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与身份认同

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与身份认同

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与身份认同
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与身份认同

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与身份认同:江苏证据

2013年12月30日10:54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作者:高梦媛郑欣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37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对城市的了解愈发全面和深入。他们的生活、思想等各方面也受到城市的深刻影响,城市想象和自我身份认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江苏地区农村居民的实地考察,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农村居民了解城市的方式、对城市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实证研究发现,现阶段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虽然具备一些城市现代性的特征,但总体来说仍处于“半现代性”的状态。

【关键词】农村居民;城市想象;城镇化

一直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就尤为突出,城乡之间的种种壁垒将两者分成两种社会身份,双方交流匮乏,信息闭塞,农村居民对于城市的认识是模糊和抽象的。但随着社会的变迁、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传播渠道的日益丰富,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和自我认知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保留着传统思想的同时,受到许多现代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城市的了解更加全面而深刻,行为模式和思想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心理层次反映了市民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对农村居民观念和行为的深层影响。这里分别从媒介拟态环境、消费主义和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农村居民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的变化以及背后的社会动因。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农村现代化、农民市民化以及相关认同理论的问题,许多学者也进行过研究。王春光认为,农村居民对过去的社会记忆与现实社会时空转换中的体验之间的互动制约着其在城镇化过程中转型适应和社会认同的进度和深度,进而影响着其城镇化路径的选择。[1]王毅杰、倪云鸽认为,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流动农民社会认同正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且这一主观性态度可以随自身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场景的变化而变化。

[2]另一方面,王亚亚认为,现代化进程对乡土情结的冲击引发了农民对自身的认知冲突,是困扰农民市民化的一个重要文化心理障碍。[3]

我国的农村社会是典型的靠血缘和地缘维系的乡土社会,现代化受到乡土意识的严重阻碍。但大众传播和城市消费主义文化的渗入在强有力地推动着农民的市民化进程,这也表明在身份认同上农村居民在逐渐向城市居民靠拢和接近。那么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和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城市生活和消费的信息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在身份认同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他们的市民化程度究竟如何?

为解决这些问题,这里对农村居民对城市消费认识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解释。针对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及相关因素的调查以问卷为主,辅之以访谈法和观察法,并对部分地区进行回访。根据随机抽样原理,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发放,样本分布在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共30 多个村,共发放问卷1600份,并现场访谈73 户。符合统计学要求。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398 份,问卷有效率为87.3%。利用SPSS13.0 软件录入数据,采取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发现与结果分析

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了解到大量城市的信息,并对城市的生活和消费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在城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他们的城市想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自身行为上也表现为消费和生活方式向城市靠拢,逐渐呈现出一些城市现代性的特征,这背后也自然隐藏着对自己身份认同的转换。根据数据的整理和呈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阐释调查的结论和发现。

(一)农村居民对城市的接触与评价

随着进城务工农民不断增多,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以及经济、交通等各方面条件的改善,城乡之间的交流沟通逐渐频繁,农村居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城市的信息。数据表明,现在农村居民对城市的关注和了解程度都有所加深。17.2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比较关注”的占31.65%,“一般关注”的占36.12%。总体而言,多数农村居民呈现出对城市生活好奇的态势,从而表现出一种对于更高层次生存状况的自觉性和追求性,对外部更为优越的环境有着敏感性和关注度。

当然,受访者对城市的印象还受到其他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总体来说,农村和城市各有利弊。从访谈资料可以看出,现在农村居民开始更加主动地去了解城市,对城市的认识和评价趋向深入和全面。在关于城乡差异的问题的认识上,可以看出农民普遍认为虽然现在城乡差异比以前有所缩小,但是依然明显存在。当然,对于城市的认识也因个人主观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总之,农村居民的城市认知随着这些年农村的不断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城市的认识更为全面和理性。

(二)农村居民对城市消费的认识和评价

随着农村居民接触到的城市生活信息的日益增多,他们对于城市居民的消费有着自己的观点或评价,有赞同有质疑,表现出农村居民对于城市消费方式的不同接受程度。在调查对于城市消费态度的问题时,课题组选择了5 种关于城市消费的态度:挣钱是为了消费、消费代表身份品位、追求流行、月光族,以及提前消费。37.37%的受访者认为“挣钱是为了消费”,说明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由重储蓄轻消费开始向重视消费转变,认识到消费才是挣钱的最终目的。在涉及消费是否代表身份品位的问题时,21.89%的受访者认同这一观点,这说明现在农村居民已经逐渐认识到消费行为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对于追求流行的消费理念,19.05%的受访者表示“接受”,说明追求流行追求时尚的消费观念在农村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同。

在涉及比较前卫的消费观念,如关于月光族和提前消费的问题时,受访者的理性偏向非常明显。仅有6.06%的受访者可以接受月光族这一观点,而29.04%的受访者无法认同。关于提前消费,有15.63%的受访者表示赞同,而23.24%的受访者并不接受。这表明大部分农村居民对于“负债消费”“提前消费”“月光族”等相对前卫的消费观念仍然持不认同的态度(见图一)。

由此可见,农村居民对于城市消费观念的接受程度正处于一种过渡时期,大部分人对于一些比较普遍的城市消费是持赞成态度的,但是对于一些相对前卫的消费观念还暂时不能接受,说明其消费观念仍然受到传统农村消费思想的深刻影响。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的观点会有所不同,年轻人对于城市的消费观念更容易接受,而年龄较长的一些受访者则比较反感。

通过以上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对于城市消费的评价是存在差异的,他们开始重视品味消费,认为消费是身份品位的象征,也开始像城里人一样追求时尚、追求流行,但是对于较前卫的消费观念还不能完全接受。也就是说,他们已经部分认同城市的消费观念,但仍然受到乡村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

(三)农村居民的城市“现代性”和城市向往

农村居民接触到大量城市生活的信息,自然会受其影响而使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发生改变,并且越来越体现城市现代性的特征。在购物场所的选择上,38.64%的农村居民选择去超市进行购物,在这一点上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已经与城市居民相似。选择其他场所如临时货摊、集市、网购等购物场所或方式的比例较小。这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场所已经由传统的集市转移到超市、百货商店、品牌专卖店等颇具城市特色的消费场所。在访谈中也发现,现在农村居民消费和生活的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多。

从生活和消费上体现出的城市现代性也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对城市的向往程度的变化。农村居民对于城市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不再一味盲目地羡慕城市的生活,而是更加体会到在农村生活的优越之处,更加情愿留在农村。同时,不同的年龄、生活经历等也会导致产生不同的城市梦。一方面,不同的年龄阶段对

于城市的期望不同。按年龄区分,总的表现趋势是:低年龄组愿意成为市民的意向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 愿意成为市民的意向呈明显的减弱态势。关于受访者想搬到城市的原因,占据最大比例的是“为子女的教育着想”,为27.27%,其次是为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占24.58%(见图二)。由分析可知,年轻人向往城市的原因更多的是为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有更好的事业和前途。中年人向往城市的原因则更多的是为了使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老年人想搬到城市则是为了与在城市的子女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另一方面,不同的经历也会给农村居民以不同的城市印象。生命历程理论认为,在生活轨迹中,较早发生的生活事件对后来的生命历程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形成个人生活轨迹的转折。依据这一理论,农村居民原有的生活经历对他们的市民化过程同样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以上统计和访谈资料中可以发现,城市对农村居民产生了深刻影响,以致农村居民生活和消费不断具备城市现代性的因素。同时,当前农村居民对城市的期望趋于理性化,不再一味盲目地对城市产生不切实际的向往,而这种内心的变化也是他们在心理层次上的城市现代性的一种体现。总之,当前农村居民不管是在外在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还是在内心的城市向往上都具备一定的城市现代性的特征,但是不可否认还保留有传统思想观念的成分,正处于一种市民化的过渡时期。

三、进一步讨论:农村居民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变化的原因

通过对调查统计数据和访谈资料的深度剖析,可以明显看出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接触和了解城市信息的方式、自身生活消费受到城市的较大影响、对城市生活和消费的评价和态度以及对城市的认知、向往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些变化的产生?这里从媒介拟态环境、消费主义以及文化传播三个视角来进行深层分析,对农村居民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的变化原因进行探究。

(一)媒介拟态环境构建的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

农村居民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发生了很多变化,而这些变化最大的外在推动力量就是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把城市的信息带入农村,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了中介物,进行信息的传递与示范,使农村居民得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再加工从而形成对城市的认识,进而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并且对他们的认同意识进行重新建构。这也正是大众媒介构建拟态环境的效力所在。

“拟态环境”一词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名著《舆论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他把由大众传播媒介所塑造的符号式虚拟环境称为“拟态环境”。农村居民之所以对城市形成各种各样的认识和印象,传播媒介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对城市的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并向农村居民展示和传达,从而使他们因此对城市产生不同的想象和期望。

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介的力量非常巨大。李普曼认为,大众媒介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制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上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日本学者藤竹晓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概念。这是大众媒介发挥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机制,也是大众媒介能够生成和维护,以至于改变定型的原理。[4]

第一,在商品经济汹涌澎湃的今天,广告成为媒介的重要内容,消费主义文化通过大众媒体得以传播,因此在媒介建构的这种拟态环境中,农村居民所认识到的城市是一种消费社会,而这样的城市认知又会对他们自身产生影响。媒介通过广告构建出的拟态环境对于刺激其消费欲望和改变日常生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二,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由传媒构建的社会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拟态的真实性[5],媒体在传播中总是尊重尽可能多的预先存在的思维结构。大众媒介在展现城市形象时,往往选择美好的一面去渲染,着力于塑造光鲜亮丽的城市形象,而选择性地掩盖了城市的阴暗面。这种媒介在构建拟态环境中的选择性失语很容易使一部分农村居民对城市产生错误甚至盲目的认识和幻想。

第三,大众媒介在对待农村和农村居民态度上,下意识地存在歧视和贬低的情感色彩,在提到相关问题时,仍然会使用诸如“素质低下”等含有明显偏见的用词。这种负面的媒介话语环境对农村居民所塑造的城市是高高在上的,是带有强烈的排外色彩的,这就使得他们对城市的想象在心理上的隔离感更加强烈,反映的身份认同更加区别于城里人。

城市想象的背后是身份的界定和认同。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是自身通过个性化过程构建起来的。[6]在农村居民对于身份认同的构建过程中,大众媒介在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说过,“民族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的想象形式,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最初而且主要是通过文字阅读来想象的。”从这个思路出发,大众传播可以充当形成这种想象的共同体或者建构共同体的关键因素。按照拉斯韦尔大众传播三功能说,联系大众传播与社会认同的勾连,大众传媒在农村居民的身份界定以及对自身所处社会的认同感中可以在强化社会规范、授予社会地位方面充当角色。

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中指出,大众传播是现代化过程的一个关键问题[7],因此可以说大众传播媒介对推动我国农村居民的现代化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乃至心理。而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所塑造出城市形象对农村居民形成认知和理解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也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身份认同。由此可见,媒介是构建认同的重要渠道,对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和认同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消费主义深刻影响下的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

农村居民的消费正在受到城市越来越多的影响,并逐渐具备城市现代性的特征。这不仅是消费主义的发展,也显现出他们通过消费方式的改变来模仿想象中的城市生活,从而实现身份认同的转化。消费与认同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使人们更加关注这背后农村居民对于自身身份的界定和认知。韦伯说过,消费建构和维持着阶层的群体身份,而每个群体用不同的消费方式来清楚地表明这个群体的身份意识。[8]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逐渐倾向城市表明他们在身份上也在向城里人靠拢。这种身份认同的变化表现在外在消费方式上并受到消费的深刻影响。消费主义的突出特点是消费在个人生活中占据中心位置,消费成为生活的主要意义和目的。在消费主义中,人们的消费行为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更多的还是被人为制造的欲望所支配。[9]陈昕在其《救赎与消费》一书中指出,我国正在以特殊的方式迅速进入“消费社会”。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渐由追求朴素、实用型向追求时尚、享受型转变。[10]传统的农村型消费方式正在逐渐向城市型消费方式过渡。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当前农村居民的消费受到城市消费主义文化的深刻影响,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转变恰好体现出他们对于想象中城市生活的模仿,在他们的概念中,城市的生活方式就是建立在消费基础之上的,因此他们通过改变自身的消费来完成脑海中对于城市生活的想象。同时他们仍然保留着一些农村消费方式的特点,所以说,当前农村居民的消费虽然具备某些城市现代性的特征,但仍然处于一种过渡时期。

关于消费行为与身份认同的联系,很多学者也进行过研究。消费社会学认为,消费不仅是消费者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且也是消费者进行“意义建构”、趣味区分、文化分类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11]身份认同决定了消费方式,人们总是选择与自己身份相一致的消费方式;同时消费方式是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主动建构着消费主体的身份地位。因此农村居民在消费方式上所体现的城市现代性实质上折射出心理上身份认知的现代化和城市化。[12]

王宁的认同理论强调了人的认同的动态变化过程。[13]姚建平在《消费认同》一书中指出:第一,身份可以通过消费方式表现出来,消费方式是进行身份建构和维持的重要手段。第二,消费方式及身份认同功能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14]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变化反映的是人在心理认同上的变化,这也就不难解释我国当前农村居民在身份认同上发生的种种转变了。

由以上的理论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农村居民在消费上逐渐向城市的过渡反映出他们对于自身农村居民身份意识的淡化和市民意识的逐渐增强。对城里人消费行为、方式以及观念的接受和模仿实质上是心理层次上身份认同向城里人的靠拢和接近。追求独立的个性但又渴望获得一种归属感,既构成了现代主体的典型特征,也是大众消费时代的消费者内在的需求。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居民在潜意识中渴望通过消费来实现自身身份的认同,渴望与城里人有同样的归属感,这也是其城市想象所构建的美好愿景。

(三)文化传播双向作用力之下的“半现代性”特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种形态的文化之间进行着广泛而深刻的交汇和碰撞,尤其是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交互和激荡。城市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在大众媒介的辅佐下,通过其构建的拟态环境形成城市想象,并通过这个过程进行文化渗透。但另一方面,文化的维模功能使乡土思想根深蒂固的农村居民倾向保守和封闭,所以事实上农村居民的城市想象是在城市强势文化的冲击和乡土文化维模功能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而市民化的过程也是在这种双向冲突下缓慢进行的。因此,当前农村居民的身份认同仍处于市民化的道路上,是一种“半市民化”的状态,而他们的种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都是处于一种现代化未完成的形态,也就是“半现代性”的现象。

根据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文化信息流一般是由势位高向势位低流动。强势文化通常是信息传播的主题,它控制着信息流向的主导权,不断对外输出自己的信息和影响,在文化冲突中居于有利地位,而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的入侵和强力作用下,不得不忍痛和接受它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等,以适应强势文化

主宰的整个社会系统。[15]城市文化正是现代社会中强势文化的代表,在传播手段和传播技术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大众传媒是其进行文化渗透的有力武器,而乡村文化由于自身技术条件等方面的落后,面对城市文化的冲击,只能处于弱势的地位。当前,农村居民接受到越来越多城市文化的影响,城市想象也更加丰富和全面,自己的身份认知也在逐渐向市民化过渡,这是一个趋向现代化的过程。

文化系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在遭遇冲突时它们并不同时发生作用。在这个文化传播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当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发生冲突时,低文化系统的物质技术层面最先受到冲击和压力,从而有所影响和改变。反映在农村居民的生活中就是消费层面的变化,这也印证了前文农村居民消费方式的变化和消费主义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就能够彻底摧毁乡村文化,从而将农村居民完全现代化。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过程中,“文化维模原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的,认为当一种文化受到另一种文化的冲击和挑战时,总是呈现出自我保护、自我修复的功能,以保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16]维模功能使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入侵不能长驱直入,而受到一定力量的阻碍和抗衡,这可以理解为一种“守门人”的作用。这也恰如其分地解释了乡村文化的根深蒂固,在传统农村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下,农村居民对于城市文化还总是有心理上的抵触和排斥,反映在调查中就是他们对于部分城市观念的不理解和不接受,这就是乡村文化维模功能在发生作用。

现阶段,农村居民受两种作用力的影响:城市文化强大的外在吸引力和乡村文化顽固的内在捆绑力,所以走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农村居民在心理状态上有着更高层次的生存状况的自觉性和追求性,对城市的认知也更加全面和理性。在行为模式上,他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向城市靠拢,身份认同也在逐渐向市民转变。但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观念、浓厚的乡土情结等使其自我身份界定仍停留在农民的层面,没有彻底的觉醒,这就是他们所处的状态:一种双向合力之下的矛盾和冲突阶段。

因此,用“半现代性”的概念来解释现阶段农村居民所处的发展状态是比较合理的。“半现代性”与“整体现代性”和“综合现代性”相对应,它是现代性的未完成形态[17],一般用于解释国家层面的现代化发展,但我国农村居民在文化传播双重作用力下的现状也可以由此而得到阐发。将其心理状态、行为模式和身份意识归结到认同概念来说,目前农村居民在主观身份认知上处于困惑和迷茫的状态,现代化进程对乡土情结的冲击,使其在心理上还不能够完全实现身份的转化,产生与城里人一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在他们的城市想象中,城里人仍然属于与他们不同的另一个世界,虽然有了一些城市现代性的特征,但总体来说,仍是处于“半现代性”的状态。

四、结语

农民的市民化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密切关注的现实课题,是“三农”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居民受到城市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通过种种传播渠道接收到海量的城市信息,对城市的体验和了解的增多也使得他们的城市想象更加理性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这也显示了城市想象背后隐藏的身份认同的变化: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换。

整体而言,我国农村居民仍然处于社会转型中的过渡时期,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社会心理等已经渐渐具备一些城市现代性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观念仍然保留着传统思想的色彩,自我身份的界定仍然停留在农民的阶段。

这种现象所折射的深刻的社会动因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媒介构建的认同心理反映在消费上则是他们通过接受和模仿城里人的消费行为、观念向城里人靠拢和接近。城市强势文化通过媒介拟态环境进行文

化渗透,消费层面首先受到冲击和压力,但文化维模功能又使乡村文化得以自我保护。农村居民就这样在城市文化外在吸引力和乡村文化内在捆绑力的双向作用力下,在城市想象和身份认同上都呈现出一种“半现代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 年第3期,第63~76 页

[2]王毅杰、倪云鸽:《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现状探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 期,第49~53 页

[3]王亚亚:《乡土情结的嬗变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身份认同》,《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 期,第22~25 页

[4][5]郭赫男:《传播视野中的拟态环境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年,第14、28 页

[6]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第47 页

[7]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年,第39 页

[8]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商务印书馆,2006 年,第137 页

[9]莫少群:《20 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第49 页

[10]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88 页

[11]蔡雪芹:《现代消费与人的自我认同》,《理论月刊》2005 年第9 期,第61~63 页

[12]伍庆:《消费如何建构认同及其反思》,《云南社会科学》2007 年第2 期,第50~53 页

[13]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第54 页

[14]姚建平:《消费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第67 页

[15][16]种海峰:《简论跨文化传播与冲突的四个规律》,《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6 期,第149~152 页

[17]王文东赵艳琴:《全球发展视域中的“半现代性”问题研究》,《学术论坛》2006 年第10 期,第21~26 页

卢梭的国家教育及公民教育

卢梭的国家教育、公民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中实际上谈到的都是私人的家庭教育而非学校教育,尤其不是由国家设置和管理的公共学校教育。卢梭认为,培养公民对国家的整体道德认同感是关乎共同体成败的关键。 在1772年写的《关于波兰政府机构的几点设想》有关教育的一章中,卢梭表明了自己关于国家教育和公民教育的观点: 1.反对天主教会控制教育; 2.由国家制定教育制度,领导管理公共教育,考核校长和教师的工作; 3.公民应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4.实施免费教育,或尽量降低收费标准,以保障贫苦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 5.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是将儿童培养成爱国者,而培养波兰爱国者的教育由波兰人承担教师; 6.教育内容须以国家法律形式予以确定。 7.培养爱国的波兰人 公民教育思想的三大核心: 1.自然人教育思想: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协调发展、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2.道德教育思想: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与与其政治哲学是密切相关的。他主张通过社会契约建立一个社会秩序良好的国家,这一切前提是培养良好品质的公民。 3.自由公民教育思想:主张国家主权至上,国家主权体现人们的意志。 “自由”是卢梭思想的核心概念。卢梭所强调的是一种理性的自由,并不是有欲望所主导的。他高度看重自由,呐喊出“人是生而自由的”时代强音。卢梭认为自由乃是人性的一个部分,他说:“放弃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权利,甚至就是放弃自己的义务。”卢梭把人的自由抬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卢梭认为教育是要培养忠诚的爱国者,爱国教育应从一个人诞生的时候开始,他主张从儿童能够阅读开始就看关于本国知识的书籍,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理解国家的物产,省区以及城市,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国家,学习本国历史法规,

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路径分析及反思性

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路径分析及反思性 摘要: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是指城市群子城市市民对于自己市民身份的划归和对城市群市民身份的接纳程度。实证研究发现:影响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有城市群发展评价、政府角色认同度、城市群政策知晓度、城市群发展预期、社会互动。城市群市民身份认同在政策路径和互动路径下生成,是被建构的社会事实,同时是对社会记忆理性选择的反思性身份认同。 关键词:城市群市民身份;身份认同;社会建构 Abstract:The recogni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zenship refers to citizenship identity they belong to and acceptance of their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zenship.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mai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acceptanc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zenship ar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the degree of citizen support the government,awareness of city policy,expect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he acceptanc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zenship which can be generated by policy and interaction is a constructed social reality. It is also the self-examinational identity after the rational choice of social

历史性景观作为城市记忆与身份建构的途径

历史性景观作为城市记忆与身份建构的途径 历史性景观作为城市记忆与身份建构的途径 摘要:针对当前城市景观身份特点弱化和缺失的现象,探讨和分析历史性景观与城市身份特点建构的关系,以及历史性景观的方法途径在推动城市的身份认同、提高地方景观质量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指出历史性景观应作为城市记忆与身份建构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历史性景观、城市记忆、身份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的发展演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历史性场所的存在便是城市记忆的印证。历史性景观是建构城市身份特点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在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对于城市以及生活其中的人们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城市景观变化显著且日益加速,景观趋同现象严重,地方特点弱化甚至消失。历史性景观不仅关系到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身份特点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地方景观的质量和当地居民生活的品质。 一、历史性景观的界定 论及“历史性景观”(Historic Landscape),得借助“景观”(Landscape)、“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的概念来加以理解和界定。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景观都曾与“风景”、“景色”、“园林”这类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然而随着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迈进,景观的内涵、所指和实践方法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是作为通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2000年《欧洲景观公约》对“景观”的定义是:某一被所感知的区域,其性格是自然的和/或人的因素的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运用范围是全部领土地域和适用于自然的、农村的、城市的和城市周边地区,涉及到被认为是突出的景观以及平常的或者衰退的景观。2008年的《关于执行欧洲景观公约的指导方针》指出:这一在世纪之交的景观新定义

公民与公民教育

公民与公民教育辨析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高德胜李松梅 近年来,公民教育又成了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之一,但对公民涵义的理解还存在诸多歧义,导致对要进行哪种公民教育并不明确。实际上,对公民起码可作民主公民、国民、公共人三种理解,相应的就有民主公民教育、国民教育、公共人培养等三种公民教育形态。既然如此,就不能笼统地倡导公民教育,而应有一个清醒的选择,并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独特道路。 近些年来,公民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表现在政府文件予以认可,学者研究给予论证,学校实践加以探索。但仔细斟酌,各人所用,词虽一个,所指却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公民概念,在我国没有文化传统根基,是一个地道的西方舶来语。即使在来源处的西方,“公民”这一词汇的歧义也很多,比如用词上“civic”与“civil”的细微差异,已经透露出理论渊源、背景、立场和价值预设的不同,而我们则一概以“公民”转译,恰好淹没了这种微妙而重要的差异。因此,在呼吁、倡导公民教育之前,很有必要静下心来想想:你说的公民是什么含义?你要进行的是哪种公民教育? 一、何谓公民? 诚如舒克所说,当代学术研究领域和教育实践领域对“公民”一词的使用非常宽泛,“差不多将它当作了一个空的容器,使用者们可以随意往里灌注他们自己的社会和政治理念”。[1]但仔细琢磨,无论里面装了什么理念,都脱不了政治权利人、国民资格、社会之公共人等三种模型。也就是说,我们起码可以区分出在三种不同意义上的公民概念。 1.民主公民 公民思想与实践的源头在古希腊。如果一个人只能臣服于他人或外在的机构,那他就是一个被统治的臣民;反之,一个人只是使别人臣服,那他就是统治者。这两种人其实都不是公民。只有在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亚里士多德语)时,他才是公民。因此,公民最古老的意义,其实就是政治上的自我治理。虽然经过历史的风尘,公民概念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不同时代的“颜色”,但这一核心意义仍然存在。正如史密斯所说,无论公民概念附丽再多其他因素,其核心意义依然是指在一个某种形式的民主政体下有权以某种方式参与政治的人。[2]只不过,“政治上的自我治理”已经转化为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及对这一体制的影响与参与。 因此,理解这一意义上的公民概念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统治(政治)的体制(公民产生、生存的政治条件),一个是参与这种体制的权利。克罗斯利认为,“公民身份仅存在于具有分化的、合理的政治体制的社会中”,[3]而这样的政治体制,在很多人那里,不言而喻就是指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多党竞争、司法独立、言论自由等制度。公民(参与)政治权利包括主动的影响政治运行的权利和免受政治压迫的权利。前者包括诸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组织参与政党、集会等,后者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以及批评、反对政治决策等权利。马歇尔将这两项权利区别开来,将主动参与政治的权利视为“政治的要素”,将免受政治压迫的权利视为“公民的要素”(civil element),[4]影响甚广,实际上,这些要素反映的都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斯金纳认为,个人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能力(power)采取行动,一是不存在依附、不存在干涉、能够自我实现,[5]说法不同,其实表达的

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城市文化资源优势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关于XX高邮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调查和思考内容提要:本文就XX高邮如何立足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现代工商名城、东方邮都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和滨湖旅游名城”的区域性中等城市建设步伐,以发掘、彰显邮文化、运河文化等文化遗产特质,突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着力探索出一条符合高邮市情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进行了调查和思考。文章对高邮城市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思路进行了概述并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出了具体建议。加快推进独具高邮特色的运河风景、邮都风情、珠湖风光,建议重点要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利用现有本土文化,查找缺失,规划旅游产品;二是围绕城市规划建设,挖掘文化,提升旅游产品;三是借助周边城市资源,寻找合作,拓展旅游产品;四是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搜寻特色,创新旅游产品。 关键词:文化资源高邮旅游开发 Mining thoroughly advantages of city cultural resource, Advanci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regarding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aoyou,Jiangsu Content summary: This article makes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about exploring a way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consistent with Gaoyou situation, by how Gaoyou bases on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first batch of provin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青少年国家认同及其教育_困境与对策_郑航

总第 337 期 第4期 2015年7月 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Serial No.337 No.4 当 代 青 年 研 究July ,2015 青少年国家认同及其教育:困境与对策 郑 航 颜小芳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摘 要] 国家认同是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体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之所在。总体而言,当 代青少年的国家认同程度高,但在国家认同及各个维度上存在着年龄、性别、民族、学校类型等方面的差 异。同时,青少年在国家认同上存在情与理、群与己、灌输与教化等多重问题及教育困境。进一步改革和 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基于理性的国家认同,注重涉身性,注重文化公民身份的建构, 重发挥情境的教化作用。 [关键词] 青少年;国家认同;公民身份;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789(2015)04-0005-08一、背景 国家认同是一国之民或因对所属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经验的共有和分享,或因对制度、法律、政策、领导人等公众权威的认可和接受,由此对国家所产生的归属感、忠诚感以及为之效忠和奉献的心理意识和行为倾向。国家认同是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体现,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在全球化时代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真实把握当代青少年国家认同的现状,深入剖析青少年国家认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对于进一步改革和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当代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具有重大意义。 近20年来,国内关于国家认同及其教育的研究,在超越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传统范式中,借鉴当代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主要着眼于民族认同和公民认同下的理论思考,研究内容涉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国家认同感的形成与培养、大学生和地域群体或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及教育诸方面。在有关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证研究方面,有的学者以研究爱国情感形成规律 [收稿日期] 2015-06-17[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国家认同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取向及实践模式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EA110035。 [作者简介]郑航,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公民教育、学校德育改革;颜小芳,华 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袁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 袁 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 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 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 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 社会秩序 作者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邮编650091。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0;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0,1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0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0,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 体施压的国家。o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 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9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o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0(项目编号:09CM 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5民族)国家与暴力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参见[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5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6,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国家认同与公民身份的生成场域_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

2008年第6期第19卷总第89期   民族教育研究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 thnic M inorities N o.6,2008 V ol.19G eneral N o.89 [收稿日期] 2008-05-12 [作者简介] 祁进玉(1970-),男(土族),青海互助人,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西北师 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群体认同与文化研究、教育人类学等。 ?民族教育理论与教育政策研究? 国家认同与公民身份的生成场域: 学校教育的衍生功能 祁进玉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 多民族国家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要求地方性知识和国家整体观念的结合培养,兼顾民族地区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现状,并进行民族历史教育,树立民族整体观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以及强化公民意识和国民身份认同。 [关键词] 国家认同; 公民身份; 文化再生产; 衍生性; 多元一体 [中图分类号]G 40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78(2008)06-0038-0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越来越显示出 其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长期的教育效果能够促进社会变迁。从政治方面看,任何一个国家都在运用教育的力量完成其政治功能,实现其社会目的。本文主要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现行学校教育中“公民教育”的实践,阐述学校公民教育实践与培育“国民身份认同”和公民意识的关系及其架构。 一、多元文化教育与文化再生产 美国的学校教育特别强调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学校文化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体,而是以美国生活方式的学习和民族意识的形成为重点。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更重要的努力是使移民及其后裔同化并融入美国社会和文化。而被同化的衡量尺度包括语言、教育、职业收入、公民身份、通婚及对美国的认同,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彼得?塞林斯所说的“美国化同化”原则,移民要承认英语为全国语言而加以接受,信仰“美国信念”的原则,为自己的美国身份而自豪,遵从“新 教伦理”。而美国的教育系统“在霍瑞斯?曼直到约翰?杜威的几代教育家指导下进行了成功的改革”;“在外来移民及其带来的社会变化使社会日趋多样化的形式下,这些教育家强调教育是建立 统一社会的重要工具”。[1](P113) 全球化时代,教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著。突出表现在:教育迅速普及化,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向大众化转变,教育资源的多渠道、多途径趋向,教育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指标,教育也是引起传统经济结构性变化的条件。同时,在文化领域,教育的作用更加重要而不可或缺,教育对文化的传承、理解、应用和发展作用非同一般,而且能提升、创造和扬弃文化。通过教育活动所培养的继承人或其产品,从间接作用而言,教育对社会文化有着再生产的重要功能。在涉及中国教育的现实状况及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维度,考察教育对民族(nation )或族群(ethnic group )认同意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观,以及公民教育实践等问题时,对教育的概念必须稍作界定。马戎教授认为,在具体讨论少数民族 — 83—

社会化视觉下看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

社会化视觉下看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属于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之一,也是民族发展的希望。但是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出现了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学 生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对人生发展方向感到迷惘和焦虑,他们经常纠结于自身 与身份之间的关系,陷入了寻找身份认同的困惑之中。这些问题的产生与社会化 的机构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将在社会化视觉下就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分析。关键词:社会化机构大学生身份认同 一什么是社会化的机构 人的社会化是群体和社会对其成员进行塑造的过程,也是新成员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行为主体:施教者和受教者。社会化过程中的施教者是将群体和社会的文化灌输到新成员中去的一方,它们是不同类型的群体即实施机构,包括家庭、同龄群体、学习和工作组织等。受教者是接受社会化者即群体和社会的新成员,他们主要是未成年的成员。由此可知,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犹如施教者,大学生犹如受教者。就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来看,社会化的机构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化的机构对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的影响 社会化的机构主要分为五部分,即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以下分别介绍社会化的机构对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的影响。 (1)家庭对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化的机构。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共同体,它是人们来到世间进入的第一个社会群体,新成员因出生而自然属于某一家庭,已有的家庭成员也对新成员负有责任并寄与期望,这些都必然带来对新成员的社会化。家庭影响来自于家长的教导。家长教导分为:正式教导和非正式教导。正式教导分为:教导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教导树立生活目标。非正式教导分为:家庭气氛、生活方式。其中家庭氛围分为平静型、和谐型、冲突型、离散型。不同家庭氛围下孩子的人格特征也不同,同时也导致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处事方式也各有差异。如:冲突型和离散型较平静型、和谐型相比,存在很大的弊端。其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动荡不定,经常发生激烈冲撞和矛盾或成员间漠不关心。加之父母在生活技能、社会规范、生活目标等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在这样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大学生,无疑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对人生发展方向感到迷惘和焦虑,会陷入寻找身份认同的困惑之中。(2)同龄群体对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的影响 同龄群体有时也称同辈群体,它是由年龄相近的人自发结成的群体。同辈群体是在志趣相投和其它条件相似或相辅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性质当然有好有坏。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旦“黑”在群体中占了上风,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就会成为群体成员竞相模仿的对象。而大学生认识能力不高,分辨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感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首先何为认同?“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ntity被译成“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而国家认同是在他国存在的语境下,国民所构建出来的归属于自己国家的身份感,即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意识到自己具有这个国家成员的身份。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后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 学界在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进行初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首先对民族,国家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其次在理论分析上提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三种模式,既矛盾冲突关系,调试共生关系,权力运用关系。 民族与国家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民族”指一个国家内部处于次国家层次的各种具有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差异性的族类共同体:“国家”就是在一定地理边界内具有对外主权独立性和对内统治至高性的政治共同体。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超越以文化,民族和宗教等原生态性纽带联结局限性之上,通过低于领土,中央权威和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等次生性政治练习纽带,实现了包容众多族类共同体的历史建构。钱雪梅也指出:“国家是一种政治实体,有特定的降雨及主权,一般由两个以上的群组组成,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公共文化,经济社政治生活。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两者都是其成员对所诉群体的认可,都能增强本群体的凝聚力,而且都收情境的影响。学界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待两者进行辨争。郑晓云认为民族史一个共同体,对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认同,使我们就能够区分此民族与彼民族的界限。从认同对象上看,民族认同的对象是其所属的各个不同的民族。其认同必然是多元的,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生活在其中的唯一的政治共同体。就认同与个人行为规范的关系而言,国家的规则和惯例具有强制性,而族群习俗相对则宽松很多。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拥有主权,族群则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国家的权威要求服从和秩序,这主要依靠以暴力机关为后盾的法律制度来确立和维护。从成长机制上来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群族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认同就具有先赋性的特点。诚如王希恩所言:“民族认同是具有天然群聚性和类别功能和类别感知能力的人类具有的社会认知,有很强的自发性。”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紧密相连。某种程度上是民族意识的投射和转化的形式。 而国家认同是纯粹构建起来的。正如波齐所考察的,国家创建过程与国家认同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统治者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些统治者依靠其统治机构来保证和扩展他们的权力基础,并且提高他们自己在管理和动员社会资源时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因此,任何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通过政治与文化动员来来建构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生、变动,“充满了历史意义,是一个历史现象辩证的发展的卓越标本”,“至于它的朴实雄厚的壁垒,宏丽的城门楼、箭楼、角楼也正是北京体形环境中不可分离的艺术构成部分”。北京城墙的消失,令人惋惜,而今天,比北京城墙更大的历史遗迹毁坏现象却在普遍发生。如作为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在近几年旧城改造和西湖沿线改造工程的启动中,不少散落在西子湖畔、街市中间的名人故居在人们的视线中被损毁,乃至消失。而在北京,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成片的灰砖灰瓦胡同和四合院被拆毁和迁址,得以幸免的也被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所淹没。据统计,近年来随着北京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北京的胡同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上海的石库门、云南丽江古城,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在今天的中国,许多城市建设,都毫不顾及这个城市与历史的联系,一个全新的城市建设,常常就意味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脉的切断,意味着这个城市历史内涵的消失。而这一点,与欧洲的许多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对历史文脉的延续相比,形成鲜明的对照。 2.2地域文化特征的缺失 地域文化常常反映一个城市最真实的面貌。中国传统的城市建筑大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北京位于平原地区,是几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古代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的河湖水面、人工堆筑的山丘,并把它与宫殿、庭院、城楼、塔楼建筑结合起来,形成错落有致、有皇家气派的建筑群落和空间,同时又不失自然的美丽和地域风情。又如古代苏州、杭州等城市的建设,也是在充分考虑吴越文化特色和江南秀山美水的地域特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今天,这种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建设却日见稀少。如浙江绍兴原是一个规模并不大、河网纵横、保存得也相当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与苏州分庭抗礼,分别是越文化与吴文化的代表,而如今大拆大改,建大高楼、广场、草地等,使绍兴失去了原有的地域特色和

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 肖梦瑶 (摘要)公民教育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追寻。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社会成员根除传统的血缘伦理,等级身份和特权思想,树立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等新观念,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民素质,公民教育,现代化加强公民意识培养是当前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关注的话题,所以,不少国家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计划中,都把公民教育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在呼唤全社会关注公民教育问题。 一、公民素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正视的重要国情 公民是民主法治建设的主体,没有自由平等的公民,就没有民主法治的国家?每个公民只有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责任和使命,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获得健康的文化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李慎之指出:“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成就不大,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第一个原因就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 ①笔者十分认同他的观点,深深感到我国民主制度的建构与教育所塑造的公民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觉得,在我国推行民主政治,最大的困难和问题在于缺乏合格的主体条件,这是因为,无论民主政治还是法治建设都需要合格的现代公民作为其最大的参与主体?在我国进行民主法治建设,必须正视我们有一个“臣民意识”极为浓厚,公民意识极为欠缺的国情。 首先,我国古老的文化缺乏这方面的传统,与小农经济相适应,中国很早就形成了以宗法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的社会范式,“比国君为大宗子,称地方官为父母,视一国如一大家庭。所以说,‘孝者所以事君,弟者所以事长,慈者所以事众’;而为政则在乎‘如保赤子’自古相传,二三千年一直是这样”?②在这种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公民不仅没有行使自己正当权利的机会,而且民主权利意识也极

身份认同困境读后感

《身份认同的困境》读后感 通过阅读,对本书的一些理解如下: 首先要是身份认同。作者在引言部分提出理解社会中的人需要两步,其一,借助符合逻辑合理性和道德评判一致性的思考——智慧;其二,认识到身份的多重性和群体完全不具备单一属性。对于后者,作者认为属性是个体属于一个群体的事实——群体之间的共同生活或拥有共同关联、利益,同时个体行为受到群体的内部制约,也可能是群体外的排他性制约。与其说作者关注内部制约,不如说他更关注由群体外部的排他性所强加的身份认同所造成的不公平。当外部强加给个体或群体身份的时候,是应该接受还是反抗?这之中有着千千万万种可能,当面对歧视,面对受过伤害或伤害过他人的集体记忆,面对强势的国内或国外政权,面对全球化的文化传播,面对持续同化的力量,这时承受身份的主体往往会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产生混乱。如果出于公平的目的,那么定义其身份的客体,也面临着复杂的挑战,这正是作者带着不确定性的初衷建议读者使用智慧这一工具的原因。并且作者对如何归纳身份的多重性和冲突提出了建议——我的身份是我属性的总和,且存在一个综合与主导它们的某种东西。 其次,身份认同的困境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当我们确信身份认同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我们便可以在方方面面中来发现并且界定这种复杂性下的身份认同。这里,我主要想基于自身的身份认同来谈一些不同的地方。 领土与人民。首先将讨论一个问题,当我们自称中国人的时候,是指我们是中国公民,中华民族,抑或是生活在国内的人民?这三个说法其实是不完全等同的,中国公民指代具有中国国籍、依法纳税、享有政府公共服务的群体,中华民族强调拥有共同关于民族的集体记忆的群体,生活在国内的人民指代在中国领土内生活的群体,一个具有中国国籍的普鲁士人显然属于中国公民范畴,但却不属于中华民族,一个具有美国国籍却长居北京的汉人属于生活在国内的人民范畴,或许属于中华民族,但绝不是中国公民。虽然现实中我们却常常将此混淆,但或许我们会有一个权变的主导身份。正如一个未来或许会加入美国籍的中国籍在美留学生,当自认为美国副总统对中国的用语有所不妥时,他的中华民族身份会突然站起来,要求副总统道歉,虽然不知他应对哪个范畴的身份道歉(针对拜登的言论,张反驳说:“我的祖先挑战正统观念甚至早于他的祖先前往美洲。”他还驳斥了对他反应过度的批评,称“在经过4年辛苦学习后,毕业典礼演讲者突然对你说,你和你的国家糟糕透顶。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之中还有一个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因素——时间——如作者所说,随着时间的推进,所有的身份都可以改变,特别是当身份是集体性的时候。这里可以接着案例说,假如这位从小生活在美国,同时具有父辈灌输的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现实接触的美利坚民族的集体记忆,那么他的哪一个民族身份会站起来呢?当他站在中国领土上因为浑浊的空气无法自由呼吸,他的哪一个民族身份会站起来呢?这里并不是讽刺他,而是为了说明随着时间的变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袁娥 2012-10-10 16:45:07 来源:《民族研究》(京) 2011年5期内容摘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身份认同;社会秩序 作者简介: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①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

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②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数民族认为他们的利益无法在现存国家中得到安排,他们就会考虑分离。③ 一、采借初探:多维视野下对民族认同研究的聚焦 “认同”作为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由英语名词“identity”及其蕴含动态含义的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n”翻译而来,因此,同时具备“认同感”与“认同行为”之义。“认同”问题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哲学与逻辑问题,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并把其表述为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④“认同作用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⑤后来,埃里克森(E. H. Erikson)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认同”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或明确或隐晦的回答。因此把“认同”放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来考察,指出“认同”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界定,是自身独特的、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在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中,认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群体的、社会的。认同就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是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⑥随着认同研究的深入,“认同”概念开始走出单一的心理学研究视角,进入到广泛的人文和社科领域,成为当代学术界的一大流行词汇,并聚焦于民族

城市空间及其文化寓意

城市空间及其文化寓意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电影是现代艺术的产物,城市是电影得以成立的基础和土壤,电影以其最特别的方式记录着城市的成长变化。香港有着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但同时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它是同时具有东西方文化特色的城市。 城市空间在电影中并非是简单的对于地理空间的呈现,而是更深层次的对于某个地区的文化建构的指涉。同样地,银河映像的电影则是对于香港城市空间的抒写。 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发展时期,进入到九十年代中期,香港电影逐渐衰落,很多电影公司转而做电视或广告。1996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杜琪峰、韦家辉等人在这一年创立了银河映像公司,拍摄了一系列不同于之前港片类型的电影,早期的银河映像出品了很多黑色电影,积淀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 进入到新世纪,很多香港导演或北上去大陆拍片,或进军好莱坞,而银河映在保持年均一部电影的频率的同时坚持做具有香港本土性的电影,而所谓的“银河精神,,亦就是“香港精神”。由于银河映像坚持本土香港创作,故它出品的电影和香港的社会现象、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银河映像之于香港犹若小津安二郎之于东京,侯孝贤之于台北,伍迪艾伦之于纽约。本文的第一章对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重难点做了详细的论述;第二章通过对银河映像出品的电影做一个顺序的梳理,按其不同时期的风格做大致的分期,分别是早期成立时的黑色电影时期、加入中国星后的爱情喜剧创作和承袭黑色风格电影创作的时期及后来呈现出来的后黑色电影时期;第三章就电影中出现的香港城市空间符号进行重点分析及研究,分别有写字楼、巴士、茶

餐厅和街道;第四章对不同时期出品的电影呈现出来的香港城市空间做梳理和分析;最后一章意在对银河映像电影中城市空间体现出的文化寓意的表达,随着香港电影中的“香港精神”的渐渐缺失,香港电影的本土性和主体性表达是银河映像关注之处,银河映像植根于香港本土创作,以电影的形式建立身份认同,体现了香港的本土性和主体性。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同义重复。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 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 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文化辞典中把文化认同的解释 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 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 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文化认同表现在:地理位置,性别,种族,历史,国籍,性别取向,宗教信仰和种族划分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神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 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科学地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涵 ,研究它对海内 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影响,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进程 ,促进世界和 平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根,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 社会生活实践中 ,在各民族之间不断的交融与碰撞中 ,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一统 的国家观 ,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 ,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的内在动力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 ,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 ,寻求独立的实践中,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 ,英勇抗敌的奋斗中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爱乡,维护统一的民族精神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人生理念等 ,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 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民族品质 ,民族美德 ,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 ,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等 ,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 感召力和凝聚力 , 从而在世界人民心中产生更深的共鸣 ,激发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更深的热爱之情 .我们要通过弘扬,传播中华文化 , 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促进有利于华人华侨生存和发展的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作者:贾虹生 国家认同 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首先应体现在国家认同上。当今世界仍然是以国家为实体组成的,现实中没有人生活在国家之外,不管你是身在祖国,还是侨居他乡。我们13亿之众的中国人,99%以上就只能生活在祖先留下的这片国土上。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国家,既是社会统治的机器,也是世界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载体和基本形态。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国古代先贤两千多年前概括的这一点,至今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那么,各国人民的福祉必然和他的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也没有根本改变。国家利益至上仍是现今世界必然的行事逻辑,爱国主义也就成为各国人民的行为准则,家国情怀自然就被纳入到人们的道德标准和根本利益范围。这一串的关系绝不是道德说教,而是影响每一个人的活生生的现实课题。 笔者曾经两次去过美国,令我颇感震撼的不是那里的先进发达,而是两件小事。一次是代表团参加一个大型活动,成千上万人聚集在广场,生性自由活泼的美国人,看似无拘无束地嬉笑打闹。但当三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护卫着星条旗正步走入广场时,人们立刻安静下来,右手按在左胸前,表情庄严地注目他们的国旗,偌大广场只听见三名战士的脚步声。可畏的是并没有人提醒,大家都是自觉的。另一次是在饭馆吃饭,当电视里响起“星条旗高高飘扬”的国歌声时,所有正在用餐的美国人,不约而同地站起来,表情严肃地按住心口,直到国歌声结束。我当时就想,美国人的爱国情怀,绝不输于任何国家,美国人的国家认同感与美国的强大有着必然关系。 国家认同,离不开对国家基本状况和发展道路的认同。我们的国家,是从一盘散沙、外强瓜分、军阀割据、战火频仍的状况下重新站立起来的。无论说它是“睡着的狮子”,还是说它“东亚的病夫”,都是任人宰割、欺辱的对象。除了掠夺你的资源财富,没人关心你的人民疾苦,国民也变得越来越愚昧和麻木,就像鲁迅先生无情鞭挞的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