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4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4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4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4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四)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儒学的发展

(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魏晋时期,自然与名教之间的冲突愈加明显,道教学者葛洪认为:“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何独重仲尼而轻老氏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尊道贵儒质疑儒学的独尊地位

B.道儒并重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C.道本儒末改造传统的道教思想

D.援儒入道实现多元思想的融合

A[从材料“何独重仲尼而轻老氏乎”可知,葛洪认为道教与儒家思想都是对统治有用的思想,不能独尊儒学,故A项正确;从材料“自然与名教之间的冲突愈加明显”,可知魏晋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质疑,但儒道并重是葛洪的思想,不代表儒道并重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故B项错误;从材料“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可知没有体现道本儒末改造传统道教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儒学和道学都是有重要作用的思想,没有体现二者要进行多元融合,故D项错误。] 2.(2018·蚌埠模拟)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两人在学术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这说明两位思想家 ( )

A.在对“理”的看法上观点迥异

B.把“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

C.具有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特征

D.对外部认识方法上大体一致

B[根据材料“两人在学术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得出在对“理”的看法上,两位思想家观点一致,都把“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故A项错误,B项正确;二程的思想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得出对外部认识方法不同,故D项错误。]

3.(2018·天津高考)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B[题干中,“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实际上阐述了“民唯邦本”,故B项正确。A项不能阐释“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错误;题干未提及压制人性合乎天理,C项错误;朱熹的言论实际上是阐释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非新发展,D项错误。]

4.(2019·哈尔滨六中月考)朱熹认为:“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表明 ( )

A.儒学家提倡“经世致用”

B.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B[朱熹认为日常行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认为日常行为是成为圣人的阶梯,这说明二者都注重人们的日常行为,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故B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过度解读,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

5.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齐治平”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规范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C.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B[根据材料中“存理去欲”“格物致知”“成贤成圣”“修齐治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家的根本出发点是规范秩序,实现社会和谐,为封建统治服务,故B项正确。]

6.(2019·湖南六校联考)在修养理论上,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思想,以“本心”认识“圣贤之心”,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王阳明的这一主张 ( ) A.体现出一定的平等与叛逆萌芽

B.有效提升了普通大众的个人修养

C.解放了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束缚

D.被明清三大思想家所继承和发扬

A[王阳明主张“以‘本心’认识‘圣贤之心’”,体现了一定的平等思想,“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叛逆思想,故A项正确;在中国专制制度之下,王阳明在修养理论上的观点不可能做到普遍认同,故B项错误;在封建社会后期,理学占据了思

想界的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明清三大思想家是对整个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故D项错误。]

7.(2019·石家庄模考)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知当时 ( )

晚明时期社会简表

A.

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

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

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D[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出现,在思想领域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潮,表格中“讲求实学”“匡时救世”正是这种思潮的体现,故D项正确。]

8.(2018·晋城模拟)颜元(1635-1704)针对宋明镜花水月的理学思想,提出要破除“浮文”,重视孔门“六艺”之学的思想。据此可知,他( )

A.反对佛学思想B.主张复古先秦儒学

C.提倡经世致用D.具有离经叛道性格

C[由材料“针对宋明镜花水月的理学思想,提出要破除‘浮文’”“重视‘六艺’”可知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故C项正确。]

9.(2018·菏泽模拟)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 ( )

A.提倡独立思考B.痛斥儒家的虚伪

C.喜欢标新立异D.反对尊敬孔子

A[根据材料“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可以得出李贽提倡独立思考,故A项正确。]

10.(2018·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明清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君臣的职责都是为天下服务,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和、共同协力。据此推断,该思想家 ( ) A.要求恢复三省六部制B.主张限制君主专制

C.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制D.反对废除宰相制度

B[材料强调“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和、共同协力”,而不是要恢复三省六部制,故A项错误;“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

和、共同协力”体现的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故B项正确;C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反对废除宰相制度,故D项错误。]

11.(2019·武昌调研)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言:“两淮岁课百余万,安所取之?取之商也……若束缚之,急使之,一无乎所顾,今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戍九边以为兵食者乎?”这反映出顾炎武 ( )

A.萌发民本思想B.主张经世致用

C.提倡轻徭薄赋D.倡导工商皆本

D[材料不涉及民本思想,故A项排除;经世致用主张做学问应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但在材料中无反映,故B项排除;材料表明顾炎武调查发现收取的税收中,商税占大部分,没有涉及轻徭薄赋,故C项排除;材料表明顾炎武强调商税在国家财政和国防中的重要性,提出应重新审视商业的重要地位,故答案为D项。]

12.(2019·大连测试)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任化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的这一思想( )

A.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颠覆了“理在气先”的思想

D.倡导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C[根据材料“气是唯一实体,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任化于具体事物之中”得出气是理的依存,气决定理,得出他主张“气先于理”的朴素唯物主义,颠覆了传统理学主张的“理在气先”的客观唯心主义,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认为,英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他认为英明的统治者应该“与民同乐”,劝说统治者不要残害百姓,如果暴虐百姓太厉害,就会身死国亡。善政只能使人民敬畏,善教才能使人民喜爱,为了得到民心,必须实行好的教育。

——摘编自《浅析孟子的民本思想》材料二黄宗羲将天下与君主分开,提出“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认为君主应当是社会之公仆,应当为天下民众服务谋利。

——摘编自杨韬《黄宗羲的民主思想述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主要主张,分析这些主张的社会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产生这一思想的原因有哪些?(9分)

(3)综上,谈谈你对孟子和黄宗羲思想关系的认识。(6分)

[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英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可知孟子的主张是经济上富民、惠民,从材料一“他认为英明的统治者应该‘与民同乐’,劝说统治者不要残害百姓,如果暴虐百姓太厉害,就会身死国亡”,可知孟子的主张是政治上宽民、爱民,从材料一“善政只能使人民敬畏,善教才能使人民喜爱,为了得到民心,必须实行好的教育”,可知孟子的主张是思想上教民、化民;第二小问结合孟子的各项主张,从其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分析这些主张的社会意义。第(2)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二“提出‘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认为君主应当是社会之公仆,应当为天下民众服务谋利”,可指出黄宗羲的核心思想是反对君主专制;第二小问,结合明清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时代特征分析。第(3)问,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孟子与黄宗羲的主张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黄宗羲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出了反专制的思想,故可总结对孟子和黄宗羲思想关系的认识。

[答案](1)主张:经济上富民、惠民;政治上宽民、爱民;思想上教民、化民。(6分,如答“仁政”可得2分)意义:有利于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4分)

(2)思想:反对君主专制。(3分)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6分)

(3)认识:黄宗羲在孟子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思想,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6分)

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以下是清朝时期某地《刘氏族规》的节选:

一、敦孝悌:孝悌为人之本,人唯孝悌为先。孝在养其身而顺其心,悌在不藏怒而不宿怨……四、严家教:子弟一言一行俱要端庄。妇女声音不闻于外,性情正而品节明。五、笃宗族:族中我果有余,多方设法,分润族人,将见祖宗,默佑其衷……七、务本业:读书明理,自是有用,农工商贾亦自成一家。人必有业,务业须正……十、重名节:族中如有贞女节妇,孝父母、立节操,请旨旌奖,以培风化。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材料中家训体现出儒学对家庭教育的深刻影响,其家训既有提高个人修养和自我约束、增强责任意识、维护社会稳定等积极方面,又有压制人性和自然欲求、重男轻女等消极观念。作答过程中,需结合材料中的主张逐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对待传统文化应当采取去粗取精、批判的态度继承传统文化。

[答案]示例:

观点:族规中渗透的理学是清朝的封建统治思想,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

评论:族规中出现了“孝悌为人之本”、表彰“贞女节妇”体现了理学所强调的“三纲

五常”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规范,便于封建统治;理学注重人的责任意识,强调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族规要求“人必有业,务业须正”体现了理学注重品德,强调自我调节,这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族规中“分润族人”“子弟一言一行俱要端庄”等内容体现理学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但是族规中渗透的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对族规应采取批判继承、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态度。(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篇一:对《宋明理学》一课的思考 对《宋明理学》一课的思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三节《宋明理学》,可谓是整个高中历史教材中最难啃的骨头, 对老师能力的考量是多方面的。很多老师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看 完教材和教参后搞不懂讲什么,自己都不懂,怎敢给学生讲!那么 这一课我们怎么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上课过程中我认为 要注意的问题,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宋明理学》在专题中的地位。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儒学的发 展历程,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要清楚理学在专题中的 地位,首先要清楚儒学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命运。春秋时期,孔子创

立儒家学说。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经孟子和荀子得到完善和发展。 秦朝时,由于“焚书坑儒”,儒学进入低潮。西汉武帝时,董仲舒 改造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东汉末年到唐 末五代,由于各种思潮的流行,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儒 学统治地位被削弱。宋明时期,儒学得到复兴。明清之际,儒学受 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的批判。 其次要弄清儒学在几个重要时期的思想特点。春秋时期,孔子提 出“仁”、“礼”、“德治”。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仁政”,强调“民 贵君轻”,荀子除了唯物思想而外强调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把握“礼”。 西汉时期,董仲舒儒学的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政 治的’大一统”必须要思想的“大一统”,从而顺利推行“罢黜百 篇二:浅谈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浅谈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宋明理学因倡言守道循礼又称“道学”,不仅主宰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还广泛涉及各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家融合,唐代实行三教并存政策,儒、释、道得以独立发展并相互争论与融合。三教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本过程。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后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程朱理学向心学的演变说明走向极端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经历几百年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总体来说,弘扬了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于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和道德,讲求以情统理、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但理学用三纲五常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比如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利轻义、因循守旧、重礼轻法等错误观念,对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首先是以“程朱理学”给人们诸多灾难痛苦,“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孟子字义疏注》]“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

宋明理学教案1

第三课宋明理学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一、儒学复兴运动——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1、[唐]韩愈:道统说 2、[唐]李翱:复性论 二、宋明理学的形成过程 理学:为了与佛老思想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 1、北宋五子

程颢(1032—1085),字伯淳,私谥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因居临伊川,后人称为伊川先生。两人为亲兄弟,河南洛阳人。二程,以理学家周敦颐为师,在总结了先秦关于理和道的观念,以及宋初以来思想家关于理的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理”抽象为宇宙的本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提出来,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本体的唯心论体系。二程哲学核心是“天理”或“理”。他们认为“理”不仅总摄天地万物,而且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理”是万物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背。在认识论上,二程的“格物致知”并不是指认识客观事物的法则,而是要在人的内心恢复“天理”。二程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抬高到和六经相同的地位。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理学。在封建社会后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封建统治者的主流思想。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 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 .......

2015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第3课宋明理学

第3课宋明理学 1.(2015?北京文综?1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考点】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解析】朝鲜来华使者认为“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说明他们以程朱理学为正宗,故①正确;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并未超越理学范畴,心学承认“理”的存在,只是求理的方法不是外求而是在内心中领悟,故②错误;王阳明主张“发明本心以求理”,朱熹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二者观点明显不同,故③正确;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发展而不是叛逆,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2.(2015?浙江文综?12)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宋明理学——陆王心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泰勒斯思想主张 【解析】陆九渊是心学开创者,提出“宇宙便是吾心”,故①正确;塞内卡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没有明确提出题干中观点,故②正确;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主张“心外无物”,故③正确;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主张“万物始于水”,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2015?山东文综?38)(16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与生活材料二生活与观念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分)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

高考宋明理学练习题

第4课宋明理学练习题 第4课宋明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08海南高考)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人儒学 B.佛教思想融人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的新发展, 解析:D儒学在魏晋时期受到佛、道的冲击,出现三教并存局面,在宋代儒学家们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重新阐释儒学,形成理学。 2.(江苏常州07-08高三试题) 北宋“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已何与焉?”“天下物皆可以理照(照即洞明),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这两句话的含义有() ①天地之间有理有气②理是宇宙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存在 ③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④气必须依傍理而运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B 材料中,第一句的意思,理是万物的本源,第二句的意思,万物都有其规律,都可以用理来解释。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关于“气”的叙述,故排除①和④。 3.(2008南通第三次调研)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A.“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B.“施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心即礼也”、“心外无物”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解析:D 选项A为孔子主张;B为孟子主张;C为王守仁主张;D为二程主张。 4.(2008徐州二模)“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一副中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B.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大于孔子 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家学说 解析:D 仔细阅读材料,体会对联的内在含义。其中朱子暗指朱熹,鼻孔子暗指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的意思就是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 5.(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王充认为万物由元气构成。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A.“理”与“气”的地位B.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C.唯物与唯心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解析:C 王充强调物质第一是唯物主张;朱熹强调意识思想第一性是唯心主张。 6.(2007广东广雅中学9月)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濂溪(周敦颐)、二程种种意見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请问这位古人是 A.李贽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 解析:B 北宋理学大师周敦颐、二程,到了南宋的朱熹继续发展程朱理学。 7.(08广东韶关高考一模)国内某重点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该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评价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评价摘要:宋明理学是一种以儒学为主干,兼收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因子,对三教融会贯通之后建立起来的伦理性的本体论。理学虽然张扬儒家的人伦礼法的,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元典时代的儒家精神与佛教、道教相融合,是指具有不同于以前的新的思想内涵,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发愤图强等性格。同时应该看到宋明理学中消极因素,即理学家重建礼制的努力也是对人性的斫伤,以及与后世关于“礼教吃人”的指斥和谴责。 关键词:宋明理学;儒学;继承;发展;评价 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综合。它以中、晚唐的儒学复兴为契机,以王通、韩愈、李翱融通儒释的思想为灵媒,经过宋代诸懦的创造性转换,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继元典时代之后精致而完备的思想体系——理学。 理学,又叫新儒学。之所以称之为理学,是因为宋代诸儒所构建的崭新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并以之构成哲学思辨的核心范畴。之所以称之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然张扬儒家的人伦礼法的,但却自觉或不自觉地元典时代的儒家精神与佛教、道教相融合,是指具有不同于以前的新的思想内涵,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尽管理学名目不一,究其本质,它是一种以儒学为主干,兼收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因子,对三教融会贯通之后建立起来的伦理性的本体论。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理学发展世上的关键人物,称此五人为北宋五子。 周敦颐从宇宙论出发,融通儒释道德修身哲学。借之构筑伦理学本体论。这一认识路径成为后来的理学诸子坚守的哲学方向。张载是陕西人,故其学派成为关学。张载在《易传》的基础上提出宇宙发生论,他强调“气”,认为太极就是气。二程的理论贡献在于,他们提出了“天理”这一理学核心观念。这里理念显然来自于《易传》的哲学启迪,并参照了张载的“气”以及邵雍的各式挂图。经

三、宋明理学的含义及其影响

三、宋明理学的含义及其影响 (1)宋明理学的含义:宋代出现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使儒学面临严重挑战,儒学地位下降。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宋朝时期,儒、道、佛融合为新儒学——理学。北宋理学代表是程颢、程颐兄弟,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朱熹。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仁与万物俱生。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理气论”“心性说”。认为先有理后有气。还把伦理道德与理气论结合起来。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也是天理的反映。“心性说”是认为人的性情都是善的,因此,人应该克制情感,用道德理性约束指导自己的行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把握“理”的办法是“格物致知”。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元朝曾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继承下来,从而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明朝时期,理学发展为心学(陆王心学)。陆九渊的心学理论:①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②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求“理”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心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王阳明心学理论提出的背景:明朝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王守仁等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从而引起社会动荡,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内容:认为世界本源是人心,“心即理”。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相同点:①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承认“理”的存在。 ②本质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③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④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不同点:①对世界本原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②认识世界本原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3)宋明理学的影响:理学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主观唯心主义,是宋明儒学主流,在政治、教育、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理学强调道德修行,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

第3课 宋明理学07-18年全国各省份高考真题

第3课宋明理学 选择题 1、(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6题)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人儒学 B.佛教思想融人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的新发展 D 2、(2008年上海高考B11题)“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D 3、(2008年广东高考5题)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D 4、(2009年江苏高考3题)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D 5、(2009年高考广东理基62题)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 “心外无物” C.“理” D. “格物致知” A 6、2010·上海单科·T9)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宋时期理学的认识、理解能力。 【规范解答】选C。“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为程朱理学的核心主张,本题应该不难选择。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从哲学本体论高度来论证儒家伦理纲常的合理性,使得这一时期儒家义理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严密的系统性。即“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7、(2010·新课标全国·T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命题立意】本题以王安石的言论切入,巧妙考查了学生比较分析和综合理解的能力。此题主要以能力立意为主,但难度不大,符合2010年各地考题的命题主流。 【规范解答】选A。材料信息万物之源来自客观物质世界,这是材料信息的核心,答题要求要回答与之相反的观点唯心论。“心外无物”是主观唯心的表现;首先注意题干和选项材料中的“形”“本”“心”“物(或万物)”“天地”“道”这些古代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孰先孰后);运用哲学常识,看出题目涉及的是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中国古代哲学观点;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这种从“人是一个感觉体”出发的人性论,是唯物主义的命题。“天地为万物之本” “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舍天地则无以为道”均是强调万物之本是天地,即客观存在的物质。故B、C、D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心外无物”是典型的唯心论哲学(本体论)观点,和题干中王安石提出的观点相对立,故正确选项为A。 8、(2010·浙江文综·T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理学两大派别观点的理解区别能力。

宋明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宋明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理学的创立 1.背景 (1)唐末五代时期长期分裂和混战,使传统的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不利于政治的稳定。 (2)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学家革除时弊、重建儒学道德的目的,适应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3)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 (4)宋代学者抛弃汉唐师古学风,敢于疑经改经。 2.思想来源:儒学思想、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3.基本特征:把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 二.理学的成熟(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⒈理气论:以二程 ..学说为主,部分吸收张载思想 (1)理是根本,理先于气。 (2)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离不开气。 (3)万物皆有理,终归于一,就是太极(客观唯心论) 2.修养诊:以本体论 ...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 (1)区分教育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学习积累循序渐进。 (2)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和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3)仁者无私无畏,大智大勇,光明磊落,仁民爱物。 (4)仁者境界毫遁求精神自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3.社会政治理论:以道.统论 ..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1)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才算道 (2)认为秦汉以来的帝王都是无道之君,导致政治黑暗。 (3)认为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其关键是“正君心” 三.理学的发展(发展为心学) 1.心学的基本特征 (1)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 (2)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2.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 (1)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主张用自己体验而不是逻辑思辨论证此命题,即逻辑思辨论证此命题,即“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 (3)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 3.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世称阳明先生) (1)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2)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3)为了遏止伪善流行,他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3第34讲 宋明理学

第34讲宋明理学 知识点一历史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面临危机。2.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3.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 知识点二形成标志 宋代儒学逐渐确立了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理学。 知识点三内容 派别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程朱 理学 程颢、程 颐、朱熹 “理”是世界的本原;求“理”方 法:格物致知;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 心学 陆九渊 “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 源;求“理”方法:“发明本心”, 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王守仁“致良知” 宋明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宋明理学继承了孔孟思想的道德伦理、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同时又把孔孟儒学向高深广的方向发展。高即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深是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广是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核心论点:宋明理学把孔孟儒学的道德观推向思辨化、世俗化。 知识点四评价 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 知识点五影响 1.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2.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微点拓展】儒学危机 (1)魏晋南北朝及至隋唐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对社会影响巨大。 (2)盛唐开放的社会风尚也摧毁了儒家的道德底线。 (3)另外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这些都使儒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微点拓展】朱熹的道德观 (1)“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且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2)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但容易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当人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 【图解历史】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关系 信息提取: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属于宋明理学,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发展,差异在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 重点一宋明理学的背景、内容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1.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的一些士人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转而重视对《老子》《庄子》《易经》“三玄”的研究。玄学是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道家学说,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汉初,黄老思想所讲的“无为”着重讲统治术,玄学的“无为”重点讲处世术。 [对点训练] 1.(2020·山东济南期末)魏晋南北朝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

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十年高考真题

第3课宋明理学 1.(2020·江苏高考·4)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 2.(2020·全国Ⅰ卷高考·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3.(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4.(2019·上海高考·6)理学家强调人对天理的自觉追求,具体修身方法是() A.克己复礼B.重义轻利C.天人感应D.正心诚意5.(2018·天津高考·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6.(2018.4·浙江高考·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7.(2018.4·浙江高考·7)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必修3:宋明理学(新人教版)

第3课xx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

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子目:第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第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第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第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导入新课】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讲授新课】 回顾归纳从春秋战国到北宋之前儒学的发展过程。 形成——发展为大宗——“焚书坑儒”——复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三教合一(提问式一带而过) xx南北朝时:儒学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隋唐时:儒、佛、道三足鼎立 教师: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 二、xx理学 教师:通过学生阅读课本,就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归纳简析:学生: 代表:xx、程颐、xx 含义: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主要内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宋明理学课后练习

第34讲宋明理学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迅速传播,佛教和道教之间也不断相互斗争,崇尚自然和张扬个性的玄学在士族阶层也非常流行。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佛教的社会影响力最大 B.包容和开放的社会心态 C.道教受各个统治者推崇 D.儒学不再居于正统地位 解析:选B。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迅速发展,佛道两家不断争论,玄学盛行,反映出社会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故B项正确。各家学说竞相发展,虽然冲击了儒学独尊的地位,但是儒学本质上是服务于政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最受统治者推崇,仍处于社会统治思想的正统地位,儒学的社会影响力还是最大的,排除A、C、D项。 2.(2019·石家庄二中期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 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 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 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到“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可知“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3.(2019·林州一中调研)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这一思想( ) A.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 B.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C.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的关系 D.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 解析:选C。程颐主张“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与个人私利对应的是社会集体的利益,即追求个人私利的同时,要兼顾社会或集体的利益,故C项正确。 4.(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该是( ) A.“求之性情”B.“发明本心” C.“内积忠信”D.“只是致知” 解析:选D。“求之性情”是心学的主张,与程颐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发明本心”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故B项错误;“内积忠信”是程颢的思想,故C 项错误;程颐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故D项正确。 5.(2019·黄石高三调研)胡适说:“(程朱)理学的兴起是个自觉的运动,这个运动是为了恢复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本土文化。”下列主张中与这个“自觉的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先天下之忧而忧” C.“存天理,灭人欲” D.“明道救世,经世致用” 解析:选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清时期顾炎武的观点,故A项错误;“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儒家道德规范在范仲淹身上的一种体现,故B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自觉复兴儒学所做的努力的体现,故C项正确;“明道救世,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故D项错误。 6.(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检测)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正史中的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代表人物粗略统计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练习:专题3.3宋明理学

命题角度3宋明理 学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9全国Ⅰ·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存天理,灭人欲”即理学家认为人的本质为善,但是私欲容易蒙蔽人的本性,所以要经过后天的学习提高个人修养,才能克服私欲,回归人的本性,由此可知B、C两项错误。A项只提到人性本善,不全面,D项为正确答案:。 2.(2019全国Ⅰ·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 C 解析:南宋朱熹将《孟子》一书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由于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因此儒学也就被称为“孔孟之道”,故选C

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血缘制度已经开始瓦解,A项说法错误;“仁政”理念一直是儒家的主要思想,排除B项;陆王心学没有成为统治思想,影响没有孔孟之道、程朱理学深远,排除D项。[来源:学_科_网] 3.(2019天津·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来源:ZXXK]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民本思想。“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均关系到“君之尊……之存亡”,说明朱熹强调儒家的民本思想对君主统治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影响君主统治存亡的因素,不是君主至尊的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灭人欲”的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中朱熹的思想只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不是创新,故D 项错误。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9湖北三市质检)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封建士大夫上进无路,且时有生命之虞,只好逃避现实,缄口不提政治,不褒贬人物,而经学日趋庸俗、烦琐,士人对这些理论及学风极端厌倦,从而形成玄学。这种思想()

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由来。 2.阅读课文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3.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 三、教学难点: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从此儒学便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与血液,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但是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流,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儒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体系。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宋明理学阶段。理学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什么是理学宋明理学为什么会兴起他们的主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宋明理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于是,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这样,伴随着接受佛教、道教的人们越来越多,正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2、“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在扩大社会影响和争夺各类信徒的过程中,儒学、佛教和道教互相吸纳对方的优点,三家互相渗透。儒家强调人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佛家强调解脱。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侧重于人世间的事。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础。

高考历史 考点归纳训练 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2012高考历史考点归纳训练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理学的含义 在北宋时形成,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2.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 理学的形成: 北宋程颢、程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理”,提出“格物致知” 南宋朱熹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离不开气;天理在现实社会表现为“三纲五常”;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南宋以后成为官方正统哲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2)发展 ①陆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②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了“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反 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③明代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 (3)宋明理学的影响 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 感等方面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

消极:“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摧残、扼杀了人们的 自然欲求,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 3.思想的对比——比较项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 不同点: 对“理”的理解“理”是万物本原,先有理后有物理就是三纲五常“心”即是理,“心”是万物本原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认识“理”的方法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可得天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相同点: 对“理”的共同理解: 世界本原是“理”,“理”是儒家的伦理道德 本质用儒家的伦理纲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内在联系都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都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作用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都起了积极作用 调研1(2011·安徽卷)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寺为佛教文化的产物和象征,①不符合题意;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可见徽州牌坊群体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②符合题意;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涡阳老子庙体现了道家思想,③不符合题意;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孝肃”是宋仁宗

浅谈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浅谈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宋明理学因倡言守道循礼又称“道学”,不仅主宰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还广泛涉及各领域。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家融合,唐代实行三教并存政策,儒、释、道得以独立发展并相互争论与融合。三教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本过程。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后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程朱理学向心学的演变说明走向极端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经历几百年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总体来说,弘扬了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于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和道德,讲求以情统理、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但理学用三纲五常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比如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利轻义、因循守旧、重礼轻法等错误观念,对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首先是以“程朱理学”给人们诸多灾难痛苦,“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孟子字义疏注》]“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然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戴震:《与某书》]。“俗学陋行,动言名教,敬若天命而不敢渝,畏若国宪而不敢议,上以制其下,而不能不奉之。则数千年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明之所在,不惟关其口,使不敢昌言,乃并锢其心,使不敢涉想……。”[谭嗣同:《仁学》。]

【基础练习】《宋明理学》(人教版必修三)

《宋明理学》基础练习 1.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 A .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 .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C .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 .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2 .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上承魏晋,出现了新的趋向,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思想“新的趋向"主要是指( ) A .儒、佛、道始终受统治者的推崇 B .道教取得了独尊的地位 C .儒学不断吸收佛、道的合理成份 D .佛教的地位超过了儒、道 3 .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而格物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 明代王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强调()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 知” A .道德修养 B .君主专制 C .科学真理D.经世致用 4 .宋代理学兴起.标志着儒学发展到了新高度。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 .程颢 B .程颐 C .朱熹 D .陆九渊 5.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 知也。”王守仁强调“致良知”的途径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经世致用 6. 强调学习要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所谓的“慎思明辨,格 物致知” 的宋代思想家是 A .韩愈 B .朱熹 C .王阳明 D .黄宗羲

7 .在宋明儒家的眼中,“天理”是() ①宇宙本源②儒家典籍③君王圣谕④伦理纲常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8.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这主要是因为() A .理学思想从知识精英扩展到普通大众 B .陆王心学回答了对终极问题的追问 C .心学主张“心即理也”、“致良知” D.王阳明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9 .江西白鹿洞书院享有“海内第一书院”的美誉,其教规一一《朱子白鹿洞教条》由宋代 某著名理学家制定。这位理学家应该是() A .程颐 B .程颢 C .陆九渊 D .朱熹 10 .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他所主张的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C.心外无物 D .知行合一 11 .中国古代某一思想家提出,“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也。??是非之 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下列最有可能持此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 A .孔子 B .朱熹 C .王守仁 D .王夫之 12 .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范仲淹创有范氏义庄赡养族人,各 地士绅纷纷效仿,办有“义仓”、“义学”、“义冢”等等。这一风气逐渐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 .强化对乡里的控制 B .重建三代宗法制度 C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 .儒学深入社会生活 13 .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编为《四书》的是什么时期哪位儒者() A .北宋朱熹 B .南宋朱熹 C .春秋孔子 D .战国孟子 14 .阅读下列材料:

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案 长冲高中查丽 内容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彼此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理学形成的背景,程朱理学与陆王心说的主要内容。 难: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宋明以前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春秋创立—→战国发展—→秦朝打击—→西汉正统—→西汉末至唐、儒学遭遇困境 一、宋明理学创立的背景

1.儒学在困境中发展 困境①汉代末年,儒学权威性削弱 原因:②佛教、道教的兴起与传播 ③儒学本身沦为笺注之学,受到质疑 唐中后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 发展 北宋儒学的复兴运动 2.宋代时期理学形成 ①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干涉较少,学术活跃 ②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他们认为复兴儒学是巩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③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人文的探究成为时尚。 二、理学的形成 1.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地位 2.程朱理学 (1)主要内容 ①理是世界的来源——核心思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