述,同时本文对大数据时代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发展;信息;MIS变革;大数据 Abstract :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is the edge of an emerging disciplin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odern management. It is not only the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modern management, but als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and th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enterprise,it also give an appropriate description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whi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ig data ag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development;information;the revolution of MIS;big data 当今,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信息已成为现代生产体统中最重要的投入,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互连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发布技术、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意义1500字

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意义1500字 “伟大的国家应当参与伟大的事业,而‘一带一路’计划是真正伟大而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业,”美国前副国务卿、基辛格咨询公司 副主席罗伯特·霍马茨这样评价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计划。 在霍马茨看来,“一带一路”计划的提出,不仅有中国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还折射出中国对自身与世界其他经济体间相互联系和 相互影响的深刻理解。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教授鲍泰利同样对“一带一路”持积极态度。“我认为中国有能力为全球范围提供 公共产品。而‘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已经为促进中亚、西亚发展提 供了一个重要的新视角。这是中国为促进亚洲邻国、中东和北非地 区发展的一个倡议,”他说。 3月28日,中国公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 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有了 纲领性文件。 “《愿景与行动》是全面、全方位、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勾勒出的不仅是中国的发展蓝图,更是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方向,”别 尔格尔说,“这份规划如果顺利实施,将重塑世界经济格局,完善 全球金融秩序。” “一带一路”战略将通过贸易和投资来促进资本向沿线区域流动,而联动激活的全球商业活动更将大大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两大倡议,被合称为“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深化改革开放 和推进周边外交的大手笔,“一带一路”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反响积极。

两千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尽管多次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但驼铃声声,舟楫相望,丝绸之路从未完全中断。尽管古代交通和技术条件远逊于今,但商人、智者、学子、使节排除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以极大的毅力和勇气开辟和经营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家有大有小,但都因丝绸之路受益匪浅。进入21世纪,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形势,丝绸之路展现的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今天,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但同时也面临新老挑战和不进则退的压力。如何巩固亚洲和平发展局面,进一步凝聚亚洲国家共识和力量,实现整体振兴,是亚洲国家的共同课题。“一带一路”倡议在此背景下提出恰逢其时。 亚洲区域合作方兴未艾,有力促进了亚洲的和平发展。但需要看到的是,亚洲区域合作与欧洲和北美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亚洲各个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联系不紧密,对深化区域合作构成不小的阻碍。“一带一路”将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各次区域连接起来,有利于各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建立和健全亚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使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当前,全球贸易、投资格局和资金流向正酝酿深刻变化,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挖掘域内和本国的内需潜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一带一路”建设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改善区域内和各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内陆国家和各国边远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各国之间削减贸易投资成本与壁垒。 “一带一路”,新时期中国外交特别是周边外交的亮点。繁荣共进的美好未来,值得本地区乃至世界人民共同期待。 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和主轴,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蕴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

管理学的发展史 关键字:管理理论泰勒法约尔工人个人战略管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从19世纪到现在,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一些科学的管理理论。 自古以来,管理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始终。有例为证,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闻名于世,同样闻名于世的还有《汉穆拉比法典》,当时的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在法典中,针对各种职业﹑各种层面上的人员,从责﹑权﹑利等方面出发,制定了282条法律,作为管理国家的制度。内容涉及人民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这使得巴比伦成为当时管理最完善的帝国。而公元前5世纪的《孙子兵法》则因为探索战略的一般规律被认为是最早、最系统的战略管理学著作。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古代中国都创建出了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总结出管理智慧。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伴随着组织运作所要求的连续性﹑规范性﹑精确性导致的管理难度逐渐加大,管理成本上升,管理不善导致企业倒闭的例子的增多,一些人开始真正重视管理理论的研究,但主要局限于工厂内部的运作问题,并没有全面推广,直到美国铁路的大兴修建,这种情况才发生变化。 19世纪40年代末,美国铁路企业因为铁路的建设的热潮而成长起来,为了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股份制的出现使企业规模突破了个人资本量的限制,企业规模日益扩张,内部结构日益复杂,现代职业经理阶层应运而生。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人泰勒开始思考如何使用秒表研究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法国人法约尔也在思考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独立的规律,这标志着传统管理学的诞生。在过去的这100年中,管理已经从一种虚幻的的非正式的活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目录,人们不仅认识到管理活动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组织和人类有组织的活动中,而且从各种可能的角度、采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对管理活动和问题进行规范分析和研究。由于管理科学知识被广泛地用于指导管理实践,从而管理效率被大幅度地提高,管理科学化进程不断被推进,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扩张发展。所以很多人说,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管理的世纪。经过整整一百年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复杂分支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和智慧宝库中占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管理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管理理论经历了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早期管理阶段)、到行为科学阶段(传统管理阶段),再到管理理论阶段,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例如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完善了庞大的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李雪妮10108086003 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有两点转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基础,也就是说在管理理论所研究的管理对象是什么样的人,一是文化,包括企业文化、民族文化、潮流文化等,尤其是民族文化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鉴于此,本文将西方管理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分为两个大板块:人性假设的演变历史对我们的启示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启发的管理创新。 启示一:以人为本——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的演变及其启示人性假设是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基石和演化线索,我们可以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人性假设的演变里获得一些启示。 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先后出现了六种主要的人性假设,即“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和“道德人”。 1.“工具人”假设。前泰勒时代,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管理范围往往只限于家庭或手工业作坊。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种基于“工具人”假设至上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主要用暴力取得绝对集权、组织结构简单、经验管理、以维护自身的权威与地位的稳定为管理的首要目标。 2.“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劳动分工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为了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3.“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又称社交人,是人际关系学家埃尔顿·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结果于1933年在其发表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人是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不仅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比满足人的经济物资需要更能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 4.“自我实现人”假设。这种人性假设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该假设认为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满足。 5.“复杂人”假设。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新的管理环境下,原有的管理理论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

茶文化 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茶文化 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酒 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1]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发展史: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 000年~50 000年前。 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类人猿是一咱类似于人类的猿类,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过程,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与此同时语言也随着劳动产生。祖国各地存在着许多语言。如:海南话与闽南话有类似,在北宋时期,福建一部人移民到海南,经过几十代人后,福建话逐渐演变成不语言体系,闽南话、海南话、客家话等。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出现了文字 文字的创造——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陶器上的符号: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金文(也叫铜器铭文):商周一些青铜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 第三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1451年开始使用印刷技术)。 印刷术的发明 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候纸”。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了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印刷中心:成都、开封、临安、福建阳。 北宋平民毕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400年 第四次信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电报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有电流通过,电磁体有磁性,无电流通过,电磁体无磁性),使电磁体上连着的笔发生转动,从而在纸带上画出点、线符号。这些符号的适当组合(称为莫尔斯电码),可以表示全部字母,于是文字就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了。1844年5月24日,他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议会厅作了“用导线传递消息”的公开表演,接通电报机,用一连串点、划构成的“莫尔斯”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该份电报从美国国会大厦传送到了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 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性质,都是以光速传播的。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世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电话实验获得成功。 电磁波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其他的无线电技术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从此广播事业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收音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新闻的方便途径。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876年3月10日,美国人贝尔用自制的电话同他的助手通了话。 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分别成功地进行了无线电通信实验。 1894年电影问世。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 静电复印机、磁性录音机、雷达、激光器都是信息技术史上的重要发明。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1946~1958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1958~1964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1964~1970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至今正丰研究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的发展,可以简略分为三个阶段: 1)古典管理 2)现代管理 3)当代管理 1. 古典管理理论 1.1科学管理 弗莱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把管理看作科学并且强调管理者作用的第一人。 泰勒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力为目的,分析了工作任务,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实验,从而开创了工业管理的新纪元。 科学管理理论不仅仅促进了传统工业的发展,并且为西方的组织结构设定了一个文化基础,同时也为组织行为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1.1任务管理法 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工作任务,着重解决三个问题: 1)要做什么 2)怎样去做 3)何时以及用多长时间去做。 管理者的一切努力都是为解决这三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科学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任务管理法。 1.1.2行为指导 泰勒把某一特定工作分成两个部分,被管理者要做的工作以及管理者要做的工作。为了找出管理某项工作的科学方法,泰勒需要事先调查以建立一个实施的样本,调查包含以下五个步骤: 1)找到适合完成这一特定工作的适量的工作者 2)仔细研究并分清每一个工作者的具体工作环节,以及他们完成相应环节所需使用的工具 3)用秒表记录下他们做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具体时间,选择其中最快的方法 4)去掉那些错误的、节奏慢的、无用的步骤 5)最终整理出一套最快最好的工作流程和最适用的工具 泰勒的目的是让管理者努力把工作任务分成相对明确环节的同时,用可以量化的标准对各个 环节进行控制。管理工作就是监控所有的环节。 此外,泰勒注意到要了解工作者的期望值,并且要提供培训使他们适应并满足他们所做的工 作。科学管理理论的奖励机制与工作者完成的工作有关,因而工人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 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理论下,与培训教师合作融洽的员工有机会获得个人的发展,当所有的问题由他单独面对时,他会比在没有接受训练的情况下做得好”。科学管理理论在本质 上是重新协调员工能力的一种方式。 1.1.3工作定量系统

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各阶段特点及总体规律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一、上古: 中国文化的发生 中国先哲与当代学者往往以“上古”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物质文化长足进展,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二、殷商西周: 从神本走向人本 从人猿叩别、文化开始发端,到传说中的禹“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中国文化在自身的生命运动中,迈出了巨大的一步。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周人推行的种种制度典礼,其要旨在于“纳上下于道德,而后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初统治者在总结夏亡殷灭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重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主义、民本主义、忧患意识乃至“天人合一”的致思趋向,皆肇始于此。 三、春秋战国: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如上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气象恢宏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景下应运而生的。 四、秦汉: 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公元前221年,经过多年兼并战争,秦王赢政终于完成“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的统一大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君主集权的一统帝国——秦王朝建立。秦始皇统一文化的措施固然以强化专制君主集权政治为目的,同时也有力地增进了秦帝国版图内各区域人们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文化心理上的共同性,从而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汉时期的文化一统,还包括思想学术上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对中国文化其后的历程影响至深至巨。 五、魏晋南北朝: 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玄学崛兴、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二学二教的相互冲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烈动荡。这一时期因匈奴、鲜卑、羯、氐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引发的胡汉文化的大规模冲突,更使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在文化的多重碰撞与融合中,中国文化得到多向度的发展和深化,强健而清新的文化精神大放异彩。

(完整版)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了解+评价观点和核心思想 初次提出 战略管理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安索夫于1976年在其所著《从朕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的。 早期战略思想阶段——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在此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 主要观点/主要内容 波特的竞争战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可以从五个方面理解:五力模型、三大战略、价值链、钻石体系、产业集群。 1、五力模型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他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五力模型”,认为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企业在拟定竞争战略时,必须深入了解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法则。竞争法则可以用五种竞争力来具体分析: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指出公司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2、三大战略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的利润将取决于五力模型共同作用的结果。波特总结出了三种具有卓越成效的通用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业务聚焦战略,并指出了三大战略与五种竞争力量的关系,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了线路。 3、价值链价值链就是一套分析优势来源的基本工具。它可将企业的各种活动以价值传递的方式分解开来,借以了解企业的成本特性,以及现有与潜在的差异化来源。企业的各种活动既是独立的,也是互相联结的。企业应该根据竞争优势的来源,并透过了解组织结构与价值链、价值链内部的联结,以及它与供应商或营销渠道间的联结关系,制定一套适当的协调方式,而根据价值链需要设计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形成企业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4、钻石体系在企业竞争的成功上,国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波特将他的研究更延伸到了国家竞争力上。针对这个主题,波特提出“钻石体系”(又称菱形理论)的分析架构。他认为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速度。包括:1、生产要素2、需求状况/3、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4、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表现。 钻石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它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相互拉推影响到其它因素的表现,同时,政府政策、文化因素和领导魅力等都会对各项因素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将能形成国家的竞争优势。 5、产业集群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和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因此,产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部分)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 答: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一)史志描述 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17世纪以前)代表作《山 海经》、《禹贡》、《地理学》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前身 1.时间——17世纪至19世纪。 2.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 (2)地理大发现 3.特点: (1)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3)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 1.背景 (1)产业革命(2)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2.特点 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书观点)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所有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答: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1) PRED指标体系选定问题 (2)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 (3)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复习资料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