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交通运输业导学案2

交通运输业导学案2

交通运输业导学案2
交通运输业导学案2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丘北中学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8年级班级:姓名:制作人:况金珉科目::地理教导处审批

编号:23 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1分钟)

1、理解我国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的特点

2、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三、三讲环节(10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侧重讲解。

2、本节内容小节。

四、巩固诊断:(14分钟)

1.以下是我国河、海、陆三项联运枢纽的是()

A.武汉B.上海C.南京D.厦门

2.可与陇海铁路联运的海港是()

A.连云港B.青岛C.南通D.宁波

3.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中的“西气东输”工程是使用()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内河运输D.管道运输

4.青岛与新疆之间最快捷的交通方式是()

A.航空B.铁路C.公路D.水路

5.纵贯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铁路干线是()A.京广线B.京哈线 C.京哈-京广线D.焦柳线

6.交通运输方式中,被称为“门口到门口”的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管道运输

7.一车活鱼需从珠海运往澳门的最好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海运 D.公路运输

8.下列关于水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量小、运费低 B.速度快 C.受自然条件限制 D.投资大

9.与公路运输相比,航空运输的优点是()

A.速度快 B.投资省C.运费低 D.受自然条件限制小

五、堂清、日清记录

今日事今日毕日积月累成大器

122火箭弹叉车试验大纲

2006A-122火箭弹叉车 试验大纲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车试验场 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2013年6月 编号:DG01.HJDCC.01.2013 □受控□非受控

2006A-122火箭弹叉车 试验大纲 编写: 审核: 批准: 2013年6月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试验目的 (1) 3 试验依据 (1) 4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 5 试验样机 (1) 6 样机的检查与验收 (1) 7 一般试验条件 (2) 8 试验方法 (3) 8.1 外部尺寸测定 (3) 8.2 重量及重心位置测定 (4) 8.3 装卸性能测定 (4) 8.3.1 最大起升速度测定 (4) 8.3.2 最大下降速度测定 (4) 8.3.3 货叉下滑量和门架自倾角测定 (4) 8.3.4 门架偏载试验 (4) 8.3.5 门架倾斜速度测定 (5) 8.3.6 超载荷试验 (5) 8.4 转向性能测试 (5) 8.4.1 原地转向力测定 (5) 8.4.2 最小外侧转弯半径测定 (6) 8.5 行驶性能测定 (6) 8.5.1 驱动轮滚动半径测定 (6) 8.5.2 最大行驶速度测定 (6) 8.6 动力性能测定 (6) 8.6.1 通过规定爬坡试验 (6) 8.7 作业能耗测定 (6) 8.8 制动性能测定 (6) 8.8.1 叉车制动能力 (6) 8.8.2 制动距离测定 (7) 8.8.3 坡道停车制动试验 (7)

8.9 噪声测定 (7) 8.10静电泄漏电阻 (7) 8.11 安全性能检查 (8) 8.12 稳定性试验 (8) 8.13 200h可靠性强化试验 (8) 9强化试验时的叉车保养和零部件更换 (9)

绝对值 导学案

绝对值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会通过学习绝对值的概念,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并进一步明确数学知识在实 际生活中的用途。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难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以及绝对值的非负性。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预习案】 一、 知识链接: 1、具有 、 、 的 叫做数轴。 2、3到原点的距离是 ,—5到原点的距离是 ,到原点的距离是6的数有 ,到原点距离是1的数有 。 3、2的相反数是 ,—3的相反数是 ,a 的相反数是 ,a —b 的相反数是 。 二、 自学指导(请安静的阅读并理解书本绝对值的类容,完成下面类容) 1. 自主学习: 问题1、两位同学在书店O 处购买书籍后坐出租车回家,甲车向东行驶了10公里到达A 处,乙车向西行驶了10公里到达B 处。若规定向东为正,则A处记做__________, B处记做__________。 (1) 请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A 、B 的位置; (2) 这两辆出租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在数轴上的A、B两点又有什么特征 (3)在数轴上表示-5和5的点,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表示- 34 和3 4 的点呢 归纳: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 例如:4的绝对值记作 ,它表示在 上 到 的距离,所以| 4|= 。 同理:—6的绝对值记作 ,它表示在 上 到 的距离, 所以|—6|= 。 【探究案】 2. 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请在小组内说出| 7|、∣—∣、∣2 5 -∣、∣0∣的意义及其值。 2、(1)|+2|= , 5 1 = ,|+|= ; (2)|0|= ; (3)|-3|= ,||= ,||= . 归纳:把你所发现的规律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验证是否正确。 小结:正数的绝对值是它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 ,0的绝对值是 。 代数意义:a = ()()()??? ???-=?0000a a a a a 思考: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 由此归纳出:a =()()????-≥00a a a a 或:a =()()? ??≤-?00a a a a 3、绝对值的四个特性:(重点,难点,加强记忆这些知识点) a :绝对值是一个 数 ,即a 0≥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1)- (2)+(-3) (3)-3 2- b :互为 数的两个数的 相等,a =a - c :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没有。 例2:.绝对值是3的数有____________个,各是___________; 绝对值是的数有__________个,各是___________; 绝对值是0的数有____________个,是____________。 绝对值是-2的数有没有________________ 例3:(1)已知a =5,则a= (2)若1+y =3,则y= 一、选择题 1、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一定是( ) A .负数 B .正数 C .负数或零 D .正数或零 2、给出下列说法: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②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只有正数; ③不相等的两个数绝对值不相等;④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一定相等. 其中正确的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绝对值不大于的整数有( ) A .11个 B .12个 C .22个 D .23个 4、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的倒数是( ) A 、1 B 、-1 C 、0 D 、不存在 5、在有理数中,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数多个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B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C 、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 D 、任何数的绝对值 一定是正数 7、│a │= -a,a 一定是( ) A 、正数 B 、负数 C 、非正数 D 、非负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有理数不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也一定不相等 B 、任何一个数的相反数与这个数一定不相等 C 、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有理数不相等 D 、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且符号相反,那么这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 9、-│a │= -,则a 是( ) A 、 B 、- C 、± D 、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1、______的相反数是它本身,_____的绝对值是它本身,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充要条件导学案

主备人: 审核: 包科领导: 年级组长: 使用时间: §2.3 充要条件 【学习目标】 1、 能在具体实例中理解、判断充要条件; 2、 通过学习充要条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 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充要条件的理解. 难点:充要条件的判定. 【学法指导】 1、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内容,限时独立完成导学案; 2、用红笔勾画出疑难点,提交小组讨论; 3、带※ 为选做题; 4、在小组长带领下齐读以上内容. 【自主探究】 探究任务1:充要条件的概念 对“p :三角形的三边相等,q :三角形三个角相等”来说,显然有p q ?,说明p 是q 的______条件;同时,又有 p q ? ,说明p 是q 的______条件.由此可得,p 是q 的_____________条件;.记作_________. 一般地,如果p q ?且p q ? ,那么称p 是q 的_____________条件.记作______ . 【合作探究】 探究1: 条件甲:“1a >”是条件乙:“a >”的( ) A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 .充要条件 C .充分不必要条件 D .必要不充分条件 探究2: “sinA=12 ”是“A=30o”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探究3: “21= m ”是“直线03)2()2(013)2(=-++-=+++y m x m my x m 与直线相互垂直”的 (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巩固提高】(限时: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a b >是22a b >的充分条件 B.||||a b >是22a b >的充要条件

人教A版选修2-1第一章第4课时导学案1.2.2 充要条件

§1.2.2 充要条件 学习目标 1. 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 掌握充要条件的证明方法,既要证明充分性又要证明必要性.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P 11~ P 12,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什么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复习2:p :一个四边形是矩形q :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p 是q 的什么条件? q 又是p 的什么条件?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 下列形如“若p ,则q ”的命题是真命题吗?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吗?p 是q 的什么条件? (1)若平面α外一条直线a 与平面α内一条直线平行,则直线a 与平面α平行; (2)若直线a 与平面α内两条直线垂直,则直线a 与平面α垂直. 反思:充要条件的实质是原命题和逆命题均为真命题. ※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各题中,判断p 是q 的什么条件? (1) p : 0b =,q :函数2()f x ax bx c =++是偶函数; (2) p : 0,0,x y >> q :0xy > (3) p : a b > , q :a c b c +>+

变式:下列形如“若p ,则q ”的命题是真命题吗?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吗?哪些p 是q 的充要条件? (1) p : 0b = ,q :函数2()f x ax bx c =++是偶函数; (2) p : 0,0,x y >> q :0xy > (3) p : a b > , q :a c b c +>+ 小结:判断是否充要条件两种方法 (1)p q ?且q p ?; (2)原命题、逆命题均为真命题; (3) 用逆否命题转化. 练习:在下列各题中, p 是q 的什么条件? (1) p :234x x =+ , q :x =(2) p : 30x -=, q :(3)(4)0x x --= (3) p : 240(0)b ac a -≥≠ , q :20(0)ax bx c a ++=≠ (4) p : 1x =是方程20ax bx c ++=的根 q :0a b c ++= 例2 已知0ab ≠,求证:1a b +=的充要条件是33220a b ab a b ++--= 小结:证明充要条件既要证明充分性又要证明必要性.

二年级数学下:认识人民币

二年级数学下:认识人民币教学内容教材P19 例1 课堂活动 1 练习一 1、4 教学目的: 1、通过购物的情景图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需求。 2、让生明确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及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教具准备:面值不等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情景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生交流,汇报) 师: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商场里的商品应有尽有,购买东西的人也很多,我们买东西要用人民币,你知道人民币有那些吗?根据生答,师板:元、角、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课题:认识人民币

三、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请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手中的人民币面值) 生交流 师:你们知道20元、50元、100元背面的图案,防伪标志吗? (生小组交流) 师小结:2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水图,他的防伪标志是荷花。 50元背面的图案是黄河口,他的防伪标志是工人叔叔。 10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它的防伪标志是毛主席头像。(生观察) 师:你还认识哪些人民币?请你告诉小组的同学。(生交流,汇报) 时:还有新版的10元、50元、100元、纸币1分、2分、5分、硬币1角。

四、练习 1、课堂活动1 师:图中所表示的是兰兰,方方,源源,丁丁为希望小学捐的钱,请同学们数一数,他们各自捐了多少,然后填出来。 (生完成,订正) 2、练习二 1 师:同学们在购物要付的钱下面画O 3、练习二 4 课后调查 (师出示硬币1分) 师:他的面值是多少呢?(1分) 10个1分是多少?(10分) 你知道10分与1角谁多谁少?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同桌讨论,汇报) 第二课时认识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材P20 例2 课堂活动 2 练习二 2 3

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提纲

“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提纲 一、国务院批准设定“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目的和意义 今年7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每年要制定组织实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全面实施文明交通素质教育工程,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督促各部门和单位积极履行宣传责任和义务,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制度化。同时提出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充分发挥主管部门、汽车企业、行业协会、社区、学校和单位的宣传作用,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的交通守法意识、安全意识和公德意识。 据统计,截至2012年10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38亿辆、机动车驾驶人2.56亿人,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新增机动车1600多万辆,新增驾驶人2000多万人,相当于1991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保有量。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稳中有降,但总量仍然较大,并且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因交通违法导致,严重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国务院专门就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下发意见,并确立“全国交通安全日”,是党和政府对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福祉关心的体现,是改善人民生活,关注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举措。 “全国交通安全日”的设立有利于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

动、行业尽责、公众参与”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有助于引起全社会对交通安全问题的关注,有助于政府部门、媒体和社会力量形成互动。确定12月2日为“全国交通安全日”,主要考虑数字“122”作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于1994年开通并投入使用,群众对此认知度高,方便记忆和宣传;同时考虑每年12月2日我国已进入冬季,是交通事故多发期,春运等道路交通出行和运输高峰也即将开始,在此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有利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障广大民众出行安全。 为做好“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工作,公安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交通部、司法部、安监总局联合下发通知,部署以“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大力开展今年“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宣传活动。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五进”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排查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设臵,规范执法程序,完善工作机制;各级文明办将发挥资源优势,切实加大公益宣传力度,广泛组织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将组织中小学校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宣讲不遵守交通信号的危害,开展“12〃2文明交通家书”等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将文明交通理念传递到每个家庭;交通运输部门将按照大力实施驾驶人素质教育工程的要求,指导交通运输企业开展遵守交通信号、“文明交通宣誓承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精品导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

【自主归纳】 “ ”表示. 问题2:(1对值是什么? 【自主归纳】0的绝对值是______. 三、自学自测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215 四、我的疑惑 一、要点探究 探究点1:绝对值的意义及求法 问题:(1程数为正.两辆出租车都从O 乙车向西行驶10km 到达B (2)以O B 要点归纳:|”表示. -5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0到原点的距离是 ,4到原点的距离是 , 探究点2:绝对值的性质及应用 观察与思考:|5|=5

|3.5|= 3.5 |100|=100 |-3|=3 |50|=50 |-4.5|=4.5 |-5000|=5000 |0|=0 … 思考1: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什么?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什么? 0的绝对值是什么? 结论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0的绝对值是0.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结论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思考2: 若字母a 表示一个有理数,你知道a 的绝对值等于什么吗? (1)当a 是正数时,|a |=____;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当a 是负数时,|a |=____;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当a=0时,|a |=____. 0的绝对值是0. 反思:相反数、绝对值的联系是什么?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2,- 5 3 , -7.5, 0. 例2 填空 (1)绝对值等于0的数是______, (2)绝对值等于5.25的正数是_____, (3)绝对值等于5.25的负数是______, (4)绝对值等于2的数是_______. 例3:若|a|+|b|=0,求a,b 的值. 提示:由绝对值的性质可得|a|≥0,|b|≥ 0. 例4:已知|x-4|+|y-3|=0,求x+y 的值.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导学案

1.2.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导学案 编写人:董前周 审核:高二数学组 时间:2011-01-08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A 级目标:理解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的意义; B 级目标:能判断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意义; 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复习1:请同学们画出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图. 复习2:将命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改写为“若p ,则q ”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二.自主探究 得出结论 探究任务: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 问题:分析以下四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间具有什么样的推出关系. 1. 若22x a b >+,则2x ab >; 2. 若0ab =,则0a =。 新知:一般地,“若p ,则q ”为真命题,是指由p 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 .我们就说,由p 推 出q ,记作p q ?,并且说p 是q 的 ,q 是p 的 试试:用符号“?”与“”填空: (1) 22x y = x y =; (2)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3) 整数a 能被6整除 a 的个位数字为偶数; (4) ac bc = a b =.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例1 下列“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p 是q 的充分条件? (1)若1x =,则2430x x -+=; (2)若()f x x =,则()f x 在(,)-∞+∞上为增函数; (3)若x 为无理数,则2x 为无理数.

练习1:下列“若P,则q”的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 (1)若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2)若5 x> x>,则10 例2 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q是p必要条件? (1)若x y =,则22 =; x y (2)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若a b > >,则ac bc 练习2: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中的q是p必要条件? (1)若5 a+是无理数,则a是无理数; (2)若()()0 --=,则x a x a x b =. 小结:判断命题的真假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3.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p:1 x-= x=,q:1 (2)p:|2|3 x-≤,q:15 -≤≤; x (3)p:2 x- x=,q:3 (4)p: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q: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拓展 设,A B为两个集合,集合A B ?,那么x A ∈的 ∈是x A ∈的条件,x B ∈是x B 条件. 【当堂检测】 1. 在平面内,下列哪个是“四边形是矩形”的充分条件?(). A.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B.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 C.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D.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专项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专项练习 一、基本题。 1、填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2)一张2角可以换()张1角。一张5角可以换()张1角,还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 (3)10元可以换()1元,可以换()2元,可以换()张5元。 (4)1角=( )分 1元=( )角 7角=( )分 80角=( )元 40分=( )角 ( )角=3元 6.20元=( )元( )角( )分 7.60元=( )元( )角( )分 3.25元=( )元( )角( )分 12.05元=( )元( )角( )分 5元7角=( )角 52角=( )元( )角 2元5角=( )角 12角=( )元( )角 5角7分=( )分 25角=( )元( )角 2、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1元和()角同样多。 A.10 B.100 (2)1角和()分同样多。 A.10 B.100 (3)1元和()分同样多。 A.10 B.100

(4)1元3角和()角同样多。 A.13 B.103 3、写出下面的钱数。 (1)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1元,一共()元(2)一张5元、一张2元、一张5角,一共()元( )角(3)一张50元、三张10元、一张2元,一共()元(4)一张20元、两张10元、一张5角,一共()元()角 二、综合题 1、计算. 7元3角-5元=()元()角 4元2角+5角=()元()角 3元6角+3角=()元()角 6元9角-6角=()元()角 4元3角+7角=()元 9角+9元1角=()元 2、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王平买白菜用去6角,买萝卜用去7角,共付(). ①1角②13元③1元3角 (2)小宁有2元3角钱,买了1本书用去2元,还剩(). ①2元1角②2元③3角 (3)小康买文具盒用去3元7角,还剩5元,他原来有

【学案】 绝对值的定义和性质

绝对值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绝对值概念.体会绝对值的作用与意义 2、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3、体验运用直观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 学习重点:绝对值的概念 学习难点:绝对值的概念与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问题:如下图 小红和小明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走10米,他们行走的路线(填相同或不相同),他们行走的距离(即路程远近) 二、合作探究、归纳 1、由上问题可以知道,10到原点的距离是,—10到原点的距离也是 到原点的距离等于10的数有个,它们的关系是一对 . 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2、练习 (1)式子∣-5.7∣表示的意义是 . (2)—2的绝对值表示它离开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记作 . (3)∣24∣= . ∣—3.1∣= ,∣—1 3 ∣= ,∣0∣= . 3、思考、交流、归纳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0的绝对值是 . 用式子表示就是: 当a是正数(即a>0)时,∣a∣= ; 当a是负数(即a<0)时,∣a∣= ; 当a=0时,∣a∣= . 4、随堂练习 P11第1、2、3大题

5、阅读思考,发现新知 阅读P12,你有什么发现吗?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要 左边的数 也就是:(1)正数 0,负数 0,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 . 三、巩固新知,灵活应用 1、例题 P13 2、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3和—5; —2.5和—∣—2.25∣ 四、小结: 本节课的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五、当堂清 1.______7.3=-;______0=;______75.0=+-. 2.______31=+;______45=--;______3 2=-+. 3.______510=-+-;______5.55.6=---. 4.______的相反数是它本身,_____的绝对值是它本身,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充要条件优秀教学设计

充要条件 1 教材分析 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它主要讨论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目的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特别是数学推理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旧教材中,这节内容安排在《解析几何》“圆锥曲线”讲授,而在新教材中,这节内容被安排在数学“简易逻辑”。除了教学位置的前移之外,新教材中与充要条件相关联的知识体系也作了相应的扩充。在“充要条件”这节内容前,还安排了“逻辑联结词”和“四种命题”这二节内容作为必要的知识铺垫,特别是“逻辑联结词”这部分内容是第一次进入中学数学教材,安排在充要条件之前讲授,既可以使学生丰富并深化对命题的理解,也便于老师讲透充要条件这一基本数学概念。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与旧教材相比,教学时间的前置,造成学生在学习充要条件这一概念时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够充分,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新教材在小结与复习中,把学生的学习要求规定为“初步掌握充要条件”(注意:新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这是比较切合教学实际的.由此可见,教师在充要条件这一内容的新授教学时,不可拔高要求追求一步到位,而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滚动式逐步深化,使之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步发展完善. 2 教学设计 根据新教学大纲的课时安排,充要条件这一内容共需2课时,本文给出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由于这是充要条件的概念起始课,文字信息量较普通的数学课要大,因此,课前笔者用PowerPoint 软件自制了CAI 课件,以简化教师板书工作,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益.同时,由于笔者任教的是重点中学,生源较好,因此,教学的要求较高. 2.1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ppt 1﹞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可写成:若p 则q . 2.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 3.如果命题“若p 则q ”为真,则记作(或)。 q p ?p q ?4.如果命题“若p 则q ”为假,则记作p q 。 ﹝ppt 2﹞1.例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研究其逆命题的真假. (1)若,则。 y x =2 2y x =(2)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导学案

第2课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含义. 2.会判断两个条件间的充分必要关系. 3.能利用条件间的充分必要关系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函数y=x cos x+sin x的图像大致为(). 图像分析题是高考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试题,做这类题的主要思想是排除法,从解析式结合图像我们很容易找到三个角度来排除,一是利用函数是奇函数可以排除B,二是利用x=时,y=1,可以排除C,三是利用x=π时,y=-π,可以排除A,所以答案选D. 问题1:一般地,“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就说,由p 可推出q,记作,并且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根据上述情境,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我们用充分和必要进行填空: (1)“图像关于原点对称”是“该图像是函数y=x cos x+sin x的图像”的条件; (2)“ y=f(x)的图像是y=x cos x+sin x的图像”是“f()>0”的条件; (3)“ f(π)>0”是“y=f(x)的图像不是y=x cos x+sin x的图像”的条件. 问题2:p与q的推出情况和p与q的充分、必要性有何联系? (1)若,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若,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若,则p是q的充要条件; (4)若,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问题3:如何从集合的角度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建立与p、q相应的集合,即p:A={x|p(x)},q:B={x|q(x)}. 1.在下列电路图中,表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的线路图是(). 2.在△ABC中,“sin A>”是“A>”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q是等比数列{a n}的公比,则“q<1”是“数列{a n}是递减数列”的条件. 4.指出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p:∠A=∠B,q:∠A和∠B是对顶角. (2)p:x=1,q:x2=1.

二年级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

二年级认识人民币数学教 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认识人民币的 平靖小学:徐保洪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 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的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由于人民币的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一样的,学生学过100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后,再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不会感到困难,更有利于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购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单位元、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常用的面值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的策略: 1、运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归类,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的方法,数一数各类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种?说一说各种人民币的特征,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强学生识别各种面积的人民币的清晰程度。 2、师生间做换钱游戏加深对人民币的单位元和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的理解,同时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用模拟购物的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先请小朋友听一个小。(从前有一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一天,他又有个问题了:“爷爷,爷爷,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钱呀”爷爷想了想,笑着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人民币)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以导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互动活动 1、认识人民币。 (1)课件出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图。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请小朋友结合每组中自己带的人民币,互相介绍认识的人民币,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有什么特征 (2)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每一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我们张这些人民币分类,再请同学上来给全班小朋友认识。 2、给人民币分类 (1)指名学生上来按自己的分类的方法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

122交通安全宣传日

麒麟中队认真部署 “122”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 今年12月2日是全国第一个交通安全日。为搞好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强化文明交通宣传工作力度,扩大社会影响面,麒麟中队严密部署,确保宣传活动成效。 一是提高认识,精心组织。 中队领导要求民警充分认清公安部决定将每年12月2日定为交通安全日的重要性,要求民警认真学习公安部门关于开展“122”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的有关要求,要以“文明交通告别陋习”为主题列出活动计划,备足宣传材料。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设立“122”交通安全日的目的和意义,对当天查处的“三超一疲”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予以公开曝光,扩大“122”宣传日活动的影响。 二是多措并举,强化效果。 中队在活动当天在辖区收费站等人流车流密集场所开展交通安全日集中宣传活动。发动交通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在此基础上,中队组织宣传小分队深入客运企业、客运场站开展交通安全咨询活动,对“122”交通安全日广泛告知。通过宣传让广大交通参与者进一步重视交通安全工作,树立人人做文明交通使者

的理念。 三是突出重点,集中宣传。 此次宣传活动主要针对重点群体开展为期一天的主题宣传活动的要求,以“文明交通告别陋习”为主题,制定宣传方案,通过设立宣传点、深入企业、走进学校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延伸宣传的成果。针对冬季冰雪雾恶劣天气较多的特点,讲解恶劣气象条件下安全行车技巧、交通事故自救与互救常识。联合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会同客运站、运输企业,在客运驾驶人中开展“无违法、无事故、争做文明驾驶人”安全竞赛活动,在大力宣传优秀驾驶人的先进事迹的同时,营造“安全行车,文明守法”的浓厚氛围。 认真做好“122”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12月2日是“122”交通安全宣传日,为强化文明交通宣传工作力度,扩大社会影响面,麒麟中队专门安排警力前往学校、客运、运输企业等单位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结合冬季冰雪雾恶劣天气特点,提醒广大驾驶员行车安全,树立争做文明驾驶员的理念,营造“安全行车,文明守法”宣传氛围。(麒麟中队)

《相反数与绝对值》教学设计

《相反数与绝对值》教学设计 高密市银鹰育才中学:韩洪强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相反数与绝对值”。 二、设计思路 1、设计理念 教学中,有关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教学精心设置问题串,由浅入深,提出一系列有思维层次或不同理解深度的问题,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教学过程中适时向学生提供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的主动式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归纳、概括绝对值的若干性质,提炼上述活动中对绝对值代数解释的理解和应用,并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语言及数学符号去表示。 2、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这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为理解相反数、绝对值两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掌握绝对值的相关性质,并能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即讨论︱a︱与a之间的关系;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教材地位:本节紧承前一节《数轴》的内容,首先从数字特征角度总结出相反数的概念,然后又借助数轴,从几何角度理解相反数的意义,同时自然从几何的角度引入绝对值的概念,然后又进行了代数解释。理解并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是有理数大小比较和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所以又自然过渡到下章的《有理数的运算》中去。思维及教学活动连接紧密,使前后形成整体,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在前面一节课中,学生已经理解了有理数的意义,并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初步获得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初步体验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初步发展了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及技能 (1)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以及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3)能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运用数学符号描述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经历从相反数到绝对值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的联系性。 (2)初步形成反思意识,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学会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通过数形结合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愉悦感。 四、教学重点 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从相反数的代数意义探究其几何本质,从绝对值的几何定义里理解它的代数解释。并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绝对值问题中有关非负数的问题。 六、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法、动手实践等 七、课前准备 1、教具: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完整版)高中数学一轮复习《1集合与充要条件》教学案

盐城市文峰中学美术生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案 §1集合与充要条件 【考点及要求】: 1.了解集合含义,体会“属于”和“包含于”的关系,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2.了解并掌握集合之间交,并,补的含义与求法; 3.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基础知识】: 1.集合中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文字描述为 和 符号表示为 和 2.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复数集 3.集合的表示方法1 2 3 4.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相等关系:_________A B B A ???且 2)子集:A 是B 的子集,符号表示为______或B A ? 3) 真子集:A 是B 的真子集,符号表示为_____或____ 5.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 ,记作 ,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6.若已知全集U ,集合A U ?,则U C A = . 7.________A A ?=,_________A ??=,__________A A ?=, _________A ??=,_________U A C A ?=,_________U A C A ?=, 8.若A B ?,则____,___A B A B ?=?= 9.若q p ?,则p 是q 的 条件, q 是p 的 条件. 10.若q p ?,且p q ?,则p 是q 的 条件. 【基本训练】: 1.{}a a a ,202-∈,则a 的值等于_________. 2.若全集{}4,3,2,1,0=U ,且{}3,2=A C U ,则A 的真子集有 个. 3.集合{}{}02,12<-=>=x x x B x x A ,则______=?B A . 4.1>x 是x x >2的_____________ 条件. 【典型例题讲练】 例1.已知集合{}{} 03)32(,082222≤-+--=≤--=m m x m x x B x x x A (1) 若[]4,2=?B A ,求实数m 的值;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认识人民币练习题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认识人民币练习题(一) 练习一:人民币的转换: 100元=()张10元=()张20元=()张50元 50元=()张10元=()张5元 10元=()张5元+()张2元+()1元 2张2元+3张1元=()元1张5元+4张2元=()元 1张5角+3张2角=()角 2张5角+1张2角+4张1角=()角=()元()角 3张20元+2张10元+1张5元+4张2角=()元()角 1元2角=()角 1元5角=()角1元=()张1角 ()张1角=5元1元=()分1元2角=()角 1元5角=()角2元6角=()角 2元9角= ()角 3元 = ()角1元 =() 角1角8分=()分 1角6分=()分()元()角=13 角()分=2角1分 2元6角=()角 2元9角=() 角 3元 = ()角 1元 =()角 3元7角=() 角4元3角=()角 14角=()元()角17角=()元()角1角=()分 1角3分=()分 1角8分=() 分1角6分=()分 ()分=2角1分()元()角=13 角 20分=()角 7角=()分 60角=()元 1元=()分 40角=()元 70角=()元 1元=()角 5角4分=()分 65角=()元()角

9角=()分 3元6角=()角 23分=()角()分 1元8角=()角 12角=()元()角 1元3角=()角 15角=()元()角 5角+5元=()元()角 5元5角+5角=()元28分+2分=()角 练习二、 1、1张1元可以换成()张2角,也可以换成()张5角。 2、1张1元可以换成()张1角和()张2角和()张5角。 3、5张1元可以换成()张5元,也可以换成()张5角。 4、1张10元可以换成()张1元和()张2元和()张5元。 5、1张50元可以换成()张10元,也可以换成()张5元。 6、1张100元可以换成()张10元或()张20元。 7、10张5角和1张5元可以换成1张()元。 8、2张5元和10张1元可以换成1张()元。 9、10张10元可以换成()张50元。 3角+5角= 2角+3角= 5分+4分= 4元+6元 = 9元+5元= 8元+60元= 3角+7角= 8角+2角= 6分+4分 = 5角+8角= 6角+7角= 9角+7角= 1元2角+4角= 2元+1元1角= 12元-1元= 16元-9元= 13元-10元= 27元-20元= 45元-5元= 15元-8元= 1元-6角= 1元-3角= 2元-9角= 4元-3元5角= 练习三、综合题: 1、拿出买各种东西要付的人民币: 一支铅笔6角一个打火机8角一支钢笔5元2角一个毽子3角一个日记簿1元5角一包方便面3元4角 买一包方便面正确的拿法是() A、3张1元和4张1角的人民币 B、1张2元,1张1元和2张2角的人民币

八下2012中位数和众数导学案

课题:20.1 数据的代表(2)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学习目标】 认识中位数和众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和众数。 【学习重点】 会求中位数和众数。 【学习难点】 中位数的意义和求法。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案 (一)问题导学: 认真阅读教材第130页—134页,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当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则处于的就是这组数据中位数;当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时,则中间两个数据的的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温馨提示: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有且只有一个。 2、一组数据中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温馨提示:一组数据中众数的个数可能有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二)课前探究: 1、数据8、9、9、8、10、8、99、8、10、7、9、9、8的中位数是。 2、一组数据2 3、27、20、18、x、12,它的中位数是21,则x的值是。 3、在一次环保知识竞赛中,某班50名学生成绩如下表所示: 得分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人数 2 3 6 14 15 5 4 1 我的疑问: 课中探究案 (一)课中探究: 探究一: 1、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 ,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的零件的中位数。 解:将10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 最中间两个数据都是,它们的平均数是,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件).答:这一天10人生产的零件的中位数是件。 2、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的成绩(单位:分)如下: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